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德育理论与实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7 15:57: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理论与实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1篇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学分制将德育的内容学分化,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中,要不断提高师生的认识,强调德育学分的导向作用,坚持奖惩分明、公开公平的原则,实现德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统一。

一、德育学分制的涵义

德育学分制是通过量化的标准,对包括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一种德育管理模式。

德育学分的评价借鉴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载体于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在德育学分制中,每个学生每学年只有接受一定量的专题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活动才能获得必需的基本分,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获得一定的附加分;当学生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行为时也要有适当的扣分。学生每学年的总评成绩达到合格底线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分数的高低将成为各种评优活动的直接依据。实际上,在德育学分制中,德育成为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均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其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浑然一体,主要是从思想、道德、心理、行为等层面展开。

二、德育学分的基本内容

实施和操作大学生德育学分的目的,是从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形成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此,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实施,我们是从“基本学分”和“奖惩学分”两个方面进行的。

1.关于基本学分的内容和操作

基本学分是对学生的基本德育要求、德育活动和德育形式,以科目化、活动化的方式加以规定的一种形式。基本学分是学生参与各种奖励评定的“德育入门线”,是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学年里必须取得的最基本学分,是学生参加各种奖励评定的基本条件。其内容包括参加政治学习、学术活动、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公益劳动情况和日常行为五个方面。基本学分应着重反映学校培养目标中德育的内容和要求,要以学校培养目标规定的德育规格的具体化为内容,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依据设定。每一方面都应确立一种或几种导向重点。例如对学生参加政治学习活动,主要是要求学生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在团组织和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自觉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念,走正确的成才道路。在具体操作基本学分时,采用明确目标与实施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参与德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登记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同时也要求辅导员根据活动的情况不定期地对学生的《测评手册》进行检查。在机制上确保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检查和督促。

2.关于奖惩学分的内容和操作

奖惩学分包括加分和减分。加分以奖励先进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以及其他校、院、系三级管理机构所极力倡导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中发挥作用。加分必须对衡定学生的素质状况有价值,必须能够作为学生各种奖励评定的重要依据。

制定的加分主要包括:(1)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工作成绩优秀者;(2)在参加党团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成绩优秀者;(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4)学生公益劳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5)在学院宣传工作中的成绩优秀者;(6)在参加学院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中成绩优秀者;(7)宿舍卫生自律方面评比优秀的宿舍长及舍员。

显然,加分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各种表现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适当的减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1)故意破坏公共环境公共卫生者;(2)在教室或宿舍内违章使用电器者;(3)聚众赌博者;(4)集体活动迟到或不到者;(5)无故不打扫宿舍卫生者;(6)打架或偷盗者等。

为了做到奖惩学分的公正、公开与公平,我院奖惩学分的操作原则是:(1)建立德育学分操作小组,组长由辅导员老师担任,成员主要是由班级中推选出来的认真负责的同学。操作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和落实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工作。(2)制定统一的德育学分操作细则,形成包括基本学分和奖惩学分合一的奖励评定机制。(3)随着年级的不同,德育学分的具体细则会有不同方面的侧重点,具体不同由年级辅导员老师提出,在经过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德育学分设置的原则

1.坚持奖惩分明

大学生身上同时存在着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明确指出其身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肯定其积极因素和先进成分,通过肯定性评价,激励学生正确的思想言行,并在全体学生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明确指出其身上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否定性评价,使学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并采取相应的调整行为。坚持奖惩分明的原则,要注意不能以肯定性的评价代替否定性的评价。

2.坚持客观公正

德育学分的建立其实质就是通过可量化的标准和原始的记载,体现大学生在德育学分内容规定范围内的实际表现。由于德育学分直接作为学生评选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评奖活动的依据,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改变以往主要凭主观印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不足,以原始记载材料讲话,提高评价的精确性和可信性。四、德育学分操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1.必须将德育学分的实施与建立奖惩分明的政策导向相结合

对大学生德育学分到底要对大学生形成一种怎样调节与制约机制的问题,我们主张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必须与学生的奖惩措施挂钩,必须对用人单位评定学生素质有用。以此作为发挥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导向、激励、鉴定、诊断和调节等积极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低年级重点考核学生遵守各种校规校纪,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高年级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2.提高学生与辅导员对实施德育学分的认识

辅导员和学生对于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不断提高辅导员和学生操作与执行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德育学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在具体设计和操作大学生德育学分时,把设计、试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过程与对学生进行动员两项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把试点和讨论看作是提高学生对德育学分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吸纳学生来参与设计和操作,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对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的意义的认识。由于有学生的参与,我们制定的德育学分实施办法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具体实施与操作过程中进展也较为顺利。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设计,必须注重体现德育首位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必须注重提高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必须注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考评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做到教育和管理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也深感,德育方面的考评相比于智育和体育方面的考评显得比较薄弱,缺乏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状况,已现实地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瓶颈”因素。探索和实践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在德育学分的轨道上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还需要全体学生工作者共同建设,保证我校德育学分工作能够科学化、规范化,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校学生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楼军江.大学生的德育学分的设计和操作[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15).

[2]王静怡.积极构建德育学分的评价与奖惩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01,(4).

第2篇

【关键词】职高 德育工作 理论与实践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发展全面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涵了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施关乎学生的成长,只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才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学校的重点在于育人,做好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

一、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的意义

在全面教育发展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其主要的动力与源泉,德育工作对其他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导向,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精神动力,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了思想基础,增强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职高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中职学校的领导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德育队伍的建设不完善,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校领导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师资上,只重视专业课教师,缺少专业性较强的德育教师。

(二)德育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队伍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但中职学校的现状是个别的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过关,责任感不够强,没有教育的意识,在进行德育工作中,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影响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由于德育工作者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就直接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导致德育工作无法正常运作。

三、新时期职高实现德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德育工作的开展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等,学校实施德育模式,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一)倡导以学生为主,实现主体化德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单纯地进行课本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化教育,要求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教师是起引导的作用,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改变学校的德育教育状况。用主体的德育观对学生进行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让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全程管理。例如推行值周班制度,负责学校日常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使每个人都有主人翁的意识,有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或者在班级中建立一些比如班级公约等的一系列约定,规范学生的行为,监督学生的情况。

(二)改善问题学生,实现教育转化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评,要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处在青春期,心理成熟度还不是很完善,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教师转变方式,与学生的相处要平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对于问题学生,要用真心去教育,给予学生一定的转变时间,对于学生的优点,要不吝啬鼓励,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加以奖励。例如,在中职学校中有不少学习不认真爱上网吧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就会发现爱上网吧的学生思维能力都非常高,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解决问题学生就完成了一半的德育工作。

(三)依据学生特点,重视德育工作

学生都有其特性,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

1. 要意识到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是有思想意识的人,重视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的需求

2. 不能仅限于当前学生的发展,要用长远的眼光考虑学生的成长,培养其创新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重视学生的主观性,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不是教师与家长的附属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

4.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才会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要让学生了解社会,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增强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加强教师专业化,实现全员德育

德育工作的开展重点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全部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全员德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真正理解德育工作的内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校外的家长也是德育工作的成员,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例如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找学生进行谈心沟通,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师定期进行家访,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等等。

总结

解决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发展,完善德育理论与实践,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设适合德育工作进行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保证德育工作更好的实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宏义.学校德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2006(31).

[2]胡斌斌.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 德育创新 实践探讨

一、前言

新课改实施的核心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坚持民主、开放、个性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样新的教育理念下,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在批判反思的思维下对德育工作进行创新研究,即通过新课改政策,针对德育进修创新和改制,从而主抓学生的道德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德智双修、成绩优异的人才。因此,德育应该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内容,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但是,目前针对德育创新工作的实行还存在一些障碍,也缺少实效性的实践方案,这应该引起校方的足够重视。

二、新课改德育创新面临的挑战

1.丰富的网络信息影响德育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使得教学难度逐步提升,德育创新面临的挑战更为巨大。网络信息有正面与负面之说,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运用,深入了解学生对于互联网的痴迷程度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将网络信息的利弊向同学们进行说明,同时让学生清楚,网络信息可以使用,但是要正确客观地运用,不能随手拈来,更不能盲目使用,这也是德育创新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区分是非正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德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2.学生思想变化影响德育创新。学生的思想发育水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其特点变化也是非常迅速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将德育创新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是学生成长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也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发育情况,对于学生突然产生的思想变化深入了解和观察,运用德育教学的理念,采取正确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成长朝着积极阳光的方向前进,这才是德育创新教育的核心体现。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学生思想变化与德育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要运用正确且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德育的内涵传授给学生,树立学生主观的积极学习心态,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成长。

三、新课改德育创新的实践策略

1.丰富教育内涵,实践教育出真知。新课改不仅是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更多的是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融入新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使得德育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化和新潮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有利于实践教育的实施。创新型德育必须具有实践性,其内容必须融入生活、符合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顾及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获得新的启发,树立正确的主观学习意识,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地增强德育水平,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不断改正自身的缺点,成长为合格的全能型人才。

2.重视以人为本,积极推行德育实践。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德育创新的实践基础也要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应该利用实践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来创造新的想法和思维,从而变相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不能强加于人,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兴趣喜好不同,教师要容许学生自我决定,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朝着阳光的一面发展,让教师成为学生德育水平的启明灯,从而利用德育实践教育,使得学生塑造出完善的情感思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高知识水平、高道德品质、高德育水平”的全能型人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独有新意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特殊的成长,而采用德育与知识双重教学的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思想品质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成为全能型人才。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也提高了对人才的各项标准。而德育创新的实施,使得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达到身心协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保障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可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实现最终的人生目标。由此可见,德育创新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是学生成为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敏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张延琪 中职学校“人本德育”实施方案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第4篇

2009年9月教育部职成教司正式启动了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同时教育部对本轮课改在改进德育课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1)在德育课内容上,要进一步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德育课教材。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和法制教育、择业和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在德育课教材结构上,要通过模块化适应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需要,并有利于今后及时更新、补充新内容。(3)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特点,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参与。

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堂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德育课教学由过去单纯的教师灌输向学生体验转变,学生参与度比过去有所加强,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笔者参加一些听课、评课活动,也发现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1.中职德育教材层面:新教材的教学结构虽然在整体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但从本质上看依然是以教材的章节为基础的,而教材的章节划分大都是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的,更多的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必然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活动。但是,作为德育课程的教学,这种结构不免会表现出它的局限性。

2.德育教师层面:绝大多数教师目前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尽管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希望能使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德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安排了不少活动,但是,由于教学结构整体没有改变,这些活动本身只能成为教学的调味品,至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而对于提高教学,尤其是提高德育效果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3.学生道德素质形成层面:首先,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表现为道德实践的水平,即道德必须内化为一个人的信念,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一个人的品德表现如何主要不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关键在于能否自觉地把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也就是道德主体性的建构与发挥问题。其次,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主体的主动、自觉的道德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活动,即主体的积极投入和参与,才能加深其感受和体验,从而把道德要求逐渐习得为内在需求。因此,德育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给学生传授各科系统的书本知识,而应该是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教师的教应体现在“指导”上,即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二、对德育模块化教学的认识

模块化思想起源于工业生产,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在课程改革中,模块化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模块化教学法(MES),这种以现场教学为主,以能力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目前主要被应用于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若在德育课程中推行模块化教学可以融理论知识和体验行动于一体,同时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

“模块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之一,模块化可以使课程的开设和学生的选择更灵活。借鉴新课程改革的模块化思想,实现德育管理的模块化,可以使德育管理更清晰、更专业;可以改变“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和“德育工作者整天忙忙碌碌”的现状,使德育工作更简洁、更高效;可以配合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模块化教学是以能力培训为主的教学模式,德育的模块化教学目的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使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行。这就需要教学观念的转化。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模块有大有小。我们可以说一本教材就是一个大的模块。也可以说一章或一节是一个小的模块。我们这里说的模块,是介于教材和章之间的模块。所谓主题,就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归纳出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起码应该掌握的知识。模块划分的最大特点是非学科性,是行动导向性的,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第5篇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济全球化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为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大气大度、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是公民意识。学生到高中阶段,有关国家的相关知识已基本掌握,因而重点高中的公民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体验,学会不同情景下的选择判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这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其次,国家意识是法制的意识,这就要求公民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它指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信念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信念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要有国际意识,这就是要在审视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意识,从而能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国际意识要有国际竞争的意识,要能在找到自身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敢于与别国竞争;国际意识要有国际合作的意识,要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在国际竞争中把别国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才能更灿烂。

(二)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而高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导致了重物轻人、重事实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更要倡导精神追求胜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成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思进取;崇尚精神追求,拒绝享乐主义;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远离平庸,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要求社会每一成员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它可以分为:1.情绪控制:这是个人摆脱和消除焦虑状态,控制冲动与愤怒,保持镇静与信心、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2.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是共同生活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受到太多宠爱,容易形成这方面的心理缺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因而正确地理解他人已经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3.人际交往:纠正中小学生,尤其是个别“偏才”和“怪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任何“卓越”的人才首先应是身心健康的人。4.竞争意识。现代人要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勇气。要把竞争与合作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

(四)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

在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目标中,心理品质的目标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然而,事实证明,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还是从事社会其他工作,富有激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持续稳定才能保持工作动力经久不衰。因而,培养学生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它包括:1.自我感知和自我激励;2.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挑战,具有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勇气;3.处惊不乱,冷静地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对社会需要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几个关键词: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步增长等。

二、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校在多年实践的探索中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发展认识的基础上的。

1.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感领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成为他的意志品质。在这一意义上,只有学生自主的发展,才有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

2.思想认识提高是不断内化的过程。把社会期望学生具有的态度、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观念的过程,是态度与情感内化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的条件是重要的,但这一转化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在于精心设计德育环境。

3.德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平等和谐型、民主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与发展,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对于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言,造成一代具有民主意识、能够妥善使用民利的一代公民,其任务自然由教育来完成。由此,实施师生之间民主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我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自主性水平与自主性品质。这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的认识与能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具有积极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效应。“自我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即每个学生依据自主发展状况,确立一个可能的发展位置。“自我发展”的载体是学生集体性活动,通过各类有序、健康的学生集体活动,使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

三、自主发展模式的教育实践

我校师生立足学校教育的实践,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模型适应的实践操作体系。

(一)自我教育

我校一贯注重大德育环境的营造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把它当作学生自主教育的基础途径。从寓德育于教学开始,挖掘教学的教育性,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

1.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提出了“将课堂还给孩子”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要求。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所谓政治课中的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我校教师在尝试和运用参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共同参与教师的备课,客串教师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回顾、小结归纳,由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自己来组织和筹划社会实践,设立公民论坛。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也只有在学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

为此,教师在让学生通过“学生导读”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根据“导读”内容自编自排小品等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向社会请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3至5人为一组。先由组长召集,确定考察专题、联系考察单位、设计考察提纲以及考察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分工负责。同学们在社会考察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参观、听领导介绍、采访职工、收集资料、摄影、摄像等。考察结束后,在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或论文。最后由课代表或班干部主持,召开各组的考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二)自我评价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作出恰当的学习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将在德育自我评价中形成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日常行为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往往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首先通过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2.对学生班队活动的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因而,一方面学校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本身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是:活动的独创性、活动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思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分别赋值并加以综合评价。评委由学生自己担任。

3.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选题的现实性,看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报告的独特性,看选题的视角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见解;报告的思想性,看报告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报告的逻辑性,看报告的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性是否强。有时还举办一些社会实践的汇报展览,既让全校同学接受了教育,又检验了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要求学生自我作出评价。

4.个性心理素质评价。随着社会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个别学生由争强好胜发展到自私自利;个别学生有较严重的内向型性格;少数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点,将心理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做到诊断、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室除坐堂咨询外,还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依据这些材料,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会同教育研究室和其他各方面的老师,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较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三)自我管理

1.树立学生示范群体

在学生中树立示范群体,是我校“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学校德育的重大实践活动之一。它对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先后培养了四个示范群体。

一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建示范群体。我校已坚持高层次德育多年,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办了数十期青年业余党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每学期发展学生党员7-8名,近几年来已发展学生党员70人,学生党员不仅自身要求严格,而且在班级、年级、学校各层面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学生中的表率。

二是发扬“金牌精神”、品学兼优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同学不仅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端正、成绩突出、成果累累,而且品德优秀、表现突出,在班级、年级和学校中的影响很大,是同学们羡慕的“成功者”,这批学生成为学生中科技与人文结合比较完美的榜样。

三是不断注重人格完善的团队干部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乐意担任社会工作,珍惜学生干部岗位,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他们在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无论在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技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锻炼很大,提高很快,他们最终以胸怀宽广、为人诚恳、情趣广泛、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言行一致、工作主动、办事公正等优良作风赢得全校学生的尊重。

四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自强不息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自强不息、刻苦顽强、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2.创建特色班集体

学校的特色班创建工作是根据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展开的。首先各班同学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制定班级特色,而后在充分吸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由班委、团支部围绕特色讨论并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向学生处提出申报。学期末学生处将根据各班申报计划和小结对各班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审核,再对审核合格的班级进行表彰并举行特色班挂牌仪式。

特色的创建是一个自主建班的过程,它给每个集体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同学们能够自己选择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选择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份份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公约出台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开展起来了。班级集体在同学心目中产生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家。

3.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同学们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学习内容,自己策划、组织学习的形式和过程。我校学生爱好广泛,兴趣浓厚,喜欢钻研,原本都是个体行为,学校及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27个社团。学生社团联合制定了章程,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也制定了管理条例。每个社团由社团成员自己聘请一名指导教师。社团小型活动两周一次,参观、制作网页、沙龙、咨询、讲座等,活动形式多样,生活活泼。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社团活动的开展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尤其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发挥自己价值的土壤。

4.构建自主管理、服务网络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感恩励志教育 大学生

“知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让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有怜悯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之本,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大目标!

一、感恩励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中出现的新情况是感恩教育的前提

思想多元化给学生带来的困惑。信息鉴别能力的差异和不平衡,使部分学生对“两课”课堂中的理论灌输和日常生活中思政教师的思想教育并不完全认同,表现出对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网络信息化促使学生自控力下降。网络上的信息良莠混杂,大量的信息资源很难管理控制,一些不良信息趁机入侵,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市场功利主义思想对学生产生浮躁情绪。部分学生表现出自私、漠视集体和他人利益的问题。

2.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是感恩励志教育的基础

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加强了对“两课”教学的管理是感恩励志教育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教育部明显加强了对“两课”教学的管理,对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基本要求等提出要求。部分高校根据实际,与时俱进,采取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对“两课”教学进行积极探索。

二、感恩励志教育的模式

1.感恩励志教育的定义

感恩励志教育是以“感恩的励志,励志的感恩”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内容,以音乐和语言为烘托,情境互动地激发学生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的一种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

感恩励志教育以“育人”为核心,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知恩、感恩,报恩,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励志成才,努力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感恩励志教育的常规活动

(1)“忠心献给祖国”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主题班会、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爱国主义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2)“爱心献给社会”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心系灾区,节水保泉”、“保护生态,低碳生活”、爱心救助、义工服务等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到关心社会献爱心的喜悦与幸福。

(3)“孝心献给父母”孝心美德宣传周活动

通过开展“寄亲情贺卡”、“发亲情短信”、“回忆成长历程,感谢父母深情”、为父母做一件事等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养育的感恩之情,积极倡导孝心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辛劳的父母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幸福。

(4)“关心献给他人”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感恩接力”、“感恩墙”、“杯水谢师恩”、“手拉手”帮扶等活动,倡导学生学会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努力构建团结友爱,以诚相待,宽厚随和,长久相处,与人为善的和谐集体,为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努力。

(5)“信心留给自己”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班级争霸赛、“我最崇拜的学长”评选等活动,开展读书学习、主题演讲活动和诚信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竞争意识和诚信品质,鼓舞激励学生充满自信的面对未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6)“寄情母校”系列活动

通过组织毕业生开展征集毕业感言、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美化和谐校园环境,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珍惜校园生活,感谢母校培育,激励毕业生怀着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走向社会,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3.感恩励志教育的重点活动

感恩励志教育公开课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内化”教育,它从人性本善出发,以真唤真,以善扬善,深挖真善人性中的原动力,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和朦昧的良知,以此治心扶志,点燃心中激情,激发人本潜能,重树成功信念与报效责任,从而促进道德认同、人本理解和个性发展。接受教育的受众,在短期内会发生由原来的“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做好”的深刻转变。

感恩励志教育公开课全程分“激励引导”和“真情互动”两部分。

“激励引导”。专家用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心语,以心灵对话的方式,引领人们回忆往事,重温过去,感念父母和师长恩情;忆旧时梦想和壮志,思今日心态与处境,让听众麻木的心灵感知痛苦、蒙昧的良知得以唤醒,迷失的自我重新找回。

“真情互动”。听了专家的心灵对话后,许多听众会自发走到台上向父母或向老师或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激,或悔过自新,或当众立誓,奋进求学,立志成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教育,语言之恳切,场面之感动,非普通演讲所能相比。令众多家长,老师,媒体记者一致盛赞为:“感天动地,见所未见!”

三、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

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学校传媒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

2.建立高素质的感恩励志教育队伍

一要建设好专职队伍。选派优秀青年教师从事党政工作和共青团工作。保证高校团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二要加强感恩励志教师队伍建设。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建立家校共育平台

学生的成长受到各方面影响,学校和家庭是两个重要的影响源,因此,学校与家庭二者的合作与沟通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学生公寓管理 参与 理论与实践

大学生的公寓文化主要是将大学生作为主要主体,进而形成一个在公寓里生活的前提下的大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综合过程。大学生的公寓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这里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同时也是他们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它直接的影响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人格,同时对养成何种价值观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 大学生参与到学生公寓管理当中的意义

1.1是促进高等教育进行目标培养的有效手段

在高校中很多场地都发挥着育人的作用,同样,学生公寓也在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我们提出的很多道德教育方面的要求,在公寓管理中都集中的体现了出来,比如说公共环境的卫生,人际关系的处理,公共秩序的维护等等,好的公寓环境对教育活动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起作用的模式又被叫做“潜在的课程教育”。公寓是学生接触的最直接的第一社会,是学生培养道德规范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如果公寓管理模式运用的好管理的好就会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准则,利于提高他们与人的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让学生投身到参与到学生公寓的管理中来,就相当于让他们从原来的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主动的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这一方面来看,学生参与公寓的管理实际上是积极投身实践,以及意识教育目标的过程,通过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管理中所肩负的责任,同时能够自觉进行自我完善,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1.2符合了教育发展的规律

对于大学生来说,生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进行道德学习的过程,大家在一起生活由一开始的矛盾到后来的融合等现象,就是强化道德加以学习的过程。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严于律己。这一点上来看,完全符合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成长规律。

2 大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具体的实践

2.1将制度更加的完善,让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更明确

方便学生公寓育人这项功能的实现,学校可以把学生公寓作为学生工作场所来加以管理,同时建立学生公寓管理的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学生公寓相关的制度建立,人员安排。设施保证和维护环境等任务,建造一个学生和专职人员,外聘人员共同合作的一个工作体系。只有把制度制定的更加合理化才能够让公寓管理的更加完善,因此在学生公寓的管理上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手册,让学生在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时可以依照制度工作。2.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举办各式各样的公寓文化活动

公寓文化是整个学校里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充分的表现和展示自己,可以说学生公寓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公寓管理中心可以通过组织特色公寓活动,建立属于自己的公寓网站,创建公寓板报等多种形式和活动来打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公寓文化环境,同时还要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2.3寻找学生参与公寓管理的新方法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公寓管理的活动中来,学生处还可以开展专门跟学生互动的栏目,对于学生在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栏上提出来,大家在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思考,给出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学生公寓的服务中心在对管理员,辅导员,清洁员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再将学生对其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公寓的目标主要是加强教育,辅之管理,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管理上面展开,让其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教育学生能够很好的进行自我生活。自我学习等,促使学生公寓工作走向完善化和制度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大学生的公寓文化是构成整个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变革,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改革,高校后勤工作相应在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改进,同时大学生公寓文化内涵也在发生着更改。怎样推动和改进大学生的公寓文化,可以说不但是现在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是使校园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现在的设计条件下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整体上来看,公寓文化的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还存在着一些局限,还不是很完善,对于公寓文化建设的评估上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公寓文化建设时要跟时代特点相结合,充分的建设出一个符合时展需要的,又适应学校文化发展方向的公寓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让大学生积极的投身到公寓文化的管理当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让其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大学生在进入到公寓管理中来时一定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严格遵守公寓的规章制度,在规范和管理他人的同时也要对自己有相应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樊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三自”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钱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

[3]郝端勇.艺术院校学生公寓管理渗透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赵志坚.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革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4.

第8篇

关键词:德育模式;构建;启示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结合当前形势和现实,探索新的德育模式,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德育模式的内涵

德育模式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德育专家理查德•哈什在《德育教育模式》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为过程的方式。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在国内,关于德育模式的内涵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哲学和德育理论的指导下,以道德实践为基础的,以一定的德育目标为前提,按照一定的道德价值导向,通过有效的策略、方法、体系建构起来的一种比较稳定而简明的程序化过程。有的学者则认为,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也有的学者提出其他观点。综上所述,德育模式应当是成熟的德育理论、科学的德育目标、完善的德育方法、合理的德育结构和健康向上的德育内容的完善统一体,是在此基础上的德育方式、方法、策略与过程的总称。①

二、西方主要德育模式理论剖析

关于德育模式问题,国外学者进行过相关探讨,这里简单介绍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在美国最有影响的德育模式之一,它强调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学生认知判断的能力。科尔伯格把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和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两个阶段。 习俗水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为定向和以社会系统和良心为定向两个阶段。后习俗的、自主的或原则的水平。包括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和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两个阶段。他认为,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的道德认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道德教育只有遵循阶段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②

第二,詹姆斯•谢弗的理论建构模式。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詹姆斯•谢弗,其主要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面对价值决定,为教师构筑理论基础》一书中。他致力于把教师作为哲学家而不是策略家来看待。他认为,价值观是判定价值的标准与准则,它是一种观念并具有相对性。价值观可分为美学价值观、工具性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是教师应致力进行的。在民主社会中,其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是个人尊严的原则。这一德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道德教育放在民主与多元社会这个广阔的背景之中进行论述,能使人们明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民主与多元社会背景中总的方向,能从总体上帮助教师阐明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出教育应帮助学生发展为识别、澄清和分析价值观冲突的一个民主框架,是学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价值观问题能像教师一样清晰。

第三,路易斯•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模式。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路易斯•拉思斯、梅里尔•哈明、西德尼•西蒙等人。他们认为,价值观是与某个群体中的个人相连的,它是个人发现与选择的事情。在多元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这容易导致学生的价值观的混乱并产生一些行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帮助,以发展和澄清他们的价值观。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种教授价值观的方法即价值澄清法。他们认为,社会是发展的,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选择,而不能仅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

第四,弗雷德•纽曼等人的社会行动模式。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弗雷德•纽曼,这一模式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环境能力,即通过行动影响环境某种后果的能力,他特别关注公民的行为能力,要提高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建议学生既要学习有关课程也要参加社会活动。③

此外,还有些西方教育家提出了一些其他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模式的建构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三、西方德育模式理论对我国德育模式建构的启示

(一)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对我国德育模式建构的启示

第一,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要富有成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且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国建构德育模式也应该注重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性循环,符合科学探讨的一般规律,即根据事实提出假设或理论,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根据检验的结果修正、完善理论,然后把修正过的理论运用于实践。

第二,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反对灌输。在德育实践中应树立道德教育并非道德知识教育的现代道德教育观,改变道德教育即是道德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应大胆引进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法,让学生在思考和自动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坚持在选择健康的道德内容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重视利用隐性课程创设道德情境。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课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课程,把道德教育融合到各门课程中去;二是学校环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即隐性课程。他认为,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通常并非来自学校正式的道德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我国德育模式的建构也要学习利用隐性课程创设道德教育情境,在创设道德情境时要注意道德行为发生时的情感状态、社会风气与社会法制情境、道德行为产生的安全性等因素。

第四,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在借鉴时应当注意到这种模式对于教师资源有相当高的要求,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理论的培训,改变我国教师德育理论薄弱的弊端,因为现代德育实践不能只建立在热情与经验之上。

第五,应充分认识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缺陷。学术界认为,科尔伯格理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过高估计了理性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道德因素;二是有人批评他的道德环境不真实、太深奥;三是对道德阶段论的普遍性存在质疑。在实践中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师理论水平要求较高;二是令教育者最感头痛的是如何把这种道德判断力转化为行为。我们应认识到该模式存在的缺陷,在引进时不能盲目照搬。④

(二)价值澄清模式对我国德育模式建构的启示

第一,价值澄清模式注重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感知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价值澄清模式之所以在实践中运用广泛,注重现实生活,原因就在于它能够用丰富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国德育模式应该摈弃远离生活的走向,增强时代气息,保持价值观教育的先进性。

第二,价值澄清模式操作性强,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价值澄清乃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中最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的一种方法,它设计了上百种价值澄清的策略和价值教学活动,编写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指导手册和实用技术手册来提供指导,这就为我们构建德育模式提供了可借鉴之处。价值澄清模式之所以在学校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各种实用书籍及其所提供的方法使人们很容易就能学会因而易于被教师接受。

第三,价值澄清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性,反对灌输教育方式。价值澄清模式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反对运用灌输方法进行道德教育。我国价值观教育习惯采用强制性灌输方法,导致课堂气氛较沉闷、程序化,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因此借鉴价值澄清模式,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种更宽松、更开放和自由平等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出道德判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四,应注意到价值相对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有害性。价值澄清模式倡导极端个人主义、相对主义价值观,这种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在借鉴价值澄清模式时,一定要批判其相对主义价值理论。此外,在内容和形式问题上,价值澄清模式注重道德教育的形式而忽视了甚至否认了德育的具体内容。尽管如此,该模式仍然是影响我国道德教育的主要模式,它对我国构建德育模式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⑤

(三)社会行动模式对我国德育模式建构的启示

第一,我国德育模式的建构应该从多学科吸收营养以坚实理论。尽管社会行动模式的理论研究尚有一些难题,但是纽曼仔细地探讨了该模式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知识,尝试从多学科角度为该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前德育实践中,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问是我国道德教育“重行”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这些活动一直处于自发、零散的状态,其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我国德育模式亟须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研究,社会行动模式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多方面进行的尝试给予了我们可借鉴之处。

第二,社会行动模式强调“重行”。社会行动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纽曼既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但更注重进行社会行动的“环境能力”。社会行动模式注重知行结合与培养学生在民主社会的“环境能力”的德育目标对我国当代构建合理的德育目标也有借鉴价值。

第三,社会行动模式对德育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社会行动模式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将社会行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学科间课程。这种课程不仅使学生了解、探究社会、社区以及干预社会公共政策的行动得到“专家”学科教师的指导,同时也赋予学科教学更多的社会现实性。

第四,应认识到任何德育模式实现高效的功能都离不开道德教育情境。社会行动模式要求学校和社会能为师生提供民主参与的大背景,并且师生要有民主参与意识和习惯。我国在建构德育模式时应当注意到德育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一致。通过对社会行动模式的探析,我们看到纽曼仔细地探讨了社会行动模式所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社会学领域,为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⑥

4.理论构建模式对我国德育模式建构的启示

第一,理论构建模式强调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理论构建模式把道德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的是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的。该模式认为道德价值观是人们判断道德价值的标准和原则,而这种道德价值观是一种具有理性成分的判断标准,认知因素对其起主要作用。就此意义而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加强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就应着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使其以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注重教师的关键性作用。以理性为本的理论构建模式特别强调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教师看作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认为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完整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这对我们当今的学校道德教育尤其有启发性,理论构建模式所提出的一系列价值观理论,对于提高我国教师的道德教育理论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正确区分工具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在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道德行为泛化的倾向。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习惯于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的属于工具性价值观的问题,笼统地看作道德价值观问题,最常见的是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贴上道德的标签,这不仅挫伤了学生实践道德行为的积极性,更严重的是使学生产生一种道德逆反心态,影响了德育的绩效。理论构建模式提出的价值观理论,对正确区分学生的日常行为与道德行为、明确道德教育的着重点、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效率和效益,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应把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理论构建模式主张学校道德教育应根植于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学校的道德价值观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有道德价值的具体内容,应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学校道德教育。这些论述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更好地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寻求道德教育的最佳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观点对我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⑦

当然,理论构建模式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其价值观分类体系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没有为学校道德教育设计出具体的操作程序,尤其是该模式没有分析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活动特点和作用等,都是该模式的缺憾。

注释:

①查有梁.什么是模式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4,(2)89-92.

②杨韶刚.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当代心理学向科尔伯格提出的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48-51.

③刘黔敏.美国德育模式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1,(4)66-67.

④李俊勤.论高校德育工作一体化运行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1,(8)17-18.

⑤刘戈.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5,(10)50-51.

第9篇

关健词:高师公共体育课体育理论现状重要性付策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识渊博、普于创新、体魄强壮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高师教育必须进行素质教育改革。高师公共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不可分割部分的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离师公体课体,理论教学的现状

1.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根据研究发现,高师体育自建国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师范特性的理论体系,致使高师公共体育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其他院校的体育没有区别,抹杀了高师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特性。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应有深厚的理论荃础,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适合高师体育的教材。而现行体育教材大都是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翻版,根本体现不出一般大学生体育的特点,更别说高师了。

2.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教学时数是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大约每学期4-5学时),这一比例对于庞大的体育理论体系来说显然太少了,尽管如此,不少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课时还一压再压,有的每学期安排1-2学时,有的把它当成机动课。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后,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室排课紧张的情况下干脆取消了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教学课时的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的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3.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低下

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据了解,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出现了在理论课时照本宣读或圈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的就是大学扩招后.教室安排紧张,往往100-200人甚至400人合班上理论大课。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二、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理论课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荃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等内容的课。体育理论课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要性的认识,启迪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不是实践课可比的,甚至对学生在一生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是我国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体育理论教学在高师素质教育中起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发展培养,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体育是高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体育教学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高师公共体育之一的理论课教学对高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高师教育最好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高师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家质.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对体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奖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笑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位得如何欣赏比赛,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从而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为我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服务。

(2)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科学文化家质、劳动技能家质的提高。体育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分出许多分支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经营管理学等等。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学生的主攻对象。体育也是一种产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前景广阔。它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才为之服务,当然要进人这一领域就必须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因此对高师学生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我们高师学生的竟争力,拓宽了择业面。

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高师师范性特点的需要。高师公共体育课是高师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师学生的未来职业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贵.加强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弄清体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这就促使他们工作后能正确对待体育,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外,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以及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以便他们工作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3)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改变当前体育现状的需要.全民健身提了那么多年,全民素质还不见提高。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体育课,学生体质还那么差,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体育在中国历来是不受人重视的,人们的思维已定型,观念难转变。这一切对整个国民家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害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国现有260余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超过100万,每年有近30万毕业生加人教师队伍。教师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是其他职业可比的,他们可以影响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几代人。加强我们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转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他们担任教师后,其行为可以对学生起好的榜样作用。其一,可以指导他们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二,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的学生会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变得人人喜欢体育,人人热爱体育运动.那么若干年后高师培养的老师已遍及每一个学校,他们在那里传播先进的体育思想.如此一来不是全社会都变得重视体育了吗?全民健身不就得以实现了吗?

三、加强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具有师范性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单独编写体育教材.高师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师公共体育应与其他高校体育有所差别。高师公共体育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寻求理论上的突破,进行创新性体育理论建设,形成具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教材建设.编写适合师范教育的体育教科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2.增加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畜、知识面广,包括体育的墓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即使是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执行也是远远不够的。高师公共体育与其他高校体育不同,这是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增加商师公共体育课的次数,相应的更要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次数。高师公共体育理论课应该用大部分的课时来开设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德育、体育与智育以及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科学锻炼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等专题。事实上,很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的师范系统的学校,体育课的学时都比一般高校多。:

3.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建立商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搞好高师公共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链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师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一些新型的教学棋式的诞生,高师体育教师应该由过去的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由简单的“示范性”转变为具备高素质的“智能性”.由此高师体育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搞好科研,提高自身的体育理论家养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利用校园媒体进行体育理论宜传.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站和宜传部,甚至每一间教室、学生寝室都有电视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利用学校宜传部办体育墙报、体育知识展板等,以加强体育理论宜传。还可以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举办体育节、体育周等,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有奖问答等。以此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实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体育理论教学的不足。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