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37: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环境的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人们对于水资源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相关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及个人需要采取有力的控制和保证措施,以提高我国的水质控制效果[1]。在水质环境的监测控制过程中,需要监测人员采用适宜的监测方法,规范化完成水监测工作,以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
1环境监测中水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生存的必要性和开拓性人类在此过程中,不得不对环境进行相应的变化与改造,以此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本身这样的改造与发展是符合生态逻辑和社会伦理的。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因为在此过程中自然资源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导致淡水资源受到了污染和减少,导致当下淡水资源已经慢慢成为地球上一种珍贵的稀有资源。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下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当下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成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措施[2]。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水资源污染等工作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淡水资源利用措施,并以此为前提加强水质环境监测,你以此加强对水质环境现状的了解,也是促进水质环境治理和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必要数据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人们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使淡水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水质监测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环境监测水质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质监测管理缺乏完善的体系
水质监测和质量控制过程涉及多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各监测管理部门的监测内容与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一直存在,对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这是由于在水质监测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各监测管理部门仅仅根据自己所负责的监测工作内容进行相关管理,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导致各部门工作划分不够明确,监测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冗余的情况,降低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难度。
2.2水质监测缺乏相关制度和法律约束
我国最近几年一直大力推广法治建设,但我国在水质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法律没有明确详细的监测准则,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导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难以有效落实,难以有效指导监测工作开展[4]。对于水质监测缺乏相关制度和法律约束,许多监测人员没有提高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责任意识,导致水质监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3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数据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监测人员的基础工作质量。但在许多环境监测部门中存在水质监测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的情况,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不强。
2.4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
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样品的数据监测和分析,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对设备的精确性具有一定要求。当前我国的水质监测工作中,所使用的相关设备和技术难以正确反映水质情况,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5]。
3环境监测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是提高水质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能够从源头上有效提高水质监测准确性,对提高水质监测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防止样品在保存与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变化
样品是水质监测的基础材料,样品在存放与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发生质量变化。监测人员需确保样品能避免被水解或还原氧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样品中出现干扰物质,减少样品中原有物质的挥发或吸附损失[6]。具体操作包括:(1)监测人员需将采集好的水质监测样品放在稳定性良好的容器中严密保存,防止空气或污染物进入样品中。(2)监测人员需为每一个样品贴好样品标签,并将采样箱按顺序放置,以防出现混淆或错乱的情况,导致监测数据出现严重偏差,甚至出现需要重新采集样品的情况。此外,保存运输过程中还可采用冷藏法和化学法来充分保证样品的质量,为不同样品加入不同的保存剂,以缓解水样的物质相互作用的速度。在样品运输到实验室后,相关审核人员需要做好核实检验工作,与样品管理员进行准确交接工作,提高样品监测的有效性,确保水样符合监测质量要求。(3)采用链式保管的方法,使样品的变化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装运和分析中出现差错,提高样品追溯和查询工作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3.2控制水质监测的实验室分析质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个行业的茁壮成长。随着我国各个行业加大对于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有效地实现了企业产品以及经营效益的极大提升。要想使得我国水质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就要不断加大对于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地采取措施对监测技术以及监测设备进行优化,从而使得当前水质环境监测的要求不断得到满足。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在水质环境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购买一些先进的监测设备,让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精确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面对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部门要不断对水质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从而使得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3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与技术
水质监测对于监测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我国的实际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相关监测机构或部门应当加大设备投入资金,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提升我国水质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水准,从源头上控制好水质监测质量。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注意相关设备操作人才的培养,确保设备和技术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价值能够得到正确的发挥。我国之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水质环境监测力度,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得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从以上的描述不难发现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水环境治理的工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水环境治理之前,必须要有工作人员提前采用合适的水环境监测技术对当地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测,然后根据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结果合理地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因此要不断地采取一些措施,加大对于水质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及时的引进一些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技术以及经验,从而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4环境监测中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需要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视,尽可能完善相关的制度和体系,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管理,从管理的角度提高水监测的质量。
4.1改善水质监测管理部门体系结构
水质监测管理部门能够在水监测的各个环节中起到监管作用,其规范化管理水平对于水质监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做到几个重要的工作方面:首先,严格要求环境水质监测人员的工作作风,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采用严谨的工作态度,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准,采用专业、适宜的监测手段,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其次,水质监管部门应当重视对于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考查,确保相关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符合工作要求,为相关人才提供定期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升相关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采取激励措施,为监测岗位的相关人才提供良好的晋升途径,激发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为水质监测质量保驾护航。
4.2强化水质监测人员管理
在针对水质监测工作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进行严格的考察,同时加强对于工作人员道德素质的强化,使得相关监测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水质监测工作的意义所在,提高对于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抽查考核,如果发现有不规范的监测工作行为,应当采取相关教育和惩罚措施。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需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其所掌握的操作技术进行定期的检验,通过多种考核来强化其专业的能力,同时拓展其知识层面,使之能够胜任新时期下的工作需求。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考虑到监测工作极具严谨性与极强的操作性,所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开展操作交流会,同时运用内部小组的合作完成经验分享,通过互相学习的方式将全员的监测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管理人员还应重视监测人员信息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之掌握先进软件的操作技能,同时能够对各类数据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有效提高监测人员对实验数据的敏感度,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那么,管理人员应带着前瞻性的思维重视监测人员素质的提升,从而对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保证与监测工作的要求相契合,也能提高全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出监测工作的最大作用,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程度的推动。
4.3宣传重视水环境检测工作
目前,因为人们对于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不多,所以在整个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获得理想的成效,所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发挥好带头作用,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讲,以此来增强人们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同时,政府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必要时候给予政策上的便利,以此来协助检测人员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因为在政府支持下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快速的开展,所以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质监测工作中,以激励性政策来激励个人和企业参与到水质监测工作中,从人员招募到水质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来优化整体工作水平,以此来提升水环境检测工作质量。
4.4对监制工作尤其注重基础环节
水环境监测当中是离不开工作者对设备实施操作的阶段,其涉及到样品的布点、采集、运输、存储、试验检测及其标准曲线这些工作,这部分基础工作需要有效且系统的分配,保障监测到的数据可以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完成,得到准确的数据,进而提升分析与评估的精准度。具体而言:(1)实验室的操作环境应该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来执行,实验从事者应该拥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依据要求来进行实验,对于温度、湿度及其通风这些都需要依据实际要求来进行;(2)实验室中的分析仪器在我国所规定的标准下开展,对于一些少数不够细致的操作方式能够结合领域情况及其自身情况,编制出较为细致的指导手册,用以对操作流程的规范,提升设备使用的精准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水质监测对于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全用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监测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完善质量保证措施,提高水质监测质量,从源头上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能够根据水质监测数据,第一时间掌握水质变化规律与趋势,对水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进而提高我国的水环境治理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龚胜英.水环境监测中粪大肠菌群测定的质量控制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07):9+11.
[2]穆春辉.湖泊水库生活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及环境监测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9):234.
[3]李晓红.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38+41.
[4]舒丽红.浅谈环境监测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以水环境监测为例[J].江西化工,2019(05):5-6.
[5]修池.黄河水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一等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4):34.
关键词人类社会;自然界;生态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而实践是连接人类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的桥梁。主客观世界在实践中相互作用,这促使现实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然而,在人类社会中实践着的人却制造着一系列因素刺激自然界的异变。被分化了的两个世界并没有按照固有的内在规律协调互进,反而相互制约、彼此矛盾。新科技革命的双刃剑作用是最好的说明。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优化;同时,也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随着社会生产的继续发展,人类的征服和改造实践逐渐地超越了自然界所能承载的范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便开始产生激烈矛盾。这种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最本质的表现就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本质与人的能动性实践共同说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实践创造了属于自身的历史,也引发了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归因主体是人类自身。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本质、人类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和人的本质力量都说明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主体也是人类自身。这种以主体人为视阈来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研究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体人视阈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缘由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制造相关因素,引發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使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制造的,人类自身才是问题真正的归因主体。因此,以主体人为视阈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存在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友好交往、和谐共进。
1.1自然界是自在存在的自然界即为现实客观的自在世界。其内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在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目的地相互作用,只能归结为自然界内部的一种自在规律。并且自然界中的事物长此以往地按照这种规律运动变化,推动着自然界的机械发展。
因此,自然界自在而存,它拥有内在的演绎法则但没有人类的痕迹。这样一种只是自发、盲目运动的天然世界不可能自为地产生诸如臭氧层空洞、水的富营养化、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只是人类活动的客体,即为人类社会提供活动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问题不是自然界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自然界本身不具有引发这些问题的能力。
1.2人类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所以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是人类,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种有逻辑、有目的追求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为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人类的主观目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在人类有意识的指引下展开的。人类总是这样地与自然界发生联系,满足需求并维持生存,创造着属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有机发展。
因此,人类社会自为而存。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并且这种实践逐渐地扩展到自然界中,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类的烙印。这种有意识的、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为目的的实践,才使得人类向自然无尽索取。然而,索取的同时人类又制造着过量的污染气体、水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1.3人的本质力量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人类的生命活动是以人的实践能动作用于自然,刺激自然释放出满足人类需求的因素。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在世界,一方面说明实践构成人的存在方式,区别于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展现着人类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积极应对和化解的能力、态度。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通过个体社会化和社会遗传,培养自身的本质力量。他们在充分反映物质世界规律的前提下,将本质力量对象化于现实,解决问题、规避负面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2主体人视阈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
整个物质世界在人类实践影响下发生分化。反过来看,被分化的两个世界也统一于现实的物质世界。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要求双方化解矛盾、和谐共处、达成一定的“和平协议”。既不能让人类社会恶性发展,人类无法得到所需之物而危及生存,又不能让自然界彻底毁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问题的制造者出发,即以人类为主体。而人类自身包含不同方面的属性,以人类为主体探寻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则具有多样性。
2.1人口因素的辩证优化——人类种群视角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一定质量的人口是推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面临着全球人口基数大、素质低、快速增长的现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举措。
2.1.1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科学合理的生育计划内在地要求少生优生,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低平稳定的增长趋势。这是从主体人的根源角度应采取的途径。人口基数的减少,人类向自然索取的生存欲望程度减轻,索取量降低,人类涉入自然的范围也会缩小,进而从总体上减轻自然界的压力。
2.1.2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反映了人口群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4]。因此,减少因不合理地改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内在要求人的内在素质提高。教育是首当其冲的选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中,应注重对人类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培养的目的在于提升人对自然的认知、塑造对尊重自然的道德意识和形成改造自然的科学技能,进而变人口负担为人才资源,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2重新规划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视角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具有依附关系。人类社会本身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而来的,又需要自然界提供必要的基础促进自身发展。因此,依附更显与生俱来又根深蒂固。但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过度改造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这是采取行动的起点。发展方式的变革才可从源头规避破坏环境的现象。
2.2.1生产设备与技术的厘革换代。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变革要求既不能降低现行生产的能力和效益,又要大幅削减污染物的生成量和污染度。尽管变革会面临阻力,但是人类社会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历史说明,生产方式从人类开始劳动至今已经发生许多变革,与之规模相当的在生产方式上消除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是可能的。
第一,投资新生产设备。积累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将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扩大政府采购的市场力量,即政府向企业提供大量利润可观的合同。这样,企业主就可以用足够的资金建立起合理的生产设备,实现设备更新换代。换新的设备能够按照“和平协议”的目标进行生产,从而有利于化解两大世界的矛盾。同时,企业获得利润之后也应积极推动设备革新,以缩小设备现实与理想目标的距离,获得更大的效益。
第二,设备和技术应合理融入生产过程。仅仅拥有新设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如何运用技术来准确使用设备。应牢记的一个重大原则: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恰当地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技术有机地组织设备,使得设备和技术合理融入整个生产系统,保障生产过程的生态和谐和经济效益。因此,技术也应随设备的更新而更新。然而,一旦技术操作失败,危害自然的后果还是会发生的。所以还需要对运用技术使用设备的人进行培养。所以,在人才选拔和定期考核中,应不可回避地考虑生态环境方面的相关因素。
第三,消费者舆论的主要观点要成为是否应用设备和技术的影响力量。某种设备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必然会引起公众的议论。这事关公众的生命健康,更对人的发展具有影响。因此,应促进公众舆论在防止环境污染上起到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公众言论诉求表达机制,营造交流表达的合法环境。一旦公众认定某种污染物对人类身心健康破坏的程度超过了人类的忍受界限,制造这种污染物的设备和技术就应受到抵制。
2.2.2研发生态环保技术。之所以要加大生态环保技术的研发,是因为变革技术耗费的成本可能会高于新技术的研发。同时还要提高处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的能力。这样在重视尖端治理的同时也不忽视终端治理,统筹生产过程整体上的生态和谐。一方面要通过对全球各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理性借鉴各国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形成科学的环境科技创新机制;另一方面要研发循环使用的资源能源和治理污染的科学技术。做到这一点需要把环境因素要转化为技术研发过程的动力因子,例如,可以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在生态环境科技上联合。而这需要建立生态环保技术合作联盟,建立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运行机制,搭建技术共享的绿色平台,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合作联盟的形式,共同进行对各方都有利的技术创新活动[5]。
2.2.3生态经济是发展方式调整的必然选择。生态经济是现代新兴产业,是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6]。它旨在既减少对自然界的耗损、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最终维系两大世界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态化的经济形式,把两大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入人的发展,提升了人类发展内在的知识含量和伦理精神。
因此,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必然要求生态经济作为相应的形式。应该把以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劳动力与资金投入、不顾及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生态经济为主导方向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3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人类意识视角生态环保意识的核心意蕴是一种生态道德和责任意识。就是在人类心灵深处建构对保护环境的道德认知,培育对自然环境的浓重感情,让人们自觉评价与监督自己的行为,从精神意识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2.3.1提升民众生态环保的认知水平。要想使生态环保意识成为人类固有的价值观念,需要民众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这需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中贯穿生态环保理念的灌输教育,同时社会文化应辅助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社区宣传、典例教化、大众传播媒介都是生態环保意识走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在观念、心理上打造深深的生态文明价值烙印,从而提升民众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培育亲生态人口[7]。
民众认知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从传统索取和征服自然的理念向与大自然和睦共处的理念转变,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意识。
2.3.2培养生态环保行为规范。行为是思想意识外化的表现,更是证明思想意识已经内化的标志。生态环保意识的养成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知识普及,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培养科学有效的行为规范。这种生态性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生态环保理论的教育、引导下,自觉运用生态道德的原则和理念来评价、监督、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形成。
2.4寻求国际性的团结合作——人类实践视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争论的书面议题,而是整个人类世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如若继续争辩责任主体,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解决,更危及人类生存。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类是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实践的能动性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要求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面对、积极治理。
2.4.1设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研发。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新科技革命更是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交流合作。治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应当具有这样的思维、采取这样的方法。包括设备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产学研绿色平台的国际共建、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应明确,生态环境问题既威胁着每一个国家,又不是一国能解决的。设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研发在利益上应从人类整体出发,而不是每一个单独的国家个体。
2.4.2国际环境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一些国家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已经采取的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只是他们更多的是事后调节,没有根本治理,而且只注重一国利益。这样的治理运动不仅不会取得成功,反而使得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增加人类对环境立法产生挫败感,降低对它的信赖度[8]。人们应共同面对、积极研究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环境法则,大力推动国际环境法的贯彻执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将治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形成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法律制度保障。
3主体人视阈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已经明确生态环境问题的主体归因是人类自身,以人类为治理路径探索的逻辑起点,正是这种主体视阈的表现。这不仅是合理的,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1理论意义主体人视阈的探析,可以帮助人们明确人的主体成因地位、形成主体成因意识、促进人类自我反思。这有利于将人的主体发展目标合理地融入科学发展观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内化和大众认同。同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为主体视阈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保障,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这其中又要求技术设备的创新与合作。因而有利于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畜牧养殖;管理;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46
引 言
随着规模化的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现在养殖户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规模化的养殖,这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在某些方面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了在搞好畜牧养殖业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产生问题的源头,从根源进行改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规模化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 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原因
1.1 生产方式以及饲养规模的改变
以前的畜牧养殖业的规模比较小,经营方式主要采取分散式经营模式,家畜的数量也不是很多,这样产生的一些排泄物数量也不是特别多,家畜产生的一些排泄物还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保护了生态环境。但是随着我国的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分散的养殖逐渐向集中式的经营方式进行发展,这样牲畜就会变得越来越多,而且产生的粪便数量也逐渐地增多,在饲养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废料和污水等,在很大的程度上污染了环境,污染了养殖区附近的土壤和降低了地下水的质量,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威胁,更严重的是使得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1.2 畜牧养殖区逐渐从郊区向城镇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人们也慢慢从农村移居到了城镇,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镇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往往会把畜牧场建在城镇中,这样就会利于畜牧产品的运输和养殖人员的管理。但是随着畜牧养殖区向城镇发展,也带了很多问题,例如:将畜牧养殖区从郊区向城镇转移就会占用城镇很大的用地面积,这样相应的种植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畜牧养殖业经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粪便和一些废料,这些东西不能及时的用在农场的田地和菜园里,就只能将这些废物倾倒在某个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废物越积越多就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1.3 农田所使用的肥料由有机肥料转变为化学肥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田的种植多已经不再使用以前的有机肥料,现在开始使用一些化学的肥料,化学肥料使用的时候比较方便快捷,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这些优点是以前那些动物粪便、尿液等制成的肥料所不具有的,因此化学肥料现在得到了广大农场的利用。但是,由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不断增多,导致了牲畜的粪便和排泄的废物不能够及时的清理,这样就导致这些废物只能越积越多。现在的畜牧场并没有很多的资金去购买对这种粪便、废物的处理装置,因此就不能很好的处理掉它们,除此之外,农场的工作人员目前并没有想出一些方法来对这些粪便以及尿液的处理方法,种种的原因导致了农场的废物不能够及时处理,这样就会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 我国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
2.1 农场的工作人员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现在的畜牧养殖牧场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还是工作人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还不够重视,这就要求相应农场的管理工作人员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及时的制定出对应的措施,加强自身牧场的各种废物的管理,除此之外,农场的工作人员也要提升自家农场的畜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2.2 加大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
现在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探索性,政府要提供大量的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创新,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政府要积极的鼓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只有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地改变现在不完善的科技,给畜牧养殖产业带来更好的先进技术,处理一些以前并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们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平台建设,打造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引导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相结合,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3 对畜牧养殖牧场进行科学的管理
现在高集中的畜牧养殖比以前分散的养殖更具有规模,牲畜的排泄物也比以往得到了增加,因此要对牧场的管理建立1套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牧场建成之前也做好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排泄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做严格的评估,对于已经建好的农场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建,保证废弃物处理设施以及污水排水的系统完好。
2.4 加强环境的检测工作
随着现代化规模畜牧业的发展,环境检测部门应该加强环境的检测工作,环境检测的工程中要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对畜牧养殖牧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对其进行整改,这样就会更加科学的了解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并根据这些对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2.5 加强药物的管理
畜牧养殖牧场要对药物进行加强管理,减少畜产品公害以及添加剂的使用,牲畜在摄入药物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还会以原物或者分解物的形态排出体外,一些有机的药物的排泄速度很慢,也有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排泄速度比较好,所以要对这些药物的毒性、吸收、代谢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之后再摄入,保证牲畜的排泄物中不会含有较高浓度的药物,这样对于环境的保护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2.6 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要从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入手,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短期的培训,通过这些方式对农民的专业技能进行加强。也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以及科普的活动,积极的宣传一些专业的技术知识。鼓励一些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培育农业的高科技人才稳定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3 结 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其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工作人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做好各种监测工作,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等措施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政府部门也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减少畜牧养殖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在科学技术上面也要不断地创新,我们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的转变思路,借助科学技术的手段,推动我国的畜牧养殖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霞.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5, (01):24,26.
[2] 房连波,许波,胡容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4(11):3-4.
[3] 王春蕾.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生猪养殖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2):253-254.
[4] 马祖威,俞金华.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4(11):305.
[5] 吴彩霞,刘朝明,邓凤如,梁宙宁,郭铭生.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江西饲料,2008(04):10-13.
恩施州生态文明建设执法环境有所改善,逐步优化,但这些仍然与我们建立生态文明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环境监管体制不顺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地方政府是各项环境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涉及各个具体的污染领域,如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城市空气等,对各个污染领域的监管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污染源,对污染源的排放实施监督和核查。除了环境保护部门,还需要其它有管理权的部门协同动作。如水的管理被分作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分别由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矿产局和国家海洋局负责。如恩施州在清江保护问题上就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州及县市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管理不统一,多头执法,没有形成合力,环境执法实践中最大的瓶颈就是监管体制不顺畅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同时,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往往具有跨区域外部性,它造成政府对企业监管缺乏足够的动机。此外,现行体制中,地方环保机构的人事和财政权都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在环境监管中自然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有些地方政府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项目上马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片面追求企业和项目的数量,放宽审批条件,引进那些工艺设备落后、国家明令淘汰的高污染项目和企业,以致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权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三同时”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少数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造成一些地方征收排污费的数额少、比例小,降低了企业违规排污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企业违法超标排放行为,阻碍了环境污染防治的进程。
(二)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一是环境监管执行人员及经费不足,难于实施有效监管。以利川森林公安为例,在经费方面,其财政预算只有地方公安的六分之一(人均2.2万元),经费无保障,而且装备经费还未纳入预算。在人员方面,利川市国土面积和森林面积在全省县级单位是最大的,林地面积450万亩,但只有29名森林民警。有限的警力不仅要办理数百起行政案件和数十起刑事案件,还要承担森林防火和林业主管部门安排的诸如林权纠纷等其它工作,每个派出所5个民警,辖区都是4到5个乡镇,机关两个外勤科室负责全市范围内大要案和难度稍微大点的案件,被动接处警,疲于应付,很少能有机动警力巡查和主动出击。二是环境监管执法条件差,少数基层环保部门完全不具备最基本的执法条件,发生污染事故甚至要靠鼻子去闻,很多基层执法部门装备不齐备,没有执法记录仪。三是监管缺乏威慑力。现有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地方政府有权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和处罚,但没有什么威慑力。主要原因是企业可以预期到的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守法成本。四是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规范不足,对监测方案没有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明确的设计要求。检测频率、检测指标、采样方式等主要内容都缺乏明晰规定。致使环境执法缺乏有效依据。
(三)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执法意识不强,p徇私枉法p以执法名义谋取私利;或执法不力、消极执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以言代法p自立标准,关系风p说情风严重,把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凌驾于法律之上,视法律为摆设。二是法律知识及技术欠缺。如一些执法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够;对现场检查情况缺乏分析、判断能力;执法过程中没有沟通技巧;法律文书写作不规范;缺乏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执法环境的路径选择
执法工作是法律的生命,也是法治的生命力所在。恩施州要实施生态立州,推进绿色繁荣,必须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环境处罚力度
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决不允许违法排污的行为长期进行下去,决不允许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要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强制淘汰制度等。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针对违法企业坚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加大处罚额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给环境安全监管和打击环境违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完善生态执法监督机制
要加强执法责任、执法监督、权力制衡执法监督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比如在清江保护方面,要着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要求工业企业、医院学校产生的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对重点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次要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层级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和执法备案工作,使层级监督规范化和经常化。强化各级执法监督责任,使宏观调控和具体监管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是我们执法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监督。
(三)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要清理、废除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行政性法规与规章;从源头上解决地方政府干预环境执法正常进行的问题。其次要完善地方环境执法制度,建立与完善不受地方政府随意干涉的相对独立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再次建立健全环境问责机制。追究政府相关人员的环境违法责任,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AO Jianqing, YE Yin
(Economic Management Academ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populou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ducation needs to provide support and protection. The face of the concep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relative lack of ecological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we need to increas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effor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form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 but als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adhere to the theme.
Key words ecology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现实的需要。生态环境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许多年,然而我国生态环境教育的效果不明显。不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障碍,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要化解当前的生态危机就需要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来纠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培育出生态人、建设生态文明。因此,在高校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已成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以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求。(2)时展的要求。我国是人口和自然资源大国,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生态环境教育来提供支撑和保障,党的十报告中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时展的需求。(3)教育本质的要求。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社会人即适应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文明人。在后工业文明即生态文明发展时期,生态人正作为新型文明的主体承担者,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推动着当代人的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从而表征、创造和建设着生态文明。①生态人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是人的文明。
2 生态环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维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有必要先明确生态环境教育的兴起与内涵以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所包含的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1)生态环境教育的兴起。二十世纪人们在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过程中意识到:生态环境教育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必由之路。因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治理,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决定性因素是人类本身。②因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必须借助生态环境教育的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问题,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生态环境教育由此产生。
(2)生态环境教育的内涵。1970年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行动法案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教育过程;1970年在美国召开的题为“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的会议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概念是为了发展和评价人及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问题做出决定,对本身的行为准则做出约束。③这时环境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自然界延伸到了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1977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④此时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拓展到了人类的思想和精神领域,强调了生态环境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赛萨络尼基召开会议发表《赛萨络尼基宣言》,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入生态环境教育当中,环境教育发展为可持续性的教育。⑤随着生态环境教育内涵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新的生态环境教育已经将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新的生态环境教育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表1)。
总之,生态环境教育要求人类关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得人们对各个方面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唤起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生态人”,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3)理论包含生态环境教育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早就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必须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⑥他们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社会主义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4)生态环境教育是中国化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是对的继承和发扬。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它意味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全新生产方式的建立必将开启有别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即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将贯彻于以理论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因此,以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包含的生态环境教育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
3 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由于特殊的发展背景和现实要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环境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作用。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需要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其生态价值本位。
3.1 提升教师生态素养,增强生态文明教学质量
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生态素养。教师是生态环境教育的具体且重要的实施者,其对生态文明知识理论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用生态文明的知识去分析不断变化的客观事物,对新问题、新事物给与科学的说明,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环境教育体系建设
在新的时期,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生态环境教育教学,是推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本身的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环境教育,首先要加大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力度。其次,鼓励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推进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总之,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生态环境教育之维。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观,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这是生态环境教育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主题。
注释
① 范斌.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6).
② 印卫东、郑大俊. 为了环境的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环境教育的情感化[J].前沿,2010(1).
③ 王燕津.“环境教育’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1).
④ 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 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 生态环境 构建途径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得到教育界公认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三个层面:一是专业引领,二是同伴互助,三是自我反思。这三个层面都是基于教师个体发展而不是群体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致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游离于群体之外,教师群体专业化变成狭隘的教师个人专业化。虽然也有同伴的互助,但也仅仅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帮助,没有从群体中获得帮助和营养,不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探讨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构建途径,以期通过发挥群体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分析
(一)“共生效应”及生态学概述
“生态”是指由生物及其周围所赖以生存的非生物构成的生存空间和状态。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明确提出生态系(ecosystem)这一概念,指出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多种生物群体,同一群体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存关系,其中一种重要的生存关系是“生态共生”。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脆弱,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文迪实验室”从1901年到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的典型。生态学把社会看成一个大系统,通过研究各种生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各种生物达到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生态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主体专业化发展过程,是生态主体自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教育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中主体的人深刻影响的过程。生态学把学校视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通过系统内部主体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传递,实现系统中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部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转向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种取向:一是理智取向,强调教师知识的习得和教师技能的形成;二是实践-反思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可以获得,而是通过反思理解自己的实践并不断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三是生态取向, 用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角来看待教师专业发展,以更开放的视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背景、合作和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虽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看法不一,但二者都注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拥有,强调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娴熟,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些因素直接受到教师所在环境的影响,因而不能只从教师个体层面这一单一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而要注重从文化的、组织的或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恰恰特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土壤,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及其文化和氛围,使得教师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专业发展得以实现。教育生态学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转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生态取向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超越和完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二、助推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途径分析
要坚持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就要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思想方法,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学研究认为,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教师而言,学校环境就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小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价值。具体来说,可以以下途径营造有利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建立专业共同体
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超越了只从教师个体层面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单一视角,注重从文化的、组织的、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将关注的中心从“个人化的努力”转向“学习者的共同体”,提出了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理想。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在这样的教师团体中,育人是其组织目标,求知是其基本生活方式,平等、自愿、合作、对话是其基本原则。从宽泛意义上来说,它属于一种教师文化。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总是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是孤独的和隔离的,由于缺乏互动和分享,教师专业发展中弥漫着无力感和疏离感,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的今天,教育变革使得以往的经验越来越捉襟见肘,与他人的联系就变得必需。因此,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资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分享,创设了教师对话的平台,激发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改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可以让教师在良性生态环境中汲取专业发展的营养。
(二)强化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中,教师享有充分的自,从校情出发,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自主发起、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达成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相对于脱离工作岗位的教师进修,校本培训所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自然生态的回归,营造了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得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可以直接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更符合教育生态的动态、系统、平衡的理念。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可采用灵活丰富的形式, 如课题研究、师徒结对、名师引领、同行交流、教学反思等,同时搞好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校本培训的开展搭建环境平台,加强学校的自主管理,以保障校本培训的深入实施,注重校际交流、与专家、社区、企业合作,创新培训形式,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活力,使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凝聚教师,调动积极性的催化剂。
(三)引领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态及集体成员的结合方式。教师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建设一种合作的、和谐的内部交流顺畅的教师文化,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部分。成熟的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群体拥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文化和良好的同事关系氛围。作为教师文化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和教师文化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教师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教师发展自身和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因而,必须积极引领教师文化的发展,在具体的情境中,加强个体之间的协作,营造良某种教师文化,促进整个教师群体的发展与提升。
(四)实行科学管理
首先,要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把教师视为涌动着活力的特殊生命体,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方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一是要给教师“松绑”,用更具人性化的标准去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让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修身养性、研究学问,得到长足的专业发展。二是要努力营造校园的人文的气息,领导思想解放,理念开放;教师志趣高雅,仪表典雅,;学生品德放心、学习用心、生活舒心且富有创造力。三是要创建学习型校园,把校园作为师生共同学习发展的场所,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空间,。
其次,?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机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一是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树立科学的教师发展观,积极构建各类学习共同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发现并培养具有良好潜质的青年教师,促使其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三是重建教师激励机制,建立促进学校发展与满足教师合理需求的长效激励机制。四是建立能动的典型带动机制,注重培植典型,树立榜样,让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步上良性的专业发展轨道,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水平。
再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强调教师之间、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目标,并能够营造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氛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同时这种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生态化的体现。
(五)整合多种资源
教育与其外部环境、教育内部各方面都处在一个复杂的彼此交织的关系网络之中,教师在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周围环境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支持和保障,周围环境资源的匮乏将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不同层面的共同体,如建立师校管理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专业化,建立师生教学共同体,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建立社会德育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能力专业化,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持续发展能力专业化,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促进教师实践服务能力专业化。
结束语
总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积极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努力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接合点,大胆探索,认真实践, 促使广大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走向自主的轨道,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宋改敏,陈向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生态学转向[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7):49-52.
[2] 生态取向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信息化, 2006 (9):54-56.
[3]任其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培养[J].教育研究,2010,(8):62- 66.
[4]李静,何巧艳.论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8,(4):92-95.
[5]司福亭.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8):37-39.
[6]潘瑶珍.以专业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发展研究,2010,(8): 83-87.
[7]黎荷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举措[J].继续教育研究, 2011,(3):55-56.
[8]袁勇.高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价值、特征及构建策略.职业教育研究[J].2011,(7):12-13.
基金项目: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项目“生态共生高职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行动研究”(课题编号Y201226179)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调适与优化
一、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是指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综合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地域(布局)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和人员知识结构等。任何事物的结构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而存在,其存在和发展都要受到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也不例外。高职教育的结构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整体状况,构成了结构生态环境。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其结构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社会观念结构等。这里择要述其前三点。
(一)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样式、成分及其构成。如通常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新经济、知识经济等,都是就其经济结构的主导模式、成分而言的。我国现在正面临着完成农业化,发展工业化,进入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并行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大幅度的经济结构调整将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都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迫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层次、科类、形式、布局)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一产、二产、三产的组合方式及比例关系。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2000—2002年三年的数据为例,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7.1%下降到8.7%;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47.4%下降到41.0%;而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则由35.5%上升到50.3%。“现在发达国家一产就业人口占社会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都在10%左右,二产就业人口在35%左右,三产就业人口占55%左右。”对我国而言,现在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崛起的套合叠加阶段,正在向着以科技为先导,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这样的宏观生态环境对高职教育发展应该说是有利的,但必须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要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使高职教育的人才产出能够跟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三)职业结构
职业结构是指职业的组合与构成形态。它构成了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维,对学生就业乃至教育本身产生影响,职业结构是变化更新的。有资料显示,“上海每年约有四五十个新职业产生,2004年上海又有65种新职业亮相。如美甲师、茶艺师、商务策划师、数码影像技术员……”另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15年中有8000多个低技术职位相继消失,出现了6000多种新技术职位,其中不少是高技术职位;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工厂里,职业劳动呈智能化趋势。20世纪初有90%的人从事体力劳动,现在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等智力劳动的人占80%。”[6]职业结构的需求变化和更新升级,必然会对教育供给方(学校)和需求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会根据职业需求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学生也会选择职业需求热、未来预期好的专业学习,以求得高质量的就业。
二、高职结构生态环境的状况
理想状态下的高职教育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作用,相互适应,良性互动的关系。但现实中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与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产业升级加快与专业调适缓慢的差异,职业变化的频繁与就业观念滞后的冲突,以及受其他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并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相反,却使高职教育的结构与外部生态环境出现了不适应、不协调、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对高职教育的生态结构产生了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专业结构不适应,类型结构不丰富,层次结构不系统,布局结构不平衡。
(一)专业结构不适应
面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要求高职专业结构必须加以调整变化,才能跟进外在结构生态环境变化的需要。但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缓慢,适应性差,跟不上外在环境结构变化的步伐。这就必然造成专业结构失调、学用错位,就业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客观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一方面,影响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外部环境结构的动态流变特性和制导引领功能,使专业设置总是处在“跟班”和“随从”的地位,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稍不留神,就会被拉下;另一方面,专业本来就是相对稳定而且具有滞后属性的,与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存在着时间差、异步差,如果再缺乏调适观念,不能有意识地调整跟进,就必然会带来专业设置落后和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类型结构不丰富
所谓类型结构,也称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职教育的构成状态。当下高职教育类型构成,主要有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股份制高职院校、国有民营高职院校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民办与公办高职两个大类。就我国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总量来看,所占份额比例还比较低。诚如教育部有关专家指出:“现在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仅仅是八分之七和八分之一的关系,因此,不能完全说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7]就是说,民办教育还仅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从在校生人数角度看,在我国整个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中,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为1174万人,民办高校128万余人,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约占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10%多。而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学校中,私立大学(学院)占了大多数,其中日本占73%,韩国占75%,我国台湾地区占70%。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高职教育最基本的二元类型结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民办高校只占高等教育供给中的一小部分,由此造成了类型结构生态环境的单一,不够丰富协调,这样的类型结构的环境和状况,要想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高校毛入学率36%(2009年为24.2%)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大力拓展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空间。
(三)层次结构不系统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等构成,形成一个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又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但就我国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现状看,还停留在以专科高职为主的单一层次上,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还非常少,整个体系的配套性不强,专、本、研、博的层次结构系统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层次结构生态环境,使我国的高职教育难逃“断头”教育的厄运。这是需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有序推进,着力改变的。
(四)布局结构不平衡
布局结构,也称地域结构,是指高职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区域间布局、资源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仅以区域布局看,截止2005年底,江苏、湖南、广东、山东已达到71所、68所、65所、64所,而西藏、宁夏、青海却只有2所、8所、8所。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的失衡与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布局结构不平衡,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均衡发展。如不加以改
变,势必会成为全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将起到负面的影响。
三、高职结构生态环境的调适与优化
(一)优化专业结构
服务产业的风生水起,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兴未艾,说明我们的时代正发生着深刻的产业革命。过去,是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现在,服务行业已超越实体经济而占据了压倒优势。因此,首先,专业设置应该跟进产业升级和转移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和走向,进入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长期潜在需求被忽略的产业、市场短缺的行业、高智能的行业,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保持同步并适度超前。这样才能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中,执市场和教育发展之牛耳,永葆主动态势和竞争优势。其次,专业结构的调整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在专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上,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既要服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第三,优化专业结构,还要立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进行。这里最重要的是要给企业话语权,了解企业需要,倾听企业呼声,接纳企业建议,与企业共建专业。要充分利用企业在专业设置上的融入市场、“水暖自知”、熟知需要的优势和特长,与企业联动,保证专业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与企业合作,保证专业和人才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与企业互动,保证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企业共荣,保证专业的就业率和优效性。
(二)丰富类型结构
丰富类型结构,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模式。改变传统高等教育单一的办学体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模式,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及多元合作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四十三条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大力举办民办高职教育意义良多:一是改变政府主宰高等教育的“一家独大”的办学格局,完善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二是打破政府“统包独揽”的一元化办学格局,有利于形成竞争;三是有利于改变政府独立支撑高等教育,以致规模过小、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四是有利于解决政府单一供给的财力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局,实现资源的多元和优化配置;五是有利于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路子、积累经验,在市场化环境和经营模式下走得更远。丰富高职教育的类型结构,改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职盘子太小,比例失衡的状况,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即今后新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以民办性质为主,严控公办高职院校审批。其次,政府要调整办学体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成功的企业家把投资目光转向教育产业,投资兴办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第三,实施民办教育绩效资助政策。所谓民办教育绩效资助制度就是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社会声誉的好坏等情况,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资助政策。才能更好地吸引和激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办教育,增加教育资源总量。
(三)完善层次结构
作为高职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经济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职业不断更新和高移,必然要求完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才能适应外部生态环境的演变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功能。“在台湾1974年创立工业技术学院,招收本科生;1979年设立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始招收职业技术硕士研究生;1983年又开始招收职业技术博士研究生。各种高规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及时输出,有效促进了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陆高职教育也应该逐步放开对发展本科以上职业教育的管制,构建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层次人才相适应的层次结构体系。这样做,一可以使职业教育类型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类型的人对教育的不同需要;二可以完善教育层次,满足人们对不同层次教育的追求;三可以更好地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教育选择。做到这一点,第一,要尽快给本科高职教育“松绑”,不要限死和冻结本科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的梯度需求,从严控制本科高职乃至研究生高职的准入门槛和发展数量,采用温和过渡方式逐步发展而不能“一刀切”,把门关死。否则等到大量需要本科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时,就会形成人才“断档”和“真空”,引发一哄而上的“大呼隆”发展。显然这是违背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平稳、有序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二,要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院校适时举办本科高职教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就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产生大量需求,强烈呼唤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因而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城市率先突破和“试点”本科高职,并按需求适度的原则择机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样“点”上突破,积累经验,为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
关键词:矿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
安徽省淮南市位于我国华东腹地、淮河之滨,处于安徽省中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城市之一。总面积2585kO,截止到2014年底.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煤炭开采沉陷区越320万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约总面积的55%,根据淮南矿业区的地表水位勘察,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地面受沉陷影响将呈现出在前期面积上快速增大,在后期深度上缓慢增加的自然规律,预计到2020年,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采煤沉陷区的总面积将达到369平方千米,最终塌陷面积将达到687平方千米,其中积水面积达最大积水深度将超过20m,相当于100个西湖大小。
造成塌陷区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煤,被誉为“黑色的金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因此,一些小商贩不顾环境的恶化,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煤炭资源大肆露天开采,导致地下排水管破裂,临近建筑施工、改造,引起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导致地面塌陷。另一方面是开采机制不完善。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商贩违反国家规定,为节约开采成本,不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导致煤炭开采技术不过关,开采方式不合理,导致地表及地下结构发生非常态化变化。
当前,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煤炭资源开采强度迅速增大,淮南市塌陷区面积也在飞跃增长,导致地面受沉陷影响范围迅速扩大,耕地面积锐减、环境破坏严重,种种现象影响着经济发展,冲击着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考验,同时也会导致煤炭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滑,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解决好采煤沉陷区的环境污染,对有效治理生态破坏问题,化解当前社会矛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土地复垦
随着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一并增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人们开始采取一系列工程或生物措施优化自己的生活,但是同时也破坏了生活的土地。而土地复垦就是指将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破坏的各种土地恢复到社会所期望可供重新利用状态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的体现主要是:以水产养殖为主的综合养殖模式;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绿化生态模式;煤矸石回填造林模式;矸石地灌浆复土发展农业模式;粉煤灰填充复土造林模式;简整为农地模式;疏排法复垦为农林地模式;积水深陷区的“防护工程”;“田块”道路工程;塌陷区植被“滴灌”工程;煤矸石填充营建建设用地模式;基塘或生态农业复垦模式;生态农庄复垦模式。
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政府通过对后湖村塌陷区现状及其区位自然条件的细致分析,从本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入手,形成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治理策略,即“后湖模式”。
后湖生态园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后湖村采煤塌陷区内。淮南市潘集区政府积极探索采煤塌陷区的治理模式,治理因采煤造成的塌陷区,将沉陷区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实现塌陷不荒废、不浪费、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减收的目标。人们把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称作“后湖模式”。目前后湖生态园已经完成1万亩概念性规划及一期工程4000亩详细规划和核心区1360亩土地整治。这就是利用地区所拥有的独一无二自然优势的塌陷区和本地农业所特有的模式,建成的为游客提供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和娱乐等综合活动的农业观光园。本次规划极具创意,在国内塌陷区治理模式中属于开创性方案。这不仅是一个全面的、生态的、科学的和可行的方案,也是生态保护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路径。同时后湖生态园不仅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营方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还让土地资源得到了全面的再生利用。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新农村重建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二、景观规划
在对土地复垦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城市矿区景观策略的规划。所谓景观规划是指基于城市土地的实际情况,对城市中采煤塌陷区、荒地、低山地等废弃土地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对土地重建使废弃土地具有具体的利用方式,为了达到最终的生态整体目标,我们需要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与周围景观的特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的景观规划主要包括:大地景观、农业景观和工业景观。
大地景观规划。指的是景观设计的艺术方式,在矿区景观重建过程中,利用各种采矿废料作为生态恢复的载体,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景观生产和生活空间。淮南市淮南公园正是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园林、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位于淮南市滨河小区北侧,东临龙湖公园,西邻十涧湖,是淮南市滨河绿地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该地的湿地、内湖、外河、农田及大片湿地滩涂占据主导地位,明确城市发展核心的文化,同时明确城市生态规划结构,形成生态核心以及沿河生态廊道。该公园的功能主要有:城市阳台、城市会客厅、生态湿地保育区、生态湿地公园体验区等功能分区。规划结构,形成城市发展轴线,进而通过产业延伸、两条轴线叠加,形成片区空间结构的布局。景观系统中,沿河形成城市公园景观带,作为淮河滨河景观保护区,与城市发展相对应结合。再融合了淮南市地方文脉特点,设计了富有多重功能的主题空间,如休闲广场,儿童游憩空间,树阵广场,户外演艺广场等,为公园周围片区内的商务、居家、校园等不同需求的不同人群提供了学习、生活、休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场所。这种设计具有两大优势:首先,因为大地艺术亲近自然,它体现出了对自然的重视,有助于土地的生态恢复;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恢复遭到破坏的土地过程中,它以艺术为主题,在提升了观景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自然景观的视觉价值。而农业景观规划是指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结合,利用田园、湿地景观等环境资源,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条件,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以及环保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而这种农业景观的应用最早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农业,如: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路边的城堡或大农场进行内部装修改造成饭店,用以留宿过往游客和发展乡村旅游。以后陆续出现了美国的观光农场、日本的务农旅游等,都为本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就我国而言,应用上述做法还尚属少见,而淮南市政府认为,土地农业复垦无疑为采煤塌陷城市的废弃土地充分利用、农业景观再造提供了契机。为此,淮南市政府建立老龙眼生态区发展城市农业景观。目前,老龙眼生态园区一期修复工程已经完成,山体水库周边污染产业已退出(其中4家石料场、5家养猪场、1处养鱼塘)。按“因山造景,因水造景,因势造景,返璞归真”的原则,已完成水系的疏导、水库坝体除险加固;完成库区水质治理(进行了清淤、换水、植被净化);完成库区的植被恢复(种植3万平方米的草坪,5000余棵乔木);库内增建了2座鸟岛,1处生态池;对水库边坡岸进行了修整,还建立了洞山生态区、大通湿地区等生态区。目前,淮南市政府对资源枯竭矿区修复与开发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160万元(其中老龙眼水库生态区7400万元、洞山生态区200万元、大通湿地生态区650万元)。由舜耕山脉连为一体的大通湿地生态区、洞山生态区、老龙眼水库生态区,经修复治理,已初显盎然生机,这是淮南矿业城市治理的典范。除对土地本身的价值利用外,目前发达国家在矿区内工业景观艺术的创造中也十分重视,如:德国西部的鲁尔区曾经是德国的工业命脉,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基地,也曾是欧州最肮脏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德国北威州政府大力推动工业文化之旅,在进行矿区、工业厂房的景观重建的同时,特意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元素,再经过设计赋予其新的功能,即把多个废弃的工业建筑改造成公园、美术馆、设计中心等,这样不仅为老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气息,也让城市的寿命得到了延续。这种不仅体现出了工业文化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可以用作进行教育和环保宣传的生动素材。而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煤都城市淮南市而言,加强对能源城市工业景观再造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目前淮南市望峰岗矿井场前区景观设计正是基于此种景观设计方法为基础,使矿区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望峰岗矿区地处望峰岗镇,属于城镇内矿区,矿区场前景观设计十分注重城市内部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处处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保持矿区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相适应。其工业景观设计,放弃了钢筋水泥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材料,而是以软质景观结构为主,以硬质景观为辅。同时把人们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心理需要与景观设计规划相结合。矿区内各类娱乐设施齐全,篮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地等配套设施丰富,矿场区内演讲台也可用于矿区员工集会、表演节目、组织各项活动等。这种与建筑物、道路、办公区相结合的格局,针对特有的办公区环境主题的相关要求,采用现代景观园林建造理念手法,将环境与景观一体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概念,并兼顾不同矿区的员工生活需求,为人们创造出了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这种以工业元素为基础、兼顾以人为本的煤炭城市发展思路,对于加强能源城市工业景观再造、推动城市发展转型,促进城市保持好又快发展、永葆煤炭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淮南市对上述景观策略的探索还在进行中,城市各项发展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城市治理体制还在进一步加强,但在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中仍属于探索较早,这说明景观的再造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景观再造所创造出的活力和财富,可以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契机。
三、移民安置
对于采煤塌陷区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另一个重要的难题,即如何妥善安置因采煤塌陷区而引起的移民拆迁问题。近年来,随着采煤塌陷区范围的不断扩大,致使各种地面建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许多村庄塌陷为大水面,且煤矸石粉煤灰又带来二次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引发了群众失地失业生活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采煤塌陷区在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农户搬迁矛盾呢?笔者根据我省淮南市具体环境特点,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三方沟通,建立机制。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实行三级沟通,一是集团公司(如:淮南矿业集团)同市政府的衔接沟通主要解决涉及搬迁的政策性重大问题;二是集团公司同区、县政府的对接沟通,主要是执行搬迁政策、确定搬迁方案及区县政府指导搬迁工作,;三是矿井同乡镇的沟通,主要解决实施搬迁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搬迁进度,促进沉陷区村庄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模式探索,和谐安置。根据采煤沉陷区特点以“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为治理思路,对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一是集中式搬迁。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合理编写制定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规划,完善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政策,使得搬迁安置由“应急”向“常态”、由“据实补偿”向“以人口补偿为主,据实补偿为辅”转变。把采煤塌陷区居民村庄的搬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发展思路相结合,与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相结合。迁村入镇、迁村入城,集中建设多层住宅,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趋于城镇化,打造集住宅、商贸、教育、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以塌陷搬迁安置为主体的现代化新农村面貌,从而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安居问题。据笔者调查,截至2013年底,由于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淮南市已建设安置住房面积649万O,组织入住4.48万户13.82万人,安置区环境、教育、医疗及卫生基础设施均有了较大的提升。二是发展式安置,即政府应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搬迁失地农户进行合理补偿,截止目前,淮南市财政已安排6000万元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确保民众“搬得出、住得稳、可致富”。市、县、区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可用资金,建立了2400万元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发展专项基金,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统筹安置区和工业园区、创业园规划设置,同时可根据农户原有的土地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可为失地农民建设工业园区进行就业培训等,以便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三是开发式治理。所谓开发式治理,就是根据采煤塌陷区的现状与特点,因地制宜的将其建设成多功能区,妥善解决塌陷区的再利用问题。如:把塌陷区变成“经济开发区、生态园区、经济发展潜力区等。”
淮南市已率先在安徽省建立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发展专项资金,并建立“中国工程院彭苏平院士工作室”,积极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使塌陷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塌陷区综合治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塌陷区区域经济也明显加快。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在国内乃至世界看来都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任何地区的塌陷区治理都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因地制宜,若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必将适得其反。(作者单位:1.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 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指导教师:孙功
本文系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410361096
参考文献:
[1] 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陈维、季琳琳、戴晓薇、何生富、刘德胜.淮南市泥河镇采煤塌陷区后湖生态园模式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318-15320,15412.
[2] 夏海山、夏正伟、王凌绪.采煤塌陷区规划的策略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景观生态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7.(10):31.
[3] 王辉、汪应宏、卞正富、刘小丽、鞠元江.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动态补偿机理与规划实践[J].中国土地科学.2011.8.(8):25.
[4] 孙功.淮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路径[J].环境保护.2013,(17):63-64.
[5] 宗云峰.采煤沉陷区移民安置问题探讨[J].中国煤炭.2012.10.(10):38.
[6] 王福琴.安徽省两淮采煤塌陷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建议[J].安徽地质.2010,20(4):291-293.
[7] 刘飞,陆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612-618.
[8] 康继田.矿业法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作者:程春娥 程卫峰 黄洁 单位:洛阳市新区水系管理处 洛阳市水政监察支队 洛阳市河渠管理处
城市水系湖、渠生态治理是一项持久的环保工程,我们除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外,还应采取将城市市政雨污分流,湖、渠两岸污水截留的办法,为湖、渠截断污染源,截断后的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过生化二级处理后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再排入渠湖。城市水系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对城市水系富营养化,要采取改变水域的水文和物理特性,这是减轻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一是减少水体中的磷负荷;二是削弱负荷;三是加强管理,严禁养鱼投饵,水裴河。断面上游建有香山中型水库一座,建有小型水库18座,总控制面积108㎞2,占测站控制面积的39%。香山水库最大库容量8380万m3,水库除防洪外,主要以城市供水为主,发电和少量的农业灌溉为辅。为了增加入库来水量,又在金水河的一条支流上建拦水坝一座,引金水河水入香山水库。河流特性卵石河床。断面以上干流长度25.6㎞,干流坡降4.7‰。测验河段顺直,无串沟,左右岸直立浆砌块石,河床规则。基本水尺断面在右岸。基本水尺断面上游1000m有公路桥一座,基本水尺断面下游100m处的公路桥为本站的流速仪测流断面,断面控制良好。新县站所在的潢河属山区性河流,洪水来得快去的急,洪峰滞时一般在0.5h左右。洪水特性本站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洪水类型主要是暴雨洪水,暴雨多集中在汛期,常发生在6-8月,以7月发生的频率最高,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低压槽、冷锋面、切变线、涡切变和台风等。西南低涡切变线东移是本区域暴雨的主要天气成因之一,它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这种现象。洪水特性主要由暴雨特征和地形特征决定,流域内大部分为大别山区,地势由北向南逐渐抬高,有利于暖湿气流的进入,气流在行进过程中受山地的阻挡和抬高,往往在山前形成地形雨。受季风影响,年内降水量高度集中,约50%~60%集中在6-9四个月,大洪水多发生在7、8月两个月份,其余月份也发生过较大洪水。
测验的影响因素基下1.5㎞和3.0㎞各建有一座橡胶坝,橡胶坝蓄水对测流断面影响较大。通过近5年的流量测验试验摸索,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基下1.5㎞处的橡胶坝雍水使基本水尺断面的水位常年保持在82.00m左右,水深达1m以上,对本站低水流量测验影响很大。流速极小,早已超过流速仪的使用范围,测流断面只好向上游迁移,由于上游情况复杂,共有4个长期临时断面,从而大大增加流量测验的劳动强度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受水边水草生长的影响,同一水位,间隔一段时间后,面积变化很大;二是水位抬高后,水体循环慢,自净能力差,富氧化快,河底水草生长旺盛,直接影响断面流速的分布,每次都要先清除断面上下游的水草后,才能施测;三是临时测流断面一般较窄,流速增大,在光滑的卵石河床上测流危险性大;四是临时测流断面涨水期测流历时延长,对测验的精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定线推流近几年来,国家对山区山洪灾害防治和预警的建设工作逐步推进,使我们能随时掌握上游的雨水情变化,为合理布置测次,满足定线推流提供了依据。我们的做法是:平水期,增加测次,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定线推流;起涨初期,受橡胶坝影响,水位虽变化很小,但流量变化却很大,加密测次,一般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定线推流;上游继续降水,橡胶坝影响因素消失,用连时序法、临时曲线法定线推流。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测流时,橡胶坝突然放水的现象,影响定线推流的精度,对此我们正积极探索用蓄变曲线定线推流。值的注意的是,采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定线推流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极值最好采用实测值,因为外延的度不好掌握,二是流量结点的摘录必须和水位结点的摘录一一对应,特别是实测流量转折点,因为整编程序是以水位结点为依据来控制整编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