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际交流礼仪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30 16:01:06

国际交流礼仪

国际交流礼仪第1篇

关键词:国际化礼仪;汉语国际教师;中华礼仪;西方礼仪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礼仪。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在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礼仪的国际化在国际间的交往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因而,我们在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礼仪的同时,重视国际化礼仪的知识:了解国际礼仪的含义、特征;搞懂国际化礼仪与中华礼仪以及西方礼仪的历史渊源;认清国际化礼仪与其他名族的传统礼仪的区别与联系;树立起正确恰当的态度对待国际礼仪和学习国际礼仪,从而使其为我国的国际交往服务。作为汉语国际推广者的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对其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障碍,在和睦的师生关系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便于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一、国际礼仪的含义和特征

狭义的国际礼仪只要是指正式的、官方的礼仪。而广义的国际礼仪不仅包括正式的、官方的外交礼仪,同时还包括不同国家人民之间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各种礼仪形式。更详细地定义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不同国际的人民之间在长期的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逐渐为国际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以一定的程序和模式来体现彼此之间的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体系。国际礼仪作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有着其显著的五大特征即普遍性、包容性、相对性、传承性和约束性等。

二、国际礼仪与中华礼仪的渊源

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早在西周时期的“周礼”里就体现出我国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另一方面无论是古、现当代的中国,还是近些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全球国际间的交往中都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当今世界流行的国际礼仪许多都明显有着英国礼仪的痕迹,受西方的影响较大,但是国际礼仪也从中华礼仪中国有所吸收如:国际礼仪与中华礼仪一样也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顺利。

三、对国际化礼仪的思考

(一)各民族礼仪的国际化倾向

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礼仪都有不同程度的国际化倾向。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广泛,也为了确保国际间的交往顺利进行,不得不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进行调整,使其与交往国迎合与全球大多数国家或民族的礼仪迎合。礼仪国际化之后便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分不清本国礼仪与国际礼仪的界线。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在学习了国际礼仪后便忽视了本国的传统礼仪,因而全球或许会有许多传统的礼仪会因被国际礼仪取代而逐渐消失。

(二)国际礼仪的动态发展

国际礼仪并不是一个界定了的亘古不变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各国都必须永远共同遵守的国际交往准则。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国际礼仪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中。国际礼仪将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国际礼仪还会不断地吸纳一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礼仪,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为全球国际间的交际贡献最大的力量。

(三)认清国际化礼仪

虽然现在国际化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人们对国际化礼仪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常常混淆国际化礼仪、中华礼仪和西方礼仪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学习来搞懂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知道三者之间在长期的发展中相互吸收、相互渗透。

其次,不能将国际化礼仪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传统礼仪而一口否认中华传统礼仪,不能盲目地崇洋,认为西方礼仪优于中华礼仪甚至能取代中华礼仪。西方礼仪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并不是在所有的所谓的西方国家都流行且推行的礼仪。虽然国际化礼仪大多有英国礼仪等西方礼仪的痕迹,但要明白国际礼仪是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

1.对国际礼仪的态度和对其的应用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一方面,我们不能一味的接受国际礼仪而忽略了中国传统的中华礼仪;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排斥国际礼仪而忽视了国际礼仪的重要性。而是要我们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场合使用正确恰当的礼仪,从而促进人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因为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联系愈加密切,交往更加频繁。作为国际交往的活动行为规范的国际礼仪必然会全面推广和普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是否懂得和遵守国际礼仪将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也需要将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礼仪传承和发展,是发扬光大而不是盲目地排斥甚至遗弃。汉语国际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汉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形象,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在与不同国际的学生的接触中,端正态度,正确恰当地运用国际礼仪。

2.国际礼仪的学习

我国社会活动的范围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被拓宽,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不同国别的人之间的交往也越加频繁,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去,也有很多外国人走进来。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加强与各国人士的交往,我们要懂得学习和遵守国际礼仪这种世界各国人民文明、智慧的结晶。。正如李晶教授在其《现代国际礼仪》中谈到的一样“在中国正走向世界,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学习和遵守国际礼仪对于树立中国和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与沟通,增进同世界各国建立长期、稳定、互信、友好的国家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学习国际礼仪时,不是学习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要学习隐藏在形式背后的精髓和内涵。并在学习国际礼仪的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语国际教师也算得上是中华礼仪的传承者和推广者,同时是国际礼仪的学习者和遵守者。

小结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礼仪逐渐受到了国际化倾向的冲击。中华礼仪的国际化对中国的国际交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中华礼仪本身的传承和发扬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试从对礼仪的国际化的几点思考出发,引起学界更多学者的关注,从而对国际礼仪的应用的同时将中华礼仪发扬光大。起着文化与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作用的汉语国际教育者更是要不断学习,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做到不卑不亢,发扬中华传统礼仪;另一方面,做到不骄不躁,尊重他国的礼仪习俗。

参考文献:

[1]李晶 ,《现代国际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李荣建,宋和平. 《社交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李莉,《国际化礼仪的特征》[A].《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6卷第5期.

国际交流礼仪第2篇

关键词:商务礼仪;培训;重要性及现状;策略

人们在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礼仪规范就是商务礼仪,是在商务交往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程序以及方法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商务礼仪就是在商务交往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尊重对方,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交往氛围。商业礼仪主要包括语言、表情、行为以及习惯等。我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崇尚礼仪,礼仪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

一、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1.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之间拥有了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这就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沟通与交流涉及到生活的各方各面。不同的生活环境所涉及的商务礼仪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自己道德审美能力,在交流沟通中得到对方的肯定与认可。

2.现代商务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规范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会活动不断增加,在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商务场合中,商务礼仪尤为重要。一个人礼仪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其自身的素质修养以及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在各种商务洽谈活动中,具备较好的商务礼仪可以增加与他人之间的好感,拉近彼此的距离,给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多的C会。

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加强对外合作。良好的礼仪品质不仅仅是代表个人或者是企业,更是代表了我们民族以及国家的形象。因此,在进行跨国沟通与交流时,商务礼仪更是体现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商务礼仪培训的现状

1.商务礼仪认识不足、培养对象狭窄

虽然经济全球化在不断的发展,但我国诸多企业的服务经营理念还没有及时的更新,跟不上国际发展的潮流,再加上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商务礼仪培训也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层面上。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商务礼仪培训主要是对前台接待工作、公关策划以及业务谈判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事技术生产以及研发的工作人员没有必要接受商务礼仪培训。但是随着国际化商务往来的不断深入,这些想法过于保守,逐渐被淘汰。企业员工的言行举止传达了该企业的文化,因此,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过程中,商务礼仪培养的对象应该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但是可以有侧重点。

2.培训内容不够系统

我国诸多企业商务礼仪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组织结构支离破碎,不够系统。商务礼仪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问,它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地域差异、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管理学、交际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各方面的相关内容。在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行为规范以及领导技巧培训中加入商务礼仪培训,企业员工经过培训,再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商务礼仪过于注重形式、忽视对其内涵的培养

国内企业的商务培训主要侧重于礼仪形式的培训,而商务礼仪不仅是在形式上进行体现,更多的是通过行为规范来体现企业员工的素质,以此来体现企业的整体形象与素质。商务礼仪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对商务礼仪内涵的培养,商务礼仪内涵主要包括诚信、谦虚、尊重以及大度等。

三、提高商务礼仪能力的对策

1.加强商务礼仪特性培训

商务礼仪具有五个特点,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以及变迁性,企业在进行商务礼仪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五个特点培训。完善企业员工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的规范化行为,制定统一的行为规范标准;通过培训,让企业员工了解每一种商务礼仪所适合的条件,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效力才能够真正起到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商务礼仪培训,编排简单并且容易学的商务礼仪内容,以便于企业员工在实际情况中的操作;积累了人类诸多精神文明的就是商务礼仪,其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养,在快速发展21世纪,我们更不能放弃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商务礼仪文化;商务礼仪不是一成不变的的,它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要根据时展特色不断创新商务礼仪。

2.加强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培养

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商务礼仪培训时,要注重对其思想道德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人们的言行举止以及人为处事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礼仪修养与道德品质直接挂钩。因此,企业想要提高员工的礼仪修养,就要提高其思想道德培养,不断对其进行熏陶。商务礼仪的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文化范围也比较广。不同岗位的员工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不同,企业只有加大对员工对文化知识培养,带领员工了解各地的文化习俗,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不同的商务礼仪。

3.理论联系实际

许多企业只是注重商务礼仪形式上的培养,在培训过程中也只是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工作人员只需要拿本子记一记即可,企业对员工的相关要求也不高,更没有在实践中对员工的培训进行检验。商务礼仪培训不只是要在理论上了解相关内容,而是要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培训效果。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的商务礼仪培训进行实践检验,并邀请相关礼仪工作者、德育专家等进行指导。通过不断的练习培养,是商务礼仪变成自身的行为习惯,使其在人际交流沟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持良好的礼仪规范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礼仪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整体,具备较好的商务礼仪能够体现其较高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以及企业的综合素养,促进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所以个人要不断提升商务礼仪的自我修炼,企业要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员工对商务礼仪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国际交流礼仪第3篇

关键词: 高职 《国际商务礼仪》课程 实践教学

礼仪,包括一个人的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修养程度、精神面貌,是人与人之间相关沟通了解,进行商务活动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对外商务活动中,规范的礼仪不仅影响到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公司甚至国家的荣誉。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涉外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这几年一直高速增加,很多高职都开设了涉外专业,并将《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列为核心课程。但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何设计,一直是教学难点,部分学校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完全流于形式,加上学生自身不重视,使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构建一套适合高职特色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简介

《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是高职涉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结合涉外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及业务中的相关礼仪环节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涉外交往的相关礼仪规范。涉外礼仪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二、学习《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活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交流的时间、地点、方式都带有国际化的特征,就算在具体的货物交易过程中,面对面的交流次数、时间也非常有限。一个具备高素质国际商务礼仪的工作人员将在商场上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国际商务活动最核心的两个环节分别是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和后续交易、资金结算,这两个环节既是情感沟通的环节,又是经济利益重新分配的环节,因此,周到的商务礼仪将是很好的剂。

高职涉外专业开设《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满足涉外商务企业对员工的需求

根据我校涉外专业(涉外秘书、涉外旅游、国际贸易等)的人才需求调查表显示,浙江省的涉外企业在对商务礼仪的重要性的选项,有87%的企业选择非常重要。同时,通过企业座谈,很多企业经理都感叹,学生的商务礼仪环节应加强培养,这是与国际客户打交道的重要基础,也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关键。

(二)提升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率

近几年,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不仅在涉外专业开始开设,在其他相关的经管类(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也相继开设,这就不难看出,在商务活动中,礼仪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特别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很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商人都是国家商界的精英,对商务礼仪必然非常看重。同时,在商务活动中,由于交易双方都要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因此冲突在所难免。但即使发生冲突,良好的商务礼仪将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寻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提升商务活动的成功率。另外,外商一般是认人做生意,如果员工可以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客户就会变成公司终生的财富。

三、高职《国际商务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国际商务礼仪》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企业要求你会做,会用,而不是光懂理论。因此,礼仪教学必须强调理论与训练的有机结合。就目前国内的教材来看,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相关的教材内容也是理论和描述内容较多,加上很多学校由于场地、师资等问题,课程中很多开设实践环节或者干脆不开设,而高职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及对该课程的不重视,使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二)国际商务礼仪教学针对性不强

《国际商务礼仪》主要在一些涉外专业中开设,和一般的商务礼仪课程相比,更加强调国际性,而在目前的专业教学中,商务礼仪课程内容极其相似,国际性根本不突出,所以,在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感觉学的内容与企业的要求还是无法适应。特别是针对不同国家的客户,如何针对性地进行礼仪教学,仍需要改进。

(三)不同企业对国际商务礼仪的需求不同

涉外企业由于其经营的客户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每个公司对员工的礼仪要求完全不同,比如与德国客户合作的企业,德国人特别注重礼节形式,尤其是在商务场合中,他们乐于享受各种礼节的形式,打招呼时要称呼头衔,与他们交往要非常遵守时间等。但与法国客户合作的企业就不同,法国人谈话习惯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法国商人保守而正式,珍惜人际关系,一般做生意前提是必须和你成为好朋友。因此,不同的国家客户造成不同企业对国际商务礼仪的需求不同,给教学造成困难。

因此,构建符合高职特征的《国际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四、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构建符合高职特征的《国际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思路一是结合区域的典型国际客户,进行实践教学层次设计;二是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模块,并由相关涉外企业论证教学模块;三是根据相关的教学模块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项目和实现方法。具体详细介绍如下。

(一)实践教学层次设计

在设计本课程内容前,我调研了浙江省内约500家涉外企业,并与相关外贸管理部门、外贸服务部门(海关、商检、货运公司等)沟通联系,其中商务伙伴的国家分布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在浙江省范围内,企业合作客户较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欧洲、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韩日等。因此教学层次的针对性分别可以是美国、欧洲、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韩日客户的国际商务礼仪。

(二)实践教学模块的设计

确定了以国家为基础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后,就要根据相关的国家客户,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块,常规的交易环节中设计礼仪包括展会礼仪、工厂接待、平时来访等。以下是我设计的关于接待美国客户的商务礼仪设计案例。

(三)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每个实践项目按照能力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内容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以下是我设计的按照能力本位设计的教学项目案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

[3]郭能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1.

[4]王宏旅.游类高职高专国际商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

国际交流礼仪第4篇

[关键词]高校 课程 社交礼仪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90-02

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无不体现着合作共赢,充分沟通的关系。当代大学生,是未来职场的生力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敬人、律已的处世观和运用规范、得体的言行,掌握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与周围环境共融的发展平台。

一、什么是社交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培育了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的中华儿女。说到礼,我们会想到礼仪、礼节和礼貌。礼貌主要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礼节,是指人们使用于交际场合的,表示尊重、友好的常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我们常说某孩子非常懂礼貌,其实就是这个孩子通过言行这样的外在形式,向人们展示出的品质与修养。

礼仪,则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律已、敬人的规范化行为。礼貌是基础,是礼仪的外化形式,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礼仪的概念要大于礼节和礼貌。

社交礼仪,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运用和遵守的礼仪标准。社交礼仪的核心是敬人、律已。尊敬是基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多为对方着想,“其身正,不令则行”,人首先要自律,才能推行政令,让人们朝着规范的方向走。

二、开设社交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一)学习社交礼仪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在各阶段教育中,普通存在社交礼仪教育缺失和人际关系沟通交流不畅,从而导致大学生有一些不文明的言行、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自卑、敏感、自负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像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这类的极端事件。家庭教育中,大多父母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忽视对孩子的礼貌礼节的教育;学校教育中,老师们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学生的社交能力,一味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社会环境中的人人为已,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也直接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以上原因,让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的行为模式。而进入大学,离开家乡熟悉的环境、没有了父母的迁就,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更加渴望友谊、交流情感,更加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一切需要的满足,都必须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学习社会交往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尊敬他人为基础,辅以规范的礼节,从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激励大学生更加自信地学习、生活,为以后良好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素质人才,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方面:基本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基本素质排在第一位,包括与人沟通、交流、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比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卡耐基等大师通过研究得出: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三)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

社交礼仪是建立在礼貌基础上的礼节和仪式,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交礼仪时时处处以敬人为基础,通过规范的言行,建立与人共处的融洽环境。社交礼仪不仅有道德的内核,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讲,有强烈的需求,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让学生达到尊敬他人,谦虚自律的道德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在体悟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四)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五千年文化,遗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尤其是文化财富,屹立于世界东方并被世界人民所叹服。礼仪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象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礼仪方面的规范,大到朝纲社纪,小到乡规民约,无不有明确的规定,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重道的礼仪,“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好学的品质,如孔子一生作为“克己服礼”的典范,对他的3000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诲以及他的学生所表现的正直、谦逊的品质等,都是社交礼仪的文化内涵。通过社交礼仪的学习,让学生从中获取精神营养、传承中华文化,做一个道德高尚、与时俱进的中华儿女,为社会发展、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三、社交礼仪教学的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避免形式化、书本化,避免仅仅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肢体动作而忽视礼仪文化的熏陶。要让学生在学习社交礼仪规范的同时,知道这些规范蕴藏的深层次内涵,与传统文化融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不自负,不自卑,养成谦虚、宽容、真诚的品质,积极与人沟通,自信地参与社会活动。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门课有兴趣,学生才会学得进、学得好。因此,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社交礼仪是各个专业开设的基本素质课程,一般是在大一开设,教师应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找到他们渴望沟通交流、渴望展示自我的心理。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找到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二)加强师资建设

人们往往认为什么专业的教师都可以教授人文素质类课程,这是一个误区。所谓术业有专攻,社交礼仪这门课程,除了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外,还要具备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具备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是从业经验,具备“双师”素质,才能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和个人素质。

(三)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教学资源的多样化。首先,社交礼仪应积极开发适用的教材资源,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对地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制教材或教学大纲。其次,应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挖掘网络资源,吸取最先进的学科理念,与学生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最后,要完善实训课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开发社交礼仪的实训课程并形成模态的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在体会中提高。

古今中外,无不重视礼仪。孟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记·礼器》:“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都被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学习社交礼仪,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让人际关系内外和谐,还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在高校各个专业开设社交礼仪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2]金正昆.商务礼仪简论.北京工商大学学院(社科版),

2005年1月.

国际交流礼仪第5篇

【关键词】高校外事工作;外事人员;涉外礼仪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24-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科技、文化、学术等交流活动也与日俱增。在高校中,国际化办学和国际学术交流已成大势所趋,涉外交往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在涉外场合,如何与外宾交往,如何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际标准并正确使用涉外礼仪,应成为每位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所应重视并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外事工作中运用涉外礼仪的意义

涉外礼仪,亦称外事礼仪或国际礼仪,是涉外人员在对外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生活离不开交往,交往要讲礼仪。平常的生活是这样,进行国际交往更应如此。在涉外活动中,不懂或者不讲礼仪,就会闹出笑话,甚至有损国家民族的礼益和尊严。

高校外事部门是对外的窗口部门,与外籍人士的交往十分频繁。在工作中讲究礼仪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外事工作需时刻面对公众,涉外人员的仪表、气质、谈吐不仅是个人形象的名片,更是代表一所高校和一个国家的形象。公民个人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促进沟通与合作: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剂,讲究礼仪才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才能促使合作的成功。因此在外事工作中,需要用国际标准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

二、高校外事工作中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

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是高校外事人员在对外交往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要求。这不仅有利于塑造个人的良好形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维护学校的形象甚至是国家的形象。

1. 自身形象原则:在参加外事活动时,要做到仪容整洁、服饰得体、表情亲切、态度热情、举止文明、谈吐优雅,这些既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他人尊霞的体现。

2. 不卑不亢原则:在国际交往中,不必过分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尊重别人是前提,但是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既不能表现的低三下四,奴颜婢膝,也不能自高自大,傲慢无礼,应该表现得落落大方、从容不迫。

3. 入乡随俗原则:对于前往国外参观考察、研修学习的人来说、要学会入乡随俗,了解尊重对方风俗习惯,“客随主便”。接待到访的外宾时,同样也要尊重对方的风俗礼仪、注意一些行为的禁忌,以防冒犯对方,这也正是“丰随客便”。

4. 诚实守信原则:在国际交往中,不守信誉、欺下瞒上的行为永远得不到合作的第二次机会。只有坚持诚信、一诺千金,遵守时间,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

5. 女士优先原则:西方礼仪讲究尊重女士,每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去照顾、关心、保护妇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女士优先。比如:男士主动为女士服务。行进时让女士先走等,处处体现一种绅士风度和良好的修养。

6. 尊重隐私原则。在与人进行交谈时。应当有所不谈.对于收入支出、年龄婚姻、身体健康、家庭地址、个人经历等属于个人踉私的话题.应该回避。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在谈到政治问题时,要树立正确政治立场,要做到心中有国家,处处讲政治。维护共产党的领导和国家现行的大政方针,维护国家机密,不做有辱国格人格的事情。

三、提高高校外事人员涉外交往能力与素质

鉴于外事的特殊性和服务性.高校外事工作一般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或者外事办公室负责,而具体的外事工作都是由外事工作人员来开展,他们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外事工作的成效。

(一)思想政治立场坚定,涉外礼仪得体

在涉外交流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礼有节。切忌发生文化冲突。但是做到有礼有节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或迁就。首先要做到立场坚定,原则性强,因为所有的国际关系都是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基础.所有涉外活动也只有在不危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因此外事人员必须在相对开放的工作环境中.在不同思潮的影响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提高外事人员业务素质

外事管理干部能够掌握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知识素养和服务意识;要系统化、正规化、规范化的组织外事人员学习《外事管理》《国际交流礼仪》《外交学》以及外事工作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加强El常考察和定期考核,形成考核记录,保持外事管理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外事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对国家和上级指示和精神要多看多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要点,以便在草拟外事文件、处理外事问题时,有的放矢,把共性问题个性化,把原则问题具体化。

(三)提高外事人员文化素质

国际交流礼仪第6篇

一、礼仪教育可以规范社会行为,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人们可以根据该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应酬,不仅是一种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个人进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决定着他们毕业后是否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有人给出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尽快适应社会生活

在当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都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遵循着特定的游戏规则。这些准则和规范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即我们所说的礼仪。任何人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三、社交礼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和礼仪密不可分,道德规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简而言之,礼仪是人的道德意识外在的表现形式,或者说礼仪是道德的外化,传播礼仪知识,加强礼仪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准。然而,在国家发展的一段时期里,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礼仪严重流失,加之前些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偏向应试教育,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大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礼仪教育,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平衡,使其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有机统一起来,最终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四、礼仪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了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正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社交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所谓“礼多人不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更多地学习礼仪的知识,帮助自己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开设课程普及礼仪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比较重视书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而轻视实践知识和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只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从家长或老师那里知道一些简单的礼仪礼节而已。对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针对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意向,开设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课程,讲授礼仪基本知识,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结合礼仪理论和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礼仪实践,让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反复练习,逐渐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精华。

我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在进行礼仪教育时,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3.利用校园精品活动,拓展加强实践的第二课堂,深化礼仪教育

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大学生礼仪大赛,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礼仪讲座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学校还可以通过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丑陋现象进行披露和批评教育,真正培养起相应的礼仪情感、礼仪意志和礼仪信念,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4.加强师资培训,使教师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要认识到自己在礼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加强自己的礼仪修养,发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作用,这种氛围必然会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言行举止。

参考文献:

国际交流礼仪第7篇

关键词:概述 根源 必要性 礼仪知识 现实意义

一、社交礼仪概述

所谓‘”社交礼仪”,最初是指在较大隆重场合,为表示对宾客的尊敬和友好,根据某些惯例而举行的礼宾仪式。后来根据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需要,逐步发展为广义的礼仪,即在社会生活中由风俗习惯形成的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礼仪仪式、规章制度等。

现代社交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社交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

二、礼仪的根源和必要性

人类礼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际来往规模的扩大,人们审美看法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礼之发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来往,礼仪便发生和发展起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运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源于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礼仪,简朴的就就是在社交的历程中文明得体,让对方真诚的接受你,从而真正到达相同交流的目的,让整个历程协调而优美的顺遂的举行。现代社交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来往运动历程中形成的应配合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详细体现为礼仪、礼貌、仪式、仪表等。我以为自己在学习的历程中发展了许多。首先相识到,由于地域的差异,文明礼仪有了它局限性的界说。我们要掌握好文明礼仪的尺度,明白文明礼仪也有局限性的一面,也就是晤面礼仪中要求我们要做到称谓合乎通例、入乡随俗……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把丑陋当成了个性。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教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因此,学好礼仪,延承文化,已蓄势待发、迫不及待。

三、相关礼仪知识[②]

我们所学的《社交礼仪》涉及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个人礼仪,公共礼仪,交往礼仪,通联礼仪,应酬礼仪,聚会礼仪,餐饮礼仪等等。通过这些礼仪方面的学习,我了解了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

礼仪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个人礼仪、交往礼仪、餐饮礼仪等等。

个人礼仪,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

餐饮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在用餐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礼仪、用餐时的规范等都是在社交场合经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礼仪规范做到了,他人都会觉得你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反之,则会觉得你不懂礼貌,甚至会影响你的学习、事业。

公共礼仪,具体讲指的就是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时,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它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社交礼仪的内容很普遍,很深刻,它直指着我们文明修养,蕴涵着我们的文化素养,解读着我们的人格和心态,标显着我们的人生品味。{其他具体的礼仪细节在此不做阐述}

四、现实意义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学习社交礼仪,就要知行合一,谈吐做言,落落得体。自信是社交场合中一份很名贵的心理本质。一个有充分自信念的人,才能在来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碰到强人不自惭,碰到艰难不泄气,碰到欺凌敢于挺身反击,碰到弱者会伸出增援之手;一个短少自信的人,就会处处碰鼻,致使屁滚尿流。自信但不克不及自信,自认为了不起、一贯自信的人,每每就会走向自信的极度,凡事自命不凡,不尊重别人,致使强人所难。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我觉得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而且使我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重要的原则要遵守的。社节虽是生活小节,但在某些场合却代表着个人、单位甚至民族、国家的形象,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它也是衡量人们的教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一向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仪态大方、彬彬有礼、举止庄重、不卑不亢 ,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行为。以前没学社交礼仪的时候,对社交基本上不懂,总以为做那些是多此一举的事情,但是学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社交礼仪还是挺重要的,就象前面所说的那样小则代表个人,大则代表国家代表民族,所以社交礼仪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个人是国家的形象。

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学习了社交礼仪让我知道了真诚尊重是礼仪的首要原则,只有真诚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诚尊重,方能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真诚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长存。

结语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该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亲切整体的仪容,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学会礼仪,驾驭礼仪,才会成为一个交际高手。享受礼仪,品味礼仪,才会成为一个有内涵有品味人士!让礼仪充满每个角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身上继续延伸。

参考文献:

1:《现代商务礼仪》 作者:于忠艳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2:《政务礼仪》 作者:金正昆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现代实用社交礼仪》 作者:陈光谊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4:《公关与商务礼仪》 作者:姜桂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交流礼仪第8篇

【关键词】商务礼仪 应用 商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65-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商业活动不胜枚举。但由于各企业的创办理念、价值观念、交流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面对日益繁杂的经济合作和竞争环境,为了在商务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复杂的环境下处理好公共关系,各企业有必要普及良好的商务礼仪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建立更好的合作洽谈关系。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这一准则将人们在日常商务活动中的行为都约束了起来,彰显了人和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开放性发展,使得商业活动较以往有了大幅度增加,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了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 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指企业商务人员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遵循的对交往对象表示尊敬、友好的行为准则。在商务活动中涉及的商务礼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交谈礼仪,包括商务礼貌用语的使用;(2)仪表仪态礼仪;(3)对商务规矩和习俗的遵循。在商务活动中,交流氛围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切身利益,交谈应时刻遵循真诚与尊重的原则,营造信任友善的氛围。同时,善于使用商务礼貌用语能够融洽交往双方的关系,从而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仪态仪表是商务礼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众所周知,商务活动场所是比较正式和严肃的,因此正确的着装和得体的仪态会给人重视该交流活动并尊重对方的感觉;反之,会让对方质疑其进行商务交流的诚意。除了要重视语言和着装之外,对商务活动各环节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文化也应当有适当的了解,正所谓“入乡而随俗,出国而问禁”。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在贸易往来中不冒犯或者触碰到贸易伙伴的,促进商务交往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说,商务礼仪与商务活动是呈正相关的,即交往双方遵守商务礼仪会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反之,贸易双方如不遵守相应的商务礼仪则会对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 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正确应用可带来良好结果

1.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商务活动氛围,促进商务活动顺利开展

良好的商务活动氛围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外部因素之一。融洽、和睦的商务活动会使贸易双方舒缓心情,进而有意愿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假如贸易双方在一个剑拔弩张的氛围中进行交际,双方都唯恐自己会在这场贸易交流活动中有所损失,一心只想着如何能让自己在这场交际中获得更多利益,那么这场商务交流活动开展的目的也就没有了实现的可能。反之,假如贸易活动双方都是彬彬有礼,能够传递给对方合作的诚意,注重维护活动的开展气氛,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拉近两个企业的距离,使两个企业之间的贸易活动顺利地开展。

2.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彰显企业信誉和员工素质

商务礼仪在展示企业文化、文明程度、道德水准、塑造企业形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的商业活动加分。几年前在国际商业贸易往来中曾发生过一件有关商务礼仪的事情。上海某鞋厂和日本的某株式会社签订了一个有关布鞋的合同,但是由于日方的预测失误以及海运等原因,使得中方的布鞋在运到日方时已经过了布鞋销售的旺季,为此日方发给中方一封措辞激烈的退货函,这种行为在国际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是中方企业从双方长期合作的目标出发,重视商务礼仪的使用,委婉地告诉日方退货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以货易货,用其他的产品替代。中方企业的这一举动使得日方企业大为感动,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便维持了下去。中方企业得体的处理方式不但解决了货物纠纷问题,而且提高了中方企业的企业形象,彰显了其员工的素质,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3.有助于增进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商务活动双方的友谊

文化差异是造成不同区域企业交流中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生长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人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也是不同的,这些文化会对人们的行为举止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在我国的课堂中学生们的座位安排和坐姿是规定好的,而在美国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是因为我国一直崇尚的集体主义文化与美国人奉行的个人主义文化要求的不同。因此在我国和西方的一些国家进行商业活动的往来时,这种集体主义的观念和个人主义的意识就会发生碰撞,稍不注意便会使得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因此,善用商务礼仪,对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予以重视,才能增进贸易双方的友谊,促进贸易顺利开展。

4.有助于促进商务活动双向沟通,为长期合作打下基础

众所周知,利益是企业开展商务贸易活动的根本目的。在贸易活动中,贸易双方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要尽最大能力争取自己的利益以及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正当获取利益和维护利益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虽然这些冲突并不是针对某企业或某个人,但是有时候也会影响贸易双方之间的和谐关系,甚至最终闹得不可调和。而适时将商务礼仪应用在商务活动之中,时刻给对方被尊重的感觉,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利于贸易双方达成和解共识,找出适中的解决方案,圆满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作为一种行为准则,约束着商务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商务礼仪是从道德方面对商务活动进行的规范,它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商务活动之中散发着正能量,为贸易双方合作的实现做出重要的贡献。在当前法治社会和道德社会双重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将道德的作用彰显出来,不但能够促进人们对道德力量的深入了解,为其从事道德建设夯实基础,同时也会给贸易伙伴被尊重的感觉,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心.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礼仪的合理使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2]宋源.国际商务礼仪与商务活动[J].消费导刊,2010(01)

[3]王苗苗、张芝.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交往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

国际交流礼仪第9篇

学习了社交礼仪课,才知道它涵盖的方面很广,不仅是社会交际礼貌方面,还有面对各种场合时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样处理突发事件才是最合适的,经过七周的社交礼仪课的学习和熏陶,我掌握了社交礼仪的很多的技能,懂得了如何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彰显当代大学生的气质。

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形无声的交往语言,它不仅能体现我们的修养,教养和素质,而且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它是我们个人发展和事业进步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掌握它一般的待人接物的礼仪礼貌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学习中,老师总是给我们做情景训练,让我们能更清楚的掌握这种社交技能,有接电话的,如电话应聘;有拜访的,企业文化:有被拜访的,有求职的,大聚会时的握手,如男女初次见面时的握手等:各种各样的情景模式,让我们能感受到那种真实感!能真正体会到当事人所处的境况。

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够愉悦我们的心情,让我们的心情舒畅,作为远赴他乡求学的我们,父母不在身边,我们就应该和身边的人处理好关系,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面对前路,在集体中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离不开团体的社会,团体的合作就会有礼仪,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 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苏格拉底曾言:“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而这种正确的方法就是良好的社交礼仪。在社交礼仪课的上,我学习了握手的礼仪、致意的礼仪、名片的礼仪、宴请与馈赠的礼仪等,也许这些就是我应该在以后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尤其的注意的。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过群居生活就应该学会交往,学会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规则,才能再纷繁复杂的社交中赢得立足之地。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