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37: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化工机械设计基础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林产化工专业的一门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本文从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结合、题目库建立、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明显提高了课程设计的质量,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
关键词: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13-02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我校林产化工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力学基础、化工设备设计基础以及机械传动三部分内容[1],各部分相对独立,涉及到力学、材料学、化工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和机器、工程制图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其课程设计是林产化工专业在其理论课结束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第一次实践设计课程,它起到融合几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架起理论与工程实际、基础与专业技术之间桥梁的作用,是培养林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人才、训练林产化工学生设计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2],是提高学生搜集与应用资料、绘图、运算、计算机、独立分析与思维等能力的一次实践训练[3]。目的是使学生从化工设备的理论计算、结构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选择到设备制造、检验和验收有一个全面的训练[4]。
一、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有机结合
按照林产化工专业的教学计划,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在第十周结束,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第18、19周,共两周时间。除了教师集中讲解、辅导、分配设计任务和设计期间学生考核汇报及查找资料等必要的准备工作,要在8―9天时间内完成全部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方案确定、设备及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和结构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和绘制设备的零件图、装备图,比较紧张[5]。而且第18、19周又是学校的考试周,林产化工专业这段时间的考试较多,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课程设计上,所以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就把设计任务书分配下去,让学生根据课堂进度提前按照课程设计的相关参数进行设计计算。例如,讲压力容器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参数确定容器内径和筒体壁厚;讲完容器封头设计就可以确定封头形式和尺寸;讲完容器零部件,就要求学生们为他们设计的容器正确选择法兰类型和具体尺寸、确定容器支座及其他容器附件;讲完带传动后,就可以确定减速器V带的截型、根数及带轮的结构尺寸;讲完齿轮传动,就可以选择齿轮材料、进行齿轮结构设计,等等。教学实践表明,把课堂授课与课程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加强课堂讲授内容的侧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诚,同时学生也能有时间、有目的性地复习回顾其他先修课程和查找设计资料,为课程设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结合工程实际,建立设计题目库
以前林产化工专业的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基本上是压力容器或减速器的设计。设计题目单比较单一,而且现有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资料很多,学生大多按着资料上的步骤进行计算、设计及绘图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设计任务。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独立运用所学先修课程知识、设计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课程设计的选题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选用生产实际中的典型题目,搜集了生产实践中的各类设计参数,建立塔器、容器、换热器、反应釜、减速器等几组设计题目的题目库。另外,课程设计选题也可以与合作的化工企业的相关设计任务相结合,根据企业需求和实际参数进行选题,直接贴近生产实际,企业可能更加注重设计方案的工艺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能提供许多计算相应生产成本的原始性资料,这样学生也能获得好的实战设计训练,使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得到提升[6]。同时,为照顾到学生设计计算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水平的差别,设计题目又要成组具有相近性,以便学生间相互学习和帮助,提高课程设计的效率。题目设计好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分类进行合理选题,保证一人一题,题目各不相同。确保设计只能在独立的基础上完成,初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设备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与生产过程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
林产化工专业教学要以实际生产过程需要为总体目标,不但强调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应用,更加强调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强调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7]。本课程设计与工业生产设备、机器、材料及加工工艺等密切相关,因此在课程进行的第七周穿插了一周针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工厂认识参观实习。在此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现场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分析某些关键性设备在流程中的作用和具体结构,介绍这些化工设备的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使学生了解设计与制造工艺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获得设备的有关制造工艺知识,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便在设计过程中能灵活应用。例如,在杨凌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时就重点为学生介绍反应釜、干燥器、再沸器、冷凝器、精馏塔、液体贮槽、气体储罐和减速器等的作用和结构,加深学生对这些设备和机器的感性认识。指导教师在指导中强化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标准、手册、图册、规范等,以完成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四、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诚
考核是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公正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提高课程设计水平直接有效的措施。为了真实、合理地反映实际设计水平,一方面要力求设计题目、设计参数多样化,另一方面就需要加强现场答疑,增加阶段性的学生汇报和抽查考核。并建立课程设计QQ群,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讨论,老师也可在群里对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并可随时随机检查学生的设计情况和设计进度,这样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及时的得到指正和总结。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汇报、抽查成绩、设计说明书质量、零件图和装配图质量、答辩情况等作为主要的考核依据。另外,要求学生尽可能地使用AutoCAD绘图,强化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而设计说明书要求手工书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程设计中出现抄袭现象。这些考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诚,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作为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林产化工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教学内容。本文提出从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有机结合、题目库建立、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和改革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以期达到课程设计训练的目的。实践表明,通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初步树立了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后继工程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军,张有忱,段成红.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二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
[2]李红,孙虹雁,刘利国,马方伟.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8,(10):41-42.
[3]李政x,李庆生,姚忠.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2012,1(123):47-50.
[4]董俊华,赵斌,张及瑞.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1,3(119):17-19.
[5]张琳.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2,2(72):54-55.
关键词:高等院校;化工机械;课程教学;技能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7-01
一、前言
石油化工行业一直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直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的在实际化工生产中广泛应用。这些技术更加推动了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为实现无人化操作奠定了基础。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高等院校应注重对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化工企业不断的发展需求。化工机械设备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为培养专业化工人才所必设的一门必修主干学科,该学科的设置对学生熟悉化工生产环境、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高等院校化工机械设备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说明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石油化工类、生物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化工制图、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和容器设计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内容繁多,信息量大,实践性强。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常见化工生产设备类型,认识化工生产过程基本原理,掌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知识,综合合分析压力容器的性能及工艺方法并能进行一些简单化工设备的设计等[1]。完成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应对化工生产产生感性的认识与客观的了解,并能够为以后生产技术岗位的职责有明确的认知。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理论综合性强,内容涉及化工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知识,知识面广且分散。其次该门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例如蒸馏塔的学习中,应充分利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来想象内部气液交换与精馏提纯的过程及原理。再者该门课程实践性强而实际现场危险性大导致学生实践机会较少,使得学生理论与实际无法充分的融合。基于上述特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校缺乏该类课程专业化教师的投入,该类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理论教学经验而且还能够对化工生产具有清楚地认识或实际工作经验;而目前高校教师科班出身比较多,缺乏实际现场经验导致教学脱离实际较严重;其次该门课程在教学中应应注意与实验相结合,但由于实验机械较大且危险性高,部分学校未能有效安排实验内容。再者由于该类课程属于偏实践类课程,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样化,而部分院校依然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知识进行全面考察[2]。因此,作为学校与教师,我们应该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关于高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及方法
关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在前面已经提到若仅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教学,不安排实践实习的机会,学生对机器、设备缺乏感性认识,使得学完后学生仍然停留在学初的状态,无法达到课程设置的目标。而为适应化工行业的发展,学生必须加强这门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实行教学,以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推理性课程如数学等,老师通过黑板与粉笔板书和讲解来进行授课,步骤条理清晰,老师讲课轻松,学生看的明白,能够系统性的吸收新知识,培养新思维。但对于《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由于课程本身涉及很多图标及设备内部构造等,教师板书困难,画图浪费时间且不能直观反映图示意思。如教师只对着书讲图表,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若采用多媒体资源对课程讲述内容中涉及的图标进行形象的列出并做适当的引申,必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加大课程实践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目前很多高校建立的学生实践基地可供学生实验,基本满足实验要求却无法达到实践目的。如一些进行实验的小型干燥实验设备、蒸馏设备及一些小型的中试实验场所等。因此学校还应加大对社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采用适当的机会让学生深入车间了解具体情况[3]。再者可邀请从事一线工作的化工生产技术人员开展讲座也可以起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这些人员由于其久居生产技术岗位,对车间技术管理及设备管理比较熟悉,生产经验丰富且贴合实际。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同时结合教师的理论教学必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者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应采取合适的考核方式,注重实践环节在实际考核中的比例设置。目前部分学校采用了化工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辅助学生加强考核。同时也加大了课堂考核力度及笔试考核难度。学校采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考核的目的,更加适应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起到很大作用;再者采用这种考核方式能够迫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的重要性,避免考前猛学带来的负担。
四、结语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属于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所修的主干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化工原理等课程。由于该类课程实践性强,教师在实际教课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应加大多媒体资源及网路知识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形象的掌握更多的化工设备知识;并且教师应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使得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课程学习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武耐英,郭保国.《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09)
承压设备所带来的噪声。众所周知,化工及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所带来的噪声污染是无可避免的,其中的噪声不仅损害化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在这中间最为明显的是石油化工不仅带来机械的设备的噪声而且还有流体本身的噪声。承压设备带来的振动。运行中的化工机器,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所带来的的异常振动,一方面会使化工人员感到不安,身心疲惫,引起心血疾病的发生,重者会使人死亡。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机器运转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导致承压设备管道断裂,甚至会爆炸的重大安全事故。
1.设计好化工机械中的相关设备,保证其质量。在生产这些化工设备时,首先必须要弄清楚这些设备的使用时间,和相关使用的环境,来保证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在计算这些强度时,必须要精准,理论得当,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很高的认真程度。在选用材料的时候要使用对人体没有害处的材料或者是危害小的,不要使用过高的化学浓度的材料,材料要耐的住高温和承受住高压的状态,而且有一定的延展性,达到既经济又实用的目的,还能保证其安全无害。2.要及时维修好化工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这就要求技术操作人员在检测这些设备时要认真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对机械设备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检修,在这之前要充分了解到设备的使用年限,严谨设备带病运行,应及时及早的对其维修,使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少,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化工操作人员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场地干净,那些废物或者是不用的废液有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避免泄露。像那些占地面积大的设备爱应放置在场地比较空旷的地方,能够施展开。检查是否通风设备好,来保证设备的正常的运行。最后在操作设备时要加一些安全设置,以防万一,这一点尤为重要。3.维修检测时要求管理人员有很高的科学理论知识。因为只有相关设备的管理人员掌握了很多的相关科学知识,现代检测诊断技术,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所在,避免这些故障的发生。达到一个标准的合格的管理人员就必须通过必要的学习理论和实践培训。因为经验都是在每一次的实践过程积累的,是一个慢活,有耐心以及恒心。还要实行好分工,不能一人管多处,培养专业技能的人,能对那一个设备达到熟练,才能很还好的检测维修这些设备,保证生产。4.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在化工行业中,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每一个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管理制度来安全操作,,使化工机械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就要求操作者提高安全意识,使其真正意识到生产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化工企业要定期的对这些人员经行考核以及培训,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和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只有不断的提高操作者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来避免事故。,ing却落实责任,具体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化工人员,选出一些精英来进行日常管理,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管。对于那些出现违规操作的人员,应及时上报并给与相应的处罚。才能更好的提高机械事故控制的效果。
总而言之,化工机械行业是各种不同的设备箱组合的,它是化工产业发展的保障,究其根源还在于这些化工设备的质量,安装,以及使用上,还有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加强对事故的检查,提高对化工机械设备的控制,实行生产规划,争取最带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增强其安全性能。在一些生产企业中,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使用必要的手段和发法,以达到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其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推进我国化工产业的顺利发展,安全生产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和谐的重大体现。
本文作者:彭鸽蒋希工作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民文化 宪法爱国主义
“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以后,从长远来看,其政治意义远远超出迄今为止人们所讨论的范围。它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或者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执政党执政模式的变化。从更深人一步说,和谐社会及相关各种目标的实现,会导向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重建,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都有赖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概念以及体现公民特征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加强,有赖于一个公民文化所体现的共识。可以说没有公民文化,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便无从谈起,蕴涵在契约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就会被暴力、零和搏弈等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所取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也会失去其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公民文化的契约型国家治理制度。缺乏公民意识,也是中国在政治文化上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此,重塑公民文化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紧迫的任务。
一、公民文化的身份认同观
1.公民的涵义
公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在古希腊、古罗马,公民指的是在法律上可以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民,而非公民的奴隶和外国人在法律和社会两个层面都是受到歧视的对象。公民是一种身份,一种作为国家认可的构成成员的身份的符号。17世纪洛克、卢梭等人的天赋人权论使公民一词走向普遍化。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公民定义为:“公民资格指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资格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不赋予或部分赋予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的。完全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是根据公民资格获得的。公民资格通常应负的责任有忠诚、纳税和服兵役。”
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强调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没有奴役,没有特权,也没有歧视。
与“公民”相对应的是“国民”,与“公民”相对立的是的“子民”。“国民”表明一个人的国籍,而“公民”除了表明国籍外还有更深的内涵,说某人是某国公民,内涵此人与该国其他公民的地位相互平等,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了,为什么要加一个“子”字呢?《礼记》中说:“子,谓所获民臣”。按照这个说法,“子民”就是不管内心愿意与否都必须臣服的老百姓,它所衬托的是依附型人格、身份差别,所以,在封建社会,“子民”也可以用“臣民”来代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子民”的真实写照。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习惯性词语中,老百姓远比公民有位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民文化的缺失。
2.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
公民身份摈弃了个人身上一切人为的差别,只要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具备了公民身份就会享有基本相同的权利和承担基本相同的责任义务,因此,一个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实现取决于政治的公共性,取决于身份平等的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受到文化传统支撑的身份不平等社会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认同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文化,这种以认同为基础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摒弃了等级特权的的政治文化,它要求彻底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建立一种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公共权力持有的高度警惕。同时,它还是一种自由的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公民们视追求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天经地义,它鼓励个性和自我,认为个人的意志、利益、爱好和享受,从最终价值上看高于家族、集体、民族和国家。
在当代,公民文化渐渐取代传统的血统认同和传统认同成为了当代许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基础而成为世界认同文化的主流,认为公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化解种族仇杀、阶级矛盾、意识形态冲突这些人类社会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最终难题的惟一解决办法。在所有的公民文化解决方案中,德国政治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念显得十分突出。
二、公民文化观的现代特征—宪法爱国主义
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必定不会是追求以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原则来平衡利益的社会,一个以“和而不同”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必定要用以理性协商和妥协的方式来解决利益的冲突,所以和谐社会必须要寻求社会认同。传统的认同价值,如血统认同、种族认同、传统认同等由于其包含的排斥性因素而显得不宽容,这种不宽容如果发挥到极至,暴力原则的解决方案就会接踵而至,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在当代都是层出不穷的。对此,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宪法可以作为公民文化的象征发挥其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以宪法追求其认同价值。
哈贝马斯认为,存在多元文化差异的人类共同体是不能以民族认同来维系的。作为统一和融合的基础,民族主义缺乏价值规范的基础。提出现代国家统一的价值规范问题,是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精髓。尽管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在1989年之前就已经提出,但两德统一、欧洲联盟以及移民与全球化浪潮仍然是哈贝马斯倡导宪法爱国主义的三大主要背景。
一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1.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经济不发展,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就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样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现代社会,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种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背道而驰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人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2.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发生在国际而且发生在国内。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备 管理 维修养护
机械设备是化工企业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化工企业产品质量都会受到机械设备很大的影响,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养护,可以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其生产效率,降低投入成本,对化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面
化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体现在方面。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管理岗位,工作管理制度缺失,影响设备工作的顺利执行。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进行规范管理,如在选择油的种类和数量时,不能与设备实际使用现状结合,大部分都是按照以前的经验和历史数据来进行。甚至有的企业为节省成本,选择用劣质机械油来代替油,使得设备不到位,加大设备零件的磨损,影响设备正常使用[1]。
2.维修保养方面
在化工机械是设备维修养护方面往往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控制仪表发生故障,温度变送器信号输入和输出出现问题,在对流体实验进行测量时,测量仪表经常出现误差,甚至直接不显示数据等。还有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密封泄漏缺陷,在密封液体发生相变时,机械设备的断面膜发压力就会增大,当压力超过设备承受极限后,就会造成密封粘合不稳[2]。
二、加强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养护管理措施
1.机械设备管理实施措施
1.1管理
化工机械设备是生产的基础,而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就是保持。通过可以降低设备磨损程度,在保证设备完好度基础上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对于不同的机械设备以及不同设备零件,所需要的油种类不同。因此,在进行油的选择时,需要安排专人根据设备种类以及零件类型来选择确定油,并将有进行分类管理,为下次的使用提供方便。加强对油的管理,首先应该建立相应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化工企业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时,应该认识到存在的重要性,建立供应、检验、装置车间以及操作部门等,所有部门相互合作来完成设备工作[3]。其次加强技术资料管理,技术资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油箱储油量、设备卡片、设备换油周期以及油品的代用及参配等资料。最后定期检查设备状态,企业应该安排专职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状态检查,对于设备中已损坏的零件和装置进行更换,保证设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1.2防腐蚀管理
因化工企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腐蚀,因此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还需要做好防腐蚀工作。第一,设计环节。设备在设计时存在的缺陷对于设备来说,往往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根据设备使用环境来选择设备材料,将材料间的适应性、保温性以及防腐蚀性都需要考虑进去。同时还要对设备结构设计做好管理,对于设备存在的缝隙要进行焊接,避免溶液渗入造成设备腐蚀。第二,制作环节。在设备制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程来进行,在投料时需要对材料进行详细记录和监管。在进行焊接时,要避免环境对其造成影响,要求焊接后迅速冷却,一般都不采用十字焊接。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内衬的管理,对设备内衬材料的质量、尺寸以及承压能力等进行严格要求。
2.机械设备维修和养护管理实施措施
2.1维修方面
化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就是对设备中损坏或者故障的部位和零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使设备的精度以及生产效率得到回复。化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主要包括日常维修和计划维修两个方面。设备的维修工作在设备使用后期现代尤为重要,最好维修工作可以使设备避免受到更深层次的损伤,进而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2养护方面
对化工机械设备的养护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设备的例行保养、设备的一级保养一级设备的二级保养:
2.2.1设备的例行保养。例行保养就是指工作人员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做好设备养护工作,即在正式工作前检查设备,例如查看设备运行安全保护装置、变速手柄、限位器以及指示灯信号是否灵敏等;上班中按照规定使用设备,并认真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如设备易松动位置是否松动或脱离,附件工具是否齐全等;下班后认真清理设备,如果发现设备存在异常,要及时进行检查排除,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则需要向上级呈报。
2.2.2设备的一级养护。主要就是在机械设备运行到预定时间后,对设备实行操作为主、维护配合政策,加强对设备的养护,一般时间为一个月。在对设备进行以及养护后,需要专业养护人员检查并评定,并做好设备养护记录,为设备后续养护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一级养护内容主要包括:对设备进行解体清洗和检修;清晰油毡、油线、滤清器以及防尘装置等,保证设备管路的畅通;调试设备缝隙,并加固设备易松动部位螺丝等零部件;另外还需要检查机械设备的部分控制单元,并对个别元器件进行更换。对设备进行一级养护,主要就是降低设备的磨损程度,及时消除设备存在的隐患,延长机械设备使用的寿命。
2.2.3设备的二级养护。以一年为单位对设备进行养护,即在设备运行到预定时间内对其进行运行为主、养护为辅的实施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完成一级养护规定的所有内容,并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对其进行解体、检查、清晰以及养护等;对油箱、齿轮箱以及水箱等部位进行彻底清洗,并换油、换水;对设备中存在磨损的部件进行更换,并做好养护记录,为下次二级保养或者是大检修提供数据支持。
三、结束语
做好化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与养护工作,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各部件的磨损程度,进而可以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不但提升了设备的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投入,对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参考文献
[1] 吴永体.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2] 韩明山.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保养[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4).
关键词:综掘工作面;空气幕;风流场;湿式除尘
1.综合C械化掘进工作面综合除尘系统设计
为从根本上消除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污染,本项综掘除尘装置系统设计的掘进巷道通风采用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较为适宜。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技术方案论证的重点是:在保证工作面降尘效果及《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要求的基础上,既不影响工作面正常掘进又便于除尘系统的安装、布置、使用和维护。长压短抽通风方法,新鲜风流由压入式局部通风机经风筒送进工作面,并清洗工作面,将含瓦斯和粉尘的污风经风筒吸入口进入除尘机净化处理,净化后的空气排至巷道中。这种通风方式能使工作面获得足够风量稀释瓦斯,有利于控制瓦斯。但是其除尘效果略逊于单一抽出式和长抽短压式的除尘效果,只能解决抽出式风机至工作面这一段煤尘,抽出式风机以后的巷道全部是回风。若抽出式除尘风机除尘效果差,则抽出式风机以后的巷道粉尘污染就比较严重,而且如果压入风量不能满足供风要求时,该种通风方式风筒重叠段的巷道内容易产生微风和循环风,造成粉尘和瓦斯积聚现象。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如图2-1
在采用长压短抽通风方式时,满足综掘工作面风量要求的基础上,本项系统设计的掘工作面综合通风除尘流场将会解决长压短抽通风方法中出现的抽出式风机以后的巷道全部是回风及抽出式风机以后的巷道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现象,减少风筒重叠段的巷道内容易产生的微风和循环风。
在煤及半煤岩综掘工作面中,为实现控制瓦斯不超限,粉尘浓度降低到最小值的目的,设计根据瓦斯的涌出量进行合理调风,根据工作面产尘的粉尘浓度进行风流场参数调控。风流场参数调控装置简单介绍,该装置与压入式风筒末端连接,置于工作面5~10m处。装置由3个部分组成:风流分流装置、风流风量参数调控装置、喷雾装置。
2.如何实现调风
根据综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决定正向风量参数,通过风流风量参数调控装置分配侧向风量和正向风量大小,为实现稀释综掘工作面的瓦斯量,将瓦斯浓度降低到1%以下,实测工作面需要风量,通过风流风量参数调控装置将正向风量达到工作面所需风量值。从而实现稀释工作面瓦斯保证工作面安全通风。
3.如何实现控尘
在满足工作面稀释瓦斯安全通风的基础上,根据综掘工作面综掘机割煤产尘的粉尘浓度决定侧向风量参数。压入式风机将新鲜风流压入风流场参数调控装置,通过风流分流装置将风流分为侧向风和正向风,再通过风流风量参数调控装置调控侧向风流风量大小,将侧向风流在巷道断面形成一道风幕,从而实现掘进迎头产生的粉尘的控制在一个密闭空间中。
4.如何实现降尘及除尘
在满足了上述综掘工作面的瓦斯稀释及对粉尘的控制,在风流场参数调控装置内安装了喷雾装置,在高速的正向风流中加有喷雾效果,从而实现了对工作面粉尘的降尘效果。在风流场对煤尘的控尘作用下,将抽出式风筒的吸风口位置布置在综掘机炮头及铲煤板之间,这样抽出式风机有效地将粉尘吸入至除尘设备中,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5.局部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1) 矿井和采区通风系统设计应为局部通风创造条件;
2) 局部通风系统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
3) 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的低噪、高效型局部通风机;
4) 压入式通风宜用柔性风筒,抽出式通风宜用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或完全刚性的风筒。风筒材质应选择阻燃、抗静电型;
5) 当一台风机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可考虑选用两台或多台风机联合运行。
风流场参数调控装置通风除尘流场参数:由压入式风机供风风量(Q压表示),由风流分流装置分流的正向风量(用Q正表示),侧向风量(用Q侧表示),由抽出式风机抽出的负压风量(用Q负表示),另外,侧向风流的扩散作用将侧向风流分为侧向前向风量(用Q侧前表示)和侧向后向风量(用Q侧后表示)。
风流参数关系:Q侧=Q侧前+Q侧后(侧向风流忽略能量损失)
Q压=Q正+Q侧 (压入风量忽略能量损失)
Q压>Q负 , Q正< Q负
风流场参数确定后,即可满足综掘工作面瓦斯稀释,又可以高效控尘,风量参数的调控是本设计的难点。
6.结论
通过理论分析表明,风流场参数调控装置除尘系统是一种高效除尘技术,因此设计的风流场参数调控装置除尘系统能净化处理微细粉尘(呼吸性粉尘),且适合于有瓦斯的综掘工作面中,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选择长压短抽式通风方式,有效解决综掘机掘进通风问题,其关键是选择高效、可靠的除尘风机和确定压入式通风机的有效通风距离。
(2)在采用风流场参数调控装置除尘系统与传统压风筒通风量相同的情况下,对迎头不会形成直吹状态,风流场不断冲刷巷道周壁瓦斯,有效地防止了瓦斯聚集。风流场参数调控装置产生的气流中,有20%的新鲜风流流入重合段部分,有效地防止了瓦斯在该重合段的积聚,提高了系统的安全。
(3)基于目前的综掘工作面采用通过控尘及除尘机除尘的问题主要是:控尘难、除尘效果不佳。该设计研究的综掘工作面安全通风及高效捕尘系统,综合了以上除尘系统的优点,在安全通风的基础上,高效除尘。适合于有瓦斯的综掘工作面中,系统体积小,便于移动,提高了综掘工作面的掘进速度。
关键词:化工机械;承压设备;故障;原因;处理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014
化工机械的承压设备作为化工机械系统运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化工机械工作过程中的影响重大,承压设备在运转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化工企业的工作停产,严重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为了使承压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可以安全稳定的进行工作,避免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故障,所以需要定期的对化工机械中的承压设备进行检修,避免产生设备故障的情况。
1 化工机械中承压设备常见故障及原因
1.1 承压设备产生腐蚀现象
化工机械中的承压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当中会出现腐蚀点,导致设备产生点蚀破损,设备的整体承压能力出现薄弱点,降低了承压水平,时间长了在出现腐蚀点的地方很容易形成大面积腐蚀,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化工机械中承压设备出现腐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化工机械中经常性的储存带有腐蚀性质的化学物质,在化工承压设备中储存的化学物质在高温过程中会汽化,在汽化的过程当中产生了许多气泡,气泡在破损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腐蚀性气体,承压设备长时间的浸染在这些腐蚀性气体当中,承压设备的金属表面很容易被腐蚀,导致承压设备表面腐蚀脱落,不仅影响了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还对作业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
1.2 承压设备的严重磨损泄露
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承压设备产生磨损,比如设备中经常性的储存腐蚀性物质,造成的承压设备磨损程度随着使用强度的加强和时间长度延长,导致承压设备的磨损程度越来越严重,当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也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化工机械中承压设备的磨损,例如设备产生零件锈蚀、老化等情况。导致承压设备产生故障。化工机械中承压设备通常都是以非常精密的零部件进行连接,零部件的选择不当,尺寸不合适、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存在裂缝气孔等现象都可能造成设备连接不严密,导致承压设备中存放的腐蚀性物质泄露,对承压设备本身造成腐蚀出现漏洞,最终会造成承压设备泄露的严重问题。
1.3 承压设备超出荷载率导致承压设备的失效
当载荷在一定范围内做周期性的变化或按其它规律变化时,需要在变动加载作用下,要计算承压设备的安定载荷。当外载荷控制在安定载荷以下时,承压设备除了在最初几次加载循环中产生少量的塑性变形外,在以后的加载过程中将始终保持弹性变形,不会出现新的塑性变形。如果承压设备在经历有限次塑性变形而达到一定的残余应力状态后,外载荷的继续作用将使该承压设备在此残余应力之上仍作弹性响应的话,则可认为承压设备是安全的,我们就称之处于安定状态[2]。当外载荷超过安定载荷以后,每次加载循环都会产生新的塑性变形,经过有限次循环后,塑性变形的不断累积将导致承压设备的最终破坏。
1.4 承压设备受到冲击产生振动
化工机械承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冲击使产生设备震动而产生噪音,异常震动产生的噪音对承压设备的零部件造成变形损坏,导致设备接触不良,管道产生裂缝导致物质泄露,影响了化工机械承压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承压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不到保障。
2 化工机械中承压设备故障的处理策略
2.1 认真分析承压设备工作状态,作好准确的诊断
化工机械承压设备中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机械承压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产生,因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提高设备安全管理意识[3],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作出相关的预案,避免在发生紧急状况时不能及时进行处理,造成事故问题的加重。还需要对承压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的部分需要定期的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修,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做好定期检修的监管工作,避免产生遗漏造成安全事故隐患。化工机械中承压设备的结构复杂性、设备的特殊性就要求化工企业提高对承压设备安全管理意识。
2.2 加强对承压设备的设计与制作的严谨性
化工机械设备的特殊性就要求在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施工标准,保证设备的制造符合设计理念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设备中的每一个零件的质量都关乎到整个设备是否可以投入使用,在设计过程中的一点疏忽都会对设备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零件尺寸的精准度上要做到零误差,保证零件的强度可以满足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设备运行强度用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2.3 注意承压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化工企业需要配备相关的专业检修设备,安排专业的设备检修人员定期的对承压设备进行检修,在检修过程中要严格要求检修工作的认真细致,对机械设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检查,因为化工企业应用的腐蚀性材料较多,尤其要注重承压设备的连接零件,避免因为零件的老化和锈蚀使设备连接产生裂缝导致腐g性材料的泄露,不仅会造成设备的腐蚀,还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因此注意承压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最大限度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结束语
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化工企业迅速发展,有了机遇也有了挑战,尤其在环保和安全方面,所以,对化工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化工设备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影响着化工企业的发展水平,一旦化工机械发生故障,就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对化工机械中承压设备故障原因及处理策略进行浅析,希望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董鑫. 化工机械中承压设备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 2015(08):47-49.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民文化 宪法爱国主义
“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以后,从长远来看,其政治意义远远超出迄今为止人们所讨论的范围。它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或者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执政党执政模式的变化。从更深人一步说,和谐社会及相关各种目标的实现,会导向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重建,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都有赖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概念以及体现公民特征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加强,有赖于一个公民文化所体现的共识。可以说没有公民文化,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便无从谈起,蕴涵在契约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就会被暴力、零和搏弈等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所取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也会失去其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公民文化的契约型国家治理制度。缺乏公民意识,也是中国在政治文化上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此,重塑公民文化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紧迫的任务。
一、公民文化的身份认同观
1.公民的涵义
公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在古希腊、古罗马,公民指的是在法律上可以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民,而非公民的奴隶和外国人在法律和社会两个层面都是受到歧视的对象。公民是一种身份,一种作为国家认可的构成成员的身份的符号。17世纪洛克、卢梭等人的天赋人权论使公民一词走向普遍化。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公民定义为:“公民资格指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资格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不赋予或部分赋予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的。完全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是根据公民资格获得的。公民资格通常应负的责任有忠诚、纳税和服兵役。”
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强调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没有奴役,没有特权,也没有歧视。
与“公民”相对应的是“国民”,与“公民”相对立的是的“子民”。“国民”表明一个人的国籍,而“公民”除了表明国籍外还有更深的内涵,说某人是某国公民,内涵此人与该国其他公民的地位相互平等,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了,为什么要加一个“子”字呢?《礼记》中说:“子,谓所获民臣”。按照这个说法,“子民”就是不管内心愿意与否都必须臣服的老百姓,它所衬托的是依附型人格、身份差别,所以,在封建社会,“子民”也可以用“臣民”来代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子民”的真实写照。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习惯性词语中,老百姓远比公民有位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民文化的缺失。
2.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
公民身份摈弃了个人身上一切人为的差别,只要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具备了公民身份就会享有基本相同的权利和承担基本相同的责任义务,因此,一个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实现取决于政治的公共性,取决于身份平等的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受到文化传统支撑的身份不平等社会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认同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文化,这种以认同为基础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摒弃了等级特权的的政治文化,它要求彻底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建立一种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公共权力持有的高度警惕。同时,它还是一种自由的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公民们视追求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天经地义,它鼓励个性和自我,认为个人的意志、利益、爱好和享受,从最终价值上看高于家族、集体、民族和国家。
在当代,公民文化渐渐取代传统的血统认同和传统认同成为了当代许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基础而成为世界认同文化的主流,认为公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化解种族仇杀、阶级矛盾、意识形态冲突这些人类社会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最终难题的惟一解决办法。在所有的公民文化解决方案中,德国政治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念显得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