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30 16:01: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张家港市;生态文明;长效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7703

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其基本理念是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谐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有生态经济、生态意识和生态实践三个方面。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其发展和变化折射了人类文明的更替和变迁[1]。始于18世纪的工业文明,工业化过程极大地解放和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其主要以人征服自然为重要特征,强调用科技手段战胜自然,从自然掠取更多财富。在此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道路[2]。然而,对我国而言,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无法支撑我国再走西方发达国家老路,人们必须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需要遵循全球一体化下的国际行为法则,不可能再走“三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产出)的发展弯路、老路。现阶段,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可持续发展等已成为全球发展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绿色发展也已渐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规定和准则[3]。其并不是单一、分散和独立的政策工具的简单设计,而是体现在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互为促进,互为保障,互为作用,互为协调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的制度体系[4]。对如何设计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于“源头-过程-后果”全过程,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成包含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作为中央的最高指导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提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建立包含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和考核评价在内的制度体系[5,6]。从系统长效管理出发,本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包含顶层设计、运行保障系统和约束机制三方面内容,其概念框架见图1。具体思路为: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结构模型和管理学中长效管理机制(通常由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构建生态文明长效管理制度体系概念框架。其中PSR模型为联合国经济开发署所建立,是评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7,8]。首先,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其管理成效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因而首先构建环保内循环,即遵循“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环境保护管理理念,进而设定有关政策规定,这部分将起到“固本清源”的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源动力。随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外循环。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顶层设计-运行保障-约束反馈”的动态长效管理原理,构建生态文明长效管理制度体系。并设想通过“内循环-齿轮”转动带动“外循环-齿轮转动”,同时外循环齿轮转动惯性又作用于内齿轮,给其提供惯性储放动能,从而保障生态文明管理制度体系长效稳定运行。

2 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张家港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先行先试并具影响力的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现阶段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边际效应正面临着不断递减的严峻局面。外部面对日趋激烈的城市间综合能力竞争压力,内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结构性、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趋紧的矛盾仍然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管理制度体系,以期有效破除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瓶颈,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当前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不完整且不系统,突出表现在:一是体系本身存在不足。该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以实际解决问题为导向。这就容易造成在理论认识方面衔接不到位,缺乏对制度顶层的系统性设计。另外,现有制度体系间缺乏层次感。某些制度往往只是孤立地应用在具体的项目或者环节中,不能够跟体系中其它部分保持有机联系,较难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系统组合优势。二是组织领导机制不健全。虽已出台《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但实际操作中领导小组工作实效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强化。表现在领导小组机构职能与效能不相符合,尤其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上,难以真正做到有效协调,较难发挥承上启下的中枢纽带功能。三是政绩考核缺乏可持续性。张家港市已出台了镇(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办法。但实施中将面临生态资产底帐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不清晰,从而将直接影响选取的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代表性,进而影响考评结果的合理应用。四是监管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一方面张家港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规定和办法尚不健全,另一方面,环境法律法规实施力度不够(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执法队伍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等。五是社会参与机制存在短板。作为监管重要一极的社会组织监督,缺乏成长空间。张家港市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仍处于在政府倡导下的配合性参与。

3 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制度体系设计

针对张家港市生态文明管理制度体系的不足,依据已构建的概念框架(图1),对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设计。

3.1 环境保护内循环体系

(1)“源头严控”。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要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化科学决策制度,力求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一是完善项目审批制度。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强化项目环境准入制度,认真把好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相关环保评估审批制度,坚决限制高能耗、重污染产业的发展。二是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按照上级有关生态红线区域管护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过程严管”。借力新《环保法》,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评、环境信息公开及举报制度。如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举报违反环境保护法行为奖励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群众举报环境违法案件,提供案件线索,环保部门将公开受理、承办、查处。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政策,如完善绿色产业发展机制,建立立体式、全方位的环境监管网络。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并积极推动交易试点工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优化环境容量和资源配置双赢。

(3)“后果严惩”。建立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做到处罚有科学依据。相比早前的指标体系,最近出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对指标的评价都更加注重对指标变化的量化。但张家港市对生态环境考核,因生态资产“家底”不清,存在量化科学性不足的困境。建立严格问责机制,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绷紧环境安全这根弦。

3.2 生态文明建设外循环体系

3.2.1 加强顶层设计

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需要专门的设计机构。目前中央已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起来,成立了中央经济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专项小组,便于统筹、协调、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领导和谋划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要求看,张家港市迫切需要强化和更新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建议将小组办公室设为常设机构),使其有能力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关联性出发,从全局上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特别地,需强化运用系统思维,加强制度系统化设计。尽快解决制度碎片化现象,促进各种规章制度之间合理衔接、协调和配合。在此过程中,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不局限于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的合作),打造高层次智库,充分利用其科技和智力资源来指导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设计。此外,构建基于“一张图”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规划之间的衔接,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目前张家港市正在开展多规融合工作,建议在此基础上,配套形成相应的规划后评价制度,对规划的执行效果及时评估。

3.2.2 完善运行保障体系

建立生态文明管理制度的核心是遵循生态系统系统性、整体性和最小化政府运行的部门性、分割性。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要素由不同部门来管理,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迫切需要构建明确高效有力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机制。建议根据本市现状,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相关职能进行重组,并入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完善生态经济制度。继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进程。重点是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效率。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引入市场化机制,制定体现河道、山体、湿地等生态要素价值变化的生态补偿政策。健全生态投入机制。利用市场规律,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财政补助、以奖代补、BOT/BT等多途径,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逐渐形成多元化投资融资长效机制。三是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自觉。加大培育环保非政府组织(NGO),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其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非营利性监督方面的作用。四是落实生态法律法规制度。法律的有效执行是生态保护的屏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行政措施、办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3.2.3 建立综合评估考核制度

一是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制度。尽快建立张家港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完善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民意调查、市民评议等方式,把群众感受及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更加体现民意。二是逐步推行绿色GDP核算和考评,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力促领导干部追求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绩,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三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激励机制,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出台相关细则,明确奖惩的依据、标准和程序,尤其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实绩的分析、评价,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分量。四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道德对社会公众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精心培育尊重生态文明光荣、破坏生态文明可耻的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尽快形成依法维护环境权利,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现代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

戴圣鹏. 文明观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徐晓霞,郑红莉.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重要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193(11):267~268.

[3]夏 光.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J]. 时事报告, 2013(12).

[4]王丽娟. 生态文明必须依托制度建设[N]. 南方日报,2013-2-4.

[5]周冯琦. 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J].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508(13).

[6]赵建军. 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EB/OL]. [2013-12-9].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农村生态文明

Abstract: The practice pattern of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various aspects,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n practice, we should work ou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atterns for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adapt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n terms of time and locality.

Key words: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practice pattern;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农村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感觉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在新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农村的现状措施的出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文明进程落后于城市,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农村的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所认为的后工业文明,也即我们现在说得较多的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明形式的进一步提高,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因此,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是我们当前进行经济建设所应达到的重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人自身的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生态”在英文中的原义是指“生物之家”。现在,“生态”的原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的是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能量与信息交换系统。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所蕴涵的内在本质。人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良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打造,都是由人这唯一被认证过的最高等生物来进行的。生态文明作为现今社会一个受人关注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它的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在形式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这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1]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依生态主体或社会实践主体的位置而呈现相应的层次性)的良性循环,既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相济(含整体的和系统分层的以至世代相继的和谐关系),又包容处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2]。当然还有许多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本文就不在此作详细的列举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少不了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公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还是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似乎没有城市那样乐观。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面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按理说,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先天自然生态条件上,这是城市无法比的。但为何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使得农村的状况在相对程度上,与城市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由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也必然使得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倒退。面对农村这样的处境,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只有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农村生态文明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两种成果的双发展、双丰收。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农村村舍的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等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指精神方面)等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逐步发展,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式严峻,直接危害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生存情况。高职院校的教育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为工业生产提供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建设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将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高职校园文化,贯彻在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技术人才过程的始终。

1生态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初含义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人民的幸福,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上为后人“乘凉种树”。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突出贡献。(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和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学生参与的讲座、社团和其他学科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文化设施充斥在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建设,使校园文化具有生机和活力。

2生态文明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理念意识的形成是逐渐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精髓而形成的,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思想观念。人们正确对待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进步的观念意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破坏了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破坏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从可持续发展上升到绿色发展,其实就是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高职院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在校园文化发展的始终。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启迪学生的心智,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习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促进校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产、服务、管理活动一体化,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责任,传承讲话精髓。(2)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催促着工业化革命的进程。科学的发展,更是使得信息化技术革命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思考方式也有着极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全球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过程趋向智能化。在这样新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应这一强大的形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思想观念,培养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还要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在职业技能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点,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3)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校园生态职业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是以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应用类的人才为特点的,针对高职院校这一特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绿色发展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职业价值的人才。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人类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工业文明追求着资本增值使得利润最大化,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过度的生产和消费危及了人类赖以生存生存的环境。为了人类能够长期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在人类文明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高职院校应当培养学生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融入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将职业素质与生态理念结合,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着重发展低碳产业,将生态文明经济作为职业发展的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探索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策略。高职院校在帮助师生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时,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的理念,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都能够树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

3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软实力之一,通过对生态文明概念的分析,将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相融合,探索出新型的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有的生态文明校园文化。将生态文明概念融入在校园文化中,可以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涛,赖浩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6(23).

[2]霍小芳.构建“校企共生态”校园文化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

第4篇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简单化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从部门推进到区域实践都不可避免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从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指标约束,到生态省、市、县的创建,几乎都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对生态环境修复、资源节约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大书特书,认为只要生态环境改善,建设指标能够实现,就是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领先而建设实践却较滞后,对于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依赖和观念依赖仍然占主导地位,在行为方式上一边努力治理环境,一边以新的方式破坏环境。只要国家出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考虑将相关指标“松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马上显化。与生态文明息息相关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观念树立、制度创新等内容和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很少得到重视,在生态环境局部改善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和制度弊端日益显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的理论是科学实践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在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生态文明的内涵、理念、特征都处在探索之中,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至今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低估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深刻影响和牢固的制度基础,忽视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本质最艰巨的任务是要对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进行根本变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不当行为的改变,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和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导致在理念、行为、政策上的缺失。

(二)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工具,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无法实现生态文明的融合共建战略体系是实现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今还停留在战略构想阶段,发展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尚不清晰,缺乏必要的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政策体系来指导,不可避免地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中央出台的若干政策、文件、规划,虽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有所引导,但始终没能形成政策合力,没能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源。政策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弱,导致行动措施推行困难,缺乏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更无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

(三)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动力机制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沿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试图用人和自然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认识到了对生态的破环,但始终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来改善自然的承载能力,其目的仍然是为了从自然界索取,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视为平等的主体。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中央提出建设发展战略,各部门和各省区实施建设,但不少地区并未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来对待,虽然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缺乏行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成为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群体还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身的需求加以推进,还停留在响应中央政策的政治要求上,生态文明建设自发动力不足。

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融合共建道路的对策

(一)加强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科学研究,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还不大深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实践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在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实现机理、实践途径等方面更是缺乏。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整合研究力量,鼓励跨区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强对生态文明重大理论问题的支持力度,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特点进行梳理,积极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深刻融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加强对生态文明融合共建工具和方法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积极成果,是自然生态系统文明化和人类文明系统生态化的总和。[1]它贯穿于丰富的工业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直面我国的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和深刻贯穿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之中。但是如何融入和贯穿,需要从工具和方法上进行思考。应采取战略融合的思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机理、建设模式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融合共建的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在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将现有的国家战略进行分解,分别将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有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新要求进行充分对接、系统整合和集成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体系。

(三)制定《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面融合的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完善的战略体系进行有效推进。建议国务院牵头,组织发改、林业、环保、国土、农业、工信、住建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对当前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规划、意见、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梳理,结合对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解,制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将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举措进行分解,提炼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发展要素,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集、任务集和行动集,采取战略融合方法,将发展要素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目标进行系统整合和全面融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原则进行全面解读,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形成完善的行动措施的集合。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新时代;水土保持

党的十提出了关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中,强调在以后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务必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准确把握好时代的发展特征,从水土保持下手,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技术,采取新措施加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我国社会总体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下面,笔者就十报告中所提出的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水土保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生态文明建设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我国之所以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主要原因是因为时代背景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面临着重大的环境难题,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急速退化等严重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新时代下,如果想要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从环境入手,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经济增长方面,我国目前也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威胁,尽管国家GDP指数早在2011年就已经进入了中高等国家的行列,但是在整体经济结构上,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极不健全,贫富差距严重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困境,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如果国家经济想要实现继续增长,就必须转变现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行生态文明建设,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

十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应该做好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且强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重要工作,所以在新时代下,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并树立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文明观念,从节约资源、能源做起,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基本方针,切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分析水土保持的目的,发现其基本目标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现有水资源,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这一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相吻合,是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新时代下,我们应该全面贯彻实施十精神,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尊重自然及自然规律,坚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基本理念,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2、“五位一体”的布局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十给出了明确答复,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再提升,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十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新“四化”发展中的水土保持新机遇

十在小康社会目标中提出了新“四化”的要求,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标是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水土保持行业的信息化应加快进程,推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再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为城市水土保持提供了新的、更高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注意城市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导致的城市内涝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应全面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城市水土保持对策、措施、技术标准,推动城镇化健康稳步发展。

三、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中的作用

国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十报告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太效益相统一这一基本原则,合理控制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科学调整好空间结构。在这一宏观背景条件下,加强水土保持正好是一项有用的政策,在目标上与十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互重合,实际执行时不仅可以对国土的主体功能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还能调整和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比如水土保持工作中常见的对农村生活和农田生产环境的治理、对城市内涝灾害的控制等措施,都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行调整并优化的表现。

2、水土保持在资源节约中发挥着调控作用

新时代下,我们倡导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主义社会,大力提倡保护水土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人类来说,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资源,需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其做好全面的保护。当然,在新时代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水土资源节约和保护力度同时也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鉴于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资源,所以当真正采取治理措施来对两大资源进行保护时,所发挥出来的最大的作用是对资源节约的调控和保障。

3、在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十报告将生态环境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为此,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一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支撑,特别是“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建设。两屏三带”既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加强保护、监督的重点区域,我们要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承担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党的十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我们应深入学习并深刻领会十的新思想、新要求,准确认识和把握时展特征,研究和探索水土保持新举措,为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雷霆,杨玉兰,杨智,宋日升.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 推进鄂尔多斯生态文明建设[J].内蒙古水利. 2011(04)

第6篇

美丽中国:十报告的新亮点

《绿色中国》:黎教授,目前学习党的十报告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更是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您作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常务理事,一定有很多深刻的体会,能够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黎祖交:党十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专门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在以往历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是没有过的。《报告》中的许多新概念、新提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让我读后感到眼前一亮。

《绿色中国》:您说到《报告》中的“新概念”、“新提法”,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黎祖交:所谓“新提法”指的是不同于以往的提法,反映的是该提法所代表的观点和语言表述的新变化,通常表现为一个新的命题或句子,其中可能包含新的概念也可能不包含新的概念;所谓“新概念”指的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概念,反映的是该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变化,通常作为一个关键词出现在一个新的命题或句子中。应该说,新提法不一定包含新概念,但是包含新概念的提法一定是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能分别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黎祖交:譬如十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法,相对于十七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法而言,就是一个没有包含新概念的新提法;十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就是一个包含“美丽中国”新概念的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刚才说十《报告》的许多新概念、新提法让您读后感到眼前一亮。请问,十《报告》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新亮点是什么?

黎祖交:十《报告》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新亮点莫过于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个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为什么认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十报告的最大亮点呢?

黎祖交:我之所以认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十报告的最大亮点,有以下五点理由:

第一,“建设美丽中国”宣告了我国将要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彰显了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新概念;

第二,“建设美丽中国”反映了全国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从总体上提升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第三,“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构想,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第四,“建设美丽中国”反映了党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凸显了人类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第五,“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主题,体现了我们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

美丽中国:

顺应文明转型的新概念

《绿色中国》:我们注意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是在十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您对此作何解读?

黎祖交:这意味着十报告是把“建设美丽中国”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放到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去考量的。事实上,报告提出的“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我们党顺应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向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美丽中国”是一个顺应人类文明转型的新概念。这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和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好未来的向往,也可以说是我们党引领我们国家走向生态文明的风向标。

《绿色中国》:您所说的“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当今世界会出现人类文明的转型?

黎祖交: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指的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这是因为历史已经表明,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文化财富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蔓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绿色中国》:对于工业文明给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您能简单概括地说一说吗?

黎祖交:简单概括地说,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包括:资源高耗、不可持续;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大面积森林消失、退化;湿地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危机凸显;土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扩大;臭氧层破坏、损耗;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候变暖;酸雨危害加重;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我国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十报告的话来说,就是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忧虑与重视。

《绿色中国》:您说的这些问题,难道工业文明不能自行解决,只有走向生态文明才能解决吗?

黎祖交:正是这样。事实已经证明,工业文明走的是“人类战胜自然、掠夺自然”的道路,遵循的是“资本至上”、“利润至上”、“经济增长至上”的逻辑,在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破坏性,犯下了自身不可能纠正和补救的历史性错误,如果再不改弦更张,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只有走向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类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

《绿色中国》:那么,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的优势是什么?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黎祖交: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的优势在于:它是在人类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明,是一种汲取和发扬工业文明优点长处、弃除其弱点短处、转型升华为符合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更为高级的文明。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审视的整体性。与工业文明重点关注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额利润不同,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地球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强调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是调控的综合性。与工业文明形成的将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各行其是、各展其长的独立分割格局不同,生态文明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之大成,立足于大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研究,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

三是物质的循环性。与工业文明那种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简单直线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生态文明使得经济活动变为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或循环过程。

四是发展的知识性。与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资金、资源、环境的高投入、高消耗,因而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不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五是成果分享的公正性。与工业文明时展成果的分享存在极大的不公正性即极少数人占有大部分财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却只分得极小部分财富不同,生态文明强调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有效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总之,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其优势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美丽中国:

提升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绿色中国》:十报告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您对此作何解读?

黎祖交:十报告基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科学认识,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描绘了我们国家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提升了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绿色中国》:您说建设美丽中国“提升了人民福祉的新境界”,这话怎么讲?

黎祖交:这就是说,“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那种境界,是对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人民福祉境界的一种新的超越,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更高的境界。

《绿色中国》:那么,“建设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新境界”究竟新在哪里呢?

黎祖交:我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新境界”至少体现了以下三个“新”:

一是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就是秉承人与自然平等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和谐相处、协同进化,而不是把增进人民的福祉建立在破坏和掠夺自然的基础之上。

二是体现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是从追求温饱、追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追求共同富裕,再到追求文化繁荣,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社会和谐,再到追求身心健康,追求山川秀美、生态良好和环境优美,追求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

三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眼界。就是当代中国人民福祉的提升不能以牺牲后代中国人民的福祉为代价,而是要兼顾后代中国人的利益,为世代永续的中华民族谋福祉,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绿色中国》:那么,您心目中的“美丽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呢?

黎祖交:我心目中的“美丽中国”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美丽的:

首先,中国的国土生态是美丽的。在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不仅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各种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得到彻底根治,真正实现了“天蓝、地绿、水净”,而且海洋、森林、湿地、江河、湖泊、草原、苔原、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完备,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协同进化,生态平衡得以实现。

第二,中国的国民生产是美丽的。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口生产,不仅能充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以及人口健康繁衍的需求,而且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于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不致因增加生产、发展经济而造成对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不仅生产的结果、生产的产品是美丽的,生产的过程也是美丽的。

第三,中国的国民生活是美丽的。这里所说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在内,就是要实现11月15日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所说的“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以及“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那样一种境界,也就是人民所期盼的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能够变成美丽的现实。

第四,中国的人民是美丽的。除了形象、健康的美丽外,还包括: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不断提升;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得以自觉履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成为社会主流心态;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成为良好风尚;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成为通行准则等。

简言之,美丽中国就是要使中国的国土生态、国民生产、国民生活和中国的人民都是美丽的。在我看来,这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没有像十报告这样“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还没有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

美丽中国:

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绿色中国》:您前面还提到“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黎祖交:这是从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来讲的。“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不断与时俱进、深化发展的过程。十报告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绿色中国》:您能简单说说这个发展的过程吗?

黎祖交: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的经济建设(十五大报告称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建设(十五大报告称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报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直至十报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提高,体现出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与时俱进。

《绿色中国》:为什么要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的地位?

黎祖交:我认为,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的地位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如十报告正确指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原因固然有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源上说还是因为没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我们前面讲到的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已经反映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新需求,其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健康需求和生态需求,而要满足这些需求,除了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外,别无他途。

三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当然,这里说的手段还应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即前面说到的“五位一体”。但正如十报告所说,生态文明建设是“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手段,其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的无以替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美丽中国:

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绿色中国》:前面我们谈到,十报告中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那么,在您看来,导致这种执政理念新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动因是什么?

黎祖交:在我看来,更深层次的思想动因是我们党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特别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当今世界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绿色中国》:您为什么认为这是当今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黎祖交: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出了问题。长期以来,人类在对待大自然的问题上,认识偏颇,定位失当,关系扭曲,一直以统治自然的主宰自居,任意掠夺自然、残害自然、破坏自然,以致造成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危及人类生存。

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全球性生态危机,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各国有识之士相继从不同的角度努力探寻、揭示造成这一危机的深层原因,逐渐认识到人类要从根本上破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重新审视、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改变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的思维定式和价值观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十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当今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既为维护中国生态安全做出贡献,也是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绿色中国》:那么,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呢?

黎祖交:在我看来,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的以下四层关系:

一是从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看,人与自然是“一体关系”——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二是从自然进化过程和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看,人与自然是“母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

三是从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知识和力量的源泉看,人与自然是“师生关系”——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

四是从自然界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看,人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

正确认识了人与自然的上述四层关系,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匡正与自然的关系:

一是既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体,就必须遵循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不超越和损害自然承载力为前提;

二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就必须顺应自然、感恩自然,而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作威作福;

三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就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觉向自然学习,不断增长和正确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四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就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而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取人类自身的发展。

总之,认清人与自然的上述关系,有助于我们懂得现实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与自然界简单的相加,而是两者相互作用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既有益于人类,又有益于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美丽中国:

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

《绿色中国》:十闭幕后,各行各业都在热议“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为什么?

黎祖交:这是因为“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是我们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绿色中国》:您说是“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为什么?

黎祖交:这是因为十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已经表明,“建设美丽中国”是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因而一定要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并要“融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决定了“建设美丽中国”不是单纯的重复“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有涵义,而是涵盖了新的内容,是要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融入生态文明观念、体现生态文明要求;不是单纯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的问题和单纯的环保、资源、林业等职能部门的责任,而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各级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各类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当然,由于各行各业的职责分工不同,其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共同使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绿色中国》:我知道,您长期在林业系统工作。作为一个林业工作者,您认为林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黎祖交: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从个人学习十报告体会的角度讲点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对于林业来说,“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凸显了林业地位和作用的新使命。

《绿色中国》:请您稍微展开一点说说林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所凸显的地位和作用。

黎祖交:那就从落实十报告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四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来说吧。我认为,林业在落实这四项重点任务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是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突出地位。仅从林业经营和管理的作为“地球之肺”的森林和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作用来说,全国林业系统管理的总面积达19545万公顷的森林和保护面积达1820万公顷的湿地大都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林业系统建立的总面积达1.237亿公顷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大都属于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森林、湿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管理对于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缓解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上具有基础地位。林业作为世界公认的支撑经济发展三大原材料(钢材、水泥、木材)中惟一对人类最友好、可再生的绿色原材料——木材的生产经营行业,同时作为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经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对于推动国家原材料生产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资源和能源安全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现出来。

第7篇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这是党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上升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是党的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厘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践基础和现实路径等几个层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基本而重要的问题展开探讨。

从生态文明运行轨迹把握其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既有特殊的运行轨迹,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运行轨迹看,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新一轮的“生态革命”,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恢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和谐协调,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贯穿的是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控制和生态平衡的生态规律。从社会线形繁荣走向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立体繁荣;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陈寿朋在《生态文明建设论》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改善,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要求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主张人对自然的依赖是永恒的、全面的,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生态文明价值观强调人际公平、种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生态文明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谋求基本的生活需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同时还是一种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发展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生态文明是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建设。“四大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和制约,这样的文明体系才是完整而全面的体系。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关系紧密。生态良好、生态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保障。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保障。而没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以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二是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支撑。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就失去推动力。三是为和谐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条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公平享用是国际和国内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总之,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构筑发展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把自然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实现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宗旨,使人及社会的发展更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因此,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改造过程,表现为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由此就决定了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指标性问题,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略。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体系。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尊重自然,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体系。首先必须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要加快农业发展,侧重发展能够节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无污染食品的生态农业,将畜牧、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纳入生态轨道。其次,改变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科技改造落后工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化改造。再次,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模式。最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消费方式,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培育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念,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注重旅游业的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

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当前应特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他们更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就政策制度方面来看,首先,要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制定可行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其次,国家要实行补贴制度。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以带动他们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国家还应拨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来资助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使得生态产业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生态产业的尽快成长和壮大。再次,确实贯彻实施绿色GDP生态核算制度。就法制建设层面来看,根据环保立法的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现行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立法空白,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些学者特别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公民的实际,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潜心学习、锐意奉献和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第8篇

1农村生态文明文化生态建设现状

文化生态研究源于生物系统与人的关系。在国外,关于文化生态研究起步比较早,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但是,关于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却比较少,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也还刚刚开始。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关系,可以说还无人问津,在国内也亦如此。因此,曹静、黄正泉[3]率先在国内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进行研究,并发表《论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与高等教育》一文。从理论层面上来说,通过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的改造与理论提升,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概念的内涵;研究高等农业教育与文化生存抵抗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视角,研究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和农村生态优化的规律、原则、途径,将生态智慧贯彻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拓宽文化生态学研究视域,进一步加深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深度。从实践层面上来说,从优化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角度,重新确定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方向、目标,一方面可为高等农业教育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将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纳入到生态位关系,并融入到对农村文化生存的现状分析,使从农村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野不再局限于农村文化内部,将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功能首次结合起来,透过对两者发展现状的分析来深入探讨两者的本质联系,将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这一概念再细分为农村文化生存潜能、农村文化繁殖潜能、农村文化保护和抵抗潜能等,并结合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来探索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各种原则和有效途径。北京、贵州、四川等省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调查显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推行力度不够,是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不仅使生态文明的理念难以深入人心,而且对于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难度加大,这两个方面都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农村信息化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研究

无论是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南非、马拉维、坦赞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大量旨在考察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结构的研究,并将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研究显示,农村具有广泛的信息需求,涵盖了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教育、经济和法律等众多领域;同时,几乎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有自身特色的信息需求。杨美英、徐春、黄友兰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在服务设施、手段、内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难以满足“三农”发展需要。王宝庆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视角的调研指出,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孙素芬、罗长寿从农村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建设、传输手段及组织体系方面,对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赵静、袁志超从“菜贱伤农”典型案例分析基层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各个环节,认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低下导致“菜贱伤农”。刘世洪等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研究创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法”,并对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测评。胡昌平认为,以区域农业特征和用户需求为导向,针对特定区域的网络农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可以形成集成化信息服务能力。徐学东,张春玲指出,提高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必须明确发展战略重点、加强组织与领导、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创新投入与营运机制和加强信息意识与人才培养等。贺玢认为,农业信息化服务补贴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的信息意识。

3城乡生态和谐建设现状研究

城乡生态和谐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普遍存在的。各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基本上都经历过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对乡村生态的毒化和城乡生态相互毒化的过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恶化也正经历着与其他工业国家一样的历程: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也正遭受严重破坏,且城市生态恶化正出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生态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城市的转嫁,二是来自农村自身的积累。王雨辰认为,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各自以自身为中心,使资源的分配利用不能统一协调,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所以生态文明应在城乡统筹中实现。生态文明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也是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农村实现生态和谐面临着各种矛盾: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形成恶性循环,城乡发展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村环境环境问题。

4农村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现状研究

陈志尚认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立法不完善,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的法律、法规,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等领域存在立法空白的问题;2)农村生态环境执法不严;3)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4)缺乏环境知情权与环境事务参与权;5)环境教育落后,公众环境意识欠缺。邹冬生,高志强认为,我国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存在制度缺失,主要包括干部政绩考评任用机制的缺失,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缺失,监管体制的缺失,财政保障体制的缺失,科技支持保障机制的缺失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等。姬振海[18]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无论在环境立法还是在环境执法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环境立法上的“城市中心主义”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立法供给严重不足。二是农村环境法律的不适应性。环境执法中的“城市中心主义”,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环境管理设置中的城乡差别和环境保护投资商的城乡差别。城乡环境二元趋势导致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将进一步加深农村地区的环境恶化。

5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logistic回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19702

0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同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把其思想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是对中国治国理念的实质性提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生态文明是提升国家治国理念的的长久之计,大学生需从自身和点滴做起。大学生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者;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创新的推动者;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大学生群体只有站在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高度来推动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自身不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在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和发展。

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研究的数据来源塔里木大学在校学生进行的“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影响因素调查”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Scheeffer抽样公式,确定300份调查问卷,涉及到6个学院学生,其中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为92.7%。

1.2 变量说明

本文将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归纳为3类共18个,分别为个人基本特征、生态文明建设认知情况及意识行为情况。具体变量的选取与赋值如表1所示。

2 调查描述性分析

本次调查考虑不同学科的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会有所不同所反映出的意识行为也会成为影响因素,故调查共涉及6个学院三个学科(工科、农科、文科),其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汉族占616%,少数名族占38.3%。从概念情况和认为与大学生的关系来看,分别有36.3%和33.3%的同学对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知道一些,说明当前学校对这部分的

教育没有很好的推广,在学生的意识中没有很好的体

表1 各变量的说明及赋值说明

自变量名称自变量定义赋值变量符号

性别男1,女2X1

民族汉族1,少数民族2X2

所属学院经管院1,水建院2,人文院3,植科院4,生科院5,研究生6X3

概念情况不了解1,知道一些2,比较了解3,非常了解4X4

与大学生的关系没关系1,离我们很遥远2,仅仅有关系3,紧密相连4X5

主要是谁的责任政府1,企业2,媒体3,每个人4X6

对学校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满意1,一般2,比较满意3,非常满意4X7

对活动的认知无意义1,意义不大2,有意义3,很有必要4X8

政府做得如何不关心1,无作为2,有效3,影响很大4X9

对社会作用的看法非常大1,较大2,较小3,无作用4X10

生活环保行为经常1,偶尔2,很少3,从不4X11

学校垃圾处理行为随手丢弃1,先拿着,找到垃圾桶丢弃2,周围没人就随手丢掉3,扔到附近4X12

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找政府机构反应1,联系媒体曝光2,周围的人抱怨一下3,视而不见4X13

用餐环保行为经常1,偶尔2,很少3,从不4X14

宣传行为经常1,偶尔2,很少3,从不4X15

对于学校生态文化是否愿意出资非常愿意1,比较愿意2,不太愿意3,不愿意4,X16

愿意参与形式出钱出力1,出钱2,出力3,既不出钱也不出力4X17

环保产品购买行为经常买1,不一定2,不会买3X18

现。在选择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时有42.7%的同学没有很好的选择方式,只是和周围的同学抱怨一下,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存在学校反映问题渠道不健全的情况。在是否会购买较贵但环保的产品,有59.3%的同学选择不会买,一方面说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消费情况,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其他因素反映情况较为平均。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现状

图1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水平

由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1和4的数值分布比例较小。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好的从自身现有的知识去理解生态文明,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知识更新以及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价值观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情况。

3.2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Eviews6.0,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如表2。

由表2分析结果来看:

(1)个体特征中民族和学生所属学院对大学生意识存在显著性影响,由描述性统计可知样本学生均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学院,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学生受教育背景不同,少数民族多受语言的限制在升入大学前多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汉族学生由于没有语言的限制,接触和接受知识的面相对少数民族学生较宽和较快。不同学院针对专业性质对一些知识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而性别则对意识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男女学生接受的知识教育是一样的,反映出的认知不会相差很多,这与调研实际相符。

(2)认知情况中与大学生的关系、政府做的如何、学校垃圾处理行为、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用餐环保行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存在显著性影响,说明大学生在处理自己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时候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地位和在其中的作用甚至有部分同学仍有错误的观念认为这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在政府作为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这种看法不单单停留在个人和身边的小事上,而是时刻关注着政府,同时也是对政府的监督。学校垃圾处理环保行为、选择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用餐环保行为,说明当代大学生校园环境道德认知参差不齐的现象还较为突出,甚至部分大学生的校园环境道德意识浅薄。

(3)意识行为情况中宣传行为对大学生意识存在显著性影响,这与环保行为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态度相一致,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些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持积极态度。而对于学校生态文化自己是否愿意出资、参与的形式、环保产品购买行为则不显著并且系数为负,究其原因这些都与经济因素有关,说明大学生在经济方面还是保持了相对保守的态度,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实际调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状以及反映出的问题,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还是有待提高,尤其是环境道德意识方面、生态文明实践行为需进一步提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开设统一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不同民族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学校统一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2)建立健全校园生态文明的回应机制。对于大学生反馈的有关生态文明的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但能够提高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无形的加大了各个层面间的互动关系。

(3)开展多形式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校大学生能够从知识层面作出对生态文明的判断,但就调查结果来看,并没有很好的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所以学校更应该通过集体的主题活动,来逐渐的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实现知识到意识,意识到行动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黄平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02).

[2]彭秀兰.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11,(04).

[3]柳亚.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08).

[4]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4).

[5]张孟思,曾天宇,等.人学生内隐及外显环保态度的调查研究[J].礼会心理科学,2013,(05).

[6]郑水清,赵彦军,张静.“低碳”视域下学生文明生态观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

[7]冯之浚.树立科学的生态观[N].经济参考报,20130520(0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