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音乐基础知识教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30 16:01: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音乐基础知识教程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 音乐课程 乐理知识 教学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是美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成为了学生课堂上的一门必备课程,初中音乐课程是音乐审美的基础,音乐课程应该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情,而不能将其变成刻板的,教条式的乐理知识的传授,我们应该针对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以及审美习惯,因势利导,给学生带来最生动,最有益的音乐教育。

一、乐理教学是欣赏音乐的基础

有些观点认为,音乐课程偏重唱歌技巧的训练,重视兴趣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从而忽视乐理知识的传授,殊不知在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欣赏音乐,才能更深层次的领悟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但是简单的刻板的乐理教学,而是运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实践表明,情境教学的效果要比普通教学的效果要好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点的记忆较为深刻。将所授知识点隐藏于情境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乐理知识和技能,为了配合课标的要求,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明确课标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乐理知识。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老师课堂讲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较少,此种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学习兴致下降,达不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因此,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参与程度都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办法,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音乐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自己所收集的音乐,学生能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分享给同学们,会让他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去吸纳音乐知识,学习质量也就上来了。

三、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创造美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本质,除了具有其他学科所共同具备的“认识”功能以外,还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审美价值,而显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一面。音乐像绘画,舞蹈等具有审美价值的学科一样,美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情感和喜爱,使音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音乐天赋和智慧。音乐能让学生产生对美好情感和感觉的追求,让学生在听、唱、感觉、联想、想象中得到愉悦身心的感受,主动去探究,去感受,去理解音乐带来的美的感受,并在自己感受美和想象美的基础上创造性表现音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升华自己对美好的深层感悟。在音乐教育中,老师最适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每个个体的主观感受都会有所差别,所以,充分发现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知系统,去感知和表现音乐。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理解美,创造美,真正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让“流行乐”走进音乐课堂

现在社会形成的音乐环境是“流行乐”环境,学生处在“流行乐”音乐环境中,并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体接触到音乐,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绝大多数都是流行乐,因此,对于理解力还不够强,喜欢追逐潮流的初中生来说,古典音乐太过深奥,不能理解音乐所表现的艺术美,而民族音乐相对于他们而言又不够时尚。流行乐即显得时尚,又通俗易懂,容易理解,旋律易记,朗朗上口,深受这个年纪的学生的欢迎,如果课堂上没有流行元素的加入,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本来的美育课程变得没有价值。但是如果一味的按学生的喜好去进行课堂教育,流行乐良莠不齐,有些甚至与审美教育背道而驰,初中生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弱,那些不好的音乐会对学生形成不良影响。因此,音乐老师应该将流行元素渗透到所教课程中,挑选一些优秀的流行乐,将其与所要传授的音乐知识相结合,即得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又得到学生的好评,使音乐教育和学生喜好得到双赢的局面。

例如京剧教学,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但对于欣赏能力还处于基础水平的初中生来说,会显得枯燥,如果老师只按课本对京剧的起源以及历史发展,京剧名家,经典曲目来对学生进行介绍的话,不但不会让学生喜欢上京剧,还可能会让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产生逆反心理。流行乐中又不少音乐也融入了京剧的元素,老师可以将这些乐曲拿来让学生欣赏,比如流行乐中的优秀歌手陶的《苏三说》,陶是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的歌手,歌曲的人气和质量都很高,让学生结合《苏三说》来了解我国的国粹,是比较受初中生欢迎的途径,并将课本上的知识点通过对苏三说京剧元素的讲解,传授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课程知识。

五、总结

在初中生的音乐课程中,我们只有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和课堂传播模式,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并健全音乐教育系统,缩小老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落实的现实的音乐课程教育中,从而将初中生的美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2篇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原有《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是声乐、器乐、音乐欣赏及其它音乐活动的基础,掌握好乐理、视唱练耳知识对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增强音乐理解力都会提供有效的帮助。《乐理》是音乐基本理论课程,它主要学习有关声乐的性质、记谱法、调式调性、和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视唱练耳》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建立音高、调式、和声概念的基本技能课程。2010年我校正式升格为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进一步符合教育部课改的要求,更应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探索与改革以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现状

根据新课标、课改的要求已将原本独立的《乐理》《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视听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因此,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合并这两门课程是高专学校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通过学习加强学生基本音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听觉的记忆能力和音乐的感受力。

就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学生大多是零基础的并且都已十六七岁了,想要练成固定音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又是必须面临解决的现实问题。怎样来有效解决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和探索,在这种情况下《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利用音程、和弦等乐理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视唱练耳》方面的困难,利用计算的方法加以实施突破。进而更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视谱、听音技能,帮助学生建立调式和声印象和调式和声意识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探索与研究

1.务实性与科学性

广泛地调查研究了解《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课堂的现状,结合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当今幼儿园对幼教人员的需要。让《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更适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提高高专学前专业大学生音乐素质服务。

2.建立适合学前专业的课程实施标准

本课程传授有关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更好的学习、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进入音乐殿堂的大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与音乐素质有重要作用。

四、《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实施目标

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原则,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知道、领会、应用、综合、评价。按照目标的要求分层提出和涉及问题,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乐曲的分析处理情况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一门学科不仅教专门的课题或技能,而且应该使学生弄清楚学科知识组成的基本结构。任何概念、问题、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以认知的形式来理解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去组织他的知识,帮助他在需要发现的特别情景中有所发现。

我校《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1.通过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地认读五线谱及简谱。2.经过听觉训练,掌握基本的听辨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基本音乐知识。3.通过视唱准确表达各种音乐术语及乐句的划分等。4.了解与音程相关的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5.运用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进行单声部视唱,从而为学生毕业后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以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来安排的,从《记谱法》《节奏与节拍》《音程和和弦》《调式和调性》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视唱练耳教学以音程练习、节奏练习等基础知识进行训练。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大大提高,让学生持续地主动参与思考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以钢琴、黑板、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教具、辅助教学,从而更好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五线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教程》李重光,湖南文艺出版社.

[2]《教学实验论》赵鹤龄,张武升,人民教育出版社.

[3]《基本乐理教程》张志文,辽宁教育出版社.

第3篇

2、第一本书——基础,介绍了钢琴的基本情况,钢琴的坐姿以及键位等信息,同时附带有各种适合初学者的曲目。

3、通过第一本书,我们就可以大致学习到钢琴的基本演奏方式,同时也可以演奏出来比较简单的曲目,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4、第二三本书分别为乐理和技巧,在书中会循序渐进的介绍音乐的构成,以及弹奏的简单技巧,这也是书中重要的地方,也是学习的重要基础。

5、最后一本为演奏,主要讲述钢琴演奏的基本要求和进阶技巧,这本书的学习完成,也就是钢琴入门的结束。

第4篇

[关键词]谢耿 《幼儿钢琴启蒙教程》 教学理念

一、谢耿编著《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的教学理念

《幼儿钢琴启蒙教材》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幼儿钢琴入门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全册的教学理念对象是锁定在(3-6周岁)初步接触钢琴的学习的幼儿,《幼儿钢琴启蒙教程》这本教材的编写理念具体体现在:以适应儿童的发展为准则,包括智力、心理、生理等方面,并开发儿童的音乐兴趣,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同时,此理念也是《幼儿钢琴启蒙教程》涵义的具体体现――提倡一种开阔的立体教学思路,反映了当代多元化钢琴教育的总趋势,即把学习钢琴的基本技巧、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启发幼儿想象力,开拓其创造力,培养全面的音乐能力结合起来,全方位、综合地进行教育,为提高幼儿内在素质,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教学思想,《教程》始终坚持技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三位一体为中心,专门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饶有趣味的教学内容,帮助和强化幼儿学习音乐,掌握钢琴技巧。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编著特色

1.教程中儿童启蒙教材不同风格的体现

《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的曲目选择,是根据符合我国幼儿钢琴学习的特点,并以寓于兴趣为准则来选择,曲目涉及广泛,如:不同国家、风格及地域的中外著名曲目,可以说曲目编写不受不同国家的限制,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启蒙阶段接受不同音乐感的培养。在《幼儿钢琴启蒙教程》中,上册共有81首曲目,其中3首来自外国曲目改编,10首来自中国歌曲改编;下册共有76首曲目,其中15首来自外国曲目改编,8首来自中国歌曲改编,由于上册主要以认识键盘、数值五线谱、基础节拍地学习,所以在上册的编排中,选自中外曲目较少,而下册则主要以接触不同调性、音乐为目的,所以在中外曲目选择中加大了比重。在编选这些曲目时,谢耿先生对中国曲目的编选可以说是用心颇多,他在适用了一些具有传统和现代作曲手法的中外小曲后,着重的精选了一批反映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风格、儿童易于接受的民歌、童谣。例如:“湖南花鼓调”、“青海花儿”、“兰花花”、“吹起芦笙跳起舞”、“大田栽秧”、“小白菜”、“陕北风光多么美”、“藏族姐姐献哈达”等,旨在幼儿刚开始学琴的启蒙阶段,就植根在民族音乐的肥沃土壤里,受到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音调熏陶和感染,必然会对我们伟大祖国和美妙的民族音乐产生无限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极其自然地树立起幼儿的民族自豪意识。

2.教程中反映儿童生活,贴切儿童趣味的特点

这也是《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的一大特色,是谢耿先生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与科学教学方法吸收的表现。谢耿先生专门根据《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的需要、巧妙结合教学要求与技术训练而创作的作品。其实谢耿先生早在五十年代,谢耿先生就创作了一些有影响的钢琴作品,《霓裳羽衣曲》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大型钢琴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在《幼儿钢琴启蒙教程》中,谢耿先生也将这首曲目改编成简易版本,适合幼儿弹奏,谢耿先生正是凭着这种教学与创作的双重能力,使《幼儿钢琴启蒙教程》的整体风格和教学思想得以完美的统一,保证了此教材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根据教程中儿童趣味的具体体现,本人归纳了以下两点:

(1)教程中善用儿童化言语进行教学

在教育心理学中,音乐想象根据所接触事物内容的新颖程度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类,其中再造想象就是对幼儿进行儿童化言语的理论依据。再造想象,是根据音乐表现者对音乐的描述,有意识的让音乐内容在人脑种形成相对应的音乐形象过程,这就是音乐再造想象。例如:在此教材中,把半圆形的手型比喻成蒙古包,手背是屋顶,手指是支撑蒙古包的架子,屋顶是圆的,所以手背的关节要突起,架子要立稳,手指更要支撑好等形象的比喻方式,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令他们对学习记忆深刻,那么,手型自然也就容易摆到位了。所以,该教材对幼儿进行讲解时,运用再造想象理论与幼儿语言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完全理解、接受,这也是该教材将再造想象理论具体化的表现。

(2)根据幼儿生活情趣,为钢琴曲编写相符的歌词,使幼儿理解曲目涵义

《幼儿钢琴启蒙教程》除去钢琴入门准备阶段的课程,其余阶段上、下两册共168课程,其中只有10首练习曲,其余课程则由形象生动、形象鲜明的乐曲组成。匈牙利钢琴教育家柯达伊强调“不先唱歌就开始学乐器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唱歌中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节奏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和歌曲旋律的情绪,特性都会使儿童获得音乐的感受和感觉。莫扎特说过,“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儿童练琴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上册第43课“在那樱花开放的地方”,课程将歌曲配以与音乐相符的歌词,在学习弹奏曲目前,让幼儿将曲目当歌曲唱熟,然后再来学习如何弹奏,这样幼儿弹奏时不会有陌生感,会感到亲切,那么自然会在弹奏时,将所唱的感觉投入到曲目中,同时也将所学的技能与情感相结合。所以,在某一情况来说,当幼儿的钢琴技术与情感不能充分结合时,可以自行配以与曲目相符的歌词,激发儿童自身的协调能力,对幼儿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3.曲目结构依据幼儿生理及心理特征,编排适合幼儿循序渐进的学习

《幼儿钢琴教程》中的“教程”应理解为:钢琴教学的进程,其目的应使学习内容具有系统性、目的性和科学性,既符合钢琴的特点,也符合演奏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既要有技巧性和技术性,也应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具有民族性,所以,教材结构内容的布局对于在实践钢琴教学中,是扮演着决定性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邵义强.世界钢琴教育与钢琴教本[M].全音乐谱出版社,1997.01.

[2]林崇德.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1990-2000.

[3]刘耀中.心理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09.

[5]詹艺虹,詹艺军.探讨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学[J].2005.5.

第5篇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必要性

    让高校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是很有益的,这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程,而是丰富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课程,音乐是最贴近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歌曲,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虽然事实上他们对这个伙伴却又并不真正了解,但只要稍加指引,他们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够理解一定层次的音乐知识,能够体会、理解一定范畴的音乐作品,并且有可能被这些作品所打动,从而使音乐在他们的身上产生良好的作用。

一、许多大学生误认为音乐就是唱歌,而事实上,唱歌只是音乐的一个内容,音乐并不只是唱歌

    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任赵讽于1990年在为蒋振环教授所著的《音乐简明教程》作序时提道,对于大专学生音乐知识的水平之低感到无比痛心。“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某省在八百多大专学生中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很令人吃惊的:……,第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不熟悉简谱,而粗通五线谱的不到百分之三;……,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种状况,实在不能不使我们痛心疾首。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其中至少九年应该有音乐课,但是,竟然有这么多人连简谱都不熟悉:……,那么这些在校的大专学生在大学之前到底接受了什么音乐教育呢?”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的是,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小学期间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很贫痔的,而在中学期间受到较完整的音乐教育的机会则更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只上过唱歌课,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就只能是非常简单的了解。进入中学阶段,课程任务更加繁重,升学率把老师和学生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就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了,在课堂上学唱歌也就变成了是很浪费时间的事,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更愿意用这些时间去做数学练习。从这时起大多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音乐就仅限于流行歌曲了。由于流行歌曲简单、易学、并且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表演、随时随处都可以哼唱,且随时随处都能够听到的,这样的学习当然也不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即使是文盲、乐盲也能哼上几句,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力,因此学生们只要多听几遍就能学会唱了。就象野草一样能随处繁衍,但不一定对人是有利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音乐就是唱歌。除非家长、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特意让他们接触音乐的其他内容,否则他们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而家长、社会能够让他们接触些什么呢?去交响音乐会听现场演奏吗?去看芭蕾舞剧吗?(而目前社会上这样的机会却又是极少的,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人拥有的),或者在家中经常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CD. DVD吗?而很多家长自己都对这些音乐知之甚少,或者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这些音乐,更不用说为孩子播放这些音乐,引导他们欣赏了,如果家庭或社会能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音乐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对音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否则他们都只能对音乐产生偏见,一方面无法真正了解音乐的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从音乐对人的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说,流行歌曲也不可能代替音乐的其他形式。

    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上好音乐素质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基本条件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对于高校的学生是不言而喻的,但教育不应该偏食,应该提倡全人教育,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因此各高校都陆续开设了音乐或美术选修课程,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音乐,不就是唱歌吗?”,许多人都对音乐抱着这样的偏见,他们对音乐知之甚少,大学生中也不泛这样的观念。其实,音乐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意或不经意地环绕着,因为太普遍了,以至于我们可以充耳不闻。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为学生开启一扇从未发现艺术之窗,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对每个人的,而不应该只是属于兴趣爱好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得到这种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呢?要看懂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识字,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要想欣赏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通常包括《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专门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程度较深,而其他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较浅。以下从上述课程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第6篇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必要性

    让高校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是很有益的,这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程,而是丰富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课程,音乐是最贴近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歌曲,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虽然事实上他们对这个伙伴却又并不真正了解,但只要稍加指引,他们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够理解一定层次的音乐知识,能够体会、理解一定范畴的音乐作品,并且有可能被这些作品所打动,从而使音乐在他们的身上产生良好的作用。

一、许多大学生误认为音乐就是唱歌,而事实上,唱歌只是音乐的一个内容,音乐并不只是唱歌

    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任赵讽于1990年在为蒋振环教授所著的《音乐简明教程》作序时提道,对于大专学生音乐知识的水平之低感到无比痛心。“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某省在八百多大专学生中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很令人吃惊的:……,第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不熟悉简谱,而粗通五线谱的不到百分之三;……,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种状况,实在不能不使我们痛心疾首。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其中至少九年应该有音乐课,但是,竟然有这么多人连简谱都不熟悉:……,那么这些在校的大专学生在大学之前到底接受了什么音乐教育呢?”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的是,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小学期间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很贫痔的,而在中学期间受到较完整的音乐教育的机会则更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只上过唱歌课,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就只能是非常简单的了解。进入中学阶段,课程任务更加繁重,升学率把老师和学生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就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了,在课堂上学唱歌也就变成了是很浪费时间的事,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更愿意用这些时间去做数学练习。从这时起大多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音乐就仅限于流行歌曲了。由于流行歌曲简单、易学、并且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表演、随时随处都可以哼唱,且随时随处都能够听到的,这样的学习当然也不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即使是文盲、乐盲也能哼上几句,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力,因此学生们只要多听几遍就能学会唱了。就象野草一样能随处繁衍,但不一定对人是有利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音乐就是唱歌。除非家长、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特意让他们接触音乐的其他内容,否则他们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而家长、社会能够让他们接触些什么呢?去交响音乐会听现场演奏吗?去看芭蕾舞剧吗?(而目前社会上这样的机会却又是极少的,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人拥有的),或者在家中经常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CD. DVD吗?而很多家长自己都对这些音乐知之甚少,或者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这些音乐,更不用说为孩子播放这些音乐,引导他们欣赏了,如果家庭或社会能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音乐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对音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否则他们都只能对音乐产生偏见,一方面无法真正了解音乐的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从音乐对人的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说,流行歌曲也不可能代替音乐的其他形式。

    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上好音乐素质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基本条件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对于高校的学生是不言而喻的,但教育不应该偏食,应该提倡全人教育,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因此各高校都陆续开设了音乐或美术选修课程,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音乐,不就是唱歌吗?”,许多人都对音乐抱着这样的偏见,他们对音乐知之甚少,大学生中也不泛这样的观念。其实,音乐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意或不经意地环绕着,因为太普遍了,以至于我们可以充耳不闻。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为学生开启一扇从未发现艺术之窗,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对每个人的,而不应该只是属于兴趣爱好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得到这种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呢?要看懂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识字,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要想欣赏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通常包括《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专门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程度较深,而其他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较浅。以下从上述课程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第7篇

1.快乐学习理念

柯达伊认为孩子的兴趣是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因。打开《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以下简称“《巴》”),孩子就被有趣的图画吸引。技巧训练时,使用这套教材可让孩子在画面中进行音乐想象力的开发。这套教材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培养学生快速识读乐谱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弹奏、伴奏及弹唱的技巧,高效率地学习,引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歌唱性

柯达伊说:“不先唱歌就开始学习乐器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 而《巴》这套教材中每首乐曲也都有很强的旋律性。

3.全面性

柯达伊认为要想成为真正的器乐艺术家,除了具备卓越的演奏技巧,还应该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

《巴》重视儿童全面音乐能力的培养,将弹奏、伴奏、弹唱、即兴演奏等钢琴演奏技巧与乐理、和声等音乐基础知识在教材中贯穿始终。

4.选材风格的多样化

柯达伊认为儿童音乐教材只能来自民间音乐、优秀的创作音乐和音乐游戏三方面。

《巴》使儿童在学习钢琴初期就触及不同时期、国家、风格的作品,为系统化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5.教学方法

(1)节奏谱的运用。在“柯达伊教学法”中,节奏读法先于识读乐谱。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法的运用,让孩子暂时忘记反复的“1,2,3,4”,可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而《巴》是从黑键开始,将配有指法、音名的音符,用图画表明所使用的琴键,制作成简单的节奏谱,让儿童可以迅速、直观地找到琴键的位置。

(2)首调唱名法的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用固定调练习孩子的固定音高,之后进入五民族调式的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首调演唱的能力。

《巴》则先从音符的音名“C,D, E,F,G,A,B”教起,有利于孩子固定音高的培养。

(3)多声部听觉的培养。柯达伊认为要唱准音,就要从一开始进行多声部的练唱。《巴》中大多数乐曲都专门编配了教师伴奏。和学生四手联弹,就是培养多声部听觉的过程。

二、如何创造性而且高效地运用《巴斯蒂安钢琴教程》

1.唱谱

(1)教材中要求唱手指编号,我会要求学生按照钢琴的音高来进行演唱,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

(2)教材中要求唱节奏,我会要求学生用母语中跟音符时值长短相同的字来进行演唱,既有趣,又能帮助学生快速记住音符的时值。

(3)在教材第二册中,当开始介绍各个大调的时候,我在教材所要求的弹唱音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固定调和首调的唱名也同时弹唱出来,这样便于学生熟记调式调性,且对未来的简谱学习和即兴伴奏的学有裨益。

2.形象性、趣味性地对孩子进行音乐感觉的培养

笔者会充分利用好《巴》中的插画,让孩子仔细观察插画并联想,引导孩子们什么样的形象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进行演奏,什么样的故事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进行演奏,什么样的情绪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进行演奏,这样在日常的训练中就能对学生进行音乐感觉的培养。

3.创造性地培养孩子即兴伴奏的能力

《巴》涉及不同的调和和弦,教师可利用这个时机将简谱教学融入其中,让孩子学会看简谱并在钢琴上进行自由转调。而在学习和弦时应适时加入即兴伴奏的教学内容,使孩子在学习钢琴初期就重视全方位的钢琴学习素养。

4.利用教材中四手联弹部分培养孩子的听觉能力

教材中四手联弹部分是一定要进行的内容,并据此来决定自己演奏的速度和力度,这个过程既是对孩子听觉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培养孩子多声部音乐的能力和分析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课程;新模式

基本乐理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理论课,是系统传授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与视唱练耳、和声、作曲、曲式分析等课程密不可分,对学生系统的音乐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在基本乐理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环节的联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对象的区分,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音乐乐理的基本能力,音乐乐理的学习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力求达到两个方面完美结合:一是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乐理知识传授获得最好的效果。二是需要解决如何去激发学生喜欢学习,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因此,就如何创新基本乐理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注重内在联系

基本乐理知识包括记谱法、节奏节拍、乐音体系、调及调的五度循环、音程、和弦、调式及调式变音、转调和移调、旋律等方面。视唱练耳的学习包括三个升、降号内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和声及旋律小调、多声部等各种曲调的视唱,各种音程及和弦的听辨与单声部、多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

学习乐理就好比打地基,基础打得越深就越牢固,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比如学习变化音级之前,必须搞懂什么是基本音级;要学习调式中的和弦,必须先掌握有关调式和和弦的知识,否则无法学习。基础知识越牢固,后面的学习就会更加顺利,否则学生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再如“不稳定音程与和弦的解决”、“调、调式、调性等概念的区别”、“如何判别旋律的调性”等都是令许多学生感到学起来吃力的问题,那么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问题,避免不积极的教学因素,就只有注重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不断巩固“新旧”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本乐理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结合

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它主要给音乐学习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知识的科目。视唱练耳课也一直作为音乐基础课而存在着,包括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个环节。在听觉分析、听写环节中注重音响的听觉辨认,这种对音响效果的听辨,又离不开基本乐理的理论指导。

笔者在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中,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其目的是使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更理想。

在基本乐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乐音体系章节有音的分组这个内容,在基本乐理课上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写出各音的音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会做题是基本乐理教学的初步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让学生将键盘图与音名一一对应起来,让音名与在五线谱上的记谱位置一一对应起来,在结合视唱练耳听写环节中的旋律音程听写,让学生将音名、五线谱的记谱位置、音色三者联系起来。旋律音程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在基本乐理教学中,音的分组中融入音色这个内容,无疑给视唱练耳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视唱练耳课中,听写环节中少不了音程的具体音听写。对于听觉能力较好地学生来讲,可以借助基本乐理课中学到的音程的名称或者说是音程的性质来检查自己所写的具体音准确与否。对于听觉能力一般的或者听觉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可以借助老师在听写环节中所讲到的方法,先写出和声音程的低音,然后借助音程的性质,结合基本乐理课的内容,就能很快地判断出冠音的唱名。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基本乐理基础要好,而且对音程这部分内容应该相当熟练。否则,在有限的听写遍数内完成上面的工作是很难的。

总之,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它们二者的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理性上感性上全面认识音乐、理解音乐。

三、基本乐理教学对象应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音乐类学生乐理基础知识不均衡也是制约基本乐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类学生在进校之前,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有的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有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有的只是参加了考前辅导,因此,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明显不同。基本乐理教学中必须关注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应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对于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在教材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第一,对于基本乐理课上的概念以及定义,在语言的组织上要精练,用词要准确,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第二,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完音程后再去学习三和弦和七和弦。学懂了和弦,后面调式的内容就有一定的基础了。第三,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律学、中古调式等等就可以按照学生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办法,因为这些内容完全是根据学生专业需要来安排授课内容。作曲系、音乐学系等专业就可以当作重点来讲授;表演系的学生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当作了解性内容了。

参考文献:

[1]莫祎. 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与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比较分析[J]. 大舞台 2010 年 03 期

[2]童忠良,胡丽玲编著.乐理大全.[M].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杨佩琦(1991.12~),女,汉,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本科学生,专业:声乐表演。

第9篇

关键词:乐理基础知识;技能教授;教学策略

乐理知识、视唱、练耳是音乐学科的基本内容。学习乐理知识,进行视唱练耳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一般情况下,音乐教师会从乐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这两方面来开展教学活动。基本乐理知识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而视唱练耳则主要侧重于教授学生音乐技能,这两类课程有着自身的教学特点,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不同,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乐理知识,才能在视唱练耳训练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基本乐理知识是视唱练耳的前提,是视唱练耳的根本,因此,音乐教学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重将乐理基础知识融入其中,促进视唱练耳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乐理基础知识与视唱练耳的概念

1.乐理基础知识

基本乐理,指的是音乐的理论知识,其中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学、和声学等内容。在音乐理论基础教材编撰过程中,为了区别相关音乐理论知识,这才产生了基本乐理。一般而言,乐理知识已经成为许多音乐院校的基础课程,学习乐理知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

2.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也是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是关于音乐技能的训练,其中包括发声训练、读谱唱歌等。当前,我国的视唱练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许多视唱练耳教学模式,都是借鉴国外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一般而言,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包括,对音乐作品进行视唱、对不同和声旋律、音乐节拍、节奏进行听辨,以及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曲风的单声部、双声部进行听写等。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训练,能增强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视唱练耳结合基本乐理进行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将基本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课程相结合,将乐理知识渗透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视唱练耳课程,通过合理地运用音响的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基础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当中所包含的意思。因此,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将基本乐理融入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视唱练耳结合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措施

1.强化乐理基础知识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当中的渗透

通过强化乐理基础知识在视唱练耳当中的渗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较难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将乐理基础知识和视唱练耳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领悟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学校在开展音程的度数教学时,大多会从音程度数的理论概念入手,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视唱练耳训练,对与音程度数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弹钢琴,让学生对钢琴音色的音程度数进行听辨,以加深学生对音程度数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另外,在实际的大音程大小三度音数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述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然后将音数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对音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解。同时,利用相关乐器,让学生辨别音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训练。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2.规范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通常情况下,音乐乐理知识的理论性较强、逻辑性也较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而视唱练耳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注重将单音往和弦、音程上转变,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要求会比较严格,使得整个课堂活动的气氛显得低沉,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在视唱练耳结合基本乐理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注重规范自己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当前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材已经变得十分丰富,不过大部分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依旧只是在一定的参考范围内对教材进行调整,这种状况并不能使整个教学质量有大的提升。因此,音乐教师在视唱练耳结合乐理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调整,进而获得新颖的、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当前,选用范建明先生所编写的《基本乐科教程》,该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教材分为视唱部分、练耳部分、乐理部分,教材中还加入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实例。这种教材的选用,既提高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类教材大力引入教学中。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高品质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对乐理、视唱练耳课程进行学习,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接受程度的实际反馈

教师在进行视唱练耳结合乐理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要注重将整个教学方案设计得更加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整合方案分为详细的几个部分,然后在各部分当中明确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计划,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接受效果,倘若学生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反馈时,教师要注重将这些反馈内容及时记录下来,为自己调整之后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接受状况。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在获得反馈信息后,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将教学中好的部分继续保持,同时要注重及时改正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是一门内容优美而丰富的学科,它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是音乐学科当中的基础内容,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乐理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乐理知识渗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同时,还应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扬.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之间的结合教学分析[J].北方音乐,2015(04):154.

[2]陈h.浅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乐理的重要结合[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07):8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