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6:01: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建设成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白河县;红石河流域;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83
1 资源现状
红石河流域源头国有林总土地面积76.33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395hm2,按地类划分:有林地3046hm2,疏林地1.2hm2,灌木林地76.33hm2,未成林造林地250hm2,宜林地19.53hm2。按照森林经营类型全部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
集体林涉及9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4137户,16034人。总土地面积183779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345hm2,按照地类划分:有林地7029.73hm2,疏林地3.4hm2,灌木林地2296.2hm2,未成林造林地736.33hm2,宜林地271.4hm2。按照森林经营类型划分公益林面积8848.8hm2(全部为地方公益林),商品林面积1496.2hm2。
2 林业发展建设现状
红石河流域的林业建设,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实行了森林分类经营策略
将原有的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5大林种按照经营方向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公益林以生态建设为主,全面停止商品性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2.2 持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在红石河流域全面停止商品性采伐,大面积实施以生态经营目标为主的营造林工程建设。共完成天保工程人工造林766.93hm2,封山育林5201.6hm2,飞播造林1149.33hm2。
2.3 稳步推进和巩固退耕还林工程
流域完成退耕地造林面积1706.93hm2,造林树种以生态树种为主,同时林地林木管理和监测,杜绝复耕。
2.4 突出发展林业产业建设
完成规范化中心苗圃建设2hm2,优质木瓜良种基地建设106.67hm2,东桑西移项目139.34hm2,完成湿地保护项目恢复植被面积13.33hm2,湿地封育500m,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66.67hm2。累计投资8616.3万元。
通过多措并举的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红石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国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9.3%,林业产业收入不断提高,处处呈现秀木葱郁,绿水洁净,稳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生态、社会和谐发展局面。
3 主要问题和意见建议
红石河流域即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二级支流。也是白河县的水源重点保护地,生态区位安全尤为重要,如何处理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正确把握经济要发展、生态受保护的切入点是未来红石河流域林业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坚持森林分类经营策略
认真界定公益林面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认真落实中央生态公益补偿,全面禁止公益林区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发挥林地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效能。
3.2 制定林业生态发展经营方向
做好商品林林木的培育、生产、开发、销售,释放商品林区生产潜能;实现林业产值不断扩大,林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的生态经营协调发展目标。
3.3 加强景观林建设力度,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应加强景观林建设力度,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利用森林资源,推进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
3.4 加强林地利用保护和森林资源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林地保有量
将红石河流域列为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区,一律不对厂矿企业办理批建手续,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巡视力度,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监测力度,重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8-0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城市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2010年到202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境问题是否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全球环境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城市、政府摆脱两难的窘境,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了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1]。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人类最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的突破,追求人与自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长期目标,建立生态竞争机制,通过自生和再生原理调节系统,进而更加充分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适应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的目标。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高效和谐性、整体有效性、追求可持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更加系统地证明了当下城市建设选择生态城市这条道路的必然性。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集约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健康、快速,关系到城市定位和整个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要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结构的窘境,必须从产业结构着手,坚持合理布局,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城市作为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模式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谐发展。
2.提高生态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最根本的受益者,但公众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冷不热,处在“受约束的尝试”层次,以被动为主,但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树立生态文明观,靠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经途径,教育不仅能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能调整人的智力乃至技能结构。只有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强化,才能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深化生态保护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实施目标,做好科学系统规划,完善产业管理体制,吸引公众参与热情,营造生态环保新风尚,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以上有力举措,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稳健有序地进行。
3.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必须把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技术的比例,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立法、执法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3]再次,必须确定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许多城市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奢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4]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政绩考核强调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提高,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设置绿色GDP,进而使政绩考核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4.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5]。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能够更充分发挥本城市的区域优势,更能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应对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静,李爱莉,芦玉敏.关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11,(2):298-299.
[2]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79-82.
[3]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5,(6):82-85.
一、顺应大势,科学规划,确立绿色生态发展战略
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延寿县依托自身生态良好优势,提出了“建设民生事业强县、打造特色产业名城”的“强县、名城”发展目标,确立了“四兴”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实施“兴产富县”战略,延伸生态产业链条;实施“兴园强工”战略,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实施“兴水拓城”战略,推进生态水系综合开发;实施“兴业惠民”战略,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绿色生态发展战略的推出,标志着延寿县的发展思路发生重大转变,延寿由此拉开了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帷幕,走上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延寿县从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长远发展考虑,克服财政收入减少的压力,关停了5家高污染的利税大户、高消耗企业。倡导低碳出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辟建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城乡公共交通辐射半径。实施县城内沟渠改造工程,建成了横亘县城南部7000米的带状公园,其里程长度、完整程度、意蕴深度,均创哈尔滨周边县(市)之最。主动加强与农垦庆阳农场、森工亚布力林场之间的联动,广泛开展协作同建活动。积极推广沼气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推广“有机水稻覆膜生产技术”,有效控制农药化肥面源污染。
三、突出特色,调整结构,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品牌
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延寿县在发展产业项目建设中,严守生态底线要求,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坚守保护生态底线的理念,使延大牧业、香其酱业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延寿工业园区,构建了以绿色食品、亚麻纺织、医药制造、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养生旅游为主体的特色产业体系。依托延寿独特域名和生态优势以及养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养生旅游业,集中打造了长寿山石林石海、长寿湖、长寿村等特色景点,推出了“登延寿石林、赏天下奇观”、“游长寿湖、体验天下第一寿”等精品旅游项目,叫响了“绿色家园、养生延寿”旅游品牌。努力把延寿打造成绿色食品名城、亚麻纺织名城、养生旅游名城。
论文摘要: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今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策略论,科学技术作用论,市场、政府与公众作用论以及“弱化”和“强化”论等基本内容,它为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启发,即要树立现代生态观,积极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系统。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而产生的。它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胡伯提出,并首先在一些西欧国家特别是荷兰、德国和英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强调技术创新对生态现代化的作用,到注重政府和市场等其他因素在生态转型中的作用,再到关注全球生态现代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环境问题策略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治理环境采取的是传统策略,即“应付治疗”的补救策略。这种方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着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的发生,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传统策略存在的缺陷。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应从补救性策略向预防性策略转化”。所谓补救性策略是指对破坏环境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予修复或补偿,由此消除污染;所谓预防性策略是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生产及其产品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对经济和社会结构进行调整。消除那些引发环境污染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生态现代化理论把从补救性策略到预防性策略的转变看作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科学技术作用论。在生态现代化理论看来,科学技术是治理环境恶化、改善环境,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手段。它认为,虽然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科学技术有关,但科学技术并非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科学技术在预防和治理环境问题时有着更重要的价值。实现生态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要改变方向,不能是发展以前的与自然对立的、破坏环境的技术,而是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环境技术。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自然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生产过程及其产品造成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三)市场、政府和公众作用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很注重市场、政府与生态现代化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张一致,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能同步进行,经济与生态之间是可以实现双赢的,而不是不相容的。市场在实现生态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遏制污染的新技术必须通过市场才能使生态走向可持续发展,政府是不能干预的。然而,这丝毫不否认政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在生态现代化中,政府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环保政策,变补救性策略为预防性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展的环境代价。市场和政府的重新定位也改变了公众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新技术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府的鼓励,得以在公众中广泛传播,这大大调动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从而使他们成为生态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弱化”与“强化”论。生态现代化理论有“弱化”与“强化”之分。所谓“弱化”理论就是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提倡由科学界、经济界与政界合作,共同参与制定政策。这种理论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这一理论巩固它们在全球的垄断地位,从而把其他国家排除出去。而“强化”理论则把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注视扩展到全球范围,这有益于全球民众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参与和交流,可以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全面的、开放的策略。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类的环境意识正在发生转化,即逐步由生态现代化“弱化”意识走向“强化”意识,这是人类环境意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当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联合国权威机构预测,“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走城市化道路。近年来的发展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带动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工业增长值的6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5%都来自城市,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快,并长期受到传统城市化理念的影响,使得我们片面追求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一方面,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源利用不合理。拿土地资源来说,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数量增加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占用土地的面积也逐年扩大,这使得全国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从2004年土地变更调整结果来看,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9.5亿hm2减少为2005年10月底的18.31亿hm2,耕地净减少1848万hm2,人均耕地由1.59 hm2降为1.4 hm2。与此同时,土地利用率低,浪费比较严重。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近几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除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有上升趋势外,其他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出现下降,城市土地的4%--5%都处于闲置状态,40%被低效利用,城市平均建筑容积只有0.507,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的水平。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又一严重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仍然存在重视经济和忽视环境的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但解决这一问题还缺乏必要和有力的措施。拿城市交通对环境与资源的危害来说,随着私家车的增长,汽车越来越成为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恶化的主要方面。2000年我国汽车消耗油量为4800万吨,比1999年增长7.81%,大大超出了过去10年我国每年平均能源消耗2.6%的增长速度。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汽车燃料需求量将达到1.5亿吨,是1999年的3.34倍,年均增长5.92%。同时,据环保总局估计,2005年我国机动车排污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的平均比例将达到79%,汽车尾气污染将对人类的生存造成致命的损害。不仅如此,城市垃圾、噪声污染、水污染、沙尘污染和烟油污染等也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严重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问题将引起严重的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总之,在传统的发展模式影响之下,我国城市发展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在这一方面,生态现代化理论则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启发与指导,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向生态城市发展,使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利双赢。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对于“生态城市”而言,目前学界还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它使得经济与环境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城市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向。它不简单等同于自然保护主义的“绿色城市”,不仅仅指“天蓝、地绿、水清”这些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套良性的生态机制,能够使城市的生态形象与生态功能相统一、协调起来,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生态现代化理论启示我们: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生态观。传统观念把自然环境作为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人类可以对之任意处置。然而,在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我们不应该把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相对立的两极而应把它们看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如此,我们也不能把对“生态城市”的理解片面化,认为只不过是要搞绿化建设,而是要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解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环境生态化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体。社会生态化表现为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经济生态化表现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合理高效,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等;自然环境生态化表现为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和谐相处。我们必须把这一理念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始终。
第二,积极发展生态科技,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现代化理论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把革新技术看作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生态科技是一种系统的科技,它不仅具有传统科技的专门性功能,而且还具有系统性功能,因为它在维护生态系统协调的同时,还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我国应该鼓励发展生态科技,发挥生态科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例如,我们正在倡导的清洁工艺就是这样一种生态科技。清洁工艺是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保战略的工艺,它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或填埋,而是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中,积极发展生态科技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并提高生产效率,达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化建设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城镇建设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与规模效应,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干扰破坏。目前,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城市灰霾天气增多,水环境问题严重,公共绿地减少,环境自净能力下降,城市垃圾生成量巨大,交通拥堵愈演愈烈等。这些问题正在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威胁着人体健康,阻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城镇作为主要的人居环境吸引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和聚集,其数目和规模在迅速增加和扩大。最新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公开数据显示,至2011年末,中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全国共有30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1]。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地点,城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生联系的重要场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人们进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把生态思想贯穿到居民生产生活的始终。
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化建设的实践发展
自1971年联合国提出要开展城市生态的研究后,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始投入到城市生态的研究和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
1982年8月28日,第一次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座谈会提出了“重视城市问题,发展城市科学”的重要主张,城市生态学正式列题,并把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列入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个提出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其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开始试点工作,这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次具体实践,成为我国构建生态城市早期探索的标志性事件。从此,全国各省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或市的实践要求。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颁布,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向,在具体措施上促进了生态概念的推广,可以说是开启了我国各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大门。1994年,国家环保局组织制定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并于1995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由此拉开序幕。1996年批准了第一批试点,2004年已有9批,共528个试点,通过3次考核验收,已经命名的有166个[2]。为组织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所提出的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7年创建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把生态省、市的建设作为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首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2003年,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是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同年,国家环保总局了生态省(市、县)建设的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已有天津、山西等14个省(市、区)开展了省域范围的建设,500多个市(县)开展了市县范围的建设[3]。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同年,国务院将推广循环经济典型,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生态文明村以及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列入其当年的工作要点。2007年1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制定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生态省(市、县)和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同年,建设部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越来越多的城镇开始关注、提倡生态城市的建设。
3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合理规划,规范管理
城市的生态化建设的前提是要搞好城市规划,通过扩大自然生态容量、调整经济生态结构、控制社会生态规模等一系列规划手段,来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城市类型多样,城市的生态化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自身的特色,按照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规划分析。同时在生态化城市的管理中,要有科学、民主、系统的管理体制,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要制定符合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的战略、原则、目标和实施步骤;制定科学合理的鼓励政策,加快生态化城市的建设步伐;创建服务于生态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技条件,实现生态化城市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3.2 实现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化城市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保证自然再生的前提下扩大经济规模,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切实加强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建设;立足于可再生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3R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完美结合;形成以绿色或生态产业为特色的以“生态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合理布局、优化提升,通过圈区管理、规模效应和产业共生等方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压力。
3.3 建设生态化的人居环境
生态化城市的建设中,要求人居环境洁净、优美、舒适,要充分贯彻生态学理念,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城市的人居环境实际上涉及到了居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而各个方面均需要在绿色生态的理念下发展完善。如在城市的交通体系发展绿色交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生态用地的规划,实施多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等[4]。
3.4 倡导生态化的生活方式
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理性的、节制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的,要求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将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纳入到生态系统整体中考察,从生态系统的承载量、容纳量及整体的良性发展出发,规约、限制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参与,而生活方式则是个体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观的表现。例如,在生活中,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自觉践行节能、节水行为,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避免使用一次性产品,自觉维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履行每一个人的生态责任。
3.5 重视城镇生态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城镇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城镇的主体是居民,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提供良好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因此城镇的生态化建设过程是离不开居民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城镇生态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引导,让公众从思想上认识到城镇生态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为其尽责尽力。
参考文献:
[1]
[2]柳海鹰,成文连,高吉喜.生态城市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5,25(1)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基本原则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根本指导的。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引发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动力。生态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损害后展其经济的能力为代价,人类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增长而不顾未来的自毁式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应以适宜的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主动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为人类后展扫除障碍,争取生态环境空间。
(二)以实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是以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城市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城市中各种人工建成环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与空间越发紧张,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逐步优化、提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缓解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三)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是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的,生态应是基于宏观地域环境背景下的整体效益评价,而不是某地区的微观效益评价。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城市与其周围城市、城市与其周边乡村都存在着资金流、信息流、人口流、产业流、物质流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其所依托的“生态区域”。只有建立起城乡有机统一的、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区域”,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才有可能和有生命力。城乡有机统一的“生态区域”将为“生态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养分”,使其得以建立、发展和成长
(四)以物质和资源、能源的“生态化”生产与循环利用为路径
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各种物质生产及对各种资源、能源的利用。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是将物质生产、资源与能源消耗看作一个单向的过程,例如大量使用过的物质产品、能源与资源被视为“废弃物”而简单地丢弃或处理,如此造成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足迹”不断加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以物质和资源的“生态化”生产和循环为路径,减少物质生产、人们生活过程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提高清洁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力求以较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无限”发展的追求,给人类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李问。
(五)以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生态意识为支撑
人类的思想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改变的内因和原动力。只有人们从思想上}人识到人类挑战生态极限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及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威胁,人类才能从行动上坚定地承担起生态责任。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赖于人类社会整体生态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每个人都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效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体路径
(一)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
所谓“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这里包括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实在在的具体作用。
(二)先底后图的空间规划理念
面对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加之土地财政、地方利益的驱动,城镇空间发展往往处于失控的局面,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中要特别首先保证“不可建设空间”的划定。前些年深圳市关于基本生态保护线的划定就是反映了这种思想。所谓“先底后图”的规划方法,就是首先根据生态结构完整性和用地适宜性的标准划定禁建、限建、适建、已建的区域,明确各种生态保护区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以环境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分析为基础,辅以基于紧凑城市理念、宜居城市理念、就业居住平衡理念的容量分析,最终确定生态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等。
(三)可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
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应用于实践的重要保障。传统城市规划往往更注重规划的目标、愿景等,而对于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和管理则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要使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顺利实施,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如建立评价和管理的原则、指标体系等(例如后文介绍的国内外有关生态城市的控制指标体系),为保障规划得以有效实施,需要设立一系列的调控、奖励或惩罚措施等。
(四)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口]操作体系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五)促进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运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土辽阔,人口和城市众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不能好高骛远,过于追求“高新”、“前沿”的非适用技术,而是必须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注重发展现实可行、经济节约的技术,注重应用那些适用技术、成熟技术。可行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必须是可以推广、可复制的,而不能作为“昂贵的装饰品”或仅仅是实验室阶段的“示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等,适合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情。
参考文献
[1] 杨培峰.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分析――从“统筹人和自然”看城市规划生态化革新[J]. 城市规划. 2010(03)
[2]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 建设科技. 2009(15)
[3] 张泉,叶兴平.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 城市规划. 2009(07)
关键词:生态园林;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树木、花草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而生态园林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生态园林强调生态、社会以及美化的综合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园林的内涵
我国是在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研究生态园林的。对于生态园林,我们可以说它是当代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生态学的原理,以自然与人、社会的和谐为核心,通过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而规划出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生态园林的内涵在于:依靠科学合理的配置,选择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并且要充分利用绿色植被,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生态平衡。人们在观赏景观时,需要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和娱乐需要,使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更好。
生态园林建设的原则
(一)物种多样性原则
物种的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维系和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对于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增强园林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增加环境效应对物种的多样性有很大的相关性。不同的审美和生态功能以及不同的立地条件对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要求是不一样的,只有物种的多样性才能形成多样的景观。因此,一定要重视丰富城市绿化的植物品种,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城市绿地景观的植物,通过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植物配置,增加对绿地适应性的植物种类选择,合理建设和改造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丰富地被植物的多样性。
(二)“生态位”原则
城市生态园林中生态位能够反映出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对于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需要根据其自身的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配置与因势利导的科学经营,做好植物配置的工作。在生态园林构建中,还要充分考虑物种间的生态位特征,避免种间出现的直接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使种间能够相互补充,形成优美的景观。
(三)整体性原则
现代城市生态园林要实现整体综合功能的完备性,需要具有多动能特点。在局部上要考虑生态园林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发挥内部生态园林的作用,使其能够起到相铺相成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园林景观结构功能的一致性。如果生态系统中整体功能比部分之和还有大的话,意味着这个生态园林建设需要在整体上在加以考虑,以追求更大整体的完善。
(四)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非常主动长远的发展,还要对眼前的利益进行规划,以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五)协调性原则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是一个具有协调性的完整个体,各个景观之间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并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各种植物的相互关系,也要明确植物与景观、绿地与人以及植物与动物间的相互关系。总而言之,生态园林建设必须遵从协调性的原则。
(六)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
现代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核心,建设既能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又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使人与自然环境能够相互依存。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过程中,要通过相应的植物材料进行选择适地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要协调好植物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措施
加强对大树进城观念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趋严峻,生态园林建设是其重要措施之一。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叶面积,能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吸收各种有毒气体,增加空气湿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还能降低植物周围的温度,还能吸收噪音甚至粉尘等。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效益是与单位面积绿地的页面数成正比的。所以,要想增加生态效益,就要增加叶面积。实践证明,乔木、灌木和草坪所具有的叶面积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乔木的叶面积可达到它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而灌木只有5-10倍,草坪则更小。可见,乔木的生态效益要比灌木和草坪高的多。现代城市中由于众多高大建筑的出现,也只有大树能够与其进行匹配,使城市景观更加优美。
增加城市生态园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态学原则“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认为,城市园林绿地生物的物种种类越是丰富多样,园林绿地结构越复杂,那么,园林绿地系统也就越是稳定。在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若物种能以合适的比例进行搭配,就能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的生态效益。城市生态园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仅有利于美化城市景观,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和爱好的需要;还有利于满足城市不同环境状况的需要,符合在适当的地区种植合适的品种。
建立健全城市生态园林绿化体系
一般来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包括公共绿地、生产绿地、专用绿地、防护绿地等部分组成。而对于一些植物群落,各项生态效益的水平不仅会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逐渐减弱,还会由于绿地规模和植被的数量的不同造成一定的差距。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使园林绿地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这样不仅能增加城市总的园林植被数量,还能保持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稳定。
结束语
现如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环境问题正在加剧,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成了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我们要居住在城市这个有限的环境里,就必须尽可能地科学设置绿地,增加绿量,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一定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清,许再富,易国南,等.生态园林的特征及构建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2004(1).
[2] 于凯,章淑辉,王志清.浅谈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J].科技资讯,2005.
[3] 王永义,杨晓明.论生态园林城市[J].中天学刊,2006(2).
关键词:生态城市;现状;建设;对策
生态城市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依照生态学原理建立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居住环境。从广义上说,生态城市的涵义要更深一些,即在人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文化观,不只是建立一种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建立一种社会与经济与人类都协调发展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内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1.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
要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特点。与传统的城市相比起来,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性。生态城市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和谐,众所周知,和谐这个概念,范围十分广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与人共同生活存在的方面,人类回归自然同时自然融入城市之中等方面,都要体现和谐的概念,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和谐则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和谐。
第二,可持续性。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时间,也要考虑空间问题,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完美的协调,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能兼顾到下一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高效性。传统的城市在资源利用上效率较低,导致很大浪费,而生态城市却能提高自然界资源的利用效率。无论是在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上,都能完全高效率利用,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协调。
第四,区域性。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是基于区域之间的平衡。但各个城市之间却也是相互影响制约的,因此,只有区域协调才能有生态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五,整体性。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很宽泛,优美的环境以及繁荣的城市建设是一个目标,但新时代的生态理念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也要注重提高人类的质量,力求在整体水平上进行提升。
1.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九五”期间,我国的环境发展有大幅提升,环保方面有很大改善,但依旧有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生态恶化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等等,都是侵蚀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环境的恶劣,将会诱发多种疾病的产生。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生态环境建设。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生态省市海南省,随后,吉林和黑龙江又分别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之后,我国的许多城市比如上海、、宜春、长沙、深圳、扬州等城市都将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发展目标。近几年,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002年8月19日至23日,我国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成功在深圳举行,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城市的生态化以及人文环境的建设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一方面涉及到城市各方面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恢复情况,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政策法规等的建设。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来,无论是综合国力、科技水平,还是人口的素质以及意识观念,差距都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环境差、人口多、底子薄,为此,我国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生态环保意识的建立,是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和基础。为了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进行一定形式的宣传教育是必须,此外,还应让市民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好处与便利,从实际行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规范环境行为。
2.2 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如果没有指导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在实践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制定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时,要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作用关系理解通透。另外,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多样,具体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在各个方面都设定具体的指标体系,形成阶段性的目标。基于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保护是进行城市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完善的环保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环保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加大建设力度,对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维护激励。比如,国家要提升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等等,都是政府主导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二是在市场中引进环保的价值观念,比如通过税收、环境产权等手段来确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遏止环境滥用情况的出现等等。三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参与是建立完善环保机制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投资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等方面,都要将公众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具体措施有很多,例如,修订法律,在法律层面上让公民明白自身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修改决策程序,让公众能参与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决策过程中等等,都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子君.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J].环境保护,2002(10).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太阳能;马斯达尔
Masdar eco-city construction Implications for ChinaRen n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 Gansu , Lanzhou ,0210726 )
Abstract: China is in a stage of rapid urbanization , over-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damaged to the environment becoming more serious , people gradually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urban is urgent to change, ecological urban construction is a new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an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sdar eco-city construction , 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 to put forward a few suggestions on China 's eco-city construction .
Key words :Eco-city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Solar ; Masdar
作者简介
任娜,女,汉,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
稿件联系人:任娜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能源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城市模式迫切需要转变,生态城市建设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马斯达尔生态城建设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太阳能;马斯达尔
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具有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等特点。中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工业模式所推动的城市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城市本身要转型,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在城市开展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城市在发展中坚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为当代城市面临的困境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目前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际上并没有统一表述。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表1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定义中出现的关键词一览表
学者 关键词
国外 前苏联,扬诺斯基(1981) 理想、健康
美国,雷吉斯特(1987) 健康、活力、紧凑、节能、和谐
澳大利亚,唐顿(1992) 平衡、修复
罗思兰(1997) 可持续、绿色
国内 马世骏(1984) 有效、复合
王如松(1988) 高效、良性循环
黄光宇(1997) 复合、可持续、循环
沈清基(1998) 整体、和谐、循环可持续
梁鹤年(1999) 可持续
任倩岚(2000) 高级、理想和谐、高效、循环
李明光(2001) 和谐、高效、循环
黄肇义、杨东援(2001) 公平、可持续、和谐、高效、复合、和谐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生态城市不仅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而且是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居环境文明,在一定区域内城市、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的生态健康的城市。
二.马斯达尔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1.马斯达尔生态城概况
沙特阿拉伯作为世界上五大石油出口国之一,为了应对石油资源枯竭和全球变暖的危机,阿布扎比政府决定要探索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于是2008年决定在距离阿布扎比市中心17公里的位置兴建马斯达尔城,但不使用该国的一滴石油。
马斯达尔生态城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郊区兴建的一座新城,同时也是世界上首个达到零碳、零废弃物标准的城市,被称为“沙漠中的绿色乌托邦”。城市用地面积640公顷,规划容纳人口5万人[1],是一个国际性高科技创新城市,预计2016年开发完成。马斯达尔城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生活”行动计划与阿布扎比政府合作的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马斯达尔将履行自己的承诺,遵循以下十项原则: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交通、可持续材料、可持续食品、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生境与野生生物保育、文化与遗产保护、平等与公平贸易以及健康与福祉[1]。
2.城市总体布局
围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积极引导城市紧凑发展、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兴建绿色建筑、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引入国际先进数字模拟技术、政府强力支持来实现零碳、零废弃物的标准。
马斯达尔生态城呈方形布局,每条边的长度达到近1英里(约合1.6公里),建在一个23英尺(约合7米)高的地基上以“捕获”沙漠的强风。总体布局通过一个带状公园将城市的两部分结合起来,针对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建筑特征,城市的建设大量融入最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可被推广至其他任何一个致力于探索生态城市发展的国家。在马斯达尔市6.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有30%的土地被划做住宅用地;24%为办公用地;13%的商业用地;6%的学校用地;19%为交通用地和8%文化与娱乐用地[10]。
(1)建筑设计
全城以坐东北朝西南的走向兴建,以获得最佳采光及蔽荫效果,屋舍仿传统阿拉伯式建筑,兴建高度(除了马斯达尔总部外)以五层楼为限。
马斯达尔总部
马斯达尔总部大楼设计以零浪费、零碳排放为目标。建筑面积135000㎡,共7层[10],作为马斯达尔生态城的核心建筑,不仅仅有完善的内部功能,具备办公、商业、零售以及文化的功能,强调实用性,建筑顶部11个风锥的集合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以及冷却的功能[10];而且与外部环境联系紧密,设计注重结合阿拉伯本土建筑的特征、内部庭院以及绿化种植形成和谐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该建筑在利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一个巨大的顶棚一个巨大的覆盖顶棚提供了天然的遮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和太阳能板阵列一体化的建筑。这使得可以收获一年运行所需能量的103%[10]。一个郁郁葱葱的空中花园在顶层也创建了一个微气候,其中包括水景和种植当地植物的宁静社区空间。同时,高热惰性的外部玻璃幕墙阻断太阳能热量的进入,同时保证视野的通透。热工技术在该项目的应用还包括利用地下管道降低外界空气的温度,并提供地下行人通道以连接公共园林空间与公共交通系统[10]。
马斯达尔学院
马斯达尔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建立马斯达尔科技学(MIST),为可再生能源技术提供一个研究与实验基地。马斯达尔学院被定位为“世界上第一所专注研究清洁能源的高等院校”,以推动创新理念、发展关键技术为主要目标。马斯达尔学院一期建筑主要包括宿舍楼、图书馆、实验楼、风塔等。特点:a.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都体现了被动策略和高技术的融合[2];b.注重传统要素和现代技术的融合;c.因地制宜,高效节能。
(2)交通体系
通过一条便捷轻轨联系着外界,可以很方便地到达阿布扎比及其周边地区。人们驾车抵达马斯达尔之后,汽车不允许进入城市,城市内部街道完全无化石燃料车辆运行。城市内部出行主要以个人捷运系统(Personnal Rapid Transit)和步行为主。
个人快捷系统由磁力传感器引导,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电力,人们可以任意编程到达指定的地方,如果出现障碍会自动停车。为了满足每日15万人次的运输需求,个人捷运系统将提供2500组车辆,实现200公尺内有交通工具[11],方便人们快捷高效的出行。同时人性化的出行设计,可以方便人们在200米内就能够抵达基本的设施,具备遮荫系统的街道和庭院使得步行环境更加吸引人。
(3)能源资源的利用
零碳城市意味着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使用石油和汽车,实现以太阳能为主导的能源自给自足,还包括风能、氢气发电,与其他相似规模的城市进行比较,马斯达尔将减少75%的石化燃料的消耗量、300%的用水、400%的废弃物[3],无论是在施工过程还是建成之后都实现零碳,同时还限制零关税、零税收、零资本流动。环绕这座城市的是风能与光电农场、试验场和发电站,在这些设施的支持下,马斯达尔城得以成为一座完全能源自给的城市。
a.电力
施工过程他们已经建成了中东地区最大的太阳能电场来为这个市提供电力,以此来抵消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柴油燃烧和水泥烧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所有的建筑都按照绿色建筑设计,力求降低电力需求。马斯达尔总部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使用太阳能光伏板、自然遮荫与采光、重质型被动式太阳能阻热、太阳能制冷、风力发电、地板送风统等技术,总部大楼的建筑能耗变为-3%,甚至可将多余的电力输送给其他建筑使用[1]。为了便于施工形成微气候,在施工过程中,先建天蓬和风塔,为其余建筑遮阳。有的项目通过反光镜把光集中在一个圆形区域再反射到中央塔,塔再把光线向下集中1米宽的光束,用来产生热量并驱动发电机[1]。
预计每日全城电力仅需200百万瓦,为现有同等规模城市的四分之一(约800百万瓦)。马斯达尔建成后,将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垃圾发电(8%)、真空管集热(15%)、聚光太阳能发电(35%)和光伏发电(42%)[1]。
b.水资源
为了降低对用水的需求,每天只需约8000立方公尺的水量,远低于传统每天2万立方公尺的用水量,实现用水量降到相同规模城市的2/5[11]。通过废水循环利用和对海水进行除盐处理,实现居民用水,制造饮用水的海水淡化厂将以太阳能做为电力来源。实行雨水回收和废水再利用,废水经过简单处理用于工业用水、清洗建筑和街道并用于制冷,雨水用于灌溉。另外,储水盒用水将会更有效率,包括在所有的居民住房中安装节水龙头、洗衣机、两段式冲水马桶等。
c.垃圾处理
短期内透过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减少98%废弃物的产生,预计2020年达成零废弃物、零掩埋的目标。所有的垃圾经地下真空管道系统收集与分类,其中50%将会被回收利用,33%用于垃圾发电,剩余17%的生物垃圾将采取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置,最终实现零废弃物[1]。
(4)新技术
设计过程中,除了应用传统的分析和经验,建筑师还使用数字模拟技术,以期能够做出科学的决策。例如建筑师借助风环境、光环境、能耗等各种环境技术模拟软件,确定方案设计各个层面的合理形式。数字模拟技术给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三.对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启示
1.真正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
在真正理解生态城市内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在建设阶段可能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其不能完全采纳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需要科学的决策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低成本规模的应用推广实现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目标。
2.重视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以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为主。在电力方面,在施工过程和建成之后都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垃圾发电、聚光太阳能发电和光伏发电;在水资源方面,降低用水需求,沿海城市通过太阳能发电来实现海水淡化,实行雨水回收和废水再利用政策,做到真正的节水;在垃圾处理方面,建立垃圾回收再利用机制,实现垃圾回收利用、垃圾发电和对进行生物降解。
3.引进高新技术的支撑
高新技术可以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技术支持,能帮助市场满足甚至创造新的需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产业;能引领新的生活模式和社会人文。
4.政府引导,全民参与
在面对马斯达尔生态城建设的这种野心勃勃的想法,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从资金到人才的引进方面,都值得别国效仿。在领导和决策层面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以先进的思想、方法和视野进行管理。一方面完善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以国家层面和法律法规的形式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适合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税收政策,激励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中;最后,构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追求以人为本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任艳林.马斯达尔:阿布扎比的零碳城市[J],世界建筑,2010.
2刘丛红,康珍珍.传承与创造—马斯达尔学院设计解析J],作品解读,2012.
3郭磊.低碳生态城市案例介绍(二):阿拉伯马斯达尔(下)[J],城市规划行业网,2010.
4郭磊.低碳生态城市案例介绍(二):阿拉伯马斯达尔(上)[J],城市规划行业网,2010.
5沈超.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做法及其带给我们的启迪[J],城市观察.
6李孔燕,黄民生,何国富.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6.
7余慧,张娅兰,李志琴.伦敦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10.
8何碧浪,黄凌翔,重建与改造—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1.
9栾志理.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