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6:00: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施工安全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工程概况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华中农高区学校项目位于荆州市太湖港农场管理区,项目由湖北省华中农业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5082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楼、图书馆、操场、食堂及师生宿舍等。项目一期主要建设教学楼ABC区、食堂、主大门、运动场看台、次大门、水泵房、配电房、场地平整及室外工程。
二、同类建筑安全事故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工程建设事故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4月、6月和10月,死亡人数较多的事故主要集中在4月、5月、6月、10月。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坍塌、高处坠落、机具伤害、触电、物体打击等。分别死亡22人、20人、5人、3人、2人。分别占死亡总人数的42.46%、38.46%、9.62%、5.77%、3.85%。针对这些事故的发生,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事故直接原因分析。一是现场的安全施工组织措施不到位;二是支撑系统不稳定,严重违反技术规范标准;三是施工现场的作业层、楼层、洞口和电梯井等临边防护不到位,导致高处坠落事故频发。四是班前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不到位,一线作业人员冒险蛮干。
(二)责任主体履责原因分析。一是部分建设单位不依法履行建设程序、违法发包或指定分包,或私搭建设班子,集建设、施工、监理于一体等违法违规行为现象仍然存在,任意压缩工期,不及时拨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等。二是一些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健全、责任不落实,不按规定对所属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检查、不及时督促工程项目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自查整改活动,不主动履行主体责任。三是监理单位不依法组建工程监理部,不按规定配备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监理人员,对工程监理部的日程安全监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督促。工程监理部的安全监理职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对施工单位及其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履责情况监理不力,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检查、督促整改落实不力。
(三)从业人员履责原因分析。一是部分施工、监理单位配备的关键岗位人员存在脱岗、人证不相符等现象,相关人员编写的有关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资料无针对性,措施乏力。二是施工现场管理和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走过场,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日常监督检查不力。三是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单薄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四)监管不力原因分析。部分相关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麻痹、大意思想,且没有按照要求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予以落实。
(五)建筑市场原因分析。部分施工、监理单位相互压级压价,工程项目存在不合理低价中标,围标串标、资质挂靠等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三、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责任主体分析
本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施工。项目的前期建设工作均依法进行办理,保证了项目依法建设的基础。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中标以后,均及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大纲》,专门制定了安全生产的管理细则,确保了施工过程中安全责任主体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分析
本项目主要分项施工项目有:土方开挖、基坑支护、脚手架、模板、混凝土、钢筋绑扎、砌体、水电安装、消防施工、幕墙施工、装修等。根据工程管理经验,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脚手架、基坑支护等支撑系统不稳定,严重违反技术规范标准;导致支撑垮塌引起安全事故。
(二)施工现场的作业层、楼层、洞口和电梯井等临边防护不到位,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三)施工临时用电管理不到位,设施设备不齐全,导致触电、起火等安全事故。
(四)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班前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不到位,一线作业人员冒险蛮干,导致施工安全事故。
五、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管理
针对以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结合本项目实际,特制定以下风险管理预案:
(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设单位成立以李宜孝为组长,何宇翔、刘从军等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施工单位成立以项目经理唐国良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朱正宏、孙俊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湖北省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二)制定详细的脚手架和深基坑专项施工安全方案,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认可后,方可组织施工,避免盲目施工或准备不足引起支撑系统不稳定,从而埋下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论证通过的方案组织施工,避免擅自改变施工方案,引起安全事故。
(三)制定严格的施工现场的作业层、楼层、洞口和电梯井等临边防护措施,严禁高空抛物,做好各种警示标语标牌的设置,消除坠落风险。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危险源;预防
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很多危险,高处的作业工作量较大,工作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事故,这些都是建筑施工的特点,由此可见,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是高度存在的。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及辨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是指建设施工活动中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及物质损坏、环境破坏等意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等的不安全意识、情绪和行为;机具、材料、施工设施及辅助设施等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气候、季节及地质条件等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单危险源以及导致的事故主要有: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坍塌;起重伤害;机具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火灾;爆炸;雷击;中毒;窒息;气象灾害及地质灾害等。以上危险源或事故,既单独出现,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同一个危险源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建设条件、不同建设者、不同作业技术水平、不同工程建设阶段出现的概率及导致的事故风险不尽相同。不同的工程,其危险源之间的相关性、因果性及由此导致的事故风险也不尽相同。
建筑工程危险源的辨识包括以下内容:辨识材料、能源、运输、生产装置、设备安装、建设对象、自然环境、人的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危险;辨识各子系统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时可能对其他系统的危害及其它系统发生事故时对本系统的危害;辨识由于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火灾、爆炸等单危险源造成的危害;辨识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雷电等对系统的危害以及由此诱发事故的可能性;辨识重大危险源被激发酿成事故后,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程度及其概率;辨识生产系统在设计和施工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辨识系统的结构、布局是否满足检修、维护的要求,测试作业对操作空间、通道等条件是否满足要求;辨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操作条件对防止人为失误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等,列出影响施工安全的危险源,实事求是地设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2工程安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认真、详细地研究施工图纸,熟悉施工流程、熟知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与操作过程,了解设计目的及其中的细节,明确施工工程在质量方面的要求。
(2)把握施工设计资料在施工方法、各环节的施工次序、施工的相关技术措施及施工总体进度的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与关键部位要彻底摸清。
(3)详细勘察施工场所。掌握施工图纸的要点,只能证明对施工图纸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若要清楚、全面地解析施工工程,还须亲自对施工场所进行勘察。只有真正掌握工程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管理施工过程,切实落实施工的具体方法,使工程顺利完工。
3施工安全防护对策的主要内容
3.1合理组织施工
在一个工程施工之前,要有一个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它是建筑工程前期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全局统筹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组织;是施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保证各项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的前提。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每一道工序都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不是乱七八糟。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的用电方案;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就像是一个大的规划,设计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让建筑施工现场摆脱杂乱的现象,让一切井井有条地发展,而不是遇到任何事都乱成一团。
3.2保养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是施工人员每天都必须接触的施工工具,所以要确保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在使用前或使用中更要定期进行机械强度或绝缘性能等特征的试验,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带病”设备进入运行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对机械设备要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有计划地检修,使设备可以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从而确保操纵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企业购买施工用具的时候,更要注意是否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保障其质量的证件,并在投入施工现场前进行复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都必须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所以一定要保障它的合格、标准,这样才能从客观上解决安全隐患。
3.3电路管理
电路,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问题。电路及变配电设备,必须根据现场用电量统筹规划,认真安排,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尤其是电路引起的意外事故。施工现场内,不得架设高压线路,进入现场内的主干线尽量少,根据用电位置,在主干线的电柱上先设好分电箱,防止维修电工经常上电线杆带电接线,以减少电器故障和发生触电事故。在施工过程中,电的安全隐患是绝对不能轻视的,所以,在电路管理上,一定要加强监管。
3.4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的意识,就必须加强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宣传,落实安全技术交底。现如今,大多数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相对比较差,他们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又是事故发生后最大的受害者。可见,加强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尤为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减少事故的发生。
4危险源的控制
对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危险源进行登记。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时间、地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联系人、联系方式、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建筑工程危险源的特点,对施工企业与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安全、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自然和环境危险源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预防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进行必要的修订。
5结语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预防工作应在“经验控制型”及“过程控制型”的基础上,运用以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发现控制型”及“超前控制型”的管理及事故预防模式,形成较为完整的事故防范体系,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好建筑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使安全系数有效提高,要做到既保证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采矿新技术;矿山开采;重要性
我国虽然疆土广阔,但能源结构比并不合理,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约占70%,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应用资源。然而,许多矿产资源都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且在开采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并不理想。一方面,矿山的采出量有限。另一方面,开采技术有待提升。矿产区因地形、环境复杂,所以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1我国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煤炭开采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各类问题中,安全问题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问题。统计显示,仅10年以来,我国煤矿开采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5万。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技术落后,因为大部分矿井都存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所以很容易出现中毒事故[1]。不仅如此,由于技术不到位、智能化水平低,所以还会出现冒顶、片帮等伤亡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矿山开采行业的发展。(2)环境污染。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难免会破坏一部分植被,且煤矿粉层会污染空气,露天煤矿的影响最为明显,在煤矿周围,不论是植物、建筑物都会受到影响。一方面,露天开采因为剥离从而破坏植被。另一方面,矿井排水会影响地下水位,也会污染地表水体和土壤。如果矿井对雨水的承受能力不足,还会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3)资源浪费。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国许多矿山开采还是以人力为主,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这主要受到成本和技术两个方面的限制,进而造成矿山开采效率低下、开采量较少、经济效益不高。如果采用炸药爆破等传统开采技术,不仅回采难度大,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4)管理混乱。我国中小型矿产企业较多,大部分企业都属于私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以企业的利益为先,缺少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不仅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高,技术应用和推广的效率也相对较低,造成矿山开采行业发展缓慢。
2采矿新技术对矿山开采的重要性
(1)提升经济效益。矿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有很多,运用采矿新技术对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采矿新技术有利于采矿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采矿新技术可以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通过这两方面的优化,可以提升矿山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矿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升,应用新技术后矿产产量也明显提高[2]。可见,技术革新对煤炭行业发展和进步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解放更多人力,而且减少了人员的直接参与,大大降低危险隐患,从而减少矿山开采中的各类安全事故。(2)规范企业管理。在矿山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在不断的更新,设备也随着技术的革新不断更换。为了适应新技术和新设备,企业还要完善管理模式,逐渐向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这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配合全新的机械设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确保开采的数量、质量和安全性。在引进新设备之后,企业要采用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方式,为了保障设备的使用效果,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故障排查。此外,在行业竞争的过程中,率先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3)优化产业体系。我国煤炭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技术、经济、人力等方面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类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发展,还会增加矿山开采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控制矿山开采安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如此,在引入新技术之后,管理理念也随之更新,许多企业都认识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围绕新技术构建了全新的矿山开采生产体系,不仅提升了矿山开采的效率,也保障了矿山开采的安全。在技术推动和国家的号召下,煤矿产业的生产愈加规范化,发展路径也在不断拓宽。
3采矿新技术的具体应用优势和发展趋势
(1)应用优势。近年来,我国采矿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针对不同的矿区、矿产有了不同的开采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开采的效率和质量。传统开采技术会受到地形、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矿山企业会遇到各类难题,新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保障采矿安全并提升开采质量。具体有哪些应用优势,可以根据小阶段的爆破采煤法和“三下”采矿两种技术方法进行阐述[3]。在小阶段的爆破采煤法方面,首先要确保矿区范围内没有人,也没有安置任何设备,然后对矿区进行合理分段,确保各个区段的安全性。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爆破落煤。该开采技术简单方便,且区域内不需要任何人的参与,所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开采量也十分可观。但该技术方法只能在地质条件比较稳定的区域中应用,如果地质条件复杂或不够稳定,应用这种技术则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陷落、坍塌等等。“三下”采煤技术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主要以模拟高度数值和相似材料为基础,着重对上覆岩层运动进行研究,同时也会对地表深陷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采矿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建筑和地下水的保护工作,因为采用“三下”采煤技术可能会造成地面沉降,进而影响饮用水的质量。所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开采系统和监管措施,避免周围建筑和地下水遭到破坏。(2)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矿山开采技术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其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要迎接国外市场的挑战。所以,我国要借鉴先进的经验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一方面,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测试。另一方面,要满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积极进行新工艺、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矿山开采行业正在向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产业则向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引言
矿产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生活的必要资源,我国的矿产开采形式主要为地下开采,恶劣的工作条件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矿场需要高度重视采矿安全生产工作,对采矿技术进行革新和调整,不断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采矿技术分析
根据矿产埋深的不同,可以将开采方式分为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其中井下开采的条件较为复杂,开采的方式也比较多样。
1.1井下开采技术
目前井下采矿作业中比较常见的开采技术包括充填采矿、崩落采矿等几类。充填采矿法的技术要点是在地下开采的过程中,随着回采面的推进,用填充材料将回填采空区,目的是减少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同时为后续深部及水下的开采创造条件。回填选择的材料主要为废弃的砂石料、冶炼厂的滤渣、煤矸石等,填充材料主要通过矿车运输或水力、风力搬运的方式移动到制定位置,在煤矿开采中主要选择矿车运送的方式。回填采矿法适合开采技术条件比较复杂的矿床,例如矿床的形状比较复杂或矿体的埋深较大时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地面圧力等。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矿产开采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开采技术。崩落采矿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在采矿的过程中崩落围岩,目的是提高对低压的管理,要求在崩落围岩的过程中还需要同时对采空区进行填充。
1.2露天开采技术
这种开采方式将矿物直接从地表剥离,根据所使用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开采和水力开采两种。露天开采的一般流程包括地面准备、矿床疏干、基建工程、剥离与采矿以及地表恢复工程。由于露天开采的开采方向是从上而下的,同时矿产埋深较低,因此可以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提高了开采和运输的效率。
1.3缓倾斜层开采技术
缓倾斜层根据煤层的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规定缓倾斜层为角度在8°~25°之间的矿层,在我国大多数煤矿矿层属于缓倾斜层。技术人员在选择开采技术时,需要考虑煤层厚度。一般来讲,薄煤层的开采主要采用刨矿机,它体积小功率大,在对薄矿层开采的过程中不容易破坏周围地层结构,同时安全性也比较好。中厚或厚煤层的开采主要使用一次开采技术,主要为了提高开采的安全性,在开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开采的支架结构是否牢固。
2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采矿工程安全思想意识建设
开矿工程在获得高利润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有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不惜以牺牲员工的安全为代价,过分追求开采速度而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从而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安全事故。为此,加强采矿工程施工安全,必须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生产和管理制度建立的主导者,如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那么手下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其次,管理者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遵守安全规范,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管理及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方法包括安全知识学习、事故总结会等,通过对其他矿区所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的学习分析,更加明确的感受到矿区安全事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时刻敲响警钟。
2.2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预防工作是减少安全事故产生、防止安全事故扩大的必要工作,为了提高采矿工程生产的效率,矿场的管理人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制度工作。就煤矿生产而言,安全事故可以分为通风、瓦斯、顶板等不同的类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开采现场的实际情况,预见可能出现的事故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好防尘、防火灾、防止大帽顶的危险,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危害性。除了需要预防井下施工因为矿山性质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之外,还要采取措施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做好安全设计工作,努力做到设备故障的最小化,保证当设备的一部分失效或出现故障后,一段时间内设备依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2.3加强安全技术规程的执行力度
安全技术规范必须贯穿于采矿工程开展的全过程。规范所包括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条款必须同“煤矿安全规程”相一致,不同的工程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程,不能生搬硬套现有的规程和措施,同时还要明确各规程的编制依据和使用范围,提高规程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此外,不同施工过程的规程编制需要经过不同的流程,以掘进为例,作业规程需要在开工前两种完成,并进行审批,工作规程中有关地质方面的问题需要由矿总工程师批准方能执行。贯彻安全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采矿企业必须做到:一、在开工或生产前一周由各区队负责人向所在区队的员工传达安全生产规程的含义,同时按照条文要求所有参加学习的员工必须签字确认,并参加考试,合格后方能获得上岗资格。二、工作技术人员必须经常深入开采现场,对实际情况及进行近距离把握,发现现有规程及安全措施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补充完善,防患于未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2.4加强安全管理检查监督的力度
采矿工程是一项十分危险的行业,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通过人为控制而避免发生。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同时也要加强安全管理检查与监督,不仅完全依靠员工的自觉性,而且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强制性的手段。首先,矿业企业需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对开采设备、工作人员的着装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责令整改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以提高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主动性。其次,要建立安全评价体系,严格评价管理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提高矿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级别,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便于发现现有施工方法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为整改工作提供依据。此外,将评价结果纳入到领导及员工的考核指标中,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开采的安全生产。
3结语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矿业企业必须重视施工安全策略的制定,加强监督与管理,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效益与口碑的双赢,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文鹏.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110.
[2]郭卢进.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J].机械管理开发,2016(7):139-141.
[3]常小强.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与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9):169-170.
关键词: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大中型水电工程,尤其是巨型水电建设项目,其全部施工任务由某一家施工承包商独立承包已不可能,而往往是由数家承包商独立或组成联营体分别承担某一标段的施工任务。考虑到不同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习惯不尽相同,不同单位的职工共同组合成联营体在一起进行土建、机电工程施工或业主授予的其它工作内容,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矛盾。为了给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必须克服安全工作人人都管而又人人都不管的现象,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在所承担的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理过程中,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规章制度的建立
(1)完善监理机构自身建设。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我们在监理机构三控制一协调的职权范围内,又增加了一条安全控制。为此,特别增设了一名安全监理,并授予他可以在施工现场发口头停工令的权力,并由其负责协调承包商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电网建设部和华中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联合出版的《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安全评价;
(2)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建设。
从承包商一进场,就督促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并尽力帮助承包商完善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安全产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认证和发放制度。凡属重大施工项目,承包商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必须报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除加强监理队伍自身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外,还着重加强了承包商有关领导、经营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及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并且不定期地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宣传材料供职工学习;
(4)开展预防性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对承包商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劳动条件、隐患治理和职工上岗培训教育等情况的检查。同时还规定,对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安全监理人员有权停止承包商的现场施工;
(5)加强伤亡事故统计和事故批复结案工作。
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对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较大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者,坚决进行罚款并令其退场;对于造成人员伤亡者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2安全活动
(1)安全月活动。
通过安全月活动的举办,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检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制定整改措施,使安全生产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安装进度及施工环境的不同变化,分别进行不同主题的安全月活动。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承包商和我们分别进行了如下主题的安全月活动:①消除隐患,遵章守纪,为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而奋斗;②反违章,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落实责任、加强法制。
(2)安全周活动。
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及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查习惯性违章、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查流动吸烟、查高空作业中的违规违纪等。同时,现场安全和施工监理人员每周分别到有关班组参加安全周会和安全活动,以促使其安全活动制度化。
在每周的安全活动中,协助承包商开展了如下主题的安全周活动:①遵章守纪、杜绝三违;②勿忘安全、珍惜生命;③治理隐患、保障安全;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⑤加强管理、保障安全;⑥落实责任、保障安全;⑦安全、生命、稳定、发展。
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以周促年等3安全工作的研讨
安全工作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领导。为了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监理工程师不定期地和承包商的有关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安全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并就下述论点达成了共识。
据有关专家论证: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提供80万个就业岗位;而现有生产力的安全运行能带来1~3个百分点的增长效益。
我国从事安全管理的权威人士撰文称,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测算在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2.5%。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做好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实现了安全生产,就可减免这一损失。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净增1~3个百分点,可作3500万至1亿人口一年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只要我们彻底抛弃把安全仅仅当作是生产的一种手段或一项保障措施的片面认识,就可以克服资金短缺等问题,在不增加投入或少投入的条件下达到最大的挖潜的目的。须知,仅仅是杜绝“三违”,我们就可以增加420~14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另外,在治理隐患方面,如果把它也视为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话,那更是一本万利的投资热点。仅以工矿企业已经查明的近千项国家级隐患为例,据原劳动部安管局预算约需治理资金60亿元。但这些一旦出事就可能酿成社会灾害的隐患,其损失以最保守的估计也绝不会在600亿元以下。可见,这项投资预算如若付诸实施,将产生540亿元人民币的效益。60亿元的工程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虽微不足道,但540亿元可以救活多少个企业,可以满足多少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其答案是令人兴奋的。
安全生产是恒久的经济增长点。
4事故隐患浅析
(1)隐患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病根——认识隐患要“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凡事故的发生,都因其潜藏着隐患,只是有的显现,有的隐蔽,有的被发现,有的没被发现罢了。事故隐患是企业的大敌,它或早或晚必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江总书记指示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防治隐患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有单位领导首先认识到了整治隐患的重要性,才能带动全体员工查找隐患,整改隐患;
(2)于细微处入手——查找隐患要“细”。
隐患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是埋藏在生产过程中的“隐形炸弹”,不易被发现。只有人人保持一种高度戒备的心理,才能发现隐患,这是查找隐患的指导思想。稍一大意,隐患便会与你“擦肩”而过。隐患始终在等待适合它“发作”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便会一触即发,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切断适合隐患“发作”的这种条件;
(3)未雨绸缪——整治隐患要“狠”。
现场发现的隐患是可以当场整改的,要马上予以整改。当场没有条件整改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落实整改措施。隐患具有持续性等特征,复查可以决定事故隐患整改的情况;可以防止同类隐患、同一地点隐患重复出现。抓隐患的整改要持之以恒,整改隐患贵在一个“恒”字。要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形成一种制度,要把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到道德意识的水平上来认识。也就是说,谁在工作中不重视安全,谁就没有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我们的安全工作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安全工作。
5对安全监控的几点想法
(1)关于安全与质量的关系。过去,我们在对待安全和质量的问题上,总是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提“安全第一”;遇到质量问题时又提“质量第一”。固然,安全和质量均很重要,但笔者以为,安全工作其实也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安全控制与质量控制既不矛盾,也不会相互干扰,因为安全工作也有其质量管理目标和控制目标。也就是说,要把安全监控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所以,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如果有必要明确谁是第一的话,宜提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
关键词: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施工安全;质量
0引言
电气一次设备是水电站施工的核心,只有保证电气一次设备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在制定控制方案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需求,并结合工程的施工特点和需求合理的制定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1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安全控制对策
1.1增强施工安全控制管理意识
在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中,要明确施工责任和安全管理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保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找到相关负责人。对于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企业应该按照安全事故科学鉴定结果承担责任,还有就是安全监理部门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把责任落实到位,才能让企业和相关人员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应该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对企业和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施工人员在安装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则进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合理制定安全控制方案
在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以下几种因素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产生影响:一,施工地区的土层结构,二,地下水位的情况,三,气候环境,以上几种因素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也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想降低外界因素对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地区的土层结构和水位高低以及气候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分析的数据合理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方案,保证安全管理的合理性。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发现实际施工和施工计划不符,应该把情况报告给管理人员,待问题解决以后再继续施工。三,在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物,但是在施工结束以后,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拆除支撑物。
1.3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工程中危险系数较高的操作,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或是悬空作业,这必定会增加工程安全管理的难度。工程施工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需要在雨季或是冬季施工,必须进行现场清理,增强自身安全意识。
2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1设备母线和线缆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在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对施工工具进行全面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电气一次设备母线会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弯曲的现象,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对母线进行改造。线缆是电气一次设备安装中不可缺少的,在线缆施工过程中,线缆的质量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合理设计线缆的弯度和半径,还应该合理控制线缆的安装温度,温度不能过度,也不能过高,保持在10℃最佳。
2.2变压器的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变压器是电气一次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实现工程的调压。因此,变电器的施工质量对发现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变电器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检测和调节变压器,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设计,做好预压处理。
2.3断路器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断路器在水电站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断路器可以在紧急时刻切断电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保证断路器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水电站还要定期保养和维修断路器,检查断路器是否出现断裂或者损坏现象,如果发现断路器出现质量问题一定要及时更换或调节。
3结语
在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对施工工具进行全面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在变电器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检测和调节变压器,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设计,做好预压处理。在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地区的土层结构和水位高低以及气候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分析的数据合理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方案,保证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在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物,但是在施工结束以后,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拆除支撑物。
参考文献:
[1]胡华平.A酒店机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李东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房光福.官地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进度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系统管理体系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古迄今无时不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1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在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个环节固有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以消除隐患,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现代安全管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1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
2.2安全管理系统模式
安全施工系统模式如图2所示。工指令、操作规程是法令、规章制度对人的约束;安全技术水平是社会实践的体现;环境干扰是周围因素对人的作用,而心理行为是来自人自身的影响。
2.3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
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分析、评价及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2.3.1安全分析
这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指标,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和测定。分析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分析正确,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分析要从人员、环境、技术和设备几方面着手:
(1)在施工作业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因此,做好人员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
(2)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
(3)至于机械与设备,其设计与安全装置对于施工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2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2.3.3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这是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当找出或预测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后,要根据对象和条件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控制方法。事故控制方法大致有:消除法、保护法、控制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等6类。
总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一项工序,都需要进行危险性研究。首先,对整项工序的过程作充分了解。其次,利用鱼刺图、事故树等科学分析方法,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让施工人员明白其所从事工作的内在危险实质和危险因素,使其在工作中提高警惕,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再次,对危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最后,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操作程序,使安全事故频率和强度降至最低。
3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三级层次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最细化的部分,它与一二级层次管理体系一样,由几个子体系组成,具体如下:
(1)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由项目经理组织,主要负责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济合同中安全指标的确立;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的进场与检测,涉及到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
(2)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由书记组织,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和思想工作,消除职工的心理负担等。
(3)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由工程师组织,主要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4)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由安全部组织,主要负责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检查,并依据有关法规处理安全事故;收集整理安全事故资料。
(5)群众监督管理子体系。由工会组织,主要负责和监督参加工程职工的职业病预防情况等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风险;JSA;评价
安全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降低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在建筑市场的综合竞争力。JSA(作业安全分析)作为识别、评价与控制作业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建筑工程施工所有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风险,然后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
1JSA的概念以及作用
1.1JSA的概念
JSA即作业安全分析,指的是将一项工作划分成若干步骤,分别识别每一个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风险,然后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事故。JSA作为风险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在建筑施工作业、作业风险评价等方面,对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的风险以及实现风险危害最小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JSA的作用
通过将JSA应用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让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或者遇到的风险,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地降低各种风险造成的影响,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2基于JSA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2.1创建JSA模式
JSA模式种类众多,笔者结合多年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提出了四过程模式,即工作分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以及控制风险4个过程,如图1所示。
2.2JSA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践
2.2.1工作分析a)工作细分。所谓工作细分指的是把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所有工作具体划分到每一个岗位,按照相关规范,可以把建筑工程细化成3个部分,即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工程。此外,根据建筑工程现场的实际状况以及借鉴实践经验,还可以对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因为建筑工程每一个分项工程都包括众多工艺,每一项工艺都由相应的工种完成,因此,在进行分项工程工艺划分时,需要划分众多的操作岗位,虽然难度较大、工作量较多,但是对于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建筑工程的地基工程施工中,根据施工需求将钢筋工划分为钢筋弯曲工、钢筋绑扎工以及钢筋车丝工等,上述岗位工种的从属关系表示为:钢筋弯曲工、绑扎工以及车丝工钢筋工钢筋笼加工钢筋地基工程建筑工程。b)基本单元。JSA需要对所有基本单元的所有岗位的所有操作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通常以日为工作单位。根据施工顺序把所有的岗位都细分到基本单元,以上述钢筋弯曲工为例,以日为工作单位,其工作划分为:进入施工现场领钢筋搬钢筋放置钢筋弯曲施工退出施工现场,即基本单元能够真实、准确地反应所有岗位的施工过程,这对于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2.2.2识别危险源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环节众多,存在非常多的危险源,如果不能够准确地识别,将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安全造成威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具有潜在、隐蔽性等特点,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应该采用JSA进行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通常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划分为两种,即第一类危险源与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第一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机械因素等;施工过程中的第二类危险源主要指的是诱导安全风险或者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2.2.3评价风险JSA的风险评价指的是对施工过程中所有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因为风险是由危险源引发的,不同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等不同,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该从风险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评价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风险矩阵作为一种典型的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在施工现场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评价合理等优点。在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中应用的风险矩阵如表1所示。2.2.4控制风险的措施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环节众多,为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应该采取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创建科学的安全责任制度。通过创建科学的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安全工作和施工作业同步进行,项目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应该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创建合理的考核制度,由管理人员对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状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为了保证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应该将考核结果和人员的薪资相挂钩,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所有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安全责任制度的贯彻和落实。b)制定合理的风险应急预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事故,为了避免在遇到事故时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应该制定合理的风险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之后,施工单位可以按照应急风险预案对事故进行快速的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地将事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创建事故救援小组,事故发生之后快速地参与到救援、抢险中,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c)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为了提高安全风险控制水平,应该不断地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具体表现为:其一,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地利用JSA方法,并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对工程伤亡事故进行预测,提高风险的预见性;其二,提高生产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应用各种新颖、先进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机械,尽可能地降低由于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风险概率;其三,在施工现场配置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佩带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以此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
3结语
总而言之,JSA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保证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清楚地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或者遇到的风险,严格按照规范施工,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的风险以及实现风险危害最小化,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4参考文献
[1]任振雷.论JSA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5):191-192.
[2]刘杰.工作安全分析(JSA)模式在施工现场实践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9):190-193.
[3]都书海.工作安全分析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204-209.
[4]王飞,巍国兴,王书增,等.基于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6):959-962.
[5]赵强,李景群,田建军,等.工作安全分析在钻井作业现场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1):99-102.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工程管理;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我国建筑系统加强了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建设,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取得一定成效。施工作业和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及文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由于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 建筑业规模的逐年增加, 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成为人民群众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建筑生产安全问题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2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是伴随着传统管理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和改善起来的, 其应用了现代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在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个环节固有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价, 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以消除隐患, 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 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 现代安全管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 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 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技术上的, 有管理上的; 有直接原因, 有间接原因; 有人的不安全状态, 有物的不安全状态; 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 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 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1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
图1现代安全管理示意图
3.2安全管理系统模式
安全施工系统模式如图2所示。工作指令、操作规程是法令、规章制度对人的约束; 安全技术水平是社会实践的体现; 环境干扰是周围因素对人的作用, 而心理行为是来自人自身的影响。
3.3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
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分析、评价及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3.3.1安全分析
这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 是对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指标, 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和测定。分析是评价的基础, 只有分析正
确, 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分析要从人员、环境、技术和设备几方面着手:
图2施工安全系统模式图
(1) 在施工作业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 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 因此, 做好人员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人员的安全管理, 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
(2) 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
(3) 至于机械与设备, 其设计与安全装置对于施工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2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 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 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 完善规章制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 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 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3.3.3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这是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当找出或预测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后, 要根据对象和条件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控制方法。事故控制方法大致有: 消除法、保护法、控制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等6类。
总之,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一项工序, 都需要进行危险性研究。首先, 对整项工序的过程作充分了解。其次, 利用鱼刺图、事故树等科学分析方法, 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让施工人员明白其所从事工作的内在危险实质和危险因素, 使其在工作中提高警惕, 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再次, 对危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最后, 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操作程序, 使安全事故频率和强度降至最低。
4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三级层次管理体系, 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最细化的部分, 它与一二级层次管理体系一样, 由几个子体系组成, 具体如下:
(1) 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由项目经理组织, 主要负责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规定组织生产; 经济合同中安全指标的确立; 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的进场与检测, 涉及到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
(2)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由书记组织, 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和思想工作, 消除职工的心理负担等。
(3) 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由工程师组织, 主要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 分部分项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4) 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由安全部组织, 主要负责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检查, 并依据有关法规处理安全事故;收集整理安全事故资料。
(5) 群众监督管理子体系。由工会组织, 主要负责和监督参加工程职工的职业病预防情况等。
5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工程实践
该工程项目班子配备较齐, 技术管理能力较强, 整体素质较高。为了保证该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建立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对该工程实行安全管理。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项目经理重视施工安全, 注意加强对项目部人员的安全教育, 具体负责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把关, 做好事前控制, 防患于未然, 把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项目部成员各尽其职, 充分发挥出班子整体合力的优势, 各项工作按部就班, 井然有序。从创优目标的确定到质量、安全的严格把关, 杜绝不合格分项进入下一道工序, 保证了工程质量; 从编制分阶段详细的部分计划到各工种组织协调, 确保衔接不出现断档空缺, 生产顺利开展, 保证了工期; 从项目经理部建立的各种基础台帐到按月分段至项目成本盈亏状况进行核算, 做到心中有底, 确保了经济效益,正是项目班子团结一心, 紧密配合施工的安全管理, 使该工程得以优质快速完成, 不仅工程项目没有发生安全事故,而且工期满足国家定额工期并提前竣工, 工程质量合格,受到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6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施工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 这就决定在项目工程的安全体系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体系中的各因素的积极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 决定着体系的运转, 决定着项目工程的安全状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