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关于室内设计的思考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9 16:33: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关于室内设计的思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于室内设计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思想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思想,因此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动态思想体现到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中,就是我们的室内设计还需要留有足够余地去发展,以适应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毕竟室内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所用,科技的追求始终离不开人性,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来解决及改善室内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优越,同时又有利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就现代室内设计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其中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性质,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上,好的设计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有造福于后代的长远考虑。如节能、节水、节材、减噪、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室内装饰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归纳起来就是要确立科学、实用、节约的设计思想。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室内设计原则

2.1生态环保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必然体现出一定的生态功效与环保功效,注重生态无毒害材料的选择、生态装饰技术的运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2.2与大自然的融合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体现出回归大自然、走向大自然的特点,体现出对大自然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为自然界的能源,例如:光能、风能、太阳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能够减少其他非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高端现代科技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更加倾向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运用,这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等,在这些现代科技的支持带动下,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树立室内绿色环保意识

室内绿色环保设计并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及专业、行业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因为绿色环保室内设计除了设计施工管理外,在观念上,它必然呼唤一个拥有绿色的社会大环境,呼唤公民的绿色意识,只有这样,绿色环保的室内才算真正步入寻常百姓家。

另外,我们必须意识到室内绿色环保设计还包括运营使用过程及成本概念。绿色运营是指室内绿色环保设计在运营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安排,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从而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绿色设计成本问题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应当承认,绿色设计在全新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新的设计思想,新的科技手段、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营运管理模式,自然会使成本增加。但是由于有大量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得营运过程中能耗大幅度下降,这反而又降低了总成本。从这个角度讲,绿色环保室内并不会提高成本,相反地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成熟,其成本总是要下降的。这使得绿色环保设计不仅有自然和人文价值,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3.2室内空间布局

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空间自有其生命,设计师应对空间生命保持一种尊重并赋予其灵魂,使之成为个性化、舒适的居住环境。室内空间的合理组织与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通风与自然采光的要求,创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物理环境。如住宅选择坐北向南,并将朝南的窗台降低,朝北窗台适度提高高度,使室内空间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特征,促进了室内气流的合理流动,创造南北通风格局,增强室内通透感,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性,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厨房尽可能地独立布置到套间的北端或西北端,卫生间次之,并在空间设计和门窗的设置方向组织穿堂风,使厨房的油烟不至于扩散到其他房间。在设计中强调空间的功能分区,如动静分区、干湿分区等,减少空间的相互干扰。更加注重室内空间布局的实用性,将储藏室、步入式更衣室等引人普通住宅,甚至在住宅内开始采用立体划分空间的方法,利用空间设计的高差,使得室内空间的楼梯既有使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隔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等。

3.3绿色装饰材料与构造技术的引用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材料,健康材料等,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设材料。它与传统的建材相比,具有“无污染性、可再生性和节能性”三大优点。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将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绿色等住宅环境的物理特性产生深远影响,最终将导致室内设计的一场革命性变革。

3.3.1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建筑和装修材料。材料的选用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事实上任何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环境有不利影响,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其化学、物理特性和社会经济效益等。例如,选用本地出产的材料可以减少运输所需的能耗,还对本地经济有正面影响。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设计标准,但健康和无害化应该是普适的原则。幼儿园建筑当然应该为创造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而挑选最“健康”的材料,可是对于仓库等建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许不是那么重要,而低维护成本也许应该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3.3.2 选用无须再加工和内含能量低的建筑装饰材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选择再处理(如油漆)、再加工、防水防火处理等较少的建筑材料,或者选用那些对其的维护只产生最小环境影响的材料。

加工越细致和制造过程越复杂的产品和材料通常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源,只要耐久性和形象能够得到保证,就尽可能地选用内含能量低的原材料,如天然材料。

3.3.3 尽可能购买本地出产的建筑装饰材料。从能源消耗、污染产生和群落破坏的角度而言,从外地甚至更遥远的地方运输材料到建设现场对施工成本及生态环境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本地出产的原材料。

3.4 运用高新技术

当前的建筑室内设计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并正在朝着现代化高新技术靠近,例如:信息技术、材料及时、电子技术等高端技术都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入建筑室内设计领域,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建筑室内的采光水平、通风水平,维护了室内温度的和谐,保证了室内所需的湿润度,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这样的建筑室内设计不仅有效节约了能源,也实现了对自然能源,例如:太阳能、光能的有效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且这些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利于建筑室内设计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结束语

当前,在室内设计中,可持续设计成为整个现代室内设计的主流设计方向,室内环境的生态化也只有这样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程中,建筑室内设计行业必须研究出更多的生态、节能、环保技术及材料,从而提高建筑室内设计的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环保、节能、优良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第2篇

国际化时代促使设计领域不断进行扩大化,这导致后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针对设计方面将更加注重全能型人才。因此,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全面、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作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基础设计教学的完善程度,同时培养全能型的室内设计人才,从而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室内设计教育。但是高等学校在室内设计教育方面还存在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相关问题,为了室内设计教育的后期发展,高等学校应重视并改进这些问题,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全方位的室内设计人才。

注重师资力量,构建综合型教师队伍

在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和培养人才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在专业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以及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就是对本身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等学校设计专业的教师要想胜任系统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但要具备系统化教学的设计、实施和监控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多元化教学的研究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除包括理论学习、研究外,同时还包括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课题项目研究或企业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申报等,并借此来锻炼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另外,高等学校还应注重对设计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可以邀请优秀的从业设计师来校,针对本校的教师做学术报告,还可以请设计师到课堂中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让学生对室内设计行业的现状、市场需求和实际生产过程及设计师的生活工作方式等有更多地认识。由此可见,高等学校的室内设计教育师资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交叉性、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充分掌握现代的教育方法和艺术设计手段。

运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就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室内设计教育来看,多数还是采用“教师单纯授课,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高等学校要不断研究、探讨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模拟室内设计项目的活动,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活动的大方向、步骤,还要给予学生某些建议和意见,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设计的实践中去。这种模拟现实的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和互相协作,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了充分地了解,同时为自己后期的学习明确了方向。此外,高等学校在设计专业教学方面,要始终遵循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渗透实践性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实际的设计能力。教师要想针对学生关于工程实践的近距离认识问题得到根本地解决,就应该保证自己课堂教学的质量并积极地充实自身专业认识阶段的信息资料和内容等,以及引导学生在专业设计阶段进行正确的应用性设计训练,进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实战水平和综合素养。

营造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的环境氛围

我国高等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要注重营造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的环境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首先,学校应该构建适合学生生活、学习的校园文化,校园设施。比如,可以针对学生建设多功能的活动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社区教育功能;可以为学生建设一部分能实施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教室或者是能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和讨论的场所等。其次,学校要注重加强产学研合作,并积极的将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大力的拓展,进而将实践教学环境进行大的改善。另外,学校要为学生建设网络开放课程和构建教与学的可持续交互式使用平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人才的培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加强其网络学习能力。比如,我国北京市教委的特色资源库,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不断地进行更新和丰富网上的教学资源,已然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个图书馆”。最后,学校要注重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可以与国外建立稳定的实践项目或者短期交流,并邀请国外设计专家学者定期来学校进行讲学和交流等等。

开设相关学科的教学课程

由于现代设计所涉及到的领域较为广泛,加之现代设计本就是构建在多种知识综合运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充分掌握设计专业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涉猎与之相关的其他多种学科。比如,学校可以有选择的开设建筑、文史、民俗、宗教、人机工学、社会心理和经济以及自然科学等其中的某些相关课程,借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结语

第3篇

一、室内设计色彩运用的考虑因素

为了使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对色彩运用的相关因素进行考虑,以营造协调的氛围,总的来说,室内设计色彩运用的考虑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的适应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各种颜色相互混杂在一起,它们有的协调一致,有的相互排斥,这都会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所以,为了使色彩的运用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室内设计中需要考虑色彩的适应性,注意色彩与室内环境以及人们的视觉效果相协调。

2、色彩的生理性。由于人们的视觉器官对色彩有一个适应变化的过程,这种适应变化是由色彩而引起的,所以,在室内设计中需要考虑色彩的生理性因素。尤其在商场、店铺、工作间的色彩运用中,设计师需要考虑背景色与商品、器物之间色彩的对比关系。比如,在背景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中,要考虑背景色彩与器物色彩的互补性,以达到消除视觉干扰,从而给视觉器官创造出舒缓和谐的感觉。

3、色彩的心理性。由于受到美学素养、文化底蕴、年龄、性别、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同一色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联想和认识。此外,色彩的心理因素还包括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宗教等方面。事实上,不同的民族往往会用特点的颜色表达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比如,绿色象征和平,红色象征热情、活力。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考虑色彩的心理性因素,熟悉不同色彩在不同民族的含义,注意不同的民族在色彩运用方面的传统和习惯。

4、色彩的标志性。色彩的标志性也是室内设计色彩运用所必须考虑的因素。考虑标志性因素主要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指导,增加色彩对人们的指导作用。比如在酒店的大厅、楼道、走廊等色彩的运用中,可以选择色彩艳丽、指导性强的色彩来装饰地面和墙壁,以增加色彩的指导性作用,提高线路的清晰度,方便人们的行动。对于商店的营业厅,为了增强色彩对人们指导作用,方便人们的购买活动,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色彩装饰不同的营业区。

二、室内设计色彩运用的原则

室内设计色彩的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对色彩的运用起着指导作用,也是色彩运用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1、考虑功能原则。色彩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休息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在室内设计色彩运用中要考虑功能原则。例如,白色和浅色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治疗,所以医院一般要用白色和浅色作为基调,以给人们创造舒缓、安静的环境,从而有利于病人的疗养和休息。又如,暖色可以增强人们的食欲,所以在酒吧、餐厅可以使用暖色作为基调。

2、符合构图原则。由于色彩面积最大的色块决定室内设计色彩的基调,所以在色彩运用中要考虑符合构图原则,使各种色彩的综合运用能够发挥他们在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让色彩的运用与形式美达到完美结合。通常情况下,墙壁、窗帘、地板、床单、桌布的色彩能够决定室内色彩的基调,但是其它色彩的运用也要与之相符合,以使室内各种色彩的运用达到最佳功能。因而,在运用多种色彩的室内设计中,要使各种色彩的运用协调一致,达到最佳功能,这要求设计师具有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3、结合建筑材料原则。室内设计色彩的运用离不开建筑材料,要结合建筑材料考虑色彩的运用,分析色彩在建筑材料上运用的效果,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采用不同的色彩,以达到最佳的运用效果。

4、改善空间感。空间感的大小与色彩的运用紧密相连,为了改善空间感,在色彩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当空间过大时,可使用暖色降低空旷感,以增加亲近感和舒适感;当空间过小时,可使用冷色或者灰色增大界面,以降低压抑感和紧迫感

5、协调统一原则。色彩的运用要综合考虑主色调、同类色调、对比色调的关系,既要突出个性,又要发挥色彩运用的整体功能,使各种色彩的运用协调统一,给人以亲切、和谐的感觉。

三、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色彩的恰当运用对成功的室内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他们的色彩运用也不尽相同。

1、客厅的色彩。客厅是主人与外界联系交谈最多的地方,也最能够反映主人的情调和文化底蕴。由于暖色可以体现热情好客的特点,因而客厅可以以暖色为基调,再配上紫色和玫瑰色,从而营造温暖舒适、融洽的氛围,有利于主人和客人的交谈。

2、卧室的色彩。卧室是人们休息的场所,适宜运用宁静优雅的色彩,比浅白色、浅红色、浅绿色、浅蓝色,这样可以给人们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3、餐厅的色彩。餐厅宜运用暖色调,比如橙色、橘红色、深红色等,这样既能营造祥和、温馨的氛围,又能提高人们的食欲,有利于家人一起进餐。

4、厨房的色彩。厨房是每个家庭制作食物的地方,会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打扫也比较困难。所以,为保障厨房的清洁、卫生,可运用白色、灰色为主要颜色。比如,墙壁使用便于清理的白色,地面使用耐污性强的灰色,顶部则采用耐污染的浅灰色、浅黄色。

5、书房的色彩。为了利于人们的思考和学习,需要给书房营造安静清爽的环境,这就要求运用理性和冷静的色彩。书房通常可以运用蓝色或绿色为主,以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方便人们的学习和思考。

6、卫生间的色彩。卫生间是人们洗浴、洗涤的主要场所,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地方,它对环境氛围的要求和清洁的要求比较高。卫生间的色彩一般运用白色为主,再加上浅灰色和浅蓝色做装饰,这样给人以轻松、简明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李海霞.王淑娟.浅谈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0(5)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关系思考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水平在近年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了满足住户对建筑设计和内部设计要求,需要对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之间关系进行探讨,以便将两者统一到建筑工程当中,提高建筑工程水平,促进建筑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设计发展。

一、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概述

建筑设计是设计师利用各种建筑构件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以使建筑空间或构件满足建筑功能、经济以及艺术方面的要求。而室内设计则是设计师对人工环境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以满足精神和生理要求,体现的是个性化。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属于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主要两部分内容,两者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具体来说,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设计目的方面,两者都是为了满足建筑空间设计需求而进行的设计活动。其中建筑设计主要是满足建筑空间使用功能需求,在设计时主要是对建筑物的整体和外在进行设计,以使建筑物能够满足某种特定功能,像是满足居住功能或商用功能等。而室内设计则是对独立空间使用进行设计,是对建筑物内部进行再设计的过程,以期满足个体需要;二是在影响因素方面,两者都会受到内外环境影响。其中建筑设计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例如外界气候、地理水文状况以及社会条件等都会对建筑设计产生重要影响,而室内设计主要是受到内部环境影响,例如建筑物本身的朝向、户型、采光以及通风系统等都会对室内设计造成干扰。而建筑物本身的朝向、位置是由建筑物自身性质或使用功能来决定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物施工现场的地形、交通以及周围设施来进行设计。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还应考虑城市建设规划对建筑设计影响,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设计规划理念。而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则主要受到建筑物本身情况影响,像是室内设计中的窗口阳台设计就会受到建筑物本身朝向和建筑物位置影响,若建筑物位于美丽的自然景物周围,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就会利用自然景物资源对窗口或阳台进行设计。

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虽然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但两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两者的不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是两者在设计对象使用时间上存在明显不同。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或建筑群进行整体设计,只要建筑物仍然存在,那么其建筑设计就会一直存在。而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一般都是几十年,有的大型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甚至在一百年以上,像是博物馆之类的建筑工程。而室内设计的服务对象,其使用年限可能就是几年,例如将餐馆改成商店,将娱乐场所改成餐馆等,具有十分强的不确定性。即使是稳定居住的住宅装修设计也存在随时进行更改的可能性,因而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相比,在对象使用时间上具有明显不同。

二是两者层级关系不同,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室内设计的实施是在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决定了两者不在同一层级,两者间是整体局部关系。这也决定了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优先级存在很大差别,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优先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空间设计的要求,只有完成整个建筑物外部设计,才能进行内部独立空间设计工作。

二、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统一结合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深刻联系,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差别,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在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应该力求将两者统一整合起来,以更好地为建筑空间服务,推动建筑设计发展。

1、室内设计应体现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室内外设计一体化。建筑设计是对整个建筑外部包括建筑物本身、交通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设计的过程,其设计结果直接影响着室内设计效果,是设计师进行室内设计的环境依据。室内设计需要在建筑物内部独立空间进行,是服从于建筑设计的,因而在设计理念上也应该体现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室内外设计的一体化。由于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空间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设计,因而在具体空间处理上不够完善,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空间的再设计内容,在设计时应该为建筑设计服务,对独立空间进行个性化处理,完善建筑设计体系。在设计风格上,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不同定型一个基本风格,以便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可识别性。而为了促进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统一,室内设计在风格上应该趋向于建筑设计的基本风格,例如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就应该体现商场建筑风格,符合商用功能,在设计时将商场的经济性和集中性体现出来。再比如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就应该符合博物馆建筑设计风格,强调艺术性和创造性。若设计人员按照住宅室内设计来对博物馆内部进行设计就会使博物馆内外部出现严重的不和谐问题,这也说明室内设计体现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2、建筑设计应该为室内设计打下基础,实现室内空间的合理应用。建筑设计是室内空间的设计依据,反过来说就是建筑设计对室内设计具有制约作用,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室内设计的进行。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内部分割成多个独立内部空间,这些独立空间既为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基础,又对室内设计产生限制作用。像是在住宅室内设计中,很多建筑设计内容都会对室内设计产生制约作用,住宅总面积大小、住宅分割方式、每间住宅面积大小、住宅内部承重结构,甚至是卫生间和厨房位置都会对室内设计产生制约,从而使室内设计的自主设计部分大大减少。再加上管道布置、通风系统布置等,这些都会影响室内设计空间。因而为了实现室内外设计的统一,提高建筑内部使用合理性,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综合考虑室内设计内容,为室内设计留出更多的设计空间。例如排水管道、电线电缆布置、分割方式等这些部分都是在建筑设计阶段可操作的部分,像是将电缆电线进行埋设处理,将排水管道装设到非承重墙中,减少电缆电线、排水管道对室内面积的占据,为室内设计留出更多空间。再比如现在广泛推广的地暖设计,有效减少了传统暖气片对室内面积的占据,使用户能够拥有更多进行个性化设计的空间,有利于实现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统一。

结语:

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依据,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体现建筑设立理念,而室内设计又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伸,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后续的室内设计问题,为室内设计创造更多的设计空间,使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趋于和谐,满足住户对建筑本身设计的各种需求,推动建筑设计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成.谈整合建筑与室内设计程序以减少施工浪费[J].安徽建筑,2013(05)

[2]何丹,阎文雕.关于室内空间结构与建筑外观关系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3(02)

[3]刘开杰.浅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统一与协调[J].建筑学研究前沿(英文版),2012(07)

[4]董慧娟,梁文,李秀华.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J].山西建筑,2010(36)

第5篇

【关键词】实训基地;基地管理;资源共享

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保障,是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存在着实训功能少、条件差,不能很好的与理论课对接紧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因此,应正确认识实训基地在培养人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切实有效地抓好实训基地的质量建设,促进实训基地的管理,提高学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实训基地的内涵

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训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建设[1]。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职业素质训练与职业技能训练,使之逐步发展为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这个实训基地不仅包括仪器设备、操作场地等硬件因素,而且包括教学软件、实训师资队伍等软件因素。实训基地的建成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条件。

二、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

实习基地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场所,实训教学基地应该具备什么功能,承担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这是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首先应弄清楚的重大问题。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严格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体现各功能室的的系统运行,形成集科学化、现代化、多元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教学基地,使资源达到共享。同时,注重虚拟仿真环境的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的真实性,实现人才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就业零距离”,形成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

三、实习基地建设原则

1、适用性原则。实习基地建设必须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需求,能提供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习岗位。

2、资源共享原则。实习基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逐步实施、完全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来建设。

3、真实性原则。实习基地建设应按照企业文化理念和经营环境进行布局,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氛围,真正感受企业的文化熏陶 。

4、集中性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按照集中性的布局进行建设,不仅能够体现实训功能的连贯整体性,更方便于学院进行学组织与管理。

四、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之举措

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如何管,才能保证其实训功能的发挥和起作用,这是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严格规范实习教学各管理文件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开展实训活动的保障。实训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实习环节的监控管理,严格规范实习环节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关实习环节的相关管理文件,如“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指导书”、“实习教学计划”、“实习纪律、“考核评价”等相关文件。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专业有整体的认知,最终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2、实践教学管理

必须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依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有计划地实施实践教学工作。由相关行业企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学生实践教学,制定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设备操作规程、学生实训守则等。企业负责人和学校教学基地领导负责和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学生一人一实践教学手册,有效遵循实习基地的管理。根据目标管理要求,学员有计划的完成手册所需填写的内容,实践结束后交回实训基地,实习效果由所在学院进行评价。最终发挥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职业修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作用[2]。

3、教学质量保证

教学基地质量由实践教学单位负责,实践课由企业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共同承担,实习期间每月组织学生意见反馈1次,并组织专任教师听取汇报1次,对反馈问题认真分析并给予尽快解决。通过长期的定时监测与定期评价,能有效保证教学基地的实训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4、高水平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着力培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打造一批既懂理论又懂实际操作的高素质、应用性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校内,学校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基本外理论课,辅助实训教学,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技术骨干负责学生的实践技能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操作水平,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3]。同时,高校应牵头成立实训指导小组,形成实训指导的团队力量。

五、结束语

实训基地建设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以现有的实训基地为基础,按照企业文化理念、工作流程、工作氛围来建设实训基地,不仅要保证具实训基地具有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最基础训练功能,更要保证实训环境对学生能够进行专业各环节紧密的高技能技巧培训。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提高学生实训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零距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令奇.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功能院长和途径建设理论讨论[J].实习实训,2002(5):36-37.

[2]李胜明,黄炳华. 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27-330.

[3]吴勇.高校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2010(14) :35.

基金项目: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专业认证背景下旅游管理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12JGB150)。

第6篇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人文关怀;创新

17世纪时,室内装饰设计还被排除在建筑设计之外,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它才获得独立性的发展。作为一门比较专业的学科,室内装饰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实践反而忽视了理论,很多设计实践都是靠较为成功人士的自行摸索、探索,这也就使得室内设计缺乏比较成熟的设计理论来指导设计实践。与此同时,只有创造设计师在不遗余力地追求他们的创新设计目标,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因此,创新理论的研究就很薄弱,显得杂乱无章。

一、室内设计创新理念

人们都在不断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风格,正是这种渴望,激发人们不断地从各种角度来思考,并且寻找灵感。他们去试验不同的风格,或者是古建筑,或者是依托理性,从某些细节处着眼,亦或者是某种富有批判性的功能,还有从某些艺术门类中寻找自己的启发点。因此,统观各种风格,无论兴起亦或者衰败,都渗透着人们对不同风格的尝试与追求。

1.室内设计创新的定义

设计师利用室内条件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并进行有价值的改造和创意,从而能够形成新的视觉效果,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就称之为室内创新设计。

2.室内设计创新的特征

它的特征主要包括新颖性、可行性、价值性和未来性。这里重点突出新颖性、可行性与价值性。所谓的新颖性,指的是形式上新颖,在时间上具有一种前瞻性,代表着一种时代的潮流,体现一种时代精神。在空间上,能够带给我们一种视觉的冲击与享受。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艺术上,产生一种少见的形式;在技术上,利用新技术进行组合,对技术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宣扬一种美的理念,给室内环境以新的界定。可行性指的是创新过程中要有针对性,能够提供某种方案或者技巧,从而能够实现创新性。价值性指的是在创造的过程中要将人文关怀情结很好的表现出来,实现对人的肯定与关怀。

二、室内装饰设计必须创新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现代设计,更多的强调要进行创新,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首先强调设计理念上的创新,这需要设计师既要对设计的发展历史有深刻的把握,又要能够敏锐的感知时代先锋。其次是要在硬件和材料上面下功夫,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将新兴的科学技术和材料科学知识运用到设计当中去,再次是室内设计的装饰技巧、主题设计的创新,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包含很强的主观色彩,这需要一位设计师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审美和艺术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开阔视野,从而将室内装饰设计的创新活动做到实处。

三、怎样进行室内设计创新

1.灵活运用室内设计的创新思维

假设我们利用较为少见的方式,将一些夸张的技法,前卫的形态,加以合理的应用,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从而产生少见的或者从前没有产生过得艺术形式,我们也可以利用其他的事物形态进行模仿,寻找事物之间的的内在联系性和相近性,并且对它们进行不同的组合,让彼此能够发生联系,让它们在不同的组合方式中,能够产生新的结果,达到创新的目的。

2.追求推陈出新

设计过程中要是一个追求时念的过程,它应当是从前所没有出现的或者我们直接没有接触过的,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作品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我们需要把时代的需求考虑到里面,最大可能的紧跟时代步伐,做到要创新,有创意。一些包含时代气息的现代建筑总可以走在建筑的前列,是因为,它们的设计者掌握了时代的发展脉络,能够将现代性的技术、新资料,运用新的理念,从而创造出富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从而满足新的功能需要。过去的实践活动无外乎两种形式――要么是中国的古董式,要么修改外国模式,因此,要使设计充满创意,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和外国的先进的设计理念,并对其进行消化吸收,能够融会贯通,形成具有特色的设计。

我们要做的具体工作就是用一种超越的心态和理念去把握社会,去理解社会,中国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整合期,各种文化鱼龙混杂,建筑文化要超出国界和民族,能够更大限度的吸收各种建筑文化,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建筑文化体系,其次,要赶在时代的前列,将时代的脉搏深深把握住,立足于现实,对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创造出充满新意的建筑学说。

3.从人的需要出发

人的需求是最根本的需要,只有满足了人类的需要,室内设计才会有大市场,但是没有太多的人考虑到这一点。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个性、生活规律以及需求和品位等等,这正是因为人与外在环境之间随时都存在一种不缺定关系,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提出了更高的水准,每个人。每一类人,每一层次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这样就推动了室内设计的新发展。室内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心理活动,要注意到他们对环境、格调、颜色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室内的舒服度,这就是所谓的人的心理,也是软环境。

四、结语

总之,室内设计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了社会学、环境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并且,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要不断把握时代气息,并且为了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营造氛围,我们就需要树立先进的室内设计理念,提高自己对室内设计的解读与理解,学会从现当代的设计理念中吸收营养,融合到自己的发展观中,并能够融会贯通,形成独具特色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理念,从而能够实现室内设计的大发展,实现创新性设计室内环境的追求,更好地将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到人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健词】建筑内部;防火分隔;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工程也越建越多,建筑物在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上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对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做好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设计成为增强建筑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建筑必须重视内部防火分隔设计的必要性

设计好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对于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在设计内部的防火分隔时都不重视本身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建筑在投入使用后产生一些安全隐患。这不仅仅是建筑消防功能设计的失误,更严重的是,当建筑发生火灾时,这些错误的防火分隔设计会影响到其疏散作用的发挥,从而导致因无法有效阻止火灾蔓延而造成严重危害。

我国在2001年针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重要的消防设计技术条例进行了部分内容的修订,强调必须重视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设。由此可见,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设计的必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做好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设计,一是在设计时,要注意划分出科学合理的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区域,保证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灾的烟气和火焰可以控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相对固定的空间里,从而防止火势持续扩大及烟气四散传播;二是设计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在投入使用后的疏散功能的发挥。通常设计出越多的防火分隔单元,则建筑的防火功能和安全性能越高,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因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建筑内部防火分隔设计存在的问题

1、建筑内部防火分隔设计的空间问题

有些设计人员对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在设计防火分隔时没有从建筑的空间需要进行设计,造成其设计的思路存在偏差,遗留下一些防火分隔空间的后遗症。如设计防火门上面的透气窗,当火灾发生时,透气窗无法阻隔烟火蔓延,防火隔烟效果不明显;在设计电梯时把客梯设计在疏散走廊上,这样的错误不利于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安全性的发挥;在设计电梯时将其井道设计成垂直方向,这会导致在发生火灾时,井道直接成为烟气进一步蔓延的通道,使得烟气侵入走廊而给人员疏散带来影响。

2、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间设计问题

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间设计通会产生如下问题:一是防火分隔间的防火墙设计不合理,相邻的防火门之间的围护的水平距离达不到设计要求;防火分隔间的短边和面积不符合规定;设计靠近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间的两边的疏散楼梯间的袋形距离不科学,分隔间内没设计送风系统;建筑内部不同楼层设计的防火分隔数量不对等等。

3、建筑内部的防火门闭门装置设计不科学

建筑内部的防火门通常的关闭方法分为两个类,即机械闭门和自动闭门。现在,我国建筑内部多数选取机械闭门作为防火门的闭门装置。但机械闭门装置的设计上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设计防火门闭门时,只设计了闭门器却没有加设顺位器;有的防火门设计了顺位器但无法顺利地完成闭门;有的防火门无法达到先关封口扇后,再关上平口扇的实际要求。这些防火门的闭门装置设计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内部的应用效果。

4、建筑内部隐蔽工程的防火分隔设计不到位

有些建筑物内部的防火分隔设计从表面上很完善,但深究起来,却可以发现一些建筑内的一些隐藏部门的防火分隔设计存在着重大的火灾隐患。如一些建筑内部因为局部改造或装修需要,在建筑的防火墙上打孔。装修或改造完成后,所打孔洞的表面被用装饰材料覆盖,但其孔洞的内部缝隙却没有采取任何耐火材料进行封堵;有的建筑内的垂直管道和竖井没有设计其水平方向的防火分隔,导致竖井或是管道的通风从上到下一直贯通,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解决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设计问题的有效措施

1、明确防火分隔设计思路,正确设计防火分隔单元

防火分隔设计对于建筑内部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前文已经提到,目前我国修订的几个主要消防技术规范中都明确和强调了建筑内部防火分隔设计和划分的重要性。建筑设计师也要按照这样的设计思想来指导自身的防火设计设计,科学、正确地设计防火分隔单元。设计部门要尽可能地提升建筑内部构件的耐火等级设计,经由设计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墙、封闭管道及孔洞等措施,保持建筑内部的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都有对应的防火分隔,尽量阻止火势向水平和垂直方向蔓延。

2、设计时选用恰当的防火分隔方法

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设计多是依靠增加防火墙、阻燃性分隔物、防火门、防火窗、防火阀和防火卷帘等措施实现防火分隔,在实际设计中要采取正确并恰当的方法。如针对建筑内部存在有两个以上的楼梯间长廊或者较大面积的凹廊建筑,要采用增加设防火墙的数量进行防火分隔;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和外观的条件下,首先要考虑选取防火墙实施建筑内部的基本性的防火分隔,防火墙表面尽量不设门洞以免影响防火墙的防火隔烟功能;如果因需要一定要在防火墙上设洞或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里设门,则必须正确选择相应安全等级的防火门或防火窗;对一些不占地面或是不影响建筑装修的防火分隔,可设计采取防火卷帘,即节省空间又可以在发生火灾时有效阻隔火焰;在主要的疏散通道上和楼梯间前室则不宜选取防火卷帘门实施防火分隔,因为在发生火灾时防火卷帘门落下虽可以阻挡火势,但不利于人员安全疏散。

3、加强对于建筑防火分隔施工的监督

在进行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施工时,要派专人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效果。要保证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内部防火分隔设计进行施工,严格检查防火墙是否稳定和独立;认真检查防火墙的下部是否直接砌建筑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上及砌到程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消防检查部门要联合施工监理单位,严查建筑防火分隔的施工质量,要善于发现原设计中忽略的方面,特别要注意认真检查防火门是否敞开,防火分隔区面积是否符合规定,防火墙上的孔洞是否堵好等细节。

4、提高防火门的闭门装置的设计水平

为保证建筑内部防火分隔的安全性,必须要设计好防火门的闭门装置。提高对防火门生产厂家的质量监管;在大型的建筑工程可在施工现场抽样检测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要保证设计防火门的闭门装置时,防火门的门锁和其他的闭门装置五金件均要采用合格的消防产品;要确保设计防火门闭门装置能够实现和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以便可以更安全、有效地实现防火。

参考文献:

[1] 庄磊、杨庆云、孙志友、陆守香.某地下大型商业建筑内部防火分隔方案设计和评估[J]. 火灾科学.2012(03)

[2] 吴芸.论多层商住楼室内内部防火分隔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J]. 武警学院学报. 2011(06)

第8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加强建设

前言:

现阶段企业的管理日益朝着规范化和正规化的脚步迈进,于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加。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加强是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促进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总之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加强是一项必要的举措。然而现阶段事业单位中的内控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不足,本文笔者将系统的明确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现阶段存在哪些不足,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措施,以达到明确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目的。

一.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概述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管理者内控意识薄弱、内控制度的相关规范不完善、以及会计核算不规范三个方面。

管理者内控意识薄弱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最根本缺陷。管理者内控制度意识薄弱方面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的很多领导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上去,无论是具体的实施方面还是内控制度的尝试方面了解都非常有限,甚至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还只停留在部门的规章制度部署,以及简单的上下级考核上。另外现阶段的领导内控制度的薄弱还表现在其开展的内控制度规模和影响有限,其内控制度的参与者基本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基于这两点,造成的不良后果为会致使企业的决策缺乏民主性,过于专断,有悖于民主集中制原则。

内控制度相关规范不合理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主要弊端。内控制度相关规范不合理方面主要表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现阶段的内控制度依据规范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所涉及的理念以及原则是符合事业单位的内需求的,但是这一制度中的规定是针对企业而言的,对于事业单位的针对性较弱,对其影响力与作用有限。除了事业单位依据规范针对性弱外,内控制度相关规范不合理方面还体现在事业单位缺乏书面上的内控制度,只是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主观判断进行分析和控制相关事宜。无论是在业务操作流程上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事业单位都没有一个标准的参考,这样的现状主要归结于内控制度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规范上。

会计核算不规范方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核心缺陷。会计核算不规范几种表现形式为:①对于会计凭证的管理较为随意,不重视审批,对于一些相关的需签字事宜实行事后签字,忽略事前控制的重要性。②印章、支票等相关凭证的保管者固定,对货币资金的控制松懈,一方面存在未提供授权付款凭证直接支付资金的弊端另一方面不能够实现民主真实的内部控制。③会计凭证的装订方式不合理,一般都是将各种不同类型业务同步装订,不利于日后的管理、核对以及汇总工作的进行。④会计记录的账簿对于分账和记账的分类不合理,一般都是轻备查账、重分类账,同时重记账金额忽视资金去向。⑤财务会计的报告过于重视会计报表,忽视财务状况分析以及细致的备注,财务人员更侧重于对任务的完成,疏于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这一点不利于工作的进步与提升。这五个方面是现阶段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内控制度财务方面的缺陷,这几点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工作进展缓慢,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与运行。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概述

上文中笔者已经论述了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部分笔者将根据这些不足提供具体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内控意识,从根本上加强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无论是相关的会计法律规定还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客观需求,提高管理者的内控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调高管理者的内控意识的具体措施一为对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培训,二为建立财务负责人和单位领导者共同负责的制度。前者可以保证领导者明确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内控制度的控制,后者可以使得财务部门的管理作用论事到最佳,使财务部门成为单位管理者的重要参谋者。

前次,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相关规范,保证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有案可依,形成良好的内控分为与环境。具体说来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形成事业单位内部上的横向监督,纵向牵制,实现事业单位授权、记录以及保管各个环节的相互关联已形成良好的控制,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岗位的权责分明,促进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要实现责权统一的原则,总是事业单位的责任控制,细化部门与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到责任问询和赏罚分明,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职能都得到规范,完善每一个部门的权利与职责的相关规定。

最重要的一点,要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系,以保证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提升。针对这一点的最有效途径为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具体要求事业单位要不断规范会计的核算制度,并且要加大对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以及会计报表披露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控制度的进步与提升。

综上所诉:事业单位中管理者内控意识薄弱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最根本缺陷,内控制度相关规范不合理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主要弊端,会计核算不规范方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核心缺陷。这三个方面的不足与缺陷致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极其不合理,要求事业单位能够加以重视,进行改革,保证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更加合理和有效。

结束语:

本文针砭时弊,提出了时下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方面的具体不足,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各事业单位能够根据自身的内控状况,结合本文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以谋得日后的长足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1]王桂凤. 浅析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财经界.2011(12):43

第9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控建设 改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一个单位越来越重要,内控管理是单位现代化科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它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流程的设置,来防范各项风险和错误、保证资产合理有效地使用、保证信息真实准确有效,从而提高管理的效果和效率。2014年1月1日,国家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内部控制规范正式作为一项管理制度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旨在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以保证单位组织目标的实施。事业单位的行业性质决定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同于企业。本文对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探讨如何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风险的防范和规避

由于事业单位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变化,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有二,一是内部风险,指内部流程不规范、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岗位设置有漏洞等内部管理因素导致的风险;二是外部风险,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自然灾害、政策的变更、科学的进步等)而产生的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业务流程及行业特点,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识别,找到风险点,及时做出应对,从而有效防范和规避。

(二)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完善财务制度,优化岗位设置,规范经济业务流程,加强预算控制,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从而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了资产采购、使用、调剂、报废等流程,明确了相关岗位的职责和不相容岗位制衡,可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有利于促进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不断健全。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断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以符合单位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将制度落实,严格按制度执行,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通过制度规范各项业务流程,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执行环境,保证各项经济活动安全有效地进行。同时,加强监管检查机制,加大问责机制。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内部监督方面,以单位财务部门自查和单位审计部门审查的形式,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外部监督方面,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对单位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对单位负责人及相应的责任人进行处罚。通过问责机制,加强单位负责人有关内控制度执行的意识。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内控考核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同时结合自身的业务流程和行业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的科学、合理、严谨、公平的内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单位的内控工作成效进行及时的、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特别是对风险防范、成本控制、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价。

(三)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工作

根据单位业务的发展状况,经常对各项业务流程规范及内控制度进行检查、梳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完善相应的制度,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全融入单位业务流程,满足单位发展的需要。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提高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完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措施如下述。

(1)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由法人代表作为第一责任人,设置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牵头部门,全面负责单位的内控工作,组织财务、审计、资产管理、后勤保障、纪检等各部门全程参与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在内控工作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在重视纵向权力分配的同时,更要重视横向的团队协作。

(2)明确组织目标,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围绕组织目标开展内控工作,设置各项业务流程,编制风险防范预案。根据现状及预测的目标,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对内控制度及内控流程进行不断完善和修订,以符合单位发展的需要。

(3)人力资源的控制。明确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重要岗位实施轮岗制度;不相容岗位实施相互分离、制衡制度,以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保证资金安全。不断完善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业务层面的控制。主要有预算控制、收支业务控制、资产安全控制、政府采购控制等。事业单位预算贯穿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必须设置牵头部门,组织各部门积极配合,对预算编制进行严格把关,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格收入及时入库,加强对支出单据规范性、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力度,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严格审批流程,不可越权审批,大额支出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制度;规范预算外报批程序。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流程,运用内控制度对采购流程进行监管。对资产实行归口管理,明确保管人员和使用人员的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资产的使用、调剂、对外投资、租借、报废等严格按国家相关制度进行办理。账、卡、物必须相符,定期进行盘点,切实保证资产的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率。

(四)加强内控制度的信息化建设

在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中充分运用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发挥信息软件对内控制度的作用。通过信息化软件规范各业务流程,对库存情况、预算执行率情况、资产到期情况等设置风险值,及时应对风险。对各软件不同的使用人进行不同的权限的设置,以防范各项风险。通过信息化软件,更好地收集单位的各项信息、数据,做好各信息化软件之间的信息对接,使相互间的数据可以验证。此外,利用信息化软件还可以减少人力成本。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法制的健全,内控制度对事业单位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必须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参考文献:

[1]彭程甸,祝子丽.高校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比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8):47-5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