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研能力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8 16:56: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能力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研能力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技术机构 科研能力 技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1 科研能力的内涵

科研能力是人们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方法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领。能力是心理学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它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特征。严格意义的科研必须有未知的问题,有解决问题的答案,即研究结论;有客观的资料,即“论据”;收集信息和评价信息要“系统”。技术机构科研是研究人员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科研是技术机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参与其中,关键在于帮助研究人员确立科研意识,把握科研技能,提高科研能力。综上所述,技术机构的科研能力是直接影响技术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效率并确保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特殊能力。

2 技术机构科研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1)科技兴检的需要。质检技术创新的策略主要包括领先技术、连锁技术、嫁接技术、组合技术等。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要围绕全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目录,通过努力,基本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开放共享、公正高效”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深化技术机构的改革,利用技术机构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为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当前的质检行业面临着诸多竞争,一是行业内的竞争,主要包括本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产品质量技术检验机构的竞争;二是来自外部的潜在竞争者,尤其是当前对于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的情况下,民营检验机构的出现,以及国外检验机构的不断进驻,促进了检验技术机构向正规化市场运作方向迈进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行业间或跨区域之间的竞争程度。为了赢得市场竞争,加强科研能力,提高竞争力显得尤为必要。

(3)职责履行的需要。产品的检验是政府的职能工作之一,是政府依靠职权对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不法商家趁机谋取利益,或者由于产品提供者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导致了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污染,再加之政府监管部门的低效率、低质量、低技术等弊端,疏于对产品的质量检验,导致了市场上频频出现有关产品安全的报道。这对政府加强质量监督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加强科研能力,促进技术进步,是提高监督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 技术机构科研建设的现状

(1)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近几年,随着上级对技术机构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极大部分技术机构将工作重心从埋头创收转移到了业务创收和能力建设并重。当然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科研能力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它体现了一个技术机构的整体技术能力的水平。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起步较太晚,在科研能力上表现为基础差、水平低等方面的特征,在发展的道路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我省技术机构的科研建设还是不容乐观,技术机构的科研能力还是比较薄弱。

(2)旧观念制约了科研能力建设的发展。省内很多技术机构还是停留在就检测而检测上,缺少对检验方法的钻研精神和鼓励对检测方法优化研究的动力。技术机构是检测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检测方法等科研项目的突破靠的是技术机构。尽管近几年省局提出了能力提升的要求,鼓励技术机构提升检验水平和科研开发,但由于受到旧观念和体制的影响,技术机构的主要任务基本上还停留在创收,以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任务。

(3)科研建设停留在表面,缺少成果。尽管省内很多技术机构从思想上开始重视科研能力的建设,但是(下转第17页)(上接第11页)并没有从具体措施、行动上深层次地支持科研项目的建设。尽管有些单位争取到了科研项目,但是科研工作停留在表面的居多,少有深入细致地进行科研工作,省内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寥寥无几。

总体上讲,目前政策环境还没有形成支持科研建设的氛围,一种情况是技术机构没能力搞科研,另一种情况是有能力搞科研,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科研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进行研究,开发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4 科研能力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近几年用人机制的改革,很多技术机构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充实壮大了技术机构人员队伍,使技术机构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专家,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了科研开发的人才条件。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技术机构随着自身业务创收能力的明显增强和政府公共财政经费投入的较快增长,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有些技术机构的环境和检测装备都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因此,技术机构内拥有的各种仪器和检测设备,为科研项目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再次,省局每年都有专项科研经费来支持省内技术机构积极申报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为科研项目建设提供了经费的保障。

5 科研能力建设的途径

(1)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激励机制。要调动技术机构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就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每年进行对各类技术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评比,颁发证书和奖金,与职工评优挂钩等,进一步激励更多的技术机构开展科研活动。

(2)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省局的科研经费仅仅是一种补助,是帮助减轻科研承担单位的经费负担,仅靠省局的经费补助还是不够的,地方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技术机构的科研能力建设。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定位 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教师是履行这三大职能的主体。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并且与其他两个职能的实现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此,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

一、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明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持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际上,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科研工作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及其科学研究,例如,瑞士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发达国家,依靠的就是科学研究。由此可见,科研能够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科研过程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效果;科研能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是说,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的“用科学解决,百业有进步;不用科学解决,便无进步”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职业教育与科技、科研的关系。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

但应当明确的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在科研工作的定位上应该是不同的。只有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高。普通高校的发展定位和职能要求需要其科研侧重理论研究,并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从事一些理论研究,但和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理论研究不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主攻方向。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注重应用型研究,注重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应主要以科技开发、成果推广为主,而非“高、精、尖”的创造性研究,也不是进行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促进和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师的科研应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应用型研究定位应体现在:一是科研课题要来源于实践,即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出现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入手寻找课题,找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研究过程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着重参与式的行动性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而且是为了行动而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结果要运用于社会服务和教学实践。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方面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把研究成果引入职业教育课堂,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和体现

1.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从事并完成科研活动的能力,综合起来应包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协调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成果的文字撰写和成果推介能力等。

2.教师科研能力的体现。教师不同于专职的研究人员,因此不能用研究人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其科研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而不仅仅是撰写论文和专著数量的多少。结合高职院校承担的三大职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应该既是学院的科研骨干和优秀教师,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服务的行家里手,是“懂科研、善教学、能服务”的“三位一体”专家。200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在一次高校工作会上说:“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学校质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大学,都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任何情况,都不应放松对大学教师科研的要求”。这对于高职院校也同样重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研究能力仍不尽人意,且存在着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科研基础差。目前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是从成人院校转型而来的,其大部分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教师们以前接触科研活动较少,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科研项目应该怎样做。

2.教师的精力有限。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多,且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再加上教师的引进相对滞后以及师生比的限制,致使任课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门数与课时数过多,他们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产生了冲突。

3.缺乏正确的科研方法。做科研是要讲究方法的,有的教师虽然课讲得很好,但却不知如何做科研,对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不了解;在申报课题的时候,存在着课题设计思路不清、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调研方法的阐述不到位等问题。

4.引进人才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近些年,高职院校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从其他高校和生产一线引进了一些人才,他们虽然充实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是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由于在求学阶段多从事基础研究,缺乏对生产实践的了解,更缺乏开发与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人员,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其理论功底较差,在课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较为薄弱。

四、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1.挖掘内在因素。一是促进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选准研究方向。只有选准研究方向,才能逐渐积累研究成果、增加研究深度。以项目申报为例,在申报项目时,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是项目评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前期成果越多,审批立项的可能性就越大。项目主管部门出资立项的目的是申报者要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成果、解决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促进其科研能力的增强。

二是苦练内功。科研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状况,这在客观上包括人的智商和情商,这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在主观上包括教师对科研的兴趣和付出,只有教师把科研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才会自觉地投入精力,也才会产生科研成果,这是从事科研的关键。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是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不断地付出,科研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将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是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是每一个研究者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及考核评价等压力,当前在学术界也存在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对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在内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和查处规定,高职院校应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查处,引导教师通过正当途径和手段创造科研成果,从而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2.创造外在条件。一是搭建科研平台。作为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处掌握着丰富的科研信息,承担着为教师提供科研服务的职能。为此,首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其争取更多的科研课题立项,或邀请专家为教师开展学术讲座等。其次要积极加强与其他院校和科研部门的联系,鼓励教师参与院外横向课题的合作研究。通过参与院外课题的研究,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课题,使教师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向高水平的专家学习科研精神、方法和技巧。最后要建立“科研导师制”,鼓励学校的科研骨干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领年轻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向其传授科研方法和经验,以此来提升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专业建设;创新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26-03

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在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提升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服务地方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意义

(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引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建设和竞争阶段,科技创新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引擎作用。一方面,科技创新直接涉及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校管理制度革新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推动高职院校办学上层次、上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紧密连为一体,由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再者,科技创新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从市场角度审视企业的需求、理念和运作机制,促进自身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形成更利于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得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能够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并通过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既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保障。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都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很好地体现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的内在要求,为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导向。

(三)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课程与企业岗位接轨,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科研项目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生产实践第一线,在推动地方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否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地方科技创新体系贡献率的重要标志。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影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因素

(一)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由中专转制而成,科技创新意识淡薄。一部分高职院校对科技创新在促进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唯一功能。有的院校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在科研方面难有建树,因而,对科研工作缺乏有力的推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评奖、应付评职称,导致高职院校科研项目、技术专利、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成果普遍较少。

(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底子薄,科技创新能力与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一是科研装备水平较差,科研设备与本科院校差距大,研究与技术平台建设也处在初级阶段。二是研究力量单薄而且分散,优势学科少,科技项目的集约化程度低,缺少学科交融和有竞争力、有特色的学科群。三是科研队伍实力不足,高水平领军人才匮乏,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比较弱,开展高水平研究困难多。四是科技创新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主要依靠学校内部拨款,校外获得科研经费有限。

(三)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不足,缺乏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一是照搬本科院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忽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独特性,对教师的研究方向引导不够,对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缺乏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造成理论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重复研究多、推广应用成果少。二是在项目管理中重项目立项鉴定评奖、轻研究过程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选题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缺乏市场推动。三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简单,评价指标侧重于数量指标,重视显性评价忽视隐性评价,导致科技创新的功利化趋向。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

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服务地方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和重大科技问题,支撑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开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发展服务这一宗旨,任何科技创新将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坚持科学定位,要立足地方,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围绕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路径,使自身真正成为地方科技创新的“人才源”与“智力库”。高职院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解决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服务,必然会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从而获得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二)以技术创新为定位

科技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部分。知识创新侧重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理论、原理、方法、概念、思想的创新,技术创新则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与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或者是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较难像本科院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那样具备知识创新的能力,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训与生产实践结合非常紧密,具有开展技术创新的优势。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应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把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注重知识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突出创新成果的实用性,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

(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对高职院校而言,任何科技创新活动都是围绕着专业的发展而展开的,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都与专业的创新或专业间的融合密切相关,因此,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专业建设,发挥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将科技创新与重点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凝练方向,形成特色。高职院校大多具有明显的行业性或地域性,它们的某些专业,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拥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这些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在建设与行业、地方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方面,深化内涵,取得突破。

(四)以创新人才建设为根本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专业,也不会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把人才建设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根本。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培养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人才,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通过跨专业的力量整合,优化人才组织模式,建设造就学风优良、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五)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

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技术(工程)研究所、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和实训基地等,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也是培养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科技创新平台的特性在于它的集成性和核心性,不同的项目需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向上的力量。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可以优化高职院校科研资源配置,聚集分散的研究力量,促进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融,提高科技项目的集约化程度,形成有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凝聚优秀创新人才,积极承担科技研发项目和研究课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六)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把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依托科研管理部门和各种学术组织、平台,形成科技工作网络,建立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创新完善管理模式,改革项目立项、研究、鉴定、成果归档及报奖的静态管理模式,将科技管理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建立科技合作、研究开发、推广转化的动态管理模式。三是完善评价激励体系,逐步实施科研项目的社会化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注重科技人员对创新的实际贡献,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绩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四是完善成果转化推广机制,重视科研情报和市场需求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提高科研创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把“是否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作为评价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加大学校内部投入,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资金,建立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格局。

(七)以校企合作为支撑

我国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科技成果、科研人才等科技资源,但缺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企业拥有设备、资金、市场以及运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但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需要外部提供支持,校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成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必然的选择。高职院校应视市场需求为自身技术创新的源泉,将为本行业、区域内的企业视为技术创新的大本营,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从而借助企业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这既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没有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不可能真正承担起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求,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自身优势,科学定位自身科技创新领域和方向,合理选择路径,突出搞好专业建设、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2,(12).

[2]刘兆媛.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3]左崇良,等.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剖析与产学创用联动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第4篇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培养要素

能力,就字面而言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则是指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按照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能力层次(由高到低)可以分为: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空间能力、行为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外语、计算机、非智力因素)接受知识的能力(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性知识)。

高等教育作为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教育的重任。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改革,坚持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并重,注重了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协调,突出强调了能力培养的条件和环境,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一些大学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鼓励低年级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建立本科生创新实验室,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在实验室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通过探索,许多本科生在毕业前就发表了科学研究论文,或申请了发明专利,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集中体现,在所有育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育人环境的统称。校园文化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活动层面的内容,即生态化和人文化相辅相成的校园环境,淳厚向上的校园精神,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价值观之外,还包括课程建设(保障学生的学习权,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要把它作为文化来建设)、社团建设(它是校园文化的显示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开展校园群体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环境建设(自然景观,包括绿化、草木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财富、碑文、建筑等;科学景观,包括科学家画像、科学精神等)。可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简单地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1.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为保障,以提炼大学精神、提高全民素养、提神文化品位为重点,以改善学风、教风、校风为目标,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校园。

2.校园环境文化,它不仅包括校园的总规划设计、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环境文化,而且包括教学办公设施、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以及学习生活管理制度、招生分配制度、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文化,更包括校园内体现的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3.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指校园认为实现学校的各种只能和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开展的一切活动,如教学、科研、管理、产学合作、学术交流、社会时间、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是人们可感可触的文化现象,也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是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练兵场,还是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能力培养仅靠高校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环境诱导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创新因子,诱发学生产生创新冲动,促进学生的创新行为。创新一般需要一个环境,那就是民主自由的环境,这也是创新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人格才会得到自由和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新性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校园的民主气氛不只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其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创新教育。此外,合作交流的环境有利于各种思想、意识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鉴别真实与虚伪、创新与保守。校园文化的独特氛围创设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创设了主渠道。应试教育使部分学生变成“高分低能”型,加上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在更大的领域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广阔的舞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为学生提供了锻炼适应环境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在各种文化沙龙和社团中,因为大学生们有着更多的共同点,所以他们之间更容易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而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场合的灵活开放的校园文化活动,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通过校园文化创设的主渠道,学生接受教育,经受锻炼,接触社会,适应社会。

3.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创设了重要条件。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聚集了一批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学生。任何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都需要完善的组织管理和策划实施,而学生就是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策划者,在组织举办活动的时候,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要素

对于化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能力培养也同样重要。结合具有共性的能力培养要素,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考虑化学专业的特殊性,化学专业本科生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繁杂的学科门类,专业与岗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前大都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宏大抱负,但在社会中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却又发现他们接触的社会与之前的学校完全不同,他们能否成功还受到其他因素的牵制和干扰。有些人因此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之前昂扬的斗志。不难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真正原因来自毕业生自身,因为他们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只作了简单或片面的估计和认识。所以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当然适应社会不仅要接纳世界、认同世界,而且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并有决心和毅力弘扬自己的主旋律。

(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产业,虽然大学毕业生不可能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都需要程度不同的组织管理才能,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招聘单位近几年也往往把大学毕业生中的班级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其实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机会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你可以竞选各级各类学生干部乃至学生会主席,即使是一个寝室的室长,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你自身的能力其实也在锻炼提高。类似趣味运动会、才艺晚会的活动组织,尽管不能与今后的工作相提并论,但是在此过程中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专业,人际交往是人们得以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完全不相符的,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目前许多高校都组织了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大学生间的来往,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对研发人员开拓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开拓创新能力其实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高校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了激发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哲学、文学艺术类课程,力争为培养开拓创新能力奠定基础。高校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开拓创新氛围,创设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新颖独特也是永恒的要素,学生组织者在追求其关注度和参与率的同时,其开拓创新能力也得到锻炼。

(五)决策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对它的甄别、掌控和运用,随时需要决策能力发挥作用。决策能力指在面临多项选择时能及时、果断作出重大的选择,如果决策正确,它可以使你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较少的付出获取较大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首先要克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对社会和态度常常受到群体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的左右。从众心理重的人依赖性强,无主见,人云亦云,容易迷信权威和名人,常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而决策能力强的人,能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做到思想解放、冲破世俗,不拘常规,大胆探索。其次要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没有自信的人一般不具备决策能力。增强自信心,就是有迎刃而上的胆量,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最后要能文能武。许多大学生目前貌似“新潮”,自认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实际上却是知识面过于狭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这些都是阻碍决策者作出正确选择的绊脚石。

(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实验科学,化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而实验是需要动手实际操作的。化学专业大学生要培养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指专业领域实验操作的技能,这比其他学科的学生要求更高,而且应包括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可以通过组织参加课外活动进行锻炼和提高。

三、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

经调研,高校校园内组织的与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学生生活园区文明创建、才艺晚会、趣味运动会、书画比赛、新生风采之星、社团巡演、校园十佳歌手、辩论赛、电脑网络大赛等;而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化学文化艺术节、模拟课堂大赛、化学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秀我本色--溴我苯铯风采大赛、百科知识竞赛、自主创业大赛、化学知识和操作竞赛、环保服饰大赛等。

从以上不胜枚举的活动来看,校园文化活动无论与化学专业是否有关,都可以推动上文中所提到的六大能力要素――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普通的校园文化活动缺少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之对照的是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则较为重点地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建设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可以重点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从校园环境出发

校园环境是一个文化氛围,从列举的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文化活动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整体的优美布局、办公设施的齐全、良好的学校氛围,都对校园文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营造良好的针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校园环境,如图书馆可以多增加一些关于化学专业的书籍,增加电子资源的数量和规模,提高更新速度,方便化学专业的学生查找学科前沿的相关知识;又如实验室在保证日常教学的同时,可以将比较完备的实验设备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科研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而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组织学生活动方面

从分析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看出,由学生组织的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尤其是学生组织的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加全面的、有针对性培养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六大能力,针对化学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师范生技能,开展模拟课堂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化学专业的师范生提早接触教学过程,训练教学技能。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策划和组织,在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策划、组织、决策能力。而且,每年的模拟课堂大赛、化学师范生技能大赛中都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地方,这也是大学生尤其是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

(三)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建设

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化学,建造好一个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要由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共同建造,培养化学专业大学生所需的精神氛围,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氛围,而且包括化学专业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校园文化(这里特指化学方面)氛围,不仅是由许许多多化学专业本科生共同营造的,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更多的化学专业本科生。

通过创设这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将得到更多的提高与发展,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然,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在不断地扩展和强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摸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凤泰.提高文化素质培育创新人才[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衍建.世界第一流学府看好的10项素质[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3]张学书,曲士培.台湾校园文化[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4]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王司瑜.建设文化校园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6]胡云斗,张冠杰,仲广荣.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7]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校研究,2007,(3).

[8]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13-02

一、农业高职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社会影响力大小和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同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必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现实。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很多学校存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科技投入经费不足、科研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致使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科研项目机会少,科技创新能力弱,服务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增强农业职业院校的适应性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以部分涉农高职院校为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农业高职院校乃至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研意识

有些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搞不搞科研不重要,或者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客观上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存在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课题数量少、课题层次低、科研业绩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导致一些领导和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度不够,甚至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消极,很多学校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开展科研的动力,承担科研项目不主动,很多人只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攻读学位的硬性要求,才承担课题和开展科研。

2.科研队伍素质不高,科研工作不能持续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教师普遍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与经验,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加之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一面忙于备课上课,一面忙于进修、考试、攻读学位,根本无暇顾及科研。此外,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不宽裕,允许教师参加科技交流和科研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获得科研信息有限,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对本领域科技发展热点捕捉不准确,科研选题针对性差。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组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即便是能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也是临时找几个人凑在一起,项目结束就各奔东西了,这些因素均导科研工作发展缺乏持续性。

3.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科研能力的提高

多数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配置,轻视科研场地和设备的建设,用于科研的经费与教学经费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据统计,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年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30万―5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占50%。可见,多数农业高职院校存在科研经费紧张的状况。短缺的经费投入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需求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支撑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增强。

4.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激发积极性

科研管理机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和支撑。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管理人员职数较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更谈不上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于人手受限,科研职能部门对课题的管理无法达到全面规范管理的要求,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过程管理,对论文只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求,对纵向课题只起到公示的作用而忽视对院内科研力量有机的整合,对科研的类型只注重纵向课题而忽视横向课题的承接。对科研业绩的评价和认可机制也不健全、不合理,许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科研动力仅仅来自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是源自于内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教学的科研积极性难以调动和激发,也很难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有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要求。高职院校已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一个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应树立科研强校,引领未来的观念,应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领导应从管理高度突出科研的重要地位,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从科学研究着手驾驭知识,用科研工作的成果丰富或创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和教学相互提高,为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现代农业能力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准确定位,量力而行

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农业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有鲜明的特色,要能发挥农业行业优势,而不应与综合型大学、科研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盲目攀比。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内容要与“三农”相结合,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提出的“三化”协调的目标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3.改善科研条件、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除了高职院校本身应保证投入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也可采取校企结合的方法争取企业科研项目,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院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机制,扩大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搭建科技平台,为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建立信息平台,积极为教师提供获取新信息的条件,如开通网络数据库,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进修机会等;建立科研实施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科研设施与设备,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与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最大。

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项目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业教育的属性,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教师从事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与“三农”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及 时了解“三农”的需求,把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和措施送到企业或农民手中。在校园内要构建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探究氛围,加强学院内外的学术切磋探讨,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

5.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题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和推广等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科研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以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并且不断地提高教师及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推动科研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将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学习机会。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熟悉科研管理业务,并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学院要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做到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逐步使科研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24-26.

[2] 滕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111-112.

[3] 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3):61-64.

[4] 张家寰.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37.

第6篇

当前,全市上下掀起了学习国发〔2009〕3号文件的热潮。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除认真搞好项目策划及争取工作外,重要的是要看到系列政策背后所蕴含的策划之功、争取之效,以此来指导我们重视和加强政策策划能力建设。

一、学习经验,加强运用,努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

能够提出高质量的政策建议,本身就是贯彻中央政策文件、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先进经验的学习,进而归纳出策划、争取政策的一般规律是:

(一)着眼全局,提出观点。要提出具有敏锐性、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政策观点,必须具备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一是要有政治敏锐性。必须清楚地把握国际国内政治格局的新近变化,并且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二是要有全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提出政策观点,不能从部门或个人利益出发,而应把自身发展放到世界大局、全国大局中去定位思考。三是要着眼长远。“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提出政策观点,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要结合实际。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观点。这就要求政策策划研究人员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提炼。

(二)充分论证,形成文稿。当政策观点得到上级领导首肯后,必须立即着手形成质量较高的政策文稿。一是要进行战略分析。分析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可能性。二是要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三是要进行政策环比。了解类似政策情况,确保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创新性和地方特色。四是要做到有的放矢。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确保提出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和可操作性。五是要做到几上几下。让提出的政策建议既集中群众智慧,又汇聚领导韬略;既符合本地实际,又达到上级要求。这就要求政策策划研究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沟通协调、文字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主动请战、提前介入。

(三)抓住机会,争取支持。寻求机会甚至创造机会,争取所提政策建议得到领导支持或纳入上级战略规划、政策文件,努力将地方意志上升为上级发展战略。一是可以利用全委会、人代会、政协会等重大会议之机,以建议、议案、提案的形式正式提出。二是可以抓住领导到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的机会乘机提出。三是在形成比较成熟的政策建议文稿后,可以采取专题汇报、######请示等方式争取支持。

(四)分解任务,狠抓落实。战略思维还仅限于主观领域,要将战略思维变成战略管理,还有待于将战略思维变成战略决策,由战略决策再具体化为战略措施。因此,政策策划不仅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政策文件一旦争取成功,要立即对政策文件进行宣传解读,领会精神实质,发掘政策“金矿”,分解明确任务,策划包装项目,争取资金投入,加强督查考核。

二、把握大局,结合实际,认真策划一批重要政策建议

把**放在全国和**大局中来审视,当前**可以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争取**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区34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应看到,**的快速发展是在动荡飘摇之中取得,围绕**是否拆并的问题,各方反复争论了几十年,行政单元的不确定性,始终是制约**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最大心病。**地处成渝经济腹心地带,区域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独具特色,专业人才聚集,交通便捷高效,发展基础牢固,改革成本较低,经30余年发展,**已具有相当基础,设立**经济开发区完全具备现实可行性。2006年9月,时任**市委书记的同志到**调研,作出**区应建设“经济开发区、改革试验区、党建先进区”的重要指示后,区委、区政府立即着手论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设立****经济开发区的请示,在市级层面已产生一定影响,初步形成了一定共识。当前应抓住国家批准设立**两江新区的有利时机,通过多种途径,继续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争取在**成立经济开发区。

(二)争取市里出台支持**建设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政策。**因车而建,因厂设区,重型汽车产业是**工业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汽车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近90%。**为支持全市汽车产业布局和打造“汽车名城”的战略部署,重汽集团公司与上汽商用车投资公司对红岩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并北部新区异地注册建厂。2009年4月16日,北部新区新基地投产后,公司总部、总装都将陆续搬迁至新基地,此举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上依红公司总部、总装厂搬迁后,将在**基地留下具备3万辆整车生产能力的生产设备、办公用房等数量可观的资产。上依红公司**基地现有的特种车、专用车以及车桥、变速箱、转向器、传动轴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同行业拥有较强竞争力,采取政策扶持、合资重组等措施,就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基地如何盘活做强,继续焕发青春,急需引起市里的高度重视,亟待市里对**的发展予以明确的定位,在产业规划上明确把**打造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在项目引进布局、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使其现有的存量资产能够发挥最大效益。

(三)争取市里支持**、大足和荣昌共同打造千亿工业高地。**、大足、荣昌三区县地处成渝两地腹心,**“1小时经济圈”西侧,是川渝经济区和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共同建设好**西大门,提升渝西地区整体实力和“1圈”带动能力的历史使命。三区县均建有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大足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分龙水和邮亭a、b两区,荣昌工业园区坐落于峰高、昌州和广顺三个街道,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三个特色工业园区在地图上构成一个三角形,人文相近,地理相邻,经济相通,产业优势明显,区位交通优越,合作前景广阔,适合于大规模的联合集中开发建设,具备实现千亿工业目标的可能。三区县应加强联合,共同向市里建议集中连片打造千亿工业高地,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布局、土地征用、税费减免、对外推介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

(四)争取市里出台加快渝西地区发展的文件。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北部新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

会发展的意见》、《加快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等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文件,而在**“一圈两翼”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且承担起对口支援“两翼”重任的渝西地区却面临“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的尴尬。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然后通过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圈”中的渝西地区基础设施完善,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经济成长性好,只要稍加支持,该区域的经济就能以乘数效应迅猛发展。为此,渝西各区县应联合向市里提出出台加快渝西地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并选择在恰当时机正式联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请示。

三、成立机构,加强锻炼,扎实搞好政策策划班子建设

搞好政策策划,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必须要搭建专职的政策策划班子,切实承担起区里重大政策的策划研究工作。

(一)成立机构,理顺关系。借鉴市内外有关区县的成功经验,建议成立区委、区政府政策研究室,与区委办或区政府办合署办公,在全区范围内选调理论功底扎实,政策水平高、文字功底深、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专门从事政策策划研究和重要文稿的撰写工作。鉴于**区小、人员编制少的特殊区情,也可考虑由发改委来承担此项职能。

第7篇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探讨以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与开发能力为目标,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将该课程的各知识点按照能力培养的目标制定能力矩阵,旨在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能力矩阵;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91-03

我校的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成立于1995年。在近二十年的专业建设中,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充分贯彻学校的“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培养“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出了我国首批“双证书”毕业生和“本科+技师”毕业生,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前,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倡导普通大学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强调综合应用性知识,更强调复合能力(包括应用技能、实践能力、应用领域的革新能力等),更强调自信心及开拓创业精神的训练,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适应社会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即生活和生存能力,培养的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

职业能力是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行动或策略,包括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与开发能力。换言之,就是应具备师范性、职业性、学术性三性合一的能力。

如何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按照培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与开发能力的目标,以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大纲的要求,制定了能力实现矩阵,目的是在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基于能力矩阵的专业课程建设

笔者一直从事机械类本科生的单片机教学工作,努力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参加创新设计大赛、机电产品的开发等打好基础,并且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师范性、职业性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术性能力的矩阵研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学术性培养目标 单片机是一种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集成电路芯片,是集CPU、ROM、RAM、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I/O接口电路于一体的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就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航空航天系统、智能化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智能化通信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本课程制定的学术性能力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及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学会发脉冲、控制步进电机,学会查表法,学会使用中断等。

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该门课程设置了单片机的绪论、概述、单片机的结构、汇编语言(C语言)指令体系、汇编语言(C语言)编程、单片机的存储器、中断系统等7个章节。在讲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单片机的“绪论”一节中,以学生熟悉的霓虹灯、 公交车号(七段发光数码管)做开场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单片机的概念、单片机的性能,二、十、十六进制数变换的方法、用途。再如,在讲解寻址方式的时候,起初是按照教材章节的安排讲授,即先讲寻址方式,再讲单片机指令体系。但由于寻址方式抽象、枯燥,教学效果并不好,刚讲完两种寻址方式,有的学生就没有兴趣或者听不懂。后来,笔者采用将传送指令与寻址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传送方式和寻址方式同时讲完,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跟上教学进度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堂气氛也活跃。教学中,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的同时,采用由简到难的十几个项目将该门课程贯穿起来,达到的效果就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各个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各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学会了灵活使用单片机,实现了培养学术性能力的目标。课程教学中所选用的项目如下:(1)**让某一盏LED点亮**(顺序结构);(2)**让一盏LED闪烁**(循环结构);(3)**让LED间隔点亮**(顺序结构);(4)**让LED形成流水灯**(循环结构);(5)**让某一位七段LED显示“1”(静态的,共阴极)**(顺序结构);(6)**让某一位七段LED显示“0~8”(静态的,共阴极)**;(7)**让某一位七段LED显示“8、5、9”(静态的,共阴极)**;(8)**让七段LED数码管显示“12”、“859”、“1140”(动态);(9)**步进电机四相八拍旋转**;(10)**3~8译码器控制LED点亮**;(11)**3~8译码器控制LED循环点亮**;(12)**中断控制灯点亮**;(13)**七段数码管显示“0~8”,外部中断使LED灯点亮数码管停止显示**(数码管显示相当于数控系统显示加工程序,外部按键中断相当于急停开关,LED灯相当于报警灯);(14)**定时中断控制灯循环点亮**。通过以上项目,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学术性能力的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二)培养师范性能力的矩阵研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师范性能力培养目标 所谓师范性知识主要指教师劳动特殊需要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教学中,笔者注重知识性与师范性的结合。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掌握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 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师范性能力:(1)注重专业术语的教学。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专业术语,掌握专业术语不仅仅是了解一个语言学名词,更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首先要解释各个专业术语的英文缩写,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如SFR是special function registor,MCU是Micro Controller Unit,SoC是System on Chip等。在单片机技术中,有很多这样的英语术语,在了解专业术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用3~5分钟时间默读某一知识点,随后由教师提问,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个方式,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牢固掌握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和应激能力。(2)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出于师范性的要求,在知识的传授上,应注重系统性、连贯性。讲述时可采用如下四种方法:一是由熟悉到陌生的讲述方法,先讲计算机组成、特性,再延伸到单片机组成、特性;二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认识方法,由看得见的引脚引申出单片机内部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单片机知识的传授,也可让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三是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论述方法,先口述(抽象、听觉),再看幻灯片(形象、视觉);四是讲述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与思考练习相结合,例如,第一节课讲查表法,留作业预习延时,下节课再讲延时,再留作业。培养师范性能力的实现矩阵如表2所示。

(三)培养职业性能力的矩阵研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职业性能力培养目标 所谓职业性知识即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实践知识,如办公自动化、职业指导与咨询、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查询相关书籍或电子文献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系统观念。

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 在单片机技术的讲解过程中培养职业素质,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时间观念。第一堂课最后总结时明确指出:本门课要讲多少学时,多少实验学时,每章讲多少学时;每一节课强调:当前是某章的第几节;讲“振荡频率、周期”时注重效率概念。(2)培养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讲解第一章时,要分析二极管摆成七段共阳级发光数码管如何变换;如何摆成共阴极;进制数变换(强调基础学习的重要性)等。(3)培养查询相关书籍或电子文献的能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别是在电子技术方面,新的理论与技术层出不穷。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如在学习了第一章后,可布置学生查找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LED的工作原理等;在学习了第二章后,可布置学生查询D触发器、P0口结构等。(4)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单片机语言编程的理论知识并不深奥,但实际编程工作却不是如此简单。一个程序的形成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编程语言知识,更多地需要融入个人的编程思路和算法。所以课程组开发了实验箱,分发给学生做课后练习使用。(5)增强系统观念。单片机和计算机一样,各个部件的速度都会影响到整机的效率,如累加器A是多个指令中都要用的寄存器,读写A的速度快慢会影响到控制的速度;再如虽硬盘很大,但如果内存、前端总线很小,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是很慢的,从而可以引出系统、全局的观念。培养职业性能力的实现矩阵如表3所示。

笔者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了单片机课程的能力矩阵,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2]赵庆聪,陈立南.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数据结构》课程改革探索——信管试点专业《数据结构》课程建设方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27-27.

[3]宫谦.能力矩阵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84-86.

[4]鄢立,黄荻.《单片机技术及实践》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10-211.

[5]游雨云,李金生.单片机教学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3(23):264.

[6]刘强,杨轶璐.提高《单片机基础及应用》教学质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76-77.

第8篇

关键字:计算思维;C语言;课程建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080-01

1 目前《C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C语言》课程,开始时由于学生对程序设计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能够认真听课,但随着大量的难以记忆的新概念、新术语以及新规则出现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逐步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实际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理论讲授+ 实例剖析+ 编程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特点很少进行关注与分析; 二是教材中的所涉及到的实际教学案例脱离实际应用,不能与学生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以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其专业问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 计算思维与《C语言》课程

计算思维[1]( Computational Thinking)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 即思想和方法) 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它不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它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的本质就是抽象和自动化[2],即如何按照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去考虑问题的求解,以便构建出相应的算法和基本程序。而《C语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为其以后在所学专业中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其专业问题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培养计算机技术与其专业技术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显然,《C语言》课程的内容最能够体现语言级的问题求解的方法,这也正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非常适合融入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建设的基本方法

3.1 构建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求,在《C语言》课程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安排课程导入,全面梳理和优化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突出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强化基于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的计算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计算思维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到《C语言》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形成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教学体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加强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抽象为算法”的过程,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注重典型算法的讲授和理解;同时要加强训练和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通过提出各种各样的测试题,让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况,提炼出有用信息,实现驾驭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技巧,体验和固化其计算思维;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每个章节的授课任务后,增设基于专业应用的实际案例的讨论环节,教师要根据其专业特色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构的过程就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课程设计阶段,设计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相融合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来解决其专业问题和专业难题,为学生日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构建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网络教学平台

构建完整地网络教学平台,解决学习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平台上不仅要提供了计算机科学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算法及思路,还要提供计算思维在其专业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拓展学生以专业特色为依托的计算思维能力,为计算机科学有效地融入其专业学习提供一个有效的衔接平台。这样的学习平台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4 总结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国际和国内计算机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计算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校这样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打造出适合在《C语言》课程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体系,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其专业中的技术问题和技术难题的能力,达到培养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会计综合实训;改革;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99 -03

一、问题提出

高职教育实施的是“高端技能教育” ,职业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已成为各有关方面的共识。在有关省市对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人员工作能力基本要求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具备会计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需求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这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相一致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突出职业技能训练。高职会计教育的实践性这一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全部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会计实践课程是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主“生产线” ,因此强化会计实践课程的改革是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三年级都安排了大型的会计综合实训,一般为期一个月左右,以此作为就业前的实战训练,以期达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但从各院校开设的具体情况看,普遍存在实训与实际会计工作脱节的现象。

(一)没有体现会计岗位责任制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是不同的,需要会计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严格强调岗位责任制。如财务人员经常要面对许多不规范的票据,需要其认真审核把关,对于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单据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于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原始凭证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上报。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教材中,教师没有事先将涉及的原始票据精心设计,巧布陷阱,结果学生拿到手的原始单据都是正确无误的。这样实训内容的设计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审核票据基本技能及岗位责任意识的。

(二)没有充分展现会计工作核算流程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每个经济组织单位都会与外单位发生诸如货物购销、劳务提供或接受、资金借贷、税费计算及缴纳、利润分配等经济业务;对内也经常发生费用报销,薪酬发放,成本核算等经济业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就是正确、及时地处理这些业务。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经济业务交易凭证流转的操作规程。现实的会计工作核算流程是自成体系并严密规范的,如办理采购业务结算,经办人员首先要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并由相关领导签字,才能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因此,掌握各项业务办理和结算流程是财务人员最基本的岗位业务知识。现行的会计综合实训教材却省略了相关手续,这样实训的结果使学生不能全盘掌握业务处理流程,导致顶岗上任时出现操作上的反复。

(三)没有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从实际会计工作内控角度来看,会计人员不仅有分工,而且要不定期进行轮岗。但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综合实训是由一个学生做一套账,负责所有业务处理环节和步骤。这种安排,与现实工作中的财务人员分工和岗位轮换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距离。

(四)没有还原会计工作的原始状态

现行的会计综合实训教材普遍存在提供原始单据的同时也提供文字题目,学生的惰性较大,基本上就是看题目,而不是分析原始单据,判断经济业务的类型并做相应的会计处理,以至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应有的锻炼,到了实际岗位接触种类繁多的原始票据时犹豫不决,不敢下手。

(五)没有覆盖专业能力培养所需的全部内容

目前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是《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较少涉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课程的实训。从工作内容看,也主要是会计核算的实训,缺乏预测、预算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等内容的实训,达不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认识会计工作的目的。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进行了跟踪调查,在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的实训课程《会计实战》,并申报为学院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定位

《会计实战》课程开设在第5 学期,是一门为期六周的大型综合实训课程。前导课程是《会计原理与技能》、《出纳基本操作》、《基本经济业务核算》、《特殊经济业务核算》、《税费核算与申报》、《成本计算与分析》、《财务软件应用》、《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处理程序和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缺乏跨行业企业、分会计岗位实际工作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特别是对实际会计工作中有关会计凭证传递处理的认知相对贫乏,对不同行业企业账务处理的特殊性要求不够了解,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化技能训练,为此在第5 学期学院开设了《会计实战》课程。该课程后续课程是《职业体验》、《毕业实习》。因此,该课程是职业体验和毕业实习前的实战演习,是一门具有把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迁移能力培养融汇的复合功能课程。

三、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开发的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不断提高会计综合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会计实战》课程借助于仿真的实训环境、真实的实训器材、综合的实训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建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处理、报表编制、纳税申报、会计电算化应用等会计核算技能,努力提高会计档案整理、报表分析、会计工作交接等会计管理能力,强化学生对经济业务的识别、分析、判断处理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如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和职业素质养成( 如诚信、细致、严谨等) 起主要支撑作用,对学生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职业岗位迁移能力、行业适应能力、继续深造能力等) 的培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专业能力与专业发展并重”的课程开发观,该课程依据实际会计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后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坚持“三以”原则。即:以实用为原则,选择中等规模企业常规经济业务为设计依据;以原始单据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综合性为特征,选择涵盖企业资金周转全过程典型经济业务。在具体教学项目设计方面,遵循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工作流程,分析典型业务岗位工作职责,通过将会计工作任务嵌入不同工作岗位,按照岗位分工进行账务处理,采取“岗位轮换、任务循环”的模式进行循环实训,仿真呈现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工作规范。具体思路如下:

1、构筑工作岗位与学习任务融汇的“两维”课程框架结构

依据会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完成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框架结构如图1:

图1

2、以会计工作任务的准确分析作为课程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项目的设计须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覆盖整个工作领域;二是负载必需的本专业基本知识,也就是说要尽可能把知识点都纳入到实训项目中。实训项目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后精心设计的结果,但是由于实践中有些工作任务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因此需要进行项目分解和取舍,具体操作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的项目的典型性,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项目之间的能力区分度。据此设计的课程内容才具有项目课程的特色,其中的学习内容也更具体,这样就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会计实战》课程设计了职业目标明确、项目任务鲜明、模块内容适当的五个项目。如图2:

图2

3、以手工电算一体化作为课程设计的主线

为全面训练学生的会计职业基本技能,比较会计手工作业与会计电算化之间的关系,验证会计手工作业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每一实训小组配置会计电算化系统,加深同学们理解会计手工作业是会计电算化作业的基础,会计电算化作业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4、采取“岗位轮换、任务循环”的模式进行循环实训

按照会计岗位的划分情况( 出纳岗、往来会计岗、成本会计岗、总账会计岗和财务经理岗) ,将会计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应工作岗位,由学生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即: 将实训学生进行分组定岗( 每组5人,每人一岗,每岗一周) ,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按照分岗情况由相应岗位的学生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情况操作票据传递和相应的会计处理。

四、课程建设实效

针对现行会计综合实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院《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对课程内容、实训组织、教学手段进行了大尺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原始单据高仿真,加强学生岗位责任制意识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对票据的审核能力,增强他们的顶岗能力和适应能力,我们一方面根据现行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印制了大量高仿真、彩色的原始票据,取消了文字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迫使学生只能通过审核原始票据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业务识别、分析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有意识地插入了许有问题的票据,如车票时间与出差时间不一致、发票上没有税务部门印章、住宿发票超标等。除此之外,还设置了出差过程中丢失发票、出差补助的计算等相对复杂的问题,这些内容在前面的单项和专项实训中都未曾出现,因此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觉比较新鲜,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审核票据基本技能及岗位责任意识。

(二)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开展的业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现行多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学生是没有自的,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事先编制的程序处理所有经济业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学习兴趣,一是业务处理中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环节,如某些业务不再规定付款时间和付款方式,由学生自行确定;支票、进账单、委托申请书、收费凭条等全部由学生自行填列;从银行提取现金的时间和金额由学生自行确定,老师不再予以规定,老师的责任是检查企业是否遵守现金支付和银行结算的有关规定等;企业需要的借款,均与金融企业签订借款合同,自行确定借款金额、利率、期限、利息支付方式、本金归还方式等条款,然后由银行划款,到期由企业归还并付息等。二是本次实训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老师不再提供答案。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满足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成就感,我们在实训结束时组织了小组之间的交叉审计,审计质量作为老师考核打分的依据之一。从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相互交叉审计这种形式比较欢迎,同时学生也反映不同老师对相同问题的解释不同,导致个别小组之间因对相关问题认识不同而发生比较激烈的争执。争执的背后是学生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加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向老师提出了挑战,促使老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仿真设置各职能部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提升学生顶岗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对出纳岗位的认识,实训中教师充当银行角色,负责审核学生结算凭证填写的正确性,负责受理各银行结算业务;为了加深学生对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的认识,我们规定,所有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都必须经过仓库部门审核签字才能办理对外付款或委托收款手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顶岗能力,我们结合企业不同情况制定了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不同职务人员在出差过程中的住宿费标准、交通费标准以及出差补助标准;我们还规定了付款审批的额度,5 000元以下(含5 000)由财务经理审批,5 000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老师兼任),使得学生在校实训的体会更加深刻,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的角色转换。

(四)教师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实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以前的实训中,所有经济业务由教师拟定,教师既要控制实训进度,还要负责提供答案,老师是校内实训的主导者、监督者、裁判。而在《会计实战》课程改革中,付款时间、付款方式都由学生自行确定,部分经济业务如提取现金;对外结算等业务由学生自行设置;老师也不再提供答案,老师还要作为董事长协同学生处理经济业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一般问题不予正面回答,而是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开展讨论。为了确保实训达到预期效果,对学生实训中存在的错误老师要深入分析可能产生的危害,不再用一句“不符合规范或制度”来简单答复学生,因此在《会计实战》课程中授课老师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实训的参与者、协助者。

五、职业能力视角下进一步完善《会计实战》课程建设的思考

从学生实训总结及离校后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会计实战》实训课程的改革成效是比较满意的。通过学生在实训总结及离校后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梳理了进一步完善《会计实战》课程建设实效的思路:

(一)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增设“交易关联、行业循环”的课程实训模式

由于学生就业去向是各行各业,而不同行业企业( 如制造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等) 的经济业务特点不同,其账务处理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本课程组成员深入不同行业企业,与其共同研究,将设计包括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等在内不同行业相互关联的经济交易业务,构建仿真实训企业及工作场景,将会计工作任务嵌入各工作领域( 不同行业) 的不同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循环实训,力图改变过去“单一以某一制造企业经济业务为对象”账务处理的不足。如图4:

图4

图中:每个交易区域中每组学生在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处理后转入另一个行业企业,进行行业循环会计实训,如: 某组学生完成制造企业经济业务处理后进入物流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在物流企业中分别担任不同会计岗位的角色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完成物流企业账务处理后再转入商业企业进行账务处理,依次类推,达到“交易关联、行业循环”的实训目的。

(二)扩大学生自主设计开展的业务范围,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与毕业班学生进行实训中期座谈时,学生提出能否让小组之间自主开展采购、销售、投资等业务,这样学生在自主开展业务过程中能够更加熟悉并掌握企业生产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上的知识,而老师要负责监督、检查学生自主开展的相关业务的合理性。《会计实战》课程组认为学生的这种建议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知识的缺陷。因此在以后的改革中应尽量增加业务的自主性,减少已知性,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学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多方举措,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增强实训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具有企业会计工作背景的教师不多,大量的教师只有短期到企业从事会计实习的经历,有的教师虽然从事过比较长时间的会计工作,但是由于所在单位规模以及岗位分工等原因,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强。由于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很多实务问题没有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导致不同老师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不一致。对此,《会计实战》课程组拟采取的措施如下:①组织教师共同讨论、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以及教师之间也不明确的问题;②组织教师下企业,把下企业锻炼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③要求老师在授课前自己先将实训内容手工和电算化都做一遍,从而确保教师的指导有的放矢,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兰芳,罗立明.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2]马月.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9,(11) .

[3]俞校明,张东志.高职财经类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 12).

作者简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