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2 09:24: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

第1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科学研究素养;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O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10303

引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当今高等教育公认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导向。提倡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科研问题,使其在本科阶段就感受到前沿科学研究的氛围。

作为大学生竞赛之一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经走过了它的第20个春秋,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20年来,数学建模竞赛坚持“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宗旨,按照“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育改革”的工作思路,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品牌竞赛项目[1]。本文笔者拟在十余年参与指导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就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谈几点感想。

一、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内涵

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老先生曾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的能力,最终目的达到能培养进行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

根据相关学者关于科学研究素养的评述[2],同时结合自身从事科研的经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即科学研究素养,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资料检索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另外,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具有坚持的毅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等不可缺少的精神气质。

二、数学建模培训形成科学研究素

养的初步基础

大学数学学习主要是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现代数学基础,缺少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途径。而数学建模正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它不同于传统的求解数学题,而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回答问题;对参与的学生在数学知识、计算机编程等方面要求甚高,一般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参与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包括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和实际案例应用分析,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各高校在数学建模培训方面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如下几个专题模型:优化模型、统计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层次分析法、图论等)、随机模型、其它模型(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3]。

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学生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案例分析,形成对于实际问题初步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储备,完成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的第一步。

三、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全面提升科

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举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数学建模竞赛以下几方面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一)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而且事先没有设定标准答案,留有充分余地供参赛者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2010年的“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输油管的布置”;2009年的“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2008年的“数码相机定位”、“地面搜索、――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既具有时代意义,又是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一次正面考察,更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机会。

(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在确定选题以后,就需要完成相关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结果检验、论文撰写等工作,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需要解决问题的难度符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

一般的数学建模题目,不同于大学基础数学中的计算或者证明一道数学题,只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加上一定的推理就能完成。很多问题都是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并且,从求解方法上来看,常规方法、经验模型往往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回答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缘于经验模型,但高于经验模型”,所以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四)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意志的锻炼正是科学研究所需要考验的

数学建模竞赛的3天时间比一般考试时间都长,而且工作任务重,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的完成问题的解答。因此,对于学生个人的意志,特别是毅力的考察极为重要,只有坚持到最后的同学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一点,跟从事科学研究也是所必须的。

四、吸收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相关科

研项目检验和完善科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只是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点。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在个人建模、编程及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能力提高。进一步引导参加过竞赛的学生通过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应用数学建摸的方法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实现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检验和完善[5]。

以我校为例,我校在地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参加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不少老师积极主动的吸引其中优秀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完成地学数据相关的数学建模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我校200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谢滨同学跟随指导老师进行地球物理反演相关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上发表了题为“利用加速差分进化算法反演非均匀介质电磁成像”(2010,V25(6))的论文。另外还有学生从事三维地质建模中的模型和算法研究、遥感图像的解译等科学研究,都受到了指导教师的好评。

吸收本科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运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培养起来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对本科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图1 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作用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应用的重要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具备了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模拟从事科学研究,参加数学建模相关科研项目检查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竞赛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为后续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庆典暨2011年颁奖仪式上的致辞[EB/OL].http:///,2011-12-22

[2]姚本先.论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85-86.

[3]王茂芝,徐文皙,郭科.数学建模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1):79-81.

第2篇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大学生;人文素养;科研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35-03

一、研究背景

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人文科研素养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然而,良好的人文科研素养并不是只靠研究生教育阶段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应该从本科生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这一点在法律上也被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出具有热爱祖国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进展[1]。研究表明,科研人员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与研究习惯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大学本科阶段[2]。因此围绕着如何培养本科生人文科研素养这一热点问题,业界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

重点实验室作为大学的重要科研活动场所,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推动大学生边做边学,在问题驱动和在同伴和指导老师启发下立足自学,这正是弥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与科研相关的情意态度、科研方法等缺失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省部级乃至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因受限于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本科生没有或很少有机会使用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感受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氛围。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在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发挥远远不够。基于此,许多高校都意识到,研究如何更好地共享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有效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仅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大学生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欠缺的。让大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真刀真枪的锻炼,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1961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出台的“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Research Experiences Undergraduate,REU)是美国最早制定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十分注重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早期科研能力,于1969年最早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PRO),该计划要求高校从一入学就给大学生提供科研工作训练的机会,规定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立项。重点实验室无疑是一个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由于科研课题大都面向国家、地方的战略需求,与当地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查阅文献,大学生可了解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亲身体会到科技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感觉到个体对人类发展的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科研精神。

最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基于科研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科研素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学校科研平台的分析测试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中心师资力量,通过选择与学科适宜的研究课题和教学相长的指导模式,为培养本科生提前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开展了探索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峡大学依托“天然产物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强化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不断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研究型高校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让大学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他们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这些高校的成功做法就是充分依托了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

三、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的措施和途径

1.课堂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体会穿插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对本科生进行学术熏陶,提高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兴趣与欲望。其次,教师应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2.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教师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所做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重点实验室有固定的研究人员,他们学历和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因此可让这些老师担任本科生的科研指导教师。本科生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同时,本科生可方便地向导师所带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科研经验,从而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各层次各学历相配合,通过“传、帮、带”模式,不仅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科研成本。

3.倡导“探究型”学习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是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精神的关键。“在研究中学习”意味着研究和学习是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探究性学习基于课题形式开展。课题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宜太难,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课本上是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相互讨论,才有可能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验也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进而逐步形成一种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品质。

4.搭建重点实验室内部平台,创造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内部培育条件。①扩大大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参与面。重点实验室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而应该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专业的学生。学生进到重点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的价值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人文科研素质,而并非力求得到某种具体的有形科研成果。当然如果能产出科研成果,那是锦上添花的事。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科研素养是目标,避免过度精英化。换而言之,重点实验室应当促成科研的普及化,而不是科研的神圣化。②实施科学的实验项目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上把大学生科研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造成了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定模糊位和松散管理,使得学生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专业指导和科研方法指导[3]。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做到导而不演,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4]。举行专题研讨会,让每个参与者汇报研究进展,在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看了哪些相关的文献,有什么启示。指导老师对问题要逐一进行讲评,提出引导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才会真正落实到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过程中。③优化配置重点实验室资源。由于受到现行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制度的限制,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仪器及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相对独立,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不利于增加大学生参与研究体验的动手机会,并且因专业、年级的不同,各重点实验室开设实验课内容间的衔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成立“实验中心”可解决这些问题。“实验中心”由专业学科类实验室和工程实践类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实验室资源,为大学生实验时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人文科研素质的培养。④拓宽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渠道。国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是上级部门拨付的经费。这类经费有保障,课题设置大多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此外,大多数老师有国家级科研课题。所以,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尽可能引入社会外部课题到重点实验室,即加大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来自于企业的课题多偏重于工程技术和社会需求,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更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挖掘资源和拓宽项目渠道,使得经费有保障,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⑤编写合适的科研实验教程。为便于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必备的科研素养和基本的实验能力,有一本合适的科研实验教材(指导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精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本教材以专业典型的共性实验为基础,安排以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主的常规基础性实验,并大体按照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性能表征进行实验排序,以实现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精心编写了以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的“三性”实验,即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例如:设计了“新型热敏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型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铌酸锶钡铁电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新型电子封装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热处理工艺对薄膜物相与结构的影响”、“硅酸锶基发光材料的燃烧法制备及其光谱特性”、“掺杂对钕铁硼合金磁性能的影响”、“锂基微波陶瓷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纳米离子的合成及性能表征”、“钢表面等离子渗铬及耐蚀性研究”、“新型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等项目,而且大部分实验是从近年来老师们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过来的实验,实验内容和表征手段新,且实验内容深度和广度适中。

四、深化“产学研”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外部培育基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特色[5],充分利用学校与研究团体、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过程之中。

高校应注重“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教育模式。在毕业设计时,加大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组成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由于工程技术类课题偏重于生产实际,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由于是真题真做,处于实战状态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会极大限度地受到激发,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紧张繁重的工作,不仅锤炼了毅力,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非技术因素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以至学生今后就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方式无疑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重点实验室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依托重点实验室,从科研实验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我们要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大学在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凌云.关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教研究,2007,01):60-61.

[2]洪早清.关于本科生科研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5):102-104.

[3]庄军,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6.

[4]于泽,樊世清,等.谈如何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J].高校讲坛,2008,(26):137.

[5]王章忠,皮锦红,巴志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3):37-40.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理工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26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理工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其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物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无论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实践,还是科研实验的探索过程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改革,具有实践操作能力越来越被企业和高校所重视,因此,物理实验教师也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概述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门基础实践课程,课程内容较为广泛,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也是理工生面向更深奥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开始。高校开设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理工生受到系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熏陶,还希望其能够掌握基础的实验方法,最终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转化为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为未来的科研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我国部分优秀的高等院校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还与企业或者科研机构相关,这些高校的物理实验的教学发展间接地促进了企业或科研机构的进步。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意义上来看,大学物理实验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均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实验课程教学古板

研究表明,受到传统的高校物理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高校的物理实验课程中,基础性和理论性的内容较多,但是却缺少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实验,特别是缺乏能够和企业或者研发机构相关的实验内容,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力学、电学、光学等传统课程为主,并不能充分体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思维训练。

另外,在许多高校中,受到物理实验室资源条件限制,实验课程设置并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理工生的授课特点,学生并不能从物理实验中学习到和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而是把物理实验当成了一项任务,最终导致许多理工生对于物理实验都抱有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

2.实验教学模式传统

总体上来说,高校的物理教学模式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当中,受此影响,物理实验课程也只是看中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习有益的实践性课程,从而影响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更加看重学生是否能够对教师的讲解有所了解,而并不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新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在实验的讲解过程中,也只是单纯地讲解物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并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进行单独讲解,对于部分学生遇到的问题也只是在课堂中加以讲解,没有将这些问题真正带到实验实践课程当中,最终学生也只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步骤和教材内容完成实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在众多的中小学中也同样存在。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逐渐对课堂理论性教学产生依赖,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开发,也无法对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3.成绩考查方式单一

在我国的众多理工类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变得规范化,但是学校的教学内容也逐渐变得单调、统一,特别是在学生的考核方式上。

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往往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学生实验的操作是否正确;二是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书写工整准确,强调的多为学生的重复操作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理工生只是根据教材进行实验操作,最终得出实验结果,结果往往都是统一的模式,有的只是小数点后面一些数字的差别,甚至部分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并没有理解实验的中心内容,只是对照着同学的实验报告进行抄袭。因此,类似情况的学生只是关注自身是否能够及格,而不愿意了解实验讲的是什么、自身从实验中可获得的收获等,最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受到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而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成为了“走过场”。

三、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

根据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根据国内某高校“工程建设创新”发展思路,综合该校实验示范发展模式,根据上文中提到的一些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策略,以便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内容

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改革教学大纲。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具有系统性及独立性的学科。在对物理实验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高校应考虑到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物理教学的课题组而言,在对实验课程进行重新编排的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力学、电学、光学等不同物理门类之间的限制,对其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从基础到提升、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的模式,从而使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形成有梯度并互相连接的整体。在实验内容上,根据该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从而帮助学生打下自主学习的良好基础。第二,采取分层次实验教学方法。对于基础的实验内容,教师可进行尝试教学。由于实验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完整表述结果即可。对于综合性的实验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以及内容步骤等。对于创新型实验,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实验进行探索,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学生根据具体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及时汇报等形式与物理教师进行互动。

2.打破实验教学传统模式

物理课程不仅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将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有效整合在一起,是每一个高校物理教师思考的重大议题。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思维后,在以后的工作和科研中,会少走许多弯路。为了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及时提问,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提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学科趣味,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单缝衍射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对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进行观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提问。如:“为什么出现的衍射条纹方向会和狭缝展开方向一致?”又比如:“如果将狭缝变成圆孔,那么之后的衍射条纹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类似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3.完善物理实验考察方法

成绩的考评只是为教学进行服务的一种策略,该高校的课题组在对测评方式进行改革后,效果较为明显。具体实践如下:对于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清楚;而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地给出具体步骤。在实验报告完成后,学生应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并提交到实验室。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查看,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从而使学生明确具体的问题所在,并认识到物理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将学生的测评成绩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成绩考核,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完成情况、问题总结情况等,占据考核成绩的70%;期末成绩考核可以包括随机实验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等,占据总成绩的30%,从而在综合能力上对学生进行考核。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根据该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对学校物理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最终,该学院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得到学校管理层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变得越来越依赖人才的创新能力,而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创新能力提升的突破口之一,也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应不断探索新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高校的物理实验室设备朝着更加多样化方向发展,并对高校的物理实验室管理条例进行完善及更新,对物理实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促进高校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郝好山,刘扭参,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培养[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7-80.

[2]兰明乾.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周 进,王思慧,黄润生,等.树立新理念构建新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研究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

[4]邢.三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2,(10):5-23.

[5]孟祥秋,马 岩,于金召.基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2,(6):98-100.

[6]王化忠.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54-58.

[7]秦艳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72-176.

[8]代 伟,徐平川,陈太红,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3,(4):107-110.

第4篇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综合素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89-02

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体上说,企业、高校、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必须从国家政策、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实习创业扶持、大学生择业思路转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全社会共同关注等方面加以调整和改变,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因此,本文将根据多科性大学的特点、部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重点论述如何有效利用多科性大学丰富的档案馆馆藏资源,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一、多科性大学的特征

多科性大学是相对于单科性院校而言的,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为主,以若干相关学科为支撑而形成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介于单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一种大学形态。创办多科性及综合性大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导致的单科院校林立办学格局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自2000年以来,一些高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不断增加学科门类,朝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也有一些高校通过合并办学的方式走向多科化或综合化,如前几年出现的一大批地方性院校,大部分属于多科性大学。

多科性大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多科性,学科一般不少于五个;(2)层次性,以某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核心学科形成有梯度的学科群;(3)互补性,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4)渗透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5)发展性,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科梯度可以发生变化,非核心学科可能发展为核心学科,核心学科也可能成为非核心学科。

多科性大学的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大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建校时间短、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经验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失等原因,同一些综合性大学相比,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指导思想、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思想消极、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差等问题,只有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优质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藏资源优势

高等学校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网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综合性档案馆。国家教委早在1989年的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校档案馆,它既是档案工作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多年来,通过高校广大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各高校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高校档案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各高校档案馆也普遍扩大了档案接受范围,馆藏档案数量得以迅速增加,馆藏内容得以丰富。基于多科性大学的构成特点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补的特性,其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以优势学科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档案体系的建立。在多科性大学中,至少有一至两门的优势学科,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科研、教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成果不但凝聚了其广大师生的高智慧劳动结晶,而且还是其他非优势学科师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甚至在全国也是领先者和缔造者。这部分馆藏资源是多科性大学的命脉,代表着整个学校的文化学术积淀,有着很高开发利用价值,是学校乃至国家极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深度优势。

2.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档案体系的建立。目前的多科性大学,其涵盖的学科门类基本在十个以上,这些学科在教学组织、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可能保持相对独立,但其形成的成果积累和其他历史性资料却都归属到档案馆管理,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形成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性档案服务体系,对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广度优势。

3.以校内校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为基础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的建立。不管是地方性院校还是部属院校,高等院校一般都位于一个地区的核心城市,有些地区甚至建有专门的大学城,从地域上为多科性大学与其他高校或地方档案馆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可以形成以校内馆藏资源为主、校内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如开放高校校史馆、引入地方名胜古迹档案、共享历史名人和校友档案等,不但能服务于高校教育,而且还有益于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地域优势。另外,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馆藏资源还有门类丰富、档案保管期长、从业人员素质高、信息网络环境优越等优势。

三、利用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归纳起来,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社会责任心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本文将依托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的现状及优势,重点从精神修养、知识素养、能力素质、生活态度等四大方面来阐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1.精神修养的培养。主要包括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团队荣誉感、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可以采取以下的实施策略:(1)建立健全校史馆资料,以学校光辉的历史和学校名人的艰难奋斗历程来教育感化学生;(2)联合地方政府和地方档案馆,挖掘地方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和奋斗历程,定期对高校学生开放展示;(3)搜集整理成功校友的典型案例和事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成多媒体教育范本,对全体学生开放;(4)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科技竞赛获奖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2.知识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学科前沿的准确把握和知识结构的丰富。可采取的主要策略有:(1)搜集以优势学科为代表的专业类名人讲堂和学术报告成果,并整理制作成对全校开放开设的知识素养教育类公开课;(2)利用多科性大学自身的学科交叉优势,对文、理、工、艺体等学科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整理与;(3)联合各教学单位,基于以上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校园网开设网络课堂、视频课等。

3.能力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文科类资源优势,配合校团委、学生会举办各种演讲、写作类竞赛;(2)联合图书馆、实验室和各教学院系,举办学习类、实践类竞赛;(3)将教师讲课比赛和学生演讲比赛的相关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与公开;(4)往届研究生、本科生的优秀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生活态度的培养。主要是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主要策略有:(1)应往届毕业生的光荣事迹的展示,作为正面案例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引导;(2)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违规违纪记录的展示(采取匿名方式),作为反面案例给学生以警示作用;(3)通过网络和展览的形式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欣赏的教育,不但可以陶冶其情操,还能促进大学生建立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心态;(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对构建诚信社会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在所有以上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所形成的成果及时进行归档和积累,便于重复利用。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档案资源库群、档案信息资源处理中心、档案用户群等数字档案馆群体,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在网上的和传递,以利于优质档案资源的检索和共享。

总之,高校是人才、知识和科技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档案馆是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工作,以及为校内外师生员工提供查档的服务等,同时由于其馆藏资源具有历史性、真实性、价值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辅助人才培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张庆荣,刘兆军.多科性大学的特色化发展及政策研究[J].石油教育,2006,(1):76-84.

[2]王琴,谢光荣.高校档案馆创建素质教育基地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11):34-35.

[3]关压梅.开发高校档案馆的潜在功能:教育功能[J].黑龙江档案,2009,(3):59.

[4]曹立波.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8-49.

[5]张慕,胡显章,李树勤.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19-21.

Policy Study for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mprovement Usingthe Multiversity Archives Resources

WANG Xia

(Archiv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49,China)

第5篇

关键词:学科交叉 教学 科研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89-02

理科是工科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理科就没有强大的工科,这一经验已为世界大学办学实践所证明[1]。理科和工科学生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科研正是知识应用的重要前提与体现。理科向工科延伸,同时工科又向理科延伸,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2]。科研能力的强弱对于本科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在本科培养期间除了正常的教学内容以外,都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工作。

1 本科教学的同时为学生营造科研氛围,增强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理工类大学中的本科教育使学生由全方位的基础知识学习转向了较强的专业化知识学习,也是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与专业技能学习实现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工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应该注重此阶段学习过程,这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最初的积累时期。

为了能使本科生在专业科研方面有所成就,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不断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科研才能有创新,而创新能力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最高体现,培养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3]。本科教学期间学校先后安排了专业相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科研氛围营造方面还应该加强。如可以定期聘请相关的科研专家、业内资深人士、外国学者作学术及生产实践报告,是学生获悉目前所学专业研究进展和科研难题以及生产实践中面临的技术难关,由浅入深的为学生提供与所学专业科学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面对面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科学研究的兴趣;在专业课程授课中适当增加科研方向介绍相关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科研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2 加强学生基础计算机语言编程与实现能力

计算机语言程序课程已经成为大学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并且被纳入国家考试范畴。但是理工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为考试而学习的状态,更需要加强的还应该是实际应用的能力。随着科技现代化的不断实现,计算机程序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在其专业领域中的应用[4]。而在科技创新与研发中通常对计算机编程能力要求较高,熟练应用计算机编程技能,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具体来说,目前教学别是工科类主要以教授方法理论与应用软件等为主,虽然学生对所学方法很熟悉,也能够推导相应的公式,但如何将算法在计算机中编程实现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本科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方法的计算机编程实现能力。当然,计算机语言种类的培养还要在所学专业基础上进行选择。例如,在地球物理学相关专业中,Fortran语言是较为常用的编程语言,而在其他理工专业有可能有偏向于C语言或者Matlab语言等,应该根据本专业需要进行相关调整,不能一概而论的授一种计算机语言。所以分类选课、分类教学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实用能力,势必对今后的继续深造及出色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3 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的加快,大大提高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5]。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除了巩固原有的技术成果之外,还要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科研素质的培养需要以创新思维为基础,而创新不但需要以大量的专业知识为源泉,还要有实现创新的条件。本科教学期间专业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大多为专业的基础知识,甚至有些科目的知识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专业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所教授知识的更新换代,应该保证在学生学到最初专业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本专业较前沿的科研成果。现代大学需要进行知识的创造[6]。

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最新科研成果等方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知识来源。创新正是在既有的先进科研成果之上提出的新的想法,这种想法需要有实现的条件,这需要专业教学期间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的课程,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想法提供实践的条件,增加由本科学生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真正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在今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中,特别是在继续求学或者科研工作中更能做到得心应手。

4 大力拓宽理工类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在人才培养中,应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的发展结合起来[6]。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本质性的身心品质特征[7]。在大力提倡大学教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更不应该忽视对所学专业的知识拓宽。一方面,在当前本科毕业生难于就业的巨大社会压力下,已经有大部分本科学生首先考虑加入了考研队伍。而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在本专业领域掌握见识宽广的基础理论来实现的[8]。可见,在本科教育期间就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对今后继续深造的作用不一般;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企事业单位也加快了对新技术的应用进程。仅靠在专业知识课堂学习的内容不足以应对在今后工作中的各种工作任务,这就需要本科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接触更宽广的知识面。

理工类院校可以通过在本科教学阶段适当增加更多课程,如可以互通有无,在工科类教学中设置一些理科类课程,在理科类教学中设置一些工科类课程;在大学三年、四年级的教学中设置更多的选修课,让工科类和理科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对方学科方面的知识,为将来深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缩小工科类和理科类学生由于专业性质不同导致的科研素质差异。

5 强化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目前,理工类大学教学中都设有专业英语课程,但教学强度及完成的目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专业英语交流能力与专业英语读写水平仍有待提高。科学技术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需要当代专业人才能够迅速的运用和掌握国际前端高科技成果,而英语正是这些高科技文献材料的表述媒介。在专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应加强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培养学生专业范围内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的交际能力。[9]

(1)本科生毕业后在理工类科研院所深造或者在专业前沿单位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出国或者在国内与外国相关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技术知识交流的情况,只有深厚的专业英语知识基础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2)在实际科研与工作的过程中接触英文文献及个人发表科研论文,尤其是高水平的英文论文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特别是基础科研类,如果专业英语的水平不够,必然导致撰写和发表英文科研论文的表述能力不强,在竞争中必然落后于人。基于此,在理工类本科教学过程中就注重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必然为将来的继续深造以及从事高科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理工类高等院校通过注重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一定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更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毕业生也必定能够适应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大环境。科研素质的培养能够使理工类高等院校及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在科技时代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志荣,梁方楚,朱灵.工科院校的理科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环节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23(2):102-104.

[2]张建林,田巨平,殷先洪,等.对工科院校理科学科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5):92-97.

[3]王文文,陈子瑜,王金良.为工科学生开设理科模式基础物理学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09,19(3):45-47.

[4]边小勇,盛玉霞.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2007,12(3):34-37.

[5]芦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6]李北群.素质教育与现代大学的使命[J].中国高教,2007(6):22-25.

[7]李之群.素质及素质教育再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1):11-16.

第6篇

关键词:排舞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一、开设排舞通选课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明确要求。加强学生体育、美育和人文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全面育人教育方针的重申,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回归。排舞(Line Dance)起源于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蹈,起先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融入了欧洲宫廷舞和拉丁舞步,其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健身休闲形式[1]。排舞是一项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的运动,不仅符合时代特点,而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体育课程,同时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

二、排舞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把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它是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个方面[2]。

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排舞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1.思想道德素质

本校排舞课程,一个班40人,随机分为4组,进行小团体教学、练习及考核。在训练和考试时,每个学生之间要讲究合作,每个动作要整齐,队形变化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配合。想要获得良好视觉效果,每个团队的成员之间要建立一种默契、友好、团结的队友关系,产生凝聚力,让大家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像是一个整体在跳舞。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是完成一套排舞动作的首要前提。由于通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院系,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进度、动作差异现象比较明显,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时,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团结友爱精神,抽课余时间和周末相互联系,聚在一起进行练习,努力使团队内的每一个成员跟上大部队的节奏。排舞对一个人道德修养、品质教育有很大益处,当一套完整的排舞能够被学生熟练演绎时,学生的气质大变,犹如新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同时,体会排舞来的快乐,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气质、习惯反映了他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谦让温和、礼貌待人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体现在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操技能等方面。排舞课程要使学生形成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熟练运用这些运动技能。在排舞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形象记忆、概念记忆,而且还要运用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通过排舞练习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现象,锻炼了学生的脑力。动作完成的好,也就是动作技能掌握的比较好,这也是排舞课程的要掌握核心内容。大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排舞时,肢体不协调,面部没有任何表情,在考核的时候大部分同学有了大幅度提高,极个别同学的表现力堪比专业人士。一个团队中都有乐于进行编排、乐于执行的学生,而且本课程不是提高专业课,对动作编排方面不做硬性要求,只要有简单的编排就可以,能有这么多学生参与到编排中是非常可喜的事情。

3.身心健康素质

身心健康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主要体现在身体机能方面。排舞通选课的学生是非舞蹈体育专业的学生,选择较容易接受的中低强度的舞种进行学习和练习,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选择了时间在2-5分钟之间,动作较简单,风格青春活泼,学生能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特殊时刻》、《大家一起摇》等健康有氧套路。这样身体最初的能量来源是血糖的分解,后期则是体内脂肪的氧化,持续的排舞运动能提高人体各个技能系统的活跃性,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增进健康。

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情绪协调控制能力、良好的自我意识、审美能力四个方面。选择该课程的学生绝大部分对排舞课程,学习态度端正、动机强烈、兴趣浓厚。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欢快优雅的音乐中去,跟着节奏抒发内心的情感,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陶冶情操。感受排舞带来的愉快心境,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将快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正能量带给身边的每个人,进而极大地提升校园和谐气氛。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3]。考试时,对服装、仪容会有一定的要求,全方位的让学生感受排舞带来的美感,课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身体美、运动美、神态美、音乐美的感受力得到了提高。可见,排舞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4.发展性素质

发展性素质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意识方面。排舞运动对舞步的步位、脚法、行进、方位和转度等动作作了严格的规范,但是对舞者的身体及手臂动作并无统一要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编动作,学生可以只走步子,也可以带一些自编的手臂动作,还可以在掌握了舞步及方向变化之后,再将胸、腰、骸的动作结合起来。排舞的身体和手臂动作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不受严格约束,动作可以随韵律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课上每个团队对同一支舞曲的排舞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集体排舞要求学生有着较高的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个体之间要有充分的沟通,才能执行好组织和编排者的意图,真正实现团体的合作。排舞运动可有效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之间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练习才能达到最终的集体效果。排舞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有利于把学生自发、分散的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并通过班级组织运作、形成团队。这就实现了校园文体团队的组织有序、运作规范,体现了较高的组织化水准,增强了学生团体之间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0月(中旬)第09卷第29期 总第226期 排舞、健美操、体育舞蹈优劣势之对比研究 王 欣 陈焕伟 邹业兵 p68,77-78

第7篇

收稿日期:2013-1

>> 大众传播对女性农民工的影响 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的提升 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与公众科学素养 论农民工法律素养的提升 人际传播路径下的大众传播新模式 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关系研究 谈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新媒介素养 论大众传播背景下的编辑素养 基于GERT网络模型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演进路径研究 大众传播的偏向 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 利用大众媒介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形势下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科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研究 基于PISA框架下的科学素养试题研究 基于企业理论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 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务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基于劳务派遣的农民工就业模式研究 基于财政角度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8):2-10.

[3]周大平.培训农民工:职业教育服务空间的新拓展[J]. 教育,2006(1):40-43.

[4]陈兴荣.缓解“用工荒”教育培训是根本[J]. 新农村,2011(2):51-53.

[5]方学军.互联网对于农民工精神文化家园的影响调查研究[J]. 南方论刊,2011(4):54-56.

[6]王兰柱.中国电视收视年鉴 2010[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7]李国新.让农民工享受文化发展成果[N]. 人民日报, 2011-10-20(24).

[8]江苏省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EB/OL]. ( 2011-02-11) [2012-02-25]..

[9]张雅利.农民工媒介接触状况及评议――以兰州地区为调查分析单位[J]. 东南传播,2008(4):114-116.

[10]来英.提升农民工科学素养的大众传播对策研究――以电视媒体为例[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11]夏耘海.北京建筑业农民工的媒介使用[D].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12]曾永青.报纸不会消失,但再造时代已经来临[N]. 中华读书报,2013-6-12(6).

Improving migrant workers’ scientific literacy by using mass communication

YANG Qin1, LIU Bing1,2

(1.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 R. China)

第8篇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最大的变化和发展是“应用”。数学几乎渗透到了所有学科领域,其作用也越来越大,不但运用于自然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而且渗透到了经济、军事、管理以及社会科学各领域。事实上,当前社会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不只是对数学家和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才的需求,更大量的需求是在各领域中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每天面临的大量实际问题,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校中传统数学的应试型教学模式往往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主要课程如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等,又如理工科专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均存在着重经典轻现代、重计算技巧轻数学思想方法等倾向。显然,这种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数学在社会实践中应起作用的发挥和数学本身的发展。因此,理工科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亟待解决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提高他们数学应用的能力。于是,开设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已成为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因为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分析讨论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在理工科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将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过窄、过细专业造成的“专门化”和“小而全”的课程设计思想转变为课程设置厚基础、厚综合化,力求课程整体结构优化。

一、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将数学理论、科学计算、数学软件以及数学建模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它通过使用计算机以及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习数学或应用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数学建模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的抽象和量化,然后用公式模拟和验证的一种模式化思维。建立数学模型是处理数学科学理论问题的一个经典方法,也是处理各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数学应用于科学和社会的最基本的途径。数学建模所研究的对象是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把这些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所以数学建模和数学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数学本身自始至终充满了数学模型。

二、数学实验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实验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数学软件的使用,数学实验可以演示一些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可视化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的思维形象化、可操作化,从而改变数学抽象的内容,使晦涩的数学理论变得生动而有趣。利用数学软件,验证某些数学定理,可以使学生深入认识数学规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特别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由被动地学数学变成主动地用数学。实践证明,数学实验可以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即参加数学实验愈多,则愈感到自己数学知识的不足,那么就愈要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充实自己。如此,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实验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理论,掌握数学规律。通过自己动手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软件和计算机编程,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实验的思考、完成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数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数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实际问题的引入和求解,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数学建模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围绕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主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竞赛,这个我国教育史上新生事物的出现,受到了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也得到了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主要是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活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人才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科研素质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数学建模活动的实际效果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数学建模的人才”和“数学建模的能力”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数学建模竞赛培训都是围绕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主题进行的,其内容取材于实际,方法结合于实际,结果应用于实际。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培训,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搭建了平台。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既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有智力和能力要求,又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要求;既要求敢于竞争,又要求善于合作。数学建模真正体现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以及积极探索态度的良好结合。在数学建模的教学与竞赛中,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耐挫折性,特别是提倡探索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结果创新、应用创新无不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实践正在证明,数学建模的教学与竞赛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创新是数学建模的生命线。无论是机理分析还是测试分析都是需要本着符合科学的精神去创新、去建立新的实用模型。在数学建模中,对给出的实际问题,一般是不会有现成的模型,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面临新的实际问题,现成的模型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创新,建立新的模型。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根据数学建模竞赛的要求,要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写成论文,因此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文字表达水平;竞赛要求三个同学在短短的三天内共同完成建模任务,他们在竞赛中就必须分工合作、取长补短、,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四、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间的相辅相成

以实际的工业、经济、生物等问题为载体,以大学生基本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自学、文献阅读、讨论、试验等方式,“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可以实现一个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通过学习查阅文献资料、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数学软件(即数学实验),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技巧与方法(即数学建模)。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了解,使同学们数学方法应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融合教学能走出一条“从课堂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堂”实践性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将深受学生欢迎,它的教学无论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能发挥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肖树铁.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傅英定,成孝予,彭年斌,等.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电子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81-184.

[4]宿维军.数学建模活动对培养人才的作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32(5):867-868.

[5]贾晓峰.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与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改革[J].工科数学,2003,16(2):79-82.

[6]李心灿.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些实践与思考[J].工科数学,1999,15(6):35-41.

第9篇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科学素质 培养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今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音乐基础教育的质量。而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的与时俱进的音乐人才。

一、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因此,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一是注重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因此,我们在大学音乐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师范性特点,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开专业选修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

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

二、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

音乐专业的学生从上高中起就远离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而现代音乐人才不能不具备一

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音乐教师更不能是科盲,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教育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学校开设了音乐声学、计算机音乐、电脑动画与音乐课件制作、电脑音乐创作与制作、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等课程,对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要着力培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具备了艺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并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列入到教学内容中,结合音乐教育学科的特点,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考试与检测检查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1.重建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架构

课程架构,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对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架构的设置,要与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相协调、相一致,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当代人文艺术、音乐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教育专业学生所应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水平以及教师职业素质。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思路来设置。一是设置哲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大学语文、体育等公共必修课;二在保证学科体系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规划、发展和建设四个系列的课程群,即音乐理论与技能基础课程群、作曲技术与指挥课系列课程群、声乐表演与教学课系列课程群、钢琴演奏与器乐课系列课程群;三是将教育科学课程,如音乐教学法、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学科教育论作为必修课;四是设置比较宽泛的选修课程,如美术、写作、教师语言艺术、电化教育、意大利语、德语、音乐美学、童声合唱训练、东西方音乐文化史、音乐学概论、MIDI技术与制作、现代录音与录音技术、舞台艺术、教师口语、中学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教育管理等。

2.改革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是因材施教。我们采取讨论式、诱导式、问题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科学施教。我们改变那种一讲到底的单一课堂结构,采用心灵感受式、直观感知式、启发讨论式、反复讨论式等方法,使课堂教学出现和声立体美的效果,使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注重学生的艺术教育实践。我们重构教育教学见习、实习计划,在第一学年就安排一周见习,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年安排二到四周时间到各学段实习,使之了解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教育教学的实际运作情况,让学生尽早明确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器乐、声乐考级活动,把考级作为原动力,以提高专业技能。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要充分运用音乐现代化教学设备、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师多媒体制作能力和教学能力,编制适合专业特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视听教材、计算机辅助软件,运用现代化音响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加快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姚思源.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新动向研究.中国音乐教育2004.6

[2]钟启泉. 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