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8 16:56: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

第1篇

关键词:发展现状;企业信息化;工程管理;应用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走向深入,随着建筑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建设工程管理需要更高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而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相对落后。因此清醒地认识整个网络计算模式与技术的发展动向,并将其正确地应用于建设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1.含义

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工程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不断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为工程管理的目标及经营活动提供服务支持,实现工程管理整体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

2.构成要素

工程管理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工程管理改革和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部要素主要由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工程信息资源、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和工程信息文化组成。工程管理信息化外部要素有: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信息技术服务商,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推进,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技术的进步使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的发展迅速,如果在建设中不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就会阻碍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设计的现代化又主要取决于建筑师的态度、观念以及其掌握技术的水平。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仿真和虚拟技术目前也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未来也会更加普及。

1.在部分工程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建设工程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利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中、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中、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以及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工程测量、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

2.在一定的领域应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OA系统在建筑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例如提出在实现内部业务管理和办公管理信息化、电脑化、实现无纸办公的同时,要能够与各职能部门进行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分享等。目前有一小部分建设工程管理企业,在一些较为严格的项目上,针对一线现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施工作业,并辅助管理工作。这些都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三、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一定的误区

部分建筑管理企业都认为,只要有了计算机和局域网就能实现信息化。大部分工程的业主方、施工方和监督管理方的信息交换依然基于纸介质来进行,并没有因为信息化的推进而发生改变。信息必须数字化是实现信息化的根本前提,并且存储在电子介质中,信息交换必须基于电子介质或网络进行。而现阶段信息技术充其量就是为建设工程管理提供的工具,工作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

2.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范围狭窄

目前的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招标、投标、工程造价预算、设计等等,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施工质量、成本以及安全措施方面应用的少之又少。项目施工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事务的能力,现阶段的施工管理人员跟不上当前信息化的管理体制。

3.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局限性

计算机应用还局限于部分企业,而在这些企业中往往又局限于局部的过程。建筑行业应用计算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单机操作,利用效率较低。未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带来的便利,无法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更无法实现不同类别间数据的关联、整合及分析。

4.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孤立性

建设工程管理存在一定的孤立性,应用信息技术好一点的企业虽然在管理中建立了局域网,运用了项目管理系统,而信息只在工地现场和项目经理部内部流动,现场管理与企业乃至该项目的其他方在网上根本无法互动,就如一个孤岛,在岛内虽然能自给自足,但却无法和岛外进行交换。

四、信息化在建设工程管理应用中的重要性

1.建筑施工期限较长

工程项目的施工,一般都要经历四季气候条件的变化,这就给露天的施工作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了将施工的工期缩短,可利用工程体型庞大的特点,组织多层次立体交叉作业和平行流水作业,并利用空间争取缩短工程工期。这种方法要求不同施工单位或不同的工种之间要密切联系与配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2.建设工程生产空间不断变化

目前我国的各个施工企业的工程产品都是固定的,且整体难分,因而施工经常处于流动过程。生产空间的变化就意味着施工条件或施工环境的变化,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将随着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的变化而变化,进而适应新的施工条件。

3.建设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设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然而工程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工程就有必要实行专业化,因而必须加强项目施工中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项目经理只有使用工程项目计划,才可能把其强调的时间、造价、质量和信誉传达给工程技术人员。工程项目施工具有单件生产、环境多变以及严格而密切的配合等特点,决定了施工组与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只有在施工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与分析,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它进行合理安排,通过网络计划其本身所特有的反馈作用,调整和改进工程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施工得以全面优质,达到节省、快速等要求。

结束语:

在信息化较为开放的今天,建设工程管理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样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同一行业的网络技术应用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差距,就是建设工程管理中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建设工程管理是整个项目全寿命管理,它包括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项目运营阶段的各个参数。于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不应当局限于某一方面,而应当全面概括,对建设工程管理要全方位应用信息技术,将整个工程项目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张建平.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4).

[2]陈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开发策略[J].情报探索,1996(1).

[3]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8).

[4]张希黔,郑亚文.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01(12).

第2篇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运用科学的工程管理模式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基于此点,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类型进行简要概述,进而提出优化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管理;管理模式

Abstract:

With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career of booming development, how to use scientific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improve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level, has become a highway industr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pay. Based on this poi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briefly types,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al high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ode of the measures.

Keywords: highways;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其具备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涉及部门多、覆盖专业广等特点,从而使得工程管理的难度大,管理专业化水平要求高。由于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高低与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方面息息相关,所以高速公路建设必须根据建设要求选择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以此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水平。因此,本文对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类型概述

笔者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委托――机制角度出发,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监督权和决策权的配置不同,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业主自行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指由业主自行组织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并对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待工程项目建设完毕之后,便解散项目管理机构。业主自行管理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技术简单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同时要求业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该模式由于具备管理权力集中化的特点,所以有利于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组织、协调、领导、监督、指挥等职能,与此同时也具备公平竞争性不足、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低、管理效率和质量不高的缺点。

(二)业主委托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指由业主委托监理公司或咨询公司完成高速公路建设前期的策划、设计等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委托监理公司或咨询公司协助业主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管工作。业主委托模式是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由于被委托单位具备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和较强的技术实力,所以在该模式下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控制。但是,被委托单位均是由业主自行选择,因此也缺乏一定的公平竞争性。

(三)FIDIC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委托项目管理模式,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全面交予第三方的监理单位负责。在FICIC管理模式下,施工监理工程师是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的核心,并且业主、监理与承包商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FIDIC管理模式能够保证监理工程师的独立性,所以有利于监理工程师公正地执行监督合同,维护承包商和业主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也存无法监督和制约监理工作的缺点。

(四)代建制管理模式

代建制管理模式是指政府将投资项目以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最佳的项目管理公司,由该公司全权负责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管理和项目组织管理,并在工程建设完工后交付于使用单位。在代建制管理模式下,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的身份履行相应职责,必须秉承维护业主利益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由于项目管理公司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所以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但是也会存在难以协调各方关系的弊端。

二、优化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确保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是各类型工程管理模式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的招投标阶段必须引入公正、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全面考核竞标者实力,使最后选择的监理方和施工方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此外,应对监理方实施定期考核制度,以促使监理方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同时要求施工方建立例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经验总结会、技术交流会和施工疑难问题讨论会,从而不断提高施工方的专业化水平。

(二)加强合同管理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中应当强化合同管理意识,通过合同明确各主体权责利之间的关系,以合同为依据约束各主体的行为,从而促使工程管理顺利实施。首先,加强合同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增强各方主体履行合同的意识;其次,针对合同实施的过程建立保证和监督机制,从而使各方主体始终处于认真履约的工作状态;再次,制定严格的合同履约考核制度,构建履约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措施,保证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三)推行行业准入制度

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应大力推行代建制管理模式,通过公平、公正的招投标选择具备专业管理水平的项目管理公司,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公司的优势,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和管理技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不仅有利于为项目业主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此外,国家应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对项目管理公司实施规范化监管,并对项目管理人员实施职业资格制度,不断提高项目管理公司的专业化水平。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尚未实现内涵型、集约式发展,工程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加之缺乏有效的建设市场监管,致使工程建设难以实现量化考核和跟踪评价。所以,国家应当重视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网络系统以提高市场监控的有效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前瞻化,不断净化建设市场的竞争环境,使其成为工程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当建立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信息库,促进工程建设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能够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进行,从而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推向法制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结论:

总而言之,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管理工作,应当根据公路建设要求选择科学的工程管理模式,确保各方主体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关系,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欣.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1).

[2]黄自良.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现代管理模式[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0).

[3]曹晓文.大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

第3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问题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S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园林绿化管理的内涵

钱老说:“要让园林包围建筑,而不是建筑群中有几块绿地;应该用园林艺术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园林绿化主要研究其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园林绿地的规划和功能分析,并对定额指标分布原则和园林工程管理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公共活动,由政府组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掌控,森林城市、绿化城市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且生态的生活环境而提出的,旨在造福民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顺应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尊重自然、道法自然、师法自然。

2、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园林绿化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是一项最基本的公共活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是完全通过政府财政支付来实现的,政府针对这项支出是需要取得极好的社会效益。园林绿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民生工程,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生态生活环境的需要而形成的,这就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文明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国家的软实力状况。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应该从设计规划、实施和维护管理等几个层面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满意的园林绿化效果。一般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规模较大,所涉及的内容和施工工艺多样化,为了更好的满足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既定的管理目标,使园林绿化工程在各个层面上的管理有章可循,因此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3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园林绿化管理直接涉及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城市园林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点,但就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专业性程度不高,没有创新性,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管理的效果[1]。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不能充分的体现设计思想

大多数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人员是风景园林专业和园林园艺专业科班出身的极少,而且具有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经验的人更是不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专业性强,还需要有审美能力,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园林绿化不过是种树、种花、种草等简单常见的工作,又由于当前园林绿化工程的利润极为丰厚,所以市场上一些不入流的个体队伍争先恐后的加入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工程中,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完全照搬图纸(有些连图纸都不大会识别),与实际情况相脱离,使完成的工程大大的脱离了规划时的设想,一个有艺术创新的园林绿化作品需要设计者和管理者共同完成。又由于甲方委派的参加管理的人员大多数是从相关部门抽调组成,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无经验可谈,对于施工方照着图纸施工的过程,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或者自己根本就不懂,所以建设方和承建方所委派的管理人员由于对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了最后完成的工程效果不佳。管理人员除了专业技术知识不够,还存在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情况,这也就形成了现场管理的混乱,施工方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施工现场对植物造型偷工减料,且所提供的植物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为了现场过关,产生寻租行为,贿赂现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存在着极大的道德风险。

3.2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备

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若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工期也未必不予拖延,现场管理秩序也将一片混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施工过程的控制体系,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存在随意和混乱的现象。我国目前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法制体系就 92年国务院所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对于此,各级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力度不统一,实施也不到位,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从不同的地方性特征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规范园林绿化市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并且监督机构很是薄弱,在我国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人员也有执法不严或谋私的情况。

3.3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科技发展水平和造价管理水品滞后,维护管理不足

现阶段,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理念没有深入,人们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不强,参与园林绿化管理的工作者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不够透彻。园林绿化市场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增高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比较新而且利润较高的行业,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还集技术与管理于一体,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从事园林绿化建设的人员不仅要懂得最基本的造价知识,还要懂得用软件制图和测绘,在整个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造价人员缺乏长期性的入驻现场,导致最后的结算审计变成被动的静态审计,影响造价的最终控制。到目前为止,由于造价管理的缘故造成园林绿化工程停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对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续的维护管理措施跟不上,一片生机盎然的园林绿化景观在数年后已经萎靡不振,奄奄一息,当然在管理措施落后的基础上也缺乏相应的维护技术人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后续养护管理措施。

4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应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果和成本,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工程在进行中出现一定漏洞,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以最少的投资收获最满意的效果,介于此笔者特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对参与管理的人员本身要求极高,特别体现在德、能两个方面。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参与各方应委派高素质人员进行管理,各方派遣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管理起到的重大作用,认真学习合同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就是加强施工工艺的学习,特别是学习园林绿化的专业知识,培养识图能力。

甲乙双方常对工程管理人员做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管理人员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经得住各种诱惑。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相关单位定期送管理人员到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学习,进行经验交流。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工程,必须要有一支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管理团队,正确执行相关规范,认真监管工程质量目标。因此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采取项目经理管理责任制,并配备一支良好的管理队伍,持证上岗,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4.2 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坚强和完善工程合同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对合同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园林绿化工作长效跟踪管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扩张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张力。其次,完善管理部门的责任机制,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极其复杂,涉及面广,需要很多部门通力合作,各部门明确管理的责任权利,细化管理目标。只有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这样甲乙双方所委派的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不会盲目,有法可依,按章程办事,使整个管理过程紧张有序,这样政府投资所建成的园林绿化工程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法律法规要规范园林绿化市场,对参与承包和施工的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核,具有相应的资质,且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员一定要有园林绿化工程职业资格证书和之前所施工项目建设单位的推荐书。

4.3 切实加强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提升园林绿化的后续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体现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保证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造价公司介入前期的管理规划工作中,认真比选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斟酌,只要不改变设计理念和效果,尽量选择新材料、新工艺,保证降低工程损耗,节约资金。在施工过程中,全方位参与现场管理,尽量减少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严格审核费用的支出,同时督促施工工艺的实施程度,避免返工和停工现象的发生,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采购质量好价格低的工程材料,确保优良工程的建成。建立一支具有优良技术水平的园林绿化工程维护队伍,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确保维护后续工作到位。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园林绿化管理也将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我们应该创新管理,确保园林绿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1.新时期建设工程及其管理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规模庞大的建设工程的建设任务结伴而至,建设任务的迅猛增长,必然对建设工程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建设投资效益是建设管理部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需要解决的问题,招投标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招投标管理活动的质量监督至关重要,要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活动质量监督体制,就必然结合新时期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从管理角度分析,新时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建设工程的主要特征可是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开放的政策为各个阶层的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

在我国许多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较多的优惠条件,投资税、经营税等减免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经营成本;土地的出让和土地使用权期限的放宽,使投资者能够期望得到长期投资回报;政府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意识,精减审批手续,一是减少了投资者审批过程的投入;二是为投资者赢得了时间;三是早投产,早收益,减少了投资者的前期投资风险;四是从投资的时间价值分析,有效地降低了投资成本。高效简捷的审批办事效率,优惠的投资政策,是各个阶层投资者的良好投资机会,不论是企业、个人、甚至外商,把投资于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作为发展事业、拓展业务的良好条件,也正是因为这些条件,为我国各个地区吸引了经济建设更多的投资,注入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多元投资并存

改革开放政策为各类投资主体开拓了广阔的投资渠道,生产投资、建设投资、公用设施投资、贸易服务投资等几乎各个领域都渗透有国有投资主体之外的投资者,有企业、有集体、有个人、有独资、有联合投资、有引进外资,投资主体呈多元化的特征。不同投资主体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应该说的确有其各自的特征,满足和服务于各个投资主体建设工程管理活动的需要,是新时期建设工程管理的新特征。

(3)建设主体的多层次

建设主体包括建设单位(业主),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采料、设备生产或供应单位。一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形成多层次的业主;二是不同业主对建设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不同,建设活动中的建设参与主体也必然各有所异,有的如外商投资要求国际监督咨询公司、施工承包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的介入,甚至要求进口设备和材料的使用,这些就自然形成了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多层次的建设主体;三是投资渠道广阔,投资额度大小变化较大,不同的规模,不同等级的建设工程项目,法律上规定了要有不同资质等级的建设主体承担其任务。

(4)建设工程管理的国际化

投资主体、建设主体、建设活动的国际化,必然要求建设工程管理国际化。一是有关管理法规、条例要和国际接轨,并且不仅有中文一个版本的,还应该至少有英文版本的,这也是新时期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投资、建设者创造良好建设管理氛围的主要体现;二是向境外投资者、建设者宣传我国有关建设工程管理法律、法规,使他们在建设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三是加入WTO后,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应率先向国际惯例靠拢,按国际管理体制和规定进行建设工程管理,促进我国建设工程国际化。同时,为国内建设主体熟悉国际建设管理规则,提供良好的培训场所,为实施建筑业输出兴业做出贡献。

2.招投标过程是建设工程质量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工程质量形成有其客规规定的内在规律性,是按照建设工程实施建设的基本建设规定程序逐步递阶形成的。它是从分析确定建设工程质量需求着手,到通过各个阶段规定的必要的建设活动实现其质量特性、功能需求的满足为止,形成了建设工程质量的全部内涵,建设工程质量按其形成的先后次序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与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和工程的使用与维修阶段。每个阶段按其各自规定的任务和内容,履行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自职责,五个阶段的任务全面完成,构成了建设工程质量的完整体系,同时各个阶段的质量形成过程和各自特定的质量任务和内容之间有着其内在的、互为依据的必然联系,每一阶段建设工程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都是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必要组成部分,系统全面地实施各个阶段的质量形成的任务和内容,是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整体优化的前提。招标投标管理中的质量活动和质量监督管理属于建设准备阶段质量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建设阶段质量形成过程的规划和事前控制,是保证建设工程建设主体质量能力和素质的关键把关,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构成对建设主体质量行为准入选择的有效机制,是保证施工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树立系统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全过程的观点和整体优化观点的有机组成。

3.招投标行为质量监督是政府建设工程质量全面、全过程监督管理的要求

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均纳入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范畴,涵盖了所有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建设活动。开发区投资建设项目,不管是个人投资、企业投资,或是外资、中外合资,还是国有主体投资的建设项目,一样都属于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二是对全部参与建设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的生产或供应单位的建设工程质量行为和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涵盖了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所有责任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主体,不管是什么层次,哪一个国籍,都应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3].

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是指政府对建设实施的所有过程实施监督管理,包括可研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和使用维修阶段的质量管理,可研决策、勘察设计是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规划阶段,是决定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产品实体质量形成阶段,是决策和设计质量规划目标的实物化阶段,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关键,使用维护阶段是建设工程质量的维护和完善阶段,是实现全寿命期建设工程质量目标必不可少的阶段,施工阶段质量目标的实现影响因素多,关系复杂,但是最关键的就是质量的投入,投入的核心因素是人的质量和素质,人的群体的质量能力和水平,保证这一关键因素———人的质量的关键,就是施工准备阶段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它是事前控制施工阶段质量要素的关键环节[3],这是因为,中标单位的确定,其资质、能力和水平就已确定,质量投入的人及人的群体的要素也就基本确定,它是形成工作质量和工序质量的技术操作者和实现者,提高施工阶段建设工程产品质量,应该首先把好招标投标阶段的质量监督控制关,保证信誉好,质量体系健全,管理水平高,质量保证能力强的施工企业优先中标承揽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进而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有效实现。

4.加强招投标行为监督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

(1)招标投标阶段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施工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主体招投标参加者的有关资质、质量活动的监督,保证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各主体在其资质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建设市场秩序,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体系的高效运作[1].

(2)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PDCA循环要求,对投标单位投标活动中的质量监督审核,严格投标文件中有关质量管理方法、措施的审查,是对施工阶段质量计划控制监督的基础,是对投标单位质量保证能力的确认和审查。

(3)施工前,建设单位建设工程质量活动频繁,招标投标活动是建设单位工程质量活动的一个方面,规范建设工程建设业主的质量行为,更好地落实建设工程业主负责制,就必须加强对业主从事招标活动中的质量行为的监督,保证建设工程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4].

(4)通过对招标投资活动中的质量行为的监督,更好了解和检测各建设主体的资质、信誉、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方在其法律规定的合法业务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以体系健全保证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提高工序和工程质量,这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重视“以人为本”、“事前控制”思想的具体体现[4].

第5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建筑经济发展备受关注,已经成为国民性的经济支撑性行业。对于该种情况的出现,该行业的人群喜忧参半,前者是源于地产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建筑行业的前进,后者则重点考虑的是房地产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变大。由于建筑工程行业与其他商品产品行业存在差异,建设工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受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要着重重视该方面的工作,立足于建筑行业质量进行简要分析。本文对该项工作进行简单探讨,为同行业提供参考意见。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内容

2.1内涵

国内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大多数是指整个基础工程的全方位管控,在对其进行全方位管控时,需要从公司的招投标环节开展工作,并逐步延伸到房屋设计、工程造价以及施工管理等各项内容,对工程进行全方面管控,才有利于确保工程建筑合格概率的提升。一旦建设工程中的某些环节未能达到标准,很容易导致建筑建设工程遭受重大损失。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时间较短,并没有成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以及理论,甚至缺乏专业性的权威人员。正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导致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备受关注。

2.2基本特征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对某一个建筑工程进行的一次性管控和全方面管控。该种管理模式有别于其他工业化的大批量和大规模管理,也并不是行政过程上的单独性管理,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失误问题进行纠正,避免由于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导致的严重损失。工程项目管理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职能单位所需要耗费的必要资源以及时间等。对此,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势必要做好工程资源的各方面确定以及计量。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不足之处

3.1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根据现场情况的详细调查可知,国内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为管理模式的非完善性。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等联系不够紧密,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缺乏,整个工程项目长期处于一种无机制管控的混乱状态。与此同时,投资方对工程项目管理并不重视,项目目标以及责任人的自身定位模糊化,工程单位并没有设定专业性的部门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做好全面控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3.2管理模式的认知不准确

部分建筑企业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不重视,项目工作者也没有在项目中进行宣导,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对这个项目管理模式认知存在不明确的情况,有时候根本就不了解项目管理的整体运营模式。由于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时间短,根本就没有成熟化的体系,因此,对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还需要一定的研究。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

4.1构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建设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制定出有效且有针对性的管控制度,按照相关的规定革新传统的管理方式。在该种时代背景下,管理工作者势必要遵循建设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项目工程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管理工作者还要注重对特定岗位的设置,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针对具体的项目工程目标、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做好明确规划。建筑企业的管理还需要完善各种各样的管理体制,实行对应的责任分配体制,以改变过去承包商项目工程管理上的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2增强企业工作者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认知

为确保所有项目工作者都能够了解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必须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将某一些先进的外国管理理念引入项目管理中,对工作人员做好宣导,以满足整个项目工程应用需求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工作者还需要积极研究和吸收一些国际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模式理论以及实际经验。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细节性问题进行处理,做好对模式的适当调整以及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只有通过对项目管理模式体制的完善,才能够促进企业在建筑市场中谋求优势地位,以便提升项目工作者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认知。

5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类别

5.1DBB模式

该种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性的模式,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到招投标建设的所有环节,其在国际上也属于一种比较通用性的项目管理环节。这种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是明确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需要确保其按照设计规定从一个项目结束之后再延伸到另外一个项目。

5.2CM模式

该种模式是指从建设到管理的一种模式,其又被称为阶段发包模式,可采用有效的方法确保工程施工阶段就开始雇用具有丰富经验的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中,为后续的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施工建议,以确保施工管理全过程得到有效防控。

5.3DBM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从设计到建造管理的模式,在项目原则确定之后,业主只能选择一种唯一的方式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逐步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有效管控,选择专门性的工作人员完成工程建设。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注意点

近年来,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建筑工程质量备受关注。在大量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建筑工作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不足以及实操技能水平不高等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该项环节中,很多从业者质量意识薄弱,常常违反基础性的工作程序而进行不规范操作,有时还会不按照工程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影响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另外,建筑单位所采购的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会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此,在工程建设中,一旦发现某些环节不合理或者管理缺失,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弥补建筑工程的损失。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时间并不长,有时还缺乏一些体系化的理论知识,致使国内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较多弊端。正因如此,建筑工程更应当采取严谨的管理方式。

7结语

在建设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影响工程管理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从自身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施工单位能力等各个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改善策略,在现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这是当前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模式,势必要了解我国建设工程的实际状态,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确保国内的房屋建设有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带动其他行业的持续性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探讨[J].工程与管理科学,2020,2(4):75-76.

【2】李向进.关于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171-172.

【3】刘涛.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重点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3):41-42.

第6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发展

一、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产生背景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由国家拨付,施工任务由行政部门向施工企业直接下达。当时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完成国家建设任务的执行者,都对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相互之间缺少互相监督。政府对工程建设活动采取单向的行政监督管理,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主要依靠施工单位的自我管理。

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务院决定在基本建设和建筑业领域采取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例如,投资有偿使用、投资包干责任制、投资主体多元化、工程招标投标制等。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形式,已经势在必行。否则,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

通过对我国几十年建设工程管理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并对国外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进行了考察,认识到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专门的学问,需要一大批专门的机构和人才,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应当走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建设部于1988年了“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建设监理制度。建设监理制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改革举措,旨在改变陈旧的工程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建设监理机构,协助建设单位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以提高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

二、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特点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经过长足发展,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并且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但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具有以下特点。

1、建设工程监理属于强制推行的制度

建设工程监理是适应建筑市场中建设单位新的需求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也是整个建筑市场发展的一个方面,没有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指导或干预。而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制度提出来的,也是依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全国范围推行的。为此,不仅在各级政府部门中设立了主管建设工程监理有关工作的专门机构,而且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明确提出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并明确规定了必须实行建设工程监理的工程范围,其结果是在较短时间内促进了建设工程监理在我国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工程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队伍,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差距。

2、建设工程监理具有监督功能

我国的工程监理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它与建设单位构成委托与被委托关系,与承建单位虽然无任何经济关系,但根据建设单位授权,有权对其不当建设行为进行监督,或者预先防范,或者指令及时改正,并且在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中还强调对承建单位施工过程和施工工序的监督、检查和验收,而且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旁站监理的规定,对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所达到的深度和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门都已全面开展了监理工作。建设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建设工程监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在建设单位委托工程监理企业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理的条件下,在建设单位有了初步的项目投资意向之后,工程监理企业可协助建设单位选择适当的工程咨询机构,管理工程咨询合同的实施,并对咨询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或者直接从事工程咨询工作,为建设单位提供建设方案。这样,不仅可使项目投资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方向,而且可使项目投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工程监理企业参与或承担项目决策阶段的监理工作,有利于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避免项目投资决策失误,也为实现建设工程投资综合效益最大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建设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了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外,还具有适用、耐久、安全、可靠、经济、与环境协调等特定内涵,因此,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尤为重要。同时,工程质量又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隐蔽性、终检的局限性、评价方法的特殊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不能仅仅满足于承建单位的自身管理和政府的宏观监督。

有了工程监理企业的监督服务,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监理人员能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督促质量责任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实现质量目标和使用安全,从而避免留下工程质量隐患。

四、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从1988年开始建设工程监理试点以来,建设工程监理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仍是发展初期,无论从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水平,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其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法制建设,走法制化的道路

目前,我国颁发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条款不少,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数量更多,这充分反映了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但从加入WTO的角度看,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方面。而且合同管理意识不强,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现象还屡屡发生。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的水平还较低,监理行为也经常不规范,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工程监理必须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

我国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仍然以施工阶段监理为主。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体制上、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建设单位需求和监理企业素质和能力等原因。但是应当看到,随着项目法人责任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民营企业和私人投资项目的大量增加,建设单位将对工程投资效益愈加重视,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监理将日益增多。从发展趋势看,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将是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趋向。当前,应当按照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规律,积极扩展监理服务内容。要从现阶段以施工阶段为主,向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发展,即不仅要进行施工阶段质量、投资和进度控制,做好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而且要进行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监理。只有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

3.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全方位、全过程监理的要求来看,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还不能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也时有更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都要求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只有才能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整个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第7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设工程;应用;研究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和项目控制(Project Con设ol),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项目策划”指的是目标控制前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工作;“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是投资目标,对施工方而言是成本目标。项目决策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而项目实施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2.加强和改善项目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对策

按建设工程生产组织的特点,一个项目往往由许多参与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而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知识的集成,业主方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虽然有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但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加强和改善项目管理的对策如下:

(1)提高企业组织机构效率根据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地域分布广,管理跨度大的特点,建立横宽纵短的管理体系,把管理重心下移,缩短指挥链,使企业管理层更加贴近项目作业层,加快信息传递,减少信息失真,增强企业快速反映能力,实现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

(2)用有形的手垂直监管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完全依赖项目经理部自身努力是做不到的。要实现政令通、信息畅,光靠文件制度的约束力也是做不到的,必须有一只强有力的手,垂直贯穿于企业管理层和作业层之间,彻底扭转政令不通、信息不畅,各自为政局面,同时发挥集团企业人才、技术优势攻坚克难,为工程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可采取的具体做法是:企业管理层对在建的工程项目实行区域管理,组建若干工程项目管理督导组。组长由一名副总经理兼任,组员由预算、工程管理、科技开发、安质、机物、劳资、财务等部门组成(每个成员应是各自业务领域的专家),对工程项目进行巡回检查督导,完成下列职能:

1)以钦差大臣角色,履行监督职能,疏通信息渠道,上传下达各项指令。

2)以专家组角色,协助现场解决疑难问题,开展科研攻关。

3)以协调员角色,负责协调企业管理层和项目作业层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

4)以绩效考评员角色,参与对工程项目的绩效考核工作。

(3)化解企业内部利益矛盾一是在对中标项目进行项目评估编制内部预算时,集团公司要组成专家组深入实地调查论证,全面测算围绕施工将要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定额取费要合理,要充分听取参建子分公司的建议和意见,努力达成共识。二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确定性因素,引发施工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及投资额调增或调减,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有可能从中受益也有可能受损,集团公司应本着客观、公正、透明的态度同参建子分公司共同分享和分担变更设计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三是在编制工程项目内部预算时要留出一定比例的“生产专项投入调控基金”,用于项目作业层为满足生产需要而增加的计划外投入的成本补偿。如:有些项目为满足业主的要求,项目作业层在施工中必须增加安全生产保障投入、工期保障投入等,业主通常不予追加投资,项目作业层加大了生产成本,效益受到影响,如果集团公司动用“生产专项投入调控基金”适度弥补项目作业层的额外投入,企业内部利益矛盾将会有效化解。

(4)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首先,根据工期长短,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考核期,制定阶段性考核目标。对工程项目进行阶段性考核,同时可选择某个阶段性考核点,对项目进行过程审计,通过过程审计和阶段性考核,对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再评估,进而确定下一阶段管理目标,改变事后算账格局,做到防微杜渐。其次,改进绩效考核指标,改变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考核模式,引入非财务考核指标,对项目进行全面考核。可借鉴铁道部开展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评价活动的有关考核指标,把对工程实体的考核纳入工程项目考核评价体系中。

3.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既要融入了国际先进项目管理思想,又要结合了中国特色管理及标准;要充分参考了PMI、FIDIC条款,以成熟的IT技 术为手段,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国内基建管理规程与习惯、工程专家的智慧融合到一起,是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有效的工程关系系统是提高竞争力的得力助手。

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要以施工预算(目标成本)为龙头,以合同为约束,以进度和资金为双主线,以成本控制为目标,实现在限定的时间内,在 限定的资源(人、材、机等)条件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尽可能低的费用(成本或投资)圆满的完成项目的任务。

·公司管理层可以实时获取远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各种经营信息,可同时管理多个不同性质的项目并在多项目之间进行资源协调。

·项目管理层可实时动态监控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和盈亏状况,对施工全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

·系统对工程项目施工预算、进度、合同、采购、材料、设备、质量、安全等进行全面综合管理;纵向贯穿招标、分包、采购、施工、竣工的全过程,横向涉及公司-项目部的各个岗位,是一套全方位、集成的项目管理平台。

·通过对成本、进度、资金、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合同、变更、结算、支付等要素的流程化管理,来提高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综合配套能力,同时兼顾了知识管理、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必须在项目管理上下工夫,把项目管理与任务承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项目的过程控制,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创新要效益,实现企业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不断增强企业实力,确保企业沿着可持续的轨道快速协调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丛培经主编.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郭亚军著.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2.

[3]成虎著.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任汉波等主编.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5]张金锁主编.工程项目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0.

[6]王雪青主编.国际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毕星,翟丽主编.项目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第8篇

我国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几乎全是靠人实行的,也就是管理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使用比较传统的工具、工程设备及传统的通信方法,对水利建筑工程进行人工检测、人工处理等,并利用人工绘制工程图、撰写文字以及计算各种数据。同时利用人工对工程质量、完工度、投入产出等实施监控,对水资源、物资等情况进行汇报。至90年代初期,水利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开始接触到计算机、通信设备等,还有一些比较发达地方的水利建筑工程将自动测报系统引入到管理中,但这样只使同一地区内的水利建筑工程部门之间联系,不处在同一地区内的部门还是无法联系。这时,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还没有在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当然就没有充分发挥出它们所具备的巨大功能。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不断地进步、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管理投入不充分、管理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不先进、管理模式太过传统等。除此之外,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也不够完善,管理义务和权利混乱,内部的管理制度过渡呆板,激励及竞争机制也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等。因此,面对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水利建筑单位应该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措施便是加强对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2.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可行性。我国能不能实现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就要看水利建筑单位有没有能力建立起一套全面、先进的现代化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体系。通过上图可知,要想创新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就要从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及体制、管理人员的素质五个关键部分入手,只有对这五个重要部分进行不断地革新,才能保证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从传统转型变为现代型。所以,笔者认为要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就要创新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创新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目标、规范水利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及体制、推进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提高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我国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途径

1.创新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创新水利建筑工程管理就是促进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由落后的管理逐渐向现代化管理转变,那么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管理理念也必须由传统落后走向先进科学。笔者认为,创新管理理念应该做到:首先,从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上抓起,管理者的思想认识直接决定着创新实现的与否,不断加强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使其重视管理。其次,在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最后,水利建筑工程要发挥为人民服务的功能。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能只关注短期利益,而是要把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好、开发好。

2.创新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目标。通过创新后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智能化、保证水利工程在计划期内顺利完成、实现水利工程带来预期的收益。因此,要想创新管理目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变革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保证变革后的管理模式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合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的特征。二是,要采取措施保证水利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在完工及后期使用中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功能能够得到体现,从而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水利服务。

第9篇

关键词:单位游泳池;质量;安全;施工管理

1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

建设工作项目管理是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的活动。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建设工程管理其内涵涉及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项目全寿命)的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①从项目建设意向开始,编写和报批项目建议书、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项目前期的各种论证工作都属于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②实施阶段是指项目由设计图纸转化成现实成果的过程,是项目周期中工作量最大、资源消耗最多、耗时最长的阶段;③使用阶段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让其发挥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阶段。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界线标志是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建设工程管理的任务

由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因此,按项目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目标。就比如在我单位游泳池工程中,如果该项目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就没有必要进行管理,也就无法进行定量的目标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提到工程项目管理或建设工程管理,首先就想到其任务是项目的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这里应该指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其实是一种增值服务工作,其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1)工程建设增值包括:①确保工程建设安全;②提高工程质量;③有利于进度控制;④有利于投资(成本)控制。在游泳池项目管理中,由于地下水的原因,就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增加。2)工程使用(运行)增值包括:①保证工程使用安全;②满足用户的使用功能;③有利于环保;④有利于节能;⑤有利于工程运行时的维护;⑥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在游泳池项目管理中,由于泳池内常年满水,就增加了泳池的运营成本。

3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有很多单位参与,比如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有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利益,因此,就有了代表各自利益方的项目管理。而业主方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种资源的总集成者和总组织者,因此,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该项目管理的中心。业主方项目管理主要代表业主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由三项构成: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业主方相应的质量要求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进度目标指的是项目管理过程的时间目标,也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其中投资目标指的是项目的总投资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想提高质量往往也需要增加投资,要加快进度也需要增加投资,有意地缩短进度会影响投资目标或质量目标的实现,就比如在我单位游泳池工程中,为了节约时间,而忽视了沉降观测,就影响到质量并增加了投资。这都表现了目标之间关系矛盾的一面,但通过有效的管理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也可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这反映了目标之间关系统一的一面。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方包括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即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的准备阶段和保修期阶段,需要分别进行如下工作:①安全管理;②质量管理;③进度管理;④投资管理;⑤合同管理;⑥信息管理。其中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任务,因为安全管理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与安全,而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生命,它关系到整个项目管理的成败,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作为业主方,应始终紧抓安全和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让工程项目最大地发挥出其功效。

4工程实例

游泳池位于笔者单位内,由于场地限制,游泳池的长宽尺寸为50m×18.5m,深度为中间1.8m,两边为1.5m。该工程原地上是一座旧仓库,在拆除的过程中并未发现地基有什么异常,由于工程的工期紧,为节约时间,该工程未按要求报批,只是按简单构筑物处理,也未按相关要求进行工程勘察,只是找相关的设计部门进行施工图设计并出图。在基坑的开挖中,我们首先遇到地下水问题。我们发现老仓库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其基础的处理方式是用打木桩的办法,穿过含水层,直达持力层。经设计人员的现场勘察,在游泳池的地基施工中,决定采用抛毛石的方式来稳定地基,并经载重机械反复碾压,待地基稳定后马上进行了游泳池底部施工。考虑到该工程有地下水,设计人员对游泳池底部结构进行了加厚加筋处理。但由于工期紧,并未按相关要求对地基进行沉降观测,这给该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当游泳池的施工进入装饰铺设瓷砖的阶段,问题出现了。我们设计的游泳池底部是有坡度的,两边浅、中间深,但整个斜面应该是平的。工人在施工中发现游泳池的底面钢筋混凝土有些起拱,但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以为是底面的找平问题,只是进行了简单处理就接着施工。待游泳池底部瓷砖铺设完毕,准备验收的时候,发现游泳池底部瓷砖大量开裂并起拱。经设计人员现场勘察,发现这为地下水水压所致。经详察,发现该地下水为常流水,是由多处地表水汇集而成,而游泳池的地基位置正好处在该地下水流经的位置上。为了保证游泳池的正常使用,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方案进行补救:①挖了两个降水井,并配置潜水泵,当井内水位达到一定位置就自动开启水泵抽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持游泳池底部的正常水压;②让游泳池常年满水,通过池内水的自身压力保持对地下水的平衡,以达到游泳池的安全使用。通过这几年的使用观察,发现这些补救措施是有效的,整个游泳池在使用过程中并未发现重大的安全问题。但教训也是深刻的,作为甲方的管理人员,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教训:①工程上马之初,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勘察,并依照勘察报告的成果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和论证。在非本专业的单位领导面前,作为专业的甲方管理人员应站在专业的角度,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坚持自己的观点,尽量让工程项目的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②在基坑开挖中应遵守施工的正常程序。不能因为工期紧,领导要求高,就不顾正常的施工程序,对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如沉降观测记录),其实十分关键的施工步骤进行省略,仓促施工,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③在分部工程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验收。当游泳池混凝土浇筑完毕,我们并未及时组织验收,也未对施工中工人提出的疑问及时现场踏勘、仔细地分析原因,而是等瓷砖铺贴完毕,整个工程即将竣工时才发现问题。甲方的现场管理,存在重大漏洞,教训深刻。④虽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整个工程的失败,经多年运营,游泳池还能正常使用,但工程的隐患无疑加大了游泳池的成本,也对后期游泳池的运营增加了成本的开支,让该项目在经济上始终处于不利的位置。

作者:陈锐 单位:福建省第二地质勘探大队

参考文献:

[1]孙占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