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6:33: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教育专业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主要原因:素质理念和音乐观念明显落后时展
自从国家在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理念被广为推崇,农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加强,但仍未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农村教育管理部门在办学实践中,重文化知识轻素质能力,让分数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首要标准,以考试的名次来论学校的等级,以分数来衡量教师的工作,把考试的成绩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迫使教师们苦战文化课。相比而言,音乐课没有书面作业,也不参加统考,自然而然就成了一门“副课”,音乐教师也很容易被认为是没有教学业绩的老师。因此,音乐课随时可开随时可停,一到统考在即,就会被“主课”老师抢占。有很多学校音乐课时得不到落实,不少偏远的农村学校根本不开音乐课。还有不少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课表上虽然安排有音乐课,但实际情况是有名无实。
学校和家长对音乐的认识存在明显偏差。音乐新课标实施以来,即使是专业的音乐教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对新的音乐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推行,对音乐课本上的内容只选择唱歌教学,其余内容基本不教,学生也无法从中领略音乐之美。很多学校把音乐课安排给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他们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基本的乐谱不会识,课本上的歌不会唱,有的下载一些歌曲直接在教室播放,让音乐课变为听歌学唱课,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唱歌活动都不能组织。在学生家访中,发现有不少家长认为文化课考得好不好很重要,音乐课学得好不好没关系,一旦让学生参加艺术活动,家长普遍认为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有的干脆不让孩子参加。由此看来,由于学校和家长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观念落后,导致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压力很大。
二、基本对策:确定目标和落实考核理应成为当务之急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从根本上树立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多重视多支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考核办法,在教学安排中落实好音乐课,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相应也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照教学目标,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进行创新与探索。结合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小学音乐教师缺乏专业培训,音乐素养较低。这也直接导致教学上未能摆脱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机械生硬、照搬教材、有失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多样化,导致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对音乐教学参与度不高,难以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对启迪学生心灵、提高音乐素养的作用。二是小?W音乐教学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教学所需。表现在缺少音乐教学专用教室,以及科学的教材、书籍、优质的乐器等,无法充分满足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要求,这种现状难以适应新课改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如果不尽快优化,将会束缚小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化发展,难以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塑造、提升作用。
二、新课改背景下解决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专业音乐人才加入到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如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学校要为其营造重视音乐教学的氛围,为音乐教师提供让他们能够充分施展音乐才华的舞台,以吸引和促进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投入小学音乐教学事业中。同时,学校可邀请一些专业音乐教师到学校进行培训,或为本校音乐教师提供外出进行音乐专业技能及音乐教育理念培训的机会,以扩大音乐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加大小学音乐教育投入,创造良好音乐教学环境
学校是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场所。音乐教学环境和条件,如音乐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的优劣与高低等,都对于能否优质高效地展开小学音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和音乐素养,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并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很有必要。音乐教学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教育的加大投入,如设置专业的音乐教学场所、丰富增加教学乐器、多媒体教学设施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享受、提升兴趣的音乐教学环境。
(三)创新音乐教师教学理念,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需求和特点创设教学安排,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教学氛围的营造、采用趣味性教学、进行轻松愉快的音乐测评等。对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音乐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以及对音乐产生想象、感知、欣赏、赞美等多种情感。为此教师可注意把握好如下原则:一是注意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二是恰当体现音乐教学的人文性,三是关注形成音乐教学的规范性,四是重视音乐教学的创造性,五是重视音乐教学的技术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
(四)创设生动灵活的情境教学,丰富小学生音乐素养
如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创设有真实体验的情景模拟教学,根据音乐中角色的不同,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表演,体现不同的角色,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像,理解、分析、掌握角色的心理及情感特点。并将自身对音乐的认知融入到表演中,以此增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度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极大兴趣和自主性。
如:《牧童之歌》歌曲教学,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曲调活泼的新疆民歌,歌曲描绘了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牧童充满喜悦的放牧心情,人物形象鲜明可爱,学生易受感染并传唱。教师可先教会学生演唱,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歌词内容进行教学情景创设,教师可以借助响板打击节奏,模仿马蹄声并引导学生想象小牧童骑着小马在草原上悠闲放牧,体会小马的节奏,想象宽广的草原、美丽的小花、和煦的微风等并将这些场景拟人化,引导学生一起跟着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在演唱时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并分派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歌曲内容及情感的理解,通过场景想象和演绎,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及演绎的创造力,使音乐教育由专业教育拓展到学生的情感认知及对大自然、对生命产生新的感悟,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善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生动及多样性
【关键词】农村 小学音乐教育 调查分析 建议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作为教育手段,达到教育人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其首要任务并非培养个别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成为音乐家,而是鼓励、帮助众多孩子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让他们从音乐中获得喜悦和乐趣。这种教育理念值得音乐教育者深思,同时,也让人们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产生疑虑和担忧:当城里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购买钢琴并高薪聘请教师的时候,农村孩子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又是怎样接受音乐教育的呢?
笔者在湖北省孝昌县丰山镇的几所小学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对调查现状的具体分析和说明
(一)音乐教师配备情况
丰山镇的小学音乐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他们通常进入学校后便转成正课(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并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正课教学,音乐课反而成了副课;另一类是非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他们原本负责正课教学,但由于学校音乐教师稀缺而被迫兼任音乐教师。
其中音乐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为资教生或省考生,年龄在22至30岁。采访的4名教师中有3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1名为专科学历,他们大多数参加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非音乐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由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其他科目教师担任。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层农村教师工资普遍不高,如孝昌县一名工作12年的小学音乐教师月工资仅1300多元,因此音乐教师的岗位很难留住专业人才;二是农村小学教师人数极为有限,教师不得不身兼多个教学岗位。
(二)音乐教学情况
各小学的音乐课设置以每周两节课居多,其中1所小学将五、六年级的音乐课减至每周1节。在教学内容上,3所小学中有2所小学是按照教材内容正常教学,而1所小学则没有按照教材内容教学。这与师资水平有很大关联,通常情况下,音乐素质较高的教师会适当教学生一些浅显的音乐理论知识,而音乐素质不够高的教师则往往将音乐课本搁置一旁,仅是教学生一些较为熟悉的歌曲。有时教学内容也会围绕各种文艺比赛而灵活安排,比如为推广艺术教育,湖北省开展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各学校会临时选择参赛歌曲为教学内容。
固然,按照教材教学能体现学科系统化和专业化,但是,丰山镇中心小学的一位音乐老师的话却发人深省,她说:“由于现代媒体越来越发达,很多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容易受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影响,开始追求明星偶像,对音乐教材中安排的学习内容兴趣不大,我不得不舍弃教材另找一些他们喜欢的歌曲教学。但由于高年级学生开始有了性别上的差异,男生和女生喜欢的歌也不太一样,有一次我教他们唱《隐形的翅膀》,女生明显热情很高,而男生却不太愿意唱,而当我教周杰伦的《台》的时候,男生学得兴致勃勃,女生反而不感兴趣。”翻开小学各年级的音乐教材,笔者发现里面所选歌曲创作年代久远,以红歌和民歌为主,虽然教材改版频率高,但选入的新作品极少,而且旋律陈旧老套,歌曲内容也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相比流行音乐,这些传统老歌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三)音乐器材配备情况
目前,经济实用的电钢琴是各小学的音乐教学器材首选。最近一年,音乐电教板开始在农村小学中广泛应用。据丰山县教育组组长介绍,这几年在教学器材购置上的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投入70万元,2012年投入80万元,学校的教学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在采访丰山小学时,笔者参观了一间设施现代化的音乐教室,2名刚刚毕业于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的“90后”教师非常自豪地向笔者逐一介绍这里的各种教学设备和用具,从他们充满自信的脸上看到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美好的未来。
但同时,有的小学如港边小学,由于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所购置音乐器材无人会使用,所以该校没有配置音乐器材,显示了音乐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
(四)上级部门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态度
各级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都十分重视。为了推广艺术教育,自2010年起,湖北省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活动,孝昌县专门设立了“局长杯”“校长杯”歌唱比赛,孝昌县教育局局长和来自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校、县直学校的校长、书记等人都带头参加比赛,掀起了全员参与“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的热潮,丰山镇也积极响应号召,在各小学普遍开展这一活动。
(五)音乐教师培训情况
自2008年教育部推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来,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能获得3个月脱产研修培训的机会,这对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为响应湖北省倡导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2010年4月,孝感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大家唱、大家跳”艺术骨干教师合唱指挥培训班,全市200余名艺术骨干教师参与了培训,其中70%以上来自于农村学校。
总的来说,丰山镇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情况比较积极健康,其前景也是光明和乐观的,但是,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音乐教育观念的改进、音乐教师队伍的稳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学体系的完善等。
二、几点建议
针对丰山镇几所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转第页)(接第页)
(一)加强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托玛斯·塔珀如此总结音乐的功能:“音乐带给我们快乐;音乐要求我们养成遵守秩序的习惯;音乐能赋予我们帮助他人、使他人愉悦的力量;音乐能带给我们伟大而纯洁的思想,在我们心中唤起那种思想。”[1]
从事音乐教育的人应该清醒而深刻地认识音乐的功能以及音乐育人的重要意义,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音乐课与孩子将来面临的中考无关,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对这样的功利性认识,我们一定要开展批评。在开展音乐教育时,教育工作者不能停留于做表面文章,忙于应付上面的检查,而要真正把音乐教育当作事业去开拓和发展,这样的音乐教育才是最健康和最科学的。
(二)编写音乐教材要符合学生心理和需求
在调查中,笔者让教师对教材的编排谈谈个人的见解,有的教师提出,教材上编选的歌曲太陈旧,建议选编一些当代流行的、深受孩子喜爱的歌曲,例如《隐形的翅膀》一类的既励志又动听的歌曲。笔者认为,音乐教材编写者应当多研究少儿的心理,多听听孩子和教师的意见和心声,而不是闭门造车,否则,所编写的教材必然会脱离教学实际,不受教师和学生欢迎。
(三)开展本地民间音乐教学活动
农村蕴藏着最原始、最丰富的民间音乐宝藏,如地方戏曲、民歌等。笔者建议把优秀的本土民间歌谣纳入课堂,甚至聘请当地民间艺人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传承了本土民间文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建设一支专业的、稳定的小学音乐师资队伍
除了省考的小学音乐教师工资能达到每月2500元(由国家资助)外,其他音乐教师工资普遍偏低,这使有的年轻音乐教师“转行”成为语文、数学老师,导致音乐教师队伍偏离专业化。另外,由于音乐教师队伍主要由年轻的资教生组成,而资教生工作年限短,人员更替频繁,所以农村音乐教师队伍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建议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稳定音乐教师队伍,例如提高音乐教师工资待遇,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机会,对音乐教育年限长、在音乐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教师予以嘉奖和鼓励等。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竞赛活动
从湖北省“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开展的成功经验中,我们看到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产生了强大的督促作用,因此,建议在课外广泛开展类似的音乐竞赛活动,如班级竞赛、年级竞赛,内容与形式要多样化,如歌唱表演、器乐演奏、音乐剧、戏曲等,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让其在竞技中学习和成长。
尽管这次调查的范围小,但丰山镇小学是农村小学的缩影,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前,笔者上网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但现实还是大大出乎意料,农村教育条件真的得到了改善,农村音乐教育也切实得到了加强。目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年轻大学生到偏远乡村支教,这无疑给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2―0027―01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反思。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家长及各级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对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意义缺乏认识,因此农村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音乐课就是学唱歌,让孩子唱着玩玩而已;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音乐不但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影响学习文化课。由于家长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倍受冷落与歧视。同时由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文化课上,忽视了音乐教育,音乐课几乎形同虚设。
2.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有些农村中小学几乎没有专业音乐教师,音乐课主要由中师毕业生兼代。这些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较低,理论水平有限,只会演奏简单的一两种乐器;还有一些兼代音乐课的教师不具备音乐专业素质,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教唱一些流行歌曲,或是教唱一些当地流传的民歌,至于音乐欣赏和简单的乐器演奏以及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讲解更是无从谈起。同时,由于农村的财政收入有限,地方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虽然力度在加大,但是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微乎其微。
3.音乐教师的素质及待遇偏低。农村中小学的很多音乐教师有的根本没有接受过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很多教师根本不懂音乐教育学和心理学,音乐理论素养较低,音乐艺术技能较差,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教学方法呆板而且单调,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不能适应音乐课程的要求。同时由于音乐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因此无论音乐教师做得怎样出色,但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以及评优选先进上和文化课教师相比都处于劣势,这种不公平待遇严重打击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音乐教师无心进行音乐教学,甚至中途改行去教文化课,造成了音乐教师的流失,遏制了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
二、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要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学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要鼓励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活动,使家长切身体会到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要积极鼓励和调动社会上各种力量来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种渠道筹措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经费机制,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教室,配置音乐教学器材,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待遇,使音乐教师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创造力 大学素质教育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音乐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抒发人类的情感,同时可以发展人类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既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压力,又可以加强沟通,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和基本素质。
一、音乐教育对大学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人的情操,同时通过听觉艺术等形式丰富人类的情感。对于大学生来说,音乐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通过听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创造、投入及欣赏等过程中,结合自身经历和理解,和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让大学生在欣赏思考中成长。
音乐的创造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最基础的情感表达,无论什么音乐形式,都离不开生活,音乐是生活经验的凝练和升华。大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音乐的欣赏增加对生活的感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同时通过对艺术家的人生经历、音乐创作背景等欣赏和剖析,感悟生活的真谛,也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找到情感宣泄的窗口。例如通过对大音乐家贝多芬的人生经历,从中学习那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情感素质,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升华。
(二)音乐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是人类参与活动最高的活动形式之一。人类在参与、体验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通过音乐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教育中的即兴表达,可以培养学生把握生活的听觉敏锐感,培养他们精确的节奏感,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音乐的理解和感知等。通过这些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从而无形之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而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审美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创作过程,欣赏音乐的动态美和情感美,增进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欣赏,自觉甄别美与丑。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形式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进行调剂,通过听觉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的独特魅力等。
二、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培养从单一的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向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尤其是当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全方位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竞争的关键因素。当前的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在提供大学生素质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为:
(一)大学教育的音乐教育在非音乐专业的教育比重比较低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等,大学教育中的音乐在非音乐专业的专业教学中的比重比较低。尤其是一些非艺术类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大多以选修课为主,部分专业甚至没有音乐鉴赏课程。
(二)大学教育的音乐教育认识不足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着重于思想品德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对于非专业课程,如体育、美术和音乐,大学管理阶层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在课程安排中缺乏合理性。大学教育的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开始实行,但部分院校还是以学生的技能培训为主要侧重方向,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教材指导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则需要专业的教材指导和系统的理论指导,而高校的音乐课程,尤其是一些非艺术类的音乐选修课程,由于课程安排等原因,没有专业的音乐教材,甚至部分音乐教师是非科班出身,音乐课程以欣赏音乐为主,对音乐的创造和剖析没有深入进行,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
三、针对当前音乐教育出现的问题对策
(一)在课程安排上学校要有足够的重视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学生情感宣泄的窗口,尤其是当今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音乐能够起到很好的减压作用,同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音乐教育的作用,学校应该有充分认识,并在课程安排上使音乐课程更趋于合理。此外,需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如多媒体的建设和音乐器材的建设,都需要学校的支持。
(二)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
音乐是一门艺术课,也是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在音乐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培训极其重要,一方面音乐教师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专业培训让音乐教师深入系统地构建音乐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对音乐教材要统一进行专业编制和采购
对于音乐选修课程,学校要提供专业的音乐教材。目前大学生的音乐教材都是由大学教师自主编写,因此,对于音乐教材的选择,首先要选择专业性强、有针对性的教材。此外对音乐教材要采取标准化的采购,教材的编写要请专业教师统一编写,以便确保教材质量。
总之,大学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义务教育;音乐教育;现状;解决措施
音乐是人类传承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个残缺不全的教育。农村偏远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观念陈旧,音乐教育资源匮乏,与现代教育目标相差甚远。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音乐教育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农村偏远地区音乐教育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音乐教师的专业特长被忽视
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没有专业音乐教师的现状已基本得到缓和。而专职的音乐教师却很少,往往担任音乐课的教师还要兼任语、数等其他科目,且同其他学科的考评的分大有折扣,使音乐教师难以静下心来发展专业特长,久而久之,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渐生疏,不能很好的完成音乐教育任务。
2.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音乐教师素质令人堪忧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绝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对音乐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不够,教学方法生硬,呆板、单调。比如,多数小学老师墨守成规地坚持着传统的大声喊唱的带唱模式,一字一句的教唱,且五音不全,无音准意识,更谈不上其他要求了,忽略了音乐教育的艺术性,趣味性,导致学生音乐素质和审美意识低下。到了中学阶段,专业的音乐老师无从下手。
3.教育观念落后
有些经济落后的地方只重视文化课程教育,从而忽视了艺术学科的教育。挤占艺术学科教学时间的现象仍然存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美育、智育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中小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我们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不断加强和改革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
4.音乐教学相关的设备设施相对落后
在当今,运用多媒体教学俨然成了“时尚”,然而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由于设备缺乏却仍沿用着传统大声喊叫式的教唱模式,或用录音机让学生跟唱。而简单地常见民族乐器是音乐教学必备的设施,而就这些在农村中小学也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这样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可谓是纸上谈兵。
5.音乐教材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有待调整
现行音乐教材的部分内容与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不相适应。学生学起来难度大,因而无兴趣,导致教师难以因材施教,不得不抛开教材。从而导致城市地区中小学与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法国作家雨果也曾指出:“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这些无不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要更新音乐教育观念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一是要懂得艺术教育,重视音乐教育,懂得艺术教育在诸多方面的功能(美育功能、智育功能、德育功能等),要成为艺术教育的“内行”;二是要关心支持音乐教师的工作,为他们创造条件,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的专业发展。三是树立学生德智体美劳都要发展的思想,把音乐教育活动制度化、经济化,既要扎扎实实,又要生动活泼。
2.增加音乐教学设备,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和网络资源等音乐教学设备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是必要的,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因此应适当增添常见的乐器和音乐教学设施;优质教育资源犹如一股清新的山外来风,吹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远程教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在音乐课上,现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离农村实际较远,教学难度大,这时就可以利用网络下载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材,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耳闻目睹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还可起到省时、省力、高效的作用。
3.抓好音乐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音乐教师的师资水平是影响音乐教育质量的直接因素。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落实音乐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鼓励他们忠诚于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多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素质,为音乐教育奠定基础。其次,根据我国农村中小学面广量大,艺术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办班进行专业培训,有组织的挑选乡村学校骨干的音乐教师,轮流训练或组织巡回教学,增加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作为音乐教师自己,一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业务自修,力争专业进修和短期培训,保证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二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三是要针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秉除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结合器乐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4.加强专业交流,改革教学模式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 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就整体来说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即公共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教育。公共音乐教育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等方面起到了不能替代的作用。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公共艺术师资队伍水平息息相关。师资质量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师资培养模式,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统招硕士的培养模式,这两种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师资的整体素质,而且也缓和了公共音乐师资匮乏的矛盾。虽然目前的公共音乐师资培养模式在特定的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对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行师资培养模式将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状况。
在普通高校担任公共音乐课的教师,大部分是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的音乐系和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资。在这其中,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音乐表演型人才、高师院校则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这些院校的培养方向并不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很大一部分本科毕业生进入到普通高校,担任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工作,成为我国长期以来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主要来源。我国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的音乐系和高师院校多年来,基本上采取的是专业为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课程体系知识面较窄,侧重于专业性的特点。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要求教师不仅专业突出,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也就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所以,不能仅凭专业技能的优劣来衡量一个公共音乐教师水平的高低。我们要正视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公共音乐教育师资,一定要转变过去的师资培养模式,创建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一、拓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培养途径
随着公共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现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更多的需要,首先:
(一)音乐本科阶段增加公共音乐教育专业,为培养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做好铺垫
目前,在我国音乐教育本科阶段还没有一个培养目标是针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这一新兴学科,尽管研究生的培养阶段有,但是这根本满足不了全国众多的普通高校的需求。而且,很多在普通高校担任音乐课的教师本科阶段的学习根本不了解这一学科,更谈不上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这一学科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等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他们都是担任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以后,才开始了对这一学科进行学习摸索,进入研究生阶段才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的系统学习。如果在本科阶段增加这一教育专业,或者增加此类课程的选修,那就给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学科基础,那样的话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那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就有了有力的保证。
(二)在全国有条件的院校推广首都师范大学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研究生培养模式
首都师范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硕士招生点在全国是仅有的,这一模式的尝试非常成功。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仅靠这一所院校的培养力度是完全不能满足全国普通高校的需求的。现实情况是全国普通高校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开设了公共音乐课,有的虽然开设了,却处在一种散漫、不受重视的状态。所以,教师的缺口还是存在的,一线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并不够,远远达不到教育部文件中规定的:高校公共艺术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为千分之一点五至千分之二这一比例。所以,还需要加大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最重要的是培养高规格的公共音乐教师。
招收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统招硕士,是培养高素质公共音乐教师的最好渠道,到目前为止,只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招收,这样的培养面太窄,培养速度无法跟上。所以,在全国有条件开展这一工作的招生院校推广此模式,为我国普通高校培养公共音乐教育的专门人才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最重要的是加快了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师速度,促进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方向在职研究生已经停招,考虑其公共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改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办法、攻读形式等。研究生课程进修教育肩负着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责任。所以,职后培训的形式值得我们去思考。要充分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职后培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不仅是一项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长期工作。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教育,既可以是攻读学位的进修学习,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短期培训、讲座,还可以是访学、函授进修等等,以及非正式的研究与团体工作、网络学习、教学观摩活动和出国考察等方式。这些多样化的培养形式丰富了公共音乐教师职后培养形式,可以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为普通高校培养具有一定的公共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公共音乐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创建多元、灵活的培养模式
在具体操作中,可灵活实行公共音乐学科教育加音乐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比如: 4+1(4年音乐专业教育1年公共音乐学科专业教育,毕业时获双学士学位)、3+1+2(3年音乐教育, 1年到普通高校实践教学, 2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专业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教育硕士学位)、4+2(4年音乐教育, 2年教师专业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毕业时获教育硕士学位)、4+3(4年音乐专业教育,3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硕士学位)等多种形式。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性尝试性的框架,是一种改革的思路或引示,各培养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一)本硕连读即4+2模式
本硕连读即4+2模式,主要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到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进行教师教育的专业学习,最后授予硕士学位。4+2”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完全按照音乐专业的培养模式,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本科学习结束后,经过一定的筛选程序,继续学习公共音乐教育教育这一方面的系统知识、当然还包括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生课程,最后撰写专业论文,获得硕士学位。4+2培养模式可以改善培养规格,提高师资的质量,从公共音乐专业、教育专业、音乐专业三方面加强对未来普通高校教师的培养,使未来的高校教师能够胜任工作。这种模式培养了高水平、高层次的公共音乐教师。同时,这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学得充分,又懂得教育,最重要的是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样的话,进入普通高校就能很快的适应教学实践。
(二)本硕连读即4+3模式(4年音乐专业教育,3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毕业时获硕士学位)这种本硕连读的方式首先在本科学习期间,按照音乐专业的培养模式接受本专业的训练,本科学习结束后,经过一定的筛选程序,继续学习公共音乐教育教育这一方面的系统知识、也包括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生课程,最后撰写与之相关的论文,获得双证。这种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也会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
三、建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专业培训机构
目前,师范院校综合化和非师范院校设立的教师教育的状况,教师培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了突出公共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特色,提高其专业质量,建立如西安音乐学院筹备建立的专为高校培养公共音乐师资的教育中心(名称暂定为“西安音乐学院第二师范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中心的建立,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提供了专业的培训机构,将会为全国的高校解决一批公共音乐师资问题。而这一专业的培训机构也是值得各个培养师资的院校所借鉴的。此外,可以利用院校设立的专业的培训机构来开展公共音乐教师的岗前培训,上岗前在培训机构培训一年,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 以此充分发挥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
四、关于招生录取标准的思考
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考试录取方式延续着多年来专业院校的传统方式,侧重于学生专业音乐技能的考核,而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考核不足。因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传统考试办法有其针对性,他要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的专业素质高水平要求是必须的。因此,对其文化课考试分数要求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现有的选拔演唱、演奏高水平人才的考试方式对以后要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学生是不适宜的。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面对的是思维活跃的大学生,通过公共音乐艺术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开拓思想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促进身心全面。这一系列的培养目标就要求公共音乐教师本身就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要成为跨学科型的教师,这就与招生标准产生了矛盾。那么只有改革考试标准,才能满足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培养模式对生源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才能招收到具备高校公共音乐教师潜质的学生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视文化课的成绩,提高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其次可以增加一些考试科目,如:艺术综合知识等等;另外,也可以在录取的学生里挑选适合从事公共音乐教育工作的,可以进行考试,考察综合素质,最后择优录取。
五、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通过各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为了培养合格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师资,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建立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统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明确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培养中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如全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方向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承担培养任务的一共有13所院校,但是课程标准却存在很多不同。所以,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必然导致各个培养学校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本校师资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需要设置课程。所以,要完善公共音乐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必须统一课程标准,各个培养单位在这个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以此解决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的问题。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符合公共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人才,不是培养技艺高超的音乐表演人才,更不是侧重于专业能力的中学音乐教师。培养学校只有具备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出高素质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合格师资。
(二)改革课程内容,紧扣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工作需要一套特殊的教育知识体系,其课程内容应该紧贴普通高校教师教育的实际。
一般来说,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为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三大块。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育的教师在课程结构上要求需要接受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公共音乐学科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教育理论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所必备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被重视。教育理论知识包括学科的体系框架、技能技巧知识、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学科的背景知识和发展方向等。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教育课程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给教师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人文基础、广阔的视野、高品位的素养。它们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质量以及教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有着实际意义。
对于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来讲,教育理论知识是基础,音乐学科知识是教学的主线,而其他普通文化知识则是使音乐教育全面提升的保障。缺失教育理论知识就会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缺乏音乐学科知识则会缺失音乐教学的实际意义,音乐艺术教育就会干涸枯竭;缺少了其他普通文化知识的补充,音乐艺术教育将会失去了光彩。所以,文化素质低的的音乐教师来从事教学工作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一定要走专业化培养道路。首先,重视公共音乐专业这一学科,把握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别的专业教师培养相同的力度。其次,拟定合理专业标准,包括公共音乐教师标准、公共音乐教师质量标准、公共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公共音乐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定标准。我们应当认清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各个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而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师资培养模式作为基础。所以,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是公共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石。高校需把师资培养当作首要任务来抓,给以合理的指导,并且认真对待,落实好培养的各个环节,寻求更好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北京当代师范教育研究院.中国当代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一)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非常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推动素质教育,实现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小学音乐在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弊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1.忽视了学习的主体中学生的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教育方式中,中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在的中学音乐教育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来播放和音乐课程相关的歌曲,讲解音乐的基础乐理知识,介绍音乐背景相关的内涵,无法使学生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中学习对音乐的兴趣不高、课堂氛围十分乏味,上课的效率也不高。
2.中学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和落后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学音乐老师不够重视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在学习中思考,创新的能力。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来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中学音乐教育一般只进行简单的歌曲播放,教学和介绍音乐知识,无法将音乐的内涵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缺乏趣味性和启发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相对来说不够先进的教育理念阻碍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激发。
3.改革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完成
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尤其是相对于别的课程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是因为目前大家都习惯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导致课堂上的教育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应也还存在缺陷,不够完善。导致了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在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改革来说速度更加缓慢。
二、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如何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活动,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
中学音乐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养,对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机会让教师之间可以相互经交流经验,开展专题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这对提高中学音乐教育,激发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二)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特定的情境介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主要情感和传达的价值观及生活中的真善美,促进课堂学习氛围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结合音乐的主题内容、风格和类型等的不同,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趣爱好营造出适合小学生自身特色和年龄特点的情景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置情境创设的不同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改变师生关系,打造新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在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中,应当注重发挥孩子们童心和天性,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方式,从中学生年龄阶段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行为出发,制定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用歌声和语言共同抒发自己对世界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情感传递,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不从自己的审美和认知水平来评价中学生的音乐世界,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我世界,展现自我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师不再是评价的权威,而是引路人,帮助学生发挥出他们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创造。教师也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意识,给学生留下最为宽广的想象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热情。
(四)课堂的评价体系应该以鼓励为主
中学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来说还属于起步阶段和启蒙阶段,中学音乐是学生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课程之一,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的真谛,学会以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在中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方法和所激发的对学习的兴趣,还关乎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的鼓励中调整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心。而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某些语言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生所展现的学习热情,从不同的角度以鼓励为主、鞭策为辅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孩子的表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和好胜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积极的思考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兴趣的养成。
三、结论
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有关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确立。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以丰富多样的上课方式激发中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为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启发性和艺术性的课堂,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13(11):234-237.
[2]刘海琳.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才智,2015,23(14):432-436.
关键词:音乐基础教育创新误区思考
音乐基础教育尽管在近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仍存在着一些误区或者说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搬开了绊脚石,我们才能顺顺利得地向前进”,要改革和创新音乐基础教育,就必须走出在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各种误区。
一、音乐基础教育要走出“专业教育”的误区
有报道曾披露过这样的调查信息:“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音乐,但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不喜欢音乐课。”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少教师把中小学音乐课上成了音乐专业课,给学生进行纯粹的音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背记的东西太多,人为地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与负担,久之,导致学生害怕进音乐课堂。这种现象不能不令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担忧。要走出中小学音乐课堂“专业化”的怪圈,还给学生学习音乐的快乐与兴趣。
1.正确把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我们实施教育行为的指南,只有正确把握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的尺度,我们才能恰当地开展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开设音乐这门艺术课程,并不是要我们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这起码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我们面对的是普通中小学校的普通中小学生,应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方面下功夫,使学生能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来体验生活的美妙、感受人生的快乐,使其在情感、性格、兴趣、审美等方面产生良好影响,树立创造生活的信心,为今后的学习与提高奠定基础。
2.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音乐教育创新的成败。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大都毕业于各音乐大中专院校,他们在学校接受的都是正规的音乐专业培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接触甚少、研究不多,一旦走上音乐讲台,就只能用在学校学到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自己经历过的技能训练方法来应付课堂,更有甚者,在专业上有的会唱歌不会弹琴、有的会弹琴不会跳舞、有的会跳舞不会写曲等,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学音乐教育创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而要下大力气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中小学音乐教育艺术的培训(各音乐大中专院校也应加大改革力度),使他们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之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创新的要求。
3.优化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参与性、自主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己对音乐的体验、思考与判断,压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的创新品质从何培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更新教法、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在“动”起来,“舞”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创新的体验,才可能产生创新的欲望,才可能有所创新。
二、音乐基础教育要走出“支撑门面”的误区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已成为许多学校和家长“支撑门面”的招牌之一。为了参加各级各类的音乐方面的比赛,学校挑选少数学生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进行强化训练;为了迎接上级的各种检查,学校排练几个文艺节目演出汇报,这样,投入的人力、物力少,又见效果;领导见了,认为学校艺术教育有成效;获了奖,给学校和家长争了光,学校和家长有了炫耀的资本,都高兴。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校只重视韵队组少数学生的训练,以此来支撑门面,将大部分学生拒之音乐教育的门坎之外,淡化了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极不实在。因此,要创新中小学音乐教育,就必须打破“门面”观,还给学生学习音乐的权利,注重音乐教育的实效性。
1.摆正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有了正确的办学思想,才会纠正不良的教育行为和动机。中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给学校或家长争光,开设中小学音乐课程,也不是为了培养几个尖子生,其根本目标是为了育人。不要因为音乐课程不是中专、高考科目,而不被学校和家长所重视,淡化这门课程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轻视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仅仅把它作为支撑学校和家长门面的招牌的观念和行为是不可取的。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摒弃“门面”思想,把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正规开放课程,正常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实效,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教育的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开设好中小学音乐活动课程。学校音乐教育主要包括课堂音乐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两方面。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中,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领域、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培养习惯,而且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将来进一步学好音乐,提高各方面素质打下基础。把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开设成音乐活动课程,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合理;在内容上,将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全面性;在形式上将更有层次性、多样性、适应性;操作上将更具有选择性、灵活性、互补性、它与课堂音乐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以共同完成中小学音乐美育的任务。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与自己喜爱的音乐活动课程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真正还给学生学习音乐、热爱音乐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