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6:00: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PBL学习模式简介
基于问题的学习,就是对学生进行任何教学时,首先提供一个建构的问题。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找到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问题的复杂性,运用知识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形式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教师是辅助者、引导者;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并作为学习的驱动力。PBL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一种最终目标来进行。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建构意义的中心,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教师灌输有关知识。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和帮助学生的意义建构。传统教学以记忆为主,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机械地记忆书本上的知识。而PBL试图通过让学生参与解决真实生活的、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基于情境的问题来突破这种局限。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以讨论、教师指导、合作研究替代讲授,学生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中来。PBL强调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对事实的机械记忆。
PBL教学模式最关键的特征是:问题是学习的起点。这个问题是现实世界真实的、未被建构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多视角跨学科的知识;这个问题挑战学生现有的知识、态度和能力,因此需要新领域的知识。这种自我导向的学习主要聚焦于学生,学生需要承担获取新知识与信息的主要责任;利用多种多样的知识资源,评价信息资源是PBL的关键;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发展探求与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掌握知识内容一样重要。PBL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问题的精巧设计。这个问题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我们确认这是一个问题;第二,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三,我们想解决这个问题;第四,我们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意味着问题不只有一个答案或者一种解决方法、途径,而且随着获得的信息不断增加,问题的定义、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会随之而改变。此外,问题必须是结果导向的,具有现实可交付的结果。PBL教学法实现了三个转变:教学从内容覆盖转变为接触问题;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辅导者;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为积极的解决问题者。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PBL是适合会计教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法。
PBL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加拿大的医学及药学教育,并成功地应用于法律、社会工作、科学以及工程学科的教学。但在会计学学科应用的比较少。近年来,国外的大学尝试在会计学学科中实施PBL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国外的实践表明只有在学生获取基本的专业知识后实施PBL教学才有基础,因此可以探索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中进行PBL教学。
基于PBL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不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如讲义、教科书以及辅导答疑,而是开发适合PBL教学模式的新素材。美国学者Tan和Breton都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解决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提出问题、设定情境是关键。为了吸引学生持续的注意力,设定的问题应该比较简明,提供部分资料,由每组学生自行决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外部信息。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随着获得的资料而有所改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极其关键的学习经验。Tan将PBL教学法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界定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创意;识别要学习的问题;发现与报告;解决问题、呈现方案、反思;总结、整合、评价问题。其他学者如Breton采用十步骤法,这些方法都是类似的。PBL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可概括如表1所示。(一)开发适合PBL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素材资料一:提供给学生的案例。将××上市公司2014年12月31日的年报草稿呈现给学生,该公司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披露有关无形资产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专利权250000元。要求:说明专利权是否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并在答案中援引会计准则的有关段落。(二)基于PBL的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流程(见表2)(三)PBL模型的应用分析1.事实(来源于向学生提供的资料)。该公司为一家国内企业,位于北京;会计期间1月1日到12月31日;专利权25万元以无形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根据年报,专利权没有摊销。事实(补充信息):为了得到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向辅导者提问。如果学生不问,将得不到以下信息,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1)专利权于2012年1月以200000元从外部购买。(2)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3)专利权没有特定产量限制,不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4)2013年1月,董事会重新评估了专利权,将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从200000元增加到250000元;不考虑重新估价的税收问题;这是专利权第一次再评估。(5)该公司没有其他无形资产。(6)该公司于2014年12月31日进行了专利权减值测试,专利权可收回金额270000元,公允价值减销售费用后的净额260000元,不考虑税收问题。(7)该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资料。(8)该公司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在这几个步骤当中,询问是非常关键的。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外购的专利权以成本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如果专利权是内部自创的,就不能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如果是自行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予以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一定的条件应当予以资本化。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在寿命期内摊销,一般可以按使用年限摊销,但如果规定按产量进行摊销,那么每年摊销的金额就不一致,进而影响专利权的账面价值。如果不询问该公司无形资产的组成,将无法对该项专利权进行会计计量,得出账面价值;如果不询问该公司是否进行了无形资产减值测试,将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无形资产的正确金额。2.创意。决定专利权是无形资产还是有形资产;决定专利权是自创的还是购买的;决定专利权能否根据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进行重估;决定专利权是否具有明确的期限,进而决定是否摊销,如何摊销;决定是否对专利权进行减值测试。3.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4.决策。专利权属于可辨认的无形资产,符合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核算内容;作为外购的无形资产,专利权应该按照成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但是,根据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谨慎性,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不能重新估价为250000元,因此,50000元的评估增值需要逆转;因为专利权有明确的期限,必须在10年内摊销。因此,年摊销额是20000元,2014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应为140000元;因为专利权账面价值140000元低于可收回金额270000元,没有发生减值,因此在资产负债表列示无形资产140000元。
会计差错分为两类:重要的前期差错,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前期差错的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规模和性质的判断。该公司连续3年没有摊销专利权,并且对专利权的账面价值进行了调整,都属于会计差错。是否属于重要的会计差错,需要结合该公司的资产规模、盈利水平等相关资料做出判断。对于发生的重要前期差错,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5.执行。给客户写封信,说明该公司专利权的会计处理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如果该公司年报不调整无形资产的有关信息,将会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6.评价。PBL的学习过程结束于综合与集成,结束于对学习经历和学习过程的回顾与评价。这个案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询问获得信息,其次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技能。
三、PBL教学模式优劣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会计教学 问题 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Teaching Though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ZHANG Xiaoyu
(School Of Tourism Culture, Yunnan University, Lijiang, Yunnan 674100)
Abstract Start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teaching, point out some problems with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for this course. Teaching thought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teaching of independent college, expect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accounting teaching; problem; thought
中级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基础会计”的深化,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等相关财务、会计类课程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以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为基础,课程围绕着会计的六要素具体的展开,以编制会计报表为最终目标,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全面的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进一步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多变,使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庞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越来越低,这也成为该门课程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1 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授课现状
(1)教材内容庞杂,知识点零散。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后,增加了中级财务会计学习的内容,课程按会计的六个要素为顺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看似很系统、合理,但是从微观来说知识点是零散的,学生的知识面窄很难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穿针引线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
(2)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经验不足。独立学院会计系老师大部分是商科毕业,没有参加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还有部分老师是从院校毕业之后就直接在院校任教,这样师资力量就相对薄弱,实践水平也比较低;另外,在职教师的流动性较大,稳定性差;综合以上两个原因,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都是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3)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僵硬。大多数会计老师没有教学经验,另外课程内容多、授课时间短,所以对课程的讲授只能以纯理论为主,加之教学方法不得当,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思维就比较僵硬,容易照本宣科,形成按照会计六要素的内容对理论进行逐一讲解的定势思维。
2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1)基础不扎实,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大学一年级就开“基础会计”这门课程,许多同学还没有从高考紧张情绪的释放中回过神来,对专业课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在后续的学习中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觉得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难度较大。
(2)学习方法不得当,容易死记硬背。独立学院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机械地按会计六要素讲解,照本宣科,也没有向学生传授学习思维,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方法不得当,也是机械地跟着老师走,无法理解的地方就死记硬背。
(3)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为应对考试。一个班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学习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究其原因很多同学对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表示绝望,觉得太难,都不愿意自我学习和钻研,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课后不愿意温习和进行自我学习。
3 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思维建议
(1)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将知识点串起来。这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和业务技能,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逻辑思维要非常清晰,将知识点用一根主线串联起来。例如,在教学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理解模棱两可,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跟学生分析一下整章的内容结构,重点难点,需要掌握、熟悉、理解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先从宏观上给学生梳理一遍,再进入微观学习,这一章结束后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复习一遍,这样学生就能从宏观和微观上把知识点串联起来。
(2)教学生活化,浅入深出,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就是把内容生活化,形成浅入深出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学习中,学生不知道何为长期股权投资,也很难通过课本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而理解定义、掌握核算内容和清楚企业合并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要尽量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引导。如定义,可以用现实中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情形,来说明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企业合并的形式(吸收、新设和控股)可以将现实中企业合并的案例用图形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之后将三种合并方式的内容和区别用表格做一个对比,然后解释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的企业合并是指控股合并,然后再进入到会计处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发现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授课中不断回顾基础知识,弥补基础弱的缺陷。每个章节的学习都应该在授课中回顾基础知识,弥补独立学院学生基础弱的缺陷。例如,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教学中,讲到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合并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带着学生回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然后再回到目前的教学中。
(4)加大每个知识点例题讲解的量,由简单到复杂。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要通过例题的讲解来说明理论。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例如,讲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行权益性证券和银行存款方式作为合并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时,先分段讲,投入固定资产如何做,投入无形资产如何做等等;然后,再把各种方式都作为合并对价,又如何做分录;最后,引入综合性例题,再一次分析说明会计处理。这样分段讲解再综合讲解,学生接受得快,也容易理解。
(5)学会对整章内容进行总结,课前要求学生回顾学习过的内容。每结束一章内容,都要对其进行总结,通过微观的学习,从宏观上再把内容扫描一遍,在总结的过程中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再梳理一遍,再把重点、难点要掌握的知识点强调一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掌握每一章的内容,也容易扫到被忽视的死角。
(6)让学生学会对比学习,站在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进行会计处理。在授课过程中要告诉学生相应的会计处理是站在什么角度,以及同一个经济业务另一方的会计处理应该怎样做。例如,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横向对比处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横向对比处理;对长期股权投资而言,可以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纵向对比讲解。
(7)课后多布置综合性练习题,实行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通过课堂的讲解,结束一章之后要多布置几个经典的、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对于抄袭和不写作业的同学严格扣减平时成绩,对于优秀的同学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作业下发之后,教师要对作业题进行讲解和归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又获得了一次复习的机会。这样就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
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中与会计实务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中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围绕着资产、负债等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展开,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终结,详细阐述了会计核算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多变,使《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而复杂,使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低,这无疑形成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一个难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零散又复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较难掌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按照六大要素的顺序依次讲授。在授课中涉及大量的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从形式上看比较系统、有条理。但从具体的经济业务讲到财务报表的整个思路来看,学生在学量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同时,掌握不了学习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然而这一思维主线的缺失,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觉零散又不好理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就是编制会计分录的狭隘思维。此外,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时候,所掌握的知识面很窄,包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处于零起点,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和理解大量零散而又复杂的经济业务,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话,学生确实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2)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各章详细介绍了会计六大计要素特别是资产要素,以及具体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还有每章课后习题的讲解,因此综合下来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而从教学时间来看,将这门课程一般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四个课时,扣除节假日和特殊情况下的课时数,这门课程实际的教学课时较少。这就形成了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现实特点:要在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后题的辅导。(3)理论教学仍占大部分教学时间。虽然一直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中心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占据主要位置,而实践教学往往以单独的课程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之后。这样的模式容易造成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僵化思维,没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也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大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而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中也反映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对会计业务的处理缺乏灵活性,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后才能适应工作。这说明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职业岗位适应性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应突出《中级财务会计》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就书本论书本,而是应告知未来的管理者每一会计方法的选择和会计职业判断,因为不同会计方法的选择和不同的职业判断都将对企业的市场价值、税收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通过教师的引导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学以及如何去判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动力。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方法问题,方法掌握了,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了,就能应对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经济业务。正如美国会计学会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意见是: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也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一是在理论授课中应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按教材的内容,先阐述概念、分类、意义和作用,再讲述具体的核算事例,这种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实例的授课方式,我们称之为演绎法,这种讲述方式对于实际操作较强的课程并不适用,它往往容易造成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使教学陷于被动。作为教师应跳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模式,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讲授方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即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先引出事例、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二是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授课时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案例,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让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明晰,并体会书本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运用的差异,让学生真正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复杂、枯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减少理论阐述所需时间。而且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下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思路,不拘泥于课本和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从而提高《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效果。(3)修改现行的教学计划,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实践,将实践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首先,充分利用会计实用软件和会计业务沙盘模型系统。在课程的安排上留有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进行会计业务沙盘模型系统和会计实用软件的操练,通过对模拟公司不同会计岗位角色的扮演和业务的处理,加强学生处理不同经济业务和不同岗位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与学效果。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有实际经验的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让他们的工作经验与学生分享加深学生对权威性的认同,增强他们从事财会工作的意愿,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进而推动该课程的学习效果。最后,让学生去实地锻炼。依托学院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实地感受财会工作的环境,工作流程,让学生见识真正的会计核算,听听财会一线人员对具体业务的讲解和实际的从业体会,对学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实地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以便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4)任课教师应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技能的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无论是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还是实践教学的组织都离不开一支爱岗敬业、科研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应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技能的学习,及时了解该门课程内容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参加研讨会,阅读财会期刊、与兄弟院校相互交流等形式提升会计理论水平,获取成功经验。同时,加强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通过实际业务的参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处理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个性,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 考 文 献
[1]谢文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09(18)
[2]赵智全,王怀栋.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
[3]汤湘希.美国会计教育概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财会通讯.
2003(10)
[4]王珏.《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研究[J].企业导报.2009(10)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新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长期以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都是我国会计学专业学生所最为重视的一门学科。2014年7月,我国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相关修订内容,这给财务会计教学课程带来了很大影响。从教学内容来看,各项会计要素在核算的过程中将更为规范与具体。怎么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会计知识、掌握各项操作,成为很多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一、新会计准则修订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需要完成更多的备课量,无法及时更新新知识
2007年,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实施新会计准则,不久后,新会计准则开始全面实施。该准则的实施给我国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很多教学内容都有所调整。2014年实施的各项修订内容,尽管能够完善原准则中的有关内容,但是相关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难以全面更新知识,教学工作一度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
(二)知识点增多,教学学时不够
在修订内容实施之后,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很多知识点。几乎各个章节里都新增了许多专业知识点,而且具体的核算规定也非常繁琐。相比以往的教学来说,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压力非常大。如此多的知识点,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学生还要充分理解,这一点非常困难。
(三)多侧重于理论方面,实践教学不到位
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掌握会计这门课程。然而在现实中,实践教学往往被忽视,难以有效开展,学生无法深入掌握各种会计核算要领。除此之外,因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量非常大,原本的课时就不够,又怎么能安排实践教学呢。在很多情况下,理论知识能够完全教授完就已经很不错了,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动手实践。如果在当前的授课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那么理论专业知识的教学时间将会进一步被压缩,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相关教材不够全面
当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为财经类院校出版的教材,很多教学带有习题及案例指导,该方面的不足之处在于:相关习题的答案不够准确,很多答案没有及时更新,还是准则修订之前的内容;相关的PPT过于简单,和教材雷同,缺乏实用性。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为课堂授课式的模式,因为学生的数量非常多,在学时紧张的情况下,仅仅使用案例分析和短时间分组讨论的方式并不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忽视操作方面。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热情必然下降,学习成绩必然受到影响。
二、改良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有关建议
(一)组织培训,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
针对会计准则修订后的内容,相关部门应加强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快速更新知识,从而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相关院校应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及时举办各种培训课程与交流活动,使得教师能够获得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并用于教学中。相关教师可以就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思考,积极投入到该方面的研究课题中,有利地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二)科学地设置学时,重视实践教学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涉及到大量的知识点,针对此,各大院校应重新根据学科的特点,合理地设置教学学时。这样一来,教师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这门学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能够被充分调动,便于学生自主投入到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来。借助校企合作,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进行实务操作。
(三)结合最新修订内容,编写新教材
相关院校可以根据最新修订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科力量,编写新的教材。新教材应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涵盖新会计准则修订后的最新内容。在编写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更深刻地领悟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调整内容,从而更好地展开教学获得活动。教材的及时更新也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在案例与习题方面,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校外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便利。
(四)优化教学方法,增加案例部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分组学习与文献讨论等方式,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一专业知识点繁杂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每章节构建起知识点图表,从而向学生展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理论。针对那些关系密切的章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集中讨论,增加理解的深度。
三、结语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优秀财务会计人才的职责,对国民经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从而更深刻地向学生传授财务会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实践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与实习等多种路径,使得学生的实务操作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2年校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编号:Jy12012);2012年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编号:2012jyxm51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0日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现阶段,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强调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结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市场经济中企业和组织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掌握学习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毋庸置疑,在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是基础和核心,《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拓展,又是后续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学习的基础,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结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真正的高等教育应着重在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当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应贯彻这种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传统理论教学之余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特点
(一)内容多且难度大。《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主体内容是属于特定会计主体一般的经济业务,覆盖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一般而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的核算、财务报告的编制,反映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内容,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中日常业务基本都会涉及到。该课程的内容丰富,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事无巨细的讲解,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大,特别是一些较难的业务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必须要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教师则要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二)知识更新快。《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来自于《企业会计准则》,但是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的阶段,是变革时期,修改很频繁。目前适用的是2006年2月财政部的主要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而针对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实践中的众多问题,财政部于2011年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已从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实行。这些实际的变革都要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了知识更新的特点。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实践操作性强。会计工作本质上是操作性的工作,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具体的实务工作,技术性很强,学以致用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必然要反映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财务会计理论之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虽然在现实中,单位规模、业务差别非常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推行了信息化软件,传统的手工账是基础,但学生必须把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符合社会的职业期望。而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能和会计知识本身趣味性有限有关,学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不知道学了对以后有什么用,经常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死记硬背,没有意识到学习对于未来职业的重要性。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只是简单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以管理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待会计核算,会计方法的选择让会计工作者有了更多的职业判断,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学。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加上教师传授的方法会自己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掌握职业判断的尺度,工作后就能应对具体的经济业务。正如美国会计学会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意见是“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辛辛苦苦讲45分钟,学生被动地听,没有参与感,缺乏自己的思考,还很容易走神、开小差。上课好像听懂了,一做题目又什么都不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跳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模式,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不是“满堂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实操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他们会意识到学习是一件与他们切身相关的事情。对于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1、加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预习与复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多且难度大,有限的课堂时间又要学生积极参与,可能会让教师觉得课时不够。教师应告诉学生,学习更多的时间应在课外,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做好全面的预习。教师可以编写该门课程的前置性作业,学生按照前置性作业进行预习,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课后统一向教师提问。相信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对他们以后学习其他课程都会大有裨益。在某一阶段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把课堂上教师传授的部分踏实巩固下来。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是十分必要的。财会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集体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学生在预习与复习的过程中会相互交流,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学会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拓展了“黑板+粉笔”的单一传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技术是个有益的尝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将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补充课本的不足,加入教师想展示给学生的最新内容。而课件也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来讲授其中一节,鼓励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让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明晰,真正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与学生的互动更多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企业实际业务不可能和书本一模一样,只会考试的会计学生是做不好会计工作的,学校不是培养“书呆子”。学生必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本身技术性较强,学生将来会从事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需要将实践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相结合。
1、有效利用会计模拟软件。学校有专门的经管实验室,购买了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等一系列软件,这些软件的利用程度要提高。学生普遍计算机水平较高,对软件感兴趣,如果实验室能增加开放时间,并且对学生的上机计算学时的话,学生会很愿意练习软件操作的。通过对模拟公司业务的处理,能够加强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更深刻地了解工作实际,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达到良好的教与学效果。
2、强化校外师资队伍。大学里很多教师并没有从事具体工作的经验,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虽然让他们理论功底较为扎实,但是对于某些实际业务并不是十分了解,有时难免照本宣科。可以考虑建立一支校外师资队伍,他们来自企事业单位,或者来自会计师事务所,都是会计业务的第一线,他们可以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给学生教学,分享职业生涯经验,让学生看到真正的会计实务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增强他们从事财会工作的意愿,对未来有更明确的目标。
3、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依托学校及校友的资源与各企事业单位积极联络,让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学生认知社会的第一场所,让学生到企业实地感受会计的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这对学生更好地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将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内容可以折算成学时,学校经过程序认定后,可以承认其学分。
(四)完善考试评定方式。传统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和其他科目一样,都是卷面100分。试卷考试便于量化,但是只能出些理论性的题目,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也能取得高分。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远非一张试卷可以完成。考试评定方式亟须改革,一方面试卷内容要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学生平时的实践等形式都可以作为期末成绩。这对学校及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底哪些形式可以作为考试评定的依据。
(五)全方位提升教师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及实践水平,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及时了解会计学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可以多参加学术会议,学校应给予经费支持;学院教研室教师之间应多组织教研活动,大家交流教学与科研心得体会;应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强与地方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提高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应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方法,讲授时要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地起到大学教师引导的作用。学校也要对教师多提供激励措施,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服务,建立和谐校园。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才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环境与会计环境的日新月异促使会计全方位变革。因此,改革《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培养满足会计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3.5.
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均提出了明确的终身学习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有意义学习的飞跃,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既是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深化和延展,又是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和前提。该课程教学内容涵盖广泛,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具有概念数量多、结构层次复杂等特点。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第一章“总论”为例,其教学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定义及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诸多重要概念,是后续章节内容的理论基础。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对上述概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清晰准确,尚未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只是简单重复这些重要概念,不但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只注重对概念的机械背诵,并有可能造成学生因为理论基础不扎实引发的后续学习困难,甚至丧失学习动力。NovakandGowin等人的研究表明,如果不加以强化,大脑对机械记忆结果在保存8周左右后即消失,不能有效支持后续学习。基于此,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借助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从厘清概念内涵、梳理概念层次、建构概念间关系逐步到形成稳定知识结构的概念学习全部过程,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概念地图及其理论基础
2.1概念地图的定义及构成现代心理学认为,概念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面对一个复杂事物,人类的思维过程表现为对该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以达到了解认知该事物的目标。因此,概念被认为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单位。在任何学科中,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若干主线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清晰地表达同一主题不同概念间的层级关系,约瑟夫•D•诺瓦克(Jo-sephD.Novak)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用来组织和表现概念及其关系。具体而言,概念地图是学习者将某一领域内不同层级的若干概念按其内在关联关系以层级结构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一种可视化概念网络,是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图形化表征。具体而言,概念地图主要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三个组成部分。其中,节点表示不同的概念;连线用于连接不同节点上的概念,表示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连线通过箭头可以表现单向或双向关系;连接词则是连线上的文字,用于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是”“包括”“表示为”等。在概念地图中,学习者将核心概念置于地图的上端,然后按照等级依次排列具体概念,之后用连线将相关概念连接,并在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便完成了一系列概念之间关系的建构,以可视化方式反映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过程。有研究表明,人类通过视觉可以获得外在世界信息的80%左右,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比文字信息快6000倍,“百闻不如一见”这一俗语就形象地表达出视觉在人类感知能力中的重要性。通过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进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学生不再被动地记录老师的讲稿和阅读教材的一串串长句,而是积极地对概念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并和老师进行积极对话,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2概念地图的理论基础
2.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提出,其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是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是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资源、基于探索,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技术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完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2.2有意义学习理论David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认为先前知识(priorknowledge)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框架(framework),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正如Novak在其著作《Learninghowtolearn》中做出的如下论断,“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概念与命题同化于既有的认知架构之中。”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调用已有知识建立其与新知识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清晰表达这一关系,以完成自身的知识建构过程。概念地图正是帮助学习者在对概念具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描述若干概念及其间的结构关系以完成知识建构过程的有效工具。
3概念地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教学中的应用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材第一章“总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定义及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础概念。其中,财务会计定义涉及3个层次14个概念,财务会计目标涉及2个层次3个概念,会计假设涉及2个层次5个概念,会计要素涉及3个层次9个概念,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涉及2个层次9个概念,具有概念数量多、结构层次复杂等特点。并且,这些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专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基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中涉及概念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学生已对这些概念具备初步认识的学情,教师可以引进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技术工具帮助学生在厘清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建构概念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中引进概念地图工具的具体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3.1搜集概念概念地图是帮助学生建立稳定概念结构的可视化技术工具,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其成败与否的关键。因此,从构建概念地图的第一步———搜集概念环节起,教师就需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放在教学设计的首要位置。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财务会计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财务会计要素的组成是什么?”“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有哪些?”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把全部学生分成5个小组,各自选择一个问题,模仿“成语接龙”游戏,由小组成员依次说出一个相关概念并由代表在黑板上记录,用时短的小组为胜。这一游戏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营造平等活泼、积极踊跃、互助互学的课堂氛围,为概念地图的导入奠定良好基础。“搜集概念”环节完成后,学生就可以看到黑板上列出的一系列财务会计相关概念。这些概念繁多而杂乱,一方面说明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已对其具有初步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对其认识仍然处于模糊状态。
3.2厘清概念此时,教师进一步提出“我确实认识这些概念吗?”这一问题,引导各小组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上述概念的内涵,同时锻炼学生主动学习、口头表达、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轮流参与各小组讨论,确保讨论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上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修正黑板上列出的不准确概念,逐一厘清各个概念的内涵,并启发学生认识概念在黑板上混乱分布的真实原因。经过“厘清概念”环节,师生最终确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涉及的重要概念如下:财务会计定义、财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程序、工作成果、交易、事项、反映、监督、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资产负债表要素、利润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客观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3.3概念分层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概念按照财务会计定义、财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主线先进行分类,然后按照概念的不同隶属关系进行分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概念分层结果如下:主线一:财务会计定义—对象———交易、事项———职能———反映、监督———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成果———财务报告;主线二:财务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主线三: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主线四: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主线五: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3.4建立连接概念分层完成后,教师演示概念地图工具节点和连线的绘制方法。首先,把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的核心概念———“财务会计”写在黑板最上端;其次,把分层后的所有概念依次列示在黑板上,并用表示不同节点的长方形或者椭圆形框好;然后,以涉及概念最少的“财务会计目标”为例,用连线连接所有节点,并用箭头表示连线方向,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概念地图的框架;最后,引导学生使用连线连接不同层次的其他概念。
3.5标示连接词在上述概念地图框架的基础上,教师继续以“财务会计目标”为例,指导学生在连线之上斟酌使用“是”“包括”等简练准确的词语表明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若干个完整命题。演示完成后,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绘制其他四条主线的概念地图。鉴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概念地图,教师在学生绘图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尝试并注意观察记录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及疑惑,为后续讲解收集素材,以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
3.6完成概念地图教师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分主线概念地图,发动学生思考讨论,找出其中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在各小组的分主线概念地图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第一章“总论”的完整概念地图如图1所示。因篇幅所限,图1中的财务会计定义与财务会计目标两个分主线概念地图调换了位置。
4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应用概念地图应注意的问题
4.1课堂和谐氛围的创建概念地图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教学流程、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地图制作方法等。其中,营造一个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是教师的首要工作。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适当应用领域的选择作为辅助学习的可视化工具,概念地图的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1)被选择的知识领域是否具有适量的概念且具有多个层次;(2)学生是否具有相关概念的初步认知。因此,教师在应用概念地图时,要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准确的把握,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入这一工具,以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概念结构。一般而言,较为浅显、结构简单的内容一般不必用概念地图来表达,以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反之,难度较大、结构复杂的内容应首先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知识理解掌握新概念的内涵,再引入概念地图辅助学生整合和连贯新旧知识,完成知识体系的新一轮建构。此外,在应用概念地图时,还要注意控制概念的数量,以一张A4纸的容量为宜。如果在同一张图上出现的概念数量过多或出现过多细小琐碎的概念,会显得比较凌乱,反而降低学习效率。
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财务会计类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是从结果上看,还是从教学内容上看,中级财务管理课程都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中级财务会计的课程建设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财会专业已经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并重,以现代化网络建设改进教学手段的新局面。在改善教学条件,培养师资队伍、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财会专业取了显著的成效,在甘肃地区有重要的社会影响。然而,要想使中级财务会计在甘肃政法学院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风格,具备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等的好评和认可,并且,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实践。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偏于核算
财会类专业旨在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具有执业资格能力,并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财务、教学及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则导向形成了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重视具体规则下的核算讲解,而忽视原则导向下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从目前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普遍表现为理论知识丰富,应用能力较差,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培养和锻炼,究其原因是目前的高校教育注重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对执业资格和执业能力方面的培养不足。而财会类专业具有的“技术应用性”特点,必然要求加强“理论教学和执业教育”的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目前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概念,注重学习“是什么”、“为什么”,更加关注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现实的工作任务。尤其对于逻辑思维不强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欠佳,学习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严重影响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过于机械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基本是教师一人讲,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基于中级财务会计属于应用型课程的特点,结合中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应将“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的应用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上。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案例教学法本身存在一些局限性,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推广。首先,案例的选择比较困难,由于现成的可直接用于教学的案例太少,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对教学案例做相应的改变。其次,为了使教学案例更具有实用性,教师必须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自己撰写案例;同时,撰写出来的案例要具有针对性,体现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这还要求案例具有趣味性。近年来,高校逐渐将多媒体网络引入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多媒体教学虽然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每一堂课可以讲解很多内容,幻灯片变换快,蕴含的信息量大,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这样的最终结果,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学习效果比较差,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材建设不配套
会计教学旧模式下,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很多,教学过程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演示很少,实践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象征性地增加补充一些实践练习。然而,由实践引导理论的新教学模式,增强了财务会计学习的立体空间感,引人大量的原始凭证列示、记账凭证编制演示等实践内容,教材中增加了实际工作的任务和操作步骤,使课堂教学“活”了起来,为使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中,教师又开始依赖新教材提供的实践知识思维模式,大多按照书上的流程讲课,使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书上都有,使教学模式重新落入“新的俗套”。
(四)教学考核不全面
一方面,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提高。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得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而现行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评价模式,只重视教师劳动结果的评价,以结果评价和定性评价为主,忽视教师教学的具体过程;只着眼于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重视教师过去教学行为的评价,特别重视在评价之前教师的工作表现,而忽视教师在未来时间的发展能力;只重视教师评价的奖惩管理功能,而忽视其导向、激励及改进功能。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执业能力的提高。目前的考察方式主要是考试,基本以笔试为主,将教材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作为考试内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靠分数,这种评价方法很不全面。不仅使学生的到课率较低,课堂效果很差,而且学生的执业能力较低。因为,财务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做出决策判断的能力。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探索
(一)课堂教学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工具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推广和使用现代信息工具作为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推进启发式教学,同时,合理恰当地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要改革“灌输式”和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必须积极实践推进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并且,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要创造条件,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在将来的生活中具有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目的是通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并让他们体验财务会计不仅仅只是机械的数字、账户和报表,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之初了解基础的会计原理,对会计产生兴趣。这三种教学方法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综合运用。另外,根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业务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单机版财务管理软件,每做一笔业务就审核记账,在报表系统中观察数据的变化,加深课堂理论教学知识理解。同样,可以利用网络版管理软件,并对学生进行分组,成立多个学习小组,模拟现实中企事业会计业务的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和编制报表等角色,培养学生分工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应用SAAS将财务会计课程与现实会计实务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为学生课余时间反复模拟自学提供条件。
(二)理论教学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相结合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双认证”、“多证并举”已成为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提高进入门槛的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一必然趋势,主动调整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这就要求高校将证书教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大学毕业证、学位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三)改革成绩评定方法高校应该积极探索与新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考核模式。在考核内容上,应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核。具体而言,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素质,而且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比重,如在常见的出勤状况、课后作业等考核项目以外,加大案例分析参与度以及各项分析报告撰写质量的考核力度,并合理设置各项平时考核内容的权重比例;考试内容则应结合课堂和教学的具体会计理论知识,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种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综合方法,有效抑制“临时抱佛脚”的现象,督促学生培养踏实的学习作风,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教学通过“点一线一面”实训活动,使每位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完成教师向教练的转变,教室向职场的转换,逐渐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辅助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学习传统讲授模式。从而克服传统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建立“做中学,做中教”新的教学模式,将岗位实训教学与岗位理论教学同步结合,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和工作导向性;打破原有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对已有的课程内容重新架构,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各财务岗位工作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各财务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新疆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新疆石河子831300)
摘 要:会计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处理纷繁的财务问题,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12-02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简介:皇甫可掬(1975-),女,上海人,硕士,副教授,从事财务会计研究。
中级财务会计是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必修课,是经济学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教师,在会计理论蓬勃发展的今天,我深深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理论越发展,就越需要我们夯实基础知识。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攀登学术高峰时稳步前行,而好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使我们的理论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将自己在多年从事会计教学工作中的几点教学方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图示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中级财务会计中重要的知识,首先从总体概括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以下2大类4小种:
由于直线法较为简单,所以让我们用图示法对加速折旧法进行演示。
例:甲企业购入一台设备,购入时入账成本为92万元,预计净残值2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每年的折旧额为多少呢?
说明:A=原值=92B=预计净残值=2M=A-B=92-2=90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额=折旧基数×折旧率折旧额=折旧基数×折旧率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1+2+3+4+5=15折旧基数=M折旧标准为年限=5
折旧率由大而小:5/15、4/15、3/15、2/15、1/15
第一至五年折旧额分别为:90*5/15=30;90*4/15=24;90*3/15=18;90*2/15=12;90*1/15=6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为22/5=40%折旧率不变余额递减折旧基数递减
年折旧额:
第一年:92*40%=36.8第二年:(92-36.8)*40%=22.08第三年:(92-36.8-22.08)*40%=13.248
第四年:[(92-36.8-22.08-13.248)-2]/2=8.936第五年:[(92-36.8-22.08-13.248)-2]/2=8.936
二、口诀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是中级财务会计的必备知识,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在当地银行开立账户,银行存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制度规定,每月企业都应将自己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开来的本企业“银行存款对账单”中的银行存款余额进行核对,两者数额应当一致。当对账单与日记账数额不一致时,有两种原因:其一是记账错误,应进行更正,另一是由于“未达账项”造成,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和双方入账时间的不一致而造成的一方已经记账而另一方尚未记账的款项。如果月末存在未达账项,企业就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未达账项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银行已收,企业未收(2)银行已付,企业未付(3)企业已收,银行未收(4)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①补记式(余额调节法)②还原式(差额调节法)
我们给出补记式与还原式的口诀如下:
补记式的口诀为“看对方,加收减付”。还原式的口诀为“看自己,加付减收”。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对方是指银行与企业互为对方,收是指**已收,**未收,付是指**已付,**未付。
例题:某企业2015年9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7000元,银行转来对账单的余额为850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以下未达账项:
(1)企业送存转账支票40000元,并已登记银行存款增加,但银行尚未记账。
(2)企业开出转账支票30000元,但持票单位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银行尚未记账。
(3)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某公司购货款50000元,银行已收妥并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尚未记账。
(4)银行代企业支付电话费2000元,银行已登记企业银行存款减少,但企业未收到银行付款通知,尚未记账。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7000元,银行转来对账单的余额为85000元。
未达账项如下: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40000;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0000;银行已收,企业未收50000;银行已付,企业未付2000
补记式的口诀为“看对方,加收减付”。企业与银行互为对方,此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左方是企业帐所以对方就是银行,右方以此类推。补记式调节表编制如下:
还原式的口诀为“看自己,加付减收”。企业与银行互为对方,此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左方是企业帐所以自己就是企业,右方以此类推。还原式调节表编制如下:
最后指出:未达账项并不是错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目的只是为了验证本单位与银行双方账面余额是否一致,并不能由此更改账簿记录,它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图示法与口诀法的运用我就介绍到此,在会计教学中还有很多好的方法,我期待着能与同行们进一步交流,以共同推进我们的会计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4).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及与同仁交流后的情况来看,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多数停留于老师课堂上讲解原理,举例题,课后布置少量作业,再做答疑的模式。这种方式如同走程序,老师照本宣科,如此下来,深感枯燥无味,学生上课也兴趣全无。所以,我们可以稍做创新,引入案例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优势
《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课程特性决定了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可行的。笔者认为,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具有如下优势:
1.1 开展案例教学利于活跃课堂,有利于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是从具体实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阐明某个会计准则的基本原理。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格局,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切实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笔者在电大任教,电大的学生多数是社会在职人员。学生选择会计专业多数抱有希望毕业后能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想法,而目前的企业更愿意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员工。如果我们的教学仅限于讲授几本会计理论教材是难以让学生以后胜任工作的。另外,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水平良莠不齐,极少部分有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多数学生的会计知识也仅限于几本专业教材。而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中的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尝试将理论放到实践中去运用,缩短其以后的工作磨合期。
1.3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首先,老师要能成功的上一堂案例课既要求其对案例本身相当熟悉,又要求对案例所涉及的会计理论理解透彻。其次,老师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比如企业所关注的涉税事项、公司管理的流程设计、外汇结算等)。最后,还要求教师能把握学生的心理找到其感兴趣的例子,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及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实践上更贴切的知识。整个过程下来,教师的业务素质可以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2案例教学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时间不充裕
按照相关规定,《中级财务会计》一学期总共排60个学时。一方面要求老师系统讲解会计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和模拟实验。这样算来,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后,能用于案例教学的时间并不充裕。况且,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精心准备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所以如果经常开展案例教学,教学的进度肯定是跟不上的,教学的任务也完成不了。这样局面就有点尴尬了:开展案例教学效果是好,但不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2.2目前的教学形式不适合案例教学
《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需要运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目前我们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多数老师仅限于在课堂上讲解文字教材,课后批改作业。案例教学比起传统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但案例教学的实施也需要有多种形式。比如,有时需要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或者录像来介绍案例的一些相关背景;有时需要通过模拟或者重现一些实务场景,把学生纳入案例当中;有时甚至需要带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当中去观察具体的实务操作;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应安排学生进行会计实务模拟。
2.3案例的选取有较大难度
案例的选择必须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相贴近,做到有的放矢。案例来源于实践,则对学生非常具有吸引力,直观的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案例要高于实践则要求教师对第一手资料精心提炼和整理,将现实中的例子化繁为简,这样既可以使案例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学生学习起来也有极大的兴趣。
但目前的情况看来,有丰富会计实务经验的老师不多,选取教师亲身经历过的案例有难度。网络的信息虽然海量,但其真伪难辩,许多案例也支离破碎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案例的选取已经成为案例教学的一大瓶颈。
2.4案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常遭受学生冷遇
教师能成功的开展一堂案例教学课是由多种因素促成,比如在教学上我们要求师生互动,在课堂上希望有活跃气氛,但有时案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偏偏受到学生的冷遇。原因比较复杂,比如由于知识本身比较深奥,又与以前的内容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学生对那些相关联的知识掌握并不牢靠的情况下就很难做到教学互动的。另外,许多电大学生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文凭”,在思想上他们可能认为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瞎折腾” ,所以配合起来不积极。
3案例教学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运用的建议
3.1大胆创新,科学设置课程
从2009年开始中央电大规定将《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分两个学期学完,课时的延长为案例教学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实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即便这样也只能部分解决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时间受限的问题。由于前面所述原因,老师既想讲解会计理论又能实施案例教学也是很困难的。在此,笔者建议中央电大不妨考虑单独设置一门中级财务会计的案例教学课程。该门课时的按排可以通过压缩其他文化课时甚至减少如《管理会计》、《审计》等学科的课时来实现,并不会造成学生的额外负担。
3.2搭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案例来源的贫乏,案例教学前期准备工作的耗时费力是案例教学实施的俩大瓶颈。笔者设想假如有一个由中央电大或省级电大搭建的交流平台则以上的难题可以得以解决。在这个平台上各校的科任教师可以自愿将在教学实践中效果不错的案例拿来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中央电大或省级电大甚至可以细划案例教学的任务,分派到各校的骨干教师完成,最后形成一个标准式案例教学的参考样本。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省案例教学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发挥团队力量解决案例来源贫乏的问题。
3.3加强师资培训,引进优秀人才
案例教学能否成功实施其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能力,笔者建议可以从俩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各企事单位去参观,去实践甚至去兼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