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6 16:13: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45-04

一、引言

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曾经长期集中在“儿童如何认识外部物理世界”的探讨上,如研究儿童关于客体、时间、空间、因果推理等概念的发生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如何认识心理世界”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儿童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从而开辟了“儿童心理理论”这一研究领域。〔1〕随着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心理理论逐渐成为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热门话题,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当前,不仅仅是发展心理学家,哲学、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都对研究儿童心理理论产生兴趣。

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需要儿童经历复杂的认知判断过程,拥有较为高级的认知能力。因为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儿童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己,而且必须发展对他人角色、性格和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最初表现就是从视觉等角度了解父母、同伴与自己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儿童心理理论是联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往的重要桥梁,对于儿童今后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极为重要。〔2〕

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是心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属于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领域,即具有领域特殊性,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理论论、模块论和拟化论等(Carruthers & Smith,1996; Flavell & Miller,1998; Gopnik & Wellman,1994; Moore,1996);〔3〕另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可以像一般的认知能力一样去解释,如执行功能、心理表征等(Carlson,Mandell&Williams,2004)。〔4〕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作为特定领域能力的儿童心理理论

一部分研究者将心理理论能力视为一种独立于其他发展领域的特定能力,认为其发展特征具有领域特殊性。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

1.理论的理论(Theory Theory)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我们关于心理的知识包含的不是实际的科学理论,而是某种日常的“框架”或“基础的”理论。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理理论向成人发展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大约2岁时,儿童获得某种“愿望心理学”理论,以愿望来解释行为;其次是大约3岁时,儿童获得“愿望―信念心理学”理论,开始有了信念和想法,但是仍然以愿望来解释行为,信念只是处于辅助地位;最后一个阶段是大约4岁时,儿童获得类似于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理论,由自身的想法和信念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在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经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方式类似于皮亚杰的平衡化作用机制,即经验引发不平衡并由此达成某种新的较高的平衡状态(形成新的心理理论)。

2.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 A.M.。他的许多研究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进行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三个特殊领域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三个机制分别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ToBM)和两个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ToMM)。其中ToBM发展于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早期;ToMM1在第一年后期起作用,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这些机制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3.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ies)

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对心理活动情境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心理理论知识。

4.拟化理论(Simulation Theory)

这一理论由Harris等研究者提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并不赞同理论论,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认识并不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具有某种内省性觉知,能够通过一种角色拟化过程来推论他人的心理状态,即儿童可以通过想象和在心理上拟化其他人所处的情境来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的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越来越准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人们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求助于理论,但心理拟化理论在社会认知和技能获得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不同理论的倡导者不乏支持自己观点及反对其他理论的依据,而不同的理论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虽然理论论仍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但是无论哪种理论都只是解释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我们在解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时需要选择各种观点的合理成分,以便对实际的情况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三、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心理理论

另一种观点将心理理论视为一种认知能力,并从执行功能和心理表征等方面对其发展机制进行研究。

1.执行功能和抑制性控制的研究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指那些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例如自我调节、认知的灵活性、反应抑制、计划等等。它主要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以及认知转换三个要素。其中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Hughes,1998)。〔5〕

由于学前期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而以抑制性控制为核心的执行功能近年来被认定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研究学前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的发展及其特征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抑制性控制是指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达到认知表征目标时,对无关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进行控制的能力。抑制性控制在决定多种心理过程如何协同工作以成功完成一项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执行功能的发展有助于解释个体的认知能力(智力、注意、记忆、阅读理解)和个体在多种皮亚杰式任务上的表现。此外,它也涉及儿童情绪、道德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根据执行功能研究者的观点,抑制性控制可能从两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即:影响心理理论的发生或者影响心理理论的表达。因此关于抑制性控制的理论又可以分为发生说(emergence account)和表达说(expression account)两种观点。

发生说认为,儿童在能够建构复杂的心理概念之前,首先要具有一定水平的执行功能。如果没有使自己从当前刺激中分离出来的能力的话,儿童是不能在这个当前刺激的表征水平上作出反应的。因此,根据发生说的观点,儿童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获得某些关键性概念,进而顺利完成心理理论任务。

而表达说则认为,儿童已经拥有某些关键性的概念,只是在心理理论任务中不能正确地将它们表达出来,因为他们不能抑制关于事件真实状态的认知。许多心理理论任务的完成需要儿童克服具有优势反应倾向或习惯性倾向的认知活动,避免说出事件的真实情况。而这些都需要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完成。根据表达说的观点,儿童在错误信念、外表与事实、欺骗等心理理论任务的标准测量中失败,可能不是因为纯粹缺乏某种概念,而是在将这些概念性知识成功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已有的心理理论才能正确地表达出来(魏勇刚,2004)。〔6〕

心理理论研究者之所以认为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相关,主要因为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两者的发展关键期相近。学前期既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期。(2)来自脑成像研究的证据。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最初源于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对前额叶损伤病人的分析;而前额叶也是控制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3)来自自闭症患者的证据。大量研究表明了自闭症与心理理论发展相关,而自闭症患者在诸如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等经典的执行功能任务中也表现出异常。(4)根据执行功能的表达说,成功完成心理理论任务可能需要得到发展得很好的抑制的协助(Carlson,1998;Russell,1994)。〔7〕

近几年来,研究者运用各种心理理论任务和抑制性控制任务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尚无定论。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解释,可以概括为四种观点(Perner & Lang,2002)〔8〕:(1)心理理论能力是执行功能的先决条件。(2)执行功能是心理理论能力的先决条件。(3)心理理论能力与执行功能有某些共同的心理成分,两者并行发展。(4)心理理论能力作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整合部分,后者包含前者。

2.抑制性控制的生理基础研究

抑制性控制的重要发展期是人生的前六年,而3~6岁是其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时期。来自生理和行为发展两方面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对脑损伤成人患者的研究表明,大脑前额叶(frontal lobes)是参与抑制过程和更普遍意义上的执行功能的重要生理基础。另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前额叶损伤导致抑制发展的停滞和缺损(Dennis,1991)。尽管在婴儿期前额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4~7岁之间它经历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发展冲刺期(Luria,1973;Thatcher,1992)。因此,抑制性控制发展的迟缓,很可能与前额叶皮质成熟较晚有关(Stuss,1992)。抑制性控制功能获得显著发展是在学前期。在这一时期,当一项任务要求儿童延迟作出某种反应时,他们开始能够按要求压制自己对某些事物不作出反应(Diamond & Taylor,1996;Gerstade,et al,1994)。

3.抑制性控制研究的几种范式

目前,用来评估学前期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游戏(hand game)范式。首先,让儿童重复实验者演示的两种手势(如握拳或平伸手掌),即“拳、拳―掌、掌”,然后要求儿童做与实验者相反的手势,即“拳、掌―掌、拳”。

白天黑夜任务(the day-night stroop task)范式。当呈现画有月亮的黑夜图片时,儿童得说“白天”,当呈现明亮的、阳光普照的图片时,儿童得说“黑夜”。

形状任务(shape stroop)范式。五种不同大小的卡片交叉放置,让儿童把其中的小卡片一一指出来。

卡片排列(card sorting)任务范式。让儿童先按一个维度(如形状)对一系列卡片进行排序,再按另一个不同的维度(如颜色)对同一批卡片进行排序。

耳语(whisper)任务范式。要求儿童自愿地低声说出10个卡通形象的名字(王江洋,2003)。〔9〕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心理理论发展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其发展机制的研究,研究者均认为学前期是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其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以落实,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心理科学,2000,(23):399-403.

〔2〕〔8〕PERNER J,LANG B,KLOO D.Theory of mind and self-control:More than a common problem of inhibition〔J〕.Child Development,2002,73:752-767.

〔3〕LILLARD AS. Ethnopsychologies: Cultural variations in thoeries of mind〔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3(1):3-32.

〔4〕CARLSON S M,MANDELL D J,WILLIAMS L.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Stability and prediction from ages 2 to 3〔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40(6):1105-1122.

〔5〕HUGHES C.Executive function in preschoolers: Links with theory of mind and verbal ability〔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16):233-253.

〔6〕魏永刚.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第2篇

一、运用形象化导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探究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为积极的心理因素。教师要能够在教学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奥秘。遗憾的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样的情景出现概率并不大。究其原因,是许多教师没有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导致新课导入这一环节没有发挥激趣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出新课导入环节的形象化,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急于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描述埃及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以及各种传说,让学生对埃及产生了一层神秘感。在此基础上,笔者导入到埃及的金字塔内容,并出示一些壮观的图片,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充满期待,课堂顺利进入到新课讲授的环节。

二、运用互动性模式,让学生积极要求参与

过去一段时期,许多教师都习惯于直接教给小学生语文知识,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并不高,参与愿望不强。在新课程改革中,笔者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教学模式的改进作为重要的手段和切入点,以师生互动模式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成效。笔者一般都将教学目标要求融入互动之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考题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点拨指导,师生互动,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相互交流为主要手段,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在一些复习课中,笔者还安排一些学生走上讲台,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复习过程,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纷纷要求参与,学习的积极程度明显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再是被动地听讲,而是充满参与的愿望和迫切的心情,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语文。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

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持久,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如何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例如,在教学《航天飞机》时,由于学生对航天飞机这一事物并不熟悉,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专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介绍航天飞机的形状、功能、作用等,在教学时每相隔10分钟左右演示一小段视频资料。学生的注意力刚刚减弱,一次新的视频演示又出现了,于是注意力又被这样的形象有趣的演示集中起来。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在这样的形象化手段辅助之中得到集中,并且成效较好。教学研究显示,多媒体这样的形象化教学手段,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30%以上,运用成效较为明显。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可以让教学活动始终在高效中进行。

四、运用竞赛型手法,让学生增强相互竞争的欲望

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较强,在学习中总爱分出个高低上下。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学生这种心理特点的积极作用,为学生创设竞赛的平台,让学生的上进心有效落实到语文学习之中,提升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进度整体安排,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面的竞赛小组,分别对应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将教学目标任务设计成竞赛内容。例如,生字词默写比赛、课文背诵比赛、改病句比赛、作文竞赛、朗读竞赛等,使竞赛内容与教学要求相一致,竞赛的难度系数与学生的能力基础相一致,在与学生水平相一致的小组中进行学习竞赛活动。由于竞赛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成为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产生强烈学习成就感

小学生在情感中更加重视教师的评价,教师一句表扬激励的话语,有时候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的效应是非常强大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好激励性评价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出现畏难情绪的时候,总是给予关怀,用亲切的话语表示鼓励,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时候,送上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以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第3篇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4篇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and family upbringing.Method:In this investigation,924 preschool children in 10 kindergartens of Meizhou were rated by their teachers and parents,using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Questionnaire,3 to 6 Years Child Home Nurture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and a general questionnaire.Result:The occurrence rate of preschool mental behavior problems was 15.9%.The detection rate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the only chil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 only child.The total score of parenting behavior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without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ildren with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 Family upbringing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多[1]。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认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行为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如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将会对儿童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如果这一阶段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2-3]。因此儿童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家庭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尤其是在儿童早期,家庭几乎是儿童发展的全部环境,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其教养行为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主要探讨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状况的关系,以期为科学有效的培养儿童健康心理行为及父母正确的养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3年10-12月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随机选取10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分别选择大、中、小班各1个)的10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不限性别;(2)年龄3~6周岁;(3)体格及神经发育正常。排除标准:精神病、智力低下等神经精神疾病家族史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者。

1.2 方法 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本人、经过统一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儿童家长及幼儿教师共同完成。调查工具包括:(1)《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筛查问卷》:问卷涵盖学龄前儿童发育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3大维度,共计2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是”和“否”的两极回答。该量表在深圳市学龄前儿童中应用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5]。(2)《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该量表由53个条目组成,包括6个维度: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模式5级评分制,每个因子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养育环境越好。该量表由何守森等[6]于2008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内唯一进行了标准化的6岁以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测评量表,并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调查儿童基本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全部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教养行为因子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关系,并计算相对危险度(OR)及其95%CI。以P

2 结果

2.1 不同基本情况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2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924名学龄前儿童中,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者147例,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5.9%。独生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见表1。

2.2 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关系 无心理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总得分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在家庭教养行为因素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及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生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环境、社会、家庭及教养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儿童心理受地域、经济及文化等综合的影响,因此国内外有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报道及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对梅州市10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家庭教养行为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9%,独生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体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逆反任性及孤僻怯懦等心理问题。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受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只要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形成共识,必定能有效保证和促进独生子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7-9]。

第5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文献报道[1],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为10.5%~15.3%。家庭因素及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是儿童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正常与异常之间缺乏明显的界限。为系统了解本地区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本文对嘉峪关地区八所幼儿园4~6岁儿童进行心理卫生问题的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9~12月选取嘉峪关地区八所幼儿园的4~6岁日托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1080人,其中男性578人,女性502人,男女之比1:0.87.

1.2 方法

1.2.1内容参照国内有关研究[3],采用自行设计编制“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问卷表”,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家庭状况,如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居住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等;第二部分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多动、顽固性习惯及运动行为问题如脾气暴躁、挑食、厌食、咬指甲、吸允手指、说谎、骂人、自私语言障碍等23项。

1.2.2 问卷表由家长及幼儿园老师根据儿童日常表现填写,填写前向家长说明调查的意义及项目要求,当场收回问卷,两周后抽取200名儿童重测,一致率在0.74以上。

1.2.3采用SPSS13.0计算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差异的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家庭结构与父母受教育程度

2.1.1调查1080名儿童中,核心家庭843人(占78.06%),复合家庭189人(占17.5%),单亲家庭48人(占4.44%)。独生子女746人(占69.07%)。父母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14人(占29.07%),高中以上472人(占43.70%),初中以下294人(占27.23%)。

2.2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结果

2.2.1单项检出率从3.98%~58.85%,23项单项检出率平均28.76%,超过25%有6项,男孩平均每人检出3.87项,女孩平均每人检出3.41项,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8.48 P

2.2.2 各个年龄段心理问题不一致,4岁组平均每人3.89项,5岁组平均每人3.61项,6岁组平均每人3.48项,提示随着年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有减少趋势(P

3 讨论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本次调查来看,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男孩多于女孩,儿童心理卫生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有减少的趋势(P

参考文献:

[1]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M1994:739.

第6篇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家具设计应用

引言

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去研究人类成长发展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并究其内在的原因。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既被视为发展心理学的前身,也是公认有关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经典著作。此后,欧美一些心理学家纷纷开始投入到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使儿童心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1957年,美国出版的《心理学年鉴》中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标志着儿童心理学向发展心理学的演变。随着人们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使发展心理学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应用,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儿童家具设计便是其应用的发展趋势之一。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学龄前儿童”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年龄阶段在3-6岁,处于童年早期[1]。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作为儿童成长阶段的特有时期,无论是从成长的内容还是成长的心理特征来看,都呈现出本阶段特有的特点。

1.1认知的发展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知成长机制的研究,将儿童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阶段(1-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3-6岁),具体运算阶段(6-12岁)以及形式运算阶段(12-18岁)。并指出前运算思维阶段(3-6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相对较快的时期。该阶段儿童在认知方面容易受外在事物显著特征的影响,更多靠物体的形态去感知与判断事物。由于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随时转换注意的目标,对于新的事物往往不能形成清晰的认识。有研究表明,学前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儿童的认知方式对其成年后的思维习惯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同的生活环境会对儿童的认知产生差异。鉴于此,从小给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生活环境对于他们认知的发展至关重要。

1.2个性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儿童可塑性非常强,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组合[2]。随着语言能力、自理能力及思维的提升,该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渐渐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思考问题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对于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开始想要依靠自己独立完成。然而,个性贯穿于人的一生,良好的个性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学前儿童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对儿童今后人际关系及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3人际交往的发展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语言、肢体动作以及表情等表达方式同其他个体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它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际交往作为儿童进入学校后社会性的重要形式,在儿童未来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戏作为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贯穿于他们整个成长过程中。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更愿意选择可靠的游戏伙伴作朋友。另外,通过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好的游戏不单单有趣好玩,还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如何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某些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游戏是该阶段儿童学习以及与同伴互动交流最好的方式,是促进其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

2儿童家具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作用

“儿童家具”是指适应0-18岁的儿童身心特征,并能满足儿童的生活、学习、娱乐和社交方面的需求,为儿童提供坐、卧及储存物品等功能需要的一类器具[3]。学前儿童家具主要包括儿童床、学习桌、儿童座椅以及储物柜等。有调查显示,人类每天与家具的接触时间较长。对儿童而言,其学习、娱乐、休息等活动与家具亦密不可分[4]。因此,儿童家具适合与否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儿童家具有以下作用:

2.1提供儿童休息与储物

满足儿童生活作息的需求是儿童家具的首要功能。学前儿童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休息对于他们的成长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睡眠不仅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也能保证他们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去生活学习[5]。同样,对于儿童来说,储物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该阶段儿童物品多且杂乱,房间里随处乱扔玩具是常见现象,将儿童物品进行分类收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敞、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2.2培养儿童自理能力

这个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对于家庭事务,他们虽然不能做到完全自理,但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收纳任务。例如,儿童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放在指定的位置,既易于寻找又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归类收纳自己的物品,使儿童较早就有独立的意识,自理能力不断提高,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发展。

2.3寓教于乐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该阶段的儿童往往通过游戏来慢慢感知世界。研究发现,儿童可以从游戏中获得生理与心理的满足,这对他们的身体发育、人际社交、认知能力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儿童家具在满足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应同时具备娱乐功能,在游戏中提高儿童在家具使用中的参与性并从中学习新技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2.4亲子互动

亲子关系对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彼此的沟通可以培养亲子感情。家长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前儿童的许多知识及生活技能是由家长言传身教的。儿童家具可以成为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平台。例如,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进行合理收纳,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家长陪孩子一起玩耍、学习等。这些活动不但使孩子在使用家具过程中锻炼了能力,也让孩子与家长在交流过程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3优秀案例

发展心理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理论体系日趋成熟,现已逐渐转向应用领域方向。设计师通过不断探索,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儿童家具的设计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许多儿童家具在设计中融入游戏性、益智性等各种元素,深受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3.1儿童衣帽架

该款衣帽架由意大利设计师埃莱娜设计。它是由2个高低不同的衣帽架,床头柜,挂钩和洗衣篮组成。首先,针对学前儿童注意力易分散的现象,将衣帽架的挂钩处设计成动物的眼睛,看起来乖巧可爱,使儿童的注意力能很容易地放在收纳上,使他们养成了从小收纳衣物的好习惯。其次,2个高低不同的衣帽架,分别给家长和学前儿童使用,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感情(见图1)。

3.2儿童滑梯床

由著名丹麦儿童家具品牌芙莱莎(FLEXA)公司设计的儿童滑梯床,把家具产品造型和儿童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设计师将学前儿童喜爱玩滑梯的特点融入儿童床的设计中,深得儿童喜爱。此外,考虑到学前儿童爱玩捉迷藏,喜欢保持一种神秘感,设计师还将帐篷元素与儿童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儿童的睡眠时间也充满乐趣。在细节的处理上,整体的家具都采用圆角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儿童在玩耍中不小心磕碰(见图2)。

3.3儿童椅

儿童椅由家居设计公司设计。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主体部分由靠背椅和座椅组成,此外,还包括婴儿床体、座椅支撑架与脚踏板等零部件。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将主体模块与不同零部件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使用功能,以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使用。例如,将靠背椅与婴儿床体组合,它可成为一款幼儿助行器;把靠背椅与脚踏板组合又变为一把儿童高脚椅。该产品解决了父母在儿童不同成长阶段需求不同的问题,属于典型的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家具设计(见图3)。

4结论

将发展心理学理论与儿童家具进行设计实践的结合,成为儿童家具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解析,并列举儿童家具设计的优秀案例来阐述发展心理学在儿童家具中的应用。发展心理学总结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设计师从中提取符合儿童成长变化所需的设计元素,设计出满足他们身心发展需求的儿童家具,让产品更好地为儿童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侯涛.从发展的角度探析儿童娱乐产品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4

[2]刘博文.儿童家具可成长性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2

[3]卓霄.何庆华与汪斌.儿童家具设计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03).28-29

[4]何小娟.潘文芳.从工业设计角度解读《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J].设计.2013(08):68-69

第7篇

【关键词】应用型;学前保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涉及学前儿童生理发育、健康评价、营养膳食、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等方面知识。该课程是集知识教育与能力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然而,在长期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对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偏差,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由复合型向应用型目标转变的背景下,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反思和研究,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目标下学前保育学教学改革研究(15JG001Q)》的要求,我们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在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名称不尽一致,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健康》、《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园卫生学》等等,但课程内容基本相近。就课程内容来说,《学前保育学》课程基本涉及如下热荨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知识。这一部分是本课程知识的奠基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学前儿童保育工作提供主要依据,使学前保育活动能够按儿童生理发育的规律办事。其主要内容涉及人体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生理发育特点和主要功能,学前儿童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健康及评价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是学前儿童健康学基本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用健康学的原理来分析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健康的含义,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这一部分内容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维持儿童生命和健康过程中营养素的来源和构成,从营养的角度保证提供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幼儿膳食的配置原则,幼儿膳食计划和食谱的制定,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

托幼机构的生活保健制度。这一部分是从制度层面讲解幼儿园生活制度,旨在让学生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从幼儿园生活环节了解卫生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科学地制定幼儿园生活制度,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托幼机构体格检查制度、预防接种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环境卫生制度。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视角讲解安全管理和教育,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旨在提高安全意识,应对意外事故。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托幼机构一般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根据幼儿成长的生理特点讲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技能和护理技巧,旨在掌握各种病症发生的规律,应对传染病和常见的病症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的基本途径和症状,掌握常用的病症预防和护理技术,能够在教育实践中预防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的发生。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典型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及预防办法。旨在掌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早期发现学前心理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托幼机构的物质环境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物质环境卫生的视角,介绍了托幼机构物质条件方面的卫生要求。旨在让学生掌握的物质环境建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环境创设。内容包括托幼机构的房舍、场地、常用设备、教具、文具、饮食用具、盥洗用具卫生等。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具有综合性课程的特点。它集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技能训练为一体,涉及知识内容广泛,能力培养要求较多,操作技能具体,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托幼机构工作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

1、《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是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取向,是课程教学的实际效能。课程价值取向一般可以分为以理论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和能力技能培养的价值取向两种类型。如各种原理课程教学,其价值取向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而有些课程则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技巧。当然对于任何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十分明显的分为理论型或技能型。理论型价值取向中,也强调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能力技能型价值取向也要以知识教学作为基础。但从总体上分析,不同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从《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内容来看,它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但从课程的目标来看,它的价值取向并不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是技能技巧教学的奠基,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从事幼教职业的技能技巧,能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熟练地处理幼儿营养、健康、疾病预防和处理、事故预防和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创建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儿童保育的能力和技能。

2、《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学科地位

高等院校的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而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的。在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和保育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才。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保教结合的特殊性,不仅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教学,还承担着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任务。其课程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和保育两个部分构成。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音乐、美术、体育、学前活动等教育类课程,这些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育的能力。而《学前保育学》课程,则主要普及幼儿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幼教职业中的保育能力,能够在幼儿教育中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教育提供卫生健康保障。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占有重要位置,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就是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的功能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的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有不同的功能。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按课程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前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课程等课程系列,这些课程体系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奠定知识基础。二是艺术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体育、学前绘画、学前音乐、学前手工、学前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各种技能技巧,奠定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三是学前保育课程,主要包括《学前保育学》课程,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促M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是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保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素质教育。

4、《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特点

从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学前保育学》课程集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健康知识、儿童营养、托幼机构生活保障、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儿童心理卫生、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知识为一体,涉及面广泛。第二,实用性。《学前保育学》课程的设置直接针对托幼运机构的卫生保健活动开展教学,它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开始,涉及到托幼运机构卫生保健的方方面面,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工作指南。第三,技能性。《学前保育学》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要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所必需的各种技能技巧,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学科地位、课程功能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可把《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归结为“知识奠基一强化能力一突出技能一提高专业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途径,技能是目标,素质是归宿。

知识奠基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以幼儿生理学、幼儿园卫生学、幼儿园营养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从事托幼机构保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因此,《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为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奠定基础。

强化能力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是什么,还要使学生学会在托幼机构的工作实践中善于利用学前保育学的各种知识分析问题,能够按照幼儿保育的有关要求对托幼机构各种设施进行设计、规划和检测。因此,在《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增加学生见习机会,利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实验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心理健康

1 艺术教育与情绪情感

要重新审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质联系,我们首先需要深刻了解什么是艺术教育,什么是心理健康。

1.1 艺术教育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品为媒介和主要手段进行的教育活动,其范围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一般认为,艺术教育可分为普通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两大类。普通艺术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艺术审美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和总体素质,这一类就是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学校的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而专业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艺术专门人才来满足社会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其实质主要是完成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审美、创美任务。作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该为幼儿创设和营造一个美好的音乐环境,将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幼儿建立起快乐的桥梁,给幼儿带来愉快与美的感受。

1.2 情绪情感与幼儿心理健康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和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将他们统称为感情。情绪主要是指一种感情过程,即个体的需要与环境情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如开心的时候人会喜形于色、愤怒的时候会横眉怒向。情绪存在着较大的情境性、短暂性,应激性,它会随着具体情境的改变而改变,也会随着特定需要的不同满足程度而发生变化。而情感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往往被用来描述某些稳定的或者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等等。

情绪、情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情绪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在生活中,幼儿也会遭受着各种外在的压力,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人际交往,而且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和合理疏导,时间一长,幼儿就会出现性格或者行为上的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2 学前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联系

2.1 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成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用来表达人内心情感,是声音的表现艺术。在学前阶段,儿童能够通过音乐作品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来发展自身的情感,儿童在学习音乐时,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美,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同时,积极乐观,活泼健康的儿童音乐作品,可以凭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启发幼儿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音乐氛围中成长,潜移默化中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塑造幼儿活泼健康的个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2 舞蹈律动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身体发育黄金时期,幼儿通过参加活泼生动的舞蹈活动,节奏鲜明的舞蹈律动活动,不仅可以增长其体力,同时可以促进其他生理机能发育,比如关节的灵活性、腿部肌肉的发育等。同时,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亲切的目光,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柔和、清晰简单的语言,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能在这在充满活力、优美的舞姿的启发、引导下受到感染,幼儿的性格情操得到陶冶,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幼儿热情、开朗、大方、活泼的性格特征。

2.3 美术活动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美术被称为“视觉艺术”,美术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出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作用于人发视觉感受,引起人大情绪律动,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 3 ~ 6岁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用多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通过大脑去思考、理解、再现、加工、想象审美对象,表达自己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情感。

艺术教育的真正魅力不在于表面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在于从深处唤醒和激发了人与生俱来的潜在的潜能。现今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忽视教育与人发展的实质联系,重新审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实质联系,有利于帮助我们重新树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3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树立的价值取向

3.1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必须顺应时展,走向综合化,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又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辅相成,全面和谐发展的观点提示我们,儿童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是集创造、表演、欣赏及唱歌、舞蹈、奏乐为一体的,任何单一形式的唱歌、诵读、舞蹈是不存在的。我们要从塑造幼儿完美人格角度出发,将学前教育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手段综合化,把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统一在一个过程中,用艺术教育趣味性、情景性和游戏性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使幼儿享受到美感,受到陶冶,具有审美素质,进而建构幼儿健全的人格,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基础,课程、内容及方法的构建应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一,学前艺术教育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前提,这样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本性”、“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我追求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为此我们要从幼儿出发,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幼儿本身都具有身心发展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这些潜能,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二,我们要多去研究和了解学前儿童。多去了解和研究幼儿的差异性,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每个学前儿童,教师不仅要研究和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差异性,我们的家长也应该多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与不同阶段的需要,不能将兴趣爱好等强加在幼儿身上。了解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提出与他们相匹配的期望与要求,设置艺术教育的“最近发展区”,使艺术教育课程更加合理、内容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摒弃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僵硬过激做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志刚,张琼辉.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

一、《学前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地位

《学前心理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应用性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能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指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通过该课程教学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及特点的基本知识。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智力、创造力、情感、个性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知识。

4.掌握学前儿童游戏、学习等活动心理的发展。

(二)职业技能目标

1.能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区分不同年龄段具体幼儿的心理特征。

2.初步具备根据幼儿心理特征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初步形成对幼儿的喜爱之情,培养研究幼儿心理及行为的兴趣,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打基础。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教学现状

《学前心理学》课程性质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该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将来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因为本门课程知识较为抽象,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课程教学重理论讲解而轻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训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另一方面,课程实训环节比较薄弱,形式比较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较少。

第二,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系统性而轻应用性。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的应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相脱节。

第三,课程教学偏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教”的主导

作用,相对忽视学生“学”的主体性,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的状态,积极参与和互动较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毕业生一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由于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支持,表现出人适应困难。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根据幼儿教育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建立突出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目前,《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已引起高职院校重视,但从总体上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学前心理学知识的教授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对学前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和分析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学前心理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学生真正热爱和学好学前教育学,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真正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学的价值,进一步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目的,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真正认识到学习学前教育学重要意义,增强他们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让学生共同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乐学、好学。

第三,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为学生展现典型案例,可配以图片或文字,尽量形象生动,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第四,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根据一定的要求自制玩具等。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实习的内容可包括幼儿园每日生活的观察、对幼儿及教师行为的观察、观察幼儿教师的互动环节、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开展幼儿游戏等。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徐灵芝.略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学科实训[J].南昌教育学院学院学报,2013(4):94-95.

[2]胡雪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4):33-38.

[3]李雪岩.基于全实践理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J].时代教育,2016(4):57-5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