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政资金分配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7 15:57: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政资金分配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政资金分配方法

第1篇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全面改革,支农项目审批权也随之发生转变,其下放后全面优化了我国财政资金政策、加快了资金下拨和执行进度、约束了财政资金运用环节、提升了资金运作效率,创新了财政管理机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交流与合作,整合了各地方财政部门管理职能等,同时也证实了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资金管理极其重要,支农项目的顺利进行都主要取决于资金的运用,所以,资金管理在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极其重要。

二、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1.资金管理意识不强,项目资金制度规定模糊

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为方便获取经济利益并不自愿下放项目审批权和资金管理权,极易出现放权不放钱的现象,使得支农项目资金难以具体应用到支农项目上,严重影响了支农项目的全面实施,影响了项目审批权下放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管理支农项目资金的意识不强,所制定和遵照的资金管理制度规定不够完善,项目扶持对象、资金分配方式、资金核算和考核标准等内容不够明确,并且在资金具体应用过程中,支农项目资金审批权和资金分配权也缺少相应参考制度和标准。

2.资金分配不够合理,财政资金难以物尽其用

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由于存在各种特殊原因,财政资金管理和分配难以完全适应实际项目需要,资金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财政资金并不能完全物尽其用。一方面是人为原因。一些单位或部门的财务工作人员少,管理工作强度大、幅度大,很难适应和满足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强度,从而影响了资金的具体运用,减弱了财政资金在支农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政策原因。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财政资金使用和分配受到更多的关注,财政改革势在必行。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在具体实施、资金管理方面规定不全面且不具体,缺乏必要的创新和转变,因此支农项目审批下放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3.资金监管不到位,审批权下放后易现盲点

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资金监督管理明显存在不足,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将支农项目资金下拨后便不闻不问,对财政资金的具体其使用情况并没有进行全面管理与监督。首先是并未建立和健全支农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体系,资金监管不到位,审批权下放后的资金使用存在盲点。其次是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对支农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监管力度不大,并未对资金使用进行核实,存在专款未能专用的现象。最后是支农项目专项资金监督考核管理不够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尚未形成流程化管理,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化,资金使用信息难以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共享,加大了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监管风险。

三、加强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财政资金监管措施

1.支农审批权下放后增强资金管理意识

首先,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有利于有效灵活运用资金,简化了财政资金使用环节,充分发挥出了财政资金在支农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加强资金管理,应当全面增强其财政资金管理意识,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制度,宣传资金管理在支农项目中的重要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更好的规范了资金运用流程;最后,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满足了各级财政和部门对资金管理的要求,优化和调整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部门之间管理协作,增强各部门的职权与职能。

2.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根据当前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完善并创新相应的资金管理模式,整合并灵活运用社会资源,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适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与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资金审批、运用和审核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全覆盖,建立健全相关数据信息管理制度,优化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流程,完善支农项目财政资金投入和实际使用情况等数据库,为资金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使得整个财政资金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除此之外,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提高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方便各部门、人士对资金运用的管理和监督。

第2篇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 煤炭企业 资金管理

一、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基础组织工作不到位

预算管理主要就是通过事前的预测对未来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并以此发挥控制作用,将“钱用在刀刃上”,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有的单位由于没有统一的预算编制用表,预算单位上报到财务室的预算格式五花八门,有的极其简单,有的自己设计表格,表格的样式又不统一。另外,有的预算单位没有花太多时间研究财政部门下发的预算编制说明,最终汇总的预算大多没能按照编制要求。

(二)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不够规范

近年来各地财政预算中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但对于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如何实际,缺少明确的定论。换句话说就是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加之在预算编制中缺少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科学预测和编制方法上没有实行完全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基数加增长的办法仍然存在,甚至有的只是将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切块”分配,使得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主观性强,一方面一些单位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一些专项事业资金又供给不足,影响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

(三)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结构问题

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结构是指专项支出总额中各类专项的组合以及各类专项在整个专项总额中的比重。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结构反映着一个时期的政策趋向和变化,其优化与否关系着地方政府能否在一定财力约束下有效的履行其职能。由于当前对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没有科学的界定,各地对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测算比重上会存在一定差异,但从一般情况说,对于大类的专项统计口径应该是基本一致的。

(四)财政监督缺位现象比较严重

各级财政部门虽成立了财政监督检查专职机构,专门履行财政监督检查的职能,但受制于人员少、资金项目多,出现了事后专项突击检查多,日常监督管理少的情况。在行业主管部门中重项目审批、轻监督管理的现象大量存在,放松甚至忽视了对下级项目单位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但针对下级部门的多,同级部门之间的资金监管相对较弱。

二、规范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财务控制意识,准确定位财务人员角色

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对于整个过程进行统筹规划,根据“资金流到哪,管理管到哪”的思想,尤其是要加强对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

(二)深化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约束力

在预算改革中,应尽快调整上级对地方财政的补助结构,逐步加大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年度预算执行中,财政收入完成达不到收入预算时,或者财政支出出现超预算趋向时,应及时调整预算,将问题解决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尽量减少专项。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地区之间的财政平衡差距缩小到最低限度,以免影响财政平衡。

(三)改革资金分配方式

现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非规范的东西较多,尤其是在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上,一方面配套资金搞所谓的“钓鱼”项目;另一方面,在资金的使用上形成了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的资金往往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因此,改革资金管理方式,实行规范转移支付,增强财政资金分配的透明度。

(四)强化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管理,提高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的时效性

上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拨付管理,根据资金分配计划,尽快将资金拨付到位。因为一些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下达到位后由于季节或其他时间性原因,项目建设只得等待来年进行;另外,因为资金下达较晚,有些单位已经垫资进行项目建设,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下达后成了项目单位的还款资金,使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时效性和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五)建立和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监督

严格规范项目的具体审批内容和条件,减少审批人员的自由裁决权,建立如社会质询、各级人大定期检查、新闻媒体曝光等公开的项目监督机制。同时督促项目单位抓紧项目建设,重点检查分析资金安排使用的效益性问题,促进资金分配的进一步合理和优化;督促资金发放单位按时、准确、完整地将有关补贴落实到有关受益人或单位;同时应尽量节约管理费用,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该用的地方。最后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并切实落实具体的办法,做好项目的后期维护和回访工作,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迪,丰淑华.现金流量表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2]果子.天津:将实施医保卡资金随时取兑政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0

[3]何黎明.2009年物流业喜与优[J].运输经理世界,2010

[4]李家才.提高财政煤炭企业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J].中国财政,2008

第3篇

佛山市南海区将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挂钩,从实践的层面上探索出财政绩效的新路径;

哈尔滨市制定国内首部地方政府绩效法规,从立法的层面上诠释出政府绩效的新内涵;

金华市将绩效理念融入审计,从监管的层面上折射出政府绩效的新策略……

地方上的种种绩效变法,昭示着政府绩效管理之门全新敞开:绩效预算的背后不仅仅是绩效财政,更多的是绩效政府;政府绩效不仅是一个管理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体制的问题。

南海区财政局不断设计和完善绩效预算流程,制定和深化评审指标体系,加强对申报项目的绩效评审,从制度层面上缓解“收”与“支”的矛盾,提高政府资金效能。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作为预算改革的地方试验田,开创了全国财政预算分配制度改革的先河。南海绩效预算的实践表明,绩效预算在提高单位部门资金使用效果和工作水平方面能够发挥其他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所不能实现的效果。通过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挂钩形成的绩效约束环,促使部门单位在获得过去被称为“免费唐僧肉”的预算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有了自我约束的心理准备和制度要求。

“自我革命”缘由

预算申报单位与财政部门展开博弈,希望获得更多的资金,财政出于总体平衡则要求要压减资金。此外,财政部门的内部科室、分管局长及政府各部门、分管领导,往往希望所分管的部门有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产生博弈。博弈的一种结果使财政资金向强势部门倾斜,而很多有关民生的支出被忽视;要么就是平均或按比例分配;要么就是搁置预算。

因此,这种博弈使财政资金分配不能达到最优配置。博弈的另一种结果,使得博弈双方的成本大大增加,这种成本既包括时间成本也包括物质的耗费成本,甚至在博弈过程中会滋生腐败。因此,对于拥有资金分配权的部门或领导而言,无论如何分配都会产生利益冲突,一旦分配不当就容易授人把柄,这种资金分配权就成了“烫手山芋”。

同时,预算缺口增加了预算分配难度。2003年,南海区各部门所做的财政预算是69亿元,但政府实际能够支配的财力大概只有44亿元,两者相差25亿元,政府财政面临着巨大资金缺口。

此外,财政收入增加使资金使用风险和难度增大。2007年南海区一般预算支出高达60.66亿元,基金预算支出高达29.23亿,两项合计总支出达90亿。比宁夏自治区、青海两省区2007年的一般预算收入还多,基本上相当于中等省份内三个地市级区域的一般预算收入。如此多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一个县级单位里,人均可支配财力极为充裕,这就使得资金使用的风险大大增加。在传统的财政分配体制下,不节制的支出倾向就会占据上风,使用稍有不慎就会产生问题。如果不加强资金管理,腐败案件发生的机会将会增加。

于是,南海区财政局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2004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终于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以绩效预算为核心的财政模式。

“分钱方式”转变

绩效预算是政府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实现了财政资金分配由“人为分钱”到“制度分钱”的重大转变,不仅仅是各个预算申报单位资金申报和使用的一种制度约束,而且对各个资金申报单位的工作方式而言,也是一个极大地转变。因此,这项制度创新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极大的阻力和难度,而南海区绩效预算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妥善处理好改革和发展当中的各种矛盾,建立统一战线,使得这项制度在南海区逐步得以规范和推进。

南海绩效预算能推行,得益于南海区以公共财政改革为导向的综合财政改革:一是实行了综合预算,把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非税收入、公有资产收益等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总盘子;二是实行了统一的部门预算,使部门的绩效考核成为可能;三是实行了统发工资、统一人员和公用经费标准、清理单位小金库、行政事业资产统一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使各单位的经费来源只能是财政拨款,为推行预算分配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此外,为提高南海绩效预算的效果,广东财政科研所与南海财政局一起,每年对绩效预算进行创新,不断巩固改革成果,提高绩效预算的效果。一方面,针对不按照绩效预算要求操作的部门和单位,在评价报告中作为“典型”上报区政府,促使部门单位领导重视绩效预算工作,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和部门单位工作水平。另一方面,逐步加强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工作的联系,对部门单位形成“绩效约束环”,从而促使部门单位在加强自我约束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

2008年,在单位自评和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由区人大财经工委、监察局、财政局和审计局联合组成绩效问责小组,对现场公开抽取的2007年度的四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及问责。通过问责的形式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实际工作结果与绩效目标进行分析、判断及质询,全面评价部门资金使用效果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变以往财政被社会问责为社会向用款单位问责,从而分清分钱和用钱的责任。

先行者的经验

在全国探索推行财政绩效预算改革的实践中,南海区积累了一定的改革经验。总结起来有四条:

首先,与科研部门合作――加强过程控制的系统性。南海在绩效预算改革中采取财政科研与财政业务协作发展模式,加强程序安排和运行的规范性、公开性和科学性。在开展评价具体工作时,由财政科研机构作为第三方,设计专家评价方式、确定专家名单,从而在各职能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架起了“防火墙”,提高了过程控制的科学性,有效地规避了改革风险。

第二,专家介入――使得预算的配置更有效率。现在编制预算的流程是:人员经费标准化、公用经费公式化,50万元以上的专项经费绩效化。专家评价采取专家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重点紧紧围绕“项目立项、项目资金额度计算、项目排序”,评价过程分为技术评价和政策评价两个阶段。技术专家负责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和资金预算的准确性,政策专家按照“大事优先、绩效优先、民生优先”的原则,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发展战略、资金使用效益等评价标准,确定项目安排的先后顺序。

第三,指标体系――使预算可以衡量。根据专项项目的特点,分为大额专项、基建工程、设备购置及修缮、信息化四大类,并且分别设计了政策性指标体系和技术性指标体系,对项目的政策合理性和技术合理性进行评价。每一类项目首先都包括项目合规性和必要性、项目合理性及可行性、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实施的制度保障、以往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和申报材料质量六类指标。评价时突出项目绩效预算的目标导向,扭转部分单位“无的放矢、信口开河”的不良风气。

第四,注重程序正义――保障改革成果的有效性。绩效预算由区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统一制定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遵循规定的程序来申报项目支出预算。单位申报后,由财政局绩效评价科进行形式初审,并转交各业务科室出具是否提交专家评价的意见。具体评价时高度注重评价公正,按规定的流程由评价专家独立进行,评价结果分为同意立项和不同意立项两类,基于此形成各类项目的优先排序结果和综合评价报告。其后,依据这些评价报告,区财政局形成项目绩效预算总报告上报区政府。在区政府预算协调会议之后,南海区财政部门对批准立项的项目在编制预算时,根据财力状况和政府工作重点顺序依次排序安排资金,对不同意立项的项目,不予编制预算。

第4篇

8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支持内容和项目存在交集,如省级抢救性资源保护资金(省住建厅管理)与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省旅游局管理)项目政策内容趋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资金(省商务厅管理)与现代物流业发展资金(省发改委管理)政策内容趋同,企业技改贴片资金与中小微企业扶持资金(均由省工信厅管理)项目政策内容趋同,导致有的企业多头申请,省级资金多头投入,且缺少统筹协调。

二、意见和建议

(一)绩效导向,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为提高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建议财政部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简化操作、提高效率、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内容、管理责任、审批程序、时限要求、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按照全省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着手从制度上加强绩效管理,从部门职责、工作活动和预算项目三个层面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加强绩效预算日常监管和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从制度上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性和效益性。

(二)市场引领,优化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

整体上看,产业发展属于竞争性领域,财政资金过多直接投入,会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进而导致市场主体的不公平竞争,影响各个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因此建议:一是适当减少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项目数量,集中资金支持对我省产业发展有带动作用和突出贡献的大项目,将产业关联度、企业经济增长率和社会贡献率作为项目评审重要因素,提高财政支持项目在文化产业方面的领先性、存续性和成长性。二是建议适当增加贴息项目的支持数量,扩大贴息规模。通过大力支持贴息项目,达到引导银行贷款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的目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三是优化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减少财政直接性无偿投入,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和先评估后补助等方式,既体现国家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又符合市场规则。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样,也有利于政府把更多的管理精力用于提供信息服务、改善市场环境上来,促进产业更好发展。四是应当从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拿出更大份额用于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交给专业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这样,不仅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增加资本金,还能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防范和减少腐败。要进一步明确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操作流程。

(三)整合产业资金,切实发挥财政资金重点引导作用

在优化支持方式的同时,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金、突出重点,选择关系全省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产业规模,真正体现财政资金通过支持产业发展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一是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应重点支持整个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带动作用的企业、项目,支持关系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的重点项目和服务体系,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效益外溢性的产业发展项目给予补助,并适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规范补助范围、补助额度及绩效目标。二是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原则上对组织项目申报时已建成的项目不再支持,不搞锦上添花。对于项目投资规模过大,财政投入杯水车薪的项目,原则上政府也不再直接投入,可从其他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责事权,处理好政府层级之间的责权关系。按照受益范围和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支持的事责,鼓励市县政府积极创新扶持方式,对于受益面窄、项目分散、信息复杂、发展前景较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小型项目予以扶持。

(四)狠抓落实,加强项目和财务管理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对项目立项审批、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的各环节,实现专家评审项目的全覆盖,未经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不予支持,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综合监管,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招投标和施工监理相关规定,规范项目调整审批程序,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强项目验收工作,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二是实行项目库管理。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项目准备工作,提早启动申报程序,减少中间审批环节,迅速下达资金,变“资金找项目”为“项目等资金”,努力形成每年谋划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投入一批扶持项目的良性循环。改变一年一申报的评审方式,年度项目应直接从项目库中筛选,使项目从申报、评审、筛选、确定形成一套规范的机制,既减少基层负担、节约行政成本,又能提高年度项目确定和资金及时下达时效。对于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取消项目审批制,改为在分配环节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竞争性分配方法从项目库中选定项目,在明确使用范围及预期绩效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或专家评审等方法,在众多备选项目中选择最能实现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使用效益最高或实施成本最低的项目,确保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平性和效益性。三是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范围,清理盘活结余资金,整合或取消政策内容趋同的专项资金。项目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办法,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完善财务内控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建立绩效问责与激励惩戒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第5篇

我汇报演讲的题目是:“****”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对我*今后五年发展的核心,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十分重要,对我们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人来讲尤为重要。因为贫困的社会不可能和谐,很多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因贫困而发生;贫困的家庭不可能文明。文明是进步的标志,贫困的家庭发展是缓慢的,离文明的要求差距较远;贫困的困想不可能创新,创新是改革的需要,时代的要求,一个思想贫困的人是不可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活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谈三点认识和看法:

一、通过讨论和学习,提高扶贫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扶贫素质要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扶贫理念,解决用什么思想指导扶贫开发工作;二是明确扶贫方向,解决扶贫工作的对象问题;三是明确扶贫工作的内容,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四是明确扶贫工作方法,解决怎么样做的问题和如何出成绩的问题。提高扶贫能力,这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水平”相符合,提高扶贫的能力,主要是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1、提高把握扶贫政策的能力,对扶贫政策上认识不能偏差、理解上不能偏颇、执行上不能偏离;2、提高统筹协调能力,一是“统”、“统筹”考虑。统筹规划是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只有抓住这个根本,就可以改变扶贫工作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二是“调”。积极主动协调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只有抓住了这个基础,我们工作就可以从被动变主动,从狭窄走向广阔;3、提高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能力。项目和资金管理,是检验扶贫开发工作的尺度和标准。主要是通过完善一些制度和办法,来规范项目实施和资金投向,取得扶贫开发的显著成效。

二、通过讨论和学习,转变观念,创新扶贫资金管理的方式

目前,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方法主要采取因素法。目标任务和定额标准分配法、项目择优分配法等(举例说明整村推进、安居工程、项目贴息贷款)。省级财政资金扶持方式主要补助、补贴、贴息、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讨论和学习,应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方式。一是要建立高层推动的资金管理组织协调机制。二是托展平台、统筹规划,以规划为依据,以项目为纽带,把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形的相关资金,统一编制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统一组织项目实施、统一组织绩效评价,充贫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三是积极探索“村民互助”的产业扶贫模式,深化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政策,拉动扶贫贷款的投入,提高扶贫效果。

三、通过讨论和学习,要逐步形成扶贫开发工人的自身特点和模式

第6篇

关键词: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分析研究

1乡镇财政资金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乡镇财政资金在使用方面绩效不高,财政部门按照各职能部门财政支出的比例进行预算的编制,确定资金的分配。用款单位目前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将有限的资金形成规模效应,资金投

入面过宽,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此类现象在其他资金使用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资金使用的绩效。

1.2资金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违规现象比较严重,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财政资金管理的力度,但在财政资金使用与核算上仍存在着大量的违规现象。一是乡镇财政资金核算方面一般不进行独立核算,对各种财政专项资金及乡镇管理活动中的经常性费用在使用中有混合的现象。乡镇财政资金被挪用或者被挤占,不能够反映出财政专项资金的结余数额。对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及如何进行绩效考评带来困难。二是有些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单位为了减少专项资金结余上交,出现了不正确使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年度终了集中花钱,突击购货。第三方面是有些专项资金使用部门不经财政审批,任意改变财政资金用途,预算执行随意性大。

1.3乡镇财政资金在监督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不完整,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乡镇财政资金支出过程中,从财政政策的掌控运用方面到对财政拨款的具体实施阶段均没有形成内在的约束机制,相关的财政监督的法规、制度建设方面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形成财政资金监督的事前、事中、事后检查制度。对违反预算方面的项目支出,特别是用款单位随意变更财政资金使用的情况,财政部门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具体的惩罚性措施,在处置违规使用专项资金方面没有权威性,缺乏监管力度。

2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在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不够完善

目前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体制是乡镇财政县级财政部门代管,体制发生了变化,但是乡镇财政资金的有些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使得基层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出现制度空白或者是用原来的制度来管理变化后的新项目。由于资金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及时和完善,乡镇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够透明和效率不高的情况,乡镇级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强化。

2.2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

乡镇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满足乡镇政府各项支出的需要,贯彻财政支出的“三公”原则,及其他公益性财政支出需要是乡镇财政的重要职能。而现实中存在着乡镇财政资金支出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在应该有乡镇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财政支出,而不能满足需要,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缺位”。而应该由市场提供的一些商品和服务,政府部门为了地方的发展过多地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增加了乡镇财政支出,这就是财政支出的“越位”。有些乡镇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大力进行招商引资金、增加地方税源,创造好的地方经营环境,在土地征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增加了乡镇财政支出,使得乡镇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够合理。

2.3不能按要求合理使用专项资金

在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挤占、挪用现象比较严重。有时不按用途合理安排使用专项资金。近年来国家在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建设,贯彻城乡一体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虽然在涉及到国家下拨的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国家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乡镇财政资金比较紧张,乡镇基层财政经办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加之大多数乡镇的财政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乡镇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重。

2.4乡镇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监督

乡镇财政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建立健全严格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等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目前即使实行了“乡财县管”的方式,在具体的使用财政资金方面,乡镇财政管理部门仍具有很大的自,县级财政统管实际就是起到了出纳的作用,很难对乡镇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责任制

乡镇基层财政资金紧张,在财政资金的管理方面应该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责任制,使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认识到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使他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按照事前编制的财政预算,落实到各个部门,建立部门预算执行的责任制,并建立严格的考核追究制度。保证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以及相关的财务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各项财政资金,使各类财政资金在使用中符合法规要求,提高其使用效率,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

3.2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乡镇财政资金的用途是为了政府各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满足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乡镇基层文教卫生等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要加强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乡镇财政资金分配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保障影响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使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好。在财政预算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工作,细化财政支出预算,增加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加强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加大县级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的监督、审查力度,保证各项财政支出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中间环节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给指定的收款人或者收款单位,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3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评价制度

建设乡镇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财政部门首先应把握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方向,制定相应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体系。在财政预算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支出绩效。在财政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建立使用财政资金的指标体系,使财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不“缺位”、不“越位”。在财政资金事后实际绩效评价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以考察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效率性。使乡镇财政资金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赵伟 单位:东平县银山镇财政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作为农牧业大区,农牧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结合农业自身特点及我区的农业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财政给予有力支撑。因此,通过分析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一、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是指政府财政用于以支持并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为目的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投入。衡量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可以采用两类指标,一类是绝对数指标,一类是相对数指标。绝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相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等。

1.绝对数指标分析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从1990年的9.2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96.67亿元,年平均增长16.61%。其中,“九五” 期间共投入100.89亿元,年平均投入20.18亿元,年平均增长1.87%;“十五”期间共投入316.95亿元,年平均投入63.39亿元,年平均增长9.21%;十一五期间共投入772.2亿元,年平均投入154.44亿元,年平均增长38.37%。从总体来看,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是逐年递增的,只有2003年和2005年有小幅的下降。

从增长速度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且不稳定。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支农支出增长速度基本上是一条波动上升的曲线,且有的年份波动幅度较大。除了个别年份外,大多数年份支农支出增长速度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这种变化趋势体现了中央、自治区对农业财政支出的变化特征。

图1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及支农收入增长速度

2.相对数指标分析

图2反映的是1990年-2011年间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支农的力度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内蒙古财政支出总额为60.9亿元,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为9.24亿元,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5.13%;2011年财政支出总额为2989.21亿元,财政支农支出为396.67亿元,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为13.27%。在此期间,内蒙古财政支出总额与支农支出总额基本上是逐年上涨的,而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的力度不够,没有体现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图2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二、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从内容上讲具体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含国债投资)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等。从表2来看,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占财政支农支出的很大比重,且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1990-2007年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总额累计341.24亿元,占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的51.68%;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累计188.76亿元,占支农支出总额的28.59%。两项支出总额累计530亿元,占据了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的80.27%。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和农业科技三费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1990-2007年两项支出资金累计为11.15亿元,仅仅占到了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的1.69%。从总体来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表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很小;农业科技三费支出基本保持在0.2-0.5亿元之间。

表2 1990-2007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情况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8年,《内蒙古财政年鉴》2007年,内蒙古发改委计划投资报表。

三、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农投入总量不足

首先,从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来看,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从1990年的9.2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96.67亿元。而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从1990年的15.27%降到了2011年的13.27%反映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缺乏持续性。其次,从财政支农支出增长速度来看,自治区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都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2.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内蒙古财政支农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和农业科技三费所占比重很小,且其在财政支农总支出中的份额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农业科技支出比重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3.内蒙古财政资金监管体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首先,内蒙古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多,主要有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扶贫办、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这种管理体制决定了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分散,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有效整合,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其次,财政支农资金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财政资金跨政府层次多,农业财政政策执行成本高,大量资金在层层下拨中被占用,影响资金的及时调度和使用。

四、政策和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首先,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政府要在财政支农投入的绝对量上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同时要创新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支农环节。其次,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确定各盟市、各旗区财政投入的来源和渠道,规定资金投入份额、投入方向、使用要求,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最后,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构建财政支农长效机制。

2.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首先,要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及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对农业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可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和市场条件。其次,要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再次,要适度减少行政事业性经费支出,全面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3.加强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

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应加强财政厅对支农资金的监管和审查。财政厅应完善逐级拨款制度,加强对各盟市、各旗区财政部门资金的审计和监管,避免各级财政部门挤占和挪用支农项目资金。其次,改革和完善立项及资金分配方法。将竞争机制引入立项工作,资金分配要与项目效益及资金管理情况挂钩。再次,建立健全项目执行及资金使用的激励、奖惩及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范东东,陈世玺.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分析[J].商业经济,2012(2).

[2]胡振虎.中国最优财政支农支出研究[J].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3).

第8篇

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客观上导致了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为履行受托责任,就要求相应的评价体系对高校所掌管的经济资源及教育投入和产出的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评价和报告,以如实反映高校履行受托职责和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情况。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反映和控制高校作为受托经济主体在受托责任上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政府部门的着重点在于每年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教育财政资金分配方面,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学校之间的“讨价还价”来进行的。这样做,一方面难以避免经验决策、关系决策的色彩,难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部门和地区高校年复一年地进行教育资金争夺战,而对教育投资责任和教育支出绩效不够重视。另外许多高校在申请教育经费时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顾国家财力可能性,盲目制定发展计划的倾向,尽最大可能性向财政申请经费,财政给多少花多少。许多高校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等问题。这种在教育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上的权责脱节、责任不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有限财政资金比较严重的浪费。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所谓经济性(Economy),是指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分配苦乐不均的问题;所谓效率性(Efficiency),是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所谓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需要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来衡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也同样适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鉴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单位对支出绩效认识模糊或者缺乏认识,导致高等教育支出在某些支出项目中忽视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而单纯追求支出的经济节约;或不顾效果单纯追求效率而造成浪费;或追求所谓“效果”而不顾财政资源情况,最终影响综合效果等。因此,要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就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其中的某一个要素,而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要素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加上财经领域存在着“重改革,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低下等。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未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制度环境,绩效评价缺少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却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来看,制订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制定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办法,组织、协调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等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或政策才能有效开展。从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来看,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

(二)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监督机制。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一些地方开始在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其次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目标仍仅限于鉴证形式,只是审查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未转变为发现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提高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支出效率;另外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方式仍是提供审计式的鉴证形式和财务报告的事后审查,未能形成事前确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方式。

(三)许多高校对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未能将绩效评价纳入高校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绩效预算管理要求以成果为导向,将追求最大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将实现既定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要求,将财政资源配置的最终成果作为衡量管理活动的根本标准,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项管理活动中。但目前许多高校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上只是着眼于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能够取得的绩效,更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入项目,在教育投资责任上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监督和追究机制。(四)未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例如高等教育支出中既有研究生教育支出、大学本科教育支出、高职教育支出,也有校园建设和改造项目、教师工资、学生补助、科研支出,还有人员开支、公用支出等等,同一类支出中的不同项目具也有很大差异,这给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一步细化带来很多麻烦;其次是如何解决评价指标的通用性。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复杂性特征,使我们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覆盖所有的项目,也很难找到合理的方法来对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三是如何制定合理的标准值。其突出表现在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软件,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缺乏应有的基础数据,加上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其间的差异和个性特征导致制定评价标准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分析

在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大框架下,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过程中,并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财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结合具体国情,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制度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要求,更是对高等教育财支出的制度约束和控制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为此,我国首先要加快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在《预算法》、《审计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中增加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高等教育财支出管理的约束力,强化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的手段,为开展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必要的法制基础。其次,要统一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财支出评价规章和制度,明确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等。

(二)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会计系统及其预算机制的建立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资源平台。但是目前我国现行高校会计系统由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和过于简单的财务报告制度等原因,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需求。要有效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就必须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改革现有的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并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增强预算编制的绩效性,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并以绩效为目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同时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切实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三)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考虑到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本着分步实施、逐步试点的方针来进行。首先在评价目标选择上,基于高等教育项目支出的特殊性,应先以高等教育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再推广到其他支出的绩效评价。二是在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方面,应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作为试点单位,方案成熟后再过渡到其他高校。三是在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立上,应先推行高校自评或考评为主,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重点进行评价,并积极协调高校共同制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等相关评价制度,并逐步过渡到以财政、审计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为主的评价方式。

(四)努力做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改革。首先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源库,搭建便于统一会计核算信息的网络平台,以便于监测高校预算支出的完成过程,收集、查询高校预算支出信息,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其次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并能形成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这是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和有效组织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另外要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逐步形成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绩效和有绩效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宋友春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2]王敏.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研究,2005,(6).

第9篇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如何认识财政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如何调整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如何转变财政职能的实现机制,是摆在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监督主要以行政监督为主,通过行政法规的制定和检查,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财政资金的运行和财务活动的进行以及财政政策、会计制度的执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财政监督具有了新的内容,它既要体现以国家为主体财政分配关系的监督要求,也要反映以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为特点、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监督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性质,要求对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进行监督,通过国家分配政策、财务制度以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反映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同时,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要求通过私营、外资、合资企业的监督,维护按要素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运行秩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监督要反映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转变财政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运用经济、法律方法监督地方、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其收支行为、分配方式、资金营运、上交利税符合国家财政政策和市场准则,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分配的正常运行,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财政在收支过程中统收统支、大包大揽,不讲经济效益的指令性分配方式。国家财政分配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分配方式上变统收统支分配体制为明确事权、划分税种、确定收支的分税制机制。二是在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上,变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体制。三是在国家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分配关系上,变预算内、预算外分配双轨制为逐渐向预算内单轨分配转变。财政监督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事无巨细、一统到底的直接监督,变为依法监督和间接监督,通过《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条例》等财政法规,监督财政部门内预算编制情况和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汇集、解缴情况、纳税对象的完税情况,以及各财政部门非税性财政收入收缴上解和使用情况。并通过社会监督机构,监督企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过程和财务会计活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企业出资人利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财政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财政监督更加必要。

二、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

财政监督是对各项财政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寓监督于整个管理之中。它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专门的监督机构要和其他业务机构合理分工,专司监督的部门应该牵头抓总,对整个财政监督工作、检查工作安排部署。第二,各业务部门要按照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监督。这要研究专司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工到什么程度,怎样分合适。第三,正确运用检查的权力,对各种资金进行监督检查。事后要有核准报告制度,要由监督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查、认可,使监督寓于管理之中,通过各项业务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第四,体现财政监督的功能。结合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改造传统的支出体系和信息系统。在支出改革过程中,必然要触动传统的模式,旧的方法不行了,新方法要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财政监督部门要发挥作用,要使每个制度建立的时候,就考虑到监督的职能,在新的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中资源共享,数据透明,预算确定下来后,必须进入信息系统,执行到什么程度,授权限于哪些人,在关键处行使监督职能。

三、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

在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及时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财政监督内容和监督对象,把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与对企业、单位的监督检查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必须从传统的以企业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的监督模式,转换为充分运用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财政收支的职责特点,在开展对企业执行财会制度和预算收入解缴情况监管的同时,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本级预算收入、划分、留解、退付的监督上来。

2.由重收入监督转变到收支并重上来。通过财政收入监督,可以达到增加收入,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的目的。但财政支出方向是否正确、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有无挤占挪用现象等,都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从财政预算支出的申报、拨付到使用过程的跟踪监督机制。

3.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为主转变。没有事前、事中监督,根本谈不上监督体系建设。必须有一套办法规定,由专司监督的部门利用其所处的地位和职权来调动所有业务科室,对这套办法进行检查。

4.要从大检查突击性监督向日常全方位监督转变。十几年的大检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带有突击性质,并且检查对象多是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工作的中心是以管理为主,因此,财政监督要转变监督方式,逐步由突击检查转到日常全方位的监督。财政监督不只是简单的查,要查、督并重,甚至监督应该更重要。重点不再是企业,而应是财政资金,真正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

5.由监督检查转变到监督服务。财政监督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整改,监督检查与管理服务相脱节的做法。变单纯的监督检查为监督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把监督检查与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结合起来,达到为加强财政管理服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的目的。

6.从对外为主向对内为主转变,强化内部监督。财政部门手中的“财权”决定了有必要在内部建立起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机制,包括自身队伍建设,制度规定的建设,行使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自身行为。内部监督应该做好内部审计、专项检查和离任审计。

四、坚持财政监督职能,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坚持财政监督,健全财政职能,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就必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依法理财氛围越好,财政监督职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