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7: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数学技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数学不同于语文、英语、历史这类文科课程,背诵记忆这种学习方法是不适用数学学科的,它更注重变通,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掌握了数学解题技巧后,不但解题速度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还有助于数学素养的提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思维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一、运用解题技巧解高中数学题的思维过程
首先,理清问题阶段。想要正确解答问题,关键是先理解问题,弄清楚问题的点,明确问题最终目的,然后大脑才能根据你分析问题时获得的信息展开思维活动。
其次,拟定计划阶段。这个过程也被成为转换,是积极探索和尝试、寻找解题方向和解题途径的过程,也就是针对问题不断选择和调整解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是整个解答问题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核心部分。
再次,实现计划阶段。所谓实现计划,就是利用转换问题后确定的思维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实施过程,其中会运用到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个实施过程详细展现了人具体思维的过程,是解题过程中一系列思维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
最后,回顾反思阶段。当学生通过分析和不断尝试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还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以便将自己刚刚的一系列思维过程梳理清楚,并对整个分析、解题过程中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技巧,并深入领悟。通过回顾反思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
引导学生形成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动进入这种思维模式当中,不断积累,就会自己摸索出解答某类问题的技巧。
二、高中数学解题技巧分析
(一)解选择题的技巧
1.估算法
选择题里面常常会出现计算比较复杂的题目,如果按照正常的解题顺序进行精确计算会耗费大量时间,导致没有足够时间分析和解答后面分值高,且有一定难度的大题。面对这种情况先不要忙着提笔计算,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利用估算法。
2.代入验证法
因为选择题通常都会给出四个备选答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代入验证的快捷方法把选项中已给的数值直接代入题目当中进行验证,以此快速选出正确答案,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有些同学计算准确率低造成的失误问题。例如,在题目“若■+3x=10,则x的值是=()”中,给出了四个备选答案,分别是3/4、2、1/2、3,直接将四个数值逐一代入验证即可,通常不需要四个都试一遍才会选出正确答案,这道题里,试到第二个就可以确定答案。
3.特殊值法
将题目中某个未知量设定为特殊值,通过简单运算得出答案的办法就是特殊值法,特殊值可以是特殊的数值,也可以是特殊的点、数列或图形,此种方法既可以省却复杂的运算过程,减少运算量,又将答案范围缩小了,有助于解题效率的提升。例如,在题目“已知一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0,则下列哪个选项一定成立。给出四个选项分别为b2-4ac>0、b2-4ac0,进而判断出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得出答案为第一个选项。
(二)反证法
所谓反证法,就是在肯定题设否定结论的基础上,把结论的否定当做条件进行推理论证,如果推理出矛盾,则可证明原命题结论是成立的,从而题目得证,是一种从反方向出发的间接证明方法。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唯一性命题或否定性命题、必然性命题、无限性命题、起始性命题以及至多、至少型命题、不等式证明等多种题型。运用反证法解题时首先要弄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然后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进而以这个假设为条件进行演绎逻辑推理,直至推理出矛盾,最后,根据推理出的矛盾就可以认定假设是不成立的,也就间接地证明了原命题结论是成立的。其中的矛盾可以是与假设矛盾,也可以是与数学标准公式矛盾、与公认事实矛盾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若想要证明的命题结论只有一种可能情况,只需驳倒这种情况即可,这种情况下的反证法又被称作归谬法;若想要证明的命题结论有多种可能情况,则必须通过穷举法把所有情况的相反结论都驳倒才能判定原命题是成立的。
此外,在数列求和中还可以运用逐项消除法来解决递推关系;求解积分时可以先在被积函数后面加上或是减去一个量,再减去或是加上一个相同量,保证加减前后不改变原来值,然后再把原积分变形、转化成另一种我们常见的,有规律可循的简单形式这种办法来求解;以及分类讨论、构造图形、数列等等多种解题技巧。
三、结束语
综上,高中数学虽然问题类型繁多,形式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掌握解题技巧,同样可以轻松解决各种难题。除了上文介绍的几种常用解题技巧,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各种题型都是围绕知识点设计的;不宜采用题海战术盲目地进行练习,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典型题目,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之后就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此外,还要注重审题技巧的训练,正确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参考文献】
[1]贾小勇.浅谈高中数学的解题技巧[J].科学导报,2015(6):323-323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05
素质教育要求推进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因此我们要勇于突破自己,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高中后,数学知识点变得更细,变得更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困难,教师教学起来也变得不容易。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的成绩才能得到提高,才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薄弱的地方,明确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让他们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那么,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有哪些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师又该怎么硬拍芙毯檬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实践,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第一,明确教学目的。每一学科的教学目的都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的,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再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数学属于理科,现代教学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形成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坚持检查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另外,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巧,数学也不例外。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数学的教学就有很多规律可循。在高中阶段,数学的知识点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所以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学技巧,理清教学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技巧。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身喜欢学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教学的广泛应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数学的应用很广,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科技中,都会运用到数学知识。其次,运用数学科技产品,加以国家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另外,教师可以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选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轻松的氛围。
第三,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光有兴趣是不够的,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不能坚持学,遇到挫折就容易放弃,一旦解决不了较为困难的数学题,他们就很容易放弃,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培养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战胜自己,相信自己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就能学好数学。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经常给学生布置有挑战性的习题,不能只重基础,当学生掌握了基础性的习题后就应该做些有挑战性的习题,这些习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当难题被解答出来后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的意志力被锻炼起来了以后,他们就会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挑战自我,完成学业。
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针对基础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要让他们多做基础性的习题,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让他们适当的做些较为困难的习题。不管是哪一类的学生,都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反复练习。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习惯,监督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如果班上学生特别调皮,教师还可以建立奖惩制度,严格管理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表现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于不听话的学生进行惩罚,这样可以同时树立榜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养成了学习习惯后,不用老师提醒他们也知道要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最终学生的成绩就会越来越好了。所以教师必须要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主动学习,爱学习。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多问问题,遇到难题时要主动向同学请教或者老师请教,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充满激情,沉浸到知识的海洋里。
第五,抓好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在课堂上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课为主,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很少,很多时候教师没有关注过学生的心理变化,而是把自己的权威放在最高处,认为自己说的话学生就一定要听,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死板,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压抑,学生的活力没有被体现出来,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吸收能力有限,在这种课堂上学生也只会学到教师所讲的知识,长久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下降,依赖性变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学习起来也没有动力,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关键词】数学;追问;技巧
问题是数学课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重要方式,追问是连续性的提问,是对前一问题的拓展。在高中数学课中追问,可通过问题而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同时,通过追问,可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但结合高中数学课实践来看,追问容易忽视学生的差异性,甚至有的时候形成问题间的脱节,追问并没有起到应用的效果。对此,本文就结合高中数学课实践,对课堂中的追问技巧提出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追问要关注学生差异,不能“一概而问”
同一个班级,教师要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不仅学生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性,也存在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异性。在数学课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如果问题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解决能力,学生自然不会有兴趣。因此,在追问时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而以相应难度的问题追问学生。如指数函数中,引导学生画出y=2x与y=()x的图象后,对基础稍弱的学生,可问“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而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则可加问“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在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后引导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2x、y=2x+1、y=2x-1的图象,追问“它们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此,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初步了解指数函数的图象。
在数学课中当教师以问题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时,尤其要注重以层次性的问题推进,要紧扣学生的思维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以《三角函数》中的“任意角”一节的教学为例,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阶段角的定义,学生已经学习了0°―360°角的概念,可追问“那么该如何定义角?”此时由学生描述,教师借助右图1帮助学生理解,而进入高中阶段后,如果角超过360°那又该如何定义?由此而引出任意角的概念,借助再引导学生对正角、负角、零角概念进行深入探究。不得不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并不是为教师教学而服务的,更多是为学生学习而服务的,故而在数学课中追问,定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不能“一概而问”。
二、追问要考虑教学目标,不能“随意而问”
在高中数学课中很容易出现“满堂问”的现象,其中原因是问题脱离了目标设计,没有针对教学环节而展开,想到哪儿就问哪儿,问题随意性较大。如此,虽然课堂中学生也在积极参与问题交流,但问题脱离了目标,问题讨论不仅占用课堂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追问是连续性的提问,其目的是通过连续的问题而引导学生由简而难、由浅入深逐步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以《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为例,该课时一是要让学生理解向量的概念并掌握其二要素,二是要让学生能正确表示向量,能求向量的模。教学中以游艇和景点的案例而启发学生思考“位移与距离这两个量有什么不同?”“生活中有哪些量是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由此而引出“向量”的概念,进入新课后可追问“什么是向量、如何表示、大小时什么、有哪些特殊的向量、向量间又会存在怎样的关系?”以此问题而引导学生自学,进而过渡到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对于向量的概念、表示和向量模可让学生自学交流完成,对于“两个特殊向量”可问“若长度为0的向量叫什么?”“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又叫什么?”在对平行向量的探究后,可追问“两向量的平行与平面几何里两线段的平行有什么区别?”如此,围绕知识点逐步追问,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构建知识,效果会较好。
三、追问要注重拓展延伸,不能“浅尝辄止”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数学课逐渐转变为探究式教学,但在实践中也不难发现,因太过追求课堂活跃,凡涉及知识点都以问题而组织学生讨论,耗时费劲。应该说,提问更多的要指向于重点和难点,而对基础知识,如学生能自学或教师精讲即可理解,则不必再以问题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当以问题启发学生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时,要注重进行拓展,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过渡,系统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
如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的探究中,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周期性的概念学习后,追问“对于函数y=sinx,x∈R有sin=sin,能否说是它的周期?”“正弦函数y=sinx,(x∈R)是不是周期函数,如果是,周期是多少?(2kπ,k∈Z且k≠0)”“若函数f(x)的周期为T,则kT,(k∈Z*)也是f(x)的周期吗?为什么?”由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而引入最小周期的概念,追问“正弦函数y=sinx是周期函数吗?即能否找到非零常数T,使sin(T+x)=sinx成立?”明确2π就是y=sinx的最小正周期,再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由此而巩固最小周期的概念。如此,让学生在理解前一知识点基础上逐步深入探究,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周期性的特点。同时,也可用问题方式引导学生练习,在互动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概念。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高中数学课中,教师更多的是要从讲授转变为组织和引导,以问题为把手,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在问题的逐步引导下对知识点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构建。在追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且要借助问题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数学课的效率,让学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婷.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01)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答题;答题技巧
在进行数学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些解答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对于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一定的积累,必须对所需解答的问题拥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主动地进行数学方面的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解题技巧,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一、必须做好审题方面的工作
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思想必须保持高度集中,只有看清楚题目,完全理解了题目中的意思,才能有效避免因为误导性的条件而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去得分,影响整体的发挥。这种失误必须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时刻避免,做到认真审题,将题目中有用的条件划出,形成习惯,从而才不会在重大考试中发生严重的错误。比如,数学问题中最容易出错的问题就是关于等差等比数列方面的问题。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首项为3,S5=93,并且这个数列的公比为2,8a1、a4、a5这几项又构成等差数列。根据已知条件,试证明S2、S4、S6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将等比看成等差,等差看成等比。因此在解答的时候,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导致做题出现了大错误,从而影响最后的得分。这道题目的解题形式应该是:S2=a1+a2=3+3×2=9,S4=a1+a2+a3+a4=3+6+12+24=45,S6=a1+a2+a3+a4+a5+a6=189。由于9+180=189,而180=4S4。因此,S6=S2+4S4。
二、对所需解答的数学问题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究
在进行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必须在解答之前就理解好题目中的含义。对于其中的数学语言和表达,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理解题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比如,已知在椭圆上面存在三个点A、B、C,且三个点是三角形ABC的顶点,点A在椭圆长轴的一个端点上(点A在x轴正半轴上)。根据已知条件,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若三角形ABC的重心在椭圆的左焦点上,求直线BC的方程;(2)若角A为90度,并且AD和BC相互垂直于D点,试求点D的轨迹方程。学生在进行这道题的解答的时候,必须对题目中的信息和要点进行深刻解读,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理解题意。由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是三角形和椭圆,但是所需要解答的问题是关于定点的直线方程和轨迹方程。如果学生没有理解好题目的意思,就会在解题的过程中张冠李戴,做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南辕北辙。因此,学生必须对题目问题的含义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探究。
三、做好基础工作,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数学题的解答的时候,如果对于题目含义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就要开始着手解答其中的问题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进行相对简单的题目解答的时候缺乏严谨的态度,而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题目却有着很高的热情。这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而且基础知识是整个数学网络体系的主干,只有学习好基础知识,才能够在做复杂题目的时候学会举一反三,做出题目。数学的基础知识包含多种数学公式,只有灵活运用这些数学公式,才能解答出问题的答案。比如,求函数y=7-4sinxcosx+4cos2x-4cos4x的最大值。计算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同学,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出问题的答案:y=7-4sinxcosx+4cos2x-4cos4x=7-2sin2x+4cos2x(1-cos2x)=7-2sin2x+4cos2xsin2x=7-2sin2x+sin22x=(1-sin2x)2+6。由于函数z=(u-1)2+6在[-1,1]中的最大值为zmax=(-1-1)2+6=10,故当sin2x=-1时,y的最大值为10。四、通过培养出相应的解题思想,促进解题速度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数学题目的难度会越来越大,部分题目如果还是通过以前的老办法进行解答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造成在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混乱。因此,在日常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必须养成良好的数学思想,从而能够在进行数学题目解答的时候,能够又好又快地解答出来。比如在解答“已知f(x)=2x2-3x+5,求f(x)的最小值。”这道题的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解题思想,只通过以前的老办法解决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造成思维混乱。这道题其实可以通过配方法进行解答,其方式为:f(x)=2x2-3x+5=2[x2-x]+5=2(x-)2+。因此,当x=时,f(x)的最小值等于。通过配方法,大大节省了解题的时间,同时也防止在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混乱。只有通过科学的解题手法,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相应的答题技巧,进而促进自己数学成绩的提高,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而在答题过程中所需要的答题技巧,并不是通过一时的手段获取的,这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提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从而帮助学生们促进数学成绩的快速提升。
作者:陶子曦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
【参考文献】
[1]吕美峰.高三数学冲刺复习策略:注重基础,以退为进[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45-46.
一、审题技巧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
(1)条件的分析,一是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二是发现题目的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
(2)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每个数学问题都是由若干条件与目标组成的。解题者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需要找一找从条件到目标缺少些什么?或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分析,或画出关联的草图并把条件与目标标在图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顺利实现解题的目标。
(3)确定解题思路。一个题目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是由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用哪些联系解题,需要根据这些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解题的实质就是分析这些联系与哪个数学原理相匹配。有些题目,这种联系十分隐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加以揭示;有些题目的匹配关系有多种,而这正是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的原因。
二、语言叙述技巧
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程式的过程,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因此,语言叙述必须规范。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
三、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要做到答题技巧,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
【关键词】高中数学;考试;技巧;时间分配
无论是平时测验性的考试还是高考选拔性的考试,数学试卷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梯度,下了考场以后经常会听到同学们抱怨考试时间太紧,后面大题做不完等等。我们可以将高中数学试卷按“16/3/3原则”分为三部分,16道客观题、3道简易解答题、3道压轴解答题,如果同学们能学会合理的分配这三部分的答题时间并掌握难易题的答题方法和顺序,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从容不迫的面对考试还能使考生发挥自己最大的答题能力。
1.充分利用考试前的五分钟
我们平时考试还有正规高考,考试的试卷都是提前五分钟发放的,这五分钟是监考老师让我们检查试卷、阅览试卷的,但是不允许我们做,所以这五分钟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要拿过试卷来就从第一个选择题开始看,我们在没拿到试卷之前只是对试卷的空想,当拿到试卷以后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五分钟给我们的考试制定出一个大体的战略。一般建议,拿到试卷以后从后面的六道大题开始看起,这六个大题的难易程度一般是从简单到困难,为了考试,我们平时也会练习各种各样的题,这时看试卷会发现有些题可能会是做过的或者做过相同类型的,对于这种题要先对其进行解答,这些题的分拿到手后,我们心里也会有底,对其他的题目也会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对于那些一看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题目,先暂时放过,这样制定出一个大体的答题步骤,才能感觉对整个考试运筹帷幄,对考试充满自信。
2.在考试过程中要认真审题
数学题的考察往往会在一个字或一个数据上,读题一定要透彻,如果因为这个字或这个数据没读懂而影响考生找到解题的关键,这种情况考试是非常吃亏的,尤其是考生在误读了以后没有及时发现,还感觉轻松的解答了题,这样既浪费了考试时间又耽误了考试的进程。因此,审题这一步骤是十分重要的,千万不要觉得时间紧迫而潦草阅题,真正的掌握时间是在认真审题的过程中找到解题的思路,脑子里一旦对这个题目有了思路,单纯的写出解题步骤是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的。
3.培养成一次就做对的习惯
现在有好多学生,遇到自己会的或自己觉得简单的就急着赶紧解答,就是为了给难的题目争取时间,殊不知,他们做的那些所谓的简单的题目分值也是相当大的,有时前面和后面的题目难易程度差别确实很大,他们在做题时总是存在着赶紧把全部的题做完,还得留出空来检查试卷的心理,通过我们多次的考试实战,我们会发现留空检查试卷是不太现实的,除非你做题的速度确实很快,不然很多时候会造成简单的题没做对,后面难的题也没解答出来的不理想后果。因此,考试时一定要记住,对于简单的,自己有把握的题目要拿全分,一次就做对,对于不太把握的题目尽量拿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能力。
4.做题顺序由易到难
一般考试都是先拿简单的题为试卷做铺垫的,不会开始就出很难的题,我们在考试中也会深有体会,考试题目是越做越难,其实这种安排是十分合理的,有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例如1979年的高考数学考试,它的第一个题就是大题,震慑住了很多同学,导致那一年的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这就是对心态的考验,所以从那一年开始为了能让学生正常的发挥,题目都开始遵循着由易到难的规律,首先将学生引入做题的状态,再慢慢地加大题目的难度。有的同学也很自以为,上来就会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甚至从最后一个题目开始做起,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存在的风险太大,我们可以切身感受一下,如果考试开始就被题目吓住卡壳了,会不影响做题的心情和自信心,为了我们有一个优异的成绩,千万不要轻易冒险。
5.控制考试时做题的速度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俗语叫做“欲速则不达”,平时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一般会给我们一个大题的做题时间安排让我们作为参考,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调整,想必我们通过多次的训练会掌握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速度,所以一旦到了正规的考试,千万不要紧张,暗示自己考试时间紧,要加快做题速度等,这种情况往往会适得其反,你越是紧张越是想加快速度反而会拖累你,更不能安心来做题。我们知道,如果做题速度和平时训练的速度差距比较大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做题的质量,因此,保持平常心是很重要的。考试和平时是一样的,我们会做的题目就是那么多,如果加快速度的话,可能会导致会做的题目做错,不会做的题目更得不了分,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做题速度是必要的,考生有时间的把握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题目中去,才能正常发挥。
6.结语
作为一个高中生,学习压力是一定存在的,面对诸多的考试不要总是紧张或不知所措,我们平时有很多的练习,对考试流程还是相当熟悉的,所以,考试时平常心就好。在平时练习时多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做题的技巧,考试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流露出这些好习惯,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气氛;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41-01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数学老师普遍关注的焦点。提问能及时沟通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并且能给教师及时的反馈,然而,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提问,提高问题的质与量以发挥课堂提问的效果,目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就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对课堂提问技巧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1.问题设置要紧扣课标
一节完整的课程应当有所侧重,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把握,哪些知识点了解即可,教师需要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提问环节也应当以整节课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为核心。课标仍然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参考标准,课标的设置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照我国当前的教育目标,结合了学生的学习水平,综合考虑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条件而设置的,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优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需要以此为核心,围绕着课程标准展开,使教学能够落到实处。
为了避免提问过于空泛而无边际,笔者建议提问也应当以课标为基点,紧扣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做到有难有易,有主有次。提问需要有针对性,不同章节的重点有所区别,教师既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一概而论,使提问流于形式,就会导致提问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标上某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的提示来设置问题,在其知识的关键点发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而不仅仅是依靠老师的传授式教学来掌握知识,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贯通,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2.问题设置应该具有梯度性
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有的侧重在基础掌握,有的侧重在能力提升,而前者掌握较易,后者需要教师格外用心,教师在提问时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分配问题的数量,使问题具有明显的梯度性。另外就学生而言,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不同,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较快,有的则掌握较慢,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既要符合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要兼顾到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此,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要求,对前者要发挥问题的引导原则,对后者要发挥问题的鼓励原则,从而共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在一节完整的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区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因为在不同的环节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有所区别。教师的提问也应当有所区别,第一个问题和最后一个问题也不应该是同一梯度,随着知识的掌握应该呈现出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状态。课前阶段应该侧重知识的导入,问题难度较低;课中阶段,侧重知识的传授,问题难度适中;课后阶段,学生已经能掌握大部分的新知识,问题难度也应该随之提升。当然,问题的设置也不必全遵循此过程,当视具体情况综合考量。
3.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
所谓问题,即有问有答。问题的提出自然十分重要,问题的回答也同样重要,这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当考虑如何设置问题,给学生以启发、思考和提升的余地。那么,问题的答案就不能是简单的是与不是,而是在于答案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能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调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做出解答。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个维度,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问题的最后答案,更要重视学生是如何得到这个答案的过程,而这一切的建立都在好问题的基础之上。当然问题的启发性与问题的难度之间并不都是线性联系,问题难并不意味着问题具有启发性,反之亦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不能过分拔高提问的作用,盲目设置具有较高难度的问题,这样学生也会无从下手。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讲解之上,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而不能单纯依靠提问。
4.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方式
在提问中,问题的质量固然重要,然而数学教师也应当考虑数学中的人文性因素,及时给予学生情感的回应。首先,教师在提问时务必要诚恳真挚,本着师生平等的原则,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否则,教师的态度傲慢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其次,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表示出明显的期待和赞许,能够给学生以自信心和成就感。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应当等学生回答结束,不应中途打断,并给学生以适当的提醒,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对数学的乐观期待。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学习时,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学习通常是从概念开始,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合理运用三角函数的正确解题方法,对其相关的各类题型进行全面的掌握以及分析,从而提高解题水平,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整体运算水平。
一、深化概念理论,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解题
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我们学生要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尤其是在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是否学习的扎实,可以直接的体现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因此,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时,要不断的深化自身对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自身的概括能力进一步强化。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的学习通常情况下是在高一阶段,很多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可以有效的掌握,但是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会逐渐的忘记,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要时时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好三角函数知识的学习基础,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以及解题思路。三角函数包含很多的知识,常见的有正弦、余弦和正切等基本的应用公式,在此基础上还会涉及到图像、斜三角形以及向量等综合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主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好的解题思路和办法,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遵循三角函数解析原则
学生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面对有差异的问题,实施有差异的学习,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逐步养成一个科学的数学思维,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由简入难的原则,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由于三角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过于抽象,大多数高中生很难完全掌握,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切莫好高骛远,细致耐心的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逐渐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渐渐地掌握繁琐的三角函数知识体系,更加全面的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作为一种双向活动,必须要重视学生们反馈,并根据反馈不断进行调节。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潜移默化的的进行着信息交换,教师将知识不断的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将自身不明白的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在高中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反馈原则,根据学生们的课堂反应、测试成绩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掌握学生们困惑的主要部分,并有针对性的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深化,深化学生对这一部分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
三、选择题对三角函数的应用
选择题算得上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函数知识的应用非常多见。这类题目的题型具备着一定的相同点,但是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解题方法却多样化。学生面对x择题所要运用三角函数的题目时,首先要熟练的掌握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并且已经对多种题目经过了多层次的练习,使得三角函数可以有效的应用到选择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基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思路,能够在自身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内,有效的总结以及归纳出三角函数与选择题的关系。学生通过对三角函数的掌握和利用,不断的对我们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行拓展,培养解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其次要对三角函数的含义概念进行掌握,使得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三角函数,通过对三角函数概念的利用,求出题目中隐含的三角函数公式,增加了解答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这个方法的利用,首先要对自身掌握多少解题思路进行了解,从而将这些有用的解题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整合,从中找出最优解题技巧。
四、加强练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富解题思路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数学教学一直以来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受益,目前已经成为值得现代数学教学人员深入探讨的课题。
教学技巧的概念
教学技巧与教学技能息息相关,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原有的教学理论,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到知识。在教学技能里,很好地应用不同的方法也是教学技巧的一种,它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巧在教学技能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让教学创新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教学技能中的教学技巧是始终困扰年轻教师的难题,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想尽周折想突破数学教学,但都只是小有成绩,没有几位教师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技巧大众化,成为让教学受益的经验。如何提升教学技能的教学技巧,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让学生受益才是解决教学技巧的关键。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1、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压力的存在,由于教师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所限,学生的思维力培养往往都是在习题解决中自然生成的,缺少有意识的针对性培养。例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听不懂,这个比较常见,故不多着墨,原因一般是学生基础差或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听得懂但却无法解答习题,这个现象很常见,但有效的化解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多,教师往往都是通过重复讲解与训练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的。
2、应试教学现象严重,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成绩成了衡量高中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许多数学教师紧紧抓住高考的教学要求,高考考什么,他就努力教什么,忽视了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传授,严重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教学活动,缺乏学习的动机,而且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致使学生的智能因素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及技巧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1 要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
思维力不是一个空虚的东西,其重要载体就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思维习惯生成的新的数学知识。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思维力的培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2 要注意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很多学困生其实是因为基础差而非智力不行,因此,在思维力培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培养,在对知识基础要求不高的数学学习中,要注意多将他们当作关注对象,通过引导,让他们的思维力得以发挥,从而利用这种积极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施学困生的转变。
1.3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思维力最终的体现并非一两道习题或一两个问题的解决,而是学生拥有了某种数学思想及思维方法,在他们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能够顺利地利用这些方法与能力去进行解决。因此,在思维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中应注重提问技巧及方式
2.1 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提问
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技巧性和策略性,教师应该提出让学生思维开窍的问题,以此对学生的智慧思维加以启迪。高中生处于身体和心智都逐渐成熟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采用适合他们的课堂提问。他们对于身边事物的认知性不高,所以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的心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出更加符合高中生年龄段的数学提问,从而使得高中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并产生一定的新奇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都比较好动,并且不能稳定集中注意力,很难整节课都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中,此时教师就更应该进行实时提问,从而集中高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内容。
2.2 提问时应尊重学生
高中数学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遇到有些高中生不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耐心、主动地启发和引导,并给学生再次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心理得到补偿,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如果问题比较难,就要化难为易,给每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和思维,同时要尊重每位学生,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高中生能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遇到不懂问题时对老师进行提问,创建和谐互动的教学课堂,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2.3 捕捉到提问的最佳时机
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都是以所学内容包含的逻辑性进行编排的,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不影响教材逻辑的情况下,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应该注重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根据学生上课时的具体状态,随时调整课堂提问的具体内容,也能做到临场发挥,运用课堂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到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所以充分地掌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能有效地控制好课堂的节奏和教学气氛。
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学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的任务很重,但是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数学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学,而且还得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基础,多汲取自身之外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技巧有所提升。只有数学教师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发挥,才能把知识通过不同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是现代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不能每天只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多看一些课外书籍来充实自己。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最新的高中数学知识资源补充自己。这是现代教学中最便利的方式之一,也是未来教育教学中肯定会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借鉴前沿数学教学中的论文撰述,通过数学教育名家的教学技巧和数学知识让自己的数学知识丰富起来,让自己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掌握技巧。在课堂中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快速的思维和教师丰富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也可以让教师学到知识,寻求到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目的教学,更是一种全新教学技巧的体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力量,学生才是主体,所以要通过精妙和简单的教学技巧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并融汇贯通深奥的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学技巧没有定数,只要高中数学教师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的机会,在每次机会中很好地总结,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 李燕红 .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习惯《读写算》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