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37: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税务精细化服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管网现状;供水水质;细化管理;提升服务
中图分类号:U664.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供水管网的管理制度和体制已经不能够很好推进供水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供水品质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之上要建立和健全管网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精细化管理对于城市供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供水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供水的现代化。
一、现阶段城市供水管网现状和遇到的困难
1.目前城市供水管网使用的材料都是易生锈和结水垢的,比如铁管和钢管等,如果使用的时间比较长或者承受外力作用,管网内的水很容易变黄或产生怪味,因此以后在选择管网时一定要选择抗腐蚀和不释放有毒物质的管材。地方管网在铺设时稍有不慎也会影响水质,比如对网管冲洗的消毒水浓度过低,不能够对管网进行有效的杀毒;管网的冲洗时间过短,也不能够很好的冲洗网管内的有毒物质;检验不符合相关标准便进行供水;有些地方管网渗水但未及时发现等等,这些原因也会影响到用户用水的水质。
2.一般情况下出厂的水质和管网相比,有时氯的含量会高些,在浊度和溶解度方面会稍微有一些降低的可能,可是其他的一些指标应该是没有明显的差异的,但是如果供水管网采用的是水泥衬里的钢管或钢筋混凝土衬里的管材,那么用的时间长了以后会出现内比出现大量的水垢,最终会导致锰、锌、铅等重金属和各种细菌的指标严重超标,这样会直接影响到管网内的水质,用户饮用这样的水就会对其健康构成威胁,正常情况下管网的使用时间超过6年,管网的腐蚀和水垢就会对水质造成影响,而且是使用的年限越长,里面的水质就会越差,水流的速度也会变慢,水流的方向也会有所变化,这些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想象到管网内的水质,所以要及时更换使用的年限比较长的易生锈的管网,当然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选择优质的管材,同时要通过各种手段合理的进行控制水的流向和水的方向。
二、重视对水质的检测、建立水质评价体系
1.保证出厂的水是合格的是确保管网水质的前提,因此要从源头出发严把质量关,并且通过技术的提升和科学的管理来优化水厂的出水指标。加强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用户用水这些环节的水质的监测工作,通过对在线仪表连续监测水质,确保水质各环节百分之百达标。
2.通过建立建全供水精细化管理体系实现区-片-块-单元的管理模式。对各个管网比较关键的点设立中心控制点,逐步实现对各环节的全程动态监测,这样就会对管网的供水量、水压、流速、水质等掌握的比较清楚,对于保障用户用水提升管网精细化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3.在过去要查找并且消除掉管网水质的死角是非常困难的,但对管网进行分区来管理以后能够使工作人员依据水流的方向及时发现和管理好管网水质的死角部位在哪,并及时进行处理。依照对管网的关键点的水质进行监测的原则,可以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对用户用水-小区用水-市中心管网用水-水厂设立关键点,形成水厂-市中心管网用水-小区用水-用户用水的四级管网水质监测的立体监测控制体系,来进行优化管网水质监测点的设立,从而实现逛网水质监测无死角的目的。
4.要在四级管网水质监测的立体监测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对关键点的水质的立体评价体系,对水厂-市中心管网用水-小区用水-用户用水等关键点的水质进行及时客观全面的评价,客观的去分析管网内水质的相关数据,并依此进行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并且可以通过实行管网的精细化管理来动态的实现数据和水质的联动。
5.合理的对现行供水设施进行调查和评估,平时要定时对供水管网和供水的一些基本设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监测对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评估,加强对供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对供水阀门的具置进行精确定位,如有改变应及时在相关资料中进行更新;对于一些阀门等重要的供水设备要不定期的进行监测性开或关;定期对消防栓内的死水做排放处理,防止时间太长而影响到整个管网的水质;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减少低水速的管网,加快对老旧管网的更换,消除死水管网,加强对地区老旧管网铺设的改造,对于有实质安全隐患的管网要进行优化布局重新铺设,消除管网隐患,提高实质和水压。
三、提升供水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作为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精细化管理已经在广州自来水公司先行推行,它以片-区-单元作为供水服务的目标和方向,把提高水压和水速、优化水质、合理计费、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等服务项目看作是一个整体,改变了原来粗犷的服务形式,真正实现了为人们服务。这一区域采用精细管理以后,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用户手里会有该片区的联系方式,出现任何问题可以直接与片区工作人员联系,工作人员接到信息后会及时处理。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用户可以通过填写工作反馈表反映出来,
2.片区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该片区用户内的用水情况,通过张贴水质检测报告,实现实质的透明化,最大程度上减少用户对水质的顾虑。
3.工作人员不定期的通过细致的排查片区内的水表,现在已经杜绝了无水表用水、坏表用水的现象。
4.精细化管理以后大大减少了水费的欠交和迟交的现象,该地区的用水纠纷也很少出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使企业的生产费用得到了及时的回笼。减少了生产的压力。
四、结语
管网的水质是影响终端用户水质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受到多种因数的影响。供水水质和服务保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及时将供水的管网进行分区和划片,明确各片区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一理念,加强了对管网的监督和控制,确保了终端供水服务的质量。精细化管理对于保障人民用水安全,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及调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从2013年开始,很多专家就对浙江丽水市的遂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有声音认为,遂昌模式是难以复制的,这也是丽水下设的几个电子商务百强县特色各不相同的原因之一。不过,尽管模式难以复制,但营销手法却能够得到发扬,遂昌的土鸡销售案例已经在中国西部某小县城被成功复制。
但是,想要让区域电子商务能够有长足的发展,势必需要长效机制,而不是靠单纯的爆款。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保障,从政策、市场等各个方面入手,针对政府、平台、网商、供应商的不同需求、角色定位和制约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公共服务体系中,培训教育、孵化支撑、平台建设、营销推广四大服务,能够解决区域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瓶颈,有效补充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生态链缺失,满足政府需求和市场需求。
不同阶段的网商需要哪些扶持
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平台、网商、供应商的实际需求各有不同,又相互紧密联系。资源有效投放、更好的消费体验、食品安全、网商培训、企业培训、产品包装、营销策划等一系列问题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无形的网阻碍着区域电商的发展。
根据阿里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破0成交、2心、4钻是卖家发展过程中的3个重要拐点,由此对应的4个阶段也就划分了出来。
第一阶段为初创期。这个阶段的网商刚涉足电子商务,市场竞争力弱,坚持不下去而选择放弃的现象很多。对这批网商的孵化支撑动作尤其重要,产品分销、创业班培训、专业团队的帮扶、相关政策的激励是必要、也是有效的手段,能够帮助他们度过最初的艰难时期。
第二阶段为成长初期。这个时期的网商基本可以养活自己,发展速度快的可能还需要安排帮手去打理包装、发货等次要工作。此时他们需要的是专业的培训,譬如美工、营销、客服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培训,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和自身的生存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第三个阶段为成长期。这个阶段的网商呈现出“小而美”的特征,个性化、品牌化、渠道化已经让电商生态变得多样化。区域销售、土特产、线上线下等模式在他们中间逐渐显现。这个阶段的培训和引导工作,以管理和流程化为主要方向。
第四阶段为成熟期。4钻以上的网商群体已拥有成熟的团队,经过前面3个阶段的磨练,能够很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参与市场竞争。他们需要的不是现金的奖励,一次大型活动的资源对接对他们而言效果更佳。这个阶段,网商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升级转型,需要的是开设企业的绿色通道和场地房租的扶持政策。
公共服务中心的四个支点
1.系统的培训教育
公共服务培育主体包括政府主体、供应商和网商。
政府主体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定位和抓手需要明确,引用淳安县县长郭东晓的见解:“电子商务是一种工具,政府要学会合理使用工具,区域电子商务的发展要避免职能部门焦虑症。区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时间节点给予最合理的政策指引和资源对接。”
对供应商来说,升级转型需要企业负责人、部门经理、工作人员自上而下的思维转变,否则就会变成“脑袋转了身子没转”、“身子转了腿没转”的局面。
而网商群体需要包括创业班、提升班、专业班、精英班、沙龙、论坛等一系列不拘形式的培育工作。
2.细心的孵化支撑
网货供应平台、电商创业大楼、网商培育支撑团队、企业产品设计团队等等都是孵化支撑工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核心是以公益为主、市场为辅。
3.务实的平台建设
特色馆、产业带的建设是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呈现,是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合理闭环。通过特色馆、产业带的建设来倒逼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是理顺政府工作机制、提升区域电子商务运营能力、树立区域电商产品(产业)地标的有效手段。
4.专业的营销推广
在电子商务市场“跑马圈地”,树立区域产业地标品牌,实现区域落差“弯道超车”,将传统、产业及节庆品牌与电商进行延伸推广。单品突破是增强区域电商发展的有效方法。通过营销推广树立区域品牌文化、协同产业发展,进而孵化帮助网商,是合理的区域电商发展思路。
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闭环,这个闭环主要表现在:区域政府理顺工作机制,以招投标的形式购买公共服务,设立公共服务中心机构,通过公共服务机构挖掘特色产品,提供平台对接与营销推广,同时提供培育支撑,服务区域电商发展。
公共服务中心通过教育培训、孵化支撑、平台建设、营销推广四大服务体系服务区域电商发展。通过资源有效对接、平台项目合作、特色产品营销推广获得区域经济增益,进而反哺地方政府。以电子商务方式进行营销推广所带来的线上和线下潜在购买力的变现,主要依赖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这些信息的把握,以及当地产业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购买需求。
案例分析
地点:甘肃省陇南市成县
单品:成县核桃
现象:通过县委书记李祥为成县核桃代言,核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900余万元,成县农民人均增收360元。
分析:县委书记李祥为本县核桃代言,在互联网上吆喝卖核桃。其新浪微博“核桃书记”粉丝过20万。
论文关键词:农村污水,就地处理,地下渗滤
在我国广大的郊区和农村,还有很多居住区比如自然村落、部队营房存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采用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单的技术就地处理此类污水,是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做法[1]。地下渗滤处理系统由于构造简单、建设费用省、运行管理容易,是一种常用的就地处理技术。它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一定构造、距地表有一定深度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使污水在其中经过过滤、吸附、生物降解和化学反应等过程并得到净化[2][3]。
近年来,地下渗滤处理技术在太湖流域的应用呈增加趋势。地下土壤、草炭渗滤系统处理效果好,常见水力负荷为2-4[4]。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低负荷意味着占地大。为节省土地,常常采用粗砂替代土壤或者草炭作为渗滤介质,利用粗砂更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提高水力负荷减小工程占地。此外,太湖流域地下水埋深浅,有时地面以下不到1m即可见水,可以构造地下渗滤系统的空间有限,常常采用浅层粗砂渗滤系统。
一些文献报道的地下渗滤系统的处理效果,是在污水连续连续流入,依靠重力自由排出的试验条件下得到的。这与实际的现场条件有所出入。在处理小型居住点污水的工程实践中,地下渗滤系统常遇到两个情况:(1)非受控地间歇进水。地下渗滤系统直接承接化粪池出水,化粪池污水靠重力进入渗滤系统。由于化粪池本身没有水量调节功能,其排水由用户习惯决定是不连续的,因此渗滤系统的进水也是不连续的。(2)动力间歇排水。渗滤系统的集水管在地面以下80~100cm深处,当平原且受潮汐影响地区不具备重力排水条件时,需要设置泵井动力排水。由于这一类地下渗滤系统的处理水量小,泵井排水只能间歇进行。换言之,污水在渗滤系统中蓄存,当排水泵开启时快速排出。
本文通过建立模拟试验装置,在12.5的水力负荷下,模拟不同的进水和排水方式,研究其对地下350mm厚粗砂渗滤系统(以下简称粗砂渗滤系统)净化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柱
采用某污水处理厂沉砂池出水为试验用水。由蠕动计量泵按预先设定的连续或间歇进水流量将污水提升到试验柱中。
采用4根内径为200mm的有机玻璃管,自下而上分别装填50mm粗砂(垫层)、100mm高炉渣(集水层)、350mm粗砂(渗滤层)、300mm阶梯环填料(布水层)、200mm土壤(覆盖层)。考虑到小型居住点化粪池排水具有周期强、瞬时负荷高的特点,在粗砂渗滤层上增加阶梯环填料布水层,它提供缓冲调蓄功能。阶梯环充填密度105kg/m,直径φ16mm,堆积孔隙率88.4%。粗砂连续性尚好,d=0.2mm,d=0.5mm。穿孔布水管通入到布水层中,集水层内设集水管收集处理出水。
1.2运行方式
1.2.1设计水力负荷
参考标准图集03SS703-1,设计日水力负荷为0.125(12.5)。
1.2.1进水方式
在日水力负荷相同的前提下,采用连续和间歇两种进水方式,见表1。
表1进水操作参数
进水方式
进水量
/
设计负荷/
进水负荷
/
流量/0
连续
3.9
12.5
87
2.7
间歇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对策;西方各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141-03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政府的低效和财政危机,西方各国纷纷反思“官僚制”的弊端,进而提出了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公共选择理论、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
1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服务市场化最初的理论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关注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主张重新界定三者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缩小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扩大市场与社会的作用;主张打破政府垄断,建立公私机构之间的竞争,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私人企业、非营利组织、半独立的公共企业也可以提供公共服务。公共选择理论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理论依据。
2 治理理论――公共服务市场化最直接的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治理理论有机融合了各种竞争性理论,成为了西方学术界指导公共管理实践的一种新理念。该理论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在此理论指导下,西方各国近年来正在掀起一场以公共服务市场化、地方政府分权化和执行机构自主化为特征的行政改革浪潮,其中最核心的主题就是公共服务市场化。治理理论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提供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非划桨;政府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对政府公共服务产出结果的高度重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有限市场化”。治理理论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
3 新公共服务理论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最根本的理论依据。新公共服务理论有七大核心观点:服务而非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责任并不是单一的;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和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把市场理念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神话。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共产品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核心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和生产,如国防、外交、国家机关管理、警察、国家安全和社会保障等;另一类是混合公共产品,私人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参与提供,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能源、公共服务事业等等。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在公共服务领域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大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走市场化之路,依靠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通力合作,鼓励和支持非政府、非赢利组织积极参与,形成政府、非政府和非赢利组织和私营部门三足鼎立的局面,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降低成本,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二、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发展经验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英国为开端,西方的主要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这一改革降低了政府成本,缓解了财政负担,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概括起来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发展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 市场化模式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公共服务领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和民营化的方式,实质上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能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市场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通过制定标准和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则又发挥了政府宏观管理的作用。因此,市场化取向的公共服务项目的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动作缺乏效率,而市场动作缺乏政府公共支持的问题,从而实现了政府与市场在职能上的彼此分立和各司其职,效果上的相辅相成与优势互补,真正做到将市场机制与公共职能有机结合。
2 市场化模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政府机构。西方国家广泛采用市场化模式达到政府职能卸载和机构精简的目的。市场化模式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关系:政府职能主要在于“掌舵”,而具体“划桨”职能则由市场完成。民营化、合同外包实现了部分职能由政府向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转移,有效调整和优化了政府职能。此外,市场化模式为机构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凡可以由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完成更好的任务不应继续保留在公共部门”的思想主导下,西方各国政府开始推行决策与执行分开,如英国建立“执行局”,美国设立“法定机构”,把原来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能,如后勤管理、社区维护、咨询服务等以合同制形式转包给私人或非政府组织承担,这样政府内部可以撤销从事这些业务的常设性机构,从而大大精简机构规模。
3 市场化模式有利于剥离政府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率。随着社会事业的地位凸现,必然使公共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在这种背景下,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既要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不断充实到公共服务领域,从而使政府资金的支配与使用压力加重。因此,剥离政府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便于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与此同时,一些公共服务项目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对化解不良资产,卸下财政包袱也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的大量证据表明,公共服务市场化往往能取得比在政府垄断服务下更高的生产率。如美国通过合同出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明显的效果是扩大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财源及技术力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关研究也表明,公营部门提供的服务成本费用,平均比承包商提供的服务成本费用要高35%一95%。
4 市场化模式能扩大民主参与,激发民间活力。从政治民主走向行政民主是民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代行政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通过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社会力量,实行多元服务供给,实际上是政府向社会的“权力返还”和社会对行政的参与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民主化的一种表现,从根本上有利于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公民或是通过直接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或是通过协商、听证、公决、质询等形式影响公共决策,不仅能实现民主化,而且能实现“无缝隙服务”,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英国《公民》和加拿大《公共服务2000》都是提高顾客满意度,扩大民主参与和增强回应性的很好例证。
当然,西方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发展实践中,在市场机制与公共职能结合的改革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我们
在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发展经验的同时,要结合中国同情,不可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国家市场化发展模式。
三、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体制方面,逐步放宽了外商以及国内民营企业直接投资基础项目的限制;二是实行政企分开,进行公司制改造,打破垄断,促进竞争;三是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部分地引入市场机制;四是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五是在社区服务方面,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委托第三部门提供服务。目前,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趋势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中国政府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时间较短,涉及的领域也较为有限,在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基本实行垄断经营,市场化份额比较小。在已经推行了市场化的领域,又产生了资源的私人垄断、国有资产流失、公共利益受到忽视,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政府公共责任缺失、法律制度不健全、第三部门发展滞后、盲目借鉴西方经验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总之,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也亟待解决。
四、提升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的对策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主要趋势,它是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因此,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以开拓创新的态度来推进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本人结合西方国家市场化发展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对推进中国市场化改革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政府责任和市场责任。一方面,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公共服务市场化后,并不等于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彻底消失,虽然政府可以把具体的服务事项以承包或其他方式移交给民间机构去办,但政府移交的是具体服务事项的经营权和部分管理权,而不是所有权和带根本性的公共服务责任。因此,政府作为委托人必须对其人(私营部门或第三部门)进行监督控制,促使承包方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约定目标,降低风险,并且鼓励其创新和提高效率。这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市场化后,政府和市场并非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对抗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合作态势。所以,应把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配置权利适度还给市场,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势。而政府则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由直接生产转为组织协调、规划决策、加强市场的法制建设及监督管理,强化市场责任,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法制建设。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保障市场化过程的规范化,便于政府监督和控制。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减少市场化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因素,防止私营部门弄虚作假和公私勾结。目前,中国民主监督制度尚不健全,尚未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也没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改革难免出现“暗箱操作”,这样反而会增加公共服务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等,并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保证信誉良好、资质优良、价格低廉的企业承包公共服务项目。总之,政府要通过立法,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3 大力培育市场,促进第三部门发展。有学者研究指出,“2000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市场化程度未超过50%,以此为基数,到2010年接近60%,2020年达到70%,成为准市场经济国家。”由此看来,中国目前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只能在逐步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另外,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发展经验表明,各类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有着政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社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力量。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第三部门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治理的三大支柱。中国的第三部门,即非政府组织,其主要价值取向就在于重新审视和调整政府组织与市场和社会、政府组织内部层级间的各种关系,改变政府作为社会唯一权力中心的格局,通过授权和分权,将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自治组织等多中心的组织制度安排,引入到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生产之中,使它们与政府组织共同承担起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目前中国的第三部门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要不断完善第三部门,为其在注册登记、筹措资金、开展活动等方面提供帮助,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4 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模式,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市场化范围和方式。公共服务市场化虽然是世界各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普遍趋势,但由于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具体形式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特点。如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在传统上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且合同主义盛行,因此,这些国家主要采取民营化、合同承包、内部市场等方法。在美国,由于很少存在国有企业,政府一般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所选择的市场化方式不同于英国等欧洲国家,主要是放松管制、用者付费、产权交易等。中国和西方国家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背景也不相同,因此在确定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范围时,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发展模式,而应该根据具体国情和不同公共物品的性质来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义务教育以及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等,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应该全部由政府供给。部分具有非竞争性强和非排他性弱的服务,如邮电、电信、民航、铁路服务等传统上属于垄断,应逐渐打破垄断,国有公共部门可进行公司化改革,通过入股方式吸引外部投资主体的参与,同时政府发送市场准入的限制,将一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交给私人部门去完成,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实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另外,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弱和非排他性强的服务,如公共环境、文体事业、公共医疗、公共交通和社会保障等,则可引入竞争机制,由市场进行调配。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该局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实现城管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规范化执法是依法、文明、公正执法的必经之路,是城管执法工作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要求。他们始终坚持以“提高队员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为目的,以打造执法人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重点,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手段,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
该局时刻注意体现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出效益”的工作理念,先后制定并完善了83项内部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发至人手一册,同时实行领导巡查制、路段负责制、徒步执法制“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监督考核机制,把各项工作逐一量化,纳入到考核范畴,严格实行打分制、执法监督日通报制、末位淘汰制、绩效挂钩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严格兑现奖惩,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在全局喊响一个口号,倡导两种精神、强化三种意识、树立四种风气、培养五种能力。一个口号是“负重实干、执法为民、坚韧创新、奉献有为”;两种精神是“爱岗敬业和严格执法”;三种意识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四种风气是“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踏踏实实、令行禁止,加强信任、相互支持,发奋有为、争创一流”;五种能力是“依法执法、严格执法的行政能力,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高效能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使执法人员能够灵活运用“明、活、勤、礼、严”五字执法技巧,锻炼执法人员招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即能胜的工作作风。
龙江县行政执法局牢固树立依靠人、围绕人、为了人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融入“人本主义”的理念,构建起新型的管理模式。他们采取“人性化”管理政策,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正确处理执法与教育、执法与服务、执法与处罚的关系。牌匾审批工作中,在坚持统一规划审批,区域规格一致,向高档次、高标准发展的同时,坚持上门服务,谁家要挂牌匾,只要一个电话,执法人员就会到现场帮助设计图案、规格、形状等,并现场办理审批手续,给业户提供方便。
该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服务为本”的理念,遵循“一教育、二警告、三处罚”的工作程序,在纠正违章时先敬礼,问“您好”,再出示证件,说明违章事实及依据,做耐心地说服教育工作,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开展与业户谈心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被管理对象感受到他们的文明服务,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他们在为民服务上做到“四个一把”即“老人扶一把,小孩领一把,自行车摆放理一把,为民服务帮一把”。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等问题上做到“四一、四心”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接待群众热心、听取申诉耐心、答复询问细心、处理问题用心”。
该局以宣传为手段,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公益广告宣传、专题专访、街头宣传、社区宣传、志愿者活动、广场演出签名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城管法规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等途径深入临街店铺、社区、学校,大力开展城管法规知识和城管执法工作职能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城区主要街路显著位置悬挂了《人人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让龙江市容更靓丽》等10余个条幅,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城管法规教育,进而不断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城市管理、维护周边环境的自主意识。
【关键词】税收;精细化管理;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113-1.5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20多年,特别是在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趋向国际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民营经济扩大化、城市化和政府行为规范化,在此动力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仍旧快速发展。但是,过去粗放式的税收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需求,给税收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缺陷和弊端。尽管税收收入一直保持上涨的趋势,可是其中隐藏隐患也不能忽视,主要表现为税收成本太高,调整税收,没有所得税,收过头税,个人所得税,地方政府干预,税收仍然盛行,税收流失。因此,加强税收管理,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成为中国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的主要措施。精细化管理是在同一时间改变过去的经营方式粗放,传统的管理理论为基础,实施精细化的各级管理人员,可以降低成本,最大程度的一种管理模式,以增加利润。
一、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税收精细化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将基于集成,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学,在税收法律的前提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纳税人提高税务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收集和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好,工作职责标准做工精细,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工作程序和系统。税收精细化管理就是针对现存的粗放型管理方式的局限与不足,根据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对现有税收管理格局通过分类、细化、简并、延伸,进行优化健全,甚至结构重组,加以系统整合,从而促使各岗位严密、细致、充分、能动、和谐,进而形成科学、合理、周密、简明、高效的税收管理格局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二、税收精细化管理在税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税收征管。税收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基于信息网络,加强和实施进行分析,评价税收管理,税收管理环节,明确职责,优化税源管理工作流程,信息共享中的税务部门内部的建设模式,良性互动的有机统一,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对不同行业的具体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减少税收流失,提高税源监控的效率,减少税源控制成本,促进税源管理,提高质量。有利于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是税收管理行政行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管理与服务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税收精细化管理是严惩偷逃骗税行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创造公平公正税收秩序的根本保证,也是对纳税人最根本的服务。
三、税收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目前税务管理所处的状态。税收信息化建设角度:目前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CTAIS税收管理系统、金税工程、进出口税收管理系统等,但各大系统后台数据库互不兼容。可以说目前税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不能很好满足税收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税务人的组成人员:税务人员是收入管理,税收管理问题的第一个元素,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当前税务人员管理系统,人员进入渠道不畅,只有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税收人员才能得到及时补充,在基层单位收集的严重问题数量不足,而行政任务在基层部门每年都有更增加,致使税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越来越大。税收管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目前,一些日常的税收征管业务,没有统一的标准,自由裁量权造成税务人员有一定寻租空间。当前的税收管理细节存在不好的地方,使的税收执法不规范。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制度的限制,也因为执行的困难以及税收设计方面的原因,在这些问题的税收服务的满意度和税收管理效率的工艺设计方面存在着问题,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方式,税务部门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可以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进行转变,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提高税务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引入税收精细化管理,通过税收管理精细化改造,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四、对于税收精细化管理应采用的策略与措施
税收精细化管理应用策略。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科学的制定各种制度;工作流程顺畅;秩序规范。
提高税收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建立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行政管理机制;健全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素质,优化人员构成。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流程再造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通过实施税收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业务流程重组和重新设计是指对企业流程的重新设计,能够成本,质量方面是企业获得动态改进,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加快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应用的信息平台;建立税收管理员平台;建立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加强税源管理是实施科学税务管理的最终目标,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把税源管理作为实施税收管理工作的重点。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发展是税收的主要来源,但在严格意义上的税收是不平等的税收。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如下:可以通过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来达到强化税源管理的目标;开展纳税评估挖掘税源管理的深度;以规范服务为重点,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加强纳税人基础资料管理。
五、优化我国税收制度应采取的方案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优化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使其更加适应税收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建立和健全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税收法律体系;税是法律规定的,按照政府的规定征收的,对税收基本法认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税收执法效率和权威,应尽快落实基本法律和相应的税收法律,使我国税收法律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规范税种设置,简化税率结构;税种设置要规范,各项流程都应有明确的法律程序,不能重复设置,让纳税人和税务机关都应该对税收品种清清楚楚,避免繁琐、重复、交叉。
规范优惠政策,使其具有可行性;税收优惠政策要尽量固定规范,提高管理上的可行性。
逐步降低税负,充分调动纳税积极性;税收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直接与纳税人的经济利益相关。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应确定一个合理的税收水平,通过完善税收制度,在纳税人可以承担的税收负担水平下进行调整,使企业使得纳税人主动依法纳税,提高税收效率。
【关键词】税收法制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
一、税收管理现状
(一)税收管理法制化现状
构建和谐税收关系必须依托税收法律,依法治税是和谐税收的基本保障。通过税务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征税,纳税人和全社会协税护税,为税收制度的运行提供良好法制环境和法制保障。但因税务机关相关人员素质问题,使得个别税务人员施私恩,谋私利,搞特殊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泛滥,影响税收管理的有序进行。
(二)税收管理人性化现状
执法人性化,加强征纳信赖合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倡导与人为善的社会氛围。使和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税务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当今,在税收管理过程中,个别税务机关的服务意识不强,衙门思想根深蒂固,体现在工作中就是生、冷、硬,使征纳双方关系紧张,影响了工作效率,有些税务干部不尊重纳税人,有权利越位的现象,不能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税收管理精细化现状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细”。在税收征集环节中,税务机关强调了精细化管理等方法,但却不能使得精细化工作下足,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依据前期的经验表明,在税收工作环节中,必须把精细化、标准化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避免因小失大的局面的出现,强调工作的成效,而不是速度,使得税收工作在精细化、人性化及制度化的精髓指导下,不断升级完善。
二、税收法制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构建
(一)税收法制化构建
依法治税是税法制度下的中心环节,其核心是通过相关法律条文规范税法执法行为,保障税民的合法权利,确保税收全过程都纳人法律规定的环节之内,使税收活动的参与主体都能够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行使其相关权力、履行其相关义务。目的是确保公民在税收法制化前人人平等,维护国家的财政收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
1.更新税收工作观念。对税务官员及各级政府人员进行税务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其依法治税、强化税收管理的意识。
2.加大税法宣传力度。①加强税法知识普及教育,使纳税人知法、懂法、自觉遵纪守法,提高全民依法纳税意识。②认真学习税收法律、法规,强化税务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使税务人员加深对税收基本法规的理解。
3.加大执法力度。①强化税务处罚,增强执法力度。②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从税务机关执法特点看,过错追究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岗位责任制追究,包括对违反劳动纪律、工作纪律的责任追究;二是税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三是税务违法违纪的追究。
(二)税收精细化构建
1.岗位体系精细化。要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按“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相当”的原则,确定每一岗位能级要求、岗位职责、质量目标、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工作内容、质量控制要点、表证单书、支撑文件、责任追究办法,建立覆盖全系统每一岗位人员的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
2.工作标准精细化。分岗位设立考核指标,并力求将原来的概念性评价指标改为显性的数量考核指标。如对企业税收管理员,设置税务管理、税源监控、征管监控、违章处理等考核标准;对个体税收管理员,设置纳税申报率、入库率、税收评议、税收管理、资料归档、建账建证和政策辅导等考核标准,实现税收征管和税收服务标准的精细化。
3.工作程序精细化。对税收征管的每一环节、每项具体工作都制订详细周密的工作流程。优化征管程序,细化每个管理事项在各征管环节和岗位的分布,细化各征管事项的具体工作要求,细化各征管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制约的具体内容、方式和要求。
4.制度管理精细化。将工作考核的重心放在管理制度的落实上。要通过开展执法监察与目标考核,检查每一部门、每一岗位、每一人员是否按作业内容、作业标准、作业时限履行本职,有无不作为、执法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的行为,保证制度有效落实。
(三)税收人性化构建
利用税收网络化,确保税收网上受理、勘察、审批、登记、发证、纳税等一体化,节约企业及税务机关的实效性,同时因未能及时办理相关税务事宜的,税务机关应把握好 “亲情化”服务理念,切实体现税务机关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三、总结
面对当前工作面临的问题,税务部门必须转变管理理念,结合税收部门自身发展,构建现代税收管理体系,通过提升税收法制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指导,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加大对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来确保税收管理顺利展开,推动税收管理顺利发展。同时本文通过如何提升税收法制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以期望对税收管理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有所帮助,对国家税收管理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于得智.关于加强税收行政执法监督的思考[C].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汤贡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税收法制建设[C].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
[3]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周敏,彭骥鸣.税收行政管理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 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第1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一、文献综述
“管理问题是税制改革的核心而非辅助的问题”( Richard M. Byrd,1989) ,[1]( P213)精细化管理是在税收常规管理基础上对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税收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的税收管理部门,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不断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如何有效评估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税收征管水平,以及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工作,建立全新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与模式,己成为当前税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国外,税收精细化管理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等人,在他们提出的课税原则中,从税制行政成本最小化角度讨论税收管理优化问题。而将税收征管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 Musgrave,1973)[2]( P85 -97)提出税收管理的有效性与一国经济结构、收入水平及分配结构、纳税遵从度、税收管理部门与法院对税法执行程度等有关。美国学者詹姆斯•沃麦克和丹尼尔•鲁斯( James P. Womack,Daniel Roos,1999)[3]( P247 -289)主要探讨了精细化管理的起源、原则及应用范围,认为精细化管理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是为了防止工业化大生产出现浪费而应运而生的。卡洛斯•西尔法尼和凯瑟琳•巴尔( Carlos Sizvani,Katherine Baer,1997)[4]根据税收差距大小,将税收管理水平按税收差距分为四个区间,分别是小于 10%、10% ~ 20%、20% ~ 40% 和 40% 以上,对应的税收管理效率分别为很高、相对有效、相对无效和非常无效,并指出了对应的征管目标和方法。国外已经对税收管理进行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方法,为我国税收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但在国内,相对于理论研究,税收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起步更早,发展更快。从 20世纪 80 年代开始,税务部门从征管实践中摸索出许多改革经验,如税收征管模式、税务机构设置、信息化征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在理论分析中,首次从精细化视角分析税收管理的是叶峥、藏显文( 1994)[5],但他们主要是对我国涉外税收政策进行探讨,所提精细化管理是对“宜粗不宜细”立法模式的检讨和扬弃,并未对税收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与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理论与实务界对税收精细化管理研究逐步深入。在对精细化内涵的理解方面,汪中求( 2008)[6]指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对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标准化、程序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各组织单元精确、协同和持续运行;在税收征管现状方面,张咏苹( 2004)[7]( P89 -138)认为当前税收管理瓶颈在于负责税收征收管理的一线机构偏少且过于集中、税收管理员制度不够科学、征管流程不够合理、纳税服务不够改善; 在税收管理改革取向方面,许月刚( 2002)[8]提出应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征管程序“简易化”、管理手段“多样化”、管理方式“人本化”和人员素质“专业化”。黄泽勇( 2006)[9]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管理中,由于缺乏个人纳税代码,使个人所得税征收困难,存在个人收入与纳税不对称的情况。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健全个人纳税代码制度,制定《个人纳税代码法》,以更好地堵塞偷、漏税现象。曾国祥( 2002)[10]( P67 -98)提出税收征管改革中机构设置要遵循精简、高效和便利原则,不能增加机构,增加成本。2004 年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谢旭人指出,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11]虽然目前对税收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其在税收管理领域仍是一个较新概念,众多学者并未对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改革路径形成共识。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精细化管理,仅仅是针对“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现实提出的治税理念,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促进税收精细化管理贯彻落实的制度体系,甚至对“税收精细化管理”亦未曾进行准确定义。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税收精细化管理进行进一步探讨,追溯其理论渊源,定量分析税收征管因素在我国税收增长中的作用,并针对我国征管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二、税收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税收精细化管理就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纳税人实际状况,将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相融合,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税收精细化管理目标包括管理对象精细化、管理手段精细化、管理内容精细化和考核评价精细化等。从理论渊源上讲,税收精细化管理是在汲取现代西方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理论、精益生产理论、纳税遵从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成果而逐渐演化发展起来的,并与税务部门工作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管理办法,税收精细化管理是对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 一) 流程再造理论
流程再造理论是美国首创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以生产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及运作方式。为了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以生产流程为中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方式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对企业原来生产经营诸环节进行全面调查和细致分析,将其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之变革。根据流程再造理论在税收精细化管理中的运用,需要对税务部门的外部征管流程和内部控制流程,按精细化的要求,彻底改造、剔除不必要的税收管理环节,以税收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整合设计外部征管及内部控制方式。
( 二) 精益生产理论
税收精细化管理发轫于精益生产理论。精益生产源于丰田生产方式( TPS) ,丰田公司认为,在等待、搬运、工艺流程、安排库存等环节及由于生产过量、产品缺陷等原因,如果管理不当均会造成浪费,这些浪费对企业生存发展足以致命。要有效减少浪费,需要在生产、库存、作业再分配等各环节精益求精,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给丰田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回报,其生产与管理方式也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了 14 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历时 5 年,对丰田制造方式进行探索、总结及提炼,并将该生产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广为传播,并跨出了制造业领域,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交通运输业、服务业、软件开发等行业得以应用与发展。税收精细化管理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税收工作中,吸收精益生产理论的精髓,避免粗放式管理,提高征管效率,降低税收成本。
( 三) 纳税遵从理论
纳税遵从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使自身行为符合税收政策意图和税收立法精神,准确计算应纳税额,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纳税遵从理论源自美国,主要包括对税收遵从度的研究和对遵从成本的研究。按纳税遵从度理论,纳税遵从主要分为三类[12],包括由于担心因逃税而受到处罚的防卫性遵从、由于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十分严密而无机可逃的制度性遵从、由于对履行纳税义务的正确认知及获得高质量纳税服务而产生的忠诚性遵从。纳税遵从度可用四个指标来衡量( 理查德•伯德、米卡尔•卡萨内格拉•韩舍尔,1994)[13]( P136 -204): 包括潜在纳税人和登记纳税人之间的差额、登记注册的纳税人与实际申报的纳税人之间的差额、纳税人申报税额与根据法律应缴纳税额之间的差额、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与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之间的差额。西方学者研究认为,影响纳税人遵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税收征管水平。税收征管水平越高,就越会对纳税人形成威慑力。纳税遵从理论对税收精细化管理具有以下启示意义: 税务部门要通过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对纳税人进行有力的监控,增加纳税不遵从的风险成本,促进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收法规,提高纳税遵从度,形成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 四)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手段,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工作绩效和公共服务质量,以实现社会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重要组成部分,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强调政府、公民、企业多方主体的互动以及在公共问题上的收益共享、责任共担。公共管理理论既重视制度、法律的前提作用,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的合理运用。税收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公共管理的理论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基石,为税收精细化管理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三、我国税收精细化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以税收征管对税收收入增长贡献率为例
影响一国税收增减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 GDP 规模、价格水平、产业结构、税制结构与税收政策、税收征管能力等。其中,税收征管是影响税收增减变动的重要一环,其对税收变动的影响分析在税制设计、税负分析、税收征管水平测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处通过分析和分解影响税收收入的各种因素,测算税收征管因素对我国税收增长的贡献率。
( 一) 实证分析思路及方法
在税收征管对税收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中,首先描述税收变化量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引起税收变动的因素进行分解,结合相关数据测算出各因素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税收直接取决于经济规模、价格变动和税收占名义 GDP 的比例。据此,可设定如下关系式:Ti= Gi* Pi* Ri( 1)其中: Ti表示第 i 期的税收收入; Gi表示第 i 期实际 GDP( 按上年价格计算) ; Pi表示第 i 期的 GDP 价格平减指数; Ri表示第期税收收入占名义 GDP 的比重; i =1,0 分别表示本期与上期。对( 1) 进行因素分解,有:T1T0=G1* P1* R1G0* P0* R0=G1G0P0* P1*R1R0=G1R0G0P0R0*G1P1R0G1R0*G1P1R1G1P1R0=G1R0N0R0*N1R0G1R0*N1R1N1R0( 2)其中 Ni表示第 i 期的名义 GDP( Ni= Gi* Pi) 。公式( 2) 表明,税收增长率等于本期实际 GDP 增长速度、GDP 价格平减指数与税收收入占名义 GDP 比重变化的连乘积。对( 2) 式两边取对数可得:lnT1- lnT0=[ln( G1* R0) - ln( N0* R0) ]+[ln( N1* R0) - ln( G1* R0) ]+[ln( N1* R1) - ln( N1* R0) ] ( 3)公式( 3) 表示为税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若考虑影响税收绝对额变动的影响因素,则可作以下转化:T1- T0= ( G1* R0- N0* R0) + ( N1* R0- G0* R0) + ( N1* R1- N1* R0) ( 4)即: 税收收入变化量 = 由于经济增长增加的税收收入 + 由于价格上涨增加的税收收入 + 由于税收占 GDP比重变化增加的税收。根据上述影响税收的各因素可知,经济增长主要指 GDP 的增长,表现为上期名义 GDP 到本期实际 GDP 的变动( N0G1) ; 价格变动主要指 GDP 平价指数变动,表现为本期实际 GDP 到名义 GDP 的变动( G1N1) ; 税收占 GDP 比重变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变动、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因素变化等,表现为上期到本期税收占名义GDP 的变动( R0R1) 。特别指出的是,虽然税收占 GDP 比重变化因素包括因素较多,但通过具体考察某一产业的税收增长情况可剔除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而且税收制度变化一般较为缓慢,在实际分析中予以忽略,此时可将税收占 GDP 比重变化因素简述为征管因素对税收变化的影响。如果我们分别计算税收增长额、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贡献和价格变化对税收增长的贡献,就可以匡算出税收占 GDP 比重变化对税收增长的贡献。这样就为分析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的影响程度提供了一种计算思路。
( 二) 数据检验。按照 2001 -2010 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财政年鉴》相关数据,根据前述税收增量因素分解方法计算得到结果如表 1、表 2 所示。表 1、表 2 显示了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变动的因素变化趋势。从经济增长、价格变动和征管能力三个因素比较来看,近十年来价格变动因素对税收增长的贡献最大,2008 年前价格变动因素所引致的税收增长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最近两年维持高位震荡格局。2010 年由于价格因素导致的税收增加占税收总增量的一半以上( 58. 15%) ,即有过半的税收增长是由于价格上升导致的“名义性增长”; 除价格因素外,经济增长因素和征管能力因素在促进税收增长的贡献率的重要性上处于交替变化趋势。从税收征管能力提高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来看,近十年来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M”型变动趋势,随着税收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税收征管对促进税收增长的影响日益凸显,在 2007 年最高峰时贡献了 3364 亿元的税收增长,但由于税收增长的长期性因素在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源增加,税收征管效应在征管能力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前难免“后劲不足”,在2007 年后呈现缓慢递减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提高征管水平,以保证税收的健康、可持续增长。
四、税收精细化管理目标
强化税收征管是促进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从上述分析可知,虽然我国税收征管水平较之以往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总体仍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具体表现之一是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不高。2002 -2010 年间税收征管对税收增长贡献率最低年份不到 5% ,最高年份也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平均贡献率为21. 34% ( 表 2) ,明显低于价格因素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大部分年份也低于经济增长因素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 其二是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在年度间波动较大,且呈现震荡下降趋势。从表 2 可知,税收征管对税收增长贡献率在年度间呈现剧烈震荡格局,年度标准差为 9. 80,分别高于 7. 12 和 8. 80 的经济增长因素和价格因素对税收增长贡献的年度标准差值,在税收增长的三种因素中是最不稳定的,表明税收征管力度不稳定、不连续,无法形成对税收增长贡献的合理预期。此外,税收征管贡献率在近年来呈缓慢下降趋势,从 2002年的 36. 19%下降到 2010 年的 16. 71%,表明税收征管水平提高乏力,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式微。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增收的贡献不大,表明税收征管某些环节可能存在缺陷,需要借助更先进的税收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提升。此时学界提出的“精细化管理”概念应运而生,精细化管理是实现税收管理集约化、信息化的内在要求,是克服粗放式管理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税收精细化管理目标主要包括管理对象、管理手段、管理内容和考核评价的精细化等方面:
( 一) 实行科学分类,实现管理对象的精细化
管理对象精细化就是针对不同情况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即对纳税人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为此,需制定切实可行的纳税人分类管理办法,根据纳税对象规模大小、行业类型、税种、经营方式、组织方式、信用记录等情况,在纳税信用分级管理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纳税人分级分类管理办法,集中力量解决矛盾主要方面,特别是对税收流失相对严重的行业、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及信用等级较差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管理,以实现精细化管理。[14]以企业规模分类为例,对大型企业,应根据大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优势,充分利用电子报税、税控装置等现代化管理工具,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以及物流、资金流信息,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 对中小企业,税务机关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行业分类管理。从不同行业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及涉税信息的分析入手,分行业确定监控指标体系,并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纳税人纳税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 对个体工商户,要深入推行电脑定税和定税公示制度,并进一步推行重点监控,特别是重点行业( 如移动通讯、建材、家具等) 和个体工商大户的税收管理,严格限制没达到起征点的情况,以保证税收收入,公平税负。
( 二) 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管理手段的精细化
以信息化为导向的手段精细化是管理精细化的前提。要提高税收管理精细化水平,应将信息技术引入税收监管,充分发挥税收征纳系统、税收征管数据库和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作用。有几项工作需要深入研究: 一要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注重通过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使用等环节收集纳税人的基本信息,保证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同时应广泛推行纳税人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等电子申报方式,扩大信息采集的渠道和范围。二是做好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情报交流交换工作,建立统一入口的纳税人信息系统平台,加快建立同银行、财政、工商、海关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三要适时对涉税信息进行检查更新,确保涉税信息质量。定期对税收征管数据库进行清理,将“失真数据”、“垃圾数据”及时从信息管理系统中予以清除,保证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 三) 强化基础管理,实现管理内容的精细化
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出口退税管理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重点,税务部门应根据流程再造理论,加强和规范税收的基础性管理,夯实税收征管的基础。一是强化税源管理。制定纳税人税源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责任,规范操作,实现对纳税人纳税登记前、中、后的全程监控管理,定期对辖区内的漏征漏管户进行清理检查; 二是完善纳税评估。税务机关应制定“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对税务机关各部门明确纳税评估的工作职责和规范管理,对评估结果进行评价考核; 税务调研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评估模型、评估参数,具体指导评估工作; 三是根据纳税遵从理论,加强税务稽查,建立纳税人纳税诚信档案,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纳税人进行约谈和劝诫,情节严重的应予以通报。
一、建立目标体系,确立责任区精细化管理的努力方向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追求完美、促成完美”的理念。将管理的成本与损失降至最低,使管理的收益达到最大,在税收征管上即表现为以最小的征管成本获取最高的征管效率。通过几年的实践,分局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税收责任区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体系,可细分为“六大子目标”。
子目标1:户籍管理方面追求“零失踪”
分局建立了分级分类的户籍管理办法,要求责任区管理员通过日常巡查,轧清户管,为计算机监控提供准确的资料。分级,就是将责任区内所有纳税人按目前状态分成四级:一级,为正常户,即高平台中的“新办且开业”户;二级,为停业户、非正常户、代办注销户;三级,为只登记不纳税户,包括一些符合条件的分支机构,达不到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四级,为潜在的纳税人,如企业正在土建,但还没有领照的。对上面的一、二、三级,均应纳入高平台管理,对于四级,可通过征管辅助系统进行管理。分类,就是对上述的“一级”纳税人,区分为二类,一类是遵章守纪、自觉纳税的,统称为“A”类,对于这一类企业,管理员应提供贴近式的管理,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还有一类,就是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的纳税人,统称为“B”类,对于这一类企业,管理员应通过计算机加强管理,让“B”类企业置于税务机关的监督之下。责任区管理员每月利用不少于五天的时间在责任区内进行巡查,掌握辖区内户管的详细情况,及时发现漏征漏管户和潜在失踪户。责任区建立三年来,共巡查清理出漏征漏管户307户,税务登记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未发生一起纳税人失踪的情况,
子目标2:依法征收方面追求“零欠税”
建立税收责任区后,分局吸取了以往欠税管理责任不清、手段单一、执法疲软的教训,制定了“清欠责任制”,并严抓落实,到目前为止,分局已实现了连续三年无新增欠税。分局的做法是:每月征期一过,由各责任区管理员负责寄送《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向科长汇报,调查执行科科长负连带责任,与管理员共同商讨催缴措施;对20日前催缴未成的企业,调查执行科负责向综合业务科报送,清欠责任也随之转移,综合业务科通过及时欠税公告,给纳税人以舆论压力;分局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组织清欠措施,清欠责任再随分局的指定管辖而分散转移到具体的责任人。这样一来,就保证了分局不会因某一个责任区管理员迟报、瞒报而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形成新欠。
子目标3:税源监控方面追求“零滞后”
要实现“零滞后”,税务机关对税源的监控就必须是动态的,并建立起相应的预警机制,因为税务机关如果只停留在对表、证、单、书的管理上,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控。要了解纳税人的“活情况”,只有靠主动出击,监控到户、责任到人,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变“事后才知”为“事前应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责任区、管理员的设立为这种监控提供了可能。分局明确指出:管理员是税源监控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掌握了解企业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向上汇报,未及时汇报造成涉税事故的,管理员负第一责任。“第一责任人”的确立使管理员在责任区管理中随时提高警惕,调查更为细致深入,也使分局能够更多更快地了解并介入一线责任区管理中,对企业“应纳尽纳”、管理员“应收尽收”进行监督,促使税源接近于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
子目标4:岗位协作方面追求“零障碍”
精细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税收责任区的精细化管理同样离不开其他部门的配合协作。尤其是新的征管改革后,各个科室的分工更为明确,岗位职责更为明晰,部门间也更强调统筹配合。各税收责任区积极贯彻分局提倡的协作精神,在涉税事项申请、案源上报、税收检查等方面主动配合,做好考察、协查、检查等工作,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在税收业务中“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子目标5:业务操作方面追求“零缺陷”
“缺陷”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强调“第一次就作对”非常重要。在税收责任区实施过程中应努力追求“零缺陷”的境界,不搞双重标准,坚持精细的工作作风,走出“差不多就行”、“马马虎虎”的思想和管理工作误区。要求管理员真正树立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不满足于表面的无缺陷,注重执法与服务合乎法律、合乎常理、合乎规范,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子目标6:税收服务方面追求“零距离”
近年来,纳税服务作为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纳税遵从度,从而有利于征管的一种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各地税务机关的重视。分局提倡税收责任区作为纳税服务的最前沿,要把最快、最新、最具有针对性的税收咨询传达到企业,要把满足纳税人的需求作为纳税服务的出发点,人人都应争当“流动服务明星”,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利益。分局为此提出了“简单就是美”“不让纳税人跑第二趟”的服务理念,在日常责任区管理中做到能一次收集的信息一次收集,能一次完成的考察一次考察,能一次报送的资料一次报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纳税人的干扰;提出了“税务就是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并细化到责任区工作的具体环节,如“涉税提醒服务”“限时服务”“首问负责”等,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认可。
二、建立控制体系,确立责任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步骤
要实现上述这些“近乎完美”的目标,没有一套系统、稳健的控制体系是无法实现的。分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实施方案与制度,编订了《税收责任区制度汇编》,明确规定每个税收管理员“应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不这样干会被追究怎样的责任”等,为责任区制度的不断推进提供指导与控制。主要包括“五大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学习理解,正确处理专管员与管理员的关系,这一步是“角色定位”的关键,不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就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影响责任区管理的效果。
首先是背景不同。专管员是旧征管体制下的产物,是在全民纳税意识淡薄、征管手段落后、征管力量薄弱的条件下产生的,而税收管理员是信息化手段支撑下的专业化管理者。其次,岗位职责不同,专管员是“一员进厂,各税统管”,个人说了算,而税收管理员只有调查情况、反映情况的义务,没有税收行政执法的最终决定权;三是采集信息的目的不一样,专管员采集的信息,是为自己所用,因为自己就是执法主体,信息只需贮存在自己的“头脑中”,而税收管理员采集的信息,必须如实、及时输入计算机中,他们都是大征管信息系统的“终端”,是为大征管信息系统准确、有效运行提供基础数据,实现信息共享,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知道,因为税收管理员只是税收执法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执法的全部。
第二步:确立管理员岗位职责,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
结合管理员只有调查反映的义务,没有执法决定权的特性,分局将管理员的岗位职责细分为十三大类,主要包括日常巡查、实地考察、催报催缴、动态监控等,明确界定了管理员的“作为”与“不作为”。同时,与管理员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职责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各项税收基础性管理工作。
第三步:制定管理员工作标准。
分局针对岗位职责确立工作标准,有利于统一和规范不同业务水平、不同工作作风的管理员行为。如日常巡查,分局明确“每个月应不少于5天的巡查,工作日志和台帐登记应详细,对纳税人征管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反馈及时,全面掌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
第四步:制定责任区达标制度、模范责任区和星级责任区评选办法。
分局明确,每一个责任区都必须通过达标验收,达标责任区在每年的十月份由分局组织进行年检,年检不合格的为不达标责任区;每一年度从达标责任区中评选出1—2个模范责任区;责任区在验收达标后,可申请一至五星级的星级责任区竞级。
第五步:具体实施责任区管理制度,做到过程调整、逐步完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文化与理念,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以达到“尽善尽美”,所以,分局对税收责任区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也一直进行着。目前,随着执法责任的不断加大,执法难度的不断提高,部分管理员出现了“不做不错”的畏难情绪。分局及时进行教育指导,开展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细致度、进一步提高管理责任心”的“查漏补缺”活动,尽量将能预知的问题与矛盾暴露出来。同时,分局引导管理员正确处理三方面关系:一是管理到位而不越位,杜绝管理不作为和超越职权乱作为;二是把握执法与服务的尺度,要求在执法中努力贯彻服务理念,而服务不能牺牲执法原则;三是正确处理惯性与纳新的关系,要顺应形势变化,敢于向错误的习惯做法说“不”,改变凭传统习惯工作的局面。
三、建立考核体系,确立责任区精细化管理的监督制约
有人提出,管理员的职责决定了他们与企业交往密切,会不会产生腐败问题?管理员没有行政执法的决定权,如何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此,分局通过灵活的岗位管理、严格的制度管理将每一位税收管理员都纳入考核体系,在日常工作中敢抓敢管,切实加强对管理员队伍的建设,促进责任区管理向纵深发展。
岗位管理:分局在人事改革中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同时推出了“有限岗位”用于竞争,即向分局25名一般干部推出了24个岗位,未能竞争上岗的一名干部被安排到机动岗位,接受分局临时安排的工作,直至重新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奠定了科长与各管理员之间相互信任支持的良好基础,机动岗的设置使竞争到管理员岗位的干部增强了危机意识,倍加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分局每两年对管理员进行轮岗,有效预防管理员在某各责任区久了,人情世故不利于依法征管的隐患。
制度管理:建立了责任区局长回访制度,对管理员的工作落实情况、严格执法情况、为税廉洁情况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回访,及时发现问题;加大内部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办公室行政监察的作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规定税收管理员必须记好工作日志,详细记载外出时间、地点、工作内容,以备考核;将外部评议落到实处,通过向纳税人发放《税收行政执法评议表》,公开设立税收行政监督专线,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等多种形式,对税收管理员实施立体监督;坚持奖罚分明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公务员考核、能级评定、奖金发放等结合起来,让违章处罚风险远远大于既得利益,促使税收管理员不想违章,不敢违章。
四、关于责任区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税收责任区实行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使“管户”与“管事”更紧密结合,有助于从实质上探求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征管难题。在实践中,应结合税收业务和本单位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方法,才能有效避免结果与愿望背道而驰。具体说,应尽量预防三个陷阱:
一是数字陷阱,虽然精细化更多的是要求数字说话,但沉溺于数字,往往会被数字假象所迷惑,而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分局一直强调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看到数字背后运作是否规范、服务是否到位等。2002年初,分局从很高的准期申报率中发现零申报率一直居高不下,经过仔细调研,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于是开展了一场“零申报户,您诚信纳税了吗?”的清理宣传活动,对不同原因造成的零申报户指明出路、宣传政策,从而加强并规范了对零申报户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