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物理动能公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2 09:37: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物理动能公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物理动能公式

第1篇

一、多媒体及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手段集影视功能之长,它能以二维的形式全方位地把声音、画面(动态)、场景氛围直接呈现给学生,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动画效果的设置,它有效地突出了课堂环节中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应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场面的选择和变换、某一特定部位(如:横截面)的动态呈现、物体运动状态的模拟仿真(如物体间的碰撞场景),给学生以更多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想象和理解上的引导。如:利用二维动画中路径动画和变形动画技术以及与声音相结合所开发的物理实验教学系统,可以较为理想地把串并联电路的差别与原理、电路中电流的真实流向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眼前,同时还可以配以声音,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感觉。

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中为展开课堂教学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素材库的同时,也为课堂上的“教”与“学”及时充分地展开互动提供了便捷。物理学科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如果教师能把电子白板集挂图资源库、注释库、超链接库、动画库及动画效果于一体的功能利用好,从时间、空间、色彩、声音、动感方面始终给学生以新鲜感,让课堂从始至终处在高效、快捷的状态之下,让学生借此主动地观察和实验,辅以用电子白板将学生学习的片段或整个过程随时进行回放,进行复习巩固和调用。那么,这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率、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如:教师在进行串并连电路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调用白板资源库相应的图案在白板上亲自操作、反复演示电流在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中的真实流向的整个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完整地展示出来,并对原理进行简要的解说;之后,对练习过程中的错误通过回放进行必要的分析,最终形成理性认识。这样,学生就会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对这部分知识形成深刻映像。

二、多媒体及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

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并不冲突,只要我们能各取其长,适时而又恰当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多媒体比起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来,其显著的特点一是体现在呈现真实情境。如:机械能、动能、热能的产生过程。这些过程在现实中我们不是没有条件就是无法完成,如果能通过二维动画及其相应的效果呈现(必要时,可以反复再现),让学生在反复观察中不断地去思考,再辅以教师的语音或动作提示、点拨,学生就可以很快地弄清楚其中的原理。二是体现在仿真或模拟实验方面。如:可以较为理想地呈现不易观察、具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进行的实验。对于那些不易观察的实验,教师可以采用像影视作品中的特写镜头一样的课件让学生反复观察,在观察中结合画面来领悟规律和原理。如:对于极具危险性的碰撞实验、核能产生和释放实验,多媒体课件以其独特的仿真情境呈现,让学生得出结论。三是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归纳知识并形成体系。多媒体可以通过较大容量的图片、声音、动画效果,使学生较好地把握住重点、时时向难点挑战。如:学习凹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时,学生完全可以脱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必接触那么多的实验仪器,通过对直观的课件观察,快速形成具体而深刻的映像。

交互式电子白板最显著的特点体现在:便于课堂上师生、生生交互活动,弥补了多媒体所不具备的“局部放大功能”“存储功能”“探照灯功能”“编辑、批注功能”“回放功能”“绘图功能”。

首先,针对于“交互”的特点,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学生方面应比以往更加注重对学生状态、学法指导的研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更加注重设计便于全员互动的教学过程及其贯穿始终所选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更加鲜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

第2篇

【关键词】高职;刚体定轴转动;教学探索

刚体的定轴转动作为高职高专物理教学中的必修内容,因其原理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应用广泛,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但因现阶段高职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导致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似是而非,缺乏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没有取得预期良好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利用自己学习和教授普通物理数年的经验,尝试寻找一种类比的方法,力争在降低学习起点的同时,使同学们对普通物理中该部分的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贯穿着普通物理学产的始终,而同学们经过初中、高中数年物理知识的学习,对质点的运动公式了如指掌。刚体的定轴转动作为大学物理才开始学习的内容,如果突兀地对这一章节开始讲授,对于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而言,无异于是一场痛苦经历的开始。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方法,让刚体定轴转动的学习不必另起炉灶,而是借助于同学们已有的知识储备,较为轻松地顺利地接受和学习这章内容。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适用对象是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它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的质点运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刚体的定轴转动同样也可以写出自己的牛顿运动定律或者类似公式,只不过因为是刚体的定轴转动,公式中的有些符号或量值会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刚体定轴转动的公式也可以写成质点运动里一样简洁类似的样子。下面我们尝试着从质点运动学公式的角度去找寻定轴转动刚体各公式的对照。

对于一个质点而言,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m,受力,初始位置矢量0和初始时刻速度0即可以描述出这个质点运动速度,即:

t=0+at 速度公式

a= 牛顿运动第二定律

也可以描述出物体的运动状态量,即:

t=0+0t+at2

既然刚体的定轴转动与质点运动均适用于牛顿三大定律,那么定轴转动也应该存在一个和上述式子形式相似的表达,只不过因为它是转动,每一个量可能会有所变化,就像披了层面纱,化了妆一样,重新出现在刚体定轴转动的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的宏伟大厦下。

在刚体的定轴转动中,描述一个刚体的转动变化用角位移θ,角位移的变化率可用角速度ω=来表示,角速度的变化量可以用角加速度α=来表示。同时,对于定轴转动的刚全而言,它也存在着一个量使其正比于角加速度α,由刚体的定轴转动得知这个量为力矩Me=・d,d为作用力对转动轴的力臂。

仿照质点运动学a=,在转动里也应该存在一个类似质点动动中质量地位的物理量,这一点我们可以用转动物体的动能表达公式来寻找。刚体定轴转动物体的动能表达式Ek=∑mv2=Jω2,因转动物体的每一质量元它的线速度与角速度之间大小由=ωr来联系,所以每一个转动物体的动能都可以写成Jω2,即每一个转动物体的J=∑(mr2)都可以找出来,我们称之为转动惯量。我们发现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动能Jω2与质点平动的动能mv2有类似之处,而刚体定轴转动中的转动惯量J也和质点平动动能中的质量m地位相当,即披了面纱的质量。

至此,我们找出了刚体定轴转动的几个基本物理量,力矩Me,转动惯量J,以及角位移θ,角速度ω,角加速度α。仿照质点运动学公式可以写出:

ωt=ω0+at角速度公式

α=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

θt=θ0+ωt+αt2

也可以写出:

L=Jω角动量表达式Met=L=J(ω2-ω1)

角冲量定理

Medθ=Ek2-Ek1=J(ω22-ω12)

动能定理

总结

不管是质点运动还是刚体的定轴转动,只要都满足宏观低速的条件,那么我们都可以写出它们自己的牛顿第二定理,以及由牛顿第二定理所推导出来的一系列公式。对于教学而言,只需要大家知道牛顿第二定理的形式,而代入转动物体有所变化的量值后,即可以写出牛顿第二定理在刚体定轴转动里的公式表达。同样基于相同的表达公式,我们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写出其它诸如角速度公式、角位移公式、角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在刚体定轴转动中的表达,相信学生对刚体的定轴转动也会有如质点运动里一样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

[1]赵建彬主编.物理学.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伯主编.物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3篇

关键词:中等;卫生;教材;衔连;编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8(S)-0025-2

作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物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第1版)(本文简称教材),应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笔者提出应完全彻底地重新编写教材的建议,理由如下:

1 与初中物理的衔接不理想

1.1 脱离与全日制初中物理教材难度的衔接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初中物理教材难度大大降低,目前全日制高中物理教材也已经降低难度。而教材的难度较大,与初中物理教材已经降低难度的衔接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公式的推导过程过于简化,例如,P40关于射程的公式推导学生就不知是怎么得出的。

1.2 不够注意新旧知识衔接 在教材的编写中,编者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哪些基础知识,并且认真分析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把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全日制初中物理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编写方法,使学生比较容易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不够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涉及的讲授法也比较陈旧,有些还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教材模式。学生感觉教材的难度较大,多数学生反映自己看书基本上看不懂,更不会做练习题。

2 直观性教学不足、例题与习题脱节

2.1 直观性教学不足 演示实验内容不多。教材的演示实验不多,有的也比较陈旧。目前,规范的物理教材基本上都配备了多媒体光盘,对改进教学工作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教师和学生均欲罢不能。另外,例题的图示几乎没有,例如:力矩平衡的例题2-2 (P23~24)没有图示,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看不懂这道例题。教师讲这道例题时,图示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基础差的学生也可听懂。还有,教材应注意矢量图示。比如,动量及动量的改变量均没有图示,学生对它们方向性理解非常困难。

2.2 有些例题与习题脱节 刚进入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如果例题与习题脱节, 问题就显得非常严重。针对这种情况,编写教材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示范,注意解决例题与习题脱节问题。

现在略举几例,如:

例题2-8没有与之对应习题;例题2-9没有与之对应习题;例题5-2没有与之对应习题。

这样,会造成学生看了例题,没有对应的习题可做,形成仍然不会做练习题的尴尬局面。

3 不妥与错误

教材中还有些地方不妥,乃至错误.现在略举几处:

3.1 不妥之处 在第二章例题2-2中,用字母x作为解题时的未知量,很像初中学生列物理方程设未知量的方法,对此现象感觉是不太妥当!比较明显的不妥是P7上把加速度的单位读为:“米每秒平方”。

又如,例题与公式无对应。在第二章例题2-2中,用初中杠杆平衡的方法,列出的物理方程,完全与教材P23讲“M1+M2+M3+…=0”的公式(2-6)无对应。学生根本不知道公式(2-6)该怎么用。

另外,教材P24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也是不妥的,是与目前规范的物理教材相左的。

3.2 错误之处 最明显的错误是P57上关于动能公式的推导。在2001年9月第1版和在2002年9月第1版第7次印刷是:先出现了

(注:按教材文意,此处v=v0)的公式表达(P57倒数第18行);显然,添负号是不对的,这是忽略了阻力产生的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在这里为负值。随后,又把阻力做的功的负号理解成为方向,用“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替代“阻力做的功”(P57倒数第16行、倒数第17行),来凑动能的公式的符号不为负。显然是把矢量式F=ma与标量式W=Fscosα中的矢量与标量的正负号混为一谈,这种错误本不应该出现的,仿佛是一种疏忽;然而,对于教材而言,居然重复以前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物理学》的错误,这是不应该再出现的错误,竟然在教材(更新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物理》)中又出现了。可见,教材编者在概念(矢量与标量),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中F与a的矢量性),公式(功的公式W=Fscosα 中,F、s只取绝对值)等方面的含糊。

4 内容多、学时少,不太切合使用学校实际

教材内容共五篇计18章,还有18个学生实验。它几乎包括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的全部内容。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要学完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的必修加选修物理课的内容还多的教材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要系统学完,按卫生部大纲要求,教材的基础模块96学时、选修模块54学时,而重庆市中等卫生学校的实际只有36~54学时。教材为16开、共379页、印张:25 、字数:563千字,这么多的内容,显然是不切合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实际的。

5 结论

教材于2001年9月出版,我们经过几年来的使用,初步感觉教材与目前规范物理教材和文献有较大出入,内容的取舍和编排不近合理,甚至出现明显错误,使用效果不理想,建议完全彻底地与时俱进,重新编写,以利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51-02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虽然都是学习物理知识,但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初中学习由于教学的进度比较慢,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变化不多;初中生的学习方法也比较简单、机械,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也不习惯于独立思考,只要记住公式,把题中的已知条件代入就可以知道答案;初中物理涉及的公式、定理、定律,少、简单、容易记,而高中物理涉及公式、定理、定律多,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应用。因此,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很直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思考。

高中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概念多,公式多,物理规律复杂,物理规律表达方法灵活,对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常常要用到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要求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使问题简化,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问题抽象化。

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很难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当务之急。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包括教育观念的衔接、物理知识的衔接、物理方法的衔接、物理实验的衔接、物理语言的衔接、教法学法的衔接以及数学工具的衔接等。通过对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对象、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的比较,笔者结合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就提出一些具体做法。

1.研究教材,知识的衔接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知识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升、扩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变得更加丰富,但认知结构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当新学习的知识不能为原有的认知结构所容纳时,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重建新的认知结构。

从知识层面上对比,高中物理要求上明显加深加宽,有以下显著特点:从直观到抽象,初中讲物体的运动,高中讲质点的运动;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从初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到高中变速运动和圆周运动;从标量到矢量,初中的代数运算到高中的矢量运算;在语言上从浅显表达到比较严谨的表达,物理量从定性讨论到定量的计算。

2.必须注意下面的初中教学要求和高中教学衔接七个方面:

(1)机械运动。

初中教学要求: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长度。了解测量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从相关的图表获取信息。

高中教学衔接: 学生对刻度尺的使用已基本掌握,知道有估读位,初步学会根据参照物进行估测。能判断简单的相对运动问题。由于初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速度(实际指速率)、路程和时间;高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速度、位移、时间和加速度,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是矢量。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顺应新知识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使学生能正确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掌握建立坐标系和选取正方向,再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知识和新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

(2)质量和密度。

初中教学要求:一是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了解其他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二是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知识解释、说明、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高中教学衔接:学生已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知道如何测定物体的密度,在高中阶段不再重复学习这一部分内容,需要时可以直接加以应用。

(3)力。

初中教学要求: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及影响因素;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高中教学衔接:学生已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但在多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学生因看不到效果而影响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已基本掌握G=mg 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及重心的概念,高中阶段通过这些知识来同化重力随地理位置及高度的变化等。初中已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高中应以此同化胡克定律。初中只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没有深入认识摩擦力。高中应当顺应新知识,调整对摩擦力的认知结构,理解静摩擦和动摩擦,并会计算它们的大小,会判定它们的方向。

(4)力和运动。

初中教学要求: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高中教学衔接: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初中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到伽利略理想实验再到牛顿第一定律已有较深刻的认识,理解了物体的惯性,并能以此解释有关生活与自然现象。高中应以此同化有关力与运动的新知识。初中虽然没有引入矢量的概念,但已会处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对于力的平衡,实际上不仅掌握了二力平衡的条件,还会处理同一直线上三力平衡、合成的问题。

(5)简单机械。

初中教学要求: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了解杠杆,会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会画杠杆的示意图;学会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并能计算拉力的大小。

高中教学衔接: 这部分内容高中不再单独学习,在高中力学中可以将滑轮和杠杆运用到静力学和动力学习题中。

(6)压强与浮力。

初中教学要求: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后,能用P =F/S 和P =ρgh 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减压强的方法,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能用浮力知识简单解释有关问题,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会用F浮=G-F 拉及其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高中教学衔接:压强与浮力在高中不再学习,在高中力学中可以进行适当的联系,但要明白初中新教材对浮力的要求比以前有较大的降低,有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但没有给出F浮=ρ液gV排公式。

(7)功和能。

初中教学要求:理解功的概念,会用W=FS计算功的大小;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P=W/t进行简单计算;理解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知道动能和势能,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知道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高中教学衔接:初中学习功的概念“力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但没有给出W=FScosθ。高中阶段要以初中所学的有关功的旧知识来同化高中所学的关于功的新知识。初中学生已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知道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但是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公式。高中教学应注意跟初中已有的基础相衔接,让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认识从定性提升到定量。

第5篇

【关键词】类比法 初中物理

物理概念 迁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109-01

众所周知,旧知是学习新知的基础,物理新概念的生成是学生在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迁移和重构。类比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学习方法,对促成学生物理概念的迁移,完成物理概念体系的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初中物理概念,探究新概念与旧概念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和推理,主动地发现新概念,建立物理知识结构。

一、深入挖掘学习内容,设计类比实例

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时,学生只有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主动地建构,才能真正掌握新概念。为了帮助学生运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应该深度解析新概念,从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全面地剖析,寻找已经学过的物理概念中与之相似的概念,为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由旧概念向新概念迁移创造条件。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第三节功率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可以顺利地掌握“功率”这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教师通过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发现这个概念与前面所学的“速度”的概念有相似之处,而且考虑到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就已经接触到了“速度”的问题,对这个概念非常熟悉,所以在学习“功率”这个概念之前,先让学生回忆“速度”的定义,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速度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没错,速度是一个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下的定义。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物理量――功率,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下定义的,功率是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是用来描述物体工作状态的。”这样教学,教师选择了恰当的旧概念,为学生的类比迁移提供支持,促成了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新知。

二、恰当提出思考问题,发现类似之处

学生能够运用类比迁移的方式学习新的物理概念的重要基础是能够发现新旧两个物理概念的相同之处。为了实现这一点,不但要求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物理概念比较熟悉,而且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恰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主动发现旧概念与新概念在研究的问题、揭示的本质规律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为类比迁移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密度”的概念时,教师借助八年级物理学习的“电阻”的概念进行类比。教师先让学生说出电阻的定义和公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表示为电阻,计算公式R=[UI]。”此时教师出示了“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是ρ=[mV]。”接著教师让学生观察两个定义和公式的相同之处,学生发现两个公式都是比值的形式,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之比,而电阻是电压与电流之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有关系吗?”“没有,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不会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学生回答。“那物体的密度呢?”教师问。“物体的密度也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关系,是一个固定值。”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围绕着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思考,寻找到新旧概念的相似点。

三、科学组织学习活动,引导类推结论

在学习物理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地进行类比,实现旧知向新知的正向迁移,教师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利用学生集体的智慧,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从而通过类比促进迁移,最终形成新的概念。

例如,在学习“内能”的概念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与“能量”有关的概念,学生们很快地回答出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等。“那什么是机械能呢?”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我们也可以把机械能理解为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时储存的能量。由此类推,‘内能’可以怎样下定义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微观角度来看,物体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成的,而且这些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我知道了,内能是物体内部由于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有学生快速地反应。“很棒。再用机械能的构成类比一下,给出内能的定义。”教师点评。学生们由“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想到了“内能”是“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总和”。在教师启发点拨下,学生逐步通过类比推理,由“机械能”的概念得到了“内能”的概念,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6篇

一、帮助高一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面对这些对高中物理的难度已略有耳闻的高一新生,第一节物理课,老师就不要再过分强调高中物理如何难学了,避免给学生当头一棒,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物理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在高一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高中和初中的衔接,适当的降低难度,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物理也需要一定的识记

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高中物理的学习重在理解,以至于有些学生就认为高中物理不需要识记,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物理不能靠去死记硬背、乱套公式,但并不是说物理就不需要识记。如果学生连课本中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定律的内容都没有记住,而只是记住了公式、表达式,理解也就无从谈起。学生要想完全掌握一个概念,首先就一定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例如,学习“功”这个概念时,不能仅仅记住公式W=FLcosθ,学生必须知道功等于物体上的力和受力点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只有先记住功的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三、物理重在理解

物理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识记,但物理学科又不能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而重在理解,具体应该做到:要求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同时掌握相应定义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具体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能够清楚物理定理、定律的具体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在平常和学生的交流中,有些学生常常抱怨道,上课认真听讲了也听懂了,可是一遇见题就不会做,考试成绩也总是不理想。我就发现这些学生在理解这一关出了问题。

另外,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还需要注意,不能搞题海战而脱离了课本,不要一味的认为学生只有做题才能巩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万变不离其宗,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一些重要结论,还要弄清楚规律的得出过程、规律的适用范围(或条件),知道结论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比如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θ,不仅要知道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含义,还要弄清楚推导过程,知道了推导过程,我们就不难总结出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计算公式W=FLcosθ,也可以用力乘以在力的方向的位移(把位移分解,如重力做功),还可以用位移乘以在位移方向上的分力(把力分解)。所以,关于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θ,只有我们清楚了其推导过程,才能灵活运用。

四、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物理解题的难点在审题与过程分析上,只要学生能够把物理过程划分清楚,也就能够根据每个物理过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物理规律来解题。例如学生在应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由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的表达式比较简单,难点就在过程的划分和每个过程特点的分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例题分析时,尤其是多过程问题,应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把每个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力的做功情况弄清楚,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不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应用动能定理解题。

五、要求学生规范解题过程

物理规范化解题要做到以下几点:1.力学中要画完整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力学问题中必须画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图,受力分析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关健。比如有的同学在应用动能定理解题,认为问题很简单,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从而导致在求总功时漏掉一些力做的功或功的正负弄错。2.物理量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在万有引力部分,中心天体的质量一般用M表示,环绕天体的质量一般用m表示,天体的半径用R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和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一般用r表示。比如,在求中心天体的密度时,由GMmr2=mr2πT2和V=43πR3可求得ρ=3πr3GT2R3,有的同学出现把R和r约去的错误,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按照平常的习惯规范书写,而把天体的半径用r来表示。3.解题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是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平常要求学生养成解题过程中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定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4.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够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比如,要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方程式的左边是合力所做的功,右边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要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方程式的两边分别是初末状态的机械能,不能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弄混淆。并且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

第7篇

一、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得来的“概念”和“规律”犹如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当一个壮汉碰你,倒的可能是你;一个小孩碰你,倒的可能是小孩。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教师必须精选一些典型事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吃透课本,以不变应万变

课本,是根据全日制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也是联系师生的重要媒体。尤其是物理教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实验,包括一些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阅读小材料无不包含其中。可以说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内容而展开的。考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尤其体现在选择、填空题,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根据考纲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掌握等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材上的体现是对于教材的学习。这种学习一方面是在教师教的作用下的学习,可以说这种学习是被动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材的自学,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离开了教师的“教”,学生对于教材很少津津有味地“自学”。举一个例子,考试中经常遇到一些物理学史和一些史实的东西,学生往往由于不重视课本的阅读而造成失分。还有类似的一些判断也是如此。“有些物体是不向外辐射红外线的”,这句话是否正确?有些同学对这句似是而非的话感到茫然,课本明明白白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的。我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三年来天天与教材打交道,早已失去了新鲜感,殊孰不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二是教材似乎适合于教师的“教”,而不适合于学生的“学”。这样,就形成了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一些“习题集”,离开了教师,教材便没有更大价值的状况,有的学生甚至于已经“抛弃”了课本,与课本“BYEBYE”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现实问题,它实际上也是一些教师的误区。

三、掌握初、高中物理学习中衔接过渡的难点,降低台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从思维方法入手,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完成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初中研究力学问题,仅是力的初步概念,重力的常识,摩擦力只作为阻力的形式介绍而已。而进入高中后,一开始就要对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进行全面的定量研究,还要选定研究对象,采取正确的方法受力分析,等等。这些是横在新生面前的第一个台阶,跨不过它,高中物理将很难过关。

其次,从能力要求上,高中物理教学应使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如牛顿运动定律则要经过推理得出,而且在处理问题中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大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不提高,就学不好高中物理。初中阶段以常识性介绍、说明为主要学习内容,对数学工具的应用只是简单地涉及;进入高一,在学习和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就体现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学生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计算合力、分力的大小及方向。这对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无疑是第二大台阶。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对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定量研究,需要运用数学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综合运用数学进行推理和运算。物理知识不是公式的堆积,不作物理分析,乱套公式,不是数学本身的过错,而是不会运用数学。学生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物理,学会运算,直至最后得到物理结论,这是在高中阶段应逐步培养和提高的能力之一。

四、整体结构教学,理解规律

布鲁纳提出:“结构的理解,能使学生从中提高他直觉处理问题的效果。”无结构零乱的信息难以形成直觉思维,当有秩序、有结构的信息从提供的信息中忽隐忽现时,就会活跃思维,从而快速解答问题。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理论框架。心理学上的格式塔学派认为:知识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比部分之和的意义更大。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内涵、外延,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经常帮助学生建立起单元、章节及全书的整体框架,使物理知识系统化,形成合理的物理学科的认知结构,积累组块思维的材料,就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并借此获得直觉的判断和联想,进而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提高教学有效性。整体结构教学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着重提高初中生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许多中学对实验教学条件做出了不少改进,这就为初中生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实验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物理老师相对乏味的口讲教学,学生做实验不负责任的态度,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理实验的进行。因此,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显得势在必行。

一、做好物理实验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为了保证初中物理实验比较顺利地进行,需要物理老师在实验之前做好演示实验,使初中生对将要进行的物理实验过程有明确、直观的认识。这种演示实验能引发初中生的兴趣,利用他们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分析物理实验,合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理实验的质量和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在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中起着不小的实践作用。

在“研究气泡在充水玻璃管中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物理老师就设计了详细的演示实验方法:物理老师先取一只内径一厘米并带有一个小气泡的玻璃管,通过翻转玻璃管,让学生观察气泡在水中上升的情况。但是,由于玻璃管的内径较大,出现了不符合气泡是匀速运动的现象。因此我们再取第二只玻璃管的时候,进行了实验优化:在玻璃管上每隔十厘米做一个记号,然后翻转玻璃管,通过记录气泡通过每一小段距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得知其是否匀速向上运动。最后根据第二只玻璃管记录下的数据和物理公式算出速度。在这样的实验优化之后,初中生很直观地掌握了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测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和速度的计算等物理知识点的具体应用。

二、引导物理实验创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现在初中进行的大部分物理实验,都是根据已知的理论或结论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教学设计,使物理实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探究性的成分,让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同学们求知欲望发挥。所以,需要老师们发动同学们设计一些探究性物理实验的实验过程,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在探索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在做“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的物理实验时,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做实验,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同学们没有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所在。所以,优化实验的时候,老师不主动提供实验方案,而是先引导同学们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进行实验探究。随后就有同学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小钢球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即分别在控制速度不变和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测量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进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通过实验之后的总结和归纳,同学们很容易发现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并且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的理论。

三、建立物理实验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训练更有利于物理实验进行,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完演示和探索性实验设计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同学们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完成主动学习探究、获取与物理实验相关的知识,领悟物理科学的研究。这样的合作形式有利于每个初中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兴趣的指引下初步形成实际性探究的能力。

在做“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实验的时候,老师把本来只需要一个人完成的实验项目,改变成了同学之间的小组合作实验,增加了许多新的合作实验内容。虽然试验之前,同学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实验预习,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犯了不少实验失误。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容易走神,观察晶体熔化现象时就忘了实验温度的记录;在加热熔化过程中非晶体不能均匀受热等失误。虽然出现的失误还是比较低级的,但是通过与小组各个同学之间的合作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对这次实验产生了深刻的理解,还通过合作完成了一个人完成不了的实验内容,并且增强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拓展物理实验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习物理实验,不应该仅局限于书本中,更应该贴近现在生活,生活才是物理实验真正的课堂。面对这样的教学要求,老师要鼓励同学们不断获取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物理实验经验。同时,每次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出自己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勇于探索、追求创新等优良科学品质。

在进行课外物理实验“发光的冰糖”的时候,就体现了以上观点。由于这个实验运用的物理知识较多,因此需要老师实验之前,给予充分的指导工作,而实验的进行还是要求同学们自己探索。同学们需要将冰糖放入透明厚塑料袋中,并扎紧袋口,然后将冰糖袋放在桌面上,拉上房间窗帘,再用一擀面杖来回擀压冰糖袋,仔细观察袋里的冰糖,不久之后就会慢慢发光。这个实验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物理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更贴近生活,让同学们在课外实验过程中,不断发挥出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应用中,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实验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总表现得死气沉沉,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能很好地完成。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学不懂,而是学生不愿意学,即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很关键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首先,要创设以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在“光的色彩、颜色”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关闭教室的门窗并拉上窗帘后问学生:“如果你们要看见我怎么办?”有的学生就拿出了电筒照射,教师接着追问:“电筒会发光,还有什么会发光?”学生列举了大量生活中能发光的物体后,教师问:“我们如何给正在发光的物体进行定义?”从而引入光源概念,再根据学生所列举的光源来进行分类。其次,要注重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色光的混合”的学习中,教师以问题“将红、绿、蓝中任意两种色光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什么颜色”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总结三原色知识点。

二、注重方法引导,引导学生探究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不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很多学生都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愿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还要通过创设探究氛围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动能”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能的概念并理解动能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大小有关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提出问题:“同一个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滚到斜面下端时的速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相同的高度滚下时,将小纸盒推动的距离又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动能概念。在“重力势能”的探究中,既然学生理解了动能的概念,那么如果物体被举高后落下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借助对动能的探究而引导学生围绕物体的质量、高度等因素进行猜想,然后再用实验验证,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实验,从实验到结论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采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进行探究,通过猜想进行假设,借助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获得知识。

三、加强师生互动,合作参与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形成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接着提出问题:“实验器材中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多少克?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课本记录实验数值的表格中力和力臂的单位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教师以精讲方式对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进行解释,再以生活中简单的杠杆来引导学生对该公式进行理解。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涉及的重点和难点以精讲释疑方式进行引导。

四、联系生活应用,动手实践探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