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世界经济现代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3 16:00: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世界经济现代化

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化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0引言

城市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体现了城市的景观风貌、城市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等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设计街旁绿地空间使之得以发挥较大的使用价值,它将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街旁绿地景观设计中适当的设置活动场地、园路,增加绿地的活力,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就能给附近的居民带来很大的便利,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生态平衡的理念。

1街旁绿地的概念

街旁绿地一般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1]。绿地独立面积一般较小,但它同样可以具有游憩、观赏、美化城市景观的功能,是城市中最常见的一种公园绿地类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城市美化生态环境推动园林城市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街头休息绿地的平面形式很多,一般有带状形,长条形、“L”形、矩形、三角形和圆形等不同形状。

2街旁绿地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作用

(1)游憩、观赏。城市街旁绿地形状多样,零星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同时又像一张绿网一样紧紧地包围着整个城市。这张绿网是连接城市休闲广场、各类公园、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绿地之间的重要网络,全面地填补了城市绿地空间的空缺。设计合理的街旁绿地往往能够吸引周边的居民游玩、休憩等,也使路人得到最大程度的视觉满足,行走在闹市中却犹如游走在公园里,观赏路边佳景。

(2)美化环境。当行走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最能调节我们步伐节奏、带来视觉美感的就是街头绿地景观了。按照美学的原则,街头绿地的各种景观元素可以把在外面的黄土、邻里林立在两侧的水泥建筑遮掩,同时为街道带来一丝绿荫,起到了很大的美化作用。街旁绿地的出现,同时也改善了街道的环境,通过植物树种的变化和统一,平衡协调产生一定的艺术景观,既丰富了建筑轮廓线又可遮挡有碍观瞻的景象,给人们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植物的多彩色块与城市中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纵横交错的沥青路面形成对比并和谐统一,对美化城市景观环境有重要的作用。

(3)平衡生态。城市街旁绿地犹如城市绿化系统的“绿肺”,可以过滤、净化有害气体,是整个城市健康、正常的运行。绿色植物对维持城市生态的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

首先,在街旁绿地空间中有着大于等于 65%的绿化率,这对于减少噪音、防风、防尘、降温等改善城市小气候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处于居住区与道路之间的街旁绿地空间可以通过枝干高大、枝叶茂密的乔木隔离噪音、防风、防尘。尤其在绿地空间中适量的种植具有较强的吸附粉尘作用的植物,如臭椿、女贞、刺槐、国槐、夹竹桃等。这些植物的叶面具有好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同时绿色植物对太阳光的直射有遮挡作用,南方炎热的夏季高温,绿地中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形成天然的绿荫长廊,城市绿荫长廊是当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

其次,街旁绿地还可以养护街边土壤,促进城市生物多样化。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经过种植植物的土壤含大量的好气性细菌,更好的维持土壤的酸碱程度。另外,因为有致密的地表覆盖层和地下树、草根层,植物的根系还有固定土壤的作用。据有关测算,每亩绿地的蓄水量比的土地多20立方米左右,因此绿地还可以锁住水分,保持土壤的湿度。

再次,合理的利用街旁绿地空间,能够改善街头周边的卫生环境,减少污染,有效减少城市道路汽车的尾气,降低噪音及烟尘的排放污染。在现代城市中,尽管处处都可见干净的道路,高大的楼房,但是空气的质量却在逐日下降中,尤其近两年雾霾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人口密集的地区,空气质量难以想象,人们甚至感觉很难仰头呼吸,也是因为城市中车流量的增多,人口的增多,排气物的增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也不断增多,这样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街头绿地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压力,空气中滞留的可吸入颗粒,也随之大部分被绿色植物吸收掉,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3街旁绿地景观设计探索

第2篇

关键词:城市街道:文化:街道景观:设计策略

1 引言

每一座城市都是写满故事、刻满历史的空间驿站。城市街道就像这个驿站的窗口,也是人们阅读城市的线索和触摸“城市之魂”的通道。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文化趋同、生态脆弱、交通混乱、个性丧失等问题。如何才能营造出富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城市街道,至今仍然是困扰设计师的顽固问题之一。

2 街道的概念

街道是随着城市的形成而产生的。当人们营域建屋后,为了相互间的往来穿越在建筑与建筑之间留下了一些线性空间,这就是最早的街道。《辞海》对街道的解释“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街道,作为交通的通道首先从属于道路,而街道除了交通的功能还担负着诸多的社会功能。雅各布斯对于街道的如下描述有助于我们更加形象的理解街道“一个都市街道的依赖是经由许许多多人行道上的交往接触所培养的,市民常逗留在酒吧问喝杯啤酒由杂货店那里打听点消息,或讲点消息给新来者,在面包店与其他顾客聊天,与路旁喝汽水的孩童打招呼,或等用餐时偷瞄女孩子等。”

因而,街道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是一个多功能活动集合的带形城市生活空间,是一个交往的场所,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在街道上不停地演绎着。因而,街道虽属于道路集合,它自身又是一个包容建筑、人、环境设施等内含的子集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街道作为城市中的线性结构,它把不同的景点结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同时,由于街道是建立在人类活动的线路模式基础上的,街道本身就又成为城市景观的视线走廊。

3 城市街道储存文化的作用

“一条街。一串记忆,一种欲望,一份情缘,一次买卖,一段历史,一样心情,一打故事。……或许,在这条街上,我们还能偶遇一段荡气回肠的绝世情缘。因为一段爱情可以爱上一座城市,因为一条街道也可以爱上一座城市。热爱行走,热爱某个城市,首先要热爱这个城市的某条街道,因为那里有你最爱的酒吧、书店、爱人、阳光或者一杯咖啡。”0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街道对于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伊利尔・沙里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城市的面貌中可以看到它主人的文化水平,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人。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部分和最有活力的一个环节,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由于历史的沿袭和文化的积淀,街道融入了该地区民族的环境特征、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及文化思想。不论是经过规划的规则的街道,还是不规则自由形成的街道,历时上百年逐渐生长,呈现不同的文化气质。另一方面,街道界面无微不至的累累细节也是顺理成章的副产品。不同地域街道又都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既是自然条件、社会现象的集合又是时代技术和材料的具体表现,从而造就了多彩多姿的街道景观。

街道承传着城市的文化,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等非物质性的重任。街道不仅是连接城市各功能区的纽带,还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己成为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景观的核心。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列举了构成城市形象的五大要素,通路是处于首要地位的,它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交通、城市景观、城市空间组成都有着重要意义。街道和城市的关系犹如人体和体内血脉一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美国建筑师雅各布斯说“当我们想到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的是街道和广场。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沉闷。”。可以说没有街道,不成其为城市。城市道路的地位及其交通功能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但随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道路在城市生活中将扮演更多的角色。

4 我国街道建设中文化要素的缺失及相关原因

4.1当前街道建设中文化要素缺失的现象

当前,在许多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人们都表现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极大关注,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从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能表达城市特色的要素,将其融入到街道景观设计之中。但是要把对文化的理解转化到设计中,并达到使其与环境相协调,直至升华其精神的目的,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设计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深入地研究地方文化和历史。现在街道景观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1对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表达不强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4.1.2缺乏时代精神

城市街道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街道的设计中,就是要求城市街道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精神。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的景观很难为大众所真正使用或喜爱。比如现今某些城市中刮起的所谓“唐宋一条街”

“明清一条街”等,和有些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格格不入。

4.1.3对文化元素的粗糙罗列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历史愈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都体现在城市街道中,以为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某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4.1.4传统的街巷空间消失,引发城市特色危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街道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传统街巷空间的消失:如有的城市为了扩路,砍去街道两侧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方盒子建筑楼群;新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雷同、缺乏特色。传统景观、风景名胜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盲目建设而变得平庸、失去特色。

4.1.5欧式化、模仿风

现在有些城市的街道建设,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商业街,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地中海风情”的时髦语言,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法国的塞纳河”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城市街道,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位。在域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4.2街道建设中文化元素缺失的原因

4.2.1交通工具变革带来的空间尺度的变化

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原有肌理。狭窄的传统街巷因为不能适应小汽车的使用,而被整体改造。快速的交通工具大大缩减了通勤的时间,扩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城市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地能适应这种变化的主干路和快速路,城市的文脉、历史和文化被狂热追求经济利益的头脑所遗忘。人在街道空间中的主体地位被汽车所取代,街道中适合人体尺度的环境景观的重视不足,缺乏了人气的街道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文化内涵。

4.2.2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地毯式的大规模改造,传统的街区被统一规划设计的方格网型街区取代。快速的大规模的建设必然导致标准化和模仿。在以满足各种规范为出发点的设计中,很难想象会有什么创新和文化的融合。城市中不利行车的河道被填平,阻碍交通的街巷被拓宽,位于交通千道的佛塔被拆除,一系列不顾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开发,最终将破坏城市文化的根基。

4.2.3国际式建筑思潮的冲击

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传统城市街道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际式”景观泛滥,城市街道景观的识别性逐渐消失,市民对街道景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弱。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标准化”广为传播,使城市的地域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逐渐被漠视。

4.2.4市场经济环境下房地产业的开发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以追逐利益为目标的房地产业的开发,无视城市文化和历史,打着城市更新的幌子,对历史街区和文化遗产肆无忌惮的破坏。安徽某市街道周边由于商业开发使沿街建筑遍布整条街道,街道底侧界面被密不透风地包围起来,形式较为呆板,和其推崇的“山水之都”的城市口号不甚相符。

5 融合文化要素的街道设计策略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景观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体现出社会对文化的追求和公众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街道景观只有正确把握和理解厢史文化及社会发展才可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历史文化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其表现出来的形式,而在于其背后饱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5.1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地域风格特征

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最重要的财富,是任何城市都不能复制的,是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地方。因为,在进行街道设计时,要从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手,这包括很多方面,如城市的历史建筑、城市的传统艺术、传统民俗等。只有首先把握住了城市的这些特色,将其应用于设计,才有可能创造出富有人气和文化气息的街道空间。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当前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的现象,使每个城市都能焕发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5.2建设具有生活意义的街道

文化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化的源泉。在进行街道建设时,首先要考虑将生活元素融入进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出现了很多只有通过的道路,街道完全成了小汽车畅行的通道。要使街道具有生活意义,首先保证街道功能的复合性,复合的功能将吸引更多的人来街道活动,保持街道长久的活力,进而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5.3历史街道景观的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道景观反映了城市发展的独特风采,是历史形成的商业文化积淀,具有地方与民族色彩。恢复、保护和再现历史街道景观风貌,要体现地域风格,挖掘名人文化资源,尊重和展现传统民俗文化,同时又要使景观凸显时代风格文化特征,赋予历史街道景观以新的功能和意义,使城市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除了在物质空间的景观塑造外,环境气氛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静态与动态保护相结合原则,对历史街道进行整体性保护。并有效保护历史街道上独特的文化行为场所,如商业老字号等。

5.4街道景观的文化多样性体现

我国城市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加之当今频繁的全球性文化碰撞,为城市街道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素材。一味地效仿或保持“本土”并非城市个性丧失的解决之道。对外来文化不卑不亢的正确态度是促进街道景观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根本。寻求景观中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现代文化的地域风格,才能促进街道景观文化多样性的良性发展。

第3篇

一、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的现有理论述评

研究东亚经济现代化的西方学者对于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相关性大体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是原西方化和原市场化的结果,东亚经济发展没有模式价值,只有政策价值,即没有现代化的多种模式和多元现代性(新古典派及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认为只有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同),现代化是单线发展的。基于工业主义的逻辑,所有走上工业化之路的社会,无论起点如何不同,最后必然出现政治、经济、文化全套性的越来越相似。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到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再到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西方学者一般肯定西方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一整套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因而现代化和现代性实质上即西方化和西方性,而且具有普世价值,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必须也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经典现代化理论或现代化理论的“去文化论”就持这种观点,T. Parsons(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Hall,1971)的社会变迁理论和Clark Kerrt(Indust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的现代化的“汇流论”(theory of convergence)是为代表。发展理论中的经典发展学派,如增长和发展经济学派,解释东亚经济发展的经济学派,如新古典学派(Patrick and Rosovsky, Balassa, Wolf, Chen, Bhagwati etc.),政府(修正)学派(Johnson, Pack and Westphal, Amsden, White, Wade etc.),新古典综合派和亲市场学派(如世界银行关于东亚奇迹的发展报告),东亚整体增长机制论(如雁形模式论或产业周期理论,喷泉模式论或多发经济增长源理论,齿轮模式论或经济整体咬合联动理论,环形模式论或美国主导环太发展论,航母模式论或中国主导环太发展论等)等基本上持这种非文化因素的东亚经济发展论。第一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往往有一种这样的学术系谱,在西方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亚洲千年停滞论(亚洲早熟论)——亚洲命定殖民地论——亚洲发展幻象论(亚洲崩溃论)——亚洲模式不存在或终结论——历史终结论(全盘西方论)。这种学术系谱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承继着东方学的传统,对亚洲的发展不是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而是有着某种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对自身则有一种说不出的优越感和命定感。这种系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益的警示和鞭策,也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和普世意义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对策。

第二种观点认为研究东亚经济增长的动因除了对经济自变量考察,也不应忽视对东亚地区特殊的文化因素的考察。东亚经济与东亚文化之间有一种明显的互动关系。他们追问“为什么恰恰是东亚继西方而起,并且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东亚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有一种精神动力的巨大支持。东亚的社会、经济、市场、制度、甚至政策,都弥漫和渗透着东亚文化的无孔不入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东亚经济或市场的行为体的东亚人,在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运行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为制度规范性和文化规范性两方面,深刻地受到东亚地区文化因素的制约。作为传统的文化已经成为东亚人民深层的精神构造(李泽厚认为儒学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深层精神构造),自发和无意地或有意而自觉地对经济增长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不同的文化与经济或市场的亲和力是明显不同的,任何经济或市场都有其内在的人文气象。发展伦理学之所以追问“什么是真正发展”,就缘于对文化因素的考量。文化因素论并非文化决定论,也非因果链条的单因素论,他们并不否认经济因素自身的作用,但认为也不应该否认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就与文化传统有关联,经济学家的目光应该看得更远。现代化理论中的修正学派或新现代化学派或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或现代性的多元论者,发展理论中的新发展理论(又称真正发展理论或全面发展理论)学派,如发展哲学和发展伦理学派,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文化学派、历史学派、伦理学派和心理学派等,经济学中的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学派,西方所谓的现代化的“怀疑论者”和“反现代化论者”,经济哲学中的新发展哲学,历史学中的现代化学派、社会学中新发展社会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在不同的程度上持有这种观点。代表人物有《德川宗教》(1957)的作者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Bellah,《亚洲大趋势》(1996)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John Naisbitt,《日本资本主义精神》(1980)的作者山本七平,被誉为“把日本经济学提高到国际水平的最大贡献者”、《透视日本》(1982/1999)一书的作者森岛通夫,《新加坡的挑战》(1989)和《现代精神和儒家传统》(1996)的作者杜维明,提出亚洲资本主义理论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John Gray,《亚洲的崛起》(Asia Rising ,1995)一书的作者Jim Rohwer,《东亚之锋》(The Eastasia Edge Roy ,1982)的作者 Hofheinz ,Jr. and Kent E. Calder,《东亚发展模式》的作者Peter Berger,以及塞缪尔亨廷顿、艾森斯塔德、赫尔曼卡恩、麦克法夸尔、克利福德纪尔兹、哈罗德卡恩、哥尔德夏米德、罗纳德多尔、拉尔夫林顿、丹尼斯古莱特、本迪克斯、麦克莱兰、哈根、摩尔、英克尔斯、巴洛齐齐、金日坤等。第二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也有一种学术系谱,即在西方危机论(虚构的亚洲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黄祸论——亚洲崛起论——亚洲挑战论——亚洲——西方危机论(西方衰弱论)。这种系谱缘于西方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尤其是对自身衰弱的忧虑,对亚洲崛起的害怕和恐慌,是西方学者居安思危的危机感的集中体现,当然在不同的程度和层次上也回应和反映了亚洲的发展和实际,热情地鼓励和乐观地前瞻了亚洲的未来发展,但对亚洲的高度恐惧心理溢于言表。“文明冲突论”也好,“历史终结论”也好,最担心的就是亚洲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在经济高速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下的自我申张。“和平崛起”和“负责任的大国”战略是中国政府对这种深刻忧虑的积极回应。

当代中国学者包括港台学者大多在一定程度上体认和支持后一种观点,这与我们身处东亚,对东亚文化有切身体会,以及我国政府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关。中国学者如经济学的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2003)、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见《战略与管理》2003.1)、陈峰君(《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1999和《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2002)、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2000、《探求变化中的世界》2002)、陈岩(《东亚再崛起》1999)等,历史学的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993和《现代化新论续篇》1997)、盛邦和(《中日文化论》1988、《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1995、《新亚洲文明与现代化》2003)、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试析》1988、《国情、民性与近代化——以日中文化问题为中心》1988)、、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1994)、孙福生(《20世纪东南亚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含义与影响》,见《北大亚太研究》1998.4)等,社会学的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1966和《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1985)、萧新煌(《东亚的发展模式:经验性的探讨》1988)、陆晓光(《中国特殊论》,见《战略与管理》2003.4)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认同文化因素对东亚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知识分子》季刊1984年推出的“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专号,香港中文大学1985年编辑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1989年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了杜念中等主编的《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1994年在国家教委支持下由北大历史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由罗荣渠、董正华编的1997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以上学术文集或研讨会专门就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讨。

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并作了重新估价,但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下:

第一,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理论论证,即人文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尚不足以形成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亟需解决。

第二,影响经济增长的文化变量还没有进行严格和科学的分梳,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第三,只关注儒家伦理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对其他宗教伦理和非宗教伦理的文化要素漠不关心。

第4篇

邹仲琛是位大家,谈到企业的兼并重组,谈到未来的发展模式,娓娓道来的言语中蕴含着大刀阔斧的决心和信念。人到中年,企业家的活力与沉着集于一身,他带领着重组后的山东钢铁集团出征,迎接他的将是壮阔的前景。

资产重组 淘汰落后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大企业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其规模和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面对企业重新洗牌的局面,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这符合十七大的战略思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重组范围内各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邹仲琛董事长详细地介绍了山东钢铁集团的筹建过程和治理结构。山东钢铁集团是由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重组后,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4月总资产1188亿元,净资产379亿元,其中国有资产226亿元,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山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由省国资委行使股东会的职权。各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不变。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与子公司及有关单位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组建山东钢铁集团是适应国际、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谋求以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合理的运营体制去争夺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国际钢铁业发展趋势。当前,国际钢铁业重组步伐明显加快,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阿赛洛_米塔尔公司,粗钢产能已达1.2亿吨以上。国际钢铁业与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对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钢铁工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还不是钢铁强国,其突出特点是产业集中度低。为适应国际国内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国家培育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的政策引导下,联合重组步伐逐渐加快。山东作为钢铁生产大省,选择集团化运营的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

企业重组不仅仅是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山东钢铁集团成立后,更有利于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贯彻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统一全省钢铁产业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现有存量,统一整合配置全省钢铁资源,抢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统一全省钢铁市场,提高市场份额,避免无序竞争;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分工;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更大、更直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会得到充分体现。总之,组建山东钢铁集团,可以尽快实现全省钢铁工业由内陆到沿海的战略转移,实现布局结构、装备结构、产品结构的根本调整,进而实现山东钢铁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谈到构建强企的前景,邹仲琛信心十足;谈到对于我国工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邹仲琛更是充满期待。对于山东钢铁集团的成立,邹仲琛说,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

调整布局 提升档次

“任重而道远”。 邹仲琛在感叹之余,阐述了山东钢铁的未来,怎样把握机遇,怎样面对挑战,怎样让企业大洗牌带来最大化效益,这是摆在面前的难题。汲取各家之长,并为己之精髓,是山东钢铁发展的关键。在原有基础上,要推陈出新,做出最具竞争力的开拓。

邹仲琛说,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进企业实现新的发展。要紧密联系资产重组、统一规划、人员整合的实际,进一步统一对改革的认识,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山东钢铁重组的“资产重组、淘汰落后、调整布局、提升档次”方针。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提出的企业改革方向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山东钢铁重组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集团公司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上来,统一到支持集团发展、维护集团战略推进实施上来。

邹仲琛继续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实现整合,是企业自身的一场革命。能不能真心实意地维护和支持集团公司发展,是检验一个企业、一级组织、一个干部政治素质、大局观念和政策水平的试金石。在集团的团结统一和整体推进上,要讲原则,讲大局,不能表面上支持拥护,实际行动上不落实。全集团都要在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原则下,集中精力研究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规律,更好地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大集团化管理,形成强大合力,促进集团公司科学发展。

邹仲琛强调,要想保持企业竞争力,就要做到坚持整合与发展并举,整合与发展同行。即一手抓集团内部的六大整合,一手抓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以整合促发展,以发展保整合。做到恪尽职守,全力抓好生产经营。快速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全集团统一规划,必须坚持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团公司整体效率最大化。

要加快推进省内铁矿石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经营安全度。将铁矿生产作为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业,不断提高集团公司铁矿石自给率。组建矿业部,把集团公司铁矿石资源及相关资源管理好、整合好,集团公司内部的铁矿及类似业务正在进行改制的,要暂予停止,待重新研究后再予确定。研究形成新的探矿、采矿工作机制。要加速推进集团共性资源整合,实施集团化运作。

第5篇

现实表明,经济全球化空前强化了南北国家之间的竞争强度并扩展了竞争范围。二战以来,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内产生了关于南北关系尤其是南方国家不发达问题的诸多论说。

从现代化理论

到世界体系理论

1、西方现代化理论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60年代以来,现代化研究或发展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二战后处于激烈社会变革中的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一种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即历史是朝一定方向发展的,先进与落后处于同一时间序列,而落后社会与先进社会相比处于一种劣势。在研究的方法论上,西方现代化理论则援用了以生物体自我增殖为原理的系统论概念和重视组织分化过程的结构功能主义。在此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包括布莱克、英克尔斯、艾森斯塔特、内特尔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将现代化理解为一种过程与产物的复合体,它描述了产生于西方、历时近三百年的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社会变革的过程与成果。在探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途径与策略时,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都受到自然主义历史观和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全面影响,如罗斯托、帕森斯、列维、亨延顿等。

2、激进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

该理论流派出现干60年代中期,独特之处在于,把欠发达国家特有的“依附现象”、“不发达发展”和摆脱依附状况的出路等问题放在帝国主义理论的总框架以及资本主义体系的总背景下考察。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主要表现为:巴兰及阿明的不发达的政治经济学;普雷维什的中心――体系论;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论;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理论;卡尔多索的联系性依附发展理论以及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

就依附理论而言其基本观点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尤其是后者受内外因素制约而产生的依附状况及摆脱依附、自主发展的途径为研究对象;其次,对依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达成共识:依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两个或更多国家间在经济的上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结果是统治国获得了扩展与加强,而依附国只是这种扩展的反映,从而导致依附国的落后与受剥削的局面;其三,依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即中心――的对立模式以及国家内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或格局之中的;其四,反对照搬中心国家发展模式,认为应根据自身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政策,其中以“停滞论”、“脱钩论”为较为激进的观点。

3、世界体系理论

该理论的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以“世界”作为分析单位,以一种总体的、历史的、动态的分析方法来剖析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区分了世界体系的三种历史形态:其一,“互惠的小体系”,即自给自足的不存在剩余和剥削的氏族社会;其二,“再分配的世界帝国”,即国家诉诸政治权力并以纳贡形式从直接生产者手中掠夺剩余的体系;其三,“现代世界体系”,即利用国际分工和不平等交换机制把剩余从向中心转移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分析的基本命题是拥有内部经济循环的庞大帝国如何向一个处于全球化经济体系框架内的民族国家体系过渡。作为激进的新者,沃勒斯坦反对现代化理论所指示的上升为中心的追赶型路线。他认为,当代世界体系正因为克服经济停滞的机制失灵而陷入深刻的危机,由此,他主张建立作为“反体系运动”的产物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南北关系的现实

1、国际投资领域

资本国际化是经济垒球化的主要动力源,它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由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国际直接投资在南北国家间的分布也是极不均衡的。在国际投资流出与流入的两个方面,发达国家都占绝对优势地位。国际投资基本上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三大区域性国际投资圈,即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圈,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圈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圈。与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相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的“边缘化”趋势。

但是,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与流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这就是发达国家所忧虑的“资本外逃”现象。

2、国际贸易领域

二战后,国际贸易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倡导的自由化原则在全球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但分析全球贸易的结构会发现,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仍居中心地位,它们占据了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

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南北国家所占份额及增长率的差异,不仅是历史的产物而且是现实竞争的结果。不断强化的竞争使得南北之间关于“公平贸易”和“自由贸易”的争论愈加突显出来。北方国家迫于国内就业、绿党环保运动以及国内消费者运动的种种压力,指责南方国家以牺牲生态环境、过度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社会倾销”和“生态倾销”,认为这是一种“竞相跑向低洼处”的倒退的竞争,主张发展中国家在遵守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及环保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坚决支持者和实践者,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不考虑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特性的差异而要求在国际贸易竞争中遵守统一的劳工标准、环保标准是不切实际的,认为“公平贸易”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乔装改扮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真正意图在于固化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地位,保持发达国家自身的优势地位。

3、全球性生产体系

生产领域内的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约有4.45万家跨国公司,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多达27.6万家。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许可、分包及特许等多种生产与服务的组织方式,建立起一个没有国界的全球性生产体系。然而,在这个全球性生产体系中南北国家的参与地位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许多学者在考察谁是垒球化的最大获益者时,都倾向于将跨国公司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考虑,其中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如果我们真的想寻找一个中心。

一个人,那么我们就将轻而易举地找到。它的名字不叫跨国公司,而叫美帝国主义。”

由于在垒球性生产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来自不同国家类型的参与者的地位与利益格局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而这种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决策权和利润分配两方面。耐克运动鞋的价值链就清楚地反映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跨国公司垒球性生产体系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差异,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解读南北关系

的两点思素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竞争不是唯一的层面

尽管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南北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生产及劳动力市场等领域内的竞争有所加剧,但竞争绝不意味着一场针对“现有有限资源”展开的非赢即输的零和博弈,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全球经济体系将为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南北双赢创造条件。70年代以来,发生在南北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以及环境问题所引起全球性关注都生动地说明,竞争绝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的唯一层面,南北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互依性及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南北国国际投资、贸易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双方都关注于现有资源的得失,而忽视双方深入互动的过程中可能创造出的新资源。南方国家所获得的这些资源在未来又会促进其国内消费力的增长,从而为新一轮的竞争创造“空位”,为南北的双赢创造条件。

现代化理论的西方中心论、趋同论、赶超论诱使南方国家执着于北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这必将引发南北国家之间就能够满足其生存发展的同样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从而加剧南北之间的竞争。而作为现代化理论的反对派,激进的依附论在尖锐批判“趋同论”的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脱钩论。“脱钩”自然不会加剧共同现有资源的争夺,但脱钩也意味着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希望与世界经济体系脱钩而谋求本国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义愤。

竞争绝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的唯一层面,南北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互依性及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2 关于南北关系格局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面临解构。

从现代化理论的“传统―现代”、依附论的“中心―边缘”到世界体系理论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在解读南北关系时各种分析框架都具有明显的结构主义的特征。尽管90年代以来有学者试图结合经济垒球化的时代特征对以上理论流派做出全局性的反思,但对以上流派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似乎尚无人触及。例如依附论的代表人物贡德・弗兰克在其新作《白银资本》中试图在历史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上恢复中国、印度等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然而就分析范式而言,被弗兰克倒置了的世界体系仍在一种“中心―边缘”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之中。

一方面,现代化理论与依附论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严峻挑战,即其“分析单元”的有效性面临质疑。在经济垒球化背景下,以民族国家国内经济GDP构筑的结构化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让位于一个无中心的多元化的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尽管许多人认为国家的衰落、跨国公司的统治目前还是言过其实,但国家的权力让渡是不争的事实。非调控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经济政策,使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不断实现双向让渡――向上让渡给国际组织(诸如WTO、OECD、IMF等),向下让渡给跨国公司、职业团体、新闻媒体及各种NGO组织。经济垒球化正在逐步抽离将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元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的有效性。从而预示着他们所面临的深刻危机,

第6篇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优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020-02

现代化的港口物流发展是体现一个国家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集装箱物流作为现代化物流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港口城市发展进程中,为了有效发挥港口物流经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需要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因此,如何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跨越发展,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由传统向现代化物流体制转型,并实现集装箱物流信息化、高质量服务成为了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

1 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港口集装箱物流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推进世界经济贸易的重要途径,更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关键内容。它不仅有利于该港口城市的深化发展,也对世界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于国内,推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是推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在不断的集装箱与运输、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港口的物流运输扩展,还增强了港口的信息、商贸以及物流等服务功能的完善。在这种不断完善服务的进程中,还推进了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主要是源于港口贸易发展的趋势下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它还推进了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加强了港口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个港口经济竞争的综合实力主要决定于该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因此,在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进程中,就应该有效发挥集装箱物流发展的优势,实现该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于国外,加强与世界经济、社会交流。随着港口贸易的逐渐发展,世界贸易的加强,集装箱运输源于其具有集约化程度较高、高效便捷、附加值较高以及系统性较强的优势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了现阶段当今世界国际航海运输的最重要的现代化运输形式。在这不断国内外交流、运输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个较为强大的产业效应,使各种产业聚集,推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种双边贸易的频繁交易下,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与世界的强势交流。因此,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对本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交流都具有促进作用。

2 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优势

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于国内、于国外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港口集装箱物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就需要有效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发挥港口集装箱发展的优势,从而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完善发展。

2.1 有效利用政策的支持力量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一切政策都是为了能够实现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完善发展就需要能够有效利用政策的支持力量。也就是说,政策支持是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一大优势。财政政策是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是通过税收与财政政策支出进行调节。因此,港口集装箱物流就可以借助税收的优惠政策与部分财政支持对各种技术与基础建设进行完善,并逐渐构建有利于港口集装箱发展的设施建设,从而使港口集装箱物流能够更进一步的深化发展。

2.2 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

现代化的港口集装箱物流是基于信息技术而实现的港口服务行业。要想能够使得整个集装箱的信息流畅,就需要能够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就需要能够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这些进步的信息技术融入于港口集装箱的物流发展之中,创造流畅的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从而使得港口集装箱的各种物流信息能够实现网络化、可查性、信息追踪,提升整个港口集装箱的服务水平,推进港口集装箱服务的全球化发展。

2.3 抓住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机遇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我国也以积极地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涌中,虽然在这全球化的潮涌中具有激烈的竞争,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以,在探索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策略中,就需要能够有效利用全球化经济所带来的机遇,通过对国外资金的吸纳,国外优秀技术、设备的吸收以及在国际环境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使我国的港口集装箱物流能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自身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2.4 发挥我国港口的区域优势

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服务的发展,还应该充分有效利用港口的区域优势。港口是水陆交通的运输枢纽,也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更是远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所以,港口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也是较为大量的货物发散点与集中点。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就需要能够利用港口物流集散地的优势,完善各种运输与基础设施建设,将港口发展成为一个多样化、多层次为物流发展提供更为完善服务。另外,还应该发挥港口的资金流、信息流与人才流的优势,从而使集装箱物流在这种信息、资金等条件较为丰富的发展进程中,实现物流吞吐量的扩大,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建设。

3 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策略

现代化的港口是经济贸易的桥头堡,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标志,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实意义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提升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竞争力,着力进行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基础设计规划与建设,不断提升整个港口集装箱服务的质量,从而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因此,下面就对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

3.1 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信息化管理

现代化的港口集装箱物流是基于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其信息、通信水平与管理水平直接衡量着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质量的高低。所以,为满足物联网对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的要求,飞瑞敖电子有限公司充分吸取已有的技术优势,将光纤分布天线系统、WiFi无线局域网、嵌入式Web设备服务器和RFID射频识别几种前沿技术为融为一体,构建基于802.11WiFi标准的物联网无线网络平台。将其与已广泛使用的有线以太网和各类通信系统紧密结合、互为补充,以求取得物联网网络架构上的新进展。实现了整个集装箱物流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化,实现信息跟踪,通过信息标签使集装箱的运输实现自动化信息识别,并对集装箱的信息进行信息跟踪与反馈,从而提高整个集装箱物流的运输管理效率,在实现其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增加集装箱物流的安全性、可靠性。

3.2 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代化

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信息化管理上,更要体现在整个运输综合服务的系统上,并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而发展。所以,为了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代化,就需要构建以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为主要的物流平台,以现代化的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为支持条件,有效利用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因此,为了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现代化,首先从现代化的技术层次要求来讲,就以信息传递为例,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这种先进识别技术的发展,无疑是跨现代的一种进步。其次,还应该构建一个以集装箱为主导的运输港口。建立一个以集装箱为主的运输港口,就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集装箱物流的中转与发散,推进整个物流程序的专业化,从而在这种主导型港口发展条件下,就会实现基础设施的完善,推进整个物流的立体化、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最后,加强港口的集装箱物流基地建设,使整个基地能够在专业化、高服务质量的发展下,实现物流交易、配送的一体化发展。

3.3 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大型化发展

随着整个世界经济交流的程度加强,世界对集装箱的运输需求量也逐渐增加。所以,为了满足经济交流与发展的需要,港口集装箱运输船舶便呈现出大型化、深水化发展的趋势。据数据显示我国的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泊位不断增加,由2003年~2005年,两年来泊位从134个增加到175个,且泊位数字也在不断地上升,并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各个企业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实现更多利益,为了能够谋求更多的利润,便引起了世界港口技术革命。在这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不仅实现了港口集装箱的大型化、深水化发展,还提升了整个行业内部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3.4 培养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专业化人才

港口集装箱物流是伴随着物流行业新兴发展的服务产业,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我国港口集装箱的服务水平的高质量,就需要能够培养一批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专业化人才,从而在这种人才力量的支持下,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走向专业化、信息化。

为了能够培养港口集装箱物流的专业化人才,首先就应该严格审核所聘请人才的专业化知识水平,从而使得整个物流团队都能够在人才支持下,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其次,对所聘请的人才还应该实现深化塑造。现代化的港口集装箱物流专业化人才不仅要熟知各种物流管理知识,还要能够详细熟知港口集装箱的运作以及各种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操作技术,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港口集装箱物流队伍。

随着整个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社会、经济处于一个全球化以及竞争趋势越来与强化的环境下,为了能够推进我国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智能化、现代化与信息化,就需要在把握整个宏观经济条件的同时,还应该综合应用各个有利因素,不断提高港口集装箱的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从而将我国的港口集装箱物流服务推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蔡芸.仿真港口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4,(7).

第7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善乏可陈,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减,经济社会现代化步伐逐步加快,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对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趋势的研究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笔者结合所思所想对政治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

一、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1.1 政治经济学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而逐步走向国际化

政治经济学在上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国际政局的原因被隔绝化,没有能够充分的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随着冷战的接受、东欧剧变,加上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政治经济日渐走向世界,在丰富世界政治经济学说的同时也给政治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政治经济学现代化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走向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学从经济理论上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随着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奇迹的出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优势的确立,尤其是中国经济在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优异表现,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日益得到国际知识界的关注。

1.2 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也是走向服务于实践的经济理论工具的探讨过程

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应当更多地被运用、拓展到部门经济、应用经济和专题经济的学科中去。从近年的情况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广泛应用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等,都渗透到了金融、贸易、产业经济等学科之中,体现了理论经济学对应用经济学的引领作用,这一点是值得经济学借鉴的。正是因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机制,而经济系统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其他系统存在一定联系和发展的某种共性,因而它对于其他相关学科往往具有渗透和双向借鉴的意义。

1.3 政治经济学逐步走向现代化也使得其逐渐数学模型化

经济学研究中的模型,除了文字模型和图表模型以外,数学模型是重要的表达和分析方法。当前政治经济学的数学化,已在以下方面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新的数学应用模型的研究和数学研究成果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运用,丰富了解释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理论的工具,对政治经济现代化带来了很大后备支撑。随着政治经济学通过数学模型焕发新的活力和生命,越来越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通过数学工具、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创新,助推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

1.4 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发展使得政治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化,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也逐步精细化

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不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学派化,不是为了代表劳动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而是都应站在劳动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整体立场,都应遵循经济学的方法论和理论精神,都应尽可能地全面系统掌握实际经济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理论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由于认识上的不同或不能完全做到“三个都应”而形成各自的学术流派。我国经济体系分工日渐精细化,经济是文化好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使得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细致,研究分工也越来越明确。研究分工的细致化给整体政治经济学研究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在宏观上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人才越来越少,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研究范围日渐细致也势必会使得宏观研究被人为摒弃。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趋势逐步明显,我国经济正大踏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也给我国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生命力,助推政治经济学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将成为我国马列主义研究学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于金富:努力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 赵学清.:论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问题[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03)

[3] 洪远朋: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J]. 研究. 2009(07)

[4] 赵学清:论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现实走向[J]. 中州学刊. 2008(04)

[5] 胡钧: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J].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1)

第8篇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亚、非、拉新兴国家的独立,“发展”成了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观念;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西方学术界产生了一股研究这些新兴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的思潮,并成为当时的显学。这类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当然地认为,一个国家只要能够超越其传统的价值和社会结构,便能够取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类似的发展和相应的核心地位。在这些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理论研究中,隐含着一个预设,即发展首先是指被当作个别实体来看待的单一国家或单一社会的发展。这个理论预设在更为一般的层面上还意味着研究社会变迁的单位乃是一种抽象的“国家”或“社会”,而世界就是由这样一些相关但基本上独立自主的国家所组成的。

霍普金斯(TerenceHopkins)和沃勒斯坦在“近代世界体系的发展模式:理论与研究”一文中断言,有关政治和经济主要进程的适当分析单位,并不是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所宣称的民族国家,而是历史的世界体系。斯考契波指出,“沃勒斯坦的著作《近代世界体系》一书,旨在与‘现代化’诸理论在概念上有个分明的突破,并力图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范式来指导人们研究资本主义、工业主义与民族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因为现代化研究取向业已遭到严厉的批判:现代化研究者将国家实体化为唯一的分析单位,假定所有的国家都将依循着由‘传统’到‘现代’演化发展的唯一路线,同时还忽略了足以左右国家发展路径的超国家结构的世界历史发展。”通过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沃勒斯坦建构起了他的“世界体系”理论。他说:“这个新观点的预设是社会行动和社会变迁并不是产生在抽象的社会里面,而是在一个特定的世界内——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整体:其空间的范畴与构成整体的区域或部分之间的基本分工共存,其时间的长度则与此一分工体系所反映的世界整体一直持续下去。具体而言,这个世界体系就是指那个发源于十六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体系理论大量采用了依附理论的观点,但又与依附理论存在差异:依附理论认为,边陲地区一旦从它与资本主义核心国家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它就可能获得这些核心国家曾经经历的发展,而世界体系理论则认为,影响发展的外部因素不能以某个核心与某个边陲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决定,相反,问题的关键应当是某个国家“在单一世界体系中所占据的结构位置所带来的结果。”在沃勒斯坦看来,国际阶层化不仅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维持该体系之延续所必要的结构性安排。一个国家离开某一个结构性位置,决不意味着它从该世界体系中逃脱,而仅仅意味着它将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扮演另一个新的角色。简而言之,某一国家在结构位置上变动的可能性需要依靠体系中某个部分的变迁,而该国与此一部分却未必需要具有一种直接的关系。

沃勒斯坦对于那种把“国家”作为分析单位的思维方式的批判,并未止于他对本世纪中形成的发展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他更将批判矛头直指十九世纪中叶得以制度化的、反映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因为他认为,十九世纪社会科学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这种将“国家”视作分析单位的理论取向。

沃勒斯坦认为,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最具穿透力同时也最具误导性的概念是社会。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社会是与十九世纪现代社会科学的制度化紧密相关的。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活动,社会科学是在知识的层面对法国大革命以降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所作的系统性回应之一。这些变革构成了现代意识形态历史中的文化分水岭,因为它促使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不是社会静止而是社会变化,才是常规的。这就提出了一个知识上的问题,即如何调整、加速、减慢、或者影响这一变化或演化的常规性进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十九世纪社会科学回应这个问题的标准路径,是追问如何“协调”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因为社会科学研究者认为,逐渐形成的民族国家乃是政治活动的无可争议的核心,它们是有效控制社会的场,从而也是实施和影响社会变化的领域。在这种观点的再生产过程中,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渐渐把国家视作社会生活得以运作于其间的基本社会实体,亦即把社会与国的边界看作是同一的。十九世纪制度化的社会科学呈现了三个特征:第一,从经验上来看,它们主要关注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核心国家;第二,几乎所有学者都研究有关他们自己国家的经验资料;第三,研究的主流方式是经验的和具体的。上述这些特征可以被概括为以国家为基础的经验取向也是一种设定和促进社会变化的研究方式。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而言,这种社会科学无疑大有助益。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科学即使不是国家的造物,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国家一手提携起来的:它把国家的疆界视为社会的边界,把国家视作一个假想的无需证明的框架。沃勒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十九世纪形成的社会科学知识实际上是以一种特殊的空间性观念为基础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生活必定是经由国家这类空间结构加以组织的。在社会科学被期待着去推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仅国家的边界被视作追求这种进步的自然框架,而且社会科学本身也渐渐成了一种捍卫“进步常规性”意识形态的知识类型,因为社会科学家允诺为促进此一进程而提供明确知识。这就是“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结果。

沃勒斯坦指出,在一八五年至一九五年的一百年间,为数不多的社会科学家对这种把国家视为社会科学的当然的分析单位的取向提出异议,但真正的严肃质疑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在沃勒斯坦看来,这种局面的出现产生于两个相关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发生于现实世界:再分配的速度滞后于对再分配的飞速增长的要求,人们对国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幻灭感。在一种深刻的怀疑主义的阴影中,人们开始追问:社会科学家所许诺的进步或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是必然的,国家的改革事实上能否带来真正的进步?第二种变化发生于知识领域,现实世界中对国家的怀疑深深地渗透进了知识领域,从而国家作为一个分析单位的自然基础遭到了根本性的削弱。

在这样的背景中,沃勒斯坦对十九世纪社会科学发起了“否思”(unthinking)的挑战,矛头所向便是那种视国家为唯一分析单位的社会科学取向。沃勒斯坦指出,传统社会科学分析的国家中心主义取向是一种理论上的化约:它假定存在着一些同质性的空间,而每一空间都构成了一个主要通过诸多平行过程而运行的自律系统。基于这样一种假定,传统社会科学所追问的乃是“什么是社会”这样的问题。然而,沃勒斯坦所倡导的历史社会科学却认为这是一种伪问题,因为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这样一种抽象的独立的社会,相反,存在的只是一种具有特定时空规定性的具体的社会。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因为所有的国家始终存在于国家体系之中,“国家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们是人为创造的制度,而且它们的形式、力量和边界也是通过其在国家体系中的互动而不断变化的。就像世界经济随着时间不断扩展一样,世界经济的政治表现——国家体系——也一直在扩展。”在把这种分析单位变成一个质疑对象的同时,世界体系理论转换传统社会科学“什么是社会”的问式,转而追问“社会存在于何时和何地”或者“社会生活发生于其间的实体存在于何地和何时”。正是在这样一种追问中,社会科学分析单位的问题得到了开放。

沃勒斯坦明确主张用“历史体系”这个术语替代原有的“社会”或“国家”术语。根据他的分析,人类社会变迁进程中存在着三个众所周知的历史体系的形式或变异,即他所谓的“小体系”(mini-systems)、世界帝国(world-empires)和世界经济。所谓“小体系”,是指一种空间相对较小而且时间也可能相对较短的体系;这种体系在文化的和支配性的结构方面具有着高度的同质性(homogeneous),其基本逻辑就是一种在交换方面的“互惠”(reciprocity)逻辑。“世界帝国”是一种含括了多种“文化”模式的巨大的政治结构。这种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中央从地方自治的直接生产者处榨取贡品。“世界经济”则是为多元政治结构所支解了的但又经过整合的生产结构,它呈现为极为不平等的链条。“世界经济”的基本逻辑是不平等地分配积累起来的剩余产品,从而它是一种有助于那些能够在市场网络中实现各种暂时垄断权的国家或地区的“资本主义”逻辑。沃勒斯坦还指出,在世界体系的变化进程中存在着两重过程:一是中心区的“中心化过程”,即在世界经济中,一些国家在几个地区不断地垄断商品,并利用国家机器在世界经济中牟取最大利润从而成为“核心国家”;另一个过程是发生在边缘区的“边缘化过程”,即一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由于技术落后以及使用大量的劳动力而成为“边缘国家”。与这种经济两极化相对应的是政治两极化,即在中心区发现了强国,而在边缘区则出现了弱国。

沃勒斯坦并不否认国家是现代社会变迁的一项关键建制。他认为,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过程来讲,国家乃是一项能产生深刻影响的建制。“很明显,要对所有这些过程进行研究,都必须首先对国家的种种机制有所了解。真正不需要的倒是这样一个假定:即认为国家构成了社会行动的自然的、甚至是最重要的边界”。沃勒斯坦上述关于历史体系之共存的历史和形式的论辩,尚不构成世界体系的分析,它们还只是世界体系分析中的一系列“临时性”的假设,仅“供人们进行论辩、修正和反对的”。

埃文斯(PeterEvans)和斯考契波为首的“回归国家学派”认为沃勒斯坦的理论隐含着高度的“结构决定论”。沃勒斯坦宣称社会科学分析单位只能是那种用经济过程把它界定出来的世界体系,从而表现出了一种“经济化约论”倾向。他忽视了那些对社会变迁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政治和文化等因素。沃勒斯坦的“结构主义”倾向还表明他注重分析单位整体中的关系而忽略具体的非关系项。所有这些方面,都可以看作是沃勒斯坦理论的缺憾。

但是,上述质疑并不旨在对沃勒斯坦的理论努力进行否定,而是努力寻求某种批判性的平衡。沃勒斯坦把自己十多年来的所有努力看作是世界体系理论建构的第一阶段;而对于那些业已提出然而尚未得到很好阐释的问题进行阐释和论证,则是该理论建构的第二阶段。按照他的说法,世界体系理论第二阶段的研究涉及到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对世界体系而非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详尽阐释;其中包括三项任务:(1)重新评价何为现代世界体系的自身品格;(2)重新评价一个世界体系在时间和在空间上的意义;(3)开始系统比较不同类型的世界体系。第二个领域是对如何界定和评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的多极化(polarization)趋向进行阐释;这也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具体任务:(1)如何在技术上解决多极化标准之确立的问题;(2)从理论上如何阐明多极化并不存在于国家而是存在于经济区之间;(3)具体数据的收集。第三个领域是对我们在未来所面对的历史选择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相信所有的世界体系都会结束,那么我们生活于其间的世界体系也将结束”,而新的世界体系将应运而生;因此,要完成这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就迫切需要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科学。这对于沃勒斯坦来讲就是“历史社会科学”的建构:对分析单位——历史体系——的界定和阐释已经成为一项新的核心目标。

第9篇

一、引言

史观是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和侧重点,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的整体进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样写道:“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①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用多元史观去分析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运用时下热议和流行的多元史观,多角度评价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所谓多元史观,是几种史观的综合运用,是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在分析和评价一个历史问题时,每一种史观都生搬硬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史料都需要用不同的史观的解读。而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也应该用不同的史观来主导,其他史观来穿插。各种史观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因此,多元史观的运用要求灵活、综合地使用,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用多元史观解读经济全球化

笔者打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必修二最后一个专题的内容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看到这个题目,直觉告诉我们要用全球史观来引导这整个专题的教学,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标题中直观明确的提到了“全球化”,或许这毋庸置疑;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难道就只可以用这一种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吗?只用一种史观是否全面?用其他几种史观来阐释是生搬硬套还是别有惊喜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题中多元史观的综合运用。

1. 全球史观。首先让我们先用看起来最稳妥的全球史观来分析这一专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中的第八单元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其中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②岳麓出版社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确写到:“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世界上各个民族处在封闭状态下独自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是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战以来,全球化的发展明显加快。”③这些内容清晰地归纳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脉络,完整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到逐步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体现了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而这些句子正是出现在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在此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接受全球史观的感染。

对运用全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岳麓书社为例,在本单元的解析与探究中这样写道:

“材料二: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1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700美元付给联邦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400美金付给中国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结合上述材料,想一想,现代社会的世界贸易说明了什么问题?”③

这个解析与探究明显考察的是运用全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同以往我们用波音飞机的零件来自世界各国,各国在世界市场上走向合作共荣一样,这则材料展现的都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由封闭走向合作共荣,世界日渐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世界市场上的表现。可以说用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主导史观。

2.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主要从“现代化”这个层面切入,阐释人类文明从农业到工业文明演进的历程。因此,现代化史观适宜于整合世界近现代史内容,而经济全球化刚好是这一阶段的内容。纵观世界现代化历程,现代化的层面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详细说来,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这三者相互影响和促进。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经济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因为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台,封闭的市场经济只会阻碍近代化的进程,各国开放的心态和政策使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经济利益和全球市场,从而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繁荣。而经济上的现代化为各国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推动了人民思想文化的转变和进步,三者相辅相成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让我们把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划分阶段,根据其阶段性特征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在西方国家的深入发展阶段和全球扩张阶段。经济全球化属于最后一个阶段,是在二战后,现代化浪潮冲向全世界的表现之一,因此用该史观来分析本现象也是行得通的。

3. 文明史观。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大致被我们分为三类。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文明发展,同样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将人类的文明史作为授课内容和准备向学生传递的理念,因此每个文明史的教材模块中都通过编排一定的专题来展现该文明领域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和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阶段,我们知道文明史观注重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交流、影响和融合。而经济全球化开拓的世界市场让世界各国在实现经济合作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融合,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美国文化稍有了解,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文化、生活大爆炸、老友记的美剧文化、美国宪法的自由民主等文明在中国传播,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热潮,孔子学院的建设,普通话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和成果,世界各种类型的文化正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说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恰到好处。

4. 生态史观。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的影响我们已经如同呼吸一样越来越真切感受到了,近期央视记者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以为母亲的身份讲解了雾霾和环境污染给们带来的威胁和弊端,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将本国的污染落后企业转移到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不得不说,透过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中孕育着深刻的危机,人类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深谙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曾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遭受灭顶之灾,如今生态史观已日渐成为一门“显学”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对高中生传输生态史观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情。高中生们是祖国的未来,树立环保的生态意识,有利于在生活中贯彻生态环保理念,从而对未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注入希望,因此用生态史观引导同学们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5. 社会史观。社会史观关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经济全球化同样可以以社会史观的视角来分析,说实话经济全球化并非距离我们很远,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岳麓书社这样写道:“被‘拉近’的距离,在封闭的唐朝时期,玄奘为了西行取经,往返于长安和天竺之间用了十几年,吃尽了苦头,然而在今天我们从北京坐飞机去印度,只需要几个小时;而如果利用电话或互联网,就可以和身在印度的朋友及时联系了。”③这些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再比如,以前只有外国才有的水果和食品,现在在我国市场上随处可见,电子产品苹果iPhone在美国和中国都有销售,出国旅游对中国人来说也不是新鲜事了,观察身边的快餐店肯德基和麦当劳、服装品牌店阿迪达斯、喝的饮料可口可乐、外资企业等都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因此用社会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最能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一种切入方法。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经济全球化用以上几种史观来阐释都行得通,但在各有侧重,中国所有的史观在课程教学中都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统领,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该怎样综合运用多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全球化单元的第一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为例,笔者认为课堂导入部分可以以社会史观为指导,运用现实切入法,比如以现在大家使用较多的手机品牌iPhone为契机切入,分析iPhone生产的全球之旅,iPhone的核心零件,显示屏,包装设计和零件加工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这种生产链条可以较好地引入现在市场上的经济全球化现象,证明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生活中,从而导入新课。而教学立意可以用全球史观这样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资本主义各国在激烈的战争炮火中深刻认识到世界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只顾及本国利益的举措导致了多次战争,实现国际合作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共同愿望,在国际经济大局之下最终决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的大趋势,也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是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一步。然后设计不可忘记综合运用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史料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材料分析中学会多维度领会经济全球化,最后在本单元中以生态史观相关的现实环境问题为点缀辅助,让学生们再从历史回到现实,意识到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从而实现多元史观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和趋势。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