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13: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管理体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决策支持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图l所示公认的体系结构。它把模型并入信息系统软件中,依靠管理信息系统和运筹学这两个基础逐步发展起来。它为解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有用信息,给各级管理决策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从图1可以看出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可划分为三级,即语言系统(LS)级、问题处理系统(PPS)级和知识系统fKS)级。其中问题处理系统级包括推理机系统(RS)、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知识库管理系统(KBMS)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知识系统级包括模型库(MB)、知识库(KB)及数据库(DBo九十年代中期,兴起了三个辅助决策技术: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0LAP)和数据挖掘(DM)。联机分析处理是以客户,服务器的方式完成多维数据分析。数据仓库是根据决策主题的需要汇集大量的数据库,通过综合和分析得到辅助决策的信息。数据挖掘顾名思义,是为了获得有用的数据,在大量的数据库中进行筛选。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个智能的DSS人机界面,可进行图、文、声、像、形等多模式交互,人机交互此时变得更为自然和谐,人们能沉浸其中,进行合作式、目标向导式的交互方法。从目前情况来看,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财务数据的保密性、特殊性决定了财务决策不能全部公开化、透明化,但随着中央及国务院相关部门财务预决算数据的公开,财务决策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和过程也将随之公开,这就要求决策者充分利用财务知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聪明”决策、合理决策、科学决策、规范决策。
2财务管理神经网络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研究框架
2.1神经网络运行机制神经网络的着眼点是采纳生物体中神经细胞网络中某些可利用的部分,来弥补计算机的不足之处,而不是单单用物理的器件去完整地复制。第一,神经网络中的链接的结构和链接权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具有十分强大的学习功能;第二,神经网络所记忆的信息是一种分布式的储存方式,大多储存在神经元之间的权中;第三,神经网络部分的或局部的神经元被破坏后,仍可以继续进行其他活动,不影响全局的活动,因此说,神经网络的这种特性被称作容错性;第四,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组成的,每个神经元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它们组合到一起并行活动时,却能爆发出较快较强的速度来。我们可以利用神经网络的上述特点,将之应用于模式识别、自动控制、优化计算和联想记忆、军事应用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中。
2.2财务管理神经网络集成智能财务DSS的必然性在企业经营管理、政府机构财务活动中,人们时常面临着财务决策。人们往往需要根据有关的理论及经验制定出一系列的衡量标准。这种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结构化决策过程,一般都是由内行专家根据一定的专业理论凭经验和直觉在收集大量不完全、不确定信息基础上建立起多级指标体系。但在这种指标体系中,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很难明确,而且还受评价者的效用标准和主观偏好所左右。因此,很难在指标体系和评价目标间建立起准确的定量或定性模型。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种可处理不确定性、不完全性信息的评价方法以支持决策。自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造系统模式来支持这类评价决策问题是目前财务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和必然趋势圈。
2.3财务管理神经网络集成智能DSS系统框架神经网络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主要以知识、数据和模型为主体,结合神经网络进行推理与数据开采。图2给出了神经网络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框架『2I。研究中有两个重点,即神经网络推理系统和神经网络数据开采系统。
2.3.1神经网络数据开采系统神经网络数据开采时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协助从数据中抽取模式。数据开采有五项基本任务:相关分析、聚类、概念描述、偏差监测、预测。常用的前馈式神经网络,如BP网络,可用于进行概念描述及预测。对向传播(CounterPropagation,简称CP)神经网路可用来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CP网络是美国神经计算专家RobertHecht—Nielsen提出的一种新型特征映射网络,其网络结构分输入、竞争、输出三层。该网络吸取了无教师示教型网络分类录活、算法简练的优点,又采纳了有教师示教型网络分类精细、准确的好处,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由竞争层至输出层,网络按基本竞争型网络学习规则得到各输出神经元的实际输出值,并按有教师示教的误差校正方法调整由竞争层至输出层的链接权。经过这样反复地学习,可以将任意输入模式映射为输出模式。
2.3.2财务管理神经网络推理系统财务管理神经网络推理系统主要利用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机制来解决传统推理方法中存在的“组合爆炸”、“无穷递归”,等问题。在神经网络系统中,计算与存储时完全合二为一的,即信息的存储体现在神经元互连的分布上,并以大规模并行方式处理。流动的过程就是从部分信息找到全部信息的过程,这就是联想记忆的基本原理。若视动力系统的稳定吸引子为系统计算能量函数的极小点,系统最终会流向期望的最小点,计算也就在运动过程中悄悄地完成了。因而,可用双向联想记忆(BAM)网络或CP网络实现并行推理。CP网络具有特殊的联想推理映射功能。将输入学习模式和期望输出模式取为同一模式,且将之分为x和Y两部分。网络通过提供的样本对进行充分的学习后,就可用来进行模式问的联想推理。
3财务管理神经网络智能DSS研究展望
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研究课题,是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是比较常用的技术,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它们都侧重于人类思维方式的某一方面。平时解决简单的问题的时候还好,但真遇到解决复杂的问题的时候,它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解决,除了它们要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外,还要注重两者的协调配合,神经网络DSS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依靠这两种技术不断结合,从而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3.1财务管理神经网络支持专家系统常见的财务管理神经网络支持专家系统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知识维护、知识表示、知识获取、推理等,我们针对各个步骤展开讨论。
3.1.1知识维护。如果知识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获取的,我们就可以同样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让维护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维护可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自动完成,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重新运行网络模块,或者重新训练网络模块,又或是增加新的网络模块。
3.1.2推理。一般的专家系统只是求解专门性问题,应用的领域非常狭窄,同时由于控制策略不灵活,推理方法简单,容易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推理效率低、速度慢。人-T-~$经网络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速度,它可以拓展知识空间,不只局限在狭窄的领域。
3.1.3知识表示。很多专家知识事实上很难用规则表示出来,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大部分财务管理专家却都采取这种方式,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其它的知识表示方法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来将知识提供给专家系统,这样做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当专家系统需要相应知识时,就不需要用规则来表示知识,直接调用人工神经网络就可以了。
3.1.4知识获取。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帮专家系统来获取知识,知识获取是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的。首先,专家系统向专家提出问题,人工神经网路则负责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在人工神经网络的联结权值中已经具有通用的知识,所以这一步骤会很方便,之后再产生相应的数据结果。接着,专家系统在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专家系统只运用很少的规则就可以获得相关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财务管理专家系统支持神经网络财务管理专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对神经网络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一,提供相应的必要的解释;第二,进行预处理:第三,联合应用。
3.2.1解释。作为专家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它做不到同其他专家系统那样,具体详细地跟踪问题求解的过程,以获得答案的原因,它只能依靠增加一个小型的专家来解决这一问题,以获得答案的原因,这个专家系统可以反向推理,从结果到初始输入,系统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在这种模式中,经过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来解决问题。当用户要求解释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网络输入一个并行的专家系统。
关键词:企业体系财务管理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国企的科学管理水平就是要实施财务管理,而不少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正是财务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和强化企业的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引进国外财务管理中先进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方法,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进行年度预算,才能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实施有计划、协调运作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通过有明确职责、适当的风险控制机制来贯彻落实的价值化管理体系;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财务管理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实现自身设定的财务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财务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境界,从而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1]
本文将以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及要素为切入点着重分析财务管理体系的建构模式,探索建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新途径和方式。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构建原则与基础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在这里,本文将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原则及要素。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市场竞争的基础
(1)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弱点主要是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甚至财务报表说明都不够真实和准确,不能跟上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能给决策层提供科学、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财务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致使一些企业由辉煌到倒闭。但是有些企业的破产纯粹是忽视了财务管理体系和其财务管理体系未起到相应作用而造成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企业资本的安全和取得最大利润是其工作目的,这点上势必导致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中失败。
(2)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第一,在成本控制方面,实行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了制造成本法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第二,在财务分析方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三,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金制度,实行资本保值增值、资本保全原则。同时,取消传统的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制度,企业资金由企业统筹运用、统一管理。
第四,在筹资方面,依法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当前金融市场需求的筹资机制,采用了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在内的各种筹资方式,扩大了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总之,随着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到目前,我国企业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
(3)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科学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采取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方法,注重企业经济的预测、测算、平衡等,求得管理方法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第二,明晰市场发展。一切目标、方法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市场是竞争地,优胜劣汰的地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运作要有的放矢,适应和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以求得企业长足发展。
第三,会计核算资料。企业的会计数据及资料是企业历史的再现,这些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分析,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因此,要务求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要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社会诚信机制。要求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者在社会经济运作中遵纪守法,严守惯例和规则,不断树立企业诚实、可靠的信誉,绝不允许有半点含糊,因为企业诫信度的高低预示着企业的发展与衰败。
(4)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条件
第一,思想配合行动。领导者、决策层在思想上要重视,企业的总会计师和财务主管应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第一责任者。
第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够掌握和使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合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体系构建原则及构成要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指导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它反映了财务管理的环境和财务管理活动的本质,它是连接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并有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2]
财务管理体系原则不同于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指人们对财务活动的共同的理性的认识,是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的纽带。而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是指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来的适用于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经验,与财务管理理论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惯例、制度等相关。
(1)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原则。正确的决策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态度,以事实或正确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合乎逻辑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做出的正确决断。这就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确保财务数据和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决策者利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做出相关的决策。
第二,系统管理原则。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就是将财务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在理财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思想,对组成财务管理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加以辨识、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财务战略、财务方针和既定的财务目标。
第三,高层管理者重视原则。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与否、保持实施状况如何、体系运行效果能否满足需要,都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密切相关。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按照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进行各项财务活动。
(2)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财务实施。为使财务管理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实现,需要将财务管理具体措施予以落实,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
第二,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向。其主要由财务战略、财务方针、资金及其运动、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目标、财务管理方案等要素构成。
第三,财务绩效检查。财务活动实施后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企业前期财务运行状况、把握现在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改进。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营销、财务等众多子系统。其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3]
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着重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是基于资产展开的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它基于企业环境的要求而产生,该体系和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与传统体系相比,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及时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配置产生指导、评估和预警的作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是停留在反映方面。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该注意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体系、监督核查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投资决策体系和财会人员培训体系等这六个方面。下面本文将谈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的模式和途径。
(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预算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方法。预算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长期资本筹措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通过预算体系的建立,可达到对所属部门的协调、控制和考核作用,使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送入市场奠定基础。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4]市场经济越发达,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预算管理将会越得到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预算管理水平集中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变化情况,编制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全面预算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预算管理,实施财务政策,科学理财。搞好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安排企业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3)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4)搞好销售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地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5)各部门制定经营和预算计划。企业各部门或项目设立自己的经营预算计划,据此制定自己的计划。计划处汇总各部门和各项目的计划,发现潜在问题及其缺口,提出初步调整建议。
(6)编制预算方法。编制预算方法的时候,由于目前分块编制预算,缺乏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导致各种预算相互矛盾,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激化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做到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市场情况,全面均衡考虑各种分预算,系统编制相互协调的全面预算。
(7)编制预算方式。我们要克服只是简单推行静态编制预算的做法,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式,根据变化的市场情况推行弹性预算编制方式;根据企业内部强化长远管理的要求,克服预算编制的短期行为,推行滚动编制方式。
(二)财务控制体系建设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现有的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5]建设财务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一个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个主要包括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2)对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要联合各个资产实物管理部分对资产运行地点和价值转移等方面进行监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时效性。
(3)对资产的耗费进行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既要控制资产的有形损耗,又要控制资产的无形损耗;既要降低资产价值的构成成本(如买价、运杂费等),又要降低资产的管理成本(如储存成本、资金成本、机会成本等);既要降低资产的运行成本又要降低资产的使用成本(退货、售后服务等)。
(4)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6)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企业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三)监督核查体系建设
监督核查体系是旨在保障集团或公司成员安全的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子体系:财务审计,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商务审计,目的是保证内部合规性;法律审核,目的是保证外部合规性。[6]
(1)强化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任期审计和离任前审计,防止其违反财经政策,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
(2)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管理会计的建设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财务部门要监督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3)建立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以会计数据处理为核心、与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系统相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反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首先,随着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各种新型金融服务相继产生,企业将获得更方便、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风险也更大的金融服务。企业必须研究面临的资本市场和筹资渠道,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谨慎控制财务风险,科学确定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其次,为保证资金“满负荷”高速运转,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内部银行等资金统管形式,内部使用资金模拟银行结算,改变只计单利不计复利或只计现值不计终值的现象,拓展资金成本核算内容。最后,要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克服重商品轻信用的现象,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
(5)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尽可能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金保全制度,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6)建立资金投入效果的保证机制,抓好资金的源头管理。决策失误是资金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作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预算、论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程度,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加大筹资风险;加大对在建工程的财务监督,跟踪考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莫测,特别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对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因而我们应重视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分析风险性质、制定风险对策,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7]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动荡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通常以两个先进的系统作保证:一是敏感的风险预警系统,二是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由于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因此企业应通过建立自身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存在于平静背后的危机,校正企业行为,将风险的损失降至最小。
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要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确定什么样的因素要纳入风险识别体系;其次,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即损失的量化,为控制和化解风险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要强化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控制,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实施监测,实现针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和准确的反应。
(1)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我们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如果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存货激增、销售下降、成本上升等,要密切关注这些反常情况,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反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2)在筹资决策上应慎重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的筹资方式,以避免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如果财务杠杆率过高、借入资金过多,一旦投资利润率下降、利息负担过重,就会威胁企业财务的安全。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调查,合理确定赊销额度,避免呆账损失。
(3)加强筹资活动的风险意识。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因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第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
(4)加强投资活动的风险意识。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短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
(五)投资决策体系建设
现代财务投资决策体系是建立一套完备的投资决策程序以确保投资决策和战略的有效整合。
投资决策程序主要涉及5个方面:
(1)市场感觉评测
针对投资项目的商业感觉是否良好,项目看起来是否有较好的回报,项目前景是否看好。实施市场感觉评测一般是包括总裁在内的成功商业人士组成的临时评测委员会。
(2)专业投资评测
投资项目的战略制定是否符合商业规律,是否符合公司整体战略;投资项目从专业财务和经济分析上来看是否可行并具备良好的回报。实施主要通过集团或公司的投资部门。
(3)经营性评测
公司的各项资源(人力、资金、管理、信息)是否能支持投资项目的运营,项目的运营在什么方面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现有业务的运作。这种评测一般是由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主要项目主管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实施。
(4)投资人评测
从投资者和决策者的角度看投资项目的可投性和盈利性。由总裁或董事会实施。
(5)实施评测
跟踪项目的实施过程,准确掌握项目执行信息,及时反馈并调整战术或战略;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一般这项评测是由投资项目执行部门和总部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组进行。
(六)财会人员培训体系建设
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管理的年轻人才,会计岗位要严格把握任职条件,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是“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机密”;
(3)增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但要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要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六章对单位及其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会计人员的行为,为开展正常的财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4)严格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因此要加强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对财会工作的管理水平,要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对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财会人员公开表扬和奖励,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严肃追究其责任。
(5)强化高层管理人员责任,约束高管人员行为。尽管高管人员承诺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会计造假还是层出不穷,因此应该通过立法将高管人员对其会计造假行为进行处罚,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有效的会计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最终达到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以财务管理目标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以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分配为主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套用西方做法,而应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吸收利用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成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三、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集约化、体系化的基本要求,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财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将引起管理科学的革命性创新。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只有加强财务管理,使之有机地融合在整体性管理体系中,以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跟上当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向市场化、经营化方向发展,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经营的实际需要,构造一套与财务管理的地位、作用、职能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而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我国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加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申筱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浅析[J]企业经济,2001(1)
[2]于秉群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4)
[3]梁德仪现代企业制度与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7期,第17页
[4][美]罗伯特、c.希金斯著。沈艺峰等译。财务管理分析(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5]许汝科等如何完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4
[关键词] 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The System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TAN Ruofei
Abstract: To improv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s essential to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ability build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ese enterprises has some problems in terms of low financial transparency, lagging budget mechanism, poor income ability and loose income management. Enterprises should increase financial transparency, reform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intensify external audit, and set up risk-based regulation system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financial management ability, study
现代企业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不仅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且消费者也开始变得挑剔。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式,企业开始研究如何提高竞争力并且打败竞争对手,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稀缺的、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企业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生产运营能力,还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引入到企业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现状
当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财务管理应该是基于合理的财务预算制度,同时利用有效的财务监督以及监管手段的配合,形成完善客观的财务管理体系。对预算合理的制定并且有效的执行,通过财务的方式呈现企业的各项活动和计划,对企业开展各种活动十分有利,不仅能够更好的控制财务,而且为企业的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目前,企业普遍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缺乏资金。所以筹资便成为了整个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企业能否正常的运作,就要看资金筹集,并且是否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些资金。可以说广泛的筹资并合理的运用资金是保证企业能够有效运营的重要保障。在有效的运用资金后,企业通过对整个财务过程的监督,根据过去的财务活动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进而为以后的组织活动以及自己使用奠定基础。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当下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不懂得广泛的积累资金,有效地运用资金,使一些企业因为资金的问题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甚至无法维持自身的经营。比如人才的短缺,财务账目管理杂乱无章、会计制度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够完善等,对当前企业的发展及其不利。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透明度较低
1.没有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遭到破坏,就是因为财务中心没有利润这项指标。由于企业对各项活动项目的费用没有总体的预算,也没有对投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系统的计划和分析,有很多闲置的资金只存款,不进一步的投资,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致财务管理体系混乱不堪。
2.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系统。完善的考评体系决定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能够帮助现有管理人员切实有效的了解企业在实际财务管理中的有效之处以及不足之处,从而在未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改善以及财务管理的加强,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预算机制落后
由于我国目前企业本身的财务支出以及具体的财务管理的混乱,使预算机制无法真正有效根据当年的支出情况而进行实际预算的制定。更多的是采用累进制的方式,进行财务预算,由此固化了原有利益分配格局、资金供给范围和支出结构,造成预算制定不科学,预算运行不正规,使现有的预算体系无法真正为组织未来的发展以及资金的准确使用提供借鉴作用与实际参考价值。
(三)自创收入能力匮乏且收入管理松散
二十一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企业而言,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如果能够招收高品质的专业的人才,借助于人力资本优势积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无疑对于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帮助。但是企业的员工待遇不高,很多高品质的专业人员不会选择企业作为工作单位。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资金短缺,缺乏人才,致使企业的发展能力有限,获取收入的能力有限,加剧了企业财务的困境。
三、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公信力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企业能否继续更好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支持,要想极大程度的筹集资金,就要在公众面前有很高的公信度。而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增强财务信息的质量、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资金的收支情况都要有详细的完整的记录,并建立完善的监督与管理制度,同时借助现代信息平台,建设一条通常的信息披露渠道,更好地将现有企业的财产使用情况透明化,公开化。
(二)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高支出管理的科学性
由于企业的营利性,所以如何能够实现收支平衡以及盈利尤为重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预算的编制。预算编制时把各个项目动态的联系起来,进一步规范业务的申请、审核、批准、执行、评估整个程序,保证企业主要的活动流程在控制范围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解决:一是改善预算管理工作。根据其工作的目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代替原有的“基数加增长”的方法。确定所需的支出,编制科学的预算方案。在预算实际运行时,可以采用控制预警线控制,如果波动的幅度低于10%(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证明预算的运行在掌控之内,反之则属于非控制的状况,这样能及时的找出问题所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整。二是严格控制支出。企业的支出分为项目活动支出和行政支出。项目和活动支出,是指企业进行活动的时候所产生的支出。这项支出应该以社会效益为出发点,目的是使企业的社会使命最大程度的实现。行政支出则主要是组织日常管理以及运营的必要性支出,对于这部分支出的管理在充分考虑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预算管理以及资金的调拨,保证企业日常管理的有序性以及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企业财务的外部审计,提高外部监督力度
良好的外部监管能够由外而内,促进企业不断加强对内部财务监管的力度以及财务审计报告公开的行为促动。这样能够更好的完善财务机制,提高社会公信度。对企业进行外部审计,是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有效梳理,促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化、公开化以及透明化。所以要增强企业财务的外部审计,使其能够更顺利更合理的运营。
(四)建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监管
1.规范财务管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本身的各项财务以及管理费用的支出,同时使其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并由此确保财务的彻底透明化。
2.完善组织机构。完善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制定更加适时合理的工作方案,并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保证每一次筹集资金以及具体的公益服务任务的高效率完成。
总之,由于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化的发展,很多的学者也开始对财务管理能力进行研究。未来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优化以更好的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蔡|.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2(4)
[2]陈昊.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2(1)
[3]陈姣.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1(17)
[4]于国术.浅谈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与建立[J].民营科技,2011(8)
[5]王传玉.加强财务对外合作,实现财务管理能力新提升[J].现代商业,2011(21)
[6]廖志军.基于财务管理能力模型的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1(8)
[7]Hamel G,Prahalad peting for the Future,1994
[8] 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Firm. Harvard Business ,1990
1 现代财务管理是市场管理的核心
市场消费主体的首都是排水和增值的资本。企业资本投资和成本,无论有多少种混凝土通过业务转换形式,其最终目标是市场,市场联系成本。但成本是值得的,是否有价值,最终取决于市场接受度。只接受市场资本成本,确保资本消耗,并通过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的认可,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排水。
资本经济需求和管理的目的是服务,并寻求价值服务。一个广阔的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有巨大的资本保值和升值潜力资本将流向市场。但随着资本,不一定有市场而花费巨大的广告可以打开一个市场,但如果市场不能被社会接受,最后打开市场也只是昙花一现,而不是长远发展。
2 财务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疲软的金融管理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仍以传统的方式存在,以记账为主,账户,还款,甚至不够真实和准确的财务报表,不能跟上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给决策者提供科学、真实、准确和及时的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从荣耀崩溃。但是一些破产只是忽略了财务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没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高系统财务管理的要求,市场竞争需要有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资本的安全,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工作的目的,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失败在激烈的竞争市场。
3 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管理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但也有一个特定的形式。
首先,在成本控制方面,生产成本的会计方法,结合经济责任体系,逐步建立制造成本法结合成本控制系统的目标责任制。
第二,在财务分析方面,符合国际惯例,同时,建立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财务分析系统。
第三,资本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资本和资本价值,资本保全的原则。同时,取消传统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制度,特殊的存储、使用基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管理。
第四,在融资方面,按照建立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当前的金融市场融资机制,采用,包括发行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各种融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财务管理必须同时进行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分不开的,在传统管理中,财务管理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划分的两大市场,导致管理为主的产品市场管理和财务管理与资本市场管理为主。更重要的是,金融管理局限于日常资金管理,客观造成的金融管理和整体管理的步骤,人为地降低财务管理的作用,扭转被动的财务管理,必须建立一个产品市场为出发点,对产品和资本市场和现代财务管理模式。
在创建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当产品管理一定规模,将市场的帮助,只有大量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充分利用资本巨大的优势进一步扩大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并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从而达到产品,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本使用产品市场\”的和谐统一。同时财务管理只有与产品和资本市场为核心,以显示财务管理的地位应该是发挥融资,资金运用资金调度和组织收集的一系列功能。
4 市场决定资本流动的方向
企业管理离不开资本,资本是一个企业的血液,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包含了资本运作的过程。沿着轨道,但资本运作和市场化的轨道是企业管理系统的结构和业务。
企业市场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资本需求的大小。按照的原则,充分满足和利益管理,企业的资本应该能够完全满足现有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扩大市场需求,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与此同时,也要防止过度的资本储备,导致浪费钱。
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决定了其财务管理战略。同时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财务管理只能配合实现,不会引起过度资本缺口两家公司加强新产品开发力量,建立区域办事处,和确定生产和原材料储备需求,如商业策略的变化,要求金融及时、全面的财务规划,以满足战略决策的要求。
一、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财务管理体系原则不同于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指人们对财务活动的共同的理性的认识,是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的纽带。而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是指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来的适用于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经验,与财务管理理论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惯例、制度等相关。因此,区别二者,有助于把握财务管理体系中的财务问题。
财务管理体系在建立和保持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能够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活动为关注焦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依靠顾客,因此,企业要在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要求财务活动能够适应为顾客要求所采取的各项活动所需资金的要求,并且能够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
2、企业高层管理者重视。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与否、保持实施状况如何、体系运行效果能否满足需要,都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密切相关。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按照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进行各项财务活动。
3、全员参与。财务管理体系的推动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职责,财务活动的实施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它需要企业内部各级员工的共同努力。如:降低生产成本,如果仅仅是财务部门在做,其他部门和人员认为与己无关,那么制订出来再好的措施也由于得不到支持,而成为一纸空文。
4、管理的系统方法。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就是将财务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在理财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思想,对组成财务管理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加以辨识、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财务战略、财务方针和既定的财务目标。
5、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企业永恒的目标之一,是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整体绩效,根据财务战略、财务方针的要求,强化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企业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使企业能够适应理财环境变化的要求,提升竞争力。
6、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各种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和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正确的决策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态度,以事实或正确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合乎逻辑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做出的正确决断。这就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确保财务数据和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决策者利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做出相关的决策。
这些财务管理体系原则不仅要求企业在建立时遵循,更要求其在以后的运作实施过程中遵循,它是保证财务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持续有效性的根本。如果没能遵循或遵循不严格,会导致财务管理体系失效或偏离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目标,其效果也无从保证。
二、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个比较健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要素:
1.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向。其主要由财务战略、财务方针、资金及其运动、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目标、财务管理方案等要素构成。(1)财务战略是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为了谋求企业资源均衡及有效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进行全面性、长远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其关注焦点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其目标是谋求企业财务资源均衡、有效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均衡是有效的基础,有效是均衡的主导,只有资金实现了均衡和有效流动,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2)财务管理方针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宗旨和方向,是指导财务管理工作的总纲,能够符合企业的经营规模、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明确持续改进的承诺和对遵守法律、法规及其它等理财环境的要求,并且还需要定期评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要求。(3)资金及其运动。企业要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辨识、评价,以此为基础,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有关财务风险。(4)理财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因此财务管理更多的是适应其要求和变化。理财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5)财务目标。财务目标应当是可以量化的,并且要根据管理级次制订多层次目标(有些可以以具体的财务指标作为目标),这些财务目标受财务战略和财务方针的制约,并为财务管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可操作的依据。(6)财务管理方案。是实施某项财务活动的具体文件,应包括每一相关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职责以及实现财务目标和指标的具体方法和时间表。
2.财务实施。为使财务管理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实现,需要将财务管理具体措施予以落实,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实施主要包括的要素有:(1)财务管理机构与职责。财务管理机构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特点密切相关,不论该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复杂程度如何,都要明确规定每一个岗位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职责、权限和责任。这需要形成文件化的职责制度,并使每一个在岗人员充分了解其内涵。(2)培训、意识和能力。对于上岗人员,尤其是与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符合其岗位要求的财务管理知识,并具有财务管理的意识,对未达到要求的人员经过培训、考核,使之具备任职能力,从而使之具有相应的理财能力(主要应包括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财务控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财务预警及应变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等)。(3)协商与交流。在财务管理体系运行中,要对来自于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各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将由此产生的结果传输到相应的环节,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起到必要的指导。企业内部各部门信息沟通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体系能否得到企业全体部门和人员的支持。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对企业能否具有更强的财务应变能力、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文件化。要求企业在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制订一套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财务管理文件,一般可由财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可分为一般事项实施程序、重大事项实施程序、临时事项实施程序等构成)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等组成。(5)文件与资料控制。企业对财务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文件及资料进行必要的控制,为企业进行财务控制提供必要的书面依据。(6)财务运行。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发生的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的一系列过程中,并据此对不符合财务规划的事项进行调节。(7)财务预警与财务危机。企业应建立一套财务预警和风险防控机制,以应对预想之外的不利事件的影响,增强企业的持续生存和竞争能力。
3.财务绩效检查及纠正。财务活动实施后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企业前期财务运行状况、把握现在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改进。主要包括:(1)财务绩效测量,企业根据财务会计资料的结果,随时对企业财务管理绩效做出判断。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测量可分为主动性财务绩效测量指标和被动性财务绩效测量指标两大类;(2)财务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机构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对一段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如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从而得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内容;(3)财务记录,包括各种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和内部管理使用的报表记录;(4)财务管理体系审核,企业要定期对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做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发现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为体系更好地运行提供指南。
4.管理评审。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根据其结果、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要求,对财务方针、财务目标以及其他财务管理体系要素加以修订。
以上要素构成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为财务管理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础。企业建立并保持财务管理体系是财务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并不断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建立”是指企业从决定按财务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到形成体系的过程,包括体系的计划、目标的设定和体系文件的编写,组织机构的配置和人员、资源的安排等;“保持”是指财务管理体系按规定的要求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方针目标,并通过审核、评审等方法改进提高,也包括在新情况出现时的调整修订,及必要的支持活动等。
摘 要 现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经济,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迫使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也不断变化、创新、向绿色管理体系迈进。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是以绿色财务管理的理论为基础,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融入其中,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获取利益的目标。本文首先简单阐述绿色财务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建立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 绿色财务管理体系 体系构建
一、现代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概念
绿色财务管理就是在相同基础上把社会背景的效益性、现代企业的盈利性、自然资源的有效性和环境的保护性进行思考比较的一种财务管理理念,解决企业发展与社会生态无法和谐共生的问题是其主流思想,有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损坏了生态环境,这是不道德的,所以建立绿色财务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是关系到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之,就是要现代企业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并运用到企业的建设发展中,让企业管理者把眼光放开,不仅仅局限在自身企业的发展,还关注到其他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长远发展。所以建立绿色财务管理体系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有重大作用。绿色财务管理体系与传统财务管理有很大区别,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更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更强调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协调,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二,绿色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1.绿色财务管理系统能使企业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和发展。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加强,当选择消费品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逐渐了解到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所带来的各种危机、伤害和严重程度,选择商品的方法也逐渐向“绿色化”靠近。一个想要赢得市场竞争地位很长时间的企业,就要取得社会大众的理解和支持,应该积极使用绿色财务管理的政策,并通过绿色生产获得绿色经济利润,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前途。所以,构建绿色财务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的产品“绿色化”,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2.绿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被大众关注,人们逐渐了解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现今法治环境良好,对任何一个想长久持续发展下去的社会经济活动来说,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公众的理解,法律许可和批准也是很重要的。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资源的消耗者,它对保护资源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构建绿色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获得公众、政府和法律的支持和认可,帮助企业实现盈利的目标。
三、建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体系
1.筹集资金方面
构建绿色财务管理系统,筹集资金主要有融资渠道、绿色筹资率、绿色项目融资所占比例。企业筹集资金的融资过程中要采用绿色融资方式,这样可以反映社会公众是否认可企业绿色项目。绿色融资率是指企业所有融资项目中,绿色项目融资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绿化和环保程度。比例越高,企业的绿色融资能力越强,企业的绿色融资效率越高。
2.投资率方面
投资效率在构建绿色财务管理体系中分成绿色投资率和节能率。节能率是在绿色投资前单位产品能耗的消耗比例。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进行绿色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反映了成本节约和环境效益。节能率越高,绿色投资的效率越高,节约成本越多。绿色项目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的企业项目比例,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
3.操作效率方面
筹集资金主要分为绿色业务成本率、现金平衡度,惩罚变化和绿色工艺条件优惠。绿色经营成本率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公共或消费者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改善企业的声望,另一方面可扩大其市场份额。在被认同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大宣传成本投入,成本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所以这个成本投入,要结合企业的利润情况而定。现金使用程度是指现金流入占一定时期内的现金需求量的比例。这是需求平衡原则在财务管理,保持工作的资本状态平衡上的要求,这样既可以保持充分供应资金,也可以避免闲置费。绿色财务管理也理当如此。这个指数最好是接近一致。这个指标反映实现绿色财务管理中减少环境问题的程度,也反映了政府鼓励绿色项目,反映了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可得到的无偿资金数量。
4.经济效益方面
构建绿色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企业经济效益贡献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和项目净流量。企业的贡献值指的是企业交税后的净利润,税收和工资的和。企业贡献价值由公司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职工的总贡献量反映出来。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最终的所有人比例占初期所有人权益的比例,通过扣除通货膨胀等因素,反射资本价值。要注意,在计算最后的权利所有者利润时,必须要清除新增加的投资和国家政策变化的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反映企业资本的价值。可以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得到现金净流量,但我们关注的不是所有的现金流量,因为企业持久的现金需要只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才可以满足。
总结: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倡导循环经济。人类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建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体系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相信随着我国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体系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而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宏益,毛阳海.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管理论坛.2012(7).
关键词:国际财务管理;跨国公司;国际理财环境;国际税收管理;国际投资管理
一、国际财务管理概述
(一)国际财务管理的定义
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对国际财务管理形成统一的认识。国际财务管理是指按照有关国际惯例和国际经济法的相应条款,根据国际企业财务收支的特点,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企业国际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的一系列职能性管理活动。本文所讨论的国际财务管理与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在内容上不尽相同,前者主要指跨国企业对国际业务的财务管理,而后者既包括跨国企业对国际业务部分的财务管理,又包括对其国内业务的财务管理。
(二)国际财务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国际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当企业的经营走出了国门之后,企业的财务活动也必然随之超越国界,由此产生了国际财务管理这一新的领域。国际企业是相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的,泛指一切超越国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其中,跨国公司是最典型、最全面的国际企业。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国际财务管理成为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财务管理学界进行重点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
在我国,国际财务管理也成为我国财务管理界急需为之投入精力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是这个领域的基础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开展国际财务管理研究的需要,而且是指导国际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更是培养国际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
二、目前国际财务管理的体系及评价
(一)夏乐书模式
本模式的主要架构为:绪论-国际筹资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外汇风险管理。由于这种体系的代表作是夏乐书编著的《国际财务管理》,故称为“夏乐书模式”。这个体系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内容,比如对国际理财环境的分析。而这个问题对跨国经营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跨国公司理财活动涉及面较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地理、自然、技术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跨国公司的理财活动,这些因素大致分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金融环境、税收环境等四大类,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特定的跨国公司理财环境。
(二)蒋屏模式
本模式的主要架构为:国际财务管理基础分析-外汇风险管理-国际筹资管理-国际投资管理。由于这种体系的代表作是蒋屏主编的《国际财务管理》,故称其为“蒋屏模式”。这种体系实际上是在分析国际财务环境的前提下,以汇率行为为基础,将国际财务管理从总体上分为国际筹资和国际投资两大部分。
与蒋屏模式相类似的还有Jeff Madura所著的《国际财务管理》。这个体系虽然分为五个部分,但很明显,其中第二、第三部分是讲同一方面的内容,即外汇汇率的问题。而第四部分短期资产和短期负债管理主要是讲国际融资,第五部分的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管理侧重对国际投资的研究。
(三)陈玉菁模式
本模式的主要架构为:国际财务管理基础分析-外汇风险管理-国际筹资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国际税务管理。本模式的命名原则是因为该体系的代表作是陈玉菁所著的《国际财务管理》。
陈玉菁模式的前四个部分与蒋屏模式类似,只不过在最后增加了国际税务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当然第一部分的基础问题研究有别于前一体系对国际理财环境的分析,它的范围更广,研究的内容更丰富一些。
在此,有必要对国际税务的问题强调一下,因为它的确是现代国际经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四)其他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的宋常在《国际财务管理的整体构架》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国际筹资管理;第二,国际投资管理;第三,国际收益管理;第四,外汇风险管理;第五,国际转让定价;第六,国际并购理财;第七,国际理财环境;第八,国际理财目标;第九,国际理财方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筹资和投资作为财务管理学最基本的内容,在国际财务管理这一分支中仍然是最基本的内容,不同的是,各个学者对国际理财环境、外汇风险管理、国际税务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同时,针对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跨国企业面临许多的问题,必须随着企业的发展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同时理论界学者也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这样跨国企业才可能健康发展,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才能日益完善。
三、我国国际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财目标
国际理财目标具有两重性、层次性及时域性等特点,同时,理财主体多元化与财务关系多维化,国际理财目标应设定为“相关财富(利益)最大化”,即以长期合并收益为主,辅之以资产流动性和股票市场价值,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财务目标体系。这种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突出了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在跨国经营的条件下,强调了资产的流动性,并合理考虑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是站在国际理财环境中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概括。
(二)国际财务管理的特点
1、全球性与整体性。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财务管理决定了国际财务管理也具有全球战略的特征。全球战略的实施要求高层管理当局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国际性营利组织视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或经济实体。因此,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理念与战略上具有全球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协同性与耗散性。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结构及组织上,一般实行适度的集权制和内部一体化,以便利用该组织整体所具有的诸如“资源配置”等特殊能力,促使各成员单位或子(分)公司贯彻统一的财务政策并协同作战,从而发挥或取得犹如“1+1>2”的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国际性营利组织还实行相应的分权制,这是缘于其众多成员单位耗散地分布于全球,而他们又有着不尽相同的业务特征和异质复杂的外界环境。只有实行相应的分权制,才能使之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以便灵活有效地开展经营与理财活动。可见,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结构与组织上具有协同性和耗散性的特点。
3、异质性与复杂性。世界各地的经济状况、政治气候、法律规定、文化习俗及社会背景各不相同,且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际性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也是国际财务管理有别于国内单一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而又显著的特征。因此,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条件与环境上具有异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4、多元性与层次性。在异质复杂的理财环境里,国际性营利组织在从事财务管理时,既应谋求经济利益,又应重视社会效益,并以前者为基础。可见,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动因与目标上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5、灵活性与不确定性。基于独特的财务理念和理财目标,国际企业在资本运作、收益分配、风险规避及转让定价等战略性财务方面大都实行统一性政策和一体化管理,以确保全球战略的实施及长期利益的实现。与此同时,鉴于异质复杂的财务环境与动态多变的业务活动,国际企业在财务管理具体策略与技术方法等战术性财务方面往往采取灵活性政策和机动化原则。
国际企业为实施或实践其全球战略,大都进行多角化经营,因而涉足行业众多,分布区域广泛,理财活动多样,由此也决定了国际企业在所从事的国际资本运作具有特殊性。国际企业在筹措资金方面有多种方式,既可以利用国际股票市场,又可以利用国际债券市场或国际租赁等,显然,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多种多样,筹资来源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在资金投放方面,多角化经营和多样化理财,使国际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并有望取得更大、更高的收益。然而,全球性、多样化的理财活动给国际企业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因全球各地诸多异质复杂的环境因素及其交织影响而使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较高、较大的风险。
(三)当前我国国际财务管理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治风险问题。政治风险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国际企业的经营成效,而且影响到企业资产的安全。有时出于经济动因(如维持资源的国家控制,国际收支平衡,良好的产业结构)、政治动因(如民族自尊,国家完整,政治信仰)等,这类政治风险是国际企业独有的。
2、外汇风险问题。外汇风险问题是指一个组织、经济实体或个人的资产(债权、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性,外汇风险可分为三大类:交易风险、财会风险、经济风险。
3、资金管理问题。国际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主要涉及资金管理及内部资金流量管理两个领域。国际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三大方面。国际企业资金流量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转移、投资决策、资金筹措和资本运营等方面。
4、国际税务问题。国际企业在多重税收制度下经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子公司要根据各国有关的税收规则进行纳税,有时会出现双重课税的可能,很容易使国际企业承担不合理的税收负担。
5、内部财务控制和评价问题。各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的多样性,以及财务、会计、税收制度的差异,要求国际企业在各地的子公司采取有差别的财务政策,尽力适应当地的环境要求,而这些往往意味着总部财务控制的难度加大。国际企业共同拥有的多种资源和一个适用于所有集团成员的共同目标。虽然在形式上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但其利益必须服从总体利益。这意味着实现总体利益的过程中,有可能损害某一局部的利润目
标,并不可避免地引起利润水平的失真,导致利润考核问题的复杂化。
四、我国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界定了国际财务管理的内涵,明确了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财目标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对目前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剖析和构建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将我国将国际财务管理分为三大部分,共九章内容比较合适,架构体系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是概论,包括四章。具体内容是:第一章交代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国际财务管理的概念、理财目标、特点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介绍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财环境,主要是对国际企业面临的他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作具体分析。第三章讨论外汇风险管理。这一章还将涉及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收支的内容,同时由汇率因素引起的期权、期货市场的内容也有涉及。第四章是国际理财战略管理。本章将对国际企业理财战略的基本内容和理财战略的形势作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是国际经营管理,这部分涉及国际企业实际运作的四个重要内容,包括国际融资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国际转让和国际并购,国际纳税管理。其中,第五章的具体内容是国际融资管理。除了国际企业内部融资外,主要阐述两大内容,国际债务融资和国际股票融资,同时对一些衍生金融工具融资也做了一些分析。第六章是国际投资管理,着重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投资环境的评价;其次是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和研究;再次是对投资方式作具体的分析。第七章研究国际转让与国际并购(敌意并购的问题除外)。首先分析国际转让与并购的动因,接下来对具体操作做一些初步的试探,最后分析成功的国际转让与国际并购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第八章是国际纳税管理,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差异较大,而课税对国际企业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国际经营的业绩评价(比财务分析中讨论的业绩评价范围更广),这部分内容是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做进一步分析,找出企业经营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期经营战略和理财战略的制定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才丽辉,高绍英.浅谈国际化趋势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4(7).
2、王桂芝,朱洪友.财务管理国际化新动态[J].森林工程,2004(3).
3、刘冰.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3).
4、刘晓凤.有关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4(3).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体系;强化措施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公共财政框架逐步构建起来,主要是以部门预算管理为核心,形成收支两条线的配套制度体系新的预算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推进,我国财政管理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财政制度,保证预算管理的统一、规范和透明,以此加快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提高治理能力。为了让预算执行力得到提升,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正逐年,以期通过严格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经济管理制度,推动预算管理的改革进程。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意见》强调了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推动审计监督的意义,同时文件也指出审计工作要突出重点,即审计与惩治腐败相结合。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在审计新形势的情况下,配合部门预算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做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保证部门预算管理与经费支出得到全过程的监督。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都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目的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帮助单位高效地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事业单位在全新的预算管理之下,能够带动经济活动的生产效益,并且实现资产的高效率配置,从而让财务风险因此降低。在现代化市场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渐转向信息化,这是积极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举措。所以,事业单位在构建管理体系时,需以预算为核心,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的要求,解决当下财务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财务管理结构,帮助事业单位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要能全面体现单位真实的财务情况,能详细呈现资金的流向,有利于政府对事业单位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此外,资本预算也是关键的一项,关系着财务管理调控能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必须确立预算的核心地位,针对性地分析业务情况,前后进行对比,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一)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该政策指出事业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加强预算管理,除了要做好预算的约束和监管之外,还要建立起预算制度体系,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快速发展。同时,事业单位的预决算公开和预决算内容细化等工作,也在相关政策中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根据预算相关政策要求,事业单位在执行财务管理前,不仅要理清预算管理改革的实质内容,还要结合单位自身特点,全面贯彻当前的管理制度,建立起具备创新性的财务管理体制,让预算执行力予以提升。总之,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是推动财政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力手段。
(二)完善资金支出结构
事业单位收入和运营资金的来源,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国家的财政拨款;二是单位本身的资金。由于事业单位运营资金来源不是单一的,所以要做到对资金来源的控制和管理,要以资金来源的渠道为基础,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建立起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就能实现对资金统筹管理的目的,保证资金支出结构更加合理,也让资金支出更具针对性。财务管理体系完善建立,能够让事业单位有基础实行全面预算,最大程度利用好财政资金,并且对内部重点部门的项目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管,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在资金高效使用的情况下,能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并让资金结构更加符合单位的发展,以实现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不应该单纯让财务部门处理,整个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也与其紧密相连。因此,将经营活动中的财务工作实行高效管理,是事业单位提升内部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机制中的一部分,承担着事业单位中最基础的工作,因此每个部门都需要重视财务管理的实施。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能监督财务的执行工作,保证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其效率也能进而提升。事业单位加强对资金支出的管理工作,会提升内部的内部效益理念,让资金预算和绩效评价能联系起来,高效利用好财政经费。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能让财务工作得到全面监督,将原本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予以降低,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业务运营始终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单位的整体管理效率也能得到提升。
(四)提升单位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通过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将领导层的整体力量集中起来,做好资金的协调工作,发挥出管理人员的主观性,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问题都能系统地得到解决。具体而言,事业单位要明确财务管理流程,并针对财务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让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在科学设置下,做到每个环节都得到监督,从而发挥资金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对资金审批程序予以完善,保证该程序更加规范,让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更加合理,构建一个廉洁的事业单位内部环境,促使单位在该环境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单位的工作目标。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一)预算管理覆盖率不高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主要通过收支预算来控制财务工作,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财务控制范围,但是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高效性却没能达到,这也说明很多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形成平衡状态,而财务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升。除此之外,在信息化背景下,有些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并没有完全达到自身发展所应有的程度,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的情况下,不仅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得不到保证,审批预算的流程也不会完善,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效率不高,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管理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因此增加了。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规范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是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努力,通过强化其对财务管理的认识,逐步建立起财务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需求,将财务管理的真正价值予以发挥。但是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部分事业单位内的管理人员没能清楚认识预算管理,对预算管理的责任主体没有予以明确,单纯将预算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使得预算执行于单位的实际经济出现脱节,事业单位内部的整体情况与预算管理联系得不够紧密,导致预算结果与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有所出入。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式相对单一,内部积累的原始数据,只能用于事业单位支出和收入的分析工作,全面预算执行所要求的数据难以满足,事业单位就很难达到预算的科学性目标。
(三)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就当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情况来看,许多制度还不完善,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科学性和有效性都不能得到保障。同时,部分财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也相对不够,不仅对预算的认识不够,自身的专业能力也不足,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很难高效建立起来。最后,财务分析材料比较局限,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形式,促使财务数据的分析达不到事业单位所要求的准确度。当财务分析指标不足时,事业单位最真实的财务情况就不能得到掌握,预算最大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出来。
三、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因素
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单位对预算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没有正确理解,导致单位领导也不能真正重视起预算管理的工作。各事业单位在处理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资金管理重视不够、预算调整没有切实依据、预算监督不能落实、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建立等。因此,在事业单位当前所处的环境下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使我国财政管理能够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让全面预算管理为事业单位管理的精细化和流程化奠定基础,从而全面推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通过分析可知,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协调联动是抓手
事业单位要保障收支计划的编制和执行能够顺利实施,实现部门上下之间的有效沟通,各部门需要加强业务和组织之间协调配合,以深入了解业务实现的真正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并且在预算执行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当各部门的预算工作落实责任之后,还要针对工作结果,不定期召开预算执行的沟通会议,促使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能得到事业单位内部共同解决,根据项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促进预算执行。与此同时,企业还要使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做到对预算执行的有效监督,而得到了预算结果之后,要制成预算执行的动态报表,以及时汇报给单位领导和各业务部门。
(二)财务管理监督是保障
事业单位加强财务执行监督,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建设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企业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监督,除了前期的项目申报和预算编制之外,还要监管预算执行情况,将管理重点从原本的事后检查变为全程的监管,保证预算编制和执行都是在事业单位的有效监管下实施的,让预算工作科学性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让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好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要发挥内部的监督作用,不断修改预算编制的错误,保证预算执行方向的正确性,能够促使预算管理合理有效。
(三)完善绩效评价是关键
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事业单位要以此为基准,做到每笔财政资金都能高效使用,且没能高效使用的资金都要落实责任源头,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促使其能朝着规范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在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之后,事业单位需要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保证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都能得到绩效目标的编制,让绩效目标得到有效审核,从而推进预算执行的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工作,以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做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全覆盖。
四、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体系重视程度
要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事业单位首先要做的是树立坚实的理念基础,从根本上提升单位内部对于管理体系建设的认识,再有序开展后续的工作。当事业单位在内部成功营造了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每个部门的员工也会越发明确自身工作与财务管理的联系,进而在日常的工作中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具体而言,首先,事业单位要建立其专门的领导小组,在其带领下,让内部所有人员都明确相关预算政策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以针对各业务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从而协调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其次,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部门在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指导下,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预算方案,全面分析预算数据,最后形成有价值的财务报告。最后,事业单位还要设置责任岗位来专门处理预算管理,保证预算执行的相关事项都能在监督下有效落实,每个部门的预算支出情况也能得到完全统计,找出预算管理工作中与方案有出入的环节,根据呈现出的数据,及时给出预算调整措施。
(二)加快优化预算管理体系
大部分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工作时,会采用年度预算管理方式,目的是实现单位年度收支平衡。事业单位实施年度预算管理离不开人力的作用,因此该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力因素如果得不到控制,就会阻碍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事业单位优化预算管理体系,能够为之注入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并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被系统化设置,让单位内部每个部门的资金流动去向能得到细致把握,从而不断创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运营机制,保证事业单位在市场中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在提升自身效益的同时也能增加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优化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市场的特点,为内部建立起统一的财务管理结构,让预算管理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能够顺利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还能以此为手段将预算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做到对数据的动态监管,从而及时发现数据中的问题,从而保证预算执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具体而言,事业单位需要明确部门预算管理决策的主要内容,保证预算内容由相应的主体进行负责,财务工作人员还要对业务活动进行分类,保证在预算审批环节各项资金的支出都能得到准确统计,从而预测出项目的潜在风险,为其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以期扩大预算管理的控制范围。基于事业单位的特点,一定要多方分析资金预算,做好预算监督工作,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推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规章,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应先明确各个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再对各预算管理目标进行详细分解,让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细化所有的目标,实现对每项工作目标的职责分配。同时,事业单位还要保证预算工作的透明和公开效果,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预算管理,让管理工作得到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从而达到预算管理透明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预算信息公开制度还要与绩效评价联系起来,让建立的绩效评价管理机制能够更加满足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需要。此外,在信息公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更加明确预决算内容和范围,使该工作能得到社会的监督,推动事业单位廉政工作的建设。
(四)详细编制单位支出规划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新预算法管理要求,项目库管理制度的建设成为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组成,事业单位通过严格实施项目库管理,能够储备更加充实的项目,实现项目库对财务预算管理的促进作用。针对该工作的推行,首先,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审批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项目储备工作,结合当前最新信息技术,对预算管理方案进行全面分析,保证进入项目储备库的内容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要求。其次,当项目入库时,事业单位还要审核项目目标,看其是否符合事业单位发展条件,如果满足单位需求,需要对此类项目做好后续的严格防控。事业单位项目储备库的基础,是事业单位三年的支出规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坚持滚动管理原则,对项目进行排序,之后再评价项目的实施。最后,事业单位还要在项目储备库增加预算评审和监督等多个环节,以确保项目储备库管理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落实,并且兼具科学性和规范性,最终让项目储备的全部流程都能得到高效管理。
(五)完善预算编制工作
事业单位要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除了有充足的认识作为基础之外,还要对前期的财务计划做好编制。针对编制工作,事业单位要先要明确主要编制内容,除了基本范围和口径以外,还要坚持基本原则,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覆盖了单位所有的收支内容。同时,事业单位要对预算历史情况进行分析和掌握,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尤其对影响预算变动的政策性因素和市场性因素等外在原因做出深入分析,保证在编制预算方案时,能将主要的变动因素全部考虑,之后科学编制出单位各个部门的预算计划,由预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汇总,最终形成事业单位自身的整体预算规划。此外,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编制的执行要明确相关流程,以自上而下为基础,做好预算的编制程序。事业单位领导层在汇总收支计划之后,可以设置全面预算工作流程,当预算编制被顺利审批之后,预算方案的实施就能高效落实。
(六)落实管理责任制度
事业单位建立起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之后,并不意味着相关工作已经结束,后续管理责任落实也十分重要。首先,关于预算执行应当遵守的责任制度需要落实到位。在预算方案通过后,预算目标就被分解到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从而让预算目标得到相应部门负责。所以事业单位内部各个业务部门是预算方案的实施主体,部门的业务实施,一定要与预算方案相一致,达成资金的平衡支出,保证所有预算执行都是符合制度规范的。其次,要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很多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方案时难免会出现超支的情况,与原定的预算出现偏差,为了让事业单位在今后减少该情况的发生,在新的预算管理制度下,单位要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将事业单位超支的行为进行控制,减少超额预算的情况,如果由于市场客观条件发生而造成超额预算产生,则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之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最后,事业单位要保证预算方案编制后的稳定性。事业单位对既定的预算方案不能随意更改,并且要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找出,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领导,因此,事业单位的年度预算方案一旦确认,就不能进行更改,除非影响因素难以控制。若出现了预算方案必须要调整的情况,也可以加到年度预算安排中,但是一定要严格控制事业单位任意调整年度项目预算,从而减少单位不合规范使用项目资金的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不少单位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理解不深,内部领导者对于预算管理的真正认知还不足。该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单位较看重资金的申请而非管理,预算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指导进行调整,导致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很难到位,内部控制体系更加难以建立起来。所以说,当前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仅是预算管理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基础,并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实现财务管理所要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目标,推动我国整个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伟南.以预算为核心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构建探究[J].会计师,2021(01):51–52.
[2]朱雨莽.基于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思考[J].财经界,2021(02):113–114.
[3]蔡晓霞.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6):68–69.
[4]刘亚平.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J].时代经贸,2019(16):24–25.
[5]王铱.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11):39+38.
[6]耿保荣.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初探[J].大众投资指南,2017(03):191.
[7]姚云敏.事业单位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矿业,2016(S2):34–38.
1.1强化财务管理是达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需要
商业银行身为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依旧是其唯一所谋求的运营目标,即银行效益实现最大化与银行经营管理活动达到最优化。
1.2强化财务管理是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评估指标即用存、贷款增长率等经济规模做基础,而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创优银行资源的内部调配,给银行创收愈来愈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
1.3强化财务管理是满足经济金融环境改变的需要
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金融部门大量产生,金融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业盈利缩减,风险增大,竞争力下滑。此一阶段,在风险管理层面以及资产负债管理层面、资本金管理层面、成本管理层面等产生了很多新的理念与方法,借助强化财务管理来实现资产增收、减低资金成本与费用、降低风险,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进而达到银行运营的三性目标(包括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2当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可财务管理体系依旧尚存很多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2.1目标定位不准,重效益轻成本
目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大都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此同西方财务管理目标当中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有所偏差。财务管理模式受以往计划经济的影响严重,没有完全满足市场经济需要,片面谋求效益而轻视风险与成本。
2.2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急待提升
当前,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大部分缺少高层次的专业培训,缺少相对独特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创新理念,且大部分精力陷于平时事务处理中,很难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迅猛发展。新形势迫使商业银行急待培训出懂管理、敢开拓、公正务实的财务管理队伍。
2.3管理方法及评级体系滞后
因管理方法落后,大部分商业银行只局限在财务分析和监管方面,分部门等财务核算模式还很难实现;缺少具备领先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很难对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实施科学评估;财务评估指标体系未全面披露商业银行的财务情况,未对成本收益采取实时监控。
3完善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3.1确立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
伴随现代商业银行整治的不断完善,谋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定会逐步成为财务目标。商业银行把股东财富最大化当成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具备可行性。
3.2建立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3.2.1要构建高度集中的商业银行信息管理体系。给财务管理活动创造充裕的信息资源支撑,增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实工作中的运用,适应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庞大数据信息的需要;
3.2.2要采取集中的财务管理形式。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的有效性,进一步创优资源配置,强化对财务风险的集中防控;
3.2.3加速推动成本管理。构建起满足目前金融竞争的成本管理系统、不断整合业务结构和业务创新、具备完善管理体系机制的现代商业银行。
3.3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