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6:01: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物理公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一、吸热
Q吸=Cm(t-t0)=CmΔt升
二、放热
Q放=Cm(t0-t)=CmΔt降
三、热值
q=Q/m
四、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五、热平衡方程
Q放=Q吸
六、热力学温度
T=t+273K
七、燃料燃烧放热公式
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
一、电流强度
I=Q电量/t
二、电阻
R=ρL/S
三、欧姆定律
I=U/R
四、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五、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普适公式)
(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 (分压公式)
(7)P1/P2=R1/R2
六、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七、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八、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九、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 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一、光速:C=3×108m/s (真空中)
二、声速:V=340m/s (15℃)
三、人耳区分回声:≥0.1s
四、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五、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六、水的密度:ρ=1.0×103kg/m3
七、水的凝固点:0℃
八、水的沸点:100℃
九、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十、元电荷:e=1.6×10-19C
十一、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十二、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十三、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十四、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十五、家庭电路电压220V
十六、单位换算
(1)1m/s=3.6km/h
物理不仅仅是一门自然学科,而且是一门科学。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关键时期。
就现阶段的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言,他们富余好奇心善于探究,但缺乏抽象思维和学习持久力。所以经常觉得物理难,难在公式记不住,计算题不会算等等很现实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物理公式、并灵活用公式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在建立概念得出公式、理解应用、巩固公式的过程中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如在电功率定义公式导入中,利用将功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的的用电器(比如用1000W的电吹风和一个100W的白炽灯),分别接入家庭电路线路板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两次电能表的转速(或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明显不同,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为理解电功率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探究推导公式
实验探究是学生寻得真知的必经之路。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发展,学习的兴趣在探究中提升。更有利于利用实验结果推导和得出物理公式。
如在讲解《欧姆定律》公式前,先引导学生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再根据所得的数据推导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由此顺理成章推导出欧姆定律的公式:电流=电压÷电阻。在实验中学生体会其公式适用的条件、公式的特点、单位的统一性等等注意事项。
三、、图像数据推理公式
物理学是数学化程度最高的一门学科,从物理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定性描述等都离不开数学的图像处理能力,数据分析和计算应用能力。
如在建立物质的密度概念时,根据探究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收集数据后,分析比较数据发现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者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图像知道m与V成正比,写出一般式m=Kv,代入一组(m,V)数据,即可算出k的值,得出结论,这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对不同的物质,这个比值一般不同,这个比值就是物质的密度,从而得出密度的计算公式。
四、类推类比总结公式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对比、类比的教学方法,加强思考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比如对于热效率的学习,因为同为效率问题,可以先复习机械效率,由有经验的同类公式引导学习新的背景下的效率问题。
六、课堂练习应用公式
课堂练习是检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效手段,也是课堂反馈应用公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防止学生乱套公式,做到解一题,明一理。尽量设计一些能灵活运用公式的练习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使学生既能灵活、全面的接受信息,又能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扰,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公式应用能力。
七、知识框架联系公式
美国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在物理知识结构中,基本概念和公式就是一个个节点,各个概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零散的、分离的,未能完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因此整理组建知识网络、画知识树等逐章总结,板块归纳显得尤为重要。
引导学生每学习完一章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归纳,每进行一个知识板块,让学生用自己的结构图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这样连点成线,把零碎的知识点网络化,有助于记忆和联系公式。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物理概念、公式脉络,实现物理公式的对比联系与有效迁移。
八、精选考题运用公式
重视近年中考题、模拟题及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导向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公式应用能力。
日常教学中,及时收集近年陕西和各省的中考试题,了解热点新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新背景、热点中的物理知识。重视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的答题技巧、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竞赛活动巩固公式
适时进行公式的扑克牌游戏、听写、默写、举行书写公式大赛等活动有利于学生梳理物理公式与意义,记忆并巩固其单位。定期开展各种书写公式的活动,进行书写公式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公式的正确书写率、规范书写率。
十、实践活动升华公式
一、利用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是物理学科发展的根基,很多理论直接来源于实验.同时,实验是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教师只要安排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活泼好动,探究欲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实验,以富有趣味的形式进行呈现,突出其趣味特点,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实验:选取铁质易拉罐,厚度较大为宜,让一个力气较小的女生尝试将其捏变形.当学生无法成功时,教师将易拉罐拿过来,先放在酒精喷灯上加热到一定程度,再将易拉罐倒扣在水中,只听“咔哒”一声,易拉罐变瘪了.在震惊之余,学生的兴趣被激起,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演示实验只是按照教材的设定按部就班地进行呈现,就很难给予学生深刻的刺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就很难向纵深发展.因此,实验的演示过程不能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实验过程顺应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实验结果更加形象具体,从而实现演示实验的目的.例如,在演示实验“观察充气后瓶塞跳起后瓶内的变化”时,如图,用酒精代替水的效果更好.因为塞子跳起的过程,无论酒精还是水都会消耗相同的内能,但是酒精的比热容更小,所以酒精的降温更加明显,其液化现象也更加直观.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类似实验,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将自行车的轮胎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将气门芯拔掉,并触摸在快速放气的过程中气门芯的温度变化.这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借助实验,促进知识生成
物理知识、规律均源于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实验,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并提出问题: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如何测量?对于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来完成.实验器材:长度约为一米的长直玻璃管(一端封闭)、水银、水银槽、刻度尺.操作方法:(1)将玻璃管中注满水银;(2)用带着塑胶手套的手堵住玻璃管口,将管子倒置过来,插入水银槽中.师:请注意观察水银柱的情形,你有什么发现?生:管中水银柱液面下降,不过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动了.师:水银柱上方是什么环境?生:真空.师:什么原因支撑起这一段水银柱?生:大气压强.这一点类似于之前的“覆杯实验”,当时大气压强支撑起一杯水,而这里大气压强支撑起这段水y柱.师:我们分析水银柱的受力情形,此刻静止的它,正是由于水银柱的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发生了二力平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水银柱的压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要计算水银柱的液体压强,需要哪些条件?生:需要知道水银柱的长度和水银的密度,用公式p=ρgh即可算出.教师让学生上前用刻度尺测量出水银柱的高度为76cm,并提供水银的密度组织学生自主运算,学生计算出水银柱压强为1.013×105Pa.师:结合你们的运算,我们可以发现大气压强为1.013×105Pa.此外,有时以水银柱的高度来表述大气压强的大小,即76cm汞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
三、以实验为桥梁,联通生活与物理
1 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1.1 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经验同向,引起思维共鸣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在学生的脑海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经验,我们演示实验的结果与学生原有经验相一致时,能够唤醒学生大脑中的记忆表象,学生也会感觉亲切,物理规律更容易被认同,对物理学习会充满自信.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照镜子是很普遍的行为活动,脑海里有经验,为此笔者并没有直接演示或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要求学生先回忆生活中的经验对“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进行猜想,接着从验证猜想这一个目的出发,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负责巡视,对于发现出现了实验操作难度大的方案和学生一起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在方案设计完成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的结果往往和学生的原有猜想很接近,从实验结果出发师生进一步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正确结论也就自然生成了.
1.2 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经验相悖,激起认知冲突
在学生的原有经验中,不会总是正确的,“想当然”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于这些与客观事实相悖的物理前概念,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很容易混淆.我们借助于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认知上的矛盾,激起认知冲突,让学生因矛盾而深化记忆,更会被物理的奇妙性和严谨性所折服,爱上物理学习.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大气压强”时,笔者首先将玻璃杯装满水,接着拿了一张纸蒙在杯口,提出问题:如果现在将水杯倒置,会发生什么现象?从生活经验来看,一张纸又不是黏在杯口,水杯倒置纸很显然也会掉下来,水自然会因为重力作用而流出.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了猜想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演示,结果恰恰与学生的猜想相反.“为什么呢?”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其教学作用是很微妙的.
1.3 物理实验能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学由原有的侧重知识目标的达成向能力和情感目标转移,尤其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分组实验的具体教学来看,整个实验教学包含了设计、操作、数据处理、讨论、归纳等多个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各个感官都参与了进来、配合运用,知识和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
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有很多细节需要探究,如果教师越俎代庖教学效果不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仔细观察并对比像与物两者间的大小情况,注意在光屏上是否能够成像,通过这些对比,对成实像还是虚像规律进行判断,由于是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得到的,提出的观点和结论根据真实性和说服力,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大多能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同样成缩小的实像时,什么情况下像会更小?”“成像时,一旦物距发生变化,像距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物距和像距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能够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在认真思考,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学生实验所提出来的问题,我们不要急于告诉其答案,可以引导其回到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和解决,进一步获得认识上的提升和思维上的创新.
2 进一步挖掘实验功效的策略
2.1 用于概念教学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和学生一起实验的,绝不借助于多媒体或是进行理论灌输,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师绝不应该越俎代庖,通过对实验的挖掘能够有所创新.
例如,学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从教材所给的演示实验来看,小桌和沙盘操作麻烦,而且可见度不高,学生参与度更低,从实验的效果来看,笔者选择了学生身边的用具――“一头没有削过,一头削尖了的铅笔”,让学生感知,能够得到与教材安排实验同样的结论,操作更为简单,而且学生亲身经历,印象会更深刻.
2.2 实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困惑
对于生活中的“冒白汽”属于什么物理现象?学生存在着困惑,而且容易错误地理解为“汽化” 现象,其根源在于他们认为“白汽”是水蒸气而导致的,如何解决这一困惑呢?正面的灌输,就算当时记住了,用不了多久,学生还会忘记,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打开热水瓶,大家看到冒白气,接着笔者用强光对着热水瓶口照射,让学生靠近热水瓶观察,竟然观察不到“白汽”,顿悟:“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疑惑自然解开,“白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的物理现象.
2.3 实验用于习题教学
例如:如图1所示的电路,当闭合电键s后发现小灯不发 光,电流表也没有示数,如果整个电路只有灯或电阻存在着故障,为了进一步对故障进行排查将电压表与灯泡两端并联,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出现在何处?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伸长值;张拉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 A
无粘结预应力砼技术是指配有无粘结预应力筋,靠锚具传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于直线形混凝土梁、桁架、板等构件、矩形建筑物、构筑物。其采用高强度钢材、高强度砼为特征的高效预应力砼,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属后张拉预应力砼的新型工艺,它是先把预应力张拉锚固,靠锚具将张拉力传给混凝土构件。由于预应力筋表面为高密度聚乙烯套管,所以混凝土不会直接接触预应力筋,无需预留孔道及穿筋灌浆等,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用于大跨度、大开间建筑的现浇楼板、大荷载的预制梁及其他特制结构。其特点有:
1、节省原材料,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相比,池壁混凝土厚度可大大减少,可节省37.5%的混凝土用量,节省56.58%的钢筋用量。
2、减少了施工工序,它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置于模板内,待浇筑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即可张拉、锚固、封端。因而它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并且不干扰正常的混凝土施工。
3、减少了施工设备的投入量,与绕丝及电热张拉相比较,无需再满搭设脚手架,无需变压器、半导体测温仪、电压、电流测量仪及喷浆等设备。
4、提高了圆形构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5、无粘结钢绞线的成型已是成熟生产工艺,所用原材料、锚夹具、张拉机具等产品质量稳定,便于市场采购。
6、技术含量高,能够缩短工期,质量容易保证,并且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圆形水池、油池、筒仓等池壁和筒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本工程沉淀池设计直径36m,高6.5m,池壁采用普通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因此此方案需对预应力筋的布置及张拉方法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无粘结预应力设计技术要求:
(1)所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简称预应力筋)为7∅5钢绞线。标准强度:fpt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20mPa;每束筋的张拉力:N = 181kN。
fptk(N/mm2)——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
(2)无粘结筋张拉前,应检查筋的规格尺寸及外包塑料管质量,包裹层不得破损,经检查无误后,按图中无粘结筋的设计在水平高度上,允许偏差±10mm。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系统采用柳州OVM工程公司的OVM HM15-2T 环锚或者其他质量可靠、技术相当的公司产品。
(4)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如下:
预应力筋张拉时采用单端张拉,并控制张拉应力值,可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隔圈依次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为:01.03σcon(持荷2分钟)σcon 。
(5)张拉时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实测值与计算值要控制在±10%到~5%之间,否则,要进行分析。每端伸长值为150mm。(不包括锚具移动量,E=1.95X10 mPa)。
(6)张拉过程中,要随时做好各种记录,并由操作人员签名备查。
(7)锚具及钢绞线端部部分防腐由OVM工程公司负责处理。锚具槽用C45微膨砼封堵密实。
(8)有关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及验收的其他要求详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92-2004.
(9)预应力张拉应委托给施工经验丰富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二、无粘结预应力规范技术要求:
(A)无粘结预应力工程一般采用单根φ15.24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化学成分等应符合国标GB5224-95。
(B)施加预应力时,要求双控制,即要控制张拉应力,同时也要控制钢绞线伸长值。
(C)必须有专门的无粘结张拉设备,才能达到双控制的技术要求。
(D)锚固槽的材料可以使用碳素钢Q235,应有质量证书,焊接工应持焊工合格证上岗。
(E)预应力筋所用锚具须为一类,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须按国标JGJ85-2002、J219-2002执行。
三、无粘结预应力施工要求:
(A)无粘结筋敷设前,应检查筋的规格尺寸及外包塑料管质量,包裹层不得破损,经检查无误后,按图中无粘结筋的设计位置进行埋设,要求每一根筋在水平高度上,允许偏差±10mm。
(B)预应力筋张拉时采用同步张拉,并控制张拉应力值,可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隔圈依次张拉。
(C)张拉过程中,要随时做好各种记录,此记录每天交业主代表一份。完成一池的张拉工作后,全部记录归入竣工资料中。
(D)锚具及钢绞线端部部分须进行防腐处理。锚具槽用C40微膨砼封堵密实。遇洞口应将钢丝锚固在洞口两侧锚固槽内,待全部完成后再切断洞口处钢筋。
(E)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严格控制绕丝的间距,一般控制在±5毫米以内。
(F)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J/T92-93执行。
四、预应力筋施工注意事项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按设计要求其标高和布设位置准确,钢绞线采用直径d=15.24,其定位采用∮8钢筋与主筋点焊架立,并与纵向钢筋和架立筋绑扎牢固。钢绞线在铺设时要注意钢绞线外包层的保护,以免破损。对于局部破损的外包层可用水密性胶带进行缠绕修补,胶带搭接宽度不应小于胶带宽度的1/2,缠绕长度应超过破损长度,严重破损的应予以报废。钢绞线的锚外下料长度,当使用前卡式千斤顶时不小于30cm,当采取其他穿心式千斤顶时不小于60cm。钢绞线下料使用砂轮切割机,且下料场地应用方木支垫,穿束为人工穿束,从一端向另一端穿入。钢绞线定位必须准确无误,并保持水平,浇注池壁前将预应力张拉系统的锚垫板、螺旋筋埋入,并检查各种预埋件及钢绞线的位置。张拉端的承压板应用钉子或螺栓固定在外模上,且应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面垂直。无粘结予应力筋应按图纸的规定进行摆放,允许与钢筋绑扎,垂直偏差控制在±5mm,无粘结予应力筋应保持平顺。敷设的各种管线不应将无粘结予应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压低。夹片锚具系统张拉端的安装。无粘结予应力筋外露部分长度应根据张拉机具所需长度确定,曲线点的起始点至张拉端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
五、预应力张拉方法
现场共配备油泵、千斤顶6套,每台千斤顶配2块油压表和1块回油压力表。施工前标定张拉设备,核准技术数据,按设计给定的张拉程序计算千斤顶工作时的各种数据。事先需要对锚具、夹片的进行检验并计算钢绞线的伸长值。张拉前需要清理锚垫板,割除钢绞线多余护套,安装锚具。
当池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无粘结预应力张拉,张拉顺序为:从池顶至底。张拉程序为超张拉,即:0——初应力(15%控制应力)——105%控制应力(持荷两分钟)——控制应力。预应力筋每圈分三段张拉(120度一段),A、B、C共三段,每段筋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时应逐根填写张拉记录。
六、实际操作
初应力为15%控制应力,测量千斤顶活塞伸出量,达到30%控制应力时,二次测量活塞伸出量,张拉至105%控制应力时持荷两分钟,第三次测量活塞伸出量,并计算推算伸长值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当符合要求时,回到控制应力并回油。
张拉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共配置12名专业张拉人员,在张拉时要互相呼应,保持池壁受力均匀,每池三个肋同时进行张拉,自上而下一次拉完,再转向另外三个肋按上述程序进行。伸长量按15%控制应力~30%控制应力伸长量+15%控制应力~105%控制应力伸长量计算。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滑脱或断裂的数量不应超过结构同一断面钢绞线总量的2%,且1束只允许1根。
张拉后,必须采用砂轮锯切断超长部分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严禁使用电切断,钢绞线切断后露出锚具夹片外的长度不得小于30mm。张拉结束后,进行安装封锚油盒,绑扎封锚钢筋,在支设模板后,用C40细石膨胀混凝土浇注。支模前注意凿毛及涂刷环氧树脂类粘结剂。
【关键词】实验功效;初中物理;教学效度
一、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1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经验同向,引起思维共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知识,而这些物理现象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基本上已经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们来说,在上初中物理课时不是空着脑袋去学习,而是带着一定的生活中的印象去学习初中物理知识,当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最终结果跟学生们记忆中的结果是一样发生时,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们思维的共鸣,从而使学生们感受非常亲切,对学习物理充满兴趣。
例如,在探究光的折射时,由于学生们在生活中会发现筷子插在水里面会出现折断的现象,在学生们脑海中都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课上讲折射实验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回忆在平常生活中有关折射的现象,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力,设置小组,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出下面的实验,即选三个学生并排站在一个大鱼缸前面,对鱼缸里面的金鱼进行打捞,其中第一个学生对准金鱼的上方进行打捞;第二个学生对准金鱼的正前方进行打捞;第三个学生对准金鱼的下方进行打捞,最终是第三个学生打捞着鱼,其他两名学生都没有打捞着,这种结果跟学生们猜测的结果几乎是一致的,所以教师从实验的结果出发再讲解折射有关的知识,就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对习初中物理充满好奇心。
1.2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经验相悖,激起认知冲突
虽然学生们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物理经验,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经验都是正确的,总会有一些是跟客观事实不同的物理前概念,因此,学生们一定要处理好这些,从而激起学生认知冲动,对学习物理充满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现将一个玻璃杯中装满水盖上纸,这时候教师问学生们如果将水杯倒置水会不会流出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说能流出来,但是当老师倒置后水却没有流出来,这时候教师再将水倒出半杯,只剩下半玻璃杯水,然后再有纸盖上,教师再问水杯倒置水会不会流出来,这时候由于上次说错的原因,很多学生会说不会流出来,但是当老师倒置后发现水都流出来了,这种结果往往是跟学生们的初始想法相悖的,最后教师再将原因,因为当水杯灌满水盖上纸后,杯中的大气压就低于杯外的大气压,杯外的大气压就压住了纸,水就流不出来了;但如果是半杯水,那还有半杯是空气,大气压就帮不上忙了,于是,水就流出来了,所以在这样的实验中往往能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从而对学习物理充满兴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度。
二、进一步挖掘实验功效的策略
2.1用于初中物理的概念教学
初中物理是一门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学科,因此要求学生们多多练习,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而不是教师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让学生们去看,或者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不科学的,都不能很好地挖掘出学生们的潜力,因此,初中物理实验要求学生们亲自动手,多多练习,从而发现物理的乐趣,以便对学习物理充满兴趣。
例如,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时,教师要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而不是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做实验,或者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过程,这样对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精华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一个空纸盒,然后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纸盒装满水后,观察水从小孔喷出时的现象,最终由实验现象得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只有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才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从而发挥出实验功效,这对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2实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困惑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做饭时用到压力锅,那么为什么压力锅会做饭快呢?学生们对于这一问题理解的不是非常透彻,往往都觉得只是因为密封的好,但是更深一步的原因,学生们往往是想不透的,因此,教师可以这样给学生们解释,如果压力锅不加限压阀,这时锅内的气压即为大气的压强(通常算作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是100℃,现在盖上限压阀,锅内水沸腾时的气压是多少呢?显然,这时的气压是原先的一个大气压和限压阀所产生的附加压强之和,这样,只要测算得附加压强,就能得知锅内的总压强,于是就可通过查表获得压力锅内水的沸点了,因此为什么用压力锅做饭快就显而易见了。
结论
初中物理在整个初中阶段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它需要学生们通过物理实验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实验功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於罗英.挖掘实验装置的多重功效,提升处理实验的综合能力[期刊论文]-高中数理化2013(19)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 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1.1 改善剪切特性
地基在土压力下的稳定性与否主要取决于房屋地基的抗剪强度。所以,要减轻土压力和防止剪切破坏所产生的压力,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地基的抗压强度。
1.2 改善压缩特性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采用一些措施提高地基的模量,使之减少地基土发生沉降。
1.3 改善透水性
因为地下会存在一定的水流运动,要改变水带来的压力,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1.4 改善动力特征
地基处理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将地震时液化的散状砂土转化为土,并防止地基土发生液化,以达到提高土质的抗震强度。
1.5 通过一定的地基处理方式减少或者消除膨胀性或者湿陷性土特性。
2 房屋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强度及稳定性不够
地基强度会直接影响到房建的质量,如果没有足够的抗剪强度,无法对上部结构的自重和外荷载有效的支撑,就会有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出现于地基中。
2.2 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沉降问题是房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直以来人们都对此足够的关注。在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作用下,有较大的变形出现于地基中,会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特别是软硬不同地基土质不均匀沉降超过了相关规范,那么开裂问题会出现于结构中。
2.3 动荷载导致的地基问题
一些不可避免因素的出现,如地震等,就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地基问题的出现,如地基土的液化、失稳等等。
3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3.1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注浆施工技术,可大致将其分为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两种。顾名思义,水泥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压浆泵与灌浆管,将经过仔细调配的水泥,均匀的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通过直接填充、渗入、挤密等方法,加大岩石、土颗粒间的密实程度,排出水分、气体,填充孔隙部位。待注浆材料硬化后,将于原有土体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抗渗性、稳定性,降低土体的压缩性,从而实现施工地基的处理、加固,为项目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硅化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采用以硅酸钠为主剂的混合溶液,通过注浆施工,将其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底部,待注浆材料固结后,形成高强度、防渗透的结石体,由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
3.2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工程施工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旋喷注浆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其加固、防水、堵水性能较强,施工工艺简便,从而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在实际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不良地基的处理,由于施工工艺简单,采用此种技术进行处理则无需配备专用设备,仅需要进行少量的采购、加工即可配套,大幅降低了施工地基的处理费用。在进行地基的处理时,应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的具体需要与施工地基的土体情况,选取最佳的作业深度,事先进行下钻、开孔,采用带有特别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入地基土体的内部或插入钻孔底部,以快速提升、缓慢旋转的方式注入高压浆液,利用长时间持续旋转、升高的高压、高速喷射流,冲击、破坏原有地基土体,使其碎块与浆液混合形成桩体,以此提高地基的强度与防渗能力。
3.3强制固结与灰土挤密处理技术分析
强制固结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方法,采用该技术对房屋地基进行处理,能够使固结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还能够显著改善软土地基的强度,所以一般被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当中。采用强制固结技术对建筑地基进行处理,则应控制好加压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加压系统的作用在于将堆载时间缩短,而排水系统的主要作用为,将地基当中的排水通道扩大;在以上两种系统的相互作用下,混凝土固结的速率便会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增强地基强度。灰土挤密处理技术也是近年来所兴起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该技术的施工原理为,利用夯击工艺对冲击孔当中灰土进行夯实处理,并使之成桩。对灰土桩进行反复夯击之后,其桩径就会逐渐变大,在扩大的过程中便会与周围土层相结合,并形成复合地基。此类复合地基能够使地基原有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能够预防地基出现严重变形现象。
3.4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根据施工材料的不同,可将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具体分为: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砂石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等。以灰土挤密桩为例,其主要是采用质量较大的重锤,通过施工机械的击打,将钢管置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侧向挤密成孔,待拔出钢管后,采用灰土材料,回填至桩孔中,最后进行夯实处理,从而与周边土体形成一个复合地基,以此提高强度、承载能力。此外,砂石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主要分为砂桩、碎石桩,其主要是针对土体较弱的施工地基,利用高压水的冲刷或采用震动、冲击等方法开设孔洞,采用砂或砂石进行回填,从而形成密实桩体,提高地基的强度,此种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对于杂填土、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等施工地基的处理效果较好。
3.5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夯实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强夯、重锤两种技术。对于地下水位超出0.8m,饱和度在60以下的湿陷性黄土、稍湿的砂土与粘性土等不良地基的处理,可采用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深层地基处理技术中最为常用、经济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利用大型起重机械,将吨位较大的夯锤提拉至6~30m左右的高度,通过自由下落的方式,直接冲击地基土体,在高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应力的作用下,压缩土体中的间隙,使地基的局部土体出现液化,而作业面的周边区域也将产生裂缝,可将其作为排水沟,去除土体内部的气体、孔隙水,从而重新排列土料,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承载能力。
3.6换填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土体质地较软、无法承载建筑实体结构的施工地基,可采取换填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处理。此种处理技术,主要是将施工地基中的软弱土体挖除一定部分,然而在作业面上回填压缩性较好、强度较大、不含有腐蚀性成分的灰土、矿渣、粗砂、卵石等材料,最后进行夯实处理,以此代替不良地基土体,形成稳固、符合施工标准的持力层,保证房屋建筑实体结构的施工安全、质量安全。目前,我国的换填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根据回填材料的不同而分类。
4 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施工基础环节是地基工程处理,只有解决了房屋地基技术的相关问题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房屋建筑质量;能够从根本上缩短工期、节省工量,并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罗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3(11).
【关键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1 前言
项目管理是项目工程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最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房屋建筑对人们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可以对房屋建设施工进行全程管理,以求达到控制项目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缩短项目工程周期、最终确保房屋建筑物使用安全的目的。而且一个企业具备了项目施工管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强度非常重要,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概括
2.1房屋建筑施工项工程目管理的内涵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就是指房屋建筑施工单位在完成所承揽的工程建设房屋建筑这一施工项目的过程中,运用系统的观点和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该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安排、指挥、管理、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
2.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都是围绕如何以高效的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分别是施工项目主体、施工项目目标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手段、施工项目寿命周期全过程管理、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的管理、施工项目管理职能,具体说来就是场地协调管理工作;材料调动协调管理;管理人员调配、劳动力的调配工作;材料款资金管理工作;现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防火、临时用电布置、临时给水布置、塔吊的位置、井架的布置等等;食堂卫生制度的建立及定期检查,要有健康证明等等;职工宿舍的防火制度的建立及定期安全检查工作;最后是现场安全设施的布置。
2.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分为四点,分别是
2.3.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一般而言,建筑施工企业不委托咨询公司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由业主单位或监理单位进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施工阶段管理,仍属建设项目管理,不能视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2.3.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的特点给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特殊性。主要特殊性是指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同时进行,先有交易活动,后有“产成品”;交易双方都投入生产管理,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很难分开。
2.3.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长时间进行的有序过程中按阶段变化的,各阶段管理的内容差异很大, 房屋建设项目内容涉及从投标开始到交工为止的投资周转和建设的全过程的管理。
2.3.4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管理项目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房屋建设项目管理任务是取得符合要求的,能发挥应有效益的固定资产。由于房屋建筑施工所需要资源多、工期长,而且还涉及到不少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与人际关系,且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较为重要。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3.1资金问题是首要问题
首先是许多施工企业在如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竞标压价,投标报价低于工程预算甚至低于成本价,造成施工企业的行业利润率较低;其次是施工企业一部分工程款总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应收账款数额大,周转周期长,再加上部分业主因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坏账、呆账无法收回,严重影响了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再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盲目,造成资金流失, 追求社会效益,不考虑企业的规模和承受力,使企业背上了沉重包袱;最后是经常出现一家企业多处施工的现象,导致企业资金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这些都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程度。
3.2房屋建筑项目管理运作的模式相对混乱
房屋建筑企业与房屋建筑该项目职责模糊,项目施工时不知道听从谁人指挥,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方法不恰当,不能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达不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最优效果,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监督不到位,害了企业。
3.3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此外,还包括企业重视项目施工工程的承揽,而忽视项目本身的管理,不注重该项目施工工程的质量;施工现场条件差、施工现场复杂,危险源多;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安全管理人员知识和管理水平较低;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4.1控制工程施工成本核算,解决资金短缺情况
强化资金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计划进行控制,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使资金的管理逐步达到制度理财的目标。加强资金使用的检查与分析,减少资金使用风险;做好工程预测,减少资金投入,对垫资施工的工程项目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和预测,杜绝盲目垫资,造成资金紧缺和浪费;对投标工程要进行成本预测,避免工程亏损;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追回拖欠的应收账款,减少企业损失,建立企业内部调度结算中心,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
4.2 完善企业管理经营制度
房屋建筑企业与房屋建筑该项目职责清晰,管理权限明确,采用恰当的管理方法,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最优效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监督。
4.3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施工项目管理质量的基础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企业单位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根据该施工工程的实际进度情况提出最合理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责任制度,提高各个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要适应市场变化的形势,适应市场要求。
此外,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多管齐下,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防止偷工减料,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认真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过程非常繁琐。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各单位也都进行开发性的探索,希望借此提升自身作为市场上一个有力的竞争元素,从而从技术,人员,科技力量等多个方面获得先机。并取得可观的效益。这些效益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的纯盈利上,更将实惠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真正成为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性力量,因此管理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如何结合工程实际,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做细、做强、做好,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和深入钻研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锦.抓好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J].陕西建筑.2009,(173).
一是邮政速递进驻行政服务中心。
积极协调邮局在办证大厅驻点服务,为领证不方便的群众办理证件速递业务。
二是添置“自助填表机”、“自助受理机”。
免去了申请人手工填表的繁琐,尤其是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或者有残疾的申请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不会或不能书写的烦恼;自助受理机的投入使用,大大缩短了群众排队等候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是全面开展启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签发工作。
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卡式证件大小同居民身份证相当,便于携带和使用,通行证签注采用重复擦写技术直接打印在证件背面,持证人无需频繁换证,降低了办证成本;电子港澳通行证内嵌有非接触式集成电路芯片,存储持证人个人数字化资料、指纹信息及证件、签注签发管理信息,可享受到自助通关服务。
四是“三表合一”。
进一步简化出入境证件申请表格,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等三类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简化合并为《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申请材料齐全的,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可同时申办上述三类证件。
五是推行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服务。
申请人可以通过公安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填写身份信息及需要办理的证件类型,并在约定时间内到出入境接待大厅受理窗口办理相关证件,减少现场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可快速领证。
六是一年内可重复使用出入境证件照片信息。
16周岁(含)以上,办理过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往来台湾通行证,并按要求提交过电子制证照片的申请人,在一年内再次申办出入境证件时,无需重复照像。
七是进一步缩短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
办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等三类出入境证件的时限统一为: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的申请不超过10个工作日签发(比以往提前了5个工作日),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签注不超过7个工作日签发(比以往提前了3个工作日)(不含邮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