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6:00: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案例分析法的优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电路分析 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
前言: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利用管理实践中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性案例,在我们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来把学生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深入事件中去,在现出当时的情形,还有再现案例的情形,在案例中去探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发现出新的问题时应该及时的给解决掉,并且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这便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实践的证明案例教学法以及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案例的主要类型
1.1分析决策性案例。即利用收集整理的问题性管理案例,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性质,充分运用已学的管理理论知识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2叙述性或印证性案例。这类案例是通过筛选大量实例,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意义事例,结合学科理论知识点分析和判断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这类案例,有助于加强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理论知识点,摒弃传统教学中呆板强迫性学习的弊端。
2.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方法中的目的以及案例的设计原则
在电类的专业中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电路分析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即使和后面女的课程以及实践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有目的、有计划且系统地将案例教学引进课堂还不多见。因此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案例教学原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
2.1 设计的相关原则。我们的案例设计要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必须是具备一些综合性知识,来运用案例的教学方法来分析指导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在选择案例的内容上一定要选择一些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进而来增强感性的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一些爱好,案例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因材施教,承上启下;案例内容选取要能够扩大专业视野,要能使学生养成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专业知识的职业习惯;案例设计应反映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和前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2.2 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目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为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的矛盾,以及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专业素养,为后续课程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3.1 教学现状。近年来,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些创新,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但依然没有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建立一般电路系统的数学模型,训练必要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分析后续课程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发现该课程是90%以上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电气信息类多个学科考研的必考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
3.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首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基本素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中概念、理论、方法较多,因此需要针对出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不同的“教学案例”并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电桥是电专业应用较多的电路,以前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材及教师授课中只强调电桥平衡的条件,要求学生在复杂电路中能看出电桥。通过设计案例,引入传感器的概念,学生不仅仅对电桥的应用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入有关电量传感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础课知识点的重要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未知的“黑匣子”,怎样确定其数学模型,即网络函数,以便对其进行分析、设计或改进。我们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在输入端加一个冲击量,从输出端得到的冲击响应就是网络函数。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带着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案例教学法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除了满足教学条件,学生的积极配合外,教师的主导尤为关键,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学课时不增反减,教学内容不减,教学要求提高。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仅对授课课程内容很熟悉,更要了解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更要求教师能敏锐地洞察现实中的问题,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适宜教学的案例。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在课堂中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敏华 贾仙宇.电路分析基础研究型教学初探[J].电工电子教学学报.2009.10.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法学教育;功能;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66-02
一、案例分析法的内涵
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也就是通过对具体法律案例的分析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推论出一般的原理。在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法学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教师生动形象地开展法律教学。教师在采用案例分析法开展法律教学时,可以针对法律案例的内容和法律案例涉及的法学知识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法律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法学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既能掌握法学理论的精髓,又能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纠纷。通过法律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应用所掌握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对教学涉及的法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法律学习中的能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功能
当今世界,英法美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法学教育中往往把案例看作是一种经验材料,学者可以从中阐明法律理念,探究法律的渊源。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法学教育时宜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近年来,案例分析法在英美法系国家虽然受到一些批评,但也应该正视其优点。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法律实务的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分析、推理能力。在我国,法学教育的对象是高中起点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打下较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尚不具备基本的从事法律实务的能力。教师在讲授相关法律课程时,虽然也应用案例进行教学,但仅是为了证实所讲的法学原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分析法。在法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用案例分析法组织法律教学具有以下功能:①切实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法律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通过对生动具体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开展研究,组织讨论,领会案例中所蕴含的法学理论精神。②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受众对象。教师在应用法律案例组织教学时要妥善处理好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目的。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案例的收集、取舍和应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等方面;学生作为法律教学活动的受众对象,直接参与法律案例的讨论,发表自己对法律案例的观点,相互讨论学习。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法学教育在法学教学内容上侧重于抽象法学原理的介绍,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向学生灌输相关理论知识,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脱节。在教学方法上,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对法律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法律问题,探求解决法律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就会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疑难法律问题,也就提高了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1.应用案例分析法开展法律教学的目的。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加深对教育法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达到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案例分析法的步骤是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由于所涉及的案例比较多,不少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分析不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要点还未真正把握。主要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一是主体分析:涉案主体有哪些?二是法理分析: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三是责任分析: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四是启示分析:本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3.案例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教师应用案例分析法组织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具体步骤:一是多渠道收集法律案例。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书报、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收集法律案例。教师也可以深入生活实践收集有关法律案例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编撰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例。二是对收集的法律案例进行取舍。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对已收集和编撰的法律案例进行筛选。因为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把收集到的所有法学案例都在课堂教学时加以讲授。在取舍教学案例时,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优先选择最典型的法律案例。典型法律案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具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探究复杂深奥的法理。所选的法律案例应当围绕法学教学目的,与相关的法学理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所选取的法律案例应当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所选取的法律案例要要有针对性,要能够为理解法学理论服务。三是对收集的法律案例合理应用。这一环节是采用案例分析法的关键环节。较常见的应用案例教学的步骤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或者讲授基本的理论含义,然后用法律案例加以说明,引出有关法学的基本理论。但在具体开展法律案例教学时,教师对法律案例的应用不能仅局限于此种方法,应当根据授课对象所面临的具体情形,灵活加以应用。该方法要求教师在讨论中主要是引导讨论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参加讨论,并做好讨论总结。四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报告时,要求报告的内容要精练,注意以中立的态度客观评述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时要有针对性,要有依据,在报告中应将事实和结论区分开。案例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首部;二是正文;三是尾部。首部包括报告的标题和作者署名。标题要求能反映讼争的法律问题和理论问题,可以加副标题,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如刑法的案例分析报告标题:“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副标题是对一起刑事案件的法理评析”或“本案被告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民法标题:“对一起抵押担保纠纷的法理评析”或“驴友死亡,同行人应否担责?”正文是报告的重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案情简介。这部分可以忽略。二是观点综述。要求介绍讼争双方的观点及理由,案件争议的焦点。三是评析。这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内容。要求针对所给案例,结合法律规定和所学法律理论,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观点要鲜明,论证要充分,条理要清楚,语言流畅。四是结论。根据第三部分的评析,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尾部要求写明注释和参考文献,署上完成的日期。
教师在法学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时,应当注意授课案例的收集、取舍和应用。因为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法律教学的效果。学员在法律案例教学中,转变角色,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法律案例中的位置考虑问题,触类旁通、点面结合,撰写一份较理想的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法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法律案例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习把书上死的理论变成活的知识。案例分析法较好地解决了法律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法律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兰璋.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2]吴艳华.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5).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单片机原理;应用
案例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本文以电子专业课程单片机原理为例来谈谈其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已经在人工智能、通信设备智能化以及家电智能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单片机为核心仍然是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主流之一。因此,将单片机原理课程作为中职类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显得特别重要。
单片机原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原因在于传统的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方式中,一开始就涉及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总线、并行接口、中断、堆栈、地址、数据等,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特别是对于中职类学校的学生而言,本来专业基础课学得就不够扎实,在一开始就要被强行灌输生硬的知识。这不但不能使学生领悟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原理,还会产生一系列问题:(1)学生对开发项目中实际的单片机应用开发运作流程不熟悉,不利于培养单片机应用开发能力。(2)该课程中的指令学习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局限于课堂编程,而不能很好地结合硬件灵活应用。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在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下面以经典的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硬件平台为例,讨论如何在单片机原理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
在图中,R1~R8为LED1~LED8的限流电阻,限制长时间大电流通过发光管以致烧坏;这个图是80C51的最小系统加上8个发光二极管,学生可以用万用板自己焊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单片机。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硬件结构的作用。Rese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由R16、C1组成的单片机复位电路接到Reset引脚,平时为低电平,Reset变为高电平,实现自动复位功能。接下来讲解XT1、XT2引脚,时钟电路的作用和用法,I/O口的作用和用法等知识点。然后设计第一个案例,分别点亮8个发光二极管。
用C语言编写程序,然后就是如何在Keil集成编译环境下编写程序,并把程序下载到单片机(AT89S52支持ISP下载)的过程全部演示清楚。这些将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单片机并不困难。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学生第一次上课就可以非常完整地看到并完成单片机设计的整个过程,直观地得到一个结果,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学到一些非常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以大大地提高,效果自然很好。
接下来可以设计第二个案例。在每个发光二极管点亮和熄灭之间加延时程序,以此清楚地看到灯的闪烁,并用位左移来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循环闪烁。该延时程序可以通过子程序调用,让学生掌握有关子程序的知识点以及循环结构程序的一般设计思路,同时进一步讲解4个并行口的知识。通过第二个案例,学生能模仿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依次点亮8个发光二极管。
接下来就可以设计第三和第四个案例。通过多个案例的学习,学生能逐步了解指令系统和熟悉整个设计过程。
从该教学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不再采用灌输的方式,而采用边做边练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案例为单元构建认知结构,每一个案例组织若干个知识点,完成的每个案例都会带给学生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缩短了与实战的距离。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模拟了实际产品设计的过程,案例构建越来越复杂,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越来越高,使学生进入企业后一旦需要从事单片机设计,很快就可以上手。
单片机的系统教学应突出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应符合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案例分析法继承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案例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把书上死的理论变成活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点面结合、温故知新。案例分析法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唐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6):21-23.
[2]马忠梅.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3]揭吁菡,职业学校单片机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7).
关键词:案例分析;高中化学有效课堂;建设
所谓有效课堂,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课堂更高效。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师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引入了包括案例分析法在内的不少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吸引学生的兴趣;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下面以高中化学为例,就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建设做具体分析。
一、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要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案例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不是随便举几个案例就可以了。只有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才能从案例中联系到所学化学知识;只有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才能从案例中汲取化学精华;只有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才能从案例中思考化学学习方法。
比如:学习《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案例引出这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带着兴趣学完整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那“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该成分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是否可以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呢?通过这个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探索;洁净的空气、食盐水、浮有冰块的水、纯净的盐酸,这些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常识就可以知道;90克水相当于多少摩尔水,学生对“克”已经非常熟悉了,由克引出“摩尔”这个概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案例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这样才能起到案例分析的效果。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案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能融入教师的案例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能通过案例提高化学水平。
比如:学习《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这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物质存在硅这种元素,让学生踊跃发言,学生可能会想到石英坩埚、手表、马桶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轮流说出硅的用途,类似成语接龙,硅的用途其实非常广泛,这种案例在生活中也很多,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与信息材料紧密相关;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几个有关硅的知识的选项,让学生判断对错,例如,二氧化硅溶于水;二氧化硅通入水玻璃可以得到硅酸等。
三、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要营造有效课堂氛围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案例要能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只有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在探索案例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化学知识;只有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抓住案例中的关键点提取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只有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在理解案例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环境污染的视频,问学生联想到了什么,肯定会有学生想到利用太阳能等无污染的资源提高经济水平;教师还可以举一些利用太阳能、生物智能、风能的例子,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教师也可以把太阳能、风能的优点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四、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案例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才能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才能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才能把化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比如: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让学生观察反应速率;教师还可以联系其他方面的速率,例如一辆汽车行驶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汽车的性能,影响因素是天气、路况等,那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和影响因素又是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我们平时吃的食物都有保质期,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思考。
以上内容主要从四方面介绍了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建设,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案例分析的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是案例分析的过程;营造有效课堂氛围是案例分析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案例分析的目标。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研究,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突出同时国家财力有限,作为高等教育补充的民办高校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在录取时民办高校的分数线往往低于其他院校,所以民办高校在生源质量上往往良莠不齐,而要扩大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一个摆在所有民办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注重案例教学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出路。案例教学是具体化、生动化教学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好。有些高校不注重案例教学,我认为这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障碍。要让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课中发挥作用,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首先,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课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决定的;其次,它会强化营销理论教育的生动性、具体性,让学生在“情感———认同———导引”的方式下学习;另外,正确把握案例教学特点,让师生在案例教学中不断提高理论素质。
2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理论背景
在20世纪初,案例教学被运用于市场营销教学中,其方法、内容日渐完善丰富,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谓市场营销案例就是针对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如市场营销活动)的客观表述。在这个情境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案例问题有多有少,有小有大,只要是和专业相关,或多或少能诠释相关的营销理论知识。明确了什么是市场营销案例,那么什么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指引学生通过对营销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就有关问题做出判断决策,从而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运用所学习到理论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营销基本原理、概念和策略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以管理学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民办高校在教学中有必要将学生置身于贴近现实的营销环境中,使其作为管理者对营销活动进行管理。但由于自身能力及教学条件有限等各种原因,学生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参与一个企业的全部营销决策活动,案例教学将教学和实践相融合,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案例教学是在一个比较自由的情景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搞好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来指导、案例教学的工作。
3案例教学在民办高校市场营销课程中组织与实施策略
3.1案例教学法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真实情况、民办高校的教学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合市场营销专业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教案。其次,教师制定出与教材配套的教学任务规划,具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设备分配工作以及具体分工等。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心中预演教学流程,清晰掌握案例教学的过程以及为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做好提前准备。充足的准备工作为教师更好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3.2案例教学法实施阶段。
民办高校教师从市场营销专业角度出发,明确案例教学的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观点。教师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根据具体情景给学生耐心做出正确的指导。
3.3案例教学法总结阶段。
模拟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实验的总结归纳,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激励和评价,指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重点纠正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观点和做法,另外,民办高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邀请专家参与案例教学,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
4案例教学法在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4.1情景案例分析法
民办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情景案例分析法的应用是围绕一些与市场营销相关的课题,从营销实践、案例等相关资料中采集材料,根据资料编写实验模拟指导策划。在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扮演策划书中各种营销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从心理上体会模拟的情景。让学生们在过程中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在销售案例分析中,教师创建某一特定的销售情景,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力针对不同销售问题提出最佳解决办法。另外,教师在模拟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扮演角色。
4.2仿真案例分析法
仿真案例分析法即在教学中采用现代科技方法、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分析公司营销活动训练。学生们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已掌握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结合现代科技方式,使用计算机、传真、电话等设备把具体营销案例输入计算机进行情景变化的操作,利用影像资料进行声像模拟,运用营销系统仿真软件,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实践和编写。仿真案例分析法达到真实工作岗位效果,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们的工作能力必然得到很大提高。
4.3综合案例分析方法
市场营销的综合案例分析法具有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特点,突出了案例分析实践具有综合特点。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培养了民办高校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性综合素质。分析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教师按照分析实践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表现出主动性、创新性及教师的引导性,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学生提出具有讨论价值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邀请富有经验的营销管人员参与进来,或者各校之间联合,进行案例分析实践。实践完成后,安排学生根据模拟实践经验,进行市场调查,编写营销策划方案书,锻炼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5案例教学法在民办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应达到的效果
5.1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案例分析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起到纠正学生错误、解答学生提出疑问的作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切身体会岗位要求,为民办高校学生以后就业树立信心。
5.2案例分析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教授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教师的重任。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巧妙规避了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角色地位与作用也随之发生转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有效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化。除此以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交往、应变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5.3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强的学科,注重从多角度、多层面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因此民办高校在教学中应设立多个教学目标。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参与,有效实现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市场营销知识。
6结语
[关键词]创业培训;主观情绪;创业意向;行为转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72
创业培训目前是一个相对较热门的教育方向,潜在创业者通过创业培训最终实现了创业,创业培训的对象可以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事业人员、高校毕业大学生以及农村的返乡创业人员。主观情绪是潜在创业者在经受了好的情绪或者是坏的情绪影响后进行的创业行为。创业意向是潜在创业者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进行创业意识的提高而进行的创业行为。在创业的研究领域,多数研究者都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影响创业行为转化因素的分析,很少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创业行为转化因素分析,文章就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三个方面对于创业行为转化影响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1文献综述
国内创业研究领域,多位学者已经对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这三个影响创业行为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多种研究方法的分析,并得出了这三个因素都有利于实现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实现。例如李发表在国内杂志中《成果示范与短期培训对农民创业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以河南省农民创业培训为例》,在该篇论文中,李对于创业行为转化影响因素研究的方向是成果示范与短期培训,在论文中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通过成果示范与短期培训可以使农民进行创业行为的转化。此外硕士生何良幸在毕业论文《创业情绪、创业认知能力与创业行为倾向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同样利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最终得出积极的创业情绪将会对潜在创业者进行创业行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消极的创业情绪对潜在创业者带来不利的影响,会导致潜在创业者放弃创业行为。最后,纳敏、李丽发表在《经济师》中《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昆明学院为例》一文,通过大量相关的数据最终得出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重视和相关引导,最终也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向创业行为转化。
文章只针对于发表在国内期刊杂志上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了阅读和分析,对于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转化因素的分析,多数学者都针对于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识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证明这三个因素是可以对于潜在创业者进行有效的创业行为影响,本文基于此研究成果,通过案例分析法进行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识三种因素对于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2创业培训对于创业行为转化影响研究
21创业培训对于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创业培训是针对潜在创业者进行创业知识的培训,最终使得潜在创业者拥有创业的思维能力,通过不同的培训模式使得创业者付诸创业的实际行动。一般创业培训经常采用的培训模式有SYB培训模式、三段式培训模式、各地自创模式、远程创业培训模式等,利用培训的模式使潜在创业者进行创业行为的转变。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通过创业培训,可以使潜在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得到提高,对于市场的应变能力增强,能顾让潜在创业者对于创业的条件、创业知识、创业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创新意识、创业环境。
22创业培训对于创业行为影响案例分析
山东邹平县在县职校举行某国企带薪培训、职校农机培训启动仪式。这次培训有18名学员分别来自长山、魏桥、西董,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带薪培训。通过对参训者的采访了解到,邹平县依据传统的优势,已经创造出了一个“邹平麦饭石”和西董豆腐为主的餐饮品牌,在有利的创业环境下,通过创业培训指导,参与培训人员纷纷表示愿意进行创业,并依托邹平县已有的创业基础,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中。
通过邹平县的创业培训,得出创业培训可以对潜在创业者起到创业行为的促进作用。
3主观情绪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31主观情绪对于创业行为影响作用分析
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积极的主观情绪更加有利于潜在创业者进行创业行动的实施。乐观的情绪是创业者迎接创业困难的强心剂,积极的情绪可以是潜在创业者自我提示来获得的,也可以是通过对于事物的主观反应来获得。
32主观情绪对于潜在创业者影响案例分析
结合相关的生活实例,文章举出如下案例来证明积极的主观情绪对于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影响:“一名退伍军人,在从事混凝土的外加剂销售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做到了全公司的销售冠军。在原部队的领导得知此事后,就打电话给这名退伍军人,鼓励他进行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并且承诺愿意对其进行帮助,通过这件事情,退伍军人内心更加坚信了创业的想法,并对于创业开始付诸行动。”从这样的案例中,分析得出积极的主观情绪是可以转化为创业的行为,主观产生积极的情绪除了来自个人的意识,还会受到外界环境以及事件的影响。
4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行为的研究
41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行为影响分析
要成为潜在创业者,收藏先需要有一个积极的创业意向,通过对于创业意向的培养和指导,潜在创业者会通过创业意向的内动力将创业付诸与实践。
42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行为影响案例分析
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案例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出台。在大学相当一部分都具有创业想法的冲动,但是由于创业条件的限制,创业想法一致未实现。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影响下,大学生成为了创业的先锋。由此表明,在创业意向转变为行为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只要有强烈的创业意向加上创业环境的支持,潜在创业者就会将创业意向转变为创业行为。
5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利用相关的案例分析法,对于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的研究,证明在创业行为转变的过程中,这三种因素是可以起到积极的转化作用,因此,对于潜在创业者进行相关的培训指导时候要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李成果示范与短期培训对农民创业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以河南省农民创业培训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4):62-64
[2]何文韬,郭晓丹创业培训、主观情绪与创业意向――行为转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6):137-144
[3]纳敏,李莉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昆明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5(10):34-36
[4]陈奎庆,毛伟大学生创业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基于2004―2013年CSSCI期刊文献的分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9-114
【关键词】服务营销;案例;应用;效果
一、案例的应用
1.案例的整理。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与所讲课程内容有关的案例材料,但由于课堂教学时数有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案例纳入课堂讲授范围。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收集编制的案例进行认真分析与比较。在分析与比较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优先选取最典型的案例。典型案例往往是多种知识的交汇点,且应用到教学中最有助于说明复杂深奥的道理;二是案例应与相应的理论相贴近。表面现象的牵强附会将会误导学生,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三是所选取的案例切记庸俗。不宜过多的讲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背景资料和小道消息;四是选取的案例不宜太复杂。切忌喧宾夺主,案例要为理解管理理论服务,要有针对性。
2.案例的应用。应用案例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或者先讲授基本的理论含义,然后用案例加以说明,或者教师先讲授案例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出服务营销的基本理论。但案例的应用千万不能仅局限于此一种方法,必须灵活的加以应用。教师必须根据授课对象所面临的具体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由教师先提供与某种服务营销理论有关的案例,然后提出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后做出回答,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分析评论,这会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提供案例方式方法上要进行巧妙构思,要掌握数倍于学生的背景材料;讨论中要引导控制讨论,同时要避免教师控制讨论;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进行适当引导,使所有学生都参加讨论,讨论结束时要做好讨论总结。总结也并非一定要由教师进行,完全可以采用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只是适当加以点评即可。
3.案例延伸。所谓案例延伸,简单地说就是在学生学习某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努力寻找反应服务营销理论的案例;并用所学过的营销理论对所观察到的事实现象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分析和应用。严格地讲,这一步工作已不构成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讲授,而应划归理论的应用范畴。但从其目的看主要是为了加深理论的理解并为其它专业课以及培养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仍可划归案例分析法的范畴。
二、教学效果
1.采用案例教学法优点明显
一是案例分析法贯穿在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得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既加强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现实服务营销问题的能力。
二是讲授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既突出了讲的重点,解决了课程教学时数少与课程内容容量大的矛盾,充分发挥了有限的教学时间的最大效能;又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找答案,有助于发挥了学生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是案例分析法的应用有助于教学相长。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就必须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与所教理论有关的案例材料,并进行认真筛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从中可以找出自己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也可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同时教师认真筛选过的案例必定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的案例,其结果必然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局面的出现。
2.采用案例教学法作用明显
①提高了同学们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也必须服务于实践,在进行课堂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这种积极思考一方面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及时消化,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管理问题的能力,真正起到了案例教学能提高同学们能力的做用。
②在同学们中树立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中国的服务企业迅猛发展,为广大同学们分析服务企业中存在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服务企业与其它行业存在巨大差异,又使得同学们在分析现实服务营销问题过程中,必须从服务行业本身出发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而不能仅仅照搬书本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广大同学逐步养成了从一个优秀的营销师出发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初步树立起了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的良好学风,从而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总之,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改革的教育目标,实行案例教学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根本途径。因此,在服务营销的教学中必须加强案例教学。通过大量的案例学习,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中国营销的问题、出路与趋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
关键词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in 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Technique Course
HUANG Guangxia, BU Zhanwei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Technique" is a boring, highly practical course, teaching mode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fault diagnosis, this paper takes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teaching, the teacher as the leading cas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technique; teaching mode; case analysis method
0 引言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课程属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振动学等课程衔接紧密并直接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保证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近年来,随着传感检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的突破性研究,机械故障诊断课程从理论、方法到应用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讲授本课程的老师要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结合新理论、新方法及新的使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前沿动态。本课程传统的教育模式有许多值得大家认同的优点,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教学内容滞后、不能和实际的应用连接起来。教学方法呆板,不合理,缺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的方法。所以,本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着手,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为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1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在国内,对机械故障诊断理论上的探索和实际生产没有紧密连接起来,很多从事研究的人员只会在理论上进行探索,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造成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大相径庭。所以一般以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作为起点,深入到行业生产当中去。在本课程中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根据机械故障诊断目标的需要,采用典型的故障诊断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领会和研究。尤其是在工程实践部分,通过有针对性具体机械类型的诊断案例介绍,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识别能力。促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目的明确。在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这门课中,案例的选择或者设计都是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的,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说明深化理解,加深印象。特别是在安装、检查和测量的实践经验案例中,例如有汽轮机故障诊断、压缩机故障诊断、化工机械故障诊断、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等。从故障诊断原理来看,不同诊断对象的动态性能和外部表征各具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增加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
(2)问题表现突出。该课程牵涉的内容很多,从章节设计上来讲,贯彻了从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趋势预测、直至调理整治等五个设备诊断不可缺少的工作过程,对每一种故障的诊断案例,不仅重点分析故障机理及征兆特点,都附上精确的案例分析说明,在授课老师的细心讲解下,通过对某种故障问题的表述、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强。案例分析的综合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 该方法本身具有综合性。每一种故障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包含多个,例如连接松动故障所表现出来的轴心轨迹混乱、重心飘逸、频谱图中出现高阶奇次倍频分量、松动方向振幅增大等一系列特征。再者从知识掌握方面来讲,在案例分析法应用当中,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分析不同的案例所呈现的问题。
(4)互动性强。案例分析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从案例分析中获取知识。每一个学生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每个案例有不同的理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技能。
1.2 实施过程
(1)“师为主生为辅”,以案例分析为载体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机械故障诊断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宽,内容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构不太合理,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先讲理论后实验来训练学生的技能,效果不太明显。选用典型的案例,把教学目标要求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融入到实例中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为主师为辅”,以学生为主体,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在学习完一种诊断方法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举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组判断和分析,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能动性,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运用。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协助能力等综合素质。
(3)加强师生的互动性。提高故障诊断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言。其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例如,传统的温度测量法是热电偶测量,在生产条件下,将它用于测量轴承温度,可得到良好的测量效果;而对于切削、磨削温度,在生产条件下就不可能用热电偶测量,因为在许多零件上一般都不允许钻孔、开槽来埋臵热电偶。这时候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多动手、多动脑。师生相互配合,学生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提升教学有效性,做到学以致用。
2 注意事项
2.1 学习方法的调整
机械故障诊断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把以往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用于故障诊断中,所以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到齿轮箱故障诊断时,“对于齿面磨损,烧伤是不是一种磨损形式,为什么会归到齿面磨损这个问题?”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老师要从烧伤本身和效果上引导学生,这样会起到理想的效果。在分析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和总结,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见解。
2.2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机械故障诊断内容枯燥无味,知识综合性较强,各部分的联系很强,所以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要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从讲课的内容上来看,要把每个章节的基本知识、基本应用和技术有机地联系起来。
3 结束语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教学所牵涉的知识很广,要掌握所有相关管的理论和诊断方法并非易事,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吸收更快并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程上,是大家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案例分析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值得提倡并推广的教学方法,这需要发挥每一位师生的创造性,根据具体内容加以灵活运用,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世刚,李枭鹰.论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教学与管理,2004(6).
关键词 : 刑事诉讼法 特点 课堂教学 目标 方法
刑事诉讼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其在整个教学计划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并根据其特点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重点突出,精讲多练,方法多样,粗细有别。
一、刑事诉讼法学科的自身特点
刑事诉讼法是研究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学科,其教学除了象其他法学学科一样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另外,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涉及到的是程序上的法律关系,而不象刑法、民法等涉及的是实体上的法律关系。但也正是由于此点,使得对刑事诉讼法的学习看似简单,实际上相对于实体法来讲更具有抽象性。特别是对于本科学生从中学直接到大学,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对诉讼程序更是缺乏直观性的认识,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往往不如对刑法、民法等实体部门法理解的好。在对刑事诉讼法的教学和学习中,该学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不容忽视。由于刑事诉讼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犯罪如何追诉,其关乎着基本人权问题,所以,立法和司法都对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了繁杂和精密的设计。这就导致了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不只局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还有大量的规定以最高法和最高检司法解释的形式存在,甚至司法解释的内容已经超过了刑事诉讼法典本身。因此,在刑事诉讼法的教学和学习中就不能只关注刑事诉讼法典,更多的还是要看司法解释。由于涉及规定众多,又很分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刑事诉讼法进行教学和学习的难度。
二、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针对刑事诉讼法学科的自身特点,对于法学本科生刑事诉讼法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提高学生法学理论素养
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以刑事诉讼法典及刑事诉讼法学相关理论作为该门课程教学的最基本的内容。通过对诉讼基本理论的讲授,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具体诉讼制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学理论素养。与此同时,还可以有选择性地讲授教材提及的国外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和原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视野。
(二)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刑事诉讼具体制度和程序。刑事诉讼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务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有基本原理的提示和讲解,更要有案例分析和讨论。在刑事诉讼法的课堂教学中,只有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条与案例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把刑事诉讼法教学和学生的就业、考研联系起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现今的司法考试、刑诉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甚至还有公务员考试,都会考察刑事诉讼法。对于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刑事诉讼法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按照司法考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特别是对于司法考试考察法条细致的特点,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关注知识的细节,关注法条的细微差别,使学生养成一个认真细致、严谨的做事习惯。当然,这样进行教学也对刑事诉讼法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研习教材,还要研究历年来司
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试题。对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由于其对刑事诉讼法的考察偏重于理论,所以刑事诉讼法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讲授法条,分析案例,还要有选择性地教授国内外的诉讼理论,介绍专业前沿问题。至于公务员考试,由于其对刑事诉讼法的考察比较简单,而且刑事诉讼法在其中所占比例通常很小,因此,对于涉及刑事诉讼法的有关公务员考试试题,授课教师只进行简要提示即可。
三、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可以说是所有法学学科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于刑事诉讼法教学亦是如此。讲授法有其自身的优点,比如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依靠讲授法完成的。但讲授法也存在弊端,就是容易使课堂教学演变成“填鸭式”或者“满堂灌”式的教学。所以,刑事诉讼法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是自己单纯地讲授,要经常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地提问。这样才能避免“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理论学习不枯燥。
(二)案例分析法
所谓案例分析法,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举出案例,让学生运用法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的教学的方法。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一方面可以克服传统的讲授法易带来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不活跃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法学教育是第一学历教育,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学习的还是一些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制度,而采用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进行案例的穿插教学,则可以有效增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在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中,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毕业后也能迅速适应司法实践中的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所以案例分析法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运用不同于在刑法、民法等实体法教学中的运用。最重要的区别体现在,刑事诉讼法的案例分析往往采用的是辨析程序对错、寻找程序错误的形式,其通常不会涉及到对实体法律关系的分析。
(三)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比较就是对我国的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进行的横向比较。因为三大诉讼法都是程序法,在一些基本原则、具体制度和程序上具有相同、相通性。所以,在法学的部门法体系中,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最具可比性。此外,还经常运用比较法教学的,就是以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为界,对新、旧刑事诉讼法进行的比较。至于中外刑事诉讼法的比较,由于受限于国外刑事诉讼法课程的开设时间,所以,此类比较在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教学中并不经常用到。
(四)图表法
图表法是将教材有关知识经过整理、总结,制成各种图表,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此种方法在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于对具体制度的讲授。如,对刑事诉讼的期间进行总结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也常采用此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