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9 16:33: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第1篇

陈希强调,高校科技工作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重大项目集成、培育,进一步推动高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增强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宣读了第六届科技委聘任名单。第六届科技委主任为钟掘院士,常务副主任为吴常信院士,副主任为左铁镛院士、林建华教授、卢锡城院士、谢克昌院士、王玉明院士、葛墨林院士、姚建铨院士、邱贵兴院士。

200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也于当天揭晓。

“科技委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传递到我们手中,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们新一届科技委将团结敬业、开拓创新,切实努力做好国家和教育部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工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新当选的第六届教育部科技委主任钟掘院士在2009年12月23日举行的“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委全会暨科技委换届大会”上如是说。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传承了五届科技委。2009年岁末之际,科技委召开换届大会,第六届科技委正式产生。那么,新一届科技委有何新的变化和打算?又将面临着怎样的任务和挑战?新当选的第六届科技委主任钟掘院士为我们作出了解答。

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担起新一届科技委的历史使命

记者:首先恭喜您当选新一届科技委主任。请问,第六届科技委有何新变化?又有何新的使命和任务?

钟掘:第六届科技委增设了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在原来10个学部的基础上,增设了国防科技学部。

教育部历年来都非常重视科技委的工作,对第六届科技委更是提出了新的使命和任务。部党组期望第六届科技委做好教育高级咨询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教育部和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在战略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一批高水平,有见解,有应用价值的战略研究报告,以开拓科学家的视野和思路,为教育部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政策咨询,为国家教育,科技做出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贡献。同时,部党组还期望科技委在倡导优良学风、指导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等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部署好支撑国家当前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引领未来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发展,努力提高我国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学习部党组对科技委工作的要求和寄予的厚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纪历史进程中,要对未来发展提出精辟的见解是对科技委工作的严峻挑战,科技委将不辱使命,努力学习,奋进求索,做出有高度,有见地的前瞻性工作,真正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动员与组织起高校的战略科学家,用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与奋进的激情,接过历届科技委的接力棒,承担起这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记者:新一届科技委的工作重点或者说核心任务是什么?

钟掘:第六届科技委的核心任务是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需求,敏锐关注世界科技前沿,科学地进行前瞻性思考,为国家教育,科技的发展战略做出基础性,前瞻性和全面性的贡献: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促进高校构建严谨、求真的大学文化;密切关注世界学科发展动态,多渠道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做出贡献:推动学部活动纵深发展,积极探索科技与教育互相促进的模式,提出学科与领域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思考,学科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政策,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科技委内部自身体系建设,推进学部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实秘书处机构和人员,建设一支适应国家,教育部需要的战略研究与政策咨询的工作队伍。

第六届科技委将紧紧围绕上述核心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委的工作,推动科技委事业的新发展。

繁荣学部活动,努力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贡献

记者:您刚才提到新一届科技委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要“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请您谈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以及科技委在此方面的努力方向?

钟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基本性质也决定了高校必须肩负起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工作密切结合,科技成果如何尽快融入教育的知识和认知体系,探索教育与科技结合提升人才水平的新体制,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科技委作为教育部的高级咨询机构,作为高校最优秀的专家团体,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贡献。事实证明,由科技委建议设立并组织实施的“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对于高校青年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过程,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新见解和从科研实践中成长的思维活跃、知识丰富的师资队伍必然造就出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高质量的科技人才。科技委从国家战略目标的高度,将从全局着眼,立足高校的学科优势,提炼出一批重大目标性项目和研究领域的建议,开展必要的基础预研,争取成为重大领域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委各学部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将积极探索教学、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结合的新模式,促进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本质的作用。

成立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为国家教育、科技发展出谋划策

记者:新一届科技委成立了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组成情况如何?它的职责和具体作用又是什么?

钟掘:第六届科技委组织成立了“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由20位拥有战略研究丰富经历的教授们组成,科技委还拥有4个战略研究基地和5个培育基地,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研究队伍,他们前几年所作的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已经为我们高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各学部拥有众多的专家,他们对本学科的发展始终在进行前瞻性思考。我们通过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将这几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从国家发展对高校科学研究当前与未来的需要,从如何服务于国家当前和长远的需要,从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热点领域、待突破的问题中选择我们的研究课题,研究重点,形成我们对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高校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形成我们对国家科技重要发展方向的建议、相关科技政策的建议,对国家计划的建议等,这是

我们的责任和战略研究的重要目的。

记者:为进一步做好战略研究工作、新一届科枝委将围绕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钟掘:科技委的工作将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真正成为教育部决策、高级咨询的思想库,必须将工作的视角聚焦到当今教育、世界科技纷繁变化的本质,通过众多科学家的高智慧的思考,整理出依据充分,分析深刻、见地独特,高瞻远瞩的世界发展、中国发展、高校发展、学科发展的战略认识、战略发展新概念,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和完成重大突破的实施专项等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工作。其中的几项重点工作内容包括:

第一,组织力量,沟通国际战略研究的信息通道,洞察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了解国际主流社会对未来世界生存状态的分析与当前的发展部署,国际科技对引领未来的科学热点的把握,对可能形成未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突破的导向发展,高校在支撑当前发展和引领未来的使命中如何进行全局和长远部署,传统学科的深度挖掘与新兴学科的发展路线如何与社会科学发展路线协同等等问题,国内外更多的专家是如何思考,有哪些是应该借鉴的真谛。

第二,深刻认识国家的战略部署,保证我国在当前与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制胜,需要科技与教育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政策保证和形成怎样的运行机制,这是我们战略研究一个关键内容。

第三,面对当前国际竞争的热点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我们选择那些最具影响力的领域,方向,形成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的构思,形成对国家重大计划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比如生命健康,低碳经济与地球保护、海洋战略、新资源的发现与发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物质产品制造新模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等。围绕这些事关人类长远利益的领域性问题,大学应该作怎样的学科发展前瞻思考,大学当前需要作怎样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造,国家需要作怎样的全局部署等。

第四,通过多种形式,发挥战略研究的成果的影响力。以不定期专题报告、专家建议,重大专项建议等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呈报各级领导,提供给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拓展视野。

第五,组织与锻炼一支高校战略科学家队伍。现在国内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方向有两支队伍力量强大、贡献卓著:一是中科院规划战略局,一是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最近中科院推出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丛书,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高校拥有最多的学科、最多的专家,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优秀的高水平工作,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的优势,成为国家战略研究的思想库和第三支战略研究主力军。

设立学风建设委员会,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记者:学风建设委员会也是第六届科技委新设立的部门,请问该委员会设立的目的和具体职能是什幺?

钟掘: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六届科技委设立学风建设委员会,是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等建设的指导机构和咨询机构。学风建设委员会将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学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倡导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研究,为教育部拟定高等学校加强学风建设有关文件的制定做好咨询和建议;密切结合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总结和推广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典型经验,指导和推进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的学风建设:并接受教育部委托,针对高等学校发生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的基本问题之一是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的问题。《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的文件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推广同行评价和优秀成果代表作制度”。科技委各学部也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开展学风建设的前瞻性研究,开展世界各学科发展的体制与实绩评估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为教育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做好政策咨询和提供决策依据。

活跃学术交流,提高中国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记者:为了提高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为教育部思想库和智囊团的科技委将有何举措?

钟掘:论文和学术期刊水平是形成科技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科技论文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我国经济与科技的整体实力不相称。目前我国科技期刊近5000种,但国际影响力普遍不足,高水平论文主要发表在境外。部领导对此问题非常重视,明确指出,要在3~5年内在高校办出几份有影响力的期刊,比如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Frontiers in China系列英文期刊就做了很好的尝试。科技委将重点研究我国期刊如何在政府的领导下,整合众多优势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人力优势,创办出高水平科技期刊,就创办高水平期刊需要的基本条件、配套政策等,科学严谨地形成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实施计划,为教育部提供政策咨询。同时,科技委全体委员将积极支持国内期刊发展,积极参与期刊的编辑、国际组稿积极将高水平论文和重大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努力推进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科技委自1998年起开展了“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至今有12年之久。活动开展以来,对提升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推动高等学校的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事实上,每年评选出中国高校的十项科技方面的进展,不论在质量还是影响力上都具有国际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是提高高校在国内科技界影响力、提高我国科技在国际上影响力的重要奖项,因此着力于“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影响力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第2篇

俄罗斯酝酿大规模科技体制改革

日本制定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法国政府推出“竞争点”计划

德国政府启动“主动创新战略”

以色列推行教育改革

韩国重塑科技管理体制和振兴基础研究

中国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几年,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纷纷采取新举措,调整科技政策,增加科技投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使科技进步速度越来越快。

美国制定科技发展新重点。一是制定能源法。2005年8月,布什签署了“全国能源法案”,决定在今后10年内为能源公司和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领域提供145亿美元的税收优惠。而美国政府实际上将对石油和天然气、清洁煤、乙醇、电力及太阳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增强对包括新型核反应堆设计、聚变能及小型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并拨款18亿美元用于清洁煤的开发。二是改革专利法。即个人或公司可在专利颁发后9个月内提出上诉。法案同时提出,美应采用国际专利准则,即“申请优先”(优先授予提出申请较早的发明人)。而在此之前,美授予专利的准则为“发明优先”,即当存在多个发明者时,即使申请专利的日期较晚,专利权也将授予最先发明的人。三是公布了“国家防疫计划”,要求国会提供71亿美元的紧急拨款,以应对禽流感以及其它流感在美国的爆发,包括投入28亿美元用于研发细胞培养疫苗技术。四是宣布新的人才培养计划,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了包括大学校长、大公司首席行政官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组成的20人委员会,发表题为《为使全体美国人在21世纪获得高质量就业,美政府应采取的紧急措施》的报告,提出了四项计划:培养1万名优秀教师以教育出1000万名优秀学生,大幅改进12年级制学校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增加基础研究投资。应在未来7年中,每年使基础研究的国家投资增加10%。政府每年应向杰出青年研究人员提供200个新的研究项目,每个项目拨款50万美元。培养、招聘和留住最优秀的学生、科学家和工程师。鼓励创新。通过使美国专利系统现代化、调整税收政策来鼓励创新。对合格的研发投资,政府应增加税惠程度,从优惠20%增加到优惠40%。

俄罗斯酝酿大规模科技体制改革。其目的是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基础,在科学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引导俄罗斯走知识经济的道路。主要方向是解决俄基础科学研究分散、条块分割的局面,合并一些基础科学研究所,将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单位列入国家机构,研究经费由政府保障;从事应用和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将改组成股份公司,50%以上的股份属于国家所有,在现有的58个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上组建5-7个国家大型实验室,其中包括航空技术领域、原子能技术领域、武器装备技术、宇航研究以及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实验室,它们将承担国家重点科研计划的实施。同时将国家科学中心的数量减少到25个―35个;在2008年前将科研人员的月工资提高到1000美元,年轻科研人员的工资增加到700美元;将现有的1500个国有研究所的数量减少到250个,一半以上改组成为股份公司;科研经费的分配实行竞争申报制度;将科学院和高校适当结合起来,在科学院系统建立大学;组建科学院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公司等。

日本制定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于2006年开始执行,预计未来5年中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为27万亿日元。该计划对日本的科技战略、科技发展走向以及经济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计划提出了国家层面的科技发展三理念:通过创造知识、运用知识为世界做贡献(指通过科学研究创造出新知识,并运用这些新知识解决面临的各类问题。同时通过将这些知识向世界传播,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提高世界各国对日本的依存程度);具有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指通过创造高附加值的物品或服务、切实保证就业机会来提高日本以产业技术能力为代表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保证持续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安全、稳定、生活质量高水平的国家(指维护老龄社会中的国民健康水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稳定供给食品、能源,协调地球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维持稳定的国际关系)。第三期基本计划还规划了日本科技发展的四个基础研究重点领域: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与材料、信息通讯、环境及其复合学科。

法国政府推出“竞争点”计划。为加速成果转化,提高工业竞争力,2005年7月12日,法国政府出台了一项作为振兴国家经济发展重要举措之一的“竞争点”计划,旨在通过整合优势、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法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法国工业的高新技术含量,进而推动法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所谓“竞争点”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将企业、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以合作伙伴的方式组合起来,以本地区优势产业为先导发挥优势互补的协同作用,共同开发以创新为特点的项目。这种合作一般以共同的市场或科研领域为基础,对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最大范围的整合与互补,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竞争力,以期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按照目前的方案,法国政府将在今后3年内对66个“竞争点”提供1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其中3000万欧元用于减免税务和减轻企业负担。为了确保这项关系法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技术创新计划能够有效实施,法国政府在2005年新成立了“企业创新署”,还将“国家科技创新署”与“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合并,成立了“OSEO”集团,会同原有的“国家研究署”以及法国最大的国营金融机构“储蓄与信托银行”,一起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和运作这一计划,在技术推广和运用、资金筹集和分放、研究人员招聘到海内外市场推广等一系列环节上给法国的相关企业以具体而实在的服务。

德国政府启动“主动创新战略”。为了持久保持领先地位,开辟未来市场,2004年德国政府正式启动“主动创新”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联合经济界和科学界的力量,在研发领域缔结“创新伙伴”,开发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2005年政府加大了这一创新战略的执行力度,提出要使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3%。2005年6月,德国正式批准“顶尖科研资助项目”以及《研究和创新协定》,为今后10年德国的科学和研究创造条件。根据“顶尖科研资助项目”,德国将在2006年至2011年间投入19亿欧元,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着力培养青年科学家。挑选出10所最有竞争力的大学,每年平均额外投入2100万欧元。建立30个顶尖研究中心,每年分别投入650万欧元。此外,该项目将为青年科学家设立40个专项研究院所,每年分别资助100万欧元。《研究和创新协定》主要是针对大学以外的大型科研机构,根据这一《协定》,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每年至少要保持3%的增幅,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机会,实现跨机构间的合作。

以色列推行教育改革。以色列在2003年9月成立了研究如何巩固教育基础、中小学教育实行改革系列问题的“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该委员会于2004年提交了最后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有:要求对规模较小的学校进行关停并转,减少教师数量,延长教学时间,集中财力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同时要求政府大幅提高教师薪水,使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9400谢克,超过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准(约7000谢克)。2005年1月16日,以色列内阁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这项教改方案,责成教育部和财政部成立协商小组,解决教师工资、定员等问题,并要求教育部长每两个月向内阁汇报一次改革进展情况。

韩国重塑科技管理体制和振兴基础研究。2005年是韩国重塑科技管理体制的一年,韩国科技副总理制正式走上前台。科技部长官被提升到副总理级,并成立副总理级的管理部门:科学技术创新本部,由科技部长亲自担任本部长。通过科技副总理制,成立于1999年的韩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该委员会由总统担任委员长,对科技投入、科技资金分配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8月,出台了《基础研究振兴综合计划》,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利用基础研究设备、建立更有利于长期基础研究的科研体系、鼓励个人研发活动等。2005年出台了若干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如,《理工科技人才培养支援基本计划》、《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实现创新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确定了2005年至2010年间的三大目标。包括通过完善大学间的竞争体制和激励措施促进大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研发型的大学和培养领军人才;强化产、学间的联系与合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按照这个强国战略,韩国将在未来5年间投资6兆4500亿韩元。

此外,韩国还制定了国家级的“成长动力开发事业”的三大计划,即:大型国家研发事业、下一代成长动力事业和21世纪尖端技术研发事业。其中大型国家研发事业是国家投资促进的、具有产业前景的大型应用技术集群。韩国2005年选定了今后5年政府推动的6大项目: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政府投资4500亿韩元)、大型地效飞行器(政府投资1700亿韩元)、海水淡化核反应堆(政府投资4388亿韩元)、早老性痴呆药物开发和小型废气发电用煤汽涡轮机。

中国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2005年10月8日~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把自主创新理念推到运筹层面,提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还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更是事关国家全局的政治谋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第3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建立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订或即将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等机构也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也应积极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包括3方面实际内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基本完备,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桥的法律措施,将很难推动一个国家从肢体经济向头脑经济的发展,要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会使我国处在劣势的竞争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会受阻。

2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战略层面和国内战略层面。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在国内战略层面,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战略的主体角度来看,可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地区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四个方面。对于四者的关系,要使国家的宏观战略与企业的微观战略相结合,行业间的战略与地区间的战略相协调;国家战略是对地区战略、行业战略和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方略,企业战略是对国家战略、地区战略、行业战略最终落实的基础,而行业地区战略则是联系或指导其他战略的桥梁和纽带。为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从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支持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

二是要按照履行承诺、适应国情、完善制度、积极保护的方针,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从行政、司法等方面落实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为鼓励自主创新和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是要完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政策措施,提高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第4篇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三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个对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个对内《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无缝的对接势必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托起两个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升制造业国际化实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企业走出去

(一)提升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境外“本土化”能力。

(二)深化产业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与产业分工,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发挥沿边开放优势,推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以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加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扶持与支撑政策,保障“一带一路”战略企业走出去

(一)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继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积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技术企业、收购兼并等的支持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二)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政策性贷款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大型成套设备融资保险支持政策等长期制度化安排,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支持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开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的协调机制和预警机制,为制造业企业营造规范、便利、安全的海外投资环境。

三、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对接“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

中国制造2025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合作领域高度一致,两大战略双轮驱动、互动,“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实施又为“一带一路”战略做好坚实的支撑。

(一)中国制造2025推动支撑“一带一路”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合作

1. 雄厚的电力装备产业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装备支撑。

我国发电设备年产量、发电装机量居世界第一,火电装机、水电装机、并网风电、核电机组容量均居世界第一,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和输电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装备制造大国。

2. 丰富的电力工程经验

以大型火电和水电成套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为代表的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峡电站、溪洛渡电站、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向家坝电站、灵武电厂二期大型空冷机组示范工程、岭澳核电站(二期)、秦山核电站、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等依托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一个与国际跨国公司进行合作与竞争的舞台。上述世界性工程的建成投产,为我国步入电力装备制造强国奠定基础。

3. 实施“走出去”的信心

近几年,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的开拓,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基本具备大规模“走出去”的基础。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有利于国内产能国际合作,也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与国际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机会,有利于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利于提高关键零部件装置配套、服务与物流、工程设计与建设等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力度,有益于提升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在重点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方面,尤其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等方面,中国制造2025将会是“一带一路”重点能源合作方向上的重要支撑。

(二)中国制造2025 支撑“一带一路”推动设施联通与交通设施重点建设合作。

中国装备不仅仅装备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优先建设领域,尤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交通管理设施设备,中国制造将会“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为“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实施无缝对接,中国装备走出去装备世界。

1. 高铁带动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特别是近十年来在“高速”、“重载”、“便捷”、“环保”技术路线推进下,我国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优势。大功率电力机车居世界第一,自主研制的CRH380A和谐号高速动车安全性指标低于国际铁路联盟限度标准,舒适度指标均在国际标准优级范围内,节能环保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洽谈,涉及土耳其、泰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辐射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区域,合计的高铁里程数有1万公里。

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凭借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的优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将快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2. 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指引下创新驱动船舶、海洋工程远洋海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实力逐步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新接订单、手持订单重吨,均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在符合国际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的新船型研发上取得较大成绩,在大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油船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经济、先进的节能环保船舶,受到国际市场青睐。高技术高附件值船舶不断取得突破,海工装备发展明显提速,深海装备的设计建造不断取得突破,已先后成功研制交付了世界首座圆筒形深水钻井储油平台、深水工程勘察船、深水铺管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

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备的科研开发、总装制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紧密协同的产业体系,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形成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基本掌握核心的设计建造及配套关键技术,总装造船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水平达到世界前列,基本实现设计制造全过程的信息化、敏捷化,自主创新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支撑。

3. 完整的航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促进航空产业走出去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航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在民机方面“新舟”系列和ARJ21等支线客机即将以一定规模投入国内外航线,大型干线客机C919的研制取得重要突破并获得大量意向订单,我国航空制造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从航空产业角度来看,我国的航空产品研发能力、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和数字化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先进武器装备自主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若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品和企业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第5篇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实施七年来,在规范企业价值评估执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评估执业水平,巩固拓展企业价值评估市场和服务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部分内容经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七年来,我国评估准则体系基本建立,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逐步完善,评估实践对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修订十分必要。修订后,准则的整体框架、相关术语、披露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与其他评估准则的协调;对市场法和收益法的具体运用提出了细化要求;对控制权和流动性溢折价的考虑、评估结论的形成方式等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对评估报告披露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修订,对指导和规范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促进评估行业更好地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总结和固化了企业价值评估中通行有效的执业实践,有助于巩固评估行业的传统核心业务,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评估专业服务的要求,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提升了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为评估师提供了较为超前的实践指引,有助于提升行业专业性;三是促进了评估理念和评估方法的国际接轨,增强了准则的国际趋同;四是通过准则的提升,实体性准则层次实现了企业价值、机器设备、无形资产、不动产和珠宝首饰等主要一级资产的全覆盖,完善了准则体系。

对评估报告等准则中签字盖章条款的修订,旨在贯彻落实《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4号)相关规定,满足评估机构执业需要。主要修订内容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制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权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评估报告和业务约定书;评估机构可以授权分支机构签订业务约定书;分支机构负责人可以根据授权签署评估报告和业务约定书。这次修订遵循了“适当授权、风险共担”的原则。修订后的签字盖章制度既适应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做大的需求,方便执业,又可以合理界定执业责任,满足执业质量管理的需求。

《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的有以下意义:一是将更好地促进评估行业服务商标的转让和许可,促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完善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框架。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的需求,中评协近几年已经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和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后,我国在无形资产方面的评估准则框架体系主体构架基本完成。三是填补了国际空白。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国际上第一个关于商标资产的评估准则,将为国际上相关评估准则的制定提供借鉴。

《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旨在指导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时合理分析高科技企业和无形资产等特殊收益形式资产的价值,特别是文化产业中相关资产的价值。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的创新了评估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合理发现特殊收益形式资产的价值;拓展了评估服务范围,有助于促进评估行业服务市场需求。

此次修订和新建工作,各环节工作到位,遵循规定工作程序。在充分吸纳监管部门、评估报告使用者和评估行业意见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接轨,着手于国情国体,服务于我国资产评估事业做优、做强、做大。

第6篇

关键词:人才高地;人才强国;人才发展;人才规律;理论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发展实践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成为我国主体战略之一。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就是要把我国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才强国。建设人才强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引进人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步做大做强的过程。人才强国的基础是人才高地建设,是先有一个个人才高地的隆起,进而从国家层面整体崛起而成为人才强国。

一、人才高地理论概述

(1)著名人才学学者叶忠海在《人才资源优化策略》一书中认为,人才高地即为人才发展的极核区、高势能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前院长王通讯认为,从语义学的角度看,人才高地是一种形象化的命名方法;从历史学的角度看,人才高地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才高地又是人力资本的厚积之地;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构筑人才高地实际上是构建科学文化重镇。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看,构筑人才高地还具有带动全局的重大意义。任何人才高地的构筑都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种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总体来说,人才高地就是人才数量多、素质优、结构好、效益高的区域,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才数量分布的高密度、人才素质的高标准、人才结构的高对应、人才流动的高活力和人才产出的高效益上。人才高地的形成,不是主观意志使然,而是社会需求各种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才高地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实践。随着新纪元的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为共识。近年来,在人才高地理论的指导下,各地纷纷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建设人才高地,以推动人才发展。从各地实践看,人才高地建设一般是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先行先试的特殊人才优惠政策,迅速集聚一批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科研成果丰富、产学研紧密结合、创业环境优良的人才密集区。

(3)从人才高地到人才强国的跨越。从人才理论角度看,对人才强国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人才强国看成是过程,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核心是“人才兴国”;第二阶段,将人才强国看成是目标,核心是建成人才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人才强国理论与人才高地理论一脉相承,是人才高地理论的发展和升华。人才强国是放眼世界,从国际竞争角度建设世界人才高地;人才高地主要是着眼区域发展,目的是在某地区(单位)或者行业内形成高层次优秀人才的集聚。人才强国是国内人才高地建设的旗帜和目标,是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行动纲领。人才强国以整个民族国家为建设主体,人才高地则以地区、单位、行业为建设主体。

优秀人才在城市的聚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闻讯而来,城市最终将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而获得人才资源的规模效应。因此,人才竞争力直接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也决定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影响力。一个地区通过人才高地建设吸引人才,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人才集聚。各人才高地是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点,通过人才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各地人才高地的点汇聚成全国人才强国的面。

理论研究和各地实践反映出,人才高地和人才强国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人才强国从人才高地起步,通过人才高地建设实现人才强市、人才强省,最终实现人才强国。人才高地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切入点和有力抓手,人才强国是人才高地建设的国家目标。人才高地建设包括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个方面,单从人才引进角度看,人才高地的形成历经吸引国内人才、吸引海外华人、吸引国际人才三个阶段。当到了第三个阶段,国际精英蜂拥而至,国际人才高地成为我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标志,那时我国一定会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二、人才高地的三个发展阶段

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各地人才工作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人才发展的着力点也处于变化调整之中。总结各地经验,可以明显看出人才高地建设实际上历经了国内人才集聚、海外华人集聚和国际人才集聚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国内人才集聚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国家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大为增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如果没有全国人才的流动和集聚,就不可能有深圳、上海等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高地建设的第一阶段,显示出以国内人才集聚为主的特征。

(2)第二阶段:海外华人集聚阶段。据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超过百万人,而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仅为几十万人,以留学身份出国,海外积蓄了大量优秀人才。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才工作重点开始转向引进海外人才。因此,可以说我国人才高地建设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华人人才阶段。当前,我国人才高地建设处于这一阶段的重点推进期。为大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各地进行了建设“人才特区”的实践探索。人才特区,是各地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变资源驱动、投资驱动为创新驱动,以人才引领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从各地实践来看,人才特区是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建设产业人才高地的重要途径,人才特区理论是人才高地理论的新拓展。

(3)第三阶段:国际人才集聚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商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迅速流动,到国外工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在大力吸引留学人才回国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引进外国人才与智力。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是国际化,而人才国际化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将是各国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建设人才强国,必然要走人才国际化道路,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拼命争夺高素质人才。我国要面向国际市场进行生产,要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发展,要借助国际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大力吸纳国际人才,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

三、人才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

新形势下,总结人才高地理论在各地的实践,研究各个阶段碰到的问题,以推动人才强国建设,体现了人才发展理论创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1)人才高地集聚国内人才阶段,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才的自由流动。这一阶段人才工作的重点是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通过解放思想,深化理论研究,创新工作实践,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人才高地建设第一阶段已经顺利完成,但在人才流动方面仍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人才流向,就是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这是国内人才集聚后期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二是人才体制,就是要破除影响人才流动的管理制度。三是人才服务,在建立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提供国际化人才市场服务。这些体制性、政策性问题,直接影响人才总量、人才质量、人才结构、人才效用等人才强国具体指标能否最终实现,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2)人才高地集聚海外华人阶段,需要解决人才价值实现、人才评价、人才发展三个问题。人才学学科的兴起,人才发展理论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给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人才高地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人才发展理论亟待第二次创新。这一阶段的经济工作重点是转型升级、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重点在于吸引海外华人和留学人员归国。人才发展理论应主要围绕人才价值实现、人才评价、人才发展三个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人才价值实现创新。《左传》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是中国学人传统的人生价值观,至今不废。国外曾有学者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高层次人才更是拥有强烈的干事创业思想,建设人才高地就是要帮助人才实现其自身价值。人才价值实现,首先要使英雄有用武之地,要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各地区要用机会牵引人才,用人才牵引更大的机会,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形成人才优势,构筑人才高地。人才价值的实现,还有赖于社会评价和社会认可。只有科学准确地评价人才、鉴别人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职匹配,提高人才效益。对此,要建立健全社会承认机制,根据人才成长规律,构建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在评价机制建设方面,要突出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标准。

人才发展创新。劳动经济学理论认为,当预期收益大于流动所需要的心理成本和货币成本时,就会发生人才流动。如果一个国家、地区能够持久、稳定地保持对人才发展的尊重,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会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各级政府特别是企业等用人主体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营造宽松环境,鼓励人才敢于冒尖,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人才政策环境建设,给所有人才以平等的机会,把贡献与成果作为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鼓励大家勇于展现自己,乐于创造,创造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展成才的政策环境。

(3)人才高地集聚国际人才阶段,需要开展前瞻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主要局限于引进本国的留学人才。当今人才的竞争是全球人才的竞争,而非局限于一国一地,要想成为人才强国,仅仅依赖本国的人才资源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引进外国人才将成为下一阶段人才发展理论创新面对的问题。人才高地吸引海外华人阶段,虽然参与的也是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但有其特殊性。因为海外华人和出国留学人员都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他们与国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人才高地集聚国际人才阶段,如何引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国际人才,需要人才理论工作者就此开展相关研究。一是要重点研究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将引进海外人才的重点放在外国退休专家及一般海外人才上,这与我国当时的国情与国力是基本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一批适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量级人才。二是要开拓国际化的人才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收入分配向国际水平靠拢,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探索国际化人才管理制度,完善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三是要加强引进外国人才的法制建设,使引智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王通讯.人才高地建设的理论与途径[J].北京:中国人才,2008(2).

[2]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M].北京: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才培养 地方经济

目前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山于国家采取了放活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可以有效的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与传统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因此地方“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出现了很多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存在种种问题。

一、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比较低

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还是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发展模式。某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浪费上地、森林、矿产资源,盲目上项目。这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实际上这不是一条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增长的道路,只能走入“先污染、再治理”,“先富起来、后贫穷下去”的死胡同。“我国是一个科技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各类科技资源,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支持科技发展的资源投入不足

经济的平稳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源源不断的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研经货人规模的科技投入。近年来,我国地方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人力、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研教育未能充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同时并存,大量的资金被分配给有名无实科研机构,没有多少开发潜力的项目吸收了大量的资金,而真正需要科研投入的项目却发展不起求。有些人靠关系、资历早请到科研资金,而没有门路和地位的研究者因缺少资金,无法进行科研。

三、阻碍科技发展的体制因素依然存在

由于体制原因而一些企业尤其垄断性企业,缺乏对科技创新的动力,甚至为了维持一己私利,千方百计阻碍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另外,一些企业不注意科技研发,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适应生存的能力差,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相反,某些垄断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市场优势,阻碍科技创新,以维持自己独大的地位。一些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受到国家的指令控制,不能自主进行研究开发。而一些传统的产业如农业,由于小农经营方式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存在,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经营,高新科学技术很难应用到实际当中去。

四、政府缺位给科技发展造成的困难

不少政府部门存在惰性思维,官僚化倾向比较严重,比较会做一些官面文章,实际并不关心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某些基层政府科技工作部门,连最基本的科普宣传都开展不起来,更不用提什么利用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了。有些政府把精力放在地方保护上,通过行政权力的强行干预阻止外地先进的技术产^^进入本地,而本地的企业则毫无技术革新的动力。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更通畅,也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力图从以下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与发展适合表地实际的高等教育相结合 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科研人强的创新能力

国家兴旺发达,主要依靠人才。人才主要有研发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种。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实践型的人才,关系着好的技术是否能够运营刮到实际当中去。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一批掌握“实用、够用”技术的普通劳动者,而这些劳动着主要应依靠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培养。人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大量普通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利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必同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提升地方的竞争力。才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职业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增强技术应用开发性,应用型人才更多关注的是人才的技术,而研发型人才更多的关注人才的科研。地方经济要发展,需要一批高科技人才,这对提高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来说是必要的。培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就需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集中科研力量,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要将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地方高校科研机构要对与当地经济发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展开科研公关。同时要吸引优秀人才支援地方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优厚的薪资条件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做到“条件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加快“人才强省”、“人才强市”的战略,同时吸引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集中智力资源研究开发重大项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地方核心竞争力拥有更多自己的知识产权

创新足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样一个地方也是如此,只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地方在区位竞争中才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持久的发展潜力。当前我们的产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低,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南粗放型向节约型的转变。没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地方经济想持久发展很难,不同地区大量进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只能是两败俱伤。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而一些地方政府还要满足于地方经济短暂而快速

的增长,怕科技投入过多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自己的政绩。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自主知识地方经济的发展就走不出粗放型经营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只有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够较少的耗费能源建立节约型社会,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实现跨越式、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这样才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主管部门应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抓好关键项目建设,突出区域优势,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出自己的产业优势,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维持地方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加强地方政府的科技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制度支持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一个地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部门应立足于为科技发展服务的基本宗旨,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改变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的思想,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实现对科技项目和资金的有效管理。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利用科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加强重点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攻关,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财政部门要对科技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做好配套服务,人力培植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平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政府管理。地方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科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展高新科技,加快产业换代计划,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地方经济写入发展规划当中,引导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将提高科技对GDP的贡献率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硬性指标确定下来。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支持是地方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地方也应改依托自身优势大力进仃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除去不利于科技进步的制度壁垒,培养干部群众的科学思维。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政府制定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要把考核结果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联系起来。同时也要服从中央对地方科技发展的宏观指导,“地方基金的投入要取得高水平成果,出高水平的人才,就要坚持把国家目标放在第一位,符合国家对地方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学科优势,发挥地方基金更大的作用。”

(四)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第8篇

常清(1957-),山东临沂人,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

李强(1973-),山西右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摘要: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筹备成立标志着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根本变化,文章认为外汇储备投资除满足收益性和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使命外,应重点保障我国资源需求的战略目标:资源战略储备的形式除实物储备外,还可以直接购买或参股资源矿藏、购买资源类企业的股票以及通过国际期货市场进行运作。

关键词:外汇储备投资:战略性:资源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7-0072-04 收稿日期:2007-04-29

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一家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正在筹备之中,并将在2007年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外汇投资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先前对于外汇储备能否积极管理的争论已有定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和模式即将发生本质的变化。据估计,该公司初步投资规模在2000亿美元左右,筹资方式很可能为该公司面向央行或商业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用发债收入与央行外汇储备进行置换。

近年来我国持续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以及其引致的国内流动性过剩,加之原来的外汇储备投资渠道单一、收益低下。因此,通过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在满足央行外汇储备流动性和安全性需求之外拓宽外汇储备投资的途径,提高外汇储备投资的收益率就成为了现实之选;另外,外汇投资公司通过发债对国内流动性进行回收,这样就会有效缓解因外汇储备激增而导致的货币投放增长过快的矛盾。但外汇投资公司除收益率目标和缓解流动性过剩的职责外,其更重要的一个定位应该是服务于国家竞争战略,而不只是作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载体。

一、国际经验表明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满足特定战略目标

根据国际经验,各国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是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并满足某种战略目标。新加坡和挪威作为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主要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新加坡自1981年开始对外汇储备实行积极管理。新加坡推动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有其历史根源和现实战略考虑,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岛国,其经济特点是经济整体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自然资源,并且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依赖较强。因此,新加坡在积极管理外汇储备的过程中,着重体现了其战略目标,即着力改善经济结构和开拓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淡马锡控股(Temasek)是负责新加坡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两家企业。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通过建立包括固定收益工具、权益工具以及房地产在内的海外投资组合,来实现外汇储备的风险分散和保值增值;而淡马锡从90年代开始利用外汇储备投资于国际金融和高科技产业,在对本国战略性产业进行控股管理的同时,把外汇储备管理与国家竞争力提高结合起来。

就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的实施效果来看,新加坡元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保持稳定,外汇储备逐年提高,经济整体运行良好。淡马锡控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年平均超过18%,给国家股东的年平均分红超过6.7%。与此同时,拓宽生存空间的国家战略目标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挪威也是积极推行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国家,但其外汇投资有着和新加坡不同的模式,这也是其考虑了本国自身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后一个现实的选择。和新加坡外汇储备不同的是,挪威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源于石油美元。挪威是世界第8大产油国,同时也是世界第3大石油出口国。挪威政府考虑到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于1990年开始对外汇储备实施多层次管理,用全部外汇储备建立了货币市场组合、投资组合以及缓冲组合。事实证明,挪威银行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建立的投资组合在多年的运营当中,基本保证了国际收支的正常外汇需求,保持了汇率的基本稳定,同时也实现了资源跨期配置的战略目标。

新加坡和挪威两国对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虽然各具特点,但都是在保证收益性的同时考虑了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从实施效果来看,两国外汇储备均在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本币汇率的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的平稳增长、外汇储备风险的分散和收益的提高,并且在收益稳定的前提下满足了自身战略目标的需求。

因此,借鉴两国积极管理外汇储备的经验,并不是说要完全照搬其模式,而是应当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长远战略目标,对外汇储备的运用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我国来说,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持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约了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而且也对存量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国政府面临打造制造业强国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长期课题。因此,我们应该将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和国家的整体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运用外汇储备建立资源战略储备,这将是一件惠及后世的创造之举。

二、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需要资源储备加以保障

凭借供给弹性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土地资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加工制造中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强化了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从国际市场购买能源原材料,同时将加工制成品销往国外的“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运作方式。而从我国资源供求状况来看,资源短缺程度将逐步加大,国内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对资源的旺盛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研发替代能源和节约能源等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运用外汇储备建立资源战略已迫在眉睫。

(一)制造业强国战略对资源依存加大历史经验和国际形势证明中国必须走制造业强国之路,这既是我国竞争优势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实现大国崛起无法逾越的历史阶段。制造业强国地位的确立需要能源原材料的保障,而我国在能源原材料的数量保障和价格保障上都缺乏话语权,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资源战略储备,以确保竞争战略的实现。

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国主要依靠国内能源、资源的供给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但是随着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加快发展,近年来能源、资源消耗迅猛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国外的依存度不断攀高。在全球能源、资源供给偏紧和价格趋升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面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商业风险,还可能面对潜在的政治和安全风险。

如果按照工业化国家人均占有的能源和钢材产量计算,我国能源和钢材等基础产业的产品产量都还需要成倍增长,但在大多数工业品的生产总量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持续增长的空间是有限的。目前我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已经出现储量增长远低于开采量

增长,开采量增长又低于消费量增长,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快速下降,新增部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在2004年的国内需求量中,约有50%的铁矿石和铜矿、33%的铝土矿、40%的原油和44%的木材依靠进口来满足。

(二)通过节能降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节能降耗是我们缓解资源压力减少对外部资源依赖的重大举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奋斗目标,其中,2006年的目标是下降4%左右。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表明,2006年上半年,中国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有色金属行业上升0.4%,电力行业上升0.8%;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建材行业下降4.5%,化工行业下降5.0%,纺织行业下降5.5%。

这些数字说明通过节能降耗能部分缓解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前面所说的世界制造中心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能源技术依然落后,能源效率明显偏低。能源开发利用的重大核心装备仍不能自主设计制造,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行业可比能耗都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三)能源原材料价格变动频繁使能源保障面临极大风险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资源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势头极其迅猛。2000年以来,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类商品和以金属矿产品等供应原材料为代表的非能源类商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特别是2002年以来,IMF原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高达256.52%。石油价格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一直徘徊在每桶12美元-15美元,到2006年7、8月份,原油价格攀升至每桶80美元,相比1998年的谷底价格竟然增长了7倍之多。

第9篇

关键词: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产学研体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后,明确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体系联系在一起,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将产学研合作提到战略的新高度。“合作、协同、转型、升级”,是今天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社会、经济、教育各个领域的共同话题,也是今天全球化时代的最强音。根据十七大报告新的发展现代化的命题,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在于大众化社会稳定、持续的健康发展,在于来自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也来自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撑。因此,要抓住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国家人民的现代化社会的同构体系,使我国传统的权利同构体系朝着科技产业同构演化。要实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伟大目标的关键路径,就是要依靠政府引导,在宏观调控下紧密合作。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开放化与协同化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附于经济主体的高度互动与合作,开放式的跨组织合作与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9年以来,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体系完备的高等教育基本建成,教育强国地位基本确立。人民群众有书读的问题基本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标志是做强产学研,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跨越,从而解决人民群众读好书的问题。产学研体系需要在现代集体动力理论、自控论原理、目标结构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和认知心理学派的发展理论等方面,发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声音。

1 依托产业办高校,开拓校企合作的道路

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需要共同维护,高等教育共建、共享的机制需要共同构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还需要继续加大。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学术性目标(academicobjectives),还包括了合作目标(oooperativeobjectives),因此,我们看到,学校成为产学研体系的重要要素。过去,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设计学习者与教学材料之间,以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互上,而忽视了市场化中如何实现产学研合作交互的问题。单纯的论文和专利,如果没有落实到应用上,就没有完成创新。严格意义上讲,“产”的含义是产业化,它不仅指生产还包括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而接近市场,将加深对产业的理解,研发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另外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也有利于安排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和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对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思维有积极的意义。

多年来,由于合作机制、环境的不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更多地属于“被动型”合作,没有兼顾产业和学科的平衡,没有形成多向互动的网络形态,更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出产学研结合对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巨大推动作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四百年前有着“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的黄宗羲先生在体制内外、制度内外对民间合作的思考,因为合作,黄宗羲有著名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来必非”,因为本着为民生的事功,他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而所有这一切民本的、民生的、事功的落实,都“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从国家战略上说,产学研整合是产学研合作、协同的基础和前奏。通过产业和学科发展双向需求的整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路径。二战后美国为了保持其在世界的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霸主地位,不断强化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推动产业和学科的高效整合,以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日本为了赶超美国、在科技方面领导世界,也确立了以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为核心产学合作体系。

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把推动产学研合作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力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

我国高等教育“合作、协同、转型、升级”发展的优势何在?从一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就体现了产业与教育的广泛合作、深度合作、持久合作的态势,依托经济和支柱产业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形成了国家重点本科院校和一批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办学局面。无论把这种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叫做地缘的合作,还是叫做民本的合作,或者界定为产业集聚下的校企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在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格局上,无疑有着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得天独厚的背景并借此开始探索基地的合作、跨学科的合作、超越式的合作。总之,中国高等教育有着一段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型升级,有着一段面向市场寻求合作发展的传奇,因此,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商缘、人缘、地缘的合作精神,应当是我国高等教育近百年来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影响着、激励着、召唤着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

2 创新制度、深化改革,构建产学研合作服务新体系

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合作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强大而稳定、持久的动力加以维持。产学研体系的建构,同样需要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三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在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相应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而产学研体系的构建正成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从民本社会的体系来说,产学研是依托产业活力,创新转型升级,形成富有活力的民间合作模式,构建一个和谐的,绿色的经济同构。

因此,学者认为,21世纪经济全球化、开放化、协同化的规律要求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必须主动开放与合作,其本质就是要求产业和学科双向整合,形成兼顾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格局的不断变迁。可以说,这种合作精神,形成了特色纷呈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形成了一种基于高度信任,伙伴成员间共享基地优势和利益的长期性、战略性的协同发展关系,它能对教育、企业产生独立和重大的影响,并为合作各方带来深远的意义。因此,高校可以从科技高度,总揽全局,统筹配合,兼顾各自特点,形成优化运作的“产学研体系”。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产学研系统,把教育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采用系统观点、层次观点,动态观点,运用系统论方法观察研究产学研系统工程,使教育的目标、结构、组织,管理,运行达到均衡、协调、有序、动态、和谐,核心是根据系统中各部分的本质属性达到最优化组合。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指出:“我国科技人员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有待进一步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够,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这就要求高校应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的优势,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各方面人才。科技产业化作为教育的要素,是以学校为主导、产业为基础、技术为依托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教育体系,是教育系统工程的横向子系统。三者在时空上循环衔接,相互兼容,体现了产学研体系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和系统同构的属性。从发展趋向看,已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延伸,其重要性日益突显。这种合力组成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更机动、更全面、更有活力。按合作的内涵分,它设计的模型跨越了学生个人的产学研定位,企业的产学研转型、学校的产学研升级它以经济关系的合作为主建立科技服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标是共同创业,凝聚产学研的优势。在合作层面的组合上,有企业立项、科技部门支持,高校教师领军的项目化合作研发,生产:也有高校牵头、企业参与,政府合作的重点在于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的集团平台合作。总之,产学研合作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话题,是制度话题,是发展的话题,也是当代创新的话题。它体现了现代人类普遍的交流、交融关系,包容互利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因此,学校教育要重视我国现代化历程中来自方方面面的产学研传统,要析讲时事时政,要明是非之理,广开言路,成为广泛合作的产学研体系:要建立起灵活、互动、互助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组织形式,拓展合作渠道,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这种学校教育才体现了浙东学派主张的“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在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大系统之间的联动发展。

我们憧憬产学研合作的前景。因为,产学研合作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有其特定的组织形式,反映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利用合作行为来达到特定目的的群众经济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即当代商品经济的产物;又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的内含、类别、性质、功能和作用,依其所在的时代、国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是劳动群众为了谋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经济组织制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