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9 16:33: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网络基础知识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第1篇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初中化学 专题复习

引言

初中化学在主题复习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后期提分作用,前期复习中老师只是对前面知识点的组织过程。很少涉及重难点讨论和讲解,而到专题复习中开始加大解题难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思考方法,正是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利用学案导学可以将专题复习内容更具体化和层次化。

一、复习专题的有效划分

目前很多化学老师编写导学案的时候没有认真编写,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直接使用别人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大量题目压得学生受不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需要学案以教案为依据,从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情况及自学教学特点出发,编制合理的学案。学案本身就是为了辅助教案,如果脱离教案,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怎么把学案和课堂知识连接?因此,学案编制应该把教案当做依据,并和教案内容互相吻合。

要想实现复习专题的合理划分,需要老师进行一段时间的整合。首先根据化学知识特点,以化学课本为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指导方向,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知识能力的水平和程度,设定专题复习方案。目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调整主编,在学案导学的作用下归纳重难点,然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更具有系统化和条理化。

二、初中化学中的专题复习学案导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构建网络

复习前老师要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当然这个知识网络的构建不是凭空建立的,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一定程度后构建知识网络。专题复习的首要问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通过对知识的复习、整理和归纳构建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有很多空缺需要学生用相应基础知识填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记忆。老师在前期一定要为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网络,具体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作适当补充。

(二)研究中考、明确目的

要想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到更好的成绩,首先了解中考出题方向和出题大致内容。了解中考出题具体动向之后制定相应学案,在专题复习中明确其中重点知识。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复习方向,让学生知道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考试中要求的深度,哪些是考试重点需要提高,哪些作为了解项目等。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做到“识记”,然后“理解”,只有理解了之后才能做到“会用”,最后才具备综合运用能力。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复习中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三)典型例题、难点突破

专题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化学重点难题的具体突破,只有将这些难题很好地突破,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才能得到相应提高。老师可以从历届中考试卷中找出典型例题,筛选突出问题的难点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老师要对例题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然后把这些例题拿给学生做,对他们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前期记录,然后根据自己收集的问题点,为学生做出解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思考和分析,为他们找出解题方法。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后,就知道往哪个方向思考了。

(四)考点知识、板块训练

专题复习中老师要准备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检测题。这些检测题要紧扣基础知识,尽量减少难度过大过深的问题,例题形式要形式多样,包括选择和填空,当然包括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的填空和简单计算。同时要求学生训练时严格把握时间,在快速做题中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在这个专题上实际掌握知识程度如何。这种板块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专题基础知识熟练把握。

三、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导学的有效实施

(一)出示学案、课前准备

上课前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学案向学生提出来,让学生根据学案找到学习重点和难点,找到需要针对的知识点。在完成基础知识网络构建的同时加强重点问题突破。当然这些都要在课前完成,也就是前期复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课堂展示、疑难点点拨

老师讲解经典例题时要做到充分展示,适时对问题难点和疑点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如“二氧化碳与碱液的反应”是中考试卷中比较复杂的题目。如2009年北京中考题,有人用一个装置进行试验,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洗干净的装置试验,分别量取50ml的上述溶液放入A、B装置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均无变化。此试验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

老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到的结果是一体积的水可以吸收一体积的二氧化碳,而容器中的溶液只有50ml,二氧化碳却有500ml。认为剩余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还有人认为由于两个容器内的颜色都没有变化,所以认为其中A是氢氧化钠,而B是氢氧化钙。以上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一定问题。分析问题时应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分析,通过试题可知道两个容器都没有颜色变化,可以说明的是通入的二氧化碳和A中的液体发生了完全反应,也就不会再到B容器当中了,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第2篇

关键词:成人高校;网络辅助;写作课程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72-03

一、《基础写作》课程实施网络辅助教学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1.课程本身的特点及传统面授教学的局限性

首先,《基础写作》课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相对于应用类写作课程中固定文种的讲解,《基础写作》课在授课中更注重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的介绍,内容更系统全面。因此,除对“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作文过程”等写作基础知识分单元讲解外,还应配合大量名家作品的赏析,以增强学生对写作基础知识的直观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视野,增加写作积累。

同时,《基础写作》课又是一门综合实践课。写作理论是为写作实践服务的,只听不练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在《基础写作》课上,除了有教师对理论的讲解与范文的解读,还应有学生写作实践。只有配合大量的写作专项练习及作文练习,学生才能找到“感觉”,逐步将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并通过作文的讲评,体会不同写作技巧的作用,提高写作水平。

因此,在《基础写作》课的教学中,只有将理论传授与写作实践有效结合并辅以大量的阅读训练,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只能将重点更多地放在理论传授上。虽然也有相应的写作实践环节,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一方面学生的写作时间仓促,很难“先构思再作文”;另一方面,教师也很难对学生的作出详细点评,更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由于时间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作品赏析更是很难保证。

2.成人学生学习的特点

同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年龄相对较大,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也较强。成人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但是在知识的系统化及理解记忆等方面稍微欠缺,面临着一定的学习困难。同时,非脱产的读书方式及家庭的实际状况,也让这些学生不得不面临着“工学矛盾”与“家学矛盾”。因此,在学习中,一方面成人学生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够与现有的工作实践结合,并希望教学形式和方法能够适合自己的需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工作、生活等方面与学习之间产生的矛盾,又使他们在传统的面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习困难重重,很难顺利完成学业。在《基础写作》类课程的学习中,这一情况更为突出。

因此,满足成人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要求,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更为特殊的要求:在教学理念上,要改变单一的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应充分研究成人学生的特点,考虑到他们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学习的选择性,指导他们开展自主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技术上,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把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内容上传到网上,使成人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扩大学习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同时,教师要把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单一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板书与音频、视频的结合,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网络辅助教学的优点

在当前环境下,网络技术打破了信息的地域局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网络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推广普及。

首先,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教师拥有了大量潜在的教学资源。作为对课堂的延伸,教师可以把精心备课的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放在网上,一方面让学生课后有时间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因工作等原因不能来上课的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课堂的知识。教师还可发挥网络的优势,为学生介绍与写作内容相关联的站点或相关赏析作品的地址链接,提供在线查询的通用工具,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进一步地自主学习。

其次,网络辅助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资源共享并使授课与写作练习环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上的资源(如热门话题的讨论)因势利导,来增加学生写作的机会,激发写作兴趣,并利用网络的实时交互功能经常给予指导、帮助和督促,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交流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上网时间,学生可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表达自己对课程的建议及相关问题的看法,相互交流学习写作的经验和体会并对课程进行总体评价。这些,都将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需要进一步改进授课的方式与方法并完善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因此,在《基础写作》课程中运用网络教学手段辅助面授教学,一方面有利于突破时空的界限,传授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二、《基础写作》课程实施网络辅助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的实践基础及技术支持――网上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

在《基础写作》课程中使用网络辅助教学,使成人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离不开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及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因此,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开发对于《基础写作》课程实施网络辅助教学尤其重要。

首先,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资源的内容中必须体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写作基础知识中的六大模块即“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作文过程”部分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的阅读理解训练和专项练习;其次,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安排上不能缺少名家作品赏析与各类文种的作文训练;同时,有了学生的作文过程,教师的作文批改及作文讲评也必须跟上,否则,学生很难对自己的写作过程作出评价,影响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最后,写作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学交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教师与学生间信息的双向交流与及时反馈,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否则,将与传统的单纯面授教学中的单向的信息传递并无区别。因此,在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上,既要能体现课程的知识性,又要能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还要体现课程的评价性与课程的交互性,偏废一方,都将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于此,在学校现有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可将《基础写作》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1.课程知识部分建设

通过“网上课程设置”,对该课程的基本情况、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及学期授课教案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对课程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利于制定学习计划;通过“授课教案设置”,教师将所有授课教案的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分章节上传至教学平台,一方面供学生复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供因工作及其它原因不能参加面授的学生学习;通过“教学资料设置”,将不同章节中相关赏析内容通过文档、视频、音像资料或地址链接等形式单独上传,让学生能对应不同的知识模块学习与欣赏,增强对写作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

2.课程练习与测验部分建设

通过设置“计分作业”,将相关章节中需要练习的内容以简答、阅读理解及作文的形式予以上传,并规定合理的完成时间,让学生在课下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完成并按时上传至教学平台;通过设置“课程题库”,分章节将相关知识点设计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题等客观题型并与答案、答题时间共同构成课程题库系统,教师可利用题库组卷进行测验,也可以用于学生自测。

3.课程评价部分建设

对课程评价部分的网上建设是建立在“课程练习与测验部分建设”的基础上,对“计分作业”及“题库测试”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前者往往就是作业对学生网上提交作文的批改,由于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对于学生提交的作文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语。对于特别优秀的作文,可以利用教学平台上“作业展示”功能予以展示,达到鼓励与示范的双重作用。后者由系统直接完成,教师只要在题库管理中设置相应的分值与抽题比例,即可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评价结果由系统自动生成,既准确又高效。这一评价结果可作为最终课程整体评价的一部分或作为成绩参考。

4.课程“师生交互”部分建设

利用现有网上教学平台中的“在线交流”与“实时答疑”功能,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两种交流形式可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选择或结合使用,教师既可以有主题地组织问题讨论,也可以随时回答学生就课程相关问题的提问,还可以安排复习答疑。相对传统的面授交流方式,这种交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既可以随时解决问题,又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利于教学整体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对成人高校《基础写作》课程进行传统面授教学的同时,配合网络辅助教学,既符合成人教育规律,也符合教育对象的特点与课程特点,有其理论基础。同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一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实践基础与可靠的技术支持,使其可行性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一模式如能实践并推广,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使教师由“教”的角色变身为“导”的角色,即引导学生怎样学习、用什么方法学习,课后能够随时给予学生辅导答疑。对成人学生而言,网络辅助教学既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开阔了成人学生的视野,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面临的“工学矛盾”与“家学矛盾”。网络课堂在面授课堂之外,使教师、学生、教学媒体等要素效用最大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剑鸣.“听说为主,读写为辅”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9,(6).

[2]刘小丽,邵小兵.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3]夏瑞丽.谈网络教学在现在教育中的推动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第3篇

【关键词】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泌尿外科;教学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指将案例教学与立体教学相结合,形成一种科学性的教学模式[1]。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案和课件,为学生展现立体化的临床资料和病例[2]。为进一步探究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对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并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男26名,女23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为(24.5±1.1)岁;观察组男28名,女21名;年龄22~27岁,平均年龄为(24.9±1.8)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案例式立体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进行教案和课件的设计,挑选典型泌尿系疾病的案例,设计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并且插入适当的教学视频、图片以及专家意见等,在课堂上采用问答式讨论的模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利用网络相关知识,让学生结合病历简介进行网络学习。(3)搜集病历的相关资料、视频、图片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向学生展示泌尿系疾病“仿真患者”的特点、特征情况。结合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病历情况,对虚拟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最后拟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1.3评价指标

(1)统计两组教学后理论考试成绩,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病历分析两部分。(2)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案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3]。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试成绩

观察组基础知识、病历分析和总成绩分别为(57.3±3.35)分、(39.2±2.14)分、(95.1±2.34)分,对照组基础知识、病历分析和总成绩分别为(43.1±3.22)分、(27.9±2.62)分、(72.4±3.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及对教学方法满意度

观察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5.92%(47/49)、100.00%(49/49),对照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分别为77.55%(38/49)、71.43%(3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4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三种教案

职业高中英语是学习专业课和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科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服务;另一方面是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英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英语老师要怎样利用课堂来组织自己的教学,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我认为除了必须按照教学规律运用一定的技巧与艺术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作为英语教师还应写好三种教案,即:“课前教案”、“课上教案”、“课后教案”。

1 课前教案

一般是开学前的较长时间内,它与制定教学计划完全不同。它是对教学计划的深化与拓展,它要求教师做到:

(1)认真研究教学大纲,了解全学年的教学内容,前学期与后学期教材的衔接,明确目的和重点.

(2)了解所教专业班需要英语为其提供哪些基础知识,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来增加补充或调节某些章节的顺序,充分为专业课服务。比如说网络专业,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授课中补充一些网络英语用语及计算机英语词汇。

(3)根据教学规律,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内外因原理、矛盾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关系去指导备课。注意这些原理与英语学科的关系,进而把它用到英语教学中,使唯物辩证法原理渗透到学年的教学中。

教师经过大量的学习与研究,写好课前教案,就能使本学年的教学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课上教案

一般在上课前进行,它要求教师:

(1)以教科书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科学性、思维性、整体性,明确本单元内容与其它单元的联系,分清知识的主次关系。

(2)教学目的要明确,让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技巧,培养哪些能力。

(3)要了解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复习哪些旧知识,了解所教内容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的应用,同时要了解这节内容与所学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4)对教学重点要抓得准,讲得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脉络”明显,结论明确。要充分估计难点,备课时要考虑如何运用直观、具体抽象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应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理,使学生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突破难点,扫清障碍。

(5)依据教材内容与特点,科学地确立课堂类型与教学方法。认真组织活动课,不能只停留在记的水平上,要对语言点的进行巩固运用。

(6)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以优化语言环境为出发点.

②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扩大信息量为目的.

③以辅助教学为宗旨 .

(7)要经常写复案,即在写好教案的基础上,课前再度回忆,估计课堂各环节的时间,板书所占地方的大小,可适当修改补充,力求完善。

3 课后教案

一般是在一节课后或一单元后进行。它要求教师在课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成效得失,把心得体会写下来,写好课后教案好处有:

(1)是教师深刻钻研教材的好形式。教师钻研教材主要是备课,课备得好坏主要有课堂教学实践来检验。通过写课后教案检查自己对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情况,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材的关键点是否抓得准确。写课后教案实质上是更深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2)写好课后教案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完每节课后,检查一下教学效果,回忆一下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把具体的教学实践提高到教学理论加以认识。从中找出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3)写好课后教案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好方法。所有成功的优秀教师也特别注重教学经验的长期积累,如果边教边忘,教学时间再长也最多不过是简单的重复,不会有提高。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讨与教学实践,我认为备课中如注重了这三种教案,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获得大面积的丰收。

参考文献:

[1]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 庄智象 上海外教育出版社)

[2]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 (王宗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3] 《我们从素质教育那里期望什么----素质教育研究之一、二》

[4] (石欧,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第5篇

1.1 电路分析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与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多只能使用教科书、黑板等知识载体形式,而网络教育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集图、文、音、像于一体,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沃土。本课题正是试图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建构网络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而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1.2 该课题确立的背景

吉林医药学院为省属本科医学院校,是以教学为主体地位的教学型高校,人文教育资源没有优势,不能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院校进行比较,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就是找到的与其他高校拥有同样的教育资源的机会,这是本课题确立的背景,即重要价值所在。

1.3 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目前,电路分析课程在完全理工科院校有两种教学模式,其一是教师利用板书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要高,书画能力要强,否则授课时间所占比例过大;其二是有条件的院校,实行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吉林医药学院是以教学为主体地位的院校,与研究型高校及教学研究型院校相比,在人文教育资源没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作为载体的学习模式是自己的特色。

1.4 该课题选题的意义

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就是在学生渴求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更加渴求与国际科技前沿的发展水平接轨,并可以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利用校内网络教育资源也可以减少相应的网络费用;了解国内、外对所学知识体系的表述,便于学生能够在课后去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教师专业知识也会得以丰富,这也就是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1.5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满足医学院校学生的本科知识需求,重点将该门课程理论讲授部分做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形式,同时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日历、习题(电子版)、参考文献资料等进行整理,并建设校园网页,形成网络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便于学生随时点击查阅、学习和下载相关材料。在校园网上,教师网络化教育资源整合能力得到培训与提高,能够完成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工作,完成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习题(电子版)的制作工作和其他资源的整理工作。这项工作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正常教学工作准备的同时,学习网络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网络教学模式,通过留言板等形式,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指导。网络学习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改变学习的方式、习惯等;有利于学生进行检索,查找与确认所学专业前沿知识内容,便于把握最前沿的发展动态,为今后能够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6 该课题研究的方法

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首先,对电路分析课程基本教学网络课件进行修改、调整,使其更加齐备、完善;其次,在此基础上建设,完成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网络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工作;再次,完成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习题电子版的制作工作,其他资源的整理;最后,进行实践检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不足,边建设边修改,建设便于学生学习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

1.7 该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中,电路分析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医学院校来讲,学生感觉自己应该以医学类课程为主,因而并不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医学类专业里偏理工科方向的,电路分析是医疗仪器方向的重要课程,需要认真学习。构建起在信息环境下新的医学电子学科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辅助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协作、研究、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扩大知识领域的方法和途径。为了实现吉林省医药人才培养的现代化,促进其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核心地位;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资源,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 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教学模式 的构建

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学模式应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课堂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学习相结合,形成性教学评价与终结性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网络环境建设实现各种现有教学资源的融合与共享。学院电子学教研室网站对全体师生开放,提供电路分析课程学习的网络资源库,包括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动画、视频。利用学院网站,学生可以获取学习材料。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随时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课题 研究结论的形成

对电路分析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丰富了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探索中总结成果,建立电子学教研室网站,进行电路分析课程网络设计与制作;利用网络建设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库,如制作课件、电子教案、电子版习题等;还制作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光盘)一份,形成一些理论成果。在教学中,通过教学环境改善,教学策略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化设计,总结理论成果,撰写“高校医学电子学科之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研究”报告一份。

4 对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 思考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4.1 对医学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思考

让学生成为学习环境的自觉的主体,具有选择、利用多种学习环境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要成为网络教学中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再是传统的教学的灌输者。正确认识网络技术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长处。网络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无法相互替代,而应相互补充、有机结合,这样不仅能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改善了师生教与学的环境,从而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网络教学,只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抽象难懂的关系性知识的教学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来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因此,教师使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要坚持适度原则。

4.2 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6篇

[关键词] 讲究方法;复习效益;化学课

        绝大多数初中学校的化学课只安排一学年的学习时间。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当结束新课时也就临近中考了。如何利用较少的时间来完成复习工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时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是许多化学老师特别关心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只有讲究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复习效益。

        一、搞好集体备课,集众人之大智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校化学组教师精诚团结,顾全大局,认真执行县教研室提出的集体备课要求,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为提高复习效益,我们确定的复习的思路是:突出重点、强化热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不留盲点。根据复习的思路,备课时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仔细琢磨复习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好“切入点”,通过借鉴吸收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挖掘化学课程的有效资源。按照“先个人、后集体、再个人”的程序,一般经过如下步骤:初步修改——小组集体研讨——个人再次修改——应用教案——根据上课情况写出反思。个人初备抓“八点”,即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集体研讨重讨论:在集体备课时,全组成员观看县说课视频,中心发言人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进行集体讨论研究,使得教、学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讨论过程主要围绕以下四点进行:⑴教、学案的设计意图;⑵教、学案的使用方法;⑶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⑷如何根据本人实际,对教、学案进行删减;最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精品教、学案进行修改和整合。组内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测试,根据具体情况,集体分析。

        二、充分运用学案,让复习更加高效

        为全面构建高效课堂,我县继编写了精品教案之后,又统一编写了精品学案。精品学案是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定教”的原则出发,根据精品教案而编写而成的,使广大老师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强,学生们学习高效,教师们教学高效。学案的使用,我们根据课时内容提前发给学生课前预习,要求课上当堂完成。依据“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思想内涵,构建适合化学学科特点和个人教学风格的教学策略,围绕学习小组组织教学,采取激励性评价调动小组及组员的积极性,让每张学案落到实处,让每个题目都有明确的答案。使用的学案要按时收缴、认真批阅其中的“达标测试”、并及时反馈、妥善留存。同时,对于学案,我们坚决反对只发不收、只讲不改、只求数量、不重质量等“管教不管学”的错误做法。在使用学案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信息的反馈,不断的加以反复强化,充分发挥学案的复习功能,做到“堂清”、“日清”、“月结”。 

       三、注重角色变换,做复习之引路人

        由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础知识,中考试题的能力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狠下工夫,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上,以使课堂复习达到最佳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好三个角色,做学生复习的引路人。

        1.学生知识缺陷的“发现者”。

        这是复习工作取得成效的第一步。通过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及平时作业、单元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这是一步既琐碎又繁重的工作,但这步工作又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缺漏,才能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2.学生知识缺陷的“修正者”。

        在收集了学生主要知识漏洞后,仔细分析学生为什么在这些知识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要了解其原因,就需要我们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通过交流,找出学生在这些知识上的学习障碍,针对障碍制定出弥补知识漏洞的教学设计,这是复习工作取得成效的第二步。

        3.学生进行知识整合的“推动者”。

        在补缺补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建立起知识网络结构,是复习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当学生在脑海中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体系结构后,才能在测试中对知识的表达得心应手。究竟把哪些知识整合在一起成为45分钟内的复习内容?用什么情境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构建起知识网络,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想象,当我们把学生在新授学习中所遗留下来的知识漏洞都找出来了,且根据学生理解出现的偏差给予了纠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学生就不难在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四、强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复习质量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美术教学 整合

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与各个学科的整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新的模式。特别是在美术学科,它冲击了旧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美术教育缺乏直观典型性与变式的教学模式,而能够创设出真正的视觉环境,它在极短时间内信息技术的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像、声音、活动影像信息,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从而使美术教学变得简易、新型,学生可以交互、愉悦的学习,它满足了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所以说,在现代美术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延伸。由此而派生的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也作为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成为了研究主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追赶时代的步伐,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融入教育改革中,已成为培养新一代具有时代特征的建设者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教学的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可共享网上信息资源

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以往要上一节美术欣赏课,使教师最头疼的是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而课堂效果又如何呢?往往是教师讲得声嘶竭力,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兴趣索然。在这种状况下,美术欣赏课就变得可有可无,有时干脆就不上,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而现在,鼠标轻轻一点,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比如:《邮票设计》这一课,我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制作了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料,给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既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与尝试,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到了邮票的历史背景,等等。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使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所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图像等相关的信息,为教学提供迫真的表现效果,使枯燥抽象的美术欣赏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最主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可培养创造性思维

传统美术教学以单纯的技能技巧的为目标,而现代美术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文化层面的学习、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一)课堂教学媒体化。在美术教学中介入美术软件,将课堂教学媒体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术软件的出现,方便教师在教学中迅速表现美术的知识点。在教学中,电脑知识美术化,美术知识电脑化,即学习美术图形处理、绘图等软件中渗透学习电脑知识,美术基础知识的使用可以电脑软件处理图形的方式来实现。

(二)学生学习数字化。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导学生运用绘图、图片处理等软件进行表现生活的创作。让他们用电脑来表现美术作品,表达自已对生活的体验。对于电脑美术教学的检验可通过电子绘画、个人网页比赛或展示等形式来体现。

第8篇

关键词:TBL教学法;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物理诊断学见习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全球教育领域方兴未艾,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也在这一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TBL教学法及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是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元素,将其灵活应用于物理诊断学见习实践是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益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TBL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是2002年由美国俄克拉何马州(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教授等正式提出的。其特点是以团队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相比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它在教学设计、实施及绩效评估等方面均有较大革新。

物理诊断学是通过问诊、检体及其他物理学方法(如心电、超声等),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其基本内容是学习如何检查病人的方法学,并把检查结果整理记录,最后对疾病做出诊断。物理诊断学是一门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通过该课程的见习,医学生要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功,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物理诊断学见习对每个医学生都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做好该学科的见习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对象

以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随机选取10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网络多媒体英语TBL教学法。两组学生入学成绩、诊断课学习内容及学生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在见习课学时数、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内容、指导教师资历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研究方法

1.仪器设备

使用山东省营口市远东医疗仪器厂生产的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分为心脏、肺脏和腹部三部分及挪威挪度公司生产的SimMan 3G新一代的综合模拟人(生理驱动模拟系统)进行教学。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和SimMan 3G均由教师机及学生机组成局域网,每个系统均具有联网可扩展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编辑及应用不同的教学程序。

2.教学方法

(1)对照组进行LBL教学:学生自行预习,课前播放教学录像。通过教师示教,学生互查,两人一组在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心肺腹电子标准化病人身上进行技能训练,最后完成课后作业等。

(2)实验组进行网络多媒体英语TBL教学法。

①组建TBL小组:每组五人,并进行成绩好、中、差学生的随机分配。使各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可能均一。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全组讨论和考评。

②教师准备: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准备中英文两套见习教案,并根据知识扩展的需要准备相关电子教材、病例、文献等。教师围绕重要概念、知识点布置预习内容。在每次TBL课堂教学的前一周将资料发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使用电子教材、病例、文献、教学录像、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和SimMan 3G等资源。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建立教学联络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知识交流。课前两周告知学生课堂上将进行个人和小组模拟人的物理诊断学测试,学生根据教学要点进行课前理论及实践准备 。教师提供的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可提供心肺听诊、触诊、腹部触诊等电子标准化病人平台,SimMan 3G可提供英语实际病例,并实现对查体诊断等智能性纠错,使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正常及异常体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③个人测试:开课后的15分钟进行个人测试。均为英文试卷,试题相对简单,为8个单选题,5个多选题,2个在模拟人上实施的操作题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首先用英文,有困难者可用中文。在此项教学中注意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对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英语只是应用的语言工具,防止学生出现重语言而轻医学的倾向。该测试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预习效果。

④小组测试:在个人测试之后立即进行,时间约为15分钟。7个多选题,3个操作题题目难度较个人测试有较大提升,侧重于辨别思维,明确概念,加固知识点。实施过程主要为小组成员讨论,最后确定答案。分数根据答题的程度给予确定。

⑤应用性练习:在小组测试之后立即进行,时间约为10分钟,2个操作题。应用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和SimMan 3G提供的病例进行应用型练习。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病例场景的设置紧扣本次授课的重点内容,集中讨论概念性辨析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问题难度大,实用性强,备选答案无对错之分,可有多种可能,从而实现了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提问后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回答,其他小组可以辩论和补充。通过组内讨论、组间辩论和教师引导深化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知识面的扩展。最后教师进行要点及难点的总结,课后学生上交完整英文病历。

3.成绩评定

理论考试由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统一组织;操作考试由物理诊断学教研室组织,两组学生分期分批对消化科、心内科及呼吸科的20种阳性体征进行检查,辅以问诊,并上交病历。比较两组学生对阳性体征的辨别正确率和对常见疾病的诊断率。

4.问卷调查

实验结束时,设计调查问卷。对进行网络多媒体英语TBL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5.统计学处理

所得资料采用SSP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х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双侧检验P0.05),实验组学生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教学方法讨论

1.网络多媒体英语TBL教学法相对于LBL教学法的优势

传统LBL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按照大纲要求以课堂为中心进行讲授。学生的课前预习以书本材料为主,缺乏课前的实践与互动,课堂学习被动,以知识性学习为主,技能培养较为薄弱,互动较少,实践交流较为缺乏,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在我们的教学实验中发现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大,这表明两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但两组学生在临床辨析实践和主动信息获取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LBL教学法呈现明显劣势。

与传统的先传授知识后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相反,TBL教学法更注重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个体和团队的结合。课前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横向的深入预习,加强了学生围绕病例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换信息、转化信息的能力,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应用转化,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过渡。在课堂学习方面,通过个体和团体由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从思辨层次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问题解决途径和答案的多样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而英语教学和网络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的加入,使学生的学习视野大大拓宽,促使学生从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为教学国际化进行铺垫,同时为学习较好的优等生提供了更大的提升空间。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及偏差的学生则可借助学习小组和学习网络平台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和SimMan 3G系统的综合应用解决了学生学习初期实践机会少、容易犯错等难题,从实践出发,使学生度过学习曲线的平台期,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2.网络多媒体英语TBL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展望

尽管网络多媒体英语TBL教学法在物理诊断学见习中有诸多优势,但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

网络多媒体英语T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师资培训。TBL师资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课堂观摩等学习过程熟悉TBL教学法的特点,并进行预习模拟及预讲,形成符合自身教学特点的教学规范,并加以执行。

(2)教学实施。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典型病例的选取;中英文教案、幻灯、多媒体视频的准备;学习网络平台的搭建及维护;师生的网络互动;多学科知识的横向及纵向总结等工作。“问题”的提出应本着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原则,在使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单个问题“特殊规律”的探索,使认识实现从观察“真实世界”现象到总结规律直至解决问题的深化。在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上要适中,使学生既能完成任务,又稍有难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课堂上则实现角色的转化,教师可以扮演专家、信息提供者、资源服务者和进程监督者等角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可学生的工作和能力,适时引导并把握学生的思维走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保持课堂的活跃状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随意干涉学生讨论,营造自由的讨论氛围,并做好讨论记录,总结归纳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中给予引导,使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个明显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里有沉默的习惯,这也许是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谦虚”的影响,也许是不愿突破课堂“安静”的传统,也许是“从众”心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旁观小组活动时,对于不活跃的小组应给予适当引导,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9篇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很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的重要学科,在经济管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医、农等专业中都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也影响高职学生的升本、考研。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对高数教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虽然在部分院校也实行了教学改革,但是效果却不显著。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信息技术不仅变革了教育模式,而且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有着巨大优势,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但是在实际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的设施、资源不能满足信息化高数教学的需求。由于受到高职院校招生模式的影响,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高数的理解能力不够,教师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更谈不上因材施教,导致高职院校高数教学质量低下,甚至一些高职院校的高数课程呈现出教师不愿意好好教、学生也不好好学的状态,增加了高职高数教学的难度。因此,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对高职高数教学进行大力改革,才能使高职高数教学走出困境。

 

一、信息化高职高数教学模式顺应了时展的趋势

 

目前信息化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全国各大院校中。学生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获取学习资源,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终提高各科成绩。但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中,真正能适应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资源却少之又少,且大多数高职院校和学生都不太重视高等数学课程,就更不愿意主动打开网络学习,使得教学资源被浪费了。

 

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主张“教学做一体”,轻理论重实践,但也不过是将教和练的比例进行一定的调整,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高职高数教学。学生不喜欢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也不喜欢一味的练习模式,受到高等数学科目特点的影响,在学习高数时兴趣不浓厚。所以,必须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结合时代特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自由地学习[1]。

 

二、创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完善教学资源

 

信息化高职高数教学主要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理解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高等数学的基础内容和重难点分成几个模块,并结合学校特点制成教学视频等资源。同时还要注意电子教案的设计,要求教师结合课堂内容,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保证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将详细的电子教案传到网络平台上,要求学生在下节课之前掌握基础知识,根据电子教案的内容完成教学视频中留下的作业,并在课堂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另外,还要积极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结合学生专业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必修、选修的高数模块,使学生能将高数带入专业知识中,加深理解,提高教学质量[2]。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建立随堂练习题库,选取合适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课上辅导、课下检测,有利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加强信息化高职高数教育,提高教学成果

 

目前我国高职高数教学信息化改革正面临着层层障碍,需要对改革进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扫清高职高数教学改革的障碍,提高教学质量[3]。

 

(一)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高职高数教学改革的主体是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得学生自愿参与到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这就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信息化素养,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再多的学习资源、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学生不愿接受,也无法从中收获知识。

 

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的原因,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甚至一些学生自暴自弃,放弃了学习,在面对高等数学课程时,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教师。学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辅助信息化高数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二)高数教学改革应循序渐进

 

信息化建设下的高职高数教学需要以大量教学资源为基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由教师引导、辅助学生对高等数学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上自主探究、课下自主研讨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获得高数知识。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首先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在改革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比如:选择数学基础较好的一个专业,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建立相应的高数新课程,遵循信息化高数教学的理念,使得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接受并投入到学习中,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最后经过调整,建立适合学校和专业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5]。

 

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高数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并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改革。目前我国高职高数教学信息化改革在实践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教育界学者和教师不断地研究和探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