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英语测试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1 03:38: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英语测试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英语测试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学习小组

新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放手让学生去学才能教好,只有学生想学才能学好。即必须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中,笔者借助于学生在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形成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尝试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基本特征的“合作学习策略”,焕发了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一、建设富有战斗力的学习小组

落实主体参与式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学习小组的作用至关重要。小组划分、组长培训、活动指导及其作用发挥都是学习小组建设的关键因素。

1.优化机制:层级搭配,逐级负责

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按1:2:1的比例搭配成4人学习小组,并且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性别差异、家庭背景等,力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组由英语成绩好、能力强的同学任组长,按照这个原则把其他同学划分为二组长、三组长、组员。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要相互支持、配合,组长负责策划、协调和指导,并按上下位梯级顺序顺向推延,逐级负责帮促提高。在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中,则采用逆向推延的方式,先由组员阐释或解答,如果不完善或遇到困难,再由其上位组长做出补充或帮助解答。这样,整个学习小组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和主体探索精神得到了有效激发。

2.培训组长:提高认识,提升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组长的培训与指导。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落实这项工作:一是通过教育与引导,提高组长的思想认识水平,激发其工作热情,使其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二是给组长树立威信,为了表达教师对组长的重视,增强组长的责任感,让他们给自己做一顶红色的帽子,帽子上用英语写出组号,还有的用英语写一些激励性话语,如“We’rethefirst”,“We’regreat”“Listencarefully”和“Comeon”等等。三是采取个别谈话、模拟演练、观摩研讨等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对组长的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和活动组织技能的指导,促进其学科指导水平和活动组织能力的提高,以便更加顺利、更加有效地展开各种相关的学习活动。

二、让教育管理促进小组主动、和谐的发展

为了使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二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内源性教育,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三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二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分别对小组进行多视角的综合量化,实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三是每次大型考试后,学习委员算出各组的平均分,教师给比较好的小组发点小奖品。通过采用合作评价,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价值感、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创设彰显主体的生态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目标激励中、主体参与中、合作探究中、交流展示中、思维碰撞中主动学习、相互促进、创生智慧,使课堂焕发应有的生命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1.指导预习: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充分的预习,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在预习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在学生主体性得到有效开发和调动的基础上,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和研讨,确立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切合每个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这样,由学生主体认同的学习目标成为学生站在已有的学习起点上跳起来可以摘到的“桃子”,因此能够有效发挥其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成功欲望。

此外,预习阶段还要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主要解决一些概念型知识问题,扫除一般性的学习困难,以免影响学生的信息传输和思维推进。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和信息交流的展开提供方法、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新授课的预习,以Goforit七年级下册为例,如果明天要学习Unit8I’dlikesomenoodlesSectionA1a-1c,要求学生利用今天的课余和明天晨读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分别完成三项预习任务:①单词的预习,将这部分的单词noodle,beef,mutton,cabbage,potato,would,I’d=Iwould,special能够做到会读,明确其词性及汉语意思,然后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单词,以突破单词难关。②小组合作,通读这部分,找出其功能句,如“Whatkindofnoodleswouldyoulike?”“I’dlikebeefandtomatonoodles,please”,明确其主要意思,并尝试使用。③小组合作,再次通读课本,同时查阅课后注释,并翻阅一些相关资料,将一些重要的短语在课本上标出,并将资料中的注释记录到笔记本中。

2.交流展示,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无论哪种课型,笔者都极力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本身渗透着集体意识和竞争机制。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于得到激发。

新授课的操作策略是:①检查单词的预习情况,由各组学让本组成员进行自读、纠音,然后进行听写并交换批改。②将预习中各小组找出的功能句及短语首先进行展示,然后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由学习委员总结,遗漏之处则由教师补充。此阶段为“质疑解惑”阶段,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展示,不但为下一步“语言知识的应用”打好了基础,而且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③小组合作,对课本知识进行内化,然后“学以致用”。让各个小组大胆创新、充分展示,在相互合作、相互实践中形成能力,提高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以达成情感目标。

复习课的操作策略是:由学习委员根据所掌握的各小组预习情况,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各小组在限时时间内,先准备好两项任务:第一,讨论并解决预习中的问题,由组长组织组员一起讨论预习的情况,通过合作、讨论,解答他们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一些单词、短语的用法,巩固重要的知识点和语言点,同时注意横向和纵向的整合,并将他们本组解决不了的疑难点做好记录。第二,组长将学习委员所分配的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每个组员承担其中一

项,先自己进行思考和研究,随后各自将思考和研究的结果在小组内部进行描述或讲解,大家再分别针对这些结果展开讨论,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以备在全班进行交流和展示。

这一环节是在学习委员的主持下,各学习小组轮流到前台展示学习成果,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围绕一个问题,不但要回答是什么,还要解释为什么;台上台下相互质疑、相互论辩,学生群情激昂,往往能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思路,迸发出新的思想和智慧火花,从而使整个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激情与活力,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和表情,及时启发学生思考、辨析、消除疑惑;二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提问和发言,以有效调控

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整个课堂教学的目标走向。

3.检测反馈:在自我调控中优化知识建构

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碰撞,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不断明朗、认识不断深化、视野进一步开阔、思维也更加敏锐和深刻。在此基础上,通过针对学习目标的系统检测和及时、有效的反馈,实现知识、能力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整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知识构建和学习目标的达成,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从而更加坚定学习的信心,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四、合作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

以主体参与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提供了空间和舞台——从目标的制定、知识的获取到能力的训练和形成,没有强加的“外力作用”,全都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情感体验,因而,其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也就具有了各自的个性特色。在此基础上,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其情感态度的升华、主体潜能的开发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上进心、自信心也都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和激励。总之,激扬主体与个性的课堂,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发展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2篇

   

  

单元测试是针对学生在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进行的一次阶段性的检测。它具有知识范围小,知识内容少的特点。所以说如何从语言学的角度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的程度进行有效地检测,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者,英语单元测试必须在学生已有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起到导向作用。同时,现行英语教材的内容的设计注重了话题、功能、结构、技能和知识相结合的体系,这也必须在单元测试中有所体现。因此,英语单元测试的选题策略是在紧紧地围绕各个单元教学目标和遵从英语语言习得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重视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 

一、选题要有代表性 

在英语教材中,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是为数不少的,包括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型等)和文化知识,也包括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虽然教材有计划地、相对集中地介绍了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但是为了检测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后,能否投诸于运用,这就要求命题者在有限的测试题目中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命题者可以提出若干个预选命题方案,然后借助预测测试的结果,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再选出具有重点与非重点、能力与非能力、重点与能力等有代表性的题目。通常情况下,代表性的题目包含重点题、典型题以及综合运用题等,它们可以体现在不同的题型中。但是,命题者不能将语言信息或语言信息的测试的代表性建立在超量(如题目长、生词多)观念上。代表性的题目只有在“抓纲务本”的精神指导下,才能作出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效果,才能体现出语言测试的特点。 

二、选题要有针对性 

在英语教材中,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体现了“秩序渐进、循环反复”的带有针对性的特点。事实上,对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学生而言,由于学习策略的效度的差异性,学生往往会对一些知识存在理解上或应用上的缺陷或疑惑,所以命题者的选题要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借助于测试的手段观察、发现、探索和研究其自身语言学习上的差异。比如说,当今的中学英语语言测试体系不能体现出学生“说”的能力,所以命题者在选题的过程中,要切合于语用学的实际,参照“任务型”教学活动目标,有意识、有策略地通过单元测试的题型的转变,将“说”的能力测试融于“听”的测试中。这样的单元测试的命题导向就是针对学生之缺,了解学生之愁。还有,命题者要结合教学实际中的学生在平时作业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选编一些“对症下药”的治病题,这也是具有针对性意义的。比如:feel like与would like的用法的差异性就可以成为测试的内容。 

三、选题要有灵活性 

在英语单元测试中的灵活性是指在一例的题目中容纳了多个知识点或能力点的考察,并训练了学生运用“一题多思”的思维方式。由于当今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于“任务型”和“交际型”的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能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情景中,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测试题目能体现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纵横联系,能检测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测试题灵活性要起到影响试题区分指数的作用,这也就有利于指导教师将来的授课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比如说,完形填空的空白就显示了对两种语言模式(一者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模式,另一者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的猜测性语言模式)和一种测试意图(命题者的测试目的),避免了就题论题的俗套。当然,命题的灵活性的特征要体现在与教材关联性上,并不是指“难”、“偏”、“怪”。 

四、选题要有科学性 

一份高质量的英语单元测试试卷并不是题目的堆砌,而是建立在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的语言信息(包括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它必须达到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甚至引导未来教学活动的目的。一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在语言知识上要学生追求多方位,在学习能力上对学生讲究多层次。所以在英语单元测试中,以此为基础的单元测试的选题也要体现出以系统性和整体性为内涵的科学性。命题者只有在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双重前提下,才可能使试卷将单元测试的内容有效地包容并形成一定的可行性和可信性的效能,才能促进学生通过英语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内容进行控制管理,从而有效地学习。同时,科学性也必须体现在量和数的合理分配上。 

五、选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策略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应对策略

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把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1)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即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即是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personalaccomplishment),即指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Maslach,1997)。事实上,职业倦怠并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各行各业职业倦怠的形成及危害都并非偶然。大学英语教师这一群体是比较容易受到职业倦怠伤害的一组群体。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而且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全球化人才的培养起到制约作用,值得引起社会及个人的广泛重视。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困惑及职业倦怠成因

笔者先后于国内两大外语院校从教大学英语八年整,常有这样的体会:非英语专业(俗称大外)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及热情相对较低,而教师较早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的机率也较高。面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压力与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的迫切要求,教师不得不在应试教育与课堂创新二者中游走,企图找寻中间道路的同时却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工作付出与其成就感难成正比,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出于社会偏见,或是传统的错误看法,大学英语教师在专业圈子里似乎被看作是处于类似二等公民的位置。同样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大学英语教师本身也有着较强的自卑感,认为自己在长期的大外教学中,专业没有增进反而退化,在教学科研、业务发展及专业深入研究方面不如英语专业教师。于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思进取,面对压力困惑感到力不从心,放弃努力的情况不在少数。以下,将从通过了解大学教师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种种困惑入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进而从教师个体的视角提出有关应对方法。

成因一——教学工作量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的困惑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很难像专业英语那样实行小班教学,通常都在50人以上,多则是上百人的大课堂,其教学工作的强度是小班教学的多倍。而面对学生人数众多的课堂,教学效果实则难以把控。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后备课及作业批改量都异常繁重,迫使教师处于非正常的高负荷运转中,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且身心互为影响,健康状况亦令人堪忧。长此以往,不少教师尚不到七年之痒的工作阶段,就已经在工作中提前出现衰退的迹象,职业倦怠状况由此产生。

成因二——应试压力与教学创新冲突的困惑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地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待逐步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上教师的教学日程。然而,一方面要求素质教育,一方面却仍需强调考试的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虽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但却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考试,掌握足够的应试技巧。尤其是当下的诸多考试仍将一些连英语是母语的人也常犯的细微的错误来体现考试难度,大外教学自然就难以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而教学创新、兴趣课堂则无从谈起。事实上,作为教师,深知这样的教学活动与提高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毫无关系,反而往往会把学生引入歧途,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则和测试目的,但也只能慨叹一己之力实在有限,但求不要误人子弟。于是,面对课堂上无精打采的学生,不少教师也坦言其内心迷惑而无助,甚至会感莫名的亏欠与自责。

教改原本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校方如若过度强调教学创新,学生也一味期望课堂的趣味和新颖,教师则不得不否定自身既有的传统教学经验,以迎合多方的期待,把原本熟悉并行之有效的老方法都抛掉,竭尽全力使自身在课堂上改变原有的风格。即便如此,跟前卫的教法相比,仍自觉落伍老套,岂能不心有戚戚焉?

成因三——疲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职称上不去的困惑

由于教学任务过重,备课量大,同时还必须兼顾家庭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业余能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疲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职称因此也久久上不去,这也令许多教师叫苦不迭。尤其是评职称期间,不得不以牺牲睡眠及健康为代价,经常挑灯夜战,以期早日,评上相应的职称。为此不少教师选择去研究容易的其它领域,无法兼顾专业兴趣。写论文成了疲于应付,毫无成就感可言。为了评职称,大外教师们还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来补习那些完全没用武之地的第二外语。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职称评定大多是以发表相应档次的论文及规定数量为重要参数指标的,这使得长期以教学为重,经历了多年论资排辈等待的教学型教师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教学能力平平,亦或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尽管上课时间不长,但由于有相应,很快评上了高级职称,其岗位和工资都遥遥领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挫伤前者的工作积极性,或导致原本敬业爱岗的心理失衡。

成因四——教师进修发展的困惑

许多大外教师作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属于教学型的人才,多年以来紧紧地围绕着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指挥棒转,如何提高本校学生的过级率几乎是他们工作的全部意义。他们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失去了进修学习的最佳时机。令人深感困惑的是,虽然大家都知道专业危机感和生存危机的存在,却没有合适的办法加以解决。

国内外语类的硕博点、进修点较少,竞争激烈,入学门槛高。对于当年的一批因本科成就优异而留校任教的教师而言,校方并无专门的继续培训计划,于是随着新进的硕士、博士的涌入,前者就由先进变为落后,此种落差难以调试。不少人也自行完成在职研究生学习,但要拿到学位的关键却不在专业上,而是取决于全国的二外统一考试,为了体现“宽进严出”的宗旨,其试题难度之大,非一般研究生考试可比,通过率之低堪称众考试之冠,其本末倒置程度着实令人匪夷所思。此外,公派出国进修的机会名额相当有限,能落到大外教师头上的更是鲜见,加之僧多粥少,校方更无力顾及这一群体的广泛需求,亦无法做到以人为本,照顾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教师。正如戴曼纯(2004)曾尖锐指出的那样:“大学英语教师的进修和科研经历非常有限,这也影响了他们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如果此类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产生倦怠心理是无奈的,但也将会是难以避免的。

成因五——教师评估求全责备的困惑

当前,各类评估盛行,学生给教师打分,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虽然有其特定意义,但过多片面的甚至不公正的负面反馈深深刺伤教师们的自尊和热情。多年的观察发现,学生们喜欢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幽默开朗,能做学生良师益友的教师。这样的老师善于与学生交流,也往往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但由于科研成果不够理想,学校的考核成绩平平,无法客观体现该教师的综合素质。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灵活性和幽默感、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虽也是一心一意搞教学,却也往往遭到学生有失公允的比较和排斥。这样的情况,表面看来是学生或校方的原因造成,但实际上却是继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后的另一主要矛盾的体现,即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没有单独的评价体系,都不得不共同面对的双重素质评价标准这一矛盾。由此可见,我们一贯呼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却往往忽略了教师也需要人文关怀。成因六:学校人际相处的困惑

学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它对个体行为既有助长作用,又有削弱作用。学校氛围好,尊师重教,上下级关系融洽,沟通顺畅,教师就会有安全感、自信力,就有助于缓冲其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降低教师倦怠的发生。如果学校同事关系紧张,则容易丧失归属感,并感到压抑,迁移到工作中则是导致压力加剧,从而诱发倦怠。通常来说,缺乏直接上级(如教研组长、系部主任等)的支持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而上级缺乏同情心、办事效能差,通常是教师抱怨的内容,也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曾玲娟,2002)。因此,当职场人际关系恶化,并缺乏一个宽松和谐的外环境,也会导致职业倦怠。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综上所述,职业倦怠起源于个人、组织与社会等各个环节,大外教师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是客观事实,具体到个人或各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又有较大差异。对于组织和社会方面的改良和应对策略,已有很多的文章涉及,本文毋庸赘述。但是自身的能动作用不可小视,基于上述倦怠成因分析,笔者有以下几点教师个人应对策略可供参考,一旦发现倦怠状况,第一时间从自身做起,使危害尽快消除或缓解。

首先,作为任何一名大学教师,面对知识更新迅猛的时代,自身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工作中也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知识。在这个“publishorperish(不发表就淘汰)”的时代(Hanson,1998),更应当不断提高学习和研究能力。尽管存在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但科研工作是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素质具体表现的形式之一,故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有责任克服对科研产生的畏惧心理。刘润清教授在《一个英语教师的自述》一文中指出:“科研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关键是有没有科研的意识,能不能处理好科研和教研的关系。”科研上去了,职称上去了,内心的底气和自信也就充满了,成就感就必定取代倦怠感。

那么,如何应对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处理好教研和科研的关系呢?夏纪梅教授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法:“在大学任教必须具备研究能力。任教者应该为教学搞科研,或为科研搞教学。能够用量化手段和质化手段研究语言教学及语言学习(2002)。”因此,这意味着大外教师要在强化科研意识的同时,还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理论和量化手段。再结合自身的兴趣或结合本校、本学科的需求,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地培养自身科研兴趣,变压力为动力,变课堂为科研的基地,努力使科研与教学相长。只要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再通过教学工作的积累和结合教学改革中所发现的问题,使科研工作走上正轨,最终就有望获得教学科研的双丰收。

其次,进入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都应始终保持一个虚心受教的心态,这样才能在比较和借鉴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借助他人的引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会胜过自己许多次课的摸索。同理,经常与那些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同事交流,不但能帮助自己尽早确立科研方向,还能少走些弯路。有时同事的一个观点,一句话,一种做事的精神和态度都会使自己终身受益。比如,当前,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组织教学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一些中年教师缺乏学习新技术的冲动并难以开口向青年教师请教,只对新事物加以抱怨。殊不知师亦不必贤于弟子,另一些同龄教师却能在技术上虚心请教同事,甚至学生,主动抓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交流创新体会,改进原有教学的模式,因而深受学生好评。这正如DonaldFreeman所言,心态是先于技术和知识的。只要勇于尝试和探索新事物,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难。

此外,有意识的改变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耐心、坚强、乐观、幽默等,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已出现倦怠症状的教师在自己有意识的情绪调整过程中克服倦怠。当然,还可借助于他人力量,找同事朋友倾诉、或找有关专家咨询都是缓解倦怠的良好途径。

再次,有了良好的心态,接下来就要有一个合理的目标计划克服职业倦怠,如制定一个一年、三年、五年的自身发展规划,静下心来分析并逐步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然后将计划付诸行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本人,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是问题的关键。同时在制定计划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学会适当放松,也有利于防止倦怠的出现。

三、结语

教师的职业倦怠对自身、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现实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教训让我们看到其危害无异于庸医误诊病患所造成的伤害。虽然这二者有诸多不可比之处,但却都属于不可轻视的社会问题范畴。大学英语教师在高校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解决其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衷心期待有关部门切实关心教师的困难和需要,建立对教师的合理的角色期待,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大学英语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和压力,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端正心态,逐步挖掘自身潜力,从大局出发,努力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创建和谐社会首先从个人做起,愿广大教师们早日告别或远离职业倦怠,重塑美好师者形象。

参考文献:

[1]Leiter,M.P.,&Maslach,C.(2005).BanishingBurnout:SixStrategiesforImprovingYourRelationshipwithWork[M].SanFrancisco,CA:Jossey-Bass.

[2]FarberB.A.(1991).CrisisinEducation:StressandBurnoutintheAmericanTeacher[M].SanFrancisco,CA:JosseyBass.

[3]KathleenM.Bailey,AndyCurtis&DavidNunan,2004,Purs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TheSelfasSourc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2.6.

[5]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界,2002,05.

第4篇

一、阅读观念的改变

目前许多学生受狭隘的应试教育观的影响,认为即便花大量时间进行课内外广泛阅读,考试的成绩也不一定就会马上提高。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理解方式,即认为只要逐词逐句弄懂文字,就能理解其意义。结果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甚缓,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任何体现。

对策:还原正确的阅读观,采用“Top-down”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篇章结构。这种“自上而下”(Top-down)的过程强调构建全文的语义图像,了解文章的本质和作者的意图,在整体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基本成分,如段落、句子、词汇等。

二、阅读时间的保证

目前,部分教师为使学生“吃透”书本,总是抱着几本教科书“精耕细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书本知识的重复、枯燥操练之上,使学生无暇顾及阅读,从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及语感语义的培养。部分教师注意到语言输入的意义,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加大了阅读材料的输入,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找几篇现成的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然后核对答案,草草了事。这种教学与练习,学生从阅读材料除获取一些细节外,其他收获甚小,更无从谈起对篇章结构的了解。长久如此,教学就会很机械、乏味,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逐渐减小,以致受到抑制。

对策:不仅在课内,而且在课外都要保证学生每周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每周最好能有一节固定的阅读课,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阅读材料在阅读课上读,例如《英语辅导报》、《21世纪英语报》等报纸上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时间可灵活安排,阅读的材料难度、长度适当,所带的问题主、客观方面都有。

三、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学生迫于各门功课的压力,不得不去做一些立竿见影之类的短浅学习,以求得短期效果。而阅读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学生由最初的减少阅读到最后的越来越远离阅读,由于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阅读感觉会开始麻木,知觉迟钝,人文精神趋向贫乏,并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对策:一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好阅读材料的范围、难度、长度,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二是灵活地运用多种阅读手段、方法,如课内外阅读相结合,限时与不限时相结合,客观问题与主观问题相结合,等等。三是对学生的阅读状况及时地进行反馈,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对其不足,也应以激发、鼓励、帮助为主。对学生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责备的语言。

四、阅读方法的传授

教师要授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能、技巧,否则他们的阅读肯定耗时耗力且收效甚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敬畏阅读。

对策:(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既重要又有必要,它能使学生读得轻松、读得高效。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阅读时,眼睛与试卷的距离要适当,否则将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和目光的快速移动;二是养成默读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时出声或将英语翻译成汉语都会影响阅读的速度;三是阅读时禁用手指、笔指着单词;四是采用意群阅读法,在同意群的各个词之间不可停顿而应一口气读完,使整个意群的意思不致中断。(2)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首先快速浏览题干要求,带着问题迅速阅读,然后细读并逐一解答。(3)培养学生解题技巧。一是掌握主旨大意;二是细节理解;三是推理判断;四是猜测词义。(4)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应该要学生形成某种程度上的条件反射,就是看到某种类型的题目脑子中会有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达到最终突破阅读瓶颈的问题。

除此之外,正确运用阅读策略也能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在考试中对于提高解题正确率大有裨益。阅读中常用的策略(Reading Strategy)有略读、跳读、细读、推读、概读等。

五、阅读角色的定位

近年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通过专职教师、专用教材、固定场所来传授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仍限定于“传授―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我们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师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轻视实践、探索、发现、体验、感悟活动。

对策:阅读活动的核心是自主性,要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阅读转变为自主式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因此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把求知、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增进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活动之中。教师则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总结,以获取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

六、阅读能力的评估

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估结果,也会深刻影响学生的阅读信心和阅读态度。孤立的、片面的、不适当的评估结果会使学生错误地理解自己的阅读能力甚至怀疑自己的方式方法。长期如此,往往会使学生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甚至失去自己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对策: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估时,一定要注意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公平。正确的评估与合情合理、激励性的评述,会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阅读能力水平及不足之处,并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要克服的问题。

综上所述,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既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长期的、有效的练习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巩固,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等,开展各种易于接受、易于实施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并最终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观。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愿意付出的人,最终才能登上阅读的天堂,让阅读不仅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手段,增长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韩银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的调整.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5):28.

[2]魏洲平.心理语言学背景知识框架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VOL3,(3):239.

[3]龙秀苇,龙晓辉.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VOL20:107.

第5篇

1.cet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后者受前者的影响越来越大。自1987年推行四、六级考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更加重视公共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实和改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别提到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问题:“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量化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更看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①可以看出,在教学和测试两者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性的,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cet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与四、六级考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cet中新题型增设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考教理念,造成了cet测试和大学英语教学关系的异化。

2.1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达到四、六级考试目的的手段,成为一种“应试教学”。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有的学校不惜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将本该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推迟到三四年级开设,有的根据四、六级考试要求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有的大办四、六级考试辅导班,有的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中“攻关”,有的发动教师研究四、六级考试“规律”,放任教师抛开原定教材,以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有关辅导材料为依据组织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全面“服从”考试需要,他们对正常的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一门心思做参考题、复习题、模拟题、仿真题。

2.2大学英语教师和管理人员把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价值尺度,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政府主管部门在大学教学工作评价中把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重要指标,有的大学以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津贴挂钩,有的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或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硬杠杠”。如此一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只有唯四、六级考试是从,一切从考试出发,一切为了通过考试。后果就是,四、六级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掌握了,英语考试技巧提高了,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高①。

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疑这种应试型的大学英语教育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外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并着手对其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推出及采用就是这一势在必行的改革的初步尝试。

自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已正式启用新题型,增加主观题目的比例。语言测试的试题根据评分是否需要阅卷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一般来说主观题如作文等效度高,对教学的后效好,因此大学英语考试无论四级或六级都坚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题。自1996年1月起,已延续了十余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偏重客观试题转向主、客观题型合理搭配,重视考生主观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目前已经过研究和实验并可逐步采用的新题型有翻译、听写、简答题。考试委员会还在积极开展其他新题型的研究。采用新题型的目的是更好地使考试为教学服务,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使全国高校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采用新题型时尽量保持所考核的语言能力构成基本不变、答题时间不变、各部分得分比例分配不变,以保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例如1996年6月的四级考试,采用翻译题型后,全国重点大学翻译部分的均值为6.75分。这一部分用来取代原来的完形填空部分,而1995年6月全国重点大学完形填空部分的均值为6.72分。这说明采用新题型可以保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此外,考试委员会还决定今后在考试大纲中列举多种可能的题型,而在某次考试中具体采用何种题型则事先不予公布,以抵消应试教学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要探索对新题型进行等值处理的方法,保证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但等值处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提高考试的效度是第一性的,通过考试正确地指导教学才是考试的根本目的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使大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获得更强的参与国际交际的能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初开始试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并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两次扩大试点。总的来说,口试推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遏制应试教学和片面追求单纯通过率,使《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更扎实、可靠的基础③。

3.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概括的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在明确了正确的考教关系的同时,随着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而改革,否则,不但将贻误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可能使我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随着cet新题型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将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即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旧方法和研究新的方法来扎扎实实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变化指引我们对近十余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展开反思,以便充分认识其中的偏差和教训,端正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照本宣科”、以测试为目标的教学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善于引导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这使得教师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业务水平。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使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培养。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呢?

笔者概括出以下几种策略:

3.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革填鸭式教学方式

应惠兰教授指出:“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教学方法应该分为教法和学习方法两个组成部分”。过去当我们谈到外语教学或教学方法时,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能力。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运用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正是遵循这种语言学习规律而创建的。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语言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练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避免整堂课讲授太多的语言点;避免给学生直接指出应该注意什么;避免给学生详细列出语言点的用法,而是应该恰恰相反。老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解课文的大意,然后以问题辩论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背景、写作风格、语言使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的讲解是辅的、画龙点睛式的。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点的用法,而且还学会了,并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就能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充实。同时,在当今这个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也走向了市场,这无疑又给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与促发的有利条件。在英语教学之中增加多媒体教学是转变填鸭式教学的最好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视野空间扩大,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之达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受益于学习者本身。教师对一些较难的课文还要进行一些系统的讲解,以适合学生水平的需要。传统的授课法是以单词、语法分析为主体。但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被割裂了。语言知识很可能变成无本之木,学生兴趣无从谈起,积极性无从调动,结果事倍功半。教师讲解课文的方式要以语篇教学为主,教师要把文章的信息结构,与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要把语言知识、单词的讲解完全放在篇章内容的整体讲解过程中。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齐备的活生生的语言。

3.2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eec),中心是英国。交际法重视教学大纲的研究。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加以安排。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操练,课堂教学活动应模拟真实或近似真实的生活情景。

一方面,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关系的同时,还要把它置于句子乃至对话、语篇中呈示。如:角色表演法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对话表演,让学生轮流到台上表演。表演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觉得不难又需要做好准备上台表演。或者进行pairwork或groupwork。在表演中可以准备实物道具,其中丰富的动作、表情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要使教学同真实世界(realworld)建立联系,如用影视片段、多媒体等来实现单个词汇或词汇系列的输入,让学习者感觉生动、易学。对某些动词如swing,snore等,还可以运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演示,其效果比单纯以文字讲解要好。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交际情境。如在课堂上播放英语经典原版片,故事内容学生已有所了解,加之画面优美,身临其境,收到了出奇效果。不少同学能把影片中的部分英语对话模仿得惟妙惟肖,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呈现词汇的语用信息。像邮筒(pillarˉbox)在中国为绿色,在英国却是红色。这种信息必须提供给学习者,pillarˉbox这个词暗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同该词的概念意义同等重要。此外,不少词还具有一定文体意义和情感意义。尤其是具有褒义或贬义的词,其情感意义是该呈现给学习者的。对于指黑人的两个词black与nigger,了解二者的概念意义而不知其情感意义显然会影响交际运用①。前者带有褒义,后者却是贬义,这2种不同的情感意义同相应词语的概念意义一样重要。内含意义与情感意义因个体、文化、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教学主体亦要留心这一点。

3.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改善外语学习环境

多媒体软件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料丰富、信息量大,其容量、使用功能、新颖程度为普通教科书所不及,在教学中显得十分方便。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利用其视觉及听觉器官,紧紧跟随变化中的设备功能及富于色彩的影音材料,从而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就摆脱了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视野中只有那一成不变的老师、黑板、讲台及教科书;听觉中只有那过于熟悉甚至有些单调的老师的嗓音,因而经常只听不看或只看不听,容易走神,心不在焉。总体来说,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在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方面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兼顾;(2)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得以锻炼;(3)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得到保证;(4)地道的语音语调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模仿模式;(5)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够激发学习者极大的学习兴趣;(6)视听说各感觉器官积极配合,左右脑并用,提高了学习效率②。

第6篇

一、当前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的营销观念没有转变。在计划经济根深蒂固的当今时代,一些国有企业对买方市场仍然奉行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商品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出现了“生意难做”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对买方市场措手无策,随大流盲目地推销产品,其结果是要么是产品库存大量积压,要么是应收帐款急剧增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从而使大多数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

第二,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它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营销职能。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比较重视营销工作,但是,这种“重视”具有明显的局部性、不确定性和非过程性,不系统、不全面、不到位,从而造成高层管理缺位。高层管理缺位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其他部门的营销优势得不到全面利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营销职能,但在高层管理缺位时,则只有营销部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其整体营销职能会大打折扣。其次,决策缓慢,影响销售工作高效进行的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一来,该决策的问题不能及时决策,对企业的营销业绩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重挫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营销工作缺乏方向。高层管理决定企业的营销方向,当它缺位时,必然导致营销部门的盲目指挥。

第三,许多企业没有营销战略。没有战略的企业,就象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现在,中国的计多企业正如这架飞机,太需要战略了。得战略者得天下,真诚的“海尔”、永固的“长城”、绚丽的“长虹”、高飞的“小天鹅”,毫不屈服的“乐凯”与毫情万丈的“用友”,都为其它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而当前多数的中国企业只是计划当期,得过且过,初创时就不曾设想过将来,造成企业盲目运行。

第四,开发新市场的能力欠佳。比如就中国农村市场的开发来说,企业是主角,其市场行为完全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和指导,多数企业仅仅盯着农村消费需求,而忽视了对农村投资需求的开发,企业不仅要考虑去赚农民的钱,而且要考虑怎样带动农民致富,使农民在认识到工业化好处的同时,也开发和培育出自己的市场,获取自己的投资回报。市场开发是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许多企业正是因为处于这样或那样的误区而不能做到合理地开发、启动自己可得的新市场。

第五,忽视了营销网络的功能。一位营销专家曾经说过,“市场,说到底就是‘网络+品牌’——销售网络加上品牌的影响力。”网络如同人体的血管,靠有力的销售完成资金的循环,滋着着企业的成长,其中任何部分的病变,都可能损伤企业的肌体,乃至企业的生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多数企业并没有在市场网络上下过功夫,它们只注重产品生产,无计划、无目标地销售产品,这样,不仅浪费营销资源,而且无法取得好的营销业绩。另外,当前企业的市场定位、促销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建立科学、实战的营销组织框架,确立企业整体营销观念,使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紧密地协作,共同实现理想的经营业绩。现代营销强调的整体攻防能力,当前许多企业的业务人员没有真正地组织起来,从而难以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这就象两军对垒抢占地盘一产,其中一方军队管理不善,组织不起来,没有像样的攻势或者抢到了地盘却没有能力固守,这样的军队必输无疑。可见,高层的营销管理在市场营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开发需要,建立销售组织体系、市场信息管理体系、目标和计划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销售管理体系明确销售管理层次及其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目标市场和市场目标、销售管理人员和业务员、经销商、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攻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实现最佳的营销目标。

第二,树立辩证的买方市场观。买方市场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的购进方面,买方市场的压力只是施加给商品的卖方,而生产企业作为买方不仅没有压力,反而是大好的机遇,因为买方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产品销售企业在采购时,处于买方的地位,可以充分享受买方市场的偏爱和优惠。在机电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上,企业可以充分“货比三家”地进行挑选,不仅可以讲质量,而且可以压价格。再者,买方市场带来的市场空隙,给企业提供了破土而出的希望,利用优质低廉的材料、机器设备生产高品质的产品,逐渐地适应买方市场,才能抓住买卖方市场带来的机遇,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第三,确立名牌战略。当今的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它已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这是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逐步加深,对选择产品的条件更为苛刻,这样就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因而企业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大家认可的名牌产品才可以成功。在我国,如彩电行业有“长虹”、“康佳”、“TCL”、“创维”,VCD行业有“爱多”、“先科”、“金正”、“新科”。经济专家们断言,从本世纪末起,我国商品市场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名牌之间的竞争。然而,当前有的企业尚未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只要看到别人生产什么,自己就生产什么,没有自己的特色,更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怎样创立自己的品牌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方面,要制定名牌战略;企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阶段的目标规划、可行性的实施步骤。另一方面把质量创新作为名牌产品的根基和企业的生命。企业创名牌应当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不能一味追求“上档次”、“高售价”。世界名牌商标就象征着高质量,如日本的“本田”,美国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再者,当今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科技竞争。在这方面,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吸收先进技术,并予以创新。这样,企业的产品才可以走在市场前列,名扬中外的熊猫电子集团正是坚持科技开路而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第7篇

关键词:外语考核;文化渗透;测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223-02

如何正视当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如何探寻一系列培养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核心话题。我国高等学校英语类课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与实践的脱节、理性与技术之争、英语课程教材内容陈旧、不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忽视师生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忽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同时现实中高师院校很少甚至没有对中小学英语的衔接,理论与实践脱节。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现有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提倡应用型教学。本课题所说的“大学考试”一词,指的是大学考试成绩是否全面反映学生水平,对于真正验证学生能力有欠缺。“实践教学”主要指技术和能力。如何提高高师院校英语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促进师范生职前专业发展,是每一所高师院校所负担的重任。本研究将选取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部分教师与现在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与田野研究观点出发,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资料收集,并辅以问卷调查,进一步探讨大学考试与教学实践的影响,分析影响因素、找出相应对策。

就目前的大学外语考试而言,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考核主要是笔试,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实际的交流和应用,但由于受到师资和教学条件的制约,要使学生真正能够很熟练地应用一门语言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英语测试中涉及的文化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出现在阅读理解这个题型里,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从理论上讲,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的信息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和品质,通识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视野,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外语测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出现的或者渗透着文化的信息,例如,对欧洲的时间观念、价值观念的介绍,非语言交际在世界各国的不同表现,国外的女权运动,宗教、政治以及大学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使学生对别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在2012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了关于文化方面的问题,快速阅读里涉及了诚信的问题,深度阅读里提到了单性教育和混合教育的问题,作者提出单性教育在英国的教育体制中还是应该提倡的,因为这种教育形式更有利于男孩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听力题型里经常会听到涉及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念这样的内容。美国和亚洲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是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经常遇到的,比如个人主义,注重隐私,强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对时间的重视,以工作为重心,热爱健身,喜欢变革和生活中的改变,注重物质生活,不拘理解,坦率诚实等,大学英语文化测试在国内的实践与研究刚刚起步,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大学英语文化测试原则,测试内容和测试比重。为了解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现在对文化教学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要求和态度。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一是学生的语言能力高的并不代表其文化能力高,学生的文化能力普遍偏低。二是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65%的学生认为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造成跨文化交际沟通的主要因素;81%的学生现有的英语教学中有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但是所占比重不大;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文化能力,而且,他们一致认为文化知识的积累对求职和工作将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有一定的了解,从实验结果看,学生的文化能力和他们语言能力不是同步提高的,因此学生的文化能力和语言能力需要分别培养;随着外语界对于文化因素的意识提高,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有所涉及,但比重还要加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文化差异对沟通的重要性,也迫切希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更好实施文化教学,在编写教材时,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选材方面可以选一些具文化特色、反映文化差异的材料,并且注意系统性,能够反映文化的不同内容,从日常行为、风俗习惯到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等方面;同时,在设计练习时,也要遵循贯彻文化教学的原则,尽可能地为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鉴于文化和语言的存在紧密的联系,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内容,文化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也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助于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出国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更广,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更加苛刻和严格,学生在学校就要为就业做好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未来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对就业的考虑,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对文化能力的考查,大学的英语教育更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实际所需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对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一般来说,目前的大学英语测试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听力、阅读、写作、翻译四个方面的掌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都在面临着改革,一方面,英语学习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大学的教科书和试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同学英语水平超出了英语四级甚至是六级的水平,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进行调整,一些文化方面的内容也需要补充到授课内容当中,就文化教学而言,现有的教学大纲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大纲规定的目标是“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为用英语交流信息这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目标,但我们不能保证实际交流过程中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得体性和使用的正确性;语言交流是非得体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很多都和非语言因素有关,比如眼神、语音、语调、手势语,而这些因素又和文化密不可分,在实际的交流和语言运用中还会有很多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沟通失败。

文化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有四种类型:说教型、经验型、泛文化型和专门文化型。第一,说教型,这种授课方式的特点是课堂信息量大,比较适合传授属于认知内容的知识性信息,尤其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第二,经验型,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官经验,强调只有从实际经验中才能学习到真正的知识;第三,专门文化型,单一文化,第四,泛文化型,涉及多种文化。在这四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组合成四种教学形式:一是说教型和泛文化方法相结合,包括阅读语言材料、讨论、演讲、事件分析;二是说教型和专门文化相结合,包括语言提升训练、阅读大量的语言材料、搜集文化背景知识;三是经验型和泛文化方法相结合,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训练、热点事件分析、自我评价;四是经验型和专门文化相结合,包括语言训练、专门文化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解释词的文化内涵。

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首先,情景模拟表演: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表现人物特点,是提高学生文化交际能力非常有效的手段。角色表演需要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语境,考虑到例如文化习俗、人物关系,语言和行为表达的得体性。学生在表演之前需要搜集资料,排练,这个过程会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并意识到文化存在的差异,为学生将来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很好的锻炼。其次,学校或社团会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给学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社团的活动如圣诞节晚会,文化节等都是文化传播的机会,学校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交流沟通,可也可以学习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例如西方人不同的行为方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另外,开展与文化知识有关的讲座讨论,介绍英美文化的各个侧面内容,课堂教学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看原版的英文影片,必要时对文化差异进行讲解,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和英文原版小说,并做读书笔记,这对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了解社会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增强了语感,写作能力也会提高。让学生对看过的电影或书籍在课堂上通过做报告或演讲的形式锻炼口语。

本文对文化教学对学生测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文化教学做了分析和总结,但在实际文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现在强调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文化教学要取得效果和进展,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本身应该具备足够多的文化知识和阅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没有出国的经历来真正体验,因此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不够准确;另外根据具体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师在教学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情景式、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3):66-7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第8篇

是什么原因让“重视早读课”成为一句口号?早读课的设置沦为一种形式?让教师头疼,让学生厌倦?

一、学校轻视让早读课“面目全非”

学校轻视早读课,表现在任意占用早读课,或者直接取消早读课。学生会、团委会经常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向学生广播通知及宣传事务,一些学校甚至直接取消早读课,把宝贵的早读时间拿来上第一节课。学校这样做让语文早读课面目全非,可有可无。殊不知学校在早读课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也把早读可有可无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了。学校无视,学生无视,后果如何,不言而喻。

二、教师轻视导致早读课低效、无效

在那些由班主任跟早读课的学校中,不是语文教师的班主任,只能监督学生一味的朗读,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导致早读课低效甚至无效。

也有很多学校早读是由语文教师负责辅导,但是由于语文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没有把早读课当成正常的教学,所以只是跟班到岗,对学生的朗读不管不问无作为,导致早读课低效、无效。

三、学生轻视早读课变自由课

学生不把早读课当回事,主要是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当然和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意识不无关系。在早读课堂上,会看到很多学生利用早读课做其他科的作业或看其他科的书;吃早餐、说笑、上厕所等行为更是不一而足。总之,在早读课上,学生认为没有教师教课就很随意,所以行为非常自由,极个别学生甚至长期等到早读下课才来学校。就算有教师的强制监督,很多学生朗读要么很快,有口无心像和尚在念经;要么很慢,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很多学生还片面地认为,早读朗读仅限于高中课本,日日读、月月读实在没必要,十遍、百遍是早已厌倦。

针对早读课被占用、被异化、被厌倦的低效、无效现状,必须要清醒,必须要反思,要正本清源,对症下药,来缓解这种危急局势。很明显,学校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早读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读课高效低效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早读课是否用心,所以就从这两类角色入手,思考应对策略。

一、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早读课

首先学校重视早读课必须从学校各级各部门做起,杜绝一切与语文早读无关的事情在早读课中出现,还早读课本来面目,为学生早读提供一个单纯、安静、严肃的环境。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向学生宣传早读课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早读课和平时上课一样,同样需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学校还可以尝试开设语文早读公开课,为全校语文教师学习和交流早读课教学经验提供一个平台。这样也能促使语文教师对早读课教学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程度。

当然,学校不应该局限于重视早读课,要全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因为好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早读课

语文教师在早读课中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语文早读课的效率高低。语文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早读课,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会不在话下。要充分利用早读课,使早读课的效率最大化,语文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就要重视早读课,充分认识早读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要长期向学生灌输这种意识,然后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将之运用于早读课堂中,并且持之以恒。方案具体如下:

1.制定明确的朗读目标。

要有长期、短期目标,包括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学月目标,要具体到每一节早读课。不仅语文教师自己目标明确,还要让学生明确。所以每一节语文早读课上,教师都应该把本次早读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板书在黑板上。

2.合理安排朗读内容。

在早读课中,不仅朗读的目标要明确,朗读的内容也要明确。课堂上学习了哪些文章,早读课就可以把它作为朗读内容,但不能是唯一的内容,因为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宜在早读课上大声朗读,总是读同样的内容也容易引起学生疲劳厌倦从而降低早读课的效率。学生发现读自己作文的感觉和读经典美文的感觉不一样,从而明白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所改进,时间长了作文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3.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注重朗读技巧。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早读课最常见的是齐声朗读,齐读有它的优点,朗朗书声促使学生专注于文章,齐读时学生可以大声地、放开来读,专注程度比自由朗读要高,学生的读书激情容易释放。适当安排齐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老是一种方式读书学生会觉得乏味,教师还应引入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朗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有时候还可以让学生默读。

教师应多提倡自由朗读,因为高中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认识、思辨能力,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作品,空间更广阔,符合他们认识新知、独立感知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学生可以从朗读中获得更多独特的体验。

4.听说读写百花齐放。

第9篇

关键词 文化适应 理论 测量 研究方法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中,各文化群体在相互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大都面临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问题,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其文化适应和认同问题尤为凸显。学者们对文化适应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从不同的学科立场和视角出发研究文化适应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般集中于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研究,关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以及文化习俗的改变。心理学家则更加注重个体层次,强调文化适应对各种心理过程的影响,以认同、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研究为主。两种取向的文化适应研究涉及相同的研究主题,各自关注的角度不同,研究方法和分析水平各异,使得理论构建、概念结构和测量变得异常复杂。近十多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家之间和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文化适应的概念和结构、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的测量以及文化适应与认同的关系等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

一、文化适应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文化适应问题虽然受到普遍的关注,术语也得到广泛的使用,但一直以来,研究者对于文化适应的意义和概念缺乏准确、统一的界定。“acculturation”(文化适应)最早出现在英文文献中是在1880年,美国民族事务局的鲍威尔(Powell)将"acculturation”界定为来自外文化者模仿新文化中的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变化。现在,普遍认可的经典定义是来自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edfield)、林顿(Linton)和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在1936年给出的界定:“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这个定义体现了当时北美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先进理念,批判了盛行于欧美主流社会的种族中心主义倾向,克服了这种倾向所导致的文化适应研究中的同化主义局限,很快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文化适应概念,促进了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之后的1954年,西格尔(Siegel)和沃格特(Voget)等人类学家给出了一个相对宽泛且简洁的定义,认为文化适应“是由两个或多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连结而发生的文化变迁”。人类学的文化适应概念比较宽泛,操作性不强,要求对文化进行广泛和整体的研究,关注文化适应对文化变迁的影响,主要进行群体层面的分析,这就有失于对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心理变化的研究。这正是心理学家需要完成的工作。其实,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并不短暂,美国心理学家霍尔(Hall)早在1904年就对文化适应进行过论述,认为对第二文化的学习(second―culture learning)类似于对第一文化的学习(first―culture learning)。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在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学得到不断发展之后,文化适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才得以出现。在此基础上,格雷夫斯(Graves)于1967年首次提出了心理学上的文化适应概念,认为这一概念主要涉及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行为、态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等。此后,文化适应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日益增多,不仅突破了从群体层次研究文化适应的模式,也将文化适应研究扩展到跨文化心理学领域。

近年来,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瑞(Berry)借鉴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自己对移民和土著民族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文化适应概念。贝瑞认为:完整的文化适应概念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文化层面或群体层面上的文化适应,也就是文化接触之后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变迁;另一个层面是指心理或个体层面上的文化适应,也就是文化接触之后个体在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以及认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对此,沃德(Ward)认为应该区分两种类型的“适应”(adapt~ion),即心理适应(psychol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文化适应(soeioeultural adaptation),心理适应涉及的主要是心理或情感上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则是指获得能够成功应付或融入特定社会文化或环境的与文化相契合的技能。总体上而言,社会心理学家一般倾向于将文化适应分为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和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概念应该异于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概念。

文化适应研究中也存在一些类似概念须要澄清和界定,不能混为一谈。在文化适应概念提出之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研究者对“文化适应”的理解带有同化主义色彩,把文化适应等同于同化(assimilation),人类学家趋向于使用“文化适应”,关注所谓“原初(prlmitive)社会”在与文明群体发生文化接触之后导致的变迁;社会学家则更多地使用“同化”来解释移民在与主体社会接触之后,逐渐对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顺从。有研究者认为“同化”和“文化适应”不是同义的概念,而是彼此作为对方的一个阶段或形式。例如,戈登(Gordon)把文化适应等同于文化或行为同化的一个阶段,贝瑞则把同化看作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使用的四种策略中的一种。特斯克(Teske)和纳尔逊(Nelson)把同化和文化适应看作在许多维度方面存在差异的两种各自不同的过程,认为文化适应是双向和相互的影响(相互接触的两个群体是彼此影响的),而同化则是单向的影响(主流群体单方面对另一群体施加影响)。此外,与“acculturation”相似,“enculturation”也具有文化适应的意思,但两者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心理过程。“enculturation”是指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个体对母体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等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是一种自文化适应或内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则是指个体从当初所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异质文化后产生的行为变化和适应过程,因而是一种他文化适应或外文化适应。一般来说,从发生的时间序列上来看,“enculturation”一般发生在个体生命的早期,是个体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化适应,而“acculturation”则晚于“encuhuration”而发生,往往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化适应。双文化(bicuhuralism)要求个体同化于两种文化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个体在幼年时期对两种异质文化(non―culture)的

文化适应(enculturation);二是个体在对第一文化的文化适应性同化(encuhurative assimilation)之后对第二文化的文化适应性同化(accuhurative assimilation)。显然,这两类“双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文化适应过程。

二、文化适应的理论模型

文化适应及相关议题一直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中心,他们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形成了相应的文化适应理论。近年来,文化适应理论的最新进展则主要是来自于跨文化心理学家的贡献。

在探讨文化适应理论时,贝瑞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是目前引用最多、使用最为广泛的理论模型,且得到了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不过,在20世纪前期和中期,文化适应理论是单维度、单方向的。这一理论认为文化适应个体总是位于从完全持有原文化到完全持有主流文化这样一个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并且个体最终将接受所有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来到新文化环境的个体来说,其文化适应的最后结果必然是完全丧失原文化而为主流文化所同化。单维度的文化适应理论是与当时美国社会对移民的“熔炉”政策相适应的。

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和文化适应理论本身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单维度的文化适应理论提出了挑战。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贝瑞提出的双维文化适应模型(见图1)。贝瑞根据文化适应个体对自己原来群体和现时与之相处的新群体的态度来对文化适应策略进行区分,提出了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维持与其他文化群体关系的倾向性这两个维度,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即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根据文化适应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贝瑞提出了4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整合(integration)、同化、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 ization)。当文化适应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文化,也强调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交往时,其使用的就是“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当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的原有文化认同而追求与其他文化群体的日常互动时,其使用的就是“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当个体在重视自己原有文化并希望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这时就出现了“分离”;当个体对保持原来文化和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都没有太大兴趣时,其文化适应策略就是“边缘化”。此后,针对主流群体施加的文化适应模式影响到民族文化群体成员的文化适应策略的选择,以及文化适应个体在很多情况下不能自由选择其文化适应策略的情况,贝瑞在双维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在相互文化适应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当主流文化群体通过种种手段来促进移民的同化时,采取的就是“熔炉(melting pot)”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追求并加强与非主流群体的“分离”时,其采用的就是“种族隔离(segregation)”的策略;当“边缘化”这种策略是由主流文化群体强加于文化适应中的群体时,就是一种“排斥(exclusion)”的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承认其他文化的对等重要性,追求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时,就出现了与“整合”相对应的“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策略。

布尔里(Bourhis)等人同样也认识到二维模型的缺陷在于没有重视主流文化群体对民族文化群体文化适应取向的态度。基于这样的认识,布尔里提出了交互性文化适应模型(The InteractiveAccuhuration Model,简称IAM),这个模型试图整合主流群体针对特定移民群体所采取的文化适应取向、移民的文化适应取向以及主流群体和移民群体文化适应取向结合之后导致的人际和群际关系。该模型认为主流群体对移民的文化适应取向取决于主流群体对以下两个问题的态度:(1)是否接受移民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2)是否接受移民采用主流群体的文化?根据主流群体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主流群体对移民群体成员表现出以下5种文化适应取向:整合、同化、隔离、排斥、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当主流群体成员接受移民保持原有传统文化,也赞成移民接受主流文化特征时,其采取的就是“整合”取向;若主流群体成员拒绝移民或移民的文化特征,期望移民为接受主流社会文化而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就是一种“同化”取向;如果主流群体成员赞成只要移民保持和主流群体成员的距离就可以保留他们的传统文化,不希望移民采用或改变主流文化,那么就是一种“隔离”的取向;当主流群体成员否认移民具有采用主流文化的权利,也不认可移民选择保持原文化,这就是一种“排斥”的取向。与此相对应,移民群体也具有5种文化适应取向,分别为: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个人主义。

布尔里认为有些移民可能不是因为他们感到被主流群体和本群体所排斥而把自己从原文化和主流文化中分离出来,而仅仅是他们趋向于把自己看作个体而非归属于移民群体或主流群体的成员。据此,布尔里提出了“个人主义”这种文化适应取向。就主流群体而言,如果其把本群体成员和他人定义为个体而不是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成员,如移民群体成员或主流群体成员,认为最重要的是个体的个性和成就,而不是某个群体的身份,或保持原文化和接受主流文化,那么采取的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取向。类似于主流群体成员,认可个人主义的移民群体成员关注的是自身的个体特征而非社会群体身份,他们不会依赖移民团体或者主流社会的支持来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和抱负。IAM最为主要的贡献在于其反映了主流族群与非主流族群各自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对族际关系的影响,当主流族群倾向采取一种基于对非主流族群文化认可而允许其融入主流族群的策略,或强调移民的个体性而不重视其族群属性的策略,而同时又与移民的文化适应取向一致时,就可能产生和谐的族群关系。反之,如果主流族群采取的策略与移民的取向不一致,而同时主流族群又不认可非主流族群文化或不允许其融入,就可能导致族群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或发生冲突。

西班牙心理学家纳瓦斯(Navas)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前人有关理论和充分考虑影响文化适应过程更多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对文化适应的扩展模型(Relative Acculturation ExtendedModel,简称RAEM)(见图2)。②纳瓦斯对文化适应研究进行了总体评价,认为大多数的文化适应研究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涉及的文化适应选择较为笼统,并且通常是在一种理想水平上;其次,虽然某些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不同生活领域的文化适应过程是不同的,但很少有研究者能够从不同生活领域出发展开研究;再次,没有研究者能够在每个领域从“偏好”和“采纳”这两个水平上同时考虑文化适应;最后,尽管大多数的移民群体成员和主流社会群体成员偏向于采取“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但文献也阐释了许多影响移民(或本地人)文化适应态度的条件以及存在于接触群体之间的影响文化适应过程的因素。

据此,纳瓦斯认为该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两个基本观点:其一,区分了文化适应策略和文化适

应态度之间的差别,即表现为现实和理想两个水平。现实水平(real plane)是指移民在主流社会中所采取的实际文化适应策略或本地人意识到的移民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理想水平(idealplane)是指移民希望采取那些他们自己选择的文化适应策略或本地人希望移民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斯切纳波尔(Schnapper)认为,文化有核心(hard core)文化和边缘(pefiphe~)文化之分。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的价值观念以及在社会、家庭情形中婚姻规范、荣誉观念和两性关系的文化属于核心文化;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工作或消费则属于边缘文化,因其涉及工作和家庭或公共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差别,故间接地同性别观念或家庭角色相关。受此启发,纳瓦斯认为该理论的另外一个贡献在于认为文化适应过程是复杂和相对的,即:当与其他文化在不同领域内发生接触时,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采取或偏好同样的策略,因而模型没有提出单个或普遍性的文化适应策略或态度,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空间范围内,个体将会选择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和态度。基于此,相对文化适应扩展模型从接近自然或物质的表层文化(如政治、工作、经济)到远离物质世界的诸如符号、意识形态和宗教等深层文化(如、思维方式)区分了政治和政府体系、劳动或工作、经济、家庭、社会、和风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7个文化领域。个体可能在一些领域选择保持自己的原有文化,而在另外一些领域选择融入主流社会。一般来说,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文化适应个体在物质和技术文化领域内(如工作和经济)表现得较为现实,而在文化传统的象征或意识形态领域(如和风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则趋向于保守。

三、文化适应的测量与研究方法

人类学家习惯于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进行文化适应的研究。在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中,测量方法依然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但是,首先要明确需要测量什么以及如何达成这一目标,这涉及到文化适应研究的策略问题。具体来说,在文化适应的研究中,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研究者认为应该将文化适应现象区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格雷夫斯认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该领域的研究强调个体行为与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所以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单独的概念和测量;二是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在心理文化适应上存在差异,不是每一个体都参与到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不过文化适应要以心理适应为前提,而心理适应又受文化适应的制约,因此,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寻找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上的联系。其次,任何关于文化适应的测量都要对群体文化和个体心理如何发生变化做出假设,一种假设认为群体和个体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存在一维两极的适应,表现为随着对主流文化的适应,对自己原有文化的认同会逐渐减弱。采用一维两极模型去测量文化适应,排除了个体在保持他们原有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另一种文化的可能性。特别是当研究者考察在主流文化中出生的少数民族成员时,这种模型就更存在问题,因为在主流文化中出生的少数民族个体真正体验到的文化适应是难以说清楚的。比如,在美国出生的第3代或第4代华裔儿童,他们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中,这个背景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含了美国白人文化,还包括美国境内的其他文化,那么,他们的原有文化究竟是什么呢?针对这样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是相互独立的,即存在二维或多维的模型。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更多的研究证据支持文化适应的多维模型,不支持一维两极模型。最后,文化适应量表必须调查文化以及不同社会中文化的不同方面,特别是应该调查那些能够清楚地显现群体之间文化边界(culture boundary)的文化。比如研究美国人在墨西哥的文化适应时,语言使用(英语一西班牙语)能够体现出文化边界,但“语言”却不能作为研究美国人在澳大利亚文化适应的有效内容,也就是说,针对华人在美国的文化适应所设计的量表未必适合于韩国人和日本人。因此,必须把研究对象放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与其所属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和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

学者们在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理论维度等方面上的分歧造成了文化适应测量工具的多样化。根据一维两极假设对文化适应进行测量的量表很多,比如墨西哥裔美国人文化适应等级量表(Acculturation Rating Scale for Mexican Americans),这是在墨西哥裔美国人中使用最广泛的测评工具,包括20个项目,在语言使用和偏好、种族认同、社会关系以及日常活动等方面评估墨西哥裔美国人适应美国白人文化的程度。许多文化适应的测量工具要么是对它的模仿,要么广泛地采用其中的项目。比如,亚裔文化适应自我认同量表(Suinn―Lew Asian Self―Identity AcculturationScale),研究者用它测量了3个不同的亚裔群体,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文化适应可能:(1)意识到专业心理学帮助的必要性;(2)容忍那些与寻找心理帮助相联的耻辱;(3)能与心理医生敞开心扉地讨论自身的问题。此外,在应用方面,研究者也证实了该量表的有效性。

认同是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习得的,族群认同受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在文献中可以发现,认同测量中的许多变量都能在文化适应量表和测量中找到。在分析变量时,需要考察人们对一系列项目的反应信息,这些项目可以评估少数民族从主流文化中获得的元素和他们仍在运用的自己原有文化的元素,以及在两个文化群体中的参与程度。一个联系测量的例子是由贝瑞提出的8维度量表,该量表测量了一些有特别联系的信息,如本地所讲语言数目、财产和物质占有、工作地位、服饰和宗教等。将这一量表得到的回答压缩到一个单量表,从中能推测出个体的文化适应状况。兰奇(Ranch)和鲍勒(Bowler)提出了一个包括3个项目的文化接触量表,以评估文化适应对3个美国少数民族群体自尊的影响。尽管兰奇等人发现这些群体的自尊存在显著差异,但同时报告了接触与自尊间的低相关,据此他们提出接触可能不影响个体的感受。

学者们提出了超越特定民族的、一般化的文化适应量表。对多元文化主义测量体系的社会文化量表的因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存在4个子量表。研究者坚持以下中介变量影响文化适应过程:(1)移民后裔的社会地位;(2)教育和收入状况;(3)年龄;(4)移民美国的时间;(5)居住区域的民族人口密度;(6)出生国;(7)工作技能、宗教、家族结构和移民目的。在此后的研究中,项目由34个扩展到43个,并作为少数民族与主流社会关系调查的参考,因利用此量表得到的结果令人满意,该量表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一般化的评估亚裔和拉美裔美国人的文化适应态度量表。

贝瑞认为并非每个文化适应群体的成员都以相同的方式或相同的程度进入文化适应过程,也不是来自少数族群的每一个体都对主流文化做出回应。在适应、调节和内化主流文化的社会习俗

时,个体经过抵抗、担忧、焦虑、忠于自己的文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他们会感知到对自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接受水平和调节过程,在社会生活中会保持传统习俗和自我文化行为。因此,个体在文化适应中的调节和顺应,包含了大量的文化适应方式变量。改变自己的文化态度和适应另一文化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从原来的群体到新的群体的单向过程,对主流文化的适应并不排除保持原来文化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立场,贝瑞认为文化适应可以被看作多维线性现象而不是一维的。因此可以假设:(1)个体可能更愿意保留他们原来的文化;(2)同样的个体可能更愿意有选择地参与到其他文化中。据此,贝瑞提出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理解个体对文化适应的态度和个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区分了文化适应的4种方式:整合、同化、分离和排斥。贝瑞使用李克特量表形式提出了一系列项目,最终形成了由4个分量表组成、共计38个项目的适应方式量表,用以测量文化适应的四种方式。

尽管文化适应的测量方法和概念都发生了变化,但问题依然存在。例如,现在的文化适应研究所使用的大部分量表还是基于单维度的理论框架;忽略文化适应个体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测量仅限于表面行为的改变,对深层次文化意义的生成关注不够;量表不统一造成研究结果之间无法比较,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埃斯科瓦尔(Escobar)和维加(Vega)对文化适应概念的含义和测量方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现在的文化适应已变得无所不包,涉及与社会和来自不同民族文化团体的个人变化有关的所有事情,同化和文化适应术语预言了一种直接的、直线的、不可逆的、连续的变化。贝瑞也承认,由于文化适应概念自身被令人不解的事物所包围,很多疑问也围绕着文化适应测量。为了消除迷惑,贝瑞建议任何来自多变量观点的综合性研究才更能接近主题。从多变量观点出发,研究者不仅要收集关于文化适应群体一般适应模式的信息,同时也要关注个体从文化抵触到文化接触再到文化适应过程的体验。

四、结语:问题及展望

近年来,文化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富与加深了人们对文化适应的认识。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于探讨和解决。

第一,由于研究问题的复杂和研究者的不同学科取向,对文化适应的概念和定义缺乏严格、一致的标准,这导致了如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文化适应的定义仍然比较模糊,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文化适应定义,而且对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有时也没有进行严格区分,依然有研究者使用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概念来研究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问题。③其次,不同概念之间存在混用和误用的现象,如:“acculturation”和“enculturation”的混用,文化适应被误用为同化,等等。在我国,人类学将“acculturation”译为“涵化”,“enculturation”译为“濡化”,心理学家则都将它们译为“文化适应”,也有心理学家将“acculturation”译为“文化融合”。这造成了文化适应概念的使用混乱,由此导致研究结果之间无法比较。因此,厘清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形成共识尤为重要。

第二,综观文化适应的已有研究,人类学家习惯于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大多数跨文化心理学家采用的则是测量方法,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的文化适应理论也各自关注文化适应的某一方面,缺乏学科之间的互动。因此,在今后的文化适应研究中,应该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尽量同时采用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及方法,评估多种学科取向、方法、理论的合理之处,弄清他们有效发挥作用的边界与条件,并在探讨过程中加以统整或综合。

第三,在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中,应该改变单一的测量研究方法,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两大研究范式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助于从多层次、多维度揭示文化适应的内容和特点。另外,还应该关注文化适应的纵向研究,契尔柯夫(Chirkov)认为,大多数的研究设计与把文化适应界定为发展过程的主流界定是不相协调的。按照他的观点,文化适应研究应该采用纵向的研究设计,这样的研究设计不利于深入考察文化适应策略和影响因素随着个人和情境之间关系变化的动态过程。还应予以注意的是,采用问卷法进行相关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的传统研究方法限制了对文化与心理相互影响的探讨。近年来,一些学者从动态建构主义立场来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采用认知启动实验来研究文化适应问题,打破了长期以来把文化作为选择性自变量而不能操作的研究传统,为文化适应的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式。这启发我们,实验法也可用在文化适应的研究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