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途径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2 09:37: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途径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途径教育

第1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路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这为学校教改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通过让学生亲自制作陶艺作品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力、进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中国陶瓷艺术历史源远流长、造陶形式及表现技法繁多,而我的家乡景德镇又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把具有千年手工传统的陶艺制作技巧,轻松愉快地教会给中小学生,使他们拥有灵巧的双手,让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能力在玩陶的享乐中得到不断升华,是素质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青少年陶艺活动,主要是让青少年使用陶泥进行雕刻与塑造物体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手、眼、脑三者的协调能力与心智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并且具有认知功能。当手在接触物体时,会感知到物体的属性(如软与硬、冷与热)。手部在劳动操作中,产生的触摸感觉,形成一种机能复杂的运动分析能力。而这种能力,青少年可以在搓、捏、团陶泥、塑造陶泥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此外,在陶艺活动中,青少年获得立体三维空间感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平面艺术所欠缺的。

一、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1.身份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快乐地玩陶,让孩子不受世俗的功利性,概念化的教条影响,以一种直接的、单纯的、自然天成的、淳朴的心态来创作陶艺作品。使他们已有的艺术潜能可以很好地被激发出来,把技能和技巧变为引导辅助孩子保持活动兴趣和进行创造的手段。

2.追求语言的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创作源泉

在上创作课时,我要求同学们在创作前先闭上他们的眼睛,想一想他们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想要表现的作品可以是故事中的天使、人物、动物、植物、用具等等。然后反复强调陶艺课是动手课而不是动嘴课。一定是用泥巴来当作一种“语言”来描述的,要有主体、细节、还可以有表情、动感、喜怒哀乐的情绪在里面。这种语言是极其丰富的,也是极富想象、个性张扬的特性的。力图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为发展再造想象力和创造想象力打下基础。

二、陶艺的教育功能

1.陶瓷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

陶艺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陶艺教育是以造型图象来传递信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艺术的欣赏和实践来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繁多的造型图象信息,如平面的、立体的、光滑的、粗糙的、软的、硬的、色彩等的收集,丰富了学生大脑中形象信息的储存,陶艺教育以它这种参与性、直观性的特点,使学生获得风格不同、表现各异、色彩缤纷的视觉冲击,并通过视觉从外界刺激中获得信息,在实践中与科学的、严谨的逻辑思维交替作用,从而产生新的启示和发明。

正如上述所说,陶艺由于其制作过程的随意性以及丰富的可能性特点,促进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人们常说陶艺的制作过程如同玩的过程,从制坯成型到高温烧成,即从泥土变为陶瓷通过陶泥变为一件活生生可触摸到的艺术品,这种如同孕育生命般的感受无疑会让学生产生出成就感,在玩的方式中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坚强的意志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些看似非智力的培养,恰恰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及学习兴趣的因素。

2.陶艺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但大脑左右半脑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右脑偏重于控制动作和形象思维;左脑偏重于语言和抽象思维。目前人类对大脑的智力开发只占一小部分,而就这一小部分,也以左脑的抽象思维为主。陶艺教育作为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挖掘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陶艺教育过程中大脑智力活动通过动作技能外部表现形式这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参与的特点,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记忆、思考、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广阔性和深刻性、敏捷性和灵活性以及逻辑性、创造性等思维品质,来发展学生的智力。

3.陶艺教育能树立个性、陶冶情操

时代在发展变化着,陶瓷艺术这一古老的传统优秀艺术既有着丰富的传统性,又在不断变化着。当今,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追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社会的人的情感、心理日趋多样、复杂,在大工业化生产整齐划一的环境中,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意识也日益加强。因此,陶艺制作由于具有火与土的丰富多变、自然天成以及其朴实性特点,已成为更多的人们寄托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制陶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处手工所体现出的创作主体的审美情趣、个性化意识更被人们重视,使现代陶瓷艺术更增添了一份个性特征。在自我精神价值受到肯定和尊重的氛围中,陶艺提供给学生的无限可能性,是学生树立个性的良好土壤。

4.在陶艺素质教学实践中所得到的收获

⑴原来不擅长动手的孩子、性格内向的孩子,通过无拘无束的“玩泥”,手变勤了、胆子变大了、自信心增强了。

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陶艺课的熏陶之后,原来最担心的他们陶艺创作课反而变得最简单、最精彩了。例如,每个班都有一些孩子,在前期的创作课上什么也不肯做,只是一味地说“不会”,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的不断鼓励下,最后的创作课上,一些孩子用鞋底去踩泥片,做出一些极具创意的肌理陶艺作品。让老师和家长感到惊喜!

⑶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年龄和承受力,每节课课程的设置时间控制在60分钟之内,少讲理论,多示范。并每堂课都要配置一名辅导老师,协助主讲老师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堂上要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同老师一起动手玩泥。

第2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99-01

一、流行音乐的内涵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形式的一种,其最大的特征是内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可以使大众轻松地接受并产生共鸣。人们喜欢用流行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高校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更易使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流行音乐一般源于生活,其所表达的感情可以被人们轻易地接受。同时,流行音乐的内容多短小精悍,在精华中体会感情,在简单、重复的旋律中产生共鸣,并被人们所熟记。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音乐,流行音乐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演唱技巧,运用通俗的唱法并加上歌手现场的发挥即可将其中的感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高校的音乐教育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作支撑,只有基础设施跟上了,高校的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音乐教育基础设施仍处于贫乏的状态,高校在不断扩招,但是音乐教育的相关设备和乐器仍然是采用有多年历史的老乐器,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音乐需求。同时,很多高校的音乐教育仍然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使教学效率大大下降,音乐教育的目标得不到实现。

(二)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不完善。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教师有专业的教学素养、丰富的实战经验。当前很多高校的音乐教师不仅担任着音乐专业的课程,还担任着音乐公共课的课程,使得高校音乐教师精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极大地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效果,增加了音乐教师的工作压力。

(三)学生素质下降。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一味追求学生的数量,不断地扩招,使得学生的素质极大地下滑。很多学生在对音乐的理解和感觉上都有一定的欠缺,无法准确地把握音乐的思想和感情。同时,在当前流行音乐的大背景下,很多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无法正确地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深陷情感的漩涡,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三、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新途径

高校音乐教育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以上对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现提出以下改革途径:

(一)注重主流音乐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当前,很多流行音乐包含着社会上的热点信息,高校应该注重主流音乐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对不同时代流行音乐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感受音乐,并能从中体会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充分把握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积极向上的音乐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多选取一些诸如《隐形的翅膀》《我相信》《我们都是好孩子》等歌曲,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中释放郁闷和不满,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二)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之所以可以流行起来,一定有着其积极的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流行音乐,不能一味地排斥,也不能一味地依赖。流行音乐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选取符合学生发展的音乐,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去感受和鉴赏,通过合理、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充分了解民族和传统,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高校的音乐教育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的生活,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主动地建立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流行音乐,通过编排音乐剧、歌唱比赛等教学方式,使高校的音乐活动丰富多彩;定期请专业的教授和歌手进行讲座,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的音乐信息,增加对流行音乐的了解和喜欢,让学生在一个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极大地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能够自觉地摒弃媚俗的流行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谢秋瑾.关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8):114-115.

[2]白帆.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J].北方音乐,2015,(23):171,189.

[3]杨三川.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探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4,21(1):72-74.

[4]尹丽丽.探析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68-69.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教育职能 心育

图书馆是高校办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支柱,与教学、科研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代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的收藏、组织与传播职能,还应担负起对学生读者的教育职能。而“心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理当成为高校图书馆育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1.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

最初形式的图书馆就是一个文献的集合体。事实上“图书馆”一词的英文源于拉丁文“libraria”。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产生的前提就是文献。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基于文献的传播交流。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又反过来加速了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增值,促进了出版、发行、保管、收藏、传播和利用文献的相应社会机构的产生。图书馆作为相关机构,它伴随着文献的产生而出现,又因文献信息交流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各国专家学者都对图书馆下了不同的定义,具体描述有:“图书馆的任务是保存用各种不同文字写成的、用多种方式表达的人类思想资料,……图书馆收藏各种类别的、组织起来的图书资料,这些资料用于学习、研究或一般情报。”(法国《大拉鲁斯百科全书》);“图书馆的意思是很多书收藏在一起,这些书是为了阅读、研究或参考用的。”(《英国百科全书》)。我国的《辞海》则有以下概述:“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是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辞海中的提法目前为我国图书馆界所广泛认可。图书馆积累和保存了人类从古至今极其丰富的文献珍藏,是人类文明的知识宝库和智力资源中心。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成为读者终身学习的场所。

2.心育――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体现的新途径

高校是重要的育人阵地,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功能,还具有教育功能。图书馆人应当像一线教师一样承担育人重任。高校德育的理论一贯具有不可抗拒的威严。广大德育工作者采取的普遍方法是苦口婆心、孜孜不倦;学生表面洗耳恭听,实则敬而远之,育人效果甚微。这种只重说教、忽视心理教育的方式源于德育工作者缺乏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何谓心育?心育即心理教育简称,是指通过培养发展教育对象的健康心理,达到促进教育对象个性完善的教育。高校图书馆应该依托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方法技巧,在各种服务工作中展开心理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及道德品质,使育人成为课堂以外的延伸。

3.心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高校图书馆在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3.1加强馆藏建设――物的因素。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书籍是人类自我教育最好的工具。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升道德品质。阅读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反,一本不好的书籍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大力重视藏书建设,努力提高馆藏质量,馆藏结构应打破重理轻文的倾向,增大人文馆藏的购进。在人文图书的选择上,要注重经典馆藏的配置,对于质量不高、粗制滥造的垃圾图书应严格挡在图书馆的门外。近年来,由于网络文学的流行和出版业的开放,一些思想性不高、参考价值不大的图书被大量生产、复制。对于这些图书,图书馆的采访人员应擦亮眼睛、严格把关,极力保持图书馆人文馆藏的纯净。图书采访人员要熟悉各种检索工具,随时关注出版界动态,将经典的、优秀的、最新的书目列入采购清单并购进纳入馆藏。种类应多样化,历史的、文学的、励志的都应仔细衡量,购进合理比例的相应馆藏。在人文馆藏地的设立上,也要突出特定的教育功能,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例如,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高校图书馆单独辟出“艺术书籍库”。将各种艺术类书籍专门存放,便于学生浏览、借阅。图书馆这样的做法就是依据了教育发展的特点,根据美育在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从而达到了心育目的。

3.2提升服务品质――人的因素。

图书馆的服务本职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要以人为本,一切为读者服务。图书馆馆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本着强烈的责任感、一份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学生展开互动。要具备四心(关心、耐心、热心、爱心),主动和学生交往,放下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图书馆馆员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和风细雨式的,而不是大声呵斥。比如,图书借阅处的馆员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最基本的找书方法开始,到熟悉图书的分类索引,每一步指导都要耐心细致,精心教导,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乐于接受馆员的教育,为下一步的心育打下基础。

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同学生开展互动。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人文馆藏,包含哲学、政治、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等诸多学科书籍。这些书籍是对我们所处周边世界的正确诠释。引导学生正确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之外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对于图书馆几十万册的馆藏资源,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这时图书馆馆员就应该充当好的引导员,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喜好基础上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图书借阅。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馆员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和学生展开互动。如可以通过馆员信箱、QQ实时交流、BBS、博客、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二,做好阅读指导。图书馆馆员应对各类经典馆藏了然于胸。图书馆馆员应将阅读馆藏列入自己的工作范畴,馆员的阅读体验对于其工作中阅读指导有重要意义。馆员可以写一些阅读感想、书评、书目标引等,这些一手的阅读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深入地了解书籍内容,从而达到阅读指导目的。

3.3加强隐性教育――文化的因素。

图书馆的隐形文化因素是指由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合成一起体现出来的文化氛围和读书气氛,还包括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图书馆的外界环境等综合体现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图书馆馆员较高的综合素质、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都会对学生的阅读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在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高等学校作为教育职能部门,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影响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则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心理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图书馆除了要给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外,还要通过服务育人,特别是心理教育。高校图书馆应该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讲方法地开展本职工作活动,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H.谢拉著.张沙丽译.图书馆学引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教育;内容;新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一些观念上的东西从根本上也发生了改变,新旧观念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较为激烈的碰撞。作为感恩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小学生感恩教育在现阶段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小学生感恩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其内在的感恩意识,从小就培养他们心存感激的心态以及知恩图报的良好情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环节在现今乃至以后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学生良好感恩情操的培养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表现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感恩教育在实质上就是对别人在各个方面给予的帮助或者其他方面的好处表示内心层级的感谢。感恩的教育内容在社会中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对自己学习指导和帮助的教诲之恩,在社会中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之恩以及在祖国这个大家庭的呵护之恩,还有就是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相应物质和精神上的赐予之恩,而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教导小学生如何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一方面是父母行为的不良示范,父母对于长辈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没有做到知恩图报,所以在小学生心里留下了比较不好的印象,还有就是小学生在父母的溺爱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从而把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认为是天经地义。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育力度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较好地传授感恩思想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认真学习以及旷课等现象不能够进行及时的纠正与教导。此外,国家作为学生德育的提倡者,在具体实施中没有较好地实现国家的关怀力度,在有关的硬件及理论知识上不能够较好地随着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适时地作出调整。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学校和家庭方面,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断加深,从而不利于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化也是学生不能较好地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没能较好地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国家的感恩教学方针进行相关的感恩教学活动,从而给学生在知恩、报恩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实施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新途径

作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关键因素的教师,在对小学生有效地实施感恩教育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经验较丰富的老师来讲,他们在实施感恩教育的方式上会选择日常教学中的德育环节来进行感恩教育工作,并把德育作为其实施方法的主要阵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思想道德情操的熏陶。而对于那些德育活动课的课程内容来讲,在让人感受到其课堂氛围活跃和形式活泼多样的同时,总感觉在其中还是缺少一些东西。比如,在平常的德育活动课堂当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和场景:在进行少先队仪式之后,辅导员老师进行表态。老师表态时总是会运用有关原活动计划进行的口令,然后就是学生按照以前的活动安排来进行相关的活动,最后由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过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常规总结和分析。如果是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展开感恩教育工作,在实施的效果上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实施感恩教育,在具体课程的选择上应该挑选那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材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深地打开内在思维逻辑,并实现学生有话可说的课堂效果。其中老师要在一定条件下为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创设较好的意境氛围,同时,在设置授课内容的角度上要贯彻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让学生在质疑的心态下去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从多角度提出的问题越多,就说明其内在的思维越广。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将教材的信息与他们所在的客观世界的万物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较好地把感性和理性上的东西有效地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而在这个环节上实施感恩教育主要应从两方面做起,即:一是过渡阶段,在具体问题的筛选过程中,要对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合理利用,在具体实施上要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筛选。当然,在过渡阶段也需要考虑到老师在整个课堂的把控能力、授课方式等;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能够较好地实行群体研究,根据主题内容和思想进行相关方面的拓展与延伸。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知力、评判力、知识的领悟能力以及参与群体性讨论的技术、在课堂中的答辩技巧、团队精神、意志力以及相应的世界观和表现力等。除此之外,感恩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1.感恩教育从点滴做起

小学生的内在品德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通过其外在的言行加上具体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在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要让教育内容重返现实生活,就必须让小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发现恩德并学会将其自身的感恩意识付诸行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用真诚的心态去报答身边的人。(1)感恩父母。父母是养育我们的主体,父母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还不求任何回报地把我们养育成人。这是何等的恩德!我们要教育小学生对父母的养育要心存感恩。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是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准则。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心存感激的话,那他在一定环境下也会对老师或者同学乃至社会都不会有较好的感恩之心。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内容进行把握:①学生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从而养成独立的好习惯,让父母省心。比如,在学习中,要学会自觉完成作业,努力学习知识,从而少让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操心。②在休息的时候,学生可以帮助父母处理家里的杂务,比如:扫地、洗碗等。在父母节日来临的时候,要学会慰问父母,对父母说一声最起码的“谢谢”,或者是把自己亲手做的礼品赠送给父母,从而感动父母。(2)感恩老师。老师在学校不仅教授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正是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育才促使我们领悟知识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学生要有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老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是无条件的。(3)感恩他人的帮助。同学作为学生最纯真、最真实的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自己学习生涯的陪伴者,更是同学之间互相支持和鼓励以及互相帮助的最真挚的伙伴。因此,应教导我们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有感恩之情。(4)感恩社会的关爱。在学校的各项事务中都存在着社会的关爱之情,我们所处的校园是社会资助建造的,我们学校在不断地接受祖国、社会以及个人的关心和支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养成独立的个性,而且还要让学生把眼光放长远,把学生培养成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都具有较为宽广胸怀以及有帮助的人。(5)感恩大自然。大自然是世界万物的创始者,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所以要让学生学会爱护校园乃至身边的花草树木,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意识,从而培养其对大自然的无限感恩之情。总之,通过点滴感恩教育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不易、老师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同学对我们的真诚帮助、社会对我们的持续关爱以及大自然对我们美好的赐予,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帮助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养成发奋学习、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操,从而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大部分独生子女偏执的内心世界,真正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文明礼仪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基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通过感恩教育,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父母、老师、他人以及社会群体等方面的关心与帮助,要懂得回报,并且要以更大的力度回报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要以最真挚的诚意去感谢他人。而这种回报不应该仅仅是物质层级的,还应该是具有内心感情的回报。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所谓的回报并不是简单的物质或者某种形式的大恩大德的回报方式。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有时一句简单的“谢谢”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达到回报的效果,能够让施恩的人心情感到愉悦。感恩要从我们的言语做起,从身边的文明礼仪做起。而学校要学会创设能够体现实际需要的语言情景,比如:在学校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张贴文明标语,从而使小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能够想起“谢谢”“你好”等文明用语,从而做到感恩教育影响下的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在进行文明礼仪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学校的感恩环境的建设,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感恩气氛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内心抵触的情绪,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也要学会运用相关事件来对学生形成一种感恩氛围,比如,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讲述,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魅力。而这样不仅能够较好地让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推动感恩教育,也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关于感恩的文化知识。

2.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可以针对有关节日进行相关的感恩教育活动,比如:母亲节、端午节和教师节等,而这些节日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为有用的手段。老师还可以针对不同节日设置相应主题的班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接受和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比如:在教师节那天,可以组织学生在老师面前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一句话,还可以送给老师具有纪念意义的祝福卡片;还可以让学生在父母面前讲一句关心的话语,或者是送上一杯充满亲情的茶水,或者是写一张发自内心话语的卡片送给父母等,从而达到学生和父母之间亲情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在重阳节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唱歌或者跳舞的形式来给老人送上欢乐和祝福,从而让老人们能更好地感受节日的氛围。通过多种节日的熏陶,使学生在节日的气氛里用实践去感受感恩的真谛,从而把小学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感恩动力,使学生在精神和心态上都能够较好地受到感恩思想的熏陶。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在感恩教育中,还要学会培养学生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思想意识,通过感恩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感恩精神,而且对推动整个教育领域思想水平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还可以为学生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进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亲情、友情的有效互动。感恩教育的开展也为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了条件,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思想道德情操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以及感恩他人。作为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引领者和积极组织者,教师要在感恩教育中更为深刻地领悟感恩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多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从而达到感恩效果的持续有效的发挥。感恩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需的,在一定条件下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也是不够的,学校感恩教育要更多地融入社会团体、政府或者个人等各个环节,在社会的共同研究努力下发挥感恩教育的最大作用,从而研究出更多的感恩教育方法,在以后的小学日常感恩教育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推动我国学校和社会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季红波.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略探究[J].大观周刊,2013(05):155.

[2]袁熙惠.小学生德育的新途径:感恩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14—15.

[3]常少玲.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4(07):164—165.

[4]梁丽坚.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3(07):6.

第5篇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其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都是针对教育对象特点和教育目标要求进行的。所以,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才能更好的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角色。在教育中,我努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情感为纽带,在情感爱心的交织中实施德育教育

    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想要了解孩子,你就得蹲下来跟他们对话。其实,仅仅蹲下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尝试着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用理解和信任这双重密码,启开孩子的心灵之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悉他们灵魂中矛盾的交织,才能倾听他们内心中苦痛的呐喊。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愿意敞开自己的心,去容纳另一颗幼小的心。所以,以情感为纽带,在情感爱心的交织中实施德育教育应是一面不倒的旗帜。“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的投入是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情到深处,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才会向你敞开,他才会有话愿意跟你说,有事愿意请你帮助,有苦闷愿意向你倾诉。这样,你的“爱”他才能领悟,你将的道理他才能接受,你指出的错误他才愿意改正,从而使双方建立起心灵的情感纽带,种下德育的种子才能发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自己和蔼可亲、助人为乐的生活态度、愉快开朗的表情、大公无私、平易近人的性格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二、体验,德育的新途径

    让学生走进生活,实现体验、内化和外化的道德培养过程,是德育教育的好方法。我曾要求学生早上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并妥善保管好,等到下午放学是再将鸡蛋完整无缺的交到老师手上。当天,班上58名学生只有10多名学生将鸡蛋完整无缺的保存着。这时,我对学生说:“一个鸡蛋,你们保护一天都这么难,可想而知,你们的父母辛辛苦苦地将你们养育成人,每天要付出多少心血啊!”那一刻,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呆”住了,我“趁热打铁”,语重心长地向学生讲述了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家庭。在学生“心”动的时候,为了让他们的“行”动起来,要求学生当天回家后就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高兴。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对家庭、对自己的付出,从而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优良品德。

三、教育,有时需要等待

第6篇

2003年学院实质性合并后,明确成人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理顺关系,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这一时期,学院不仅成功地申报了六个成人高等教育专科专业,并正式开始招生,还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财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书,设立了函授站。2003年我院的成人教育招生人数就突破了3000人,从2006年开始,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我院成人招生数量逐年萎缩,根据这些情况,学院提出了成人教育稳定规模,提高质量,适应市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并结合为区域经济服务和行业服务,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其他职业培训。自2004年以来,我院先后被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农业厅确定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教学点、贵州省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定点学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定点学校和“阳光工程”培训定点学校。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0余人。

2根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2.1成人教育的管理机制要灵活、高效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是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院教职工都要摆脱对成人教育的传统的、陈旧的观念,加强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主动架起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学院要建立有利于成人教育发展的管理机制,扩大成人教育办学的自,拓展成人教育的办学空间。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尤其是继续教育方面,学院结合行业、企业的需要,制定培养、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岗中、岗后的培训工作,建立长期稳固的实训、培训基地。

2.2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结构体系要全面更新

成人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从教育对象来讲,学员作为成人,社会经验丰富,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学习的动机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但成人学生年龄距离大、学历参差不齐,记忆力较差,工作、学习、家庭负担比较重,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使得传统的学年制管理模式难以克服上述矛盾。那么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就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学分制作为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具有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教学代替指令性教学,以弹性计划代替刚性计划,以选择代替排课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然,作为成人教育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困难。例如,选课数量不足、品种单一、师资缺乏与水平偏低、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等。因此,在现实条件下,成人教育必须更新理念,树立服务的思想,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成人教育中在职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的情况,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及时调整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和设置。面对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学生,满足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对课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从实际出发、使教学结构体系更符合学生和工作需要。

2.3成人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对成人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传统的课程教学、广播、电视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根据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社会所有成员的特点,加强远程网络教育建设的力度,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造,适应成人教育自学为主的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工学矛盾,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和学习效率。因此,成人教育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迅速高效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尤其是对成人函授、业余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的形势,通过对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能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以灵活机动的开放式教育手段和方法为传统教育提供有力的辅助,可有效地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院要加大对相关设备的投入和相关技术人员、师资的培训,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第7篇

1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阿荣旗农机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机械化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阿荣旗总人口32万人,土地面积31.4万公顷,农机具拥有量134512台(套),拖拉机驾驶员23400人,其它机具操作人员1763人,农机专业合作社130家。随着各项先进适用的农牧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不断的应用到农牧业生产中,农机各部门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我们的农机推广、培训、安全监理等工作多次受到国家、自治区、市农机主管部门表彰和奖励。我旗农机人虽然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但还是有偏远山区的农民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认为自己只在田间作业不上道路行驶,不愿参加技术培训,不懂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懂违章载人,人货混载的危害性,导致无驾驶执照,无牌无证行驶,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2农机培训采取的措施

2.1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农机培训工作我们阿荣旗的农机培训工作,多年来在党和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每年都为农民举办多次多起农机各类培训班,如拖拉机驾驶员、机防手、农村经纪人、农机修理工、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为了方便群众我们有时将学习班办到乡镇、村屯和农户的炕头上,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仅讲农机安全法规、机械常识、还聘请有关专家讲土地流转知识、务工常识、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等,以及新机具的安全操作、修理,拖拉机故障分析等。

2.2建立高素质的农机推广队伍我们的农机推广机构是受自治区农机化局认定的,我们的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是国家推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承担公共所需的关键性技术的推广和示范等公益性职责,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无偿农业技术服务。我们推广站公益性地位明确,有培训教室、仪器设备、示范样机、交通工具、运行机制完善。建立推广人员知识更新长效机制。我们农机推广员农闲时是教员,培训各类农机技术骨干和拖拉机驾驶员,农忙时就是农机推广员,辛勤工作在备春耕、抗旱、春播、秋收的第一线,我们推广员首先掌握机具操作、保养、维修、机械性能等,我们动手能力强,理论不脱离实际,能高质量的完成农机培训和推广任务。

2.3发挥农机培训的作用我旗农机化程度发展较快,由于机械化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解放大批农业生产劳动力,农民为了发家致富也知道玉米、土豆等作物,投入少、产出高,但是由于秋收时太费工费时,听说有玉米收获机械,土豆收获机械,但不知道效果如何,还不懂技术,通过我们大量的宣传教育,使农民知道购机国家给补贴,参加技术培训不花钱(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优惠政策扶持),我旗在,旗委旗政府的关怀下,在各农机厂家的支持下,旗农机主管局和农机培训推广部门十分重视农机培训推广工作,每年春季都开机具展示会,将真实的多种机型数据展示给农民,将机具的性能特点介绍给农民,秋季到田间地头召开农机收获机具现场会,我们单位自己购买推广样机,由我们教师(也是农机推广员)亲自驾驶,在各村、屯的田间里,随时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农民从现实中了解农用机械的真实性,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使用的交流农机运用技术场所,促使他们学习农机技术的热情得到进一步发挥,把农机培训同农机科研开发、推广项目相结合,对学员进行现场演示,试验示范,技能实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充分地融合起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技能能力,进一步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样让农民心理有了底。在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带动下,几年来我旗,玉米收获机械,谷物联合收获机械等保有量大量猛增,这样就出现了劳动力剩余问题,在农机事业快速发展,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思想下,农民不满足一家几十亩土地的收入。他们有的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别人,有的联合其他有机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更多的土地,有的人外出务工,有的给有机户打工(因为自己有技术,有能力),这样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

3结束语

第8篇

一、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的必要性

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计算机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产物。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学生在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近年来,我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开始实施,譬如,在校园网上设立思想教育的版块,开展网络课堂、网络心理咨询等等。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借助得最多的就是QQ群,校园BBS等社区互动模式。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化,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这些创新的形式很受大学生青睐;另一方面,网络通讯的新技术也在不断出现。因此,原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各方面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的掌握和指导就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辅导员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师生间必要的沟通、交流、指导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与此同时,学生对于我们所实施的教育认同度不高,对于我们所开展的教育没有全方位的理解。这就要求一名辅导员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想办法掌握最新的技术,才能让我们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突破。这里所说的创新不是对原有工作方式的丢弃,而是结合原有的技术,丰富我们的工作方式,使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更好的实效性,真正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

二、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的实施力度不够。在当前的工作中,许多辅导员都采用了诸如QQ群的网络对话技术,营造随时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可见他们都认识到这样的工作方式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但在真正实施中,QQ群往往只是成为了老师通知学生具体事宜的一个渠道,辅导员有事的时候,就把个人信息挂在群上,没事的时候就不去。这样,一个本来很好的方式手段,只是被用作简化工作程序的工具,没有真正起到多少作用。辅导员很少在群上跟学生沟通交流,更不用说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做正面的指导。这显然不是理想的结果。

2.辅导员所承担的行政事务多,力不从心。一名辅导员不仅要承担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承担其他的行政事务。许多琐碎的工作让辅导员无暇顾及,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深入的开展,许多本来可以做到很精细的工作也只能粗略化。那么,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就会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创新。

3.工作的方式有限,主动性差,效率不高。现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多都体现在校园网上思想教育的版块。这些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教育的力度,但学生并不一定完全接受和认同。一方面,这些方式不能全面地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进行指导,而只是在问题出现以后再进行教育,主动性差;另一方面,对于某些特殊问题不便于通过QQ群、校园网来宣传,而个别指导宣传的效率始终很低。

三、辅导员创新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1.建立自己的工作博客。博客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博客秉承了个人网站的自由精神,综合了激发创造的新模式,使其更具开放和建设性;博客在网络世界中体现个人的存在,张扬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建立起属于个人的交流群体。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完全可以开通自己的工作博客。由于现行的开放式教育模式,学生没有固定的上课教室,跟学生的及时沟通就容易出现新问题。我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工作感悟,把它贴到博客上,可达到比宣传栏更好的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到辅导员工作的全部内容,并做到及时交流。辅导员也可以利用博客,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如果学生喜欢这种新鲜的模式,就会主动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学生的信任,还极大地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另外,辅导员也可以去访问学生的博客,这种交流是一种平等而轻松的交流,将极大地拓宽我们的工作空间,以便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有效。

2.使用飞信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款承载商务应用的即时通信产品,通过PC或手机终端,用户可随时随地实现匿名的文字或语音沟通,满足了手机用户之间对于即时交流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个不受约束的、无限制的通讯平台。举例来说,你有200个学生,他们的名字都在你的飞信好友上,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电脑以手机短信的形式把重要事项通知到每个学生。比如:“*月*日*点进行体检,早晨要求空腹,不要喝水,地点在校医院,请大家准时到达。”整个的过程如同广播一样,辅导员和学生的距离会空前拉近,而学生也可以随时反馈他们的信息。这样一来,将会成倍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信息传播的环节。而且可以保证事项本身不会因为多人转达出现错误,也不会出现遗漏。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要有敏锐的嗅觉,要能够及时挖掘提高我们工作效率的新技术,用一切可以用的资源为我们的工作服务。

3.关注论坛,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论坛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聚集的地方,他们喜欢在那里发表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校园BBS也是这种性质的论坛,但有时学生不见得愿意在校园网上发表看法,一是觉得可能会被老师发现,二是回应讨论的人不是很多,因此愿意更多地光顾某些社会论坛,比如百度、天涯等。作为一名辅导员,站在工作的角度,应该经常关注那里的言论,因为那里有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声音。随时掌握论坛动态,可以说是辅导员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很有可能一些潜在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显示出来以后,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避免激化矛盾。特别针对我们自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正面的教育。

第9篇

关键词 教育博客;幼儿教育;家园联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2-0030-02

1 前言

众所周知,在信息技术、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博客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戴,它作为一种“网络日志”,以其独特的及时性、丰富性、个性化和原创性等特点,吸引着大家。利用博客,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思想、个性,还能够极方便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资源,它成为现今信息时代的重要网络交互媒体。

教育博客,作为博客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教师中被广泛使用。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教育博客已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幼儿教师知识建构、学习、反思以及交流的重要途径,在这里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讨论热门幼教话题,还能与家长形成良好互动,促进家园联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字化教师成长档案袋,被很多幼儿教师所喜爱。幼儿教师作为新时代的启蒙教师,能够勇敢尝试,对于新产物接受和适应能力强。将教育博客引入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幼儿教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 教育博客有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期作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教育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教育阶段,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幼儿教育往往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基于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化程度和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家长们不仅仅看教师的文凭,还要看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的运用。教育博客能够利用它特有的便捷方式帮助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于促进整体幼教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1 为幼儿教师创设学习、反思、交流的平台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作为启迪幼儿心智的幼儿教师,在学校里学习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在工作之余还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思考、积累经验。这时可以通过教育博客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在博客开放、真诚、宽容的氛围中,利用一些幼教专家的教育博客进行学习,学习一些新的理论知识,通过与访客的互访与交流的过程,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每个活动过后总要进行教学反思,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行为表现,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众所周知,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说:“如果一个教师只教书,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型教师的水准上。”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活动后的反思对幼儿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博客作为一种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为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反思提供了开创性的平台,有利于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随着教育博客的日积月累,幼儿教师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研究的态度。

2.2 为幼儿教师提供专业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互联网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可是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利用对于自己而言更有专业价值的资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人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视角也是有局限的。通过“平等、开放、共享”的教育博客,为教师之间构建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幼儿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以文档、图片、声音或视频的形式来提供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是案例设计、儿童行为观察记录研究、教育心得,以及阶段性总结、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进行共享,方便让其他教师快速高效地找到想要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博客载体,可以认识很多教育中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和进步。通过同行间的交流,可以分享其思想与经验,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创造。

2.3 提升幼儿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

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是当代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技术,是一种必备技能,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博客的制作中会涉及电脑媒体使用的一些基本技术手段,如文字的处理、图片的美化和视频文件的上传等,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使用,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促进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放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智慧的共享可以摩擦出更耀眼的火花。

3 教育博客为家园联系开创新平台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园联系,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必要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尽管如此,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思考角度不同,家园共育的关键在“沟通”二字。家园沟通的方式很多,如今经常利用的是面谈、电话、家访等方式,教育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家园联系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的支持,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家园联系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3.1 家长年轻化,开创教育博客与家长联系的新平台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如今的幼儿家长已不是从前只懂吃喝拉撒的低文化水平家长,而是信息时代下的新生代家长。他们知识面广,对教育重视度高,还掌握了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所以为了和当今时代的家长更好地沟通,已不能利用原始的手段和方法,而是利用互联网为手段,特别是利用教育博客的功能,开创家园联系的新篇章。例如,教师利用写日志的方式,通过文字记录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配以图片说明;家长利用空余时间上教师的教育博客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如有问题可以用评论的方式与教师取得沟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3.2 教育博客中丰富的幼教信息促进家园联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