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3 16:00: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音乐教学反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第1篇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和“高考为上”的思想双重作用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学校、家长包括学生自己,在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时,总是处于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他们而言似乎太奢侈了些: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在音乐课上复习语数外等“主科”,仿佛是音乐课占用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少数人纵然喜欢音乐课,也惶惶然,了无心思。学校也是更注重本科达线率,对音乐课重视不够。一些学校的音乐课成了摆设,或者成为学生紧张学习中偶尔的调剂品。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音乐课……

风气使然,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自始至终都将无所作为。我们比大多数的人都清楚音乐的价值,我们更清楚音乐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应当看到,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明确了音乐教学有其无法取代的必要性,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对音乐的欣赏、感悟以及掌握,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殊途同归,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没有高考带来的压力,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作品往往脱离学情,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仍以教师单方的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往往无法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过分知识化、理性化,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因此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反常现象。

3.教学评价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三、高中音乐教学对策及反思

1.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学生的音乐知识系统。如果把每节音乐课视为一个点的话,这个最终目标就是贯穿始终的线,并把各个点联系成一个多维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要将教学大纲中的精神体现出来。此外,要重视教学目标有阶段性的特点,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有步骤的完成。

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门学科,但首先,音乐也是一项艺术,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音乐本身的美实在是买椟还珠。利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不能生搬硬套死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具体的做法包括: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安排同学分组讨论乐曲某一章节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体会音乐对不同受众的感染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通过讨论获得的体验,要比学生单独去听带来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也丰富得多。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高中生求知欲很强,尤其对于流行歌曲的热爱无与伦比,这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资源。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训练,比如声乐方面气息、颤音等的训练,可以轻易的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乐此不疲。

(3)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诠释,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亦或者可以鼓励学生改编一首曲子,用变奏等方法,描述不同的情感,这对学生而言,也将会是很深刻的体验,教学效果相当显著。

当然,好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创新,只是不要偏离既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2篇

一、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现在的学生热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从此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1)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音乐课即唱歌课,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

(2)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少。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从开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经常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3篇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高中学校都开设了音乐专业课程,但是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学都是以“美育”为核心,音乐专业领域的视唱、练耳、乐理、歌唱等基础课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教学,大多数的高中音乐专业学生都没有受到过“真正的”音乐专业教育。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如何让这些满怀憧憬的但是又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专业”学生持续不断地努力向前?相信所有的高中音乐专业教师也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本人从事了七八年的高中音乐教学,现对高中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与管理的点滴体会提出,供同行参考。

一、在欣赏和鼓励的氛围里实施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

这些高中音乐专业学生大多数对音乐专业知识一无所知,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与崇拜,他们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但是不知道学什么、怎样学,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学习音乐专业,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之路能走多远,他们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选择音乐专业。因此,可以这样说:学生非常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老师的激励就是他们坚持向前的最大动力。

但是,对于这些音乐初学者,他们在各个方面都会出现很多问题,也许有些问题在老师看来是那么的不可容忍,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说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不说影响学生自信心的话。老师一定要做到: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千万不要对学生的智力、人格、或品德进行评论批评。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作业不能按时按质完成、知识技能很难领悟掌握、日常行为习惯不佳等等,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不同根源进行分析,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老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教学行为要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了解、关心与帮助。老师最好能和学生一起探讨、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视唱练耳—音乐高考的另一主科

近几年来,我校的艺术高考成绩一直颇佳。例如:2007届共有17名学生从高二开始进入我校音乐高考训练班。历时三个学期的艰苦训练,参加音乐高考的17名考生有14名通过了本科合格线,并且绝大多数同学都高出合格线10多分以上。此消息很快传出,让不少同学老师惊奇:因为他们之中大多在音乐表演方面(如声乐、器乐、舞蹈等方面)似乎并没有特别的表现,很难看出他们能够考出这样的成绩。

那到底为什么?抛开多种因素不谈,本人认为“视唱练耳”是重中之重。何为“视唱练耳”:视唱,即考核一个人的唱(奏)乐谱的反应力和准确性。练耳,即是考核一个人对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的听辩与记写能力等。

在广东省的今年音乐高考中,主考项(声乐、钢琴、器乐等)占55%、视唱练耳占20%、乐理10%、副考项10%、加试5%。只看各科的比例,所有学生甚至是相当多的专业老师都会相当重视主考项,无论在课时安排、训练强度上都给予很大倾斜,对其他科目似乎都有些顺其自然、绝不强求的感觉。但是,要知道就是这些“其他科目”的成绩决定了大多数音乐生的前途命运!

在这些“其他科目”中,尤其是视唱练耳至关

重要。可以绝对地这样说:视唱练耳水平决定了主考科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否上得了重点本科、决定了主考科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否上得了一般本科、决定了主考科成绩较差的学生能否上得了专科。例如:视唱练耳好的考生可以考90分以上,折合到总分里18分以上。而视唱练耳差的学生只考得到30来分(甚至更低),折合到总分里6分左右。单单这一科就可以拉开10分以上的差距!要知道音乐专业的总分只有100分啊!实际上,这几年我校音乐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大多是视唱练耳拖了后腿。

但是,大多学生都不太喜欢视唱练耳,因为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专业的训练相比,枯燥无味了许多。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训练,特别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而且成绩的提高不像其他科那么明显。再加上高中生本来学习时间就很紧张,所以有些同学在此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况且还有的学生似乎在此项上“先天性不足”。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辅导老师更应该特别地重视该科:

第一、要把视视唱练耳提高到与主考项同等重要的地位,既要集体训练,更要个别辅导,要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态度、识谱、听音、记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

第二、老师一定要坚信学生在此方面是没有“先天性不足”的,引导学生在此项上狠下功夫,只是要下功夫、找方法、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学好。

老师重视了,学生认真了,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学习视唱练耳的氛围就形成了,成绩的提高也就不成问题了。

总之,音乐高考专业的科目繁多,每一科都需要进行系统而又科学的学习;高中生的文化学习任务很重,大多数音乐专业生的专业基础又比较差,他们的思想情感很容易波动;再加上高中音乐教师较少,一名教师大多兼上多种专业课。

第4篇

高中音乐课改至今已历时数年了,教学实验也经过了完整的轮回。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出现了一些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观念,改善音乐教学行为,进而提升音乐教学水准。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观念,改善音乐教学行为,进而提升音乐教学行为。因此,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一、以教材为主,补充内容为辅音乐欣赏课的实质是欣赏,它是通过有目的的选择和安排,提升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鉴赏能力的学科。但是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高中生心理的变化,学生的喜好也变得更为广泛和多样,因此,仅仅依靠既有教材的内容,恐怕很难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普遍心理规律和接受能力,也体现出教育教学的一种目的性和内容安排的连续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欣赏和教学的统一性。但是,毕竟各地区、各年龄段、学生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个时期都有具体的需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教材的制定和颁布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出发点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来补充教材以外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课下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就变得十分必要,补充的内容一定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同时,在课上可以压缩教材上的内容,将一部分可以由学生课下完成的内容拿出来,让学生课下进行自学;而课上则有重点地对教材部分内容和补充部分的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从而既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初衷。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因素,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灵动性,充分激发师生双方的热情。欣赏,是一项充分发挥个人内在激情和想象力的一种内在和外在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来实现对学生个人情绪的调动,然后再使得学生的欣赏活动进一步体现教材和教师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

二、以审美感受为主,讲解教育为辅音乐欣赏,是一门多功能的活动,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外,还具有教化在内的多种实用,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本身的审美功能。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最为关注学生的审美感受,其次才是认知、教育等。音乐欣赏课绝不能上成讲解课,况且音乐欣赏的实质是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适当点拨,最为关键的还是学生的个人内心感受,教师的任何讲解都无法替代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一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绝不是一种讲解性质的“传授课”。教师所应该讲授的大多是音乐之外的知识或者资料信息,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不应该掺杂教师个人对音乐的体会与理解,以免影响学生的体会。教师的任何导向性的言论都会使得学生的想象和感觉出现“定势”或者“定向”的倾向,而这正是欣赏的大忌。一千个人在不同的心理背景、生活阅历、历史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的状况下欣赏同一部音乐作品,内心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内在想象力和审美感受问题,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管”,否则就会将众多不同的感受与想象限制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框架下,而成为一种最为糟糕的欣赏课了。在审美感受之外,音乐欣赏也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其他的一些实用性的、附带性质的功能,这些功能在不同的时间内、不同的具体情况下会有不同的体现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还是认知与教化功能。在当今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试图将音乐欣赏课作为一种多门、多种类知识的综合体或者“大杂烩”进行教学的情况,通过音乐唤起学生在历史、地理、科学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的记忆。教师什么知识都想讲,学生什么都学不深,还妨碍了对音乐主体本身的感受与鉴赏。

三、以学生的欣赏为主,教师的点化为辅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是一种主导性质的导师,对学生进行点化、适当的提醒是主要的手段或者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将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去进行主动的欣赏和体会,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学生的欣赏不是被动的、无选择的,而是一种参与性、灵活性、多选择性的,这种欣赏状况构成了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得音乐欣赏成为一种灵活的二度创作性质的欣赏,是一种主观中有客观、客观中有主观的互动性的活动,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放音乐,学生在下面低着脑袋听的“单向活动”。音乐的进行和学生的内心活动同时进行,音乐影响到学生的内心变化,学生的内心变化也参与到音乐的进行中,从而体现出音乐的“永远存在”和“音乐的不断变化”的统一。教师的作用并不是不重要,让学生完全自由的去欣赏反而会导致欣赏活动的偏差,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妨碍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也必须有教师主导性的参与,否则就是放任自流,最终的教学结果也会偏离教学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注重的仅仅是具体手段、方式问题以及对自身作用的“度”的控制,倘若讲解太多固然会造成教师为主体的情况,但若是点化、提醒或者相关知识、信息传达不够,又会造成学生不知如何具体欣赏的问题,因而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为了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够顺利的欣赏音乐,并在长期的过程中找到鉴赏音乐的方式、途径以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从而进一步启发智慧与思维的目的。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述三方面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能否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才会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作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就会在某些方面大打折扣,从而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第5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快乐教学;策略;探析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实施快乐的音乐教学,构建高效、愉快的音乐课堂。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一、高中音乐课堂实现快乐教学的意义

(1)快乐教学是全体学生的共同需求。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既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共同心声,也是教师的最佳教学法宝。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而轻松、愉悦的音乐课,能够有效缓解各种考试的压力,实现自我身心的放松。

(2)快乐教学,是音乐学科艺术本质要求的良好体现。音乐,是高中所有课程中最具有快乐本质的一门学科,音乐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验音乐艺术的魅力,掌握音乐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优雅的艺术气质,提升其审美能力。

(3)音乐快乐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育从业者普遍关心高效课堂的构建,而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比较复杂且不易实现的一个目标。因此,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应该探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进行快乐教学,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

二、高中音乐课堂中快乐教学策略的实施

(1)重视教学导入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各种新颖、创造性的导入环节逐渐走入课堂,有利于学生好奇心的调动,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例如,引导学生哼唱一些自己比较熟悉或拿手的歌曲,表达快乐的情感,带动全体学生的情绪。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流行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与欣赏,并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或相关故事等进行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古典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也可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莫扎特、贝多芬等,将其趣闻轶事作为开场白讲述给学生听,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此外,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音乐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做有奖励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快乐教学。

(2)激发学生兴趣,实现音乐快乐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个体对某种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认识倾向,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只有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才能积极地去了解、探索,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认真理解、挖掘教材与作品,注重技能技巧和音乐表现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音乐,感知音乐,引起学生的美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快乐是关键。例如,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以及不同唱法,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与“团结就是力量”相关的图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其快乐学习。多媒体具有色彩鲜明、直观、生动、形象、趣味等特点,其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弥补平常教学中听音乐、讲乐理、多唱歌等枯燥无味的不足,为高中音乐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等神经系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热情,拓展其特长,有效实现快乐教学。

(3)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实现快乐教学。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反思与改革中前进的。高中音乐课堂要实现快乐教学,并让快乐得以延续,实现课堂高效性,就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在练习与反思中获取快乐和满足感。不断探求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增长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其积极性,引导其保持快乐的心情,在学习与生活中善于发现音乐,感受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其全面素养。例如,对于《唱脸谱》这类的歌曲,教师就可以进行反思与创造,拓展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对歌曲的了解,鼓励其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了解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并鼓励其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样,在歌曲的教学中,学生也会更加乐于接受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等人物形象,并联想到这些人物的故事。这样,学生的音乐演唱才会更加富有感情。

总之,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其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音乐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审美观与层次,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快乐教学,快乐学习,让学生在音律中寻找快乐。

参考文献:

[1]邵永斌.浅议高中音乐教学快乐教学的认识与体验[J].中国校

外教育,2012(7).

第6篇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137 ― 02

音乐课程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

我国高中音乐普及教育起步较晚,直到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艺术欣赏课(其中包括音乐学科)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才结束了我国高中没有音乐教育的局面。此后,不少学校为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开设了音乐课,使得高中音乐课的开课率逐步提高,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音乐课程“舞蹈模块”开设的原因

1、中学艺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新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学校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和内容,教育部在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尺度》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中学艺术教育应将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纳入其中。

新的艺术课程倡导综合艺术教育,然而,从我国高中传统音乐教学的情况看,具有美育功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只设置有音乐、美术等科目。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姊妹艺术,在高中开设“舞蹈模块”教学是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求,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身心发展。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中也明确指出,“要探讨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2〕将舞蹈引入高中音乐课,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形成较完整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体系。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本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它既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注重学生个人潜力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当前我国高中的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舞蹈有自成体系的教育作用,舞蹈教育自古就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工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舞蹈是人类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高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体育、艺术及美术等其他艺术美育互相关联,亲密配合。它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和性格品质,而且能健美学生的形体,增强体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与气质,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可否认,素质教育需要引入舞蹈教育用来培养高中学生的素质修养及情感个性。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模块”实施情况

1、新课程标准为中学舞蹈普及教育创造了条件

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影响,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家长都没有给予艺术教育等非应试教育课程以足够的重视,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重点仍是语文、数学等应试教育课程,广大中学只是围绕“统考”、“高考”的指挥棒转,大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开展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被忽视甚至被忽略。〔3〕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提出了新时期中学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将舞蹈教育以“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形式纳入到中学音乐课程,成为高中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要标志,使中学舞蹈教育的普及迈进了一大步,高中舞蹈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普通高中开展“舞蹈模块”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

从2004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普通高中开展舞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音乐课“舞蹈模块”教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多为一线城市)开展了“舞蹈模块”的教学,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在音乐课中开设舞蹈模块的学校较少,受师资条件、教学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仍有不少学校不具备开展舞蹈教学的能力。

3.已开展“舞蹈模块”学校该模块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高中音乐课程中“舞蹈模块”还是一个新事物,由于该模块教学开展时间较短,缺乏成功的经验,在已经开展舞蹈模块教学的学校中也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师层面,由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不够深入,“舞蹈模块”的教学内容单一,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率低,课堂不够活跃;学生层面,很多学生对“舞蹈模块”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授课内容的了解程度低,认为气氛不够活跃。

三、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模块”教学情况

1.师资情况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范围相对局限,教育对象主要限于艺术院校及体育院校舞蹈专业的舞蹈专项学生,主要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舞蹈专业教育、表演、舞蹈艺术编导等行业所需的专业舞蹈人才。这种舞蹈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大部分舞蹈专项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进入舞蹈专业院校或歌舞团体,很少有毕业生去学校执教,循环往复。

从现实情况看,极少数普通高中有专门的舞蹈教师或形体教师,大部分都由音乐教师承担“舞蹈模块”的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师范大学或高等师范专科学院),在学期间见主修的大多是器乐或声乐,舞蹈课程并不是学习的重点,他们对舞蹈知识、技能的追赶不够全面,受过正规舞蹈教育、有较高学历的专业舞蹈教师严重不足,这是制约普通高中音乐课“舞蹈模块”教学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

2.教学实施较为落后

教学设施是开展舞蹈模块教学的物质基础,由于舞蹈课程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舞蹈课程教学实施较为落后,即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舞蹈教学设施也不容乐观。由于大部分学校尚没有在音乐课中开展“舞蹈模块”教学,大部分学校都没有配备单独的舞蹈教室,第二课堂的舞蹈活动多在多功能教师或宽敞的大教室中进行,有些学校直接在露天操场的水泥地上开展舞蹈教学。在一些拥有舞蹈教室的学校中,为舞蹈教学配备的器材设备也比较简陋,其规格还不是很标准,仅有的木地板、把杆或镜子等都不尽人意,有的学校的把杆是固定死的,不能根据学生的身高随意调节,有的学校的地面是传统的地毯式甚至是水泥地,教师上课通常就只有一台录音机,多媒体设备、电视及音像资料等数量很少。

3.针对性的教材、教辅匮乏

在普通高中音乐教育中,完全适用于普通高中音乐课“舞蹈模块”教学的针对性教材、教辅资料十分匮乏。虽然2004年出版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等优秀教材,但有关“舞蹈模块”教学方面的出版物比较少,并且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在教学中难免捉襟见肘。

四、普遍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模块”的教学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领导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

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出发,充分考虑舞蹈教育的价值及学生的需求,要通过媒体、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对音乐课“舞蹈模块”教学的重要性以多种形式进行强化,提高校领导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开展“舞蹈模块”教学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矫正以往误区。

2.强化课程意识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广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与时展需要、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的正确的教学观念。笔者认为,教师应加强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利用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实现师生关系平等和教学关系互动的原则,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3.加强岗位培训,培养“反思型”专、兼职舞蹈教师

普通高中要从舞蹈教育的需要出发,通过有效的岗位培训提高音乐教师或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也是高中开设及开展好音乐课“舞蹈模块”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岗位培训不要盲目的追求舞蹈动作的专业化水平及舞蹈技能、技巧的难度,应以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基础技能的学习为主,提高教师对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促进教师对当前舞蹈模块教育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的培养“反思型”舞蹈教师。先进的教学理论,优秀的教学方法皆是从教学实践中得来,我们要立足课堂,培养舞蹈教师的反思意识,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反思舞蹈教学的经验与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舞蹈教学水平。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要以乡镇、学校为单位,多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通过在教育教学研讨中,在课堂教学的相互观摩中,在多元信息的交流中理解新的理念,或让教师就近解决岗位培训,让教师到当地开设舞蹈专业的高校上舞蹈课,得到更多的学习和启示,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郭雨柔.高中舞蹈教学现状及音乐选修课“音乐与舞蹈”教学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1).

〔4〕陈永明.初探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方法〔J〕.音乐时空,2014,(11):188.

第7篇

自音乐课程改革起,在普通高中里掀起了一股热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都有很大的改变,真正做到了“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教学都取得了成效。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付出最大的是我们这些一线的音乐教师。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需要我们对以往的高中音乐教育方式、教学模式做深刻的反思。如何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音乐教师,如何对喜欢音乐并决心走音乐道路的学生进行专业音乐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就高中音乐教师如何提高专业素质、改变教学方式,适应教育课改的要求谈一下自己的拙见,希望给奋战在教育前线的音乐教师一些启发。

一、改变传统思维,接受新理念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很多一线教师都习惯了这种传统方式。如果让他们改变习惯、传统,很难,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也不能仅仅使用单调的“满堂灌”,毕竟年代不同了,教育发展阶段、教育水平也变化了,所以接受的教育方式自然就不一样了。因此,我们要反思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找出它存在的弊端,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新课改给我们音乐教育、教学指引的新的方向,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让音乐课堂成为一种欣赏、创作艺术的殿堂。因此我们在心理上要有明确的态度——这种课程改革是成功的改革。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它,并且主动地发现、分析、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彻底改变。闲暇之余,我们要好好学习《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借鉴国外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力争把最好的教育方式运用在高中音乐课堂上。

二、积极顺应新课改,丰富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顺应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把反映我国近现代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各民族的音乐,使学生热爱我们祖国的音乐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欣赏音乐时能感受到祖国音乐独特的魅力,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并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在音乐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注重音乐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欣赏、歌唱、创作实践能力,一改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让他们掌握一些歌唱技巧、基本创作能力,让更多的学生热爱音乐,对那些具有音乐天赋、有音乐梦想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引领他们进入更高的音乐学府,从而踏上自己的音乐梦想之路。

三、合理运用教学方式、方法,让音乐课堂更有效

高中音乐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改“以欣赏为主”为“以实践为主”教学方式,教学重点的转移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做很大的转变和突破。

首先,我们音乐教师要在以往注重技能技法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德”的培养。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正如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对学生说的那样:“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学演戏”。这一点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上同样适用,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学音乐,首先要学会做人,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我们在教育教学上要与时俱进。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合理地运用好网络资源,与时代接轨。通过网络学习国内、国外那些成功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进而大胆地应用到自己的音乐教学课堂上。要让自己的音乐课堂与众不同。

再次,要鼓励高中学生敢于勇于创新。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在高中音乐课堂上也是这样,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要想成功,就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那怕自己的创作很拙劣,也不要放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育 音乐教师 学校 学生

近年来,我国高中音乐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音乐教育事业呈现一派生机,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一些经济贫穷、观念落后的地区连最基础的音乐教育都无法得以开展。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虽然高中音乐教育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很多学校仍然把升学率摆在首位,音乐课形同虚设,很少有人真正关心重视艺术课程的教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最需要的就是适应新时代、具有高能力、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而更好地开展高中音乐教育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高中音乐教育的思考。

一、从音乐教师的角度思考音乐教育

目前高中音乐教师大都毕业于各音乐大中专院校,在学校接受的都是正规的音乐专业培训,而对高中音乐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接触和研究不多,在教学经验方面简直是从零开始。一旦走上音乐讲台,就只能用在学校学到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掌握的技能训练方法来应付课堂,有的会唱歌不会弹琴有的会弹琴不会跳舞,等等,试想这样的师资如何能适应当今高中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中音乐教育创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认为要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教育艺术培训(各音乐大中专院校也应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整体素质,以适应高中音乐教育的各项要求。

新世纪的高中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其次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比以前大大扩展,有些学生通过阅览图书或查阅网络等途径,知识结构已相当惊人,有时候比老师知道的还多。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在节奏日趋加快的现代社会,高中音乐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一切挑战。再次要丰富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自己在教学后才有真正的体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应当是一桶“鲜活水”。最后要具备博学多才的教学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高中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从学校的角度思考音乐教育

学校是培养祖国花朵、孕育祖国栋梁的地方,学校培育学生的过程离不开音乐教育,但是音乐教育在很多学校没能得到完善,不是教学设施不够,就是师资不够,很多时候音乐课在许多学校成了一门“调剂课”,在升学压力下,不列入考核范围的音乐课被随意“转让”,甚至停开。很多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音乐老师,音乐课由其他任课老师代课,但是他们往往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课,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对于音乐的重视程度存在一种怪象:“高中不如初中,初中不如小学,小学不如幼儿园”,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已成为许多学校和家长“支撑门面”的招牌之一。为了参加各级各类的音乐方面的比赛,学校挑选少数学生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进行强化训练;为了迎接上级的各种检查,学校排练几个文艺节目演出汇报,这样,投入的人力、物力少,又见效果,领导见了,认为学校艺术教育有成效,获了奖,给学校和家长争了光,学校和家长有了炫耀的资本,都高兴。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校只重视对少数学生或少数艺术训练组的训练,以此支撑门面,将大部分学生拒于音乐教育的大门之外,淡化了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活动开展得极不实在。所以学校必须打破“门面”观,还给学生学习音乐的权利,注重音乐教育的实效性。

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音乐教育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在学校不应该只是学习文化课,更多的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和各种兴趣的培养。有报道曾披露这样的调查信息:“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音乐,但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不喜欢音乐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但在课堂上往往被肢解成单一、机械的板块,或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音乐课被简化为唱歌课;或了无生气、死记硬背乐理知识,用应试的那一套扼杀学生们最初萌生的乐感;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我们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有处在音乐教学前线的工作者,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总之,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肖光明.试论新形势下中小学音乐教师素养的提高.音乐教育与创作,2007,(8).

[2]龚倩.音乐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初探.音乐教育与创作,2007,(8).

[3]李丽娜.高中音乐女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与获得幸福感.音乐教育与创作,2007,(9).

第9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高中音乐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处在较大学习压力下的高中生来说,音乐课具有放松心情、开发思维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较低,且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化和单一性,很难吸引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参与兴趣,使音乐课教学效率降低。因此,老师要改变自己对于音乐课重视度不足的观念以及单一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以实现强音乐课堂高效教学。下面我们主要探讨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

一、实现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带入度,很容易将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带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感,也就更容易激发学生学歌的热情和唱歌的感情。以《独特的民族风》为例,在欣赏歌曲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有关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让学生了解到底是在一种什么社会以及经济背景下衍生出不同民族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这样便于学生对于民族歌曲的理解和欣赏。

二、提升课堂趣味性

为了吸引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做一些轻松的音乐游戏,以增添课堂趣味性,更好地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现代京剧》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哼出其熟悉的现代京剧曲调,然后让其他同学竞猜,在游戏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京剧知识。

三、增强课堂知识性

对于高中生来说,若音乐课只是单单进行对于音乐的欣赏,难免使部分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因此,老师可以适当增加课堂难度,在课堂上引进一些知识性的问题,在课堂进行中将知识讲述给学生,然后在授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提问。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还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背景,可谓效果颇丰。

高效的高中音乐课堂体现的不仅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能力。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老师应极为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多变的学生需求。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能完成得真正出色。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