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7: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技术应用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校属于农村高中,学校信息技术硬件建设严重不足,在校生9000多人仅有两个机房和四名信息技术教师,授课量之大可想而知。我校的学生98%都来自农村,他们在进入高中前大部分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一部分知道的也是在当地的网吧中见到的,再者学生的层次差别也非常的明显,这都成为了我们开展信息技术课的难题。
在郑州的一次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中,第一次听到“学案”一词,并被她深深吸引。所谓“学案”是建立在教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操作性强的东西即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因为人多机房少,所以每班的课时量很少每周一节,为了在非常紧张的教学时限中完成任务,我们常常是一上课就讲,紧接着就是练习,学生听没听懂,会不会操做,根本就没时间去检测和了解。所以信息技术课便形成了“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的很迷糊,结果很糟糕”的局面,最后有的学生就不愿意去上信息技术课了。“学案”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困境。下面是“FP2003超链接”的学案,原来需要两节课才能讲完的内容,通过让学生先通过“学案”做好相关准备,只需1节课就很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学习目标】
1.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了解链接的种类。
2.掌握创建链接的各种方法。
【学习重、难点】
1.书签式链接
2.Web链接
3.Email链接
4.框架式链接诶
5.图像映射
【学法指导】
1.超链接的概念、作用、特征及原则可参考课本
2.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想回到前面的操作怎么办
方法A:在选中的文字上点右键,取消超链接即可
方法B:直接点击工具栏上的“撤销按钮”
方法C:使用快捷键ctrl+z
3.怎样去掉超文本链接下的下划线
方法:在链接代码加入如下代码:style=text-decoration: none,将会去除下划线
4.超链接的视频或音频不能正常播放
方法:检查是不是安装了相应的播放器
【知识结构】
【学习反思】
1.动态超链接和静态超链接的区别?
2.超链接中应注意精确性。
通过上面几个版块的设计,学生按照上面的提示和要求很容易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上老师只需用来答疑即可。在解决完所有疑问之后,老师还可以用更精确的语言把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一下并给学生留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整个课堂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老师即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避免了满堂灌的授课模型又很好的达到了教学要求,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教学的“最优化”。
另外,通过长期观察,“学案”的运用还有其他突出优点:
1.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在教学时,要创设丰富的智力开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像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即打破思维定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
2.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坚持性,自信心及勤奋,踏实等性格特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和创新性。
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而学习工具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所以学习信息技术不能止于技术,而是要以培养学生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为更深层次的目标。但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看到的现象表明,我们的学生在主动性、创新性、探索性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大问题。
通过总结我发现只要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参与,学生表现出的创新潜质超出老师的预料,很多学生都拿出了令人吃惊的创意,教师要作的就是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条件。当学生提出某些不同意见时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质疑才能调动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教师给予必要指点的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学案的编写工作赋予学生适当的权利,就是很好的还学生以空间的做法。
4.学案的使用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导学案”是指遵循素质教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用以辅助学生进行自学的教学材料[1]。“学案导学模式”即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借助于“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而后再由师生共同协作,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导学案进行充分利用,除了可以使学生收获知识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应从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精心编写导学案。一份合格的导学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提出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完成学生自学的过程。“学案导学法”的本质就是变教学为引导,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学中,而后通过生生、师生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在实施“学案导学”模式时,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领悟能力的不同,帮助学生对学习的方法和时间等进行适时调整。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通过颠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实现由“重教轻学”到“教学并重”,从“灌输”到“导学”,从“教师指导”到“自主学习,教师促进”的多重转变,从根本上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进行改革。
2 高中信息技术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与以往教师的教案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始终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而非学会知识,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次明显的原则来呈现教学内容[2]。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导学案具有下面一些特点。
导学案媒体呈现方式丰富 通常来说,导学案以纸质版的形式通过文字描述来呈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导学案可以将多种媒体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呈现。如可在校内网中上传相关教学视频供学生自学之用,学生看过视频之后,可以通过电子学案对知识点进行疏理,以便更为扎实掌握新的教学内容。
导学案完成方法多样 学生在学习常规学科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课堂上,因为有较多的课时学习基础知识,所以几乎没有太多时间用来完成学案,而且大多都只能利用纸笔进行。而高中阶段就有所不同,一般一周会有一次信息技术课程,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课程中有一部分是技能操作,只有通过参加实际的课外体验之后,才能完成相应的学案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探索精神。
导学案使用方法各不相同 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要将学生完成的学案集中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讲课方式以及讲课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案做得很好的学生来交流心得,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课与学习的效率。
3 “学案导学”的教学体验
学案教学这种方式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导学案 在展开教学工作之前,教师一般会提前印好学案,让学生能够提前预习,能够根据学案的内容来了解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哪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会有难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并将这些想法提前告诉老师,以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侧重点,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实践解答大多数学生不懂的问题,而对其他少数学生的难点,可以通过课外辅导这种方式来帮助理解[3]。举个例子来说,笔者在教导Excel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根据学生对表格用法不是特别熟悉这些实际情况,在学案里加入了相应的问答题,不仅让新手通过这些问答题对表格有所了解,同时也让具备一些经验的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习。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要充分发挥学案教学这种模式的优势,还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到释疑解惑得到的乐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难点集中起来进行授课,而需要将难点分散开来,让学生逐步探索,逐步享受到一步步克服困难的成功乐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肯定,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学生在不同时期是具有不同特点的,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教学内容,多加入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操作题,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难题,并及时指导其加以改正,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改正错误这种方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比如在教导表格的过程中,笔者就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体现出其中的规律,还给学生提供了网址:。这样,学生在自己制作完表格之后能够有对比的依据,而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外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自我评价巩固所学内容 在教师授课完毕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总结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再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以更好地消化教师所教导的内容。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与总结,形成新旧知识网络,总结所学知识的规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Excel表格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学过的具有表格功能的软件,通过学习其他软件的表格功能来发现各个不同软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自由选择办公软件,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Excel表格的优缺点,更快地熟悉相关操作。
4 高中信息技术学案教学的应用意义
符合教育改革要求 采用学案教学这种方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出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自己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这是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教学方式。
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案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上课之前都对所要教学的内容有所了解,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来确定上课的重点,学生也能够根据学案提前预习教师要讲课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更好地消化知识。
能够体现学生个性化 学案教学这种模式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得教师可以多出一些时间来指导个别学生。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个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 结论
学案教学模式在信息课程的应用,使得素质教育的本质有所体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学生相应的指导与鼓励,将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群英.运用学案导学构建高效复习课堂:浅谈学案导学法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52-54.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应用
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比较深远,因此会对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进行更大的关注与重视,所以学生的独立人格、综合探索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完善。而在这个背景下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就将对信息技术课程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学案导学模式的提出,就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使得教学方式从传统教学逐渐过渡到现代化的教学背景中。基于此,笔者将对高中信息技术展开相应研究,全面探究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我国高中教育水平提升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全面推进高中教学的发展。
一、学案导学模式定义
学案指的是在高中教师精心研究和设计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的一项辅助材料,是和教师教案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生学习方案,在学案中包含的方面比较多,不仅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等,还有相关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测试等,对学生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案导学模式主要以学案为基本载体,通过导学为基本方法,把教师的教学作为主导方式,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或是探究过程中,以合作性学习为主体,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学案导学模式不仅对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还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着较大帮助和积极影响。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案的特征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和完善,通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形成更具特色的个陛化发展方式,使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充分对其自身的视野进行拓展,加强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一)学案多种媒体呈现
在一般学科的学案准备过程中其呈现的方式多为纸质的表达,并将文字作为基本的载体进行有效展现。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案则打破了这种传统方式,通过和多种媒体方式的有效结合,在学案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在学校局域网服务器中将学生自学的视频进行插入,学生就可以在课下自学的时间中通过对视频的观看进一步完成纸质学案中的相应内容,对于其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
(二)学案的完成方式较为丰富
常规学科由于其课时较多,因此给予学生的学案时间就会被相应压缩,需要其依靠纸笔完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中,一般都为一周一节课,因此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学案。在课程中的技能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学案进行体验,并通过相应知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进而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进行深入挖掘。
三、对高中信息技术学案教学的相应评价
在笔者对相关教育资料的研究和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建议在今后工作中,教师同行可以从以下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顺应现代教学改革的理念要求和发展方向
学案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为其根本教育谜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充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并适当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教学逐渐向着引导的方向发展,而学生也要将学习变为主动思考的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才能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渐过渡到主动学习。
(二)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有着明显帮助
学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更加明确的目标,由于学习内容的明确,对学生的学习也要求得到相应明确,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学案使得教师更明确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其实际情况的了解,教师也将更好的对自身讲授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及时调整,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知识讲授,在更有限的时间内对学习任务进行达成。例如:教师在讲解“防治计算机病毒”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引入学案导学的模式,讲主要内容融入学案中,让学生预先查找相应的资料,然后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通过团队合作掌握相应知识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三)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在学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在课堂讲解或是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对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个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其个性化的培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相应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一、激发认知兴趣,变枯燥为有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是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影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充满动感和趣味的情境,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给幼儿一种新鲜的、动态的感官刺激,提高幼儿的关注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获得正确的安全认知。例如:中班安全活动《小鸭历险记》在课件制作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小鸭遇到的各种危险图片进行编辑、组合,配以音响效果,虚拟了小鸭历险的各种自然场景,让幼儿在虚拟的情境中探险,身临其境地根据需要选择工具解决遇到的问题,排除障碍,轻松习得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知识。整个活动,幼儿学习兴趣浓厚,活动氛围轻松愉快,教学成效明显。
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变静态为动态
信息技术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体,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而有条理地表现出来,将孩子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而又形象地揭示出来,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如:把安全教育制作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熟悉的卡通人物、动感的画面……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殊功能,将事物重点或细节部分突出放大、慢放画面、循环播放、重要片段反复播放等,从而使幼儿了解事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状态。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地震是什么样子、房子怎么会摇摆、倒下,太难想象,演练时他们还会觉得像是玩游戏,而不能认真对待,达不到演练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网络再现地震的画面和不懂自我保护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幼儿理解地震对人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幼儿的认知,使其逐步掌握逃生的方法。
三、捕捉日常瞬间,变无形为有形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很快就忘记了,看到了很快就记住了。”因此我们通过手机拍摄捕捉孩子活动的瞬间,变无形为有形,然后幼儿观看自己活动的情景,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安安全全玩滑梯》,拍摄了平时幼儿玩滑梯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技术画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种手段,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出哪些是正确的玩法,哪些是危险的、不安全的,这样让幼儿真实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并逐步内化为正确的行为技能,多媒体教技术引入安全教育活动,给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拓宽知识领域,变单一为多样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搜寻大量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服务的网络资料、Flash课件、电视片段等,多渠道向幼儿提供与安全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如:当幼儿看到电视新闻里小朋友因玩火不慎造成伤害时,都脸色凝重,纷纷议论:“大火好厉害呀,把整个房子都烧了,太可怕了!”“大火把人都烧伤了,该有多疼呀!”看到小朋友在超市追逐玩耍,造成摔伤、夹伤、撞伤等意外伤害时,纷纷指责其行为的不当……运用多媒体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意外的发生就在自己身边,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教育,孩子们很快就能接受,懂得怎样避免伤害,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自我保护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解决教育难点,变抽象为具体
展示《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宣传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穿越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穿越了会是什么情况?假如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穿越,但机会只有一次,你应该做哪些准备?通过学生的回答(想好自己穿越到哪个时代的哪个时间,什么地点,那个时代的情况,然后再搜索相关信息),教师总结怎样定位信息需求:考虑时间、地点、内容三个方面。
2.选择信息来源
教师提问做好穿越准备,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取到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而引出信息的四种来源: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的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并让学生尝试分析各种类型信息的优缺点,教师再总结。最后教师再将话题引向媒体(以电视、报刊、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因特网为核心的新媒体),让学生对媒体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3.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
教师询问学生:班主任平时是怎样得知你们表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出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观察法、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网上搜索等。
4.评价信息
教师先告知学生评价信息的几个角度,然后通过几个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信息。其中,以香蕉和苹果的例子(我想要一根香蕉,可是你却给了我一车苹果,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然后,你告诉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钱给我买了一车苹果,可是,我却没有一点点感动,我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来说明相同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以《我是歌手》这一热门节目引导学生想想平时是不是收到过“《我是歌手》栏目组”给出的中奖彩信(展示两张中奖彩信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信息的真伪,从而引导学生从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这个方面来辨别信息的真假;以兰德公司在朝鲜战争中预测到“中国将出兵朝鲜”但美国军方没有采用的例子说明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最后,以孙悟空的图像结束本节课,希望学生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学会正确地评价信息!
5.教学设计反思
【关键词】文书档案 软件 应用
文书档案是反映一个单位的正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包括收到的上级单位寄来的及下级单位报送来的文件材料,反映在某一时期领导的决策、部门建设、研究开发、问题处理等的过程和成果。随着计算机档案软件的引入,永乐电子文档一体化软件能让档案工作越来越便捷。
一、档案软件的优点
首先,我们档案人都应该知道此款档案软件,永乐电子文档一体化软件具有信息量存储较大,便于检索,工作效率高等优势。档案软件使用软件配套的U盘作为载体,将信息存储在上面。它能够解决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手工操作出现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出现漏抄,字迹不工整等问题,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准确性。档案软件在进行档案管理同时,还可以将文件进行收集、统计和查阅,时间大大缩短。
其次,传统的手工操作需要一张一张的整理文件,将材料都摞在一起,然后手工抄写卷内的每件文件的目录放在卷内的第一页,然后用牛皮档案纸装订好,不仅费劲,还易造成资源浪费,不易查找,浪费人力物力。而通过在软件上检索、查找,使利用更加便捷。那么档案软件的管理实现了从外部的目录管理到内部的内容管理,每年,我们交通运输系统的各家档案都进行了全文数字化扫描,全文检索很方便了,不需要再去档案库房进行繁琐的查找。
最后,能大大提高了文书档案输入目录的安全性,避免丢失。不仅保证文书档案的及时传输,而且能够确保其安全性,不会造成档案的延误或者丢失。
二、档案软件的优点
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缺点。第一,无法保障档案的真实性。因为计算机输入具有可读写性,人们可以对电子档案进行反复的输入和修改,修改后的特殊标记也不会标在电脑页面上。电子档案上也没有印章和亲笔签名,相关单位也无法鉴别真伪。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就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网络的发展,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通过网络系统拦截电子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黑客通过特殊的程序可以拦截人们之间重要的数据信息内容,病毒的入侵使得人们的电脑瘫痪、信息丢失,假冒的非授权用户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对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第三,文书档案管理的软件应用对档案人员的要求也高。文书档案的归档首先要求档案人会纸质文书档案操作的方法,还要求档案人能够熟练的使用电子计算机,要会操作档案软件,懂得数据传输的方法与技术。所以,档案工作者也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
三、档案信息安全是现今档案管理工作的命脉,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可以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事业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信息安全素质。何为信息安全素质呢?是指社会成员在信息安全领域所具备的基本信息素质。对于信息社会环境中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更是集中于在网络环境中管理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的意识、能力。
2.如何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1)信息化管理意识欠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的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思想观念的陈旧使部分档案工作者仅满足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还有的人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没意识到档案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2)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档案工作者不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提升专业水平的制度要求和定期的培训机制,使他们的信息安全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有的老的档案管理者不但缺乏信息技术能力,而且又缺乏档案管理知识,但是,年轻的档案管理者由于在其他问题上的主动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使得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档案部门更加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3)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对新进的档案工作者的计算机能力、信息安全素质等方面的的限制,各级档案部门会提高调入人员的各项素质要求。对于档案界的老同志来说,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信息安全素质的不足就更加明显。
四、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对策
1.加强档案管理者对工作责任心。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即档案工作者要认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必要性,要把工作的着力点转向未来,发挥服务的观念,充分发挥档案的综合功能,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关键。
2.加强档案专业技能培训。无论是新入的人员或是已经从业多年的老档案管理者都应该掌握的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档案工作者因工作岗位、职责和承担的任务不相同,进行培训时应当对档案工作者区别对待。
3.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结合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挑选综合信息素质水平较高的人员进入档案管理队伍。将信息素质考核纳入到档案工作者年度中.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为依据,在法规制度的具体管理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到岗位的差异,细化具体操作,以便于具体实施。
五、结语
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安全素质直接关系着电子文件的安全,并影响到国家的信息安全。目前,档案人还在正常使用着软件,这使得档案案人更加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档案人不断改进档案管理方法,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强化提高档案工作者自身的信息安全素质,使档案工作者能够在信息化社会中有效地履行自己的历史责任,实现档案管理的安全化,科学化,现代化,使档案管理步伐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宁红. 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J].黑龙江档案, 2011,(01) .
关键词: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2-0041-03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涉及了从课程理念到教学模式、从课程目标到知识体系,从教学方法到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这对执行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熟悉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技能,对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主要采用以“教师”、“书本”、“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课程教学内容中许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如“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等,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讲解,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一些枯燥的名词,而难以有效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脱节,从而很难真正实现课程目标。从教学方法上看,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示范性和实践性已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师范生实际教学的能力无法由理论学习直接转换得来,必须逐步通过对真实教学情境的直接或间接体验来获得,作为改革本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之一,就是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从而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优势
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当今师范教育、师资培训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真实的、包含典型问题的中小学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组织学生通过观摩、评议、思考、总结、尝试等形式,来建构新知识,提高学习者教学技能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在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案例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本形式的教学设计方案和视频形式的教学实录。所采用的案例要具有真实性、情境性、典型性等特点,一般通过观摩、设疑、讨论、反思等教学形式进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技能,而教学技能的提高必需经历由“模仿”到“熟练运用”然后逐渐到“创新”的过程。一方面,来自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典型案例使学生“身临其境”,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复杂多变等特点,深刻体会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理论、各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及时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同时,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观摩、评议和反思,能够给予学生较多观摩、评议、实践和思考提升的机会,让学生在观摩评议中学,在模仿尝试中学,在总结提高中学,在试讲实践中学,使学生不断得到处理各种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对现实教育教学问题的决策能力,获得初步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2)促进师范生传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观摩、讨论和反思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需要对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认真观摩思考,根据所学的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讨论案例中涉及的问题,对案例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体系是一步步建构起来的,他们获得的是在观察、分析、研讨和反思中学到的、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不再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有利于师范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在观摩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和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讨论案例时,要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大胆与别人辩论,辩证地借鉴他人的看法,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会从不同视角来研究案例,对案例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其他解决方案,有利于学生反思能力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在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笔者在本课程的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说课、教学技能训练等模块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操作程序如下:
1.课前精选案例
恰当的案例的搜集和选择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首先,选取案例要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案例中的材料要与知识点有机结合,如信息技术课程模块中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点,笔者在教学时选取了几段不同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视频,学生观摩之后对各阶段的特征讨论分析并进行总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其次,选取的案例要有典型性,一方面案例中要包含典型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经常会遇到的教学问题;同时选取的案例要涉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如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模块中,学习讲授法时,笔者选取了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的《信息及其特征》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本节课理论性很强,比较适合讲授的教学方法,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基础”部分的典型内容,为学生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学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
2.案例教学的实施
(1)理论知识的准备阶段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理论知识的准备阶段,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思考讨论的方式进行,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实践的先导,为下一阶段的案例评议分析打下理论基础。如在组织学生分析一些优秀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之前,必须先要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内涵、基本流程、各环节的含义等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案例观摩阶段
案例观摩前,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提出观摩案例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或者一些要注意的方面,提示案例的观察点及相应的讨论要求,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将学生引入具体的案例情境,组织学生观摩案例。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案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搜集的一些优质网络资源(包括文本形式的教学设计、说课方案和视频形式的教学实录),第二类是见习时实地采集的相关专业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录,还有一类就是实习或教学技能比赛时录制的学生教学片断,尤其第三类案例中的“准教师”和学生各方面都最接近,所以能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作为师范生,在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要经过长期的观摩、实践、反思、改进这一过程,初期阶段他们需要从优秀的教学案例中进行观察和模仿,来获得直接具体、有价值的教学经验,逐渐提高自己的实际教学技能。
(3)案例分析评议阶段
分析评议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案例讨论中,关键是“脚手架”的搭建,教师要构造一系列特定的案例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及时引导学生抓住案例本质,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围绕案例中的典型问题、疑点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分析、讨论,要创设一个轻松民主的研讨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大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彼此借鉴。
(4)自主探究、提升反思阶段
在综合评价学生的各种观点见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案例中观察到的优点进行总结提炼,多角度地审视案例中的不足,启发学生以案例为契机,抽象概括出解决案例中涉及的普遍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给学生提供创造迁移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以后创造性地解决此类问题打下基础。本阶段是学生运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并形成专业技能的关键,是案例教学的最高境界,能够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十分有利于师范生以教学技能为核心的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当把案例教学作为改进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之一。无疑案例教学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的应用还在探索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策略的改进、网络环境下教学案例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等,从而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黄卫国.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
[2]李凌云.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中视频案例教学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3).
关键词 多级;信息安全技术;教学网络;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096-02
1 常见的几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1.1 防火墙技术与服务器
设置防火墙的根本目的是为保证局域网在联网的情况下免遭外界黑客、病毒等的入侵。防火墙属于访问控制设备,其一般是在互联网与内部网之前建立的安全体系,看起来就像防火墙状的一种障碍物。利用防火墙技术保证网络信息的畅通,并对信息进行检查以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出内网,是否允许用户通过计算机进行访问。从而有效的组织了非授权用户进入教学网络和对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防火墙是确保校园教学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以往的局域网常把自身暴露在缺少网络信息安全的体系环境下,因此,容易遭受外界黑客、病毒等的攻击。但是,在设置防火墙之后,可保证一切的信息在流通都首先经过它的检测,这样可实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访问控制。由此看来,通过防火墙技术能够不断提升校园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2 提高局域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措施
无论是Netware、Linux还是Windows NT,几乎所有的局域网操作系统都支持:
1)增加网络口令规则。
2)当服务访问连接处于空闲状态时,对其访问权限给予锁定。
3)对有害网络工作站资源的流动情况给予记录。
4)控制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5)提供禁止非法者入网查阅信息的措施。
6)保证所有的数据资源都来源于授权用户。
7)对网络登录的口令进行有效的加密。
8)为大量用户和管理用户组提供高效工具。
9)数据加密之后进行传输。
1.3 硬盘还原卡的安全措施
如果你亲身管理或使用过计算机,那么你肯定会有这样的经历:计算机非正常关机、错误的操作、相关病毒的入侵提示、Windows提示非法操作、系统被损坏等,导致一些重要文件丢失。但是,子使用硬盘还原卡以后,有效的消除了系统重要文件恢复的烦恼。一般来说,硬盘还原卡工作类型主要有两种,即开放式与保护式。此外,也涉及到三种特权操作,即保存数据、系统设置、恢复数据等。因此,为减少学校机房网络维护工作量,在应用硬盘还原卡之后,实现了网络自动维护功能,从而把繁杂的维护工作转变成相对简单的维护工作。
2 教学网络计算机面临的安全因素
1)计算机病毒的破坏。网络的设计和运行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网络为病毒的发育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最近几年,计算机系统遭受病毒入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大大增加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不安全性。
2)人为的失误。由于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意识,随意将自己的账号转借给他人使用,这对网络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3)人为对网络的恶意攻击。这类攻击行为主要分为两类:即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主要是对教学网络进行全方位的破坏,导致计算机网络出现全面或部分瘫痪。被动攻击主要是窃取、窥探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信息,但是不会对网络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4)互联网自身软件存在的漏洞。网络中的大多数软件经常会存在一些安全漏洞,并且这些漏洞往往成为了黑客攻击的对象,可以说这是威胁网络安全的一大隐患。如今,使用最为普遍和最为流行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由于该系统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导致局联网上存在的大部分黑客攻击和病毒都是针对Windows而来。
3 多级安全技术的应用
3.1 校园网络出口设置的安全策略
近些年来,进行校园网络防范的主要策略是构建防火墙,借助防火墙来阻止黑客或病毒对网络的入侵和攻击,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防火墙属于一种硬件设备,如主机、路由器以及配有适当软件的网络设备或主机、路由器等组合在一起,其主要作用是对出入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过滤,进而对其安全策略进行强化,以便更好的对出入网络的信息访问进行控制和管理,对于那些存在威胁的服务给予拦截或限制,尽最大可能降低对内部网络的暴露,并对防火墙的有关活动和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记录。具体来说,防火墙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外部入侵者对内部网络的破坏,而且还更好的阻止内部网络向外部发送未加密的数据。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技术、包过滤技术和状态监视技术。
3.2 计算网络通过Linux来连接校园网络
为了能够确保教学网络不仅能安全的使用互联网和校园网,又能有效的节省IP地址的使用,如:目前有些学校已开始应用586微机当作服务器来使用,并且还为其安装了RedHat软件,同时也增加了三大块网卡。在使用网线进行连接时,可把网络中心交换机通气中的某块网卡连接在一起,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也在此块网卡中将IP地址进行了合理的分配。而其它的两块网卡分别和其它两栋楼的机房相连,切内部工作站全部应用的实虚拟IP地址(0-256)。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所有的IP地址都应该是有差别的,由于我们将机房内的所有机器都编写了不同的号码,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号码作为各个工作站的IP地址,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IP被盗用的现象。由于国内范围内的教育网是免费登陆、查阅和下载的,因此还可以通过设置来限制校园内的计算机只能浏览国内网站。
3.3 建立教学网络集中式病毒防杀体系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病毒的不断更新和复杂化,如今单机版的病毒防杀体系已经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网络病毒的防杀需求。首先,单机版的病毒库更新速度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网络病毒的防杀要求。其次,单机版病毒的防杀软件无法有效的限制病毒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播,如果本地的病毒软件出现故障,将不能有效的避免病毒的入侵,并且存在防杀病毒精力投入多、效益低等问题。最后,单机版病毒防杀体系种类各式各样,良莠不齐。集中式病毒防杀体系不仅具有病毒库更新及时,病毒防杀范围广的特点,而且还具有防杀行动彻底、统一以及系统可靠、稳定,整体投资效益高等特点。
3.4 教学工作站安装了硬盘还原卡
由于教学实验网虽然购置了多家生产的微机,但是微机硬件往往是一样的。几年之前,计算机系统文件被破坏,我们通常借助光盘来对系统的文件进行恢复,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后来,我们采用了GHOST克隆软件来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予以安装。但是,为更好的应用与进行管理,必须要将每一台计算机都安装此系统;借助GHOST克隆软件将计算机中所有硬盘内容进行打包,并将其存在到Novell服务器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系统被破坏,就可以对GHOST压缩包进行解压,便可以恢复相应型号的计算机系统了,这可以将系统的恢复时间降到15分钟左右,达到提高系统安装的效率。为了确保工作站的信息传输安全,我们可以将硬盘还原卡安装到工作站之中,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一些重要信息或文件的安全。此外,在安装完硬盘还原卡之后,对于用户常常出现的诸多误操作,如:误删除或是误格式化等,只需按一个键就能实现系统的恢复。
3.5 上机登记安全策略
学校的教学网络采用了射频卡机房管理体系,其可以对整个机房的局域网进行控制和管理。学生进入首先要刷卡,然后才可以到计算机中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进行上网,并且输入的账号和密码通常要与计算机管理中心存在的卡号和密码一致才能成功上网,并且每个账号和密码只能登陆一台计算机,管理中心可以对学生上网的计算机及时间进行及时的记录,而且学生上完网下机之后还要再次刷卡,这时管理中心就记录了该学生的整个上机过程,避免了人为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从多级信息安全技术被应用到教学网络中以来,有效的确保了教学网络和工作站系统的信息安全和完好率,大大减低了对信息进行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恢复速率,提高我校教学网络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武向侠.浅谈高校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室科学,2008,13(02):176-177.
[2]杨丽.高职院校网络机房维护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01):65-66.
[3]罗云,刘进.浅谈校园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及其完善[J].科技信息,2009,7(16):98-99.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典型案例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对教育产生影响。语文教师应当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包含“糅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即将信息技术无缝地融合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已成为现实,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一个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另一个是“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采取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同一方法教学,即使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应其能力的个别教育,也是很困难的,由于处在不利的学习环境中,不可能有效强化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创造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备课时,要考虑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中,考虑怎样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还要考虑怎样把丰富的教学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在原有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的单调变得更生动有趣。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手段。例如:《边城》一课中,学生对湘西是怎样的风情,边城所展现的那种湘西小城的美究竟是怎样的模样,他们是不清楚的。教学中适时地播放根据《边城》改编的片段,通过情景再现,他们仿佛置身于湘西小城风光当中,自然对小说描绘的情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学生不仅记住了课文内容,而且理解了文字的作用。他们对于湘西小城的样子,对于翠翠和傩送是怎样的样貌,都展开了丰富想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通过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
1.生动、具体地再现时代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大多是文字。作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对于中学生来说,肯定在接受程度上有难度。多媒体最大的作用就是将这些情境再现,能够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文字内容。
比如我们学习一些小说,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小说,对它的时代背景却不太清楚。《药》那个年代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如果这个时候能放一段影片,把他们那个时代的情景再现,学生可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人物一下就领悟了。
2.设置动态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突破难点。
初中生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一些问题由于客观的局限性只能言传却不能直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点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深入、更快捷地掌握它。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及路线,对于理解课文有重要作用。因为学生对于这个故事情节、络线图并不熟悉,而利用计算机却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动画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动态的形象、直观,可以利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GIFANIMATOR、AUTHORWARE、3DMAX等设计出林黛玉的行走路线,将人们想象的东西变为实际的、模拟操作的东西,即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动态的观察。在走的过程中,把人物关系基本上理清楚了,林黛玉的心态基本上理清楚了,难点就突破了。从而变抽象为直观,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巩固知识,取得动感、美感、直观、易学的效果。这是一般的教学媒体效果和计算机的效果无法相比的。
3.利用网络,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校园网络的推广,使得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发展前景,而且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很大优势。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应了解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性、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等,这些都要进行选择和运用。比如:我们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延续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