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24: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辩论的基本要素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协作学习活动;活动理论;结构模型;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4)01-0048-08
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即是对基本要素的分析和配置。目前,关于(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探索与研究。主要有IMS-LD规范、CANDLE项目、DialogPLUS项目、X4L项目、LADLE项目以及李青的博士论文。其中,IMS-LD规范和CAN-DLE项目,主要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建构学习活动的元数据模型,通过这些元数据的定义、描述,实现学习活动、学习对象的跨平台共享。DialogPLUS项目、X4L项目、LARM项目和李青的博士论文则从教育学的视角,阐述学习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上各种对学习活动的描述,涵盖了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我们从技术实现、教学设计的角度全面认识学习活动,为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的建构提供参考。目前,各种论述主要从应用层面,归纳出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但这些要素本身并不在一个层次,相互之间重叠或交叉,也无法直接迁移到协作学习活动中。本研究拟借助活动理论,对协作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建构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确立其基本要素。为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分析提供指导框架。
一、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协作学习活动分析
活动理论源自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前苏联维果斯基(L,S,Vygotsky)、列昂捷夫(Leont’ev)和鲁利亚(A,R,Luria)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活动理论的代表人物Kuutti认为,活动理论不是方法论,而是一种哲学理论框架,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人类实践形式,即个体和社会综合。活动理论将人类的实践活动视作系统,包括个体、组织、环境、历史、文化、工具、动机等。活动理论关注的是主体对客体朝向目标客体转化的实践过程,即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质、环境的作用、社会关系、目的和意义。
(一)活动理论的发展历程
活动理论作为一种理论确立是在上世纪20-30年代,前苏联发起了一场在哲学基础上重构心理学的学术辩论。通过辩论。心理学家们一致认可“意识和活动不可分离”原则。认为思维仅存在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有特定目标、意义的社会交互活动中,能为人们所理解,且不断向高级发展。鲁宾斯坦(Rubinshtein)进一步发展该原则。提出将人类行为作为心理学分析的单元。并阐释其意义。其后。维果斯基关于社会文化情景中儿童发展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此原则。列昂捷夫综合前人研究,提出活动理论框架。随后多年。俄国心理学界将活动理论作为理论向导,展开大量研究。不断丰富活动理论的框架。70年代,活动理论从俄国走向世界,吸引来自芬兰、德国、美国、丹麦等国研究者的关注,引起广泛的研究,研究范畴也逐渐从心理学扩展到社会学领域。关注工作活动场景。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om)通过对活动理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活动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代。
1.第一代活动理论
第一代活动理论以维果斯基的中介(mediation)理论为核心。该理论可描述为如图1所示结构,S表示“刺激物”,R表示“反应”,X表示S与R之间的“中介”。S-R即刺激和反应。来自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在此基础上加入的“中介”是第二刺激标记,为S和R建立另一种连接途径。作为S-R关系的补充。此标记是人工制品。即物质工具或意识表现方式(语言、符号等)。经由此途径,人类利用外界工具,控制自身行为方式,实现基于文化的心理过程,将思维发展推向高阶,从而超越纯生物反应S-R。但是,维果斯基的理论只提出了活动的重要元素——中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活动理论,而且分析的单元依然仅仅关注个体,还没有关注到群体。
2.第二代活动理论
针对第一代活动理论的局限,第二代活动理论重点关注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列昂捷夫在著名案例“原始集体狩猎”中阐述了个体行为与集体活动的重大差异。进一步扩展了活动理论的框架,并提出活动的层次结构,即活动包含三个模式:活动、行为和操作,活动理论正式被提出来。列昂科夫等人认为,集体活动中的内部矛盾是活动系统变化和发展的驱动力,并对此展开了实证研究。鲁利亚遵循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范式,对活动系统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堋。Michael Cole则指出,第二代活动理论忽略了活动系统的文化多样性。随着活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范围扩散,研究取向和视角趋于多元化,对活动理论的认识产生了较大差异。因而,活动理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概念体系以搭起沟通的桥梁。
3.第三代活动理论
针对第二代活动理论的不足,第三代活动理论主要任务是建构一套概念体系。Bakhtin提出在维果斯基的中介理论图中增加对话逻辑,Russell等人建构了活动网络图,Miettinen等人讨论了活动理论和角色网络理论的整合。然而,以上研究均未能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恩格斯托姆是第三代活动理论的主要贡献人,1987年,他提出了活动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活动系统由六个要素组成:主体、客体、工具和标记、共同体、规则和劳动分工。其中,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中任意二者配对形成一对关系。主体和客体以工具和标记为中介建立联系。工具和标记是指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类同维果斯基中介理论中的X)。主体和共同体之间以规则连接起来,规则系共同体的道德规范、价值观、文化惯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客体和共同体因劳动分工建立联系,劳动分工则是在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进程中,明确或内隐的任务分工、利益分配以及社会等级划分。
2001年,恩格斯托姆在上述活动系统结构基础上,引入活动系统之间的交互,使得活动系统更加开放,如图3所示。某一特定活动情境中的客体(客体1)可以从初始状态经活动系统建构为集体意义的客体(客体2),甚至转换为多客体共享的客体(客体3)。因而,客体活动的目标并非短期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变化的。第三代活动理论至此变得丰富和开放,恩格斯托姆进而提出活动理论是一种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活动理论视角下协作学习活动的要素分析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开展的一切相关行为。协作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活动系统,即协作小组在共同目标指引下,集体参与某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和中介等要素。
1.主体
活动的主体一般都是从事活动的个人或集体,在活动中处于中心、主动的角色。分析活动系统,把握对主体的动机、矛盾冲突和行为的理解。有助于活动设计者理解和揭示最基本、潜在的、驱使活动系统正常运转的原动力。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学活动包含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教与学这两种活动体系各有特点但又相互依存,统一存在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二者关系的本质则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活动只存在唯一的主体——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而非主体,职责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进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其宗旨和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能动作用。因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协作学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的一种类型。其主体也是学生。
2.客体
客体是主体追求的物质或精神产品,客体激励着主体,进而驱动活动系统,使得活动系统以客体为导向。客体的产生、创造和转变使主体达到一个特殊的目的。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学习内容则是客体。由于学习内容不可能脱离载体而存在,必须承载于教材,通过一定的媒体、设备反映出来。学生通过辅助支持,比如,媒体、设备和教师,开展协作学习活动。教师作为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时的辅助支持地位,这在以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教学模式的推广、个别化学习得以普遍实施情况下更为显著。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授。而是学生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实践。教师同教材、教学设备等应同视为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辅助支持因素。
3.共同体
共同体即是活动系统参与人员的集合体。从本质上而言。个体无法独立开展活动。即便是独舞的舞蹈家,他/她的生活也离不开父母支持,舞蹈技能也有赖于教师的传授。正如列昂捷夫所言。人类个体活动是一个社会关系系统,没有社会关系的个别活动是不存在的。协作学习活动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以小组形式学习,与同伴协商、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学生所组成的学习小组即是协作学习活动的共同体。学习小组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时为引导。有时为参与。在进行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共同体不断影响主体,为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帮助。
4.工具
工具是指客体转化为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工具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并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工具的使用逐步形成了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人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工具。同时。主体也能动地改变和发展工具。工具反映了前人在解决某一问题上的经验积累。主体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如果工具无法满足需要,主体则会根据当时情景对工具进行修改和完善。工具实体被改变的同时,人类的经验也传承下来。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工具即是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学习材料(纸质和电子形式)、学习工具(词典、网络、模型)和中介符号(标语、图案等人工制品),是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中介。学习内容不能脱离中介而存在。也可以说工具是学习内容的制品。
5.规则
规则是主体和共同体的中介,以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和标准。限制了主体活动的范畴。规则分为显规则(explicit rules)和隐规则(tacit rules)。显规则是明确的、外在的,经由成员表决通过。常常是书面表述的文本:隐规则是共同体在活动过程中凝聚形成集体意识、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尽管没有显性表达出来,但为成员所认可。且无意识地遵从。规则会约束主体和共同体。并使其关系朝向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导向那些为共同体所接受的活动,主体在此过程中使用工具,成功实现客体向目标转化。在协作学习活动中,规则也分为显规则和隐规则。显规则是指教师或协作小组为保证协作活动有效进行而制定的活动要求、管理制度以及奖惩标准,而隐规则是学生在协作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方式、交流规则和价值观念等。
6.劳动分工
劳动过程是主体在其所处的共同体中,经过一定的劳动分工而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因而。劳动分工是共同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调节。不同的共同体在实现客体转化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例如,在具有较多临时工的共同体内,其分工就不像固定工占优势的共同体那样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劳动分工既包括共同体内成员之间横向的任务分配,也包括纵向的权利和地位的设定,分工可能是根据具体情况相互协商完成,也可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劳动分工即为学习任务的分工,由教师或小组协商组织实施。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总任务的特点,将小组任务进行拆分。落实到每一个小组成员,且必须保证小组成员问有互赖关系,责任落实到人。
二、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与基本要素确立
根据以上分析,活动系统的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劳动分工六个要素。可以分别对应协作学习活动系统中的学生、学习内容、协作小组、角色、资源和任务。活动理论是一种哲学理论框架。具有普适性,可用于指导其它学科、领域对于活动的认识。协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我们引入活动理论的框架,通过对协作学习活动的各要素分析。尝试建立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如图4所示。
协作学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的一种类型,探讨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需考查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相关界定与解释。关于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最早有三要素说,即教师、学生和教材。在教学系统的诸多要素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媒体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还有由教师、学生、教材、工具、方法组成的五要素说。一种六要素说则是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和空间。李秉德先生提出了七要素说。包括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
以上各种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论述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尽管有所差别。但有三个基本要素则基本一致。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此三者为教学系统的核心。其它有所差异的部分,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围绕这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扩展。从活动系统结构来看,主体、客体和共同体是核心部分。在协作学习活动中,主体是学生,客体为学习内容。共同体则是协作小组,此与教学系统的三要素一一对应,即构成如图4中的内倒三角形。同时,客体向结果转化的过程,即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朝向目标客体的实践过程。在协作学习活动中,则对应于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实践。掌握学习内容。达成学习成果的过程。
可见,学生、学习内容和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活动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在设计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时。一般主要针对的资源、角色、任务和时序四个要素进行调控,以达到期望的协作学习结果。以下将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详细论述。
(一)资源要素
协作学习活动的结构模型外三角顶点分别为资源、角色和任务,分别对应活动系统结构图的工具、规则、劳动分工。工具,是指主体在将客体转化为目标结果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事物,包括物质工具和思考工具。根据前文所述,在协作学习活动领域,工具即是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学习材料。工具建立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互动的桥梁,支持学生获取、加工学习信息。学习资料,即是承载了学习内容的教材或者教辅资料:学习工具是辅助支持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软件、工具书和实物模型等;中介符号则是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创造的外显化出来的公式、图标、图案等人工制品。按照此描述,如果继续沿用“工具”一词。显然无法涵盖上述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和中介符号三部分内容。
在教育技术领域。学习资源(也可简称为资源)一直是研究核心和焦点。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94定义中对学习资源作如下描述:即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具体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华东师大章伟民教授认为,学习资源就是学生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材料、工具、设施和活动。以上两定义,都强调从教学系统的整体角度提供对学习资源的认识,描述较为宏观、全面,但其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明显。事实上。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关心周围的环境设施、资金和信息传输设备等,更为关注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学习材料、认知工具和人工制品等。只有获取了具体的知识或信息内容。才具有实际学习意义。由此。我们认为。资源是学习者为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利用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要素之和,包括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和中介符号等。“资源”的这一界定则完全能和活动系统结构中的“工具”对应起来,既不存在“工具”一词直接引用带来的过窄问题。也不存在引入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资源”,界定过宽的问题。因此。“工具”一词为“资源”替代,资源作为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中介。
(二)角色要素
规则是主体和共同体建立起来的规范和标准,用来协调主体和共同体的关系。规则是引导人们在社会中从事有关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性规定和要求的准则。然而。规则的建立和发展根源于社会群体中各种角色的冲突和调解,是为维持稳定的社会结构而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契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使用角色(role)的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米德看来。角色首先是指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的人,不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也不是行为本身。角色就是在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处于一定地位并按相应的行为模式行动的一类人。英国社会学家邓肯,米切尔主编的《新社会学词典》一书中,则把角色定义为“是与社会职位、身份相联的被期望行为。”美国社会学家蒂博特和凯利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都有一组由社会为之规定的、由角色行为规范模式决定的、并与其所处地位、身份、职位相符合的外显的、可观察特殊行为,这些特殊的行为共同构成行为规范模式。
根据上述关于角色的定义和内涵分析,可以看出。角色是规则的基本单位。任何一种角色都有相应的规则与之对应,代表了某一类社会群体、各种角色及其规范的总和,即构成社会的总体规则。角色是规则的基本单位,分析社会规则,可从这一基本单位着手。在协作学习活动中,规则分为显规则和隐规则,活动系统结构中的“规则”一词是从哲学视角提出来,具有普遍抽象意义。但对于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如果继续保留作为要素之一,难以对协作学习活动的分析和设计具有启示意义。原因在于规则是人为建立和自然形成的统一体,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协作学习设计者难以调控此要素,而取“规则”的子概念“角色”,则相对易于操作、可行,且遵从了活动系统既有的概念框架,只是结合教学设计领域的要求和特点进行了具体化。因而,在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可由“角色”一词对应“规则”。角色也是学生和协作小组的中介。学生组成协作小组,是以某种角色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履行相应的权责。
(三)任务要素
劳动分工是共同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调节。共同体通过劳动分工。落实主体对客体作用的内容。履行相应权责,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劳动分工的过程,也是任务分配的过程,劳动分工结果。即体现在主体承担某种具体的工作任务。劳动分工,实质上是任务分配。在协作学习活动中,任务分配是由教师或小组协商组织实施,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总任务的特点,将总任务进行拆分。分配到小组成员身上,且必须保证小组成员间有互赖关系。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任务也是协作小组和学习内容的中介。学习内容是目标知识体系的抽象描述,协作小组要达成学习成果,需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与学习内容交互。这种交互无法直接发生。只有将学习内容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参与协作学习活动。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任务完成,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也即发生。
协作学习活动中的任务,需至少具备如下特征之一,才能保证学习过程有效发生:(1)协同性。学习任务要经过小组成员责任分工、角色轮换,发挥成员的各自优势又吸取别人的长处。集思广益,协同共事。(2)创新性,突出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要求有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理解。(3)集体性,以群体业绩表现,以任务整合或项目调研的方式衡量考评学习成果。(4)共享性。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关爱理解以及共同分享。(5)辨析性。要求学生经过争辩、探讨、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相互磨合中坚持自己合理的想法,同时吸收他人好的创意。任务,必然指向其执行。执行过程又包含任务的分配,所以“任务”一词即能涵盖“任务分配”的涵义。在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我们选用“任务”一词对应活动系统结构中的“劳动分工”。
(四)时序要素
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相对于图2而言,增加了时序这一要素。图2主要从横向维度上描述活动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人类所有活动系统进行的一般、抽象的解释。根据活动理论的历史文化观点,活动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的现象,在某种社会文化里面随历史发展而进化。历史提供了时间维度上的纵向认识,而文化则提供了同一时间点上多文化横向比较中反映出来的对比关系。要理解某一活动情境,则需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充分挖掘其历史背景资料。并与文化场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因而。时间应该成为活动系统的纵向标度。
在协作学习领域,任何一次协作学习活动,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从活动的初始设计。到具体实施。直至最后的总结评价。因而,对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分析,除了从横向的角度分析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外,还需从纵向角度,认识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要素状态的动态变化以及要素间关系的调整。基于此,我们在活动系统结构模型中引入时序(时间序列)这一要素。描述资源、角色、任务三要素的发展变化。也便于从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协作学习活动。因此,协作学习活动结构模型中应增加“时序”这一要素。
三、协作学习活动基本要素的应用
协作脚本是为结构化协作学习过程而设计的一种活动模型。通常包括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总任务所包括的子任务、子任务的序列、学习者角色、任务的相关限制条件以及各种支持工具。协作脚本是对协作学习活动的一种概要描述,其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互助教学脚本
主要用于阅读教学,旨在帮助阅读有障碍的学生掌握提问、分类、概括和预测等阅读技能。互助教学脚本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教师以一段文本为例。示范如何应用这些阅读技能。然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人数3到5)。应用这4种策略阅读新的文章,其中一名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提出问题,供其他成员讨论并分类。接下来,小组成员详细阐述这些问题并进行归类。“教师”概括文章的主体内容,如果小组成员对此概括并不认同,则集体再次阅读文章,并讨论修改,直至达成一致。最后,大家一起预测文章后面的主题内容。教师并不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是监控过程,必要时给予提示。为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教师”角色,需进行角色轮换,小组有几人,就进行几次轮换活动。每一次活动只有一名成员扮演“教师”角色,且每一次活动只针对长篇文章的一个片段。
(二)MURDER脚本
用于两人组的同伴阅读学习。其中涉及理解、识记、阐述和反思等认知活动。MURDER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两人讨论将阅读文本分成两部分,阅读量大致相同。然后,两人各自阅读第一部分,结束后关闭文本资料。接下来。两人分配角色,其中一名学习者作为回忆者(recaller),尽可能回忆文本资料的内容,并讲述给另一学习者:另一学习者作为听众(listener)。仔细查找回忆者的错误和遗漏。并加以纠正和补充。最后,两名学习者讨论。改进完善回忆者讲述的内容。完成第一部分文本后。继续进行余下第二部分文本的阅读活动,并轮换两名学习者的角色。原来的回忆者作为听众。听众作为回忆者。
(三)结构化学术辩论脚本
由约翰逊兄弟设计出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辩论技能。该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学习者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两人又结成对子,每一小组共计两个对子,根据辩论主题。确定相对的立场,每个对子一个立场。然后,依据主题立场,分发学习材料,每一对子研习材料。接下来。进入双方辩论环节,各对子论证自身立场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学习者认真思考对方立场和论证的逻辑性,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一轮辩论完毕,两个对子互换立场,交换学习材料,再次展开辩论活动。最后,两个对子放下各自的立场,四人共同商讨,综合两轮辩论的要点,写一份立场中立的陈述报告,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
也是用于两人组的同伴学习活动,旨在促进学习者的相互引导和知识建构。该脚本指定了两种角色——提问者和解释者,并在两种角色上定义了一系列的活动任务。教师在课前定义好这些活动任务,时间跨度大概在160分钟。4节课左右。活动任务分为三种类型:(1)确定提问者在协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类型,包括回忆式问题、深思型问题、试探式问题、暗示式问题和自我监控式问题。(2)明确解释者在回应提问者时所需的详尽解释,包括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与提问者和解释者已有知识的关联,而不是仅仅罗列概念。(3)交流技能。比如认真听取。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及评价式的反馈等。
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两名学习者共同听一场演讲或阅读一段材料,学习者各自设计并写下两个回忆式问题和两个深思式问题。然后,两人协商确定谁先扮演提问者角色,谁先扮演解释者角色。设定两轮活动。每轮4个问题(两个回忆式提问和两个深思式提问)。接下来,提问者开始问一个回忆式问题激活解释者与该主题相关的已有知识,如果解释者回答不出该问题,提问者则给出试探式问题或者隐含式问题,以启发解释者。回答成功则继续给一个深思式问题。在合适的时机,提问者可以提出自我监控式问题,激发解释者明确并有效监控学习过程。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配备提示卡,列出问题顺序、该问题答案的详尽解释以及交流规则。此轮问题回答结束后。两人轮换角色,继续下一轮活动。
以资源、角色、任务和时序四个要素作为分析框架。可对以上四个典型脚本的要素加以剖析,如表1所示。
从资源来看,各脚本都以文本资料为主,仅ASKto THINK-TEL WHY可能会用到演讲片,且内容较少,比较适合课堂教学环境实施,在资源分配上,互助教学脚本、MURDER和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要求学习者材料一致。而结构化学术辩论。辩论双方的资料有所差异,资源上具有互赖关系。从角色来看。各脚本都只有两种角色,方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熟悉角色。有效地参与活动。适合课堂情景。而且。MURDER和Ask to THINK-TEL WHY脚本针对二人组。在课堂上实施起来简单可行:同时角色的互补性很强,依赖关系明显,有利于促成学习者深度交互。从任务上看,每种脚本的任务设计均与具体角色关联起来,通过任务的描述,明确了角色的责任和权利:此外。通过任务也可以溶解角色之间的对立和差异关系。如互助教学、MURDER和结构化学术辩论。最后都要求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促使学习者建立积极的正向关系。从时序上看。除了MURDER只规定了三个步骤以外,其它三个脚本都规定了四个步骤:对于同一脚本而言,时序中规定步骤的数量,反映了脚本设计者结构化协作学习活动的程度,数量越多,结构化程度越高,学习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越小,但对于不同脚本,无法直接从步数上直接比较结构化程度。
[作者简介]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初探
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通过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来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我们平时惯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更新颖的方法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文史结合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些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1.引用古典诗歌。在讲东汉连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时,我引用当时诗人王粲的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那种凄惨的情景。我国的古典诗歌,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用于课堂教学,很能拨动学生心弦,激感,“寓情于理”,“以情动人”以达到以诗证史的理想效果。2.史学、文学与音乐三者相结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在讲授唐朝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时,我用音乐的形式,把这首诗唱出来,让学生感受这三者的美妙之处。3.史学与美术相结合。
二、对抗式讨论法
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
四、历史故事法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是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五、多媒体法
电化教学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与实物、模型、图片相比,这种直观教学具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更形象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相互联系。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历史教学教改中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方法。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充分利用它们,与教材互相对应,互相补充,构成完整、系统的历史教学体系。为了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为了让学生能将具体感知转化为抽象思维,.利用图表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史实的理解。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多项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六、点面交叉法
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比如:在讲的历史时,结合2008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圣火在法国巴黎被抢事件,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感觉历史枯燥无味,而是活鲜鲜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俗话说:“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七、讨论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历史学;兴趣爱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15-01
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1 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我做过两年语文教师,上了八年历史课,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
2 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 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 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 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 比较”,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现代史 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 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3 历史课的抽签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我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具体做法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步,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去思考。第三步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懈怠。
所抽的签可用纸片做,每张纸片上只写一个学生的名字,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要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2-3次,至少要抽中1次。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打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和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4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5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一、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这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文史不分家,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是大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甚至在考试中,也可以采用作文的方法,把论述题改为“历史作文”。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二、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们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杭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入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论稿并交给老师看。老师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四、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上课时,要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大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老话叫“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一、提高教学效果
迫于课时紧张的压力,我们总是在寻求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学案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人学习活动。其次,省去了教师在黑板上大量板书和学生抄题的步骤,留给师生更多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可以扩大课容量。第三,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学生透过学案,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份学习活动提纲。第四,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到—厂知识,又学会了学习。总之,“学案教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它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学生装的弊端,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
二、如何实施“学案教学”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明确学习目标板块。教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除提出要求外,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师生具体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来培养与体现。
2、明确重难点板块。知识的重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疑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生“会学习”的最佳切入点。“教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向老师质疑,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并在逐渐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的同时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置自学提纲、思考题板块。这是学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较为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4、设置整理知识结构板块。能使同学们形成一个较小范围内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
5、设置巩固练习板块。这也是学案中的基本要素,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
6、设置讨论题板块。此板块主要设置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综合问题的讨论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接触高考。
7、设置自我反思小结板块。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失,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帐人。
三、严格管理,检查学案
老师要每天检查教学案,严格管理,每周、每月督促学生及时装订,妥善保管,作为复习的重要依据。因为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初次接触学案,又不是常规试卷,往往不加以重视,经常出现不完成作业或弄丢的现象。所以教师应严格管理,从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课堂实施,利用学案
1、基础知识的助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U币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教师可采用提问等方式,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老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发现一些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启导和推广。
一、辩论类试题较好地体现地理教育的人本思想
地理试题的开放性,侧重于考查两大基本要素:一是答题者思想的呈现,二是答题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近年来地理试题更加趋向于理性化的思考,进一步关注社会热点,如产业调整、城市化、雨林地区的开发与保护、土地流转、西部开发、资源调配、重大工程建设等问题,进入了地理命题的视野。
例1对该省(福建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009年山东文综卷第26题第(4)小题)
答案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例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008年山东文综卷第29题第(4)小题)
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上述两例可以看出,辩论类试题考查的着眼点是:要求答题者拥有发展的眼光与联系实际的思想,附以平实语言的铺陈,体现了其理应具有的人本思想。
二、课堂辩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的意识
地理课堂辩论主要着眼于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理性对话、关爱自然、关注生态、遵循规律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与科学态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课堂辩论,培养学生发展的意识、辩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关注社会生活与时政热点的意识。
三、地理课堂辩题的选取
课堂辩论的精彩与否,辩题非常关键。地理课堂辩题选取需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辩题要切合地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要反映学科知识、社会热点、学生兴趣,有教育价值与意义。辩题忌切口太大、难度太深。例如,是否赞同对怒江的梯级开发,人口迁移对于迁出、迁入地的利弊的辩论,全球变暧对中国西北农业的利弊的辩论等,就能使学生课下有材料准备、课上据理力争,对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刻,思维更加全面、严谨。
2.辩题要具有可辩性。课堂辩论既有共识点又有争论点,共识点指对立双方对辩题的提议、范围具有大体一致的理解,争论点是指对立双方观点产生分歧的焦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在辩论中取胜,必须养成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思维要呈现发散性的趋向,各抒己见,提倡探新求异。如某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搬迁某一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试从政府人员与企业主两种不同身份的角度进行去、留劝导分析,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3.辩题要具有协作性。要提倡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如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设水电站是否可行的辩论,可从经济基础、技术可行、发展变化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在辩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意见与看法,通过辩论,集思广益。
4.辩题要具有公平性。对双方要公平,在理论、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否则一方振振有词,另一方有口难辩。如辩论台风、扬沙、火山爆发等利弊,从辩题上已经定位是灾害了,故辩论时其有利影响虽能举出几点,但最终不能美化灾害,导致后来无话可说。
5.辩题要具有可调控性。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可贯穿辩论的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辩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但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作答,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就辩题的最后点拨,则主要集中在确认各种不同观点成立的原理分析上。如对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翻新或保护原址、另建新城市的两种观点辩论,教师的最后点拨如下:一个城市有独特的风貌、充满魅力必须符合的原则是与自然和谐;符合人性的尺度,必须有清晰的文脉,一代一代的建筑构成城市的整个面貌;富有本地文化。城市规划要尊重普通人、尊重自然、尊重当地传统文化。
四、围绕某一中心话题,进行课堂辩论的方式与过程
课堂辩论中心话题确定后,可以设置多个角度支持认同或反对的辩题,让学生加深对这一话题的充分认识和理解。
课堂辩论辩题选择好后,要合理分组,整个班级可以按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按男女生划分,或按学生的编号划分,或按座次划分正方反方等,无论何种组织方式,都应强调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辩论前,先将辩题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寻找材料,把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摆出来,为辩论做好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出反应敏捷、思辨能力强、口才好的同学并确定为辩手。辩论按照陈述观点、自由辩论、全体参战、双方总结四个阶段进行,最后由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而要作为引导者,一要引导好学生辩论的思路,不能提出与辩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论据、观点;二要及时做好点评,注重以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辩论中,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并对优胜学生予以奖励。
五、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地理课堂辩论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竞争,更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激起争论、产生共鸣,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1.辩论内容会偏离主题:由于学生在搜集素材时具有片面性,同时对一些问题理解得也不够好,在辩论时心理紧张、情绪激动,有时会出现跑题现象。
调控的策略: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在阐明事理的同时,根据辩论的内容,适时引导性或引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向更深处思考,多向学生“踢皮球”。
2.辩论结果不好处理:在课堂辩论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观点,有时学生难以评判,如果这时教师不做总结或不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导致辩论教学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对地理教学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
调控的策略:辩论的结果最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梳理发现。教师可适当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对有些观点无法统一的内容,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尊重不同的观点,体现教学民主。
3.学生参与辩论不充分:受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生知识水平、课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准备材料时差别很大,发言范围较小,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关键词]EEPO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09
要素组合方式是指在教学中使用七个基本要素“看、听、讲、想、做、动、静”来交替进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在这七个要素中,“想”要素最为关键,一切课堂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来展开的。所以在EEPO课堂中,如何设计课堂问题,是每个教师反复思索的问题,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我在高中语文课堂实践中得到一些粗浅的认识,EEPO课堂问题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EEPO课堂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是否完成一节课教学任务,是否达到预期课堂效果,评价的标准是能否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环节中设计的各项活动,都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不能只追求形式。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影响着教学预设的质量,而且左右着教学过程的开展。
我观摩了不少EEPO的比赛课和示范课,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设计只为贯彻EEPO的七个要素,而没有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写作指导课,教师的课堂设计:根据给出的话题,写出一些词语,各组写出一段文字,展示本组的成果,各组交互看作品。这中间运用了七个要素,看似教学效果不错,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高中生来说,这节课流于形式,没有凸显教学目标,收获不大。
受启发后,我采用“要素组合”方式上的一堂《项羽之死》的研讨课,教学目标是这样制定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a.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想+讲) ;b.通过对情节的分析,把握项羽的性格特点(看+想+讲)。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积累文言文知识,分析情节的探究过程(想+动静转换+做)。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到性格与命运的关系(想+听+讲)。
整节课下来,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运用了EEPO的七个要素,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一扫学习古文的枯燥与无聊,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EEPO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感
课堂问题设计应该逐层深入,有层次感,能够带动学生去思考更深的问题。这是得到同事的指导后才有所感悟的。那时我上李白的《将进酒》这节视导课,当时设计的思路是:1.让学生反复朗读(听+做)。2.找出其中包含感情的词语(看+讲)。3.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想+讲)。课后,同事们指出:能熟悉运用EEPO的七个要素进行教学,学生参与性高,很容易找出诗中的情感,课堂气氛活跃,但设计问题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感,未能深入解读文本。说得实在有理,我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几个问题设计:1.李白为何有如此复杂的情感(想+讲+听)?2.读曹植的诗句,比较两者感情的异同(看+想+做)。3.结合李白和曹植的经历,看看他们有何共通之处(动+静)。这样设计充分运用EEPO的七个要素,更显得问题层层深入,有思考的深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般来说,对古诗的教学,设计四步读诗法:初读(流畅晓义)、二读(揣摩情与理)、三读(赏析精妙)、四读(激情育背)。四层阅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知识与能力、情感都得到了关注。对于现代文、现代诗、文言文等的阅读教学,核心思想也是逐层阅读与思考、层层深入,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透教材,收获知识。
三、EEPO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对象来定
分组学习是EEPO有效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单元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便捷、最灵活多样、最具弹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一节课中,如能将个人思考与分组合作结合起来,既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体现集体的智慧,课堂效率高。但如何设计这两者的课堂问题,值得教师们思索。例如在上《新词语》这节视导课时,我出示一段文字,请学生找出里面的新词语,然后在组内交流。课后,同事提醒,这个课堂问题比较简单,个人已能解决了,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显得浪费时间和资源。而若让学生列举知道的新词语,运用小组内外交流整合的方法,集思广益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设计EEPO课堂问题是由个人思考还是分组合作,得看问题的深浅难易,有时还要看教学环节是否繁琐。
记得那节高考研讨课《人物传记之选择题解题策略》,要求收集实用文体的选择题的常见设误陷阱。这个问题比较麻烦,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各选项赋分的一般规律是比较容易思考的问题,就让个人自主完成。那位教师也建议我们,一节课中设计分组合作的次数不宜多,一两次为佳,分组合作多了,会浪费时间和资源,学生也会有反感的心理。因此一节课中要设计适合学生个人完成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设计较难的、需学生分工合作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加强合作共赢的意识。
四、EEPO课堂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到授课方式
在EEPO课堂中,需要设计一些有乐趣的问题,以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得到学习的乐趣。如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富有韵律美、节奏美、画面美,教学时可设计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美,可运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甚至朗读比赛的方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也能尝到读书的乐趣。在上《项链》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旨,可设计让学生辩论“马蒂尔德是否虚荣”这一环节,经过激烈的辩论,学生会有更深的认识。在上《雷雨》时,可设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就容易了解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触龙说赵太后》时,设计让学生表演故事的情节,这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还能让学生的表演个性得到发展。所以,在EEPO课堂中,设计一些有特色的、符合教材特点的环节,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历史学科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肩负着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的重任;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公民人文素养的重任;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任。作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改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就要用心的去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起来!是什么原因让历史一个充满科学性,综合性、人文性的重要学科的处境如此尴尬呢?我们不否定中考、高考这种评价制度带来得社会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做到了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呢?带着这种疑问,笔者重新走进了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体验、参与、探究的历史课堂,更喜欢课堂中为他们提供满足这种感受的学习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物质环境(如文物、挂图、有关资料等)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如情绪、心境、兴趣等)。在教学中应注意到: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所谓知识串联,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同时也让学生在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学生掌握史识和运用层次方面的学习方法。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造动机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老师想要建构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亲切的语言感动学生,用饱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另外,教师还要理解学生的心情,宽容学生的小错误,耐心指导学生,循循善诱。当学生取得可喜成绩时应为他们欢呼,一起欢呼成就,一起分享成果。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夸奖他们:“你学习悟性真高!”、 “你的口才真好!”等,对待学困生,要总是充满诚心、耐心,悉心辅导他们、激励他们,“你一定能取的好成绩!”“你很有潜力,要有耐心”等话语慢慢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知老师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在课堂学习是轻松愉悦的,感知课堂是他们的地盘,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是平等的。点燃学习火花,拨动学习心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旦对事物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始终目标专一,学习也就较为持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学生只要对事物发生了兴趣,学生就会高度倾注学习,从而为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思想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学、会学,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见解(观点、结论)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源地。
2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摩擦中,自省自悟
学生在进行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撞开创造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他们的创造潜能。如果学生的创意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日趋成熟。
3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摹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4扩大信息输入的容量,加强思维“能源补给”
作为法学十四门专业基础课之一的法理学,在大学四年本科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来看,老师难开展教学学生也不容易学懂。因此,在基本的讲授教学法不动摇的基础上,对于法理学教学模式的改变还应该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适当通过诊所式教学来完成相应目标以及通过一种更加能符合实践教学模式的真实情景体验来达到法理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目前的法理学教学状况
(一)法理学教学发展
我国的法理学教学大致经历了国家与收集整理法的一般理论层面,政策性向立法层次转变的法理学状况以及注重司法在法理学中的重要性改变。①从建国初期建立的一部分司法院校来看,法学教育中涉及到的法理学课程是以传统的前苏联教材为基础,以引进人才为重点的教学方式。这一时期的法理学教学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一个开端,多与政治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国家意志和阶级性。因此,称为是政治学研究范畴的国家与法的一般理论层面教学。以后,我国法理学教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开始形成一种囊括了法的概念、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法律思维逻辑、法的运行、法与其他范畴的关系等内容方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的法理学教育更注重对于整个社会法制建设的一种推动,法学教育更多的是为此服务。进入90年代后,法理学及整个法学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并形成定式的时期,西方法哲学的概念引入法理学中,并且注重对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其次,在法律的移植过程中我们的法理学教育也注重与本土法律问题相结合的关键,追求最终的法律价值为基本的司法服务。基于此目标,我们也看到法律的职业化和精英化与我国司法考试的实施已成为法理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法理学教学现状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法理学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在大一和大二下学期来开设,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门理论法学。在区分一般易懂的基本理论后,待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部门法知识以后再继续进行法理学课程的教学,这样有一个阶段性过渡,初级阶段是通过对基本法学专业知识、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培养。这一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法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第二个部分的教学放在较高的年级段开展,目的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部门法基础知识之后,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及原理来锻炼一种法学逻辑思辨能力,学会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及纠纷问题。这一部分重点是突出思辨能力和实践性。
总体上看,目前我院的法理学教学已基本摆脱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考核及其运用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及情景嵌入式教学法来让学生更直接有效地掌握这门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本质上却还是无法改变法理学教学中的“两难”问题,我们进行了与学生的互动,也发挥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整体上对于这门课程传授的价值论和方法论的问题还需要更近一步的探讨与提高。学生在实施的这些教学改革方案中更多的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如何更有效地完成法理学市场导向性及知识导向性的教学理念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变与完善。
二、法学教育中法理学教学的切实转变
作为一门实用之学,霍姆斯曾经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直以来,法理学的教学不在于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法律知识,而是在于为他们灌输一种基本的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的精神,培养职业法律思维以及理想的法律人格,使法科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具备优良的法律头脑。这正是我们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因此,作为法理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能只是单一改变常规教学法和举几个例子,讨论几次和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能完成的,应该更加切实、具体有层次的进行。②
(一)保持应有的课堂讲授
虽然在法理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强调对学生法律思维及实践经验的重点培养,但这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培养积累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来构建,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担当着这个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角色。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任由学生盲目的自学,教师还必须把基本的课堂讲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作为成文法的国家,只有掌握了法律中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和特征等基本要素之后才能形成一定的法律思维和实践操作的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教师引导性的直接课堂讲授,所以在开展法理学教学模式转变和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要注重和保留最基本的课堂讲授。
当然,目前的本科法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我们在肯定基本的课堂讲授之时,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和其他。可以在一般的板书之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将知识更直观更具体和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来增加基础知识的内容以及趣味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学习法理学原理的趣味性,改变原来所认知的枯燥、乏味和难懂的状况。
(二)有效的辩论式教学
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提出有效的辩论式教学这一方法,是因为开展辩论式教学的法学本科院校也不少,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辩论式教学并不是教师课堂上随随便便抛出的一个问题,也不是学生流于形式地回答几句。辩论式教学,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自己自主性地思考,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就某一法理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学生之间及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主动去寻求并找到解答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应看到,辩论式教学是集合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的一种教学方式和过程,任何流于形式的单一过程都不能成为有效的辩论式教学。因此,在具体的法理学教学实践中,辩论式教学应当定位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第一阶段互动,这主要由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来设置合理的问题,在以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及课下深入的探讨中完成,并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互相之间进行意见的交流。
转贴于
当然,最终教师在这一环节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需要在学生所讨论的法理学基本原理中给予一个答案,这是衡量学生讨论和分析结果的一种标准。只有在这样的结果之中,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正确与否,从价值的判断来看这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再次参与到这样的辩论式教学中来。
(三)真实场景体验下的案例教学
基于我院已采取的教学模式来看,案例教学是法理学教授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为一门研究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的抽象性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抽象难点,这也是学生学习法理学最大的障碍。所以,在法理学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方式,从中引导和抽象出法的一般原理和法治理念。在此,要强调的是我们从来不缺少这样的实践案例教学方式,但我们的案例教学还没有达到一个近乎完美和有效的层面。因此,在法理学教学模式的改变中,我们应该通过一种变相的深刻的案例教学来完成学生对法理学知识的认知、掌握和运用。
具体来说,就是首先,适当的选用由国外所提出的诊所式教学来进行典型案例的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假设的情景来体验作为法理学教学案例中的当事人的各种不同地位及可以为的相关行为,并以此来体会知识的实际运用。其次,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第二阶段,即通过真实场景来完成深刻的案例教学体验。这一方式主要依托于我院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模拟法庭和我们的校外实习点麒麟区法院和检察院。当然真实场景的创设,目的还是要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掌握法律思维和基本原理,因此,在模拟法庭进行演练时要求教师提供学生的是真实案例。另外,通过参与真实的庭审现场和了解一般的司法程序也有助于学生从最基本的直观的事件入手来掌握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