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7: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度追求教学进度和升学率,与其他“主科”相比,往往将音乐课作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将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故事的介绍上,而忽视了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未能认识到音乐本身的欣赏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对音乐课的认识上发生了扭曲,渐渐地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针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前进步伐。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学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的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音乐的积累,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明确自身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思考,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的形成。
2.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主动跳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作音乐手抄报、音乐贺卡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理解音乐;充分利用校广播台的作用,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并对作品加以解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达到音乐教育与欣赏的目的。
3.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培养审美意识
就音乐本身而言,它属于一种高雅艺术,欣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透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感受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课堂 高效
反思性教学是借助集体的智慧进行群体反思的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的,既促进教师,又发展学生,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教师学会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继续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反思性教学通过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中的教学目标、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实践证明它对实施高效课堂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反思性教学应该如何融入到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中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努力:
一、抓好备课环节发挥专业素养
高效课堂备课是关键,尤其要采用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备课要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
(一)教学目标要实在,体验设计要丰富
教学目标太多或太高就会难以实现,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反复斟酌、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性后确定目标。音乐课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体验要强调身体的参与,要求学生用律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动手、动脑思考,亲自经历操作,感悟。比如在进行曲教学中,我设计聆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变化,模唱《运动员进行曲》,模仿运动员队列表演,体验进行曲的节奏旋律美和队列的整齐矫健美,获得审美体验。此外,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老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越多,课堂中生成的就越精彩。教学形式不宜多,只要每个环节自然、顺畅、水到渠成即可。
(二) 巧设问题,精备教语
课堂中有效性地提问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中要提问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有效的,课堂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都是我们要预设的。提问要简单、直接、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这样才不会造成老师精心的引导而学生却无人能回答问题尴尬。
教学语言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优美精练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虚假的教学语言、简单幼稚口头禅等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使用要合理,学生自主学习要常态
多媒体课件视听于一体,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欣赏乐曲《游击队歌》时,由于歌曲的时代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太远,对音乐的理解及情感表现上有一定差距,这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抗日游击战士开展游击战的画面,塑造抗日战士的形象,展示抗日战士生活情景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情绪。当然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音乐教师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多媒体”,往往教师激情的演唱,一段优美的舞姿,一曲悠扬的乐声都可能会让学生终身难忘,与学生零距离的表演更具说服力。还要多设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经过大脑的深入思考后,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有积极地、深层次地情感体验,把被动的学习心态转化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从而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坚持反思行动养成良好习惯
(一)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记录自己对课堂的点滴体会
常规教学因为是教师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所以不能突破原来的教学束缚。而反思性教学能体现出教育创新,反思性教学强调“两次反思”,一是将教师已有的经验上升为先进理念;二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教学理念。在自我反思中进行教学研究,在专家专业引领下进行,在集体备课中进行;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学日记记录下来编成精彩的教育故事,发表在教学博客中,进行网络交流,提升推广;当然网络交流也要用辨证思维去理解和吸收,不能为别人不切实际的想法所左右,要从实际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反思性教学行动计划。
(二)相互听课,多听常态课
观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学活动,从中学习各自优点,查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研讨,再逐一解决问题。音乐课的根本还是“音乐”,应该让孩子在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喜欢上音乐,学会对音乐的欣赏、审美以及表达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巧只是一种手段,教师更应该重视通过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形象,因此教师本身更应该要先把握好音乐形象才能做到准确地传授。音乐语言应该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专注于音乐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聆听音乐,从中受到美的洗礼。
(三)观摩分析自己或同事的课堂视频,是培养教师自我意识的有效方法
通过视频的观摩和教师间的讨论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时,经常是陷入自我意识之中,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而通过对他人课堂的观摩和讨论交流能够为自己提供借鉴从而进行反思。观看其他教师的上课情况能够引发听课者的思考,发现别人的有点才能知道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还应多多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对课堂的优缺点很有发言权,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是挺有思想的。
总之,反思性教学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要从兴趣入手,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进行民主教学,让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科群体资源开发,解决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增加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内容,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多运用反思性教学的模式,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组合,达到最优的互动教学。当然,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是不容易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它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教学难题也不会一次性就能完满的解决,当我们再回头过来思考的时候,新一轮探讨又开始了,更高水平的探讨也因此而不断发展,不断促进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师的进步。
参考文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应关注的课题。下面结合我平时课堂中的一些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问要具有科学性
1.提问的内容应准确。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是科学知识,一个问题的提出应注意其蕴含的科学性,问题包含的内容应是准确无误的。音乐课上往往有教师问:“这首歌曲的节奏是快还是慢?”节奏只有长短之分,而速度才有快慢,久而久之,学生的脑海里就会形成错误的概念,而教师的提问无论有多少,都是无效的。其次,问题的表述要清晰明了,主题性要强,不能模棱两可。如:“请比较这两首歌曲,并说出它们在表达情感及速度、节奏上有哪些异同”,而不是“请比较这两首歌曲有哪些异同”。因此,有效的口头提问就像有效的书面写作一样,每个词都必须经过仔细斟酌。
2.转换问题角度,做到新颖。音乐课堂中,针对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等特点,做到课堂提问力求灵活、新颖,只要一个问题变换一下角度或发问方式,就会别开生面、新鲜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例如,每当学一首新歌时,听后不免要提问:这支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传达了怎样的音乐文化?如果每次都这样发问,学生必定会厌烦,因此可以根据年级及歌曲内容的不同,把这几个问题换个角度来问。
3.调整角色,形式灵活。例如教学歌曲《西风的话》,出示歌名后,可让学生先自己欣赏范唱预习歌曲,引导他们尝试提问,既可提问老师,也可向其他同学发问。学生们会一改平时回答问题时的冷场,提问的形式随意创造、不拘一格。凡是能吸取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方式,都是可取的。
二、因地制“疑”,做到全面兼顾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但是,由于学生的音乐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及各班的学习基础能力也有差别,音乐素质更是因人而异,因此,课堂提问不能以偏概全,既要面向优秀学生,又要考虑到各类底子差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基础较好的不断拔高、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逐渐缩小差距。所以,对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应有所不同,否则,课堂上全是优秀学生的实践基地,会大大打击认知水平较低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地会使课堂变得没有生气,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可结合具体实际,对差点的学生提问一些知识回忆、能形成联系之类的记忆性问题;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提一些综合应用、分析理解、总结评价之类的认知性问题,真正形成课堂互动。
三、扣准要害,推进提问向纵深发展
课堂提问一定要具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边际。要针对要害问题不放手,层层发问,直至将问题剖析清楚,使学生有深入的理解。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课下交流时的闲谈,而是严肃的课程教育,一定要紧扣授课主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首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在倾听中寻找答案。而当一个问题直接提问难以回答时,可采取迂回包抄的手段,诱发学生逐层深入思考问题,也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初听时设问:这首曲子最有韵味、最有特色的乐器是什么?你能不能哼唱一下乐曲旋律呢?复听时设问:你能听出音乐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景色吗?你能记住这件特色乐器的音色吗?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层层深入地去聆听,并让学生相互讨论、叙述,学生在思考中慢慢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抓住最佳时机,巧妙设问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选择时机很重要。首先,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当学生疑惑不解、一筹莫展时,当学生胡思乱想、精力分散时,当学生有所感悟、跃跃欲试时,要抓住最佳切入时机,适时发问,让学生迅速开启思考的钥匙。其次,教学视角也是课堂提问时机选择的重要依据。提问的时机一旦迎合了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则选准了“最佳时机”。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氛围;导入;反思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美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人生起跑点。在音乐课堂中需要讲究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新时期的小学音乐课堂,做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忽视,反而要更加重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合理的创建特色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作为怀文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创设特色小学音乐课堂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创设愉快学习环境,营造欢快学习氛围
不容否认,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新时期,作为小学阶段音乐教师,我们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积极创设愉快学习环境,营造欢快学习氛围。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对于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带入情境。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构思、韵味及其含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和境界,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欣赏中。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作品的实际内容,在教学前,让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根据本人的理解,构思表演动作,再现作品情景。教师也可课前根据作品内容配好音乐,一边表演,一边放音乐,这样一来,更能使学生尽快进入音乐表现状态和教学氛围,既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又让学生获得了教学带来的快乐。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生活领略情境。教学生活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教师为了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领悟,可以根据课程作品的需要和实际条件创设生活情景,有选择性地创设生活情境,以便学生更好的领悟和体会音乐作品的韵味和意义。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
2.重视课堂导入,从一开始吸引学生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时期,我们要重视课堂导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导入形式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使用情境导入法、对比导入法、以及谜语导入法。这些方法都是依照小学生的特性准备的,完全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情境导入法,音乐是视听艺术,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在情境的诱导下产生无限的能量。通过情境导入法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对比导入法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正反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新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都有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智的平等权利。"导入新课时,采用对比的手法,可以深化学生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新课兴趣。谜语导入法 。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源。"课堂伊始,让学生猜猜生动形象的谜语,能极大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谜语导入法最人的特点是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学唱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其实,课堂导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并加大投入,从而构建优质课堂。
3.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优质的课堂构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要经常反思,不断地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前进。当一堂音乐课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教师的教后反思。教师对反思结果若能及时处理,对教学效益的提高将十分有益。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得到提高。教师通过对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反思。有助于及时发现自己在语言组织水平或音乐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若能进行自主训练,就一定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好的提升。平时生活中,我么总会被假象蒙蔽,而实施了反思性教学后,才发现教学中漏洞百出。反思性教学改变了原来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进行教学的弊端,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反思自身的缺点,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怕失败,要敢于面对,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会改正,每天都在进步,最终定会构建优质的小学音乐课堂。
4.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课堂向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小学音乐的教育也向教师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要求。通过笔者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的经验,谈一些对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效教学
一、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的视、听能力较差,对于老师授受的知识并不容易引起很大的注意,时间久了还出现分心 、坐不住等现象,甚至烦躁情绪也会出现;有些神经发展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课堂问题。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有的老师教学方法简单,没有引起足够的兴趣听课,学生不积极配合。例如: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或过少,讲课的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欠佳;缺乏活力等,有些教师则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压抑,甚至害怕,这样一来,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尤其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因害怕老师而实际效果并未见好的现象。课堂常规是每位老师都应该对学生进行训练 ,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有序学习,但音乐课是一门审美性、灵活性、活动性都很强的课程 ,有其独特的特征。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中严格的学习常规。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虽不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不顾课堂教学实效而追求“参与、互动、共鸣”,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地发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常规就非常重要。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前准备要充分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控力较差,老师的那种恐吓式的说教对他们无动于衷,在他们的印象里不知道什么是上课准备,只有老师告诉他们才会知道,一开始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的准备习惯是不会很好地养成的。所以,我从新生开始的第一堂课就提出要求,在音乐课前5分钟,我就来到教室,在讲台上我把所有的音乐用具整齐地放好,做好示范,然后逐一检查学生。开始检查时,发现不好的,我尽量避开批评,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并指导学生具体的做法,然后检查。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在教学中使用一些手势、形体语言来规范学生的言行。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音乐是一个让人 身心愉悦的事物,所 以音乐学习也要 给学生以享受的美感。音乐课堂一定要营造出轻松 ,快乐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小就拥有音乐是美的这种意识。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动机和意识的产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语言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学生 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而且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活动氖围和环境,音乐教师便是音乐活动心理氛围的营造者。
3、为课堂上引入多元化的辅助教学工具
多元化教学工具的运用能为课堂注入和维持新鲜感,同时辅助教学,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课堂上常见的辅助工具有网络,多媒体等。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网络上的资源丰富且利用方便。所以,小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音乐视频资源或者编辑软件给课堂上的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展示给学生,使得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图文声像,给音乐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谜样一来,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客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小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由抽象走向形象,由枯燥到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加强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肯定成功之处,修上和完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就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今后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①总结成功的经验,将好的案例、教学方法等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并用于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②记录教学中的失误。先认真分析失误的原因,再进行修正,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③记录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是一节课的难点。只有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另外,课堂上的灵感也尽量要捕捉F来并加以修正.再用于今后的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提高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深刻把握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以及坚持性较差等特点,将抽象、理性的识谱教学转化为生动、感性的识谱游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融人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有效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识谱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充分利用音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1.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鸡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的反思
上音乐课时,我觉得我只是一味地讲,根本没有留意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后来经过反思,我认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他们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必须考虑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使学生自己动脑想出答案。比如:音乐课本中要求创编歌词便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练习,它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将新的歌词套到歌曲里面。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让学生互动,而最终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3.教学形式新颖化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有意注意及无意注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在方式方法上,要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有趣"能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参与中来。打破传统单一的歌唱形式,多以听觉、动觉为切入口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年龄,精选录像片段,配唱MTV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还可以采取边唱边跳,自弹自唱等多种形式,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树立音乐形象。特别是民歌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唱中探索地方文化和音乐的关系。比如《森吉德马》由作曲家贺渌汀根据蒙古民歌创作的器乐作品,乐曲分两个不同部分,第一遍欣赏时,老师随着音乐起伏波动,示范一些蒙古舞中常用的基本动作,然后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即兴创编。在前一部分较为缓慢的旋律中,有的同学想象悠闲骑在马上,并做出饱览自然景色的动作;后一部分热烈欢快的节奏下,同学们表演出欢庆解放的场面。在两种不同速度和风格的旋律中,整个教学过程积极促进了学生想象和创作能力,也加深了同学们对乐曲表现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自我反思 自主学习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只有不断地自我反思,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教后反思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一、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控课堂纪律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分钟学生配合得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热闹”得难以控制。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地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上课后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的我只会发脾气,最后出现比较僵的局面,不但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消失,而且影响到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由于年龄小,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以便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导入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的。因此,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事半功倍。
二、先唱歌后识谱,强化听觉
在音乐课中,学生对于学唱歌谱从来都不感兴趣,反而觉得既困难又乏味。刚开始我对这种情况摸不着头脑,一味地反复地教唱歌谱,可是学生唱两三遍后就不想唱了,我以为是他们想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流程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对简谱并不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学习,则不但学生会对该曲目丧失兴趣,而且白白浪费课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对此我做了以下调整:在教唱新歌前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不知不觉地解决歌谱中的难点,降低学生的识谱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难,从而增强自信心,加深对音乐课的热爱。
三、注重提问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讲音乐课时,我觉得只是我一味地在讲,根本没有留意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后来经过反思,我认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提问技巧,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想出答案。比如:音乐课本中经常出现创编歌词,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练习。它要求学生参照本身的歌词,再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别有意思的歌词套到歌曲里面。每当学生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时,都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挥,让学生互动,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让乐器和舞蹈走进课堂
在音乐课中我发现,每逢课上接触到乐器或者舞蹈,学生都十分感兴趣,但是总跟不上节奏。
乐器和舞蹈在课堂的恰当运用,不但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而且乐器和舞蹈能够很好地培训学生的节奏感。对于刚刚接触音乐的学生,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辅助,先让学生跟着我用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做乐器示范,最后在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当众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的,哪位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的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变得简单了。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会简单地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是配合演奏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舞动起来。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研究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而将校园音乐剧融入地方优秀民间故事,因地制宜地结合新教材进行创作、改编,并把演出、评价的全过程引入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研究。因此,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结合我校特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小学儿童音乐剧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音乐综合实践形式。题材从古至今、由真到幻。在教学上遵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来开展。引导学生搜集地方优秀民间故事,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创编、排练、展示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的现状。
2、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我校学生对儿童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1)针对学生对音乐剧了解与喜爱程度进行课堂观察 。
(2)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收集数据 。
(3)分析小学低高段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和喜爱程度所造成的的问题和原因。
2、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策略的研究。
(1)教师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2)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保护和激发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欲望。
(3)针对小学不同学段,有侧重的培养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4)针对音乐不同课型,有方法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剧的创编和表演。
(5)训练方法辅助,提升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三、研究思路
首先,以本校各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将课堂教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在“预设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调整计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有效策略;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有关小学音乐剧培养方面的论文、著作等,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我们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等形式,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剧了解成都,以及他们喜欢音乐剧的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在案例设计中侧重体现学生参与度,以课堂为主阵地,实践研究,观察其有效性和高效性,做好反思和记录。
4、经验总结法:通过课堂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总结,探求适合我校学生的音乐剧教授方法,真正将地方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中。
五、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
准备阶段(2018.1——2018.6)
这一阶段完成课题研究主题酝酿,资料积累,文献研究。通过召开课例组成员会议,确定主题,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挖掘优秀民间故事,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实施研究阶段(2018.6——2019.6)
1、专家论证后,修改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各年级具体研究内容。
2、根据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年级研究人员,撰写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
3、根据研究需要,定期请顾问来课题组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4、每学期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一方面请课题组教师上课,其他教师或专家听课、评课,进行互动指导。另一方面,开展教学案例、论文、反思随笔的交流与评比。
5、建立课题组月交流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及时有效的交流。探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享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点滴经验、成果。群策群力,不断优化数学语言能力培养教学结构。
6、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自查,及时整理、积累课题研究材料,作好档案工作。
总结阶段(2019.6——2020.1)
1、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随笔,编撰课题研究成果集。
3、组织音乐剧校社团的同学们排练和演出,录制优秀儿童音乐剧光盘。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最为直接的教学互动的形式,是实践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也是教学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音乐,特别是小学音乐而言,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是今年一个重大成果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课堂教学效率既十分熟悉,又令人颇感困惑。
近几年随着音乐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材运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组织及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当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在呈现一片生机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隐忧。经过几年的课堂观察与研究,发现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下列问题: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模糊,甚至脱离学生实际,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比较肤浅,教学情境的设计流于形式,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深度;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不到位,未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思维,忽视了音乐学科的本质,忽视了听觉艺术的重要性,不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教师说得太多,学生听得相对太少。;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置多数学生于看客的地位,甚至看不到合作的必要;片面强调激励性的评价,忽视适度批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课堂教学时间之外的元素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往往从自身出发缺乏对于学生的思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教师对于音乐学科教育的本质与教育原理的内涵,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缺乏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1.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
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能反映音乐《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对本课的规定,过程与方法能切和学生实际的认知规律,确立的目标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要求,而不是少数学生能达到的。
2.有效的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音乐性
音乐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以音乐为主线,知识传播、智力、非智力因素、个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音乐课要有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堂要通过音乐艺术开启学生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有机渗透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吻合。音乐课永远以音乐为本体。
(二)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课堂教学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不一定是一模一样的。一般来说,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体,但仅仅依据教科书来安排音乐课堂的全部内容会显得比较死板,不够灵活,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恰当的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小学四年级《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一课时,此歌曲在八十年代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年的喜爱,歌曲旋律流畅,很受学生喜欢。
(三)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参与体验和创造的空间
体验式的学习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体验是在音乐实践中的体验,音乐实践活动是体验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尽量多为学生创设了审美体验的实践的机会。如随音乐肢体表演,模仿乐器演奏为歌曲伴奏、为歌曲指挥等等,这样就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体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使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重难点在趣味化的活动中已经解决了,双基在审美体验中得到了渗透,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过多、过少、过简、过深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应做到因文而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必要时也可增加难度,但必须以适合学生的心理认识能力为检验标准。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直接抛出一个大问题往往让许多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密切相连、层层相扣的小问题,理解运用起来自然容易了许多。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然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面及经验。例如:让学生欣赏一首大型交响乐曲后,问学生它的第一乐章是什么曲式?肯定是全班鸦雀无声,没人敢回答。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首先,学生不知道第一乐章从哪儿到哪儿,其次又不清楚曲式是什么?所以,此时的教学还有什么价值呢?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出现,在课前我们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人主要希望能为提高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而且由于本人学识及经验有限,本文的有些对策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本人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能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宗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