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24: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行业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核行业;科研工作;项目管理;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56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07- 03
1 概 述
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目前已被公认为一种有生命力并能实现复杂的管理目标的现代手段。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科研院所基本采用前苏联计划经济下的科研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后,逐渐尝试引入了项目管理运作机制及ISO 9000认证等。但总体上讲,在科研课题管理方面仍未摆脱过于粗放的局面[1]。
我国核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在核能研究、开发、生产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由于核科研工作的高端性、先进性及知识密集性,使其成为核能领域极为重要的一环,更加有效、科学地实现核科研管理,是解除阻碍核科研高效发展瓶颈的主要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核科研院所尝试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及方法,以提高其课题管理水平。
2 核科研项目管理内容及信息化建设重点
2.1 一般科研项目管理内容
一般意义上,项目管理是指从项目立项到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监控、项目收尾、项目评估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管理涉及的知识体系中包含九大管理领域,主体领域是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4个辅助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还有一项综合管理即整体管理,也叫计划管理[2]。
科研项目作为一类特殊项目,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及项目管理内容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科研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3]。科研院所项目管理涉及领导层、管理层、课题负责人、科研专业人员以及外部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各类参与者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
2.2 核科研项目管理特征分析
核科研项目管理在管理领域基本框架之外,还应突出强调4个方面[3-4],如图1所示。
2.2.1 创新管理
创新是对科研项目产出物的要求之一,这种创新既包括发现或发明获得的成果,又包括成果的应用推广。
2.2.2 知识管理
科研项目的成果是知识产品,科研项目的群体是知识密集型人才,因此科研管理理念变革、科研研究过程、科研能力提升、以及科研产品管理都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
2.2.3 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导致科研项目管控难度很大,较一般工程管理而言在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具有更大的风险。
2.2.4 安全保密管理
科研工作一般是行业中先进知识成果的密集领域,由于核行业本身的敏感性以及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决定了安全、保密管理在核科研项目管理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特征是核科研项目管理与一般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
由于科研项目管理在知识领域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增多、科研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是知识产品以及核科研安全保密特殊要求等特征,导致一般项目管理的时间、费用、质量的管理目标,不能成功地控制和解决核行业基础科研项目管理中由于技术和知识本身的变化带来的新情况。因此,在进度、费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安全保密等方面对核科研项目管理过程提出了不同于一般工程项目的更高要求。
2.3 核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重点
结合核科研项目管理的特征分析,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着重考虑以下方面[5]:
(1)计划进度管理: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应加强对时间进度的严格控制,要求管理层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严格执行计划并能够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2)知识管理:核科研项目是一项知识密集型活动,课题专家及科研人员应最先了解并跟踪相关领域最先进的知识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此外,过去的问题和经验也应作为一种知识资源进行管理和共享。
(3)成果鉴定与评价:科研项目成果检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通过同行专家评审及第三方机构科研查新工作,为项目的新颖性及科研水平提供权威、客观的说明和论证。
(4)安全保密:核科研项目与一般科研项目相比,对安全保密的要求更为严格,在信息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该方面需求,为科研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5)针对科研项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应加强对项目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处理、跟踪、记录以及风险模拟、预警、预测等,从而有效降低/规避项目风险。
(6)应当为科研院所领导层及时提供所需的项目相关信息,用于辅助领导层决策。
3 信息化在核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 总体框架
核行业科研管理框架应以项目中心为核心管理目标,结合PMP项目管理的精髓,围绕核科研项目特征突出关键需求点,为各类用户提供更为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引导和控制,为核行业科研院所真正实现清晰化的项目管理提供强大支撑[5-6]。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表现层:直接面向科研用户,包括内部科研决策/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外部专家/第三方机构用户。通过表现层规范信息化应用入口,对内外用户提供服务。
应用层:按照应用模块灵活配置,各应用模块独立进行分工协作,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接收客户来自表现层的请求,在应用层这里进行处理。应用层具有分布式的结构设计。
支撑层:也是逻辑事务层,各种业务应用逻辑都包含在支撑层模块中,采用组件技术进行开发,每个应用组件的运行、策略、事务处理在应用服务器上,相互独立,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数据层:主要包括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及其所存储管理的企业业务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各个业务管理系统,通过一定的逻辑模式和权限许可,有关用户调阅或者组合分析,形成业务管理或者管理决策信息。
3.2 应用层功能划分
按照科研项目管理涉及人员的分类,将总体框架的应用层功能划分为3层,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3.2.1 决策层应用
主要包括:报表查询、风险分析、综合性分析,由科研院所领导决策层使用。
(1)报表查询:为领导层了解项目执行情况提供各类报表,使领导层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了解项目情况,辅助决策;
(2)风险分析:对项目风险进行智能化分析、模拟、预测,为如何规避/降低风险的决策提供支持;
(3)综合性分析:通过数据转换、多维分析/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等技术,为领导层提供包含与项目、合同、财务等有关的深层次、综合性信息。
3.2.2 管理层应用
主要包括:计划管理、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保密、人力管理、采购管理、风险控制、项目评价、科研查新、业务流程、文档管理等,主要由科研项目管理层人员使用。
(1)计划管理:科研项目计划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估算整个项目的工期;制订项目工期计划;对项目活动顺序、项目活动工期和项目活动所需资源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制订工期进度计划。
(2)进度控制:科研项目进度控制跟踪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根据项目工期计划进行进度分析,识别可能或已经影响进度的任务或因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进度控制。
(3)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是为保障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超过项目预算而开展的项目资源计划、项目成本估算、项目预算编制和项目预算控制等方面的管理。
(4)质量管理:科研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科研项目的质量目标很难完全用量化的方法控制,只能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项目工作质量的管理,其二是项目产生物的质量管理。
(5)安全保密:作为核行业科研项目管理的特征之一,包括了对安全保密相关的人员、设备/介质、文档资料、制度规范、网络等的保密管理。
(6)人力管理:包含人员档案、培训管理、病事假管理、电脑考勤、绩效考评、薪资计算、出差外出、人员任务管理以及相关报表。
(7)采购管理:项目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而进行的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采购、物资管理等活动。
(8)风险控制:由于科研项目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控制是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包括科研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处理、跟踪、记录等过程。
(9)项目评价:该功能由参与评审的外部专家使用。这里的项目评价指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即对科研项目成果的学术水平或重要性进行评价。由于科学研究的“质量”这个概念非常复杂,难以用完全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因此需要结合定性的同行专家评审法和定量的指标评价法来进行。包括同行专家信息管理、评价准备、评价过程管理、评价结果记录等。
(10)科研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根据《科技查新规范》进行操作,并作出结论(查新报告)的过程。包括科研查新机构信息管理、查新结果及报告管理等内容。
(11)业务流程:是指贯穿整个科研项目管理证明周期的以流程方式执行的各项工作,包括:从项目申报、项目立项到项目评估收尾的各项审批流程。
(12)文档管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Word、Excel、Pdf、图片等各类文档,都可以按照项目的关系,分门别类地进行归档,并执行相应的文档授权管理。
3.2.3 执行层应用
主要包括:知识管理、问题管理、业务流程、文档管理等,由科研项目组的科研专业人员使用。业务流程与文档管理两项功能与管理层相同。
(1)知识管理:科研项目,无论其产品还是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都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因此对于知识的管理与共享有很高的需求。知识管理包括:科研成果管理、论文论著管理、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获奖信息管理、著作权管理、域名管理。
(2)问题管理:科研工作的知识性决定了参与科研项目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知识/经验交流与分享,通过共享这些问题处理经验,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并将问题处理经验转化为单位的知识库管理,包括问题、问题回答、问题统计与查询等。
4 小 结
实施信息化是实现核行业科研院所项目管理创新的核心支撑技术和手段。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孤立,要结合核科研院所的组织、过程、资源及人员大环境,从组织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及整体发展战略出发。
同时,应充分重视和做好核科研院所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匹配工作,信息化依赖于管理又助力于管理。没有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的支撑,信息化注定只是华而不实。只有在信息化与管理两方面找到最佳契合点,才能发挥信息化的最大效益,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核行业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 安永锋,任智强. 项目管理在科研课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管
理研究,2003,21(3):90-91.
[2] 王勇.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第4版.张斌,译.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9:57-60
[3] 谢飞. 科研项目的特点及管理初探[J]. 中国科技博览,2012(15)
[4] 王慧,刘晖. 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方法的探讨[J]. 哈尔滨铁道科技,2010
(2):16-17.
[5] 毛钟红.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
关键词: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管理
目前,就针对于国际上的一流航空企业来说,其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管理经验。我国的科技知识产权管理还不够完善,我们要加强对世界先进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的学习和借鉴,以不断提高航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技知识是企业市场战争的有力武器,我国的航空企业要不断加强对科技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知识的保护和管理能力,不但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还要加强独立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
如果我们从专利申请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航空企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我国的航空企业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我国长期没有跟随世界经济规则的脚步,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当前,我国的航空企业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力资源短缺、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等。并且由于我国航空科技工业的整体水平比较低、缺乏创新能力等原因,当前我国申请的有效专利还比较少。其次,我国航空企业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产权意识。当前,我国航空科技工业科技知识产权在发展中遇到了阻碍,举步维艰,根本原因就是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的直接影响,航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市场意识,形成了错误的科技知识产权观念。当前,我国的航空企业中专利人以及机构比较少,即使有很多兼职专利工作者在企业中任职,但是这些人员的主要工作都是资料管理、成果管理以及标准研究等,缺乏一定的科技知识产权意识。所以,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发展缓慢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不到位。
二、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对策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科技知识产权体系
航空企业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航空企业的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构,构建科学知识产权领导和协调机构,以用于指导相关部门顺利的开展工作,加强法律部门、科技知识产权部门、经营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协调工作,提高科技知识产权的含金量、申请量以及授权量。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航空企业要配备专业的研发人员以及科技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严格的选拔人员队伍,要求必须从事过法律工作、科研生产以及经营管理等实践工作,以提高科技知识产权管理队伍人员的整体水平和专业研究能力。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产权长效机制。
(二)不断提高航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航空企业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企业,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自主研发工作。在研发工作中投入足够的资金,给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航空企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足够的技术职称,要改善这种现状,就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第一,加强行业的资本运作。资金是研发工作的重要物质支撑,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就要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当前航空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这还不能满足行业实际的发展需要,因此航空企业要增加资金的来源渠道,通过多方来筹集研发资金,进而提高研发工作的能力。第二,构建起完善的军民融合创新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当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中,并且还具有领先的优势。航空企业要加强对国防科技以及民用科技的结合运用,将两种科技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国防科技的开放性和容纳性。在军工科研生产中积极的应用民用高新技术,使军用技术朝着民用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第三,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加强与世界上先进企业之间的合作。虽然我国的航空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跟世界上先进的航空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时候,要注意不但要对技术进行借鉴,还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自身的研发力度,增强我国的技术研发能力。同时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将引进的技术与自主研发充分的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是当前国际合作中的一种重要资产,尤其是专利、商标以及技术秘密等。我国航空企业要加强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合作,加强对科技知识产权的创新和保护,通过合作开发和购买的方式引进国外的技术资源,以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三)全面落实科技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我国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为企业,航空企业在充分了解国家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加强制定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的实施各种战略谋划,以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企业。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各项机制,加强实施各项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科技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要构建起科学、完善的航空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以有效的保护科技知识产权。其次,要发展具备我国特色的科技知识产权技术。每个航空企业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科技知识产权时,要注重区别个性和共性,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科技知识管理方法,以落实科技知识产权工作。最后,加强各项政策的引导,以推进科技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总之,航空企业要科学、合理的管理科技知识产权,重视科研项目的立项、研制以及验收等各项环节,将保护科技知识产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将其作为考核职工的一项指标;加强研究关键技术的科技知识产权,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转移和实施科技知识产权,进而实现航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乐,臧春喜.航天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15,12:22-24.
【关键词】行业标准;岗位能力;课程群
目前,在现代金融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业界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专业作为一个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方向,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设计中,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性不是很理想,导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能忽视一些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使学生在一些重要的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中失去学习的机会。
1.金融行业岗位设置与人才需求的新特征
在金融行业的就业信息中,我们大致可把岗位群总结为三类即客户服务类、业务操作类、管理研发类,根据以上岗位群信息和岗位任职资格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金融行业在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等方面出现的几点特征:
(1)营销职能在金融企业中进一步得到强化,营销型人才走俏。
(2)金融企业的人才结构呈现明显的“偏态”特征。即企业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远小于对“客户服务型”和“业务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3)金融企业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客户服务型”、“业务操作型”岗位人才供需存在较大缺口。
(4)金融企业各类型岗位之间的转换呈现一定规律性。如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类,通常遵循“会计结算岗——信贷管理岗——国际结算岗——资金交易岗”的顺序,这种规律将对金融专业科学地设置课程顺序提供参考。
2.我国高校金融专业设置的现状
2.1人才培养目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更多的金融人才是流向市场从事各种微观的金融事务处理或各种金融服务工作,比如客户服务、金融技术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风险管理等,这些工作无一不需要参与者有扎实的微观金融理论作为支撑。从本科教育来看,西方国家重视人才通识教育,把培养的目标优先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使之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通才。因此我们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的调整培养目标。
2.2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专业主干课偏重于理论讲解, 轻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影响择业面。
(2)教学内容体系达不到行业的岗位要求,金融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重复,教师对这些交叉的内容一般都没有进行很深入的沟通,也没有将之设计成重要的教学内容,结果导致这些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3)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是薄弱环节。就调查仅有50%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着重强调实验实训类课程。
(4)职业性课程偏少,不符合就业定位。根据对40余所高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在所有就业岗位中45%为金融营销岗位,52%为金融客服岗位,而无论是哪个岗位都对学生的金融职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在课程设置中缺少体现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5)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与金融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人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在课程群构建过程中应把职业资格考试与具体课程结合起来。
(6)教学师资的培养没有适时改变。由于教学计划过分关注宏观课程,以致教师的主要精力长期停留在理论讲授中,而没有及时去行业企业参加金融微观实践,导致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透彻。
(7)学生的成绩考核不够全面灵活。学生成绩考核往往注重理论测试而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
3.基于行业标准的金融本科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思路
结合金融企业岗位需求与从业人员结构出现的新特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以行业标准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体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除了要处理好各课程间的相互联系也要重视综合和边缘课程的开发,加强实验实训及职业化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知识完备、操作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能在经济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综合金融企业员工从业能力成长轨迹和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构建课程群
3.2.1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以实践教学带动课程内容的融合
学校应重视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如投资建设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保险实验室等应用型实验室,商业银行实训基地、证券实践基地等实务运作实训基地。这些实验室应以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建设原则,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供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实验条件,促进教学和科研的互联发展。金融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以协作的精神将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减少目前课程教学环节的交叉重复,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实现集约化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将应用型教学落到实处。
3.2.2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实现金融教学体系的创新
课程群建设的最大优点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群经过内容的增删所形成的新课程群从内容到结构都会产生新的功能。常见的形式有:几门课程融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一些课程由于其内容分解到其他课程中而不再单独开设,有些课程名称虽不变但其内容和结构已更新。所以,新的课程群通过整合,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增加了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新知识,使课程功能更完善,从而实现了课程结构、体系和功能的整体优化。
在实践环节,增加实训教学课时,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比例力争达到1:1。实训课不同于理论课,每所高校都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实验条件和学生基础,因此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区域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自己的实验教材。金融核心课程的一些实践环节,并不是通过软件使用来完成教学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数据库和EXCEL等基本电脑程序来系统设计相关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2.3加强校企合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程开发环节,以行业引领和学校参与为主线,结合当地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联合相关单位开发特色课程,以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调整,弥补统一课程设计的不足,更好地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宜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可以请业界资深的人士来学校授课和讲座,以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法规政策和前沿知识。同时学校要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联系合作单位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企业定岗实习,写出实习报告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可以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对企业而言,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解决人才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3.2.4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根据金融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设置中要增加职业化课程的比例,培养兼备金融专业知识和营销技巧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既要跟踪行业人才需求的状况,也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就业偏好;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还要有一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个人的专业特长。
3.2.5按照对证施教的要求,注重课程设置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通过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组织教学,成为高校特色办学的一种“内置”行为。它不仅要求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要求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活动要帮扶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是目前高校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对双证制的完善和发展。
3.2.6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作为课程群建设主体的教师必须有能力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精通一门课程的内容,而要熟悉课程群的全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学校要对教师培养提供平台和激励政策,其次教师自身也必须主动学习前沿性和综合性的知识。就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为例,实训环节囊括银行存款业务、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等知识,尤其是伴随银证业务、银保业务的兴起,银行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要紧跟社会和行业的标准,利用和创造各种机会在提高学历和职称的同时,深入行业进行互补性知识的学习,从而加强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
3.2.7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改革单一的考试形式
不同学校根据对学生考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例如《国际金融》课程考试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核占80%。其中,对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案如下:阶段性论文占40%,实训环节的汇率分析占30%,上课出勤及课堂综合表现占30%。
4.结论
探索构建行业标准的金融本科专业课程群,不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研究中对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在定位上坚持灵活的市场导向和行业标准,强调具体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二是在金融实验课程构建中,打破课程界限,从行业标准的视角设置一些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提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发挥新课程群的功能,提高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为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2]卢珍菊.金融学本科专业广义实验课程群建设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0(35).
关键词:航空服务;特色建设;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252-02
航空服务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宽泛的专业,它涉及旅游、酒店、物流、商务、形象设计等专业领域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故此,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今天,它无疑有着强烈的市场吸引力。据统计,我国目前开办航空服务专业的院校多达百余所,仅武汉地区就有十余所,其中高职就占有7所(湖北省2008年公布的招生信息资料统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由此说明,该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前景十分看好,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各大航空公司大规模的招聘人才,更是将航空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向。
1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社会交往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对交通运输的选择也越来越重视,对航空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武汉地区作为国内首个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中部经济的中心、高等教育的密集地区,航空服务专业的规模和水平都需要不断提升。根据中国民航局测算,“十一五”期间航空运输年均增长保持在14%左右,为国民经济增长的1.5倍左右,机队年增长达到100-150架,到2010年将达到1400-1500架,2020年将达到3000架。机场将由 2005年的133个增到2010年的190个,2020年的230个。目前国际民航平均的人机比是 100 :1 ,而我国民航业平均的人机比是 200 :1 ,这意味着,仅以过去民航水平计算,未来 20 年我国就需要民航类人才 24 万人,而如果以我国现在的民航水平计算则需要人才 48 万。可见,航空企业每年需要航空服务专业人员数以万计,尤其是既有实际应用技能,又具有一定理论的航空服务人才更加缺乏。这些都为航空服务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在我们对武汉地区航空企业的走访调研时发现,目前武汉地区航空业空乘人员中拥有本科学历者仅占15%左右,大都只是经过三到四个月的“速成”培训便登机服务,地面服务人员中拥有专业学历背景者也是甚少。航空企业表示,随著我国航空业的发展,今后将不再聘用未接受专业院校系统学习与培训的空乘人员和地勤人员。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的航空服务专业正是适应这个社会潮流于2006年兴建的专业。该专业立足于现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的既懂理论知识,又具有多种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面向社会,放眼世界,积极寻求与国际接轨,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导和发展自己,为培养出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掌握多种先进技术方法的高素质、高质量航空服务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自身的前进,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我们可以预见该专业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2 航空服务专业培养目标及办学思路的思考
培养目标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是理论指南,也是质量标准、评估标准。它决定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鉴于高职主要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性质,为武汉地区培养合格的航空服务人才是我们办好该专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目前,随着航空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航空业自身也将演变成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械机务、航空气象、空中服务、地面服务、流程派签、票务销售多元化复式行业。针对武汉地区航空业需求的各类人才,结合我院办学的实际,我们把培养人才的目标锁定在空中服务和地面服务两个方面。即建立航空服务专业和开设航空服务(空乘方向)。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我院2008年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如下规定: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航空服务职业岗位群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航空服务工作技能,能从事机场航站楼内辅助服务、航空业务及航空业相关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明确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必将对办学思路进行思考。我们对新建航空服务专业的办学思路是:“重积累、创特色、求突破”。 重积累,由于航空服务专业是新开办的专业,我们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上都需要积累经验;创特色,依托我院酒店管理的专业优势,力求创造出新的专业优势与特色;求突破,在专业建设、教学研究和工学结合三方面寻求突破,将该专业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考虑到目前该专业存在的关键问题集中在“基础薄弱,整合不好,实践不足”三大方面。因此,我们对其提出对症的解决方案是“二证二结合”:一是引进职业资格证培训课程的内容,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此为目标进行培养,要求学生参加考证,使学生的航空服务基本理论和服务意识增强,从而达到知识积累与服务技能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顶岗实习经历证的教学管理制度,即根据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学生经过第三学期的教学顶岗实习和第六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的锻炼,取得相关实习单位签发的实习经历证明,使学生的职业经历和岗位能力得到认可,毕业时能够顺利谋到岗位,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从而达到毕业与就业的有机结合以此形成专业特色。
3 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我院结合自身办学实际与特色,确定了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其主要思路是:
3.1 体现培养目标突出实用价值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目标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目标的设定应该面向整个职业,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整合在一起,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航空服务人员是对顾客进行服务,考虑到目前航空企业的对人才形象上的高要求,我们对教学计划中加大了职业基础能力课程的比重,如开设了航空礼仪、形体训练、形象设计、播音技巧等课程。一是满足航空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二是使部分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从事单纯的礼仪服务和形象设计工作。另外,由于空乘人员是在空中作业,对于他们的培养就是要既管理知识又具服务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使他们能在企业和顾客之间起到组织、协调和沟通的核心作用。为此,我们开设了职业道德、民航服务心理、民航旅客运输、民航公共关系、民航法律、沟通技巧等课程。但专业培养目标仍是培养以技能为主,管理为辅的技能性人才。
3.2 强化实训比例,突出动手能力
由于航空服务专业的应用性很强,纯理论的课程无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增加了课程实践学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有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时,除此外,还有专门的教学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还给出了四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供学生选修。使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比例达到54.8%。同时,还帮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2007年的“女足世界杯”礼仪服务、“六城会”颁奖礼仪服务,首届湖北省礼仪大赛等,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将课堂所学灵活应用,逐步形成职业能力。
3.3 增大选修课程突出个性培养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适应不同方向的社会需求,结合我院现有的师资情况,我们在修订教学计划时,进一步加大了选修课程的比例,进一步增大了跨专业的比例。如增加了武汉市市情、中西文化鉴赏、酒店督导管理、导游实务等选修课,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4 加入资格考证突出办学特色
为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达到高素质与高技能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服务应用能力技能上比中专学生技高一筹,在职业综合能力素养上比本科生服务意识更强,我们为此提出鼓励学生参加资格考证,在课程设置上,我们除了加大了有关职业技术课程的比重外,还专门针对《南太平洋国际航空公司乘务初始培训课程》所包括的六大知识模块,职业道德、旅游常识、机务知识、形象礼仪、救护处理,客舱服务等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如:航空职业道德、旅游文化、航空运输地理、空乘服务概论、乘务礼仪与训练、客舱运行及管理、舞蹈与形体训练、乘务员化妆技巧与形象塑造、机上急救医护常识与训练等对应课程。将航空企业的职前培训下沉到专业教学中,做到专业与职业的有机结合,突出了我院办学的特色。
3.5 加强师资建设突出双师结构
为保证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我们对教师队伍加强了建设,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2人,100%具有“双师”资格,其中:2人取得民航业资格证书、6人具有相关的形象设计、化妆、营销策划等资格证书。专业教师的知识、年龄结构合理,为专业教学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根据高职的性质和培养人才的要求,从民航企业中聘请了3位兼职教师,(其中:高级乘务考评员1人、高级乘务安检员1人、高级人力培训师1人)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通过两支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了教学课程的质量。此外,我们还通过选派教师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加强合作研究,到企业实践或兼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才等模式,尽快建设一支学风严谨,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4 结语
航空服务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虽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其专业体系并不完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我院来说,该专业的建设时间短,办学经验少,必须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建设,通过武汉地区该专业社会需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工学结合等问题进行探究,逐步形成品牌专业,成为学院办学的特色。并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力图将武汉地区高等职业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特色建设纳入一个科学、健康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朱中华.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2]施爱平,等.高校专业品牌化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4).
[3]甄贵章.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5).
[4]王观玉.民族地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发展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
一、 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理想课程的提出
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理想课程的提出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国家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高校教育理念与课程的实施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变化与不同阶段的结构性波动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课程的实施产生影响,这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所决定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但是目前,不论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发展,都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必须思考并分析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将会带来哪些可能的影响,预判可能的经济衰退发生时,高等教育发展会面临哪些问题”[ 1 ]如此,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必然要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适应性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培养的学生能在未来社会发挥作用,以一定的创新创业为目标导向的课程结构就应该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适应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其次,从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由于高校扩招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脱节,再加上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学校都开始关注学生就业问题,变学生就业为学生创业,一方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就需要高校在基础课程中充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充分体现专业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方略。再次,从高校适应性成长方面分析,目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竞争力是每所学校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就是高校的特色发展,它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优势。高校的“定位与特色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 2 ]而学科专业建设落实到学生群体身上就是课程的实施。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社会需求与学校本身的适应性发展相结合,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开展课程建设,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逻辑原点
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目标需要一个由完整的具有较强逻辑性的课程内容组成的课程结构来达成。那么这种逻辑性该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达是理想课程的理论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理想课程与教学的有限性有关,教学可能性与基础条件有关。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一种本土化的过程,与基础教育的新课改一样,要想使得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就必须开发出与本地区域情况、校情及学情相符合的校本课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当然也必然离不开这种本土化的过程。这种本土化过程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以校情为基础,开发基于校本特色的课程模式。不同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一定的专业特色和历史传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不同于其他高校,并能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传统与专业特色,这样的文化传统与专业特色相辅相成,能有效利用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使高校在社会上具有立足之力的特殊资源。在竞争较为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中,为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教育特色,就必须组建由特色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能够体现创新创业精神的课程内容。其次,以社会合理化需求为目标实现,寻找有意义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尤其是包含有创新创业内涵的课程资源是目前追求的主要内容构成。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对于课程开发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课程开发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资源的有意义建构等是课程开发的理想实现。不同的学校应该有自己不同的专业特色需求,而这类不同的需求就表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方面。有意义的教学课程资源是以社会合理性需求和专业性培养价值所构成。再次,以专业性培养价值为教学可能性实现,改进课程评价机制。与一般课程评价不同,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理想课程的一般课程实践是在有意义教学资源的自主形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课程实践过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完善的自主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性的自我反思性成长,应比一般课程评价反馈机制更能适应课程的发展与完善。在专业性的教学实践中,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有效结合专业基本理论,配置相关专业方法或跨学科方法,实现在课程学习中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并在未来课程内容中实现以创新创造为基本构造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三、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价值导向
课程的价值属性决定于高校课程资源的有意义开发、课程内容的有意义教学和课程目标的有意义实现。在课程不断得以改进的社会环境下,课程的价值属性也越来越具有倾向性。一般来讲,它存在于一种一般主体、教学资源及接受主体三者的相互关系之中,因而,理想课程的价值终点当不可避免地有赖于不同高校对学生需求的不断调研基础之上,有赖于对于“客体属性转化为主体需要的现实可能性的正确把握。”[3 ]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价值的实现就必须要处理好各类主体的相互关系。首先,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目标与价值的实现,应以群体性价值为目标实现。既然一定的课程理想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那么课程培养方法和具体课程教学过程都应该体现课程接受主体———学生的相关能力实现。这种能力的实现是一种普遍性的,而不应以个别人的特殊能力为依托。群体性价值实现是社会需求的一种实现,也是学校培养目标的一种实现,这种价值特征体现了学校教学方案与社会价值性需求的原则性统一,同时也符合国家对高校的一种需求,更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其次,创新创业理想课程具体实施,应以单个个体为实践主体。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创新创业导向的特殊性,决定了具体课程实施的单独个体统一性。这就意味着在具体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发生客体及反馈主体,应是单独的学生个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自我实现。在这种群体性需求及价值实现向个体实践性价值实现转化的过程中,教师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群体需求的价值统一性与个体需求的价值多样性的矛盾。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导向的课程价值的实现,就必须实现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统一性诉求,即群体价值实现与个体价值多样性实践的统一。“不管课程以何种方式存在,课程的存在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必然存在着其对价值主体的价值,……而主体的需要处在变化中,课程要适应这种变化时,课程价值就体现出多元性。同时,尽管主体是多层次的,但并不能否认其共同需要的存在。”[ 4 ]这就表明,在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导向的理想课程中,我们就必须以学生主体的需求来适时地改进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涉入机制,推动课程的良好运行。同时,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课程实施的机制又不能避免多主体共同进行的局面,这就需要对主体课程需求的统一性做出简单分析与综合,在此基础上找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完善课程的知识结构。
四、创新创业理想课程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
由于课程自我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统一性要求,使得其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必须实现外在要求与内在发展性需求的统一。这种统一性地发展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发展走向完善的必然选择。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性需求建立起来的,其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结构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代表性,是国家人才培养方案、社会人才需求、家庭发展需求及个体自我发展的集中表达。而对于在高校中以创新创业素质为主导的理想课程来讲,这种对于社会集合体的集中价值表达更是不可避免,同时,这种价值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理想课程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支撑系统的支持。首先,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国家财政支撑,以此来适应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课程方略的落实。国家的财政支持,不应该以单独的财政数字来支持,而有必要附带一定的教育政策与国家教育目标的合理化要求,这与教育的阶级性特征是相符合的。其次,一定的社会团体育人理念支持。高校要培养的学生必将最终服务于社会,并在社会上发挥其专业优势,体现其专业素养。在社会急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代背景下,高校所培养的创新创业性人才正是社会所关注与需求的。而如何使得高校培养的学生真正具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团体利益方所关心的,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合理目标和最终诉求。社会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校所开设的专业也应该适时地符合这种在一定复杂性系统下的人才要求,而这些要求必然在一定的课程结构中得以呈现出来。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合理化、课程实施的科学化、课程目标的标准化等都离不开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团体要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在社会上牵头成立若干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课程社会指导团体,将社会团体的合理化建议纳入创新创业素质课程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实现学校自主管理与社会需求合理化调控的完整统一。最后,创新创业素质课程的构建与完善也离不开家庭及社区的有效支持。高校课程教学的直接接受主体是单独的个体,这些个体的最终出路虽然是社会及国家利益所表达的走向,但是课程实施接受主体的直接收益者还是个体本身及与个体相关的家庭和社区。创新创业素质课程的实施不同于一般课程,具有较强逻辑点,应在一般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体的需求与个体的综合特质。这就意味着将会有不同的方案直接落实到个体的身上。家庭在教育机会成本的同一付出的同时,看到的是教育资源的区别利用,这必将使得课程教育得到家庭和社区的有效支持成为必然。
关键词: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37-02
1 航空服务专业中日语教学的不足
现如今,航空行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交流不断深入、频繁的时代背景下,航空服务专业学员仅仅掌握英语已不足以满足需求。高校航空服务专业语言教学中,应当对英语、德语、日语、法语,乃至闽南语、粤语等常用语种都给予一定重视,从而培养真正高素质航空人才。随着中日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深入,航空服务专业中,日语课程以主修、辅修等多样形式在高职院校普遍开展起来。语言能力作为航空服务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技能受到了学校和学员的重视,如何合理开展相关日语教学课程设置,培养具有优秀职业素养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值得深入探讨。以下将分析航空服务专业先行日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1.1 相关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航空服务专业中的日语课程设置,普遍停留在基础教学范畴上。基础日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员语言基础,却缺乏对行业日语实际应用中听、说能力的支持和培养。另一方面,依照航空服务实际需要而开展的日语课程中,却缺乏语言基础知识的支撑。这种两头独立,缺乏有机结合的日语课程现状,大大制约了学员日语综合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另外,相关课程设置和开展中,还存在课程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实用性、学员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1.2 学员日语能力评价体系相对落后 语言是以应用为最终目的的学科,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中日语课程的开展情况看来,对学员的日语学习成果的评定仍旧呈现严重的“应试化”倾向。这样不合理的能力评价模式下,日语教师被潜移默化地被异化成“应试能力培训师”;而学员的语言学习行为,也成为死记硬背的“填鸭”模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应用能力。高职学员航空服务专业以培养适应性、高素养职业人才为教育目标,职业观念、个性差异,乃至各科学习成绩的分布都可能成为学员毕业后职业方向的判断依据。因此,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更需要制定更为完整合理的日语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改革,造福学员整个职业生涯。
1.3 对航空服务专业日语定位不合理 高职与本科是两个并行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培养方向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教学也应当从需要出发,分别对待。一般本科日语教学中,更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夯实基础,从而为学员后续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而准备;而高职性质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则应当以“实用”作为根本出发点。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现行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日语课程中,无论是学校的课程制定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变成了本科教学的“缩减”版本,极度缺乏航空服务职业特色,缺乏特定工作岗位中日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形式下,即使学员通过日语测试顺利毕业,也很难获得需要的日语应用能力,达不到高职教育培养的目的。甚至可以说,目前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课程的弊端,本质上是因源头上认识的偏差引起的。
2 对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具体的改进建议
从广义上认知问题所在,再以狭义、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扭转航空服务专业中对日语教学的认识偏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有实际意义的则是在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改进建议下,不断完善日语教学方法,继而量变引起质变,实现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以下就航空服务相关专业参考、实践提出一些日语教学的具体改进措施。
2.1 从课程需要出发,选择适宜教材 现阶段看来,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中,教材不合理是比较明显、突出的一个问题。首先,市面上符合航空服务专业日语教学培养目标的教材不多;其次,市面上的教材种类繁多,难度各异,难以选择。高校在选择教材时,应选择难度适宜,以实用性为主,精读、泛读、听力、会话等实践操作练习内容较多的教材。教材必须与时俱进,根据行业发展而改变,也鼓励各个高职院校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真正适宜的教材。
2.2 基础课程,实训课程(听、说)的合理整合 日语本身虽说发音较为简单,但实际的词尾、假名、字尾、汉字的语法变化极为繁琐。因为这样的语言特点,日语教学中,长时间一知半解的状态极易使学员丧失信心,最终半途而废。日语基础课程整合上,要突出航空服务专业“综合性”,将听力、会话、日常语法、辨析等不同特色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员学习兴趣,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认知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实训课程中,建议将视、听、说课程的边界模糊化处理,视、听、说结合,使各项实际应用能力互利互补。其次则是要依据日语教学特色,开展多元化的日语教学模式。最好的语言教学,就是亲身深入到语言的实际使用环境中去,从语言思维、理念、使用习惯等全面提升、改进,让语言扎根在脑海里。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日语的影视作品、报纸、漫画等,也可以依据航空服务专业的特色,在课堂开展情景剧形式模仿日剧片段,既逐步熟悉日语的日常使用,又能体会日式生活,锻炼学员礼仪形象,一举多得。
2.3 增加校园与日企的合作,重视国际化师资力量的引入 增加校园与日企的合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励日语教师在本职工作外,积极利用业余的时间到外企中去学习或者培训,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日语使用能力;二是利用学校的资源,与当地的日企展开合作,为学员安排短时间、多频次的企业实习,如兼职秘书等。这种职业模式,较之课堂模拟更进一步,对学员日语学习很有裨益。重视国际化师资力量,学校可以选派教师赴海外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或是与日本院校“结盟”合作,争取引进日本本土教师来校指导工作。中方教师侧重语法教学,日方教师则负责口语教学,在双方的共同授课中,学生将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2.4 在日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日本文化教学 语言不是单独存在,语言是在文化的土壤上生长的,学习语言,本质上而言,就是对文化的学习。航空服务中与顾客交流,不仅是沟通、了解其需要,更应当在文化习惯、地域禁忌上表现到位,体现优秀航空服务人才应有的职业素养。因此,航空服务专业中,必须在日语教学中融入日本文化普及教育,了解日本人的思维特点,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语境与思维模式,使日语学习更高效。另外,文化教育的历史性、趣味性将大大提升课堂活跃度,激活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
2.5 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日语课程学员成绩评价体系 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以最优就业为最终目标,而考核评价体系则会推动、促进日语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我们追求的,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中,最终的成绩考核应当包括课程表现成绩、日语测试卷面成绩、实习单位评定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因为航空路线的差异性,我们有机会与航空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对学员更加精细的成绩评测,全方位展示学员的能力和特色,从而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日语以及其他语种的教学工作。同时,对于学会参与相关校内活动、社会实践、岗位实习的行为,学校也可以通过评定成绩的形式加以表现,最终形成全面、合理的日语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3 总结
高职院校是一个平台,培养拥有一技之长并拥有较高职业综合素养人才的平台。航空服务专业的日语教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注重语言学习和专业语言应用的综合提高。日语教学中,必须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教材、设定课程,培养学员航空服务行为中日语践行的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S1).
关键词 航天科研院所 职业发展通道 员工发展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承担航天电源领域电源系统和单机的研制、设计、制造和试验等任务,随着科研生产任务量的不断上升,科研生产模式由定制化生产制造向专业化设计、批量生产制造转型。研究所的组织架构,逐步从直线职能制向事业部制过渡。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效率和效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科技队伍分类建设探索和尝试,并在队伍分类的基础上对岗位设置进行了优化,逐步规范了研究所的岗位体系建设和岗位化管理工作。
一、岗位体系建设
根据航天院所承担的科研生产模式和人才特点,基于岗位类别、工作对象、岗位职责等因素,按照岗位要求的能力类型相似、工作行为类似、工作产出类似、人员成长路劲类似等原则,研究所采用职族、职群、序列、子序列、岗位的递进模式对岗位体系进行分类管理。
职族是人才队伍架构中的最高层次,根据业务活动的特点及工作对象的不同,职族分为经营决策族、管理族、科技族、技能族。
职群是职族的子类,根据内部产出链上不同的增值环节,对职族做进一步细分。经营决策族分为经营决策和出资人代表两个职群。管理族分为经营管理和专业管理两个职群。科技族分为专业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型号项目管理、产品研制、产品保证、工艺设计、技术基础与保障等七个职群。技能族分为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和服务人员等三个职群。
序列是在职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和工程技术方向进行细分,并与职能定位和职位进行关联。
岗位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设立的工作职位。部门中岗位的设置应以覆盖部门主要职责为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任职要求,开展后续的定编和定员工作。
在梳理各部门岗位设置情况时,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原则:一是岗位职责的集合必须能够覆盖部门所有的职责,不能遗漏。二是岗位的设置以部门内部工作流程为依据,做到职责清晰,业务接口明确。三是对于岗位职责模块少于4个的岗位进行和合并设岗,对于职责模块多于10个的岗位进行了拆分设岗。同时对于关键岗位和不相容岗位按照廉洁从业的要求进行独立设置或分别设置。四是对岗位和团队角色进行区别对待。职责清晰,要求明确的职能设置成为岗位,如薪酬管理岗、会计、出纳等等。对于开拓创新、尝试性的职能组建团队,如预研项目团队,型号攻关团队等。
二、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在职业发展通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各支队伍不同的特点,按照岗位责任的大小、工作的难易、所需配置人员的教育程度和技术高低等要素,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层级和等级。
(一)管理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管理族分为经营管理和专业管理两大类职群,包含职能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和科研生产部门的领导干部。对于管理族人员,传统的职业发展通道是侧重于行政管理级别的“官道”。由于受干部职数的限制,只能解决小部分人的职业发展问题,大多数管理人员晋升无望,短期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问题,长期来看容易导致管理岗位吸引力不够,骨干员工流失严重,制约着管理职能的发展。
因此,我们对于管理族人员设置了双通道,即干部通道和专业通道,并且在通道等级上有对应的关系,可以享受相同等级的工资待遇,解决了管理人员的晋升问题。干部通道设置了部门助理级、部门副职级、部门正职级。专业通道设置为普通职工、主管、高级主管、资深主管。
(二)科技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科技族是航天技术创新发展的主体,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性质分为专业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型号项目、产品研制、产品保证、工艺设计和技术基础等七个职群。科技族员工的职业发展分为技术职务发展通道和专家级别发展通道。其中技术职务发展通道设置员级、主管级、副主任级、主任级、副总师级等五个等级。专家级别通道设置未来之星、科技英才、技术带头人、院级专家、省部级专家等
(三)技能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
技能族职业发展通道按照技能等级设置普通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
三、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建设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在进行职族、职群、序列、子序列、岗位同时划分层级的基础上,对应建立不同层级的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标准是完成某一范围内工作所必需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技能等。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由基本条件、参考条件、评审条件组成。
基本条件是任职所必须的条件,包括学历、职称、任职年限等。
参考条件是当基本条件不满足要求时,需破格申请任职的条件,包含年度考核情况,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情况和业界评价情况等。
评审条件是竞争任职的评价体系,包含工作业绩、研发能力、主要工作成果等。
四、各类人员任职资格等级评定
研究所建立起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技能人员任职资格等级定期评定机制,每年开展一次评审,对申请人员的任职资格等级进行评定。人事部门根据基本条件和参考条件开展申请人员的资格审核工作,并组织评委会对评审条件进行评审评定。
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评审机制,有效解决型号研制和技术研发之间,以及“弹、箭、星、船、器”等不同科研领域之间的队伍晋升通道设置和晋升标准不均衡、不统一的问题。
任职资格等级评定工奠定了科技人员跨职群流动的基础。有利于创新研发人员、专业研究人员、产品研制人员之间的流动,以促进新技术从预研领域到产品领域,再到型号领域的转移,不断提高空间电源技术的创新发展。
当然,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通过动态管理和优化闭环管理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需要得到员工的接触知悉和参与接受才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了全面构建职业发展通道体系,我们会进一步探索岗位评价、人员评价、员工激励、员工培养等配套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工具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为航天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作者单位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航空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44-03
一、航空类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航空航天类专业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和航空航天工程等7个。目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设了前3个专业,均归属于航空工程学院。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例,在第1学期设置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16学时)、第2学期设置了“航空航天技术基础”专业必修课(32学时)作为专业学习的前导课。第1―5学期,学校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第4―7学期则按照飞机设计的各个子学科,设置了“通用航空技术”、“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无人机系统导论”、“飞行器专业英语阅读”和“飞行器专业技术讲座”等专业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和“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基本情况和学科领域的整体性把握,属于专业通识性课程。而在专业课中渗透通识意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经过这两门课程的前期引领和必要的数理、力学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再按照飞机种类和飞机设计各分支学科的特点进行专业课学习。可以说,“航空航天技术基础”的各个章节基本上对应了后续专业课的主要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激波、升力、机翼结构、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等概念尽管在“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中已讲授,但在相应的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仍觉吃力。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专业课程数学公式较多,而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一般,有畏难心理;第二,不知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航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专业通识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航空概论”通识类课程的建设情况
航空概论是学校面向非航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24学时),内容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原理、航空发动机等[3],考核方式为期末半开半闭考试。此外,针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ISEC)项目的双语版航空概论(32学时),内容较普通版更为丰富,更强调课堂参与和团队协作,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表现和期末设计报告。
航空概论被列入学校的特色课程组合中,除航空专业外,其余专业的学生均须从特色课程组合中选修一门。学校每年的本科生招生人数近7000人,日常教学任务较为饱满,考虑到学校招生专业包括财经类、管理类和艺术类等,学生数理基础参差不齐,在讲授时一般避免进行复杂公式的推导,多采用类比法和案例法讲解。
此外,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与传统的三所航空重点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其他高职高专类院校存在明显区别,市场上已有的航空概论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主编并出版了《航空概论》教材,并将“航空概论”课作为学校慕课平台课程体系的第一批建设项目立项,通过网上课堂与实际课堂相结合的形式,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航空类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现在,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中。
三、航空类专业课程与“航空概论”课程贯通建设
为了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我们对航空类专业课程和“航空概论”课程进行了统筹处理,并尝试进行贯通建设,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1.教具的开发和使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开设于第1学期,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中理论课为8个学时,主要介绍专业课程特点、发展现况和就业方向;实践课为8个学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飞机模型,主要培养学生对飞机的认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综合性设计与制作”开设于第7学期,为专业必修实践类课程,为期两周,要求学生按照总体设计指标完成飞机的总体概念设计,制作出模型。
[关键词]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20-02
1 引 言
煤炭在我国能源和经济结构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尽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陕西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其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依靠高投入、高产出量的粗放型能源结构模式增长方式;植被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陕西煤炭经济的发展。陕西要从能源大省成为经济强省,其必须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就有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随着人类社会和产业技术的进步,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越来越多的干预到自然环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煤炭企业是由多生产组织和多产业并存的特殊企业,因而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互相协调,并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燃料、原料和电力。煤炭企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其对于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加剧,这些问题已经影响或制约了煤炭企业和煤炭行业甚至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确保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和探讨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由于传统煤炭行业开发和发展的简单思维方式,煤炭企业的发展单纯地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不会考虑环境效益;极端地追求单位时间的资源开采、加工和利用率,没有把环境、生态因素纳入到生产活动中,在取得经济收益增长的同时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使人类直接陷入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具体来说,多方面因素决定了煤炭企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3.1 可持续发展是内在要求
煤炭企业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进行发展,而煤炭资源是一次性能源。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其呈现减少和衰竭的特性。有限的资源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煤炭企业如果想稳步和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综合考虑企业效益增长、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协调发展等问题。否则,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完毕,煤炭企业终究会陷入无法发展的绝境。
3.2 可持续发展是客观需求
随着煤炭行业迅速发展和壮大,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也不断突出。一是安全生产问题,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依然较高;二是资源浪费的情况仍存在,煤炭资源回采率相对较低;三是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总之,煤炭行业整体还没有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这些问题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发展。所以说,煤炭行业要改变现状,客观上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要求
煤炭企业是国家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煤炭资源总量相对较丰富,但依据传统的模式,无节制地开采,煤炭资源很快会面临枯竭的局面。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煤炭企业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煤炭企业发展质量,从而使企业实现和谐统一发展。
4 陕西煤炭行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煤炭行业较为分散,市场集中度不高
陕西煤炭行业较为分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业政策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能源紧张的局面,政府提出了要“有水快流”的政策。陕西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形成了大、中、小煤炭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②进入壁垒低。随着地方自的扩大,陕西省一些地区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小型煤炭项目审批不断增加,地方、乡镇和个体小规模煤矿不断涌现。③退出障碍高。煤炭产业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退出产业涉及大量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同时煤炭产业向其他相关产业转移比较困难。
4.2 煤炭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陕西煤炭行业整体素质不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观念落后。由于煤炭企业受体制和制度的限制,大部分职工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的落后思想。重投入、轻产出的观念尚未完全改变。②管理方式粗放,管理手段陈旧。陕西煤炭企业虽在不断改革,但仍沿用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并不利于煤炭企业的持久发展。③先进科学技术利用不足。陕西煤炭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采煤装备仍较为落后,其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和科技创新并不高,不利于陕西整体煤炭行业的发展。
4.3 煤炭资源开采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
陕西是煤炭资源大省,但煤炭资源浪费严重。这种现象由多种原因造成,如企业缺乏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运行机制。为了自身的利益,人为控制煤炭资源,形成大矿不能大开,一矿变成多开的情形。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扬,部分煤炭企业更是以大量消耗资源、缩短矿山服务年限为代价超量生产,使煤炭资源出现了不合理损失的严重情况。
4.4 煤炭企业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对于产量的要求日益增加,煤矿安全问题和事故,如瓦斯爆炸、火灾等重、特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开采中发生的灾害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尽管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的总趋势有所好转,但是由于上述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的变化,使得不安全因素增多、危险更加严重。
5 陕西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5.1 进行煤炭综合开采,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陕西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手段。煤炭综合开采,是在煤炭资源开采时,将与煤炭资源相关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综合开采,并进行加工利用。陕西煤炭企业应推广使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增加煤炭企业和煤炭资源的服务年限。
5.2 实施清洁开采和生产技术
针对陕西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状况,要实施清洁开采和清洁生产技术。一方面,在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应实施清洁开采技术,通过对采煤方法和工艺等技术的开发,少排出废弃物,并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矿井水净化与利用技术等降低生态与环境破坏程度。另一方面,煤炭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会污染环境,因此,要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包括型煤加工技术、动力配煤技术和煤炭洗选技术、烟气净化技术等。
5.3 推进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要实现陕西煤炭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另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煤炭生产向煤炭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经营方向转变。煤炭企业可以围绕综合开发利用煤系共伴生矿物资源进行调整,并且综合开发利用煤系共伴生矿物资源。
5.4 增加政策引导,转变煤炭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
增加政策引导,转变煤炭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把节约煤炭资源纳入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合理规划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合理配置资源。②加强基层管理人员配备、财政投入,形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③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力度。进一步严格矿产资源勘察、开采的准入条件,严格审查和监督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案。
总之,陕西国有煤炭企业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通过千方百计地改善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国浩,阎世春,等.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赵国浩.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53-56.
[3]张晋陶,刘伯荣.煤炭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