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7: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智慧课堂的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从事特教工作多年,尤其是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尤其困难,更不难想象,如果要让这群聋哑儿童得到正常的学习机会,那简直是难上加难。特教学校的学生不能和正常学生相提并论,他们处在无声的世界,无法与正常人交流。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带的是三年级以上的聋班语文,孩子们年龄稍大了一些,课堂组织教学相对容易了一些,但也常听到带低年级的老师这样叹息:低年级学生不好教,组织教学更难了。虽也知她们的辛苦,但却没有切身的体会。低龄聋生由于受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感知外界事物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视觉捕捉外界信息,一旦受到新奇事物影响,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来。
一、情感产生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育素养中期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因为这种爱的情感,不仅对学生产生激励功能,还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和转化能力。”聋生由于受其生理缺陷的影响,大多形成了自卑,多疑,封闭的心理障碍,以至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所以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要对聋生付出一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情,用自己的爱心去化解聋童冰冻的心灵,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无意的,一个甜美的微笑都能唤起聋童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所以上课时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亲切热情,情绪昂扬,目光尽可能的关注全体学生,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接受你的教育。另外,作为聋校低年级的孩子更有其特殊性,他们年龄偏小,自主能力差,再加上远离父母,吃住在校,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更要兼起师长的双重身份,即要做他们学习的指路人,更要做他们生活的导航者。灌注他们40分钟以外的点滴,聋童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亲近你,进而接受你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乐其学。
二、尊重学生,善用表扬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极富有情感的人,而且情感变化多端。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同学的赞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的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鼓励表扬。即使学生有失误、有错误,我也是用善意的艺术的方式进行批评,引导学生改正。教学中不要吝啬表扬,我自己觉得这话很对,可一旦置身其中,却发现并不那么容易。一年级学生好动性强,纪律观念较差,有时候看见大家纪律乱了,心里一恼,真想下去揍他们一顿。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小孩子更不例外,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理,时时都想争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称赞的手势,就可以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发现长处及时表扬。在满足个人表现欲的同时,刺激其它同学的表现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例如,当课堂秩序混乱时,我从不批评那些不好的学生,而是迅速选出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加以表扬,树立榜样,号召其他同学向其学习。受表扬的同学由于得到了满足会更好地表现自己,其他同学也会为争得老师的表扬去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或者有的孩子很顽皮,一直就没坐好,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我会这么说:“同学们看一看,××同学今天坐得多端正呀!和上一节课相比,她安静了许多,也专心了许多。”这时,孩子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时调整。当回答问题乱喊乱嚷时,我会这么说:“我要让举手最快坐的最端的孩子来回答问题。”这时孩子们个个都好好表现自己,向老师传递眼神示意你叫他。
三、寓教于乐愉快教学贯穿始终
小学低段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一节课中,组织教学应形式多样地贯穿于课堂始终,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上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不仅乐于上语文课,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喜爱做游戏,我就把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轻松愉快学到了新知识。例如在进行枯燥的拼音教学时,发音时间一长,学生就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那么我就准备了一些拼音卡片,让同学们随意抽取,抽一张,读一张,读对的放在自己面前,错的老师收回,最后看看谁面前的卡片多,结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小游戏,既避免了课堂的枯燥,有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四、制定课堂常规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孩子们结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家庭生活,来到这个需要各种纪律制度约束的学校环境,毕竟有些不适应,甚至于不知上课为何事。这是我们就要制定一定的课堂常规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保障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所以我从上课起立,师生问好,点名,一点点练起,慢慢规范孩子的上课习惯。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课堂秩序有了很大改观。另外,教学常规要持之以恒,切忌朝令夕改,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以井然有序的双边活动带动课堂教学
关键词:智慧课堂;钻研教材;检查预习
在生本智慧大课堂的整体构建中,智慧课堂的建设是核心,特别是教师在新课堂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用智慧的心灵去培育学生智慧的头脑。本文试图从剖析智慧课堂的特点阐述新课堂建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智慧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简而言之,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其实,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与智慧教育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二、智慧课堂
1.布疑的课堂――充满疑问的课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展示的课堂――凸显探究的课堂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展示探究成果,点评探究思绪,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3.质疑的课堂――引导争辩的课堂
通过质疑,引发争辩,产生思维的共鸣,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学生的灵性、个性飞扬,争辩的过程就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4.生命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智慧的课堂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生成的课堂――唤醒智慧的课堂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会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生成新的课堂。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众多智慧的心灵。
三、智慧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课前,教师是智慧课堂的设计者、策划者和指导者
(1)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材
精心准备教学资源,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积极创设课堂的引入情境,提炼课堂问题,精心编制导学案,用心备好课。
(2)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批阅学生预习案,总结预习情况,运用班级评价机制做好课前预习评价。
(3)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辅导
对预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予以指导,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互助作用,帮助组内待优生自主完成预习。
2.课堂中,教师是智慧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领者
(1)课题引入
在课堂引入基础上,组织问题讨论与探究,完成第一波知识链的形成,这一阶段课题的引入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2)展示与点评
在完成第一波知识链的同时,进一步呈现问题、挖掘问题,通过小组展示与点评,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形成新思路,促使新一波的知识链的形成。在这一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较深层次的思考,在小组展示和点评中,师生、生生思维互动,产生智慧的火花,形成智慧的气场,师生是平等的,心理是安全的,课堂是幸福的。
(3)质疑与释疑
通过小组点评,产生新的思考,引发学生对结论、对评价的质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拓展的思考,对问题的质疑,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去阐述同一问题时,往往会引发师生的思维共振,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3.课后,教师是课堂总结的指导者、课后评价的组织者
在完成上述三波知识链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组织课堂检测,这个阶段教师的主导性在于对学生总结的及时点评,对学生检测的及时评价与反馈,把握课堂的脉搏,以利于下一课堂的可持续学习。
在智慧课堂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紧紧把握智慧课堂的“动态生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随机、巧妙、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涌动师生心灵的对话,激起思维火花的碰撞,成就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
参考文献:
[1]沈洪.教育智慧点亮教育生命[J].上海教育,2007(Z2).
[2]薛瑞萍.教育的召唤: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8).
[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一、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自我解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笔者认为智慧课堂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学生角度,智慧的课堂,学生要对所学知识有兴趣,能够自发、主动的构建知识;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本身的获得,更有能力的发展,数学方法的习得,数学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从教师角度,智慧的课堂不仅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还能对教学过程有所反思,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
二、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特点剖析
基于对智慧数学课堂的理解,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特点。
民主。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权威性,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
灵动。智慧的数学课堂应是充满趣味的灵动的课堂,这里有学生主动的参与、体验、感知,有教师巧妙的引导、智慧的提问和生生间的相互补充,还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智慧的课堂关注儿童生命的成长,让课堂更具生机,充满灵性,魅力四射。
高效。智慧的数学课堂不应只是简单、低效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有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智慧的课堂是高效的,它能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
三、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智慧课堂内涵丰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构架智慧数学课堂的策略也不胜枚举,下面笔者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身对智慧数学课堂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方法。
(一) 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柴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富有童趣的故事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这课,考虑到内容较为枯燥,课前我创设了几个家电宝宝比赛谁的价格更便宜的情境,并让学生参与进来当裁判,这样的举措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需求。而现在部分优秀的低年级课例将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统整,编成完整的一个绘本故事,想必出发点也在此吧。
(二) 设计问题探究,促使自我建构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在探索中实现自我建构。在二年级《认识角》一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角,提出问题,怎样让这个角变大,怎样又让这个角变小,并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很悟到两边张开角变大,两边合拢角变小,并且在汇报时能形象地用手势来表示,我想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对角的这一特点已经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比教师将结论强加给他们来得真实有效。
(三) 组织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共体
著名的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曾大力提倡合作学习,他认为:“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碰撞,实现同客体的新的相遇与对话,能产生并琢磨自己的思想。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
合作学习意味着将个人思想转化为集体的智慧,将独立学习模式切换为互惠互助模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面积》一课要求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提供的工具或自己喜欢的办法进行比较,比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孩子们认真地操作交流起来:有的想到了重叠的办法;有的想到用直尺去量边的长度;还有的用小方格或小纸条来测量……笔者把这些想法从各个小组中搜集起来,并让这些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班中展示。孩子们认真倾听,还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认为测量的办法更适合推广。这样的合作学习,给优等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享受思考的成就感,同时也为学困生答疑解惑,让他们从同伴处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豁然开朗。笔者认为这样的互动互助、交流分享,正是智慧数学课堂所需要的。
(四) 巧用总结延伸,体现数学价值
[关键词]音乐节奏 小学英语 教学策略 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58
智慧课堂指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师应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自主分配的时间与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智慧与潜能。音乐节奏明快、内容有趣,学生可伴随着动作、节拍,在有意义的语言情境下,自由欣赏、感受和创造。因此,教师可以引入音乐节奏,构建英语智慧课堂,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一、基于学生发展规律,奠定智慧课堂基础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小学属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大部分学生存在害怕说英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引入音乐节奏,营造和谐、有趣、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都参与到模仿、学练、创编音乐节奏的活动中,从而快速掌握英语知识。
例如,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引入《Jingle bells》《apple tree》等音乐节奏欢快的儿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或者引入英语歌曲《Hands up hands down》,师生一起摆动身体和手臂。明快的音乐节奏使学生身心统一,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为构建学生创新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的智慧课堂奠定了基础。因此,将音乐节奏引入课堂,以形式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展开教学,有利于构建智慧课堂,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巧妙套用音乐节奏,丰富智慧课堂内容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儿歌或是童谣,通过套用的方式,填入英语单词、句子,形成有趣的英语歌曲,以此展开英语知识教学。启发性的套用音乐节奏教学,给学生留足创新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想象与创造,把握音乐节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智慧课堂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套用歌曲《两只老虎》来教学关于“my body”的英语单词,将单词结合歌曲,编成英语歌曲:“ I have two hands. I have two hands. My left hand,my right hand.Do you see my two hands?Do you see my two hands?”“Two tigers,two tigers,running so fast,running so fast. One has no ears,one has no tail. How strange!How strange!”教师通过巧妙套用音乐节奏,引导学生学习“hand/tail/ear/fast/run/tiger”等单词及其用法。音乐节奏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编趣味音乐节奏,构建高效智慧课堂
小学生敢于大胆想象,教师应鼓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根据学习内容,尝试创编趣味音乐节奏。小学英语语言浅显、语法简单,教师要注意音乐节奏形式的形象性、可感性,构建智慧课堂。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关于四季的小诗后,笔者鼓励学生参与节奏创编活动,为小诗配上自己喜好的音乐节奏,并在节奏、韵律中歌唱小诗。同时,笔者还让学生自主创编节奏,可以是合作或个人完成。学生兴致盎然,积极创编音乐节奏,并将曲调唱了出来。有的学生唱的曲调婉转,完全是自己即兴发挥,很有乡村音乐的味道,笔者与学生一起把它冠名为Country Music(乡村音乐)版本;有的学生配合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节奏和曲调,唱出了小诗;还有的学生为小诗配上了凤凰传奇的歌曲《自由飞翔》的曲调,获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音乐节奏创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构建高效的智慧课堂。
英语智慧课堂应该是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效的课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师用音乐节奏来进行英语教学,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通过引用、套用、创编音乐节奏,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构建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 沈芹芬.音乐节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0(7).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将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能够促使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发生较大的转变,“智慧课堂”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智慧课堂”是时展衍生出来的新型概念,并且智慧课堂已经融入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智慧课堂的了解程度也越来越深。但是,现阶段针对“智慧课堂”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很多研究针对高职智慧课堂的理论探索而构建途径的研究尚不足,所以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促进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出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智慧课堂概述
1.1 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智慧”指的是让人能够对于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充分,具备一定的探究真知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想要培养具有智慧的人就需要从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观念与思想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智慧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高智慧的人才。在学术领域,对于智慧课堂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同传统的知识传授相对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的构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等融合课堂教学中。本研究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探讨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相融合,让高职院校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从多个体系入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的发展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1.2 智慧课堂的特征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进去,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所以智慧课堂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开放性、实时性、互动性及智能性等。
1.2.1 智慧课堂具体开放性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仅仅是依靠教师的机械讲述,生硬地接受理论知识,并且课堂也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快速思考,将所学习的知识全部记录下来,即使做不到理解也需要机械地记录,因为一旦脱离课堂,学生很难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教学模式得以推广,例如微课的应用等,让学生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反复地选择观看,还能够将课堂教学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学习的场所变得越来越开放,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吸取,而是可以将课堂内外有机地融合起来。
1.2.2 智慧课堂具有实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让教师实时主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接受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学习情境与时间、空间的概念模糊,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环境体验的增强。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可以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让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促进学习的高效性。
1.2.3 智慧课堂具有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模式无法引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很可能在教师抛出问题之后,学生没有举手回答的情况。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利用智能终端以及相关的软件为教师及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双方可以无障碍地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点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
2.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技术对高职智慧课堂建设的促进作用
2.1 促进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信息技术推动了智慧课堂的构建,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传统教学过程中不能创设的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将一些具体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丰富自己的思维活动。在高水平思维模式下,自然产生“智慧”,智慧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2 提供交互性环境,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让?皮亚特认为,智慧的产生是主体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智慧的形成也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互,然后分析问题,通过一定的推理及反思,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的交互性环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引导学生思考、验证,促进知识学习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活动,让学生在交互过程中,促进自身智慧的形成。
2.3 ?檠?生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提高思维水平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学习者通过对于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辨别,分析能够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发展,所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丰富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作为支撑。这就充分地发挥了网络及云平台的优势,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习者,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加便捷、灵活地获取知识。信息资源在沟通传递过程中障碍很少,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掌握。
3.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智慧课堂具体教学模式的设计
3.1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高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对学生智慧的培养”。智慧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智力体系、知识体系、学习技巧与方法等。所以,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从多个角度展开合理的教学,促进学习方法、技巧及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智慧课堂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让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学习,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构建的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业真正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智慧课堂构建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学习。其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只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学习的有效性。最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为学生发展充分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吗。因此,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得有修养、有合作精神。除此之外,高职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采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2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首先,需要在高职教师设置网络环境及云平台,载体可以选择学生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搭建好互动教学平台,使得教师的授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上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开展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其次,在智慧课堂上,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智能软件,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促进智慧的有效培养。最后,促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课堂内与课堂外综合构建,促进智慧课堂课外构建与课堂构建的有效结合,一方面,需要进行课外构建。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课堂构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3.2.1 课外构建
针对课外培养,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但需要重视知识的培养,还需要重视技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可以将整体的学习目标进行分散,有机地整合到各种学习环境中,长此以往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与专业相关的一些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智能手机接收到学习信息,有效地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查看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促进问题的解决。
3.2.2 课堂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智慧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战略和智慧相结合的领域。众所周知,智慧与知识和文化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智慧往往能够更加突出知识的界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智慧,不能仅仅是传授学生书本知识,这样一代代受过教育的学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思维开拓。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教学智慧展开了讨论,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智慧体现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教学智慧的主要途径,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教师智慧的主要特点
1.教师智慧的机敏性
一名教师的教学敏锐性是自身素质的一种体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总是天马行空,因此,需要教师具备机敏的思维,为孩子解答疑难。教师运用自身的智慧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愉快、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引导的好坏能显示教师的智慧之高深。当教师在教授语文课的过程中,遇到课堂提问或者无法解答的疑难问题时,教师能够从容应对,化解课堂尴尬,减少学生对提问的压力,避免给学生带来回答不正确或者无法回答问题的压力,方显教师智慧。
2.教师智慧的艺术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对教师都具有崇拜感和顺从的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施展自身的魅力,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带入一个新的高度,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3.教师智慧的创造性
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故步自封,方能推进教育事业的进步。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将课本知识深入挖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普通的、简单的教学过程中,彰显教师不平常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从而展示教师的智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创新的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挖掘适合现代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思路,从而展现教师的存在价值。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智慧彰显的主要途径
1.合适的课程导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头做得好,后续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在语文教学课程中,正式教学前的课堂导入环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课程导入得好,那么整个课程就会显得格外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程导入环节能够很好地衡量教师智慧的高低。小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明显的灵活多变,因此,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提供的内容,适当地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情感激发与共鸣是教师导入课文常用的手段,语文是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特征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生主动地去关注和体会古人的情怀,要求教师能够创设出一种教学情境,讲学生在一开始就进入状态,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积极地学习。
2.课程讲授的智慧。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授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也是尤为重要的。教授课程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教师需要慎重地安排教学计划,合理地调整重点知识与非重点知识所占用的时间。教授的课堂特色也是教学成功的一个评判标准。优秀教师的教授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彰显教师智慧。某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就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说过这样的研究结果,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大脑的快速运转,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课堂板书的智慧
板书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体现。板书的大多数内容就是就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知识重点。但是语文课堂中学生往往对板书并不是很重视。教师应在板书的书写过程中融入教学智慧,分清主次,通过总分总等模式为学生构建清晰明了的教学步骤,突出重点板书。板书不仅展示教师汉字的书写功底,还展示一名教师对于逻辑思维的控制力。板书的语言严谨、诙谐,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地发挥板书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他能够开发孩子的智慧,使孩子了解世界的千变万化。小学教师应该认真、仔细地对待小学语文教育,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实现环环紧扣,实现教学智慧的发挥,做好文化传承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授业解惑过程也是彰显教师智慧的过程,从而实现教学智慧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SPOC 智慧课堂 构建 策略 研究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型交互媒体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促进了智慧教育的发展[1],给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带来了新机遇。智慧课堂具有的宽泛开放智慧型教与学活动、深度智慧交互行为、海量教育数据分析、科学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等优势是变革与创新课堂教学的内在动力,智慧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与强大的生命力。普遍认为,采用“线上/线下”将在线教学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融合的SPOC教学模式是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趋势[2]。
一、SPOC和智慧课堂的内涵及联系
1.SPOC的内涵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译为“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起源于MOOC(幕课)。“Small(小范围)”对应于MOOC中的“Massive(大规模)”,指人数少、规模小,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参与度、师生互动性及课程的完成率;“Private(私有)”对应于“Open(开放)”,指对课程设置准入条件,只有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才能被纳入SPOC学习体系,这有利于开展面对面的实体课堂教学。因此,有人将SPOC理解为“Classroom+MOOC(教室+幕课)”[3]。SPOC教学流程可简单描述为: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课前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预习作业(实现知识的传递);课上答疑解惑、师生互动、小组协作探究、接受测试与评价(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巩固提升(实现知识的应用)。
2.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即充满智慧的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撑的智能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智慧,促进学生向全面、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的课堂,它具有“开放性”、“思维性”、“合作性”、“探究性”等特点。智慧课堂关心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注重学生知识的吸收、积累、反思与顿悟,注重学生智慧螺旋上升的过程,强调差异性、针对性、发展性,强调师生的情智交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激发,注重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知识,鼓励通过创新获得智慧。智慧课堂最终目的是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3.内在联系
SPOC继承、发扬、创新了MOOC的优势,创造性地将MOOC在线教学与面对面的传统实体课堂教学两方面的优势深度融合,强调教师的引领、监控和启发,注重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等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和学生学习的范式得到彻底革新。课前教师搭建SPOC资源平台、推送教学资源的过程既能体现教师的能力与水平,更能体现教师的智慧;同时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全面深刻领悟教师的意图,这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智慧。实体课堂教学释疑解难、协作探究、交流互动、总结评价阶段既是检验教师教学智慧又是体现学生学习智慧的重要阶段。课后学生利用SPOC平台及课外实践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创新实践阶段,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引领智慧以及学生创新实践智慧。
三、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1.以SPOC平台为基础,构建“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互补”的知识融合型智慧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内完成,课堂容量大,可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同时课前、课后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状态,学生的学习无法得到教师及时指导,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智慧得不到激发。而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变革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巩固三个阶段。
课前导学。教师任务:(1)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需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及媒体的视觉表现形式;(2)将教学内容细化为知识点模块并制作成5-10分钟的教学微视频,搜索相关教学资料,构建虚拟交互平台,准备在线测试题与探究主题;(3)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践项目等制作具有循序渐进的“任务导学单”;(4)将教学视频、相关教学资料、“任务导学单”推送到SPOC教学平台;(5)利用SPOC平台构建班级学习群组,指导学生完成SPOC平台身份注册确认;(6)与学生互动,引领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学生任务:(1)M入SPOC平成身份注册确认;(2)利用SPOC平台,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3)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相关教学资料,根据“任务导学单”开展探究学习,初步掌握课程内容;(4)利用SPOC平台、QQ群、微信群、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心得;(5)记录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课中研学。面对面实体课堂是整个智慧课堂的核心,实体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深度心智交互的过程,是教师智慧与学生智慧碰撞迸发的过程。教师任务:(1)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分析“谁在学”、“怎么学”、“学什么”、“学的效果”等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辅导;(2)围绕重难点做进一步讲解、疏理;(3)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共性或个性问题;(4)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训练;(5)发起并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主题探究;(6)对学生情况进行评价,展示优秀作业,分享成功经验。学生任务:(1)接受教师的集中或个性化辅导,释疑解惑,查漏补缺;(2)通过聆听教师的讲解,厘清、理顺所学知识的体系结构;(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主题探究;(4)完成知识迁移训练,提高认知能力与水平;(5)接受教师的测试与评价。
课后巩固。教师任务:(1)以SPOC平台为基础,以课外创新实践平台为补充,教师向SPOC教学平台推送课外作业及创新实践项目;(2)通过SPOC平台查看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与质量:(3)发起在线讨论,在线批改作业,完成评语上传;(4)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作为今后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学生任务:(1)通过SPOC平台查看教师作业批改情况、阅读教师的评语;(2)接受教师在线辅导、在线测试;(3)围绕探究主题进行在线讨论;(4)总结反思学习效果,交流学习体验;(5)通过“拓展知识”进一步开拓创新,让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2.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研、学、训、用”的能力培养型智慧课堂
(1)“研”,指研究。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研究SPOC平台上网络教学资源、相关学习素材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交互资源重新构建满足自己学习需求的个性化特点的微型学习平台;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知识层次、性格特征,选择相关同学组成研究团队,在教师的指导、引领下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再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在SPOC平台及课外实践训练平台上下达的课外实践任务,致力于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激发智慧。
(2)“学”,指自主学习。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非常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做到学习目标技能化、学习内容实用化、学习过程自主化、学习时间随时化、学习空间虚拟化、学习求助师生化、学习形式游戏化等;其次,课程目标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学生的孤独感、树立学习信心、养成互帮互学的习惯及自我调控学习内容与进度的能力。
(3)“训”,指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最有效也是最流行的开发智力的方法。首先,根据学科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来确定思维训练的目标和重点,确定每个单元、每个知识点宜采用何种思维形式、何种思维方法进行训练,确定是训练心理、训练品质,还是训练能力。训练要适度,要循序渐进、要从简单到复杂、要由浅入深。其次是思维训练要科学,讲究步骤:第一步是加强训练指导,分章节或知识点进行训练,每章每节或每一个知识点做一个训练;第二步是突出训练重点,围绕最能促进学生智力成长的知识点进行思维训练;第三步加强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应紧扣课程教学内容、课后练习题或思考题。
(4)“用”,指学以致用。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智慧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和能力。仅有知识不能叫智慧,具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才叫智慧。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构建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更要培养“在哪里”、“怎样做”[4]。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无论是课前导学阶段,课中集中研学阶段,还是课后巩固阶段,都特别强调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协作讨论完成教师布置的基本作业、基本任务,强调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去完成更具挑战性的拓展任务。
3.以“自主合作探究新”为主线,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开拓创新”的创新实践型智慧课堂
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转换了教师的角色,赋予了学生新的学习体验[5],“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是课堂的主线,它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发现、开拓创新成为可能。
(1)自主。在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中,教师由“讲师”变成“导师”,由传统课堂教学“毫无保留”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变成利用SPOC平台向学生推送精心准备的教学视频、教学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并引导、协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由课堂的“忠实”“倾听”者变成借助SPOC平台、实体面对面的课堂、课外实践平台自主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传递,实现基础知识的原始积累,为开启智慧之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合作。合作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策略,“问题式合作”、“讨论式合作”、“表演式合作”等是比较典型的合作学习方式[6]。教师要利用SPOC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特点,根据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认知水平等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小组每个成员优势,鼓励取长补短,鼓励彼此互勉、互相竞争,通过合作与竞争并举的方式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
(3)探究。在不同教学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创设不同层次的探究题,这些探究题要有明确的指向,要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要兼顾各层次学生,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探究。学生借助SPOC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依靠教师的引领指导及小组协作、利用创新实践平成各阶段的探究任务。
(4)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传统课堂很少有创新能力实践的场域,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表现出来。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自由空间:首先,该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学习的体验式学习情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完成任务能力的培养。这种体验式学习情境在一定程序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智慧。其次,该课堂模式从教学资源提供、教学平台架设、面对面实体课堂互动、课后创新实践平台构建等各个层面为学生进行智慧学习提供了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途径来完成创新学习。再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进行问题探究过程时,需要筛选学习资源、内化课程知识、接受教师指导、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探讨等,这个过程也是不断思考与尝试的过程,更重要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是建立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科学、智慧、高效、全面育人的课堂,重要的是它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关系,而且还让“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让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养成成为课堂教学的意识与习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的研究力度,构建真正平等、信任、宽容、尊重、理解的课堂,构建有效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堂,构建真正能够开启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郑旭东,杨现民,岳婷燕.智慧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4).
[2] 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
[3] 尹合栋.“后MOOC”时期SPOC教学平台的设计[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4).
[4]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04).
[5] 张蜜.SPOC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10).
最近,我在教学《折线图统计图》这一部分时,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反思,对于“智慧课堂”实践,促进课堂教学品质内涵发展有了深入的思考。
思考一:创造性整合教材,实现高效,在有限时间内促进智慧的生成
智慧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完善,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在本节课中,我尝试创造性整合教材,将教材中单式、复式统计图内容合并成统一的上海人口问题,提高了教材的紧凑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更连贯,更高效。
例1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单式折线统计图对于学生认知不成为困难,一课时时间很充裕;例2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生在前面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经验,如果设置合适的情境,应该也不成问题。所以,我尝试将例1、例2整合在一起,将例1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内容换成例2上海出生人口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习画图,然后将例2上海人口死亡情况作为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折线统计图,再设置问题情境,在不断的冲突中解决问题,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图。
教材这样整合后,我将教学目标同时整合,目标确立如下:
1.学习画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特点。
2.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3.学会看折线统计图,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4.体会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对统计感兴趣。
实践证明,这样的整合使得教学目标有了深度,教学有了广度,学生学习更顺畅高效。
思考二:设置冲突,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智慧课堂需要提供“刺激”,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有了认知冲突,才会有任务驱动,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思考,促进智慧的生成。我尝试在我的课堂上设置这样的冲突,试图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
在这节课中我设置了两次教学冲突。
第一次冲突,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出示做好的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回答三个问题,抢答:(1)哪一年死亡人口多?(2)哪一年到哪一年出生人口增长最快?(3)哪一年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人数最接近?由此,学生发现:第三个问题不能直观看出来,如果将两张图重叠在一起会更方便比较,学生有了将二图合一的驱动,动手绘制。
第二次冲突,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
出示合并好的半成品“复式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上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一下?”
在学生重叠后,利用课件展示重叠后效果(如右图),发现这个合并图更令人迷惑,于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重叠后如何区分?,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在这样的冲突中,学生对于两条折线的颜色、图例、标题合并等逐渐清晰起来,完善形成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模型。
思考三:问题设置,小组交流,增强数据分析观念,体会数据分析的乐趣
智慧课堂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在学习内容、方式、速度和时间上的选择权,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学生组成优势互补的学习团体,共享学习的成果,分享学习的快乐。
具体就这节课而言,折线统计图这个内容很容易上成画图课,学生掌握折线图的画法即可,教师对于数据的分析往往忽略。而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教学重点定为:学会画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两种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定为:体会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分析、预测数据。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又不使得教师的教学显得问题零碎,尽是满堂灌?小组合作,便成了实现目标的首选。本节课安排了两次合作:
(一)第一次合作安排在例1的教学,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条形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特点时,设置任务单如下:
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1)请你观察两个统计图有哪些异同?
(2)上海出生人口总体的变化趋势怎样?哪个图看起来更明显?你还发现了出生人口数据有哪些变化?
(3)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如此问题设置后,学生有了充分的思考,思考后的交流更具有价值,学生之间的合作更能达成思维的碰撞和共识。学生在第一次交流中既分析了统计图的数据,收获了分析数据的策略,又感受到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一举而两得。
(二)第二次合作安排在例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学生补充完善好折线统计图之后。设置合作单如下:
先思考,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1.哪条折线数据大?说明什么?
2.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整体趋势怎样?哪组数据增长快?
3.比较:两条折线的距离在逐渐发生着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4.你们觉得2016年,上海的人口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请说出你们的根据。
近期在高中教师的自主研修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琵琶行》和《故乡的榕树》两个课例,这两堂课的内容虽属不同的文体,但都是极具魅力的好课,具备了智慧课堂的智慧要素。
一、智慧课堂要有智慧的教学语言
《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语言,流畅清晰、富有诗意,与文本娓娓道来、情韵悠长的语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很明确的指导性,例如让学生去概括文章的内容,她提出两个要求“全面、精炼”,让学生去概括“和榕树有关的人和事”,教师示范了“人物+状语+动词短语”的句式结构,教学语言的操作性强,学生很容易入门,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听《琵琶行》,首先被吸引的,也是授课教师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如果说《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语言具有富有诗意、操作性强的特点,那么《琵琶行》的教学语言则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智慧。首先,授课教师将叙事长诗《琵琶行》的特点概括为“有故事”,并用“有事故的人”“有故事的音乐”等小标题,引导学生细读、深读文本,理出其中的故事,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有故事”三个字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我们知道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于是整个课堂就在学生饱含兴趣时展开;其次,教学语言特别有感染力,一位专家在评课时提到,“《琵琶行》的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的要求很高,教师如不能用富含暗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联想,学生就无法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而授课教师充满感染力和同情心的引导和讲解语言,深情并茂地使学生处在悲剧美的欣赏氛围中。
二、智慧课堂要有智慧的教学设计
回味《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设计思路,体会课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品位“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活动针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意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展开,而又紧紧围绕“品味语言”这个核心,运用“读、说、体会、表达、模仿创新”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声有色地绘景,诗意地抒情,解决了学生“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会抒”的表达困境。
《琵琶行》的课堂鲜明地体现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首先,以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基点,课堂在学生自读文本,表达对诗歌语言、思想情感看法的基础上展开,体现了 “学生在我心中”的课堂教学理念;其次,授课教师的以“孺子解吟长恨曲,胡人能唱琵琶篇”的铺垫为发端,继而提出提携课堂的总问题“《琵琶行》为何如此著名,它的巨大艺术魅力来源于哪里?”来作为串联课堂的线索,再以具体的设问和追问,直扣文本,从“悲剧美、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四个维度,引导学生们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
在文本的鉴赏环节,教师试图抓住作品内外的故事,营造“有故事”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辛酸故事中感受故事,感受音乐,感受作品之美。正如一首诗歌有“诗眼”一样,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有点睛之笔――抓住一句“同时天涯沦落人”,带领学生研读文本,深切体会诗人和琵琶女“同是”沦落人的“沦落情”,品味“沦落音”的语言魅力。教师设计的“诗人和歌女为何‘同是沦落人’?”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也直指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感受悲剧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三、智慧课堂要有“用教材教”的智慧
《故乡的榕树》的授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写作练习环节,在语言创造力上引导学生走上“模仿创新”之路。在课堂上教师说了一句话:“我相信给同学们一个支点,大家一定可以成为'我手写我心'的诗人”,其实这位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她借助《故乡的榕树》的语言的诗意和魅力,让学生将后几段的散文语言,改写成诗意的韵文,这是一种“借文助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