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分数讲解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2 09:24: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分数讲解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分数讲解

第1篇

一等奖(50名)

《别总带着“放大镜”》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三级 徐

(指导老师 邓洁怡)

《读〈桂花雨〉有感》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 罗 遥

(指导老师 张玉平)

《江湖险阻,寸寸埋骨》广州市天河中学初三级 彭可儿

(指导老师 徐艳伟)

《褪尽铅华方显人间大美》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二级 陈颍霖

(指导老师 董穗星)

《〈目送〉读后感》广州市第二中学应元学校初二级 李昕璐

(指导老师 唐玲莉)

《糖果中药味的复天》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初二级 陈纪宇(指导老师 郑文富)

《读〈桂花雨〉有感》广州市南沙区东涌中学初二级 陆晓珊

(指导老师 何润泉)

《淡淡桂花香,浓浓故乡情》广州市越秀区矿泉中学初三级 林嘉纯

(指导老师 卢少毅)

《最美遇见你》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象骏中学初三级 韩晓敏

(指导老师 陈月影)

《棋上人生》广州市番禺区石第三中学初二级 郑丞恩

(指导老师 陈润贞)

《谁的青春不迷茫》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初二级 马艺涵

(指导老师 李香元)

《读〈城南旧事〉有感》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芳学校初二级 陈卓馨

(指导老师 陈建华)

《亭亭笔杆立心间》深圳市天成学校初二级 陈曼馨(指导老师 张荣波)

《陪你点灯》深圳市宝安中学初三级 黄彦F(指导老师 张宏莉)

《要眇宜修,遗珠沧海锁清秋》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中学初三级 王槿睿

(指导老师 赵丽俭)

《晚安,妈妈》佛山市第十四中学初二级 尹思琦(指导老师 邓运忠)

《平凡与骄傲》佛山市禅城区吉利中学初三级 黎秋洁

(指导老师 夏明刚)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佛山市顺德区梁开初级中学初三级 杨依琳

(指导老师 李雁斐)

《沙漠中也能开出美丽的花》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锦屏中学初三级

何文洁(指导老师 谭雨燕)

《那喃喃细语中的温情》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汇贤中学初一级 梁顺芳

(指导老师 钟玉瑜)

《心灵之桥》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初三级 古 航(指导老师 张少兰)

《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佛山市顺德德胜学校初一级 廖倩

(指导老师 刘金华)

《有情处,便有家》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初级中学初三级 林炳都

(指导老师 游帼雯)

《在阴霾的天空下乐观成长》佛山市三水区乐平中学初二级 何敏莹

(指导老师 潘秩玲)

《不再小屁孩》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初二级 温絮童

(指导老师 陈艳辉)

《后悔的冬天》中山市石岐中学初二级 朱乐林

(指导老师 黄艳欢 陆秀芬)

《愿荒谬怪事不再发生》中山市沙溪初级中学初二级 张景岚

(指导老师 张明雪)

《陪你走一段路》江门市新会葵城中学初三级 薛颖茹

(指导老师 李锦聪)

《“亦秀亦豪”张晓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初二级 李伯扬

(指导老师 李秀芬)

《帮助我们的是善良》东莞市东城中学初三级 胡星屿

(指导老师 邓本科)

《生活永远值得去学习》东莞市道蛑醒С跞级 叶晓君

(指导老师 李小慧)

《时光时光慢些吧》清远市博爱学校 胡 婕(指导老师 闫建涛)

《读〈边城〉有感》清远市清城区盛兴中英文学校初三级 邓 璇

(指导老师 雷洁伟)

《成就他的,不止有美》惠州市博罗实验中学初三级 易 嫣

(指导老师 张耿敏)

《童真》韶关市曲江区第二中学初二级 罗马洪(指导老师 吴基穆)

《〈转运时光的伞〉读后感》韶关市乐昌新时代学校初二级 何歆怡

(指导老师 赖凤娇)

《与童年对话》肇庆市肇庆中学初三级 吴明颖(指导老师 陈 坚)

《来,和我一起飞吧》肇庆市端州区颂德学校初三级 刘 畅

(指导老师 梁亭婷)

《读〈桂花雨〉有感》肇庆市地质中学初三级 卢倩仪

(指导老师 黎 蕾)

《有你有幸运》肇庆市第八中学初二级 何玉婷(指导老师 余艳萍)

《惊醒蛰居的“世人”》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初三级 邱少宣

(指导老师 殷艳华)

《心,藏在槐花树下》汕头市蓬鸥中学初二级 赖仪萌

(指导老师 曾燕华)

《走进鱼的世界》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初三级 陈泰圳

(指导老师 林丹曼)

《种下斑斓的种子》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世德初级中学初一级 林 丹

(指导老师 林文珊)

《读〈广东第二课堂〉有感》揭阳市蓝城区桂岭初级中学初三级 何梓曼

(指导老师 何敏华)

《生命的蝶翅》揭阳市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初二级 杨 楠

《人与动物,我们都一样》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溪口联侨中学初三级

刘思宜(指导老师 刘丹霞)

《半夏花开的季节,我感动过》汕尾陆丰市金厢中学初三级 蔡远双

(指导老师 张瑞芬)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花》汕尾陆丰市碣石镇玉燕中学初一级 杨嘉颖

(指导老师 温水义)

《不要放弃好奇心》云浮罗定市泷州中学初二级 黄 靖(指导老师 叶庆芳)

二等奖(100名)

《一代词宗,万世流传》广州市第七中学初二级 胡雨潇

(指导老师 李晓娜)等

三等奖(200名)

《木棉与离歌》广州市天河区长兴中学初三级 张佳莹

(指导老师 侯志红)等

优秀指导老师

第2篇

【关键字】小学数学 分数应用题 教学思考

利用灵活的语言与文字形式将生动的情节体现出来的同时,科学合理应用有关的分数知识来对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答,即被称为分数应用题。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应用题,分数应用题要更加抽象且含蓄,解题方法也与一般的应用题有着一些区别。而对于这种特殊形式的应用题,逻辑思维还不够严谨的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教会小学生迅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答题要领并不断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在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镇香乐小学数学科目的执教经验,总结分数应用题学习现状与改善现状的具体措施。

一、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缺乏兴趣,解题时没有信心与耐心,还没认真思考解题思路就开始自暴自弃,导致分数应用题成为其提升数学成绩的障碍。同时,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立体几何方面的分数应用题是他们认为最难的题型。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理解题目要旨,加上其学习迁移能力差,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另外,计算操作过程存在马虎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二、引导小学生做好分数应用题的策略

1.提高小学生的审题能力。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目,认真审题并掌握问题的侧重点是使题目快速有效被解答的关键。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让其养成拿到题目就开始认真审题的习惯。分数应用题的展现形式是将各种数量关系融合到故事情节中,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将含有分率的句子从情节中分离出来,并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掌握解题要领。在实际教学中,要教会小学生找准标准量“1”以及比较量“几分之几”,并且认清与比较量相对应的分率,方便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式。一般来说,小学生短时间内比较容易掌握完整句叙述形式,但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理解倒叙句与省略句这两种形式。下面以倒叙句为例讲解如何审清题意。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通常是比较马虎且没有耐心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提醒学生在题目完成后再进行一次估算与验算,这是确保分数应用题准确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使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及时被发现并解决,避免影响到结果的正确率。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并提高其发散思维,从而可以在脱离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教师要针对每个小学生基础知识层次、悟性以及性格特点的不同,做到结合实际并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小学生都能在学习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增长知识以及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友珍,孙晓春.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之我见[J].教育革新.2008(03).

[2]钟有平.浅谈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6).

第3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们对分数部分的教学看得很重要,不仅是因为分数这部分知识很重要,而且还因为小学生在学习分数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由于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分数概念,就会对以后数学的学习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概念,本篇文章通过小学教师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分数有关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得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分数的关键点,以便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分数。

1.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中,分数部分对以后学习数学非常重要,起到一个基石的作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小学分数的知识点非常复杂,有许多的知识点组成,涉及的面很广。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分数涉及到许多的概念和思想,所以小学生对分数知识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小学生现在不能很好的把握好分数的知识点,则在数学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相关的概念不能很好的把握。分数和整数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进而导致小学生学习分数困难。

(2)在我们生活中,相比于整数,我们用到分数的机会是很少,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整数,对于接受分道此稻筒荒敲慈菀琢恕S行┙淌Χ苑质的整体把握还不是很好,也就不能很好的教给学生分数的概念,进而导致学生只是会记课本上的公式,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分数精华所在。根据上述原因可知,小学生学习数学分数困难的原因不仅有分数本身不好理解,还和数学教师对分数的把握程度及其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与小学生本身对数学分数的学习认真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2.对小学数学分数教学的一些建议

2.1 加强两种意义的教学。“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起点,“一个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都是根据这个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或方程的。因此,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进行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所在。

(1)强化分数意义。所谓“分数”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个概念中有三个知识点:①单位“1”,把要平均分的任何事物看做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又称整体“1”。②平均分,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③表示平均分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才叫分数。因此,要强化分数意义的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说清分数意义这个概念中的三个重点。 例:说出下面每句话中分数表示的意义(1)五(1)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3/5表示把全班人数看做整体,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 份是男生。)(2)实际比计划超产1/ 4。(1/4表示把计划产量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超产的是这样的1份。)

(2)强化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能充分利用好数量关系)学好分数乘法意义,对学好分数应用题至关重要。例:一桶油100千克,1/ 2桶油重多少千克?列式:100×1/2=50(千克)。(就是求100的1/2 是多少? 应注意当倍数不满1时,“倍”字略去。即把100千克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1 份。) 一桶油100千克,3/4桶油重多少千克?列式:100×3/4=75(千克)。(((就是求100的3/4 是多少? 即把100千克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 份。)

这样就沟通了求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之间的联系,其实质是一样的,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完成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向分数乘法意义的过渡。

2.2 利用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相比于其他科目,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抽象,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分数的概念了。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传授书本上的文字,小学生就更不容易理解了,故可以通过让小学生动手做一些演示,化抽象为具体,丰富学生对分数知识的认识,这样也可以让小学生感觉数学不再是以前那么枯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从中获得了乐趣。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不少小学生对分数除法的实质及运用理解不透,导致数学学习困难,拉大了数学成绩的差距。如何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知识呢?下面,我们就以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学工作中常见的分月饼的教学为例,分析设计教学步骤和内容,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

分数与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较难为学生所理解的一个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承接了之前有关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等知识,进一步要求学生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内涵,并能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如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真正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后,能够进一步了解分数的意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2)通过实际教学道具操作,使学生理解3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3的与1的的含义。

二、教学设计及具体难点解析

1.从简入难地引入问题

利用课件出示一块饼,提问:把这一个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引导学生说出每份是四分之一块,板书出1÷4和,并让学生重点了解除法算式和分数表示的区别。继续提问:这里的是把谁看作了那个整体1?小组讨论,分析,回答问题。让大家观察板书,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明白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具体的数量。

2.提出进一步的问题

如果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月饼的四分之一,每一份是多少块?提问,板书出算式:3÷4。拿出圆形纸板,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四张,让学生亲自剪一剪,再拼到一起看一看,看看结果到底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提问:几种分法,每个人能分多少?学生回答并用纸板演示过程。第一种分法:按照3个月饼,均分4份,每人一份,把每个圆形纸板各分为4等份,然后每个纸板拿其中的一份,三份拼到一起,再与完整的纸板对比,是完整纸板的。第二种分法:把三张圆形纸板叠放到一起,同时剪成4等份,拿出其中重叠的一份,拼到一起,再与完整的纸板对比,占完整纸板的。对两种方法做出比较,将两种方法下的纸板拼接好,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发现是一样大的,都是整块纸板的,也就是说,每人能分到个饼。

3.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要让学生明白,按照两种不同的分法,3个月饼的就是个饼,而1个月饼的也是个饼,即:3的与1的相等。使学生体会到分数的表示具体数量的含义。

4.课堂内容结束时进行总结,巩固练习,课后拓展和延伸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分数和除法问题,带领学生进行多个具体问题的分析计算。课堂内容结束后,为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后巩固练习,并鼓励大家思考一个数除以分数,如果这个数是分数而不是整数怎样计算。

三、教学心得体会

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认真进行备课及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多地增加直观演示,利用各种教学道具,课件、图片等直观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在进行新知识内容的讲解时,要合理地提出疑问,巧妙地进行引导,结束讲解时,要及时全面地对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带领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同时,还应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习不单单是对已有知识的熟练掌握,更是发现新问题并努力解决的过程,所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关键。例如,在上面的实例中,我们不但要为学生讲清楚课本知识的内涵,更要鼓励大家积极地观察身边的实际生活,并进行发散思维,思考学习内容中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怿玮.如何活化小学数学学习活动[J].东方青年:教师,2011(12):79-80.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09-01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具备的数学知识,找出应用题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分数的抽象性较强,一些学生无法适应分数应用的解题方法,存在解题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需要帮助学生提供解题方法,提供便利的解题路径。

一、分数应用题解题路径分析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传统教材中使用的分数应用题解题路径存在着繁琐、不合理等问题,在师生配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很多小学教师为了改进分数应用题教学方法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虽然教学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解决分数应用题难教、难学的问题。分数应用题的重点在于应用题中使用分数,而小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使用整数,突然接触充满抽象意义的分数时,无疑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这也是课堂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因素。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单纯依靠教师传授无法快速从整数过渡到分数,而且小学生很容易出现认知混淆,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学习的速度与效率。

二、解决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策略

1、提高审题能力

应用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审题,无论何种题目,如果没有明确问题就无法解决。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养成拿到题目后,就立刻进行分析与审查的习惯。分数应用题通过情境模拟将数量融入环境之中,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出与分率有关的句子,并且根据数量关系分析应用题,正确掌握解题要领。实际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出标准量与比较量,分清比较量与标准量的分率,列出正确的关系式。小学生对于整句叙述掌握较快,但是对倒叙与省略并不能快速理解,所以应当采取此类方法为学生讲解如何审题:小明在商店买了36粒糖,其中粒是果糖,其余是牛奶糖,向学生提问牛奶糖由多数颗。

2、运用作图法

分数应用题难以理解的关键在于分数的抽象性,学生无法从抽象的应用题中分析出自己需要因素,找不到应用题中存在的比较与标准量,就无法正常进行解题。为了加强分数应用题的直观性,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画出直观线段图,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与标准量,明确应用题中存在的关系,拓宽学生解题思路。线段图的表现形式由于传统文字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集中力,调动主观能动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发散思维

小学分数应用题需要灵活的解题思路,而题目的变化方式较多,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应用题解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逻辑思考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与创新性,在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时,可以直接通过联想解决问题。

4、培养学习习惯

小学生性格十分活泼,而且较为马虎,对学习的耐心较低,所以教师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塑造正确的学习习惯。保证学生完成题目后,进行检查与验算,这种方式也是保证分数应用题解答过程准确的关键,可以找出计算时忽略的细节与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结果的正确率。

5、增强情境化

数学应用题通过生活情境构建而成,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联想,让数学更加的生活化,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应用题构建出的情境。学生通过联想可以提高对题目的了解,从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想象力。

6、简化分数应用题

教材中的分数应用题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应用题进行简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解决一道复杂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拆分为“此数的三分之一是多少”与“此数是其他数的几分之几”,通过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吸收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结合分数乘、除法,学生也可以获得清晰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分数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拓展思维模式,可以在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解题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思维模式、知识基础进行针对教学,确保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理解其含义,确保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友珍,孙晓春.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之我见[J].教育革新,2011(03):45-46.

第6篇

一、注重题目理解

许多教师认为只有英语、语文这样的学科才需要理解能力,而对于数学学科则不需要理解能力,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阅读理解能力也同样重要。数学分数应用题目的语言继承了数学语言的简洁、严谨性的特点,并且延展性较强,这就增强了学生阅读题目时候的难度。而且一些分数应用题目会引入一些特定的生活、生产背景,比如工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而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这就会影响学生的解题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分数相关内容讲解的时候,就需要将一些背景知识对学生进行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题目理解能力。此外,术语理解、语言转化对小学生来说都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增加阅读量,加强分数术语的积累,从而提升语言转化的能力。

比如,在小学分数应用的时候,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乙是注水管,而丙是排水管,甲注满水池需要6小时,乙注满水池需要10小时,丙排干净一满池的水需要10小时。那么问将甲、乙、丙三个管同时打开需要几小时将水池注满?学生在解决这个题目的过程,出现了许多错误,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学生对这个题目的背景不了解,对注水的过程不清楚。而且对单位“1”的理解不深刻,因此在解决过程就不能将单位“1”良好地运用起来。如果学生将整个水池的储水量看做“1”的话,就能够很快得出甲、乙、丙三个管的工作效率,那么接下来就很容易解决。

二、理顺知识关系

分数这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结构清晰,概念也很明确。但是在进行应用题解决的时候,就需要理清楚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分之几,如何对单位“1”进行理解。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理顺的话,学生的理解就会存在较大的困难,并对解题造成困扰。在对分数应用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教师往往会使用转化的策略,但是如果转化过程不清晰的话,就会造成学生理解过于模糊,就会对于一些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也会产生怀疑的态度。为了椭学生理清楚这个概念、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在对应用题进行推导的时候,也需要一步一步来进行,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每一步的转化原理。

比如,遇到这样一道分数应用题目:新疆地区夏至的日照时间是18小时,而冬至的日照时间只有10小时,那么请问冬至的日照时间缩短了百分多少?在进行这道题目解决的时候,学生除了对陌生的地理名词理解不透彻以外,还有就是不能找到具体的结构关系,没有区分清比较量和标准量。这就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尽快帮助学生理顺各种有关分数的量,选用正确的转化策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

三、学会知识迁移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思维定势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知识结构比较简单,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也不能从多方面来理解知识点,这就对分数的应用过程造成阻碍。学生对分数题目进行理解的时候只掌握了一个大概的内容,因此下次的题目已经变了,学生依旧会使用老办法进行解决,没有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在变式教学中,教师要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中,这样就能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而不是某几个题目的解决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变式交流。

第7篇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分数应用题比整数应用题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并学会多角度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教学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趣味。”对此,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为学生讲解分数应用题中常会涉及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后续解决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分数应用题中,经常会涉及“折扣”这一术语,其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对此,教师可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如商品打折、话费促销等)进行教学。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八折”“五折”“七五折”“买三送一”等常见的折扣知识。这样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打几折就是现价占原价的几分之几。应用这个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实惠,因此学生对这类问题兴趣倍增。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验数学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教师可结合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例子教学这个知识。

例如,同一种钢笔售价都是10元,a店打八折出售,b店“买三送一”,请问哪家店更实惠?

通过计算对比,可知:

a店:10×4/5=8(元)。

b店:3×10÷4=7.5(元) 或 10×3/4=7.5(元)。

很明显,买数量少于3的钢笔到a店买会实惠一些,而数量大于3时到b店买则更实惠。

通过这个生活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分数应用题与生活的联系。

二、引导正确审题,培养学生审题习惯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关键是正确审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改掉不审题或审题不深入就盲目解题的坏习惯,向学生明确提出在解答应用题之前至少要读三遍题目,读题时不放过一词一句。教会学生审题时,通过标注关键词句、作图反复比较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把分数应用题所叙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所表述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例如,对于分数应用题:一个排球60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排球的5/6,一个篮球的价格是多少?笔者讲解前,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审题,找出题中的单位“1”和“几分之几”的比较量(分率),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关系式。“1”是指60元,比较量是“篮球的价格”为“1”的5/6。根据数量关系:一个数×分率=具体数量,可得篮球的价格为60×5/6=50(元)。

为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进行如下变式:一个排球的价格是60元,是一个篮球价格的5/6,问一个篮球要多少钱?教师在审题时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把数量关系?挠τ锰庵谐槔氤隼础Q?生通过分析最后得到:60=篮球价格×5/6,即将篮球价格分作“6份”,其中的“5份”就等于60元,则“1份”是12元,所以篮球价格=6×12=72(元)。

这样变换问题形式,可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分数应用题涉及的知识面广,题目形式和情境多变,结构复杂。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灵活应用,解这类题的思路必须宽阔。因此,教师在讲解分数应用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它既可以提高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而且还能使学生找到多方面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触类旁通。

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时,可先出示问题:光明小学有学生360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光明小学有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然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寻求解题方法。

学生很快得到如下解题方法。

方法一:

360÷(5+4)=40(人)

男:40×5=200(人)

女:40×4=160(人)

方法一是先求出一份,再求男生占的5份和女生占的4份分别有多少人。

方法二:

男:360×5/9=200(人)

女:360×4/9=160(人)

方法二是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变为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8篇

【关键词】学生分层;内容分层;评价分层

“运用活学”是“学・导・用”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它是学生通过自学、共学、教师导学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内化阶段.此环节运用得当,就能很好地检测教师“教”、学生“学”是否有效,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下面就其中的“运用活学分层性”,从学生、内容、评价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学生分层,促进小组建设

(一)学生分层,利用好差异性资源

通过问卷调查、平时测验、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间的差异,从学生学习态度,智力发展和接受基础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层,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学生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层学生智力因素较高,但学习不刻苦,属于有潜力的学生.C层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有困难.学生分层后,再把各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使学生的差异变成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资源,形成最优资源互补组合.

(二)师徒结对,实行捆绑考核

学生分好组后,在组内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具体做法:C层学生认真完成C层作业;A层学生在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对“徒弟”的作业进行批改、讲解、分析错因,订正错例,举一反三;C层学生服从“师傅”安排,经教师考核过关后师徒按照1分、2分两个等级来加分考核.

(三)家长配合,自主分层

为防止分层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家长会、QQ聊天等手段,向家长讲清分层只是一种手段,主要让学困生有更多机会得到指导,同时培养优秀生的综合能力,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二、内容分层,促进学生发展

如何让A层学生“吃得好”,B层学生“吃得饱”,C层学生“吃得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内容设计上要通过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习题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设计.

(一)基础检测,达成基础性目标

基础检测,主要是要确保全体学生掌握和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检测形式可多样化,可用口头回答,书面练习等.

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设计以下练习:

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分数补充完整.

14=2()58=10()25=()()

2.我是小法官.

(1)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56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58=5-38-3=25.()

(4)16的分子乘上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此环节的设计围绕学习目标(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基本题型,要求三个层次的学生掌握,时间控制在三、五分钟之内.

(二)综合练习,检验教学效果

综合练习是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经过基础检测后,结合书本中的“做一做”和习题进行变式训练,应给足思考时间,至少要在七、八分钟左右.综合练习要有典型性,而且要难易适中,以达到既调动A层学生的积极性,又保护C层学生的自信心的目的.检测方式可直接做在书本上或设计在研究单上.在练习中,教师要及时收集错误信息,暴露出学生的真实思维.对检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面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对于个性问题,采取个别辅导.练习后,可以采用小组检查形式批阅,C层学生的练习由A层学生当堂批改或教师课后集中批阅.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完后,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和练一练中的练习题外,还可以设计以下练习: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3,56,2436.

(2)3÷4=()4=15()=27().

(3)616=()24=3÷().

此题按三个不同层次来设计,第(1)题为基础练习,是知识的直接运用,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2)题为变式题;第(3)题为A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B层学生通过努力也能达到此水平,(2)、(3)两题由学生自由选择,当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全选,学困生可以避开那些啃不动的难题,选择基础题和经过努力也可以完成的题.这样,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而每一次成功的喜悦将给每一个学困生一点学习的自信.

(三)直击考题,训练学生思维

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怕考试,“直击考题”就是把一些考试题目分解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去面对,解除怕考试的恐惧心理.通过此环节的训练,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深度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勇于挑战的精神.此环节题目的设计应根据《课标》要求,遵循创新性、趣味性、生活性、开放性等原则,选择历届的一些考题,给学生探究.如,

(1)56的分子加上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扩大()倍.

(2)34的分母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这样的题目,可以安排A层学生上台展示,师生可相机做出点评讲解.

通过每节课的“直击考题”,学生积累了许多解决难题的经验,提高了解题能力,也消除了“恐考”心理,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爱上学习.

三、评价分层,促进师生发展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要求的评价,以实现评价的层次化和个性化.

(一)分层评价,调整层次

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l展;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揭示不足,指明方向,激励其积极上进;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并肯定点滴进步,促进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

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一般可以采用升级或降级的方法进行调整.如果在A层中成绩下降,还不如B层中的学生,就把A层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到B层,而将B层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层;同样,C层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升到B层,B层学生成绩退步了也可以降到C层.这样,在班级中逐渐形成了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二)改用符号,树立自信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总希望自己的作业有鲜红的勾,而不希望看到叉,为此,我将学生的叉改为,学生订正后,我就在圆圈里填上三笔,变成笑脸.这一小小的改动,激起了学生对批改作业后的关注,促进了学生“二次练习”及时订正,巩固所学知识.

第9篇

一、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认识分数

要学好分数,首先得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分数是相对于整体来说的,是对整体进行分割的需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在进行分数教学时,尽量通过身边的实物来讲解,使分数更具有真实性,可触摸性。

由实物导出分数,利用家庭生活中吃西瓜的实例,平均分给家庭成员的每个人,四口之家每人分多少。如把一个西瓜切成4等份,每人得到4份中的1份,即为1/4;如把这西瓜切成8等份,则每人可得到8份中的2份,即为2/8;如分成12等份,则每人可得到12份中的3份,即为3/12。像1/4、2/8、3/12……就是分数,是整体(一个西瓜)的一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理解起来也容易,再通过其他的生活例子加深理解。

从实例中还能让学生发现:1/4=2/8=3/12=……由此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分数的积极性。

反过来,对于分数的理解,可提供具体的实物。如对3/5的认识,可以看做是“把一斤红枣分成5等份,取其中的3等份”等。

二、通过图示方式进一步理解分数

根据小学生形象直观思维的特点,借助图形能更好地理解分数。

画圆法:如1/4,可画一个圆,把圆分成4等份,给其中一份涂上阴影,阴影部分就是1/4;3/4就是未涂阴影的部分。由图还很容易知道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如1/4与1/8比较大小,在图示圆中,1/8表示为8等份圆中的一份,显然图1与图2比,图1的阴影比图2的阴影大,即1/4>1/8。

画长方形法:如2/3可画一个长方形,把这个长方形分成3等份,给其中2等份涂上阴影,阴影部分就是2/3;如3/4就可在上述长方形中,分成4等份,给其中的3等份涂上阴影表示为3/4。两长方形的阴影一对比,还容易比较出分数的大小:2/3

线段表示法:把一个分数利用等份线段来表示。如2/5,可画一条线段,把这条线段分成5等份,取其中的2等份,就是2/5了。

通过图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使分数不再抽象,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

三、正确理解分数的运算

通过上述图示方式可比较分数的大小,但总是这样来理解就很麻烦。怎样能更好地区分其大小呢?如分蛋糕中,分得3/5和2/5容易区分多少,也就容易知道3/5和2/5的大小。这是分母相同的情形。

若分母不同,如2/5和1/3比较大小,只要掌握了转化分母相同的方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让学生知道化为相同分母的必要性以及化相同分母的方法就成为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关键了。这时,我们可以借助1/2=2/4=3/6来类比,2/5=4/10=6/15=8/20和1/3=2/6=3/9=4/12=5/15,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换了分母,但分数的大小值没改变。在转化中,找出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来,6/15和5/15,易知6/15>5/15,从而能得2/5>1/3。

再来探究一下分母15的来历:5变为15是5乘了个3,3变为15是3乘了个5而得,这就引出了找几个分母的公分母的问题。找公分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各个分母相乘,但更多的时候会使计算量增大,如能找到最简单的公分母,计算量就能又小又准确。所以教学中找最简公分母是分数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分解质因数、短除法等,不要怕麻烦,务必使学生切实掌握,准确运用。

还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两人分别吃了一个蛋糕的3/5和2/5,这两人一共吃了多少蛋糕呢?用数学语言表示为3/5+2/5,由实际看就是一个 完整的蛋糕,即为1了,所以3/5+2/5=5/5=1。强调同分母的分数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而当分母不相同时,可通过化为相同分母的形式(即通分)来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四、理解关键词语,灵活运用分数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