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10: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课程基本理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审美的定义
审美一词最早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BOMGODEN)提出,现通常译为“美学” 即“aesthetic”,之后康德在鲍姆加通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经验这一词。审美经验就是一种无利害的愉快(disinterested pleasure)经验。所谓不带有利害,也就是只与对象的表象(presentation)有关,而不与对象的存在(existence)发生关系。
这种无利害性经验是一种不经由任何中介的直接经验,是一种典型的分离式的经验,强调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静观。与它相对立的是介入式的审美经验:即强调审美主体积极参与到审美对象之中。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中享有优先地位,欣赏者很难将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孤立出来。而后席勒、黑格尔等人又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最终杜威认为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对审美的认识。
(二)审美教育的含义
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根本形式是艺术教育,情感性是它的本质特征。音乐因其特有的情感特性而成为进行审美教育的优质媒体之一,审美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环节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音乐审美教育是借助审美形态实施美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共鸣。
(三)审美教育的发展历程
1.背景与内容
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了审美教育运动,该运动是针对当时美国实行以实用主义为教育哲学基础,倡导音乐教育功能性与实用性的价值观而言的。主要代表学者有:爱伦?布里顿(Allen Britton)、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等人。他们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应有一个统一完整的音乐哲学基础来推广与发展。
将其共同思想积累起来的年代是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代表的书籍是《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1958年版)和《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原则》(1959年版)。二者都强调了音乐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一种稳固的哲学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20世纪60年代《审美教育杂志》(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创刊,极大地促进了审美教育运动的迅速发展。
2.鼎盛发展时期
贝内特?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1970年版)是音乐审美运动达到巅峰的标志。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思想的中心观点是“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Music Education as Aesthetic Education),认为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审美价值相一致,审美概念的确立体现了音乐这门学科独特的音乐价值,即音乐的本体价值。
二、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与音乐审美教育哲学的联系
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的哲学基础,以贝内特?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为代表。雷默提出音乐审美教育几个具有特点的信条:审美教育努力既在哲学上令人信服,也要在音乐的教与学的整个广泛的运用上有用。……音乐课程包括音乐的历史、文化语境、对音乐的相关批评、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多种作用,以及和音乐本质相关的许多问题。②雷默对于音乐教育者要关注音乐音乐体验的多样性的主张与我国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有相通之处:都提到从不同的音乐文化语境出发,去感受音乐的的表现形式;让音乐这门学科充满其音乐的意义,让学生关注音乐的本体意义。
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的实施
(一)了解中小学生音乐审美态度
了解中小学生音乐审美态度,对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基本理念的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一,从音乐审美态度的认知角度来说,我国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态度是赞同且相信的,音乐课程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从音乐审美态度的情感角度来说,中小学生积极肯定地以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素质;从审美态度的意动角度来说,随年龄增长参与音乐活动来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越加明确。第二,“音乐艺术具有目的性、约定性、可变性、可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增加了学生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音乐艺术作品的困难。”③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不同,应依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对应的音乐审美要求。
(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只有建立在音乐听觉的基础上,才能对音乐美感进行体验与感悟,只有从不同的音乐文化语境出发,才能完善其音乐素养。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只有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进行正确的审美体验,才能更好地认知音乐文化。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音乐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普遍展开,必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教学实践问题。比如就一堂课来说,教学目标不清晰,缺乏鲜明的指向性与达成性设计;教学内容过杂、太乱,知识无序,鲜见有机的组合与连接;教学形式与方法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脱节等等。这些问题的实质,是音乐教师没有正确理解音乐新课程的性质和特征所致。《课标》在表述课程性质时特别指出:“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这种表述很明确地指出了人类音乐活动(包括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即是以音乐音响作为载体。换句话说,音乐课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音乐的方式来进行的。如果欣赏《1812年序曲》不去通过音响的聆听体验音乐对战争的描绘,欣赏《梁祝》不去感受音乐音响如何渲染和表现爱的情感,欣赏《苗岭的早晨》不去了解苗族民间音乐固有的音调特点,而把大量教学时间用于对战争的部署、经过、胜败原因、历史影响的探讨,用于对梁祝爱情故事的讲演和创作背景、作者、演员的介绍,用于对苗家地域、习俗、服饰的了解,那么音乐课程的性质就被异化了。面对此类教学现象,许多老师不止一次地发问:这是音乐课吗?显然,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诚然,基于综合理念的贯彻,音乐课中可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一些艺术门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但涉及它们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如果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或艺术门类的方向,这显然是同“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相悖的,这也反映了教师对“课标”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扎实与深入。其实,在“课标”实施建议中,已非常明确地提到“为保证《标准》的实施,教师应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问题,但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在新课程实施中却没有引起教师们的充分关注,今年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全部选手无一人答对,“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两道填空试题,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是新课程音乐教学中的一个根本原则。之所以要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这是音乐课程的本质所决定的。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如果冲击了音乐为本的课程理念,就等于削弱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那么,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的音乐课就会被异化为另类课程,失去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因此说,音乐课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中要体现音乐,在音乐新课程实施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面对一些教师在“综合”问题上的模糊观念,有必要明确一下音乐教师的职责。这里借助一位澳大利亚音乐教育家的话提示我们的音乐教师:“你是音乐老师,请你不要越权。”最后,还想告诉老师们的是,请大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音乐课程标准》,特别是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学习和研究,才能更为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音乐新课程。
关键词 审美 音乐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经历了从“音乐美育”到“音乐审美教育”,再到2011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确立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转变,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主线。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实质及其确立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十年课改始终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音乐审美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应用于新阶段的学校音乐教育中。新《课标》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头条理念得到凸显,同时强调了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品格和创造,这是对传统音乐教育极端功能化的深刻反思,是音乐教育科学本体价值的回归。
《课标》将“音乐审美”的内涵明确定义为: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个界定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也和现代美育思想的发展戚戚相关。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之初确立的音乐美育思想,其诞生就和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他们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音乐美育是辅助德育的重要手段,这种美育观深深受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乐以修身养性、以乐教完成德育”文化传统的影响。“礼为德育、乐为美育”,的西方美育思想中国化的尝试,将中国古代的礼乐思想与西方美育思想融合,赋予了中国古代乐教以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了中国美育的普及。
音乐美育的思想也随着现代美育理论的深入研究而不断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育观念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初期的美育有鲜明的不同,从着眼于现代教育的完整性而提出的美育是德育和智育的辅助,发展到现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强调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转变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美育本质和作用的认识,也确立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思想。20世纪末的素质教育改革,明确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的提出,突出了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不仅凸显了音乐课程“以美育人”的独特价值,它作为一种具有陶冶情操、促进德育功能和文化理解的综合教育理念,成为国家教育方针中促进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如何实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2.1 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实现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文化认知的有机融合
音乐课程的审美性以及审美作用的凸显不是指要在音乐课程教学中丢弃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反,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依赖于音乐实践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和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音乐的创作表演有其艺术特性,决定了音乐的欣赏、表演和教学都有特定的实质与技能要求,这是由音乐学科特性所决定的。而只有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认识多元的音乐文化,正确理解各种艺术表达形式,而这也正是音乐审美体验和认知文化的过程,也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音乐音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有组织的音响能激起人的不同的情绪情感反应,对人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它精细人的感知,深化人的思维,丰富人的情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感受与理解音乐,才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重视在“音乐情感体验”中增进“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可以理解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包含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即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过程。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应在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基础上,在音乐本体的艺术实践中,在对多元文化和不同艺术门类的探究与感知中,在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中形成。
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密不可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而“音乐审美”不是空洞、虚幻的目标或口号,其内涵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其中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依靠的是建立在音乐听觉能力之上的对音乐艺术的有效理解。沟通和交流离不开以音乐欣赏和演唱、演奏为主要形式的音乐表演活动。“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则需要有“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简言之,音乐素养是形成音乐审美能力的根基,正由于“音乐素养”对培育和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值得重视。
2.3 重视“音乐本体”,倡导有效的音乐教育
“音乐本体”即音乐自身,它可以泛指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文本(乐谱)或音乐作品的音响,可以是指音色、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等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也可以指构成音乐作品、形成某种音乐风格或表现特点的内在规律。
在课程改革之初,在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于“知识与技能”要求矫枉过正,过于忽视音乐学习的技能要求,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效果,满足于学生课堂层面上的广泛参与,把音乐课上成了一堂“综合课”,或者使得音乐课堂成了一堂娱乐活动课。在音乐教学中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音乐文化认知等各面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局限于浅层次的场景描绘,将对学生的音乐要素把握要求降低到只要学生参与其中。这是忽视音乐本体的表现,致使音乐课堂游离在音乐之外,音乐本体的失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音乐课程教学效率不高,导致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提不上去,因此,要科学认识音乐教学规律,正视音乐本体的重要性,倡导有效的、使学生真正受益的音乐教育。
2.4 重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课标》要求系统学习母语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特别需要学习的,便是本民族世代相传的、最具民族音乐特征、自幼耳闻目睹受到习染的民族传统音乐。这就要求音乐教育者从我国五大传统音乐精粹中,发掘和建立适宜学生学习的本土民间传统音乐资源库,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修订版音乐课程标准;性质;理念;审美;实践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自2001年“实验稿”颁布以来,经过十年实践检验,全面梳理、客观分析并汲取了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师生及社会各界对实验稿音乐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使人们在反复总结、锤炼中进一步深化对音乐教育规律的认识。本次修订版课标在保持实验稿文本框架基础上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等方面均有修改和新增加的内容。笔者将对以上几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一、音乐课程性质的界定更为科学
实验稿中将音乐课程的性质界定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此次修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音乐课程性质的内涵,将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性质。
1.人文性——彰显音乐人类学的哲学思想
“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1]人文性蕴含着音乐人类学的哲学思想,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能以最直观感性的方式,彰显着不同民族的性格与情感。
2.审美性——彰显审美教育的哲学思想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审美性强调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数千年文化的“乐教”传统,尊崇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思想,将“涵养美感、陶冶德性”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音乐学科坚持审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与我国教育、文化传统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相吻合的。
3.实践性——彰显实践主义的哲学思想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性突出了实践主义的哲学思想。
二、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得以整合和完善
修订版课标将10条课程基本理念整合为5条: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课标坚持音乐审美的核心观念,与我国“美育”的教育方针相对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彰显其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这就意味着音乐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的所有条件包括学习环境、音乐材料、音乐学习中的音乐实践都要具备审美的品质,在审美的基础上激发并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课标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提到第二位,强调音乐的实践性和创造,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改写了易产生误导的提倡学科综合,增加并突出强调了音乐的特点是听觉的艺术,意味着在音乐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音乐本体,在教学中要多采用音乐的而不是语文、历史等脱离音乐本质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科综合意味着音乐教育应淡化学科界限,保持开放姿态。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文化多样性意味着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习、保护、传承母语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尊重世界上的多元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形成全球性的文化视野,在借鉴中促进本民族的音乐发展。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同时也是最有利于学生个人情感、个性的抒发和张扬,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新增音乐课程设计思路
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分别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修订版课标对包含音乐聆听、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又具体的内容要求。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
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9个学年分成3个学段,3个学段设计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有序的学段目标及内容标准。
5.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为使不同区域、不同学校间的音乐课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与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实施,以此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更为充实和具体
1.总目标更为充实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总目标充分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的首要功能应该是“以美育人”,明确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本的音乐素养。
总目标又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得以具体体现。三个维度都做了适当调整,如“知识与技能”,课标将创作内容融入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变成了音乐基本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相关文化。其中音乐基本技能,新增加了如节拍、调式、风格流派等内容。明确了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的内容。因此,微调学段目标的内容和文字,使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并体现不同学段目标的梯度渐进、相互衔接。
2.课程内容更为具体
修订版课标的内容框架分感受与欣赏(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四个领域对于1-2年级、3-6年级、7-9年级的部分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对不同学段中的概念做了更为具体的表述。主要表现在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三个层面、表现领域中的演唱、演奏及识读乐谱三个层面和创造领域中的创作实践层面,使得每个学段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修订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集中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在坚持审美教育哲学的基础上顺应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汲取了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音乐作为文化和文化脉络中的音乐、音乐是多样化的音乐实践等理论研究新成果,是十年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取得的新成果,将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程资源开发 音乐教师
初中学校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即回答怎样开发与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的问题。首先,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能够体现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性的原理,形成基本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思路。其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立足实际教学需要,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主。第三,由于音乐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地域性等特点,因此开发与利用要联系学生实际需要,体现复合性开发的特点。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研究思路是转变观念、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多方取源、综合利用、以校为本。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音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学科地位
初中学校由于学制短,仅有3年(少数地方是四年制初中)。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一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观上是由于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上的片面认识;客观上也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致使音乐课程资源形成严重浪费现象。因此,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是学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首要的关键。要促进音乐教师形成课程资源观念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要使音乐教师充分理解什么是音乐课程和音乐课程资源,以及音乐课程资源对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在音乐课程资源的研究中,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利因素。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许多学校中的很多音乐方面的人才,如在教师队伍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不乏有能吹拉弹唱的能人,学生中也有很多学有所长的艺术特长生,完全可以开发利用这些有用的资源,搞活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音乐课程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
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知识技能学科无法替代的,是学校音乐课程的一种重要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电台、计算机、网络、宣传栏等媒体中的音乐资源来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教育氛围。如开展“点歌节目、晨歌、午唱、每周一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利用学校的音乐教育的作用。
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音乐课外活动小组是学生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活动方式,使所建立的活动小组能够真正的活动起来,不流于形式。
关键词:理性;真实;新课标;音乐课堂
自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以来,音乐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音乐课程改革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音乐课程的音乐审美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倡和重视,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是音乐审美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素质教育形势喜人。
首先,2011年版新课标在保证《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结构框架不做整体变更的前提下,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维、课程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体现《规划纲要》所阐明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发展任务。
其次,对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做了进一步地巩固和深化。新课标确立的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倡导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来构建全面发展的三维课程目标,精选对学生终身有益的知识内容,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强调评价的激励与改善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另外,在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过程中,音乐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形式丰富生动且多样化,音乐常规课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违背音乐课主旨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
有喧宾夺主之嫌,活动目的不明确
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并未真正关注和感知音乐,只是从表面上营造一种积极踊跃的气氛,学生的描述、表达和表现并没有围绕着音乐的要素,他们的语言不是音乐的,而更多的是文学的;课堂内的综合活动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到最后学生有可能不能够准确、熟练地学会一首歌曲和学会欣赏音乐。
二、淡化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教改的意识,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课堂意境和音乐活动的创设上,淡化了知识、技能的学习,新课标强调对教材单元必须达到的目标和能力应有明确的规约,使其具有可行性,并在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加以具体落实,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音乐审美,但必须明确音乐知识技能教学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条件与保证。
三、滥用教学多媒体
多媒体作为现代技术的产物,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声图并茂、视听并举,将它作为教学手段,可使课堂教学显示直观、形象、生动等方面的长处,但不能滥用,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将背离让学生在音响感受中进行艺术联想和想象的教学目标,形成了音乐课被多媒体课件虚假包装的现象。
四、学习评价的泛化与无为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当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首要的评价几乎都是“掌声鼓励”,“太棒了”,“真了不起”等语言。实际上,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是问题分析透彻,还是思维角度独特?其他同学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类似于这样的具体解释少之甚少。这种流于表面、笼统的夸奖未免过于形式化。另外,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有所欠缺、不尽如人意时,部分教师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一、《 修订版 》相对于《 实验稿 》的创新之处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诱导、启迪的作用。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 音乐课程标准 》也作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 修订版 》主要是在《 实验稿 》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的调整、修改和创新。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对音乐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明确
1.课程性质更加突出
《 修订版 》深化了对音乐课程性质的理解,把原来第一部分中的“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了“课程性质”,并且从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从性质中体现了价值内涵,并且明确了音乐具有较强实践性这一特点。
2.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 修订版 》将《 实验稿 》中的十条基本理念进行整合、提炼,变成了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协调统一的五条。具体变动情况是,将《 实验稿 》的第一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和第二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进行合并,变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同时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等内容;将《 实验稿 》中的第三条“面向全体学生”和第四条“注重个性发展”直接合并成为第五条;将实验稿中的第五条“重视音乐实践”和第六条“鼓励音乐创作”合并为第二条“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从而把音乐实践由“重视”提到“强调”的层面上;把实验稿中的第七条“提倡学科综合”进行创新提炼,变成《 修订版 》的第三条“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更进一步强调音乐课程的特点以及价值所在;将《 实验稿 》中的第八条“弘扬民族文化”和第九条“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强调音乐文化的主要地位。将《 实验稿 》中的第十条“完善评价机制”在此部分中删除。
3.音乐课程的本质特点更加明确
《 修订版 》从整体来讲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更加突出,凸显了音乐学科的内在性质与理念,明确了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强调了音乐较强的情感性、审美性、再现性、形象性、实践性等特点,也更加清晰了课程的价值导向。
(二)对音乐课程要求的进一步细化
1.对音乐课程的要求用词更加准确
这主要表现在内容框架中用词的改变。比如,《 修订版 》将《 实验稿 》第一领域中的“感受与鉴赏”,改成了“感受与欣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有很大的区别。“欣赏”一般是怀着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而“鉴赏”则较为深入,它是通过对照、比较和评价性的判断来欣赏,两者的感受程度不同。所以,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欣赏”较为恰当。又如,《 修订版 》将《 实验稿 》领域三中的“即兴创造”修改为“即兴编创”,这个要求是有不同的,“编创”具有编排创造的意思,比“创造”更适用于音乐艺术当中,也显得更专业。
2.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更明确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内涵和体验作品意境,《 修订版 》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体现“技巧为作品和感情服务”的精神。主要体现在:① 在节拍感受能力上,要求小学1~2年级 能对二拍子和三拍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3~6年级主要是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的律动感。② 在演唱上,《 修订版 》对演唱歌曲类型的要求更为细致。例如,对于小学1~2年级,具体到指定民歌类型的要求;到3~6年级时,针对学生的生理特点增设了了解变声期嗓音的保护措施等内容;在3~9年级时,还把京剧和地方戏曲的唱段要求加入其中,更加重视京剧和地方戏曲的学习和传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③ 在演奏上,《 修订版 》对所要学会演奏的乐器类型作了明确的要求,主要是竖笛、口琴、口风琴等。④ 在识谱能力上,《 修订版 》的要求提高了。例如,《 实验稿 》在3~6年级时,只要求学生能够识读简单的乐谱,而《 修订版 》中则把原来7~9年级的“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提到了3~6年级,并且把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二、音乐课程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教学一线音乐教师的访谈得知,在实施和推进《 实验稿 》的过程中,音乐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下两点。
(一)教师的专业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课程的开发者和传递者。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表现这样一种转变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修养,它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1] 音乐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需要比别的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前中小学校普遍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当作主要学科,而把音乐当作副科,造成音乐课的社会地位不高,相应地音乐教师获得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就少。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课常常由其他学科的教师顶替。这些教师能勉强完成音乐教学内容就不错了,对《 音乐课程标准 》自然不能充分有效地实施,这就影响了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所以音乐教师在专业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教材的编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材是《 音乐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优质的音乐教材不仅能够展现出音乐最本质的审美价值,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所以,教材在编制时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而且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但不少音乐教材在编制时,没能充分传达《 音乐课程标准 》的理念,就以戏曲知识进教材为例。戏曲艺术是我国的本土文化,音乐课理应加以重视。然而在音乐教材中,对戏曲相关知识的介绍较为稀少,甚至存在空档的现象。在人音版教材(实验稿)中,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一些戏曲知识的介绍,接着是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介绍了几种地方戏曲,而直到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才再次对经典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选段进行介绍。笔者认为,教材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应具有连贯性,就拿戏曲知识学习来说,建议该教材在修订时可以考虑在每一册用一个单元对戏曲知识进行介绍,以达到循序渐进的学习效果。
总之,2011年的《 修订版 》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它能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目标;又如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更加凸显音乐的本质价值和注重音乐的实践特点,等等。对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将《 修订版 》中最新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和陶冶功能,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关键词:以生为本 中学音乐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60-01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音乐的不同曲风和不同年代的歌曲,不仅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能记录每个年代的社会现状。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除了可以得到美的享受与欣赏,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更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等。中学生大多喜欢表现自己,中学音乐课的进行,以人本理念为教学模式,更有助于中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与表现能力。中学音乐课作为中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特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在人本理念的教学模式下,让中学生在中学音乐课中不断的发展自我,认识世界。
1 以人为本的中学音乐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又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就教育而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爱人的生命及生存环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以人为本,是我国当代新生的价值取向与发展理念,尤其在教育领域,“以人为本”成为了一种最基本的工作原则。在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此为基础的教育观也是势在必得的。在教育领域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者在进行教学时,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与自主性,关爱学生个人的生活与生存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兴趣是一种愿意并乐于接受和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在众多的中学生中,对于音乐的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自身很有乐感,还有本身很喜欢音乐,除此之外,便是按照家长要求去学习音乐的。由于中学生并没有很强的自制力,不具备主动完成自己不喜欢的事的能力,更谈不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所以在中学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音乐的学习,教师应该以人本理念为引导线,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新颖的教学语言,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一些音乐情景,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2 以人为本的中学音乐教学模式
2.1 设计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的音乐教学活动
在人本理念下的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音乐。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中学生的内心想法入手,中学生喜欢群体活动,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一些学生喜欢参加的音乐活动和游戏。比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玩歌词接龙游戏,教师先唱一句,再以这一句的结尾为下一个同学歌词的开头,要求每个学生有十秒钟的考虑时间,这样依次进行,在十秒钟之内没有接上歌词的同学就自己或者找搭档表演节目。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糖和其他小玩具为小奖品来刺激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除此之外,教师也应给学生机会进行小游戏或者小活动的策划。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团体的形式进行音乐短剧的表演,把学生喜爱的歌以一个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爱上了音乐课,也学会了创新与团结。
2.2 让学生在动画片和青少年节目中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
很多中学生已经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不感兴趣,而是将日常看的一些动画片主题曲唱的朗朗上口。为了提高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将一些动画片音乐做成课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己喜欢和会唱的歌曲中,了解音乐的知识。把优秀的国内外动画片引进音乐课堂,让中学生在动画片和少儿就目中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不仅增添了中学音乐课的趣味性,丰富了课堂形式,更是符合“以中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3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必须从教师做起
面对来自社会音乐教学的新挑战,中学教师应该了解中学音乐课开设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以标准的音律唱出歌曲,也不是让每个中学生将来都成为音乐家,而是在于培养中学生情操,让学生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除了教中学生音乐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审美与品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必须明白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调节中学生的学习情趣,而是利用音乐课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少年。为此,教师应探索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最新颖创新的教学模式,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进行音乐课的教学。
3 结语
将人本理念运用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相应新课改的号召,还能够遵循了教育领域的理念与工作原则,促使中学生最大程度的接受音乐的学习。因此,作为当代一线的中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注重人本理念的学习,且将人文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让每个学生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并在音乐的作用下健康成长,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当前教育改革及发展的方向,也是新的教育形势下对教师的更高要求。音乐教育方法要现代化,教学内容要现代化,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增选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贴近学生,让中学生在音乐教育的天地里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手段服务于教学,不断开创教育教学的崭新局面,使中学课堂教学呈现新的气象!
参考文献
[1] 姜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教师素质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越发被重视,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指出,我国中学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现状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学科素养加以提升。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自《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音乐教师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努力探索教学方法,为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做出贡献,音乐课程改革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根据我们在西北及西南共计九个地区的问卷调查和反馈结果来看,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就目前来看,一些音乐教师对新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特别是有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教育思想陈旧。在我国部分地区,音乐课往往被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有的学校甚至不给学生开设音乐课。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一般停留在对歌曲的教唱,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文化知识的引导;而高中由于在高考指挥棒导向作用下,多数学校存在经常挤占音乐课的现象,导致上课课时不足,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谈不上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其次,教学设计欠妥,教学效果欠佳。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不当会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散。比如用一整节课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就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仅感受不到音乐课的轻松愉快,还可能对音乐课产生逆反情绪。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它需要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但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立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
再次,教学手段运用不当,多媒体喧宾夺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它能将文本、动画、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音乐教学更添活力。但有的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单靠播放现成的教学课件,与学生的互动减少了很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件制作上牵强附会,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音乐之外的东西上。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学生的体验与思维,弱化了音乐课堂教学,要知道一堂课是否精彩,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工具。
以上这些问题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状况,更好地推动新课改发展,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在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音乐学科特征的基本品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
一、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先进的教育理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教书育人是一项影响社会和个体,具有重大社会责任的职业。因此,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用科学的精神陶冶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培育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是教师恪守职业规范、坚持高尚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思想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因此,要使每个学生的情操都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不容忽视。
2010年8月,笔者作为会议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ISME),会议的主题是“和谐与世界的未来”。这次与会代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中学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人员,他们大多思想先进,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希望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世界接轨。会议通过与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学者的直接交流与观摩,使大家近距离地感受了世界音乐教育潮流,领略了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及其魅力,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我们与先进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存在的差距。笔者认识到,通过对当今先进教育思想的研究以及对《标准》的解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认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形成一套系统的新课程音乐教育思想体系。
二、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
(一)传统音乐技能
音乐是横跨多学科的一门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边缘学科。传统的音乐技能包括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等方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如器乐演奏技能和视唱练耳能力是从小培养且需要不断反复练习,“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传统音乐教学,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能力仍然具有重要地位,这些也是音乐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的载体,这些载体不坚实、不丰富,教师就无法把美的信息忠实地传递给学生。
(二)现代信息技术技能
新课改逐步深入,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音乐课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对传统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师掌握中学音乐教育必备的计算机课件制作方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技能知识,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突破,更是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1.课件制作
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科学应用,必然给音乐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因此,音乐教师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了解一些课件制作的基本理论,并学会收集或制作素材,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思路制作音乐课件。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
2.音频处理
新的课程标准将音乐鉴赏作为音乐审美的核心,贯穿中学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对一些音频的剪辑处理,如音乐片段的截取或连接、曲调的升降,等等。合理地利用一些设备及软件(一般的音乐制作软件都有此类功能),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或剪辑音频素材,可以使音乐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因此,具备基本的音频剪辑处理能力是必要的。
3.音乐制作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家用电脑的普及,电脑音乐创作凭借其方便的操作、丰富的音响效果被人们喜爱并迅速推广。因此,教师学会使用一些音乐制作软件,会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这些音乐制作软件种类很多,如Nuendo、GoldWave、Sonar、CoolEdit等。
(三)课外活动组织能力
音乐课外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中课堂教学和社会音乐教学的桥梁和有效补充,是中学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音乐教师指导课外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主要包括合唱组织及训练能力、乐队组建及训练能力、舞蹈创编能力、晚会组织能力,等等。
三、教育教学与课堂管理能力
音乐教学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对艺术学科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每一次音乐实践活动,都是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和表现的过程,这既是音乐教学自身的特点,又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怎样更科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怎样才能使音乐课堂生动有趣?应该用什么方式呈现音乐的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得学习、审美、认知的方法,关系到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与体验、审美情感的深入与升华和对蕴涵其中的美的认知。
在课堂上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也尤为重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互动,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同时,努力调控情绪,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因势利导地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指令。
四、科研创新与终身学习能力
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信息更替频繁,社会变化加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位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此外,教师终身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长远的意义,培养该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现代社会,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所以,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是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现代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教师更应教学与科研并重,以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
上述几个方面的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只有教师全面提升其学科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