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10: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教育 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81
Review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ZOU Yan, DENG Li
(Suzhou Tourism &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4)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case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increasing competitive pressure, there are mor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in this context, how effective vocational colleges condu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l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at an initial stage,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relevant research level, or depth level there is a big shortage, far from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ore serious Higher Colleges of circumstances,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analysis, hoping to clear the status quo of existing research, a good grasp of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trends, enabling it to better carry out academic research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on this subjec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view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更晚一些,笔者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基本上集中21世纪之后,具体到高职院校这一细分领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随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毕业工作以后,都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客观上要求学者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将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之所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这一课题成为教育领域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就是这些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学者开始关注以及研究这一课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有学者侧重于主观经验层面的总结归纳,有的学者侧重于实践调查。学者张兵、谢德光等,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分析,通过选择重庆市5所高职院校1万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状态良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非较低,但是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又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从高职学生个体特征来看,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状况,女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心理有问题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有问题的比例要高于的双亲家庭。学者武媛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概括分析,认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各种影响因素,导致了高职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消极等心理问题,即普遍上都处于一个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刘瑞玲选择了潍坊职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这两个高职院校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基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其中抑郁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等排在首位。张晓冰,王丽霞对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该校学生有10%左右具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被调查学生中在敌对以及恐惧两个因子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群体在心理健康维度呈现出来明显的差异性。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广泛研究深刻地揭示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凸显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把握,这是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以及前提性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目前定量研究以及定性研究都有,定性研究方面,学者胡华北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地区2400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满意情况、个人的自我认知、家庭情况、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那些专业满意度差、个人认知水平低,家庭状况不良、生活能力较差、人交际关系能力较弱的高职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说明了上述影响因素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学者刘俊娉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区基础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2级五年制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因素、生源地、家庭条件、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定性方面的研究,学者周婷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人口特征以及自身性格层面的缺陷,举例而言,自我评价的缺陷、自卑、缺少交际能力等等,除了性格层面的缺陷之外,还有学校教学环境不理想、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家庭教育滞后等等。从上述分析来看,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围绕这些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以及策略,力争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策略研究
针对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因素,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及视角进行了探讨,从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来看,国外在此方面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同时在具体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理论研究方面,学者莫里斯、利夫顿等学者编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大学生心理学》等书籍以及期刊,全面而具体地探讨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实践方面来看,目前西方国家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属于学校的常设机构,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来负责对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相对规范,建立起来了心理咨询师的认证上岗制度。国内学者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学者黄天贵、蔡小丽认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以及保障;围绕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丰富以及完善,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作用。学者朱昆阳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注意针对学生的具体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学生自信心、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学者余庆兰探讨了拓展训练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利用好拓展训练这一手段,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确定拓展训练内容以及形式,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治愈心理健康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林琳,柯晓扬,袁忠霞等认为高职学校心理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心理健康预防保健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心理健康拓展训练等多个方面着手,综合运用好这些手段来全面的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者刘淑霞,周兰桂,曾郁林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要运用好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对所有的学生,教育者要用平等、开放、发展的理念来看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开展真诚的沟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要破除心理障碍,同时还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正面情绪的引导帮助高职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也有学者从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角度进行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讨,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个体等多个主体的不断努力,形成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研究、定性研究、微观研究比较少,既有研究依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既有研究的不足凸显了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现有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全面综述,总结了这一课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同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分析这一课题的研究趋势,希望能够给学者未来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指明一个方向,提升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兵,谢德光,谢玉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2] 陈桂兰,张秋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 武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5(9).
[4] 张晓冰,王丽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3).
[5] 胡华北.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3(27).
[6] 刘俊娉.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2).
[7] 聂淼.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
[8] 周婷.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析[J].才智,2014(9).
[9] 刘瑞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潍坊高职院校大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职业,2015(8).
[10] 林琳,柯晓扬,袁忠霞.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 论坛,2014(18).
[关键词] 民办 高职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09年3月教育部思政司召开了全国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同龄青年群体的特殊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在近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民办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能够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提高素质,健康成长。现就相关问题,浅谈几点认识。
一、民办高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诱因
1.自信不足,自卑有余
民办高校学生是社会通常认为的“高考失利”者,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在解决处理问题时缺乏自信心。当他们与昔日同学――尤其是就读于普通高校的同学交流接触后,很容易产生失落、沮丧等消极情绪;甚至,有同学表示不愿与以前进入普通高校的同学聚会,自卑感强烈。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在文娱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极大的心理落差和强烈自卑感,进而引起自信心的不足。
2.理想与现实冲突带来的失落感
当代大学生多为后80后或90后,朝气蓬勃且富有理想,对未来及大学生活充满憧憬。然而,当怀揣美好愿望进入到民办高职校园后,他们美丽的想象突然被现实击碎,因我国民办教育发展问题,多数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校园环境、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上的选择极其有限,几乎超过半数的学生感到有志难伸;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学生踏入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往往是无奈之下所做选择,从而更易导致他们自我意识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理想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迅速加剧,一下子难以平衡自己的心态。有同学直言“自己从一个地狱走进了另一个地狱”,更有甚者把责任归咎于民办学校的老师,认为自己“上当受骗”。此外,社会的不认同,择业的困境等等,如:有的单位招聘时明确列出民办院校学生勿扰的条件,此类事件均会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出现绝望轻生或等问题。
3.人际关系不佳,环境适应障碍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然而,受社会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他们中的独生子女群体,自理能力欠佳,缺乏沟通交往能力,集体观念淡薄,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做事随心所欲,较少考虑他人感受,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同学曾因人际关系不佳,一个学期调换四间宿舍,这样的例子已不鲜见。另一方面,无庸讳言,民办高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多数学习基础较差、自律意识弱,再加上高职教学主要倡导学生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学习进度快,这就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同时民办高校的自由活动时间相对于高中多得多,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与指导,不能很好地安排作息,突然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课余时间该如何分配或度过。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心理失衡,感到迷茫、孤独,甚至恐惧不安。于是很多同学选择用虚拟的网络来打发“多余的时间”,因此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也不鲜见。
二、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决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心理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向学生传输心理卫生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讲座,辅导学生,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疑难和困惑。
目前,世界范围内网络迅速发展,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利用学校网站开设心理理健康服务专栏,定期上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并设立网络信箱,专人负责,针对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2.成立心理咨询机构或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我国许多高校从九十年代开始,就逐渐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实践证明,心理咨询或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长期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因办学条件等多方面限制,心理咨询一直难以成行,甚至多数民办院校的心理咨询只是一个“空头文件”。而今,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心理咨询正被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领导及学生认可,它应该成为对民办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成为民办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办高校要为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创造条件,对本校学生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以便于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心理咨询不可流于形式,要真正走近学生、关怀学生。
3.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但专业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包括情感、动机、意志力等的培养。同时,专业教学在学生全部活动中所占比重最大、时间最多,对学生发生影响最为深远,也是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专业教学理应充分体现心理教育的思想。与公办院校不同,多数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在校时间充足,与学生接触良多,如此他们多能掌握不少学生心理问题,如果教师把这些问题自觉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能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同时,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既方便又节约资源,我们理应让它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4.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民办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各种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在娱乐的氛围中感受生活,放松身心,增强学习及生活的自信心,更好的掌握人际关系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莉.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科技经济市场,2007,(5).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没有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的重视。一些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专业学习,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够。有的甚至认为,只要成立学生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就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了。这些都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和实效性不足。其次,课程设置不科学,理论与实际脱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比较单一,缺少专业的教材,课时少,教育普及范围小,大多只对对刚入学新生进行教育,内容上偏重于理论讲解,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再次,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师资力量达不到标准。尽管有很多高职院校也配备了心理教育专业人员来进行辅导,但是多为心理教育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明显不够。从事心理教育的全职和专职人员较少,多数为兼任或兼职。学校方面对于兼职人员也缺乏进修教育的力度,造成兼职者本身具备的能力就不够强,在面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时,不能做到有效解答和正确辅导,专业水平低下,造成辅导效果也较差。最后,教育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教师在教学中照没有从实践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有效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课堂上多强调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没有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去进行教育,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健康教育效果与水平也差强人意。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转变思想意识,提高重视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提高人格修养、实现顺利成才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充分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转变思想意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步提上工作日程,积极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指导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这不仅是学生成才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责任。
(二)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良好外部条件。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说教式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要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将其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比如,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选课,利用网络平台收发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作业,制定电子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在公共网络平台上上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视频,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资源的分享,提高教学成效。
(三)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可以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使学生可以以匿名的形式,向教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寻找帮助。心理健康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有效、快速地帮助学生快速解除不良情绪。网络心理咨询服务有利于打破距离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与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聊天室、在线心理健康服务、电子邮件或者QQ的形式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程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成立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高、专职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全职和兼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和辅导员积极学习,取得全国心理咨询专业的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为教师的培训学习创造条件。让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互动的情形下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动态,鼓励教师学习最新的学术文献,通过不断创新和思维转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五)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并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开展班会专题、电影赏析、拓展训练、情景剧表演和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素质水平。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先进人物巡演讲座和社团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学校内德智双修,形成独立自强的良好人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体系,需要学校、社会、教师等各层面不懈努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育实践中,必须要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效果。高职院校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高效进行,只有加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优秀人才,从而也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作者:刘凡香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菊梅.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查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4,13:223-22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自我教育
课 题:本文是2011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课题编号:2011GG249)的阶段性成果。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课题组于2013年对山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学业与就业、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情绪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一、提高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只认识到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忽视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发现山东省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时存在的一个普遍做法:增加实训课时,减少理论课时。特别是语文、政治等基础课的课时在教学中一再被压缩,更别提针对高职学生开设心理教育的专门课程的课时了。在不少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和管理层看来,实习课对学生学习实际操作专业技能有用,基础课程和心理课程对学生培养的作用相对来讲不大。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迷惑性。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在崇尚实用主义的当今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是否有用已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会产生的价值往往不同。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来自于专业技能,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可见心理健康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乔布斯年轻时因为兴趣学习过书法,当时很少有人能看到学习书法的价值。但正是通过学习书法,乔布斯掌握了不同的字体,培养了对美的感受力,后来这成为苹果公司开发的计算机的最大优势之一。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事实上,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是有大用的。试想,如果高职院校因为开设了“无用”的心理教育课程而挽救了一个潜在的自杀者的生命,这岂不是最大的功用?高职院校可以给社会输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很好应对未来挑战的高技能人才,这岂不是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的福音?相反,如果高职院校输送的毕业生只是技能合格,但没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毕业生又如何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安身立命?所以,高职院校首先要从领导层面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真正落实到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具体行
动上。
二、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调适作用。
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站、广播台、宣传橱窗、校报等宣传优势,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教育氛围,并让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和鼓励学生社团建设,因为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校历史传统的传承都有重要作用。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高职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后,可以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特长得到锻炼发挥,因而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这也可以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高职学生参加校园社团,也使他们能够找到归属感。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归属感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需要,高职学生从参与社团活动中获得的归属感,又可以进一步发展成荣誉感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教育实践要吸纳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随着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在网上的传播,积极心理学逐渐进入中国教育界的视野。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转向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通过对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研究,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结合既有理论上的可能性,更有现实的必要性。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理念,改变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模式。传统的心理咨询和医疗是等到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之后,依靠外在的力量进行修补;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各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力量,预防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积极优秀的品质。这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启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帮助学生关注到自身的优秀品质,进而淡化自身弱点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做到有效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治病于未病,这与中国古老的中医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积极心理学还从提高心理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幸福感和创造力入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教师往往把自己当做教育者、拯救者的角色,把来访的学生当做问题学生。然而,常常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自己是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幸福感强的人,还是相反,且会面对生活中的一大堆烦恼而束手无策。如果是后者的话,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就会加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本人的分裂和痛苦。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发展的个体,教师也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关注自身的健康成长,增强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感和创造力。积极心理学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性、创造性,促进了二者的共同成长。
四、重视传统文化资源,帮助高职学生找到心灵家园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多数到制造或服务性行业的一线工作,劳动强度大、节奏快、工作内容相对机械单调,劳动报酬也比较低。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缓冲,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富士康公司曾有多位年轻员工自杀的事件就折射了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
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青年人缺乏科学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心灵坐标。因此,在这个社会中很容易迷失,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当工作或生活中出现了一点挫折,就轻易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所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确立心灵坐标,找到心灵的栖息地。这样当他们步入社会、应对压力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有效的缓冲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儒家的积极入世、自强不息、中庸乐观、修身养性等人生态度,道家的顺其自然、返璞归真、超然物外、自由旷达等人生理想,能够让不同个性的同学找到与自己心灵呼应的契合点。现代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人常常会有一种被时间追逐的焦虑感。在本课题问卷调查中,参与调查的33%的高职学生常常会感到焦虑。这可以让学生练习一门中国古代具体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诗词吟诵等,从一笔一画中,从每个琴弦中,从每首诗词的每个音节中,体验时间静静流逝的感觉,从而有效地缓解焦虑和紧张。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机结合,既可使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层面的东西,帮助他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又可鼓励学生学习一个具体的古代艺术门类来修身养性。这样我们的毕业生在这个变动复杂的世界里,才会有坚实的内心力量去面对困难去开拓未来,才可能如南怀瑾先生所言“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五、努力推动高职学生开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从教育本质上来讲,对人一生的任何阶段而言,没有任何一种教育能与自我教育相比,所有教育都是自我教育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要推动自我教育,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提供契机。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所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学生个性心理(兴趣、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等),提高心理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相应的具备长期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三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多门学科的交集,处于各学科的边缘地带,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的学科。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点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这一人生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所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其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重,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其目地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形成健康人格。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要求,还是高职大学生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与完善的主观愿望。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很多。首先,自身经历是形成自卑心理的历史因素。受社会传统观念或自己的某种理想意识强化,高考失利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其次,社会评定是形成自卑心理的现实因素。社会舆论没能有效引导人们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职业学校往往被看作是低档次的学校,职校学生往往被看作是低层次的学生,使大多来自农村的高职院校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许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并非出于自愿,许多新生入学时都不能摆脱心理阴影。所以,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重新树立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要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当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在这一阶段,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关爱学生、抚慰学生,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标,增强学生的健康心理机能,并较好地适应高职学校的学习。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自信、自立、自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成功之本。
二、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信息和美,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源动力之一。心理学认为: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美的东西最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很难忘记。由历史、现实、未来汇成的信息海洋,由泪水智力、智慧、信心所谱写的悲壮的人类进行曲,像甘醇,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智慧给青少年以思想的启迪。
三、重视情感教学,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任何认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要建立良好的关系,我觉得:首先要对学生有颗爱心。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期待,容易唤起学生的进取心,因此,对学生要信任不要歧视,要关心不要冷漠,尤其是对那些成绩差的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更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励,鼓舞、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给予他们以成功与欢乐的体验,因此对学生的真诚是联结师生情感的最强有力的纽带。其次是老师的为人师表,老师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正直、刚正不阿的为人,具有渊博的知识等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学生才能从心底里佩服你,才能“信你之道”。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强,焦虑、依赖、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中学生心理不健康比例的增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更需要我们老师从多方位去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他们交朋友,给他们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从师生情感中吸取向上的力量,从而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形成一个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心理环境。
爱是播撒在学生心田的甘露。要坚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绳之以纪,持之以恒”的教育方法,增强学生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消除学生的戒心与对立情绪,打开心灵的窗口,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四、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勇于克服学习困难
爱迪生说:“伟大人物的明显标记,就是他的坚强意志。”苏轼曾讲:“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一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墙头这些心理素质。
例如,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差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形式,而经受挫折是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有效手段。若提供给学生的问题都是机械地模仿和套例题,怎是一帆风顺,缺少波折,就无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雅化”例题思路,讲讲探索失败的一面。即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思维态势,或一筹莫展,或逐步尝试,或遭困受挫。然后与学生一起探寻走出困境的途径,这样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看到,失败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而学生具有坚强单击品质,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潜能开发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正确指导学生多读与专业相关的资料、书籍,养成自学习惯。
其次,要指导学生怎样听课。教会学生掌握听课思路,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延伸来听课,这样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再次,要指导学生在复习中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掌握关键,吸取精华,形成知识体系,养成巩固学习知识的习惯。另外,要指导学生思考,用老师的思维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推理、综合、同时要求学生多提“为什么”,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心理潜能开发,人际交往训练等,使各种心理素质达到最优化,成为健康的、和谐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是一个新兴的教育活动。总之,用不同的方法以不同的形式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职校生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是职业学校教师的一项经常化、制度化、持之以恒的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科学性指导下的实效性,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进一步推动这项事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晔.谁为大学生解开“郁闷”心结[N].中国青年报,2005—06-03.
[2]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张岂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2(6).
[4]毕秀淑,彭延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
[5]武建芬,孙明涛.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6]杨剑,季浏,田石榴,等.不同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7]高志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咨询[D].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12).
[8]董广杰.大学生健康教育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9]冯观富.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10]吴武典,林朝夫.学校心理辅导原理[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心里健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正在日益壮大。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特点,但因为未来发展目标和社会待遇等差异而又具有个别性。就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来说,我们更应该特殊看待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2013年初,对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工程系1089名学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大一学生占43%,大二学生占39%,大三学生占18%。调查统计分析显示,大约30%的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因为就业竞争很激烈而造成的心理压力的学生占46.5%;因为家庭经济收入底而造成自卑和挫折感的学生占20.5%;因为人际交往所带来不同程度心理困扰的学生占17%;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造成学习压力的学生占10.5%;另外,还有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佳,需要通过寻求他人帮助解决,然而,这些存在心理障碍的高职生们,当自己一人无法从困境走出来的时候,绝大部分选择了向父母、亲人和朋友求助,只有极少数的同学选择专业老师和专业的心理医生。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就业形势严峻是当前困扰高职生的主要心理压力,调查中虽然只有大三的学生面临毕业实习,但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同样感受到了未来就业形势的严峻。
总之,目前困扰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有:就业压力、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及情感问题、学习压力等。就此而言,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不容忽视。另外,还有部分有特殊问题的学生,例如:抑郁症、精神间歇性失常、行动怪异、孤僻症等,虽然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性是相当大的,因此,应该引起各类高职院校的高度关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人生重要课题。从目前各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障碍来看,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症状:孤僻、抑郁、强迫、焦虑、偏执、冲动等,造成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因素。
1、个人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
当学生刚刚脱离家庭进入高职院校后,远离亲人和朋友,陌生环境和自我认知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这就使很多学生面对实际困难时不知所措,难免会产生思家念旧的情绪,进而难以适应现实的学习生活。另外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看问题常常有失偏颇,这就影响与他人正常的交往。在学习生活中,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还不够成熟,理想与现实出现脱节,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由于期望值过高,不能清醒的面对现实,一旦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就会失意灰心,进而对生活产生无望的情绪。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上遇到问题,虽然能找到处理问题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但时常会出现一些不成熟的心理,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如果他们的偏执的想法和做法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处理,就会导致心理障碍。
2、学校因素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校教育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坚持不懈,这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有心理问题的高职生所占的比例较高,而且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往往会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培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中小学对心理健康这方面的培养教育不够重视,作为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更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真正做到为每一位学生负责,为每一个家庭着想。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必要的物资设备。有些院校只是单方面的强调专业知识跟专业技能的掌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和教育。
3、家庭因素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表明,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影响人早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但一个完整的家庭相比之下应该放在首位。家庭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家庭关系复杂、家庭矛盾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的变化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4、社会因素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但是人们对这种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种教育模式是一种“另类”教育,觉得“只有普通高等教育才有出路。”由于这种片面的错误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宁愿打工也不愿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还有一部分的高职生,仍然认为是因为当初分数不够理想,无可奈何才作出的选择。另外,随着现代前卫生活方式的发展对传统道德思想教育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抵制不了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产生了一些道德困惑和心态失调,形成诸多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以及一些不良事件,比如频频出现的酗酒打架事件、偷盗行为案件等。
对于当前高职生复杂多样的心理状况,迫切需要不断加强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倡导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采取各种各样的有效措施, 进一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和综合水平的协调发展,使他们努力做到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
参考文献:
[1]赵慧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9).
[2]董文军.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则[J].教育探索,2007.(11).
【关 键 词】高职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的是技能型大众化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主要目的。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日益深刻而复杂的环境变化、思潮冲击,心理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复杂的环境同样对当今高职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学习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带来了重要影响。如何突出高职特色,适应新形势下人文素质培养发展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年均招生人数已经超过普通本科院校,但也并存着高职学生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生源成分相对复杂,传统的择业观,缺乏自信及综合素质不突出等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够稳定的现实问题。对高职院校而言,传统的心理教学重理论,轻实训,缺乏高职特色,也影响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理清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才能教育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获得更好的提升。
1.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职业技能的应有型人才的使命。在高职院校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大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不仅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心理健康教育也在高职大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具备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抗挫折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高职大学生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推进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
重视和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高职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就目前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职院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妥善处理面临的心理困惑,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对高职院校而言,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疏导、调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符合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因此,为满足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成长的有效方式。
3.心理健康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修养的需要,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指导。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可以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另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遵循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积极预防和消除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1.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是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教育背景、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及城乡差异等因素,都会对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阶段高职学生带来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高职大学生一旦现实和理想差距过大,将会直接影响其情绪,使其不能很好地面对理想和现实直接的差距。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这一阶段的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健全,不能公正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加之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能积极有效地处理和面对,其心理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不能很好的把握一些影响其心智健康发良的尺度,如感情与理智的尺度、冲动与压抑的尺度、要求与满足的尺度等等,这都是由于由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造成的,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2.高职大学生学习与就业的压力
学习与就业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往往是他们在校期间的最大的压力。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高职大学生渴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赢得较好地就业前景,因此在校期间考取各种证书成了高职大学生改变自身命运的关键所在。但是,高职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和就业的压力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其心理状况,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考试的压力和就业压力已无形中增加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负担,成为他们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
3.高职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误区
高职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误区,是制约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大学生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或多或少地对社会认识存在着误区,这都是由于高职大学生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造成的。高职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误区,表现出规范行为、违纪行为的泛化,如酗酒打架屡见不鲜,对顺手牵羊的偷盗行为不以为然等,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大学生群体感到无所适从,这样必然会使大学生产生道德困惑、认识失调和心态失衡,形成心理疾患,甚至不同程度地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4.高职大学生受大学环境的影响
对高职大学生而言,大学环境对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至关重要。学生进入学校后,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由过去父母的包办代替的依赖性和大学生活的独立性的反差造成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恋;高职教育过程更注重实践教育和更强调学生自主管理带来的不适应;特别是人际关系好坏带来的影响,人际交往对象的影响,转型时期诸多不良文化对大学校园的渗透和影响,这类影响中的消极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有的校园随处可见的成双成对,有的校园通霄上网已经成为风气,有的学生盲目追星、有的学生不顾家庭实际开销,盲目追求个人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功利化和实用化的价值取向扩大化现象,甚至长期拖欠学费现象的逐步扩大等等,都会对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学生带来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行为习惯的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1.高职教学观念滞后
高职教学观念滞后,使得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得不到较好的效果。在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一些高职院校重专业技能轻心理素质,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传统理论知识和技能传授。由于高职教学观念滞后,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考评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就目前而言,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研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考试,还是重概念、规律的了解和掌握,适当考虑课堂纪律和考勤,忽视学生学习的行动过程、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程度、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这种忽视知识与能力兼得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显然不适应当今课程体系改革的趋势和要求。
2.高职教学方式落后
高职教学方式落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使得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困境。在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很多高职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而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对高职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不难看出,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新课改下的高职教学模式不相符,使得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也是当前高职心理教育的瓶颈。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缺乏高职特色,在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如果不联系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接受。目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较为单调,很多高职院校只开设了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课程,没有开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因此,合理设置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4.缺乏教学实践指导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缺乏教学实践指导,也是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的多,学生参与得少,有的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把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当作一种工具课来教授,忽视了实践性,仅重点讲解心理学学科知识,没有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对心理学概念和原理的操作性阐述较少,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而指导心理健康的实践性活动非常少。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学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后,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
四、改革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1.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意识
高职院校应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学体系,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意识,是改革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重视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增强心理健康教学。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意识,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源情况,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需求,注重培养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的高职大学生。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另外,在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进行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主要突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在实际工作中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心理服务技能的培养。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可以有效改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现状。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和职业心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应注重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心理教育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心理指导。学习心理教育是教师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协助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职业心理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为学生在职业定向、职业分析、职业兴趣等方面的了解与测试提供服务。理论教学内容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如健康职业人格教育、岗位环境心理适应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就业岗位挫折心理教育等。
3.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课程
重视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提高心理指导的操作性,还应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课程,编写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专用教材。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革汇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课程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应重视活动课和心理训练课。以实践教学和体验性学习为主,重视心理指导的操作性。另一方面应重视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注重训练一些心理实用技术,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操作性。如人际交往训练,紧张的放松训练,对自卑者的自信心训练,对抑郁的合理认知技术训练,对挫折与压力的心理承受训练,就业心理指导训练等等。
4.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机构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机构,也是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适合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关键。第一,要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第二,要建立和完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如成立心理健康协会、心灵俱乐部、班级心理委员会等。第三,要开辟一些心理健康宣传阵地。在改革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网络、橱窗等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第四,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重点关注高职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高职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总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高职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改革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应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课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机构,不断探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的要求,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樊金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04).
[2]肖征,曲丹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3]焦子国.构建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23).
[4]樊永生,莫秋树.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2(07).
[5]黄荣峰.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2).
[6]许素梅,孙福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初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解决办法
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在一个起步阶段。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或者是存在过心理健康问题。中考结束后从初中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存在一些不适应,或者由于生活心理因素以及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等等,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特殊性大学生群体往往比其他群体更需要受到关注。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何种形式开展就成为了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首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中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现状
(一)对升入不理想院校造成的心理落差
刚刚升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也许还在懊恼中考的失利,还在憧憬自己所向往的中学生活,因此可能会对目前所处的生活环境感到不满,这就造成了学生心理的落差。这种落差就很有可能会使学生出现失落、自卑、愤懑、烦躁等一系列的负面因素。长此以往,这些负面因素就很有可能滋生学生的一些心理疾病。
(二)学习环境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
许多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后,以为离开了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就可以完全把学习抛之脑后,肆意放纵自我。相反高中其实是一个属于个人自主学习求上进的过程。很多学生还并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甚至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也逃掉,把时间都花费在了无休止的娱乐上。高职院校本应该是强调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与身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形成鲜明的比对。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和空虚,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三)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心理压力
刚刚升入高职院校后,学生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和朋友,这有可能让学生出现空虚寂寞的感受。本来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生可以交往到更多的朋友继续扩展自己的交际圈。然而有些学生缺乏沟通技巧不适集体生活。或者因为性格因素以及地域生活习惯不同,造成同学关系处理不恰当。时间一长,过多的缺乏人际沟通会使学生产生许多负面情绪。
(四)经济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费很大程度上都远远高于高级中学的学费,对于一些家庭环境并不富裕的同学来说,这是一项比较重的经济压力。家庭贫困的学生本来自立意识就比较强,为了解决过重的经济负担,学生有可能会选择做兼职工作来赚钱缓解经济压力。面对一些经济宽裕的同学,这些贫困的同学往往就会感到心理的不平衡感。由此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
相对国家本科大学来说,高职院校或许受到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教育方面的经费本就不高,投入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经费几乎被压缩为零。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也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接近半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感到不自信,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认为自己从来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二)高职院校缺乏相对应的管理部门
我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程度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许多高职院校没有一个明确的部门是针对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甚至有的院校根本就没有一个这样的机构。这和国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处理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也就造成了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而无处咨询,得不到应有的帮助。有些学生因为一些原因并不愿意告知给同学老师,又找不到合适的可以倾诉的对象。长时间的压抑造成心理上的疾病,也就难免会出现轻则打架斗殴,重则刑事案件的情况了。
(三)整体水平落后教育工作不落实
相比上一种情况来说,有一部分的高职院校有自己的相关机构,但是相关的教育工作做得却很不好。这有可能是因为这些院校对这些部门的投入不够,也有可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能力不够专业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总之,这种情况使得这些相关部门形同虚设。学生本应该在这里得到问题的解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教育工作没能够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没能得到解决。
(四)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高职院校内没有一个平台告知学生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帮助,以及在哪里可以获得这些方面的帮助。根据调查,有些学校有自己的相关教育部门和心理诊疗室。然而大多数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去过这些教育部门甚至根本不知道该部门的存在。这就恰恰说明了这些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还远远不够。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原因包括学生主观不愿意接受帮助或是害怕透漏自己的心事等,这也同样造成设立了部门却无人问津的尴尬。
三、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建立相关部门并进行科学的规划
本文之前也提到过造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利的一个首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相关的部门。所以,创立一个有效的部门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过创立一个部门还远远不够,更要对其进行科学化的规划管理。要做到科学化管理就要知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长远上考虑。适当提高相关部门的办事能力,投入一定的费用以供长期发展。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工作方式,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要推陈出新,青出于蓝并且胜于蓝。高职院校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成为学校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加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力度
许多学生可能并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包括许多教师群体也都存在着这样的误解。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接受这样一种多余的教育,而老师可能觉得学生只要把课堂上的学习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不应该浪费时间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针对这些误解,学校领导一定要予以提示和教导,在思想层面上让学生和老师放弃这种错误的观念。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必修课告知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开展专项活动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或者是通过校园活动、校园网站、展示栏等方式将心理将康教育推广出去。(三)以多种途径开展教育工作教育不是死的,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同样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开展教育工作的方式。设立一个有关部门只是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处可寻,也并不是万能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可以是这样的:学校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一个专项诊疗室,专门为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排忧解难。也可以定期请比较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访谈活动;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立一个专门的版块,在互联网上以匿名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可以是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出现在同学们的视野里;当然也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良好氛围感染学生,用专项阅读的形式治疗学生的心理障碍。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四)加大经费投入培养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利,还有一个最重要却也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原因,就是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学校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不够,没有培养出足够多能掌握相关知识的教育工作者。缺乏好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非常大。学校应该加强对于心理学专业有一定研究的教师群体的选拔,同时,也可以开设教师培训课堂请专职人员参与培训兼职教师。另外,也要提高学工群体的整体心理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这样在课堂内外都有素质过硬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把关,才能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四、结束语
我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应该被忽视,而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其同样需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的人才不应该只是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同样也应该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这样的人才能够更好的走上社会并且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刘丽 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邹燕,邓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下旬),2015,No.24610:164-165.
[2]李红梅.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No.13705:88-89.
[3]兰丽.基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No.18903:224-225.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在大学生人群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以学制短、学历低为特征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名义上属于大学生范畴,但他们较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要面对更多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变化,承受更多的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多重压力常造成他们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四个转变
1.部分院校思想认识不够统一,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还存在经费投入力度不够、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等问题。
2.部分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不高
虽然被检查所有院校均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但由于宣传、教育引导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去,实际的工作并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主动咨询的学生很少。
3.是专职队伍还比较薄弱,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部分学校存在专职队伍人手少,兼职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少数院校存在只派个把人守场子的现象。同时专兼职队伍理论修养、业务水平不高,对一些心理危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造成一些自杀事件不能及时有效阻止。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实现实现“四个转变”:
4.从局部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向整体素质教育观念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5.从重视治疗心理疾患的工作模式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的工作模式转变
把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有效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实现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的心理辅导(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机结合,形成大学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6.从课堂的、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实践的、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
特别是开展有利于自信心、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增强和水平提高的体验活动和行为训练,实现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同课外心理素质、心理调适能力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
7.转向 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 合的队伍结构
开始形成以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咨询)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为辅助,以学生骨干和心理健康社团为依托的,运作有序、功能互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1.重视高职学生独立、自信、负责的意志品质培养
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学校可通过人格培养的特征性训练、小组活动、集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人格培养的特征性课程培训包括自信心训练、责任感训练、问题解决训练、个人成长训练等,意志力的培养是和独立自信的人格培养相联系的,不具备独立的自信的人格,“意志力”在外部压力的强迫中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我们要注重大学生源自内部的意志力培养。辅导员教师和任课教师要在平时生活学习的点滴小事中注意培养学生“我既开始,我必完成;我既决定,我必贯彻“的独立负责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激发他们自主发展的内控信念,鼓励他们经常用内部语言自我激励,克服惰性,在成功的体验中培养其独立、自信、负责的品质。我们只要抓住大学生独立、负责、自信的人格培养这一根本问题,学生中的许多心理问题就会不攻自破,心理健康教育就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2.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帮助高职学生实现未来发展目标
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工作,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可以请一些成功人士来校作报告,开讲座,使学生从他们的成功奋斗史中认识职业选择的重要性、成功者的品质、成功的规律和方法。有效的职业生涯指导将帮助大学生确立合适的发展方向,从而减少大学生因选择失误、发展受限而造成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
3.创造条件,保证心理求助和心理咨询渠道的畅通
建议在《大学生入学手册》中增加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如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机构的地点、服务时间、服务范围及网址等。要让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了解和利用就象利用学校里其他的服务机构和资源一样方便和快捷,使他们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得到必要的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内容,并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对新生心理健康进行筛选、排查,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早期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芳.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心理辅导. 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 谷霞,赵应艳.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3]贺修炎.论加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及培养途径.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