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环境保护发展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3 16:00: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保护发展前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环境保护发展前景

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每年持续高速增长, 其中部分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增长, 如果以绿色GDP 的概念来考核我国的经济增长, 那么我国的经济增长将大打折扣。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自然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每年新增GDP 的8%。中国经济面临着城市化加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并由重化工产业主导、就业压力巨大、资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总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战, 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凸现出来。到2020 年, 只有实现以GDP 衡量的单位经济产出污染排放总量降低到2000 年的水平四分之一以下, 生态环境的产出效率提高到2000 年水平的四倍以上, 才能保证生态环境有所好转。这表明倡导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推进循环经济不单保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是一个重大进展。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循环经济( Recycling Economy ) 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重构经济系统, 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 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

二、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

1、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 Reduce) , 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 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 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 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 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造商( 生产者) 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 消费群体( 消费者) 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 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率和环境同化能力。

2、循环经济遵循“再利用” 原则( Reuse) , 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对消费群体( 消费者) 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 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对制造商( 生产者) 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 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 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 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循环经济遵循“再循环”原则( Recycle) , 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 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 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 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 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三、发展与环保平衡视野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1、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1)宣传教育。要将循环经济知识和理念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全员参与。全员参与循环经济,应该各司其职,政府以调控、引导、监督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辅以强力政策支持;企业根据政策安排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公众在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上要融入循环经济理念,自觉参与构建循环型社会。

(3)试点推广。开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主体众多,处理的问题方方面面,且各类循环经济的实施即具有共性、又具有差异性。因此如何将试点阶段的经验转化为在全面展开阶段的必备常识,进而指导循环经济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要研究和推广企业、园区和区域循环经济的经验,探讨企业循环工业园区循环区域循环的协调与对接机制,创造多样的“人—自然—社会”三位复合系统内的经济循环形式。

(4)重点突破。选准循环经济的突破领域对区域循环经济乃至循环型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以来,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大力开展以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机,在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质量。

2、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一般应包括三个层面: 基本政策、核心政策和基础政策。基本政策具有宏观性和指导性,核心政策直节针对具体产业而制定,基础政策是指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由于各类政策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所有三类政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当前重点可以在核心政策有所作为。

(1)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政策能够降低资源、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风险, 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难以扭转,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落实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环境保护政策方面,可以实施环境立法、环境计划与指导、环境监督等政策措施,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淘汰污染严重的工程和项目、提高污染严重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循环经济产业政策。通过实施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有利于向市场传递明确的信息,引导资源流向,扶持和促进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部门发展。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在于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环境破坏比较大的产业进行规制,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循环经济产业技术政策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重点技术、核心技术;循环经济产业布局政策则以生态平衡为标准,推动区域产业布局趋向合理。

(3)技术支持政策。充分利用我国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攻关实力较强的优势,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技术研发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短缺技术、关

键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阶段,这一过程加速城市化和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必造成大量的污染,消耗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因此,在整治城市污染源、工业污染源,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产生与利用领域等方面,时间紧迫,需要政府立即重点扶持、及时引进和开发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等领域,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支持策略,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从事研究和开发。同时,加强国内外循环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4)经济支持政策。经济支持政策包括预算补助金支持、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在预算补助金支持方面,对节能技术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开发、环保技术开发给予补助金制度;在财政补贴与支持方面,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开发补贴;在税收方面,对再资源化设备的引进与投入采取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公司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并实施特别税等方式扶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实施循环经济并非一朝一夕, 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见成效。应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 加快相关立法并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 积极支持在不同层次开展循环经济的实施; 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 用其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 并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吉红云. 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权衡[J]. 中国乡镇企业. 2008(04)

[2] 李祝平,欧阳培.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8(01)

[3] 李永奎.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本土化抉择[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4] 臧运波. 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关系浅析——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J]. 广东化工. 2010(12)

第2篇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环保标准 外部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甚至采取掠夺性开采模式。特别是科技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实质是人类不断影响与改造环境的过程。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大自然,也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要把人类利益作为第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

一、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我们要处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水平也获得了极大提升,经济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是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留下了严重的环境后遗症,阻碍了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要“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重大环保工程、完善政策措施”,这突显了经济建设与环境和谐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并非是一对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之于经济发展,恰如考试之于学生,没有学生喜欢考试,但考试确实能促使学生提高成绩。

Porter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著名的“波特假说”,他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而这些创新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从而抵消由环境保护带来的成本并且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盈利能力。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环境会促进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自然禀赋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其次,环境也会制约经济发展,环境会受到经济活动的影响,粗犷掠夺式的经济发展必然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人类自身也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但是我们要如何正确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呢?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合适的环保标准。首先,环保标准的制定,会在短期内减弱企业的盈利,从而减少物质财富的积累、减缓经济发展,而技术的创新与运用是以经济发展为客观条件的,所以制定环保标准会延缓新技术的创新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保标准的制定会减弱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损害,减少了未来的治污成本,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同时,根据“波特假说”,环保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综上所述,环保标准的制定有利有弊,问题的核心是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建立不同的环保标准。

合适的环保标准会促进经济发展。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国外汽车生产线时,出于成本考虑是没有尾气排放装置的,这也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制定了尾气排放标准,这就客观推动了汽车行业生产线的更新换代,使我国的汽车工业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现在我国已经从技术落后的汽车进口国转变为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的汽车出口国。

但我们也要看到,新技术的创造与运用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有些产业,由于短期内无法突破技术瓶颈,所以只能通过牺牲产值的方式来减缓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企业并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所以依靠环保标准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三、建议与对策

环境与资源是有限的,用于治理污染的经济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把环境也看作一种经济资源。污染环境就相当于开采了资源,我们需要评估环境资源的价值,这就要对环境进行正确的评估定价

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协调好环境问题,防止环境问题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环境税作为内部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逐步取代传统所得税作为主要财政来源。由于传统所得税是就业者的劳动收入和企业的经营收入,会抑止就业和投资。以环境税取代所得税既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有利于促进就业和投资的增加。发达国家在环境税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发达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等,美国在70年代就开始征收SO2税,而我国也将于今年征收环境税,江西、湖南、湖北将成为试点。

加大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科研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成果增加环保手段、提高环保效率、反馈自然环境,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才是解决环保问题的根本方法。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消除部分企业的侥幸心理,决不姑息。同时加强环保意识宣传,灌输环保理念,促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

四、结论

环境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一种公共物品,这就难以避免“搭便车”的问题。环境破坏者形成外部成本,具有负外部性;环境保护者形成外部收益,具有正外部性,这就造成了环境破坏者未得到惩罚,而环境保护者未得到补偿的局面,解决方法就是通过行政干预将外部性内部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强,舒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理论与改革[J].2008(3).

[2]周国梅,唐志鹏.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经济政策[J].2008.108.

[3]王春,胡启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南昌大学学报[J].2009(3).

第3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因为便利的水上交通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使得经济飞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海洋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如何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海洋的生态环境得到应有的保护,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文章就针对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

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转贴于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

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第4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2008)061023-04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

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

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第5篇

1.经济林发展的意义

(1)发展经济林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耕地面积的日益锐减,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开发之路。通过发展经济林,一方面可以可以丰富食物品种,改善饮食结构;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对耕地的压力。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林,既可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又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发展经济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许多经济树种不但能生产经济林产品,而且具有观赏价值、发挥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功能。如: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集果用、材用、叶用及园林绿化为一体的银杏等。因此在今后营造水土保持林、平原地区营造林网和农田防护林、城市乡村的绿化美化造林时,要认真考虑树种的选择,在满足其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也应注意发挥其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林业道路。

(3)发展经济林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经济林栽培面积大,经济林产品较多,在各个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很多经济林产品是加工工业的原料。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既可以实现原料的增值,又可以提炼数以千计的原料,如:松香可用于造纸,生漆可用于化工、纺织等。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林生产带来了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和优化。经济的富裕能够推动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不平衡

以往由于森林大量砍伐,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了不少野生经济林资源日益减少,甚至不少品种濒于灭绝。如:对贯叶连翘、野黄连、红豆杉等品种的过度开发,加上保护力度匮乏,目前已列为濒危物种。目前我国许多山区为了为发展经济林开辟果园,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盲目发展,造成了许多剃得精光的山头,引发了水土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上部分山区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程度不足,使得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高[1]。

2.2规划布局不合理,发展具有盲目性

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林产业时没有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结果造成不少劣质低产林。还有一些地方和群众盲目追求经济林的收益率,不重视对经济林的规划布局,单纯的认为面积越大,利润越高,忽视了集约经营和管理投入的重要性,其结果往往导致产品的低产劣质,甚至不少工程往往最后无疾而终。如:某乡镇在引资种茶叶项目中,缺乏对查外商经济实力和信誉的调查,仅仅在少量资金到位后,就大面积毁林开山种茶苗,当后续资金链无法到位后,该工程被迫终止,对该乡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3经营管理粗放,增加了环境负担

经济林生产不仅需要良种,也需要良法。科学管理是丰产优质高效的根本保证。然而调查发现,一些山区群众因文化、经济等原因,根本不重视科学管护工作,如施肥、打药、垦复、修剪等。一些地方在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中,贪多求快,往往不分品种好坏,见种就采,见苗就栽,导致良莠不齐,品种混杂。不少地区依然采用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传统管理方法,思想上只注重经济林的种植,但在管理上放任自流,使得多数经济林缺肥缺水,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不仅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经济林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举措

3.1经济林发展应具有规划性

为实现经济林的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经济林发展必须具有规划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农林牧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②以生产现状为基础,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综合考虑区划的社会经济特征,综合进行整体规划的原则;③以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3.2采用与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高效配置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林

在生态经济林建设中,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适乔则乔、适灌则灌、做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化、最优化。要采用与各地生态环境条件的高效配置模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如:在大巴山北坡的低山地带、汉水谷地,选择茶、桑、漆、油桐、板栗、杜仲、香椿、花椒、山茱萸等经济树种,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既可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又可防止水土流失,还有助于农户脱贫致富,具有良好、可靠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3]。

3.3营造有利于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1)加强和完善与产业化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包括:

大力推广适宜各地条件的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加强引导和示范;建立规范有序的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广大林农群众的教育培训。

(2)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调控和管理,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对于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强管理,统一领导,对经济林发展须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对于不适宜开发经济林的地段,要坚决予以制止,避免引发生态问题。

(3)客观调控政策创新。调控重点要由一般农户向规模基地转变,调控方式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调控策略要由小而全、大而全的均衡调控向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非均衡调控转变。

3.4加强宣传教育 , 使广大群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山区出现的乱砍滥伐林木、乱烧山的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究其原因一是权重自身环保意识淡薄,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其中群众思想上的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最为严重,因此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结合本地区或其他地区的生态危害的实例,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不仅存在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着统一的一面,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环境保护既为了人类生存环境更加舒适美好,又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解决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环境威胁所采取的所有行动,环境监测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科学的数据计算获得环境指标,由此来判断环境的质量水平以及受污染的程度,提供给相关部门作出决策,制定正确的政策,是环境保护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和科学保证。

1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在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相关的监测,国家有关部门就能对一个地区的功能区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核定,并发放排污许可证,实行的原则是超量减排,削减交易。

1.2在排污统计与征收排污费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通过相关的统计,对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排污量进行估算,根据单位具体的排污情况来征收排污费。

1.3在制订环境标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基础就是生态基准以及人体健康的基准,制订此标准主要是依据环境目标的需求及各种环境的不同功能与技术的可靠性。

1.4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监视与监督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以便对环保的法律法规进行落实。除此之外,环境监测还把一个地区的环境状况充分的反映了出来。

1.5在纠纷仲裁中所起的作用,在生产的过程中,也是有可能发生环境污染的事故,这需要相关的仲裁监测来处理,进行实地的取样并加以分析,才能对污染来源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有效的避免生活或经济上的损失。

1.6在科学的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第一生产力就是科学技术,包括节能科研以及工艺改革的环境监测等。如果把这方面的环境监测做好的话,对于科学研究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加强环境监测发展的措施

2.1完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要解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和保持当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监测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多种举措并举,全面带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在改革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要进一步明确环境监测各岗位上的职责,加强质量监督和考核。要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工作,确保数据监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判断监测范围的环境危害是环境监测的重要任务,监测需要依据危害的大小作出判断。对危险信号的预警是监测工作效率的重要体现。要健全和完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根据危害等级做好预警等级分类。工作中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作出预测警报,为做出处理方案,采取正确治理措施提供第一时间的依据。

2.2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工作应该严格按照《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执行,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加强检查和抽测,严肃处理监测过程中弄虚作假、谎报数据、修改数据等失职读职行为。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管理,支持监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创新行为,加强环境监测与其他各项环保政策的合作。

2.3实现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环境监测中。环境监测鼓励各级监测部门在监测工作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之前要经过验证后方可使用。仪器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监测中使用的仪器相对落后,监测仪器不足及老化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为中小企业生产的中低档仪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监测仪器寿命、降低监测仪器的制造成本、保证其使用性能,是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 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实现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可以掌握各种污染物的变化动态及趋势;其次,提高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同时,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最后,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和连续自动化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五是生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4建立国家级监测网络及改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应包括环境各要素监测业务网络(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固体废弃物等监测网络),环境管理监测网络(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以及监测信息网络(包括在线监控、数据报告、数据传输等)。 构建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有助于环境监测工作向着全面化、精确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其次,监测网络的构建能够更好的掌握环境质量情况,对于及时发现环境问题、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状况起着积极作用。我国环境监测的工作任务比较重,且工作量很大,如果单靠使用现在的设备和手段难以满足,只能通过深入地改进相关的监测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使其更加简便、灵敏、快捷,才能够从根本上改进和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2.5环境监测队伍实现专业化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实现环境监测事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更离不开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专业人员。各级环境监测站应加强对环境监测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加强综合分析、实验室分析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各级环境监测站应努力在培养方案上创新并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反应迅速的环境监测队伍。首先,要求监测队伍提高应变和机动能力,能够对突发重大环境事故做出迅速响应;其次,要求监测队伍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科学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环境监测是技术执法和技术监督的过程,监测队伍是否具备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当前环境监测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对工业污染源的监测,而是走向了一个更大的环境监测。监测的对象不只是对环境质量带来影响的污染分子,还有对生态以及生物变化的监测。监测环境污染物一般不仅仅是对它的成分与含量的测定,还要对它的结构、形态以及分布的规律进行监测。对于生物污染以及物理污染的因素也要进行相应的监测,唯有如此,才能对环境污染进行全面的确定,才能作出准确的环境质量评价。同时,环境保护早已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根据时代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稳步发展,环境的监测已经成为保护环境的关键一环,我们要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将有关资源科学分配,使环保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奚海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 06

第7篇

[关键词]旅游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前言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旅游业的兴起,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携带家人去外地旅游,不仅放松了心情,充实了生活的乐趣,对生活充满了美好希望,而且对于旅游地来说,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扩大了当地的声誉,实现了社会的整体效益。然而,目前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还不规范,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旅游中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当地人们的生活,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续发展观的理念。旅游业发展的如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旅游业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旅游中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保证和谐的自然环境。

2.旅游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旅游中的环境概念指的是在旅游活动区域内存在的各种地理自然因素的总合。旅游环境包括旅游目的地区的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包括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当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等。大自然赐予人们美好的自然环境供人们享受,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环境不仅是人们的物质源泉,也是人们的观赏旅游对象。古往今来,人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去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关,把它作为消遣娱乐的一种最佳方式。人们或是流连忘返于清溪碧流之间,亦或是陶醉于奇山异峰中,亦或是在滨海沙滩独步旅行。大自然的幽静和鸟语花香吸引了人们不由自主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出去走走,感受自然的神圣。正是良好的自然环境保证了人们生活的高质量高水平。设想人们如果生活在一个垃圾满天飞、烟雾笼罩的自然环境下该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形。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是自私一味从自然索取,特别是商业运作的旅游产业,把旅游作为经济活动,不断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环境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旅游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名胜古迹的污染和损坏、动物资源的灭绝、人文景观的破坏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导游对游客的引导不够,更主要的是游客自身的环保意识单薄,大量游客的涌入,造成旅游地区资源的紧张,高密度的集中人群影响了当地人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特别是外商投资旅游地区,由于不了解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开发中不尊重自然规律和当地的文化风俗,造成当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条件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如何处理好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旅游业界乃至全民思考的问题。旅游中的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投入和帮助,需要发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中。

3.旅游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设计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旅游业关系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多方面的发展。目前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开发商为了快速实现经济效益,在开发中没有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急功近利,对资源的浪费严重,停留在低层次的资源开采,而不是高层次的文化发掘,因此使得保存上百年的自然景观破坏。开发商对旅游业的开发以沉重的环境为代价,没能充分考虑开发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表现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例如乱扔垃圾、在名胜古迹上乱刻乱花等。大批次的游客进入导致当地的资源紧张,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公共设施的破坏等。

4.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4.1健全我国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旅游业要得到长远发展,首先要立法,从法律上来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确定旅游业的法律地位。一方面,政府部门根据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通过法律的制定约束旅游产业,规范旅游产业的开发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不断补充调整。另外,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专门负责解决旅游业中的环境破坏问题,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4.2对旅游地区综合治理

旅游业要发展,势必会造成旅游地区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如果无法避免破坏的发生,我们就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危害。对于旅游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汽车尾部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对于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要求搬迁甚至是关闭。对于旅游地区的噪音污染,和施工队协商保证在人们的正常休息时间停止作业。对于河流的污染采用生物手段解决。。’

4.3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要保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就要求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昂增加科技投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开发为现代的高科技开发。让现代化的技术和通讯手段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事还要求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强化环保意识,提倡环保清洁能源的使用,推行绿色产品的消费。通过综合治理手段,保证旅游业发展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第8篇

关键词:环境 生态 发展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城市,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一、环境总论

1.环境概述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必要条件之一,起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体现为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

2.环境的主要功能

2.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

2.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人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

2.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

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

3.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3.1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

3.2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3.2.1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

3.2.2环境污染与干扰

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人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人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

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

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人多产地,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台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1.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人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要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

2.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建设生态型城市

1.建设生态型城市是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设生态型城市,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生态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是对城市生态要素的综合整治目标、程序、内容、方法、成果和实施对策全过程进行规划建设,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调控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就目前我国的总体情况而言,城市化已进人了“快速阶段”,城市建设、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但是,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也存在不少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缺乏远景规划和生态规划。因此,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我国在新世纪城市建设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2.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一是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二是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也就是强调人的社会目标和为实现社会目标所发挥的社会生产力决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承载力;三是要把环境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四是要把生态恢复和修复作为突破口;五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途径。

3.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构想

近年来,我国的北京、天津、长沙、宜春、深圳、珠海等城市都在开展生态城市的研究与试验。根据这些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步经验,生态城市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结构建设上,一是要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相比,工业用地仍然偏高,而城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严重不足,城市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在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中,应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疏解建筑密度。近年来,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增加,为城市面貌增色不少,吸引了外资,也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但由于发展快,不透水性面积增大,有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由于建筑密度偏高,增加了能耗、水耗、交通流量和地面不透水性面积,也增大了热岛效应,城市原有地表排水沟道水系被大量污染或堵塞,影响了防洪排涝能力。二是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总量和密度。三是要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四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五是要加强绿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

其次,在功能建设方面,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城市物质循环。二是要建设快捷的信息流通系统。

再次,在城乡生态关系的协调方面,一是要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优化城乡空间。二是要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三是要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第9篇

关键词:生态水泥;废弃物品;环保;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ement is a kind of use of various kinds of waste products, for exampl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waste, residue or is the city garbage as an original combustible materials made of cement. This study is th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ecological ce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ement some existing problems of simple analysis and inquiry. In the end the conclusion: our country in the cement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cement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especially in big cities the cement industry gradu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ement can still improve in the use of resources, protec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o, for ecological cement of the research will constantly strengthen.

Keywords: ecological cement; Discarded objec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筑材料在众多的人工材料中无论说是产量还是用量都是最多的,它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也是最为严重的。因此,建筑行业必须在保持国家经济稳定和满足优质建筑的同时,实现坚持建筑行业以及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研发最生态、最环保的建筑材料。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其中“S-863”是最为醒目的一个,其对于一些环保的建筑材料研发的解释就是“采用最新最先进的研究技术,大力开发生态建筑类材料”。这样的计划战略目标在于,在新世纪新时代解决中国庞大人口的高品质居住建筑用材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大量减少建筑类建材对环境保护方面增加的负担;大力研发生态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提高生产技术;开展一些应用建筑的示范工程,最终使得建筑行业和建筑材料业等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并促成产业链的发展。

生态环保建材作为大类材料,包含的基本特征有:其生产的原料用到的天然资源比较少,大都采用的是一些废弃的材料;其宗旨是要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涵盖多种的特殊功能(减小噪音,调节光亮,调节温度以及防火等等);其原料可以循环再利用,是一种无污染的,不给环境造成负担的废弃物。建筑行业最大的一类分支就是水泥,也是不可或缺的分支。生态水泥具体来说定义就是采用各种各样的固体废弃物例如一些工业用的废料,残渣,或者是生活垃圾等作为其制造的原燃料,最终制成水泥。这样的水泥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的同时,努力平衡了能源利用与环境共存共发展的目标。在新时代,它就是建筑业要生产技术需要努力发展的大体方向。然而,生产此类建材的基本条件和目标应该是:1.原燃料利用的时候,废物利用率一定要达到标准要求。2.在生态水泥的生产过程中,确保水泥本身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的污染。3.整个过程一定要是采用回收循环系统。4.确保产品要能广泛得到应用。

二、国内的水泥的生态回转处置优势

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偏向资源消耗型的,这样一种模式就会产生很多废弃材料。根据我国环保统计,国内的废弃物的排量每年都会达到6亿吨,所以想要解决大量废弃物的方法就是综合调节、利用、处理剩余的那些未完全分解或者是不完全燃烧引起的有害气体物质。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二次污染。与焚烧技术相比,水泥的生态回转处置废弃产品就具有一定的优势:焚烧温度比较高,有机物的破坏就会更加彻底,废弃物的燃烧更加彻底。就环保的能力来讲,水泥窑在负压的情况下进行,那些有毒气体无法溢出,除尘效果更好。最重要的是,在水泥窑中,焚烧的废物残料掺入水泥熟料之中,却一点也不会影响水泥的质量,这样就可以彻底焚烧,却不会引起二次污染。水泥窑可以将废弃料中的重金属元素都限制在熟料中,限制扩散。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测试,专家发现水泥回转窑的优越性远远超过焚烧炉。

三、生产生态水泥的注意事项

大部分水泥厂在处理废弃物方面有两种措施:废弃物水泥作为原料或者是作为燃料。例如,造纸的焚烧会和河道的淤泥或者是一些矿渣,废石膏等可作为原料;而废弃轮胎,没用的橡胶或者是费油等可作为燃料。

基本来说,生态水泥的生产过程与普通水泥的生产是差不多的,一般是:制备生料、煅烧熟料、以及最后制成水泥。但是,生态水泥制造有其特殊性,所以要注意以下方面:

1.水泥的代替原料是废弃物,所以化学成分不是很稳定,易离散。因此,在稳定入窑生料的时候要注重原料的预均化以及生料的均化,这样废弃物才能使其不安因素波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水泥的代替燃料也是废弃物,所以在生产时要注意废弃物的生产方式和投入的时间、位置,这样废弃物才能完全燃烧。

2.一些固体的废弃物很可能含有大量的氯或者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在生态水泥制造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分离,剔除以及封存那些不稳定物质。生态水泥的制造厂必须要控制排放物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硫、氯化氢以及二恶英的含量,达到标准排放量。很多情况下,废弃料中含氯的成分比较高,这时就应该将原料废弃物直接投入到窑中进行煅烧,或者采用适当的旁路防风举措才应对预分解窑:在800℃的时候原料中的二恶英才能完全分解,而窑内的一些废弃就应该用冷却塔冷却至250℃,这样就可以防止二恶英重新出现。

3.重金属也是固体废料中的常有物,如果技术需要回收就要在生产线中设置重金属的回收程序。

四、总结

目前,我国的水泥制造厂在有毒气体和有害废弃物的利用、处置还不够先进,在废弃物的传运、收纳以及焚烧过程中防护不到位,就会引起废弃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并且,工厂在废弃的排放和环境污染方面的控制也没有符合标准。由此可见,生态水泥的发展在我国仍然是处于欠发展状态,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可原来的一些法律法规又缺少了时代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不高。

在未来生态水泥发展之中,水泥制造厂在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工业废物的时候就要严格按照规划的法制途径,而国家必须要努力建立严格的环保规范条例,加强质检工作,使得废弃物的利用与生态水泥的发展和利用要平衡,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 聂永丰,董保澍.中国固体废物管理与减量化.环境保护,1998(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