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商业服务贸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9 16:33: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商业服务贸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商业服务贸易

第1篇

(一)我国服务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服务业是我国相对落后和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我国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未来GDP的增长、就业的扩大和税收的增加,相当程度上要靠服务业,服务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部门,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在我国,服务业产业发展的滞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增长,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制约了市场的有效开拓。

(二)商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商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商务服务业(Commercial Service Industry),又称“商业服务业”,是与WTO关于服务贸易12大类分类中的商业相对应的一类服务产业。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在乌拉圭回合中期审评会议后,在对以商品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服务贸易统计和服务贸易部门开放的要求,提出了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方法,将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WTO成立后,继承了这一分类标准。商务服务作为其中的一个大类,主要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既包括个人消费的服务,也包括企业和政府消费的服务。具体细类分为: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研究与开发服务、不动产服务、设备租赁服务、展览管理等其他服务。目前商务部所主管的服务业主要是与商务直接相关的服务,这些服务业可以统称为“商务服务业”。

实际上,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无论对外贸易行业还是国内贸易行业也,都属于服务业或第三产业范畴。虽然由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但WTO对服务贸易的分类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国公认的一种分类办法,国内由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行业分类标准,对第三产业的分类虽然仍有计划经济色彩,但也比较接近WTO的服务分类标准。鉴于上述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服务业需要大力发展,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从体制上看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政府主管,需要政府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实施管理,因此,商务部应该是商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行业主管部门。

(三)会展业等商务服务业既是商务促进的重要载体,更应被看作是重要的服务产业

长期以来,由于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研究与咨询业等商务服务产业本身的功能与商务促进的宗旨有很强的同一性,一直被作为重要的商务促进载体。这些商务服务业不仅自身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创造产值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且由于它直接为商业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直接促进商品流通与服务交换,并且有着很大的“乘数效应”,客观上对促进商务发展发挥着特殊作用,因而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普遍介入。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些服务业首先应当被当服务产业来看待。实际上,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这类商务服务业在被作为载体开展商务促进时引入市场机制,既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商务促进的效率和水平……

(四)商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有赖于相关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完善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能否有效开拓市场也是经济快速增长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无论是开拓国内市场,还是开拓国际市场,都需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而我国物流产业落后,信息系统不发达,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开拓。

当前,服务业的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8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已经快于实物贸易的增长。1997年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显示,1980~1995年,服务贸易年均增长8.4%,而同期实物贸易年均仅增长5.2%.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竞争正在从产品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将逐步开放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的开放将对国内服务产业提出严峻的挑战,大力发展服务业,也是迎接这种挑战的需要。

二、改革基本思路

(一)改革理顺商贸、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体制

“十一五”期间加快商务服务业发展,关键是要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从管理体制、法律环境、人才战略、市场机制等方面加快改革进程,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1、推进产业化——把发展商务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是国家要把信息咨询、管理咨询、研究与开发、翻译服务、展览管理服务、会议服务、广告服务、市场及公众观点调查、公共关系服务等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作为独立的产业来对待,进一步明确商务部门作为主管部门。

二是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服务产业的不同情况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包括拟订行业发展规划,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向企业及时提供相关行业与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适当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探索政府资金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商务服务业投资机制;制定商务服务业在用电、用水、土地使用、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等。

三是要支持建立商务服务业行业同业商协会组织,制定相关商务服务业行业服务指标体系、规范和标准。

2、推进市场化—完善市场机制,增加竞争主体,鼓励公平竞争

一是要加快立法进程,重点完善展览业、物流业、旅馆业等商务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体系,一方面规范政府行为,另一方面规范市场行为,形成有序、有效的竞争环境,解决市场无序、恶性竞争等问题,建立有利于商务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的公平经营环境。

二是加快培育研究顾问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翻译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研究与开发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市场研究及公众观点调查等新兴服务服务行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要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商务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

三是要把发展商务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微观主体。营利性机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非营利性机构也要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政府商务促进体系中面向促进对象提供的信息咨询、市场调查、贸易展览、专业培训、技术辅导等许多服务项目,可由政府直接推荐有良好经营资质的研究机构、市场调查事务、会议展览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商务服务机构进行商业化服务(如服务市场较成熟,政府也可不必做任何推荐,由企业直接面市场即可),服务项目完成后再由政府对相关企业予以认定资助。

四是要加快形成统一的适用于内外资及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

3、推进国际化—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服务出口

加大商务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应与国际化配合起来,相互促进、互动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进服务业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服务产业的改组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形成新的科学的营销方式和业态;二是要大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引进先进管理和优秀人才,带动服务业水平提高,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废除或调整那些与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不相适应、不利于商务服务业走向国际的规定和做法,制定鼓励服务出口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服务业出口的法律、法规。考虑对服务业出口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三是要鼓励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并购等方式扩大服务业对外投资;

四是要加强人才培训。通过举办学习班、辅导班、研究班等加强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改革理顺服务贸易的管理促进体制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而加快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措施,因此,要抓紧理顺服务贸易管理与促进体制。

1、明确服务贸易主管部门

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贸易大国对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宏观管理都是明确由同一个政府部门负责,如美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德国经济部等。而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已经高达800亿美元,但是服务贸易的主管部门实际上一直未完全明确(本届政府商务部的“三定方案”仍没有明确这方面的内容)。当前的体制是,商务部主要负责服务贸易的国际多边谈判、对外事务协调、服务业利用外资政策等事务,以及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的管理,其余服务贸易事务分属几十个相关部门。相应地,服务贸易战略发展规划、服务贸易立法、服务贸易业态划分标准、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等涉及服务贸易发展的重大事项,一直未能得到研究落实。因此,尽快明确商务部作为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与发展的归口部门已是当务之急。目前商务部外资司、WTO司和合作司虽然各有一个服务贸易处,但都分管具体事务,尚不足以形成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宏观管理。服务贸易管理部门明确后,建议商务部组建服务贸易管理司,加强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

2、建立国家级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

商务部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主要是负责发展战略、出台进出口促进和管理政策、协调各产业在进出口环节的利益关系,参与谈判。由于服务贸易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商务部的宏观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议成立由国务院主管副总理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国务院服务贸易协调小组”,统筹全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相关政策。协调小组的办事机构设在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以便推动相关工作的进展。

第2篇

商贸服务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市商贸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保证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促进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一)促进连锁经营企业跨区域发展。对*市内实行跨区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凡采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管理和经营的,经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核准后,可由其总部向总部所在地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并按财政体制进行市、区财政结算,以不影响直营门店所在地的财政收入(具体结算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国税局、地税局研究制定)。

(二)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连锁经营企业申请增加书籍报刊、烟、盐、音像制品等专营、专卖经营范围,增加公用电话、代售邮票等便民服务项目,可由连锁企业总部向有关审批机关统一申请办理有关批准文件(或许可证)。总部取得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后〔门店不需再办理相应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持加盖总部印章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复印件,向门店所在地有关部门备案,由门店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相关登记。

(三)优化管理服务。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的特点,工商、环保、质监、城管、物价等部门要推行多部门联合检查,并将检查的重点放在总部和配送中心,减少多头和重复检查。市公安交警部门要尽可能对连锁门店货物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和卸货停车提供方便。

(四)发展社区便利连锁经营。对符合社区建设要求并达到一定门店数量的社区便利连锁经营企业(专营店),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一)给予用地政策支持。对符合规划并对*经济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的市重点引进和扶持发展的大型物流建设项目,如物流园区(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重点物流发展项目,应优先安排其物流用地,并按工业仓储用地政策实行有偿使用。

(二)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为鼓励工商企业注重自身核心业务,把原材料采购、仓储、产成品配送等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市积极扶持若干家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对其技术改造项目,经审查后可按其投资额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对其购置企业自用的0.75吨以下的物流配送货车,交通管理部门应优先发放营运证照,交警管理部门应优先审批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车辆的通行线路(物流企业应统一配送车辆的标识)。

三、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一)积极推进BtoB、BtoC电子商务。为吸引更多的商户入网,促进我市电子商务的更快发展,对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入网费用补助;对网上交易成绩突出的电子商务网站、网络服务公司和商品交易市场,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加快信息技术在商贸服务企业的普及应用。对具有行业特点的信息交易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大型商贸服务企业或新型业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财政资助。

四、增强商品批发市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为增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对以批发为主体,集聚和辐射力较强的商品批发市场,积极鼓励其向远郊布局,并予以重点培育,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对按规划到远郊投资建设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的,经市有关部门认定后,其土地出让价格可参照工业仓储用地价格实行优惠,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今后,老城区建城区范围内一律不再审批批发市场,城市主干道两侧从严审批商品交易市场。

五、加快推进特色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为加快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商业特色街展示活动,并进行评比。对评比优秀的特色街区予以表彰奖励(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要切实做好“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对尚存的“老字号”商号、商标采取保护性措施,为“老字号”申请注册商标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帮助,对申报省市著名商标的,给予大力支持。

要加大特色商贸服务业的宣传促销力度,把特色商贸服务业作为我市重要的旅游资源,纳入旅游宣传促销范畴;将特色商贸服务业别优秀的单位列为政府推荐的窗口单位;对特色商贸服务业的宣传费用给予一定的资助,采取区政府、市商贸发展资金共同承担的办法解决。

六、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第3篇

一、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规划优先原则。加强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切实组织规划的实施。新办商贸服务企业,必须符合布局规划要求。

2、突出重点原则。优先发展“一主、一副、四极”镇(街道)的商贸服务业,大力鼓励商贸服务业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产业的集聚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3、优化结构原则。加大商贸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激活全县商贸服务业内在发展动力,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品牌和管理模式,改造、提升和发展传统商贸业态。

4、政策扶持原则。设立商贸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从今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商贸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连锁超市、商贸服务企业技改扩建、物流配送、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及商贸名优企业、著名商号的发展等。对国家实行商品专营专卖的商贸企业,原则上不予享受优惠政策。

二、积极培育和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

加快实施城乡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支持发展连锁企业,按照连锁经营要求,实行“六统一”的连锁企业可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1、连锁超市。连锁超市商品由总部统一配送,配送比率为100%,并具有与总部联网的电脑收银系统。在县城新区对每新增一家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直营连锁超市门店,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奖励2万元。在全县其它各乡镇(包括旧县街道)区域内首家开设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门店,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均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奖励2万元。

2、连锁便利店。在全县各行政村区域内首家开设营业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商品由总部统一配送,配送比率在70%以上的连锁便利店,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均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奖励0.5万元。

3、放心示范商店。凡实行一块牌匾、一套制度、一个标识、一本台账、一项承诺,营业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的,由县农村消费安全建设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后,授予“*县放心店工程示范商店”牌匾,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奖励0.1万元。

4、优化管理服务。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的特点,工商、环保、质监、城管、物价等部门要推行多部门联合检查,减少多头和重复检查。公安交警部门要尽可能对连锁门店货物配送车辆在城区通行和卸货停车提供方便。

三、重点扶持物流服务项目

经县政府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不包括土地费)且营业场地在15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大型仓储、配送中心等物流服务项目,其用地价格可享受协议供地的优惠政策。

四、加快推进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

1、鼓励开辟商业特色街(区)。凡符合规划要求新建、改建的商业特色街(区),经验收合格,县政府命名后,由县财政一次性奖励投资业主或牵头单位2万元;被命名为市级、省级商业特色街的分别再奖励2万元、3万元。

2、鼓励商贸企业到商业特色街(区)置业经商。在商业特色街(区)设立经营业态相同的专卖店、专业店、特色店的,其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购置营业用房除外)的商贸企业,由县财政按实际投资额的3%一次性给予奖励(同一项目的奖励只享受一次,最高累计不超过10万元);3年内免交工商管理费。

五、着力扶持商贸服务业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1、商贸服务业规模企业的基本条件: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

2、商贸服务业规模企业每年由县统计局会同县经贸局、财政(地税)局、工商分局审核、认定,县政府下文公布。对商贸服务业规模企业实行“企业申请,部门推荐,政府审定,动态考核”的管理办法,由县经贸局统一协调、具体监管。

3、商贸服务业规模企业可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1)对当年首次新增的商贸服务业规模企业,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奖励0.5万元。

(2)对当年企业实际入库税收首次突破50万元的,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奖励0.5万元。

(3)企业自备发电补助,按工业规模企业标准享受。

4、为鼓励更多的商贸服务企业和经营者为我县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将在全县每年开展一次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评选活动(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评比办法另定)。对当选的企业由县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并授予“*县*年度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称号。对当选企业的主要经营者,由县政府授予“*县*年度突出贡献商贸服务企业优秀经营者”称号。

龙头企业当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留县部分比上年度增长15%以上的增量部分,由企业提出申请,经税务部门核实,全额奖励企业,用于企业扩大经营和技术改造。企业退出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后再次进入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行列,如上年实绩低于该企业原列入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最高实绩的,则以最高实绩作为上年基数计算。

5、鼓励和培育商业品牌。凡被授予省、市级著名商标或商号的,由县财政分别奖励5万元和2万元,同一级别不重复奖励,以后年度获得高一级别著名商标或商号的,可补足奖励差额。

6、鼓励商品市场争创星级文明市场。由县财政对首次达到二星级的商品市场奖励1万元,三星级的奖励2万元,四星级的奖励5万元。

7、鼓励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凡实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且运行正常的商贸服务业规模企业,其新增软件及配套硬件实际投资额在50—100万元的,由县财政每家奖励2万元;实际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3%的标准给予奖励。每个项目只奖励一次。

六、努力构筑商贸服务业安全体系

鼓励有条件的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创建“绿色市场”

1、凡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含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被评为省、市“绿色市场”的,由县财政分别奖励3万元和2万元。

2、凡营业面积在500(含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被评为省、市“绿色市场”的,由县财政分别奖励2万元和1万元。

3、凡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被评为省、市“绿色市场”的,由县财政分别奖励1万元和0.5万元。

七、其它

1、享受本奖励政策的商贸服务企业,必须是在本县国、地税登记纳税,财务制度健全,证照齐全、依法经营的商贸服务企业。

2、对一个企业享受上述所有奖项的资金总和,要以当年该企业所缴税收留县部分为限。

3、对因偷税、侵权、仿冒等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有关部门查处的企业,以及当年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企业,一律取消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资格。

4、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的商贸服务业项目,以及老百姓生活急需,且千家万户受益的“放心”工程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实行“一事一策”或“一企一策”。

第4篇

为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根据*县“十一五”商贸服务业发展目标要求和《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县委〔20*〕2号),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扶持重点

1、鼓励企业上规模。对新增的商贸服务业限上企业(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年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且当年盈利的,每家奖励0.5万元;当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留县部分比历年最高实绩增长15%以上的增量部分,全额奖励企业(单个企业奖励最高限额为10万元)。

2、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每年根据企业经营规模、综合效益、服务质量,分行业评出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由县政府通报表彰,并对当年被评为龙头企业的经营者,各奖励1万元(龙头企业评选办法另行制定)。

3、鼓励新建市场(商场)项目。符合规划要求,新建实际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商场)、200万元以上的农贸市场,经验收合格,按实际投资额2%给予奖励;1000万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商场),经验收合格,按实际投资额3%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限额30万元。市场自开办3年内免缴工商管理费,企业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留县部分全额奖励。

4、鼓励市场提升档次。

(1)改造提升。对以完善功能、提升档次、扩大规模为目的的市场改造项目,当年实际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投入额1%给予奖励,最高限额10万元。

(2)做大做强。年成交额首次达到1亿元、3亿元、5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含农贸市场)、批发企业,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年商品销售额首次达到0.5亿元、1亿元、2亿元以上的商场、超市,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年营业额首次达到0.1亿元、0.2亿元、0.3亿元以上的餐饮企业,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

(3)创星级市场。对首次达到二星级的奖励1万元、三星级的奖励2万元、四星级的奖励5万元。

(4)创绿色市场。

①凡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含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被评为国家、省、市“绿色市场”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

②凡营业面积在500(含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被评为国家、省、市“绿色市场”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2万元、1万元。

③凡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被评为国家、省、市“绿色市场”的,一次性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0.5万元。

5、强化品牌建设。

(1)打造地方品牌。我县商贸企业或企业持有的商标被评为国家、省、市级著名商标(商号、名店、特色品牌)的,分别给予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对评上国家、省、市、县级名特菜肴、小吃的,每只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000元、300元。

(2)引进知名品牌。开设全国名牌、驰名商标产品销售店,且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奖励0.5万元。

(3)打造精品楼盘。对评为省、市最佳人居奖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分别给予奖励3万元、2万元。

6、培育商业特色街(区)。符合规划要求,新建、改建的商业特色街(区),运转正常并经验收合格、县政府命名后,一次性奖励建设业主2万元;被命名为省、市级商业特色街(区)的再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商贸企业在商业特色街(区)设立经营业态相同的专卖店、专业店、特色店的,按经营面积一次性给予设店企业每平方米100元的奖励,3年内免缴工商管理费。

7、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在县城新区新开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直营连锁超市门店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在乡镇、街道(除县城)新开营业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门店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在农村新开营业面积4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便利店、15平方米以上的放心示范店的,分别一次性奖励0.5万元、0.1万元。

连锁超市、便利店、放心店申报享受上述奖励政策,其经营商品必须由县内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其中食品配送率达100%、日用品配送率达70%以上,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8、鼓励发展物流(商品)配送中心。对符合规划要求,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物流(商品)配送中心,按实际投资额1%给予一次性奖励。

9、推进信息化建设。凡实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且正常运行一年以上的商贸服务企业,其新增软件及配套硬件实际投资额在50—100万元的,每家一次性奖励2万元;实际投入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3%给予一次性奖励。

10、发展中介服务业。对被评为浙江省AAA、AA和A级“守合同重信用”,并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服务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

11、鼓励参加各类会展。经县政府批准,参加上级政府或商贸主管部门组织的商品推介会、展销会的企业,由县、乡镇(街道)分别给予摊位经费3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0.5万元。

12、鼓励兴办家政业。凡已注册登记且经营管理规范的家政服务公司,安置就业人员在20人、50人、100人以上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金的,分别一次性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

13、开通绿色通道。对涉及本县的大型连锁超市商品配送车辆和出入城区的生鲜食品车辆发放特许通行证,准予通行。

14、鼓励组建行业协会。对新组建的运作规范、成绩显著的商贸服务行业协会,一次性奖励0.5万元。

15、建标准化屠宰场。对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按三化(机械化、规模化、工厂化)标准新建、改建的猪、牛、羊、家禽定点屠宰场,且购置机械化屠宰设备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经验收合格,一次性奖励3万元。

16、推行标准化管理。对新通过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认证的商贸服务企业,奖励1万元;对新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8000安全生产体系认证的商贸服务企业,各奖励0.5万元。

17、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对商贸服务企业引进的人才,经县人事部门认定,可享受县政府相关人才优惠政策。

二、适用范围

18、凡享受上述奖励政策的单位,须是本县国、地税登记纳税、独立核算、合法经营的企业。对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而受到有关部门查处的企业,以及当年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企业,一律取消享受上述扶持政策资格。国家实行商品专营专卖的商贸企业、政府性投资项目不予享受。

三、其他

19、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群众生活急需的新(扩)建商贸服务业项目,可“一事一议”,确定扶持政策。

20、本意见中新建项目所涉规费留县部分给予下列优惠:①城建配套费、城建综合服务费、房屋发证费全额免收;②白蚁防治费、建设工程质监费、气象服务费、工程放样费、房屋测绘费等技术服务性费用按成本价收取;③县本级审批权限内其他行政性规费全额免收。

21、同一项目升级,实行差额奖励。

22、本意见规定的企业实际投入均不包括土地价、房屋(场地)租金、交通运输工具投入,并以工程结算财务实际支付额为准。

23、县政府从20*年起每年安排150万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滚动使用,用于扶持商贸服务业发展。

第5篇

(一)总体思路。以经济一体化为切入点,以创建有特色的区域商贸中心为目标,以改造优化现有商贸服务业的体系、结构、布局为基础,以建设高水平、智能型、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和物流基地为重点,构建以人为本、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先进的现代商贸服务业体系,完善商贸服务业对工业支柱产业的服务功能,增强商贸服务业对居民生活质量的保障作用,吸引全市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向聚集,把“买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把“吃在”进一步做实做优,使成为环境优美、购物方便、交通便捷、文化发达的最佳居住城区和商贸物流中心。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商贸体系。建立起以区域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区为接点的现代物流体系框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亿元,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30%,基本实现商贸服务业现代化。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21.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0%,餐饮业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0%。至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亿元。

二、特色街区和商业的指导性规划布局

(一)市中心商业区。位于人民中路,东起乐育路,至团结路,包括商业区、、、、、、、财富中心等。通过以上空间的开拓和商业招商,吸引著名品牌和商家入驻,经营高档服装、服饰用品、百货;利用已有的麦当劳、肯德基、百富烤霸,继续吸引品牌快餐,大力发展中简餐;改造、亮化商业区北通道,形成服装、小饰品一条街;加快团结路开发,形成商贸一条街;加快铸字机、中医学院旧址的开发建设;加快区政府大院旧址开发,建设五星级酒店及高档金融商务专区。通过开发建设中心商业区,使之成为以人民广场为核心的最繁华、最高档的闹市区和的标志性商业区。

(二)福商业区。加快工地、新字村、沈家南村和思源路、陶研路、建东路的开发建设,在东至兰路、至通路、南至滨河路、北至人民路的区域内,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形成商贸副中心。

(三)建材家居一条街。位于人民路七厂什字至通路,已有明珠家居、世纪方圆、正大国际、美家建材、太沣建材等大卖场。通过促进沿街一毛、北二棉、陶瓷厂加快退二进三开发步伐,建设大型商住楼盘,通过二次招商盘活区域资源,引进装饰建材流通企业,改造提升利民建材市场,发展人民路家居建材一条街。

(四)高级商务中心街。位于兰路中段,财苑大厦、国贸大厦、大连海鲜城等大型酒店,农行、建行、交通银行和保险、评估等机构汇集,是一个绝佳的商务中心街。加快国贸大厦半部分和亨通、鑫源等大厦二次招商,深度开发汽车站、铁嘴村,使这一商务中心街与湖交相辉映。

(五)餐饮夜市一条街。在玉泉路323医院至兰路口,目前遍布小型餐饮店,夜市已成气候。毛条路拓宽改造完成后,迁移其他经营项目,关闭脏乱差小吃店,吸引本地餐饮经营户和外地品牌店落户;按古建筑风格新建装修门店,完善公用设施,将夜市升级壮大,叫响“餐饮夜市在玉泉”,使玉泉路成为市民家喻户晓的最佳夜市一条街。

(六)中华第一都美食休闲保健街区。中华第一都标志性广场—中华广场,周边有中华小区、荣华世家、宝小区、恬梦园小区等住宅小区,人气很旺。有安、锦锈中华、好望角等特色餐饮店,崇英足疗、丽都康王等浴足、洗浴中心和健康体验店,美食休闲保健街区已初具规模。通过改造南安、北安村等城中村,进一步扩大特色餐饮、休闲保健店的数量和规模,发展集餐饮、休闲、保健、娱乐为一体的美食休闲保健街区。

(七)新区商贸物流中心。发挥新区优势,围绕共建区、湖和景观开发,以世纪大道为纽带,建设新区商贸、物流和温泉度假旅游中心。

三、-年商贸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一)精心打造商贸中心。以人民广场为核心,综合周边、、、、、、、、等大厦和广场的深度开发,以及民生人民路店、人人乐人民路店、苏宁电器等大型商贸项目的引进,精心打造商贸中心,把人民广场商业区建成乃北地区的亮点。以隆步行街和福园时代广场为支撑,以思源路为纽带,深度开发工地、北路,打造并形成商贸副中心。

(二)大力发展餐饮娱乐业。把餐饮娱乐作为发展商贸服务业的重点之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宣传、突出特色,全力提升我区餐饮娱乐业的规模和档次。以彩电北转盘至防洪渠、纺机周边、中华广场为着力点,打造美食一条街、美食城和休闲娱乐聚集区;以团结路和体育场什字为依托,大力发展酒吧、茶吧、咖啡屋、健身和休闲会馆等新兴产业。启动隆步行街美食城和福园时代广场台湾小吃城,着力引进全国各地的名优小吃、特色餐饮,盘活区域资源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围绕湖景观建设,发展特色餐饮娱乐。积极发展板块配套式餐饮娱乐业,为消费者提供吃、住、娱、购一条龙服务,力争全区餐饮业有一个质的突破。

(三)加快专业市场改造和功能更新。按照“超大”和“一品一场”的发展原则(“超大”即在市场建设方面要坚持大规模、大手笔的原则;“一品一场”即一类特色商品设一个批发分销专业市场,不搞重复建设,避免市场经营内容重复),做好调研论证,制定规划,对辖区商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按照划块分区的办法,把辖区商贸资源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四)积极发展高级商务一条街。年底前,要在七厂什字至一号桥建成高级商务一条街。加快商务办公和信息咨询、评估经济、会计律师及金融信贷、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并大力引进大型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积极引导著名企业在商务街内设立总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大力支持商业企业应用现代商业信息化系统,进行信息化系统改造升级,使高级商务一条街成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使广大投资商和消费者在商务街内投资兴业、吃住娱购一应俱全,把高级商务街建成全市的商务中心。

(五)大力发展现代连锁经营。全面推进连锁经营发展,实现连锁经营业态、业种和连锁经营店铺数量的较大增长。吸引国内外著名商业连锁企业入驻,带动区内商业企业实施连锁经营;鼓励中小型店铺通过各种途径加盟连锁企业,积极推进超市和生活服务连锁企业向各镇办和农村中心居住点延伸,发展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特许连锁企业。推进农村医药品集中配送,适度限制住宅区开设小吃店铺。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鼓励现有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

四、主要措施

(一)积极实施“六靠六促”方针。靠政策促发展,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现有政策,同时不断出台相关新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外资来我区投资兴业;靠开发促招商,充分开发我区闲置的旧厂房和空闲土地,进一步挖掘潜力,通过大开发促进二次招商上档次、上规模;靠品牌促特色,强化品牌效应意识,发展特色经济,走有特色的商贸服务新路子;靠整合促市场,对我区各类闲置资源进行调查登记造册,着力整合我区各类土地、设施和人才资源;靠环境促人气,着力优化全区商贸服务环境,用良好的环境提人气、促发展,靠服务促效益,切实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发财,我发展”的意识,为各类经济发展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优化环境,提高效益。

(二)全面落实优惠政策。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以给予3个月至10个月试营业期为主要内容的商贸服务业优惠政策。优惠政策按项目规模、档次划分若干等级。优惠政策向社会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三)大力实施沿街开发战略。按照市区总体规划,重点围绕干道,组织力量,加强调研论证,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包装若干个项目,进行整体开发。要在开发的基础上,引进大型商贸服务业,进行二次招商。成立打通商业区南北通道,团结路、兰路开发,福商业区建设三个指挥部,统筹协调,稳步推进。

(四)成立区商务局。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全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对全区商贸业的组织领导。成立促进商贸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商务局。在成立商务局的基础上成立区商业联合会,凝聚行业力量,发挥群体优势,积极引导会员参与全区性的商贸发展规划、服务体制改革和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为会员单位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搞好规范化服务。

第6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活动,全面提升*区商旅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提高*区商旅服务业的综合影响力和吸引力,营造良好经营环境,为区域商旅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重点

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工作的主体是服务业。在我区老城厢商旅板块、水上公园商圈、新南马路五金城商圈、特色商业街及社区商业开展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按照有关行业的标准和具体要求,从抓基础、抓规范、抓重点入手,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服务规范和标准。全区各商旅服务业企业,按照《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百货零售业等级评定国家标准、《*市餐饮行业“服务标兵”评选标准(初稿)》和《美发美容企业专业等级划分和评定》等行业标准,开展企业达标和从业人员培训计划,不断加强服务技能标准化管理,督促服务人员遵守服务规范,提供人性化服务,体现良好服务水平,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规范经营行为。区内百货零售企业、超市重点规范促销行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餐饮企业重点加强菜品质量、价格和服务行为管理,加强原辅料进货、环境卫生管理,规范消毒程序;酒店业重点加强明码标价、规范结算、用品用具卫生及规范化服务管理;美发美容业重点推行美发美容质量标准,加强设备用具、洗染发品和技术技能的质量管理。

(三)开展行业等级评定。区内各商旅服务业企业,要依据有关国家级、市级、行业等标准或规定,积极参与本行业的等级评定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工作步骤

“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5月)。重点工作是:5月,召开全区商旅服务业“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动员大会,动员全区商旅服务业企业将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站在服务全区经济形势的高度,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企业实际,结合行业情况,制订提升服务水平具体举措,切实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推动整改阶段(*年6月至10月)。重点工作是:有关服务业企业根据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企业服务规范;协调行业协会宣传贯彻各级服务规范和标准,开展有关企业等级评定;开展我区“十大商旅服务品牌”评选活动;以争创服务标兵活动为契机,窗口单位一线员工和重点岗位员工为主体,推动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开展我区行业百名服务标兵评选,开展服务形象大使推荐活动,开展*十大厨师的评选活动,开展*人最喜欢的酒家酒店评选活动,*人最喜欢的百货连锁机构;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企业服务质量、卫生情况、经营环境进行督促整改,帮助企业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的工作机制,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和扎实有效。

(三)总结提升阶段(*年11月至12月)。重点工作是:按照市商贸旅游服务业繁荣发展指挥部,市商贸旅游服务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分指挥部的工作部署,与市百货商业协会、市连锁经营协会、市餐饮行业协会、市饭店协会、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配合,鼓励我区商旅服务业企业按照“津政办发[*]40号《关于开展商贸旅游服务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方案》”的要求,积极参与全市商旅服务业百名服务标兵、十名服务形象大使评选,及各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活动。

召开全区“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表彰大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同时区委、区政府、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文明办给予区级有关荣誉称号。通过树立一批服务典型,培育一批服务品牌,使*区商旅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主要措施

“服务上水平,满意在*”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推动*区商旅服务业提升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取得实效。主要措施是:

一、加强领导机制

1、成立“*区商旅服务业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工作组”。刘凯华副区长任组长,经贸委、工商*分局、质监局、卫生局、文明办、区工会、区妇联、团区委、文化局、消费者协会为成员单位,工作办公室设在经贸委,加强和完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定期会商重点共性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形成工作合力。由区工会、团区委、区文明办、经贸委、工商*分局、质监局、卫生局等单位建立长效监督服务机制,对企业服务质量、卫生、环境等方面进行跟踪对口服务。组织开展“服务上水平,满意在*”系列活动。帮助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对发生严重服务质量问题的,坚决按照相关规定予以纠正和处理,净化我区的整体商旅服务业环境。

二、做好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由有关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的培训工作标准和安排,由专门机构组织服务业从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引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创建服务品牌,增强*区商旅服务业整体竞争力。

第7篇

一、基本原则

按照省上确定的疫情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三个级别分区域,分地域、分层次、分业态,以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为前提,坚持属地管理、企业主体、行业监管、多方联动,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企业有序有效复工复产,保障安全营业。

二、基本要求

(一)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大型商贸流通服务企业要成立防控工作小组,制定管控方案和应急措施,建立信息采集及报告制度。

(二)落实防控措施,全面掌握员工上岗前生活、行程轨迹,落实隔离观察时间,及时报备,不得隐瞒。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勤洗手、场所勤通风。

(三)准备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红外线测温仪等。

(四)加强防疫知识培训,合理安排员工住宿。采取灵活方式,实行不接触独立用餐。

(五)及时消毒清洁,建立接触物品人员快速消毒、所用纺品消毒、人员物品相互隔离等制度,保证人流、物流有序。建立垃圾及污染物品及时消毒、清扫、规放制度,不允许乱堆乱放乱丢弃。

(六)在疫情防控解除前,不得组织开展规模性促销活动、展销活动、聚餐品鉴活动,以及小型会议、小聚集性员工晨操等。

三、分类管理

(一)零售餐饮企业

1.员工管理。一是建立每日员工健康信息动态登记汇总制度;二是鼓励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要做好自我防范;三是坚持进入经营场所前测量体温制度;四是落实“六步法”洗手制度。

2.场所管理。一是强化就餐场所消毒制度,适度增加消毒频次;二是坚持餐具、饮具、容器、炊具、用具勤洗、勤整理、勤消毒制度;三是增加顾客接触多的地方如走廊、电梯、扶手、洗手间的消毒频次;四是做到餐厨垃圾与废弃口罩、防护服等分类、加盖、及时消毒、清理。

3.用餐管理。做到安全距离内独立用餐,暂停供应凉菜。一是按照用餐场所面积、有效用餐座位,以至少半径1米以上推算出最多同时用餐人数,减少用餐座位;二是配置消毒液、餐巾纸等方便手部消毒,有序用餐;三是推行不接触售卖活动,提倡小型餐馆推行包装菜肴、自提带走的售卖方式。

4.货源管理。一是建立采购追溯制,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二是对内及肉制品全部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三是杜绝采购、饲养和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四是严禁经营、储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

5.外卖管理。积极推广中央厨房消费模式。一是建立有开展外卖业务的餐饮企业登记制度;二是要求企业建立外卖配送员健康信息采集制度;三是建立外卖服务对象留痕备查制度。

6.顾客管理。一是坚持顾客出入口分开、入口测量体温;二是所有进店顾客除用餐外,全程佩戴口罩;三是探索“商通码”扫码留存联络方式采集信息,逐步建立用餐人员可追溯制度;四是积极推行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结算。

(二)商场超市企业

1.人员管理。一是全面落实包括顾客在内的全员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等制度;二是所有商场超市实行入口出口分离,合理设置顾客洗手场所;三是全部关闭商场超市内娱乐设施,暂停母婴室等服务设施;四是在商场超市内设置应急区域,发现疑似症状人员及时隔离。

2.顾客流量管理。一是及时控制顾客流量,避免人流拥挤,扎堆购货。商场超市每4平方米1人,且商超类人与人之间距离保持1米以上。菜市场每3平方米1人,超人数时采取一出一进的方式限流;二是建立入口顾客告示制度,引导顾客有序进入经营场所;三是建立服务导购机制,引导顾客以安全距离为限有序进入,分散购物;四是全面推行智能化自助结算。

3.设施设备管理。一是全面做好空调、电梯、冷藏保鲜设施的维修维护,确保安全正常运行;二是限制乘坐电梯人数;三是增加消毒和通风频次,及时清洁消毒场所内收银台、柜台等各类物体表面。

(三)酒店宾馆企业。在严格落实与餐饮企业、商超企业同质管理要求的同时,抓好下列措施:

1.人员管理。一是建立顾客信息登记全面采集制度,增加顾客行程信息,主要是出发地、交通工具和离店去向;二是在测量顾客体温后,增加健康说明;三是建立门口、楼口、接待大厅、楼梯口服务引导机制,发生人员密集情况要及时疏导。

2.场所管理。一是增加对重要节点的消毒频次,重点是人流大、接触面广、接触频次高的门口、楼口、电梯口等;二是加强重要设备安全管理,提高空调及新风系统的消毒、清洗频次;三是提高垃圾清运频次;四是切实做好口罩、手套等常用防疫用品及时集中回收处置。

3.用餐管理。一是按照安全距离对用餐人数进行管控;二是推行错时用餐;三是落实有关无接触用餐要求。

4.“中央厨房”集中统一配送管理。一是合理确定主体企业;二是落实各项管控措施;三是加强配送安全管理。

四、落实措施

为了应对疫情影响商贸流通企业经营下滑的影响,我们按照《省政府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实施意见》通知精神,并按照《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市场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分层次分业态,积极抓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复工复产和稳定市场、促消费的落实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促消费项目。按照省市商务部门项目储备的要求,要对全县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摸底筛选,确定促消费项目实施单位,通过促消费项目带动,引导县内大型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复工复产,正常开展经营,保证市场供应。带动全县商贸流通企业稳定市场、促进消费。

二是全力打造电商新名片。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商进一步转换经营模式,发展电商加长短视频加直播,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度,并通过品牌培育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吸引企业入驻电商直播平台和网站、商城、企业公众号等进行网络推广,网红带货,招募,以分红和奖励为拓展模式。同时,利用等节会平台,大力推介。

三是落实减免房租措施。疫情期间,县内商贸流通企业都关门歇业,房租费成为企业的主要负担。要通过大力宣传,鼓励房主减免经营者在疫情期间的房租费,减轻企业负担。

四是落实援企稳岗政策。鼓励企业在复工复产时,不裁员,不减员,可以享受失业保险费减免50%的优惠。

五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按照国家政策安排,实施减免了中小企业2月份疫情期间的水电费,并落实小规模企业增值税减免,调整税率为1%。

六是强化融资贷款扶持。针对部分公司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资金紧缺的情况,要及时和金融部门对接,为企业申请融资贷款。

七是推动便民消费提升。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复工复产,要按照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实施意见的安排,积极启动紫荆一条街、印象水洛城、商品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在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全力跟进,配套开展物业管理服务、便民服务便利店的项目建设,打造新的商业服务圈,开启夜场经济新亮点。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严格按照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全省商贸流通服务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导方案的通知》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配合县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县内内商贸流通服务企业疫情防控进行检查指导,成立商务局商贸流通服务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局长任组长,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抓,各股室各负其责的工作运行机制。细化措施,明确责任,确保复工复产工作顺利推进。

(二)统筹兼顾,协调配合。商贸流通服务企业劳动密集程度高、社会牵扯面广,要坚持疫情防控与创新营业方式有机统一,统筹兼顾,以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推动商贸服务企业快速恢复正常水平。

第8篇

[关键词]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行业协会;结构洞理论;“一带一路”

1基本现状

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各类专业市场已达近1200家,总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涵盖了40多个商品门类,形成了全国总体规模最大、市场数量最多、成交最活跃、辐射面广阔的集群聚集的独具特色的专业市场,促使相关市场在推动全市商贸业发展和对广州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州是千年商都,是中国批发的“黄埔军校”和全国批发商的发迹之地,其品类齐全的专业批发市场形态已成为广州商业的一朵奇葩,它见证了广州的城市发展。已形成涵盖水产、农副产、服装、纺织材料、五金、汽配、建材等为主的完整体系。规模大的像黄沙水产市场、中大布匹市场、一德路海鲜干货批发市场、芳村花鸟鱼虫批发市场、永福路及恒福路的汽配批发市场、芳村的茶叶批发市场、白马服饰批发市场等,还有规模较小的如人民路的眼镜城、大南路的灯饰城、天平架的装修装饰批发城、文德路的字画一条街。而且这些批发市场扎堆广州人流、物流比较密集的繁华地带,其市场、历史和文化原因为:一是广州商贸看准并抓住了时机,起步早;二是做批发生意讲究成行成市,批发市场谋求的就是产生集聚效应而集聚又是一种“优势”;三是广州营商环境较优越,何处适宜就把市场开拓在何处。然而这类批发市场大部分是由传统集(商)贸市场或专业批发市场构成,处于价值链低端,发展还很不成熟。因此,加快推进广州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使其走上价值链高端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客观要求及大势所趋。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空间布局不合理

目前广州市有高达54%的市场集中在内层圈(即三大老城区),40%的市场位于中层圈,仅6%的市场位于外层圈。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影响城市交通,加剧周边地区交通拥堵现象;人流和车流制造的噪声、尾气、垃圾、废水等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对附近街区的环境造成破坏;因人员流动大,结构复杂,批发市场周边易成为治安“黑点”,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2缺乏统一规划

因大部分专业批发市场属历史自发形成,尽管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参与其中,但是缺乏科学的规划,表现在选址、配套、布局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其导致专业批发市场一度出现过无序发展、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局面。伴随着城市化和城市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现有一半以上批发市场位于市区,占据了城市的黄金地段,由于受到土地面积和高租金的限制,市场规模难以扩大,反而不断被压缩;许多批发市场的选址与开发还存在着严重的乱搭乱建、违规建设等问题。这些专业批发市场的产品普遍质量、价格均低,产品以低档次的日用消费品、生产资料为主,质量、价格、技术含量“三低”是其主要特征;形象也很不佳,在交通、卫生、治安、消防、税收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德路的干货和玩具、十三行的服装市场等。而且这些低质低价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辐射区域内城市居民的需要。

2.3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低

广州专业批发市场经营主体主要采取摊位式经营和对手交易方式,组织形态比较落后,交易方式仍沿用了过去集贸市场的做法,许多专业批发市场内的一些经营者的经营规模已较大,但仍以个体或家族式经营为主,经营主体的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仍显保守和陈旧,未在建立规范的企业组织形式或企业制度发面下功夫创新,这些阻碍了专业市场水平及档次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市场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只能是负责一般的消防、交通、治安等工作和协调解决经营户之间的矛盾,专业市场的功能拓展和制度创新意识不强和创新能力不足。因市场缺乏现代化管理,就常常导致无序竞争、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断出现、骗买骗卖,短斤少两,货不对版,欺行霸市及市场信息失真等不良现象的接连不断发生。

2.4基础配套设施很不完善

配套设施明显不足,硬件设施有待改善。很多市场是利用闲置的仓库和待建土地建成,带有明显的临时性,缺乏永久性市场建筑物,2013年12月15日越秀区建业大厦的火灾事件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生活娱乐设施,在专业市场内餐饮设施较为简陋。

2.5物流与配送等相关服务水平低

广州大部分专业批发市场物流服务所需的停车场、仓储、包装、加工、运输、装卸货区和配送等功能仍处于相对原始的、人工的落后阶段。专业市场沿街分布着零散的私人小型物流公司承担物流业务,物流组织方式相对落后,绝大多数物流配送由各个商户自行承担,由于货运量大,又缺乏统一管理,造成交通拥挤,严重影响了地区综合交通,这种方式的低专业化程度、其效率非常低下。

3对策建议

3.1明确转型升级的定位和总体思路

广州专业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是一项专业性强、关联度高、创新点多的系统工程,对引领全省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全省市场体系建设,拓展全国内外贸易渠道和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以现代流通理念和方式改造提升专业批发市场,将会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对广州市中小企业高端转型的带动作用。

加快推进广州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也要着重体现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培育试点示范和龙头企业,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市场园区的整个商圈提升,从而带动商圈内各机构的市场转型升级。 3.2深刻理解专业批发市场所属产业的价值链

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产业价值链,清楚地摸清各专业批发市场在其所在的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并了解在整个链条上还有哪些环节的产品与产业要素可作为现有交易商品的扩大与补充。要找到专业批发市场交易产品的集合,交易产业要素的集合并确定产品交易与产业要素交易的互动关系,最终形成专业市场良性运作的商业模式。对于一开始没有当地产业支撑的集散地型批发市场,则要努力形成和自然赋予其产业孵化的功能,通过夯实产业基础促进专业批发市场的壮大并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使其走向价值链高端。

3.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充分地利用移动互联网

电子计算机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的开发应用,为传统专业市场交易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广州专业批发市场应加大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网上数字化市场、网上支付系统和新型物流系统,加速建好网上“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配送中心”,促进网上市场和网上交易的发展,建立与有形专业批发市场相配套、相结合的网上“虚拟专业市场”,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使市场成交额大幅度并稳步增加。通过技术交易、交易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创新,使买卖双方搜索、谈判和实施交易的速度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

3.4政府规划补充(审核及统一规划)

政府需要根据广州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势,做好市场发展的统筹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和发展市场,同时完善和健全相关政策法规,避免市场准入与运作不规范。

鉴于过去专业市场自发和盲目发展而导致的无序竞争的模式,转型升级就需要实现长远的统筹规划,需依靠政府搭台发展实行转变,完善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增强可操作性,做好重点批发市场及周边的公共服务配套,着力解决“监管不到位”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证专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努力对存量市场进行大力整治使其规范,采取“就地升级、保留特色、规划调整”等方式,分类指导推进转型升级,在巩固并适当发展原店铺营销的基础上。坚持以实体营销与电子商务营销相结合的经营战略与策略,打造实体与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全面推进营销模式的互补,将现有专业批发市场升级为商贸“中枢”,仅提供货物样板参考,尽可能减少现场交易,有效提高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及档次,使产业销售链条得到优化。

积极对增量市场做好规划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中心城区应严格控制新增开办传统专业批发市场,以规划为引领,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联合审批机制,严把市场准入关。

3.5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和学界的优势

运用管理学中较新的理论即伯特(Burt)的结构洞理论:这一理论是基于竞争的社会结构提出的,认为决定竞争参与者胜败的原因不是参与者的特性,而是关系的竞争。因此占据结构洞位置无疑会获得竞争优势。伯特认为,结构洞能够为其占据者获取“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提供机会,从而比网络中其他节点上的成员更具竞争优势。

行业协会往往是一个行业龙头企业聚集的团体,是该行业市场信息动态的先知先觉者,也是行业内部协调、并与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桥梁和媒介,这类组织处在结构洞中的核心位置。因此要充分利用其优势,与行业协会进行亲密无间的强强联手合作,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信息量大、渠道广泛的优势对于一个专业批发市场的升级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行业自律和行业服务作用。向政府建议产业政策、优惠政策支持与引导,不但要总结过去所采用的商业模式的经验教训,而且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向政府反映问题,协助政府完善相关规范和流程,承接政府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处理其与市场关系中转移出来的职能,加快进行特色产业的认证及诚信商户的评定等,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商户进驻专业批发市场的标准或准入门槛,帮助企业重视管理运营,开展专业批发市场管理人员资格培训认证,提升市场管理人员和交易人员的素质。

学术界要不断坚持理论创新,结合各市场实际情况,组织专家深入开展商贸流通领域中专业批发市场的专题研究,做出和提出具有很强科学理论支撑的市场规划和可行性可操作性很强的对策建议。

3.6保留贸易中心区,引入中介服务机构

为提高效率和可靠性,把交易活动保留在中心城区,同时引入交易活动所需要的配套服务,即全面引入安排协议、展示、支付等交易环节的交易活动场所需要的服务机构,让金融、法律、物流、资讯、评估、鉴定等中介机构参与交易的每个环节,不断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交易成本,恢复批发的本来面目,彻底突破集市贸易的限制。

3.7市场园区化

为避免分散发展带来的弊端,可对专业批发市场进行园区化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集聚和共享,并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共创园区品牌加强园区发展的凝聚力,形成群体竞争优势。通过升级转型,推进专业市场的标准化、现代化和园区化,促进专业市场的组织形态从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化、商业化、国际化的新型商贸业发展,市场功能由单一商品交易朝着商品展示、信息汇集、产品研发等方向发展。

3.8舆论监督

媒体作为信息公众平台及各市场宣传推广的主要渠道,对市场信息的要做到公正、公开,避免一味夸大市场积极效应,正确引导消费者对市场前景的合理预期,从侧面引导专业市场理性的发展。同时,监督专业市场依照预期规划坚持走下去。

3.9加强产业培育,建设新平台

广州要将专业批发市场作为重要的产业进行培育,政府应站在全球的城市、中国中心城市和建设商贸名城的角度,精心规划,循序渐进地分步实施。把专业批发市场升级作为重要抓手,把实现交易和交割在时空上的适度分离方面下功夫,将其建成一个专业批发的新型平台。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使市场原有物业经营者有机会升级发展,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对广州市政府来说,数据、信息、信用的集中,能够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并引导、指导经济与产业的发展。这是多方共赢,增量、增值的转型升级过程,有益于形成广州城市外围与城市中心的市场联结,形成以“新平台+集成商+服务商”的新的商业模式与大而新的格局。

参考文献:

[1]郑素芳,邵爽.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形成机理及其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1).

[2]徐颖.传统批发市场业态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以广州专业批发市场为例[J].管理观察,2015(12).

[3]郑素芳,邵爽,张岳恒.广州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农村,2015(4).

[4]王先庆.粤海珠专业批发市场升级转型[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UxnoIGBdUwgx-UpDFMq63lUt8oDlb78YrhRCZicYlpW7v6crk3t1QbfrM8U2M26tB3dLOK8nFoT3sU7P1G_Zl9y6Ji_Jt3rzVaynbHRL9l3.

[5]张雷.广州专业市场升级第五代展贸型成趋势[J].房地产导刊,2013(9).

[6]王先庆,周颖舟,韩世同,等.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J].房地产导刊,2013(9).

[7]陈晋.把握专业市场本质、探索发展壮大道路[J].正略钧策管理咨询,2011(8).

第9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8)05-0001-07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FDI in Service Sectors on China’s Service Trade

ZHOU Hai-ro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9, 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vely lower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 trade,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test employing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83 to 2005 from a new angl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DI in service sectors and service trade. The findings further verify that FDI in service sectors is one of determinants of service trade whereas service trade bears no effect on FDI inflows into the service sectors.

Key words:FDI; service trade;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test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物贸易发展迅速,除1998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他年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都在两位数以上,2003年更是高达37.1%。同时服务贸易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开放格局。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1982年我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为46.11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1020.32亿美元,22年增长了22.13倍,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4.42%,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但从世界范围看,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仅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2.76%,仅为美国的18%,英国的38%,日本的54%,按人均计算就更低了。并且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偏低,总体的竞争力也较差,贸易逆差逐年增大。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是指某国产业或产品的进出口差额与总额之比。我国服务贸易从1995年起从顺差变为逆差,TC指数一直小于零,2000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为-0.08,到2004年达到-0.07。因此我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其竞争力仍较低,处于比较劣势地位,最终将制约我国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低这一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贸易主要靠传统服务行业支撑,现代服务部门贡献率很低;服务行业的垄断经营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一些部门的现代化进程等原因[1,2],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始终没有涉及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服务贸易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FDI和贸易的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探索,江小涓[3]的研究发现我国吸收的外资能够改变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即由消费型进口转变为生产型进口。钱晓英、赖明勇和张大奇[4]以引力模型为分析框架,得出了FDI能够促进对外贸易的结论。岑永和邱小平[5]用VAR模型研究了FDI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规律,其他的国内学者[6,7]运用了回归分析法以及格兰杰检验等分析方法揭示了FDI对贸易的促进推动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FDI对我国贸易规模的影响主要是长期负向的影响[8]。服务业的FDI和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在本文中,我们将利用1983~2005年23年的经济数据对此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以期得出相关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2 文献回顾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归根结底,与FDI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曾长期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以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具代表性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理想的新古典主义分析框架之内,而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是以市场的不完全作为分析问题的前提。因而二者长期处于相对独立、分别发展的状态。近40年来,国际贸易和FDI的同步快速增长引起了学者们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索。如果两者是替代关系,FDI的增加就会减弱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如果两者是互补关系,投资的增加就会通过贸易渠道和非贸易渠道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但是理论研究在国际贸易和FDI的关系方面一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Mundell[9]在两国、两产品和两要素的标准贸易模型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Vernon[10]在其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对投资与贸易的替代关系进行了阐述,Buckley & Casson[11]提出的“出口先于对外直接投资说”,从侧面揭示了投资与贸易的替代关系。Markuson[12]、Svensson[13]在对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许多分析之后,认为资本要素或FDI与商品贸易之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存在互补关系。Koyimo[14]则把传统模型中的劳动和资本要素用劳动和经营资源来替代,将FDI和国际贸易统一于国际分工,提出了FDI与国际贸易互补效应的小岛清模型。Bhagwati[15,16]等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利用“补偿投资”模型来解释对外贸易和FDI之间的关系。

理论上的分歧导致研究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实证文章不断出现。除早期的实证研究和部分行业研究证明了贸易和投资的替代关系以外[17],大多数实证研究都支持投资对贸易有促进作用。Lipsey & Weiss [18]对70年代美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所设立的子公司的生产和出口行为的研究发现,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同行业的国际贸易更多显示的是正面的积极影响;Hufbauer[19]重点研究了美国80年代以来的情况,发现在整个时间跨度中,出口总量与对外直接总量一直保持着正相关关系;Grahamt & Krugman[20]的总量研究和分行业研究表明,外国投资对东道国出口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两者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其他许多学者关于日本、德国等国的实证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

有关服务业的FDI和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金融部门。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Li等人[21]的研究表明,FDI对创造和生产金融服务发挥重要作用。FDI与金融服务贸易保持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这可以从国际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服务的提供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得到证明,跨国银行具有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代表处和子公司,从而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对金融服务贸易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现有的关于FDI与国际贸易实证关系的研究主要针对制造业,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基于自身的特点,其FDI和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3 我国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的实证研究

本文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来分析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

3.1 样本数据和分析方法

用于分析的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的相关各期,样本数据为1983~2005年年度数据。单位统一为亿美元,在此不进行汇率的换算。考虑到对各时序数据取对数之后不会改变时序的性质和关系,且所得到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所有变量取对数形式,具体表示如下:LFDI为每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量序列;LEX表示服务贸易中的出口总额变量序列;LIM表示服务贸易中的进口总额变量序列。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单方根检验;(2)协整检验,得出各序列间的协整关系;(3)格兰杰检验,探讨各变量间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

3.2 计量分析

3.2.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983~2005年,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即原数据系列是不平稳的,但是一阶差分后,由图2表明,新得到的数据系列没有上升趋势,即完全平稳,因此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额和服务业的FDI都是一阶单整的。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相关关系。

3.2.2 样本数据的单方根检验

由于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带有随机趋势的非平稳数据进行估计时会引起伪回归问题,首先,截距和斜率的最小二乘估计量不是一致估计量;其次,当假设成立时传统的检验统计量如t统计量、F统计量不再服从t分布和F分布,相应地临界值也不再适用;第三,用来检验序列相关的Durbin-Watson统计量随着样本的增大收敛于0。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对每个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常用的方法是ADF检验,它包括无截距无趋势项、有截距无趋势项、有截距有趋势项三种形式,分别为

无截距无趋势项

有截距无趋势项

有截距有趋势项

零假设为H0:ρ=1。实际检验时,从方程(3)开始,然后方程(2),方程(1)依次进行,何时拒绝零假设,即原序列不存在单方根,序列为平稳序列,何时检验停止。模型中所涉及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原有的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仍是不平稳的,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并且服务业的FDI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平稳的。换言之,原有的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当ADF值大于临界值时说明序列不平稳,*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下平稳,**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平稳。

3.2.3 样本数据的协整检验

协整分析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的重大突破,如果所涉及到的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且这些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关系反映了所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经济意义而言,这种协整关系的存在便可以通过其它变量的变化来影响另一变量的变化。

关于协整检验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了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Engle和Granger[22]提出的基于协整回归残差的ADF检验,二是Johansen[23]提出的基于VAR的协整系统检验。单方根检验表明,服务业的FDI和服务贸易及进出口总额数据都是一阶单整的,它们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FDI、IM及EX之间应该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检验对以上三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其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1983~2005年间,LFDI、LIM和LEX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其协整方程为

LFDI=7.464LEX-6.789LIM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在长期内,FDI与出口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与进口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中FDI与出口之间的弹性系数是0.13,即服务业FDI每增加一单位,服务贸易出口值就增加0.13单位,FDI与进口之间的弹性系数是-0.147,即服务业FDI每增加一单位,服务贸易进口值就减少0.147单位。

3.2.4 样本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是美国加州大学著名计量经济学家Granger于1969年提出的,后由Hendry、Richard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检验方法。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定义是利用时间序列来鉴定因果关系,假定给定一个信息集At(Xt,Yt),如果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则X的变化应当发生在Y的变化之前。如果“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X应当有助于预测Y,即在Y关于其过去值的回归模型中,添加X的过去值作为独立变量应当能够显著地增加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第二,Y不应当有助于预测X,其原因是如果X有助于预测Y,同时Y也有助于预测X,则很可能存在一个或几个其它的变量,它们既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也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检验X是否为引起Y变化的原因的步骤如下:首先检验“X变化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对下列两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无条件限制回归

有条件限制回归

其中c表示常数项,m表示最优滞后的期数,即选择滞后阶数m使回归模型中的误差项μt为白噪声。检验“X的变化不是Y变化的原因”相当于对统计原假设H0:β1=β2=…βn=0进行F检验。RSSUR表示含有滞后X项的无限制条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RSSR表示不包含滞后X变量的有限制条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统计检验值为

其中N为样本量,F统计检验值服从标准的F分布,若F检验值大于标准F分布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说明X的变化是Y变化的原因。然后做同样的回归估计,但是交换X与Y,检验“Y不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从而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由于格兰杰检验结果对滞后期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即滞后期选择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因此,在检验的过程中应选取多个不同的滞后期。若检验的结果一致,则得出的结论较为可信。本文在检验的过程中选取了4个不同的滞后期,分别是2 、3、4、5,相对于自由度来说,滞后期已足够长,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检验结果较为一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服务贸易进出口变化的原因,而服务业进出口却不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

4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实证结论

第一,通过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之间的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进口是减弱作用,对服务贸易出口却是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口就会减少0.147个单位,而相应的出口却会增加0.13个单位。

第二,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替代和出口的促进作用,符合当前我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客观情况。孙俊[24]在分析跨国公司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文章中指出,一国服务业的开放并不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会使该国的服务业被国外服务业占领。相反,纯粹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对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有利的。加入WTO促进了我国服务业的开放。据统计,2000年至2003年在我国服务业的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分别占当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5.69%、23.83%、23.21%、24.87%。随之而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我国服务业从量到质的提高。

与有形商品贸易不同,服务贸易高度依赖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即服务生产企业在东道国以商业存在方式开展经营活动,这是由服务产品的特性决定的。大多数服务要求生产与消费的同时同地,生产企业不进入东道国市场就无法服务,如运输、餐饮、医疗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一些服务可以远距离提供,如通讯、保险、金融服务等。但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当交易相对频繁时,不仅消费者倾向于面对面交易,服务的提供者为了控制服务质量也更愿意以商业存在方式开展经营活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容易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具有“可贸易”的属性。因此,服务业的FDI会对服务贸易的进口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并不合理,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比重仍然很低。服务贸易顺差也主要集中在旅游和劳务输出两个领域。我国服务贸易的这一结构特征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服务业内部的行业特征也是相一致的。目前外商对我国服务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消费者服务领域,其次是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而对其它行业投资比重较低,金融业的外商投资与国际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我国2004年金融业利用FDI合同额比重仅为1.73%,主要是因为我国在加入WTO之前对金融业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使外资较难进入该行业。由此可以看出,外商对我国服务业投资的结构倾向性十分突出。FDI较为集中的服务业子行业,出口比重也相应较高;吸引FDI较少的服务业子行业,贸易绩效则不容乐观。

4.2 政策建议

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对此,我国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第一,积极稳妥地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服务贸易跨跃式发展。根据入世承诺和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服务业开放时间表。通过完善投资环境,健全市场机制,使外资和各种形式的内资在服务贸易市场上公平竞争。优先选择开放一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成熟的服务贸易产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出口行业的前向和后向的关联效应。第二,合理引导外商投资投向,促进服务业内部行业的平衡和共同发展。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新型服务业,例如金融、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行业。为保证外资流向的合理性,可以根据我国行业发展序列,对不同行业采取差别税率、差别利率等措施。第三,建立和完善有关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立足国情,参照国际上的相关规则和惯例,尽快建立、修订和完善服务内容齐备、能够维护服务贸易自由、公平竞争且与国际规则和惯例相符合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为吸收外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对外资进行有效引导和监督。

参 考 文 献:

[1]王国安,杨军安.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9):62-66.

[2]赵景峰,陈策.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6,(8):31-36.

[3]江小涓.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99,(2):7-15.

[4]钱晓英,赖明勇,张大奇.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1,(5):124-128.

[5]岑永,邱小平.经济增长、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观察[J].统计与决策,2003,(12):45-47.

[6]黄新.我国对外贸易与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11):22-24.

[7]张谊浩,王胜.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数据的Granger非因果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4,(1):71-75.

[8]邱黎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东道国母国的视角[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18(3):50-54.

[9]Mundell R 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 6: 321-335.

[10]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80: 190-207.

[11]Buckley P J, Casson M. The optimal timing of foreign investment[J]. Economic Journal, 1981, 91: 75-87.

[12]Markuson, Svensson. Trade in goods and factor with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85, 26(1): 175-192.

[13]Svensson L E O. Factor trade and good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4, 16: 365-378.

[14]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周宝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426-462.

[15]Bhagwati J N, Brecher R A, et al.. Quid pro quo foreign investment and welfare: a political economy theoretical model[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7, 10: 127-138.

[16]Bhagwati J N. Origin production and export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1981, 66(2): 304-308.

[17]Adler M, Stevens G. The trade effects of direct investment[J]. Journal of Finance, 1974, 29(2): 655-676.

[18]Lipsey R E, Weiss MY. Foreign production and export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1981, 5: 304-308.

[19]Hufbauer G C, Lakdawalla D, Malani A.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ts concentration of trade[J]. UNCTAD Review, 1994, 10: 39-51.

[20]Graham E M, Krugman P R. The surg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1980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29-259.

[21]Li D, Moshirian F, Sim A. Th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trade in insurance services[J].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2003, 11: 269-287.

[22]Engle R, Granger C W J.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J]. Econometrica, 1987, 55: 252-27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