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诚信文化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8 16:56: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诚信文化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诚信文化建设

第1篇

[内容提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场经济时代,诚信是医院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要大力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以诚取信,以信取胜,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重建医患相互信任,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医院;诚信文化;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市场经济时代,诚信是医院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能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医院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一部分人出现道德困惑、信仰危机,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受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和个人利用虚假宣传,谋取暴利。在医疗机构中,也同样存在医疗欺诈行为,一些医德缺失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夸大患者病情、诱导过度医疗消费,赚取回扣、收受红包等,严重扰乱了医疗秩序,增加了患者负担,社会反响强烈。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诚信经营是医院的生存之本。因此,推进医院诚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医院诚信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医院竞争,逐渐从单纯的医疗技术竞争转变为医院文化的竞争。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就要大力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以诚取信,以信取胜,构建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辽河油田总医院妇婴院区积极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引导医务人员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促进行业作风的根本转变,培养和锻炼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高素质医疗卫生队伍,推进医院的和谐持续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营造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加强诚信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员工爱岗敬业、诚信服务意识。悬挂摆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图版;持续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组织医护人员收看“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报告视频影像,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铸魂育人;聘请全国千家医院职业化培训教授来院讲授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诚信服务等课程;组织“怎样做好一名患者满意的医务人员”全员性主题大讨论,使诚信文化成为影响带动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文化。

成立诚信文化活动室,介绍诚信文化的内涵,陈列诚信文化建设实物。开展诚信文化格言征集活动,每名医护人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诚信服务格言。印发《妇婴院区诚信服务手册》,编写诚信服务小故事。利用《院内通讯》向全院职工持续宣贯诚信文化,刊发诚信服务先进事迹和典型做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潜移默化地启发教育职工群众,让诚信服务深入人心。

(二)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为了给油城职工家属提供更为温馨优质,更为周到便捷的服务,针对目前社会上反响强烈的个别医疗单位、医生误导过度医疗消费,收红包、拿回扣等不良医疗现象,结合医疗工作实际,妇婴院区开展了“双零”服务活动,即零红包服务、零距离服务。

在开展“沟通无障碍,服务零距离”为主题的“零距离服务”活动中,妇婴院区以病人满意为目标,以细节服务为重点,仔细排查服务漏洞,做到各项服务的无缝对接。共建立健全了60项服务流程,做到服务无缝隙,医患零距离,凸显出服务的高效与便捷,提高了服务质量,形成了文明服务,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在开展“践行德馨术精,创建诚信医院”为主题的“零红包服务”中,妇婴院区以净化医疗市场为己任,积极倡导“零红包”服务,召开“零红包”服务承诺大会。全体医务人员在廉洁自律承诺板上郑重签名,向社会各界做出郑重承诺,接受百姓的监督,努力营造一个廉洁行医,服务至上的医疗环境。

通过开展“双零”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处处践行文明诚信的服务新理念。

一是医疗质量诚信,让病人放心。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妇婴院区严抓医疗质量。首先,抓好医疗基础质量。开展业务培训讲课、岗位练兵、科主任示范查房,组织临床、医技、药剂人员技术操作竞赛、处方展评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其次,注重医疗环节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和医疗安全管理,制定《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电子病历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狠抓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第三,完善医疗终末质量。设立医疗质量投诉电话,建立产后访视制度,定期进行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及时进行监督和反馈,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是服务质量诚信,让病人称心。妇婴院区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医德规范》等规定。制定《医疗纠纷处罚办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处罚规定》、《医务人员十不准》、《红包登记返还》等项制度,从制度上约束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通过学习教育,热忱服务、拒收红包,已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医患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感情无间隙的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据统计,2015年,医务人员退还“红包”67 200元,收到锦旗10面,感谢信12封。妇婴院区患者综合满意度达98.6%。实现医疗总收入6 984万元,完成212 742人次的门诊量,创历史新高。

三是服务价格诚信,让病人安心。妇婴院区在门诊大厅利用滚动电子屏公布药品价格和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为住院患者提供一日清单,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自觉接受百姓的监督。开展病人选药活动,在不影响治疗方案的情况下,让病人自主选择药物。通过行政查房、电话投诉、电话回访、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举报箱、医德医风监督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求病人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达到社会各界满意。

三、诚信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使妇婴院区形成特色服务

经过妇婴院区上下的不懈努力,诚信服务在妇婴院区已经落地生根,院区真正实现了诚信服务,构建了和谐稳固的医患关系。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前来就医的患者不断增多,质量服务和热情服务,名科名医在质量和品牌服务中逐渐产生,医院的特色品牌逐步形成,妇婴院区不断发展壮大。

(一)通过推进诚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妇婴院区的服务质量,做到微笑服务、温馨服务。妇婴院区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调整妇产科门诊格局。实行自主排序就诊,推行产科孕检套餐,减少了挂号交款的人次,方便了孕妇。将中药局、西药局、便民药局合并,设立一站式门诊药局,减少了患者分类取药重复排队现象。提供人性化服务,设置导诊台, 导诊员热情导诊,为病人答疑解惑。免费提供开水、轮椅等服务设施。妇产科门诊每周四下午免费开办孕妇课堂,讲解孕期保健知识。内科配备老花镜,方便老年病人查看药品说明书。儿科配备针线包,方便家长给幼儿缝补衣物。为了让生活拮据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医务人员慷慨解囊帮助患者度过难关。成立医疗健康服务队,深入井站、社区、福利院,送医送药,保障职工和居民的身体健康。

第2篇

关键词:企业;诚信;信用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力,也是现代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实际上,诚信理念是企业存亡与兴衰的试金石。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的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存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1.生产领域:⑴炮制虚假概念,蛊惑消费者。对一些高科技行业企业而言,一个新的概念似乎就代表了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独特,但其中的很多往往是虚假和错误的概念,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所谓“健康空调”、“数字电视”玩的都是一些概念,一方面有些概念根本就不成熟就急于抛向市场,另外一方面有些技术缺乏相关技术部门的鉴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实际的利益。⑵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小企业、小作坊盛行模仿和造假,一些大企业却擅长偷工减料,从而降低成本.对于那些食品、饮料产品不出现问题也许还属侥幸,一旦质量问题被曝光,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在2000年全国打假联合行动中,查获的假冒伪劣主要商品多达70多种,从食品、药品、卷烟、到化妆品、棉花、服装,到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劣质钢材、计算机、航天飞机零部件等应有尽有。

2.销售领域:⑴虚假承诺,不实宣传。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但由于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夸大宣传等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现象却日益增多。当广告中宣传的内容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时,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生不信赖,企业的信誉将受到损失。⑵偷换概念,制造假象。在商业领域,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家进入“促销战”的怪圈。如今的商家越来越精明,在很多诱惑巨大的促销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陷阱,消费者按照商家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购物,最终却发现商家承诺的那些优惠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己。⑶包装上做手脚。目前社会上送礼盛行,有的企业借助收礼人的“虚荣”心理,在华丽的包装下面却是劣质,甚至过期的产品,坑骗消费者,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收益,但企业损害的却是长期的发展。

3.企业之间:⑴贷款和债务拖欠日趋严重。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5%以上,而且这比例被远远低估。在国企改革深化的过程中,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则愈演愈烈。而且拖欠势头正在向银行利息、国家税收方向发展,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瘟疫。⑵信用方式退化。在欧美国家中,信用关系已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支付活动和交易过程,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而我国国内企业却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任何信用交易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方式、以货易货等原始交易方式退化。

二、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是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内在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永续存在性,诚信建设也离不开对赢利的追求和对社会成本的权衡。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最大战略,不懂诚信是永远可靠的资本。

2.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制度和产权机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市场监管的权利真空,转型期不成熟的市场制度成为企业信用缺失的导火索。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经济主体置信用于不顾,肆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逃废债务,拖欠贷款及任意毁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左右。与此相应,企业上当受骗,经济纠纷频繁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交易的实质就是产权交换。明确的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要靠银行信用维持,造成亏损严重,信用恶化。即使当前我国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相当多的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信誉之间也没有长远的关系,对未来收益也不具有分享权,追求眼前的利益就是决策者最优的选择,从而失去诚信的动机。

3.企业信用法制的不健全。当前,我国已实施的法律中,《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隐私等方而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策略

1.树立企业诚信的理念,建设诚信文化。企业的信用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从占至今,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建立在无诚不信的沙滩之上。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付诸实践。这种关注和实践,虽然也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作用,但最好能够是文化规范的结果,即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像血管一样流向躯体的各处神经末梢。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2.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有信用。目前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等尚未很好建立。同时,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必须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改制,企业将真正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尊重私有企业的财产权,承认私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合法存在,承认并保护他们的财产,赋予他们公平合理的法律地位。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建立个人与企业的证信系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有序实现社会保障的个人基本账户与税收账户、收入账户、银行账户等并轨,使个人所有信用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出台强制性的数据收集政策,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可靠性强、权威性高、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

4.完善诚信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必须制定信用法律法规,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规定得很不整,需要对有关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要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企业信用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征信管理条例》、《信用披露条例》等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而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

在征信国家良好的征信服务总是和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我国虽然尚未有全国性的征信体系,但各个地方己纷纷先行试点建立地方性的征信体系。比如2001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试行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并下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管理办法》。到2002年7月,试运行期间,己有346家企业和60名自然人被登上“黑名单”。甘肃、江苏、浙江等省都打算建设地方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在经济与社会交往关系中,只要查一下有关信息数据库,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使守信者道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将对诚信体系的建设起激励和鞭策作用。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能建立起一种合理、合法、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参考文献:

第3篇

随着当今社会不同行业的诚信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会计行业中,诚信更为重要。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建设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措施

会计人员有意识的对会计账目进行修改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而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作假账、偷税漏税等来非法获取金钱。若要在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加强高校培养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尤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假账现象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多让会计工作人员接触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再次,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建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用档案机制的逐渐完善,应该将那些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且个人能够通过网络或是相关单位进行查询,进而增强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

1.2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个人或是单位的道德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会计诚信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会计诚信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1.3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会计诚信受到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度将严重下降。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诚信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增强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如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合作以及即将合作的企业诚实守信,必定会赢得良好的,甚至是极高的社会信誉度,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也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对外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对内更是应该如此。其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传播下去,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有助于企业员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

2建设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上面论述了加强建设会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设良好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2.1在会计诚信建设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针对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广泛的弘扬。

2.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会计行业。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诚信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的不良、违法记录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2.3强化会计诚信文化的教育力度

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关键之一。第一,可以将会计诚信文化纳入到会计从业考试内容中,并将个人的平时诚信消费或是其他诚信相关内容也列入到考核范围内。第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第三,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的培训,要尽可能地将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概念、内容、内涵等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来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2.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第4篇

关键词:企业诚信文化 作用 建设

一、企业诚信文化的含义与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诚信文化就是以诚信的道德观念和经营理念支配并调节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合作商、企业与社会乃至国家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价值标准和法律规范。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诚信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可以用来规范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共关系。企业诚信文化的实现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也就是要坚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诚实守信为原则,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时,还要尊重国家和人民的切实利益。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资产

诚信是一个企业成功发展的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资本,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企业只有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讲究信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除了占据大量资金、先进技术、设备等有形资产以外,企业文化、企业口碑等无形资产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诚信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一个信用度高的企业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还能增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在当前讲究效益的市场经济中,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企业是在经历了无数次不确定性因素之后依然能够遵守诺言的企业。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发展诚信文化理念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口碑,使这种无形的资产得到积累、升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可以与企业的技术、资金、产品等方面的优势一起造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企业诚信文化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是各个市场主体之间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只有在市场有序、健康的运行时,才会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市场经济越发展,就更需要企业的诚实守信,如果没有诚信,货不真,价不实,最终就会违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因此,需要加强经济主体特别是各个企业的诚信意识。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要树立质量至上的诚信理念,坚持敬业、守信、互利、平等竞争等市场规则。只有使市场经济主体有了诚信的道德责任意识,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都需要建立在公平诚信基础之上的,因此,诚信文化是企业加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在企业发展中提高客户保持率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有诚信,始终坚持以货真价实、服务周到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在诚信经营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好的合作伙伴。当今,企业和企业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合作伙伴、实现共赢的局面,最根本的是他们坚持了诚信发展的基本原则。企业间以诚信为基础的合作,可以避免危险的商业诈骗、减少不必要的商业纠纷,同时提高了商业交易效率和收益。

4.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有效通行证

企业诚信经营可以使企业更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国际竞争终究是信誉的竞争、品牌的竞争。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曾经尖锐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只有坚持诚信经营,企业才能在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同时,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赢得国际市场。

二、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诚实守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企业的诚信文化理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文化理念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保持客户率。首先,通过制定企业诚信准则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该理念。诚信准则是一个企业基本的价值观,可以作为判断企业政策、行为以及个人行为的标准。通过企业诚信准则这样一种约束手段,把诚信文化观念逐渐渗透到经营管理中。其次,在诚信准则建立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员工们意识到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使员工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意识。

2.提高企业管理群体的诚信文化素养

提高企业的诚信文化水平,关键是提升企业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一个企业能否诚实守信,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诚实守信,那么,企业诚信又何从谈起呢?只有企业管理群体成为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诚信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经营理念,才能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在践行诚信文化价值观时不断影响员工、感染员工。

3.建立健全诚信经营奖惩制度

要想在企业内外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企业必须要建立一种健康持久的、奖惩分明的诚信经营制度。在奖惩制度基础上,企业可以对那些违背诚信道德的人或事进行批评与适当的惩罚,对践行诚信的先进个人或集体加以奖励和表彰。建立健全诚信经营奖惩制度,对企业员工诚信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4.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构筑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基石。客户对企业的评价通常是在使用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企业要想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保持客户率,就必须要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好的产品和服务会赢得好的口碑,好的口碑就会带来好的销售。近些年快速发展的美的、海尔、格力等品牌产品足以证明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终将会给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光明.诚信企业品格的力量[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第5篇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种问题凸显,诚信危机更显得汹涌而弥漫。随着蒙牛“毒奶门”事件发生,“地沟油”事件屡禁不止,企业诚信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一系列“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及失信、失范行为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道德建设的正常进行。

(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

诚和信的含义有所不同,“诚”与“信”虽然都具有诚实守信的意思,但在表达的侧重点上却是有区别的。“诚”寓意不虚伪,强调内心的真实,看重表里如一,“心诚则灵”、“诚心诚意”等都取意于此。信更强调“内诚”外化,体现为个体除了在内心对社会道德的认同外,同时也身体力行地遵守社会道德。而“信”强调的是外显的真实,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重要需求。“信言不美“就是体现这一点。然而“诚”与“信”还是有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现。“诚”与“信”的结合,体现着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诚为信之本,不诚则不信。不欺已曰诚,不欺人曰信。诚在实际生活中,更多地表现在人的品行方面,信则表现为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比如对责任、义务的态度,诚信是“诚”与“信”的统一。

(二)非公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1.企业诚信的含义

企业诚信是特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以信誉赢得顾客。作为微观的经济主体,企业在经济运行的信誉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诚信状况,也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克拉伦斯?沃尔顿曾指出,一个企业的经理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诠释企业的责任。可以这样说,企业不是赚钱的机器,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单元,企业更应讲信誉守信用,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感。

2.企业诚信建设的意义

诚信在现代社会是一种价值观,是企业的形象建设的一部分。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诚信往往是一条准绳,一个坐标。日升昌这样诠释诚信:也许一时的欺诈行为可以愚市弄民,可是不会有商家长远的发展是靠耍奸发展壮大的。同样,荀子在几千年前,便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严肃地指明,在商业活动中,诚信无欺将从根本上促进国泰民安建设。现代著名企业海尔,同样是靠诚实守信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过硬的质量以及周到诚信的售后服务闻名全国。很多企业的成功都说明了一个企业只有努力建设全体员工的诚信价值观并在任何条件下都遵守诚信道德,才会不断地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而建立强大的无形资产。

3.非公企业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其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特点是传统国有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同时其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更是让其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不过我们也应看到,非公企业也有自身的不足,尤其是部分非公企业诚信的严重缺失已经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我国市场经济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守信的企业常常不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而失信的企业也看不到明显的经济利益损失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这会造成一种现象,就是守信的企业要付出高额成本,失信的企业不需要付出成本。另一方面,在非公企业的发展,由于受环境、竞争条件的制约,资金少、设备差,技术落后,人才紧缺,在这些关乎企业发展的硬软件建设方面,非公企业往往难以与同类型的大型企业抗衡。于是企业难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就是努力用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收益。在守信无用的情况下,失信行为的产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但是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一定会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危害,比如银行贷款、企业招工等方面,正是由于企业诚信行为失范,其发展道路上才出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若想获得长足发展,特色和信誉是重要的。然而若要形成特色,要受制于很多客观条件,可是诚信建设,却是一个企业可以努力创造的。有了诚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才会获得宝贵的信誉。由此可见,非公企业的诚信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二、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与非公企业诚信建设的内涵

(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含义

对于诚信,一般从以下角度理解:

1.诚信是重要的道德修养

《中庸》里提到:“君子诚之为贵。”对于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君子而言,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荀子也曾说:“养心莫善于心诚。”就是说,修养良好的品德,诚信是首要的。周敦颐认为五常之根本在“诚,诚信是万事兴旺的源头所在。

2.在社会交往中,诚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孔子常常思考:“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待人是孔子人生重要的追求之一。“曾子杀猪”的曾参在教子方面教育孩子要诚信,而他自己,也要每日检点,自己是否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了诚信。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就一定要言而有信。

(二)非公企业诚信建设现状

目前,有很多企业意识到诚信在经济活动中的战略作用,但只有部分企业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所以,非公企业诚信管理水平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首先,非公企业诚信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化,专业管理人才不足。其次,非公企业诚信管理的程序及资源没有形成体系,专业化水平不够。再次,在非公企业管理中,诚信建设还没有信度高的标准和应用。再则,整个社会对非公企业在诚信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不足,信用体系建设相对薄弱。这体现在相关服务市场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三、传统诚信文化建设与非公企业发展的关系

(一)非公企业诚信缺失的负面影响

1.诚信的缺失,会增加企业交易成本

近年来,很多非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因为不讲信用,破坏了正常的信用观念,企业之间的赊销、预付难以为继,进而发生拖欠民工工资,进而发生“用工荒”等现象。长时间不能缓解的相互拖欠使非公企业举步维艰,严重阻碍了非公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诚信的缺失,危及企业的品牌建设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品牌代表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信用是品牌的基础,没有信用,品牌就是无根浮萍,无法立足。有了良好的信誉,才有可能打造出出色的品牌。一旦失了信用,在市场大潮中,就是曾经成功的品牌也一样会被淘汰,享誉全球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就是让世人警醒的例子。

3.诚信的缺失,阻碍企业的发展

这种诚信缺失首先表现在资金使用方面,很多非公企业擅长做三本账,为了偷税漏税,送给税务局的账需要虚减利润,为了取得贷款,送给银行的账要虚增利润,再留一本账给自己,计算怎样能从员工报酬里再汲取部分利润。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一个企业只有信用好,才会吸引其他企业来投资,而有了良好的信用度,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银行也会积极协助其进行资金周转。相反,一个企业信用度低,就会逐渐失去社会的信任,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可能。

(二)以诚信为基础,建设和谐企业文化

1.诚信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经济、道德经济基础之上的竞争经济,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始终如一的诚信品格。有了诚信这块基石,企业的生存发展才有了长盛不衰的保障,有了诚信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这样的文化内核,才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应有的价值导向与坐标。

2.诚信是企业恰当处理各种关系的坐标

海尔的高层管理者面对不合格的冰箱毅然挥起大锤,砸在员工心上的是诚信的价值观。一句“不让一件不合格的海尔产品流向市场”的承诺让世人看到民族工业复兴的希望。而与之相反的是西门子冰箱门事件欲盖弥彰的行为,让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产生了根本的排拒与犹豫。一个缺少诚信的企业哪怕它有过奋斗与辉煌的历史,一旦失去社会信誉也终将在竞争中被淘汰。

3.诚信使企业文化建设有了生命力

企业要生存发展,诚信建设是重要内驱力。我们熟知的重庆啤酒的著名格言是:“企业发展依赖诚信”。有了诚信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风雨中岿然屹立,哪怕跌倒,也会迅速重新崛起,因为诚信是企业立足、生存、发展的命脉,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力量。

四、构建诚信企业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一)企业价值观要以诚信为重要内容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以及其员工共同前行的方向和价值取向,也是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信守的基本信念。从哲学角度理解,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观念就是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员工理解并支持的一切关于企业意义的有效判断。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断言,未来的的商业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 ,更重要地表现为文化上的挑战。长久以来“正直”、“诚实”一直是微软的核心价值观;而“诚信为本”同样是摩托罗拉的核心理念。非公企业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企业报等文化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全体员工进行诚信教育,领导重视,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培养员工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诚信的氛围,打造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企业价值观。

(二)企业道德规范以诚信为根本

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成熟的、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学家吉母?柯林斯说:一个公司,只有建立了不断适应世界变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长久地享受成功。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非公企业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抓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有利契机,积极培育建立诚信的商业道德规范。我们熟知的同仁堂历经300年屹立不倒,就在于其以求珍品、讲信誉”为企业宗旨。诚实守信的行为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要求,企业的竞争要在公平交易、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上。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从小事、从自身、从当下做起,优秀的企业道德的形成需要长期系统的培育,只有将诚信的观念渗秀到职工日常思想文化建设中,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非公企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诚信文化体系逐步形成制度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内化,才能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

1.立足现实,制定企业的诚信规则

具有企业法律效力的文件会约束员工的行为,并逐渐内化为员工的自我要求,只有把诚信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和管理之中,对生产对产品的认真与责任才会外显到企业具体的产品中。而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的行为将会使企业拥有更多忠实的客户,从而使企业拥有了最宝贵的无形资本,保证了企业占领市场并达到高效益持续发展。

2.完善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制度

做到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制度化,就要使相关的制度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对企业诚信行为的奖惩落到实处,切实激励每一个人诚实守信。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开展的诚信教育培训,也会使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深入具体的内容。所以应以规范完善的制度使诚信的观念深入人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与意识。只有全体员工的支持与参与,才有可能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3.科学规范,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设

只有在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才会增强人们对诚信文化的认同感。每一个员工都应有一份诚信档案,每一次记录都是企业诚信奖惩的依据,是否具有诚信的品质将对他们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遵守诚信管理制度会获得人生宝贵的尊重与机会,违反诚信管理制度的将遭受严厉的道德谴责并影响未来人生发展的空间与轨迹给以严惩,事实会告诉每一个人,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有了严格的考评制度,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就会在诚信的轨道上为企业加足马力,全力前行。

我国传统的诚信文化是民族的精华。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诚信文化的作用日益明显,能否建设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关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只有立足于诚信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所以,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方式方法,全力打造优秀的诚信企业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奋生.非公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08(02).

第6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发展之道,员工立身之本。诚信理念及其建设要求,已随着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域和方面,为各界所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先生曾说:信用关系市场大局。长江实业总裁李嘉诚先生也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事业做大?答曰:无它,一字而已—“信”。那么诚信对于我们供电所的农电员工来说就是忠诚于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奉献社会;热诚勤地做好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在客户面前讲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树立良好的信誉,创建个人诚信品牌,提高公信力,让客户信服;自己溶入到企业中,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树立农电员工的诚信意识是新时期农电管理的要求,笔者就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做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加强品牌建设。对外要规范使用“国家电网”品牌标识。要重点加强办公、营业和生产场所等标识使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塑造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的考核奖惩力度,杜绝营销服务行为中的不足造成对公司诚信美誉度的影响,比如抄表错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坚持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文明的礼仪、创新的活动”,向客户展示诚实守信的形象。

对内要通过培训教育、企业内部活动、内部媒体宣传等,大力宣传公司品牌形象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对公司品牌的认知,提升品牌意识,要重视客服人员服装、劳保用品,宣传标语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打造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农电员工为电力事业奉献的荣誉感。

重视领导示范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的上层领导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名人品德言行录》上有这么一个“曹操割发代刑”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都躲到村外,麦熟了也没有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立即派人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果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慢行,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一日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的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说;“古书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免一死吧。但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就这样给三军做了一个示范,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信任。对于供电所来说其是供电企业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客户的团队,供电所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诚信价值观的示范者,供电所长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这个这个团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对上,要做到经营业绩数据真实,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营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高度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模范遵守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带头开展自我道德修养教育。对下,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在员工间营造诚信的坦诚相待氛围。结合本所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诚信教育建设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守则》和《员工守则》,把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思想深处。超级秘书网

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现阶段农村的供电所主要力量是农电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归属感不强,影响企业与农电工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从心理上加以引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想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做到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家庭,淡化“农”字影响。在工作上尊重他们,通过对社会提供有偿劳务来增加收入,通过办理养老和医疗等保险来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提拔优秀的农电工来实现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员工看到前进的希望。着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倡导团队精神。设立农电工会,和当地政府协调,接受其党员关系转入,让其有自己的家,有说话的地方,自然调整好心态,员工与供电所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有利于增加农电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第7篇

关键词:企业;诚信;信用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力,也是现代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实际上,诚信理念是企业存亡与兴衰的试金石。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的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存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1.生产领域:⑴炮制虚假概念,蛊惑消费者。对一些高科技行业企业而言,一个新的概念似乎就代表了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独特,但其中的很多往往是虚假和错误的概念,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所谓“健康空调”、“数字电视”玩的都是一些概念,一方面有些概念根本就不成熟就急于抛向市场,另外一方面有些技术缺乏相关技术部门的鉴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实际的利益。⑵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小企业、小作坊盛行模仿和造假,一些大企业却擅长偷工减料,从而降低成本.对于那些食品、饮料产品不出现问题也许还属侥幸,一旦质量问题被曝光,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在2000年全国打假联合行动中,查获的假冒伪劣主要商品多达70多种,从食品、药品、卷烟、到化妆品、棉花、服装,到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劣质钢材、计算机、航天飞机零部件等应有尽有。

2.销售领域:⑴虚假承诺,不实宣传。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但由于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夸大宣传等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现象却日益增多。当广告中宣传的内容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时,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生不信赖,企业的信誉将受到损失。⑵偷换概念,制造假象。在商业领域,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家进入“促销战”的怪圈。如今的商家越来越精明,在很多诱惑巨大的促销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陷阱,消费者按照商家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购物,最终却发现商家承诺的那些优惠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己。⑶包装上做手脚。目前社会上送礼盛行,有的企业借助收礼人的“虚荣”心理,在华丽的包装下面却是劣质,甚至过期的产品,坑骗消费者,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收益,但企业损害的却是长期的发展。

3.企业之间:⑴贷款和债务拖欠日趋严重。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5%以上,而且这比例被远远低估。在国企改革深化的过程中,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则愈演愈烈。而且拖欠势头正在向银行利息、国家税收方向发展,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瘟疫。⑵信用方式退化。在欧美国家中,信用关系已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支付活动和交易过程,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而我国国内企业却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任何信用交易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方式、以货易货等原始交易方式退化。

二、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是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内在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永续存在性,诚信建设也离不开对赢利的追求和对社会成本的权衡。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最大战略,不懂诚信是永远可靠的资本。

2.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制度和产权机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市场监管的权利真空,转型期不成熟的市场制度成为企业信用缺失的导火索。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经济主体置信用于不顾,肆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逃废债务,拖欠贷款及任意毁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左右。与此相应,企业上当受骗,经济纠纷频繁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交易的实质就是产权交换。明确的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要靠银行信用维持,造成亏损严重,信用恶化。即使当前我国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相当多的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信誉之间也没有长远的关系,对未来收益也不具有分享权,追求眼前的利益就是决策者最优的选择,从而失去诚信的动机。

3.企业信用法制的不健全。当前,我国已实施的法律中,《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隐私等方而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策略

1.树立企业诚信的理念,建设诚信文化。企业的信用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从占至今,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建立在无诚不信的沙滩之上。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付诸实践。这种关注和实践,虽然也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作用,但最好能够是文化规范的结果,即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像血管一样流向躯体的各处神经末梢。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2.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有信用。目前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等尚未很好建立。同时,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必须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改制,企业将真正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尊重私有企业的财产权,承认私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合法存在,承认并保护他们的财产,赋予他们公平合理的法律地位。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建立个人与企业的证信系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有序实现社会保障的个人基本账户与税收账户、收入账户、银行账户等并轨,使个人所有信用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出台强制性的数据收集政策,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可靠性强、权威性高、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

4.完善诚信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必须制定信用法律法规,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规定得很不整,需要对有关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要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企业信用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征信管理条例》、《信用披露条例》等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而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

在征信国家良好的征信服务总是和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我国虽然尚未有全国性的征信体系,但各个地方己纷纷先行试点建立地方性的征信体系。比如2001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试行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并下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管理办法》。到2002年7月,试运行期间,己有346家企业和60名自然人被登上“黑名单”。甘肃、江苏、浙江等省都打算建设地方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在经济与社会交往关系中,只要查一下有关信息数据库,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使守信者道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将对诚信体系的建设起激励和鞭策作用。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能建立起一种合理、合法、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成教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建设中国梦的进程中,倡导人人讲诚信,人人做诚信的人,人人做诚信的事更具有重要性。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诚信文化变味变形甚至受到严重扭曲而使诚信程度大打折扣。因此,诚信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 诚信文化 公路行业 建设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是个人的立身之须、单位的立业之基、国家的立国之本。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公路文化是公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公路事业发展的活力之源。而公路诚信文化则是公路文化的核心,也是公路部门内增合力,外塑形象,促进公路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公路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始终,大力倡导诚信文化,凝聚人心,彰显公路诚信力量,为振兴地方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当前行业诚信出现的问题

1、诚信道德体系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应的伦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传统道德伦理日渐缩减,各种文化思潮大量引入,拜金主义、利益至上观念泛滥,部分社会成员不顾应有的伦理道德底线和最基本的市场规则,背信弃义,牟取暴利。从“三聚氢氨”、“毒奶粉”、“染色馒头”到“地沟油”,有毒食品,假药品等泛滥,在公路系统的工程建设中也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层层分包、偷工减料等现象,导致出现豆腐渣工程。这些事件的不断上演,考验着我们的社会诚信体系与道德底线。

2、诚信管理理念不强

一些单位为迎合上级意图,取得暂时的信任,往往以失信为代价去争取政绩。在服务方面,尽管我们已经开展了“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但是一些地方对服务的内涵理解仍然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出现了“脸虽然好看了,但事还是难办”,服务缺乏主动性,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3、诚信价值观出现偏移

当前,公路部门的主流是讲诚信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否认,个别部门内部人际交往出现失信的苗头,诚信观念越来越被淡化和曲解,如:有的干部重“利”不重“信”,工作中放任自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图虚名,不做实事;有的干部对上级的规定指示表面上服从,暗地里消极对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政策执行重形式、走过场;有的干部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媚态尽出,在下级面前则趾高气扬,官气十足,等等。

二、建设公路行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性

1、加强公路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是贯彻党的十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公路诚信文化建设,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诚信的道德规范,从而把公路的各项管理提升到诚信管理、文化管理的层次上来,是公路部门贯彻落党的十精神的必然要求。

2、加强公路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是培育高素质公路队伍、提升公路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养,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规范,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无论是单位本身实力和生存能力的增强与提升,还是单位内外关系的优化与完善,都离不开诚信。诚信不仅产生效益和物化的社会财富,而且产生和谐和精神化的社会财富。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空前的冲击。加强公路诚信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倡导诚实守信,实现文化管理,做到以文育人、以德昭人、以情感人,进一步提高公路部门干部素质,培育高素质的公路队伍;加强公路诚信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公路部门的制度、管理、执法、服务等各方面都做到诚信,充满先进文化韵味,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去攻坚破难、推陈出新,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开创公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3、加强公路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是树立公路良好形象、促进公路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交通公路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窗口单位,直接面对广大行人、车主、驾驶人和社会各界。公路职工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做到诚信养路、诚信执法、诚信服务、信守承诺,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只有讲诚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公路诚信文化是公路工作的基础,是公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强公路诚信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诚信理念,把依法治路和诚信服务统一于公路管理中,形成持续恒久的发展动力,并以此作为“推进剂”,才能使公路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取得新发展,使公路部门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形象。

三、建设公路行业诚信文化的途径

价值观是单位文化的根本,要想树立诚信单位,首先就要树立每个职工良好的诚信价值观,如何使得每个职工有正确的价值观,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加强单位诚信文化建设。怎样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观念先导,教育培养

坚持从思想意识上入手,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全体职工树立诚信的工作和做人理念,形成单位诚信文化。单位要从教育入手,增强职工的诚信意识。使他们明白: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工作之要,个人不讲信誉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单位不讲诚信就不可能发展。要把诚信看作干工作的基点,并通过不断学习,牢固树立诚信的思想。要把诚信作为公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2、制度规范,机制养成

要提高精细化管理的绩效考核程度,通过严、实、细、恒的管理,养成职工精益求精、严谨认真、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追求工作质量的零缺陷。要建立内部竞争激励机制,在人事制度上要实现从凭关系、凭资历,向凭素质、能力和工作实绩转变;从委任制、终身制向聘任制、任期制转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选用、优化组合。在收入分配上,建立职工绩效挂钩的效益工资制、岗位工资制、计量支付工资制等,通过严格的考核,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3、法律制约,改革强化

要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法律法规教育,特别要组织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培养职工遵守法律、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意识,做到遵纪守法,管理合法,规范执法。针对当前公路部门的预算体制的变革,引导职工适应改革变化,面对逐步开放的公路建设、养护市场,要勇敢面对、积极作为,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和竞争机制去做,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竞争体制,实现公路建设和养护市场化、规范化。

4、示范引领,环境陶冶

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一个大环境不断地陶冶、锤炼。要建立全员广泛参与的大环境,进行集体熏陶。职工在集体参与中互相配合、互相激励,提高自身教育、自我规范的能力,才能创造出和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竞争局面。职工的心是单位的根,领导者只有关心职工,职工的心才能贴近单位。所以笔者认为:第一,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诚信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作为单位负责人,在诚信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的资源、影响力和感召力都是普通职工不能比拟的,所以领导干部诚信意识的强弱,导向的好坏,对一个单位的诚信意识的树立,诚信制度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干部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为一时的世俗所左右,不为蝇头小利所迷惑,敢于善于冲破不诚信的氛围和环境所形成的桎梏,从净化自身入手,从身边的小事着眼,不说不诚信的话,不做不诚信的事,渐渐的单位职工也会被领导者人格力量中诚信的光芒所感染。第二,注重诚信典型引导。要大力宣传颂扬诚信典型,创造出一个职工积极参与的环境,营造一个人人重视诚信建设的氛围,培养每个职工的敬业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设身处地为社会、为他人着想,做到人人讲诚信、个个重诚信,就一定能够提高单位的诚信度,建立起诚信单位。

总之,诚信文化的建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就公路行业而言,加快建立诚信意识、诚信机制、诚信环境对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对公路行业形象的全面提升,都是势在必行的。

第9篇

关键词:诚信文化;企业;企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48-02

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攀冶公司)是具有国家建筑业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近年来,公司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深入扎实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树立了信得过、靠得住、值得交的企业形象。公司连续第九年获四川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今年4月又获得了四川省“守法诚信示范单位”称号,并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2009年,公司全力克服金融危机冲击等各种不利因素,创造了优异的业绩,完成总产值31.79亿元,实现利润7 032万元,全面完成了全年指标和三年经营承包目标,同时还一举摘取了“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向着企业良性发展的轨道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深入开展“讲诚信、塑形象”教育活动,为公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攀冶公司自2008年底开始,以“讲诚信、塑形象”教育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为了确保“讲诚信、塑形象”活动的顺利开展,公司按照学习教育和宣传动员、查找问题和落实整改、总结评估和建立机制等三个阶段狠抓落实,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做法,促进了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保证了“讲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公司建立并落实了三项制度,加强了对“讲塑”活动的组织领导。一是建立领导负责制度,加强了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二是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对联系点单位的“讲塑”活动给予经常性指导。三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公司“讲塑”活动领导小组分阶段深入到各分公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总结基层好的做法。

运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使“讲塑”活动到一线。公司上下组织开展了“诚信做事、诚实做人”大讨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项目部和班组,通过讨论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树立“以诚信树立形象、以形象赢得市场”的观念,正确处理“市场开发、企业形象与管理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讲塑”活动宣传提纲、《攀冶公司诚信事例》等资料,举办了“讲塑”活动知识竞赛和演讲赛,开展了“讲塑”活动问卷调查,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50余条,提高了干部职工对“讲塑”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坚持以舆论为引导,公司上下充分利用各级报台、内部刊物、简报、局域网、厂务公开栏等,大力宣传开展“讲塑”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及时推广“讲塑”活动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了教育活动信息网络平台,编发简报16期、动态70余条,学习交流材料160余篇。各分公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组建演讲团到项目部及施工一线巡回演讲,在职工中开展“诚信格言、诚信故事”征集活动,在党员中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等,在全公司营造出了深入开展“讲塑”活动的浓厚氛围。

2.找准问题,积极整改,努力塑造“信得过、靠得住、值得交”的企业形象。找准问题,制定对策,抓好整改,是“讲塑”教育活动的关键所在。公司从班组到项目部(科室),从各分公司到公司本部,分层次召开领导班子成员、经营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和职工座谈讨论会90余次,对照规章制度自查、自检和自纠,不怕揭短、不怕暴露问题,层层反思在经营管理和对外业务交往中有违诚信的现象和问题。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成用户回访小组,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分别对15家业主、用户单位进行了走访,虚心听取业主、总承包方、小甲方的意见,基本找准了公司在市场观念、安全质量管理、外协队伍管理、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着实事求是找差距、自我剖析抓整改的原则,公司领导班子先后两次召开查摆问题和剖析原因专题会,将甲方、业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归纳为八个方面的问题,下发至各分公司,自下而上、逐级逐层地开展讨论,找准了公司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制定整改措施提出了诸多建议。公司通过多次专题研究,从市场意识、总承包管理、分包管理、制度执行力、队伍建设等九个方面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讲塑”活动、提升公司形象的对策措施,要求各分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反馈到所有走访单位。

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公司坚持“以诚信闯市场、以诚信促发展”,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塑形象”活动,基层党支部认真探索在“提升项目部形象、搞好优质服务、确保施工质量”等工作中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质、安全、高效地推进了重点工程建设,在西昌项目、攀钢钒方圆坯连铸机、攀研院中试线、选钛扩能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向业主、甲方展示了公司“信得过、靠得住、值得交”的企业形象。

3.着眼企业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和构建诚信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公司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和建立诚信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了职工诚信机制、职工信用管理机制、诚信评估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了诚信文化建设顺利推进、不断深化。

坚持边改边建立相关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了监督考核,针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公司专门组织了经营管理的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考核和处罚,使企业经营管理和职工个人行为做到了“有制可依、有制必依、违制必究、执法必严”。下属修建分公司制定完善了五年发展规划和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二十余项制度,在打造品牌、提升特色上下功夫,使诚信文化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设计院制定了《设计院总承包工程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做强做精设计、延伸设计服务职能、确保工程优质安全高效的长效机制,展示了工程总承包的良好形象;建筑分公司建立了分包队伍综合履约能力信誉等级评价机制,实现了对分包队伍的有效管控。各具特色的长效机制,将诚信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干部职工的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形象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效果进一步显现。

二、紧紧围绕公司发展大局,诚信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学习教育,职工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通过“讲塑”教育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深刻领悟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背景下,“讲诚信、塑形象”对公司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广大干部职工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诚信理念、诚信行为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还需不断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观、竞争观、效益观,用科学规范、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工程报价、合同履行、现场签证等工作;信誉是企业的“敲门砖”、形象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信誉好、形象佳就能赢得市场,就能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就能铸就企业发展的常青基业;“适应市场、依法治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等诚信理念在各级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中逐步巩固,并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讲塑”活动中,公司两级管理部门结合实际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清查梳理,修订完善了与诚信建设相适应的专项管理制度、规定和办法,相继制定了《工程项目综合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工程分包管理办法》、《分包及零星劳务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理顺了管理流程。不断强化各级各层次的执行力,尤其在总包项目管理、指挥部管理、外协队伍管理、现场文明施工、投标报价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使经营管理处于受控状态,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强化过程监控,生产经营保持了健康进行。公司围绕全年目标,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加强过程控制,特别是公司组织的经营管理专项检查,深挖根源,从严进行考核处理,在堵塞漏洞、强化管理、降本增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级管理人员的合同意识、成本意识、风险意识有所增强,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的生产经营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各分公司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工程任务不足且不均衡、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挖潜降耗,围绕设计优化、技术优化、施工优化等大做文章,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在分包管理和招投标管理上,建立完善了外协队伍的资信档案,严格招投标程序,规范了外协队伍管理。在攀钢热轧酸洗线整体搬迁、方圆坯连铸机等重点项目施工中,参战单位坚持“恪守标准、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抓好质量控制,确保不生产、不转交不合格工程及产品,密切配合小甲方做好后续服务,保证了这两项重点工程一次性试车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