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10: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妇科疾病的预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05-02
当今人们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但女性缺乏基本卫生保健常识,妇科疾病发病率普遍偏高[1]。妇科疾病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过程复杂多样,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困扰[2]。为了提高社区内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保障社区内女性的健康安全。笔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妇科疾病普及宣传,以此探讨女性保健对社区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意义。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计划生育妇女三查的契机,随机选取社区内400名已婚女性进行免费妇科检查,并针对每名女性制作详细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学历、既往病史、生活卫生习惯、生育状况、避孕措施等,建立健康档案,跟踪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并详细记录。
1.2 诊断 采用妇科常规检查、阴道镜检查、B超检查等方式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
1.3 治疗保健方法 对抽取的妇女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予以相应的个性化诊疗。采取保健措施:①加强已婚女性的健康保健常识普及宣传,定期对社区女性进行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增强女性的健康安全意识;②规范饮食习惯,科学膳食。保证日常所需蛋白质、维生素、脂肪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保持机体健康的营养状态,降低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生率[3];③加强女性卫生保健,保持外阴洁净,勤换内衣内裤,养成卫生的习惯。如有身体不适,尽早就医治疗。
2 结 果
2.1 受检女性年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女性学历和卫生习惯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1 学历 部分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卫生保健教育,对疾病常识认知不足,没有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社区内女性妇科疾病发病率偏高,如阴道炎、宫颈炎、尿失禁、盆腔炎等。女性普遍预防保健意识淡薄,妇科疾病早期不能较好的控制而继续恶化。女性卫生习惯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例关系,学历程度高的女性具备卫生保健常识,卫生习惯良好,发病几率相对较小。
2.1.2 卫生习惯 受检女性具备坚持前清洗外阴习惯的很少。调查数据显示:前坚持清洗外阴的女性156例,占39%;前偶尔清洗外阴的女性190例,占47.5%;前不清洗外阴的女性54例,占13.5%。不洁是诱发女性妇科疾病的关键因素,不洁与妇科疾病发生率呈正相关。
2.2 体检结果 260名受检女性出现妇科疾病,占65%。其中以妇科炎症为主,包括阴道炎105例,子宫内膜炎35例,宫颈炎48例、盆腔炎72例。妇科疾病是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最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妇科疾病发病率增高,发现病情晚,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尚不完善,医护人员缺乏和医疗设施不完善,导致社区女性患者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3 讨 论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健康要求指数也随之提升[4]。科学预防疾病、卫生保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意义重大。中年女性妇科疾病的病发率居高不下,疾病治疗过程复杂多样,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妇科疾病种类多样化,临床以妇科炎症、妇科肿瘤最为常见,这类疾病给女性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困扰,严重降低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内分泌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生理和心理也随之变化,须注意科学合理的卫生保健[5]。
本组研究随机对社区内400名女性调查显示:女性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女性卫生习惯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例关系,学历程度高的女性具备卫生保健常识,生活行为习惯良好,发病几率相对较小。调查数据显示以阴道炎患病率最高,占妇科疾病总数的40.4%,是危害社区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①外源性因素:前不注意清洗、性生活频繁、节育措施不当、机械性刺激损伤,引起病原菌反复感染所致。②内源性因素:生理功能改变、雌激素分泌水平等因素导致女性自我免疫能力降低。
加强社区女性的妇科疾病保健常识宣传,指导妇女日常生活中科学膳食,保证体内营养均衡,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摄入,维持机体正常营养状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养成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保持女私部位的洁净,能较好地预防妇科疾病;加大保健预防措施宣传,鼓励女性定期体检,做到妇科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健全基层医疗保健体系,建立社区内女性健康档案,做好妇科疾病的科学防控。不仅有利于防治社区内常见妇科疾病,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洁,方凡夫,俞超芹.老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J].中华医学杂志,2008,10(4):316-317.
[2] 万星明,谭小燕,王宏,等.珠海市香洲区1036名女教师常见妇女疾病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10):1167.
[3] 古丽巴哈尔,玉苏音.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及保健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245-246.
关键词:农村 常见 妇科病 成因 预防 策略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51-01
1 农村常见妇科病的类型
早在2006年,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省慈善总会、省医学会、武警贵州省总队医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妇女健康援助工程”妇科免费普查活动中,共有2000余位妇女参与了此次活动,检查结果表明妇女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武警贵州总队医院妇产科樊章琴主任介绍,普查结果表明,妇科疾病患病率高达56%,病症主要是宫颈疾病、乳腺疾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炎症等。
另外根据本院的相关妇科病例也表明,妇科病病例在当前医院所有病例中也占着很大的比重。自2008年至今,在我院接受妇科检查的妇女共有2407名,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59岁;其中身体健康的妇女1019人,占检查妇女总数的42.3;患病妇女1388人,患病率57.7。其中,患乳腺疾病的妇女745人,占检查妇女总数的31.0;患宫颈疾病的妇女677人,占检查妇女总数的28.1;患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妇女985人,占总数的40.9;患两种以上疾病的妇女344人,占总数的14.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妇女妇科常见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其中,乳腺疾病和宫颈疾病是农村妇女健康的主要杀手,对农村妇女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分别位居第一、二位。
2 农村常见妇科病的成因
2.1 健康意识淡薄。在农村由于农活较重,或者忙于料理家务,妇女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往往不上心,即使不舒服,有一定的症状,也会认为自己身体状况挺好,强忍一段就挨过去了。对于一些常规检查也不重视,而妇科病又具有一定的隐藏性,长期以往,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2.2 保健知识缺乏。身体就像一个机器,长期的运转也需要一定的常规维护,就需要进行一定的保健。但是在农村由于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对于妇科保健可以说几乎为零。尽管近些年来随着广电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一些保健理念不断涌入农村,但是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也导致一些妇女“上当受骗”,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让她们对于保健有了偏见,当面对医生的相关保健安排、保健建议,她们只当是耳旁风,不予以采纳,这就导致了农村妇女妇科保健的严重缺乏。
2.3 农村卫生条件较差。在农村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养成,导致很多妇女不大讲究卫生,特别是对于妇科方面的问题,她们或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或者不重视,不注意个人的卫生问题,比如贴身衣物没有经常清洗,就会导致细菌的滋生,对于健康造成危害。
2.4 思想观念陈旧。在农村由于长期受“三从四德”的影响,很多妇女对于妇科知识不好意思去问,而对于自己的妇科病也不好意思去治疗,认为是隐私,是见不得人的,这就会使病情越来越严重。
2.5 经济状况较差。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们生活相对较为困苦,衣食住行都是问题,更不用谈医病了。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当前农村妇科疾病呈蔓延趋势,在影响妇女健康的同时也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 农村常见妇科病的预防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作出相关的应对措施,笔者认为,想要做好农村妇科病的预防、治疗,既需要社会的关注,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医院的宣传治疗,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的关心。
3.1 引起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在偏远山区,由于经济欠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差,在面临重大疾病的时候,就显得无能为力,这就需要社会的关注与资助。只有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实现妇科疾病的治疗。
3.2 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的健康对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所以需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比如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妇科常见病普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政策,真正做到政府主导,卫生、计生、妇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动。依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进农村妇女开展妇女病查治,积极解决农村贫困妇女妇科疾病的治疗问题,让妇女受益,让家庭受益,让社会受益。最新的医保条例就将妇科相关的重大疾病,比如乳腺癌、宫颈癌就可以纳入大病医保,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妇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
3.3 需要医院做好宣传治疗。医院作为当地各类疾病的防治单位,在妇科病的防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医院要做好妇科疾病的宣传工作,比如妇科常见疾病的危害、症状、临床表现,引起妇女的重视,让她们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也尽早做好疾病的治疗工作。另外,也可以开通“妇女保健热线”和举办保健知识讲座、开展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传播妇女健康的卫生知识和保健常识,为促进妇女健康营造浓厚的氛围。除此之外,医院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联系上级医院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为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而不断努力。
3.4 妇科疾病的预防也要家庭的重视。在妇科疾病的防治过程中,除了社会、政府部门以及医院的重视外,更需要家庭做好后勤工作。例如丈夫要配合妻子的治疗,根据医生的相关建议来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另外也需要丈夫平时关注一些妇科疾病的防治,也要给她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的鼓励,给妻子的康复提供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63-02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临床上不能及时的早期发现,没有做好预见性护理与治疗工作,常会导致患者患肢功能出现完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甚至出现残疾[1]。严重会出现栓子脱落到达肺部、脑部引起肺栓塞和脑栓塞的发生,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临床上可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以及有效的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不仅可以加快患者的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将妇科疾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6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右侧肢体的患者24例,左侧肢体的10例,双侧肢体的2例。
1.2方法此组患者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给予下肢制动,禁止活动,并遵医嘱给予有效的溶栓治疗措施,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发生肺栓塞的发生。
1.3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下肢疼痛消失,无并发症及临床死亡病例发生。
2临床护理
2.1一般护理发生深静脉血栓时立即给予患者肢体抬高并制动,同时告知患者家属避免按摩患者,禁止对患者进行热敷。绝对卧床休息,并告知患者避免咳嗽、深呼吸、以及翻身等运动,说明这些动作会引起静脉血栓的脱落,而增加肺栓塞和脑栓塞的机率[2]。密切观察患者的皮温、皮肤颜色以及患肢动脉搏动情况。进行密切测量与健肢作对比,并详细记录。
2.2溶栓治疗
2.2.1溶栓前的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病史、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是否有脑血管病史,活动性出血和出倾向等禁忌溶栓。溶栓前检查血凝时间、血型和血常规。遵医嘱准确给予溶栓药物剂量治疗,注意观察溶栓后患者的不良反应,[3]①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以及周身皮疹等。②出现收缩压低于90mmHg。③出现出血反应,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咳血、颅内出血、定期做尿便常规及时发现血便、血尿等现象。
2.2.2溶栓治疗患者起病12小时内使用纤溶酶原激活剂来进行血栓溶解。可以使闭塞的深静脉再通畅。常用药物有:①尿激酶:在30min内静脉滴注150万-200万u。②链激酶:在60min内静脉滴注150万u。③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首先将次要静脉注射15mg,再在30min内静脉静点50mg,其后60min内再静脉静点35mg,同此药治疗时必须联合应用肝素抗凝治疗,否则会出现血管早期在闭塞的现象发生[4]。
2.3氧疗患者明确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立即给予持续吸氧,根据病情给予氧疗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氧流量,当病情严重,疼痛难以忍受时给予5-6L/min氧流量吸入,保证氧浓度在40%左右。待患者病情稳定或好转时可将氧流量控制在3-4L/min。氧疗可以迅速改变心脏缺氧状态,因此氧疗是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首要措施。
2.4密切观察病情为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注意观察,如出现患者在无静脉穿刺失败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肢体肿涨伴疼痛时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出现肿胀、浅静脉怒张、水肿、疼痛时应严格注意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咳痰、心律加快,面色口唇青紫,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下降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提示肺栓塞的发生。
2.5肺栓塞的护理患者出现肺栓塞时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遵医嘱正确给予溶栓治疗的药物,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讨论
3.1预见性护理措施患者卧床或手术后卧床期间,要给与双下肢按摩,定时翻身,加强护理评估,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对于高危人群应采取预见性措施,指导家属按摩功能障碍的肢体。护理工作人员也要加重临床护理工作,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加强重视,做好患者评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危险因素以及严重的后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警惕性;讲解术后早期活动肢体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活动及按摩的方法;告知患者戒烟,低胆固醇饮食,改善血液粘稠度,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2早期肢体锻炼,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由于长期卧床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保持双下肢抬高,适时的进行肌肉收缩锻炼。
3.3抗凝治疗的护理由于手术原因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凝固性增高,因此易形成血栓,还有多数是由于明盆腔手术离下肢很近,易造成血栓形成的原因,护理工作中主要观察患者的24小时尿量,患者皮肤的弹性以及湿度,观察有无脱水的症状。由于脑出血、创伤出血以及手术均可以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加之损伤血管内膜造成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改变,最终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如检查血凝四项各指标证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以根据医嘱进行补液或者输血进行稀释血液粘稠度。如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应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戴丽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9,23(8):716.
[2]罗青,黄丽华.神经外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0,3(7):648.
【关键词】 皮肤病 并发症 预防
我们设计了骨科病人易发生皮肤问题的危险因素评估项目及动态病情评估表,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住院1242例,入院评估确定具有六大危险因素一项以上者850人。
1.2 评估标准 入院评估表中包含危险因素评估项目,内容包括是否年龄体弱、有否卧床、骨折病情严重状况、皮肤状态,床上活动情况,有否石膏、牵引、及支具的应用六大危险因素。设计科内动态病情评估表即动态评估病情、皮肤状态(骨突点)、床上活动能力及医护配合情况四大方面,每一方面按程度高低分为3档,由低到高依次赋以1~3分的分值,确定总分4分为高度风险,5~8分为中度风险,9~11分为轻度风险,12分为无危险。
1.3 方法 (1)掌握评估表及干预措施。要求科内每一位护士掌握评估表的内容,并对各种预防干预措施进行培训,如正确有效的翻身方法及骨突点减压,各种及关节功能位的摆放要点等。(2)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对新人院或转入患者按入院评估表内容在2h内据实评估,凡是具备六大危险因素之一者,均要求建立床头翻身卡及使用动态病情评估表。对≤8分者作为书面交接班对象,并严格床头交接病人皮肤情况。(3)按病情分别预防。全院统一制定了压疮的预防措施,按护理程序实施如加用气垫床、局部按摩、定时有效翻身及正确摆放良肢位等。(4)实行有效监督管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护理措施,护士长每日进行检查,查看评估是否全面及正确,护理措施是否得当、记录是否完善,通过动态检查来评价预防结果是否有效,并及时修订预防措施。
2 结果
1242例患者未发生1例压疮。低于2006年同期患者的压疮发生率5%。
3 讨论
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重视和防患意识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根据压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国内护理界的观点认为压疮发生率的标准为0,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也是护理中难点,因此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基础。[1]在压疮高发的骨科病区中,每个当班护士只有绷紧弦,对压疮有高度充分的认识,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每个护士掌握评估表及干预措施是预防压疮必不可少的。通过骨科病区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对高度以上患者进行重点预防是防止压疮发生的有效措施。当班护士掌握评估表并应用护理程序对入院患者全身情况充分评估或筛选,确定易患人群,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压疮发生的可能性。根据评估情况制订出预防压疮护理方案,各班护士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措施,避免了传统的对压疮发病潜在危险评估缺乏量化指标和事后护理的缺陷。同时护士长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协助调整护理方案,使护理措施不断完善,提高了全科护士预防压疮的意识和能力。
筛查危险因素,做好健康教育是预防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我们针对具备六大危险因素之一的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压疮的危害,并掌握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要点,从而使他们能积极配合,共同参与我们为其制订的预防措施,最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真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产前抑郁的防治
产前抑郁在妊娠女性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妊娠女性中的流行率为10~26%,产前抑郁症状的妊娠妇女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而她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影响到后代的健康发展、影响家庭功能和社会的正常发挥。因此,这就凸显出研究妊娠期女性抑郁症状发生机制和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必须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高度融洽的信任是干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通过通过引导待产妇摒弃社会流传言论造成的曲解认知,通过生理解剖学相关知识和已有孩子的护士的讲解,使其以科学的认知替代不合理的想象,从而减轻分娩期孕妇焦虑和抑郁的应激源,减轻其焦虑和抑郁的程度。心理干预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待产妇克服紧张心理,营造愉快轻松的待产氛围,使他们产生愉快、自信等健康情绪。首先孕妇在孕期应注意是否有睡眠障碍及体质量减轻等问题,寻找根源并积极处理;其次提供心理咨询,给予必要心理健康干预使她们在态度和心境等方面发生转变;第三讲解妊娠分娩系统理论知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适应环境;最后在生男生女孩问题上采取科学态度,说服产妇家属,不要给产妇增加心理压力。通过有计划、有系统、有目标地对孕妇实施有效心理干预,充分利用周边健康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围产期保健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方式,逐步提高孕产妇心理健康。[1]
2 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多出现于术后,敷料上可见黄色渗液,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局部凹陷,有时渗液中可见淡黄色脂滴。切口一般肿痛或压痛,无坏死征象。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脂肪滴,细菌培养阴性。对于术后发现切口渗液的患者,应首先排除切口感染,每日挤压切口2次,尽量挤尽液化脂肪,切口表面覆盖碘伏纱布,可视条件辅以每日2次红外线理疗,渗液持续时间较长应拆除该处缝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压包扎,并口服抗生素治疗切口渗液较多者,应消毒并清除液化组织,隔日换药,用无菌胶布固定,消灭死腔,若经上述处理不愈合,则视需要拆除缝线行切口引流,待生成新鲜肉芽组织后于局部麻醉下行B期缝合,缝合前冲洗干净坏死组织,去除瘫痕组织,修剪无生机脂肪组织,至创面为新鲜组织后以7号丝线间断缝合全层,缝合中避免钳夹脂肪组织,结扎不宜过紧以致脂肪组织缺血坏死,缝合后切口引流24h,并常规口服抗生素3-4d,对部分贫血患者辅以支持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血糖。
3 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的防治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是指产妇产后出血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大于或等于1500mL;或者妇科疾病阴道出血已达1000mL,其出血量大,常常继发凝血功能障碍,病死率高。我院妇产科常用的医治方法为:一是动脉结扎止血法。其的原理是由于动脉内压降低,血流明显减缓,局部加压后易使血液凝成血栓而止血,而不是因结扎后动脉血供完全中止而止血。二是进行血管造影并行TAE治疗。对于各种妇产科大出血进行血管造影并行TAE治疗可以了解出血部位、出血原因、出血范围以及达到更加迅速、有效止血的目的。TAE通过股动脉插管治疗可减少术后疼痛及开腹结扎动脉引起的术后粘连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明显减少。TAE治疗的另一重要优势在于对同一患者可以反复多次进行TAE治疗,失败后还可以进行动脉结扎或子宫切除。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大出血,可以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有效控制出血的部位。
4 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存的恶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和逐年上升趋势。此类患者经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肿瘤得以控制,但其康复期和化疗期间生存质量严重降低,同时,骨髓造血功能和肝功能也易受损,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临床医生往往认为上述治疗结束意味着肿瘤治疗的结束,对其生存质量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医院以中医联合疗法;生脉散组成(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联合十全大补汤组成(人参6g,肉桂3g,川芍6g,地黄12g,获等9g,白术9g,干草3g,黄茂12g,当归9g,白芍990)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干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期和康复期的比对,通过对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kupp~na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后以求探讨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后得出以下结论:①中药干预可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毒性,明显抑制外周血细胞的下降。外周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②中药干预可保护患者肝功能,减轻化疗所致肝脏损害。③中药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药干预可以有效保护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期和康复期骨髓造血功能、肝功能;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湘源.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5(10):767-768
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施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共982例,对术后腹部切口感染者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造成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因。
结果: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为5.09%。手术时间过长、出血量大、术后保健不到位及营养状况不佳、住院条件较差、合并有基础疾病或感染情况、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切口缝合技术较差等是造成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
结论:造成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通过对症支持处理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意义较大。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开腹手术感染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07-02
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多选择开腹手术,由于其皮下脂肪较厚,抵抗力较差,腹部手术后切口极易发生皮下出血与脂肪液化,最终可导致切口感染化脓,难以愈合,不仅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亦增加了患者的疼痛体验,若处理不当,不利于患者预后,甚至可带来生命危险[1]。为此我们对我科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妇产科施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共982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者50例,其中施行剖宫产术者22例,子宫全切术者11例,子宫次全切术者10例,卵巢囊肿切除术者7例,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为49.3±15.9岁,手术时间平均3.1±0.7小时。均获得成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1.2天。切口感染出现时间分别为术后3d者12例,术后5d者31例,术后7d者7例。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将50例出现腹部切口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剩余无切口感染者分层抽选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术后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观察指标及统计方法:包括患者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营养状况、住院条件、基础疾病或感染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手术器械应用等。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感染情况。施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共982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者50例,感染率为5.09%。
2.2感染因素。手术时间过长、出血量大、术后保健不到位及营养状况不佳(血红蛋白低于109g/L、白蛋白低于25g/L)、住院条件较差、合并有基础疾病或感染情况、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切口缝合技术较差等是造成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
3讨论
妇产科手术以开腹手术多见,其本身作为一种对机体的创伤,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切口感染。引起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但其决定因素的主要为细菌污染切口的程度及患者的免疫抵抗能力,此外,术者切口缝合水平及患者疾病伴况等均可影响腹部切口愈合[2]。
(1)细菌污染程度: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等,细菌污染程度同细菌数量及其致病能力呈正相关[3]。而细菌污染一方面可来自患者本身,包括患者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甚至局部皮肤消毒不彻底等,另一方面则来自医院,即医源性感染,包括手术器械污染、手术室空气消毒不彻底、手术缝合技术不过关等,均可影响腹部切口愈合,为切口感染提供机会。
(2)机体抵抗能力较差: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可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显著的表现即为体弱多病,各种检查指标低于正常值,如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含量降低。此时最易受致病菌入侵,在低于感染剂量的病原菌污染下即可造成切口感染。若为老年患者、贫血程度较重、存在恶病质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均可使患者抵抗感染能力降低,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
(3)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研究表明,腹部切口感染率随手术时间延长及出血量增多而呈现升高趋势,通常手术时间每增加1小时,其感染率则升高1倍[4]。原因在于手术部位长时间暴露可致创面细菌数量增加,术中的各种操作如牵拉、触摸等,则可致切口组织损伤加重。术中出血量过多,一方面模糊视野,另一方面血液残留,若清理不净,在缝合切口后可呈潜在隐患,作为异体组织发生排异反应,是腹部切口感染的另一重要因素。
(4)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自身机体防御及免疫功能已经有降低,病原菌入侵后易感性大大增加,在低于可致感染病菌剂量时就可发生切口感染。患者若本身即存在感染,术前未能及时发现,则在术中可将病原菌携带入切口内或由于手术本身造成的机体虚弱状态为病原菌提供侵犯的机会[5]。
4防治方法
通过对造成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因进行分析后,可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预防。措施包括:①缩短患者住院天数,符合手术指证者及早手术,降低院内耐药菌株在患者皮肤黏膜部位的定植几率;②指导患者孕期保健,改善饮食,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提高免疫力;③预防性给予抗生素,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④提高手术水平,降低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纠正粗糙缝合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切口部位敷料。⑤术前控制基础疾病及感染,对伴有此类情况的患者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宗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病因分析及预防[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3(3):152-3
[2]叶昕,郑喜慧,葛晨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J].吉林医学,2009,30(18):2119-20
[3]于宝萍.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1):221-2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妇科手术病人最普遍存在的需求是渴望了解有关手术的健康知识。因此,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给病人以安全感,增加其自我照顾的能力,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从病人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制定了一整套健康教育计划,应用于临床,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方法
1.1病人入院时的健康教育:护士从病人入院的第一天开始,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入院宣教工作。宣传内容包括介绍病室的环境及制度,管床医生和护士,协助新老病人的沟通,使病人能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从整体的角度关心支持病人及家属。护士以热情、亲切、诚恳和富有同情心的语言和态度,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病人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治疗方法及过程,使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参与护理过程。
1.2手术前的健康教育:手术前的病人常常会表现为精神紧张,顾虑重重,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手术会否造成器官残缺、功能不全,从而影响她们的生理功能和女性特征等。术前护理目标是,让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降低感染的机会;使病人能与术前检查工作密切配合,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教育内容包括:向病人解释术前准备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介绍麻醉和手术的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处理方法,心理因素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以及病人如何配合等使病人能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增强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手术后的健康教育:手术后的病人常常会受到伤口疼痛,腹胀,排尿困难等问题的困扰。术后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病人平稳地过度危险期,减少并发症,尽可能地将病人的痛苦降至最低程度,使病人和家属的顾虑得到缓解,帮助病人及家属对疾病和采取的护理方式有更好的了解,使病人尽早恢复。大多数病人通过护士的入院宣教,术前健康教育,加之手术已除去病灶,心情愉快,能自觉地配合进行恢复期的治疗和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等。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尽量让病人参与到治疗和护理中来,帮助病人建立稳定的情绪,尽快康复。
1.4出院前健康教育: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目的是使病人掌握恢复期的自我护理方法。护士在病人出院前充分做好出院前健康教育的准备,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应付疾病变化的策略,提供必要的营养知识,根据病情,必要时指导病人正确补充雌激素和性生活的注意事项,告知病人复诊的时间,若为恶性肿瘤病人应督促病人按时复诊,及时做放疗和化疗,还要进行功能锻炼,训练自护能力等。
2效果
2.1通过对妇科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以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不仅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还改善了护患关系。让病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正确认识疾病和手术,从而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防止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2.2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高到100%。(2)病人由入院时的一无所知,到出院时病人和家属大部分能掌握一般的健康知识和自护方法。
2.3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还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摆脱消极思想,使护理人员看到自身价值,促进自觉学习基础知识和科普知识,拓宽知识面。加强沟通护患关系,使病人对我们产生了信任感并从中获得健康知识,同时也使病人感受到了人性化的、高质量的全面护理。
妇科炎症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慢性炎症和急性炎症,且妇科炎症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自身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增加其他疾病的危险性,其中,宫颈癌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给予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能够有效对炎症加以控制,如果出现盲目治疗现象,会导致患者有疾病反复发作的现象,从而对患者造成严重痛苦【1】。为了研究妇科炎症疾病的防御措施,本文主要针对我社区妇科炎症患者,研究有效措施加以疾病预防,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2013年01月―2015年01月116例妇科炎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岁-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7±2.5)岁;其中已婚患者86例,未婚患者30例;患者均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白带增多症状、下腹坠痛症状以及外阴瘙痒等系列症状。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疾病类型进行总结。
2、结果
在116例妇科炎症患者中,36例(31.03%)患者患有宫颈炎,22例(18.97%)患者患有盆腔炎,20例(17.24%)患者患有附件炎,26例(22.41%)患者患有阴道炎以及12例(10.34%)患者患有尿道炎。
3、讨论
3.1 分析妇科炎症症状表现
针对患有妇科炎症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出现滴虫并发症现象:滴虫会对患者的子宫上皮进行侵蚀,导致患者出现糖原流失的现象,最终将患者阴道中酸碱性环境改变,对乳酸杆菌生长造成阻碍,也较易导致细菌入侵以及细菌感染。患者一经表现出感染的现象,白带会呈现草绿色,并且合并表现出异味的现象。②出现白带量增多以及白带稀薄的现象,颜色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灰黄色以及黄绿色,如果患者白带中出现了夹带血丝的现象,则表明患者出现了妇科炎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宫颈糜烂的发生;③患者外阴道表现出瘙痒症状,患者下腹合并表现出坠痛感;当患者表现出尿道感染症状后,就会表现出尿急、尿血以及尿痛等一系列症状;当进行后,就会有明显的疼痛感;④患者表现出阴道充血症状以及合并表现出水肿症状,患者宫颈粘膜表现出的症状同阴道极为相似,表面有凸起现象或者红色斑点[2]。
3.2 分析妇科炎症发病机制
针对妇科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病理原因,二是生理原因。从病理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患者出现妇科炎症的主要原因为:①患者的内衣穿着不当,或者在患者月经期间,未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并且使用的卫生巾没有达到标准,从而导致患者阴道出现炎症;②患者患有同性相关的传染病,在进行过程中不注意卫生或者频繁,最终导致妇科炎症出现;③在进行妇科手术过程中,未进行正确消毒,进而导致阴道与宫颈发生感染。④长期使用民意里调节药物或者对抗生素长期依赖,进而导致人体内滋生大量的霉菌,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阴道感染率。
从生理角度进行研究,导致妇科炎症出现的原因包括:①患者腹腔以及生殖处同外界直接接触,未进行有效保护,从而较易发生病菌侵袭。加上妇女的印布皮肤较为敏感和脆弱,密集汗腺,进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②阴道所在位置同患者的以及尿道口接近,从而患者较易出现排泄物感染或者出现细菌滋生的现象;③患者一经表现出自身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后,会对阴道酸碱值产生影响,使其表现为弱碱性,对人体防御细菌能力造成影响。④患者在月经期间、妊娠期间长时期的分泌出分泌物对子宫造成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妇女子宫将出现上皮脱落的情况,进而导致病原菌的侵入,造成子宫感染【3】。
3.3 分析妇科炎症防御措施
3.3.1 对阴道正确清洁法进行有效普及
选择正确阴道灌洗剂,严禁选择强碱性洗浴用品,并且禁止多次选择洗浴用品对患者阴道以及外阴道进行清洗,长时间会导致阴道酸碱性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导致患者阴道中乳酸菌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
3.3.2 有效止痒
当患者阴道出现瘙痒症状后,可通过选择常规药物对阴道进行清洁的方法止痒,禁止抓挠或者采取热水烫等方法。
3.3.3 选择合理衣物
需要选择质地柔软的内衣裤,在穿着过程中需要具有宽松舒适感,尤其在月经期间,禁止穿着约束感比较强的裤子。内裤需要经常换洗,禁止将内衣裤与袜子同洗;对进行消毒的毛巾以及器皿,也需要利用开水进行消毒以和处理后才能使用。
3.3.4 均衡饮食,适当休息
患者需要合理调节休息时间,从而使自身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强,使抵抗病原菌能力有效增加。此外,患者需要多进食水果素菜等,确保每天运动量充足,最终有效避免出现妇科炎症的现象。
3.3.5 重视自身卫生与卫生
在患有妇科炎症,或者妇科炎症的治疗期间,最好需要对其进行配合治疗,做好妇科炎症的预防最有效的措施就在于对男性的清洁。
3.3.6 控制免疫力调节药物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应对免疫力调节药物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进行控制,防止因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的引导感染。应重视和加深对口服避孕药长期服用对增加妇科炎症的认识,尽量选择其他避孕方式。
3.3.7重视生理期、流产或产后的妇科炎症预防
由于女性在生理期、流产或产后的妇科炎症感染几率较高,因此需要在此期间做好妇科炎症的预防,仅对外阴尽心冲洗,禁止直接清洁阴道。妇女需要进行妇科手术、生产、人流时,应选择正规医院,确保整个手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总而言之,女性针对各种类型的妇科炎症疾病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进行有效预防,对妇科炎症知识也需要进行全面了解,最终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预防,显著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妇女确诊为妇科炎症后,应及时就诊,不必太过紧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进而有效的控制病情,促进康复康复。待治疗康复后,应重视日常的预防工作,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马丽颖.中西药物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389.
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对其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运用手术及药物互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及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2例患者在治疗后均达到愈合标准。术后检查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异位,腺体分化良好,组织纤维化,病灶出现周期性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后,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在后期的预后随访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复发或恶变的情况。结论:在进行妇产科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对患者及产妇会阴处及子宫内膜的保护,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隐患彻底消除,以此确保妇女的手术安全及生命健康。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病原因预防
Th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ndometriosis at the operation incision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Yu Yongju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the Hospital of Xiaodian Town,Ju County,Rizhao City,Shandong 276500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and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ndometriosis at the operation incision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Methods:32 cases with endometriosis at the operation incis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ere selected from Nov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We analysed and observed those patients in-depth,and we used the methods of operation and drug combination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endometriosis at the operation incision.Results: After treatment,32 cases came to heal standards. Postoperative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endometrial glands and stroma in ectopic, well-differentiated glands and tissue fibrosis, a cyclical bleeding lesions.Given symptomatic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dischar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gnosis of the late follow-up, there was no recurrence or progression of patients.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surgery,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 and maternal perineum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dometrium, and thoroughly eliminated the endometriosis hidden danger,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safety and health of women.
Key wordsThe opera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Endometriosis at the operation incision;The causes; Prevention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指由患者子宫体内部出现的子宫内膜而产生的一种疾病。如果有患者曾做过一些妇产科手术,体内的子宫内膜出现移位情况,无法维持在身体的正确部分并移至手术切口处,这就被称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了观察探究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及预防措施,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并对其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5~42岁,平均(32.1±3.2)岁,其患病时长2~9年,平均(3.5±2.3)年。32例患者均是单发性病灶,其病灶大小1.7~6.5cm,平均(3.1±1.3)cm,其中,3例患者病灶大小>5cm。32例患者中,19例在患者腹壁切口出现病灶,13例在会阴处发现病灶。在月经期的病情表现:手术切口处的结节有细微的缩小状况,外表的肤色较为正常。排除有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功能出现障碍等,以及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
方法:所有患者的治疗方式均为药物与手术相结合。13例会阴体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及3例病灶>5cm患者入院后给予三烯高诺酮,2次/周,剂量2.5mg/次,持续用药3个月后进行手术[1]。采用此种治疗方法的目的是帮助有效减小患者体内的病灶,促使在手术中出现的损伤及实际操作得到有效降低。另外,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做好相应的避孕措施,方法应采用。其余16例患者采用直接体内病灶切除手术。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应实行持续性的硬膜外麻醉,将患者体内肿块边缘部分的2cm范围处进行全面切除,以保证患者体内病灶能够彻底清除。手术后,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避免患者感染,采用三烯高诺酮持续治疗3个月。
结果
32例患者在治疗后均达到愈合标准。术后检查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异位,腺体分化良好、组织纤维化,病灶出现周期性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后,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2]。在后期的预后随访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复发或恶变的情况。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的临床中较为常见,在现如今的手术切口中发生的几率正在逐步增加,其模式主要分为腹壁手术切口以及会阴侧切口处。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后,会急速地向较远范围内扩散及种植。因此,应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并对其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此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病史进行综合判断[3]。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表现:①曾有妇产科手术史。②多数患者为育龄期女性。在进行妇产科手术后的一段时期内,患者的手术相关切口部位会产生结节,在患者的月经期间,包块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且结节和包块会随时间而逐渐加大,疼痛感越发强烈。③在经过检查后,患者结节部分的边界模糊,不够清楚,在触碰时会有疼痛感。④在运用药物如抗生素或是止痛药进行治疗后,患者病情并无明显改善。在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诊断时,应将其与转移性肿瘤、淋巴瘤、肉瘤等腹壁肿瘤,切口缝线肉芽肿以及腹壁脓肿等疾病相区分。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在目前的相关医学研究中,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尚未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说法。现如今存在的说法有3种:①种植学说:有相关学者认为,在妇女月经来临期间,身体内部所脱落下来的部分子宫内膜碎片会与经血一同逆流,并且通过妇女体内的输卵管进入到腹腔处,之后再种植于卵巢及盆腔腹膜范围处,最终生长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②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该观点认为卵巢生发上皮、胸膜、盆腔腹膜脐均起源于体腔上皮,其受到经血或者炎症刺激后发展成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异位[4]。③直接种植学说:此种观点认为在实施分娩或人工流产等妇产科手术后,其身体内部的子宫内膜到达至患者的手术伤口处,继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本文中32例患者的致病原因大多为子宫内膜移植。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措施:相关医师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首先应对手术中的各方面指征进行熟悉掌握。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注重确保产妇的盆腔切口安全,适当地应用甲硝唑进行子宫及其边缘范围的冲洗。之后再采用科学的伤口缝合方法将切口缝合,从而有效预防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医师在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时,应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层进行保护,谨防出现操作不当而致其破损的情况;如在手术中一定要将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切开操作,则务必要注意患者盆腔切口的安全。在进行自然分娩手术时,医护人员应注重确保产妇会的安全,有效避免其会阴侧出现裂伤的情况。如果在手术中阴道侧的切开操作不可避免,那么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伤口采用甲硝唑进行处理,之后再对相关切口进行正确的缝合。
综上所述,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虽尚不明确,但也应对其几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注意。在进行妇产科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对患者及产妇会阴处及子宫内膜的保护,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隐患彻底消除,以确保妇女的手术安全及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蔡亚兰.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临床特点分析、防治方法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682-2683.
2赵彦红.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 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