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6:01: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经济管理职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一、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晋江市位于我国福建省,属于福建省下辖县级市,它是福建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其经济实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连续十八年都是位居八闽县级之手。总收入达1000多亿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到2015年底,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发展到368个,组织成员大约有15万人,计划占晋江农村人口的一般数量。在2015年,仅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100多个,总出资额大约达70亿元。这些农业经济合租组织涵盖范围非常广,如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加工及运输等农村各产业。
二、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不难发现由于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比较慢,还没有充分意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对这个组织的理解相对比较狭隘。没有意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够帮助农民的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甚至有的人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一种市场垄断,属于计划经济。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还有由于曾经的农村合作社运动的失败,使农民从内心产生了恐惧和障碍。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之后,会形成利益团体,影响基层政府的稳定和管理。这些思想上的狭隘,导致农民对于参与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热情不够,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工作止步不前。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组织的良好发展,首要问题就要在思想意识上改变农民的想法,解除他们的误解,使他们明白建设农村经济合作发展是对他们有益处的事情。
2.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落实。至今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条例来保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样就会指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缺乏一个良好的法律运营环境。一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或者矛盾,都无法依靠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进行自我保护。更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也无法行之有效的进行约束和管理,更无法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在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我国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这也导致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注册登记的状况比较混乱,根据对晋江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状况的调查来看,在工商、民政、农业部门注册登记的都有。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的政府管理职能的有效应用
1.政府要引导农民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新时代的迅速发展下,改革创新发展后出来的新生事物。它的作用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为了引导农民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首先就要先让每个干部群众明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建对于农民的利处,而村干部则是是农民的领头羊,只有他们意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之后,才会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农民大力宣传,解除农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误解,使每个农民都意识到农村经济组织可以给自身带来的益处。其次还可以在已经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地方,举行试宣传示范的方法,让农民亲自看到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广大农民眼见为真后,对于参与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会提高。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一切事情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所以政府做好法规建设,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是政府各行政部门应尽的职责。因此国家在此基础上,应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然后根据本国国情,尽早制定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法律环境下健康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还未出台时,可以先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促进、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条例和章程,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有序性。
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起步比较晚,在组织规模、资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为了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良好的发展,一定要加大扶持的力度。首先在工商登记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在资金方面,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其健康发展。还可以根据每年本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安排一定的数额实行低息贷款。三是在税收方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是属于非盈利性的组织机构,所以在地方税允许的范围之内,政府可以进行税费优惠政策或者说在一定期限或者范围内免收税费,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运行。四是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在帮助农民进行农业产品生产的条件下,设立风险防范金,一旦农业生产出现问题,农民无法从农产品中获得经济收入或者遭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可以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四、结论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民自主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建立极大的维护了农民权益,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为了其良好发展,需要政府发挥管理职能进行扶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吉林省洮南市福顺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吉林洮南137100)
[摘要]中国一直是世界级别的农业生产大国,在国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然而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是当下一个非常重要且紧迫的事情,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创新的相关举措。
[
关键词 ]新常态;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45
农村经济管理是建设农村的基础工程,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想要全面落实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对农村的经济管理加以利用。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传统农村社会组织的存在形式比较弱势,矛盾疏导机制也较为僵化,农村的社会关系复杂。对我国的经济管理历程进行分析,农村经济经历了统分结合式双层经营模式,集体产权处理和行政支配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然而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始终无法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地区的经济管理水平依旧落后,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创新。
1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虽然农村的经济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甚至是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国家也不断地落实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农村经济管理,但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够,很多制度政策在实际落实的时候频频遭遇困难,一些真正能够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制度始终难以有效地开展落实。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水平普遍不高,地方性领导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很难对农村经济管理正确地认识,领导的思维“偏差”,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体制观念影响。为了更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更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业建设的发展,国家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态度一直是“补贴”,这种长期的“态度”被很大一批人归类于“理所应当”,计划经济体制使农业经济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第二,基层领导的农村经济管理认识不足,在落实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经济管理体制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缺乏全局战略性目标及意识的农村经济管理,很难为农村的经济管理提供帮助。
1.2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农村经济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土地承包、财政审计,还包括监督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由于管理内容复杂,任务量繁重,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想要全面落实必须依赖完善、科学、匹配的管理制度。然而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而言,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职能管理权限不明确,一旦发生相关的问题,无法落实问题的及时解决,经济管理很难发挥作用,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1.3管理体制不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也在不断进行着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在新形势下,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利益结构趋于复杂化;农村收入逐渐多元化等现象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然而机遇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管理制度的落后、腐朽,难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农民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不敏感的市场观念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4资金管理不规范
资金是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虽然国家对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了相关的补助,然而在资金管理、运用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资金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具体问题表现如下:第一,资金分类规范不明确,新型资金分类出现导致新矛盾的出现,造成集体资金、固定资产损失;第二,农村经济资金使用、财政管理缺乏透明性,资金不合理使用现象比较常见;第三,管理干部对资金增产认识较差,财政政策理解、落实不到位,导致资金管理意识缺乏,进而造成资金使用率低,回报性差等不良后果。
2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2.1宣传农村经济管理理念,强化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认识
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是我国发展经济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只有保证了相关制度科学、合理的落实,才能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相关部门需要组织专员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学习力度,全面提升人们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的同时,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
2.2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相关的规章制度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利用国家法律的强制性为落实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提供保证,提高管理者的执法工作力度,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秩序的稳定性。具体的落实步骤如下:第一,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相关的管理规章,落实法制化的管理和监督。在明确规定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激励体系,并使多个体系互相渗透并逐步形成完整、科学的统一体。第二,完善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行为规范,从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制、完善村级财务工作管理机制、降低农民经济负担、设立规范的工作体制等角度出发,全面地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效率,规范化管理各个细节。
2.3构建专业的、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因为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从农业经济业务、理论知识、科学技术等角度全面地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强化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有意识地构建高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高责任心的专业管理团队。第二,吸收、纳入专业性的管理人才,扩大管理阶层中高素质、高学历人员的比例,定期培训,强化人才对现代经济规律的把握与运用。第三,加速管理人员的流动速度,用更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村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管理的和谐稳定发展。建立专门的人力流动管理方案,实现管理能力、管理结构的均衡。
2.4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
虽然国家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相关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然而对现阶段资金运用的情况看来,被提供的资金仍然难以保证需要。经费不足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农村经济管理难以运转。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健全农村的信贷管理,放宽相关的规定,更好地落实农村贷款。另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投资,而这笔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信贷投入。因此,合理化支农资金额度和支农资金比例,建立强制性的约束机制,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
2.5完善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
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由乡政府组织专人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落实经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利益协调、矛盾调节和权益保障。首先,乡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措施,不断地强化自身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服务、管理职能,立足于农民意志、农民利益处理问题,用自身的行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经济事务管理的相关活动。其次,落实农村经济管理事物的公开化与透明化,建立相关的政策制约管理人员;对重大经济管理事件进行公开讨论,落实民主监督。最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以为群众排忧解难为自身的责任义务。
2.6拓展农民的经济增收渠道
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农民生产条件还比较落后,落后的生产资料、生产条件会对经济管理产生一定的制约,不仅影响农业水平的提升,更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想要落实农村经济管理需要从更新农业生产资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另外,采取有效的措施,拓展农民的经济收入渠道,建立专业的网络农业咨询,方便农民查询,对农民查询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方便政府部门调整农村经济管理体系。
3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农村的经济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想要全面地发展农村经济管理要立足于时展的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敬业精神、负责的态度落实相关的管理工作。此外,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地充实相关的管理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采用科学的手段改善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管理,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转型,继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付远.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5(2).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凭借着辛勤劳动,成为了百万富翁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同时,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外出农民开始回乡创业,又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就业结构的变革。此外,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间的经济发展趋于协调。
二、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析
(一)如何实现城乡经济联动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顺利进行,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时,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城乡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现象,严重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是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党和政府在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瓶颈”期,亟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建设,促进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联动发展,以城带乡,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民收入倍增的宏伟目标。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小康,而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收入得到快速增长,但是总体上看,农民增长困难,城乡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在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方位地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党和政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点所在。
(三)如何转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面貌得到很到的改善,但是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减缓趋势,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力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仍很低,属于典型的以牛、锄、耕为主要生产工具的自家经营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同时,农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的多种经营模式,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此外,农村市场不规范,农村资料开发利用率低;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不健全、交易不规范、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的不规范,造成农村的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浪费严重,无法促进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因此,如何转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
(四)如何实现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农村经济的发展既要靠市场在经济运行的基础作用,也需要基层政府发挥其调控作用。而当前我国基层政府的种种弊端,没有完全充当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角色。基层政府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机构繁多,财政给养人员过多,使基层政府的运行成本太高,财政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基础政府财政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的规模,最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基础政府干部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乡镇干部专业技能知识主要靠自学,理解不透彻,往往存在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三是基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不明确,机构设置臃肿,造成对经济的多重管理的局面,各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因此,在涉及到责任时候各部门相互推诿,不能更好地发挥其相关经济管理职能,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政府职能如何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怎样更好地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三、继续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分割体制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最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社会平等地位,尤其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要从规划入手,建立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连接城乡统一的市场,推动城乡商品、劳务、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
(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着力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放宽创业门槛,加强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地鼓励农民的创业;同时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支持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劳动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益。此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保障农民在土地上的合法收益。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率,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积极鼓励发展立体化农业,因地制宜,形成农林牧副渔立体化农业,多方位提高土地的收益;规范农村市场,逐步完善农村市场的管理制度,保障合法经营,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以市场化带动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更好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量也随之增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就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来看,其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为我国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项目基金:佳木斯大学人文社科面上课题,项目基金:2014WM09
前言: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加强了对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的同时,将工作重心向农村金融改革方向转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产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具有银行性质的地方金融组织,它的计划,核算等管理活动都要按照正规银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严格进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的金融中介,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另外,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来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使其实现盈利的基础,也是保障其正常运营的先决条件[1]。我国经济正处在“新常态”的环境之中,经济发展不景气,爱这样的情况下,有其要重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长期稳定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现状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来看,经营状况还不是很乐观,管理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虽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多年的体制改革,但同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相比,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在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风险评估以及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地域性特征也十分明显,有其是在社会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展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与普通企业的财务管理相比,显得较为专业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属于银行性质的企业,其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明显高于普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且具备先天的资金储备优势,这些都是普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物,作为新生事物,其组织结构及管理制度还都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做出调整和改进,,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在我国数量众多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作用,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严重失衡,同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财务管理方式过于简化,单纯地将机构的经费以及账务表象化是难以对其发展起到一定影响的。财务管理的作用要体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整体经营过程当中,其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只有这样,财务管理职能才算是实现了充分发挥[2]。
(二)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困难,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的核算办法决定的,财务管理职能不能集中,导致各个级别和部门都掌握着部分的财务管理职能,这种职能分配方式,阻碍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分散,相对的就扩大了各个部门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范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受到削弱,即使管理者限制了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能,但部门主管习惯性地以本部门的利益为行使职能的出发点,很容易影响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整体的利益实现。由于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财务管理职能掌握的主体间存在不同的利益关系,导致整体的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财务管理方式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方式以事后监督和分析为主,并且财务工作仅限于记报账以及财务检查和分析,这种财务管理方式体现出了较为严重的滞后性,导致财务管理不能在工作环节中发挥作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财务管理职能的缺位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控制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这种不合理的财务管理方式,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受到了严重影响。现行的管理方式属于粗放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过于简化,没有形成具有规范性的成本管理机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经营成本管理中的部门管理成本上,这样就导致了对产品成本和客户成本的无视,将不利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整体运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如果简单地依靠人工记录,将会大大降低财务管理以及日常运营的工作效率。就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来看,虽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资金投入缺乏针对性,并且现有的资金投入还带有局限性,主要表现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将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和提高客户服务端的业务系统中,而对于建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在不少地方还不能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财务信息得不到及时的传达,导致财务财务信息流通渠道受阻,机构总体的信息化水平过低,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管理效率。
三、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强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意识是转变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方式,要改变以往对于财务管理的轻视观念,把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够给财务管理职能创造出发挥的空间。在提高财务管理意识的同时,还要结合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等,通过运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预测,决策以及分析的方法,突出财务管理的核心,将财务管理从财务会计中脱离出来,形成单独的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职能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的经济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需要改变原有的发展理念,将提升机构整体价值作为发展目标,实施相应的员工绩效机制,使员工的职业规划能够与机构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另外,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以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行的财务管理机制,使财务管理职能过于分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在实现管理职能时很难将职能集中,管理过程也显得十分困难。为保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职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该重新划分各个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能,实现纵向管理,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者能够轻松地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的集中。各个部门主管的财务管理职能受到机构管理者的限制和制约,同时,机构管理者也受到各个部门主管以及全体员工的监督。另一方面,机构管理者要在机构内部制定财务管理责任制,实行各个部门的相互制衡和相互监督,这样就能够将全体员工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全体员工在实施财务管理职能的时候,都能够从机构整体的利益出发,使机构与员工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样就能够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完善财务管理方式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打破原有的财务管理方式的限制,使财务管理能够真正作用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当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者要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职能的作用范围扩大至整个机构的经营过程当中,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预算的管理,运用财务管理职能,做好事前预算,对机构正常运营的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事中监管,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注重对机构成本的控制以及财务预算的执行,事后审查。在事后要及时对经营活动做出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员工进行讨论和分析,获得解决方案[3]。另外,将成本控制纳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强化员工成本控制意识,这也是实现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四)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改变资金投入的重心,在保证客户服务端业务系统信息化的同时,也要加强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起机构内部的信息共享平台,使机构内部的财务信息能够在共享平台上一目了然,提高工作效率,机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获得机构的所有财务信息,从而使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以及信息化应用水平。
结论: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对当今的经济形势,需要强化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从机构内部找到当地业务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找到符合自身经营发展的财务管理方式和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机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真.新形势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12-13.
[2]周鲜霞.浅谈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改革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198-200.
[3]曹丽达,李飞.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机制体系的构建[J].辽宁经济,2013,09:82-84.
作者简介:
王 丹 (1978-),讲师,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1.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经济管理涉及到行政执法职能的多个方面,既与农村土地利益有关,又与农村财政管理挂钩,执法过程中任务繁重,情况复杂。同时,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的制度不完善,法规不健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不能够行之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进而对后续的经济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2.农经管理工作责权不匹配,开展工作难度大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包括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监督管理和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四个方面的管理职能。管理工作覆盖面广,涉及方面较多,管理层级分工不够明确,致使上传下达失真。部分工作人员不够重视农经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政府不重视,领导不关心的现状也使农经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中不能做到责权对等。
3.农经管理工作经费不稳定,组织运转艰难
农经管理工作属政府部门,但除去国家财政收入,并无其他收入来源。而农经管理工作又常涉及到农村公共事业的支出。因此在没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入的情况下,要维持部门正常有效地运作是有很大困难的。
4.村级债务沉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村级债务支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力下降,许多农村经济收入入不敷出,不但不能偿还陈债,甚至有的还出现新债,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维护社会稳定、河道治理、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村里没有能力拿出资金偿还债务,更没有能力拿出资金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1.提高上级政府对农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在党和政府日常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摆正姿态,正确认识到农经管理的意义,并且为其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切实加强领导并抓好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就是土地了,在目前我国土地承包制度变化不大的环境下,许多新的问题厄待解决。为防止农村经济发生混乱,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任务艰巨。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其作用,担负起监督审计的责任。这也是农经管理的主要职责。政府部门也应该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足够重视,并有所行动。
2.完善农经管理法律制度,保证职能高效行使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经常会有一些政策性非常强的行政执法工作,比如,农村财务审计、土地纠纷调解、农民负担监管等工作。虽然有些法律法规对这些问题都有涉及,但是,专门针对农经管理的配套法规却较少。这也导致农经管理人员执起法来困难重重、无章可循。所以,要想保证农经管理部门能够高效地行使权力、执行工作,制定相应的农经部门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3.建设农经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面向农村,是与基层人员直接接触的部门,工作职能多,任务繁重,若是管理队伍现状与管理工作本身之间不协调的话,将会极大地影响部门工作的开展。所以,加强农经工作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对各乡镇站所需的各类工作人员要重点培养,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维持农经队伍稳定也至关重要,保证农经队伍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对待工作。从各个方面对农经队伍的整体能力进行强化,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农经队伍。
4.强化农村财务管理,保证工作经费充足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始终不足。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经工作事关“四个确保”。在农村经济运行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方面以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监督新机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推行农村财务民主管理,强化审计职能。改革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农村会计委托制。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开发。重点建设农村财会队伍,着力培训一批懂业务、爱岗敬业的农经人员队伍,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5.加强经济监督管理,化解债务危机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审计;探讨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正确处理、调解农村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对集体资产的管理监督等经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保证农民利益和农村集体财产利益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1农村经济管理的定义及任务
1.1定义
农村经济管理是相关管理部门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依据农村的经济条件、市场条件和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农村经济管理的前提是以生产目标为基础,在管理过程中对生产、分配、交换等重要信息进行计划、决策和调控。
1.2任务
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是围绕农村基础建设,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贯彻政府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职能作用。作为相关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严格贯彻国家的政策对农村经济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和目标化。农村经济管理,关系到农村体制改革及社会稳定团结。农村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对农村账务和资产的管理,加强对农村账务民主管理的审计;次要任务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首先,是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目前农村经济体制是统分结合和合作化双层经营,农民是独立的农产品的生产者,可以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式,并决定自己产品与市场挂钩。这一经济体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农村的产业结构由之前的单一结构向多向发展,乡镇企业应势而生,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再次,经营方式的变化。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受市场调控程度比较大,是为适应市场需求而生产。这一变化使生产由生产向流通向再生产转化。最后,农民自身条件的变化。作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民,正在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但是农民本身还存在着与商品生产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所以在经济管理中要重视农民的决策能力的提升,注重农民劳动专业技能的科学性的提升,注重信息手段的应变能力的提升。
3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3.1加强乡镇企业的经济管理
管理体制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的,不能一刀切,要允许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和生产方式,并以多元型经济结构存在。另外,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要在政企分开的原则基础上,政府要放权让企业进行独立经营和管理。企业内部要推行责任制,对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等进行引导和解决,以保证企业沿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3.2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的市场商品率越来越高。农村经济管理之间需要平衡协调发展,所以产业之间,生产和交换分配之间、消费等都要保证协调和平衡。农村经济管理在大力发展商品的同时,也要提高农产品市场组织程度,即在市场规律指导下从事供销活动,以促进市场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逐渐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专业市场和农村农产品市场连接的市场销售网络。这样可以保证农民在市场网络信息的指导下确定生产和经营的产品,以及确定产品相关价格和营销方式。
3.3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咨询
随着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也千变万化。农民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做好生产决定,以改进生产,获得盈利。如果没有经营管理咨询,会使每个生产者冒着一定的风险进行生产,所以经营咨询很重要。正确的经营咨询可以使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正确的生产决策和计划,在最佳方案的指导下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国家和政府也有以满足社会主义生产为目的的相关政策,只要经营咨询与国家政策结合,就可以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获得提升,使生产和流通统一,使利益最大化。
3.4加强经济联合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改革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基础上的,是以横向经济联合为主线,纵向经济联合为辅助的组织体系。在自然经济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化程度和专业程度也不断发展,所以农产品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利益就要联合。因为联合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的合理组合和流动,使资源、劳动力、技术等都得到最佳利用;联合可以取长补短,把各方优势集合起来,以产生更大优势作用;联合可以使生产抓住市场需求,以取得最大的效益;联合可以打破区域封锁和垄断,使农民建立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生产理念,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效率。
4结语
总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在我国农村转型期,需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区域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制度,以强化管理职能。管理模式要转化为核心经济管理模式,使其既能对发生的危险事件进行管理,又能对风险事件进行预防,以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稳定长久。要加强乡镇企业的经济管理独立性,提高市场组织程度,切实加强经营管理咨询,使其与国家相关政策接轨,同时要加强经济联合,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小杏.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广西农村经济发展[J].广西经济,2010,(05).
[关键词]农村经济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39―01
1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足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无论在政策上还是资金扶持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很多基层领导还没有足够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农经管理工作。
1.2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农村自身的情况,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比较复杂,因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较多,涉及的人员也多,同时农村经济管理的政策性又较强,因此,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时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管理有效开展。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仍有可完善之处,导致部分农村经济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制约了农村经济管理的作用。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在很多市场主体中已经建立了有效完善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然而农村的发展速度比城市慢,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还不够深入,因此,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尤其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农村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和农民收入构成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需要完善健全、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4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管理工作人员是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确保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既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又没有思想上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工作热情,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1.5资金管理不规范
目前,很多农村都存在着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所得费用的减少,从而造成集体资产的损失。另外,很多农村财务不公开、不透明,也造成资金管理不规范。同时,由于农村干部缺少理财的概念,很少接触理财的信息,也没有相关的培训,导致对现有资产只会保管,不会投资,使资金(产)的回报率很低。
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建议
2.1提高认识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领导,要经常督促其抓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从而使基层干部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营造全民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氛围,重点宣传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及对自身工作的认识。
2.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健全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推进法治进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对农经管理执法责任权责体系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建立完善的追责体系、激励体系.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全程、动态的追踪,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治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作用。
2.3规范日常工作
目前很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不够规范,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村级财务管理还是农民相关补贴等都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起来没有制度可循,造成很多工作没有顺利开展。因此,为了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制定出符合工作实际情况的日常工作制度,使日常工作得到更好的规范。
2.4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畅通基层经济管理的上传下达、意见反馈,应该建设网络平台、数据库系统、监管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反馈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享相关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诊断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逐渐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代管理;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提升,农村经济建设正在被加以更加紧密的关注,尤其是“三农问题"成为了新时代经济建设的焦点和热点。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就要找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加强管理的核心,根据核心问题和内容,结合现代农村经济的实际问题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走上小康之路的目标。
一、解读农村经济管理
(1)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在党和国家的经济指导方针以及政策的引领下,密切关注农村市场环境的发展情况,通过有规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管理来实现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始终不能放弃农业生产,农业产业的大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因此,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是通过对农业产品的调配,达到管理农村经济的目标。简单说来,农村经济管理,是在相关政策领导下,制定和实施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然后通过有效的措施和严密的组织架构,调控和管理农村经济发展[1]。(2)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设计到农村的经济社会条件、农村的市场环境、农业经济方针政策等诸多因素,国家经济总体战略方针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指导方针,农业经济管理的组织行驶,就是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再生产的分配、消费的过程,采取的手段从决策到计划,再到组织协调,原则是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及现状
(1)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呈现非常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国家已经将“三农问题”摆在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围绕“新农村”建设,党和国家给予了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扶持,使得农村经济管理已经从初始阶段进入了改革攻坚的深水区。目前,发展农村经济是从国家到政府,再到农村各个村镇党委都非常重视并不断推进的工作。(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展已经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农村的经济管理始终是国家下大力气实施的内容。这是因为,农业发展的好政策好方法要落实到位,是留不开经济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的推进的。农村的经济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工作,必须是围绕农村的经济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谋求新办法新措施的,其目标是要提高农村的物质生产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是重中之重。从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来看,还有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存在,要解决农村的经济发展平静,就要直面这些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3)从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问题方面加以总结。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从事农村经济管理的管理者在管理素质和专业素养上还不具备较高的水平,大多农村的管理者来自于农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作为管理者,对农村的优势资源,农业实际情况必须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挥优势,规避缺陷,才能具有宏观的管理思路,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采用当地人治理当地事的模式的羁绊,因此很多管理者只注重眼前事,处理问题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处理结果带有偏见,无法达到公正、公平。这种“土管理”的管理方法,必须加以改变。让更多拥有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农村经济管理中,将农村的资源环境充分利用起来,并且通过良好的农村环境和待遇,吸引人才留下来,干下去[2]。第二,农村经济建设是需要不断政策加以扶持的。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政策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建设发展方面的政策,始终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针对农业人口庞大、农村分布分散、农业发展水平差异性强、农村发展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理和解决。但是事实是大部分的国家政策仍然停留在财政补贴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离开财政支持就显得苍白无力,自身发展缺少相应的政策刺激,仅仅依赖财政的支撑才能走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经济发展缺少自我创新的表现,离开了政策扶持管理就无法实施到位。(4)由于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农村的经济管理意识不到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生活有脱节的情况发生。这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长期处在滞后的状态,农民的竞争意识不强,沉溺在传统的分散经营的模式中,缺少大规模的企业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因此农业产业普遍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和资质,这种态势造成了农村经营的范围受到局限,农业材料和产品无法得到市场的青睐,农村经济收入水平难以体高。这些都是农村经济管理的短板,造成了农民在市场竞争的态势下缺乏主动出击的能力的情况。
三、农村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内容
(1)针对上述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拿出有效的经济管理的方法来加以改善。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针对问题展开工作。(2)首先,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我国的农村问题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始终是依法治国,保证农民的利益的。从建国以来,我国对于农业的法律的制定拥有了大量详实和具有成效的成果。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劳务管理条例》等等。从法律规定的角度,农村经济管理始终是围绕着促进农村经济顺利开展,保证农民合法权益而展开的。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也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来加以规范。给予农村经济管理者们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管理组织架构需要将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尤其是乡镇的领导干部层应紧紧围绕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转变管理思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农业资源的模式上努力。在农业资源利用上,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链条,新工作方法,推进农民收入增长,保证农业发展稳步前进。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进行转型升级的安全保障,增强农村综合竞争实力。(3)加强基层政府的协调组织架构的建设,建设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将矛盾、权益、诉求等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制度加以治理,坚决将各方利益进行统筹,将矛盾加以处理,避免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在经济管理职能的设立上,乡镇政府的管理者们应代表农民的利益,集中农民的思想,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经济建设,调动农民的民主热情,发挥农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开展村务公开、岗位责任制等,针对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展开深入的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听取农民的呼声,为农民解决困难。真正通过服务型、发展性的管理机制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4)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因此加强培训是体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强化正直素质,使管理队伍具备工作责任心、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通过所学、所知给予农村经济管理以指导、帮助和扶持;同时实行定编定岗定员的方法,给予管理人才良好的条件,让优秀的管理者积极参与到农村经济管理中,运用科学文化知识,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把控和运营的作用,保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确保农村基层的管理工作岗位有专业的管理者履行职责。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和涵义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农村经济管理和运营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对时事的关注,离不开时展的要求。因此,从事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始终要坚持的是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良好的敬业精神,真正将自我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升级转型作为己任,从而为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为农民的小康之路做好基础性工作,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谭占茹.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18):222-222.
(一)加强农经管理县农经管理部门依据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结合本县农经专业技术力量、农村经济发展及管理基础等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拓宽市场经济服务的渠道,取得明显的效果。
1、政策,把关守卡,减轻农民负担。县经管站建立9个农民负担监测点,发放《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手册》和《农民负担文件资料汇编》等资料;配合监察局依法监督管理农民负担,针对集资摊派等项目进行专门检查监督。
2、参与,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在实行财务五统一基础上,推行以乡镇为单位村会计集中办公制度,开展以村为单位的民主理财。
3、咨询,开展经营指导,传授农业经济经营管理的知识。近年来,县农经管理部门先后组织村会计和农经管理工作者参加全国性、省、市的业务培训学习45多人次。县里举办农经管理业务培训班,帮助乡镇结合村会计集体办公日进行培训学习。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农经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咨询服务的技能。
4、保护,强化农村承包合同管理,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几年来,农经管理部门把完善农村承包合同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来抓,县委、县府组织各乡、村和农民签订规范合同1.75万份,逐步开展检查兑现工作,及时调处合同纠纷,使合同履约率保持在98%左右,这样就保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5、调研,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县农经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对粮食生产、农民负担和农村股份合作以及村级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总结并推广外地经验,有明显的成效。
(二)拓宽农经管理渠道
农经管理部门在拓宽渠道、提供服务时,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经管理工作重要性仍欠高度认识,有的乡镇村领导对农经管理工作内容不明确或不理睬,未能发现该项工作的社会效果,一些政策措施不能落到实处;二是农经管理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不高且配置不合理,经费不足,责权不相称,经管工作环境条件偏差,许多业务工作难以深层次拓展;三是某些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农经管理服务未能完全纳入正规化的轨道,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
为此,笔者认为要相应采取措施,巩固并扩大成果,保证服务渠道不断拓宽、农经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不可缺少,各级党政领导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