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护理精细化服务具体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8 16:56: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护理精细化服务具体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护理精细化服务具体措施

第1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康复科;护理管理

该院康复科所面对的患者,存在年龄普遍偏大、多伴有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特点,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给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护理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6年1—12月期间,该院康复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12月期间,该院康复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该院康复科45名护士,均为女性。其一般资料如下:年龄最低的为20岁,年龄最高的为42岁,平均年龄为(28.56±5.13)岁;主管护师5名,护师12名,护士28名;15名工龄在5年以下,23名工龄在5~10年之间,8名工龄在10年以上;12名为中专学历,16名为大专学历,17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应用问卷调查法对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遵循自愿原则,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选择50例患者参与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基础病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该院康复科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人员精细化管理、风险精细化管理、绩效精细化管理、实行精细化工作流程,旨在全方位、全面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人员精细化管理。实行分层负责制,即护士长对责任组长负责,同时全方位地控制护理质量控制[1];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负责,同时指导、督促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精细化、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对助理护士负责,同时承担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措施的任务;助理护士则负责对患者实施陪同检查、标本送检以及生活护理等任务。②风险精细化管理。将加强对年轻护士的风险教育培训当作一项重点来抓,全面提高全体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与责任心;结合康复科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针对患者存在的年龄普遍偏大、多伴有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特点,制定“精细化管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各项制度,如规范文明用语以及各层级护士的培训计划、考核目标、护理职责、工作标准等,并制定符合康复科特征及实际要求的服务规范、工作指引、应急预案等,如采用约束带、床拦等对患者加以约束,避免患者发生坠床、跌倒,在易滑倒地点放置警示标示等。③绩效精细化管理。对科室中的护理工作,护士长负责每周进行一次量化考评,量化考评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入院评估符合情况、护理文件的规范程度与书写质量评分、护理措施落实程度、护理差错时间发生率、健康指导覆盖程度以及压疮发生率等[2];每两周对护士进行1次素质测评,素质测评的主要内容包括护士的技能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等,得到素质测评结果之后,对其进行量化评分,并对量化评分结果进行等级划分[3];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89分之间为良好,60分、79分之间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最后,实行精细化工作流程。在入院接待服务流程上,精细化划分责任护士与主班护士的具体职责,在输液服务流程上以及亲情回访流程上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护理到位。

1.3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相比,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康复科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人们也提高了对医疗水平、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现阶段,高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仅仅局限于“治好病”,而是已经拓展到了为患者提供高效、个性化、精细化的医疗服务、护理服务以及优化的就医流程等多个环节[4]。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精细化操作为主要特征,旨在通过对有限资源进行充分、高效利用,强化协作,加强组织执行力,最终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该研究旨在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此,观察并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该院康复科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根据该研究结果:与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相比,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康复科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康复科的护理管理质量,也有利于减少康复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对康复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珊珊 单位:济南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马玲,郑跃,张晓晓.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7):36-37,118.

[2]王艳丽,姚晚侠,芦沁蕊,等.精细化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325-327.

第2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效率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危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其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因此,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保证手术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1]。精细化管理即使用精细化的分工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通过一定的标准和制度规范,来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手术效果,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中。我院手术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8.9岁,排除:(1)有严重心、肝、肾器官疾病的患者;(2)有严重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3)恶性肿瘤的患者;(4)有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其手术类型:胆道手术33例、胃肠手术34例、腹股沟疝手术14例、乳腺手术4例、甲状腺手术3例、微创手术20例、传统手术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护人员、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行。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1.2.1工作环境从细节之处抓规范建立合理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环境地面的消毒清洁工作,合理的手术室物品运转流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间物品、设施的摆放合理有序,利于操作。1.2.2细节护理从细节之处抓质量规范护士言行礼仪,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需求为主动服务,关爱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微笑服务患者及家属,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2]。1.2.3物品管理从细节之处抓落实专科仪器、设备专人检查维护,无菌间物品有醒目的标识,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对过期、污染、变质的物品,做好登记和管理,重点物品、药品做好班班交接工作,做好物品的管理工作。1.2.4考核管理从细节之处抓实效为手术室医护人员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检验精细化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临床效果,监督并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慎独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护士主动充分的照顾患者的需求,利于反馈相关的管理结果。1.2.5人员管理从细节之处抓高效精细化的管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建立标准化的手术流程,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不仅能够使护理工作安全连续的进行,而且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休息,在工作中有利于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减少发生医疗差错,从而实现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3]。护士长主动关心护理人员情况,加强手术室防护措施的教育,保证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安全。1.3观察指标采用我院手术室自制的评分表进行护理质量的考评,包含5个方面: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每项细分成若干小项,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则效果越好;手术效率从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分为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得分≥85分为满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观察组在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等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精细化管理对手术效率的影响观察组手术效率在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拥有各项设备和较高的建设成本,是对患者进行诊疗救治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及人身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规范管理工作会导致分工不清,工作混乱,造成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影响患者手术的进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引起医疗纠纷[4]。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成效显著,能够使护士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营造和谐环境,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真正贯穿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赖度,降低其焦虑情绪[5]。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对护士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促进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升了整体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有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手术效率,并且在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对手术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改善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为推动医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芋玉,吴应虬,黄爱丽,等.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41-43.

[2]许巧玲,冯娟,王日星.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42-144.

[3]路桂梅.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47-148.

[4]张建,叶桂美.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4):627-628.

第3篇

首先,它是一种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做人做事的一种态度,是常说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对人对事的基本看法,就是做人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事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完美。日常工作虽然平淡,但通过精细化,却能给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使我们对人对事有一个全新的看法。因此,我们要树立精细意识,将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做精、做细、做好,在精细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在精细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其次,它是一种理念。就是只要精细,世无难事。精细作为一种理念,是在做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只要坚持了精细管理和精细操作,任何事情都能做好,再困难的事也能做完美。同时,精细无止境。只有在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之中,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因此,我们每一名员工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更好”的工作理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创新,通过日积月累,我们的管理水平就能不断提升,我们的医院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第三,它是一种工作方法。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具体工作之中,就是一种科学地、规范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系统思考、目标管理、精细作业等。

第四,它是一种工作习惯。就是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做好精细化,自觉精细工作。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并强力推行,使精细化逐步成为我们“潜意识”的行为,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式管理的行为习惯,彻底改变粗枝大叶、草率马虎和“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现象,形成一种追求精细、持续改进、力求完美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这既是个人人生的财富,也是企业的财富。

二、医院精细化管理实现的主要途径当前,医院的管理主要是经验型和粗放型,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不全面是主要问题,医院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节约运营成本,就必须树立“精细”理念,引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全面化。实现精细管理的方法很多,内容非常丰富,任何有助于把管理工作做得精确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法都是属于精细化管理方法。如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岗位责任制、流程改造、成本核算等。

根据我院一年多来的实际运作,我认为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主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1、注重流程化管理。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前提条件。

实施精细管理首先要重视流程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满意度,缩短服务流程循环周期,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综合效益。我院的具体做法是:根据病人就诊量合理设置挂号、划价、收费的窗口数量,实行“一站式”服务,缩短了病人的等待时间;合理安排医技科室的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力缩短各项检查的预约和出具报告时间。同时,今年我院在改造门诊楼时进行换位思考,围绕病人需要充分考虑门诊各科室在空间位置上的合理性,对现有科室的布局依照服务流程优化的要求进行整合,逐步改善医疗服务的硬环境。

2、推进制度建设。这是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传统型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医院没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维持它的运转,就很难在同别人竞争中占优势。制度化管理的医院旨在避免“强人”治理,主张通过制度实现对医院的管理。我院在制度建设上,主要是整合制度,建章立制。自去年以来,就对全院所有岗位、每个专业进行了全面梳理,把原有岗位标准、规定和岗位责任制整合为细致的工作标准,严格对照标准现场作业,在医疗、护理、管理、质量、服务等方面切实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并编印了《医院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一书,发到每个员工手中,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先后修订、补充、规范了首诊医疗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病历书写及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知情同意制度等41项医疗规章制度,先后建立了各专科护理常规197项、技术操作规范35项。制定下发了党建工作二十项制度、行政议事规则、车辆管理办法、招待费使用办法、加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准入管理的规定以及医师外出会诊、外出进修、、科研等新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在今年院职代会上,又出台了《院20__年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规定》、《院工资管理规定》、《院社会保险管理规定》、《院关于器材及物品管理办法》、《院关于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院物业管理运行办法》等7个经营考核管理办法。据统计,从去年截止目前,我院先后共建立整合各项制度、办法、规定500多项,促进医院各项工作

有章可循,健康发展。

3、细化财务管理。这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精细化管理中,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决策和未来发展。对医院来说,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医院最核心的管理。我院新班子组建以来,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出台了关于我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规定,建立起集中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财务核算流程,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全过程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控以及全成本费用的优化预控,使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我院将设备科、物管科、药剂科的3名会计人员收归院财务科管理,成立成本核算小组,统一管理,加强成本核算。

4、开展院内信息统计工作。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精细化管理强调数据管理,主张用数据说话。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体现数量化,为绩效考核提供数据和依据。今年,我院专门开发、安装了检查费用统计软件,对全院上门诊的医生、住院医师、检查科室所完成的工作数量进行全面统计。主要统计每人每天的处方数、手术次数以及检查科室所完成的工作量。并以两周为一个统计周期,汇总形成统计报表,送交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在有关会议上通报和公示。强化统计工作后,各项工作出现明显变化:防止了门诊处方的外流、减少了一定的漏费、打消了部分人员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懒惰思想,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为院综合考评提供了依据,使我院精细化管理呈现出了新的亮点。这一举措使我们今年1—6月份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有较大提高,其中挂号收入增幅130.56%。

5、狠抓内部考核,强化细节管理,降低运行成本。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力保证。

有制度不抓落实,会使制度流于形式,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内部综合考核管理制度,对医院工作各环节做到严格、细致、及时的监督,并通过狠抓考核,实行责任追究,才能使各项制度和办法落到实处。我院坚持执行月评比、月考核、月通报制度,对各科室工作分别按照《临床科室质量考核标准》、《门诊工作质量考核标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考核标准》、《急救物品器材质量考核标准》、《特一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医技科室综合考核细则》、《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评细则》、《机关科室工作考评标准》实行量化细化考核,并按照比例确立各科的综合得分,作为当月效益工资的奖惩依据。同时,每月还向全院公布“各科室经济效益核算表”、“医疗科室药品占有率排列表”、“效益工资考核后六名统计表”、“医疗医技科室纯利润名次排列表”等,增加透明度,起到激励的效果。

注重细节管理.集中开展清仓理库工作,对全院各病区护士长、门诊和医技科室库存物品、物管科库房进行了全面的盘查、登记和造册,全面分项进入计算机系统,作为有关科室的监管依据。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全院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医疗耗材及物品的购进、领用、核对、报废审批制度,堵塞漏洞,控制支出,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6、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精细化服务。这是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精细化服务就是体现人性化。首先要建立一套为病人服务理念、服务项目、服务要求,在对员工培训后共同遵守;其次,在诊疗过程中,医院要在病人的看病时间、等待时间、看病流程、医疗费用、医院环境、医患沟通等服务上做到规范、细致、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处处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这也会为医院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近两年来,我院按照《陕西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狠抓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工作,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应用工作,不断填补本地区技术空白,以特色技术吸引病人,增强医院发展后劲。强化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手段,细化服务措施,实现“零缺陷”服务目标。发挥技术、环境、地域、服务优势,加强重点专科和优势专科建设,强化名牌效应,成立了康体、介入、心脏外科、灌洗、腔镜“五大中心”,组建了特需病房,对病房进行改造装修,优化医疗环境,维护群众利益,让患者真正享受到安全、方便、有效、低廉的医疗服务,营造融洽的医患关系。三、医院精细化管理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1、注重宣传,提高认识。医院要加大对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在整个医院内部要营造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不仅要让医院的各级管理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全面理解,正确把握并积极参与精细化管理,而且要让全体员工都充分认同,做到全员参与,使精细化管理工作由少数人的推动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宣传引导、标杆引路与强制推行相结合,使广大员工在认识中行动,在行动中得到提升,不断把精细化管理推向深入。

第4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考评标准 现代医疗

在医院当中推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凭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以及工作成效。通过采取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式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使医院可以抓住医疗市场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适应医疗制度改革,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利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将管理工作当中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做到准确化、精细化、数据化。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各部门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执行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其本质主要是对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战略的落实与分解,使与医院工作相关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有效的得到落实和贯彻。与此同时,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也是使医院执行能力得以提升的主要途径。在医院当中,一旦确立了这种管理模式之后,就必须要结合医院的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依照“精细化”管理的思路,找出医院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当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的、分阶段的对医院进行管理。另外,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将管理的创新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会体现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深刻内涵。

2.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2.1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将面临着配套改革的选择,包括选好定点医院、保证基本医疗、规范医疗行为、合理分流病人、降低医疗成本等等,如何适应医改要求,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医院唯有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除此之外,在医院当中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还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现今多数医院还是采取粗犷型管理,医院成本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医疗质量也未有明显地提升,若要进一步控制药品以及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的现象,管理者须更加关注医疗事业当中的成本问题与能耗问题;其二多数医院的管理层均来自临床、医技和护理人员改行到医院的行政管理队伍,不是专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学习培训,只能边干边摸索,这种“专家型”管理模式淡化了管理规则,实行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违背了现代化管理思想的科学本质。综合上述,医院的管理人员只有与时俱进、积极转变管理观念,才会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2.2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

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精确定位”指对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进行规范且有机地结合;“精益求精”指对待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完美;“细化目标”指将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量化考核”则要求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分明、及时兑现。精细化的管理主要利用了标准化、数据化以及程序化的手段,使医院当中的各个组织单位可以高效、精准、持续的运行医院当中的各项事物,真正做到医院内部的各个人员、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实现有序、精细、自觉的工作。

(2)从行动上体现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体现这种管理理念当中所倡导的“准、精、严、细”。准,主要是要求医院管理工作的领导要准确掌握医院管理的相关信息并且做出精准的决策。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是在掌握科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准确决策的管理模式,因此要求管理者能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准确收集、整理医院管理数据和医疗质量控制资料以及各项相关统计报表,使医院管理信息具有科学化,为医院管理、医疗服务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精,则是要求在管理上要精益求精,不仅是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在将医疗技术产品打造成为品牌的同时,还要把医院的管理工作以及服务工作做到最好;严,是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的控制偏差,认真履行医院当中的各项制度和标准;细,是指针对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要尽量做到管理的精细化、操作的精细化以及执行的精细化。医院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控制好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性和匹配性,从基础上处理好各个环节当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3)计算机应用是精细化管理的支撑

计算机技术应用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管理手段的前提条件。在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成本核算、质量管理和日常监管中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规范日常管理、评价和动态监测,通过对医院基本运营数据、质量安全管理统计数据、疾病诊治能力信息评估评价等,使医院管理者能在科学、标准、规范、系统的管理下,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地进行管理。

(4)施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步骤

①医疗安全精细化:比如对各项医疗核心制度以及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做到细化,逐项制定具体的目标要求和实施要点。

②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精细化:比如医疗质量目标的制订与分解、医疗护理过程管理细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细化等。

③医院经营精细化:比如建立医学装备论证、决策、购置、验收、使用、保养、维修、应用分析和更新、处置的相关制度和监测,确保医学装备能发挥最大效能。

④医院基础管理精细化:比如行政构架设计、行政职能分解细化、严格成本核算管理等。

⑤医务人员日常行为管理精细化:比如统一规范的行为准则、精益求精的文化培育等。

(5)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医疗事业当中,人是唯一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因此,要想实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还应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医院管理人员有意识的推行、引导医护人员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日常工作重视对自身工作的管理细节,完成好本质工作,并逐渐将这种意识转变为医护人员自身的潜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医院中,形成培养人、尊重人的氛围,最终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3.精细化管理的考评标准

考核标准是衡量在医院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成效的关键性因素。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流程和程序都应该是建立在一个系统、严格的考核体系基础之上的,针对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只有这样,才会让精细化管理模式更好的发挥出它的作用。在医院当中,管理者必须要针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工作指标、工作人员的责任、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因此,确定考核内容、考核周期,制定考核标准或者指标,进行考核的沟通与反馈,对考核结果的应用等都是实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精细化系统管理中。此外,要针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的分析,制定相关的考评标准和考评制度,完善管理体系,通过具体的精细化管理标准对评标准进行完善和改进,进而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进程。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医院当中推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医院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管理,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对于医院来说,面对这种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要想稳固自身的地位,就必须要与时俱进,转变以往的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积极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用细节来打造自身的高品质、体现自身的高水平、高技术。

参考文献:

[1]边金敏.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河北医药,2007(12)

[2]郭旭刚.关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2012(05)

第5篇

[关键词] 干部科;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精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8(a)-01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fine nurs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transfusion in the cadre ward.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port in the cadre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izing, each group had 3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meticulous care. The transfusion adverse event rates, nursing satisfaction, VAS pain score and SAS score of anxie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33.33% (P

[Key words] Cadre section;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transfusion port; Fine nursing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静脉输液装置,可在患者体内长期留置,便于输液、输血,但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堵塞、感染等不良事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较为不利[1]。干部科的患者主要为离退休老年干部,这类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差,一旦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很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在干部科患者的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应用过程中施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次研究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了60例采取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干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精细护理,以探讨精细护理在干部科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干部科方便选取60例采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入住干部病房接受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治疗,年龄均超过75岁。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为78岁,年龄最大为92岁,年龄均值为(85.14±5.62)岁。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为79岁,年龄最大为91岁,年龄均值为(85.09±5.76)岁。两组患者就其性别、年龄均值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护理服务,给予患者相应药物,并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指导,对输液速度进行适时调整;对患者的内心顾虑进行了解,并予以及时的疏导;如患者出现疼痛,应对疼痛原因进行查找,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精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2]:①精细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重要性、优缺点、配合要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讲解过程中,应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语言尽量通俗易懂;还可设置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患交流群,在交流群中定时相关知识要点,并对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疑问予以耐心解答。②精细化消毒维护: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戴上口罩和手套,对患者的皮肤完整性进行检查,打开输液港专用换药包,设置一块无菌区域,将注射器、孔巾、正压接头、无损伤穿刺针分别放置于无菌区域内,采用酒精棉棒、洗必泰棉棒对穿刺点分别进行连续3次的消毒处理,消毒范围不小于15 cm×15 cm,脱下手套,待穿刺点消毒液蒸发后,铺上孔巾,露出穿刺点皮肤。③精细化穿刺护理:戴上无菌手套,将正压接头与无损伤穿刺针连接,采用生理盐水对导管两端进行冲洗,夹闭导管;左手以触诊方式找到输液港中心位置后,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呈三角形将输液港注射座固定的同时,撑开绷紧的皮肤,减轻患者疼痛;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体,针尖于输液港注射座的中心点进行垂直穿刺,到达注射座底部即可;打开导管,将血液回抽,使针头留在输液槽中;冲洗输液港,夹闭导管,将注射器分离。④精细化固定维护:选取一块9 cm×12 cm的透气透明敷贴,对针头进行无张力固定,并用纱布将正压接头包绕,用胶布以高举平台法固定在皮肤上。⑤精细化冲管封管:选择容积大于10 mL的注射器,按照回抽血液、冲洗导管、消毒、封管的顺序依次对导管进行冲洗和封闭,并采用冲港、夹闭导管、固定接头、拔针、消毒、按压穿刺点的顺序依次拔出针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VAS疼痛评分以及SAS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采用选项法进行评估,分为满意、不满意两个选项。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总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3]。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总分为0~100分,50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t检验,分别表示为[n(%)]、(x±s)。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共28例患者表示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共22例患者表示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73.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

2.3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更低(P

3 讨论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是一种新型的静脉输液装置,具有一次性植入、可长期留置、可终身携带等优点,能够有效减轻反复穿刺造成的疼痛[5]。干部科是指老年离退休干部保健科室,收治的患者主要为老年人,这类患者在采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过程中,由于其机体耐受性较差,一旦出现输液不良事件,很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6]。因此,有必要在干部科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应用过程中加以护理干预,以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常规的护理措施较为陈旧,仅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未进行细化,无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尤其是在当前人们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逐渐不适应护理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无法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干预效果欠佳[7]。而精细护理是指针对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特点,给予患者精细化的护理,从输液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予以患者精心的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施行精细护理的观察组其输液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93.33%,较之施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均明显更优,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也明显更低(P

综上所述,在干部科患者的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实施精细护理,可有效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如虹.优质护理理念在乳腺癌病人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7):1583-1584.

[2] 曹慧娇,梁亚清,郑霞,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2013,19(13):39-40.

[3] 傅静.护理干预在预防输液港感染及堵塞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33):134,135.

[4] 冯旺黎.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预防堵塞及感染的护理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0):158-160.

[5] 顾莲芳.输液港在老年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C]//全国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暨护理风险、患者安全目标与护理优质服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重庆:中华医学会继实教育部,2011:36-38.

[6] 王容,林彩萍,林碧丹,等.老年患者20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4):163-164.

[7] 区妙兴.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预防堵塞及感染的护理对策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5):308-309.

第6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护理人员不仅要服务患者、家属,也要服务临床医师[1],共同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往常规院内感染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强化管理,从而降低手术室院内感染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8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0.8±4.3)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7名,大专22名,中专9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2组护理人员性别、年龄、学历等资料比较(P>0.05),临床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院内感染管理,按照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术前准备、术中常规配合、术后基础护理等。观察组护理人员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具体措施为:①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手术室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广,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通过集中授课、科室讲座、自主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器械物品准备、基本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沟通学、管理学等[2],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②无菌质量监控。对手术房间、手术器械、物品等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手术室空气培养合格率、高压灭菌消毒器械包合格率、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均应达到100%[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核对制度、消毒制度;进入手术室时,必须更衣、戴帽、戴手套、刷手、换鞋等,手术间相互隔离,各区域严格划分。③完善护士长核心作用。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经验等,合理分工和排班,及时掌握手术安排情况,对器械、物品等进行合理调配。护理管理层应将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与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搭配,为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提供展示机会。护士长应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护理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④手术室的质量管理。科学合理的划分手术室,明显标示出清洁区、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污染区等,各区门窗必须处于关闭状态。手术室每晚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确保细菌总数<200cfu/m³[4][5]。合理管理手术器械、设备、物品、耗材等,术后应仔细清洁地面,更换手术铺单,避免交叉感染。⑤加强手术科室间协调。做好各科室、医护人员、患者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每台手术广东省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516351)赖瑞华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对于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研究顺利进行,掌握临床医师需求,积极配合手术,把握协调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1.3评价指标

每个月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包括急救药品和器械处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常规手术室护理流程、规范等内容,分值越高,表明综合能力越强。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问卷,由患者、医师填写,调查患者及医师的护理满意情况[6]。1.4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作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在SPSS20.0数据包中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经卡方和t检验,若P<0.05或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

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见附表1。

2.2护理满意率

医师、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附表2。

3讨论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临床护理内容逐渐精细化,以患者为中心,对其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需要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7],也是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场所,易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影响医院整体影响。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高低与护理人员素质、手术室质量管理、手术配合、无菌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加强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尤其是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有利于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确保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我院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措施,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无菌质量监控、强化护士长核心作用、强化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强化手术科室间协调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实践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同时发现患者和医师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说明此管理措施的实施,可确保临床护理服务的精细化,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并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减轻医师工作压力,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手术室、手术仪器、手术器械、手术物品、医护人员本身等进行消毒处理[8],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9]。综上所述,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和医师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瑞华 单位:广东省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董薪,宋烽,王艳,等.手术室特异性手术的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416~1417

2帕提古丽•艾拜.基层医院急诊科预防院内感染管理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4):420,354

3张东英,杨永忠.护理管理在医院内感染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8):310

4王美华,龚光明,周红芳,等.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内涵工作质量[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48~149

5朱国忠.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138~138

6张迎杰,李春华,李风琴,等.医院内感染控制与医院消毒管理的重要性[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5):171~172

7李琼,崔克雄.实施综合措施强化环节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510~3511

第7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51-02

手术室护理具有技术性强、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护理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安全隐患[1]。手术室护理缺陷会对护理服务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在细节护理中护理人员围绕患者核心利益开展护理工作,并通过精细化手术室内工作进行护理风险的规避,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对细节护理管理的成效进行明确,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90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包括36例女、54例男;有10例患者为妇产科手术、10例患者为泌尿外科手术、30例患者为普外科手术、40例患者为骨科手术;手术时间范围1.5~4.5小时,平均时间为(2.9±0.2)小时。90例患者中已经排除术前严重营养不良、神经系统存在疾病、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300毫升者。全部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组织手术室护士长、护士建立手术室细节护理小组,并通过细节护理管理会议进行管理方案的制定。②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技能培训,并通过开展经验座谈会进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经验和技巧的传授、交流,使得护理人员的细节护理专项技能获得有效提升,为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③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护士长组织护士在手术前进行手术器械、用药的检查,避免差错的出现。④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并对最近护理工作中出现错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促进护理安全性的提升。

1.3疗效评价指标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内容有消毒隔离、护士配合、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对应分数分别为20分、30分、20分、30分,总分合计为100分,护理质量越高获得分数越高。运用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护理满意度,主要内容有护理舒适度、护患沟通、护理技术、手术室前准备、护理服务等,总分合计为100分。高于85分为满意,60~85分为比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为(97.4±16.2)分、消毒隔离得分为(19.4±3.6)分、护士配合得分为(28.7±4.3)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为(29.4±4.3)分,对照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为(88.1±14.2)分、消毒隔离得分为(17.3±2.7)分、护士配合得分为(25.4±4.1)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为(26.2±3.6)分,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中2例不满意、3例满意、40例满意,满意度为95.6;对照组45例患者中8例不满意、5例满意、32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相关研究认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3]。细节护理中开展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不仅仅追求手术的有序完成,还关注患者术后恢复[4]。护理期间对手术中出现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5]。细节护理需以护理管理为依托,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护士配合得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杨会仙.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102-103.

[2]朱学玲,常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46-247.

[3]于琼.浅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235-236.

[4]秦洁.PDCA循环在眼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18):389-389.

[5]刘雪春,俞莉,w杉杉等.安全文化在老年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0):361-361.

第8篇

【关键词】基层医院;卫生护理;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128-02

在医院当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品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架构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让卫生护理工作直接对患者服务,和患者接触密切,患者也能最直接和最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卫生护理工作。在当前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医疗卫生水平快速提升,护理工作已经从以往的简单与被动的服务形势转变到了现如今个性化服务的理念当中来,基层医院要面向老百姓,提升医院卫生护理队伍的规范化,保证服务质量。为了探讨与研究基层医院的卫生护理工作,本文通过问卷方式,以基层医院卫生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入户调查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基层医学的卫生护理人员以及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护理情况、治愈情况与护理服务满意情况。

1.2 实施方法:(1)细节管理实施方式。首先要以患者和护士为中心,关爱、关心患者和护士。确保护士有专业的卫生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水平,有满意的护士才会有满意的病人,从而提升护理工作人员和病患的双重满意;其次要预防控制。在医院卫生护理工作当中,医院感染是重要内容。要掌握好消毒、灭菌质量、隔离以及严格无菌技术,这也是医院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要抓好治疗室的消毒以及卫生清洁工作;最后要提高防护意识。要避免发生护理的意外情况,针对特殊病人要实施特殊护理,做好整个护理流程。(2)调查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依照患者的流量和年龄进行分类,分成婴幼儿组、青中年组和老年组,掌握好每一组所占的比例,对卫生护理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尤其要做好婴幼儿的入院卫生护理工作;青中年人体质明显较好,入院结合治疗,配合医生医嘱,护理工作相对容易;老年人行动迟缓,不便,要求家属跟医护人员协调好,做到事无巨细,使患者早日康复。(3)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要热爱卫生护理事业,全新服务病人,对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以及责任感。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岗位,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同时,和患者谈话时要用良好的语言进行,让病人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这样有利于对情绪波动的患者进行安抚。

1.3 护理流程:(1)了解患者病史,对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初步评估,选择合适的方式与患者交流。(2)巡访患者。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与接受程度、对护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措施如何等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引导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3)实施心理护理。病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与日常的生活习惯不相适应,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给予情感支持,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为病人解除疑虑。(4)预防感染。对住院患者积极寻找潜在的隐匿或慢性感染灶,除对其有针对性地控制感染外,应对其房间进行通风,每日两次,用1:200的"84"消毒液喷雾、拖地,避免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及呼吸道疾病患者接触,加强皮肤的清洁卫生,做好自身防护,防止外伤,加强对出院患者预防感染等知识的宣教。

2结果

婴幼儿、老年人由于年龄比较特殊,患严重疾病或者病情恶化的患者为了得到更好的救治;中青年人,由于严重外伤,个别患者病情急,需要特殊护理都予以转院处理,使其早日康复。在调查问卷中,所有患者与护理人员对基层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实行"两个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措施都满意。

3讨论

要想做好基层医院的卫生护理工作,就要构建以人为本、医患和谐相处的医院。其中在构建和谐医院当中,实施和谐的护患关系是重要组成部分。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护患沟通。护患沟通作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可以加深护患双方的了解,拉近双方的距离,增进相互理解,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其次,要做好人员管理。在卫生护理当中要重视护理人员的管理,树立一个整体的护理理念,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同时,制度管理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只有实现抓责任、重落实、奖罚分明,才能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护患纠纷。最后,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不同的卫生护理,接触患者的顾虑,通过自身以及所有医务人员的努力,让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乔红文.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54(04):75-76.

第9篇

分级诊疗模式的重建、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政策使得公立医院面临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总额预付、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并轨等政策使得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变窄,运行成本持续增加。在当前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要想生存与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想方设法压缩开支,加强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我国公立医院基本建立了能够核算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的成本核算模式,但仍然普遍存在核算未细化到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单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以及科室成本核算不够精确、成本分析不够深入、成本控制乏力等问题,各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成型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仍在酝酿之中。因此,探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二、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成本管理内涵认识不够,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按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医院基本上都开展了成本核算。但是大多数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分配医务人员奖金提供数据支持(程林,2014),很大程度上属于“事后记账”,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环节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总体功能。另外,医院的成本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全院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以及行政后勤科室,但是绝大多数医院职工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形成“厉行节约、人人有责”的成本意识和文化氛围。对医院成本管理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医院在成本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及职责划分上都明显不足。

(二)成本管理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

医院成本管理框架主要包括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分析体系及成本控制运行体系。目前,医院成本管理框架不够完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1.成本核算不够全面和彻底,无法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汪丹梅等,2014)。一是核算对象不全面。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主要核算医院总成本及科室成本,大部分医院没有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单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进行核算。二是临床科室成本核算精确度不够。受成本核算资料采集、传输,统计未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等因素的影响,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质量低下,导致科室成本的归集与分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及片面性,无法为医疗服务项目和病种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科学的基础数据。2.成本分析弱化,无法发挥其效用。医院成本分析是建立在成本核算基础上的,成本核算的质量直接决定成本分析工作的开展。因此,受现有成本核算诸多问题的限制,医院存在成本分析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甚至分析结果与现实大相径庭的情况。此外,医院缺乏事前成本预测,无法提出科学、详细的目标成本,导致成本管理的盲目性、随意性。再者,医院成本相关指标衡量标准尚未出台,对于成本的构成项目、成本的合理水平没有统一规范,导致无法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科学评价。最终的结果就是成本分析数据不能让人信服,不能充分参与绩效考核。3.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第一,成本控制意识薄弱,未形成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氛围。第二,成本控制制度建设不到位,而且有些制度缺乏可行性。第三,成本控制方法单一。目前,医院主要采用财务审批控制方法,通过成本费用审核及资金授权审批来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而预算控制、可行性论证控制、网络化控制等成本控制方法仍在探索过程中,尚未形成成熟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第四,缺乏对成本控制措施的跟踪及落实,很多管控措施无疾而终。

(三)成本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由于医院的专业特性,其成本管理涉及大量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获取途径繁琐,而且成本核算过程繁多,仅靠手工操作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因此,要想抓好成本管理,其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巨大进步,但就医院成本管理信息化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1.医院成本核算软件还未全面普及。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医院更加注重病人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及医务管理,对于财务管理系列的信息化建设投入有限,导致很多医院都缺乏相应的成本核算软件。2“.信息孤岛”现象仍然严重。很多医院的物资材料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奖金核算等财务管理系统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导致财务管理信息使用效益低下。3.信息系统功能设置上不够精细,仍需进一步完善。例如:科室之间的内部结算和划转未实现系统自动操作,仍需进行人工录入和调整,不仅使得成本管理效率低,而且人为调节因素比较高,不利于防范道德风险。另外,在物资管理上,信息系统只反映各科室在医院物资库房领用的物资,而这些被领用的物资的最终流向则无法在信息系统中直接获取数据。4.医院自身的信息化管理人才紧缺,对医院信息化系统开发商的依赖程度过高。目前大多数医院都缺少既熟悉医院业务和管理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导致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进行信息化系统开发,往往都是出巨资请专门的软件公司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往往无法掌握核心技术,系统维护及升级也得依赖软件开发单位。在双方的博弈过程中,医院处于弱势地位,不仅要支付高昂的系统维护及升级费用,而且还经常出现医院的需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的现象。

(四)成本管理人才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院成本管理发展对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实际工作中,医院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期望值之间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医院财务人员素质偏低,难以提高或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这使得医院的成本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医院成本管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成本核算阶段,只是记录过去所耗费的费用、定期提供成本数据表,无法进行专业的成本分析(梁桂凤,2014),更不用说对成本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我国的医院成本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改进措施

(一)加强医院成本管理

组织机构及制度流程建设,营造医院成本管理文化氛围1.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医院一般应成立专门的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应包括财务、信息、人事、总务、设备、医务、护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时,医院应根据自身规模和业务量的大小,在财务部门设立专职成本核算员负责医院成本核算、分析及成本报表编制等日常工作。此外,为保证成本核算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医院还应在其他相关部门设立兼职成本核算员。2.完善医院成本管理制度,优化医院成本管理流程。首先,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小组、成本核算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保证权责清晰。其次,应根据医院、科室和成本项目的特定情况,建立健全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成本定额管理制度、费用审核制度等以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建立健全招标采购制度实现质优价廉的物资供应及服务;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筹集、投放与使用管理,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效果;建立健全员工激励制度和竞争机制,打破医院人员结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局面,以达到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将成本管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并且给予一定的权重,让医院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在每一个成本控制关键环节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将员工利益与医院管理效益挂钩,调动全院职工的成本控制积极性,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控制整改跟踪及落实报告制度,保证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二)丰富成本管理内涵,拓宽成本管理外延

1.开展全成本核算。从核算对象上看,医院应在开展医院总成本、临床科室成本核算的同时,开展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及床日和诊次成本的核算;从纳入核算的成本要素来看,应对医院全成本、临床科室全成本及医疗全成本进行核算,以分别反映包含不同资金消耗情况的单位成本及差异。2.强化医院成本分析,加大对成本分析结果的运用。第一,建立医院成本管理预测分析体系。编制收入预算,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成本核算体系确定合理的消耗定额,通过下达成本计划对各类成本消耗实施控制。第二,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对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及汇报。第三,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及量本利分析等成本分析方法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掌握有关成本数据的变动趋势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医院成本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合理性,确定医院的盈亏平衡点和有关因素变动对其的影响,真实反映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水平。第四,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正确计算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及产生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公正的评价与考核。第五,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便于医院及科室对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3.实行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综合运用各种成本控制方法,提高成本控制绩效水平。具体措施如下:(1)医院应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及全员参与原则,通过事前成本计划、事中成本差异揭示和事后成本信息反馈对成本发生全过程实施控制。(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医院应以成本数据为依据,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做好营运成本分析与预测,将全部成本纳入管理范围,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控制。(3)对重大经济行为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指导经济管理决策,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对成本控制关键点进行检查、评价,对成本控制整改情况进行跟踪,以确定成本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医院成本管理活动的开展也应满足其为医院带来的效益高于其所耗费的资源,而成本管理信息化无疑是提高成本管理绩效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成本核算的功能模块,使成本核算更加科学、规范。及时归集、处理成本资料,对成本核算基础数据归集和各种指标的计算、分析、考核实现信息化管理,减少人工汇总、分析、汇报的工作量和产生的误差。(2)构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网络,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技术,整合与成本核算相关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四)加强医院成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医院要想发展就必须把人才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指医务及护理人才,也包括各种管理人才。医院应积极推动成本管理人才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成本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成本管理人员结构,实现人才结构增量性、存量性之间的平衡以及年龄结构、专业技术结构和业务水平结构的平衡;(2)完善成本管理从业人员选拔、业绩考核、激励制度,定期对其开展业绩考核;(3)定期加强成本管理从业人员在医院管理、财务管理以及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

四、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