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招生培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0 02:02: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招生培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招生培训总结

第1篇

XX年度办公室工作忙碌而充实。全体办公室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宫内中心和重点工作,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以招生、培训工作为中心,努力发挥好办公室协调、督查、管理、服务职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尽心尽职为我宫领导、为招生培训、为广大师生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为保障我宫工作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常规工作组织、协助安排好重大公益活动、行政例会、宫务会、教师会等,保障单位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做好各类会议记录。立足全局,注重与培训、活动、财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沟通,从而确保整体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呼声和关切,忠实地向领导反馈信息,并对各种动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当好参谋助手,服务主任决策,并向教职工及时传达贯彻单位决策,加强督办检查,促进各项决策的落实。做好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工作。完成单位的目标制定、管理、督促工作和年终目标自查报告,组织教职工填写事业单位聘任合同书和签定好安全责任书。做好法定节日、寒暑假的值班安排工作,督促检查上级和单位领导部署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传达领导指示,反馈各种信息,做到了快捷和实效,保证上下政令畅通。在宣传工作上,坚持围绕我宫的中心工作,从提升单位的知名度,推进招生培训的宗旨出发,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年来,加强与媒体沟通,配合各部门进行宣传,在《乐山日报》《三江都市报》《广播电视报》“乐山电视台”宣传报道12次。通过宣传,扩大了影响,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加强了活动信息的报送工作,在市课堂作文网域网上挂信息近62条,在中国宫协网站上信息58条,在四川青少年活动阵地网站上信息63条(截止11月20日)。按照宫内的工作要求,做好征稿、排版、文字审定、版式设计、工作,全年共出版简讯2期,每期4个版面,内容丰富,有工作的新举措、工作动态、大型的活动、单位和师生的获奖、培训班公益活动等等。并发至有关领导和兄弟单位及每个学员。及时报道我宫工作动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与沟通,强化社会对青少年宫的了解。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条幅配合单位各类活动开展,宣传单位办学成果,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市教育年鉴所需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报送工作。认真做好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单位交流以及职能部门同志的检查、调研、来访接待工作。

二、人事工作及时办理法人年检、验资报告、一年一度的核编、每个教职工的社保、医保等系列工作。认真做好了教师职评工作和调薪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1名教师的晋升材料的展示、整理、审核、上报、聘任等系列工作;制定了XX年招聘、招考人员的资格认定条件,完成了2人的考核招聘、1人的考试招聘的各项工作和相关材料;完成了1人的转正定级的相关材料;办理了1名教师的退休手续,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按照上级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专业技术结构比例表、XX事业单位人员统计表、XX招聘计划一系列表、岗位设置方案、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花名册、乐山青少年宫教师津补贴发放方案等各类表册100份左右。组织完成了职工的年度考核工作,整理上报考核汇总表和结果登记表。

三、档案、社区工作

第2篇

一、常规工作组织、协助安排好重大公益活动、行政例会、宫务会、教师会等,保障单位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做好各类会议记录。立足全局,注重与培训、活动、财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沟通,从而确保整体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呼声和关切,忠实地向领导反馈信息,并对各种动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当好参谋助手,服务主任决策,并向教职工及时传达贯彻单位决策,加强督办检查,促进各项决策的落实。做好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工作。完成单位的目标制定、管理、督促工作和年终目标自查报告,组织教职工填写事业单位聘任合同书和签定好安全责任书。做好法定节日、寒暑假的值班安排工作,督促检查上级和单位领导部署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传达领导指示,反馈各种信息,做到了快捷和实效,保证上下政令畅通。在宣传工作上,坚持围绕我宫的中心工作,从提升单位的知名度,推进招生培训的宗旨出发,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年来,加强与媒体沟通,配合各部门进行宣传,在《市日报》《三江都市报》《广播电视报》“市电视台”宣传报道12次。通过宣传,扩大了影响,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加强了活动信息的报送工作,在市教育城域网上挂信息近62条,在中国宫协网站上信息58条,在省青少年活动阵地网站上信息63条(截止11月20日)。按照宫内的工作要求,做好征稿、排版、文字审定、版式设计、编辑工作,全年共出版简讯2期,每期4个版面,内容丰富,有工作的新举措、工作动态、大型的活动、单位和师生的获奖、培训班公益活动等等。并发至有关领导和兄弟单位及每个学员。及时报道我宫工作动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与沟通,强化社会对青少年宫的了解。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条幅配合单位各类活动开展,宣传单位办学成果,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市教育年鉴所需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报送工作。认真做好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单位交流以及职能部门同志的检查、调研、来访接待工作。

二、人事工作及时办理法人年检、验资报告、一年一度的核编、每个教职工的社保、医保等系列工作。认真做好了教师职评工作和调薪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1名教师的晋升材料的展示、整理、审核、上报、聘任等系列工作;制定了09年招聘、招考人员的资格认定条件,完成了2人的考核招聘、1人的考试招聘的各项工作和相关材料;完成了1人的转正定级的相关材料;办理了1名教师的退休手续,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按照上级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专业技术结构比例表、年事业单位人员统计表、年招聘计划一系列表、岗位设置方案、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花名册、市青少年宫教师津补贴发放方案等各类表册100份左右。组织完成了职工的年度考核工作,整理上报考核汇总表和结果登记表。

三、档案、社区工作

1、做好了档案归档工作。及时做好文件的收发、登记、整理、立卷、归档工作,方便有关人员查阅,查阅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必须领导批准,作好借出、归档登记工作。

2、做好了报刊杂志订阅收发工作,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年度党报党刊和各类报刊订阅任务。

3、认真做好单位及师生的获奖情况的登记、奖证收集、年终汇总工作,为单位的目标考核提供有力的依据。考勤的月汇总和公布、年汇总的工作做到准确无误。

4、加强与社区联系,按照要求年初与社区签定好计划生育、卫生、综治等工作的目标责任书,制定好各类计划和年终写好各类总结,及时向社区上报信息,尽职尽责地搞好了社区工作。

四、工作中的反思及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不断增强责任感;加强办公室的管理,规范办事程序,确保工作无差错。

2、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做好单位的规章制度、决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增强工作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责任感。

第3篇

XX培训中心财务和统计管理在业务中的创新,以“江苏省职业经理人”培训项目为例,加以阐述和分析。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尝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和统计管理进行研究。同时本文也将综合应用财务和统计管理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以增强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从“非财务人员”的角度进行剖析,希望对相关人员从事的财务管理研究的“非财务人员”提供较好的借鉴和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统计;公益性;培训机构;

一、项目简介

江苏省“职业经理人”培训认证项目,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牵头主办,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为突出项目的权威性和重要性,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培训思路去引导和规范,XX培训中心根据“职业经理人培训认证项目财务和统计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开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二、项目的现状

此项目自2006年,首期“江苏省企业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班在无锡举行以来,已在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全面开花,至今共举办高级职业经理人班近五十期,培训一千多名优秀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项目的招生培训工作由XX培训中心与各地联系,采取全程派出人员管理或属地管理、XX培训中心监督管理等培训管理方式。

三、财务和统计管理的创新方式在项目中的运用

1.项目启动前的财务和统计管理

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在启动前期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然后编制预算,开始实施。在XX培训中心的“职业经理人”项目中,由省政府进行专项拨款作为人才培训基金,前期由省经信委和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考察论证和统计,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制订出相对完备的各项流程和制度。省经信委以此项目在各地级市的实施作为对各地经信委考核的重要指标,明确相关的奖励措施。项目实施前期的财务和统计工作,大大增强了项目成功的机率,同时财务上也得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打好了财务基础。

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财务和统计管理

有了启动前期的财务和政策支持,为正式实施夯实了基础。在实施过程中的财务和统计管理主要分为招生阶段的财务和统计管理和教学管理阶段的财务和统计管理。

(1)招生阶段的财务和统计管理

在招生阶段,为鼓励当地经信委招生的积极性,实施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同时,为更好地招生,允许当地经信委引入当地的专业培训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当地的培训机构的加入,须经省经信委和XX培训中心的考核和备案),共同拓展项目。项目的财务和统计管理上,由XX培训中心按实际招生人数进行实施相关的激励措施。这种财务和统计管理的模式,实现了政府、事业单位和民营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到人才建设中来,既实现了政府部门和XX培训中心提升培训能力,实现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民营培训机构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教务管理阶段的财务和统计管理

在本阶段的财务和统计管理上,由XX培训中心派员管理的培训班,从出差费用和住宿费用上,在不低于三星住宿和相应餐标的基础上进行“双控制”,杜绝了浪费和其它费用挪报的现象。在老师接待方面,明确由当地经信委负责老师餐饮和住宿,并对住宿和用餐提出了相应的标准。由当地派员管理的培训班,XX培训中心不定期地派员进行调查,结合老师和学员的反馈沟通,对不合理的方面向当地管理机构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在财务和统计管理上,按考核结果,XX培训中心按比例向当地管理机构支付管理费用,维持其正常运转。

3.项目结束后的财务和统计管理

通常的企事业单位,在项目结束后,项目的财务和统计管理也会告一段落。在XX培训中心的职业经理人项目中,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前期的培训实施,在财务和统计管理上有以下工作:

(1)按老师对当地培训管理者的反馈意见,结合XX培训中心调查反馈,按规章制度,得出相关的分数,按优秀、良好、一般、差等标准,对其进行奖励和处罚。

(2)进行本次项目的统计总结,哪些方面费用必须增加,哪些方面费用还有节余空间,进行项目财务和统计管理的优化,最终实现此项目的财务和统计管理“作业化”。

(3)进行此次项目管理的财务成本分析,与其它类似项目进行比较,开财务和统计管理方面的研讨会,进行项目的成本管理分析、项目财务和统计管理的风险分析等研讨分析。

第4篇

一、全方位宣传,营造招生的良好氛围

面对各个学校的无序竞争,我们清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审时度势,认真确定以宣传为招生的突破口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精心选择宣传材料,编印招生简章,印发《致学生的一封信》,制作录取通知书,根据招生彩页实用性不强、易流失的特点,编制了图文并茂的2018安达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招生指南,让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士全面了解我校的办学特色、成果、专业设置以及国家的技工教育方针政策等。

2、安达市高级技工学校协同6个乡镇(万宝山、太平庄、升平、青肯泡、先源、任民)的中学对学生、学生家长及班主任进行了思想动员,开好教师会、学生会、学生家长会,通过入室宣讲、广告宣传、走访学生家庭等形式,宣传技工教育,引导毕业班学生到我校学习。

3、市中考期间,安达市高级技工学校到三所考点进行了落地宣传,对部分考生及考生家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宣传。

二、组建一支专业招生队伍,做好招生的各阶段工作

招生就业办公室从历年招生任务完成的较好且工作认真有一定的招生经验的教师中选拔4人担任专职招生工作,担负招生的主要任务。校领导实行包片责任制,目标层层分解,把学校招生任务分解到每个教师的身上,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展各阶段的招生工作,这样使得整个招生工作做到了定人定点定任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深入千家万户,做好鼓动宣传

进入招生季以来,招生就业办公室一班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深入一线,入室宣传,特别是利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时间,家长及部分学生都在家的这一有利时机,我们走村串户,力求把我们的招生政策宣传到位,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对我校有所了解和获得基本认知,以真情和温情感动学生及学生家长。

我们宣传招生途中,遇见集会,还不失时机地宣传,散发彩页,回答学生及家长所提出的有关技工教育的问题,继续树立我校社会形象,以求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中考过后,筛选出意向生,进行重点攻关,和学生及学生家长认真交换意见,推心置腹,屈膝长谈,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入学的机会。

四、转变工作作风,发挥窗口作用

招生就业办公室是我校窗口,如何发挥窗口的作用,更好的展示我校的形象,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决定从自身做起转变工作作风,治懒,治散,同时整顿工作纪律,接人待物,实行礼貌、文明用语,给来访的学生及学生家长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来学校咨询的,我们都热情接待,仔细询问学生及家长的意向,揣摩学生及家长的意图,认真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做到百问不厌其烦,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接电话方面,我们尽量和气、耐心,以真诚的心态来感动对方,引导他们到校参观和入学。

五、招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资金紧缺,专业教师稀缺,现有专业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市经济发展和众多学生学习的需要,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繁重和紧迫的任务。

1、对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认识不高。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重普高,轻职专,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读普高,考名校仍是许多家长和学生的执着追求,而学技术则成了“行为习惯差、文化基础差、家庭条件差”的“三差”学生的无奈选择,甚至一些技工学生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转变观念有待我们的艰苦努力;

2、中专招生秩序混乱问题。民办职业教育机构和市外技工职业学校非法招生,中介花大量的成本进行不正当“招生”,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技工教育的声誉,给安达市高级技工学校今后的招生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私立技工学校以高额的回报,打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据了解,目前我市仍有超过200以上的学生流失到外地其他学校;

3、对安达市高级技工学校的认知度不高。由于安达市教育局规定,不允许任何职业技术学校入校、进班等宣传,安达市高级技工学校只能以走街串巷、进屯入户、市集市场和中学幅员以外进行宣传等活动。

六、2019年,招生就业办公室准备对招生工作重新部署,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做到:

1、找寻市内外的大中小型企业,与其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建立新型学徒制的技工教育机制和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2、在学校内部组织精英团队,进行有组织并适合城市与农村相对应的短期培训和创业培训;

3、组织一支学生招生队伍,挑选素质高,纪律好的学生,进行招生培训,以他们的所见、所学、所闻告诉广大在读中学生,取得同龄人的共鸣;

4、对已经涉足的6个乡镇进行跟踪回访,继续拉拢生源,同时踏足其它8个乡镇,对安达市高级技工学校进行从不知到知的落地宣传,进行入户走访;

5、进行与各乡镇中学和市内中学的深度对接,积极寻找校校合作的具体事宜;

6、发挥技校的实训实操优势,组织有规模的以技校为单位的线下活动,同时与同事积极走动,以人传人的模式,以线上平台为载体,进行地毯式宣传;

7、建立和完善安达市高级技工学校百度百科、网站和贴吧等线上宣传平台,合理利用市内公共设施平台,进行不定期宣传;

第5篇

一、强化领导意识,明确培训的“支撑点”

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惠工程。为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我们始终把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放在培训工作的首位,把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作为推动自身工作前进的内动力。学校培训中心领导对培训具体工作多次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必须用最好的人力,尽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搞好培训工作。学校设置的“一室三部”既要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在各自抓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一些交叉共同需要办理的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形成合力解决。一年来,我们迎接国家、省、市、区领导对我校转移培训工作检查、指导达20多次。2010年9月2日上午,巴州区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青宁、副主任吴群传、区扶贫办主任陈永明到学校就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专题调研。2010年11月7日,由区扶贫办组织召开的全区转移培训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负责人以中心发言人身份就培训工作作了专题发言,市扶贫办黄鹏主任作了总结讲话,对我校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10月30日,巴中市政协副主席何长洋等领导在巴州区副区长张洪祥等人陪同下,对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果进行了视察验收,市区领导充分肯定了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业绩,高度赞扬了我校一流的教学实训设施,并勉励学校继续努力,当好巴中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带头人。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有序,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个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工作、学员踊跃参训的良好培训局面在我校全面形成。

二、细化订单培训,落实培训的“关键点”

“订单培训”是我校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有较强的约定性,它既约定了人才的规格,又约定了培训学员输出的工种、地点和时间。此种培训能充分调动“教”、“学”、“用”三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安置效率。一年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招生安置人员到广州、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深入厂矿、企业(公司)实地考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双方介绍、联系及深层次的会谈,不少企业与我校达成了长期培训安置意向性协议。在XX年年意向订单签约培训的基础上,2010年我校又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又有10多个单位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安置协议,为开辟培训安置门路找到了更好、更广的空间。

三、提升专业内涵,拓展培训的“增长点”

“适销对路”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这要求所设培训专业以及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必须做到“三合”,即:合时、合地、合人。也就是说,我们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应该与现有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同步。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分离、调整、加载等手段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一是将原有机械专业分离为车钳工、焊工两个培训发展方向,将原有电工电子专业分离为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电力拖动三个培训发展方向。二是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力求规范、实用。计算机专业在原有汉字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l电子表格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学简单的动画制作和一些网络常识;缝纫专业在原有服装识图、服装剪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了现代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家电专业侧重向学员传授常用家电维护、常见故障检修知识。三是整合教学内容,加载公共常识课程。各专业学员在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一些公共常识课程。在过去已开就业常识、法律法规、普通话、礼仪常识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本学年又加开了常用应用文写作课程。通过以上办法,我校专业设置更具个性,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合理,广大培训学员受益更大,得到的实惠更多。

四、搭建招生网络,把握培训的“切入点”

建立有效的招生网络,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贫困户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是把转移培训的招生信息及时传达到千万贫困户家中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培训任务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这一工作,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强化“三到位”工作。一是领导到位。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和分管副校长面对招生问题总是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研讨解决办法。同时,成立招生小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工作责任心强且具有招生能力的教师经常深入乡镇、农村宣传招生工作。二是宣传到位。在市区扶贫办、劳务办的主导下,学校首先在市广播电视媒体开辟“培训之窗”栏目,定期及时宣传招生培训信息。其次,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成教科的支持下,聘请各乡镇成教专干为地方招生宣传联络员,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资料、办墙报等多种途径,使政策宣传覆盖千家万户。再则,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常带领招生组成员开上宣传车,深入农村乡镇流动宣传。一年来,招生组成员行程15000多里,奔赴200多个乡镇作政策宣传,发宣传资料56000多份。三是学员组织到位。按政策要求,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组推荐、乡村公示、乡(镇)审核、扶贫办审定的程序招生组织学员。学员入学培训严格按“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的管理机制运行。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招生网络已全面形成。本年度不仅迎来了一些偏远乡镇的许多农民工前来参训,还迎来了不少陕西、苍溪、仪陇等外县籍贫困农民来校学习。

五、加强培训管理,抓牢培训的“着力点”

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效益的关键在于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训、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两个规范”、“八个结合”。一是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要求,对同工种坚持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课程、统一结业鉴定,以此规范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安置。二是规范培训管理。主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建立台帐。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学校规范地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台帐和就业安置台帐;统一报告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项目主管部门区扶贫办报告培训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及时编发在学校主办的《基地信息》上,随时接受监督管理;统一责任追究。学校实行法人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培训安置部门具体承办的管理体制,领导到位,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统一检查验收。学员培训结束后,学校按培训计划认真组织人员检查验收,对培训内容不合要求、不落实的地方,要重新补课,对不合格学员,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以此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方式上,努力做好“八个结合”。一是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做到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二是中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三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四是培训与创建劳务品牌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以品牌拓宽了劳务市场;五是自费培训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六是普通教育与转移培训相结合,在初三、高三农村学生中实行分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七是学校培训与务工地再培训相结合;八是校本培训与送培训下乡相结合,为推进劳务扶贫新村建设创造条件。多种培训方式的运用,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学技增能的要求。目前,结业学员紧俏,每天向学校咨询联系的单位络绎不绝。

六、抓好安置服务,站稳培训的“落脚点”

安置就业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依靠”:一是依靠订单促进就业。在农民工培训中,我们始终“围绕市场需求转,按照企业要求办”,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委托培训,今年以来,与深圳、广州、江苏、成都等地的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就业安置合同,主渠道解决了培训学员安置就业,按市场需求,年内已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操作型人才1500多人。二是依靠就业维权服务中心促进就业。学校以驻外机构为窗口,在深圳、江苏、宁波、广州等地建立了安置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学员安置作辐射宣传,这样,使安置有组织、成建制地进行,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我校的安置工作呈上升态势,进展十分顺利。三是依靠能人促进就业。充分利用外出时间长、务工技能强、联系渠道广的农民工能人,采取亲连亲、戚连戚,邻帮邻等方式,形成地域输出、家庭输出的良性模式,开辟了有效的、牢固的就业渠道。至今,已有40多位就业能人,协助学校安置培训结业学员300多人。

第6篇

关键词:项目资源库;信息化一、项目资源库概说

“项目资源库”系统主要是提供经验的积累和分享(AES),实现的功能有身份验证登录、项目资源的搜索、项目资源的上传与显示、项目资源分类的添加修改、人员身份的分类与权限及操作日志的记录等。“项目资源库”系统采用BS模式和WAMP的开发环境。作为校园内部的OA系统的扩展的一部分,“项目资源库”系统也有别于一般的单位内部OA系统,能有效地协助学校实现项目资源共享与合作战略的策略。

“项目资源库”系统已经在我校投入使用,使用实践表明,学校在使用本“项目资源库”系统后,通过了资源共享方式,大幅度地降低校园内部教师的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学校教师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校园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受到学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二、项目资源库的引入和研究背景

“项目资源库”在国内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在国外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资源库系统,我校资源库的引入主要是我校有部分教职工参加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培训课程后,实地考察了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从而引进的一项项目。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新加坡政府所属的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教育学府。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积累与分享”的理念包含了理念分享、技术分享及成果分享。为传播商道文化,我校积极向南洋理工学院取经,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从而制定了适合我校使用的“项目资源库”开发流程和计划,并付之实践与实现。

三、学校的网络环境与项目资源库的设计

学校项目信息资源共享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个新命题,主要目的是经验的积累和分享,一般由学校内管理网络的部门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作为教学辅助的一项服务,项目资源库的维护与使用改变了以前教师单兵作战、各自为营的工作模式,使得每位教师的工作劳动成果通过资源库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为其它上同一门课程的教师提供参考和资源分享,减少了教师们的重复劳动,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设计项目资源库,提高项目资源库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是学校网络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项目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与特性,结合我校特点,参考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资源库”的开发经验与模式,我校项目资源库的开发采用了高效率、可重用性以及易于维护和测试的WAMP开发框架,使用PHP、MSSQL等技术,在学校多个部门的协助指导下,设计了一款效率高、质量高的学校“项目资源库”信息管理分享系统。

技术开发小组分析了全校的项目数据的构成成分,以各部门为大类,有德育教育、财经会计学部、外语外贸学部、商贸物流学部、艺术设计学部、招生培训、总务、实习就业、教务科、办公室、学生科共十一大类,每大类按职能不同,又细分成不同的小类,其中,学部类的统一分成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学生工作三个小类;其它大类的按其职能再细分成多个小类。系统到目前共入库有79个小类(项目),676个上传文档。

四、我校项目资源库的几个特点

1. 数据库服务器独立于网站,这样无论从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可取之处。

2. 登陆资源库的帐号密码与鹏达系统绑定,鹏达系统的用户可共享资源库。

3. 文件的保密性得到提高,防止了一些用户直接输入文件名链接进行非法下载。

4. 网站的可移植性高,这个虚拟机系统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无论从备份或者移植性能方面都比较容易。

5. 重项目积累的同时更重经验的积累。

五、总结与展望

第7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文化对接 教师 企业实践

一、实施步骤

1.第一步

教师提交个人申请,部门负责人审定签字,学校汇总,选派教师到相应企业相应岗位参加实践。

2.第二步

教师将实践中了解到的情况和思考、心得、成果写成实践日志,每天不少于300字。

3.第三步

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写出企业实践报告,不少于3000字,内容充实,观点新颖,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学校工作有指导意义。教师要填写企业实践鉴定表,由企业人事部门加盖公章,填写评语。

4.第四步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教师,量化赋分,纳入工作量,职称评聘时加分,对实践中有突出成果者进行奖励。

二、实施过程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对教师实行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建立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师要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深入生产第一线,熟悉行业、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教学过程,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提高技工教育的实效性。以实现“校企一体、工学一体、理实一体”的目标,强力推进校企合作。

从2010年起,笔者学校已先后选派出10批次共32名教师分别到兖州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光磊钢构、联城集团、五征集团、永华公司等10多家优秀企业进行历时2个月的生产实践活动。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教师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工作理念、质量理念、团队理念、发展理念、现代工艺、先进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多收获。在实践中,教师细心观察、深入思考,感受了企业文化内涵,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环节,了解了先进的操作工艺及最新的技术信息,并参与了企业技术革新,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充实了社会实践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升华,回校教学时能及时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实训课题,充实了相关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经验总结

1.校企课程文化对接——强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以推进校企合作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寻求优秀合作企业,找到与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

(1)采用“订单式招生”培养新模式。与太阳纸业、华勤集团、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联城集团、齐鲁特钢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特点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所需课程,学生进校就签订就业协议,培训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解决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2010年底,“太阳纸业”二期班已顺利毕业进入太阳纸业。2011年3月,学校与“华勤集团” 签订定向招生培养协议,培训共四期学生,第四期班已经毕业到企业就业。2011年4月,学校专为刚开业的“银座商城(兖州店)”定向招生培训的一期开班。2011年5月,学校负责的联城公司中层员工的拓展训练也已圆满结束。目前,“五征山拖” 定向培训一期班、“太阳纸业”定向培训正在进行中。

学校还在企业中开展了“金蓝领”技师培训,深受各企业欢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长、中、短期的不同模式,为联城集团、翔宇化纤,益海嘉里等企业培训员工上千人次,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

(2)“顶岗实习”培养模式。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实习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要“无缝”对接。学校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建立对口专业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调整课程专业设置。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严格按照“七定”(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定期转换实习岗位、定期交流学生实习情况)安排实习,把因需施教落实到实处,使人才的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企业根据生产情况提供实习生的实习场地、设备和实习作业岗位,提供专业技师、高级技师进行指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系统培训和考核。学生在校完成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到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后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合同继续留用,将实习与就业连体,实习生即是“准员工”。

2.制度文化对接——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

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是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全新的岗位责任制,主要目的是调动更多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是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方向。为确保学校“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模式培养的技能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学校“四制改革”的基础上,推行并完善以“工作责任项目化、业绩考核指标化、岗位管理契约化”为标志的学校工作项目主管制改革,使岗位职责更清晰,工作项目更明确,管理层次更简单,培养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具体分为校级主管、教学部主管、科室主管、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主管、校企一体化教学创新主管等50多个主管,每位主管都编写工作项目责任合同书,制定各自的任期核心指标,主要内容有:主管岗位职责、主要工作项目、创新拓展项目、责任指标、事业发展思路与措施等。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采取上述举措后,教师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制度文化对接——班级企业化管理

按照企业技术岗位标准,制定《班级企业化管理制度》。学校相当于企业,各班级相当于下属分公司或车间,在班级中模拟企业车间管理。采用“千分制”对学生进行考核,从思想、纪律、学习成绩、劳动态度、团结协作等方面量化赋分,且与奖学金挂钩,让学生提前熟悉并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实训车间“6S”管理制度,让学生接受企业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缩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零距离”对接。

4.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企业文化有机融入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中,让师生感受企业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是联城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联城集团对待员工实习“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要做就做太阳人”是世界造纸百强之一的太阳纸业员工的名言,“工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深入到每个人心里。太阳期刊《你在为谁工作》《为自己工作》对员工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珍惜每一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让每一个太阳人都无比骄傲和自豪。华勤集团内部杂志《倍耐力之音》中提到“眼到、手到、心到,一个不良也逃不掉”“违章操作等于自杀,违章指挥等于杀人”“正常的加以保持,异常的加以纠正”“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企业文化真可谓内容丰富,内涵深刻。

笔者学校把这些企业的文化引入校园,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借鉴和传播企业文化,利用教室、车间、校园里的“文化角”营造企业文化空间。学校还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校介绍企业的用人观,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价值观;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授课讲座,内容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生产经营发展、产品知识、质量标准、机械设备知识以及技术指导等等。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车间,实现学生与企业“零适应”对接。

四、后续实施方案

1.进一步完善、深化、扩展

继续贯彻落实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深化、扩展。学校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了企业员工技能水平,为其开展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培训,承担企业委托项目。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

2.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市场需求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开展了兖州市“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现状调研”活动。学校专门成立了调研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填写调查报表、实地走访等形式,全面调查了解兖州市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重点掌握了各有关企业的人才现状、人才项目需求情况、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而有效地指导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根据所了解的培训对象、内容、形式、课时以及师资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培训方向,并逐步实施。

3.通过大赛,引导学生尊重劳动、重视技能

学校成功举办了两届“兖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展示各行业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和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尊重劳动、重视技能、苦练技能,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通过集中开展稳定就业百日会战系列活动,努力克服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积极应对,攻坚克难,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为全年就业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二、活动安排

围绕稳定就业、促进创业和扩大就业,通过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市场招聘对接、大学生专项服务、就业援助、创业促进、特别培训”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㈠就业政策宣传活动

以“落实政策,助推就业”为主题,围绕贯彻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培训指导工作,为全面落实政策夯实基础。

1、政策普及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使企业和劳动者充分了解政策、运用政策。

——社区普及宣传。依托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以发放宣传材料、上门服务等形式,普及政策知识,做好宣传引导。

——集中宣传,利用社区招聘等形式,组织工作人员分片在人流密集地区,广泛进行政策文件普及活动。

——开展“政策暖人心、春风吹万家”创业政策宣传服务月活动。组织多形式的创业宣传和联动服务活动,对民营企业以及失业人员、大学生、外来人员等各类创业人员,深入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贷款、后续跟踪扶持等一系列服务,进一步推进创业工程。

㈡岗位开发及招聘推介活动

以“就业起步,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开展岗位开发储备、专场招聘、用工监测等市场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市场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1、岗位开发储备

——联动开发新增就业岗位。结合企业用工监测和失业监测,强化与相关单位部门及企业联系,积极开发岗位,并做好岗位储备。

——加大市场登记岗位收集力度。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上门开发岗位,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形势的宣传,引导企业参加市场招聘,充实市场登记信息资源,方便城乡劳动者求职。

2、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下移,组织专场招聘。

—— 举办迎新春专场招聘会活动。充分利用区人力资源市场的辐射功能,联系相关部门及企业在春节期间连续举办2-3场专场招聘会,重点为高校毕业生及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

——开办区人力资源招聘活动市场。在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功能基础上,强化与辖区内单位、企业、学校联系,按照“走出办市场”要求,在辖区内不同区域或企业、学校开办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及求职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举办岗位进社区招聘会。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结合全市社区招聘日活动,举办社区招聘会,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服务,促进困难群体就业。

3、市场监测和信息对接

——实行企业用工需求监测制度。对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实施定点监测,密切关注国有集体等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需求的动态变化情况,每周汇总分析辖区岗位需求结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源配置服务。

——做好岗位信息与企业裁员监测信息对接。针对企业裁员报告信息和拟裁员监测信息的人员结构和时间进度情况,提前介入,做好信息传递和对接服务,促进同行业间优势企业与裁员企业人员的岗位转换。一季度对一次性裁员50人以上的监测裁员企业,集中组织同行业缺工企业实地对接洽谈,避免岗位流失和减少失业。

4、民营企业招聘活动

3月份将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集中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活动,为企业和 大学生免费服务,搭建民营企业与各类劳动者间的供需对接平台,帮助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三)就业援助行动

以“就业援助你我他、真情相助渡难关”为主题,元旦、春节期间深入开展就业困难群体“四进”援助行动,打造充分就业和谐社区,促进困难群体就业。

1、 政策进社区

通过各种形式,把就业政策送进每一户援助对象家中,使每一位援助对象了解适合于自身的政策内容和办理途径。

——结合入户摸底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政策活动,以宣传单的形式,统一把《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青政发〔20__〕50号文件及有关配套政策,送交社区每个就业困难人员。

——在各街道和社区设立促进就业政策宣传展板,悬挂再就业扶持政策条幅,充分宣传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和帮扶就业的成果。

——举办政策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咨询等形式进行现场宣传,提供政策咨询,为失业人员答疑解惑。

2、岗位进社区

重点采集一批适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为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援助对象提供及时的岗位援助。

——1月20日在全区举办社区岗位联动招聘日活动。各街道和社区要积极开展社区就业广场就业超市等多形式的社区招聘活动,面向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促进困难群体再就业。

——落实岗位储备制度。每个社区确保每天岗位保有量2个以上,活动月期间为每位求职要求迫切的就业困难人员至少上门提供一次岗位信息,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3、服务进社区

——针对援助对象的不同类别和服务需求,实行一对一指导,综合运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和其他劳动保障相关服务措施,对每一类人员量身提供一套针对性强的服务方案,使每一位援助对象切实得到再就业援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各街道和社区为有求职要求的援助对象建立就业援助卡,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针对他们在求职就业、享受再就业政策和其他劳动保障政策方面的不同需要,确定具体服务内容,促进帮扶对象尽快实现再就业。

4、温暖进社区

春节前,组织对特困就业困难人员开展送温暖活动,给予一次性生活救助,走访慰问特困失业人员172户。

(四)创业促进行动

以“激情创业在市北”为主题,针对不同的创业群体,开展系列创业促进活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进社区活动。2月份,在全区启动“社区创业援助活动”帮助创业者应对危机,成功创业。

――建立“企业问诊室”。组织创业专家志愿团专家深入社区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帮助创业企业进行诊断自救,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资金援助。分别在辽宁路科技街、台东三路步行街、易初莲花超市门口开展“手拉手、共度危机”帮扶活动,现场进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快速通道”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困难。

――开设创业大讲堂。选择1-2个社区开展“创业大讲堂”活动,邀请创业专家、创业典型进行创业理念、技巧、对话等形式的讲座,现场开展互动交流。

――举办创业经验现场交流会。3月份表彰一批创业先进单位和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失业人员创业激情。

(五)技能培训活动

1、正式启用市北区大学生就业培训基地---东部吴兴路新校区,广泛组织以大学生为重点的摄影、平面设计、形象设计的培训生源,争取在1月20日前,各专业全面开班,培训人数达到100人。同时,申报开设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dv拍摄与制作专业,2月10日前完成,2月份正式组班。

2、申报“3dmax”职业专业设置,进一步丰富市北区大学生就业培训基地---西部中新商厦校区的职业培训内容,争取2月中旬,购置教学设备,完善教学设备,完成审批,2月底前组班开学首期计划招生60人。

3、完善各教学校区取暖设施,各专业争取2月中旬全面开课,计划招生培训260人。

4、强化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全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普查,结合我区优势专业,尽快制定培训计划,1月底完成。

——组织培训教师,采取登门和定点培训等多种形式,争取形成200人的培训规模。

——与区民政联手,重点培训农村进城务工的养老护理员,

预计100人左右。

5、开展在职培训

为薇薇新娘婚纱摄影公司的在职员工近150人,开展摄影、形象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婚庆摄像等专业培训,力争使该公司的上述技术工种,经培训实现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三、工作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确保各项工作顺利组织实施。

㈡加强宣传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对各项活动制定具体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影响,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劳动者的广泛参与,为稳定就业、促进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9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对接 技工教育 校企合作 创新模式

教育部提出要“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这是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改革措施。基于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基于践行“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改革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校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技能为主、提高质量”的办学方针。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校企合作,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强力推进教学改革,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实施“兖州技工”品牌战略,探索并实施了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以校企精神文化对接为重点,以校企制度文化对接为抓手,以校企物质文化对接为基础,以校企课程文化对接为亮点,以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为平台,学校与企业相互交流、互动、共融。

一、制度文化对接――“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

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是“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全新的岗位责任制,主要目的是调动更多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是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方向。为确保学校“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模式培养的技能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学校“四制改革”的基础上,推行并完善以“工作责任项目化、业绩考核指标化、岗位管理契约化”为标志的学校工作项目主管制改革,使岗位职责更清晰,工作项目更明确,管理层次更简单,培养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具体分为校级主管、教学部主管、科室主管,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主管,校企一体化教学创新主管等50多个主管,每位主管都编写工作项目责任合同书,制定各自的任期核心指标,主要内容有:主管岗位职责、主要工作项目、创新拓展项目、责任指标、事业发展思路与措施等。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二、校企精神文化对接――“教师参加企业实践”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对教师实行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建立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深入生产第一线,熟悉行业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教学过程,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提高技工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校企一体,工学一体,理实一体”的目标,强力推进校企合作。我校已先后派出了七批次共25名教师分别到兖州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光磊钢构、联城集团、五征集团、永华公司等优秀企业进行历时2个月的生产实践活动。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工作理念、质量理念、团队理念、发展理念,现代的工艺、先进的技术等方面有很多收获。经过实践学习,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充实了社会实践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升华。在实践中,能细心的观察,深入的思考,感受企业文化内涵,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环节和先进的操作工艺,及最新的技术信息,并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服务于企业,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专业技能,回校教学中及时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实训课题充实了内容,提供了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到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结合我校实际对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如何引入到我校的教学过程,有了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并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比如借鉴企业中质量管理看板的效果,在教室里,教学楼走廊等醒目悬挂有关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安全文明,校规校纪等方面的内容。让师生共同感受到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深邃。为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创新积累了思路,对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起到了强有力推进作用。

三、校企课程文化对接――“强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以推进校企合作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贴近区域经济发展,依托本市优势,瞄准合作企业,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办学理念。

校企合作首先要选择好合作企业。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工业为立市之本,强化骨干企业的“龙头”作用,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7家。2家民营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亿、10家世界500强落户,市委市政府确定了26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列入强企目录重点培育,为了把优势变得更优,启动实施“22616”企业梯队培育,三年后实现2家企业销售收入过200亿、2家过100亿、6家过50亿、16家过10亿的目标。做大做优做强骨干企业群,力争三年打造千亿工业基地。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技能人才的需求,这对于我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领导审时度势,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开展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选择企业。在寻求合作企业的过程中,依据兖州市委市政府实施22616重点企业建设梯队工程,全面了解企业的规模、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分别与兖州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光磊钢构、联城集团、五征集团、永华机械、齐鲁特钢,翔宇化纤等优秀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找到与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学校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每年投入80余万元建设与企业技术岗位配套的实训设备,增强与企业技术岗位的对接能力。企业需要的就是我校要做的。

采用“订单式招生”培养新模式,与太阳纸业、华勤集团、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联城集团、齐鲁特钢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特点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所需课程,学生进校就签订就业协议,培训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解决学生就业后顾之忧。2010年底“太阳纸业”二期班已顺利毕业进入太阳纸业,2011年3月为“华勤集团”签订定向招生培养协议,冠名“华勤集团”培训共三期班,三期班已经毕业到企业岗位就业。目前“华勤集团”培训四期班正在培训进行中。4月专为刚开业的”银座商城(兖州店)”定向招生培训一期开班。5月为联城公司中层员工的拓展训练也已圆满结束。9月为五征山拖定向培训一期开班在即。在企业中开展“金蓝领”技师培训,深受各企业欢迎。根据

现状采用长、中、短期的不同模式灵活运用,为翔宇化纤,益海嘉里等企业员工培训610人次,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

“顶岗实习”培养模式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实施实习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建立对口专业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调整课程专业设置,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严格按照“七定”(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定期转换实习岗位,定期交流学生实习情况)来安排实习,把因需施教落实到实处,使人才的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企业根据生产情况提供实习生的实习场地、设备和实习作业岗位,提供专业技师、高级技师进行指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学生在校完成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到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后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合同继续留用,将“实习”与“就业”连体。“实习生”即是“准员工”。

四、制度文化对接――“班级企业化管理”

按照企业技术岗位标准,制定《班级企业化管理制度》,学校相当于企业,各班级相当于下属分公司或车间,在班级中模拟运作企业车间管理。采用“千分制”对学生进行考核,从思想、纪律、学习成绩、劳动态度、团结协作等方面量化赋分,且与奖学金挂钩,让学生提前熟悉并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实训车间“6S”管理制度,让学生接受企业管理制度,培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缩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零距离”对接。

五、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感受企业文化。

“光明磊落,诚实守信”八个大字是光磊钢构企业文化的精髓;

“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活”;“有做小事的精神,才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

“细节决定成败”是联城企业文化的经典语录。联城集团对待员工实习“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要做就做太阳人”是世界造纸百强之一的太阳纸业员工的骄傲名言,“工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深入到每个人心里。太阳期刊《你在为谁工作》《为自己工作》两本书强大的激励作用,“珍惜每一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让每一个太阳人都无比骄傲和自豪。

华勤集团内部杂志《倍耐力之音》,“眼到、手到、心到、一个不良也逃不掉”;“违章操作等于自杀,违章指挥等于杀人”;“正常的加以保持,异常的加以纠正”;“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企业文化真可谓内容丰富,内涵深刻。

企业注重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处处彰显人文关怀。

我校把这诸多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地借鉴和传播企业文化,利用教室、车间、校园里的“文化角”营造企业文化空间。还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校介绍企业的用人观,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价值观;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授课讲座,内容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生产经营发展、产品知识、质量标准、机械设备知识以及其他的技术指导等等。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车间,实现学生与企业“零适应”对接。

学校成功举办了两届“兖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展示各行业能工巧匠精湛技艺和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尊重劳动、重视技能,学习技能,苦练技能,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增强与企业的亲和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