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4 16:04: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第1篇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舞蹈作为教育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音乐作为舞蹈演绎中极为重要的要素,探究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提升舞蹈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学;音乐;推动作用;身体姿态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受到当下众多人的喜爱,其是一种非常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无不流露出对舞蹈的痴迷,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外在体现。著名学者刘沛先生曾言:“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着一些永久追求的东西,或追求环境、身体或者物质与内心灵魂深处的激荡,外在物质体验与内心的相互交融便成为人们最终的追求。一个没有追求没有艺术传承的民族是无法想象的。诚如人们一旦缺乏水、空气和食物便无法生存一般,艺术的追求是人们的精神养料。”

音乐和舞蹈自古以来就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舞蹈通过音乐加以推动,使得动作更加升华,可以说音乐决定了舞蹈的走向,舞蹈的风格特点无不受到音乐的影响。它们之间相互依赖,不会存在缺乏音乐伴奏的舞蹈作品。音乐和舞蹈都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兴起发展而来的,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都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类自身的种种关系,同时更表现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念和对生活的审美属性。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彼此辉映、相得益彰,如果融合在一起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在思想情感表述上则达到高度和谐的统一。

一、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

舞蹈和音乐之间有着诸多共通之处,其最大的共通之处是它们都有着很强的节奏感。在早期时代,人们曾用生产工具诸如竹棍等物品相互击打以产生节奏,同时会伴随着舞蹈的产生。音乐和舞蹈之所以会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是因为它们都具备着节奏感的要求,而最原始的节奏产生方式很好地契合了这一共通点。从更理论化的角度来分析,人们有节奏的动作必然需要音乐来辅助,否则有节奏的动作也必然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统一。劳动号子就有着典型的集体劳动节拍。舞蹈作为一种人们因为情感的牵引而自然做出的带有节奏感的动作,必然是需要音乐加以配合。当然,能够和舞蹈相互的音乐必然是节奏感很鲜明的音乐,这样才能做到很好的引领舞蹈动作节奏的作用。音乐自身可以同多种艺术方式相互结合,诸如电影中音乐伴奏、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时,但是音乐还是最好和舞蹈相互结合,因为它们之间都有着很强的节奏感。

舞蹈和音乐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抒情性作用,相比之下,音乐在抒情性方面可能更加含蓄,舞蹈则情感表达上更加浓烈,正是由于音乐在抒情方面的抽象性,音乐不会对舞蹈动作产生干扰,反而能够很好地促进和引领着舞蹈动作趋向于完美。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舞蹈在舞台表演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音乐的内在情感,在时间的进一步推移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促进相互之间的并行发展,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完美冲击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音乐作为一种编创活动成为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如:在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五课《跳起舞》的教学要求中,把“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进行自编动作表演”为教学目标。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挽来表现人们欢快热情的性格。后来的《挤奶舞》是一首节奏欢快、民族风格鲜明的乐曲,这与舞蹈的节奏正好相融合。在进行充满节奏感的舞蹈教学时,我们可以从舞蹈中亲身体验这首乐曲中欢快的节奏及音乐的民族特点。《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则是以聆听体验藏族音乐高亢嘹亮、欢乐活泼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

提起芭蕾舞剧《天鹅湖》,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不仅在芭蕾舞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音乐在音乐界同样是影响至深。纵观该舞剧的音乐与舞蹈,体现了二者的关系。《天鹅湖》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首抒情婉约的诗作,听之在情感上无不受到很大的触动,每一场音乐都极具完美地完成对舞台场景的描述和戏剧中矛盾的推动,同时又完成对角色内心世界情感的刻画,具有极强的带人感。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戏剧表现力,并辅以极具完美的音乐体验,是作者对舞蹈在表现力上的极大改革,从而使得这首舞蹈成为传世之作。

综上所述,舞蹈和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曾有人说过“音乐是舞蹈的情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等等。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 “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

二、总结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述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相关性,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需要舞蹈来体现其内在的艺术感。舞蹈可以以直观形象的肢体动作来展示音乐中的旋律特征。舞蹈教学中更加体现了音乐的重要性,通过音乐能够带动舞蹈表演中的动作连贯性和整体节奏感。

参考文献

[1]张懿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4,(4)

[2]陈晶.对舞蹈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法的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

[3]王涵,论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J].才智,2014,( 12).

第2篇

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舞蹈与音乐共生存,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音乐艺术与其他门类艺术的不同点之一,是用声音来展现美,通过和声、旋律、节奏等这些要素的组合,给人以美的享受,熔铸人们的美学趣味,陶冶思想道德情操。而舞蹈是表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它依靠人体形象、动作、线条、姿态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美。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是一门综合艺术,失去音乐美的特征,舞蹈也就会失去它基本的艺术品格和艺术功能。

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和。在《乐记·乐象篇》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

看完舞蹈大赛,使我感触颇深。我想,作为一个出色的舞蹈艺术人才,不但要具备娴熟的技巧、出色的表演能力, 同时音乐修养是决定它能否在更高层次中升华追求的必备条件。中国舞蹈家吴晓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验证。他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他并且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他还指出“就是一个无伴奏的舞蹈,虽然没有声音,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

古人曾说:“乐舞合一”,音乐通常是以音响为其表现的物化形态,而舞蹈主要是以肢体动作为其表现的物化形态。音乐和舞蹈从诞生之初就有着不解之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融,密不可分。

音乐是通过丰富的肢体及感人的旋律等音乐语言来表达情思的听觉艺术。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抒发内心情感的视觉艺术。一个是有声无形,一个是有形无声,这个差异使两者之间产生天然的互补性。“动作、手势和舞姿是可见的音乐、可见的歌唱”,它们水融,密不可分,宛如艺术百花园中的并蒂莲,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如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使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语言结合得更加紧密、相映生辉?这给我们舞蹈教师提出了需要认真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下我的体会与认识。

1 音乐美感与舞蹈教学的关系

音乐美感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舞蹈课堂中,舞蹈教师承担着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任务,他们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和掌握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技术外,必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表演意识和情感意识,在这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审美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特别是那些初涉舞蹈领域的学生,不但缺乏舞蹈的基本知识,更谈不上对音乐在舞蹈中的美感认识。所以,强调音乐美感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审美意识的培养。

2 选用合适的舞蹈伴奏音乐

在舞蹈教学中,选用合适的舞蹈伴奏音乐是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音乐教育和天长日久、潜移默化的音乐熏陶。我所选用的伴奏音乐与每个训练动作的旋律是否和谐,节奏是否准确,情绪风格是否吻合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基础能力的增强和音乐修养的提高。舞蹈伴奏音乐不仅仅是对舞蹈动作单纯配合,只起一个打节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音乐的情绪以至于内在的风格、韵味都应和舞蹈动作相吻合,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性质和训练目的,是指在有鲜明的较高质量的音乐启发下完成这些动作。

在一堂课中,要完成包括训练动作、舞步练习及一些舞蹈组合等内容。这些动作的性质、特点各不相同,要求选择的伴奏音乐也要节奏鲜明、各具风格。例如:想把杆动作蹲、控制这类动作,目的是伸展、拉长腿部肌肉,训练腿的柔韧性和控制能力。为这种幅度较大的动作选择音乐,适于选择那些旋律线条长、音乐律动在舒缓之中有起伏,曲调优美流畅的抒情曲。例如:《少女的祈祷》等。而小踢腿、弹腿小跳等动作,训练小腿的弹性和爆发力,动作敏捷有力,所选择的音乐就应是轻快、活泼,节奏频率快,顿挫鲜明的乐曲。例如:《贵夫人之骑马》等。虽然舞蹈基础训练的每个动作有每个动作的训练目的,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对音乐的理解不同,相应也选择不同的伴奏音乐。例如:我为小学生选用的音乐是《小雪花》、《海鸥海鸥》。这样不仅达到了训练目的,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感觉。

总之,舞蹈伴奏的音乐必须以动作的情绪风格协调统一,力求舞蹈动作各有特点,伴奏音乐也要与之相适应而各有特色。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也是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舞蹈大师乌兰诺娃曾说:“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确定了我的一切舞台行为。”日本的松山树子在《我也芭蕾》一文中谈到:“一个舞蹈演员,倘若没有敏锐的音乐感是跳不好舞的,也不能使舞蹈富有无限的魅力和高度的艺术性,更不能带给人美的享受。”

首先,音乐素质对舞蹈教学最大的影响就是节奏。“节奏是各种音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等联系到一起?那就是节奏。节奏,是它们的“公分母”。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他的协调性很好,表情很好,对音乐有很好的感觉。就好象一幢大厦,外表实际美观,布局合理,装修精美,但没有最基础的东西,地基,它会怎样?

我曾教过一个节奏感很差的学生,她的条件很好,无论从身材、动作协调性和学习态度上都非常好,但节奏感差,经常踩不到点儿上去。看她跳舞我总是很紧张,担心她赶不上节奏。在给学生排练踢踏舞时,孩子们的音乐素质差这一点,一下子全暴露了出来。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切分音,不知道什么叫三连音,甚至不知道一个二分音符的时值等于几个四分音符。

由于学生们音乐素质跟不上,给舞蹈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为了使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每次训练时,我都增加了音乐教学的内容。我利用学过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领学生们说歌谣、做游戏,利用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声音做节奏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节奏感,他们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

除了节奏感外,对音乐的感觉也是音乐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我所教的学生中,由于音乐修养水平的差异,使他们在课堂中接受新动作的快慢能力及完成动作的质量出现较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学过钢琴或其他乐器,喜爱音乐,受过一些音乐基本训练,在学习新动作时就能在乐曲的意境中较好的找到舞蹈感觉。而接触音乐少、音乐素质差的学生,接触动作时相对就慢些,在音乐中找不到动作的节拍,要靠不时喊口令,数一二三四,才勉强的合上拍子,动作的旋律美感也差。

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在舞蹈教学中,我增加了欣赏的内容。不是简单的欣赏音乐,而是把优秀的舞蹈作品与它的音乐结合起来欣赏。首先,我把要欣赏的舞蹈音乐录下来,让学生听,让他们边听边感觉。听完一遍后,给学生们出几道思考题:你感觉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情绪?都有一些什么变化?哪是?它想要表现的是什么?通过这些题目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音乐的结构、特点、情绪等。然后在听,听完后在出一些题目:如果你来跳这个舞蹈,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个舞蹈的场景是怎样的?你会用怎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舞蹈里的角色?等到学生们对这首曲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觉以后,我就让他们观看舞蹈录像,让学生对照一下,自己所想与舞蹈的表象是否一样,有什么差别。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并让学生看到了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联系。

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演奏乐器,什么乐器都行,以使学生对音乐有更多的接触。

不难看出,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在舞蹈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直接影响舞蹈教学质量的问题。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音乐修养的培训实在是非常必要的。完成这一工作,是需要学校、音乐教师、舞蹈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的学生自身的努力。我们力求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用较高的舞蹈音乐作品,去帮助学生完成舞蹈动作,提高他们的技能技巧,训练他们身体的各部分能够灵敏的、准确的适应音乐的各种速度、节奏、音色、力度、句法、情绪的变化,从而自如的用形体、用舞姿、用眼睛、用肌肉,甚至调动每根筋骨去生动的表现音乐作品。

4 通过学习成品舞蹈,感受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第3篇

关键词:音乐 舞蹈 作用 影响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者能有优美的动作是跟音乐分不开的。人的听觉在不同音乐的刺激下,通过中枢神经对听觉作出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能引起人的联想,如现代舞的音乐,有缠绵、浪漫、柔媚、抒情,让舞者在舞蹈中表现爱情的欲望,尽情地发挥。

舞蹈的编排以音乐开始,没有音乐便没有舞蹈。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在空间上的穿透力将舞者感情表达出来,身心相互交融,从而产生共鸣。音乐作为舞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以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多彩的风格使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更为动人。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完成优美的动作,这不单是美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陶冶。舞者能否将音乐所阐释的优美或者抒情表现出来,则是要看舞者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内在感情是否统

一,从音乐的理解来发挥舞蹈的表现力,主要是通过音乐对舞者所产生的感觉,即舞者心理、生理影响。本文即

对音乐在舞蹈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做出阐释。

1.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1.1 音乐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

舞者在舞蹈时的灵感来源于舞者对旋律及节奏的理解和想象,因为人的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不同的听觉刺激往往诱发不同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既能引起人的联想,同时又能激起人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抒发,使舞者在舞蹈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心灵感应,激发出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邃的舞蹈意境,使整套动作产生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思路的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意境是一种“情与理”、“形与神”的统一,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以意蕴、情趣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表演者应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发内心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遂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在舞蹈中,舞者不仅要表现音乐节奏,更重要的是再现音乐内涵,如果音乐可以单独、完整地使观众领会到音乐的意境,那么舞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必须将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作用于人的感官,激发灵感和冲动;通过视觉来表达情感,体现风格、烘托气氛。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将客观与主观相熔铸。换言之,就是音乐的内涵与舞者的形体律动相结合,只有这样能才将自我与观众带进美妙的意境之中,对欣赏者产生深刻持久的感染力。

在舞蹈表演或比赛中,舞者只有准确、细致、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在舞蹈时才能充分激发灵感,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通过视觉来表达感情,这样才能将自我和观众带入美妙的意境。如果一个舞者不能了解音乐的内涵,也就无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没有舞蹈美。动而不抒,舞而无情,蹈而无感,充其量也不过是机器人的模拟而已,从根本上失去了舞蹈的意义。

1.2 音乐对创编、设计舞蹈动作具有诱导作用

音乐可以使人产生联想,音乐节拍的强弱、节奏的轻重、音调旋律的谐美、音乐的浑厚悦耳,会产生同动作和事物的联系。因此,根据音乐的这种特点,能激发对动作创造的灵感,激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灶之间产生多种形象联系,进而能更美、更好地创造出与音乐相适应的舞蹈动作来。

1.3 音乐能起到加强动作记忆的作用

舞者在舞蹈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对舞蹈动作的运动形式、方向、速度等记忆,以及对身体各部分移动的位置和距离的记忆等。虽说提高运动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从某种角度来看,音乐旋律与节奏能起到强化动作记忆的作用,有“重现”和“再认”的功能。因为认知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它可使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情绪回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为了表演和比赛我们编排了一个摩登团体舞(由8对选手组成,在约5分钟的时间里,将5种舞蹈在变幻莫测的队形变动中编织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表演任务结束后,因长时间没有组织练习(近6个月),当再次需要表演时,学生们几乎把所有动作和队形都忘了,仅记得零星的几个动作,不能完整地连接,然而当听到团体舞的音乐时,学生们立刻识记起很多动作,那段舞曲自己所处的位置及动作等,是原本很难识记起的动作,在音乐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们迅速恢复起记忆。

1.4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的协调作用

音乐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具有直接协调教学气氛、教学情绪和形体动作的作用。

1.4.1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的辅助作用

舞蹈以发展节奏为中心,以自然动作为基础,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离不开音乐的辅助。在教学中所选用的乐曲,有的轻歌漫舞,有的激昂热烈,有的华丽优雅,使和低潮、紧张与舒缓相辅相成;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力度音色、结构特性和气质以及内在冲动和运动时对人体的情感变化、人与人体运动的影响,都直接对舞蹈教学有着极大的启示,辅助和协调作用。

当音乐的前奏响起,随着旋律和节奏的共鸣,会产生一种跳动的富有节拍的氛围,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动起来,进行舒展大方、刚劲柔和、活泼优美的形体运动,使身体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4.2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协调动作

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协调体育舞蹈的动作。优美的有节奏的旋律,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体会音乐伴奏带来的愉快,使那些学起来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变得和谐而有情趣。如动作不协调,该动的部位不动,不该动的却动,就会使原本非常美的动作看起来别扭,舞者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因此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音乐的强弱节拍就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动作在强拍上动,哪些动作在弱拍上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发展学生细腻的艺术感受力,增强自信心。

2.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

2.1 音乐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舞蹈的音乐之美有助于舞蹈意境的展现。舞蹈中的音乐既可成为舞蹈者吐露情思的主线,又可感染观众共同投入到舞蹈表现的意境之中,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尤其能够充分表达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情感,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音乐节拍的强、弱、急、缓,充分展现动作的艺术风格的能力,哪怕是一个小小动作也应要求到位。如果表演者能够做到把自己融入音乐之中,就是“入境”,再通过动作表现出来,那就一定是出色的。当然,动作的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刻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用心去体会、去感觉就更为重要。

2.2 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

旋律是音乐最主要的要素与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主要是由旋律体现出来,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往往可以从旋律区分出来。

总之,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如热烈奔放的旋律中必有豪情;舒缓优雅的旋律中必有柔情;轻柔飘逸旋律中必有温情。没有情感,便没有舞蹈。

2.3 音乐节奏对舞蹈的影响

节奏是指不同长短时值等音符有组织的序列。它犹如人体骨骼作用于人体,能使乐曲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是音乐形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舞者是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来表现其舞蹈内容和情绪的,而节奏是体现力度、情感的基础,舞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住节奏,人体线条的流动和情感流动才能水融地结合在一起,各舞蹈动作才能在方向、力度、幅度、速度等方面显得更有性格、特点和意义。而在有些人看来,音乐的情调、情绪、情感都可以不管,不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只要合上舞蹈动作的节奏就行,就是一种舞蹈动作什么音乐都能跳,就算是这样的音乐与舞蹈结合了,岂不知像这样机械的、牵强的凑合就像是一颗树上挂满五颜六色各种瓜果,尽管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可是果与枝并无任何联系。如用极快和极慢的音乐节奏舞蹈都将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太快显得其动作不是那么“井然有序”,太慢则感觉不到动作的完整性。

结论

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给舞者对舞蹈更好的表现,也是对舞者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提高,音乐在舞蹈中,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激昂的舞姿,更能给使舞者在舞蹈中培养节奏感、韵律和审美观,从而激发对舞蹈的理解能力,激发舞者的情感,使舞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给舞蹈注入新的活力、生命。

参考文献:

[1]何迈.审美遍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江柏安,姚军.大学音乐[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

第4篇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包含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个部分,内容丰富多彩,跳出了单纯的唱歌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格局。而音乐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艺术。舞蹈的表现往往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而且有许多舞蹈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音乐。音乐可以激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情节中。在音乐中舞蹈,不但能够使学生体验音乐的律动、节拍、速度、结构、情绪等内容.而且舞蹈伴随着音乐还能够使儿童获得愉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小学音乐课程中,包含了很多与舞蹈相关的内容。师生共同设计编排一些动作简单、节奏鲜明、活泼欢快、动作整齐的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舞表演等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教与学过程中,把舞蹈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应用于音乐教育中,为小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开拓一片空间。

二、能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学习音乐的愿望

一方面孩子都喜欢音乐课,教师要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学环节,保持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另一方面,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较难持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把“动”引导到课堂上来。在音乐课中适当增加一些舞蹈内容,改变陈旧、呆板的唱歌教学模式。新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可以缓解学生疲劳的状态,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中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从而使孩子们对音乐产生较浓的兴趣和热情,能使教学取得实效。

三、有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

美国舞蹈家沃尔特・特里,通过观察和分析,从多方面研究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他认为“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发展身体肌肉,调整肌肉,保持身体平衡的运动;舞蹈练习、舞蹈节奏,用于治疗,可以帮助受伤的肉体和挫折的心灵复原。舞蹈在这方面便是一种锻炼了。”7至13岁的小学生,正处在未发育期或发育前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可塑性非常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适当的加入舞蹈练习,组织学生经常参加生动、活泼舞蹈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学生的骨骼、肌肉的生理机能发育。舞蹈的渗透还可以矫正一些因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有利于学生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

第5篇

【关键词】舞蹈音乐教学教学方法

一、唱游课中舞蹈的作用

世界在飞速发展,教学改革日益朝深层次推进,音乐教学不仅要迅速加入改革行列,更要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这对于所有从事音乐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小学音乐教育是优化人才素质、向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唱游教学是继承了我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中合理的经验,借鉴外来音乐教育体系中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和方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音乐多种要素的感知力,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是培养学生的乐感,节奏感和美感的一种有效的科学手段,能引起学生的音乐兴趣,并在游戏中感受、表现音乐。而游戏和表现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舞蹈,古人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二、学习歌词时舞蹈的作用

歌词与音乐的关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词、曲关系。而歌曲就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好诗不一定都能成为好的歌词,但是好的歌词一定是一首好诗,所以理解和记忆歌词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歌词熟记是一大难点,因为一年级学生刚开始还不认识字或识字很少,不能看懂歌词。并且儿童具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识了解客观世界,如何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并记住歌词呢?可以将每一句歌词用一个形象的舞蹈动作表示。例如在教《蒲公英》一课可以简单的用四个动做表现全部歌词,草地上风儿吹,用双手做小草被吹的动作;蒲公英打瞌睡,双手并拢放在脸旁做睡觉的样子;梦见怀里小宝宝,做哄小宝宝动作;变成伞兵满天飞,双手做漫天飞舞。学生非常有兴趣,很快就记住了歌词。

唱歌的声音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因此,使他们唱得美,唱得动听,这同样是教师必须经常注意研究并加以解决的课题。根据低年龄儿童的思维特征,在歌曲内容、旋律和节奏的指导下,精心设计直观的动作正是解决声音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直观性矛盾的有力措施,在舞蹈动作中把抽象的声音具体化、形象化,使儿童在动作中感知旋律,在动作中认识节奏,在动作中接受音乐,从而达到以动助唱的目的。例如,在教《种瓜》一课时,指导学生反复听唱《种瓜》,反复体会,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出“下种”、“浇水”、“发芽”、“开花”、“抱瓜”等一系列形体动作。然后,由一个人扮演“种子”,二个人扮演“种瓜人”,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三个人),在“种瓜”音乐伴奏下,学生边唱边表演“种瓜”的游戏,在一次游戏做完后,教师进行简单讲评,然后相互换角色,再来一次……学生在唱中动,在唱中玩,在唱中游戏,同时也在这种唱游中自然而然学会了准确地、有表情的演唱《种瓜》这首歌。

三、学习歌曲时舞蹈的作用

充分把握学生表现欲望强的特点,与音乐作品固有的强烈感染力相结合,来激发学生情绪,走出单一唱的形式,创立以“唱、动结合”的音乐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根据乐曲指导学生进行舞蹈性的表演,或根据歌词设计动作,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傣族歌曲《大白象》时,要求学生表演大象、小猴、小兔、狗熊、小山羊等。表演能力好、差的学生相结合来分组上台表演,教师逐一讲评,学生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得到承认,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对歌曲的内涵和所表达的音乐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舞蹈动作大多数来源于现实生活区,如:“咔嚓咔嚓火车开,咔嚓咔嚓向前跑”;“雁儿飞,排成队”等等。因此,凡是唱游中反映的是小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就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启发他们积极地思维,鼓励他们大胆的创编。如:在教歌曲《洗手绢》时,教师可用手绢做出揉搓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让他们创作《洗手绢》的动作,进行歌表演练习。

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以唱为主,唱占主导地位,唱是舞的依据,唱的内容,唱的旋律,唱的节奏,直接决定着舞的形式。因此,音乐教学应当以唱导舞,以舞助唱,那么究竟如何以唱导舞呢?首先,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吃透唱的内容,吃透唱的旋律,吃透唱的节奏。其次,以渲染唱的内容、旋律、节奏为指导,精心设计出富有儿童特点和情趣的舞蹈。第三,在教学中,坚持以唱作先导,是学生在歌声中“学”,在旋律的节奏中“动”,在“学”和“动”的过程中领略音乐的美感,接受音乐的熏陶,发展丰富的情感,理解相应的知识,例如在教不同民族的歌曲时教学生一些本民族舞蹈的律动,随着音乐舞动,随这着动作理解音乐的点。使学生形象的体会了解本民族。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唱中学、舞中练的适度,要充分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陶冶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感受音乐时舞蹈的作用

现如今,单纯的音乐课已不能满足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了。他们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来感受蕴藏于音乐中的“美”与快乐,他们想用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这份美与欢乐。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被提出,少儿音乐教育,必须“以情动情”,然后才能“乐在其中”。音乐的“情”,主要通过歌词和旋律来体会。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歌词可以字面理解,而旋律就不能单纯的用说和听来体会,可以加上舞蹈。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基础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一开始就被孩子们所接受。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在聆听音乐时,都会管不住自己的小手情不自禁的随音乐舞动,一副陶醉的样子。舞蹈这种直观性的艺术,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

然而,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自由舞动来唤醒。正如《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说那样:“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音乐感觉亦然。学生只要完全投入音乐当中,就能将对音乐的感受用简单的舞蹈创造表现出来。“想象是创造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把抽象的音乐变成活生生的思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加以巧妙的构思,激起他们创作动作的欲望与勇气。在课堂上,我会给学生讲述音乐的所包含的内容及音乐所描述的意境。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例如:在教三年级欣赏《游击队歌》,学生对这段历史不熟悉,我就放了一些时期游击队员英勇作战的影片,然后再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学生兴趣极浓,创造出各种动作,有站在凳子上持枪瞄准的、有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的、有种枪英勇倒下的等等,从而培养他们艺术的鉴赏能力。创造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音乐。

参考文献:

[1]欧建平.现代舞欣赏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156.

[2]金秋.舞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250.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3.

第6篇

【关键词】改革作用;舞蹈律动;小学音乐

唱歌、欣赏、器乐、唱游、视唱听音与识谱知识是目前音乐教育实行的基本方式。但是仅仅完成以上的教育形式并不能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而是得通过这些行为方式引导来提高学生的鉴赏与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自身创造力与感触力,让其对音乐文化有浓厚广泛的兴趣,能体会在音乐里的乐趣。舞蹈律动这一教学方式,满足了大多数孩子的需求欲,赋予了孩子们对音乐浓厚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了富足的物质精神资源,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中舞蹈律动这一行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在娱乐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善良可爱、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等,是小学生固有的特点。而求知欲更是每个小学生身上都附有的一种优点,教师要想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这一优点,就得充分的让他们好动的天性得到释放,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娱乐中学习,在玩乐中学习,在动静中学习,跟随着音乐律动起来,加强他们对音乐的创造与想象力,让他们爱上音乐。对于学习,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教室的上下课铃都可以改为律动的节奏,上课时可以唤起学生对于音乐的乐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上课时学习兴趣的效果,在愉快的心情下开始课程。下课时的律动节奏,能给一节课的课程画上完美的句号,学生在这律动的音乐中感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通过音乐的律动与肢体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把知识的技能与传教的练习放在第一的是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但是在如今,把创造性贯彻在审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是将审美作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用耳朵听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加上一些他们喜欢的动作,这就说明了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与这种边唱边动或边听边做的教学形式相吻合,针对这一现象,学生有这样的举止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做法提出表扬,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自主的创编一些适合歌曲节奏与意义的律动,尽量创造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节奏律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的创造一些跟音乐有关的律动,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所听音乐的理解编造一些适合的律动来表达他们的感情,这种方法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得到开朗乐观的情绪体验,更能让他们在创造律动的同时,更好的发展了自身对音乐的见识和创造力,对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

三、奠定学生学习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基础,将表演、舞蹈、音乐相结合

不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造出舞蹈律动进而表演出来,达到身心合一,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让他们慢慢在舞蹈中积累,慢慢的发掘动作语言,从而爱上舞蹈,愉快的进行舞蹈练习。例如让学生们在学唱完《丢手绢》后,可以让学生们在班级的讲台上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论评,对需要修改的动作加以完善,更好的将自己舞蹈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意识上让学生们在舞蹈律动中,热爱舞蹈这一门艺术,喜爱上舞蹈中的动作。

四、将教育和音乐相结合,展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喜爱上音乐的目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做一个好学生,舞蹈律动对于学生们性格形成,形象、思想品德的升华都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住良好的时机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利用舞蹈律动中一些小型的,寓意却很深刻的作品,通过一些简单的舞蹈律动,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对学生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

五、适时减轻学生疲劳的状态,合理的调节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习的时间长会让他们感到厌倦,对于这一现象,可以适当的在课间时间开展一下律动,在每节课的中间时段,利用剩余的几分钟,播放一段节奏欢乐、鲜明的音乐,让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开展律动练习,减轻学生因为学习而带来的疲倦,调节学生们的大脑,补充氧气,让学生们的精神状态恢复,这样不仅仅合理的调节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让学生们的心情舒畅,可以更好的开展后期教学。

六、舞蹈律动对于小学音乐课改的意义所在

舞蹈律动对于小学音乐课改而言,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贯穿于小学音乐课改的理念之中,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被它所打破,让学生在自身学习的过程中,动静结合,发掘舞蹈律动的美,使自己的心情愉快,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它独特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教学的目的在它的引导下得以更快更全面的实现,它对于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好的实现了音乐课改的意义,音乐课改不能缺少舞蹈律动这个忠实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第7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音乐;教学;原则;策略

与一般的舞蹈不同,体育舞蹈是融体育、舞蹈、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运动项目,它既包含了舞蹈的文化娱乐功能,又具有体育的竞技、健身锻炼功能。体育舞蹈与音乐之间更是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体育舞蹈离不开音乐,无论是体育舞蹈中的风格呈现、进程编排、动作节拍等等都必须依靠合理的音乐搭配类展现出来,给予观众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感受。可以说体育舞蹈的灵魂之美是由音乐呈现出来的。为此,对于体育舞蹈教学的研究就离不开对音乐运用情况的分析。只有从艺术角度对体育舞蹈做出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够真正了解体育舞蹈的内涵。

1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体育舞蹈教学开始在学校中进行推广,但是由于当时并没有与音乐结合进来,因此没有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随后,开始将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进行应用,本文总结了目前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1.1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点

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音乐都适用于体育舞蹈教学中,经过本文的总结得知,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音乐的节奏感比较强,无论是舒缓优美的音乐,还是热辣的音乐,都需要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才能够使得体育舞蹈中的动作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不仅能够降低体育舞蹈的编排难度,而且有利于增强体育舞蹈的欣赏性和艺术性的特点;第二,能够与体育舞蹈教学很好地进行搭配,音乐能够与体育项目和舞蹈动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在选择音乐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精挑细选,促进三者之间能够相辅相成,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

1.2体育舞蹈教学应用音乐的原则

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在应用音乐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这些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地制宜的原则,体育舞蹈教学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包括:竞技性体育舞蹈和大众性体育舞蹈,而且每种舞蹈又可以细分为多个类型,所以在进行音乐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体育舞蹈的不同类型来选择合适的音乐;第二,循序渐进的原则,目前虽然体育舞蹈教学在我国的学校中开展了很多年,但是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将音乐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中,也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

2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上文的论述可知,在将音乐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中之后,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了体育舞蹈教学的推广。所以说,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本文的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促进舞蹈的编排和设计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了音乐之后,能够极大地促进对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舞蹈编排教师在音乐的氛围中,能够将音乐和肢体动作相互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创造能力的发挥,能够编排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新颖的舞蹈动作,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将音乐融合到体育舞蹈的编排中,可以利用音乐的节奏感,更好地促进舞蹈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使得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美感。例如: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得动作节奏变得缓慢,而热辣的音乐可以促进舞蹈动作的迅速变化,能够使得体育舞蹈动作向着多样性方面发展,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2能够更好地激发人的情感

音乐寄托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人们在欣赏音乐之后,可以使得内心的情绪得到疏解。因此,音乐能够帮助人们抒发相应的情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对于体育舞蹈教学也非常重要,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加入到学习中,能够提高自身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进一步促进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情感加入到教学的内容中,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从而更好地进行互帮互助,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

2.3有利于意境的展现

对于体育舞蹈教学来讲,在学习和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境界和氛围。而将音乐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中,更加有利于意境的展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进行体育舞蹈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合适的音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的动作,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使得身体动作与音乐更好地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统一的境界;第二,学生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学习,会在最终的考核阶段进行表演,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能够烘托出相应的表演氛围,从而能够使得欣赏者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能够对体育舞蹈进行整体的欣赏。

3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的应用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将音乐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3.1培养学生的乐感

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的应用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的应用,需要对学生的乐感进行一定的培养,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需要对音乐的基础知识进行相应的讲解,能够让学生了解音乐的相关背景,以及表达的基本感情,才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认识音乐。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音乐更好地与体育舞蹈动作融为一体;第二,教师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利用打节拍的形式,让学生跟着节拍做出相应的体育舞蹈动作,有利于学生动作的统一和协调,从整体上突出一定的美感;第三,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学生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从而理解其要表达的主要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音乐营造的情感氛围。

3.2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

对于体育舞蹈教学来讲,学生的动作协调性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学习相关的动作,并且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而动作协调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从而更好地将音乐融入到相关的教学中。所以,为了更好地将音乐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第一,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对相关动作的控制,帮助学生将一些困难的动作做到极致,能够进一步体现体育舞蹈教学的美感;第二,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自身的动作进行引导,学生在进行体育舞蹈学习的过程中,会从一个动作转变为另外一个动作,所以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动作的引导,从而促进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和美感;第三,对于部分学生来讲,其自身的协调性比较差,所以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特殊的训练,促进学生体育舞蹈学习效果的提高,也有助于将音乐更好地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

3.3选择音乐需要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中,需要对体育舞蹈动作进行编排,同时还需要对音乐进行慎重地选择。因此,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原则,对于体育舞蹈教学来讲,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紧密围绕学生开展。所以,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征求学生的意见,例如:当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某种类型的音乐时,可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照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选择音乐进行体育舞蹈的教学;如果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类别音乐的学生人数差不多,那么教师可以选择对学生进行分开教学,使得不同学生跟着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体育舞蹈的学习。第二,遵循体育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利用音乐来进行教学,应该使得音乐能够表达相应的教学内容,所以需要选择与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可以融合的音乐,同样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4小结

总之,音乐对于体育舞蹈的作用是极为重要和明显的,只有在体育舞蹈中运用合理、生动的音乐才能够将体育舞蹈所要表达的内涵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观看体育舞蹈动作美的同时,在聆听音乐美的作用下,使观众对舞蹈做出全方位的感悟。我们只有对音乐在体育舞蹈中应用的原则和重要作用做出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探究出音乐在体育舞蹈当中的应用路径,以此来促使我国体育舞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许昌,陈飞,林碧英.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2]向娟.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J].考试周刊,2007(38).

[3]黄淑萍,任继组.论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的音乐配合[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5).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舞蹈;教学;培养;乐感

在大学舞蹈教学中最注重的是形体的训练以及舞蹈的创新,这些都来源于对乐感的灵活掌握,一个好的舞者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舞出各种类型的舞蹈,这就需要长期对乐感的训练,把自己融入到音乐情境中去,感受音乐表达的感情。要想最大程度地做到对乐感的应用,必须加强锻炼,运用各种方式进行乐感训练。

一、乐感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一)乐感有助于培养四肢的协调性

乐感是连接音乐和舞蹈的一座桥梁,在舞蹈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乐感,以便达到音乐与舞蹈共通的境界。在大学舞蹈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四肢骨骼基本已经定形,如果一味强调对舞蹈动作的优化,表现舞蹈柔美的艺术性,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进行形体训练时,要求学生从基本功开始,学生就会承受身体上的疼痛,从而对舞蹈缺乏兴趣甚至是恐惧。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时,应该充分利用音乐节奏让学生完成每一个舞蹈动作,以便达到四肢的协调性。

(二)乐感有助于进行舞蹈情境教学

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老师应该多设置一些舞蹈情境,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发挥想象力,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所有的音乐都有一定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理解,把自己融入到音乐中去,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舞蹈动作的排练,舞出各种舞蹈动作。还可以根据音乐的乐感,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对舞蹈动作进行改革,创造出与音乐情境以及音乐节奏相符合的舞蹈动作。

(三)乐感有助于舞蹈美感的培养

舞蹈依靠音乐来表现自身的美感,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让人们体会到舞蹈的艺术性。一个好的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美感与乐感结合起来,利用各种辅助手段创造优美的舞蹈动作。不同的音乐节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舞蹈情境,铿锵有力的音乐,表现出的舞蹈动作透露出欢乐、有活力的舞蹈情境。而那些相对伤感、柔美的音乐,表现出的舞蹈动作透露出忧伤、低沉的舞蹈情境。而这些舞蹈动作不管是柔美还是铿锵有力,都具有一定的艺术美。

二、乐感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一)协调的作用

音乐是配合舞蹈而生的,是服务于舞蹈的,是舞蹈教学中的一个教学手段。音乐在舞蹈中起到协调的作用,在音乐的衬托下舞蹈才会更加优美,富有活力。

(二)多元化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乐感的培养,选择合适的音乐为舞蹈伴奏。有了音乐的伴奏,舞蹈才会更生动灵活。由于不同的音乐在舞蹈训练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同,才使学生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出不同的魅力。通过对学生多元化音乐乐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音乐的乐感和舞蹈动作的尺度,塑造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

三、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乐感培养的方式

(一)结合音乐进行形体训练

在大学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是舞蹈训练最基础的课程。舞蹈是通过形体艺术表现出来的,而形体艺术都是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的。只有熟练掌握了形体的基本训练,才能对音乐节奏有更透彻地理解。形体训练是一项比较高雅优美的活动,通过对形体的综合训练可以创造出更多更优美的舞蹈动作。舞蹈的形体训练包括对站、立、坐、走等姿势进行训练,掌握舞蹈的基本功,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经过长期的形体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姿势达到挺拔、舒展、高雅的水平。对于四肢比较僵硬的学生应该多在腿部、腰部、手臂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重点训练四肢的柔韧度。在舞蹈训练中如果想表现出优美的舞蹈动作,四肢必须有很好的柔韧度,表现出来的动作才不会是僵硬缺乏活力的。还应该加强肢体肌肉的训练,以便可以灵活地舞出动作。在形体训练中,应该做到四肢以及肌肉的协调,这样才能在掌握音乐节奏的同时舞出与音乐情境相适应的舞蹈动作。

(二)透彻的理解音乐有助于乐感的培养

音乐是由和谐规律的节奏形成的,可以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舞蹈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音乐的节奏,舞蹈是在音乐的基础下形成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乐感,就必须对音乐的情境进行透彻地理解,明白音乐里所要表达的情感,每一首音乐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才能在音乐中掌握乐感的规律,把这个规律运用到舞蹈中去,用舞蹈表现出音乐中的故事,诠释音乐的真谛,让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该给学生讲解音乐的节拍,到哪个节拍是一个重要的音乐点,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仔细琢磨,掌握音乐的规律,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的乐感有很大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舞蹈乐感的训练中,是通过音乐来表现优美的舞蹈动作,是对美的另一种诠释。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就先培养学生的美感。学生可以对美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艺术性,然后用音乐或者舞蹈表现出来,在审美观念提升的同时对乐感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作用。应该对美的音乐进行反复地聆听,总结音乐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舞蹈当中去,优美的舞姿是对音乐的最好诠释。俗话说“孰能生巧”,所以只有在不断的训练中,才能提升对乐感的掌握,利用自己掌握的乐感,创造各种动作优美的舞蹈。还应该把中国的文化艺术融入到舞蹈当中去,灵活熟练地运用,这样既加强了舞蹈的艺术性,也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

总结:

在大学舞蹈教学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以及舞蹈动作的创造。在乐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音乐情境以及学生自身的形体训练对乐感进行感知领悟,通过对乐感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在音乐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舞蹈艺术形象,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曹环.谈大学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6)

第9篇

关键词:舞蹈 小学音乐 渗透 桥梁 艺术表现

从古至今,舞蹈和音乐在许多情景下几乎都是形影不离的,它们是形体美和声乐美的融合。因此,要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灵活地运用舞蹈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舞蹈融入教学的实行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舞蹈教学可以刺激学生的艺术细胞,激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可见舞蹈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舞蹈的重要作用

(一)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音乐旋律是以音乐节奏为基础的,将节奏、旋律、动作结合到一起便是舞蹈,节奏不仅是构成舞蹈的核心要素,更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可以让我们对一个国家的民族风俗和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舞蹈的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自由地发挥,可以和音乐教学有效结合。

(二)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舞蹈是肢体语言的形象化表现,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搭配舞蹈教学,对学生身体协调发展有很多帮助。由于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发育期,其发展空间极其宽广,可塑造性强。舞蹈训练不仅有利于小学生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增强小学生各方面的灵活性,对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正面作用。

(三)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音乐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古板老套,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薄弱,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活跃,而且运动量不够,对学生的脊椎的发育没有好处。但是舞蹈可以改变这一切,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美的形体仪态,而且通过全方位的运动对建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品性。

(四)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舞蹈是学生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其中更包含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艺术情感离不开各个肢体的默契配合。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词汇量匮乏,不能够清楚地表达一些抽象的情感,如果能用肢体形象的表达出来,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接受并产生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随之提高,更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

(五)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在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的同时还有利于小学生快速进入到音乐的世界中。例如,在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可以运用音乐的节拍教学进行辅助,可以帮助学生在舞蹈锻炼中更加扎实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舞蹈动作可以让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再加上音乐的配合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先对学生讲解基础的舞蹈理论知识,在舞步熟练后配合音乐教学,在理解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

二、小学音乐结合舞蹈的教学策略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舞蹈教学

举个例子,当给学生播放《大鹿》这首歌曲时,如果只是让他们单纯地听歌,就会非常乏味无趣,提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随着音乐进行舞蹈表演,办成小兔子和大鹿,带着迫切的心情来表演小兔子,把大鹿演成具有助人为乐精神的形象,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能够使音乐课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展开即兴表演,尊重每个学生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去体验音乐的美及存在,保证音乐实践活动的成功率。例如,在《彝家娃娃真幸福》这一课上,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的跳动,这种欢快的课上活动,既成全了学生内心好动的想法,又能够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

(三)合理运用舞蹈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穿插舞蹈可以加强学生听觉的敏感度,伴随着舞蹈动作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舞蹈赋予了音乐活的灵魂。在欣赏《天鹅湖》这个经典的音乐作品时,配上高贵、优雅的芭蕾舞,将美妙的旋律和人物的思想及情感融合在一起,使音乐有了生机和活力,在艺术的世界里使学生亲身感受其中美的真谛。

(四)设计形象化的舞蹈动作

要将舞蹈教学和音乐教学有效结合,单独的一段音乐或是舞蹈都会让小学生觉得了无生趣。在小学生的认知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并且接受能力也比较缓慢。所以,如果我们把每个动作群都赋予一个有趣的名字,最终收获的学习效果肯定会让人喜出望外。

(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和舞蹈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搭配舞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如,在《郊游》和《茉莉花》教学过程中,优美的旋律配上动人的舞姿,就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刺激学生的艺术细胞,激起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起着促进作用,并且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小丽.初等舞蹈教学游戏化的应用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