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众文化的性质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3 16:00: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众文化的性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众文化的性质

第1篇

一、大众文化自我构建的问题与状况

民主时代的到来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象征,但是这种现象是受历史与其他客观因素所限制。不过这种说法只是对于被束缚的人们想要冲出这种局限性才更为有意义,这里面是有时代界限的,谁也不可逾越自己所处时代的法则。这种时代法则在现代以前,是更为侧重德性的。这似乎让我们难以忽略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磨灭的传承性,而且对于人的内在建构中,我们的确不可忽视康德的那些思想,例如,“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令人感动地说,天地间有两个最崇高、最令人敬畏的、严肃的东西,就是‘上有日月星辰,内有天理良心’”。德性与实践是同一条河流,没有哪种制度想完全将其引出一条支流作为社会需要,因此,在这之前是传统文化或古典政治哲学引导人们去看待人类的生存状态,这样的文化更愿意将人们的视线从内到外周转一圈,无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还是人与自然都是更为相容的。我们不可否认以这样的文化现象来影射的社会伦理更符合生命规律,毕竟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具有生物性的,不可能一味地使用机械化管理方式去安排社会的生存状态。

相对而言,现代性的文化积淀更多的来自人类过渡使用“实用性”这个词汇,这导致了我们在思维方式上出现了偏差,因此,大众文化就此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炮制出来的文化,也是一种与对科技的无限追崇以及对自我内心世界缺乏调和所产生的生存状态。尽管我们现在依然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可是,在这种现代性的局限下人们难以抑制自身那种强烈的追求与浮躁的情绪。我们当然不可否认现代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各种便利,以及民主制度的确立促使我们在个人发展中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我们的时代同样促使全球性局面的无限宽广,人们的交流与物质文明的开创比现代之前更能产生激动人心的产物。

大众文化的产生有其进步的一面,也就是说它本身对于古典理念中极端思想具有批判性,特别是对于民主与自由的社会实践,更是往昔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这是现代人值得称赞的。然而,在这种胜利的引导下,人们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崇拜,因此蔑视德性作为一切社会的核心价值导向,在自我崇拜的激情下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思维逆差,只是表现的程度有所差别。与此同时,也会引起我们对于一种普遍性含义的反思,其过程就像是施米特所说的“普遍正确的东西似乎决定 每个个体的内在生活到这样的一个程度,以至于个体甚至没有考虑要违背它”。同样,大众文化的普遍性是属于一个正确的体系吗?这或许接近于一种这样的解释:其存在就是代表了某种感知与兴趣相结合的知识。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自我崇拜本身的那种缺陷存在,并且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这种崇拜比较容易产生一种盲目性。自我崇拜是一种过激的自我认可,是整个国家与个人这种有机体的失衡,当大多数人将这种自身的失衡归结为一个集体时,就诞生了大众文化的激情,这也就是为什么个人对于文化层面的误解将影响到国家的文化趋势,特别是国家的政治行为。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政治文化本身对于社会构建的有效功能,以便更深入地去理解我们的政治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

二、政治文化的内外建构

政治文化如果有所上升,那么就对其有了更高的内涵要求,这就是政治哲学所要引导的,那么这就不能避免政治哲学的古典性会直接介入国家的政治文化设计;因为“人既是政治动物,又是理性动物,这种不可思议的结合是贯通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全部论述的线索”,不仅如此,这就为我们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我们关于政治秩序有了一种目标。而且政治秩序在我们的现代社会来看,就是引导着我们的社会秩序不断趋于一种完善性。另一方面,就现代所提倡的民主与自由,以及政治体的有机性来看,这也是从政治哲学的源头所派生出来的。从某种社会功能来看,政治文化应该引导大众文化的走向,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极力提倡的这种民主性当中,人们的政治行为更为明显,比起历史之中的那些专制时代,现代的民主才是被拓展了的民主,符合民主的本意,因此,现代人的政治行为的实施范围要比专制时代的人们宽泛的多,而且也更为具体化。

现代社会积极倡导的民主与法治,是一种对于古典性政治的实现与超越,并非代表我们今天的政治文化是孤立于古典性,而且民主与法治的身影早已在古典政治哲学中出现了,正如同我们确信亚里士多德认为的人治的弊病可以致使政治腐化,所以,现代社会重视法治也是遵循人类对于公平正义的向往。然而,这种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仍然属于一种价值取向,而不是侧重于对国家与政治的意义追求,这只是私人意志与国家意志的一种契合,而并非是纯粹的国家意志的体现。个人意志的集合体就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代表,而并非是说国家意志才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也因此,大众文化的不稳定性就会时刻影响国家文化,我们既可以将其视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将大众文化转变为国家文化,除非大众文化已经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上升到与国家意志等同的地步。因此,对于大众文化的引导表现在双重意义下,一方面就是让其在法治社会的土壤中得到生存的保障,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这种文化的生存状态是稳定的;另一方面,就是政治文化引导大众文化趋于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不是单一地向社会宣扬意识形态,因为在真善美的德性中,包括了国情教育的全部内容,而国情教育的范围既涵盖了个人领域对德性的向往,也起到了将个人意志与国家意志链接的作用,国情教育在现代社会应该是继承了传统文化与超越传统的相结合,这也体现了现代人的智慧。因此,这引出了政治文化内外建构的意义,在大众文化与国家意志的调和中我们需要自己拥有完善的政治文化。然而,在政治文化的建构中有内外的区别,下面就以这两种区别作为分析。

关于政治文化的内向化建构,这主要表现在以国家意志为理念基础的概念的衍生,其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其政治身份的确定却是以政治行为作为保障,因此,这是一个类似于身体的有机系统,并非是将某部分作为完全独立的方式而存在。政治制度是政治文化内部自然而然产生的,因此,不能机械地用政治制度去代替政治文化。虽然制度的角色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保障,尽管亚里士多德对于人治的劣根性做出了充分肯定,但是,履行政治行为的毕竟是人自身,所以,政治文化的建构更符合人性的需要,这样,政治制度也才可能更为合理,成为政治有机体的有机制度,而绝非机械化的。

政治文化的外向化建构主要是指将其内向化建构的成果付诸社会实践,也就是为社会的有效服务。例如我们所倡导的群众路线,就是检验我们党与群众紧密度的有效标准。但是如果政治文化的内向化的种种建构不协调,可能会导致理论与实践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脱节。另外,当产生政治文化外向性建构的同时,特别是面对现代性民主这样的现实,势必就出现了大众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平衡性要求。

三、避免政治文化的僵化

以上是对政治文化在建构中对于大众文化的协调与平衡性的探究,但是,在政治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导向功能来看,我们应该注重保持政治文化自身的进步性,从而避免其发生质变现象。也就是说我们不可忽略在建构政治文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僵化状态,即失去它本有的目标性以及先进性。

其实,政治文化在外向性构建中之所以出现了僵化模式,主要是背离了政治文化内向性建构的本意,也就是背离了它的核心价值观。例如一些形式主义的出现以及腐化现象,而这种表征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导致了政治文化外向性建构出现了僵化局面,而这种僵化性也受大众文化中的浮躁情绪所牵制。另一方面,我们尽可能的需要注意调和大众文化的浮躁与单一性,就是要拓展大众文化的领域。

第2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诗性文化;高职

一、前言:

在二维平面空间中构建纵深感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平面设计,其画面一定要突破平面限制,绵延至无限并和世界本质进行连通,具有丰富的内涵的意蕴。平面设计的禁忌就是想象被固定在平面上,没有深度和内涵,仅仅是设计元素的排列组合,虽然整体也较为精巧,甚至能够给人以感官冲击,但是却很难让人产生回味的意蕴。也就是说,这样的平面设计仅仅是符号的堆砌,缺乏应用的灵魂和生气。如果将诗词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就会让设计产生一种悠远的意境。当然平面设计和诗词显然没有等式关系,平面设计不仅要将意义和内涵展现在平面上,同时也要凸显在二维空间中,所以对于形象的处理则需要变得更加精心。

二、诗性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共性

(一)对视觉形象的应用。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形象来传递情感和反映社会本质。视觉形象所传递出来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物象的色彩、形态和远近、高低。视觉的感官体验相对直接,而且也有助于表现和观察,因此在诗歌创造中常常将视觉形象应用其中。比如王维在《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就将两种物象进行高地远近的呈现,进而产生了极佳的视觉冲击力。平面设计从本质上就是视觉上的设计,所展现的元素也是各类视觉形象。比如由“三生无形”团队所创作的《半轮•壶》,就将“半月罩孤峰,独酌酿乡愁”这个意蕴融入到作品之中,从而给观众传递出浓浓的思乡之意。在这幅作品中,壶身相对平直,而壶盖则以山的形状来进行设计,壶把则以刚浮出水面的明月来进行造型,于是又能够产生“海上生明月”的艺术效果。这些设计都十分注重细节的研究,壶身上的釉色则由景德镇釉色研究专家精心调制而成,而把手则由民间铁艺艺人进行制作。这幅作品不仅包含了精益求精的技术,同时也融入了深厚的生活智慧,并结合当念和传统文化,从而展现出一副具有诗意的作品,也再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本质的“道”境。

(二)对节奏感的把握。除了之外的文学体裁,大多采用日常语言来进行展现,诗歌则需要将日常语言进行诗意的转换,进而产生显著的节奏感。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是诗歌的重要语言特点,也是区别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和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存在着显著差异,它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综合。设计师需要将构成视觉的元素进行创新,进而使之产生相应的情感和创意。视觉元素主要为面、点、线,而在平面设计中,除了这三个基本元素之外还有颜色和形状等。将这些元素进行有节奏的变化,就能够产生良好的设计效果。比如点和面之间的构成关系,有的作品注重齐整,构建一种秩序之美。有的通过散点设计,产生一种错综复杂的视觉效果。有的则通过群化形式进行设计,基于统一的背景下产生一种韵律之美。视觉元素之间的排列模式,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运动的方向性,就能够形成设计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对形式美的追求。诗歌不仅具备美化功用,更具有传递思想内涵的作用。因此诗歌创作和鉴赏都极为重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诗歌中的意境之美,诗人极为注重采用相对独特的诗歌形式。通常诗歌形式之美主要包括听觉和视觉这两个环节。对于后者而言,能够展现出对称和错综复杂之美。因为诗歌从文体方面来说,能够很好的展现出这种视觉的形式之美,所以能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享受。从视觉角度来看,诗歌不仅包含了对称和整齐的视觉美,同时还包括了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整齐让观众可产生秩序和和谐的体验。而对称则能够让观众产生稳定和均衡的体验,错落有致则能够让观众产生活泼和灵动的体验。诗歌中的视觉形式主要包括诗行长短、数量和排列等,这些元素不仅能够展现它的形式之美,同时也能够展现它的意境之美。而平面设计同样需要遵循和谐、韵律以及灵动的原则进行设计,从形式美来看,这两者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当然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同样也需要注意发挥其表意的功能。

三、平面设计教学中渗透诗性文化的意义

(一)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将诗意内涵植入至平面设计课程中,这为学生指出了创新和发展的方向。我国诗歌文化十分注重意境的展现,追求一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的飘逸、灵动、浪漫的境界。而且这些内涵和我国传统的文人画也有着典型的一致性,在我国传统美术观中,也十分注重“传神”、“写意”。而且这些观念也对西方的抽象派和现代派的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对于今天的政治、生活和艺术等诸多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将以一定的引导,还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敏锐的感知力,以及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特征,进而为提升他们的技能提供重要的基础。而且通过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揣摩,进行艺术鉴赏等活动,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增强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并在后续的专业技能练习中,更好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全球化环境下,我国群众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无论何人都难以避免这种冲击。在社会诸多群体中,高职学生的重要性无疑更加显著,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渠道。尤其是我国传统的诗歌文化则十分注重意境的展现,这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很好的丰富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激活他们学习的兴趣。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开展平面设计教学时,要注重设计主题的意境展现。比如可以提出一个展现要求,让学生自由的呈现。因为学生理解和观察角度的差异,所产生的意境必然具有多元化,有的注重感情的传递,有的注重细节的设计,有的注重灵动的设计等。通过这种引导,就可以有效的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进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传统诗词、美术的内涵,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这种不拘一格的表达模式,不仅可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创造性的平面设计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三)促进传统文化通过平面设计教学的传承发展。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用户需求,将相关的元素进行分析、重组和组织所得到的最终结果,而这个结果也会对现实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平面设计艺术不仅要映射现实,同时还需要丰富现实。而且这个设计创作和现实之间本身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设计时,需要将现实的基础和上层建筑加以统一认识,抓住核心的现实矛盾。从这点延伸出去可知,平面设计中的所谓创造实际上就是现实的一种特殊形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无疑是艺术的皇冠。然而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和古人有着显著差异,但是从文化精髓中却有着一脉的联系。所以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将诗歌文化中的“意蕴”、“形式”和“神韵”等植入其中,进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使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模式,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当他们的理论和审美都能够达到某个高度之后,在运用现代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时,就会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外媒统一,进而构建出具有中国味的现代设计。

四、深化平面设计教学中对中国诗性文化的整合和运用

(一)明确诗性文化教学内容,加强诗性文化的设计应用。为了更好的将传统诗歌文化融入到平面设计教学中,老师需要构建完善的诗歌文化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重点阐述诗歌文化和平面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在鉴赏诗歌艺术时能够更好的领悟诗歌中的艺术内涵,进而将这个内涵融入到平面设计创作中,也就是说,通过发展和运用传统诗歌文化中的诗性来深入理解平面设计的精髓。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大多开设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其中诗歌是其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和诗歌文化,进而推动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领域的传承和发展。

(二)完善课程教学模式体系,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虽然在教学中引入了传统文化内容,但是学生在学习之后,很容易忘记诗性的传统文化,这说明这方面的教学并没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就变得浅薄,在平面设计中也很难将这些诗性的文化融入其中。当前这些方面的诗性文化的教学整体较为枯燥,而且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学生在上课时,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对于这种现状,就需要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老师对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进行革新,转换角色,充分调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作用,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另外在教学方法上要加以创新,比如采用讨论时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并将这些内涵融入到平面设计创作中。

(三)加强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深人挖掘诗性文化的内涵。注重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注重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在推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方面作用显著。在具体教学时,老师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多元化的讲解。例如在设计主体教学过程中,课题需要结合相应图片进行层层递进时展开,进而将其中的诗性文化内涵进行展现和挖掘。如果涉及到诗歌文化中的意境教学,就需要通过其中的字面意思进行延伸和启发,将这些意境充分的挖掘出来,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而让学生在挖掘这些诗性文化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性内涵,进而在具体的平面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另外通过引导学生主动的收集相关的影像和图文资料,也能够提升他们主动学习能力,这种有意识的素材收集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郝书翠.诗性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2008(04)

[2]方芳.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6(09)

[3]柳燕子.含蓄的力量——由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谈现代设计[J].咸宁学院学报.2005(02)

第3篇

关键词:武德;素质教育;大学生

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全面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其实质是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着眼培育全面素质的人才,提高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教育[1]。武术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它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作用。无论从其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欣赏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促进学生索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武德

中华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项特殊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它具有技术和文化相统一的特色。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武术有一种简单的生存格斗技能,吸收儒、道、阴阳、人文哲理等思想,形成富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拳术运动。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结晶。历代武术拳师都注重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德”字放在个人修炼武术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德”行为主线和核心的道德规范。武德是尚武与崇德的统一。千百年来武术界把“崇尚武德”作为一种民族的优秀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形成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行为准则。习武者按照武德来修养身心,规范言行举止,品评社会的善恶。它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是一种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规范准则的伦理观念。它根源于羞恶之心,是羞耻与否、善恶与否的“应该”标准。同时,“义”也可理解为秩序、等级,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守信用,重然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即勇往直前,敢于斗争,有胆量,不畏惧的道德品质。因此,在武术的发展中,武术界非常重视尊师重道、谨慎择徒、出恶扬善、勤修苦练、重义轻利的儒家仁学精神。而现代所提倡的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要求习武者树立理想,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素质教育

学术界对素质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有些人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也有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理想人格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括。[2]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恧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息、有道德、寿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武德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武术既是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又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功能,而且还可强化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品质。这些意识形态的精神要素和内外兼修的运动特色,是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服从意识

尊师重道在中国武术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尊师”指的是尊敬师傅长辈,虚心求教;“道”的含义有三层,其一是涵养、道德、修养,其二是传授、教授,其三是练武规律。习武者必须在提高自身的道德涵养前提下,接受师傅的传授,认真探索练武的规律,在师傅长辈的指点下循序渐进。尊师敬长是武林中必遵的礼仪,不允许有违抗师长的言行。弟子在师长面前,言行非常恭敬、谨慎,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使弟子日后技高艺精一筹,也不得狂傲无礼,否则,将遭到武林的指责和不容。对师兄、师弟、朋友也有必遵的礼仪以区别长幼、相互尊重。过去弟子拜见师傅要行叩头礼,拜见长辈行叩头礼,弟子不得违背师傅长辈之言,不得无礼犯上,不得违犯门规。这就是尊师重道的典型表现。在《武术汇宗》上篇曾有记述,少林寺要求门徒“各守规矩,苦磨功夫,执守遵照。尚有违犯,责打戒尺四十,晓众游擂,儆戒下次。如重犯者将三等责罚”。近代以来,各门各派的规矩礼数已不如旧时之严厉。但无论如何尊师重道仍为各门各派所共同遵守。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并以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行动指导的群体,因此,要尊敬党和人民群众;要遵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以高尚的德和神圣的法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锻炼,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真实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以,我们要借鉴武德中尊师重道的道德准则,对广大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尊师乃中华传统之美德,大学生要以尊师为礼仪,做到尊敬父母、师长、领导。另一方面,武林中尊师重道的另一层含义是遵守门规、听从师父教诲,其实质就是遵守服从四个字,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队伍,理应以遵守服从为天职,服从领导,服从安排[3]。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的最积极的观念文化,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鼓励、教育和团结本民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力量。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过程中中华武术有着较大的用武之地,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忠于国家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历代的仁人志士均视“寸寸山河寸寸金”,“甘心赴国忧”。在武林人士身上,这一优秀传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如少林寺有歌诀道:“罚惩恶歹忠国家,永为民族功绩创”,洪门昭告成员:“吾宗之练习此术(指洪家拳),乃有爱国思想存于其问。诚肯筋骨废弛,不能报国:东海可移,此志莫易;磨练筋骨,留以有待”,许多武林人士都是这样,象反秦复楚的项羽,抗击匈奴的李广,抗击金兵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关天培,以及“灭洋”的众,均出身于武林,是武林爱国爱族的杰出英雄。他们既不畏惧凶恶的侵略者,也不畏惧残暴的统治者;既不畏惧恶霸地痞,也不畏惧土匪强盗。这种不畏牺牲、不畏强权,不畏压迫,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嵌入了武术文化之中,在武术文化大发展的今天,将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有机地融入高效武术课教学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武术理论知识,同时又何以培养和完善现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优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结的有效教育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武术课教学的重要任务。[4]

(三)可增强体质,磨练意志

要练好武术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而武术练习又可发展人体的灵敏、速度、柔韧、协调等素质,如武术长拳中有许多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跌扑滚翻等动作,经常练习,可有效地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柔韧和协调能力。武术套路练习时要求手、眼、身法、步法、精神、气力、功力的密切配合,对神经的调节功能有较高的要求。武术动作的方向、结构、路线较复杂,还能有效地刺激和改善大脑的功能。长期的实践证明:练习武术对增强体质、改善青少年儿童的心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合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人选择,特别是在中小学推广有助于青少年儿童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为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习武者体悟武术真谛的保障。拳谚讲:“未习打,先练桩”,“要练武莫怕苦”,“要练功莫放松”,“一日功夫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习武先练桩,习武要先练基本功,练基本功和站桩为学拳之始,练桩时间“由少至多,倦则稍息再站、酸苦至极点时才能休息”。武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学好的,要从基本功开始,循序渐进,坚持练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例如练长拳的腾空动作,必须持续练习,一旦停止一段时间训练,技术水平不但进步不了,还倒退至原来的水平,甚至比原先水平还差。经过长期的武术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经受得起各种挫折、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文化素养

大量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已初步揭示和论证了武术运动可以通过改善学生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全面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创造和实践恰恰是武术运动的重要特征。像现代武术运动中的自选拳、刀、枪、剑、棍,太极拳竞赛套路,亚运武术套路等,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中小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武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不仅包含丰富多彩的精湛技术,而且还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哲学、伦理学、军事学、中医、宗教等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如许多拳种强调的“动静相生”、“刚柔”、“互补”、“后发先至”和“内外兼修”等拳理要求,都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阴阳辨证”、“五行生克”、“八卦生化”等哲学观念的反映。中国武术中“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为技先”及对习武者的“仁、义、礼、信、恭、俭、让”等要求更是中国传统伦理观、道德观在传统武术中的深刻反映。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等是中医养生理论的直接反映[5]。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但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对大学生进行武德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自身人格修养等各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的进行武德文化教育,让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利斌,卢年桥,张建军,夏玲,李世生.高校武术教学与素质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06,(2).

[2]曲宗湖,扬文轩.学提体育教学撂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吴洁.武德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德育之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8,(4).

第4篇

关键词:韩流 大学生 价值观 影响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300-01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是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2012、2013、2014三个年级的不同系别的学生,随机选择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以自行设计的《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问卷共设计21个封闭式问题,包括1个多选,20个单选。400名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并有效回收352份,回收率达88%,符合统计学标准。统计用excel软件整理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1.大学生对韩流的接触度

大学生对韩流的接触度是研究大学生对韩流态度的基础,因为有接触才会形成态度,接触频度的高低也可能会对态度的强度、方向和稳定性产生影响[1]。

表1 大学生初次接触韩流时间(%)

从表1可知:女大学生涉猎韩流文化普遍比男大学生时间早,女生对韩剧的接触度显著高于男生。

2.大学生对韩流的态度及认知情况

表2 大学生对待韩流的态度及认知情况调查(%)

从表2可知:大学生虽然认可韩国文化,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行为上并不会盲目接受外来文化[2]。在大学生消费的过程中,基于喜欢韩国文化、学习韩文,来追求价值的指向,而并非大众描述的“脑残粉”族。

3.大学生对韩流文化认同情况及受韩流文化的影响

从调查问卷中“你如何看待哈韩族?”可知:20.75%认为是善于接受外来潮流,45.85%认为是盲目追赶,33.40%认为是普通的追星粉丝。由此可知,大学生已初步形成自我价值观。在走访中,我们也发现男女生对韩流文化认同方式并不完全一致。男女对韩流认知水平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男生主要是了解认识韩国,而女生主要是模仿学习韩国[2]。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近年来,韩国风在内地掀起了一场势头强劲的潮流。韩国向中国进行文化输出,除了获得大量的商业利益之外,也传播了韩国本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此次调查,我们探究了韩流文化风靡校园的原因以及韩流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1.韩流文化风靡校园原因

①韩流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韩流兴起的根本原因。今天的年轻人所承担的心理压力绝不比父辈担当的少,面对种种心理压力而无法释怀的年轻人发现,韩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生活的枯燥和压抑[3]。②韩流具有纯洁性、时尚性。以韩剧为例,韩剧中对于爱情的剧情设置完全迎合了大学生的审美需要,善于营造浪漫唯美的意境,这就是韩流的纯洁性;韩剧善于将东西方元素进行有益的结合,用时尚元素巧妙将传统美德和现代都市生活表现出来,这就是韩流的时尚性[4]。③韩流抓住了市场性的向导。近年来,韩流风迅速席卷中国大陆,很重要一点就是韩国的影视娱乐等项目针对中国市场本身去进行量身打造,融入中国元素,吸引中国青年进入韩流圈。

2.韩流对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①积极因素 韩流文化是一种自由文化,强调个体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独立创新的意思;韩流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多是积极向上,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心态。

②消极因素 韩流文化在一定程度对本土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价值评判能力,但是也很容易被外来文化侵蚀。韩流文化带有明显的盈利目的,因此其着力点往往是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而忽略了心灵的陶冶和智慧的升华[4]。

3.韩流文化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启示

①在韩流热的同时,我们应该反思自身传统文化为何会受冷,最根本的一点是对自己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不足,伴随着改革开放,大陆文化接受外来文化的混杂,自身文化遭受冲击。②政府应加强教育制度的改革,让当代中国大学生真正得到身心解放,学会生活学会创新,让青年一代真正拥有民族自豪感。③让本国文化“走出去”,开启自己的席卷模式,将民族精髓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寻求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沐牧,张曦. 论韩剧的流行原因及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1:263+265.

[2]王月花,王子鉴,王秀芳,邬德利,李红. 当代大学生对韩剧态度的调查[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01:15-18.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

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法律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法律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新形势 大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Problem and Reinforcement Measures

WU Xi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ichuan, Chengdu, Sichuan 61010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rolment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increasing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and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management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ppear some new problems which requir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trength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 realize effective and science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which on the one hand, the challeng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1 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 院校扩招导致高职大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下降

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高职大学生整体素质呈不断下滑趋势。很多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只要考生能通过专科提档线就会将之录取,导致考生在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基础素质上较为欠缺,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与积极性,且缺乏乐观积极的态度,对人生没有明确规划。

1.2 教育体制改革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在工学结合、弹性学分制和大课程制度改革下,高职院校摒弃了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的班级观念和专业观念日益淡薄,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3 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易引发大学生负面情绪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高效扩招力度的不断增强,高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大学生属于偏弱群体,在就业时处于劣势。因此,高职大学生很容易形成两个极端,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则会给自己施加极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很多负面情绪出现,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1.4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网络技术在为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新阵地的同时,上面传播的不良信息也会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严重侵蚀,常会使部分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够坚定的学生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从而给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2 现阶段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缺乏完备的管理队伍,专职辅导员在数量上较为欠缺

很多高职院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并未及时跟进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以致高职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较为欠缺,无法充分发挥院校管理力量。在高职院校中,专职辅导员的数量极为有限,甚至在很多院校中学生辅导工作都由教师兼任,导致辅导员队伍管理水平不一,无法保证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充分、稳定、有序而科学的开展。

2.2 缺乏科学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较为老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在校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更为现实,对个性的发展与张扬更为关注。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出于提高院校竞争力,实现自身长久发展的考虑,在学校发展中只是将就业率作为重要指标,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其个性发展缺少应有重视。如果高职院校始终保持这种管理思路不科学、管理方法较老旧的状况,将无法与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相应需求良好适应,最终还是会限制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2.3 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存在严重不足,制约着管理工作的发展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获得的财政经费拨款相对较低,同时为出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建设的需要,很多院校需要购进诸多实训设备。然而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工作并未随着扩招力度的加大及时跟进硬件设施建设,导致高职院校在食宿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实验条件上存在较大欠缺,这些基础建设的不足不仅会给日常教学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也阻碍了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3 强化高职大学生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

要加强辅导员管理队伍的建设,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将辅导员数量合理增加,使学生管理队伍得以不断壮大,以便适应工作量日益加大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及提高,使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致力于实现辅导员管理的专家化、专业化。

3.2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真正落实

要想在高职大学生管理中获得良好的管理成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这一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在管理工作中实现对学生的关心、关怀及尊重,对学生心理需求及心理活动进行准确把握,在管理工作的具体事项处理中,真正贯彻爱护、指导、信任及沟通,使教育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得以体现。

3.3 强化硬件设施建设,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高职院校硬件设施的建设水平和学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如果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不仅易使学生产生不满情绪,还会导致学生管理中各种矛盾出现。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使院校投入增加,对各项硬件设施加以完善,将学生学习、生活和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有效化解,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3.4 强化班级教育,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

辅导员应增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真正的想法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应强化班级教育工作,将每次班会充分利用起来,利用网络、板报等多种手段,采取文体活动、班级讨论等多种形式,生动灵活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通过班级教育建设,可以使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归属感大幅提高,可将班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效用充分发挥,从而使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得以强化。

1 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 院校扩招导致高职大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下降

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高职大学生整体素质呈不断下滑趋势。很多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只要考生能通过专科提档线就会将之录取,导致考生在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基础素质上较为欠缺,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与积极性,且缺乏乐观积极的态度,对人生没有明确规划。

1.2 教育体制改革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在工学结合、弹性学分制和大课程制度改革下,高职院校摒弃了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的班级观念和专业观念日益淡薄,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3 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易引发大学生负面情绪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高效扩招力度的不断增强,高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大学生属于偏弱群体,在就业时处于劣势。因此,高职大学生很容易形成两个极端,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则会给自己施加极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很多负面情绪出现,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1.4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网络技术在为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新阵地的同时,上面传播的不良信息也会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严重侵蚀,常会使部分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够坚定的学生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从而给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2 现阶段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缺乏完备的管理队伍,专职辅导员在数量上较为欠缺

很多高职院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并未及时跟进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以致高职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较为欠缺,无法充分发挥院校管理力量。在高职院校中,专职辅导员的数量极为有限,甚至在很多院校中学生辅导工作都由教师兼任,导致辅导员队伍管理水平不一,无法保证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充分、稳定、有序而科学的开展。

2.2 缺乏科学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较为老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在校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更为现实,对个性的发展与张扬更为关注。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出于提高院校竞争力,实现自身长久发展的考虑,在学校发展中只是将就业率作为重要指标,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其个性发展缺少应有重视。如果高职院校始终保持这种管理思路不科学、管理方法较老旧的状况,将无法与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相应需求良好适应,最终还是会限制高职院校自(下转第246页)(上接第233页)身的发展。

2.3 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存在严重不足,制约着管理工作的发展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获得的财政经费拨款相对较低,同时为出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建设的需要,很多院校需要购进诸多实训设备。然而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工作并未随着扩招力度的加大及时跟进硬件设施建设,导致高职院校在食宿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实验条件上存在较大欠缺,这些基础建设的不足不仅会给日常教学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也阻碍了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3 强化高职大学生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

要加强辅导员管理队伍的建设,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将辅导员数量合理增加,使学生管理队伍得以不断壮大,以便适应工作量日益加大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及提高,使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致力于实现辅导员管理的专家化、专业化。

3.2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真正落实

要想在高职大学生管理中获得良好的管理成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这一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在管理工作中实现对学生的关心、关怀及尊重,对学生心理需求及心理活动进行准确把握,在管理工作的具体事项处理中,真正贯彻爱护、指导、信任及沟通,使教育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得以体现。

3.3 强化硬件设施建设,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高职院校硬件设施的建设水平和学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如果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不仅易使学生产生不满情绪,还会导致学生管理中各种矛盾出现。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使院校投入增加,对各项硬件设施加以完善,将学生学习、生活和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有效化解,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3.4 强化班级教育,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

辅导员应增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真正的想法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应强化班级教育工作,将每次班会充分利用起来,利用网络、板报等多种手段,采取文体活动、班级讨论等多种形式,生动灵活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通过班级教育建设,可以使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归属感大幅提高,可将班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效用充分发挥,从而使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得以强化。

参考文献

[1] 夏喜利.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2):86-88.

[2] 周晓枝.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1.15(2):36-37.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一、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存问题

根据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的现状,采用调研问卷法对长春市5所高校进行调研。通过调研问卷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些不足:

首先,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数量有待提高。其次,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主题缺乏思想性、教育性。再次,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性不足。

从调研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主题、内涵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从而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后效果不理想的状态。由表及里,问题的根本在于活动在设计、实施、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归纳起来包括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收效轻长期规划、思想性不足几个方面,未能较好体现和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目标指向及内容方法,不同程度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教育功能。

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宏观的社会环境因素是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概念的内涵始终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演进、更新的。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决定了该时期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方向与形式。其次,中观的高校环境是问题产生的根据。认为,“人是一定环境的存在物,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环境对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环境不断的发展、演进都会引起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发展、更新,进而影响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与内容。最后,微观的学生自身因素、学校管理人员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则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大学生自身因素与管理人员对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因素,制约着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改进对策

解决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实问题,还得回到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寻找答案。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优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深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促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习得教益,实现自身思想素质的发展。

1.弘扬时代主旋律,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主旋律是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代背景下主流精神风貌的文化表征。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不足,成为活动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应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主旋律的感染作用,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首先,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2.打造品牌,优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特点。艳压群芳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展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精华部分。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使更多学生得到德育、智育、美育的教育。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下,使学生思想情感积极、道德境界提升、综合素质提高,从而提高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融合学校文化特色,深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新时期,我国高校并不是千校一面,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每所高校经过长期的建设和积淀形成的,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征和标志。正如李岚清同志所强调,我国的高校朝着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显然是不合适,也不现实的。高校发展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高校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同样会催生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群体拥有与学校文化相适应的特质。当然,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蕴含着学校的文化特色,更富针对性地对其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寓教育与学校文化之中,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与此同时,创新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重方式方法的正确选择与合理运用。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新媒体技术方法的选取运用,促进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转换和科学转换;二是要注重人性关怀,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性关怀,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活动,加强教育疏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人文转换,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8-119.

[2]李辽宁.六十年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16):25.

[3]黄蓉生,姜华.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略论[J].高校理论战线,2009(7):3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孔子学院;新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9-03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在其《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一文中指出:“语言强弱不仅是国家强弱盛衰的象征,而且语言也会促进国家的发展强大。”近年来,由于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国外了解、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通过何种渠道和策略进行文化传播是实现孔子学院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唯有有效化解影响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才会高屋建瓴。

一、“孔子学院大春晚”兴起的时代背景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加深,汉语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也在不断提升,汉语学习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海外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秉承孔子“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肩负着对内继承与对外传播的使命。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曾说:“一种语言是否受到世人的青睐,最根本的是要看以该语言为母语的国家实力如何,看她对异文化的人群吸引力的大小。”如今,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为此言做出了相得益彰的阐释。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内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逐年攀升,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由此带动对外文化教育交流的迅速发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汉语的国际地位扶摇直上,迅速掀起各国探索中国文化的热潮,这不仅表现在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骤增的数量上,还体现在孔子学院的建设成果等诸多方面。孔子学院就是在此时代背景下,适应海外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客观需要,不断发展壮大。

二、“孔子学院大春晚”的文化特征

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古往今来,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承袭千年的家国文化符号,以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无形的精神力量。随着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走向世界,央视春晚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绽放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如今,它不仅是各地民俗文化展演的饕餮盛宴,而且逐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虽然央视春晚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不可复读的新民俗形象得到了确立,但是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孔子学院大春晚”无论是影响力还是观众基础都无法与央视春晚相提并论。若从两者所承载的意义来看,央视春晚承载着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而“孔子学院大春晚”则倾向于文化意义。“孔子学院大春晚”不是简单的联欢晚会,而是依托春节所独具的文化内涵催生“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认同感,并为中华民族经典艺术的展示提供一个得天独厚的平台与创造发展的良机。在日本、韩国等许多亚洲国家,其文化本身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交互关系,茶道、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很盛行,这就要求各所高校对于“孔子学院大春晚”的筹备策划做到“量体裁衣”。节目编排需要不断创作出中国气派和风格、独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此外,“命题作文”的局限性无疑造就了央视春晚的特殊品格,同时也限制了节目创演的挥洒空间。多数节目注定只能是一次性消费的快餐,无法成为超越时空可以继续传承的艺术经典。有鉴于此,“孔子学院大春晚”多采取贴近受众的表演形式,串并各自文化背景下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结合受众能够“及时接受”、“及时反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当地社会主流的舆论导向、沟通世界各民族间的信息与缓和国际局势矛盾与冲突的作用。

三、“孔子学院大春晚”的战略意义

随着孔子学院的稳步发展,办学影响的不断扩大,如何创新办学的模式,激发办学活力是实现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日本冈山商科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学员是通过中国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接触汉语并产生兴趣的,其中成绩较为优秀的学员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等项目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递增。但是由于经济和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世界各国仍有许多人不能亲自前来中国学习汉语与接触中国文化。面对现状,我们除了要继续贯彻党十六大提出的“引进来”的战略外,大力推进“走出去”的战略将为中国传统文化直观地、高效地对外传播注入恒久的动力。正如宋立林博士所说:“文化传播本身就可以秉承孔子‘并行不悖’、‘和而不同’的理念,来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走出去、送文化’已成为传播孔子文化的最新姿态。”依笔者看来,“孔子学院大春晚”的应运而生恰逢其时,并借此渠道推广中国文化意义非凡。

1.“孔子学院大春晚”的整合策划与品牌推广,以独树一帜的创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创造需求力与影响力。“孔子学院大春晚”品牌的设计以吸引视觉的“孔子”形象造型,借助全球华人所熟知的文化符号“春晚”,通过孔子文化中最核心的“和”字精准简约地表现品牌内涵,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国家汉办委托全国多所高校奔赴世界各地开展“孔子学院大春晚”巡演活动,围绕文艺演出、互动体验、文化展览三个环节,充分体现中华文化“欢乐、和睦、共享”的特点,全方位立体展示中华传统的文化理念与品牌形象。以2012年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赴中东地区巡演为例,演出设计经过缜密考究,节目涵盖了民族歌舞、中国书法、传统乐器、民族服饰及中华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演出过程中,此团依据不同的宗教群体、不同的体验诉求、不同的主题特征,进行优势整合、统筹规划,在整体中求和谐谋创新。

2.“孔子学院大春晚”作为一种国家文化意识形态,致力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在互动交流中完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设亦是如此,其中潜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汉推工作者必须消除盲目乐观的态度,认清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正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相适应,偏重于西方化、通俗化。《论语·公冶长》有载,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然而面对当前多极化的国际文化格局,儒家之道的海外传播遭受着多重干扰和牵制。如近期美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孔子学院必须在美进行资质认证、部分孔子学院教师将限期于6月30日前离境”的一纸语焉不详的公文即为鲜明例证。面对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砥砺和排斥,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不能拒谏饰非,而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多沟通求平衡。“孔子学院大春晚”开宗明义地获取本土反馈,有的放矢地搜罗各方的建言献策,有利于科学梳理多元文化的融合,不断完善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

3.“孔子学院大春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海外中华文化的追祖溯源。中华民族历久弥新,源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广大海外华人身在异乡,积极投入到旅居国的主流社会,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为增进中外两国的沟通交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随着与改革开放时代共同出现的全球的“新华侨”群体成长和壮大,央视春晚已经有了一个国际性华人文化的背景,并逐步成为全球性的华人文化的表征。海外华人对于春晚的热情既包含他们对于家乡文化传统的怀念和认同,也包含对于祖国发展的热望和期待。近年来,春晚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不可缺少的新民俗的形象已经得到了确立。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大春晚”的择机而出彰显了祖国母亲般的慈爱情怀,增强了中华民族扎根于心的凝聚力。

4.“孔子学院大春晚”作为文化外交的新兴战略,可以优化国家形象,化解“中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虽然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但是由于历史以及意识形态,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依旧普遍存在于西方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甚嚣尘上,虽然中国媒体对外报道了中国决不称霸的意愿,甚至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列举郑和下西洋的例子说明,中国即使在国力强盛时也并无武力征服别国的经历,但是孔子学院快速发展所折射出大国崛起的形象,还是让海外的部分政治家和学者心存芥蒂,误将孔子学院视为侵略本土文化的情报机构。“孔子学院大春晚”依托孔子学院的本土化办学的地缘优势,更好地收集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评价的动态信息,及时化解了西方社会对于中国及其传统文化的各种偏见,增强了塑造“礼仪之邦”形象的针对性,增加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和谐发展、大同世界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开辟了中国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的新阵地。

5.以“孔子学院大春晚”系列活动为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高校的对外宣传可以“两舟并行”。中外高校合作办学是孔子学院建设发展的普遍模式,“孔子学院大春晚”的海外践行是中国高校借助外方院校搭建的平台提升国际化程度的依托和契机,不仅可以拓展中国高校与世界知名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空间,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层次,扩大中国高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孔子学院的办学内容,夯实孔子学院的软实力建设、进一步扩大孔子学院对外宣传的力度,而且可以大力弘扬和发展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优秀历史文化,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人文内涵,加速形成在周边国家设立文化中心的布局,不断推进双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文化无国界,艺术心相通,“孔子学院大春晚”借助“四海同春”的主题开展文化艺术巡演活动,在展示中华民族厚德载物、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的同时,也为中国大学走向世界开拓了新途径,更为弘扬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双方互知互信、促进相互交流协作搭建了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2006年度报告[R].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06.

第9篇

很多革命导师都对大众文化进行过精辟论述。列宁同志在论述大众文化时曾说,艺术必须为包括工人、农民在内的几百万的勤劳大众服务,如果不为这些勤劳大众服务,那么艺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他还说艺术必须让大众理解,必须被大众喜爱。艺术应该和大众的意志、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艺术昂扬起来。同志曾说过,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是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服务于占全国大多数的工农劳苦大众,新民主主义文化要逐渐转变为劳苦大众的文化。他认为普及文化和提高文化水平既相互区别又应该相互联系。他在《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和今后的任务》中指出,关于新文化既应该是科学的、民主的、民族的,也应该是大众的。这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新文化要想完成自己本身所担负的任务,必须被大众所把握、所接受;二是新文化必须代表中国广大的劳苦大众的利益,必须成为解放大众的武器和力量之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同志又说文艺也必须服务于人民,文艺的提高与普及必须相结合。这些论述为大众文化教育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基本原则,包括:大众化并非庸俗化,而是以通俗化的手段做到使大众对新文化喜闻乐见的目的,通俗化的目的还是提高新文化的水平;大众文化要代表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要表达人民的意志和感情;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中国的劳苦大众所服务。

二、分级式管理和双轨制发展

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一直被定义为企业化经营和事业化性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这种模式已经逐渐阻碍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也难以推动大众文化教育的进行。因此必须实行分级管理和双轨发展。我国的新闻媒体按照性质来分是一报两台,一报包括人民日报、各省各市区的日报,两台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各市区的卫视台和人民广播电台;还有以此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体。这两部分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都应该不同。因为二者的性质不同,任务也不同,所以二者发展模式的轨道也应该不同,所产生的教育作用也不同,在管理上也要实行具体政策和宏观政策相结合的分级式管理。

三、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