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8 16:56: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

第1篇

进食

老年痴呆患者常常忘记自己是否已进食,故而不断索食;也常常因不懂得怎样使用餐具,在进食时弄得一团糟;还可能因为忘记饮水而导致缺水。

护理方法首先应让患者定时与他人一起用餐。如果患者不停地想吃东西,不必对患者过分指责或对其要求置之不理,可以将用过的餐具放在洗涤盆中,以提醒患者在不久前才进餐完毕,也可在正餐时不要给患者过多食物,将部分留下待患者要求时再给。

进餐时,不要太介意礼仪,可让患者用手拿取食物,或使用一些特别设计的餐具,如需要可喂食。要避免患者在同一时间吞食固体和液体食物,因为这样做患者会把食物吞下而不加以咀嚼,并因此导致窒息。

此外,每天要定时安排患者饮水,并注意水温不可过热或过冷。最好为患者提供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活动,转移其注意力,以免患者时常嚷着要吃东西。

梳洗和沐浴

患者常因身体不适,或误以为已经梳洗过、不能分辨清洁与否、需要他人帮助洗澡而感到尴尬等原因拒绝梳洗。

护理方法制订一个适合患者梳洗的时间表,由患者熟悉的人协助其梳洗。同时告诉患者温水浴是很舒服的,或使用气味清香的浴液、香皂等来吸引患者梳洗和沐浴。

如果患者身体虚弱,护老者应陪伴在侧,以防发生意外。如条件允许,可在浴室安装扶手和浴椅。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如沐浴时应用浴帘遮挡,浴室内温度和光线适中。

洗澡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皮肤褶皱部位、足部等是否清洁;皮肤有否出现红疹、硬化、破溃、水肿等异常变化,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处理。

大小便失禁

大部分老年痴呆患者都会间断出现大小便失禁,或因找不到或来不及去洗手间、脱衣困难以及腹泻等原因弄污床褥、衣裤,患者也会为此而感到尴尬。

护理方法护老者应定时带患者入厕,如定时在早晨起床后、饭后、临睡前及每隔2~3小时。以尼龙搭扣代替拉链或纽扣,并选择宽松的的内裤。睡前尽量不要让患者喝过多的水。患者的床位应尽量接近洗手间,去洗手间的路要有充足的照明及清楚的指示。最好是在临睡前或半夜叫醒患者入厕。

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护老者切忌责备,避免使其尴尬,应向患者清楚地解释大小便失禁的原因,及提示患者如何避免再次失禁。如患者大小便失禁的次数增多或出现持续性失禁,需请医生诊治。

“日落症候群”

很多老年痴呆患者会在晚间特别烦躁,或在半夜醒来,在房间内徘徊、制造声响。这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特点,称为“日落症候群”。

护理方法晚间为患者提供适当的照明,避免因光线不足而令患者产生错觉或感到不安。睡前避免摄入茶、咖啡等食物,减少环境的刺激,以协助患者入睡。为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日间为其安排适当的活动,如定时做早操、看电视、适宜的运动等,避免过长的午睡。

如果患者在半夜醒来,应给予轻声的安慰,有助于患者再次入睡。如果患者以为是日间,切勿与之争拗,可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再劝说其入睡。若情况严重,可遵医嘱给予助眠药物。尽量避免强行约束患者的行动,以免患者更加躁动不安,而且容易发生危险(如呼吸困难、褥疮等)。

第2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 痛风; 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与现代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疾病[1]。痛风迁延反复,较难根治,不仅给老年患者造成了躯体上的严重损害,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本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对收治的48例老年痛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8月住院患者48例(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39例,女9例,年龄58~86岁,痛风病史6个月~16年。按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痛风健康知识宣教。对治疗组予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①认知干预:向患者宣教痛风的相关知识,包括痛风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和治疗,识别并发症发生的先兆,特别是嘌呤、酒的摄入对痛风的危害性,提高患者对痛风的认知程度;②心理干预:关心爱护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动向,取得患者的信任;获得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帮助;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动员家属以乐观的态度,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来感染患者,提高其心理应对水平;鼓励家庭成员监督、支持患者完成饮食、运动等干预计划;③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制订饮食卡,帮助患者将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分类。限制嘌呤摄入,嘌呤的摄入量应在75mg/d以内,鼓励多饮水,多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予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饮食,禁饮酒;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督促患者适当运动、坚持服药、定期监测尿酸、定期来院复诊等。采用电话、门诊复查等形式,由专职护士对患者和家属每月随访1次并记录患者的血尿酸、服药、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1年。

1.2.2生活质量评定采用SF-36生存质量表[2],其中项目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总体生活质量和以往健康相比较。每个项目得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1.3观察指标 包括患者的生活质量、血尿酸水平,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饮食治疗依从性问卷均参考国外相同问卷,根据中国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增减[3]。

1.4统计学方法 计算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1年后两组生活质量情况 除生理功能外,两组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总体生活质量和与前1年健康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血尿酸的变化 在干预开始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从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资料有可比性;1年后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1年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1年后血尿酸水平却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变化 在干预开始前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从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资料有可比性;1年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与1年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依从性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痛风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容易转成慢性,导致关节僵硬、变形,形成痛风石、瘘管、肾结石,严重者导致肾损害,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控制高尿酸血症,但其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单用药物治疗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只有将健康教育与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控制痛风的发作,同时家庭关系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与情绪、心理活动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家庭成员的参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4]。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认知、心理、行为、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的进行,治疗组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熊曼琪,邓先智.内分泌科专病与风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9-291.

[2]Ware JE,Sherboume CD.The MOS36-item shortfom health survey(SF36).Conceptual fm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J].Med Care,1992,30:473-483.

[3]王淑英,阚丽君.浅谈痛风的食疗[J].中医药信息,2009,26(1):42-44.

第3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本组抽取了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120例老年患者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6.8±2.1)岁;28例为心血管疾病、22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9例为神经系统疾病、21例为糖尿病、12例为癌症、30例为其他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相关护理人员做好打针及发药工作,同时需保证患者输液卧位的正确性及科学性[2]。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法,主要措施如下。

1.2.1实行护士分管患者制度,每一位责任护士均需要做好自己分管患者的各项工作,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等。

1.2.2实施弹性排班措施,对患者进行固定分管。由于干部保健病房保健对象较为固定,需对其构建系统化的护理链条,包括干部社区医务室、体检、门诊及住院等内容。

1.2.3不仅需要对老年患者进行身体方面的治疗,还需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焦虑、害怕及恐惧等心理状况,同时给予他们生活方面的关心,以此为老年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树立信心。

1.3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方面使用SF-36量表评定[3];满意度方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设置四个等级,即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4];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n×100%。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结合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2.2两组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68.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3 讨论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的各方面机能均呈现衰退的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便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对于医院来说,要想实现稳健发展,便需要建立"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方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护理,这样患者才能感受到医院的优越性,从而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笔者认为,优质护理关系到多方面的护理优化,主要包括: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理管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5]。①住院环境。病房需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各项设施需齐全,如电视、空调、呼叫系统及洗浴设施等。走廊需有扶手,铺防滑地板,墙壁需体现出艺术化布置,流露出积极健康的文化气息,以此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条件允许情况下需为老年患者提供象棋盘与麻将桌等娱乐实施;②服务态度。相关护理人员需注重自我素质的提升,对于老年患者的问题需耐心解答,并充分满足老年患者的合理需求。对待工作需保持高度的热情,懂得尊重、宽容及同情老年患者;③护理管理。围绕老年患者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规范科学的预防措施。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理管理体现出优化的特点;④生活护理。大部分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为老年患者喂水喂饭,处理大小便、理发及修剪指甲等[6];⑤健康教育。无论是对老年患者还是家属,均需要进行健康教育,以此引起他们对疾病的重视。比如对于糖尿病老年患者,需告知药物及食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晓梅.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住院满意度的提升[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6:389-391.

[2]朱淑贞.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90-91.

[3]袁瑞香.循证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0.

[4]傅荷莲.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22:124-125.

第4篇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痴呆;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该病仅依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以及生活护理[1]。本院在对2013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12月符合 CCMD-3中关于老年痴呆症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93例,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41例和52例;患者的年龄57~83岁,平均年龄(67.58±4.92)岁;病程1.8~14.5年,平均病程(7.11±1.22)年。将以上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设计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参照组(46例)和实验组(47例),入院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程度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高度相似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的4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包括:保持病房干净、温馨、舒适以及湿度、温度适宜,勤换洗被褥以及衣服,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稳定患者的情绪等;实验组的47例患者除了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外还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者经常会存在焦虑不安、自卑、沮丧、烦躁以及孤独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微笑耐心的与患者交流,与患者交谈时不能使用刺激性的语言;鼓励患者诉说自己的疑虑以及问题,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进行解释,并鼓励患者与患者家属等交往,使患者的孤独感尽量降低,并让患者感受到关心、爱护与体贴。

1.2.2饮食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会出现内分泌功能、代谢功能以及消化吸引能力等减退的情况,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爱好给予低糖、低热量、低脂肪的饮食,保证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量;对热量以及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1.2.3生活护理 如果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护理人员要经常给患者勤换洗被褥以及衣物等,使用气圈、气垫床以及定期翻身等来避免褥疮的发生;进食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让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形成科学的作息时间。

1.2.4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并且在给药前要对患者的姓名、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剂量、时间等进行准确核对,然后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让患者服药,并确定其将药物咽下;如果存在吞咽困难的情况,则可以将药片研碎后进行服用[2]。

1.2.5睡眠护理 很多老年痴呆患者均会存在程度不同的失眠等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可以在白天为患者安排针对性的娱乐活动,夜间不让患者饮浓茶、咖啡等;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温室要适宜,光线要柔和,或者让患者通过饮热牛奶、用温水泡脚等方式来促进睡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音乐疗法来改善其睡眠质量。

1.2.6功能炼 通过体能训练、日常家庭生活训练、定向能力训练以及集体社会认知行为训练等方式来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鼓励患者自己刷牙、洗脸、穿衣、大小便以及吃饭等来培养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培养其看电视、下棋、养花、听音乐、书法等生活情趣;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体质等综合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让患者通过体操、太极、散步等有氧呼吸方式来进行功能锻炼[3]。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 护理前,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2.2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记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2.99±3.51)分 VS(1.61±2.37)分],语言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4.71±2.86)分 VS(3.21±2.01)分],智力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6.10±1.59)分VS(4.89±1.87)分],t=5.23,5.84,5.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痴呆这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不仅仅需要药物治疗,由于生活无法自理以及日常行为损害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要给予一系列规范、系统以及科学的护理措施。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93例老年痴呆患者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智力水平等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老年痴呆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确切,对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冰,马颖,陈任,等.护理干预对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1(01):10-11.

第5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折;护理干预;疼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b)―0027-02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老年骨折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护理方面应制定有效地措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加速疾病愈合。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骨折后生活质量及疼痛的影响,该院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66例老年骨折患者中的33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介入整个治疗过程,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了积极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66例,经x线拍片诊断其骨折明确,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8例,年龄54―72岁,平均(66.5±7.2)岁;其中,跌倒伤20例,车祸伤13例;实验组中男27例,女6例,年龄53―76岁,平均(67.8±7.9)岁;其中,跌倒伤21例,车祸伤12例;均除外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手术者,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护理干预

1.2.1对照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并给予对症护理措施。

1.2.2实验组护理①术前准备:老年患者因伤后活动能力明显下降,使其在术前养成床上大小便的习惯,因其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需耐心教其使用呼叫器、学会在液体输尽或不适时呼叫护理人员,加强皮肤护理,特别是术区周围的皮肤护理。②疼痛护理:针对老年患者对疼痛反应较差,但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耐心解释疼痛原因,注意观察疼痛是否由于术后不佳所致,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老年患者对止痛药物的反应较差,在使用正确药物的前提下,护理人员多花时间对其采取注意力转移的方法减轻疼痛:可以将老年患者合理的分区管理,相互间通过聊天等方式转移对疼痛的关注。③营养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其每日进食量及进食次数,制定个性化进食方案。同时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下降,需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个性化强调患者对味觉的满足,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要求,但仍以清淡饮食为主。④睡眠管理:需护理人员密切关注,了解影响睡眠的原因,给予合理的干预措施。若是环境改变所致,需加强沟通,疏导其对病房环境的认同:若为疼痛所致,可在疼痛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若为焦虑等心理因素,需加强心理疏导强度使其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⑤并发症预防:特别是褥疮的发生,需协助其床上翻身,变换姿势。对活动能力重度下降者,需要给予褥疮易发部位的按摩,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做好床旁清洁护理。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特别留意其症状的变化,如加强排痰,教其有效排痰的方法,鼓励排出痰液,合理使用祛痰药物等等。⑥心理干预:需加强疾病宣讲力度,使其对恢复健康充满信心,通过聊天方式,倾听患者的述说,使其心理得到合理有效地舒展。通过鼓励机制,强化其对治疗的依从性。⑦康复训练:使病人认识到积极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康复的关键、调动病人积极性,根据病情、体力、耐力制订锻炼计划。掌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逐渐从被动向主动过渡。如果功能锻炼需要借助支撑物如:拐杖、轮椅、步行器等,最好在手术前教会并能运用。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分记录入院时(110)、手术前(T1)、术后2d(T2)及术后7d(T3)时的疼痛评分。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Pain Rating Scale,NPRS),是用数字计量评测疼痛的幅度或强度。数字范围为0―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痛”,患者选择一个数字来代表他自觉感受的痛。“无痛=0,1,2,3,4,5,6,7,8,9,10=无法忍受的痛”。

1.3.2疼痛引发的相关性症状观察并记录术后因疼痛引发的需要给予对症治疗的相关性症状,主要为心悸、血压升高、血糖升高。

1.3.3生活质量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和手术后1个月,采用“生存质量测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通过填表问答形式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评价其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者,生活质量越高。

1.3.4住院天数特指术后住院天数。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观察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y)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的比较

入院时(T0),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T1)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术后随着护理干预的进行,两组患者的疼痛开始降低,均于手术2d后(T2)疼痛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术后因疼痛而引发的相应症状的比较

实验组中术后患者因疼痛发生相应不良症状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及环境领域各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患者住院天数

对照组33名患者的住院天数为27-45d,平均(37.5±7.2)d;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8-33d,平均(25.6±7.7)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疼痛是创伤后和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老年骨折患者虽对疼痛的反应性降低,但其持续时间长,对老年患者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其他器官功能的下降,易出现因疼痛而导致的继发病变。所以临床工作中,在疼痛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地减轻疼痛,是护理工作者面对的一大难题。综合分析,老年骨折患者主诉疼痛的原因如下:①躯体性疼痛,其特点是多为轻中度疼痛,但持续时间长,可通过药物治疗有效干预:主要由于不佳所致,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②心理因素:老年患者随着认知能力的下降,对疾病的愈合情况及生活、住院费用等的忧虑,也会加重期疼痛值。有效地心理疏导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该次的实验中,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兼顾了对疼痛的护理和心理因素的干预,起到良好效果,术后第2天开始,患者的疼痛值开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的明显区别体现出干预的有效性,并再次证明了有效地生理和心理护理能减轻疼痛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同时,这种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因疼痛而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6篇

关键词:老年痴呆;预见性护理干预;生活能力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精神衰退疾病,发病后具有不可逆性。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本研究选取72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法的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7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6例,男女比例为25:11,年龄为56~84岁,平均年龄为(74.2±5.4)岁,研究组36例,男女比例为21:15,年龄为58~81岁,平均年龄为(73.1±4.8)岁。两组患者中轻度痴呆31例(43.05%),中度痴呆14例(19.44%),重度痴呆27例(37.5%),病程均在1~3年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等基数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签署相关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无应用相关药物的禁忌症[1]。排除标准:不配合护理方案实施者;资料不完整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包括心理、饮食以及生活方面的预见性护理,强调护理的预见性,尽量避免护理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1.3.1心理预见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在患病期间易出现抑郁、焦躁情绪,护士在进行老年痴呆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时,需要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避免患者出现抑郁情况,抵制治疗。与家属沟通患者各项情况,缓解家属对患者病情的紧张。

1.3.2生活预见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大多生活无法自理,在老年痴呆缓和的预见性护理干预中,护士应该着重患者的生活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中需要对其进行定时翻身,并对局部易受压处湿热敷,避免局部皮肤组织坏死。还需要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使用收集容器,用纸尿片或接尿器,避免皮肤受尿渍、粪便的刺激。

1.3.3饮食预见护理 由于老年痴呆患者消化功能大多存在障碍,护士需要在饮食方面注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蛋白质与各种维生素的均衡摄入,防止患者出现便秘、腹泻问题。另外,还需要进行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从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摄食、吞咽功能。

1.4疗效观察指标 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后,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与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综合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数据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因子分值情况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两组患者SCL-90因子分值均有所下降,并且研究组化疗后患者的抑郁、焦虑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后MMSE、ADL、QOL-AD量表评分对比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两组患者MMSE、ADL、QOL-AD分值均有所改善,认知能力、精神情况以及生活能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具有发展进行性特点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记忆、认知功能、个人行为能力的障碍。医院的护理方案应当重视启发临床预见性思维,增强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的预见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护理缺陷,对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起到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3]。

预见性护理是护士运用护理工作经验,对患者治疗中存在或潜在的隐患问题,予以相应预先的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本研究数据可见,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化疗前后SCL-90因子分值情况中各项分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更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后的身体与心理状况,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MMSE、ADL、QOL-AD评分可以科学、综合的反映出患者护理后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恢复情况,广泛应用于医院老年痴呆病症情况分析中。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量表评分结果MMSE为(23.49±4.52)分、ADL为(27.14±6.53)分、QOL-AD为(28.91±4.1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老年痴呆的护理干预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护理。护士需要注意保障患者行动的安全性,尽量做到预防绝大多数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隐患。医院应当将加强护士护理工作的预见性作为护理工作的未来工作目标,以便提高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痴呆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综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江皋轩.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2,4(12):126.

第7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牙髓炎; 咀嚼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4-0069-02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o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Pulpitis/Gulinuer Heat Shaq,ZHANG L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4):69-7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life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pulpitis,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Method: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December 2013,162 cases of acute pulpitis in elderly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81) and the control group(n=81).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mplemented perioperative routine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compare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masticatory function,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lif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cute pulpitis; Masticatory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Urumqi Stomatology Hospital,Urumqi 830002,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04.034

急性牙髓炎可引起剧烈疼痛,在牙髓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在夜间疼痛症状会进一步加重[1]。若遇到冷、热刺激,疼痛感会让人难以承受。服用止痛药仅能维持一段时间,患者来笔者所在医院求诊过程中基本主诉为疼痛难忍,且伴有高度紧张情绪,尤其是老年患者[2-3]。为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心理,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笔者所在医院不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医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选择162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2例急性牙髓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98例,女64例,年龄61~87岁,平均(69.3±4.9)岁。治疗前,所有患者全部接受病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常规体检,将口腔恶性肿瘤者和其他全身性恶性疾病患者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男42例,女39例,年龄62~87岁。对照组男48例,女33例,年龄61~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因、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后,均执行开髓手术进行治疗,并在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急性牙髓炎治疗的方法和步骤,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并做好精神安慰。阐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目前先进治疗手段。(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用亲切轻松的语气同患者交流,在执行相关操作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减少疼痛感。(3)术后护理。术后及时向患者传达有利消息,及时复诊,按时完成治疗,并掌握治疗后牙齿保健常识,提升预后效果[4-5]。

1.3 满意程度判定标准

对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实施生活质量评估工作,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咀嚼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每项计分为1~5分,得分越高,证明其生活质量越高,心理状态则使用焦虑量表实施评估。牙部疼痛、牙部疲劳两项指标得分越低,证明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咀嚼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方面均有显著提升(P

2.2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的6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例(%)

组别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n=81) 31(38.3) 26(32.1) 18(22.2) 6(7.4) 75(92.6)

对照组(n=81) 18(22.2) 10(12.3) 28(34.6) 25(30.9) 56(69.1)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产生的剧烈疼痛给老年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6-7]。心理护理干预是指根据老年患者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确定护理目标和模式。我院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年龄偏大,疼痛难忍,护理人员应根据服务对象特征和需求,结合临床实际,逐渐规范心理护理服务方法[8-10]。根据多年护理经验,心理护理干预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牙髓炎健康教育。在开展治疗前,护理人员要针对急性牙髓炎临床特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将疾病病因、治疗方法、预后注意事项等情况详细告知患者,并尊重患者和家属心理诉求[11-12]。(2)心理辅导。老年患者情绪易出现波动、心理压力较大,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降低患者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乐观面对疾病,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慰,并表示同情和理解。相关资料显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牙齿疼痛感知,并主动配合医师治疗[13-14]。(3)良好护患交流。在与患者交流谈心时,可相应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减少恐惧心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护理心理学作为理论支持,可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实现护理目标[15]。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及时排除患者潜在不良心理,为手术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进而减少手术风险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可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铱民,陈吉华.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6-298.

[2]姚树桥,孙学礼.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姚树桥.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54.

[3]段桂林.不同方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过程中控制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4):34.

[4]张璐璐.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09-4110.

[5]佟小辉,季丽彬.老年人磨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01-102.

[6]蓝伟红,肖悦.成人牙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2,10 (12):140-141.

[7]刘敏.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科老年洁牙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2(6):125.

[8]钱靓,季彤,柳正明,等.伴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阿替卡因麻醉拔牙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2014,34(2):118-120.

[9]孙俊毅,苟建重,宋健玲,等.老年牙周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策[J].中国伦理医学,2012,6(1):118-119.

[10]赵海燕.心理疏导对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4):470.

[11]谢桂英.局麻药在治疗老年人急性牙髓炎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71.

[12]邹群.口腔局麻药的临床应用现状[J].天津药学,2008,20(1):50-52.

[13]任延平,黄若文,高路,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2310-2312.

[14]龙世明,毛峻武.根管超声预备和手动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的临床对比[J].医药前沿,2012,10(2):114-115.

第8篇

【摘要】 目的 对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确诊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和再次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后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况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 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 早期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慢性心力衰竭(CHF)指的是以进行性的左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做为临床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目前临床心内科中一种最常见的综合征,对人类健康的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危害[1]。为了对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提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最佳方案,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该类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况得到有效控制,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88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确诊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和临床常规方法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SAS、SDS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的复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在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这四年时间内,抽取来我院就诊的88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确诊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7岁,年龄最小者58岁,平均年龄71.6岁;患者中有49例男性患者和39例女性患者;患者中病程最长者14年,病程最短者1年,平均病程6.3岁;抽样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88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理;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SAS、SDS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的复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患者心理状态评价:采用SAS、SDS评分标准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客观的评价[2]。

1.4 数据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在治疗后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

3 讨论

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受到自身临床症状、活动力逐步下降以及慢性疾病所普遍具有的长期性的特点的因素影响,比较容易发生且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目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出现的具体机制尚还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史、生化、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3]。接受住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而且上述因子得分明显较中国成人常模高出很多。临床心理护理具体指的是护理人员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语言、表情、行为举止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使其不科学、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与生活方式得到显著改变的活动,对患者的全面的身心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证实,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患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再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控制。

总而言之,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使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国仗,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26(6):12-13.

[2] 李杰,黎频,吴红金,等.心力衰竭患者年龄、性别及心功能分级与心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8):622-624.

第9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a)-0135-02

在老年慢性疾病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糖尿病[1]。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是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发病率高等。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护理工作者在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应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措施相较常规的护理手段更能满足患者的根本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情况。该文当中,对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共收集60 例),将这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2组,每30例为一组。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各为14、16例;年龄范围上限值:85岁,下限值62岁,年龄平均值(70.28±3.12)岁。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各为16、14例;年龄范围上限值:82岁,下限值63岁,年龄平均值(70.36±3,28)岁。对比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该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①遵医嘱为该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基础护理,为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②为患者办理入院,带领患者熟悉医院内的环境,教会患者使用医院内的基本设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患者尽快融入新的环境。③帮助患者完成相关的检查,并查看检查的结果,一旦有异常情况则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可进行会诊。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该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2-3]:①护理工作者应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糖尿病病程长,治愈困难,长久的病痛折磨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及心理的折磨,老年人心理更为敏感、脆弱。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老年人理解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与年轻人存在代沟,往往易产生孤独感,护理工作者应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关心老人,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消除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理工作者还应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出病室散步,与同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流及沟通,缓解患者焦虑、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②护理工作者应为该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及生活的护理,指导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多饮水。提高对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补充营养。嘱患者每餐主食不能超过2种,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早、中、晚餐糖分摄入的占比可为:1∶5、2∶5、2∶5的比例。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每日进行适量的锻炼(如:慢走、太极等有氧运动),每日按时排便,避免便秘,注意保暖,戒烟忌酒,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③护理工作者应为该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的服用降糖药物,告知患者药物的服用剂量、方法、不良反应及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方法。护理工作者在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生恶心、头晕、乏力等低血糖反应时,应指导患者立即服用糖果、巧克力等含糖量高的食品。护理工作者还应教会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告知患者胰岛素的作用,不良反应等。④护理工作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及末梢循环情况,注意保持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的清??干燥,保持患者床单的干净平整,避免发生压疮。护理工作者应记录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每日的大便次数及尿量,一旦尿量异常或长期未排便,则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导尿、灌肠等)。⑤护理工作者应给予该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等相关的疾病知识,告知患者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进行终生的治疗,帮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患者自测血糖,教会患者记录每次血糖的数值并绘制血糖变化表,嘱患者随身携带糖果、降糖药物及疾病卡等物品,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情况。②观察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1.4 统计方法

在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后,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并用t检验,P

2 结果

2.1 2组对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

2.2 比较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情况

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