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跨境贸易金融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5 16:10: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跨境贸易金融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跨境贸易金融

第1篇

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快速发展,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对外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促进了传统跨境人民币业务转型,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实现银企共赢。但在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该项业务的开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还存在一些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多措并举才能稳步推进和发展。

完善处理程序,规范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操作

加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不应仅局限于创新出一个独立的全新产品,更应在现有国内贸易融资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操作模式,实施营销策略,提升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拓展能力。

一是加强结构性安排,通过不同基础产品的组合,打造一系列适销对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满足更为多元的融资需求。二是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融资实际需求,通过以产品为支撑的客户营销方式,形成规模不等、行业多样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资源。三是建立健全重点客户业务跟踪机制,细分市场和细分客户,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效益。四是及时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提高对重点客户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不断扩大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范围,为企业客户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对外贸易和投资提供有力的支持,推进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长期发展。

实行业务分类管理,严防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风险

目前,我国虽制定了一些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但总体来说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分散,缺乏统一规划。

随着商业银行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的发展和创新,有必要从大的条目上,进一步完善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对存在的空白及时进行填补,对一些不明确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对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业务性质,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业务监督检查,严防业务操作风险。银行应密切关注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管理机构应针对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风险及时向相关银行机构发送风险提示,做好预警工作。一方面要注意检查客户的分类是否坚持了信用等级优良标准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经营情况和业务风险的检查和总体分析,杜绝借虚假贸易而套取银行信用的行为。通过各类检查工作的开展,强化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的风险防控水平;通过加强法规建设,促进合规经营,严防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风险。

加强业务培训,优化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发展环境

商业银行应从自身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将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推进资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2篇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SWOT;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产生背景与定义

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产生背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美元为首的国际货币汇率发生了大幅度变化,单一的国际货币政策无法满足全球化的需要,国际货币多元化成为了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2008年之前,我国人民币跨境结算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然保持着以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作为主要结算手段,导致我国企业承担着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巨大风险。如果人民币能像美元、欧元一样发展成为国际结算货币,这将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简化外汇兑换手续和外汇监管程序。但是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人民币所占有的国际地位尚不够重要,限制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促使国际货币体系剧烈震荡,加快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步伐。因此,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9年4月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定义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行重新梳理与概括,对其定义与基本职能进行了探讨。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定义为:在遵守法律法规与市场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企业可实施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商业银行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结算服务,如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2]。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与影响因素

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

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作为试点率先展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2009年7月,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中国银行顺利完成,表明我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式进入实质发展阶段[3]。

2011年8月,我国《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扩展,并顺利发展。

2011年8月-至今,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条不紊的推进,并持续增加多样化结算业务。

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

(1)汇率。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外汇储备也得到了迅速增长,为保持人民币稳定的汇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人民币汇率稳定与否将决定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程度。

(2)物价水平。物价水平可由物价指数衡量,指的是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其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因此,物价指数稳定与否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4]。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SWOT分析

本文综合分析目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如表1所示。

四、保障措施

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提出了保障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稳定发展的措施,如下所示。

1.宏观层面措施

(1)全面提升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保持稳定汇率。

(3)加快建设统一的监管机制,构建境内外信息资源平台。

2.微观策略

(1)提高商业银行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

(2)开拓结算业务新产品,提高收益水平。

(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历程和背景,探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提出了保障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稳定发展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付伟.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2]何微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SWOT分析[J].现代经济,2009,06:128-129.

[3]华沁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4,05:17-19.

第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民币;跨境结算

“一带一路”区域发展规划的提出使得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贸易与合作更为密切,因此借助多变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金融领域对相关产业的大力支持,所以全面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跨境结算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我国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状况和人民币境外投资渠道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使得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以此强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地位。

1.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金融行业发展水平较低

在“一带一路”合作背景下,境外企业通过购买我国的金融服务以满足自身的资金和结算需求,但是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在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尚不能实现自由兑换。随着“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币跨境结算,这同样是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清算系统成本高,行较少

在经济金融活动中,支付清算系统具有基础性作用。我国境内人民币清算业务主要是由各大商业银行通过在人民银行开设的账户进行借贷记账完成的。由于这一过程中存在垄断性的经营风险和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再加上“一带一路”各国贸易的频发化发展,使得金融行业的竞争环境受到威胁,进而增加了清算系统的成本。同时,当人民币进行清算和流通之后,各部门收取的手续费较高,使得客户的兑换成本不断增高,这就影响了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支付货币所发挥的功能。另外,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行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各国贸易的需求,因此使得“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的跨境结算面临诸多问题。

1.3 缺乏人民币境外投资渠道

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会将人民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大规模供应,因此会增大投资者的投资规模。但是由于人民币跨境结算相关的金融市场和工具的不完善性,使得境外企业难以提高预防人民币寸头风险及实现保值服务的能力,境外投资者需要通过相应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使得人民币寸头的成本进一步增加,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会受到很大影响。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无法直接兑换,就阻碍境外人民币难以有效地进入内地金融市场,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带一路”沿线背景下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功能的有效发挥。

2.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对策

2.1 加大金融行业的改革,完善支付清算体系

自十以来,我国政府就不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不断促进金融行业的改革,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和完善金融系统的服务功能等形式全面完善金融行业现有的支付清算体系。人民币跨境结算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够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贸易的高效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作为促进贸易发展的服务行业,必须要深化改革,并完善支付清算体系来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功能。另外,人民币跨境结算要把握“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与诸多国家进行各产业间的合作,其中在金融方面的合作也有不断加深的趋势,这就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要在这一发展机遇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

2.2 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

首先,要不断健全我国金融市场的相关服务,减少金融跨境贸易的相关壁垒,规范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投资意愿,使其能够在安全、便捷和低成本的条件下增加投资。其次,要与各国金融机构进行全面合作,实现人民币在各国贸易间的自由流通。最后,各贸易国要在金融领域达成共识,增强各国相关政策对金融行业的支撑力度,同时依据我国人民币资本市场对各国人民币投资的限制,使得我国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各国境内能够有效发挥跨境结算功能。

总结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下有助于实现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因此,要想使得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有效的多边合作,促进多边贸易的发展必须要根据现阶段人民币跨境结算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动人民币跨境阶段,以在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步伐,全面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跨境电子商务 发展 路径

金融服务体系作为综试区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促使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的重要的力量。作为金融服务体系之一的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结合,激励了大众创业,推动了电商企业的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对互联网金融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建设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

狭义的跨境电子商务是指跨境零售,是不通关境交易的主体,利用互联网促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用小包、快件等形式把商品利用跨境物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广义的跨境电子商务扩展成了国际贸易电商,是指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国际贸易商务,属于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一系列应用。

(二)跨境电子商务的分类

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方向,主要包括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和出口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代表性的有跨境通、洋码头、网易考拉海购;出口跨境电子商务有代表性的是敦煌网、兰亭集势、阿里速卖通、中国制造网等。

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贸易模式。以出口的跨境电子商务为例,B2B指的是境内外贸易的主体都是企业;B2C指的是企业直接把商品销售给国外的消费者,以个人消费品为主;C2C指的是在第三方的跨境电商平台上开店铺,利用平台以在线零售的形式把商品销售到国外的企业以及全球的终端消费者。

根据清关的模式,包括快件清关、集货清关和备货清关。以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为例,快件清关指的是订单被确认以后,国外的供应商利用跨境物流把商品从境外直接邮寄到消费者手中;集货清关是指先有订单,然后再发货,商家依据订单统一把商品打包,通过跨境物流送到国内的保税仓库中,通过电商企业办理海关手续然后委托国内的快递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备货清关指的是先备货,然后再有订单,等消费者下单以后,电商企业再办理相关海关手续,委托国内的快递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二、互联网金融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推动交易及支付的创新

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共同作为电商互联网经济稳定的基础,其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交易便利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互联网金融其实还属于金融,它和传统的商业银行属于一种竞合的关系。现在各商业银行都纷纷搭建自营的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支付是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银行体系的网络银行和体系之外的第三方支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银行体系外的第三方支付主要承担着电子商务资金渠道,并提供出很多灵活的产品,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创新。银行体系内的网络银行变成电子商务的资金托管方,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监督电子商务的资金,二者相互合作使电子商务的资金安全性得到保障。

(二)互联网金融拓宽了电商融资渠道

电商平台是一个闭环,包括供货―销售―融资―结算,这个闭环把贸易的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供应商紧紧的包围在内,为供应链的融资创造了很好的线上环境。电商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属于一个“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合一的清算综合、信息处理的平台,给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账务管理、现金支付、资金清算、供应链信息的综合处理等全方位服务的金融服务。“三流合一”的数据是线上的供应链进行融资的核心,把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模式和业务模式相应的改变,使融资更加平台化,放贷的速度更加快速,金融的风险更加具有可控性。

三、需关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一)沉淀资金存在信用风险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大多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延迟净额结算方式,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者的资金会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停留一段时间,从而产生沉淀资金。随着在途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信用风险指数也随之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网上交易双方提供担保,而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缺乏担保,如果沉淀资金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则可能引发支付风险。鉴于此,应从严管理客户备付金的存放和使用,客户备付金必须全额缴存至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并计提风险准备金。同时还可将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沉淀资金管理方面的信息披露给第三方支付服务使用者,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监管风险

相比于一般的进出口贸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真实性、支付资金的合法性更加难以把握,这主要因为一方面经常项下跨境交易的电子化以及部分交易产品具有虚拟特性;另一方面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方办理购汇、结汇业务,银行对境内外交易双方的情况并不了解,无法直接进行相关审核。这为资金从资本项目混入经常项目办理网上跨境收支提供了机会,也为异常资金流出入提供了可能渠道。为此,银行应切实落实展业三项原则,加强对电商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物流凭证上的缴费金额判断电商收结汇的合理性。监管部门则要加强对网上跨境交易业务数据的监测、分析和排查,对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四、结束语

跨境电子商务已经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规模化、从单一到多元化,对进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建立多方合作联盟。各职能部门应积极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电商服务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的多方合作,构建顺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数据平台,共享客户资源,全力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同时做好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孟嘉.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5,(1):72-74

[2]温辉.从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看网络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互动关系[J].商业经济,2012(9):25-29

第5篇

关键词:负面清单 跨境结算 人民币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外商投资领域,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并被党的十三中全会文件所肯定。这一新的模式在短期内成为国内研究者的热点课题。于是,人民币结算呼之欲出。为了克服跨境贸易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时俱进,采取了新对策、新措施。《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于2012年6月正式公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制度从“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转变的新号角正式吹响。根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制度的现状,紧密联系该制度向“负面清单”模式切换的新趋势,具体探讨了加速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负面清单”结算管理模式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及对应措施。

一、人民币成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意义

美元,和欧元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深刻变化,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需求日益强劲,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随着美元,欧元等主要结算货币的汇率震荡剧烈,导致我国多数外贸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在汇率的波动中消失于无形。此外,进出口企业若欲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如对外汇采取套期保值的办法,则又会增加相关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人民币的汇率表现则处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因此,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有助于交易国双方企业消减汇率风险,降低财务及汇兑成本,尽量扩大收益。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增长

我国与邻国,(如俄罗斯、朝鲜、越南、老挝、尼泊尔和哈萨克斯坦等)使用人民币结算贸易已经长达二十年之久。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地区的贸易更加活跃。同时,区域相关国家在自然禀赋、技术水平、出口市场等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此外,由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大多数经济相对落后,外汇短缺,在对外贸易中也需要用人民币来进行计价结算。

(三)美元“去杠杆化”和“去风险化”的间接效应

一方面,美国的这一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趋紧,导致外贸企业缺乏有效的交易支付工具;另一方面,从2008年尾开始,我国已与多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境外渐渐富裕了起来。受此气候影响,境内外很多贸易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日益旺盛,采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双向意愿也愈加强烈。

(四)中国跨境经济发展强大的自然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规模强劲增长,对外贸易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在全球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显突出,GDP总量业已跃居世界第二,稳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作用较弱,而我国经济地位已有大幅提升,两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为此,人民币须尽快占据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优先位置。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新世纪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出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结算风险仍存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主要是人民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将倾向于用人民币来实现结算,而进口商却要大声说“不”。反之亦然。利益矛盾仍然尖锐。因此,只有获得长久稳定可期的人民币汇率,才可能同时提高进、出口商的积极性,使得两方均愿持有或支付。然而,近年来人民币的汇率仍旧波动频繁。自2012年开始,人民币再次升值,汇率(对美元)突破6.30大关。这种频繁的波动,贸易商家犹豫持有、使用人民币,从而阻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后续推进。

(二)离岸人民币储备不足

境外非居民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人民币:其一,金融贸易;其二,国际贸易;其三,境外消费。目前境外人民币的存量仍然呈现相对有限的状况,这就必然导致境外人民币的获取渠道不畅。此外,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政策限制措施,不允许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商品交换活动。

(三)配套金融服务滞后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配套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高,金融产品品种单一,金融机构对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我国金融服务水平尚无法与国际直接实现无缝对接。这主要表现在:跨境结算汇款手续繁琐,资金运用不透明,结汇核销程序冗繁,手续费用偏多,信用评价缺失等。

(四)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的转变之路才刚刚开始

2012年6月《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正式实施,才真正意味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制度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模式,但后续的诸多结构性匹配相对滞后,新思路带来的结构性阵痛将在未来一个时期忽隐忽现。

三、“负面清单”模式下人民币用于结算跨境贸易的探讨

(一)“负面清单”模式的特点

负面清单一般是指国家(或开放型地区)明列其其禁止或限制企业投资的产业和项目的目录清单。清单恪守着投资领域“非禁即入”的基本原则。这也就意味着“法无禁止即可为”。较之以往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显更胜一筹,具备以下明显优势。

1、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负面清单”方式。负面清单秉持着实行国民待遇的基本主张。如上海自贸区,采用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愈加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如此一来,国家间的经贸往来频率迅速加快了。负面清单模式的尝试,持续增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必然有利于持续释放改革的红利。

2、推动国内政治体制改革

负面清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良性转换,提高了行政效能。我国在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是迈开如小脚女人的步子,整体上仍显滞后,且主要体现为政府权限过多。特别是审批制度,进行事前管理,逐项审批,费力费时,动辄需要几个月时间。负面清单的一大好处即是: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权责,便于达到各司其职的目的。

3、有利于深化改革及开放

改革开放至今,能改的、可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硬骨头”,很难啃得动了,几口下去,不见“牙痕”。总理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地方部门需要一改过去向中央要政策要优惠的模式,而紧紧依靠制度创新。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我国的试用,又何尝不是一种制度创新呢?毫无疑义地,这种创新也将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二)“负面清单”模式用于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的探索

2011年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已经由境内地域范围逐步扩大至全国各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结束试点期,进入全面开展的新里程。2012年6月,国家正式公布了《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制度开始从“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转变。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制度创新优势,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负面清单”模式。

1、降低人民币结算风险,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境外资本对我国农业和制造业的投入势头有所减弱,主要兴趣开始转向服务业。为了适应这种趋势,金融服务应该在这些领域得到优先体现。同时需要丰富产业类型。此外,考虑到人民币结算风险主要是由汇率波动所决定的,丰富而强大的产业基础和良性发展的经济态势,稳定了人民币汇率,同时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的发展。

2、加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模式的配套法律建设步伐

重点监管名单管理制度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制度支点,自此实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的根本性变化。但是要充分发挥负面清单的优势,需要尽快协调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快修订“外资三法”。理顺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国内投资相关法律、国际双边投资协定之间的关系。对涉及跨境贸易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最终按照国民待遇原则,整合、完善、统一不同市场主体在利润转移、企业经营、技术应用、对外竞争等方面的差异性政策规定,形成政策合力,最大可能地减小人民币结算法律程序。

3、增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模式的透明度

在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模式试验之初,负面清单应列明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法律、政策对投资准入中涉及货币结算的所有限制,使这些 “不符措施”条例化,而不一味追求清单之精简。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实现非金融领域的相应开放,并引入第三方评估,增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制订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4、着重拟定并落实负面清单模式的国民待遇标准

负面清单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国民待遇原则,当前我国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从而使得投资者地位存在一定的高低差异。首先,国企和民企的政策待遇明显在不同等级,存优劣之分。在金融、电信、电力、航天、航空、铁路、医疗、教育等领域,民营资本的准入尚有诸多形式不一的“隐形”障碍。其次,区域经济政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常常通过减免税费、降低地价等措施,给予不同类别企业不同的优惠条件。因此,国家迫切需要统一国民待遇的标准,真正做到凡是未列入负面清单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准许条件均相同。

5、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模式的监管制度

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而负面清单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突破口,但同时也加大了管理者的责任。因此,特别是要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安全审查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设,切实增强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提高政府和社会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6、推广负面清单在跨境贸易领域的应用范围

其他方面负面清单的全面普及,必然会增加宏观政策的协调性,减小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的执行难度,使这一全新使用的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国家跨境贸易。

四、结束语

“负面清单”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采取的新方法。文中深入总结和探讨“负面清单”模式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中的应用方法、存在问题及相应改革措施,以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金融领域的深化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添“金黄”绚丽的色泽。

参考文献:

第6篇

2009年3月末,我国出台了珠三角与香港地区之间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制度。2009年7月,我国确定了第一批包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的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随着我国与全球经济金融的融合日益紧密,市场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求不断上升,201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中国银监会联合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至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一、跨境人民币业务现状

一、跨境人民币业务现状

1.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基本涵义。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指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的各项跨境国际结算业务。主要包括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其它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投资(包括境内机构向境外投资和境外机构向境内投资)及融资业务、境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购售及投资融资业务和跨境人民币现钞业务等。

1.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基本涵义。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指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的各项跨境国际结算业务。主要包括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其它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投资(包括境内机构向境外投资和境外机构向境内投资)及融资业务、境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购售及投资融资业务和跨境人民币现钞业务等。

2.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特点。跨境人民币业务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国际经贸融合、综合国力增强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而发展,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 063亿元。二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品种不断丰富。如人民币在跨境投资、融资和担保业务、股权转让、人民币证券投资业务等方面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三是境外人民币业务进展顺利。目前香港、澳门、菲律宾分别开展了人民币清算、购售、进入中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借、人民币存款、现钞业务和个人人民币业务等,业务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2.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特点。跨境人民币业务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国际经贸融合、综合国力增强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而发展,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 063亿元。二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品种不断丰富。如人民币在跨境投资、融资和担保业务、股权转让、人民币证券投资业务等方面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三是境外人民币业务进展顺利。目前香港、澳门、菲律宾分别开展了人民币清算、购售、进入中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借、人民币存款、现钞业务和个人人民币业务等,业务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二、跨境人民币业务影响因素与作用

二、跨境人民币业务影响因素与作用

1.跨境人民币业务影响因素。从目前银行的业务范围来看,尽管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双向结算,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境外人民币存量不足成为制约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境外人民币存量长期不足,很可能会导致跨境人民币业务畸形单边发展,最终致使人民币国际化没有存在的必要。此外,由于目前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不足,流出境外的人民币可能被兑成外币,使得人民币的境外存量很难有所突破。

1.跨境人民币业务影响因素。从目前银行的业务范围来看,尽管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双向结算,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境外人民币存量不足成为制约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境外人民币存量长期不足,很可能会导致跨境人民币业务畸形单边发展,最终致使人民币国际化没有存在的必要。此外,由于目前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不足,流出境外的人民币可能被兑成外币,使得人民币的境外存量很难有所突破。

2.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作用。从微观层面来说,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防止外币贬值带来的损失;锁定企业财务成本,估算企业预期收益;同时精简流程,简化手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从宏观层面来讲,跨境人民币业务有利于加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投资往来,促进中国经济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

2.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作用。从微观层面来说,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防止外币贬值带来的损失;锁定企业财务成本,估算企业预期收益;同时精简流程,简化手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从宏观层面来讲,跨境人民币业务有利于加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投资往来,促进中国经济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

三、政策与建议

三、政策与建议

针对我国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我国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建议:

1.推动人民币结算,鼓励人民币“走出去”。

1.推动人民币结算,鼓励人民币“走出去”。

要增加人民币境外存量就必然需要大量人民币先“走出去”。随着人民币在境外市场存量的增加,境内外人民币才会流通循环起来,进出口才会逐渐平衡。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与相对更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人民币应占据优势。因此,在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中,可优先推进与一些相对不发达的亚洲、非洲国家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另外,国家发达与否还体现在市场发展方面,相对完善的外汇市场和银行体系有利于本国货币结算。因此,在目前中国进一步改革外汇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同时,可以寻求与市场相对更不完善的国家发展人民币结算贸易。

要增加人民币境外存量就必然需要大量人民币先“走出去”。随着人民币在境外市场存量的增加,境内外人民币才会流通循环起来,进出口才会逐渐平衡。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与相对更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人民币应占据优势。因此,在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中,可优先推进与一些相对不发达的亚洲、非洲国家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另外,国家发达与否还体现在市场发展方面,相对完善的外汇市场和银行体系有利于本国货币结算。因此,在目前中国进一步改革外汇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同时,可以寻求与市场相对更不完善的国家发展人民币结算贸易。

2.利用香港特殊优势,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2.利用香港特殊优势,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人民币若在境外形成循环,必然会产生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需求。因此,要增加境外人民币存量,有必要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汇聚境外流动的人民币,同时提供高效的清算渠道。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短期内无法奢望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之外其他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完全可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这个万里的第一站。香港具有成为中国首个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香港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紧密,同时又与内地金融市场关系密切,在管理上香港市场又同内地分离,是极好的实验地区。无论从贸易结算需求还是金融市场需求看,香港对人民币需求的大幅增长也在预热中。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迅速增大后可以不回流内地,而是通过香港的国际网络,借出人民币予其他国家,例如需用人民币购买内地产品的东盟、非洲、南美国家。就全球而言,随着人民币开始在全球流动,人民币交易量大幅上升,一些重要外汇交易市场如纽约、伦敦和东京自然而然会建立新的交易系统和结算室来交易人民币。

人民币若在境外形成循环,必然会产生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需求。因此,要增加境外人民币存量,有必要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汇聚境外流动的人民币,同时提供高效的清算渠道。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短期内无法奢望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之外其他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完全可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这个万里的第一站。香港具有成为中国首个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香港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紧密,同时又与内地金融市场关系密切,在管理上香港市场又同内地分离,是极好的实验地区。无论从贸易结算需求还是金融市场需求看,香港对人民币需求的大幅增长也在预热中。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迅速增大后可以不回流内地,而是通过香港的国际网络,借出人民币予其他国家,例如需用人民币购买内地产品的东盟、非洲、南美国家。就全球而言,随着人民币开始在全球流动,人民币交易量大幅上升,一些重要外汇交易市场如纽约、伦敦和东京自然而然会建立新的交易系统和结算室来交易人民币。

3.推进境内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

3.推进境内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

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人民币回流,可加强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进而促进人民币用作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目前,境外人民币运作渠道少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需要逐步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向境外主体提供资金拆借、债券和股票投资的机会。期间,需要注意监控境外人民币流入的规模,建立审批或核准制度,适时利用税收政策调节收益和本金的流入。同时,扩大境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增加金融产品以满足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需求。

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人民币回流,可加强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进而促进人民币用作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目前,境外人民币运作渠道少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需要逐步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向境外主体提供资金拆借、债券和股票投资的机会。期间,需要注意监控境外人民币流入的规模,建立审批或核准制度,适时利用税收政策调节收益和本金的流入。同时,扩大境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增加金融产品以满足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需求。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中国人民银行)

第7篇

关键词: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对策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概况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使得美元出现流动紧缩及贬值压力。美元是全球贸易中第三方结算的最主要货币,因而导致了全球贸易由于美元紧缩而急剧萎缩。在此国际经济背景下,我国开始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等4个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2009年7月2日,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公布。

2011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等联合《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币的流通性问题。中国经济强劲稳定的增长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的跨境流通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但是,从整个国际经济贸易上来看,人民币的国际流通性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港澳台是跨境流通人民币数量最大的地区,因此以香港为例分析人民币流通性。在香港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前提是人民币在港具有良好的流通性。然而,在港人民币的供给不足成为人民币流通的桎梏。按照相关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的统计,以粤港地区为例,2008年粤港贸易额约为17,007亿人民币,如不考虑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后两地的贸易增量,并假设两地贸易结算中仅10%使用人民币结算,那么仅贸易结算方面对人民币的需求就达1,700亿人民币左右。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4月底,相关人民币存款余额仅为530.2亿元。可见,人民币存款无法匹配巨大的贸易结算规模,这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二)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境外交易对手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有限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最大障碍之一。国内贸易商绝大多数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但是我们在贸易谈判中的竞争力不足,国内企业与境外对手相比普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主要作为商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占优势地位的自然是境外进口商。事实上,即便是我国进口商品,谈判的优势地位也经常在境外。然而,境外进口商在贸易结算货币使用上,大多倾向于用美元或进口国货币结算,对人民币的流通性和稳定性仍存在疑虑,某些国家如韩国、阿根廷、巴西、俄罗斯等国通常缺少美元储备。其政府也希望本国出口商收到美元。因此,境外交易对手不愿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要障碍。

(三)国内外清算渠道问题。清算根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人民币跨境清算的渠道有两条:一是通过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进行人民币资金跨境结算和清算;二是通过境内商业银行境外商业银行进行人民币资金跨境结算和清算。目前,国内可供实现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物理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携带人民币现钞跨境流通;二是依托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经由广州、深圳城市处理中心进行清算;三是依托银联网络进行跨境结算。

在国内外清算渠道方面,当人民币像其他可自由兑换货币一样通过国际结算的主要渠道(信用证、托收、汇款)进行清算时,对于银行的国际结算和国内清算渠道都有相应的要求。然而,我国并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当前的人民币跨境清算安排仅供满足小额货币兑换和消费性跨境支付的需要,金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过低,难以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人民币计算。清算渠道的狭窄制约了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四)外汇管理方面的问题。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加大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以外汇的跨境收支为条件来设计的,许多监管工作是基于企业收支外汇并发生结售汇来开展的。我国现行的进出口核销制度是以企业出口贸易必须收到外汇、进口贸易必须支付外汇而设计的。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是人民币、进口付汇也是人民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当前的进出口核销制度出现操作性困难。如何界定资金来源是否来自境外,与进出口核销相关的出口退税依据等成为重要问题。

三、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几点对策

(一)增加用于贸易结算的人民币供应量。要解决人民币的流通性不足问题,就必须增加贸易结算的人民币供应量。目前我国境外人民币供应的主要方式是货币互换。从2008年底以来,我国相继与印尼、俄罗斯、马来西亚、巴西、香港、阿根廷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深入发展,这些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结算规模的需求。因此,必须扩大人民币互换协议的规模,由近及远的推进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互换。

在货币互换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办法来增加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供应量。如允许境外银行为我国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允许境外合格机构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逐步放松人民币与港元的兑换限制,等等。

(二)提高贸易对手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要提高境外交易对手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就需提高人民币的可兑换程度,这就要求有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为之提供完善的服务。我国目前缺乏成熟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成熟的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以及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只有建立了成熟的金融市场才能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稳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与此同时,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范围,活跃跨境贸易,利用货币互换提供的流动性来吸引跨境贸易对手选择人民币结算。对大宗原材料进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给予优惠政策。简化相关手续,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

(三)完善国内清算体系。第一,调整我国商业现行的国际结算系统,不断完善商业银行本币结算行方式。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按本外币分为两大系统,国际结算属于国际业务系统,不能做本币业务。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需要对现行的系统进行调整以便适应业务开展需要。还可以鼓励与境外银行建立关系,为人民币提供存放、结算服务机制和渠道,引导人民币通过银行体系参与国际贸易;第二,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尽早将上海建成人民币清算和交易中心。这将为境外拥有人民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资本项目下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投资工具,从而强有力地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开展。

(四)加强监管调控与统计监测。从宏观管理层面看,应调整监管的着力点,将长期以来以外汇以及外汇收支作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转变为以跨境资金流动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从制度安排及监管设计上,将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以及境外资产负债纳入监管监测体系并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与此同时,要研究如何与此相适应,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加强对进入国内市场的各类主体的监管,而非当前单纯地对外汇资金的监管。随着国内金融体系逐渐完备,人民币结算必然有一个好的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东荣.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问题与思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闫海洲.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风险[J].社会观察,2009.8.

第8篇

[关键词]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人民币国际化 江西试点

一、引言

从2009年7月开始,中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整个世界经济衰退的危机,减少汇率风险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然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发展中遇到了较多的挫折与阻碍,业务试点之初结算规模较小,与预期结算量有较大差距;近期业务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并扩大了规模,经历了由冷到暖的发展过程。本文将通过借鉴其他省份调研经验以及结合江西省自身的特点来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江西试点现状、障碍与前景进行分析。首先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分析介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基本概念以及全国范围内的试点情况,其次具体分析江西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障碍与挑战。最后通过调研分析给出合理的建议。本文还研究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除了政策协调不一致问题外,还存在人民币在境外无法自由兑换、境外缺少足够的人民币来源、外汇市场发展滞后以及人民币缺乏投资途径等金融环境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如加强政策的协调,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使境外人民币资金获得一个正常的投资渠道和回流渠道,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是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程的可行措施。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世界各国实体经济都受到了冲击,表现出了疲软或是震荡衰退,作为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的美元、欧元汇率大幅度波动,使得世界各国的贸易结算面临着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为了降低汇率风险,我国决定开展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同时也迈出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2009年7月2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公布。2009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全国5座试点城市正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帷幕被拉开。

二、文献综述

所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的结算方式,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可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相关结算服务。跨境人民币计算有利于企业节约汇兑成本和套期保值费用,优化汇率风险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地位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仅有利于降低我国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同时也使得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般的货币国际化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从贸易结算开始,到金融交易中作为计价货币,最后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伊藤隆敏(2011)在其研究中指出,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经济规模对货币国际化是很重要的以外,中国还需要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即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其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的一步。罗伯特-麦考利(2011)认为,当前的人民币国际化是在资本项目管制背景下推进的,这就也意味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受到资本项目管制的制约。

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在2009年7月才开始推出,践行时间很短,国内学者对此的研究还不多。从笔者收集到的国内研究文献来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分析。如张承惠(2011)在其研究中阐述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基本现状,并对首批试点城市的人民币结算基本现状做了一定的说明。

(2)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出的意义研究。对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意义,陈红泉(2011)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认为: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夯实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长期战略的基础,也是我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上升的内在要求;同时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的中心地位。

(3)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梁京华(2011)认为,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管理效率不高、业务推广难度大和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已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与推广的主要障碍。郭田勇、汤雯(2011)也在其研究中指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仍有五大方面的难题急需完善,包括资本账户管制严格,人民币并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对外汇的监管和政策也有待改进;境外企业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不高;国内外清算结算渠道尚未通畅;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不断扩展深化,学者的研究也在不断完善中。

鉴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时间不是很长,可借鉴的有关研究文献较少,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因不同的城市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有所区别,所以本课题组将重点研究江西试点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障碍与挑战,在此过程中将借鉴其他城市的调研经验以及分析方法,并与其他城市所面临的障碍进行对比。同时国内学者对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分析试点城市的进出口人民币结算数额、行业的分配比例,以及给进出口企业带来的额外效应等。本课题将以此类数据为分析主体,同时鉴于江西省有别于其他的城市,有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行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的独特性,课题研究将结合江西省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江西省的试点情况展开分析,并由此得出有益经验。

三、江西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及其特征

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正式启动试点以来,经历了由冷趋暖的过程,最后试点范围不断的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快速增长,商业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486.6亿元,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企业和银行参与结算的积极性增加,结算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贸易类型来看,进口业务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出口业务和服务贸易。从结算量的地区分布来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明显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其中像广东省的结算量占的比重较大,而从结算的境外领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香港和新加坡。

江西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内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部署、快速启动,为了更好推动全省跨境人民币业务顺利开展,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西省分局积极地向总局申请设立县级外汇管理支局,尤其是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区域的贵溪、遂川、广丰、万年、德兴、婺源等六家外汇县支局申请设立进度。同时,我省外汇管理部门还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保税区的建设。

2011年9月8日,江西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江西省企业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进出口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和其他项目贸易,办理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境外贷款和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的其他跨境投融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

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江西省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共有11个设区市,已开展业务的银行共有九家,参与的企业约60余家,境外地域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港、澳、台,而且从这些地区扩展到了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芬兰、意大利等这些欧洲的国家,业务品种包括了经常项目下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目下的外商直接投资、境外项目贷款、境外股东借款、人民币债券融资等。截至2011末,仅三个月时间,全省银行机构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31.2亿元,其中跨境货物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6.4亿元,跨境服务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金融为0.2亿元,跨境资本项下的人民币结算业务14.6亿元。此期间,银行机构龚向省内外向型企业“走出去”项目发放境外人民币项目贷款1亿元。

四、江西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面临的障碍和挑战

江西省不仅面临着自己省内的经济结构的问题,也面领着整体金融环境的制度制约,使其无法迅速发展。

在我国,对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交易,人民币还未完全实现可自由兑换,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也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需求。首先,境外人民币的供给严重短缺,制约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就连较为活跃的境外人民币结算中心,人民币也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人民币的存款余额远远低于贸易结算所需要的人民币数额。其次,境外企业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不高,跟希望并习惯于用美元进行计价和结算。第三,人民币资本账户尚未开放,自由兑换相对落后,也制约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最后,国内外的进出口商在交易时使用人民币计价,更关注于在使用人民币计价以后是否获得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江西作为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如何解决在人民币跨境结算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摆在江西人民面前的巨大考验和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大趋势不动摇,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努力解决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制度和人为,为我省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新的动力。

五、促进江西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及对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展望

通过借鉴其他省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并结合江西省自身的产业机构特点,有以下政策建议。首先要提升自身对外贸易的竞争地位,充分利用人民币结算的优势,提高我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拓展传统出口产品的发展空间,加大自主创新,向出口的产品注入江西特色,促进外贸出口地域的多元化,提升综合竞争力。其次,有关金融机构应重视企业对于跨境贸易结算的需求,在办理此类业务时,应减少手续的繁琐程序,以增加企业对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兴趣,使得交易更加便利,让企业能切身的感受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好处。最后,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的省市,应加强与周边较发达的省市的合作,加强,发展并巩固进出口贸易。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业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启动初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但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拥有大宗商品、资源的定价权,是人民币逐步“走出去”的重要的目的。人民币国际化政治实行 “三步走”,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以“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已经实现了准周边化,进而大宗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终人民币讲真正实现国际化。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的正式启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朱莹莹,赵亚奇: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经济论坛,2009(21)

第9篇

自2009年7月我国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一年半以来,尤其是2010年6月22日央行等六部委《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逐渐步入快车道,业务规模加速扩张、业务种类不断丰富、由经常项下的贸易结算到资本项下的投融资等业务类型不断拓展,体现出了市场需求驱动、政策顺势推动的特点。

跨境结算量加速增长。2010年6月的试点扩大,促使了全国各试点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加速增长。试点以来直至2010年年底,全国的出口试点企业从初期的365家扩大到67724家,全国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4 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0年6月底仅为706亿元。其中,货物贸易进口结算金额占比约为80%;货物贸易出口结算金额、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的占比相对较小。

跨境人民币业务类型不断丰富。一方面,围绕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商业银行积极推出对境外参加行的人民币账户融资、人民币购售业务,以及对境外贸易企业的人民币贸易融资等配套业务,初步形成了服务于跨境贸易企业的一篮子全流程的业务链条。另一方面,为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支持人民币走出国门发挥国际货币职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以个案方式开展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试点。商业银行也积极探索开展资本项目下相关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包括境外人民币项目融资、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人民币担保等。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共办理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386笔,涉及金额共计701.7亿元。

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面临良好机遇

试点扩大将使人民币结算业务空前扩展。2010年6月的试点扩大,最直接的影响是境内试点范围,由原来的沪广四市的“点”,扩大到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以2009年贸易量计,扩大后试点地区的进出口量占全国的95.2%。这些省份不仅经济规模大,而且外向性特征明显,发展贸易结算等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需求巨大。因而,试点扩大后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将能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享受出口退(免)税的优惠和海关报关等的便利,潜在的结算需求得以释放,逐步形成人民币结算的规模效应。

人民币升值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良好时间窗口。我国央行于2010年6月19日宣布重启人民币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新进入双边波动的通道,波幅明显扩大。汇改重启至2011年1月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达3.49%。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会形成更具弹性的走势,在持续的双边波动中保持每年3%~5%的温和升值。中长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更容易促进贸易结算及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因为升值预期有助于激发境外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潜在需求,人民币更容易被接受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以人民币计价的融资产品、理财产品等,也会具有升值预期而被境外机构和个人所乐于持有。

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大都制定了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而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参与者,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过程中,面临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的多方面历史机遇。通过发挥本币优势提供贸易结算等跨境人民币业务,商业银行可实现国际业务多元化,开辟新的盈利空间,并改进对国际业务客户的服务能力,提升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银行间市场的活跃和开放等,从而可以借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契机,全面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资本与金融项下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前景广阔。2011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首次明确境内机构因境外投资企业的增资、减资、转股、清算等引发的人民币收支,经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都可以在相关银行直接办理人民币资金的汇出入手续。境内机构也可以将所得的境外直接投资利润以人民币汇回境内,同时商业银行也可向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这为商业银行支持境内机构以人民币形式进行境外直接投资,以及境外人民币的回流开辟了全新的渠道,是继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试点之后,资本与金融项目下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重要突破。

商业银行进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的建议

继续巩固和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规模。传统的货物进出口结算是人民币结算的业务基础,占到了结算量的绝大部分。进一步在继续扩大进口贸易结算规模的同时,还应主动提升出口贸易结算的规模和比例。此外,还要继续扩大服务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规模,主动开辟跨境的旅游、电信、运输、金融等服务贸易的结算项目,拓宽人民币对服务贸易的结算范围,提高人民币在服务贸易结算中的占比。所以商业银行要继续拓展境内外客户基础,完善全球结算网络,从多方面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

积极拓展与贸易结算相关的人民币跨境业务。当前应围绕服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扩大推进,开展相关的人民币业务创新,包括:一是跨境人民币账户融资。为境外企业开立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吸收人民币存款,境内银行可以根据央行规定的额度,为境外参加银行提供人民币账户融资。二是人民币贸易融资。在跨境贸易合同的金额范围之内,境内结算行可以为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具体可灵活采用信用证等工具。三是人民币购售。根据试点管理办法,境内银行可以在人民银行规定的额度内,为境外参加银行提供人民币购售及兑换服务。四是人民币同业拆借。通过境内或境外银行间市场的拆借,可为境外参加行提供人民币铺底资金,支持其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五是人民币担保。商业银行为贸易企业提供人民币担保业务,也可支持企业的贸易融资,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扩展。

以上这些与贸易结算相关的业务,能够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的本币优势,提供境外人民币资金流动性、培育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需求,是支持贸易结算等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重要配套性业务。

加快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投融资业务创新。未来商业银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将从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结算,扩展到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例如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也即允许境内银行提供海外项目人民币融资,并可采用适当灵活的融资利率。2009年11月以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等相继开展境外人民币项目融资试点。再如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对经批准的跨境直接投资项目,境内银行可提供人民币投资的出资和结算服务。这不仅可以拓宽中资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渠道,更可使人民币随着中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而“走出去”,提升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规模和层次。目前我国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已经开始了个案试点,在2010年6月开工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中,中石油就获准试点以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此外,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可境外机构运用人民币进行境内投资,代境外机构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设计和发行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市场的金融产品等。而且监管当局运行人民币直接境外投资试点之后,境内银行机构运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直接投资将走向规模化和正规渠道,商业银行参与资本与金融项下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将迎来空前的发展空间。

适时推出人民币汇率避险产品。尽管目前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中长期持有人民币资产不会有贬值损失,但人民币汇率在汇改重启后弹性增大,短期内的双向波动幅度加大不可避免。因此市场亟需人民币汇率远期等金融衍生产品,来对冲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未来我国需要发挥本币市场优势,加快人民币汇率远期、期货、掉期等衍生产品的创新,扩大衍生品市场交易规模,并提高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参与衍生品市场的程度。商业银行参与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的发行和交易,在为企业客户提供更为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的同时,还可获得自身在外汇市场上的自营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

主动开发境外人民币理财产品。随着境外人民币存量和流量的增加,商业银行需要对非居民提供更多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服务,以活跃境外人民币市场,增加人民币对境外持有人的吸引力。以香港地区为例,香港银行体系的人民币存款总额已经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时的559亿元,增至2010年底的约3149亿元,一年内剧增四倍多,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具备良好的市场基础。自2010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了《补充合作备忘录》之后,原有的监管障碍也已清除。此后香港各大银行纷纷宣布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理财产品,如渣打银行推出的与利率、股指等挂钩的结构性投资产品,产生的利息以人民币支付;中银人寿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保单;交通银行也与中国人寿合作推出人民币的储蓄寿险产品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