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6:00: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资本战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Abstract: Using capital operation mode could rapidly realize the scale economy benefits of enterprise,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capital expansion could reduce the cost for entering a new field,new market and quickly expand market share and form the m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pushing enterprise transferring system,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establishing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apital operation function and mode of petroleum enterprise and puts forward China's petroleum enterprises how to develop and expand through capital oper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so as to gain a place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关键词:石油企业;资本运营;战略
Key words: petroleum enterprise;capital operati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46-01
1实施资本运营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资本范畴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按照资本运营的思想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寻找现代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尽管资本运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却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认识资本运营,怎样实施资本经营,既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整体提高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重大问题,它对于提供国家主要能源的石油企业也同样非常重要。
1.1 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已处于无可选择的地步。目前,世界大石油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后一块尚未完全开发的消费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而我国的石油企业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长期走的是一条封闭式自我积累的扩张道路,发展缓慢,规模过小,目前还没有一个石油企业可以和外国的跨国石油公司的实力相抗衡。在这个关键阶段,研究制定中国石油资本运营战略以及能源政策,既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增强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因此,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让一批大的石油企业脱颖而出已经刻不容缓。
1.2 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实现规模经济、保持石油企业长期成长的需要。在大部分制成品生产中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来源于大规模生产的好处,如分工深化所造成的生产率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内部化等。保持企业长期成长的基本条件是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企业市场份额越大,企业的长期成长就越可靠。一个能够阻止竞争者进入的市场份额有赖于企业雄厚的实力,而相当的规模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1.3 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我国石油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需要。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冲破国界,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单元,将其产业链上的各增值环节定位到最能实现其全球化战略的目标上。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在石油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西方许多跨国石油公司如埃克森、英荷壳牌石油集团、莫比尔、英国石油公司等正在向全球化阶段迈进,从跨国公司演变为全球公司,着眼于全球战略。采用“联盟”、“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增收节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各跨国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的首选。我国的石油公司正在艰难地向国际化迈近,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制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必然。
2石油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的方式
2.1 盘活资产的合理流动。一是变无效资本为有效资本。要通过严格的清产核资,对经营性、非经营性、闲置性资产进行划分归类。对非经营性资产要尽量压缩,控制其投资规模;对闲置性资产采取调出、租赁等方式发挥其效益;或将资产运营效率不等的资产整体,按照高效、低效和无效进行分离,对低效和无效资产或转让、或租赁,使资产最终全部进入高效或有效运营状态。二是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本。用存量资产(闲置的土地、厂房等)吸引增量资本(或外资等),企业可以把原有的存量资产折成股份,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入股、控股、参股中小企业,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企业资产构成的多元化。
2.2 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资本运营国际化。与外国经营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管理,按股权享有相应的利益分配并承担风险,能够使企业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提高产品的水平使其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管理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同时获取政策优惠,扩大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量,这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最佳途径。
2.3 实现无形资产有形化。资本运营有利于石油企业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开展无形资本运营,使无形资产实现有形的市场价值。一是要利用石油企业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产品优势进行筹资,加快筹资速度,拓宽融资渠道。二是要利用自身的名牌效应、管理优势和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通过联合、承包、租赁、参股、控股、并购(M&A)等形式实现资本扩张。
2.4 下决心调整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解决结构性矛盾有两种方法,一是消除企业亏损,二是消灭亏损企业。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它的最后出路就是破产或被兼并。因此,我们要敢于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劣汰就是建立破产机制,对救治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防止国有资产的再流失,转移残留资产,使丧失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如何将破产与结构调整、转机建制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具体方法有:分立破产、“活一块、死一块”;“先破后股”;整体破产、整体出售;整体破产合股收购、整体破产分块出售等。
3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资本运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应构建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建立层次分明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明确母子公司的职责,建立规范、高效、有序的投资中心、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等管理机构,保证资本经营的有效运转。
【关键词】 资本结构; 竞争战略; 关系; 企业
1958年,莫迪格尼亚尼-米勒(Modigliani-Miller)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价值和资本结构》开创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后历经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啄食次序理论、利益相关人理论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借助于产业经济理论和博弈论的工具和模型,对资本结构理论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市场竞争战略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一、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理论
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核心之一,主要研究资本结构的变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分析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以资本成本分析为基础,从技术上讲,最理想的资本结构应是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并且,财务风险最小,只有这种资本结构才能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如何在市场中竞争,其主要问题是开发哪些产品或服务以及将其提供给哪些市场;关心它们满足顾客的程度,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传统理论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职能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不带有全局性特征,没有战略成分可言。因而,以前的大多数文献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企业财务筹资方面,并没有将其与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互动研究分析。事实上,资本结构是市场竞争战略的一种手段,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事关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内容,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不仅是企业的财务问题,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因而,在目前有关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关系问题研究中,战略管理学家指出,企业的竞争战略对公司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企业应根据不同竞争战略来调整相应的资本结构。
莫迪格尼亚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
-Miller Theorem)在1958年指出,如果没有交易成本,并且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的总现金流量没有影响,那么资本结构的选择不会影响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价值。
莫迪格尼亚尼-米勒定理的假设前提是在完美资本市场环境条件下,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但是,现实的资本市场显然不具备完美市场的假设条件。考虑到利息税盾的影响,就有了莫迪格尼亚尼-米勒定理的推论:在确定企业的资本结构时,负债比率越高,税后现金流量就会越多。考虑破产成本之后,就有了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认为企业追加的负债利息税盾和相应增加的破产成本相抵销时,负债水平就是理论上的最优水平,也称最佳目标负债比。
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唐纳德森(Donaldson)提出的融资决策的啄食次序理论认为: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保留盈余,而不是从外部融资;如果需要向外部融资,企业一般倾向于先发行最安全的证券。
进一步考虑到企业主体所处的整体经营环境,资本结构利益相关人的理论认为,企业与非财务利益相关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是最佳资本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然而,上述理论都没有考虑企业融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Brander和Bolton等人把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等融合到资本结构的研究中,才开辟了资本结构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的新领域。
1986年,Brander & Lewis借助于古诺模型得出如下分析结论: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债务水平与其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一家企业债务水平的提高在增加自身产量水平的同时降低了竞争对手的产量水平。企业债务的增加使其在产品市场上相对于竞争企业来说更具有进攻性,这种进攻性的存在使其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策略优势。
Showalter在1986年对策略效应理论作了限定性补充。他指出,企业进行价格竞争时债务是否具有策略效应取决于产品市场上不确定因素的来源。若不确定性来源于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方面,则企业债务的增加具有正的策略效应;若不确定性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方面,则企业债务的增加并不会使其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策略优势。
二、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互动关系分析
企业战略的重要特性之一便是它的适应性,企业的战略应随着企业自身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应与企业战略相适应,即与企业的财务成长战略、产品市场竞争战略、资产重组战略相适应,其资本结构的调整也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存在着互动关系。
有关企业竞争战略的类型,波特提出了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两种战略。复旦大学的项保华教授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在构建市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主要有成本领先、标歧立异和目标集聚三种竞争战略。笔者将依次分析这三种竞争战略与资本结构的互动关系。
(一)成本领先战略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往往是以大批量生产为基础,获取规模经济优势,以低成本、低价格的手段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在执行成本领先战略,通常是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张,如果企业债务的增加能够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能够继续带来成本的不断降低,进而将带来利润的大幅度提高。
因此,在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下,财务高杠杆本身已经成为了一项竞争优势因素,这时企业应有意识地调整资本结构,在资本结构中增加负债比例,使其与企业的竞争战略相匹配。
同时,由于企业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相应所拥有的存货、机器设备、房屋等有形资产较多,对资金提供者来说相对比较安全,他们更愿意接受以有形资产为抵押的借款条件,这也为企业增加负债带来了便利,为企业采用高杠杆的资本结构打下了基础。
然而,对企业最优负债水平的选择必须在增加负债以及规模经济两者之间进行权衡。虽然在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下,财务的高杠杆是一种企业竞争优势因素,但通过增加债务带来规模的扩大,必须以规模经济为前提。如果超越了规模经济的界限,债务的增加反而会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标歧立异战略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标歧立异战略指的是企业通过不断地提高顾客的认知利益,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为目标,来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市场竞争战略。企业在执行标歧立异战略时,一般会从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服务这两方面来构建竞争优势,而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与资产负债率是呈反比例关系,亦即企业的产品质量越高、服务越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应该越低。另外,当企业要提高顾客的认知利益、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时,需要对企业独有的、难以被对手模仿的专有资产进行投资,比如专有技术、企业形象、声誉等。对这些资产投资时,出于对风险的控制和经营灵活性的需求,企业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或权益融资,而不会选择负债投资。
对顾客而言,当面对的产品质量非常重要而又无法凭观察判断,或者产品将来需要提供服务,或者使用该产品后的转换成本很高时,他就会选择低杠杆资本结构的企业,并且愿意为这种低杠杆的资本结构付出溢价,以保证将来能够继续享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当年华尔街在评价王安电脑公司时指出,业务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劝说顾客购买濒临破产公司的产品。又如,克莱斯勒在上世纪80年代初陷入财务困境时,顾客非常担心购买该公司的汽车后是否能得到售后服务,这种心理恐慌导致其市场份额急速下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从企业和顾客两方面来考虑,标歧立异战略都要求企业选择低杠杆的资本结构与之匹配;从另一方面来看,专有技术、企业形象、声誉等专有资产在造就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借款能力,使企业不能过多地负债。因此,企业在实行标歧立异战略时采用低杠杆的资本结构是最有效的选择。
(三)目标集聚战略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目标集聚战略分为集聚目标顾客战略和集聚目标需求战略。集聚目标顾客战略指的是企业锁定目标顾客,尽可能地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集聚目标需求战略指的是企业锁定目标需求,向更多的顾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企业在执行集聚目标顾客战略时,往往是以满足目标顾客的某一项需求为主线,进而满足由该主线需求所引发的其他相关需求。例如,GE在提供发电设备的同时,还向其客户提供发电厂的设计和设备安装工程服务,如果客户资金有困难,GE还提供金融支持服务。由此可见,企业在执行这一战略时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对企业来讲,这种资金最好是由权益资本来提供。另外,对顾客来讲,如果选择这样的产品或服务,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被企业套牢与锁定,因而会非常审慎地选择与实力强大的供应商合作。因此,企业实行集聚目标顾客战略需要选择低杠杆的资本结构与之匹配。
企业在执行集聚目标需求战略时,往往需要通过专业化的运作,向顾客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当企业在提供专业化产品和服务时,如果是以大规模的生产为基础的,就应该选择高杠杆的资本结构;如果是以专业化服务为基础的,就应该选择低杠杆的资本结构。
综上所述,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它们事实上是彼此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考虑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时不能忽视企业的竞争战略,同样企业选择竞争战略时一定要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管理人员能意识到这点,将有助于企业在资本结构和竞争战略的决策方面获取、保持和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项保华. 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第3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 格里.约翰逊(金占明译).公司战略教程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4] 马克.格林布拉特(MarkGrinblatt)(王琪琼译).资本市场与公司战略(第2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 邵军,刘志远.多元化战略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解析[J].现代财经,2005,25(7):34-37.
[6] 刘蓓.资本结构与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综述[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2(3):31-35.
关键词:资本结构;竞争战略;关系;企业
1958年,莫迪格尼亚尼-米勒(Modigliani-Miller)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价值和资本结构》开创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后历经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啄食次序理论、利益相关人理论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借助于产业经济理论和博弈论的工具和模型,对资本结构理论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市场竞争战略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一、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理论
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核心之一,主要研究资本结构的变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分析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以资本成本分析为基础,从技术上讲,最理想的资本结构应是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并且,财务风险最小,只有这种资本结构才能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如何在市场中竞争,其主要问题是开发哪些产品或服务以及将其提供给哪些市场;关心它们满足顾客的程度,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传统理论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职能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不带有全局性特征,没有战略成分可言。因而,以前的大多数文献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企业财务筹资方面,并没有将其与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互动研究分析。事实上,资本结构是市场竞争战略的一种手段,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事关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内容,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不仅是企业的财务问题,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因而,在目前有关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关系问题研究中,战略管理学家指出,企业的竞争战略对公司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企业应根据不同竞争战略来调整相应的资本结构。
莫迪格尼亚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
-MillerTheorem)在1958年指出,如果没有交易成本,并且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的总现金流量没有影响,那么资本结构的选择不会影响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价值。
莫迪格尼亚尼-米勒定理的假设前提是在完美资本市场环境条件下,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但是,现实的资本市场显然不具备完美市场的假设条件。考虑到利息税盾的影响,就有了莫迪格尼亚尼-米勒定理的推论:在确定企业的资本结构时,负债比率越高,税后现金流量就会越多。考虑破产成本之后,就有了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认为企业追加的负债利息税盾和相应增加的破产成本相抵销时,负债水平就是理论上的最优水平,也称最佳目标负债比。
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唐纳德森(Donaldson)提出的融资决策的啄食次序理论认为: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保留盈余,而不是从外部融资;如果需要向外部融资,企业一般倾向于先发行最安全的证券。
进一步考虑到企业主体所处的整体经营环境,资本结构利益相关人的理论认为,企业与非财务利益相关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是最佳资本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然而,上述理论都没有考虑企业融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Brander和Bolton等人把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等融合到资本结构的研究中,才开辟了资本结构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的新领域。
1986年,Brander&Lewis借助于古诺模型得出如下分析结论: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债务水平与其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一家企业债务水平的提高在增加自身产量水平的同时降低了竞争对手的产量水平。企业债务的增加使其在产品市场上相对于竞争企业来说更具有进攻性,这种进攻性的存在使其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策略优势。
Showalter在1986年对策略效应理论作了限定性补充。他指出,企业进行价格竞争时债务是否具有策略效应取决于产品市场上不确定因素的来源。若不确定性来源于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方面,则企业债务的增加具有正的策略效应;若不确定性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方面,则企业债务的增加并不会使其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策略优势。
二、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互动关系分析
企业战略的重要特性之一便是它的适应性,企业的战略应随着企业自身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应与企业战略相适应,即与企业的财务成长战略、产品市场竞争战略、资产重组战略相适应,其资本结构的调整也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存在着互动关系。
有关企业竞争战略的类型,波特提出了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两种战略。复旦大学的项保华教授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在构建市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主要有成本领先、标歧立异和目标集聚三种竞争战略。笔者将依次分析这三种竞争战略与资本结构的互动关系。
(一)成本领先战略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往往是以大批量生产为基础,获取规模经济优势,以低成本、低价格的手段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在执行成本领先战略,通常是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张,如果企业债务的增加能够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能够继续带来成本的不断降低,进而将带来利润的大幅度提高。
因此,在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下,财务高杠杆本身已经成为了一项竞争优势因素,这时企业应有意识地调整资本结构,在资本结构中增加负债比例,使其与企业的竞争战略相匹配。
同时,由于企业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相应所拥有的存货、机器设备、房屋等有形资产较多,对资金提供者来说相对比较安全,他们更愿意接受以有形资产为抵押的借款条件,这也为企业增加负债带来了便利,为企业采用高杠杆的资本结构打下了基础。
然而,对企业最优负债水平的选择必须在增加负债以及规模经济两者之间进行权衡。虽然在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下,财务的高杠杆是一种企业竞争优势因素,但通过增加债务带来规模的扩大,必须以规模经济为前提。如果超越了规模经济的界限,债务的增加反而会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标歧立异战略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标歧立异战略指的是企业通过不断地提高顾客的认知利益,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为目标,来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市场竞争战略。企业在执行标歧立异战略时,一般会从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服务这两方面来构建竞争优势,而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与资产负债率是呈反比例关系,亦即企业的产品质量越高、服务越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应该越低。另外,当企业要提高顾客的认知利益、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时,需要对企业独有的、难以被对手模仿的专有资产进行投资,比如专有技术、企业形象、声誉等。对这些资产投资时,出于对风险的控制和经营灵活性的需求,企业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或权益融资,而不会选择负债投资。
对顾客而言,当面对的产品质量非常重要而又无法凭观察判断,或者产品将来需要提供服务,或者使用该产品后的转换成本很高时,他就会选择低杠杆资本结构的企业,并且愿意为这种低杠杆的资本结构付出溢价,以保证将来能够继续享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当年华尔街在评价王安电脑公司时指出,业务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劝说顾客购买濒临破产公司的产品。又如,克莱斯勒在上世纪80年代初陷入财务困境时,顾客非常担心购买该公司的汽车后是否能得到售后服务,这种心理恐慌导致其市场份额急速下滑。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从企业和顾客两方面来考虑,标歧立异战略都要求企业选择低杠杆的资本结构与之匹配;从另一方面来看,专有技术、企业形象、声誉等专有资产在造就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借款能力,使企业不能过多地负债。因此,企业在实行标歧立异战略时采用低杠杆的资本结构是最有效的选择。
(三)目标集聚战略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目标集聚战略分为集聚目标顾客战略和集聚目标需求战略。集聚目标顾客战略指的是企业锁定目标顾客,尽可能地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集聚目标需求战略指的是企业锁定目标需求,向更多的顾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企业在执行集聚目标顾客战略时,往往是以满足目标顾客的某一项需求为主线,进而满足由该主线需求所引发的其他相关需求。例如,GE在提供发电设备的同时,还向其客户提供发电厂的设计和设备安装工程服务,如果客户资金有困难,GE还提供金融支持服务。由此可见,企业在执行这一战略时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对企业来讲,这种资金最好是由权益资本来提供。另外,对顾客来讲,如果选择这样的产品或服务,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被企业套牢与锁定,因而会非常审慎地选择与实力强大的供应商合作。因此,企业实行集聚目标顾客战略需要选择低杠杆的资本结构与之匹配。
企业在执行集聚目标需求战略时,往往需要通过专业化的运作,向顾客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当企业在提供专业化产品和服务时,如果是以大规模的生产为基础的,就应该选择高杠杆的资本结构;如果是以专业化服务为基础的,就应该选择低杠杆的资本结构。
综上所述,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它们事实上是彼此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考虑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时不能忽视企业的竞争战略,同样企业选择竞争战略时一定要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管理人员能意识到这点,将有助于企业在资本结构和竞争战略的决策方面获取、保持和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第3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格里.约翰逊(金占明译).公司战略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4]马克.格林布拉特(MarkGrinblatt)(王琪琼译).资本市场与公司战略(第2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邵军,刘志远.多元化战略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解析[J].现代财经,2005,25(7):34-37.
[6]刘蓓.资本结构与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综述[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2(3):31-35.
[关键词]资本结构;市场战略;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6)03―0077―04
一、文献回顾
融资是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和资本结构的建立与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1958年,Miller&Modi-giani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价值和资本结构》开创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在最初的经典MM理论研究中,存在严格的假设,即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没有企业破产风险,资本市场充分有效运作等。另外将资本市场结构简化,主要有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因此企业的资本主要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构成。Miller&Modigiani分析比较两种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提出“不相关理论”,认为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成本收益大致相当,因此,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当然,这个结论和现实是不符的。在MM定理的基础上,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了当MM定理严格的假设条件被逐步放松并且更接近于实际时,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在成本和收益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它将有效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那么,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对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有影响,影响力又有多大呢?
早在1966年,Telser的深袋理论就研究指出,由于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因而在产品市场上相对于已经存在的企业而言,新进入的企业其资本结构较为脆弱。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丰富的企业就可以采用掠夺性定价的战略以降低新进入企业的利润甚至将其驱逐出市场。20世纪肋年代以来,对一问题的研究蓬勃发展,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了企业的融资决策与其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Brander&lewis(1986)从企业资本结构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战略效应出发,分析了一个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的两期不同企业模型,认为假如公司经理仅代表股东权益,并且市场上所有公司都是竞争的,则债务能使公司扩大产量。原因在于:资产替代效应的存在使经理有生产比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产量更多产品的动机,因为超高的产量使公司的风险加大,从而增加股东的收益,所以他们认为债务水平的提高会使企业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战略优势。1995年,Showalter也在战略效应方面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表明,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进行价格竞争时其资本结构对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来源于产品市场上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不确定因素来源于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方面,那么企业债务的增加具有正的战略效应,如果不确定性因素来源于企业自己的生产方面,则企业债务的增加并不会使其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战略优势。
在学者们对企业资本结构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战略效应进行详细的研究的同时,Bohon&Schaffstein(1990)从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成本效应出发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他们认为Brander&lewis(1986)的模型只考虑了企业资本结构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战略效应,而未考虑企业不同的融资决策对企业内部问题的影响。他们在对两个不同时期的企业模型分析后得出:企业最优负债水平的决定必须在降低企业的内部问题以及减轻掠夺性定价的激励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成本使债权人认为经理人有采用具有较高风险的行为动机,从而使债权人付出高昂的代价,或者是经理想把资本保存下来移做它用,以谋私利,从而导致实际投资过少,所以Bolton&Scharfstein(1990)认为,企业债务水平的提高使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更加保守。
基于上述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又进行了经验研究。Opler&Titman(1994)对经济衰退期中的美国企业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得出债务水平较高的企业相对来说竞争处于劣势。Kovenock&Phillips(1997)研究了集中度较高的行业,认为债务水平的提高导致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较为保守,处于劣势,企业债务的运用具有一种策略效应。Chevalier(1995)选用了1985和1991年85个大城市统计区的超市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论为企业的杠杆收购决策提高了其竞争对手的未来预期利润,杠杆收购企业的存在鼓励了其竞争对手的市场进入和扩展行为。这些研究都认为债务使企业在产品市场中处于竞争劣势。
该领域的研究,国内相关文献很少,只有唐建新和陈刚(2004)、贾婕和虞慧晖(2004)对企业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战略进行了研究。唐建新和陈刚、虞慧晖和贾婕都是通过两个企业模型或双寡头博弈模型,证明了在考虑企业产品战略情况下,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会有所变化。但贾婕和虞慧晖的研究不是针对中国企业的。那么,在我国这个特殊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资本结构究竟是怎样影响其产品的市场竞争性的呢?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二、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
1.研究假设
企业资本结构的破产成本权衡理论认为,公司债务的增加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加,而同时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由于企业的外部人和内部人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征,企业的外部人只能依靠企业经营者从企业内部传出的信息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所以当企业负债增加时,外部人会认为这是企业积极经营的信号,认为企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充满信心的,所以企业的外部人在同类产品的选择上会增加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从而增加对该企业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根据激励理论,经理的效用依赖于他的经理职位,从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一旦企业破产,经理将丧失他所享有的一切任职好处,也就是说,经理必须承担破产成本,因此,当企业增加负债融资时,经理人为了避免企业破产所带来的损失,必然会努力工作、减少在职享受并减少无效率的投资支出,这样就降低了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成本,经理人可能会把更多借来的钱用在更新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上,加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种类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我们得出假设:企业负债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正相关。
2.变量选择
本文研究的关键变量是公司资本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资本结构方面我们选择公司的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比率为研究变量,因为本文经过回归发现短期负债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很小,所以在此没有把它加入模型中。因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
常是用销售量和销售额来描述的,但因为销售量的数据很难得到,而且销售额完全可以代表企业的强度,所以在这里我们选用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来代表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了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对其他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加以控制。因此,除负债以外,本文还假设产品的竞争力受资产有形性、盈利性、公司规模等公司特征因素的影响。表1对这些变量进行了定义。
3.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主要数据来自于巨潮互联资讯网和天同信息网上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并经过如下处理:
(1)为获得2002-2004连续三年的年报数据,本文选取1999年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
(2)由于ST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或存在重大异常,公司为了保住上市公司壳资源,通过关联方交易增加公司利润,年报数据的可信读相对较低,本文的数据不包括ST公司。
(3)考虑到不同行业之间在市场结构、资本结构、赢利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了消除行业差异,我们选择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
经过上述处理后,共得到124家上市公司。表2是对样本公司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由统计量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的负债水平并不很大,平均为34.75%,长期负债平均仅为9.258%,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分析。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模型
本文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产品市场战略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是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它只能确定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而利用回归模型可以通过回归系数等来确切了解企业负债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具体关系,如果有关系,关联的程度是怎样等。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以下的回归模型:
PET=a+β1DEBT+β2LDEBT+y(controlvarible)+ε
其中PET为市场竞争力的代表变量(主营业务收入),DEBT(负债)和LDEBT(长期负债)为资本结构的代表变量,controlvarible为控制变量(包括TANG、FIT和SIZE)。
(二)数据分析结果(本文的所有结果均是用SAS软件分析得出的)
1.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盈利性、公司规模都和主营业务收入成正相关关系,而负债、资产有形性均与主营业务收入成负相关关系,但他们的相关系数并不是很大,所以排除共线性的可能。
2.回归分析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企业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系,根据模型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以下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说明企业负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存在线形关系,而且企业负债和长期负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并且与主营业务收入成负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当企业负债增加一个单位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将减少12.904个单位,当企业长期负债增加一个单位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将减少20.704个单位。该结果说明企业债务水平的提高将会使公司在产品市场中陷入困境,减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个结论支持了Bolton&Scharfstein(1990)的理论分析成果,也支持了郎1er&Titman(1994)、Kovenock&Phillips(1997)和Chevalier(1995)等人的经验研究结果。
得出上述结论,应该是反映了目前中国企业的客观现状。这是因为:
第一,外国研究结论是基于完善的资本市场假定,企业融资是选择负债,还是选择增加资本金完全是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决定。如果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不够大,或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通过银行融资或发行债券,就会面临更高的市场利率,从而加大资本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被迫选择通过扩大资本金融资,从而降低企业负债率,达到降低企业风险的效果。这样,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产品市场战略存在因果关系或互为因果关系。而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是欠发达和不完善的,企业发行债券存在较大障碍,企业直接融资成本也较高,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因此,企业融资难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决策,企业往往是在产品市场战略实施不顺利的时候,采取银行贷款。因此,有关企业负债率高会使企业在产品战略竞争中处于优势的结论,可能难以适应中国目前情况。
第二,我国公司治理不够完善。我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大多由于国有股比例过高,加上激励机制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公司治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在这种状况下,经营者拥有企业更多的控制权。因此,企业追求规模扩张的动机要大于追求企业绩效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认为,企业负债的动机更多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而不是为了企业产品战略。
第三,企业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战略的关系是基于不完全市场形态的假定。现有一些研究结论是针对寡头市场、甚至是双寡头市场模型得到的。如Brander&Lewis(1986)、贾婕和虞慧晖(2004)等。而寡头是市场在中国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基于寡头模型、特别是双寡头模型得出的结论是难以符合中国实际。
对于企业并购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伴随着美国波涛汹涌的五次并购浪潮,财务学中的并购研究一直是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迄今为止,有关并购的形态种类、动因、资源整合和企业估值等内容,都有了大量的研究文献。遗憾的是,并购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哈佛大学早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100年间70%的企业“联姻”没有成效或是赔本。并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可能是管理者对并购的盲目冲动,以及缺乏对并购目的和可行性的深入分析。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动因都适合通过并购来完成,并购不是万能的,它甚至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来说,并购的出发点可能比并购本身更为重要。毫无疑问,目前需要的是基于战略的并购。从美国的第四次并购浪潮开始,并购动机就由简单的扩大规模、分散风险,转向了战略动机。从我国的并购历史来看,有充分数量的研究表明,至少在2001年之前发生的并购并没有提升经济效率,这一阶段的并购要么是政府意志下的“拉郎配”,要么是资本高手们的游戏,旨在追求二级市场的高额收益。因此,中国企业的并购失败率实际上比西方国家还要高。随着我国并购数量和金额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并购行为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指导。近年来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大量探讨发现,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并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包括通过并购构筑、拓展、强化、获得核心竞争能力。由于核心能力概念本身的模糊性,使得核心能力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很热但难以应用的局面。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并购的研究自然也显得有些空泛。要素资本理论提出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及价值创造的源泉,在于增加新的先进生产要素,同时登记新生产要素所有权凭证,继而创造新的要素资本。并且,通过获取新的要素资本创建企业核心优势,替代比较优势。笔者从要素资本理论视角对企业并购进行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更为实用的指导。
二、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并购
从美国的并购浪潮来看,并购的动机已经从经济维转向战略维,偶尔夹杂着一些管理维,而战略维中主要因素就是市场竞争。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并购急需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因而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并购活动也势必以战略并购为主。
(一)战略并购的特点 战略并购是相对于财务并购的一种形式,被定义为“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公司在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创造企业价值”的兼并和收购(Robonson & Peterson,1995),是以并购双方各自的竞争优势为基础,出于企业的自身发展战略需要,为达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在适度范围内继续强化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协同效应,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的并购活动(聂祖荣,2002)。这也指出了战略并购区别财务并购的几个特点: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创造。亚商研发中心对战略性并购的定义是“以战略为导向的并购,亦即将并购行为作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并购的目的通常不是为了实现投机性的收益,而是旨在通过并购来获得或者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
(二)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并购 核心能力的概念来源于近年来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的发展。资源学派、能力学派和知识学派构成了企业成长和竞争优势的内生论。从资源理论出发,有两种情况会导致并购行为的发生:一是资源过剩;二是资源稀缺。资源过剩背景下的扩张行为表现为通过核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实现核心能力转化为经济回报的最大化;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并购行为表现为通过获取战略性互补资源实现核心能力的构筑和培育。从核心能力理论来看,企业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可以认为是企业为了构筑、拓展、强化及获取核心能力而进行的并购活动。在企业核心能力基础上,姚水洪(2005)认为企业并购是获得核心能力的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战略,而核心能力发展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使企业形成一个宽松的吸纳知识、相互交流的环境,从而提高组织资本和组织经验。因而,整合过程是并购的关键,整合过程表现为双方企业原有能力的转移、扩散和提高。其过程如图1所示。
从图1不难看出,能力学派对于企业并购后核心能力的转移和提升抱着相对乐观的态度。应该说,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结果,将形成企业的核心优势。将资源配置向核心能力培育方向发展是正确的。因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是要素禀赋结构,继而形成比较优势;而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础理论是学习能力增长和新生产要素的开发,继而形成核心优势。但由于能力学派未能解释核心能力具体是如何形成的,而只是通过组织的学习和积累,因此能力学派很难说清楚企业并购后核心能力具体怎样去转移和提升,什么情况下能够实现这种核心能力的转移和提升。这种模糊性使得核心能力理论虽然看似完美,却很难指导企业实践。
可见,战略并购已成为当前企业进行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由于战略并购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密切相关,因此对战略并购的研究无法脱离企业成长和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使用并购活动是为了获得什么?这无疑是打开战略并购起因和实施方法的一把钥匙。可惜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核心能力理论仍然在核心能力形成机理上没有任何突破,对企业核心能力来源的描述也含混不清,在核心能力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企业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等的培养和作用都没有解决核心能力理论固有的概念含混、循环解释的问题,因此难以用来指导企业的发展和并购活动。
三、要素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战略并购
在要素资本视角下研究企业并购也要着眼于并购的动因,并购的根源实际上是企业成长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要素资本视角下企业的成长和竞争优势培养过程展开分析。
(一)要素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要素资本理论认为,企业是要素资本所有者持续投资的结果,是六种要素资本的结合与协作。企业长期投资的重点以及要素资本协作的核心就是战略性要素资本。战略性要素资本是根据企业自身资源禀赋和行业特征,带动企业成长并为企业创造持久竞争优势的要素资本,选择哪种要素资本作为战略性要素资本,实际上就选择了相对应的长期发展战略。战略性要素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其价值高并且相对稀缺。对于一家以技术资本为战略性要素资本的企业,其要素资本间的协作模式如图2。
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长期积累和培养形成的战略性要素资本及其持续创新能力,使战略性要素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形成核心优势。二是作为企业资源粘合剂的知识资本与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匹配,使战略性要素资本得以顺利运行。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不可复制性,也是要素资本视角下企业核心能力的具体解释。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行业特征,规划长期发展战略和要素资本层次,创造战略性要素资本,并培育与之匹配的知识资本。这样,才能确保要素资本整体的高效协作,以及战略性要素资本的持续创新。
(二)企业成长的动态均衡过程 企业成长动态均衡过程的描述如图3所示。要素资本均衡是指在特定时点特定的战略性要素资本水平和要素资本层次下,企业内部各种要素资本存在一个最优比例,使得相匹配的知识资本能够协调各种要素资本达到最大的价值创造效率。在这种均衡条件下,企业对任一要素资本的继续投入都是不经济的,都会使要素资本整体投入产出率降低。此时,企业达到了一个稳定的规模,这也是特定水平的战略性要素资本能够支撑的要素资本规模。其中,知识资本的效果至关重要,其协调性决定了这种均衡水平的高低。该均衡的打破,必定先从战略性要素资本的更新开始。战略性要素资本的水平越高,能够支撑的要素资本总量越大,对知识资本的要求也就越高。企业就是在这样的实现均衡-均衡打破-更高水平的均衡的动态过程中实现企业成长。
(三)围绕战略性要素资本实施的企业并购 从企业成长和要素资本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培养,并且均为战略性要素资本所推动,因此,战略性要素资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的成长过程呈现出一种要素资本增加带动其他资本总量增加的态势,从这个角度可以将企业并购分为:获得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和充分利用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这与资源理论对并购的解释有相通之处。由于都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性要素资本,又与企业成长和竞争优势相联系,因此仍然可称之为战略并购。
(1)获得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进行这种并购的企业往往自身并不具备持久竞争优势,围绕战略性要素资本展开的协作模式还没有形成,属于企业发展的初期。由于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投资,因此这些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要素资本市场上买不到的战略性要素资本,迅速建立企业自身的要素资本协作模式,获得竞争优势。这种动机是非常理想的,但获得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并购难以成功。并购后,并购企业可能会根据获得的战略性要素资本建立起自己的要素资本结构,但由于相应知识资本的缺失,战略性要素资本与其他要素资本无法实现高效的协作。而知识资本是各种资源的粘合剂,也是战略性要素资本创新的土壤,它是企业理念、制度、文化环境等的综合体,难以复制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这就导致了企业要素资本层次的断裂,使获得的战略性要素资本难以继续成长,也难以发挥作用。
从上述获得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可以看出,由于进行这种并购的常常是目标企业比并购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其要素资本均衡水平也比较高,企业发展比较成熟,因此并购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知识资本难以整合的问题。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在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往往扮演着“胜利者”的角色,其管理者在获得目标企业优良要素资本的同时,难以承认并虚心学习目标企业的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是保障企业战略性要素资本发挥作用、调动其他要素资本协作的关键,因此,知识资本的缺位和不匹配将并购企业得到的战略性要素资本孤立起来,难以实现要素资本之间的有效协作。其二,即使并购企业能够学习和借鉴目标企业的知识资本,由于知识资本涉及到企业理念、管理模式等一系列隐性资本,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潜移默化的引导,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因此并购企业想要复制目标企业的想法显得不切实际,资源整合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其三,战略性要素资本往往是价值创造效率较高的技术、信息、知识、人力等资本,这些资本的创新需要人的作用,并购之后由于原有知识资本的缺失,目标企业的关键人员很可能流失,并购企业只能得到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存量,而无法实现其持续培养和创新,并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充分利用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此类并购中,并购企业往往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要素资本均衡,并且战略性要素资本已经实现了突破,能够带动规模更庞大的要素资本总量,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迅速获得其他要素资本,充分发挥战略性要素资本的作用,实现更高水平的要素资本均衡。这种并购也是为了获得战略性要素资本和知识资本以外的其他要素资本,实现比内部积累更快速的规模扩张。
并购之后,并购企业将自身的知识资本灌输到目标企业中,以引导其形成与自身相一致的知识资本,有些甚至将目标企业原有员工解散,按照本企业的要求重新建立人力资本。与获得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相比,这种并购更容易成功,原因在于:其一,这种情形下的并购往往表现为强势企业并购弱势企业,并购中的地位与企业强弱相一致,弱势企业往往没有较为突出的知识资本,因而并购之后目标企业人员更容易接受新企业的各种理念和制度。即使冲突出现,也仍然可以通过更换员工的方式实现知识资本同化,因为这些员工并不涉及战略性要素资本,重要性较低。其二,并购企业希望获得的往往是实物资源资本、财务资本等不需要依托人的资本,整合难度低。且并购企业往往具有较高水平的战略性要素资本和知识资本,能够更有效率的协调各种要素资本进行价值创造,这使得目标企业原有的要素资本创造出远高于原水平的利润,并购见效快。
(3)战略性要素资本并购的条件。从上述要素资本视角对企业并购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并购想要获得成功有如下条件:第一,企业并购应主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要素资本协作模式,围绕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并购,并购动机应该明确。第二,发挥战略性要素资本作用的并购更容易实现目的,也就是说,当企业达到一定的要素资本均衡同时战略性要素资本实现突破之后,通过并购要素资本均衡水平低于自己的企业获得非战略性要素资本从而实现快速扩张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获得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由于“逆势而为”则不易实现,除非企业的知识资本非常强大。
四、企业成长与并购的要素资本分析
在本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我国企业对跨国并购优势企业跃跃欲试,并认为:世界品牌+中国制造=全球市场,很多中国企业也进行了跨国并购的尝试。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并购不仅在并购动机上较之以前更为理性,同时也确实抓住了一个很好的时机降低并构成本。但由于我国进行并购的企业在目标企业面前并不具有优势,因此这种并购大多属于获取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这种并购往往很难整合。笔者以联想为例对其成长和并购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一)并购之前,联想的发展违背了要素资本下企业的一般发展规律 联想在2001年之前发展的非常好,沿袭其建立之初就具备的中科院技术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联想曾经一度取得了国内PC销售龙头的位置。应该说,此时的联想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技术资本为战略性要素资本的要素资本层次,并达到了较低水平的要素资本均衡。然而,2001年初联想制定了三年战略规划,坚定推进公司向服务转型,这就破坏了联想成立以来的正确发展战略,中断了技术资本的积累和创新,也打破了原有的要素资本均衡。毋庸置疑,在IT领域技术是联想竞争力的根本来源,联想技术资本的中断成为后来其尴尬处境的主要原因。在进行了多次并购并经营不善之后,联想在2004年初果断中止了多元化发展的尝试,集中资源回归到PC制造和销售上来。从要素资本的视角来看,在企业发展的初期由于资源有限,较合理的发展是坚持围绕某一种战略性要素资本长期培养,并带动企业达到不断提升的要素资本均衡;在达到较高水平的要素资本均衡并具有绝对优势之后,再转向相关行业扩散其战略性要素资本优势。事实证明,联想的此次扩张显得杂乱而底气不足。在战略回归之后,其PC业务已经错失占领市场的良机,技术上也不再具有比较优势。
(二)在与IBM-PC的并购中联想忽视了双方知识资本的差异与把握战略性要素资本的能力 这次并购的初衷非常良好,联想想要获得IBM的突出研发能力和全球的销售网络,IBM希望借助联想实现销售量的提升从而降低成本。由于两家公司在资源上的互补性,这次并购被期望实现巨大的协同效应。然而,虽然联想在并购之后做了大量稳定全局的工作,同时请IBM的高管任新联想的CEO,但这仍然没能解决整合中的重重困难。从要素资本的视角来看,联想并购IBM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能否掌握IBM拥有的技术资本并使其持续发展下去;二是联想的知识资本能否良好的吸纳两家企业的资源,协调所有要素资本特别是从IBM获得的要素资本。但这两个问题很难解决,原因在于:跨国并购的知识资本差异性太大,同时联想的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都远远落后于IBM。并购之后原IBM的重要人力资本存在大量流失的可能性,导致技术资本的不可持续,而渗透进联想知识资本的IBM其要素资本协作也无法保持高效,甚至面临瘫痪的可能。联想并购之初实现的业绩提升无法作为并购成功的依据,因为他们尚没有实施整合。从2009年初柳传志的复出和不得已而为之的制造外包不难窥见联想正处于危机之中,而这种危机的来源正是联想想要通过与IBM的并购解决的技术问题,可见这次并购的结果远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理想。
(三)从学术角度看IBM并购联想更易成功 如果抛开民族企业这个问题而单纯从学术角度来看,IBM并购联想是否能够得到更理想的结果?毫无疑问,IBM的要素资本均衡要比联想高得多,其连续三年亏损的原因是成本过高,这有技术研发的原因,也有销售规模的原因,此时如果不被集团放弃,IBM需要的是充分利用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并购来实施扩张,也就是第二种战略并购,那么联想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IBM并购联想可以获得联想的制造基地和廉价的人力资本,以及在中国巨大的销售市场,同时,联想没有办法解决的制造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因为IBM的制造外包是由于其成本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IBM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其知识资本渗透到联想之中就不必担心重要人力资本流失的问题,何况此时对于IBM来说联想并没有多少人力资本是特别重要的。从要素资本的角度来说,这种并购更容易成功。
联想并购实施之后,虽然在销售业绩上一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却是以损害IBM的高端品牌定位为代价的,并在随后不断面临高管离职、利润率下降、海外裁员等负面状况,同时,老联想的企业文化被国际化之后的复杂格局所抹杀,联想究竟能否度过并购之后漫长的整合期,并真正得到希望获得的战略性要素资本,仍然是个未知数。
五、结论
通过从战略性要素资本出发对并购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将有助于认清并购整合过程的本质,在企业实施并购之前做出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一)不同的要素资本适合的获取途径不同 就战略性要素资本来说,考虑到其发展依托于人和知识资本的特性,企业内部培养要优于并购的方式获得。内部培养虽然需要较长时间,但持续性明显好于外部并购,并购得到的战略性要素资本难以真正消化和吸收。对于其他要素资本来说,并购较内部积累更快且容易成功。因此,在实施并购时,企业应对并购的目的做出正确判断,很多企业以获得目标企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为目的,实际上这是不明确的,从要素资本的角度来看应属于取得其他要素资本的并购,那么这种并购实施的条件就是并购企业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要素资本均衡,并且战略性要素资本没有被充分利用。否则,客户和市场份额的获得必定是短暂的。
(二)并购能否成功要看知识资本的对比 只有在并购企业的知识资本较目标企业水平更高时,并购才容易成功,否则,资源整合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目标企业将对资源整合表现出抵触和对抗,造成重要资源的流失,并购企业最终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壳。考虑到我国企业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有些国有企业拥有良好的资产和人力资本,但由于体制问题缺乏良好的知识资本对要素资本总量加以利用,规模虽大但仍未形成明确的要素资本层次,此时一个规模小的优质企业完全有能力实施并购并成功整合,因此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与企业的要素资本均衡水平有关,而与企业规模没有直接关系,有的企业规模很大但并没有达到要素资本均衡。
(三)要素资本视角下对企业并购的分析符合统计结果 罗伯特・F・布鲁纳在研究了130多项企业和财务经济学研究成果之后,利用统计分析找到了四个最佳并购和最差并购的主要区别:首先,战略因素对于并购成功和失败起到重要作用,实施并购中行业的相关性与并购成功与否有重要联系;其次,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在成功的并购交易中,收购公司优于目标公司的绩效,最佳交易似乎是目标企业而不是并购企业得到改善,往往是健康、绩效良好的公司通过并购将自己的最佳实践传播给目标公司;在失败的并购交易中,收购公司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而进行收购,最差并购往往是收购公司由于绩效比目标公司差而实施的并购。除此之外,最差交易往往与市场发展相联系,同时量身定做的支付条件也非常重要。从这项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要素资本视角下对企业并购的分析不仅适用于我国的特定案例,也符合大规模的统计分析结果,其结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世界知名企业的反思 通过近年来联想并购IBM、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等几个大的案例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并购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一致支持,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扬眉吐气,但在短暂的利润提升之后,看到的是这些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困境,因此不能简单的用并购之后短期的利润水平作为衡量并购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应该考虑其战略目标是否实现和长期的绩效变动。吉利和沃尔沃的并购时间上要晚一些,但从联想的分析来看吉利很难不步联想的后尘,而上汽和双龙的并购直接以失败告终。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世界品牌+中国制造=全球市场”是否正确,一家企业的成长需要长期的积累,国外的知名企业也都是从小公司逐步发展而来,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了正确的战略,企图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战略性资源显然有些不切实际。但由于国内重要要素资本市场特别是技术资本市场的缺失和国外企业不对我国企业出售重要技术和专利,导致我国企业获取重要要素资本的渠道非常有限,甚至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使得我国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要素资本层次、没有形成持久竞争力。缺乏要素资本市场,我国企业将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
[1]余颖、江咏、袁敏捷:《战略并购――管理风险的三大原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范如国:《企业并购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何庆明、戴丽萍、李和昌、黄恒超:《智力资本与企业战略并购》,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2007中译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刘东:《资源、能力与企业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6]姚水洪:《企业并购整合问题研究――面向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并购后整合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7]郭俊华:《并购企业知识资本协同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8]罗伯特・F.布鲁纳著,沈嘉译:《铁血并购――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教训》,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潘爱玲:《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商务印书馆 2006年版。
[10]李国刚:《联想密码》,中信出版社 2009年版。
关键词:总体战略类型 资本结构 优化 关系 协调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决策者做出或采取的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全局性计划、部署和策略,从层次上讲,包括总体战略、分部战略和职能战略。其中,总体战略主要分为增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消极型战略三种类型。而资本结构是指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构成比例,由于负债会产生财务杠杆作用,即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作用就越大;反之,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杠杆作用就越小,因而如何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使财务杠杆作用发挥正效应,这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类型关系密切。
相关研究概述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外学者Jensen等最早提出企业的战略选择和资本结构之间或许存在关联的看法,即如果企业在举债之后再做出投资决定,管理者就倾向于风险性更大的战略。随后,Titman的分析指出企业的财务杠杆可能受到其采用的战略的影响。Brander等利用博弈论分析方法阐明了企业战略在决定公司资本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而根据Balarkrishnan等人的研究, 同一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本结构存在差异的最好解释应该归结为企业所选择的不同战略类型。
而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尚缺乏针对性的研究,王任飞指出“从事创新型竞争战略的企业应该选择松弛型(低杠杆率)财务结构,而且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是依赖于创新战略,企业的财务杠杆率应该越低”。周桂芳主要分析了企业的三种竞争战略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指出“企业资本结构与竞争战略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李强、黄国良从战略视角思考资本结构问题,指出“企业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充分考虑多元化战略因素,通过分析企业发展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剩余资源特征、多元化经营的合适规模等因素,实现多元化战略与资本结构的相互支撑”。国内外学者都认同企业战略与资本结构存在相关关系,也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种相关关系,但这种分析并不全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主要从企业总体战略类型的角度考虑,将三种主要战略类型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论述,使企业在不同的战略类型下其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通过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企业更好的制定和实施总体战略。
企业总体战略类型与资本结构优化的关系
(一)增长型战略与资本结构优化
增长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上向更高一级目标发展的战略。它以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内容,引导企业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提高竞争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应当经历长短不一的增长型战略实施期,本质上来说只有增长型战略才能不断地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从竞争力弱小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因此,如何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来促使企业以较快速度发展就极为重要。
由于采用增长型战略的企业一般处在成长期阶段,此时企业战略的重点将会转向新产品的开发、管理模式的创新、营销活动的推广等,以保证业务量按照满意的程度上升,并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获得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由于扩大业务量的需要,企业将会采取扩张型的投资战略,包括对内长期资金的投放和对外资金的投放。
为开展上述投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运作,这时适度的负债有利于企业获得财务杠杆正效应,但尽管企业成长期比初创期的经营风险相对较低,可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该阶段不适宜大量筹资债务资金或推行举债经营的战略模式,如果债务的增加所带来的规模的扩大超越了规模经济的界限,那么反而会导致企业的战略失败。为了保证企业的资金流,出于对风险的控制和经营灵活性的需求,企业也可以选择使用留存收益或是权益资金的方式,以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
另外,增长型战略可细分为内生增长型战略和外生增长型战略。其中内生增长型战略包括密集型战略与多样化战略,外生增长型战略包括横向一体化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对于采用密集型战略的企业,由于此战略主要集中于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增长,即以快于以往的增长速度增加企业目前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等,因此风险较大,一旦企业所拥有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萎缩,企业就会陷入困境,无论是从经营者还是顾客的角度考虑,都应该采用低杠杆的资本结构。对于采用多样化战略和外生增长型战略的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多样化战略由于存在协调效应,进入多个相关产业的多样化经营能够分散风险,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企业采用适当举债的方式可以降低获取资金的成本,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 转贴于
可见,企业在采用增长型战略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细分战略类型,以便更好的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来配合战略的实施。
(二)稳定型战略与资本结构优化
稳定型战略是指在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限内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也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方向及经营产品在其经营领域内所达到的产销规模和市场地位都大致不变,或以较小的幅度增长或减少。从经营风险的角度来看,稳定型战略的风险是相对小的,因此,企业提高债务的比例可以使生产经营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稳定增长,而财务杠杆的作用优势得到发挥,能够持续降低成本,进而提高利润。
另外,采取稳定型战略的企业一般处在市场需求及行业结构稳定或者较少动荡的外部环境中,大多数是成熟期的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产品开发难以取得成功,这时提高市场占有率、改变市场地位的机会很少,但投资报酬率高,现金流量相对稳定,财务杠杆的作用明显,这也为企业采用高杠杆的资本结构打下了基础。
可见,企业实行稳定型战略,财务高杠杆就是一项有利的竞争因素,企业通过适当提高负债来优化资本结构,使其与企业所采取的稳健型战略相适应。
(三)紧缩型战略与资本结构优化
紧缩型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本有利的环境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得不利,企业为了进入某个新业务领域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的转移等,都会迫使企业考虑紧缩型战略,主要目的就是避开环境的威胁和迅速地实行自身资源地最优配置,向其他产业转移。一般来说,采取紧缩型战略的企业处于衰退期,对资金的需求大幅度降低,而且资金的回笼远大于资金的投入。此时,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按照风险调控的原则,应将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进行逆向搭配,即在企业需要筹集资金时尽可能地筹集债务资金。但在筹资债务资金时,应当注重资产的变现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企业未来财务危机的成本。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可以增发新股,通过增加权益资本的方式筹集资金开发新产品,实行资产的最优组合,还是有可能提高企业的资产利润率水平的。但我国股票市场增发新股的门槛较高,这类企业不一定能通过低杠杆的资本结构来实施紧缩型战略。
可见,企业可能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原因而不得不采用紧缩型战略,但即使是一种收缩消极的发展战略,只要合理的优化资本结构,还是可以节约开支和费用、集中有限资源顺利度过不利处境的。
企业总体战略类型与资本结构优化的协调
企业负债虽然可以运用财务杠杆的作用获得额外的利益,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但负债的同时企业也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财务风险。因此,如何使企业既能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又能最大限度地规避财务风险,从而实现融资成本最小,企业市场价值最大的目标,这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战略因素,促使企业总体战略和资本结构优化相协调。
企业总体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资本的运行目标是否与企业战略类型协调一致、在战略目标下资本的运行效率的高低,影响并制约着企业战略的实现程度。企业的总体战略类型分为增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无论采取哪种战略类型,本身就含有财务战略,必然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就要求企业保持一个良好的资本构成,不断充实其资本实力,增强抗衡风险的能力,防止因负债比例过大而致使企业的战略实施受到债权人的干预,也预防企业因财务风险过大而加大企业的总体风险,同时应考虑企业总体战略类型,适时提高债务资本比例,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债务利率时,息税前利润的上涨会带动每股收益以更大的幅度上涨,此时,增加债务必然会提高每股收益。显然,一个优化的资本结构与企业总体战略类型相匹配,是保证企业总体战略得以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不仅是财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资本结构的规划,必须根据现实及未来的影响因素,制定长远的、与企业战略类型相对称的、衡量轻重有利于全局的战略决策,才能支持企业的发展,才能促使企业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进而使企业形成有效的内部动力机制来保证企业良性运行,才能使企业有效规避风险从而稳定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总体战略类型与资本结构优化是一种动态的相关关系,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时一定要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同样,优化资本结构不能忽视企业的总体战略类型。总体战略类型与资本结构优化相协调,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常树春,卜穆峰.现代企业筹资战略的制定与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2
2.王方华,吕巍.战略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像中国这样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广泛资产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这种情况既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关,同时也是与我们长期以来对国有经济如何占主导如何发挥优势的认识偏差相联系的因而在改革战略上,必须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参照西方国家的有关经验,对国有企业的数量界限以及行业分布进行重新选择和定位,以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重点选定目标
国有企业的改革原则和改革战略是,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存量资产的调整,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有经济必须进入的领域,依托新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力度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不必进入的领域,坚决地退出来,即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进有退”的基本原则,推动和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这一原则,国有企业不应该也不必要遍布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而是应该在适合并需要其存在的领域和行业壮大发展,即区分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领域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调整改组和改革
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全部产权归国家所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国有经济覆盖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这就造成了国家投资的分散和国有资本运营的低效率事实证明,国有经济战线太长,布局过于分散化,必然造成投资浪费和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低下,导致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竞争性行业的非国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计划体制下承接过来的国有经济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没有积极性企业无生机和活力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产业结构趋同等
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的退出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退出并不是硬性地规定国有企业必须一下子退出某些竞争性行业和领域,而是要允许其他所有制企业进入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并与国有企业展开公平的竞争,由市场决定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赢利水平比较高的个别竞争性部门,只要国有企业有竞争优势,同样可以存在,一旦失去竞争力,就应该退出
二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退出的方式
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根本性变迁,这种变迁是用一种较高效率的产权制度来代替低效率的产权制度,这是一个宏观范围内的国有资本的大转移我国的国有资本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国有资本如何选择适当的方式退出,将决定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成效关于国有资本退出的方式,从微观上来研究:
1.通过证券市场实现国有资本退出这是在所有退出模式中,市场化程度最高最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市场价格的一种退出模式但由于受到我国证券市场国有股不能流通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使得国有资本通过证券市场退出的模式在目前看来尚不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不过,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在同一市场中人为分离的界限终究要被打破,股票全流通是大势所趋,国有股流通是迟早的事,证券市场必将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2.产权交易市场竞价退出方式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公开竞价转让国有产权,其转让价格和转让对象完全由市场决定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黑箱操作可能带来的诸如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产生这一模式以其市场化程度高公开透明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各地产权交易市场还在各自为战,分割现象比较严重,产权交易方面还存在一些法律空白,产权交易行为也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3.转让信息出去,约有收购意向的投资者前来,通过协议的方式转让国有资产,对于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可以实行资产变现,对于效益不好负担沉重的企业实行资产对冲,对于那些亏损严重负担太重的国有企业可以实行资产补贴,对于那些发展无望的国有企业可直接宣布企业破产,从而实现国有资本退出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交易的灵活性比较大,为交易双方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与前两种模式相比,这一模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差些,特别是“一对一谈判”容易导致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黑箱操作的危险性增大4.国有企业内部人员收购退出方式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管理层收购(MBO),即管理者通过收购部分或全部国有净资产,从而取得企业的控制权虽然企业的一般员工也会参与到这类收购中来,但基本上都是由管理层“控股”或“相对控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国有资本退出带来的社会震荡比较小,能够有效地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效率,有利于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点,这种模式颇受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青睐,并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得到广泛推行但是收购完成之后,处于“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的管理者往往绝对控制企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容易产生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三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退出的微观对策
1.在国有资本退出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更加积极的措施
国有资本的退出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这些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的企业,国有资本退出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来区别对待首先,某些国有企业的退出可以采取资产对冲的方式其次,某些国有企业的退出可以采取资产补贴的方式7;对于那些亏损严重,而且负担过重的国有企业,如果在资产与负担对冲时资产不足以偿还负担,对冲后还留有较大的负担,可以采取资产补贴的方式转变为非国有企业资产补贴可以用实物资产或货币资本补贴,也可以采取给以某种优惠政策的政策补贴大力推进企业破产这种自接退出的方式对于那些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发展无望的国有企业,应果断地实施破产,通过破产的方式使其非国有化,达到国有企业退出的目的
2.合理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调整下岗职工分流和再就业政策
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的处理,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要从法律上处理好下岗职工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该解除的要解除,该变更的要变更,以实现职工身份的转变对已确认为实现再就业的,要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对于下岗职工提前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之后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私营企业的,除了落实现有的优惠政策之外,还可以给予安置费扶持和社会保险交费支持对组织起来就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银行应提供贷款予以扶持,并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供信贷担保或贷款贴息
3.针对国有资本退出的规模,目前应大力推动国有股减持
我国目前非国有资本尚未成长到能够收购大企业的程度,因此,大型国企在整体上从竞争性行业退出需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国有股减持是推动大企业国有资本退出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大型国有企业在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大企业减持国有股可以有以下多种选择:一是通过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减持国有股要研究在企业规模不扩大的情况下通过外资进入实现国有股的减持和变现二是通过与国内的非国有大企业合资减持国有股三是通过企业上市减持国有股企业上市可以直接与社会广大投资者沟通,通过国有股的流通使之得以减持,以解决不上市时个别投资者实力不足的局限
4.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建立企业坏账退出通道
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是自主性负债和非自主性负债,它们与国有企业和政府的投融资行为紧密相关其中,非自主性负债是指企业的对外负债中,一部分属于外部因素的强制,迫使国有企业用负债资金替代所有权资金,或者用高成本债务替代低成本债务,而这些资金的使用不能偿还债务本息以理性负债人的角度衡量,这种容易导致债务累积的负债融资是国有企业的非自主性负债在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债务负担中,属于非自主性负债的部分居于优势,它会形成企业的投融资障碍,必须尽快消除
本市场现有制度 不利于本土企业融资安排
一些人看好某一产业方向,并愿意承担这一生意的风险,于是向另一些人宣传这一项目的良好前景,希望从后者那里获得资金,并许以固定回报或共担风险收益的股权。这些私人约定并没有参照或事先获得官方性质的许可,因为它们的条件中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无法套用任何以往的成形规范。这样的实践活动在今天中国的许多语境中,常常带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换个场景,这些人均持有海外护照,即使所涉及的产业在中国本土发生,只要其协定是在中国领土之外签订,许多行为则被称为“私募”,或“资本运作”,这些活动资助了今天中国的许多产业,从电子游戏到商业银行。
这并不奇怪,今天中国本土的产业家们几乎不能更多地指望这些将给他们带来更多灵活性的融资安排。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大局和缺乏更加成熟的法律环境的前提下,任何创新性的融资性活动在中国都需要纳入更加明确的规范框架。这常常意味着一个明确的主管机关――银监会、证监会或保监会和复杂的审批活动。
尽管工业界和金融界打破这一局面的呼声日高,但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来促进这一进程。一个解释是,在更成熟的市场环境中,“私募”类的非规范性融资安排更多是面对具有相当资产和投资经验的个人或机构,他们有能力过滤那些劝诱信息或承担自己行为的风险;而在中国,最后往往是一些最没有信息消化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群体受到伤害。
然而,在中国市场全面开放、竞争进入世界级水平的今天,立法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审慎对许多特定产业中的特定企业的资本供给来说,难免不够宽松,甚至过于拘束。
设想以当今市场竞争的速度和残酷,如果盛大数码娱乐公司和国美连锁电器集团(这两家分别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公司使其主要控制人名列“《新财富》500富人榜”前两名)按照平均等待两年的时间在国内上市,它们将无法获得今天的市场主动和优势。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参与者只有在海外上市和倒闭两种终极出路。在中国零售产业的革命性力量――连锁商业的圈地战中,无法获得持续性融资的公司如普尔斯马特已经破产,乐购也选择了出售。
在这种环境里,任何影响资本形成和供给速度的制度都将对最终的产业所属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现有的制度环境,往往有利于来自海外的企业。
中国金融立法尚未做到“外张内弛”
中国资本市场在这样的压力下,将产生制度性变化,包括《公司法》的修改和金融监管部门领导的讲话在海内外都受到了广泛地重视。各西方主流财经媒体均聘有“中国观察家”发表各种看法,产业公司也雇佣了更多的战略和市场分析员。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工商界更是资助一些独立研究机构进行系统研究。与之对应的中国产业界和新闻媒介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公开讨论,其中许多评论甚至已经涉及到了政府机构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对政策实施的具体影响。
由于资本市场的利益计算非常清晰和公开,金融立法和管理行为的一举一动都更加容易引起加倍的议论。例如在击破1000点的股市,议论都建立在“股市低迷、机构和股民都没有赚到钱”或者“亏了许多钱所以得有人来负责、之后如何使‘市场振作’然后大家又都有钱赚达到皆大欢喜局面”的基础上。这种讨论且不说对错,本身就忽视了股市低迷的好处。股市低迷,大家持有的纸面资产显得非常不体面,但是话又说回来,以前持有的巨额纸面财富又何尝不是鼓励了社会的浮躁心理。从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发展来说,资本圈本来就并非股市圈。股市低迷的时候,资本的流动仍然在进行。随着股市整体估值的降低,正是推出债市和其他金融手段的良好时机。上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股市低迷阶段,正是现代金融思想、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建设最为频繁的阶段,所以才有 90年代新经济时代的良好开端。做空机制的重新抬头(通过各种对冲基金)和“杠杆收购”都在此阶段蓬勃兴起。
事实上,从制度基础而言;中国的公众公司股权市场和美国的管理结构并没有太大差异,都遵循附图的逻辑。
这种以披露为核心的体系,设想是先决定“披露什么”,然后逐步完善“怎么披露”。根据现在中国证监会的公开文件,第一步建设已经基本形成脉络,成为证券市场有序进行的主要框架。但是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完善”这一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乎是每有100字的披露内容,就应当有超过数千字的如何披露。否则市场中就会充满人为决定的现象,为未来的执法工作留下隐患,或者可能造成中介机构因过于避免风险而无法进行业务或创新活动。比如最近美国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The Sarbanes-Oxlev Act)后,中介机构的活动一度低迷,大家都怕犯错误而束手束脚。但是美国证监会对证券立法的解释 (Interpretation)一旦清晰(最近刚刚颁布证券法中对律师和会计师的有关规定的理解),各个中介机构就又热火朝天地开始设计新业务。因为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市场参与者最怕政策不明朗,经济不死不活,谁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一旦证监会了它对新的证券立法的理解,中介机构就知道底线在哪里,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展业务。
中国的金融立法虽然吸收了各国立法的许多精华,但是还未能做到“外张内弛”。有些条例规定过于细致,使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形式趋同,无法通过市场创新来做到互相区别。而国内的金融机构除了追抢业务以外也没有动力去培养市场、教育客户,甚至不注意宣传自己。
而资本市场的进步,到今天应该更多地体现在繁琐制度具体而微的改进和严肃执行上。社会和公众不应当过分期盼戏剧性场面的出现和政府部门英雄般地救市行为。
因此,从私募、企业治理形式到资本市场的相关制度建构,中国经济的参与者们必须对国家的资本战略有所思维并提出建设性的主张。
资本决定论显示经营者 应致力获得更佳制度环境
中国进行开放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引进技术。在国有企业和本土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技术手段(从产品工艺和管理体制》的劣势常常被描绘为胜败的关键。而这种逻辑在今天看来是相当片面的。
是资本,而不是技术,在决定着产业的所属权。设想一下,只要拥有充足的资本,工程师和经理都是可以雇佣的。在一个更具有象征意义的例子里;联想电脑收购了技术更加“先进”的IBM笔记本电脑品牌 Thinkpado在此项交易后,就纯粹的技术水平来说,联想已经优于向来不以技术见长的主要对手戴尔电脑。可是,几乎所有的产业评论家都对其是否可以击败戴尔表示怀疑。
如果说这种说法过于“资本决定沦”的话,或者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进行考虑:美国经经济的竞争力是来自哈佛这样的文科学校――优势在于法律制度和工商管理,还是麻省理工学院――优势在于科学和工程技术?毫无疑问,商业社会的主流立场对这个问题从来不会含糊一只要有了深谋远虑的资本制度,适应市场发展的科技自然可以得到良好的资助而诞生。相反,单纯的科技水平(例如前苏联的军串科技)在缺乏相应制度环境下,也未必会造福社会。一句话,当然是拥有哈佛要重要于麻省理工学院。即使从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发展实践来看,今天还在生存的企业,也都是源于更优良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持续的低成本。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资源再生企业;应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据《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4-2015)》统计,2013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在23307万吨,回收总价值6421.4亿元;2014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在24470.6万吨,回收总价值6446.9亿元。2015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将26000万吨,回收总价值7000亿元。我国的十三五战略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城市矿山开发利用,做好工业固废等大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规范发展再制造。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但是,目前再生资源行业普遍存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与监督机制;企业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居民的资源综合利用认识不到位;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回收、加工、分拣处理的成本控制缺乏有效方法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资源再生企业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发展性难题:如何更好地控制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分拣处理等成本?本文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的作业链结合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业务探讨,希望借此推动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创新成本管理方式、方法,借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为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及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尽力。
一、战略成本管理介绍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
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聚焦于回收环节,是基于回收环节占销售成本的50%左右,而忽略了加工、分拣、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成本管理。企业要适应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取得稳定、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把经营管理放到制定竞争策略上来,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只局限在单纯的降低成本上,但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竞争是时时处处存在的,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信息沟通快速、互联网加的推波助澜的竞争态势下,企业更应当以差异化竞争为重点,达到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再生资源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要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对企业的成本数据、成本信息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为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战略性成本管理方法,具体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人员甚至是每一个数据,真正的做到将成本战略化管理。
(二)战略成本管理对资源再生企业发展的具体影响
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改变企业传统的成本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帮助公司各部门员工加深对企业成本的构成与自身工作关系的理解,企业结合当前经营的实际情况,找到成本控制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从全局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地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有利于企业形成本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整个企业员工共同做到对成本的控制。
二、如何具体地应用战略成本管理
(一)进行战略成本分析
1.再生资源行业战略环境分析
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再生资源企业在目前的行业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进行列举和分析,以决定企业发展、或退出再生资源行业的某一段价值链活动。如企业在回收环节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有哪些,分别进行列举和分析,潜在的竞争对手的资源配置、行业整合度、规模等进行研究,确定企业是否加大回收环节的投资或外包或退出。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价值链可按照作业链进行分析,分别为收购-运输-加工-分拣处理-销售等环节,这些环节由相应的作业特性所决定。上述每个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针对作业链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据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和效益。再根据企业的经营实际及发展目标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或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权重关系。在战略成本管理中,要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从战略高度进行分析,对标同行业、同类企业的标杆数据,和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力求低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成本,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更大的成本优势。
2.成本动因的分析与研究
成本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成本动因。主要包括:与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废旧屋子的回收途径、价格,运输、加工、分拣这些资源所需要的资源成本,废弃物处理的隐性成本等;与企业管理有关的战略层次的成本动因,如加工可回收再利用资源的规模大小,本企业人员的管理成本,对市场的深度调查与研究,销售产品的途径与推广等等。笔者认为,成本控制管理必须综合多个方面多种因素共同分析,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进行发展战略成本规划
准确且行之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目标有利于企业长期综合稳定的发展,有利于在竞争企业中凸显自身的优势,要从战略化目标长远发展进行考虑,针对国家对资源再生企业提出的发展要求,制定切实的发展目标,真正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发展模式。
(三)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与控制
在战略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因仍具有多方面不确定的因素,难免实际结果和预期的效果产生一些偏差,所以应该进行适当的战略控制以寻求最大化地按照预期结果进行调整。战略成本管理的控制需从成本动因的偏差分析入手,如果某一价值链的作业成本动因与实际有巨大偏差,就要进行分析和纠偏,以确定是否重新进行战略化目标的制定。总之,市场必然是时时变化的,各作业成本动因的变化对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都有较大影响,对控制因子的变化分析,确定控制标准、及时处理与传送控制信息,就需企业坚持战略化成本管理的模式,适时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
(四)对战略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还要对战略成本管理的效果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检讨战略成本管理的流程,与企业同期、行业先进企业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效果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在实施的过程中,部门的协调配合是否通畅,是否增加了运营成本,是否真正做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达到了企业发展的目标。
三、资源再生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前景
再生资源行业市场广阔,因其紧紧围绕循环经济这一着力点,有利于改善我国农村及城镇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减小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再生资源行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控制不仅可以分析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各个环节的内在关系,还可通过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促进企业的战略规划的落地和有效实施,因此,笔者认为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能改善再生资源企业的经营状况,促进企业进一步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资源再生企业有必要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结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外部的竞争因素,寻找发展最有利于本企业的经营模式。
作者:蒋亮 单位:上海燕龙基环保企业 ( 集团 )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俊.浅谈战略化成本管理的趋势[J].研究与探讨,2007(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