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6:00: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产业的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供给角度:边际成本递减
经济学家布赖恩·阿瑟区分了适应两种不同报酬规律的经济世界一种是马歇尔的报酬递减的经济世界,一种是存在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报酬递增的经济世界。他认为,这两种有着不同运作规律的经济世界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为补充。传统经济受资源稀缺性制约,成本曲线下降到一定点又呈上升趋势。而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中,多数产品的开发、研制、促销均需要大量初期投入,但是一旦投放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随着产量扩大,边际成本趋于下降。因此,信息产业的边际成本递减成为一个不同于马歇尔经济学中重要定律的经济特征”,。从供给角度来说,促成信息产业中边际成本递减的因素主要有
首先,信息产业中知识资源具有累积性。信息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人脑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大规模物质资源的消耗。另外,在信息产业中,软件业的发展将逐渐上升并超过硬件制造业。这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是完全不同的。工业发展依赖大规模地开发物质资源,使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等矿藏资源日益减少,以致20世纪70年代终于爆发了所谓的“能源危机”。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带来这样的问题,反而降低了物质资源的消耗。由于知识生产的特点,新投入的知识在水平上会超过原有的知识,知识增加的结果是边际成本递减。
其次,信息产业中的学习效应突出。学习在信息产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用知识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在传统制造业中,生产技术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用“显性的”规则固定下来,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而在信息产业中,生产技术的发展仍在探索之中,人力资源、技术能力是一个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学习效应成为先入市场企业显著的竞争优势。学习速度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加快,工人、经理人员、销售人员和消费者都会将已得到的经验用于制造越来越好的产品,某些改进可能是质量上的提高,某些可能用于降低成本,还有一些则是了解了消费者真正需要。有许多方式可以改善生产、市场营销、维护与服务,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决定了学习速度。学习如何降低成本,进而如何降低价格,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方面。因为成本降得越快,价格也能降得越快,低价格引起销售量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则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扩大。
最后,信息技术产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固定成本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信息技术产品必须达到最低的投资限额,才能实现产业化并立足于市场。进入信息产业存在一个基本的所需资本数量级。如进入个人计算机、磁盘驱动器制造业,大约需要1000万~1亿美元的投入;而进行大规模的企业电话系统生产,则需要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实力。同时,大多数信息技术产品具有低边际成本的特征。耗资千万美元的巨片,刻一张光盘拷贝不到1美元。可见,一旦信息技术产品达到所需的市场规模,再增加产量所增加的制造、销售和支持的成本将大大低于传统产品。
二、需求解度:网络效应
在相关文献中,网络效应被定义为一个用户消费一种产品所获得的效用随着使用该产品用户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法雷尔和沙劳纳把这一定义扩大到了购买兼容产品的情况。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网络效应是指当采取相同行动行为人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产生的净价值增量”,。在Internet中,网络效应具体表现为“梅特卡夫法则”。该法则认为,Internet的价值与连接到该网络上的人数的平方成正比。在这一定义中,“网络”无论是物理的,还是虚拟的,都由以共同技术标准为基础的产品用户和供应者构成。
网络效应这一概念实际上揭示了用户数量与产品价值之间的正反馈关系随着购买和使用同一种产品用户人数增加(即网络扩大),该产品的价值上升,反过来,产品价值的上升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网络进一步扩大)。因此,有的学者如夏皮罗和瓦里安把网络效应概括为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规模越大,产品价值越高(而供应方规模经济则是:供应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小)。具有这种正反馈的产品“网络”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有形链路(如电缆)或无形链路(如用户界面或合同)把互补的组件或用户连接起来。
网络效应形成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前文提及的信息技术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是网络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部分信息技术产品需要大量的前期研究开发投入。这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昂贵,然而生产此后的产品的成本(有的为复制成本)则非常低。因此,信息技术产品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结果,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收益增加。第二,消费者预期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同一产品,才能使这种产品被更充分地利用,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在竞争初期,两个或几个竞争对手在市场中势均力敌,由于种种原因决定的消费者预期在此时将起关键作用。符合消费者预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厂家会成为市场的最后赢家。第三,下文将要讨论的信息技术标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技术产品多是相互作用的技术群的一部分,没有标准就难以竞争,难以生存。因而彼此间的兼容性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在某一类产品甚至不同类产品间确立标准,而标准的确立又要求一定的用户规模和市场力量。这种必要性与网络效应的产生便相互促进和影响。
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其高度为生产商的边际成本,也是厂商能够承受的价格下限。需求曲线为峰形曲线,它反映随着产品用户群规模的变化,新用户相应愿意承担的价格,即边际支付意愿。该曲线前半段的上升来自于网络效应带来的用户边际支付意愿的上升;后半段曲线下降则是由于信息技术产品在上市之后竞争逐渐加剧,同时产品内含的技术逐渐成熟、过时,因此用户的边际支付意愿最终也将下降。
三、高转移成本:用户锁定
信息技术产品多处于某个系统中,单件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用户在购买了某件产品之后,通常还要购买配套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学习产品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此时,一旦用户向某种特定的系统中投入各种补充和耐用的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锁定程度的高低与早期的投入即转移成本有关。投入越多,则锁定程度越高。从长期来看,新技术取代旧技术、老产品升级到新产品是必然趋势。但是何时升级,升级到哪一代产品的决定权在用户手中。在老系统还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如果采用新系统带来的价值增量不能抵消转移成本,那么用户将会继续观望等待。但更新信息系统的转移成本通常是惊人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改变软件环境代价十分昂贵。一项研究表明,像SAP这样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安装成本是软件购买成本的11倍。其他的成本还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咨询、重新培训等等费用。如此巨大的转移成本使得频繁改变产品供应商几乎不可能。一旦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因此推迟更新,那么既而购买的补充产品将使其“越陷越深”,这对于用户非常不利。而对于提供信息技术产品的厂商来说,消费者较高的转移成本却提供了获取长期利润的机会。因此,当存在高转移成本时,厂商对用户的争夺将非常激烈。后者一旦被锁定,就成为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厂商甚至会不惜以成本价甚至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然后从互补产品的销售中赚取利润。
四、市场竞争优势:控制标准
在传统产业领域,技术更迭缓慢,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分离。而对于信息产业来说,经济效益更多地取决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信息技术标准逐渐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在国外出现一种新的理念: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典型例子是美国高通公司,由于它在CDMA领域拥有1400多项专利,并使相关的标准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国际标准,现在这家公司如日中天。可见,虽然企业在技术、产品、价格等诸方面可以大做文章,但决定竞争胜负的制高点还是标准。那些一流的信息技术企业就是一批能够创造和制定信息技术标准或规则,让别人去追随、去遵循的世界级领先企业,它们通过创造和运用标准或规则获得超额利润。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抢占世界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政府也于2009年开始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七大产业列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表明,在赶超先进国家的过程中,其他国家的技术突破不是来自于传统产业部门,而是来自于新兴产业部门,因此,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好坏对未来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还没有较全面的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财务绩效的研究,而财务绩效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直接体现,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绩效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将为找出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性内外因素打下基础,对企业完善自身经营策略和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财务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金融界、搜狐财经、中金在线、中国资本证券网、东方财富网等财经网站2013年7月所列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共501家企业),以国泰安(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2012年的财务绩效(排除了个别极值)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财务绩效衡量指标
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指标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股东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风险水平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这些指标能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取了以下常用指标的数据(指标中的B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与期末值的平均值;A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
1.盈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B)、净资产收益率(B)、长期资本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2.发展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A)、固定资产增长率(A)、总资产增长率(A)、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A)、利润总额增长率(A)、营业利润增长率(A)、营业收入增长率(A)。
3.营运能力衡量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B)、存货周转率(B)、应付账款周转率(B)、流动资产周转率(B)、固定资产周转率(B)、总资产周转率(B)。
4.风险水平衡量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综合杠杆。
5.股东获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普通股获利率A(每股股息/每股市价)、普通股获利率B[(每股股息+期末股价-期初股价)/每股市价]。
6.偿债能力衡量指标。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B[(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长期负债比率;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度比率、现金比率。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
(一)盈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企业盈利能力在201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下降。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代表性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09-2012年间除新材料产业公司在2011年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外,其他行业盈利能力均在201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下降,除生物产业每年盈利能力差别不大外,其他产业公司在2010年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后都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2012年更是如此。
2.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好于大企业。2009-2012年,中小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下同)的盈利能力要好于大企业(沪市和深市主板企业,下同),但多数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在2010年后都在下降。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比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大,而节能环保、新材料行业中的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大。
(二)发展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企业利润下降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09-2012年间,多数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正数,但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为正的企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此外,只有少数企业(低于50%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为正数。这表明尽管在此期间大多数企业的股东权益、资产和营业收入都在增加,但很多企业的利润却在下降,这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各产业的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有下降趋势。就总体均值而言,除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有增加趋势外,其他企业的多数指标都有下降趋势,这表明尽管多数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在下降。
3.利润结构不合理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就总体均值而言,尽管多数产业的企业总利润在增加,但时间营业利润增长率却为负数或小于总利润增长率,这很可能表明企业来自主营业务的利润在下降或在总利润中所占比例在下降,利润结构的不合理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没有明显关系。2009-2012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各项发展能力指标各有高低,没有明显规律表明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的关系。
(三)营运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产业的营运能力有所下降。2009-2012年,虽然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除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外)的应付账款周转率都有所降低,但其他指标基本也在降低,这表明虽然多数产业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有所提高,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总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则降低,综合各指标后,多数指标都显示除生物产业营运能力变化不明显外,其他行业的营运能力均有所降低。
2.大企业营运能力总体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2009-2012年在绝大多数产业内,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均大于中小企业,而大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则大于或等于中小企业(除新材料产业外)。这表明,总体而言,大企业除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比中小企业低或基本持平外,在其他方面的管理效率一般要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都显示大企业的营运能力要好于小企业。
(四)风险水平的主要特征
1.各产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都较小。2009-2012年,各产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都较小。财务风险略有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产业;略有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生物产业的财务风险下降幅度相对稍大;财务风险基本保持不变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经营风险有所上升的企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经营风险变化不大的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营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
2.各产业总风险有升有降。2009-2012年,总风险有所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略微)、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总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略微)、生物产业、新材料。
3.多数情况下,各产业内大企业的风险及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高于中小企业。2009-2012年,各产业内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特别是总风险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且各产业内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一般也都大于中小企业。
(五)股东获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1.就普通股获利率而言,各产业内很多企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在下降。普通股获利率B2009年最大,此后有大幅度下降,2011年达到最低,为负值,虽然2012年有所恢复,但仍远低于2009年水平。尽管各产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在发放股利,且发放股利的公司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很多公司股价在下降,导致自2010年起很多股东的每股账面价值还是亏损。
2.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多数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为正,但每股收益为正的公司比例则略有下降,而每股净资产为正的公司比例基本不变。总体而言,2009-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收益在下降,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净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涨有降,而新能源汽车的每股净资产在降,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这些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总体有所下降。但生物产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都在增加,股东获利能力也有所增加。
3.中小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一般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每股净资产均高于大企业,每股收益也基本都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而普通股获利率(A)则与企业规模关系不明显。这很可能表明,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要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
(六)偿债能力的主要特征
1.总体而言,各产业的偿债能力强。
(1)各产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强。各产业资产负债率四年间变化不大,且基本都处于较适宜的水平或较低水平。其中,新材料产业的资产负债率最高(52%-57%);其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51%-52%)和新能源产业(48-52%);再次为高端装备制造业(44%-50%)和节能环保(43%-50%);资产负债率最低的为新一代信息产业(33%-39%)和生物产业(32%-34%)。这表明,企业的资产大大高于负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强。
各产业的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均小于1,比率较高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分别约为95%、60%、65%、63%)、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约为86%、44%、37%、517%)、节能环保(分别为74%、49%、46%、49%)、新材料(分别约为62%、40%、19%、45%),这些产业的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均比2009年有较大下降;比率较低的产业包括生物产业(分别约为17%、10%、21%、18%)、新能源汽车(分别约为15%、30%、25%、42%)、新一代信息产业(分别约为17%、13%、19%、15%)。这表明,各产业用营运资金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强。
各产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各年均大于1,新一代信息产业利息保障倍数各年都在9-20,生物产业在9-14,新能源汽车在6-18,高端装备制造业在6-15,节能环保在7-10,新材料在6-9,新能源在5-8。这表明,各行业偿还利息等财务费用的能力很强,尽管一些产业在2010年后利息保障倍数有所下降,但仍远大于1,依然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
各行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新能源产业为23%-25%,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为19%-21%,新材料为16%-18%,新一代信息产业为11%-15%,生物产业为6%-16%,新能源汽车为8%-12%。这表明,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较小,企业长期偿债压力较小。
(2)各产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各产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各年间都变化不大,且各产业用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现金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都较强,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其中最强的是生物产业(三个比率各年分别为2.0-2.4,1.5-1.8,0.8-1.2);其次为新一代信息产业(1.8-2.0,1.4-1.6,0.7-0.9)和高端装备制造业(1.8-2.0,1.3-1.5,0.5-0.6);再次为节能环保产业(1.4-1.8,1.0-1.4,0.4-0.8),新能源汽车产业(1.4-1.5,1.1-1.2,0.4-0.5),新能源产业(1.3-1.4,1.0-1.1,0.4-0.5)和新材料产业(1.3-1.5,0.9-1.0,0.3-0.4)。
2.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除生物产业外,各产业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利息保障倍数基本都低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各年都高于中小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
2009-2012年间,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各年基本均高于大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高于大企业,但也可能说明中小企业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2012年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股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风险水平、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数据发现,2010年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普通股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的风险则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基本都较小;各产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都较强,但这也可能说明企业对负债经营所带来的优势运用不足以及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较低。因此,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0年后财务绩效有所下降。
此外,除发展能力外,企业规模与其他财务绩效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总体而言,大企业的营运能力好于中小企业;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很可能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但就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而言,中小企业的股东获利能力大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好于大企业;风险水平低于大企业;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好于大企业(当然也可能说明中小企业对负债经营的优势运用不如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表明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财务绩效好于大企业。
参考文献:
一、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
(一)互惠共生性
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交互过程。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依靠自身生产所有有关知识和拥有各种相关资源,去完成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为了减小风险、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集群中的每个企业都只能从事创新增值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性工作,实现专业化分工。集群内的企业或机构由于创新空间的扩大、创新风险的降低与分散、创新周期的缩短等原因,形成集群内的创新共生体。作为集群合作创新的参与者,虽然是相互平等的独立主体,但一旦加入创新网络、嵌入创新集群,其行为就要受到集体创新目标的引导和制约,形成基于创新依赖的各个网络结点。共生能产生大量剩余,从而使集群内创新网络的参与者取得合作的好处而增强各自的实力,进而获得集群外的竞争者无法得到的创新优势。
(二)竞争协同性
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协作是创新集群的一种主要创新力式。企业空间的集中,提高了竞争强度,同行竞争更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和降低成本,形成了集群的竞争协同性。集群内的企业尽管存在创新的相互依赖,但逐利是企业的本性.因此群内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而且这种竞争遍存于集群的各个角落。竞争使企业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高度的警觉性和灵敏性,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如果没有有效的竞争,集群将难以生存。然而,这种竞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一种协作竞争。在集群合作创新模式下。企业更注重与其它企业的互动关系,共享信息和知识,集体学习成为创新的动力。因此,协作在这种模式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恰恰是集群合作创新的本质特征。产业集群内协同的互动机制会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的流动,缓和各经济主体的矛盾,为水平或垂直型公司创造合作与信任的空间,从而推动集群合作创新的深化。协同性是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组成部分不具有的新的功能。因此,协同性产生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的“l+1>2”现象。竞争与协作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是这种矛盾统一体推动着集群的发展与创新。
(三)社会根植性
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是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性特征。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是指集群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于当地社会关系、制度结构和文化土壤之中。集群合作创新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产业根植性)、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地理根植性)、共同的创新文化(文化根植性),这是创新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对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植性从根本上强化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显现了生产活动的独特性及随之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特色性。由于集群企业内部成员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深深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制度和空间背景中的单元,其创新过程也根植于当地复杂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中,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正是依赖于这种根植性而强化了产业集群创新的路径依赖。
(四)知识资源互补性
在资源主导的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的优势是由所处区位、生产活动所需资源以及运输成本决定的。在资金主导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市场优势区位是由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决定的。而在知识主导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市场优势是创造型人才和产业组织的创新机制决定的。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任何一个企业变革的步伐,创新对企业外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大量缺乏正式研发职能的中小企业,外部知识资源是其创新的主要源泉,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与各种机构之间的合作。随着创新中复杂性、成本以及风险的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市场调节的联系(如设备采购、技术许可)外,提高企业间网络化和合作的价值,以减少可能的风险和交易成本,激励企业间的大多数伙伴使用互补性的知识和技能。当用户、供应商和分包商以及企业交流信息并进行相互学习时,强化了包括创新过程中的企业间和其他机构成员间,如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和公共研究试验室、咨询和技术服务商及管理机构的相互作用。
(五)创新组织的开放性
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沟通和交换以维持其生存及发展,产业集群的创新是一个向集群内外开放、主体间互动、整体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集群式合作创新网络与集群外的其他组织有着密切的开放性联系,集群内的合作创新网络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组织关系,当其中的一种联系变得无效时,这种联系将会被一种新的联系所取代。开放性说的也是产业集群内部整合与外部链合特征。产业集群的形成演进,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得,不仅有赖于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频繁有序的互动、生产要素的交流、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及柔性制度的渗透来达到内部的有机整合,而且要求集群网络的各个节点不断与区域外的网络节点发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结,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开辟新的市场,拓展区域创新空间,以获取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完成集群外部的合理链合。这样,集群在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呈现出组织开放性的特征。产业集群能够保持创新网络与外界资源的互动,尤其是对国内外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保证创新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最新变化,提高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对接能力。
二、产业集群的创新效应分析
(一)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由市场的需要引起,企业通过组合各种创新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并进行生产,最终进行商业化,当它商业化成功、企业取得利益时,这项技术创新才算成功。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
交易费用。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产业集群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集群作为新经济形式下一种极具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产业集群为创新域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二)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
基于分工,交易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依托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产业集群通过内部成员间以及成员与集群外部的交易,使产业内(间)分工细化与知识的溢出相得益彰,推动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其生产产品的高度相关性,使其交易成本降至极低,从而使产业集群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可以无限发展的“大企业”。集群内企业的深度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规模可以很小,这样,实施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少。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日益专精于某一项技术,使得每个企业负担的技术创新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创新活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动的交易成本,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比集群外的要低。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三)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网络形成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个行为主体(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反映了集群中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信息、技术、资源在网络内部不断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不仅产业集群内的同类企业之间要形成一种网络关系,更重要的是与非同类企业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网络关系。在产业集群内,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及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者,不仅可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为企业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中介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分担创新风险等,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
关键词 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趋势
2012年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特殊时期,这是因为全球经济受到美国信用等级下调和国家债务风险的双重因素影响下,而且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是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的,但是根据IDC、Garter以及iSupli等市场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支出率增长了近5.7%。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其它生产领域的整体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通过调整市场结构来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这样才能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可以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在本质上就是研发和生产电子设备、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以及仪表的工业,其生产范围涵盖了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表以及电子专用设备等,所以从产业链角度可以将电子信息产业划分为终端产品、电子中间产品、配件以及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主要包含通信、计算机及外设、软件、数字视听、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LED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产业链,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范围广、影响大,由于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受到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逐渐透露出产业全球化、产品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等特点,同时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现阶段国际产业组织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同时也使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分布由梯次投资开始转向直接投资。再者,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始向电子信息产品的品牌、服务以及市场份额等方向转变,核心技术和品牌服务已成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在新时期势必要向全球化和产品区域化进行转变。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技术、品牌服务以及生产规模的低成本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而随着国内市场中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加,是否能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来强化生产成本控制,已成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是否可以获取市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1生产规模化加剧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而且受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化特征影响使其生产规模化会不断加剧,最终会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加入到传统制造业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可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可以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服务化方向发展,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在新时期可以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对实现传统制造的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2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无法脱离高新技术的支撑,而高新技术的更新速度与创新速度一直相对较快,电子信息产品在新时期研发中所使用的技术种类也随之增加,同时电子信息产品在研发中受到消费个性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新时期开始向着个性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子信息产业在新时期要不断向更细小、更精密化的集成电路发展。
2.3电子信息产品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世界各大电子产品制造商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开始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终端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便使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很多电子信息企业开始与计算机软件设计企业进行联合开发,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电子硬件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较为落后,但是随着各生产领域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使这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其它行业的联合运作模式正在不断建设中。
2.4产业界限化正在逐渐减弱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其在机械、汽车、能源、交通以及建筑等领域中的衍生电子信息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这使电子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界限化特征正在逐渐减弱,虽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但这些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其在新时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电子信息产业在核心技术、市场需求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开始呈现新的趋势。
关键词:信息产业;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实质就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即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这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但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步调不一致,某些产业部门首先突破,然后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渗透和诱发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应是那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较高的技术含量的产业;有利于产业技术装备更新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行业生产格局,并且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进程。
一、 信息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信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对于何为信息产业还未形成一致看法,美国学者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生活、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1]所以可以把信息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搜集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 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本质就是收集信息,生产和经营信息为职能的产业,其特点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它由许多新型的知识、技术、智力型企业组成。是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高技术产业,正是由于劳动对象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这种产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说其它技术是人的体力的延伸,则信息技术则是人智力的扩展,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专业的高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也需要专业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
2. 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因而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例如,20世纪发明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都是以高度创新性为前提的。同时,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它融合于各个产业部门,因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信息产业还催生了一些“边沿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3. 信息产业是产出高、效益好的高增值产业。信息产业是集资本、技术、知识于一身的产业,随着资本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例如,1997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并正在以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高产出,而且还促使规模经济的行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增值率就高。下表是1997年世界前8位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信息产业的研发费用较高,但是与其销售额相比,其所占的比重只有19.8%,所以信息产业是一种产出高、效益好的产业。
7. 信息产业的风险性高。前面论述的信息产业的高收益性是建立在高风险性基础之上的,其风险性表现在:第一,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研究和开发信息产品需要巨额的资金,并且由于创造发明成功率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投入有可能是血本无归,正是因为产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高风险性。第二,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①市场范围比较小,信息产品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不得不制定较高的价格,这就无形中限制了产品的市场范围。②产品的专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量。因为它们只适用于少数大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即使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因不符合特定需求而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5. 信息产业是具有高带动性的产业。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内部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等产业的发展。在部门外部则带动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高带动性,信息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产业,中等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6. 信息产业的时效性高。我们知道,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速度空前;计算机的发明虽不到50年,但现今第六代产品的研制已形成热点,微机出现才20多年时间,不仅设计工艺几经革命,而且新的机种也纷纷问世;特别是当前的数字技术革命正促使电脑、电信、电视等方面的技术走向大规模融合,使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二、 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加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边缘、交叉学科大量涌现,推动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体系,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部门的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2. 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改造原有的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改变生产模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来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所带来的效果。首先,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而其投资800万美元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后的第一年就为公司节约2.7亿美元的运行成本。其次,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成份的构成。据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说,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像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1/3,近年来,众多公司都在试图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来加速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最后,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能够集成整个供应链。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流程中,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信息产业是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主体的产业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渗透性强、经济增加值大等特征,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优先支持的产业形态。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攀升,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规模居世界首位;信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以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为代表,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支持,我国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等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加速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
新形势下经济杜会发展对大力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首先,经济杜会发展中形成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提高杜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等形成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其次,随着中国经济杜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红利的不断消失,亟需通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保证经济增长所需的劳动投入;再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最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工业化转型对信息化需求的深化,为信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1。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信息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研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支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
1.完善顶层设计。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战略的高度,发达国家积极加强信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美国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行动纲领》等信息产业发展的计划,抢占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日本先后制定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E-Japan和U-Japan计划,旨在分步将日本打造成信息产业的一流国家;韩国也通过《信息产业育成计划》、“网络韩国21世纪计划”等强化信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2.强化研发投入。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强化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也成为了发达国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即超过15亿美元的强度;韩国将信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大力促进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半导体的发展,对信息产业研发投入始终保持超过GDP的比重2.5%的高投入强度;德国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分别进行研发投入支持,并在政府财政体制之外积极拓展信息产业发展的研发投入支持体系。
3.提供政策支持。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对信息产业所属企业和科技研发创新机构的政策支持对于形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具有显著作用,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例如,美国在2006年制定的“美国竞争力计划”制定了明确的面向信息类企业的税收激励政策;又如,法国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向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对企业第一年研发支出的一半提供免税政策,以后年度新增研发投入的一半仍可享受免税政策;为了吸引人才,法国对于高技术人才股权盈利提供低税率政策征收所得税的政策优惠。
4.支持产学研合作。信息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创新过程复杂性程度的提高,有效的创新行为越来越建立在企业、高校、科技机构等网络化协作创新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发达国家大力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英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国家和区域的创新型项目必须由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申请;美国大力发展技术转让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链接各创新主体强化其合作;法国对科技工作者创办企业提供程序便利性,积极促进科研工作者和企业人员进行接触和交流。
5.推动产业集聚。集聚化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到一定形态的必然要求,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大力促进信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美国硅谷是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集聚区,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的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据统计美国有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出自硅谷,该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于区域毗邻斯坦福大学等高等学府从而具有了智力资本资源的便利性、高度发展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协同发展。此外,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为主要发展对象的英国剑桥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园也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
三、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在现代生产技术中信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发展以及工业化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某个国家、地区经济总量的主导型产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等其他综合性产业中都开始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链,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产业化。目前,国家经济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及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对信息产业的关注与把握将直接关系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并抢占未来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总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经济体(国家或区域等)人均产出水平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通常以GDP或GNP作为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随着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日益迫切以及集约式发展模式的实施,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更多地体现在经济要素利用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等方面2。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要素的利用效率等方面:
(一)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
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力主要是有生产资料及具有—定生产技能的劳动力组成的,其体现出了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者)之间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资料,其主要依附、渗透在传统的生产要素之中,可以对传统要素之间的综合能力可起到一定促进、优化作用,从而提升生产力的质量。若信息技术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则其可以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迅速拓展、渗透至各个生产领域,带动生产力的快速提升,最终提出生产效率,保障经济总量的稳步上升。
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进步本身可以刺激需求的增加,尤其在信息技术下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下降必然会带动消费量的增长。据美国ICT委员会统计分析,在2010年至2013年间,因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而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使得美国消费量增加率达到20%c以上。除此之外,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劳动者的需求,从而对劳动力的收入分配结构产生了影响。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推广应用,让很多资本开始关注信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进入到信息产业中,进一步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资本化。据相关报道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美国资本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内GDP增长率,这表明信息产业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推动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首先体现在信息产业贡献于经济总量的提升,据统计,近年来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保持在超过20%的高贡献率水平。信息产业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其高成长性,例如,2002年至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从1.3万亿元增至7.5万亿元,年均增速21.4%,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从51920亿美元增至6612亿美元,年均增速24.5%3;另—方面,信息产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即信息类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商品化阶段的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固定资本投入)相对较小,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较低、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从而表现为产业较高的规模性。
(二)信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
信息产业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群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快速升级的基础动力。在传统三大产业体系中,信息产业都是具有先导作用的驱动力,在三大产业现代化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由于信息产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实现广域渗透及信息资源共享,让信息资源的渗透性、共享性来为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服务。
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中,我们应该合理规划、挖掘、利用信息产业资源,根据我国基本国情适当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战略指向。无论是对于生物材料、新能源、光纤通讯、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对于机械、建材、石化、钢铁、煤炭、纺织、制药、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其生产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实现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需要信息产业的有效支撑4。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提升了知识、信息资源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充分贡献和高效配置;又如,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进一步丰富了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再如,机器人等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使得在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条件下有效补充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不足。
信息产业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基础,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开发、传播等功能,这些优势可以让信息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成为支柱性产业。从市场供给层面上来讲,信息产业的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且具有较强的渗透及市场传播能力。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信息产业将发挥积极作用,在未来国民GDP结构中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可降低产业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其必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三)信息产业提高经济要素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素。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传统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对物质材料、能量进行改良,也就是单纯性对自然界事物进行改革,而信息技术则是从人力资本元素出发,在对人类获取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加工后形成一个条理化的新技术革命,其所构成的经济发展要素必然会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在52现代经济要素中,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投入变量,在既定的要素投入强度下,产出水平越高表征要素的利用效率越高,或者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需要的经济要素投入强度越低表征要素的利用效率越高。信息产业提高经济要素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并促进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要素更有效率地组合,从而提高产出的在总体水平。由于信息产业自身具有的独特发展优势,也对资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信息产业能够将吸引的资本带入到经济产业体系中,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信息产业技术作为新型的生产元素,其可以渗透、依附于传统生产要素中,从劳动力要素角度来讲,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技巧是广为人知的,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劳动能力的高低将主要看对信息的收集、挖掘、利用程度,若劳动者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则可提升自身的生产技能及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其次,信息产业作为具有强大创新性的新型产业,通过对相关出产业的渗透、改造、升级,从而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机械等相关产业的智能化,机器设备的智能化在重构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进而实现了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和优化配置。近年来,信息产业的自身技术、产品及服务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及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为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以及经济、杜会效益,最终将促使我国产业有粗放型逐渐转化为集约型。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推广,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挖掘、开发、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提升了经济生产要素的效率,促进我国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在信息产业的推动下,生产要素效率提升、管理科学化也将更加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符合杜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规律,加快各项经济要素的合理规划、配置,最终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增长幅度及产业的经济、杜会效益。
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构建以集群形态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1.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创新能力是保障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网络化创新范式背景下各创新主体协同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创新的有效性。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能够提高创新过程的指向性、优化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信息产业发展中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应形成高等院校、科技机构向企业开放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创新资源,应深化涉及信息产业整体转型和升级的重大研发项目的企业牵头主导机制,应鼓励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共享平台5。
2.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美国硅谷地区高度发达的风险投资业证实了金融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等特征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信息产业发展中应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首先,针对信息产业的高风险特征,应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资形式,促进信息产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其次,大力发展政府引导下的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产业发展积极的形式,一方面实现政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型的产业发展基金增值服务促进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3.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产业发展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通过企业载体实现,为此韩国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支持三星等信息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应健全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首先,政府应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活动提供贴息,对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政策;其次,发起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降低资本市场门槛,特别应放宽企业债、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准入条件。
4.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经济体,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对于促进信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国际市场,一方面借鉴韩国和日本的经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大力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应注意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并注重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应用、转化,在先进技术转化过程中加强技术的再开发、创新力度;对于吸收先进技术的企业而言,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企业产业技术互动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从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实践“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信息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等国际化资本运作模式缩小关键技术与国外代差;在国内市场,结合信息化、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内需,大力促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的发展,建设国家资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配套保障协调机制,促进信息产品以及相关服务业协同有序发展。
关键词:现代社会;信息产业;发展;思考
我国信息产业的基本定义
对我国信息产业的明确界定是制定我国信息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前提。经济学家马克卢普首次从经济角度把知识的产生作出了如下的定义:“一类或者为自己所用、或者为他人所用而生产知识,从事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的机构―厂商、单位、组织和部门或其中的班级,有时是个人和家庭。”信息产品是主要为生产、传递或接受知识的有形产品,例如书写纸、报纸、期刊、图书、唱片、磁带、磁鼓、磁盘、用具和信息机械。信息机械指主要为产生、传递或接受知识服务的器具、设备、装备、机械。马克卢普的这一知识产生定义虽然不全面反映我国信息产业的全部内涵,但是可以为我们思考我国信息产业的范畴提供一种思路。
较之马克卢普对信息经济作出更为全面准确论述的是波拉特博士。波拉特博士不是把信息产品的生产、流通、服务看做是独立于国民经济其他领域之外的单独产业部门,而是渗透于农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通讯、公用事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服务业、政府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他较为合理地把从事信息活动的部门划分为一次信息部门和二次信息部门。一次信息部门是指那些属于其他产业内部的信息部门。这样的划分是为了便于计算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波拉特根据美国信息产业的具体情况把以下一些产业归入一次信息部门:知识生产和创造性产业,信息传播和通讯产业,风险经营、查询和协调产业、部分处理和传递服务,信息产品产业、部分政府活动和基础设施。而归入二次信息部门的信息活动包括:数据处理、广告、打字、研究开发、会计和图书馆服务等。信息工作者包括:知识生产者(例如科学家、工程师、律师、医生、计算机程序员),知识传播者(例如教师、图书馆馆员、通讯工作者),市场调查和协调专家(例如检索员、经纪人、营业员),信息处理者(例如秘书、职员)和信息机械工人(例如排字工人、印刷工人、键控操作员、电信员)。
笔者认为,运用波拉特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产业的现状作出具体的分析研究,从区别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性质的角度着眼,我国信息产业的定义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定义是一致的。 但是,鉴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工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从总体上说,社会信息技术落后,信息市场很不健全,公民的信息意识十分淡薄的实际情况。因而我国信息产业的基本定义又有跟经济发达国家很不相同的一面。承认这种差别,并且作出实事求是的定义,是促进中国信息产业得到良性循环发展的前提。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即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数量和素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人均资源的占有量,科技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笔者认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基本定义是:我国信息产业是一个多元立体结构具有显著的层次性,处在一种新兴产业的初级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其有限,应该避免某些工业发达国家证明是失败了的耗竭能源代价的经济发展思路。
我国信息产业的买方市场剖析
要想切实地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必须首先弄清信息产业买方的规模、需求特点及层次结构,然后以此作为信息产业资金、技术、人流、物流投向的重要依据之一。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证明,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同样也离不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为其中蕴涵着巨大的信息产业买方市场,主要展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要大量人才、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竞争机制激励下,企业舍得投资买技术、买人才、买市场需求的信息、做广告,而现在这样的信息渠道还很不畅通,可以通过发展某些信息市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二是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推广新品种,这是一项浩大工程,信息产业同样大有可为,为其提供最新研究动态,提高农业生产结构的自动化水平,增强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等。
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沿海开放地区与内陆地区有很大差别,不能在一个起点上用同一种模式来发展信息产业,而需要分层次、分阶段的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某些产业已经进入大企业信息化的阶段,经济实力较强,有条件运用一些高新技术,如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则应该采用一些虽然技术层次不算尖端,但是投入较少,能够促进信息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如建立科技市场,信息咨询中心,加强信息传播媒介的功能等。因此,我国工业是一个潜在的巨大信息产业买方市场,在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的第二步经济发展战略中,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将对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应该形成一个由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层次递进,由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辐射的信息产业发展格局。
我国科学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里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大军可谓浩浩荡荡,新发明、新成果层出不穷,但是,科学技术成果与生产第一线相结合的中间媒介却十分落后,缺乏有机结合,迫切需要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两者之间搭建彼此沟通的“桥梁”。科技报道系统、情报检索机构的兴起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同时,通过科技与生产,生产信息的相互反馈,也会给科学技术本身带来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教育过程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由于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必然会要求教育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瞬息万变、多姿多彩的社会经济活动。传统教育技术手段的落后,使受教育者获得的知识面过窄,与现代社会需求相脱节。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有偿培养政策的配套完善,可以使教育的技术手段大大改观,成倍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例如在高校中普及计算机和电化教育、多媒体教学、外语水平测试,学生可以获得更为生动形象、全面准确的科学文化知识,改变落后的教育方式。因此,教育也是我国信息业中的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
在日常生活领域里,人与信息产品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从事文化娱乐活动、出外旅游、家庭购物,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进行业余学习、股票投资等都需要有丰富的信息产品和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电话、电视、电脑等现代化信息产业都需要有一个相应的发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这一买方市场是十分巨大的,绝不能低估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信息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反作用。
我国信息产业卖方市场的剖析
对照我国信息产业买方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了我国信息产业卖方市场的轮廓。国家情报系统,包括各级情报、图书、档案部门,这是我国情报信息产业的基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中国科技情报所、国家各部委专业情报所、各省、市、自治区情报所,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情报机构为支柱的科技情报文献信息中心。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系统,大专院校文献情报系统也具有十分雄厚的信息处理、服务能力,是我国信息产业的一个巨大卖方市场。
科研开发系统,包括高级科研机构、软件开发公司、专利技术开发公司等是一次信息生产系统。
科技市场系统,包括科技局。科协系统的科技市场,各种信息交易、信息会等,这是科技情报产品服务交换、流通的主要渠道。
通讯系统。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正在变“小”,人们可以光的速度接受各种信息,通讯系统已经成为提供非智力型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
新闻出版发行系统。它包括各类报社、出版社、期刊编辑部等,它是我国目前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
广告信息服务系统,除专门广告公司外,还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出版等部门开展的广告宣传业务。广告是面向社会主动进行信息服务的有效形式。
信息服务与咨询系统,包括各种信息中心、咨询公司,是信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各种所有新形式与组织形式,微电子技术产业的崛起是当代信息产业发展标志。
由以上的事实可知,我国信息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层次结构、某些尖端信息技术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全面发展、深化提高的条件。
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对我国信息产业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分析,我们所面临的课题是:采取何种策略和途径,使我国信息产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投入、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首先,笔者认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科学决策体系上作一些文章,由此可以避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重复浪费现象,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
系统论告诉我们,客观世界存在两类巨大系统,一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巨大系统,如人体系统、生物生态系统等;一类是人类社会中的巨大系统,如经济的、科技的、文教、军事的等等。揭示巨大系统形成、运行、演化的规律和机制、制定相应的理论体系,可以为巨大系统的改造、预测、组建、管理、控制提供原理和方法。那么,信息产业是不是这样的系统呢?让我们将信息产业与社会巨大系统的五个基本特征加以对照:
1、大型性。即大规模、大范围、大尺度。所有巨大系统均由巨量数目的元素、子系统组织,其数量特征须用数目很大的参数来描述。
2、复杂性。大量甚至巨量的元素或子系统之间纵横交错、性质各异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多目标、多功能、多输入、多输出、多干扰、多参数、多变量、非线性等等,这些因素造成了系统的复杂性。
3、动态性。惯性、迟滞、涨落、环境扰动等等因素,导致系统特性随时间推移呈现复杂的动态变化。
4、不确定性。巨大系统一般是模糊系统或灰色系统。所谓模糊性,即性态的不清晰性或类属的不分明性,本质上不能做精确的描述。模糊学的不相容原理揭示,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人们做出关于系统行为的精确而有意义的陈述的能力将相应降低,超过一定的精确性与有意义性将成为相互排斥的特性。此外,与不确定性相联系的,还有巨大系统的不确知性或灰性,很难采集到全面描述系统性态的数据资料。
5、人为因素。社会系统中的巨大系统都是人参与的系统,管理控制者是人,被管理控制的对象也包括人。人是有意识、有主动性的实体,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对系统的运行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形成社会系统不同于自然系统的重大特点。
以上社会巨大系统的五个特征符合信息产业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因而,我国信息产业是一个社会巨大系统,其中包含有巨量数目的元素、子系统。总之,笔者认为,把我国信息产业看做是一个巨大社会系统,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建立动态模型,以此作为对我国信息产业改造、预测、组建、管理、控制的科学依据,就可以使信息产业产生最大的效益,实现良性循环。但是,仅仅从宏观上建立科学决策程序,信息产业只能是在一定的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要提高良性循环的周转率,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选择若干高新技术作为突破点,大力发展知识和智力密集性信息产业,实行集约化生产,以此来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法规,鼓励地方上具有经济活动能力的企业、学校、个人从事信息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允许各个不同层次上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实体同时存在,让它们接受市场需求的选择,遵循商品价值规律,适者生存、发展,劣者淘汰。例如高校文献系统的人才、文献资源、设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社会上也有这个需求,完全可以形成校际间的信息联合体,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合力,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除了上述主要战略措施外,提高社会的信息产业意识,培养产业专门人才队伍,适当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积极组织出口信息产品服务等,也都是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主要战略措施。
参考文献:
李景文,王星麟,刘璞玉.文献信息工作研究新视野[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融合;融合型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08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批准号:04BJY03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玉林,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经济;范小雷,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与创业投资。(湖北武汉430070)
随着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形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这一堪称“革命性”的产业创新,引发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推进了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发展,并导致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这一现象也使得建立在明确产业分工基础上的传统产业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公共政策面I临新的挑战,因而日益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课题组(2001)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植草益(2001)研究了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周振华(2002)研究了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胡汉辉、邢华(2003)分析了产业融合理论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本文拟从信息产业的特征人手,分析信息产业发展对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构建与产业融合相适应的融合型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制度环境。
一、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
按照美国信息产业协会(AIIA)的定义,信息产业是依靠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制造和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活动组合。我国国家统计局2003年12月的《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将信息产业分为五个部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他信息相关服务。与传统产业以物质为主要生产资料,依赖于体力劳动的与机械化或自动化途径生产的特点不同,信息产业是主要依赖脑力劳动及其自动化途径进行生产、加工、存储、传递、开发人类智慧的产业,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1.高技术性。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始终是高技术的主流并且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技术,代表着人类最新智慧的结晶。信息产业以科研、开发为先导的产业特点日益突出,设计生产自动化和柔性加工系统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产品从研制到投产的周期,信息产业的更新速度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因此,信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它表现出更新快、受科技影响程度大的特点。
2.高渗透性和高催化性。由于信息资源来自于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它融合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之中。同时,信息化产业的行业、职业以及产出等表现形态,既表现其相对独立性,又表现其相融性。信息产业的催化性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赖以生存的信息技术能渗透到其他各个产业部门中,促使劳动力要素和劳动资料的机械、物理、化学及其他要素的有机结合,综合发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高效能。
3.智力、资本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性。从研究开发、中试、服务等各种产业阶段看,都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的共同协作,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风险和资本风险就更加突出。由于信息产业专业性强,一个企业难以支持庞大的智力和资金投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往往是许多企业相互结盟共同进行。因而,信息产业内部出现了合作式竞争的新格局。
4.高增值性。信息产业是增长快、需求广、产出高的高增值型产业。自1970年开始的以后几十年中,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由于它具有很强渗透性和催化性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各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远远超过其他产业,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二、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融合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扩散,在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处出现了产业交叉、产业渗透和产业重组,促进了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是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
1.信息产业广泛渗透于三次产业。产业渗透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信息产业由于具有高成长性、高关联性和高渗透性的特点,必将广泛渗透于三次产业,从而促进产业融合。有人曾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信息产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关联度做了测算,发现信息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都大于0.6,如表1所示。
信息产业与三次产业的这种显著关联性,使得信息产业能够极大地对三次产业进行渗透和扩散,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在以物质资源投入和物质流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中,通过斯密所说的传统产业分工,使生产与消费的界限越分越清,产品与服务的界限越分越清。而信息经济中的互联网使顾客与产品生产者密切联系,产品只是一个待发生的服务,服务则是实际上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同时既是产品又是服务的供应才能满足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信息资源的投人增大和信息流规模扩大,把生产与消费、产品与服务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随着信息流的进一步泛化,其粘合性将使制造业和服务业界限模糊化。
2.信息产业发展在传统产业分类边界交叉处产生众多新产业。产业交叉是产业融合的又一重要方式。信息技术的革命及其强大的渗透力,打破了不同产业的边界,使不同产业之间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新态势,并进而催生出新的融合型产业,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媒技术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升级融合,而且三大技术之间也产生了大融合,形成了全新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产业。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虽然都是从事信息服务的部门,但由于各自技术不同,造成传输网络及其终端设备的专用性和分离性,其信息服务内容尽管存在个别交叉情况,如双向文件和数据可以通过电信网传送,也可以通过有形分发网传送,但总体上每种内容分别与其分配网络和终端相对应。因此,在其产业构架中,可以明显看到所存在的产业边界特征。这种由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与市场边界构成的固定化产业边界,使其处于“分立”状态,并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信息产业的发展,数字化信息的灵活性,不仅使传统服务变得更丰富多彩,如数字电视
和数字收音机,以及更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还产生了许多全新的服务和运作程序,如电子报刊、在线超市、家庭银行以及用于内部通信和商业运作的多媒体网站等。随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和信息网络对全社会各主要产业和经济部门覆盖率的不断加大,各产业部门开始打破彼此分工的界限,相互介入。公司之间不再讲求垂直整合,而讲求不同功能公司之间的水平整合。因此,产业融合将形成一种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并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形成各类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出现产业结构柔性化的趋势。
3.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重组。产业重组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手段,是产业融合的另一种方式。在以非信息运行平台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单一经济主体或者通过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性”效果;或者通过拓展产品经营范围,实行多元化经营获得“范围经济性”的效果。而在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可以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的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以美国在线公司收购时代华纳公司为例,二者分别属于网络产业和媒体产业,这两个行业面临的竞争情况是:互联网公司积极设法丰富网上服务内容,尤其是信息服务。但是,信息的权威来源目前仍然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公司在谋划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基于这种情况,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宣布以换股方式收购时代华纳,并购后的新公司成为世界第七大公司,其业务从杂志、电视网、电影公司、音乐公司、卡通一直延伸到互联网,它将重新规划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传统媒体业务和网络业务开始相互介入,并生成了崭新的互动电视业务。新公司所从事的所有媒体行业,包括报刊、电影、卡通以及最新出现的互动电视等已跨入了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
数字化和互联网极大促进了产业重组融合。从传统产业的角度来看,书报刊出版物、音乐、电影,一部分科学研究、教育和玩具游戏等在对象、用途、社会功能、服务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不会把它们归在一起。然而,当它们的产品经过数字化后,那都不过是由0、1组成的字符串而已,由此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重组后的新企业已经无法归为是传统网络产业还是媒体产业,而是以共同的技术、市场为基础的新产业,传统产业分类体系被打破。
三、融合型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制度环境
1.融合型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分立的产业体系具有明确的产业边界,而产业融合意味着传统产业边界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融合型产业体系应是无产业边界的,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打破了原有的明确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和市场边界,融合型产业体系的这种无边界使得某产业容易改变产业的布局,敏捷地从一产业过渡到另一产业中,从而实现产业创新。
产业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界限模糊或消失已经难以将全部产业准确地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归属的不明确,意味着在“产业分立”背景下产业界限相对明晰时所形成和实施的“分立式产业管制”的方式无疑将不能适应也不利于产业融合的发展,产业融合意味着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融合型产业体系要求对于产业的管制是综合型、系统型的,因此是市场化的、无主管部门的。
融合型产业体系是可竞争的。可竞争性市场理论认为,如果不存在沉没成本,则不存在所谓的市场进入壁垒,那么该市场就是能够进入和退出自由的可竞争市场。产业融合意味着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融合型产业体系中,新产业是在各个旧有的产业基础上,基于原来的技术、市场,通过信息技术的媒介催化而形成的,新产业的出现是没有沉没成本的,不存在市场进入壁垒,潜在进入者不存在生产技术、成本和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劣势,进入和退出是自由的,是可竞争的。因此,融合型产业体系更有利于维持高效率的市场组织,有利于企业重组和效率的提高。
2.融合型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如何构建与产业融合趋势相适应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已是经济学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以往关于信息产业对产业分类影响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基础上的扩充,如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1962)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将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划入知识产业;马克・波拉特(M.Porat,1977)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的概念,并测算了美国四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情况;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上出现“内容产业”的提法;次年,欧盟《信息社会2000计划》把内容产业的内涵明确为: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其产品范围包括各种媒介的印刷品、电子出版物和音像传播。还有学者对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提出了挑战,重新设定了新的产业分类。日本现行经济统计中采用按生产方法进行产业分类,把所有的产业分为物质生产业(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生产物质产品的产业)、网络业(包括商品、货币流通产业和具有网络设施的产业,如商业、金融、供电供水等)和知识、服务业(包括医疗、教育、娱乐等产业)。周振华(2003)根据生产对象、内容的形态将整个产业体系分为内容产业(以比特加工为主的产业部门)、物质产业(以原子加工为主的产业部门)和位置产业(由信息流带动的物质流,如生产资料与产品运输、劳动力迁移、技术成果转让、资金转移等)。
日本现行的经济统计中采用的产业分类法和周振华提出的产业分类法,对于构建融合型的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融合型的产业体系要打破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分立,因为农业、制造业都是以提供物质产品为主,所以是物质产业部门;农业、制造业提供的产品只是一个待发生的服务,而服务则是实际上的产品时,应形成具有大量服务性特征的新型产业部门,可以将其称为网络产业或内容产业。
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子信息产业势必需要转变思路,进而使电子信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结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征,发现该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其一,技术进步要素;其二,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聚要素;其三,产业融合要素。与此同时,也认识到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业规模大,但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具合理性等。鉴于此,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单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具合理性
一方面,电子信息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扩大产业规模,但与此同时也呈现产业整体实力不强的问题。比如对于品牌形象树立的意识较为薄弱,同时在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方面关注度也不高。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导致国内电子信息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降低,以此使其发展受阻。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具合理性问题也明显,如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人才结构均显示出不具合理性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便会导致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受到较大的阻碍。
(二)缺乏核心基础产业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要想在国际中站稳脚跟,发展核心基础产业很有必要。但核心基础产业有几大显著特征,包括投资规模宏大、技术含量高以及产业结构复杂等。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较为明显的问题便是缺乏核心基础产业。与此同时,在自主研发项目及技术薄弱的情况下,便会进一步抑制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最终使产业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三)产业发展制度体系不具完善性及创新性
对于电子信息产业而言,要想获得有效发展,完善制度、创新制度十分重要。但就目前来说,产业发展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创新等问题明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驱动制度体系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经济特征引发了一些不良的局面,如“强者愈强”、“赢者通吃”等,这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经济新常态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做好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工作
产业融合是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工作便有必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特点,作者认为需从两方面加以完善:其一,深化“信息化十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以经济结构转型及升级过程的需求为依据,加强生产性信息服务以及工业软件的发展,进而使产业以及服务附加值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两者均需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一步为“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其二,强化产业链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及互动性。需融入应用服务思想,在产业链融合工作中,融入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等,进而使产品、服务、网络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以此使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更加顺畅,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二)积极发展核心基础产业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缺乏核心基础产业,从而使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积极发展核心基础产业重要。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了解国家政策,同时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核心基础产业。在此项工作中,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的融入非常重要,比如政府需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把控,对资金的投入多少进行把控,这样才不至于发展核心基础产业过程中浪费资源。与此同时,在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基础上,还能够吸引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进而为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添加“燃料”,使其发展更加顺利、更加快速。
(三)完善产业发展制度体系,注重现代化技术及创新思想的融入
产业发展制度体系的完善绝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需重多方面加以完善。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或制定全新的法律法规,进而创设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市场环境。基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层面来看,需对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加以完善,进而使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以此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营造优良的法律环境。并且,相关政府部门还需针对隐私权的保护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做好市场监管工作,从而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一个长期优良的环境中成长、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科研部门还需融入创新思想,做好科研技术的创新研发工作。除此之外,对于电子信息企业自身来说,需了解市场,并与政府密切合作,借助政府的有利政府,融入现代化技术,做好电子产品的研发及创新,树立品牌竞争意识,进一步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良机。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