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7: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程概况施工条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桥梁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桥梁工程施工市场的发展尤为迅猛,桥梁的现场规划、设计、施工技术、质量监督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再加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桥梁施工企业正逐步改制,将全面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这使其更灵活、更自主经营,同时也将承担更大风险。桥梁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工程施工任务,并通过优化配置、完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创造经济效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由于对施工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和对施工整个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施工更加顺利进行、更快的完工,从而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下面将要对这两方面进行具体的讨论。
1 做好桥梁工程的组织设计,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是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控制下,针对桥梁的某一工程为具体对象而编制,用以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除特大型桥梁工程,一般桥梁的施工组织设计都是实施性的,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内容的具体化,能真正起到控制施工的作用,使施工能按连续性、均衡性、节奏性、协调性和经济性正常进行。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概况,是对该单位工程的工程规模、结构形式、施工的条件和特点等所作的简要介绍,同时应附上该工程主要结构的图纸以及主要工程量,其中主要工程量包括建设概况、结构设计概况、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工程施工特点分析。概况主要是指工程名称、工程性质、工程位置、要求的开竣工日期、施工图纸的供应情况,施工合同、主管部门针对该单位工程的有关文件或要求,以及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等;结构设计概况及包括结构形式、技术标准、主要工程数量及工程结构简图等;自然条件就是指桥位处的地形、水文地质、气象条件以及季节变换还有自然灾害等;施工条件主要是指施工现场、交通运输、资源供应等;对于工程施工特点的分析尤其要注意在采用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结构时,更应进行认真分析,以便在选择施工方法、组织资源供应和技术力量配备,以及在施工准备工作上采取有效措施,找出关键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说明,与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编制说明大同小异,主要是对编制工作的一个简要介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样,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亦与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大致相同,只不过此时已多了一个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依据。
1.2 桥梁施工的方案及其准备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就是施工方案,所以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制定都有相关的要求。首先要使施工方案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然后施工的技术要先进,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还有工期要满足合同要求;最后就是施工费用和材料消耗低,经济合理。另外,必须清楚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选择、确定施工顺序是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施工准备工作是保证均衡和连续施工的重要前提,也是顺利地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保证。
1.3 桥梁施工的平面图及施工进度
针对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现场来规划和布置的就是施工平面图,布置要在施工控制下进行,并且要比施工总平面图更加深入、更加具体,它是实现施工现场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文明施工的先决条件。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作用是统筹全局,指导单位工程中的全部施工生产活动,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为编制季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确定劳动力和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等提供依据。
2 做好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使工程取得更大的竞争力
对桥梁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也就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指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能够对工程项目按照其内在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管理系统。管理目标的泛化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目标,是要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经济目标、进度目标。项目管理目标对一个项目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桥梁施工阶段来说更是基础性的部分。
2.1 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桥梁工程项目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短我国桥梁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许多桥梁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还有很多桥梁在等待审批和开工。接下来就是资料缺、假、乱,技术资料欠缺是承包人的一大通病由于承包人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缺乏或经验不足,有的资料真实性、可靠性也不足。另外,企业自检环节薄弱企业,自检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性环节。
2.2 从主要环节对桥梁施工进行质量控制
第一,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桥梁建筑质量的好坏与原材料的质量是紧密相关的。相关监理人员要保证进场的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是像砂、石材料等变异性较大的原材料,比如由于碎石超粒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这样最终会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第二,对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混凝土的养护。
第三,要注意解决现场人员的调配问题。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除按施工作业计划管理外,还必须进行施工现场的微观调控,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施工时日平均的实际作业时间。
第四,要明确项目经理负责制,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工程施工测量、各工种和各工序安全规范的制定安全保障措施。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使桥梁的施工达到优质、安全的要求,也才能使桥梁施工的管理工作更易于进行,并且取得更大的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砂卵层;换填;闭气;桥台;扩大基础;
Abstract: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ngineering and hydrogeological profile, Introduced the abut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am to expand the basic construction the soil replacement cofferdam breath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raw 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and experience for other engineering reference for.
Key words: Sand egg layer; Backfilling; Breath; Abutment; Expansion of basic;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某山区小桥上构为1-20米后张PC空心板梁,跨越一宽约12米,深0.5米,汇入湖区的溪流。下构为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桥台,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
2 水文地质概况
桥址位于河滩淤积地,滩地较为平坦,较溪底高1.0米左右,其主要工程地质为:地表覆盖一层厚约0.3~0.5米的植被层;以下2.6~4.2米的中密-密实砂卵石层,由上游搬运沉积形成,为设计持力层;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夹砾石泥岩,黄褐色。
溪流常年有水,水位涨落、流量大小明显受降雨量控制,暴雨时漫滩。
地质断面示意图
由于桥台持力层位于透水性极强(渗透系数达15--25m/s)的砂卵石层,正常溪流水位较基底高程高1.0米。因工程量不大,且项目位于山区,专业物资、设备组织较困难,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经济合理的完成此地理、地质条件下桥梁基础的施工,值得技术人员仔细研究。
3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及实施情况
3.1 方案确定
针对此场地条件,常规施工方法可采用:钢板桩围堰;旋喷桩止水围堰等,因量小且位于山区,物资、机械进场不便,工程造价较高。
通过现场试挖掘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吻合较好,砂卵层埋置浅,且厚度不大,经专题讨论,决定借鉴水利工程施工成熟的经验,采取“粘土置换围堰闭气”施工,具体如下:
粘土置换围堰闭气平面示意图
a:扩大基础基坑外3米放出围堰基槽开挖线;
b:现场备置足量粘土于滩地开挖基槽边;
c:1#挖掘机由上游开始向下游按3~5米分段开挖3~4米宽,挖穿砂卵层底至风化泥岩层,推土机将挖出砂卵石推出场外归堆备用;
d:2#挖掘机转挖粘土,填入开挖基槽,以铲斗初步按压密实;
e:分段开挖,分段置换粘土于下游合拢闭气;
f:槽顶铺筑50cm厚挖出砂卵石,压路机强震碾压;
g:放坡开挖桥台扩大基础基坑,留置集水坑;
h:基础及台身,随时抽排局部渗水;
i:以挖出砂卵石回填桥台台背。
粘土置换围堰闭气断面示意图
3.2 实施情况
两桥台从备土、置换耗时4天,基坑开挖,扩大基础施工25天。
基坑开挖时,局部由于分段接头处清理不彻底,出现较大渗流,影响闭水效果,此时先停止基坑继续开挖,进行二次置换处理。
扩大基础施工过程中,仍有多处渗水点,采取2台6吋水泵抽水,可将基底水深稳定在5~10cm间,不影响正常钢筋绑扎、模板支立施工。
为保证基础混凝土浇筑阶段水泥浆液不被渗流稀释、抽排,采取4台6吋水泵加大泵量,将含水砂卵层水位始终控制在基底以下,确保施工质量。
4 结语
关键词:粘土层;遇水;隧道;初期支护
Abstract: From Tunnel Primary Lining Method of the Clay Layer with Water of Qidian - Medical Station interval of Shenyang to Tieling inter-city railway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Tunnel Primary Lining parameters of clay layer with water, and put forward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lay layer; with water; tunnel; primary lining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引言
在1987年北京地铁首次采用暗挖法设计、施工建成了复兴门车站折返线工程之后,由于造价低、拆迁少、灵活多变、无须太多专用设备、不干扰地面交通和周围环境等特点,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方法的实质内涵可用l8字原则概括,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和“勤量测”。该方法不仅在北京地层中应用,而且也可以在全国类似地层和各种地下工程中应用。
王梦恕[1]院士在多年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把大家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训吸纳进来,历经5年著成《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对浅埋暗挖技术的理论基础、工程理念、设计与施工方法进行了全面论述。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浅埋暗挖法”理论、设计、施工的专著,是
在求真、求实、求是的科学写作的态度上完成的,
它不但是隧道修建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更是地下
工程领域划时代的作品。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力求简单明了,具有指导性、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从事地铁、铁路、公路、水利、矿山、军工、城市规划各行业、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养护各部门、高校、研究单位的科技、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是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者难得的设计、施工指导手册。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国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修建了大量地铁,沈阳、南京、成都、杭州、西安、长沙等城市也在建或者筹建地铁。地铁是位于地下的大型工程,由于中国各城市地质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地铁在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地质条件,下面笔者结合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土建工程施工实践,就粘土层遇水条件下隧道初期支护方法提出相关建议。
目前,在地铁隧道尤其是在粘土层遇水条件下开挖的地铁隧道施工,对于相关支护参数没有具体优化,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质失稳等特殊情况也无相关建议。因此,本文以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起点-医学院站区间为例,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隧道支护参数以及现场安全现场施工给出指导性建议。
1 工程概况
1.1 设计概况
起-医区间隧道从起点起至医学院站,沿黄河北大街向北至医学院站,起讫里程为:右K0+0.000~右K1+390.500,全长1390.500双线米,区间设1座风井和一个联络通道与左右线连通,其中心里程分别为右K0+398.178及右K0+900.000。区间为单洞单线马蹄形断面,线间距15m,线路纵向呈“∨”型坡,区间隧道覆土厚度为10-12m,采用矿山法施工。
1.2 工程地质概况
区间主要位于砾砂(③-4)、中粗砂(③-3)层,均处于潜水层内,上覆土层主要为圆砾、砾砂及中粗砂层。依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场地人工填土可挖性分级为Ⅲ级,围岩级别为Ⅴ级,其它地段土层可挖性分级为Ⅰ级,围岩级别为Ⅵ级。
1.3 粘土层遇水情况
2010年11底区间左、右线施工至K0+239里程附近时,拱部地层出现渗水,随掌子面开挖渗水时大时小,掌子面和已完初支局部表面都有明水,受此影响拱部和掌子面土体遇水易失稳,多次出现局部塌方和掌子面涌泥现象,见图1。
(a)掌子面失稳照片
(b)掌子面涌泥照片
图1 粘土层遇水照片
Fig. 1Clay Layer with Water
1.4 设计概况
起-医区间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区间设1座风井和一个联络通道与左右线连通,其中心里程分别为右K0+398.178及右K0+900.000。
起-医区间正线支护参数:初期支护开挖净空为6.00m(高)×6.50m(宽),采用台阶法施工,支护体系为:超前注浆小导管φ32×3.25,L=1.8m,环向间距300mm+φ6.5@150X150单层钢筋网+250mm厚钢格栅C25喷射混凝土。
图2隧道断面设计图
Fig. 2Design of tunnel cross-section
2 粘土层遇水条件下隧道支护参数和措施
隧道多次出现掌子面失稳和掌子面涌泥现象,且隧道沉降和地表沉降值均较大,因此,研究粘土层遇水条件下的隧道支护参数和制定具体施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通过该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粘土层遇水条件下的隧道支护参数,并给类似地质条件下施工提出具体措施。
2.1 粘土层遇水条件下隧道支护参数
由于黄河北大街车道中间的两条主排水管淤堵相当严重,咨询了多家专业排水管清理公司,都无法处理;并且由于地面排水管管径小、支管多、排水量大,不具备施工管道内防水内衬或地面导流的条件,因此管线渗水无法从地面根治,洞内也需采取措施。通过现场试验和施工总结,原设计参数无法满足施工现状,需将区间左右线有水区段的设计参数进行局部调整:
(1)加强超前地质预探。 每2榀在拱部及两侧起拱线打设3根4m长导管作为超前探管进行超前地质探测,及时了解前方地质、是否有水囊等情况。
(2)加强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由单层Φ32x3.25mm,L=1.8m,@300mm,调整为Φ32x3.25mm,L=2.5m,@150mm,扩大注浆加固范围,支护参数随掌子面的情况动态调整。
(3)加长上下台阶距离。为减小掌子面突水涌泥影响,有效利用台阶长度控制坍塌方量,加大上下台阶距离至6m。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 管理 组织 目标
本人从1997年起开始负责公司各类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包括以公司青年路住宅楼为代表的房屋建筑工程,以铜川市一、二马路改造工程为代表的市政工程等;2000年以来工作中心移到生产技术方面,有幸翻阅和审核了众多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范围涉及到房屋建筑工程、市政道路和桥梁工程、交通公路、土地整理、园林绿化等专业。大致上说,这些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包括以下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况、项目部的组成、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施工方案(其实确切的说应该叫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机械设备供应计划、材料构配件供应计划、劳动力计划,有些还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近年来随着在施工生产领域的深入参与,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有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谨慎提出。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解释,是指根据工程建设任务的要求,研究施工条件、制定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合同项目的实施,要采取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来完成。但是本人认为,作为指导施工用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容易也不应该面面俱到,因为不可能也不应该就凭一份施工组织设计来解决施工中的所有问题,比如经济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在选择具体施工方案的时候必须考虑经济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考虑归考虑,犯不着有多么严谨细致的计算,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凭自己的经验,一个项目班子凭集体的智慧,参考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可以考虑到自己选择的方案是否经济;而对于进一步的经济节约或者说成本控制措施,有成本计划来控制,而作为指导施工用的施工组织设计甚至于可以不提。所以我认为,所谓施工组织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主要对施工组织措施的设计,侧重点应该是组织、协调,当然包括制定目标,划分职责,也就是说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具体工程的特定条件,拟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靠哪些组织的、管理的、技术的措施,来保证拟建工程按照预定的目标完成。
从所接触的施工组织设计看来,简单的施工组织设计十几页,比较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达到百十页,但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指导和控制的要求。进度控制、现场管理并没有体现出动态管理,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缺乏针对性,成本管理和各要素目标设定基本不提,起不到指导性作用,尤其是组织设计方面只能看到简单的职能,看不到职责是如何划分的,接口处理更无从谈起。即使长达百十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更多的是阐述具体的施工方法,比如砌砖的“三一”砌法怎么砌、马牙槎怎么留、混凝土怎么投料、振动棒怎么使用等等,已经超出施工组织设计的范围了。毕竟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人员实施管理的依据,不是作业人员进行操作的依据,否则各工种再要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就没意义了。
在一般文献中,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如下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编制说明。
②工程概况及特点。
③施工部署和施工准备工作。
④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⑤施工总进度计划。
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⑦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⑧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⑨劳动力安排计划。
⑩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季节性施工措施。
■成品保护措施。
■创优综合措施。
■项目成本控制。
■回访保修服务措施。
■施工平面总图、施工总进度图、施工网络图。
本人认为,施工组织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①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②施工方案的选择。
③施工进度计划。
④资源需用计划。
⑤施工平面设计。
⑥组织机构设计。
而对于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成品保护措施、创优综合措施、项目成本控制、回访保修服务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该只做粗略规定,甚至于只定目标不定措施,详细的控制措施、办法交给具体的方案、措施、制度去完成。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复杂地质;成孔工艺;分析
随着国家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建筑工程的体量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对地质的要求也越来严格,而建筑项目的地基处理是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处理不好会引起整体建筑的倾斜、沉降、裂缝、甚至倒塌。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和其他工程领域。灌注桩是采用不同的成孔方式在地层中按要求形成一定形状的井孔,再灌注混凝土,成为桩基础的一种工艺。为了解决地质情况带来的问题,本文结合某工程施工实践,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成孔技术的选择及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总体概况
1.2 施工场地概况
2 初步实施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2.1 初步方案的确定
根据工程概况,由于该作业面内存在前期失效支护结构遗留下来的钢筋网、土钉及微型桩的物质,同时由于该作业面系前期支护结构失效后采用土方回压的方式提供的作业面,根据现场实测该作业面仅约6米宽,因此不适合采用旋挖成孔施工工艺。而由于该作业面距离北侧的民房较近且该民房的基础为浅基,对土层的震动敏感性较强,因此也不适合采用冲孔成孔工艺。而根据补堪报告的分析与建议,该区域的杂填土、淤泥质土、粉砂、粗砂层对人工挖孔桩成桩影响较大,而且粉砂层及粗砂层的含水量较大,对人工挖孔桩的成桩也有较大的影响,但若设计和施工采取稳妥、安全的护壁形式则可很大程度的避免相关不利土层对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工艺的影响。同时若开挖的过程中采用水泵抽水或设置合理的降水井则可有效的降低上述土层的不利影响。而根据设计验算,该基坑支护桩的深度达14m即可满足设计要求,未超过规范规定“人工挖孔桩
2.2 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
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图纸,施工单位结合地质补勘报告及周边环境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按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要求将该专项方案提请专家论证,同时根据专家论证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应急准备工作后组织现场施工。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孔桩挖至粉砂层时产生了冒泥现象,为此施工单位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施工班组停止施工,并采用事先准备的砂子进行回压阻止冒泥现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根据施工应急预案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补充设置新的降水井,然而由于该处土层的复杂性,重新设置的多个降水井都无法起到明显的降水效果,为此施工单位根据专家论证的要求停止了人工挖孔的施工工艺,并报请建设单位知会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3 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的确定
鉴于上述情况,建设单位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邀请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有关人员及本专业的相关专家进行了分析讨论。相关人员及专家们经过现场实际踏勘并充分研究补勘报告后,逐一对各种成孔工艺进行了讨论:方案一,继续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但必须重新布设降水井并采用传统“塞稻草、打钢筋头”的方式解决冒泥的方式继续开挖。方案一的优点是沿用了原先的人工成孔的施工工艺,但缺点是工期长,同时若新的降水井降水效果不好,将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方案二,采用冲孔工艺,由于前期采用人工挖孔的成孔工艺已将作业面内的前期失效的支护结构的物质清理干净,护壁结构可以作为冲孔桩的护筒使用,同时现场的作业面满足该成孔工艺的使用。但该方案的缺点是施工进度较慢,同时该施工工艺的震动较大,而北侧的民房的基础为浅基,对土层的震动敏感性较强,因而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同时必须做好周边居民的解释工作。方案三,采用旋挖成孔工艺,由于前期人工挖孔的成孔工艺已将失效的支护结构处理完毕,而人工挖孔的护壁结构可以作为旋挖桩的护筒使用,因此该方案可行。该方案的优点是施工进度快、安全隐患小,缺点机械设备较大,进出场费用及施工作业面(宽度不小于10米)整理费用较大。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北侧的边坡土体暴露的时间较长,不宜再次过长的时间施工;主体工程已经施工,需要北侧边坡支护结构及时完成,为主体工程的流水施工提供作业面。最终各方经过充分讨论,并经设计院确认变更成孔工艺,采用方案三成孔工艺组织施工,施工过程较为顺利。经现场实测,孔底沉渣均未超过规范规定的200mm(抗水平力桩),施工过程中也未发生塌孔、缩径等质量问题。桩基施工、养护完成后,经低应变检测,全部为Ι类桩。基坑开挖后,经现场检查,桩径较为均匀,没有发现缩径及夹泥等质量问题。整个桩基施工过程及基坑开挖阶段,北侧民房墩基的第三方监测结果:最大的监测点累计沉降量为3.000mm,沉降差为1.000mm,最大的水平累计位移量为7.000mm,围护桩的倾斜值为0.000mm,均未超过监测的预警指标。而整个围护桩的完成时间仅为人工挖孔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大大的节省了施工工期。同时施工过程中未发生相关的安全事故,而整体工程造价与人工挖孔工艺相当。因此方案的选择正确、有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成孔工艺必须全面通盘考虑,所用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混凝土灌注桩成孔工艺进行施工,保证工程建设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芳.谈复杂地质条件下旋挖机成孔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4(06)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施工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施工组织设计的含义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工程项目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组织实施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阶段和对象的不同,施工组织设计可分为两大类:
1.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标前施工组织设计)。
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标后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可进一步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应与城镇的发展相协调。
2.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重点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以人为本,稳定中求发展。
3.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实力状况,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地理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策划。
4.严格遵守工期定额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
5.做好现场工程技术资料的调查工作。
6.合理策划施工程序和顺序,土建施工与机电安装施工应密切搭接配合。
7.合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一步加强建筑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8.合理安排好特殊时期的施工项目。如冬雨期的施工、三防水利工程的施工、农忙季节的劳动力调配;等等。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①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即施工方案。②施工进度计划。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④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建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前两项指导施工,后两项则是施工准备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的繁简,一般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结构特点、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定,以满足不同的实际需要。复杂和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需较为详尽,小型建设项目或具有较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则可较为简略。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为解决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全局问题的,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安排好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的相互衔接和配套。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为具体指导施工服务的,要具体明确,要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合理组织平行流水和交叉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组织设计须及时修改和补充,以便继续执行。本文根据需要,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施工组织两方面加以说明。
1.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标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是针对招标文件的要求,有目的地优选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方的合理需求。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特点;编制依据;编制范围;项H管理架构;工期计划;施丁部署;施上方案;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工期控制措施;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标后施工组织没计)的编制内容
(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若干个单项工程为编写对象,是对整个工程施工的综合性策划文件,其内容应包括:丁程概况;特点分析:包括建设项日概况、建设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项目管理架构;总体施工部署和策划;主要施工方案;劳动力计划;材料汁划;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为了确保某些目标的施上措施。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
1)工程概况
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投资)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主要分包单位(含大型机电设备、大宗材料订购);设汁概况;建设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合同要求;施工条件。
2)施工部署
包括:项目管理架构;施工部署和策划;施工总进度计划;承总包组织协调;主要施工目标的控制等。
3)施工准备
4)主要施工方案
包括:主要施工管理措施;技术管理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消防保证措施;雨期施工措施;工期保证措施;成品保护措施;成本控制措施等。
(3)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注意事项
对人工挖孔桩施工、边坡及基坑支护施工、大型上方开挖施上、高支模施工、大型钢结构施工、特种结构施丁、脚丁架施工、拆除和爆破施工,以及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等均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建设文件的要求进行组织设计。
对涉及深基坑支护、地下暗挖工程、高大脚手架支撑体系的专项施工方案,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要大力推广新型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严禁破坏城镇的生态资源,要加强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控制。
工程项目要做到施工过程安全,使用过程更安全。
五、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原则上应充分考虑城镇的经济实力状况,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地理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应具有前瞻性,注意环保,以人为本,应与城镇的未来发展协调一致。
对不同层次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制定相关的审批程序,做到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审批程序严谨高效。
参考文献:
张炜.浅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0年24期
彭慧军.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8年30期
贾延鸿.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苏彦鸿.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7期
邵发扬.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4期
丁经伟.民用建筑施工的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7期
诸葛.试论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关键词]工程概况 围护结构 监测 水泥搅拌桩
[中图分类号] TU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38-1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在不断的增加,使得基坑向大体积、高深度方向发展。随着基坑建设工程不断被实现,我国的基坑支护设计理论不断被完善、施工经验也不断被丰富。故,本文结合一具体工程简要探讨了软土地基中深基设计与处理的问题,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1.1工程概况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以某工程为例,其地上建筑面积70000m2,地下建筑面积14000m2。结构整体采用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为600~800mm。地下三层,地下1层、2 层、3 层层高分别为 3.4m、3.5m、3.6m。地上建筑 24 层。工程的±0.000相当于渤海系高程6.40m。地坪结对标高为6m。地下建筑第一层面板标高在-1.9~1.3m之间,楼层厚度为15~25cm。地下第二层标高为-7.0m,楼层厚度为15cm。底板底标高为-11.5m。施工电梯的井底标高为-15m。综合考虑承台和电梯井的平面位置和间距,取设计基坑底标高为-12.3m和-12.6m,设计基坑开挖深度分别为11.0m和11.5m。
1.2场地周边条件概况
工程地下室属于深基坑工程。具有地基开挖深度大、场地面积狭小的特点。施工现场地下为潜水,潜水水位在-1.4m 左右,对基坑的渗透影响较大。由于基坑开挖深度特别深,现场周围条件又十分复杂,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在工程西北方 4.5m处埋有地下管线。
1.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坑的开挖深度。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综合土体情况和周围环境将施工场所的土层划分为七大层,每层的物理性质指标见表1~2。在进行的基础开挖作业时主要位于2~1层黏质粉土的土层。该土层强度中等,但是韧性较差,厚度为 5.0~11.0m,土层中含有一些氧化铁、云母,土层切面光滑度好,塑性较好,局部呈现灰、黄褐色。
2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综合土体情况和周围环境以及考虑到工程的综合造价决定采取以下基坑设计方案:对于基坑上部采取土钉墙支护结构,对于基坑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和两层钢筋混凝土内撑相结合的支护方案。对于电梯井的维护采用松木桩普通土钉墙支护结构,并对井坑局部加深(从板底计算深为3.3m)。基坑浇筑的钻孔灌注桩采用C25的混凝土,桩长为10~23m,相邻灌注桩间的中心距保持在950~1050mm,桩径为810~910mm。对于用于支撑和顶梁的混凝土采用抗压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支撑结构下部尽量利用钻孔灌注桩,对局部进行加密加固,新增的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800mm。立柱上部为井字钢构架,伸入第一层支撑400mm,下部伸入桩内2m,井字钢构架的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采用缀条和四根L140×12的角钢焊接而成,钢材使用型号Q235型,并采用相对应的焊条,焊条型号选择E43型。
3基坑施工
3.1基坑降水和排水
工程对于降水、排水工程采取轻型井点降水模式。主要组成部分为井管、集水总管、水泵、动力设备等。
3.2基坑施工总流程
测量放线钻孔灌注桩和立柱桩施工水泥搅拌桩施工进行土方的第一次开挖(标高为-2.5m处)边坡的土钉墙支护(第一道锚杆)进行土方的第二次开挖(开挖至-5.0m)边坡的土钉墙支护(第二道锚杆)第一道支撑、压顶梁施工养护待压顶梁及支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进行土方的第二次开挖(-9.7m标高)施工围檩和第二道支撑养护第四次土方开挖到基底标高上200mm(人工随挖随修)电梯坑土钉墙边坡支护浇筑垫层、承台及施工地下室底板换撑(随基础同时浇筑),养护后拆除,第二道内支撑拆除浇筑地下室第二层底板和墙板的混凝土(换撑) 第一道内支撑拆除浇筑地下室第一层底板和墙板的混凝土墙板、地下室 1 层顶板施工地下室防水施工土方的回填。
3.3围护结构施工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采取正循环工艺施工,水下导管法灌筑混凝土成桩。其施工顺序: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桩机就位成孔清孔安放钢筋骨架浇筑水下混凝土控制桩头加灌高度钻孔空灌段回填清洗机具移至新桩位。
水泥搅拌桩施工。水泥搅拌桩采用的水泥为 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3/20.水灰比在0.45-0.55。土钉墙支护施工。在进行基础开挖时需要放坡和修坡。对于混凝土的喷射采用干喷法,加入2~5%的速凝剂;并加入一定量水,水量控制以最小回弹率为准。内支撑施工与拆除。当土方开挖作业到达压顶梁底的设计标高后,需要凿除相应的围护桩桩顶,以便灌注桩可以进入梁内5dm。对对于混凝土浇水养护问题,其强度以同条件养护下的试块试压结果作为判断依据。
3.4基坑土方开挖
该工程的土方开挖分二段、四层进行,开挖机械为:处于标高-5.00m以上的土层,采用两台PC200反铲挖机;标高-5.00以下的土层,采用4~6台PC200反铲挖机,并从工程的西北角开始挖土,对于局部的阴角位置采用人工挖土的方式加以协助。
4围护监测
4.1监测目的
为了保证工程地下室施工工作可以安全可靠的进行以及深基坑周围建筑物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在基础进行开挖作业前在现有管线的基础上对周围管线再次复查一遍,对周围的建筑物以及管道的沉降量、裂缝作全面调查。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信息用来掌握基坑开挖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及时作出安全预测。
4.2监测成果分析评价
根据水平位移监测汇总表、水位观测汇总表、沉降观测汇总表数据分析,从监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该工程的基坑围护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岩土地层勘察;地质探测;土层
1、引言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岩土地层的勘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尽管整个环节不直接参与到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但是,细致的地质勘查对于高层建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建设过程中基础的安全性。随着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岩土地层勘察工作也趋于正规,一般建筑企业都会委托正式的岩土勘察公司进行岩土地层勘察工作,通过岩土地层的勘察来制订合适建筑规划,然后才进行正式的施工。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大厦岩土地层勘察过程进行分析,对勘察过程中的四个部分分别进行了阐述,按照正规的岩土勘察报告开展课题研究。文章内容对于高层建筑的地质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地质勘察的准备工作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所要勘察的建筑项目进行分析,明确地质勘察的任务和目的,并对布置简单的勘察工作简况。
2.1 工程概况分析。工程概况所要分析主要包括工程的地理位置,并熟悉周围环境,例如一系列的道路,地下线路以及重要的建筑组成。并且,在工程概况的最后要明确工程的重要性。例如,经过对周围环境的分析,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甲级。最后做出的判断对于整个建筑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岩土地层勘察目的与任务。这一部分是对整体勘察工作进行目标的具体化。其中,勘察目的主要查明沿线的区域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场地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并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性质、特征、范围,提出对不良地质作用防护、治理的措施;勘察任务较勘察目的更加明确,主要包括查明沿线区域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工程方案的影响;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以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对水位、涌水量、水质等水环境特征作出评价;并且要分析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出监测和防护措施。
2.3 勘察工作依据的标准及技术要求。这一部分主要是明确勘察过程的技术要求。一般来说,在岩土勘察工作中,主要根据国标的要求进行施工。例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
2.4 勘察工作简况。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较多,具体内容包括,勘察工作时间及投入设备、钻孔测放、具体的勘察方法、工作量统计以及资料整理等内容。其中,具体的勘察方法对于整个勘察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特征,勘察方法主要有钻探方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波速测试、地下水位的量测及室内土工试验。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这一部分是整个地质勘察的核心部分,在确定勘察方法之后,通过具体的勘察得到建筑工程的岩层地质情况,并给出各个底层的岩土指标,以此指导工程应用。
3.1 区域地层地质概貌描述。地层地质概貌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整体描述,对于后期的建筑的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施工顺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在一个高层建筑的地质勘察报告中,对于区域地层地质概貌给出了具体的描述,本区地层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场地位于太湖冲湖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表水系发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各土层水平向分布较稳定,基底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和作用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地区。勘察区域为广阔的冲湖积平原,水系发育,地势平坦,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
3.2 地基土的分布及特征。地基土的分布特征是整个勘察工作的核心内容,它给处了建筑地基各个土层的土质以及物理指标等,而这些量化的指标对于工程整体施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3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也是地质勘察非常重要的部分。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主要包括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情况勘察。
4、工程地质评价
工程地质评价是在工程勘探结果基础上给出的一系列地质评价,它主要是对地质结构稳定性内容给出相应评价。主要包含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等四个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实例的问题体现。
4.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地质滑坡等问题的一种判断。例如在某勘察过程中,分析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本区属江南地层区的太湖冲积平原区,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据区域资料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场地内未发现晚更新统以来的活动性断裂,属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区。
4.2 地基土的分析及评价。地基土分析评价是建立在地基土土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例如,据勘察结果,沿线51.45m以浅各土层分布较稳定,地层层序较完整,土层均匀性中等较好。
4.3 围岩分类及土可挖性分级。这一部分是在地基土勘察明确以及地基土的分析及评价之后进行明确的等级界定
5、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岩土地层的勘察,针对工程地质情况,最后要给出勘察的结论以及对工程施工的建议。这一部分是最后施工单位所需要的,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对工程的建议部分,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结合这一建议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因此,岩土地层的勘察在施工过程中必要而且非常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覃学英. 浅析某高层建筑岩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J].中华民居,2011,7.
1基坑锚杆工程危险源分析
基坑锚杆工程的危险来源于不同的方面,基本上可分为4个方面: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建设周边环境、施工工艺及施工能力。(1)工程设计方案:锚杆布置、设计承载力、锚杆长度、锚固段长度等对锚杆支护失效影响较大的基本事件是基坑锚杆工程设计方案中重要的危险来源。(2)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土体的工程地质参数离散性很高,且有很高的空间变异性,这给锚杆支护工程的建设带来许多隐形的危险,如地层分布情况、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时空效应、地下水的水位以及补给来源、地层中的障碍物等。(3)工程建设周边环境:在锚杆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基坑工程周围的地面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影响。(4)施工工艺、工序及能力:不同的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不同,贸然采取某种方案、技术和设备势必会产生危险,如杆体布置、使用材料、防腐措施等,如果没有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或有明显缺陷,也会造成很大的危险。
2基坑锚杆工程危险性评估
2.1危险性等级划分参考国际隧协标准并考虑锚杆工程的复杂性,将其划分为4个等。一级:危险水平高,后果是灾难性的,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完全不可接受,应立即排除。二级:危险水平较高,后果很严重,在较大范围内造成破坏并有人员伤亡;不可接受,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三级:危险水平一般,后果较轻微,对工程破坏的范围较小;不希望发生,可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均衡损失与控制成本。四级:危险水平较低,一定条件下可忽略;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但必须对其进行监控以避免升级。在此基础上,构造原理简单、操作快捷的工程危险性评估准则表,将锚杆工程信息与其对比即可得到危险等级。
2.2基坑锚杆工程总体危险性评估基坑锚杆工程总体危险性评估之前,先从方案设计、工程地质、周边环境、施工工艺及施工能力4个方面对基坑锚杆工程类别进行划分,具体划分准则见下页表1。然后,根据工程概况对照表1即可得到待评工程类别组合,如{A1、B1、C2、D2},对应危险性等级评判表(下页表2)中第6行,因此该基坑总体危险性等级为二级。锚杆支护工程按照具体施工内容可以分为4个环节:钻孔、防腐与安装、灌浆、张拉锁定与检测。根据各个环节的施工特点和主要危险源,进一步细化各个属性的分类标准(表3~表6),得到各工序危险准则表。
2.3基坑锚杆工程动态危险性评估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实施工序,通过现场调研、巡视等手段获得现场信息,对照表3~表6对锚杆支护工程各工序属性进行分类,将得到的各工序属性类别组合分别与表7相应的危险性等级评判表进行对照,即可得到各工序的危险性等级,实现动态评估。
3工程应用
某基坑平面形状规则,拟建场地面积为81.3×27(长×宽)m2,基坑开挖深度为7.6m。基坑南侧3m处有1个3层的临建房,基坑支护方案采用锚杆挡墙。该工程属性为A1(无防止外来水体浸入基坑土体的有效措施)、B2(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简单)、C1(基坑南侧3m处有1个3层的临建房)、D2(施工单位有类似经验),对应表2第7行,总体危险性为二级,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危险。经过优化后设置了地表排水沟,使“方案设计”属性由A1变为A2,危险等级相应降为三级。在锚杆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依照设计规定的分层开挖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而是直接开挖至基坑实际深度7.6m,工程属性由D2上升为D1;加之施工遭遇连续强降雨,致使正在施工中的部分土体蠕变明显,工程属性由C2上升为C1;导致注浆危险等级由四级上升到二级。为防止基坑坍塌,施作二次注浆,并在变形明显的一侧改用锚杆与砖墙组合方案,变形在最短时间内被控制,措施得当未造成大的损失。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